妇产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01 09:25: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妇产科质量与安全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妇产科质量与安全管理

篇1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质量;患者;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重视。妇产科由于孕产妇具有病情变化快,风险大,个性化服务需求多,技术标准要求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区[1]。因此,在妇产科护理中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成为了广受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年龄为22-32岁,平均年龄为(26.55±2.55)。观察组年龄为22-30岁,对照组年龄为24-32岁。两组在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和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安全管理模式:提升护理人员护理理念:护理人员在护理中注意护理细节,给每一位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避免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责任心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护理中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在完成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的、人性化的护理,增强护患关系。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护理中要以提高护理质量为目标有效的进行护理,建立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约束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将妇产科护理服务更加专业化、制度化。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优质护理和患者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内容,每一位患者的情况不同,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清理负担。让患者保持积极、开朗的态度接受护理和治疗。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在安全管理中有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安全管理中对于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提高了护理能力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时俱进,以患者为护理的中心,让护理人员学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端正自己,保证护理的安全与质量。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考察标准为整体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调查,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为例,患者通过填写满意度测评量表来评估临床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评分≥90分;一般满意:80-89分;不满意:<8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并作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对整体护理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产科是较为特殊的科室,服务对象是孕产妇,体质均较为特殊,给护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要提高护理的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才能给患者全面的、优质的、安全的护理[2]。提高患者的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工作顺利的进行。本次研究中通过优质的整体护理和安全的管理模式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了护理风险,减少了护理缺陷和护患矛盾情况的发生率,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36.00%,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8.00%,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综上所述,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具有显著的效果,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99-0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1]。尤其是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安全,而潜在的安全问题则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加强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是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值得探讨。

1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人们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越来越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安全,当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积极性不高,缺乏现代化护理理念,不能将自身的工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紧密联系时,很可能造成较大的安全问题。如:护理人员对待孕妇时未能认真负责的进行产前检查,生产过程中,未能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从而造成了新生儿窒息、死亡或产后出血等安全问题,这主要与护理人员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不强有关[2]。

1.2 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护理操作的规章制度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诸多安全问题都与护理人员未能严格执行护理操作的规章制度有关。有的护理人员自认为经验丰富,想当然地处理问题,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可能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甚至发生抱错婴儿的问题,将阴道填塞的纱布遗忘而引发产褥感染的问题,严重影响医患关系,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的护理人员未能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进而导致产妇会阴切口感染、裂开、新生儿院内感染等[3]。还有的护理人员未能规范安全用药和用血,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够,导致患者用药和用血出现差错,甚至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1.3 护患之间缺乏沟通 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紧张繁忙,很大程度上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难以完全照顾患者的情绪,满足患者的全部需求,还有的护理人员态度生硬,冷漠,缺乏热情,对待产妇缺乏关爱,对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表现的疼痛、焦虑、恐惧等情绪;未能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指导和人文关怀;未能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泄露患者的月经史、婚育史、个人史等个人资料,在选择分娩方式、胎盘的处理、采集脐血方面没能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常常导致患者对于护理服务不满意,甚至引发护理纠纷[4]。

2 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

2.1 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护理质量的优劣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全面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母婴死亡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自身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要树立为患者服务的理念,热情、耐心为患者服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降低妇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2.2 健全妇产科护理操作规程 完善的护理操作规程对于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准确意义重大,因此,要根据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详细制定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5]。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重视产房、治疗室、洗婴室及爱婴病房的消毒工作,尽量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加强设备和药品的管理,产程的监护及新生儿管理等。设置婴儿交接登记本,当婴儿送出产房后,由其监护人确认并签名。配备安全配套设施及婴儿丢失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紧急状况,护理人员必须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全方位寻找婴儿。

2.3 加强妇产科护患之间的沟通 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切实为患者提供服务,主动耐心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和卫生宣教工作,消除孕产妇的不安和忧虑,尽量用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患者及家属。善于运用语言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主动沟通的服务意识,融洽护患关系,及时了解孕妇的情绪状态,对可能存在的产后抑郁症等问题及时处理,减少护理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妇产科作为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高风险科室,具有变化快,风险大,技术性强,易发生差错的环节多的特点。护理管理者有必要明确护理操作中常见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不断加强安全管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慎独的精神,紧紧抓住每一个护理工作细节,把护理中的安全事故杜绝在萌芽中。还要使每个护理人员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加强法制观念,融洽护患关系,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管能动性,最大程度避免医源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石一复,周郁鹤.重视妇产科医疗安全妥善处理医疗纠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12):705—706.

[2]刘娴音.基于人性化服务的产科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4):118.

篇3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生活服务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与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服务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变,以满足新时期的市场要求。尤其是妇产科方面往往涉及到整个家庭,所以医院需要在立足于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医疗服务的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加强控制,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以便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见下:

1 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不够

妇产科护理任务多,工作量大,整体性和专业性强[1],要求护理人员有全面的护理技能和较高的护理水平,即需要护理人员有相关的专业妇产科护理知识,而医院目前的妇产科护理从业人员的现状是普遍年龄比较大,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在业务上无法提供更为专业有效的护理服务,在工作上无法保证足够的精力完成护理相关的体力劳动。从而造成服务不到位,态度不积极。因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产妇的护理工作认识不深,工作责任心相对缺乏,工作态度消极,倦怠。有时会将消极情绪带到护理工作当中,导致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产妇出现异常情况无法及时发现排除,延误对产妇进行第一时间的抢救,有时因为自身专业水平有限,无法配合医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造成新生儿和产妇发生医疗事故。

1.2沟通缺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妇产科护理不仅仅是对产妇进行病理方面的护理也要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一般产妇在治疗和住院期间都会出现情绪的波动,表现出心情低落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对产妇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产妇家属和产妇本身因为不具备专业知识,对病情缺乏了解,无法正确看待治疗和护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认为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或者工作不负责任所导致的结果,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及时的与产妇及产妇家属进行沟通,消除家属的疑虑和不满,在对待家属和病人的询问中态度冷漠,语气生硬[2]等都会进一步激化医患双方的矛盾,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

1.3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虽然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有质量管理制度,但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落实到位。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也是停留在表面,只是在年终或者定期检查中点到为止。这使得护理工作无法责任到人,出现问题和事故后,相互推诿。奖罚制度不明确也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在进行护理服务时,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和正确的服务态度。医院无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调度和配置,人员的短缺和护理工作分配的不合理造成护理工作无法全面到位,降低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2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2.1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养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并在上岗前进行考核,要提高护理人员对于临床上常见的妇产科危重情况的处理能力,使护理人员对于产后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羊水栓塞,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危急重症的救护流程做到烂熟于心[3],在突况下做到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科学,规范的救治。避免慌乱紧张和业务生疏而造成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实践表明高水平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生产用时,避免新生儿的死亡,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等情况。

2.2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是市场化竞争下的产物,随着近年来市场化机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往的医患关系过于制度化和冷漠僵硬,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式要求。医院要及时做好角色的转换,将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改变以往的行政色彩管理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尊重产妇和家属意愿,在提高专业护理的同时,和产妇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对患者情绪进行关注,多用关心和鼓励性话语,加强护理人员和产妇的感情交流,改善医患关系。对产妇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帮助产妇和家属全面的认识病情,正确的对待面临的治疗问题。以便得到产妇和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2.3建立合理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奖罚分明的考核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分级管理,具体工作制定相关的执行标准和安全质量标准,根据标准进行一月一次的业务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护理人员的奖金和薪资的调整。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确其工作责任。统一的制度管理也方便了医院管理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利用率,提高护理服务的工作效率。

3 小结

妇产科的护理项目多样,工作量大,护理内容涉及到新生儿的护理,一般护理,手术护理和产妇产褥期的护理等多个方面[4],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高要求,医院只有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优质服务的护理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为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要建立完善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实践证明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加强安全管理有促进作用。加强风险控制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礼梅,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2776-2777.

篇4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生活服务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与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服务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变,以满足新时期的市场要求。尤其是妇产科方面往往涉及到整个家庭,所以医院需要在立足于市场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医疗服务的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加强控制,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以便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具体内容见下:

1 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不够

妇产科护理任务多,工作量大,整体性和专业性强[1],要求护理人员有全面的护理技能和较高的护理水平,即需要护理人员有相关的专业妇产科护理知识,而医院目前的妇产科护理从业人员的现状是普遍年龄比较大,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在业务上无法提供更为专业有效的护理服务,在工作上无法保证足够的精力完成护理相关的体力劳动。从而造成服务不到位,态度不积极。因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产妇的护理工作认识不深,工作责任心相对缺乏,工作态度消极,倦怠。有时会将消极情绪带到护理工作当中,导致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产妇出现异常情况无法及时发现排除,延误对产妇进行第一时间的抢救,有时因为自身专业水平有限,无法配合医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造成新生儿和产妇发生医疗事故。

1.2沟通缺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妇产科护理不仅仅是对产妇进行病理方面的护理也要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一般产妇在治疗和住院期间都会出现情绪的波动,表现出心情低落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对产妇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产妇家属和产妇本身因为不具备专业知识,对病情缺乏了解,无法正确看待治疗和护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认为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或者工作不负责任所导致的结果,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及时的与产妇及产妇家属进行沟通,消除家属的疑虑和不满,在对待家属和病人的询问中态度冷漠,语气生硬[2]等都会进一步激化医患双方的矛盾,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

1.3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虽然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有质量管理制度,但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落实到位。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也是停留在表面,只是在年终或者定期检查中点到为止。这使得护理工作无法责任到人,出现问题和事故后,相互推诿。奖罚制度不明确也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在进行护理服务时,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和正确的服务态度。医院无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调度和配置,人员的短缺和护理工作分配的不合理造成护理工作无法全面到位,降低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2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2.1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养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并在上岗前进行考核,要提高护理人员对于临床上常见的妇产科危重情况的处理能力,使护理人员对于产后大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羊水栓塞,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危急重症的救护流程做到烂熟于心[3],在突况下做到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科学,规范的救治。避免慌乱紧张和业务生疏而造成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实践表明高水平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生产用时,避免新生儿的死亡,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等情况。

2.2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是市场化竞争下的产物,随着近年来市场化机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以往的医患关系过于制度化和冷漠僵硬,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式要求。医院要及时做好角色的转换,将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改变以往的行政色彩管理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尊重产妇和家属意愿,在提高专业护理的同时,和产妇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对患者情绪进行关注,多用关心和鼓励性话语,加强护理人员和产妇的感情交流,改善医患关系。对产妇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帮助产妇和家属全面的认识病情,正确的对待面临的治疗问题。以便得到产妇和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2.3建立合理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奖罚分明的考核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分级管理,具体工作制定相关的执行标准和安全质量标准,根据标准进行一月一次的业务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护理人员的奖金和薪资的调整。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明确其工作责任。统一的制度管理也方便了医院管理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利用率,提高护理服务的工作效率。

3 小结

妇产科的护理项目多样,工作量大,护理内容涉及到新生儿的护理,一般护理,手术护理和产妇产褥期的护理等多个方面[4],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高要求,医院只有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优质服务的护理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为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要建立完善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实践证明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对加强安全管理有促进作用。加强风险控制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的服务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刘礼梅,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4):2776-2777.

篇5

妇产科护理属于高风险、复杂服务性工作,护理对象为孕产妇和新生儿,人群比较特殊,较其他科室极易发生护理风险。护理安全指护理对象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未出现身体、生理及心理上的损害或缺陷。妇产科安全隐患较多,直接危及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安全,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1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1.1护士业务能力不强

妇产科护理对护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较高要求,很多护士缺乏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不强,护理服务无法满足医疗需求及患者要求,特别是高危产妇及新生儿,观察病情不及时,病情了解较少,给护理工作造成一定困难[1]。护士技术水平对母婴健康安全有直接影响,如接产技术、产程进展和难产判断、新生儿处理等,一有不慎便会导致母婴产伤和新生儿窒息等。护士在抢救高危产妇关键时刻,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技术不熟练,主次不分,应对能力差,对诊疗仪器设备性能不熟悉,慌忙中出现差错,无法准确、迅速的配合抢救,埋下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医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各种新设备及新技术被应用在护理工作中,若护士知识不更新,如对新药物知识不了解、对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不会操作新设备等,都存在隐患。妇产科患者病情变化快,具有难预测特点。部分护士在护理时观察不细致,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找出问题,失去最佳处理时机,例如不仔细检查胎盘,胎盘残留,忘记取出填塞纱布等;产后未认真观察膀胱充盈和宫缩情况,引起大出血;未按各项制度执行,出现婴儿滑落、用错药、抱错新生儿、跌伤等,甚或危及母婴生命,直接影响两代人身心健康。

1.2护士缺乏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必须将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安全放在首位,而大多数缺乏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对知情权和告知权等重视不足,易导致隐私泄露及法律纠纷等。妇产科每日接诊量大,护士工作时易出现不耐烦、烦躁等,与服务意识不强有较大关系,当护士服务意识差,预见性差,患者易对其工作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加上护士此时态度生硬,沟通不够,极易发生矛盾和纠纷。

1.3药物损伤及机械性损伤

护士对所用药物知识掌握不全,不了解药物性质,导致用药错误,加上监管不严,造成药物损伤,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或者延误病情及治疗,因此,护士必须认真核对用药名称及剂量,按医嘱用药,一旦出现问题立即与医生沟通,避免药物损伤。机械性损伤主要为摔倒和摔伤,造成安全隐患[2]。护士应及时嘱咐患者注意安全,多巡视,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予以纠正。

1.4缺乏完善管理制度

很多医院现行安全护理制度已经满足不了当前需求,未及时修改、改进及补充,导致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发挥管理作用。及时发现并找出护理制度漏洞,立即修改和完善,消除安全隐患,能直接避免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管理制度措施未落实到位,包括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护士在进行护理记录时内容不完善、不规范;查对仅流于形式;当出现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掌握个体情况,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交接班时过于简单,未按要求在床旁交接,导致接班护士不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发生特殊情况后容易造成意外。

1.5患者因素

孕产妇和新生儿属特殊群体,特别是高危产妇及产后虚弱产妇,由于医院医疗技术十分有限,加上个体生理及心理产生变化,直接影响病情发展及康复,埋下健康隐患。

2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制度包括分工负责体制、风险预测制度及管理制度等,目的在于通过制度约束和规范护士日常工作,保证护理服务有章可循,减少纠纷及风险事故。风险预测及管理有极大预测作用,可直接针对风险制定措施,如检查、接诊及告知流程等。除了明确风险管理之外,也应加强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及执行。在护理记录方面,护理书写和记录必须详细、及时、准确,一旦出现纠纷,可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维护个人权益。强化护理管理监控工作,成立质控小组,每月检查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并总结评比。护理监控应狠抓关键患者、关键时间、关键人员和应急状态管理。关键患者如初产妇、缩宫素引产等;关键时间有夜班、节假日和周末等,增加科室初级护士人数,交接班和晨会时由固定护士负责巡视病房,在人员较少、工作量较大时,及时增加人员,确保工作能正常进行。关键人员有日常生活中干扰因素较大者、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技术较差及责任心不强的护士,重点监控,科学、合理排班,保证工作安全、及时完成。应急状态管理包括由专人负责急救物品,定量、定点放置,定期检查仪器性能,保证物品仪器完好,随时备用;常备应急护士,由心理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出现紧急事故或大抢救时启动应急预案,增强援救,同时防止由于救治危重患者忽略对他人的护理。

2.2强化护士培训

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护士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业务能力及专业素质。妇产科应加强对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护士培训,定期组织技能操作比赛、小讲课及护理查房等活动,倡导护士不断更新知识,尽早接触掌握最新仪器操作及先进护理思想。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层次的培训方法,提高护士技能与素养,使其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质量较高的服务,增加安全系数,减少纠纷。作为妇产科护士,应不断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自觉积极参加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及课外培训,提高护理能力及水平[3]。当添置新设备时,尽快组织人员进行设备使用、日常维护等培训,使其熟练操作设备。护理教学中,应将安全教育贯穿始终,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行为差错,与护生一起分析原因,加以改正。根据妇产科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人员考核制度,评价急救药物准备质量,定期检查和抽查护理记录填写情况,细致检查病房护理质量,设计问卷,发放给患者作满意度调查,最终获得考核结果,将结果直接与护士酬劳挂钩,以此提高护士工作热情,增强护士优质护理及安全护理积极性。

2.3增强安全意识

培养妇产科护士慎独精神,定期开展法律培训,要求护士基本掌握和了解《刑法》《民法》和《母婴保健法》,积极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等,增强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4]。管理部门应重点管理护理安全薄弱环节,加强改进,定期考核检查,确保法律培训落实到位。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充分尊重患者人格和隐私,避免纠纷;在护理工作中要善于总结教训和经验,强化安全护理理念。

2.4重视护患沟通

营造护患之间和谐、良好、融洽关系,有利于培养患者安全感及信任感。在入院护理及治疗护理中,不断进行护患沟通,向其介绍医院环境、科室制度、医护团队、精湛技术、治疗方法及目的等,使患者认识到护理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告知其有效、正确的防范措施,必须严格按医嘱用药。护患沟通有利于拉近护患双方距离,增强信任感,增强患者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当患者提出问题时,护士应耐心、详细地解答,如医疗费用收取等。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前后,都要详细介绍检查治疗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认真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及时予以疏导、安慰等。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人际交往培训,从语言交流到沟通技巧,从仪表面容到言谈举止,做到全方位提高,邀请资深人士来院授课,现场介绍《人际沟通》。

3结语

妇产科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关乎医院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加上该科室护理工作量大,产妇病情风险大、变化大,时间不规律,工作任务重,发生差错环节较多。作为妇产科护士,必须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潜在安全隐患的分析,制定相应安全管理措施,减少纠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史潮君.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3):149-150.

[2]罗曼霞.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吉林医学,2014(5):1086-1087.

篇6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205例,其中应用完善的质量控制及细致、安全的安全管理措施的105例作为观察组,应用传统管理模式的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护理人员年龄23~48岁,平均(30.24±8.36)岁,其中研究生学历14人,本科学历36人,专科学历45人,中专学历10人。对照组中护理人员年龄22~46岁,平均(29.37±8.12)岁,其中研究生学历11人,本科学历35人,专科学历44人,中专学历10人。两组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1.2.1护理人员方面

1.2.1.1 本身专业技术水平欠缺 目前看来,大多数安全隐患出现都是由于护理人员技术不到位造成的,特别是妇产科[2]。由于妇产科工作的专业性强,因此对护理人员对技术掌握熟练程度要求也非常高。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医学知识掌握局限或者不熟练,导致许多护理上的医护纠纷以及差错事故。例如,当值护理人员如果对血压的监测不到位,或者对孕妇的病症判断不到位,便极容易引起产妇子痫的发生。医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不熟练,临床工作经验欠缺易导致主次不分,在患者出现重大病情需要抢救的关键时刻,不能准确且快速的配合当值医师进行抢救,便会为护理安全埋下隐患。

1.2.1.2 缺乏责任心及相关服务意识 妇产科是一个工作任务繁重的科室,极易导致护理人员工作超负荷,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厌烦心理,导致护理人员缺乏同情心、爱心以及责任心,玩忽职守并且对患者病情忽略。例如,有的护理人员夜班期间由于疲惫及劳累极易对产妇产程观察不细致,导致一些细节问题忽略,严重时会导致产妇直接分娩婴儿于病床上甚至厕所内,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3]。另外,助产师在给娩出的新生儿进行清洗时,动作若是粗糙便极易导致婴儿擦伤,同样会引起医患纠纷。

1.2.1.3 欠缺风险意识 部分护理人员对医疗卫生行业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相关了解,在护理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因素及潜在的危险估计不足,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缺乏应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意识[4]。

1.2.1.4 护理记录不规范 妇产科由于工作繁忙,造成许多在急诊分娩或者经抢救过的新生儿未能及时的记录其分娩或者抢救时间,医疗记录往往是人为回顾性,或多或少带有主观臆断,导致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及时性及完整性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与医疗记录不一致[5]。

1.2.1.5 护理人员短缺 研究发现,病房床位与护理人员比例在1/0.4左右,并且妇产科大多都是母婴同床,这就间接加大了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6]。在节假日、午晚班工作及抢救治疗后,超负荷工作对妇产科护理人员很容易产生疲惫感,导致护理工作疏忽,引起安全事故发生。

1.2.2 医疗设备因素 医疗设备是保证护理人员圆满完成护理工作必不可少的设施。医疗设备的缺乏、老化或者性能问题都会导致护理人员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另外,护理人员对新引进的设备操作方法及性能不熟悉,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而对设备维护方法不了解则极容易会损坏设备或者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1.2.3 患者因素 由于妇产科患者具有特殊性,任何自身的细小粗心都会引起很大的变故。比如一些孕妇不遵守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不配合医生的劝导,私自外出容易导致意外造成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现象[7]。此外,许多患者家属对妇产知识不甚了解,并且与医护人员缺乏沟通,出现现实情况与期望值不符导致患者不满情绪,同样也会导致安全隐患发生[8]。

1.2.4 监管部门因素 执行监管的部门只仅仅应付上级领导的指示,未切实按照章程办事,监管力度不够或者讲人情是造成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1.2.5 护理人员自身安全隐患 因为护理人员在执行工作时较其他职业更容易接触到各类生物化学制剂以及各类污染物,因此更容易受到安全威胁。尤其妇产科护理人员,因为常接触产妇的血液、阴道分泌物以及羊水,导致易患病毒性肝炎等医院感染。此外,X线、化学消毒剂、紫外线、医疗垃圾以及嘈杂的病房环境等都会对护理人员造成身体以及心理上的损伤[9]。

1.3 解决妇产科护理隐患的对策

1.3.1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 注重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及再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素质,鼓励护理人员进行继续学历教育并积极为需要进行高学历教育的护理人员创造条件。定期开展各类知识讲座,鼓励年长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以讲座或者讨论的形式分享传授经验,从而能够有效拓宽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知识及技能考核,所取得的成绩以学分制纳入评级标准中,强制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对产妇进行24 h轮流值班制,参与护理人员应当选择技术水平高超的助产师进行。对于刚分配来的护理人员,必须由高资格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包括孕妇产程培训,产妇大出血急救、新生儿窒息复苏等等,并进行考核,合格人员才能进入科室工作,而对于不合格者则责其重新进行学习,直至考核合格为止。

1.3.2 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 改善服务态度、加强服务意识能够有效减少医院纠纷[10]。对每一个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给予一定的尊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帮助与指导,定时对病房进行巡视,发现问题主动进行有效地解决,对待产妇则要主动进行语言上的安慰与鼓励,以增加其安全感,减少产前焦虑发生。对新生儿进行护理要小心谨慎,避免因为粗心导致新生儿磕碰。对母亲传授正确的喂养方法及新生儿照顾方法等等。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建立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的服务意识。

1.3.3 严格妇产科管理制度 制定 及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是避免安全隐患的基本保证,很多隐患都是无相应法规或者因为护理人员违反规章制度人为造成的。因此,必须对妇产科工作进行规范化、制度化[11]。主要包括:(1)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将妇产科所有高风险的环节整理归类,并强制护理人员掌握。(2)建立安全警示标语,在药物收纳盒或者药物抢救车上存放药物的位置贴上警示语句,如药物控制滴速,注意使用剂量等等,在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段贴上小心地滑、注意脚下等等,时刻提醒护理人员以及患者[12]。(3)强化告知制度,在容易出现医患纠纷的各类环节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告知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并嘱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4)建立护理风险备忘录,对妇产科发生的每一次纠纷或者可能引起纠纷的隐患进行记录并且提出相应解决办法。记录内容要切实、简洁,不可伪造、涂改及撕毁,并强制每周拿出时间来对所记录进行回顾及讨论,避免此事件再一次出现。(5)监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保证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监督、有检查、有整改、有追踪,及时堵塞漏洞,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且有效的改进。

1.3.4 加强对护理记录文书的管理 对护理文书的书写要真实、及时、客观、准确及完整,不能随意涂改,并且要与医生医疗文书保持一致。这样,对当事人风险的承担可以起到客观公正的作用,也会加强护理人员证据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相关部门也要采取不定时抽查的方式来对护理文书进行检查,并进行评分考核,以保障文书的质量[13]。

1.3.5 加强对药物及设备的管理、检查与维护 要完善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做到药品和器材随时可用,并且要安排专人进行清点管理,避免在抢救过程中出现无药可用的现象。要确保科室的设备性能完好,落实设备器材管理责任制,指定专业人士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及维修,并随时抽检,对设备老化、性能不良却未及时上报的科室进行通报批评。

1.3.6 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法律意识 目前,大多数护理人员对自己职业所涉及的风险范围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对一些纠纷不懂怎样运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因此,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门的风险防范教育,并且制定相关预防的管理法规,建立有效的防范体系。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同时建立相关责任部门,对发生的医疗纠纷及时进行干预及阻止,避免纠纷事件的进一步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患者大多为产妇,因此对护理要求较高,护理工作开展的好与坏直接关系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部门的满意及配合程度,故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发生。本研究发现,在对护理人员进行一系列措施包括业务培训及加强其工作态度等等以及对医疗设备和环境进行一系列管理维护后,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应用传统护理理念的病例。可见,通过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加强护理质量及改善安全管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孝容.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护理与临床,2011,15(5):306-308.

[2]赵依芳,张丽红,张红菊.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及防范对策[J].全科护理,2013,11(9):2371.

[3]魏晓芳.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266-267.

[4]王琼.妇产科护理安全风险及防范对策[J].医药前沿,2012,2(12):243.

[5]朱金娣,方能秀.产房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0):93-94.

[6]郑明.护理安全管理及事故防范对策[J].天津护理,2010,18(3):60-61.

[7]黄孝容.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4):267.

[8]闫华,孙丽莉,刘玫玫.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淮海医药,2011,29(2):176-177.

[9]罗敏.加强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护理安全水平[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7,7:22-23.

[10]蔡海娣.浅谈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351-352.

篇7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6―61―02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提供减轻痛苦、促进康复、保持健康的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病人的投诉、新闻媒体的曝光,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困扰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一项常抓不懈的课题。现对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对策及手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因此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与手段是医疗管理的战略目标。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妇产护理的安全意识要求我们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队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学护理队伍和高水平的护理专业学术创新的团队,乃是决定临床实践中妇产科护理创新能力的关键。

1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观念转变缓慢,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

1.2 医院领导、护理管理职能部门对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不力。医院领导检查流于形式,执行部门监管疲软,只是应付主管部门的指示,这是隐藏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缺陷。

1.3 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不严

在护理诊疗过程中,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医嘱不严谨,药品管理混乱,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和不严于职守,观察病情不周到、不细致,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拒收危重病人等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1.4 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

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2 培养创新型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手段

2.1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接受”四五“普法教育及医疗行政法规专题讲座,建立学法制度,使全院护理人员能自觉知法、守法,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强化依法行医观念。我院制订了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及防范措施,成立了院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安全检查,针对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2.2 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岗位职责

组织护士观看护士行为规范录像,举办护士职业礼仪示范表演,从而规范护士行为举止,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促进高尚职业道德的养成,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为加强工作责任心,护理部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并统一全院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使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在工作中,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2.3 加强敬业精神的教育,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篇8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7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56-01

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表现出的专业形象是否具有特性,是否有助于护理对象生命质量的提高,以及护理工作的成效。妇产科护理具有复杂灵活多变、需求性强、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并实现安全管理更值得思考与探索。现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材料与实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400例孕妇,年龄为20~43岁,平均年龄(30.4±2.6)岁。孕周为28~40周,平均(36.7±4.3)周。随机分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0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影响护理质量因素。

1.2.1 护理因素。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正规严格的培训,临床经验较为薄弱,配合效率较低,是发生治疗延误的主要原因。一些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护理要求进行操作,对于妇产科护理中常出现的问题没有提高警惕,而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某些护理人员在护理理念上的欠缺导致态度差,欠细心,语言不规范的情况。同时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护理人员注重执行制度而轻病人感受的情况出现,导致护患关系愈发紧张。此外还有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护理记录书写欠缺规范等问题。

1.2.2 患者因素。妇产科病人作为比较特殊的患者,其发生的医疗纠纷远远高出其他病患。临床上,很多患者因为对医院的规章制度不太了解,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同时,孕产妇的心理波动较其他患者更为剧烈,与生理状态的联系也更为紧密,护理人员稍有不慎,极易导致不良后果。

1.3 改进方法

1.3.1 加强培训力度。据资料显示护理能力强、素质良好的护士其投诉较少[1],因此加强对专业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基本方法。同时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调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方可确保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3.2 紧抓环节质量。为确保母婴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根据医院妇产科质量管理要求,重新确立考核标准以及考核细则,并成立专项监督管理小组,保证质管理制度发挥组织协调护理工作的作用。同时加强环节质量,成立质量检查组,每周开展一次督查活动,找出薄弱环节,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革,稳步提高护理质量。

1.4 评价标准。所有患者在出院时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分数为80~100定为非常满意,60~80定为满意,60以下定为不满意。根据调查结果计算满意率[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观察人数],同时分别记录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期间纠纷发生次数。

1.5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9.0软件对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运用软件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作为统计学的评定标准具有统计学的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采用1.4中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满意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填写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情况见表1。

表1 我院妇产科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n,%)

从表1可见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纠纷发生次数比较。根据调查期间两组患者纠纷发生次数填写调查表。对照组纠纷发生次数为6次,实验组纠纷发生次数为2次,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三个主要原则分别为过程改进、持续性改进和预防性改进。其根本是以现有的质量过程为基础,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而实现质量过程的提高,只有做好事前的质量过程控制,才能根本性的实现质量改进。

近年来,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医疗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孕产妇作为特殊患者,其心理需求较一般病人差异度较大,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对入院患者,护理人员为其讲解医院制度并给予心理指导,并在不影响护理质量与医院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尽量考虑患者生理与心理需求,是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的重要前提依据。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强调主动护理意识,才能增加护理人员服务积极性[2]。当然医院管理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只有完善医院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工作流程的建立,工作标准的落实,个人职责的明确,使护理工作专业化、合理化、制度化。

在一年多的持续改进中,我院妇产科管理坚持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通过病人的满意度调查和纠纷发生次数对比,明确了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护理质量的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明显提高,护理意识显著增强。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措施,评价效果,使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是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因此只有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转变护理服务模式,加强医患沟通,做好防范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妇产科的护理质量,确保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3]。

参考文献

篇9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在医院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专业形象、护理对象生命质量以及护理工作是否有成效。重视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妇产科的医疗护理工作进行发展的非常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众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

1、工作责任心不强

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工作繁忙和外人的干扰造成护理工作出错的外在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情绪、责任心不强和不遵守制度而造成护理工作出错的内在原因。内因决定外因,因此在排除外部原因的同时,解决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自身原因才是根本。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重复性比较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医务人员容易形成惯性思维,造成采取定式判断和处理问题。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有错发药品、医嘱核对错误、错打针,药液错注、漏注。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源于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2、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强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工作人员拥有极强的专业基础和过硬的技术水平,本着以服务为目的的基本要求挺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是每一位妇产科护理工作者所必备的。目前,有很多医疗差错都源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不强,技术不过硬所造成的。在护理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病人投诉护理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欠佳,给医院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对病人和家属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

3、由于工作年限原因造成护理工作出差错

妇产科护理工作专科性比较强,对于新参加工作或者由其他科室调配过来的新人来说,专科知识不扎实,临床经验少,是护理工作出错的原因之一。此外,10 年以上工龄护理人员多数是非正规护理专业学校毕业,虽然工作多年,但从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临床实习。其中还有一部分自认为工作年限长,满足现状,缺乏进取心,思想不稳定,对工作不热爱甚至出现厌倦心理,造成护理工作存在隐患。

4、妇产科医院制度管理不严谨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十分神圣的职业,它迎接着无数新生命的诞生,承担着每一对父母对其的寄托,因此作为护理工作者一定要严格职守,认真对待每一对父母,细心呵护每一个问世的新生儿,但是在目前来看,有很多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医嘱和查对制度,管理药品不按规定,疏于职守,违规操作,对病人病情观察时不仔细,结果造成了很多医疗事故的发生。

5、妇产科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思想观念陈旧,没有危机意识

妇产科护理人员在端正态度,严格职守,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及技术的同时,也得提高其法律意识,将陈旧的观念抛开,培养自身的危机意识,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危机情况能过准确的把握,及时快速的采取应对措施,并对潜在的隐患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但是目前很多护理人员只能做好最基本的护理工作,并没有将思路打开,将忧患意识放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内容中,甚至有一些护理工作者无法准确判断哪些危机应该是由自身可以快速解决的,遇到危机事情该如何妥善处理等。久而久之造成了护理人员的被动情绪,影响妇产科以及医院的想象。

二、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 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

作为一个妇产科护理人员,应该拥有比其他人更强的责任心及耐心,对待新生儿的诞生及每一位产妇都应该细心呵护,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他们,另外,还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医院应该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敬业精神教育,工作中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护理工作操作流程,认真做好护理工作。

2、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护工作者的要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需要护理工作者拥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对待突发事件能过妥善解决,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岗位上的护理人员,结合他们的工作职能,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应用专题讲座,技术研究,心理辅导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其专业水平,同时提高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3、 加强妇产科医院的制度管理体系

妇产科人员的护理工作中之所以会出现很多问题,是因为护理工作制度的不完善,要想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就要首先加强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的实施,切实将每一项制度应用到护理工作中,使得每一个工作人员在操作任何护理行为的同时都能有章可循。另外,我们要位护理人员开展奖惩分明的制度,针对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我们要给予奖赏,对于工作上尚有欠缺的护理人员,我们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及考核。

4、 强化妇产科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

医院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地对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法制教育,逐渐培养妇产科的护理人员了解法律知识,更好地利用法律手段维护生育女性与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法制教育,能让他们自觉地知法、懂法、守法,切实有效地按照医院妇产科相关护理流程操作进行工作,充分地做到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是依法行医。同时,医院的相关部门也要成立检查小组,主要负责对相关科室的检查,这包括妇产科在内的全院各科室的日常工作,设立月查制度、周查制度等措施。

结语

近几年随着医务护理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医务护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尤其是妇产科护理在众多的医务护理工作中最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这关系到两代人的生命安全问题。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医院和护理人员应该做出合理的调整,培养专业素质,增强服务意识。相信随着妇产科护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会带动整个医务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妇产科是医院比较重要的科室,这个科室患者病情较多,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护理隐患,再加上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没有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多,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复发现象。为了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对2012年l月~2014年4月6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门诊治疗的6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次调研中,患者为女性,年龄在19~49岁,平均年龄为(29.4±1.3)岁。患者中,10例妇患宫颈炎,13例妇盆腔炎,17例妇子宫肌瘤,10例妇月经失调,5例妇多囊卵巢综合征,5例妇其他。

1.2.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2.1 护理人员医疗水平不足,风险意识不强 随着很多新型设备在医院检查、治疗中使用广泛,部分护士由于所学专业比较局限,一时很难使用这些仪器,再加上部分护理人员局临床经验也不足,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能够做出迅速、准确的抢救。另一方面,护士在平常工作中工作量比较大,很多护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于患者的一些异常情况不能及时报告医师等,从而出现意外。

1.2.2 患者自身的因素 现代年轻人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节奏越来越快,使得患者不能停歇,容易乱动,这势必增加的护理风险,使得护理质量控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严重患者甚至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此时,患者入院后内心比较紧张、恐惧等,对于护理质量也缺乏理性,增加护理危险系数。

1.2.3 急救设备和药物性因素中的安全隐患 现在大多数急救药品配备质量不良,某些医院医疗设备种类不齐全且性能不达标等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患者急救使使用的吸痰器,这种设备容易受到周围气温影响而造成吸痰塑料管软硬不均;以及在停电情况下抢救时氧气瓶氧气不足,各类医疗设备的备用电池电不足等等都属于设备安全隐患[1~5]。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 结果

3讨论

妇科是临床四大科室之一,其在临床中的作用较为突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联系等也比较紧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要求也比较高,医护人员除了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外,还应该加强和医师配合。针对妇产科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3.1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增强风险意识 在现代医院中,很多医护人员都趋于年轻化,他们虽然拥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临床经验不足,风险意识也比较淡薄。因此,医院应该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此外,医院还应该根据本院情况让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让他们在护理工作中能够提高警惕。

3.2加强于妇产科患者的沟通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会出现恐惧、害怕等心理,此时,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和患者建立比较良好医患关系,最大可能的提高护理质量。

3.3加强医疗设备及药物使用制度 医护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做好对相关仪器、设备的检查工作。医院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并定期安排医护人员学习仪器的相关操作技能,完善并实行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每天检查情制度,保证急救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综述,妇产科护理治疗控制存在的问题较多,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理治疗。

参考文献:

[1]孙春风,祁莉莉发挥总护士长职能作用,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1(03).

[2]池蓉,魏慧娟,林素桃护理专项检查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0(06).

篇11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已经成了当前医疗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医患矛盾加剧,给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虽然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已经加倍小心谨慎,但医疗护理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患者病情的多样性让治疗以及护理的结果都无法预测,从而也会引发患者及其家属的各种不满意,造成医疗纠纷。妇产科属于风险比较大的科室,患者病情变化多样,患者的隐私,产妇以及婴儿的安全等,都使得妇产科护理工作难上加难,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医患纠纷,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对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进行研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失误的发生,才能提高治疗质量,确保产妇及婴儿的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0例发生各种护理风险的妇产科患者,年龄24~67岁,平均年龄42岁,其中妊高症41例,早产的有26例,妊娠合并贫血的有18例,胎位不正的有47例,其它症状的6例。

1.2方法 对选取的80例妇产科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妇产护理常见的风险以及处理和预防风险的措施。

2常见风险的因素

2.1患者因素 在当前,由于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承受着生理心理的双重压力,作息规律的混乱,生活模式的改变,都使得妊高症、早产、婴儿巨大以及诸多合并症频发,使得医疗危险也随着大大增加。在加上患者过度紧张,患者及其家属对相关医疗知识的缺乏,不能正确认识分娩的过程,即使是一些正常情况,也会被认为是医护人员所致。

2.2护理人员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的就医人数越来越多,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强度的工作得不到休息,使得护理人员职业疲惫越来越严重,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不耐心、不积极、操作失误等现象频频发生,成了妇产科护理风险最常见的因素。此外,还有很多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够,自我防范和保护的意识缺乏,不能很好的对一些常见的危险隐身进行预防,不注意自己工作中的行为,造成危险因素的增加。

2.3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不够 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基础差,技术能力不高,医院又没有采取相应的帮助护理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措施,使得很多护理人员不能很好的应对自己的工作,失误频频,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不及时,判断不准确,不能很好的把患者的情况及时反应给医生。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产妇以及婴儿的安全保障,若产妇出现出血、羊水栓塞等症状,而需要的相关设备又准备不充分,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如果对患者切口的消毒措施不合格,就会引发感染,增加护理风险。

2.4药物因素 妇产科的用药一定要谨慎,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如在使用催产素时,一定要严格把握剂量、浓度等标准,要对患者的子宫收缩情况仔细观察,如果不能根据子宫的收缩情况而很好的调整用药速度,非常容易造成患者子宫破裂。

3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处理对策

3.1加强产前检查 产前的检测能够对产妇各种情况以及并发症及时发现,从而能够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随着产前检查的过程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让其对生产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做好心理准备。

3.2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为了满足需要,妇产科的护理人员数量一定要有保障,以免护理人员出现工作疲惫等请。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也要保证质量,医院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形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风险教育,让其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能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把可能会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还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严格的规范操作训练,让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更好的为妇产科护理服务。此外,还要规范护理人员的记录,保证记录内容的可靠性,以便为医生提供良好的治疗参考。

3.3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是患者经常接触的人群,在一定程度上是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依赖,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要做到耐心,细致,体贴,拒绝粗暴的态度和不文明语言,对患者提出的各种要求要尽量满足,还要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教育,让其能够正确认识自身情况,减少对医护人员的误解。此外,由于妇产科经常涉及到患者的隐私,护理人员一定要尊重患者,注意对其隐私部位的保护,不要随意暴露其隐私部位,以免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

3.4加强医院管理 加强设备和药品的管理,要让所需器材和药品做好充分的准备,随时都能够投入到治疗使用中,急救设备要专人管理,药品做好检测和保存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相关的消毒工作,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治疗过程一定要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对产妇的切口、婴儿脐部一定要严格处理,护理人员要对婴儿脐部重点观察,发现有感染情况及时处理,有乳汁分泌障碍的产妇护理人员要协助起进行挤奶训练,做好母婴同室的紫外线消毒工作,保证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安全,减少医患纠纷[1,2]。

4结论

妇产科是医院发生纠纷比较多的科室,这主要是由于妇产科的特性所决定的,对于妇产科护理常见的各种风险隐患,一定要做好相关预防和处理措施,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提高对常见风险的预见性,将可能发生威胁扼杀在摇篮中。提高妇产科的服务质量和治疗质量,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降低医院纠纷。

篇12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3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35-01

我院是一所在社会资金支撑下发展的公立医院,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各方面矛盾的不断凸显,困扰着医院管理者。本文针对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品质,有效地推动了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

1明确护理管理者的职能

陈京立认为,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应该立足于管理人性化、质量控制标准化、管理企业化、决策科学化。在临床护理管理中要注重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指导实践,重视科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护理管理中主要的对象是人,只有追求科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重视以人为本,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增强团队凝聚力,稳定护理队伍,全面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的发展。

2在护理管理中发现妇产科护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2.1重要性认识不足。新上岗的、年轻的护士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将护理工作简单地等同于接生、打针、发药,认为只要以“医嘱”为中心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就行,使得产科质量无法提高,管理上存在很多不安全隐患。

2.2护理理念滞后。妇产科现有的护理人员学历低,大部分为中专毕业,只有个别受过专科教育,小部分自学或函授大专、本科,知识水准已明显落后,护理理念跟不上,不能适应病人的需要和护理工作的需求,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严重挫伤。

2.3服务意识欠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服务差、态度不好、情绪化严重等现象,护理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和提升。

2.4保护意识不强。妇产科因专业性的原因,涉及到职业暴露、病人的隐私较多。如遇到不孕不育、非法怀孕、性病等病人,在询问病史、检查时,没能注意周边的环境是否合适,保护病人的隐私意识不强;在接生、处理伤口时不注意防护,出现了职业暴露,增加了护理风险。

3护理管理对策

3.1加强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基础医学不断取得新进展,妇产科也在不断发展。由以母亲为中心的理论体系转变为母子统一管理的理论体系,产前的诊断技术不断创新,助产技术的日新月异,护理工作人员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专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特殊岗位的妇产科,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妇产科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之认识到护理工作不是简单地打针、发药、接生、执行医嘱,护理工作还体现在对患者的心理支持、生活护理、与患者沟通、指导康复等工作中,同时在对医疗风险控制和医疗安全保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2加强护理理念和职业道德培养。新的护理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以病人的需要为出发点。要让妇产科质量服务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就要培养护理人员有服务质量管理意识,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理念。具体在工作中要多关心和照顾病人,注重病人躯体和精神心理方面的整体健康。培养护士,尤其新上岗的护士要有关怀病人的意识和能力,满足病人的需求;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良好的道德往往可以弥补某些技术上的不足,最高的技术永远无法弥补道德上的缺陷,工作中应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对医学道德的认知和理解;培养护士爱岗敬业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对工作尽职尽责,对病人热情负责的品德。

3.3提高认识,转变服务观念。我院围绕“保需方、促供方”的医改基本思路,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为使医疗服务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人性化的管理轨道,突出把社会效益、群众利益、和谐医患关系放到第一位,组织护士到外院参观学习,还邀请护理专家到我院就医患沟通、温馨服务、规范用语、礼仪观念、营销思维、管理理念等方面进行讲学,使护理人员对职业充满了激情,热爱患者、热爱人类、热爱护理事业;同时规范和提升了管理水平,开展了温馨服务,设立爱心服务导诊咨询,引导就医,解答疑问,让患者从细微处感受到了变化。

3.4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3.4.1严格安全管理制度。妇产科的专业性、特殊性,加之大部分的产妇、家属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认为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与医护人员有关,这对医护人员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增加了护理风险。作为护理管理者就要制订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明确职责,规范职业行为,增强风险意识;同时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使护理质量与安全得到保证,减少医疗纠纷。

3.4.2加强对病人隐私的保护。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隐私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当代公民保护自身人格的一项重要权利。因此应加强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如在询问患者病史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否合适;在进行隐私部位护理操作时,态度要严肃认真,注意对隐私部位进行遮挡。尊重患者是护理服务理念的最高境界,护士把尊重患者意识自觉地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工作将是一个很大的推进。

3.4.3增强职业防护意识。护理管理者要做好一线护士职业暴露预防措施的安全教育,制定严格规范的措施,减少护士队伍的职业暴露;改善护士队伍的工作状态,护理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尤其在进行性病护理时,如戴乳胶手套、口罩、隔离服、防护眼镜。同时做好预防知识的培训,使护士在遭受职业暴露后能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应对应激源,提高护士的健康安全水平。

4小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