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09:25: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发展需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阶段,我国农村绝大多数农户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现在存款与贷款方面,因为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在农村的低效率运行,农户的存款需求虽基本得到了满足,但贷款需求却存在很大的缺口,农户的金融受到抑制。事实上,中国农村不但存在金融供给抑制,而且存在金融需求抑制,一方面农户在正规金融体系中借不到资金,另一方面,基于成本与收益的理性比较,农民也不愿意到银行与信用社去借资金,导致了中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型抑制,农户的金融抑制是导致中国部分地区农村贫困与没落的主要原因。如何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农村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将以湖南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研究湖南农户的资金需求及其约束条件,为优化湖南农村的金融体系,降低农民的企业家活动成本创造条件。
一、湖南农户消费性资金需求及其约束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经济生活内容丰富,由于农民所面临的风险增加,农户经营活动兼业化趋向强烈,农户现金收支也日益多样化。根据2007湖南农村统计年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 2006年湖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 389. 81元,比上年增加272. 0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7. 6%,增幅同比上升0. 4个百分点;分解湖南农户的收入来源,可以发现其收入的主要增长来源于打工收入与政府对农民的转移支付,从住户抽样调查中我们发现: 2006年湖南农户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1 449. 65元,比上年增加220. 86元,增长18%,农民家庭经营的纯收入人均为1743. 52元,比上年增加30. 16元,增长1. 8%, 2006年农民转移性和财产性的纯收入人均为196. 64元,比上年增加21. 04元,增长12%。2006年湖南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3. 05元,比上年增加257. 07元,增长9. 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13. 05元占人均总收入的73. 99%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也体现在住房条件的改善中。无论是在较发达的长株潭地区,还是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湘西、湘西南,当农户积累了一定的财富,首先要做的就是盖房子。在湘西南的洞口、城步的住房建设成本在6~12万左右,一般也会产生3~10万的融资需求。农户的住房不只是生活必需品与颜面问题,而且也是生产过程中对其要求逐步提高的结果。防盗、粮食储存等各种问题在农村已经变得越来越严峻。因此,农户对于住房改建与扩建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以至在不“轻言借贷”的农村社区,农民建房时却在大举借债,拉动了农户的金融需求增长。
文化教育所占比重相应上升。在教育领域,随着计划生育在农村的不断深入,农民的子女生育数量明显减少,农民望子成龙的期望由此逐渐升高,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新生代子女素质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导致农民对子女教育投资观念转变。由此教育消费在农民家庭中的地位开始明显上升。而据研究,农民投资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本要远远低于高等教育,而且其回报率比高等教育要高5个百分点。此外,文化、娱乐、信息方面的投资在湖南农村比较大,彩色电视机对黑白电视机的替代率达到了80%以上。
由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农民收入与支出在年际之间很不平衡,且波动较大。农民除了以储蓄来调节当前支出和未来支出外,在收入和储蓄都不足以应付当前支出的情况下,只能以借贷作为收入和储蓄不足的弥补手段。农户资金借贷主要用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生活性借贷主要是为了弥补当年收入和储蓄余额不足以满足生活性支出需要的融资行为。生产性借贷既有用于农业生产,也有满足商业、工业、服务业、打工支出等方面的资金借贷。
二、湖南农户的生产性需求及其约束条件分析
农户生产性资金需求分两部分,即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和非农业经济发展资金需求。农户的生产性借贷用途结构反映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目前,作为弱质产业,农业投入中传统要素的比重正趋于下降,现代要素的比重则趋于上升。表现在金融方面,即是农民为购买现入要素,对资金融通服务的需求日益明显。大量的资金需求引致了对金融中介需求的增加。农村经济中的这种结构变化会引起对信贷等融资需求的扩张。
农民除了传统农业生产的投资之外,作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农民企业家行为,部分农户开始转向了高效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方面的投资。农户的产业转型及其经营规模选择,是农户生产性融资需求的直接推动力,而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农户在不同时期的融资需求。笔者对望城含浦镇农信社的农户贷款情况调研表明, 2000年,在该农信社申请贷款的农户共有68户,贷款金额为117万元。其中73. 5%的农户贷款金额均在3000元至10 000元之间。到2004年,申请贷款的农户共有200户,贷款金额为714. 1万元,其中88%的农户贷款金额在1万元至10万元之间, 1%的农户贷款金额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
对于农户来说,传统的农业生产项目资金需求并不是农户资金需求的主要部分,而满足非农产业项目和高效农业项目的资金需求则是农户借贷的主要动机。因为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绝大多数来自农户自身,而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的另一标志就是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尽管湖南农户生产支出中流动资产投入的自给性仍很明显,但很多投入要素已经以商品形态出现,从而扩大了对农村金融的需求。这个变化与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生产连年亏损密切相关。湖南农户的资金缺口主要是农业生产中的畜牧、水产业和非农生产。农户生产性资金需求与农户的家庭经济水平、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紧密相联。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澧县宜万乡和洞口秀丰乡,农村信用社农户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均低于经济发达的望城县含浦镇。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贷款80%以上是农村贷款,主要用于生活消费和农业生产,欠发达地区农户大多是传统型农户和过渡型农户,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或出外打工,土地依然是他们最基本的依靠。而在望城含浦镇农村信用社87%的贷款是其他贷款,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商业和养殖业。发达地区农户多为过渡型农户和商业型农户,农业生产不仅局限于传统农业,而是发展高效农业生产,许多农户从事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和农产品加工,总体来说,比起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农户的生产性资金需求较高。
依据农户的生活宽裕程度,可以将农户划分为贫困农户、维持型农户和富裕农户。贫困农户通常从事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经济剩余积累缓慢。其生活支出有很大缺口,遇到婚嫁、丧葬、疾病、子女求学和住房等较大金额支出,由于他们积蓄不够,则不得不举债。贫困农户的生产资金不但非常短缺,并且常被生活性支出挤占。维持型农户的支出除刚性的生活支出外,可以购买少许的奢侈品,虽然这此物品在城市几乎被看作必需品。维持型农户通常种植附加值高的农作物,或者养殖,还有的经营家庭手工业、家庭工厂,或是出外打工,总之,其收入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两类。但是非农收入金额小、风险大,并不足以使他们放弃农业生产。因此他们通常是双栖的,农业生产与非农业生产同时兼顾。他们的非农收入部分也会补贴到农业生产之中,其资金需求是混淆的,根本无法分清他们是进行生产,还是渡过生活难关。富裕型农户通常经营小型、或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或者是外出打工的成功者。富裕型农户的收入,已经可以应付生活刚性支出,并且购置了不少奢侈品,显露出其生活的豪华。因为家庭的生产功能已经与消费功能分离,也由于他们还保有传统农民“不轻言借贷”,富裕型农户主要是农村借贷资金的供给者。
由此可见不同农户类型具有不同的资金需求特征,而且为其提供的资金来源也有区别。对于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和微小型企业,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突出,导致其交易成本高昂;因此只有内生于农村经济体系中能够低成本运用农户之间现成信息的社区金融体系,才能满足这种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并缺乏抵押品的金融需求者。
三、结论与讨论
根据对湖南资金需求状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湖南农户的资金需求尽管区域发展不平衡,但在现阶段仍存在一些共性,住房、医疗以及高校教育投资,成为拉动农户金融需求的主要力量。但此外,不同地区的金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经济发达的长株潭地区农户的生产性资金借贷比例较高,长株潭以外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生活性资金借贷比例较高;欠发达地区农户的生活性需求较高,所以生活性借贷发生的频率较高,而发达地区农户的生活性资金需求相对低,导致生活性借贷频率低。农户的生产性资金需求是多元化的,传统的农业生产项目资金需求并不是农户生产性资金需求的主要部分,而满足非农产业项目和高效农业项目的资金需求成为农户资金借贷的主要动机。
第二,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生产规模的扩大,农户信贷需求呈现长期增长的态势,借贷笔数多,信贷金额绝对量大。当前利用借贷资金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虽然很低,然而,由于农户数量庞大,其借贷规模也相当惊人,充分说明了湖南农村借贷市场、尤其是资金借贷市场在目前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农户掌握了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有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从而成为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一些农副产品加工户、种植养殖户以及农村商业的迅速兴起,正在逐步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农村金融需求增长。
第三,不同经营类型农户间的资金需求的规模和结构分化非常明显,表明今后农村资金市场的结构性特征会越发突出,农户资金需求更加多层面、多方式、多结构、多元化。有借款户与无借款户在经营效益上出现明显的差别,有借款户的生产和生活的压力要比无借款户大得多。这一方面说明正规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救低息贷款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民间借贷这个资金供给主渠道提供的高利贷存在加重趋向,借款农户的举债负担加剧。
第四,农村民间借贷市场是目前农民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这一方面说明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由于贷款手续烦琐、程序复杂、审批时间过长、服务能力低下等,对于农户来讲,正规金融机构的门槛太高,利用成本太大。在湖南,绝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水平低于城镇居民,他们选择贷款多是为了脱贫致富,增加家庭收入。特别湘西、湘西南等地区,贷款数额较低,对他们来说,商业银行“太贵了”。罗丝•莱文以及格林伍德和史密斯的金融发展模型指出,这种较高的固定成本是导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门坎效应”。另一方面也说明,民间金融活动很活跃,交易量很大,涉及的范围很广,说明了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金融的需求特征决定了金融的供给。因此,在金融政策的制定上,绝对不能忽视民间金融,而要对其加以规范、组织和引导,充分发挥其资金潜能,并满足农民企业家行为的融资需求,以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为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性奠定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祚祥.农户的逆向淘汰、需求型金融抑制与农村金融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 2007(4):134-138
Abstract Demand poverty of rural reading is the scarcit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mand, so it often forms the trap of reading demand, which has made rural reading construction, service and research into a misunderstanding, and has caused the judgment and assistance contrary to reality,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rural reading resources, de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input and poor service, etc. This is also the reason why rural reading career has been developing unsatisfactorily and has caused the waste of social resources. Persisting in the principle of non-development can handle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ading demand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types and forms of the farmers' reading demands correctly, and fully know the conditionality and complexity of reading. Thereby libraries can well play the role of rural reading service, overcome the blind psychological comparison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rural reading difficult groups targeted.
Key words rural reading difficult groups; farmers in minority regions; farmer book house; reading care from library
一直以来,农村阅读问题都受到学界的重点关注,人们从阅读建设、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有个重要问题始终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即探讨农村阅读内部因由的不多,更少有探寻农民自身因素的研究。笔者于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陆续在齐齐哈尔市的富拉尔基区、梅里斯区、龙江县、富裕县、讷河市、泰来县等6个地区调研了29个少数民族村的阅读状况,对村长(支书)进行了专题采访,对农家书屋做了实地考察,还对达斡尔族、朝鲜族、满族、鄂温克族和柯尔克孜族670名农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家访,结果发现,农村阅读的需求贫困问题是导致一些地区农村阅读建设和服务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某些现象与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的认识误区进行分析,并对解决农村阅读需求陷阱问题应坚持的“不发展”原则进行探索,希望能为进一步提高农村阅读推广成效,以及扩大全民阅读成果的服务路径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考。
1 农村阅读的需求贫困
阅读的需求贫困,即阅读需求的有效性不足,具体是指现实生活中看似服务对象对阅读有需求,而在提供阅读资源和服务时,服务对象却又不能有效利用,甚至仍不阅读的一种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需要并非有效需求,不具有真实性和指向性,是一种佯需求、伪需求[1]。农村阅读的需求贫困主要表现在农民对阅读认知与阅读行动的脱节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问题比较突出,且带有一定普遍性。
一是对阅读意义认识高,但阅读行动实施率低。阅读对于集体和个人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农民都能说出几条,在我们采访中,573人认为看书“非常有用”和“有用”,占85.5%。但是,近十年来,从未看过书报刊的则有515人,达76.9%。在阅读人群中,看过1~2本书的有40人,为6.0%;看过3~4本书的为19人,占2.8%;看过5本书以上的只有6人,为0.9%;有78人(占11.6%)看的仅是报刊(含数字阅读)。而每天看书包括看报刊10分钟至1个小时的有58人,占8.7%;看1至2个小时的有36人,为5.4%;看2个小时以上的不过12人,占1.8%;间隔很长时间才偶尔看一看的有49人,占7.3%。说起来“有用”,行动中“不用”的现象,目前在农村阅读中仍然很常见。
二是了解阅读设施的很多,利用阅读条件的却很少。调研发现,知道图书馆的有447人,为66.7%,而去过各类型图书馆的为138人,占20.6%,有些人仅是进屋转转,看过书和借过书的分别为63人和60人,占9.4%和9.0%;知道书店的为495人,在书店买过书的有172人,分别占73.9%和25.7%,其中多是给孩子买教辅资料;向亲朋好友或邻居和同学借过书刊的有24人,占3.6%。如果把买过、借过和看过书的人都单算,总人次才有47.7%。家里有藏书的72人,占10.7%;有报刊的95人,为14.2%。实际藏书报刊者是105人,占15.7%,而其中自己花钱买书买报刊的为89人,其余都是上级领导机构下发或亲友赠送,而且党建类、政治类、经济类和教学参考书的数量较多。有书不到10册的为47人,有11~20册的为16人,有21~50册的为9人,50册以上的没有。藏书最多的9人中多数是退休返乡的教师。
三是能要求别人阅读,却不能管理自己。在我们的调查中,村干部都认为村民是应该看点书的,但自己很少看:29个村长(支书)没有一个人去图书馆看过书;自己花钱买书的也不多,家里有藏书的只有1人,而且不足10册。学生家长也大都愿意孩子看些课外书,共有443人,占66.1%,但是,其中328人希望看的是教辅资料,为74.0%;能陪孩子看书的家长有228人,占51.5%,但绝大多数是边干家务活边看孩子写家庭作业。而能与孩子同读一本书或指导孩子阅读,包括能辅导小学生做作业的只有58人,其余48.5%的家长都是放任自流。
四是热切盼望阅读援助,却消极对待阅读资源。从1950年开始,农村阅读设施建设几次掀起,如文化部等组织了“农村图书室网”建设,各部委陆续开展了“万村书库”、“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工程”、“希望工程图书室”、“知识工程”建设,各种基金会等在农村援建了很多读书活动室,各地区公共图书馆还在农村设立了各种形式的“流通站”、“分馆”等,可是到头来,能得到利用的阅读设施还是不多。譬如,“农家书屋工程”于2007年启动后,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180多亿元,各地区轰轰烈烈地建设了5年多,在全国64万个行政村实现了全覆盖。在我们走访的29个调研点里,每个村的农家书屋藏书都有1千多册。可是,在接受我们采访的农民中,6~7年来去过农家书屋的总共只有284人,年/屋均1.63人,其中看过书的有76人,借过书的为89人,年/屋均0.44人和0.51人。如果把进过书屋的人都算在内,每年对各书屋的总利用率仅有2%。
2 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负效应
农村阅读的需求贫困,即不能形成有效需求的最大负效应,它使人们形成片面化思维,进入认识误区,从而跌进阅读需求陷阱。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是对农民在看书少原因上存在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农村阅读资源短缺。以为农民对阅读意义认知高,阅读需求必然多,而由于农村书少,所以农民才看书少[2-3],并以此为据呼吁或实施加大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的力度[4-5]。这种观点的偏执,是把农民的阅读认知与阅读需求硬性等同起来,却又只看到了农民对阅读的浅层认识,而人的阅读认知与其阅读需求则是两回事。一般来说,有效阅读需求的形成,既要对阅读有充分的认知,还要有一定的阅读偏好和阅读动机,三个环节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现实中,对阅读有一般的认识,并非必然有阅读偏好和阅读动机,因而,很多人不见得能产生有效阅读需求,也未见得会实施阅读行为,尤其在阅读环境和条件不利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所以,对农村阅读的贫困需求付出的再多,也难免事与愿违。
二是以为农村阅读的社会保障不够。把农村书少痼疾的根源归咎为社会阅读资源分配不公[6-7],认为城乡存在的阅读差别,是农民的阅读权益没有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保障的结果[8],强烈地表示了对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关切[9],也常常为此而批评农村阅读建设投入不足[2,10]。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公正与否的判断具有角度性,不同角度的人对公正问题的感受和态度并不一样。在农村阅读上,学界认为不公正的,农民则不一定有同感和抱怨。因为,很多农民没有阅读兴趣,无法产生应有的阅读需求。显而易见,在这样的背景下,向农村投放与城市等量的阅读资源,并不能改变农民看书少的现状,也不可能实现所谓的社会公正。
三是认定农村阅读服务不对路。很多学者以为农民不愿意走进阅读和阅读成效少,主要是由于图书馆员服务精神缺失造成的[2-3,10]。这种认识实际是一种线性思维:农民对阅读认知很高而阅读很少,其原因自然就在提供阅读服务的人身上。这种粗率的指责明显失之偏颇。一则,混淆了阅读服务及其效果中主客体的作用。农村阅读服务的主体是馆员,而利用阅读的主体则是农民,农民在利用服务成效上起着主导作用。不难想象,在农民不想阅读或没有阅读能力的情况下,即使传统服务再热情,提供的阅读资源再多,又能有多少人阅读?他们又会阅读多少书?何来阅读的成效?二则,只注意了农民没买书和不看书的消极性,却未了解农民参加其它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如很多乡村调查都表明,农民首选的文化生活方式是看电视。农村电视机普及率高,家有两台电视机的很常见,而且电视节目应有尽有又喜闻乐见,其美感和乐趣无疑超过孤独的一个人阅读。三则,目前农村生产生活还需要互相帮衬,相互间仍有很大的依存性和依赖性,人际关系占有重要位置。因而,人们更看重面对面的往来活动,对独立看书的安静并不买账。
这些认识误区,也导致农村阅读援助策略中出现了“资源配置公平论”、“服务精英论”和夸大图书馆作用的倾向。有的人以为,只要农村有了阅读服务,尤其多建图书馆[11],农民就会有阅读热潮,农村的贫困状态也能因此而得到改变[5]。其实,这些策略也跌进了农村阅读需求陷阱。如在实现“普遍均等”建设和服务上,图书馆人所做的很多努力和尝试都没能扭转“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依然停留在几近为零的水平上”[12]的尴尬,而为了转变“年年送书下乡、年年还闹书荒”的状况,新闻出版部门等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这一工程旨在一并解决农村“买书难、借书难和看书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帮助农民“摆脱贫困”[13]。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宣传声势和实施力度史无前例,在全国行政村所实现的全覆盖比以往任何一次农村阅读设施建设都更具普遍性和均等性。但是,时至今日,在我们调研的29个村里,农家书屋没有一家是开门的,全覆盖后的阅读设施又都全瘫痪,处于过剩闲置和空耗浪费状态。各书屋的发展经历如出一辙,即头几天有人来,多是孩子,大都是看看热闹,也有的随便翻翻,借书回家看的很少,但都从来没卖出过一本书。我们要参观农家书屋时,有9个村甚至是村长(支书)也没找到门钥匙。这也并非齐齐哈尔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个案。全国的农家书屋不仅迄今没有关于卖书的报道和工作总结[14],借书工作也相当不理想,即便在经济和文化发达的苏州地区,于农家书屋覆盖后的2010年,就已经有三分之一不能正常开放,三分之一不开放了[15]。为什么无论哪个机构,采取怎样的策略,农村阅读的起色都不大?其根源就在于,农民阅读需求的内因起着主导作用。而农村阅读援助和研究主体并没有真正在农民买书、借书和看书的因果关系上理清楚对农村阅读需求的认识,为一些假象所迷惑,仅仅停留在农村书少问题的表面上。
3 对农村阅读需求认识偏差的原因
应当说,农村发生阅读需求贫困以至有需求陷阱不足为怪。任何群体的需求,无论在范围还是程度上都参差不齐,而且人们的阅读实践往往滞后于阅读认知,这也是农村的真实存在。所以,必须看到,当前人们是忽略了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问题,从而产生错觉,致使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出现偏差。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阅读援助和研究主体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认清农村阅读需求构成的真实性;二是对农村阅读需求的认识角度尚有局限性。
人的阅读需求不以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要有一定的动因、主观能动性和必要条件才能形成,而目前农村阅读需求结构中就缺少一些要件,阅读援助和研究主体等则恰恰疏忽了这些问题。
其一,农民阅读需求形成的外部动力微乎其微:农业生产需要很少。如今种植和养殖等农业劳动除了靠天气还要拼力气,还常有农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民个人必须通过阅读学知识、技术的迫切性不大;农民生活需要的不多。党的富民政策大幅度向农村倾斜,尤其少数民族农民的幸福生活更有可靠的保障,读书与不读书的生活水平在农村没有明显差别;农村阅读氛围不足。无论干部还是农民,大都愿意参加各种应酬、娱乐和聚会,在绝大多数人都不阅读的环境里,不看书自然成为正常的事,而看书则会被一些人认为不正常。
其二,促进农民产生有效阅读需求的主观能动性较弱。一来大多农民缺乏主动阅读的劲头和自觉性;二则大都对阅读的兴趣和感情淡薄,更缺少阅读的习惯,能想到阅读的人也很少;三是缺失应有的阅读意志和毅力。这些问题不仅使一些有效阅读需求难以产生,也使一些有效阅读需求很难维持下去。所以,农民有明确阅读目的的极少,大多人的阅读目标模糊,有的则说不清楚,甚至还有认为阅读没啥用的。如在我们采访的农民中,20年没买书和没借书的分别有143人和175人,各占21.3%和26.1%,30年没买书和没借书的则有65人和85人,分别为9.7%和12.7%,有231人从来没想过看书的事,占34.5%。
其三,农民产生有效阅读需求的条件有限。一是不具有基本的识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现代阅读技术。我们的调研中,有29人是文盲,占4.3%;上过小学的有108人,为16.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12人,占61.5%;读过高中的仅115人,占17.2%。其中不少是辍学或肄业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一个也没有,可阅读的内容和范围相当狭窄;二是缺乏实施阅读的基本条件。农民中不仅有由于家庭环境、空间和光线等问题而不便实施阅读的,也有受经济条件制约,买书和借书都有些力不从心的;三是很多人的精力不够。既有因劳动强度大而没精力阅读的,也有没时间看书的。如在我们调研的村民中,天天看电视节目的为629人,占93.9 %,其中看电视不足1小时的有32人,为4.8%,看1~3小时的为346人,占51.6%,看3小时以上的达292人,为43.6%。比阅读更吸引人的,除了电视外还有很多文体活动。在我们调研中,农民喜欢唱歌、跳舞和体育活动的,分别有228人、236人和102人,占34.0%、35.2%和15.2%,还有占9.1%的61人喜欢喝点小酒和打打小牌。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农民阅读需求的程度。
农村阅读援助和研究主体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的局限主要由五个因素所致:一是工作心态浮躁。有的研究者不深入实际调研分析,只看现象不问实质,不认真发现现实问题和切实解决具体问题,靠主观决策凭感觉办事。单纯将城乡标准一致化是很长时间以来一些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中的误判;二是追求表面文章。受社会上形式主义风气的干扰,一些部门和机构忙于农村阅读建设的数量和规模,强调外在形式和社会声势,很少在建设质量和服务实效上下功夫;三是过于本位主义。在援助农村阅读的干什么和怎样干的筹划中,有的机构好大喜功,缺少大局观和全局意识,突出的是个体形象,看重的是部门业绩,却很少考虑国家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这些问题在阅读建设和服务中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四是缺乏自我约束力和敬畏心理。目前对农村阅读的建设、服务尚未提出科学的评估标准,也缺失监管的长效机制,更没有严格的问责制度,致使农村阅读建设和服务多以上级领导评价为标准,有失公允。重视起点、强调过程、不管结果,是目前一些虎头蛇尾文化活动的通病;五是急功近利思想冒进。对于农村阅读现象,个别研究者为了晋升职称而写论文,为了而研究,赶时髦、跟风头,很少下乡关注农村的实际问题。研究中也常常缺少认真的独立思考,往往人云亦云,以至出现误读。例如,有一些研究是把农家书屋与农村图书馆混为一谈的[3,16-18]。而农家书屋与农村图书馆不仅有建设主体和主权上的不同,还有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权威文件《“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于2007年就明确指出:农家书屋要完成“卖书”和“借书”两项任务,首要实现“发行网络进村”和培养“农村图书市场”的目标[19]。农家书屋与图书馆是农村阅读服务两股道上跑的车,两种性质服务不可能同日而语。诚然,在服务农民阅读上,图书馆可以与农家书屋联手合作,但不能混为一谈。
4 针对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不发展”原则
面对当前农村阅读需求贫困的问题,无疑需要对以往工作和研究进行深刻反思,也应该对农村阅读反复投入建设和服务的任性说“不”。“不发展”是魏建琳对农村阅读建设问题提出的一个命题[20],即正视在大力发展中的不发展问题,不能一味地追求快速发展。笔者也赞同“不发展”的观点,是因为它符合农村阅读设施建设发展的艰难困顿实际。坚持“不发展”原则,可充分重视影响农村阅读发展的障碍,深入剖解不发展问题的成因,准确把握农村阅读需求的规律,为图书馆服务农村找准位置,在农村阅读设施建设上既有所坚守,也有所放弃,以控制盲目扩张而落入阅读需求陷阱。针对阅读需求贫困问题,当前亟待做好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理性地对待以往的农村阅读建设意识和服务目标,从而树立正确的理念和策略。
4.1 关于“普遍均等服务”理念
“普遍均等服务”是针对农村书少问题提出的策略,旨在保障城乡拥有均等的阅读资源和服务,从而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12]。这一主张在业界和学界得到广泛共识,已成为农村阅读建设、服务研究中的热点与主导思想。人们多以为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是“普遍均等服务”的基础”[21],即有了文化基础设施,就能解决群众看书少的问题。虽然这是图书馆人的理想和追求,这种意识对于城市阅读建设和服务的意义也毋庸置疑,但是,对于农村却并非这么简单。而且这一理念最容易使人们进入阅读建设和服务误区,以至跌进阅读需求陷阱。
从我们调研的结果看,农民看书少的主要原因,是农民阅读的有效需求少。这个问题特别值得关注,是因为农村有其固化甚至发展的现实基础。首先,是想看书的人不多,而且不断在分化和复杂化。农民阅读至少可分为三种类型[1]:一类是自由性阅读人群,即有强烈需求而且能随心所欲地坚持阅读;第二类是有限性阅读人群,即有一定需求但偶尔实施阅读行动。遗憾的是,目前农村不仅自由性阅读人群的数量不多,有限性阅读人群的数量也很少,而且不看书的人有增加的趋势。调查显示,近十年来经常看书和偶尔看书的,总共才有155人,仅占23.1%;第三类是无阅读行为人群,包括对阅读有能力但没需求,以及有需求而没能力和没需求也没能力的。其次,农民看书需求少,还与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相关。也就是,农民的文化活动和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和多样化,分流了阅读活动。图书馆等阅读设施虽然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但并非不可替代。即便农村没书没报可读,农民的文化生活也不会枯燥和单调。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影视广播以及网络等的文化、文艺节目质量和数量不断提升,人们欣赏文学艺术和学习知识、技术的途径和条件更加广泛、便捷,农民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也非常活跃,日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生活不仅使一些农民想不起来或顾不上阅读,也使他们对阅读设施和阅读资源不以为然。所以,农村即使有了足够的阅读设施和资源,很多人也不见得能有效利用。以往的很多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忽略了农民阅读的复杂性和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及其对农村阅读需求的重要影响,因而投入越多,浪费和损失也越大。
因此,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普遍均等服务”的内涵,不可根据理想中的“普遍均等服务”概念去研究和判断,以至对农村阅读进行概念建设和概念服务。我国农村阅读建设的历程已经证明,阅读设施形式对于农民看书多少的作用并不明显,阅读建设和服务所针对的对象没有有效需求,其成效就事与愿违,造成过剩和浪费。所以,我们要充分注意到,阅读服务的效益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有效阅读需求决定的。农村阅读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有效阅读需求。没有有效阅读需求,就没有有效阅读,也就没有有效阅读服务,阅读事业也不会有效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普遍均等服务”的前提是需求。只有产生“普遍均等的有效需求”,才能实现“普遍均等的服务”。否则,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普遍均等”,空耗社会资源。不言而喻,要切实提高阅读建设和发展成效,真正实现“普遍均等服务”,也就必须积极扩大人们的有效阅读需求。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普遍均等服务”不单单包括应有阅读设施和资源,当前更要重视的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有效服务活动。理想的“普遍均等服务”目标虽然是农村阅读发展的努力方向,但应当列为中长期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较长的历史时期,而现阶段各乡村则不一定必须都有自己的阅读设施,要自己掌控阅读资源的所有权,而必须享有的则是持续而有针对性的阅读服务活动。简言之,当务之急是努力在农民中激发和培养“普遍均等”的有效阅读需求。其重点是应采取怎样的阅读服务方式,如何能让各类型群体农民都能想阅读和实施阅读。坚持“不发展”原则,就是既要透彻剖析不发展方面的各种因素,避免片面追求“普遍均等”,摒弃概念建设和概念服务,更多地关注和顾及农民阅读的最小努力原则需求[14],更要深入实地考察具体区域阅读问题的性质和原因,全面了解农民个人兴趣的倾向性、差异性,个体实施阅读的便利性、适宜性,以及把握其有效阅读需求的真实性和可能性,从而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地建设、服务和发展农村阅读。辨识阅读需求真伪和分出轻重缓急,发现和培养有效阅读需求,坚持条件性和规范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建设和提供服务,努力吸引和引导不想阅读的人走进阅读、喜欢阅读,才是现阶段扎扎实实地把农村阅读事业发展起来的重要基础。
4.2 关于精英目标
精英目标,是以培养农村人才,改善农民处境和状态为目的而开展的阅读活动计划。长期以来,人们常用成功人士的读书实例来激励农民读书[22-23],图书馆也始终在“阅读改变命运”理念的指导下,竭心尽力地为解决农村知识贫困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而开展农村阅读建设、服务和研究活动[5,7,11,24]。但是,这一奋斗目标虽然很鼓舞人、感动人,却也很容易让人失望。因为这种理念贯穿始终的是功利化意识,并未关注和了解农村个人的实际需求和能力,也未有针对相应问题的具体应对措施。尽管人们踌躇满志,做了大量工作,耗费诸多资源,但无论在激发和激励农民阅读的积极性上,还是在为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做贡献等方面,都未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和重视。而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实现这一目标的现状,必然使广大农民阅读的积极性受挫。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在农村阅读实践中还有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事实,即并非阅读服务决定阅读效果,阅读的作用和效果主要是由阅读者的内在素养决定的,至关重要的是个人的素质、能力和条件,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阅读需求状态。一般说来,不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也难能有强烈、迫切的阅读需求。况且,目前农民个人获得、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极其有限,更遑论依靠阅读和阅读服务就可以使农民“改变命运”。精英目标之所以成为阅读建设者、服务者以及研究者的一厢情愿,是因为这些主体只考虑了自己的理想,并未注意到农村的客观现实。当今农村知识贫困绝非仅仅因为农村书少,除了有农民有效需求不足因素所限外,还受到个人素质、能力和条件问题的制约。换言之,农村不仅有为数不少的“不想读型”人群,而且有众多“不识读型”和“读不懂型”等人群[25]。社会现实中不是无论谁想阅读就能实施阅读,也不是谁想阅读受益就能遂心如意的,而且,农民并非不实施阅读就一定会发生知识贫困,在社会发展中有诸多渠道、途径和形式的知识、信息服务可以利用。同时,阅读也不能直接改变人的命运。知识只是改变命运的基础,阅读则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因而,阅读不过是人改变命运基础的基础。这些特点使得农民阅读和阅读服务作用的效果有很大局限性。所以,精英性目标虽然也可以作为激励农村阅读需求的一种策略,但不是唯一或主要的措施和手段,而且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副作用更大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这里还应特别指出的是,以精英为目标的急功近利服务倾向,不仅脱离了农村实际,而且不符合世界读书日的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读书日主旨宣言中提出的是:希望所有人“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倡导全民阅读的根本意义是让更多的人读到书,享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们的农村阅读建设和服务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应给“锦上添花”的工作降降温,虽然要有鲜明、热情的服务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态度,但实践中应实事求是地开展农村阅读“扶贫工作”,要把更多功夫下在“雪中送炭”的服务上,重视提高农民基础素质的服务,脚踏实地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接受阅读和阅读服务做些具体、细致的工作。4.3 关于把图书馆作用理想化的倾向
学界以往热情宣传和坚持弘扬图书馆精神,认为图书馆是一种“维护社会公正的制度/机构” [26],而且在“领导”和“领跑”全民阅读[27],把图书馆的作用提升到一种理想中的“高起点、大作为、站排头”的新境界。但实践证明,这种“高大上”倾向,更多反映的是图书馆人欲展示自身价值和对改善其所处地位的一种渴望。人们所强调的仅仅是图书馆的应然性功能,图书馆还有实然性的效能。图书馆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在于读者的需求和个人素养,另一方面还有个体图书馆的阅读资源与服务能力、水平的局限,而目前图书馆尤其公共图书馆的阅读资源和服务仍有缺位甚至空位。据统计,我国还有19.3%的地市没有图书馆,12.2%的县没有图书馆[28],占27.1%的675个县级图书馆一年没有一分钱购书费[29]。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足0.5册[28],其藏书保障率也非常低:若把2015年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公布的平均数4.56册作为图书保障率的话,那全国公共图书馆所拥有的近7亿册藏书也只能满足1.54亿人的需要。如果去掉各图书馆保存的基藏和古籍文献等不流通的图书资料,图书馆可以服务的人就更少。这样的效能怎能保障社会公正?何以领导和领跑全民阅读?图书馆理想中的“高大上”形象又会有多少社会影响度?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图书馆地位与作用的有限性,即图书馆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阅读需求或人们的一部分阅读需要。把图书馆作用完美化、理想化,很容易影响图书馆威望以至使其失去吸引力。坚持“不发展”原则,就是要积极面对图书馆服务作用的有限性,从而对阅读需求辩伪存真,根据本馆实际,有效规避农村阅读需求陷阱。
为更客观细致地反映当前山东省农户金融需求状况,考察山东省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设计了农户金融需求状况调查问卷,并利用2009年7、8月份高校大学生暑假返乡的机会,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实际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61份,范围覆盖到了山东省东、西、中部的17个县市。在此期间就农村金融问题奔赴全省各地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直接与农户进行访谈。本文在统计调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省农户金融需求的现状,总结了现阶段山东省农户金融需求的特点,并提出了满足山东省农村金融需求的措施和方向。
一、有效调查样本农户基本情况分析
有效调查样本农户户主平均年龄45岁,户均人口3.9人,户均劳动力2.5人,户均家庭总收入24225元,人均收入6523元,户均务农收入9688元,户均打工收入11368元,户均其他收入2916元。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各农户间的特点,按照农户间人均收入分成6个组(见表1)。人均收入2000元以下的农户,占有效调查样本的9.2%,其户均家庭收入最低,户均年龄和户均人口最高,户均劳动力最低,因此其人均收入也最低,且户均受教育程度不高,称之为贫困型农户,多分布于山东省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在2000—8000元的农户有3个组,占有效调查样本的70.2%,其户均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逐渐增加,其中户均务农收入占户均家庭收入的比重呈递减趋势,而户均打工收入和户均其他收入占户均家庭收入的比重呈递增趋势,且其户均年龄和户均人口较贫困型农户低,而户均劳动力和户均受教育程度也较贫困型农户高,称之为维持型农户,多分布于山东省中东部地区;人均收入高于8000元的农户,占有效调查样本的20.6%,其户均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最高,他们或者是劳动力较多,有较高的打工收入,或者是专业种植大户,经营效益比较高,称之为市场型农户。
二、有效调查样本农户金融需求的现状和特点
(一)借款需求强烈
从表2看,有效调查样本农户中,需要借款的农户占63.2%,说明农户生产生活中借款需求强烈,而实际获得借款的农户占61%,说明有借款需求的农户基本上都可以获得借款。其中,有借款需求的贫困型农户占62.5%,维持型农户占68.8%,说明贫困型农户和维持型农户的借款需求较为强烈,是农村借贷需求的主体,其借款需求百分比与各自实际获得借款百分比相等,贫困型农户和维持型农户的借款需求看似都能得到满足;市场型农户中,有借款需求的农户占44.5%,实际获得借款的农户仅占33.3%,说明仍有11.2%的市场型农户的借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从户均实际借款笔数看,有效样本的借款笔数为1.3,其中贫困型农户、维持型农户和市场型农户的借款笔数分别为1.25、1.44、0.83,说明贫困型农户和维持型农户的借款次数多于市场型农户,这也证明了贫困型农户和维持型农户是农村借贷市场的主体。
(二)亲朋好友借款是主渠道
一般来说,农户借款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借款,包括从农村信用社和从其他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另一种是从非正规渠道借款,包括从亲朋好友借款和从民间金融组织借款。从表3看,有效调查样本农户中,从非正规渠道借款占77%,其中从亲朋好友借款占71.3%,是农户借款的主要渠道,从民间金融组织借款比例非常小,仅占5.7%;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占25.2%,其中从农村信用社借款占24.1%,是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主要渠道,从其他正规金融机构借款仅占1.1%。
从不同农户类型看,尽管从亲朋好友借款比例最高,其中市场型农户更是达到了88.9%,但相对而言,贫困型农户和维持型农户从农村信用社借款的比例较市场型农户高,分别占到了37.5%和29.5%,是其获得借款的第二渠道,而市场型农户则没有从农村信用社借款,但从民间金融组织借款占11.1%,是其获得借款的第二渠道。调查还发现,农户生活性借款更多的来自非正规渠道,而生产性借款则较多的由正规金融渠道提供,但即使是生产性借款,也有较大的比例由非正规渠道提供。
(三)借款用途日益多元化,但教育、建房、医疗等生活性借款仍占较大比重
农户既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也是生活消费单位,既需要生产性借款,又需要生活性借款。农户生活性借款主要用于子女教育、医疗、婚丧嫁娶、建房、购买家电、日常开支等;生产性借款主要用于购置农机、购买农资、发展养殖业、发展工商业、外出打工等。从表4看,有效调查样本农户中,借款最主要的用途依次是子女教育、建房、医疗、购买农资、发展养殖业和婚丧嫁娶,分别占47.1%、37.9%、22.9%、14.9%、13.8%和10.3%,可以看出,农户生活性借款的比重要远远高于农户生产性借款的比重。此外,由于农户的生产性需求具有较大弹性,一旦面临资金约束,生产性资金需求首先被压缩,因而可能会严重影响未来的收入状况。
从单个项目看,教育支出成为农户借款的首要原因,医疗支出成为农户借款的第三位原因,这反映出由于城乡差距的快速拉大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失,农户家庭内部难以平抑特殊消费支出所造成的冲击,农户为了孩子的学费和家人的医疗费用四处筹钱的现象较普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住房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改善生活条件最舍得花钱的项目,农村建房热始终高居不下。农民提高生活水平、改善住房条件无疑是件好事,但其中不容忽视的是农民的盲目攀比之风,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农民消费的不合理性。
从不同农户的类型看,贫困型农户借款的用途相对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子女教育、医疗、建房等生活性支出上,而且归还借款的压力比较大,占37。5%;维持型农户借款用途和有效调查样本基本相似;市场型农户借款主要用于子女教育、建房、发展养殖业,分别占38.8%、38.8%、22.2%,其区别于贫困型农户和维持型农户的显著特点是,市场型农户借款发展养殖业的比重较高,表明市场型农户生产性需求相对较为强烈。
(四)借款期限以中短期为主
从表5看,有效调查样本农户中,借款期限在半年以内的占29.8%,在一年之内的占55.1%,在两年之内的占82.7%,在两年以上的仅占17.3%,说明农户的借款期限以中短期为主。其中,贫困型农户或者需要1—3个月的短期借款,或者需要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借款,这源于贫困型农户收入较低,或者需临时陛周转资金,或者需较长时间才能归还借款;维持型农户借款期限的特点和有效调查样本基本相似,借款期限以中短期为主;市场型农户借款期限在半年以内的占51.9%,在一年以上的占23.9%,这主要是因为其收入较高,因此仅对短期临时资金需求较多,而对中长期资金需求不大。
(五)实际借款数额以小额资金借款为主
从表6看,有效调查样本农户中,5000元以下实际借款占54.2%,1万元以上实际借款仅占13.2%,说明农户实际借款数额以小额资金为主。其中,贫困型农户实际借款以小额资金为主的特点更为明显,5000元以下实际借款占62.5%,而且没有万元以上借款;维持型农户实际借款数额的特点和有效调查样本基本相似,实际借款数额以小额资金为主;市场型农户实际借款数额也以小额资金为主,3000元以下实际借款就占到了50%。调查还发现,山东省中东部地区由于经济比较发达,农户对非农产业投入较大,对资金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山东省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农户的非农产业投入较少,户均实际借款数额较低。
(六)小额资金需求基本能得到满足,大额资金需求不能完全满足
前已述及,从表2看贫困型农户和维持型农户的借款需求似乎都能得到满足,但按借款金额细分后其期望借款额和实际借款额之间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从表7看,有效调查样本农户中,5000元以下期望借款占49.4%,而5000元以下实际借款占54.2%,表明农户期望借款数额仍以小额资金为主,且期望小额资金借款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8000元以上期望借款占40.2%,而8000元以上实际借款占34.9%,前者高于后者5.3个百分点;特别是万元以上期望借款占20.7%,而万元以上实际借款仅占13.2%,前者高于后者7.5个百分点,说明农户中有相当一部分大额资金借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从不同农户类型看,贫困型农户5000元以下期望借款占50%,低于实际借款12.5个百分点,万元以上期望借款占12.5%,但这部分需求却根本未得到满足,说明由于贫困型农户还债能力不强,大额资金借款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而是转为小额资金借款;维持型农户5000元以下期望借款占52.4%,5000元以下实际借款占52.5%,不可忽视的是万元以上期望借款占到了23%,而万元以上实际借款仅占16.3%,说明维持型农户的小额资金需求能得到满足,但大额资金需求不能完全得到满足;市场型农户5000元以下期望借款占38.8%,而5000元以下实际借款占61.1%,而5000元以上期望借款占61.2%,5000元以上实际借款仅占38.9%,说明市场型农户的小额资金供给远大于小额资金需求,但其大额资金需求却不能完全得到满足。
(七)农村信用社借款手续繁琐、利息高、抵押担保要求高
从表8看,贷款手续繁琐占有效调查样本的54。9%,是阻碍农户向农村信用社借款的首要原因。向农村信用社借款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有些借款审批下来后已经贻误农时,因此借款手续繁琐是农户向农村信用社借款面临的首要困难。
利息高占有效调查样本的41.7%,是阻碍农户向农村信用社借款的次要原因。农业生产周期长,自然灾害多,成本高,效益普遍低于其他产业,农业收益率相对较低,而且农村信用社更是可以在一年期借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0%~100%。2005年末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借款加权平均利息率高达9.93%,较2003年高2.59个百分点,远远超过了大多数农户所能承受的范围。因此,过高的利息率给农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抵押担保要求高占有效调查样本的30.2%,是阻碍农户向农村信用社借款的重要障碍。农民向农村信用社借款需要提供可供抵押物,然而农民可供抵押的财产却“身无长物”。其土地、房屋没有产权证而无法抵押,至于农机具等用品,金融机构也不会接受。在农村,农民通常通过连保等模式获得借款,但是要获得连保也十分困难,因为条件很严格,对于许多农户并不适用。因此,农民通过抵押担保获得借款并不容易。
从不同农户类型来看,贫困型农户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利息高和手续繁琐;维持型农户去农村信用社借款困难原因和有效样调查本基本相似;除手续繁琐外,抵押担保要求高是市场型农户向农村信用社借款面临的主要难题。
三、解决山东省农户金融需求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对山东省农户借款需求、借款途径、借款用途、借款期限、实际借款数额、期望借款数额、向农村信用社借款困难原因的总体及分类型分析,对山东省农户金融需求的特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农户借款需求较为强烈,贫困型农户和维持型农户是农村借贷需求的主体,应是重点服务对象,资金需求以中短期为主,农户尤其是对大额资金借款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为此,应强化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邮政储蓄的支农责任,培育开放、多元化和多主体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满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金融服务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1)调整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服务力度。山东省农业银行要扭转近年来出现的“非农化”倾向,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利用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传统优势,把其在农村吸收的存款的相当比例用于农村信贷,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同时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市场需要;实行更大范围的利率浮动,以适应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从事金融活动的需要,提高商业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生存能力,推动商业性金融机构更好为农村服务。
(2)完善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功能。各级政府部门应列出一部分预算,向有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机构提供贴息资金和弥补呆坏账损失,用少量的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拓展其业务范围,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以农村能源、生态农业示范工程和生态资源保护工程为主体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
(3)发挥邮政储蓄银行的积极作用。邮政储蓄银行从其网点分布、业务种类等方面来看,与农村信用社的拟合程度均较高。邮政储蓄银行的建立可以成为一个可以与农村信用社形成良性竞争态势的竞争主体,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同时,能够打破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一枝独大”的垄断局面,启动与农村信用社的竞争意识,而这种竞争也无疑将会启动农村金融市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品质、提高服务效率。一是引导邮政储蓄资金以协议存款、购买金融债券等方式向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及农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农产品收购、农业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社会事业。二是充分发挥邮政储蓄银行在广大农村的网络优势,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业务以及地方政府扶持农村地区项目的业务。
2从亲朋好友借款是农户借款的主要渠道,农户去农村信用社借款难,其中手续繁琐、利息高、抵押担保要求高是三大主要原因。所以,应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引导民间金融发展,鼓励、支持农村金融组织创新。
(1)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合作金融功能。农村信用社改革作为山东省农村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应该牢牢把握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效率。
(2)引导民间金融发展,充分发挥其支农特殊性。农村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民间金融对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的积极作用是无可置疑的,民间资金进入农村金融领域不但能有效增加金融资金的供给,而且可以通过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竞争来打破农村信用社对农村金融的垄断,促进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不断深化改革,改进服务质量,使农村金融市场真正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以构建竞争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因此,应放宽农村金融行业的准入政策,监督和规范民间金融活动,弥补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空白。
(3)鼓励、支持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单一,基层金融机构除农村信用社外,基本没有其他金融组织形式。因此,既要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又要根据农村金融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适合农村需求特征的金融组织创新。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机遇、竞争与生存的三大挑战。本次论坛紧贴农业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入探讨了农业职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相互交流服务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平台,这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改革、创新与发展,也必将对研究我国的农业职业教育如何更加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坛主办方、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多年办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坚持立足京郊,面向首都,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在努力提高职业人才培养水平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人才,为农业贡献智慧,为农民传授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较好地实现了“三农“服务与学院发展的双赢。
该院党委书记崔砚青、院长王振如告诉记者,此次论坛将使农业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更加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核心是农村人口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农业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必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一代新人,提供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社会服务。这一重要任务同时也为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如何立足于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紧紧抓住农业职业教育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加快发展,是摆在每所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乡村;金融;供求矛盾;可继续开展
一、我国乡村地域的金融供求矛盾
(1)乡村地域金融供应总量小于需求总量
随着乡村经济的疾速开展,乡村地域金融需求量逐年提升,招致乡村金融供应总量小于需求总量,且供求缺口不时添加。绝对而言,农业消费周期较强,且农业收益与自然环境亲密相关,从事农业消费的风险率较高,招致各大金融机构对乡村信贷制定了严厉的评价规范。从乡村地域金融需求来看,我国乡村经济已从小农经济向古代规模农业形式转型。乡村居民对金融效劳认识与金融效劳需求有所进步,而乡村地域金融供应并未扩展,招致乡村地域金融供应总量小于需求总量,且供求缺口不时扩展。形成乡村地域金融供应小于金融需求的缘由次要表如今两个方面:一是存款利率低,由于乡村的资金投入缺乏,且社会资金较爲分散,招致金融机构吸纳的资金缺乏,进而发作信贷紧缺的信息;二是涉农经济风险高,当农产品歉收时,价钱就低;当收成不好时,农产品缺乏。涉农经济风险高,金融组织对农业存款设定的条件也较高,评价规范更爲严厉。
(2)乡村地域金融供应主体与需求主体不对等
农户及乡村集体运营者对金融效劳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农业存款的需求不时升温。爲了扩展农业消费规模,农户需求消费性存款。同时,爲了降低自然灾祸对农业的影响,新型农户也经过购置农业保险来分散风险。虽然我国乡村地域金融变革力度不时加大,但是仍呈现供应主体缺乏与需求主体众多景象并存,无法彻底根治乡村金融成绩。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我国乡村地域银行网点数量爲12.17万个,每万人拥有的银行网点数量仅爲1.31个。此外,乡村地域金融组织运营不一致,普通乡村地域仅有中央性商业银行、乡村协作信誉社等金融组织。加上投资者并不看好乡村经济,招致乡村的信托、基金与保险等非银行金融组织严重缺位。因而,乡村地域金融供应主体与需求主体呈现严重的不对等景象。
(3)乡村地域传统金融需求与古代金融供应存在矛盾
我国乡村居民对金融效劳的看法根本停留在存款、取款、汇款、存款等传统金融效劳项目,这些效劳必需有实体存在的金融网点爲其提供传统金融效劳。乡村居民关于古代金融供给理解甚少,如ATM机、网银、手机银行等古代金融效劳。爲了浪费资源和降低本钱,金融组织往往更倾向于开展古代金融效劳,招致乡村金融效劳网点添加迟缓。绝对而言,乡村居民更倾向于传统金融效劳,乡村传统金融效劳供应缺乏,任务效率也不高。因而,呈现乡村地域传统金融需求与古代金融供应的矛盾。
(4)乡村地域单一的金融供应与多元化金融需求存在矛盾
乡村居民对乡村金融主体多元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不只需求存取款等根底性效劳,还需求信贷、转账等金融效劳。爲了满足乡村地域多元化金融需求,乡村金融组织不得不拓展与创新新产品。此外,乡村居民对信息征询、投融资等方面的需求也逐渐进步,国债等政府债券在乡村发行也较少,乡村消费品存款、保险业务比拟缺乏。
二、我国乡村地域金融供求矛盾的影响要素
(1)乡村金融需求多元性
近年来,我国乡村经济已逐渐从小农经济开展到规模化的农业开展,乡村经济构造也不时优化。乡村居民消费生活方式的改动使得乡村居民对多样化的乡村金融需求越来越高,这不只加大了乡村筹融资的难度,而且对乡村金融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乡村经济开展步伐快于乡村金融开展步伐,致使乡村金融体系跟不上经济开展步伐,招致乡村居民的金融多元性需求得不到满足。
(2)乡村金融供应单一性
虽然我国乡村地域的金融体系不断在变革,但是这些变革只是制度上的革新,实践上并无法处理乡村金融供应单一性的成绩。各级政府对乡村金融的变革更多的是在喊口号,政策落实效果并不好。不断以来,乡村金融体系变革并没有付出多少举动和努力,招致我国乡村地域金融供应单一性景象临时存在。从表象来看,乡村正轨金融组织可以促进乡村经济开展,乡村金融管理也逐步像城市金融管理看齐。从实质来看,乡村正轨金融组织并没有在乡村经济开展中起多大作用。形成这种景象的缘由在于利益推进,乡村金融组织的变革使得乡村存款率越来越少,招致乡村金融组织也呈现增加的趋向,乡村金融供应较爲单一,尤其是经济不兴旺的贫穷地域,乡村金融机构更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最终招致乡村地域金融不时萎缩,与乡村经济开展的间隔也不时拉大。
(3)乡村金融制度不完善
爲了满足乡村特征经济的开展,各级政府对城市金融与乡村金融采取了并不完全相反的管理制度,对乡村金融的管理更爲苛刻。例如,城市金融允许开展官方金融组织,而大局部乡村地域不允许开展官方金融组织。在这样的乡村金融制度下,我国乡村地域金融开展必将遭到一定的限制,进而招致乡村金融供应缺乏。此外,严厉的乡村金融管理制度也障碍了乡村经济开展,使得乡村居民在资金周转不灵时,无法失掉金融组织的协助,招致乡村官方高利贷盛行。爲了完善金融制度,我国地方政府早在2012年就对官方借贷表态,并不时酝酿官方借贷相关政策,但是由于官方信贷风险较大,招致官方信贷政策并没有出台落实。乡村地域官方借贷政策的不完善,招致官方借贷难以安康波动开展,金融监管机构也无法监管,相应的法律法规详细细则也并没有制定出台,致使我国乡村地域官方信贷较爲混乱,得不到法律维护。
(4)乡村金融支撑政策少
爲了满足乡村地域金融需求,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乡村金融整改方案,经过各种政策来开放乡村地域融资渠道,制定并完善乡村地域金融信贷相关规章制度,确保社会资金可以及时、疾速流入乡村金融市场,使得乡村地域金融供应缺乏成绩失掉处理,从而助力开展乡村经济。关于乡村地域金融组织而言,社会资金注入与乡村现有资金构成了良好的互补效果,在一定水平上扩展了乡村金融规模,使得乡村金融组织更好地效劳乡村经济。熟知基层政府支撑政策少,政府部门并没无意识到乡村金融开展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对社会资金注入乡村金融市场的成绩也不注重,致使社会资金并没有注入乡村金融市场。
(5)农业金融保险较缺乏
农业消费风险大,乡村地域金融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较爲缺乏,招致乡村仍存在很多农户靠天吃饭。我国乡村地域天文环境绝对较差,尤其是偏僻山区,自然灾祸时有发作,而大局部乡村居民既没才能改动也没有才能承当结果。在乡村经济开展中,农业保险对乡村居民的支出具有无足轻重的作用,农业保险不只可以协助农民处理后顾之忧,还可以将局部风险停止转移与分解。至今,我国没有出台一部完好的关于乡村金融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仅仅在《保险法》中提到农业金融保险。要晓得,乡村金融保险与农业经济开展亲密相关,在农业金融保险的庇护下,乡村居民在蒙受自然灾祸时,可取得保险的赔偿,并不由于遭遇自然灾祸遭到宏大的损失。由于农业开展存在高风险低收益的趋向以及农业消费高风险成绩,大局部保险机构对农业金融保险得到信息,不情愿推行农业保险业务,农业金融保险也较爲缺乏。目前,仅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农业保险的相关业务,该保险业务触及范围十分窄,难以满足乡村居民的农业保险投保需求。
三、我国乡村金融可继续开展的对策
(1)开展乡村地域小微金融组织,扩展乡村金融效劳产品
鼎力开展乡村地域小微金融组织,不只可以完善乡村金融效劳,而且可以爲小微客户提供相应的金融效劳和金融产品。小微金融组织的完善可经过树立村镇银行、乡村资金互助组织、乡村农业开展经济金融组织等,经过小微金融组织补偿国有乡村金融组织的空缺,进步乡村地域金融效劳的供应才能,延长乡村地域金融供应与金融需求的差距。一方面,可以制定小微金融组织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官方投资,确保乡村地域小微金融组织的融资构造无效。另一方面,还要对现有的乡村金融组织停止变革,不时扩展乡村金融组织的业务范围,创新契合乡村经济开展的效劳和产品。放慢我国乡村金融可继续开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乡村存款担保业务停止创新,依托乡村现有的农户无效资产,不时对存款业务停止补充与完善,研发合适农业经济开展需求的创新型信贷产品;二是政府强迫性要求乡村金融组织参与农业消费运营,与农户同甘共苦,不时扩展乡村的金融订单,以农产品订单买卖数量爲规范,确定农户的存款数量,并与农户的信誉停止捆绑;三是开展乡村金融信誉制度,向乡村居民提供小额信誉存款,延伸乡村信贷产品,对信誉良好的客户,可采取存款优惠政策,无效缓解乡村地域金融供求矛盾,促进乡村金融的可继续开展。
(2)拓展乡村地域融资渠道,完成城乡社会资金自在活动
一是进步农户的筹融资认识,普及乡村居民金融知识,引导农户自动停止融资,缓解乡村地域融资难的成绩。作爲农业经济主体的重要组成局部,农户应进步融资认识,多渠道多方式地筹集资金。二是整合乡村的产业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等,扩展农业消费规模,让农户共享产业化、规模化的溢出效应。政府相关部门应改动国有金融组织对乡村市场不看好的看法,实在关注乡村金融可继续开展,合理增设乡村地域金融效劳网点,合理分配乡村金融效劳组织,爲乡村金融可继续开展提供良好的根底。三是对农业企业担任人停止债务、股权等方面的融资教育,引导企业经过发放债券的方式来低本钱融资。经过展开企业担任人金融知识培训等方式,进步乡村企业担任人的融资才能,促进乡村开展多元化的投融资形式。四是积极鼓舞官方资本流入乡村经济建立中,倡议城市融资组织参与乡村金融开展,推进乡村融资的多样化,扩展乡村融资渠道,拉近乡村与城市金融差距。乡村地域金融开展要紧跟城乡一体化开展步伐,无效促进城市金融与乡村金融的交融,完成城乡资金自在活动。
(3)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
农业消费的高风险性抑制了农户的信贷需求,假如将农业消费的运营风险分散,那麼农户不需求自行承当信贷结果,这将进步农户的信贷需求。从久远利益来看,乡村地域信贷制度需求不时完善。一方面,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有利于进步农户消费积极性,进而放慢乡村经济开展。另一方面,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也有利于乡村金融组织的完善,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分散乡村地域信贷风险,需求留意以下三点:一是保证信贷投资的波动性,不时进步乡村金融组织存款投入力度;二是扩大乡村担保业务,由政府出面建立乡村信贷担保组织,经过优惠的政策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三是提升乡村居民的风险防备认识,指点农户购置农业保险业务。以后,人民银行已对国有金融组织的信贷才能停止核对,对满足要求的乡村金融组织停止鼓舞,进步乡村金融组织的效劳效率。经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强迫要求乡村金融组织投资农业消费,根本满足乡村居民的信贷需求,优化社会资金回流制度。
(4)增强乡村地域金融体制变革,完善乡村金融组织体系
乡村地域金融体制的落后制约了乡村经济开展,乡村经济构造也需求不时优化调整。乡村经济构造的改动对乡村金融需求也逐渐提升。因而,在乡村地域金融变革进程中,不只要扩展广阔乡村进入效劳范围,也需求不时添加新的金融业务,这样才干满足乡村经济开展的需求。在乡村地域金融变革的同时,还应强化对农业资金应用状况的监管,鼎力进步乡村金融组织的效劳才能,完善乡村金融组织体系。经过开放特权、产权改造等方式,给乡村金融组织一定的优惠政策,爲农户提供更爲优惠的金融效劳,让乡村金融组织真正成爲乡村经济开展的助推器。农业银行是我国支农性银行,应加大农业银行在乡村的开展,增设农行网点,发扬农行在农业开展中的重要作用,带动其他金融组织爲乡村经济效劳。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应制定并落实支农惠农措施,经过市场化运转加大盈利性金融组织对乡村的投资,缓解乡村金融开展中金融供应缺乏的景象,健全完善乡村金融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江龙,高金龙,卫云龙.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古代化三化交融的外延与机制以江苏省爲例[J].农业古代化研讨,2013(3):20-24.
[2]李喆.城镇化进程中乡村金融供需体系的博弈剖析[J].地方财经大学学报,2013(4):34-40.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169-04
一、前言
“社区学习中心” (简称CLC)是在“全民教育”的理念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98年提出来的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指在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由社区成员自发组织、建立、管理并为社区发展服务的教育学习组织或机构。“社区学习中心”以其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将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结合起来,满足处境不利群体、继续教育、技术提升等多主题、多方面的需求[1](P39),使社区人民能够有效参与社区发展与社会变化,它所关注的是在正规教育体系外,为社区成员的继续学习与教育提供一种支持性的帮助,使他们形成自发性和持续性的学习行为,以引导社区成员能够在全球化进程中和快速变化的时代洪流中谋求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以达到“有尊严地活着”的目的。十余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社区学习中心在广大社区特别是农村社区的扫盲、技能提升、性别平等、儿童教育、文化传承和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正规教育之外的有益补充。
中国于1998年参加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在甘肃和广西两省实施。自2003年以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全委会及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三方推动的农村“社区学习中心(CLC)”能力建设项目,在全国22个实验点开展了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推广工作,在农村地区进行以扫盲、技能提升、扶贫、劳动力转型与培训等为重点的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提升了影响力,社区学习中心自身也形成了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模式。
受农村变化发展的影响,农村正规学校教育正拘泥于公平与效率、内容与形式等不得不考虑的宏大教育问题中,使学校教育在农村领域中的作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农村地区的人们对于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非常强烈,但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发展缓慢,无法适应社会的飞速变迁。非正规教育以其学习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成为弥补正规教育不足的有效途径。社区学习中心的教育对象广泛、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可以促进社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2],但是在当前农村变化的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扫盲、技能提升等功能,而应该适应农村的变化,满足农村的需求,甚至是逐步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引领农村的发展。鉴于此,中国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必须解决在未来发展中发展目标的确认、教师队伍的建设、学习内容的更新、学习场所的组织、教学手段的改进、评价体系的建构、运行体制的梳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发展政策的支持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够从内部强大自己,使自身持续健康的发展。基于上述我国农村的新形势以及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面临的问题,必须总结出一条中国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发展路径,才能使之健康有序并且持续性地发展下去。
二、中国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发展路径
(一)发展目标:以教育促进农村转型
发展目标应该是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发展方向的指引,也是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价值的体现。农村地区仍然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农村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仍然是国际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农村概念里面较多的是以经济发展程度区分的区域概念,正是这一区域概念使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发展差距无法弥补,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代表的是一种平行于城市的文化,两者没有优劣之分,两者之间是生活形态的差别。我们不能以城市的标准来促使农村的发展,农村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农村的发展不应该是被城市牵引的被动的过程,而应该是农村自身转型的过程,转型即农村不是按城市的标准发展,而是自身向生产生活更加方便的农村、生活更加幸福的农村转变。教育是促进农村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作为在农村社区的一种教育形式,应该树立为农村转型服务的目标,引导村民热爱农村、建设农村、为农村服务,与农村社区建立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命共同体,这也是其价值所在。
(二)发展前提:转变观念
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优势在于灵活的学习形式和快速的需求满足,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其更多的是满足于政府需求和类似于学校教育的机构,长此以往,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优势将逐渐示弱。所以农村社区学习中心要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
首先,“学习中心”非“教育中心”,即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须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自下而上地推动自身的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向外拓展,逐步扩充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学习资源。其次,农村社区学习中心是一种无形的机制、一种理念平台,而不仅是一个实体机构。其机制、理念可以借助于一定的场所、人员、媒介在任何社区表现出来。而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拘泥于科层治理的固定机构。任何一个社区均可以将社区成员的需求与社区学习中心的理念相融合,为社区服务。最后,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并不仅是满足农村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而需在坚持国家政治方向,提高社区成员经济水平的同时,关注社区文化建设,注重社区成员能力发展,发挥社区成员的潜在价值,提升社区成员个体的价值。
总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应以解决人的问题为核心,把以人为本作为社区学习中心的价值追求,把关注人的生命意义,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激发村民对自己生存状态的觉悟,提高其追求生命价值的意愿和能力作为社区学习中心的重要任务[2]。
Abstract:Intheprocessofourcountry’snewruralconstruction,ruraleconomicdevelopmenthasproducedstrongdesiresforthedevelopmentoftheruralfinance.However,therealityisoppositetowhatwedesire.So,thistextisbasedontherealitytoanalyzetherealconditionsofruralfinancialdemandandsupply,findouttheactualproblemsand,atthesametime,comeupwiththeprinciplesandthemeasurestodealwiththeproblems.throughtheseanalysis’s,wecanrealizehowtodeveloptheruraleconomicsandruralfinanceinharmony.
Keywords:Ruraleconomicdevelopment,Financesupport,Financedemand,Financesupply
一、问题提出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但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这四家机构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农发行基本上变成了一个粮食银行,或者说粮棉油的银行,它不能深入到农民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不能支撑其他多种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是一个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赢利动机存在,因此它的许多业务从农村基层撤出。邮政储蓄只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过分单一,实际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农村信用社的肩上,所有这些状况决定了必须对现有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变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并具有“二元经济”的国家,在当前全国范围内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状况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也像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其目的就是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发挥农村金融对经济的促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一些状况。
(一)农村金融的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农户、农业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和农村政府,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在大部分地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中的比重很小,所以农村金融需求可以简单分为农户金融需求、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和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对于农户需求来说,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农户金融需求是不同的,根据经济发达程度,我们把农户金融需求分为三类,即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发展需求,中等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并重,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生活需求。对于中小企业金融需求来说,由于我国的农村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我国农村企业总数于2004年达2931万户,为农村就业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4年全国农村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为14733万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9%,2004年,农村中小企业创造增加值约为45621亿元,比2003年增长13%左右。[①]对于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来说,由于农村基层政府包括乡镇政府和村集体,它们的金融需求不同于农户和中小企业,它们的金融需求主要是为农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的公共产品。在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政府还通过向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弥补税费差额和发放职工工资。通过这些需求主体来看,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潜力是巨大的。
(二)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从正式金融安排的金融供给角度来看,每年国家以金融剩余的形式对农村经济剩余进行转移,但是在量上十分不足。2004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15%左右,但农业贷款仅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不足6%。四大国有银行每年以吸储上存方式从农村流出的资金约有3000亿元[②]。邮政储蓄只吸储不贷款,每年约有2000多亿元的资金被抽离农村。农村和农业资金大量流出导致了农村正式金融供求缺口巨大。
然而,自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与农村信用社行社分离,国有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来,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呈现萎缩态势。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信贷资金的垄断供应者,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的增长,以追求盈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合作原则。
从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供给角度看,主要包括私人自由借贷、私人钱庄、合会等。具有贷款数额小,希望手续简便、灵活、及时的特点,并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从供给角度看,农村贫富差别加大为农村非正式金融提供了金融供给的空间。同时农村又缺乏国债等证券投资渠道,使得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持有者受利益驱动而成为非正式金融的潜在供给者。
三、农村金融存在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者的职能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混淆和冲突,并由此产生了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首先,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承担我国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农业发展银行不但存在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运用效益低下等问题,而且业务范围非常狭窄,功能退化,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变化使得原来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实行商业化改革以后,农业银行从农村大量撤出,留在农村的也仅从农村吸收存款,不再向农户发放贷款,这使得其在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再次,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商业化倾向,运作不规范,存在隐性的金融风险。
(二)民间金融不完善和不规范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但是,许多民间金融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农村民间金融一般具有规模小,隐匿分散的特点,容易失控,一旦失控,不仅可能导致其自身的系统崩溃,而且还可能波及到农村政治社会的整体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地规范和保护民间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三)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经济需求
各金融机构之间在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导致了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弱化。农村的金融产品较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而现在农村经济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迈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服务现状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多元化经济的需求。
四、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产权和治理机制
目前农村基层金融组织产权不清导致了竞争没有效率,因此,政府应着手建立既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又具有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合作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基本的组织形式,已在理论界和实业界达成共识,但目前以基层农村信用社作为唯一的一级法人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既不符合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也不利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竞争和发展,故今后应考虑建立多层次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而对于作为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则可考虑渐进式地推进从国有独资公司制到实行纵向产权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再到实行横向产权结构的股份有限公司制的产权改革方式。
(二)发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一方面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金融改革,另外还应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的其他发展模式,力求在农村建立起以合作金融为主体,多种金融形式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步伐,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按照农村金融需求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要加快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对于农业发展银行要进行职能定位,拓宽其政策性业务范围,强化其政策性支农作用。要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拓展业务范围,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发放小额农贷。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发挥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机构,增强农业防风险能力。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尽管我国对民间金融一味加以取缔,但在正规金融不能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活动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据调查显示,农户借款数额中72.18%来自各种非正式渠道,其中农户之间借款占非正式的93.12%,而来自正规渠道的只占27.12%。[③]因而,我们不能不顾客观存在和实际需要,承袭旧规把民间金融活动视为乱集资,简单、粗暴地取缔民间金融组织及其活动。对于在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民间金融,政府应该给以承认、鼓励、支持和引导。首先要提高对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农村金融中地位作用的认识,废除现有限制民间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条条框框。其次给以民间金融在税收上的优惠,减少在资金融通、利率市场化等方面的限制。还有要规范民间金融的组织形式,对民间金融活动实行监管。
结论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金融中的实现途径。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正在从不同的层面展开,政府对农村金融供给萎缩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但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改革需要调整的利益关系仍十分复杂,因此构建农村金融必须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以便利农民、满足农民为着眼点,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金融组织。形成健康、高效、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切实提高金融服务于“三农”的水平,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使“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的目标早日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琴.从农村金融需求的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J].软科学,2006,(2).
[2]陈伟.建立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J].中国投资,2006,(6).
[3]王建威.区域金融生态与信贷资源优化配置[J].上海金融,2006,(6).
[4]樊纲.胡永泰.“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J].经济研究,2003,(1).
[5]张红宇.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绩效、缺陷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观察,2004,(2).
[6]冯春.农村真正钱商如何得以生长[N].经济学消息报,2002.
[7]李明贤.论提高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效率[J].农业经济问题,2002,(7).
[8]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其金融结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11).
Abstract:Intheprocessofourcountry’snewruralconstruction,ruraleconomicdevelopmenthasproducedstrongdesiresforthedevelopmentoftheruralfinance.However,therealityisoppositetowhatwedesire.So,thistextisbasedontherealitytoanalyzetherealconditionsofruralfinancialdemandandsupply,findouttheactualproblemsand,atthesametime,comeupwiththeprinciplesandthemeasurestodealwiththeproblems.throughtheseanalysis’s,wecanrealizehowtodeveloptheruraleconomicsandruralfinanceinharmony.
Keywords:Ruraleconomicdevelopment,Financesupport,Financedemand,Financesupply
一、问题提出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但是在发挥作用方面,这四家机构在农村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农发行基本上变成了一个粮食银行,或者说粮棉油的银行,它不能深入到农民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不能支撑其他多种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是一个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赢利动机存在,因此它的许多业务从农村基层撤出。邮政储蓄只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过分单一,实际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农村信用社的肩上,所有这些状况决定了必须对现有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变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并具有“二元经济”的国家,在当前全国范围内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研究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对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状况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也像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其目的就是实现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发挥农村金融对经济的促作用,因此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一些状况。
(一)农村金融的需求状况分析
目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农户、农业龙头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和农村政府,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在大部分地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金融需求总量中的比重很小,所以农村金融需求可以简单分为农户金融需求、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和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对于农户需求来说,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农户金融需求是不同的,根据经济发达程度,我们把农户金融需求分为三类,即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发展需求,中等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农业生产需求和生活需求并重,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主要金融需求——生活需求。对于中小企业金融需求来说,由于我国的农村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我国农村企业总数于2004年达2931万户,为农村就业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4年全国农村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为14733万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7.9%,2004年,农村中小企业创造增加值约为45621亿元,比2003年增长13%左右。[①]对于农村政府的金融需求来说,由于农村基层政府包括乡镇政府和村集体,它们的金融需求不同于农户和中小企业,它们的金融需求主要是为农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的公共产品。在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政府还通过向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贷款弥补税费差额和发放职工工资。通过这些需求主体来看,农村对金融的需求潜力是巨大的。
(二)农村金融的供给分析
从正式金融安排的金融供给角度来看,每年国家以金融剩余的形式对农村经济剩余进行转移,但是在量上十分不足。2004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15%左右,但农业贷款仅占整个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不足6%。四大国有银行每年以吸储上存方式从农村流出的资金约有3000亿元[②]。邮政储蓄只吸储不贷款,每年约有2000多亿元的资金被抽离农村。农村和农业资金大量流出导致了农村正式金融供求缺口巨大。
然而,自1996年中国农业银行开始与农村信用社行社分离,国有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以来,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呈现萎缩态势。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信贷资金的垄断供应者,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的增长,以追求盈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合作原则。
从农村非正式金融市场供给角度看,主要包括私人自由借贷、私人钱庄、合会等。具有贷款数额小,希望手续简便、灵活、及时的特点,并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从供给角度看,农村贫富差别加大为农村非正式金融提供了金融供给的空间。同时农村又缺乏国债等证券投资渠道,使得数量巨大的民间资本持有者受利益驱动而成为非正式金融的潜在供给者。
三、农村金融存在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三者的职能分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混淆和冲突,并由此产生了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首先,农村政策金融功能不全,农业发展银行难以承担我国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农业发展银行不但存在资金来源不稳定,资金运用效益低下等问题,而且业务范围非常狭窄,功能退化,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其次,农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变化使得原来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实行商业化改革以后,农业银行从农村大量撤出,留在农村的也仅从农村吸收存款,不再向农户发放贷款,这使得其在农村金融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再次,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商业化倾向,运作不规范,存在隐性的金融风险。
(二)民间金融不完善和不规范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一直受到打击和排挤。但是,许多民间金融在扩大农村生产经营资金,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尤其是促进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农村民间金融一般具有规模小,隐匿分散的特点,容易失控,一旦失控,不仅可能导致其自身的系统崩溃,而且还可能波及到农村政治社会的整体稳定。因此,如何有效地规范和保护民间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是今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金融服务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经济需求
各金融机构之间在农村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导致了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弱化。农村的金融产品较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而现在农村经济由传统的农业生产迈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服务现状难以满足当前农村多元化经济的需求。
四、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产权和治理机制
目前农村基层金融组织产权不清导致了竞争没有效率,因此,政府应着手建立既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又具有多元化产权结构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合作金融作为我国农村金融基本的组织形式,已在理论界和实业界达成共识,但目前以基层农村信用社作为唯一的一级法人合作金融组织形式,既不符合我国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也不利于合作金融组织的竞争和发展,故今后应考虑建立多层次与多级法人治理结构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而对于作为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则可考虑渐进式地推进从国有独资公司制到实行纵向产权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再到实行横向产权结构的股份有限公司制的产权改革方式。
(二)发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一方面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金融改革,另外还应积极探索农村金融的其他发展模式,力求在农村建立起以合作金融为主体,多种金融形式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
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步伐,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按照农村金融需求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要加快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对于农业发展银行要进行职能定位,拓宽其政策性业务范围,强化其政策性支农作用。要改革邮政储蓄管理体制,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拓展业务范围,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发放小额农贷。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发挥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机构,增强农业防风险能力。
(三)鼓励、
支持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
农村社会发展和经济实施的主要模式是农村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具有主体地位应该加强同其他部门的合作,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其中代表性的进步是成功建立农村信用社试点,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农村金融创新改革,促进各部门对逐步健全农产品市场制度、推进农业保险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主要方面有:农村商业保险、农业保险服务和储蓄服务,新时期下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多,农村储蓄也会逐步增多,因此在农村中存在的各类金融机构要不断去开拓更多的农村储蓄市场。农民生活水平上升,商业保险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农业生产具有高风险的特征,若是农业保险服务支持。提升保障力度,就有助于提升农民对生产的积极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金融服务,其中包括农户联保贷款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达到众多农户发展、生产、生活的需要。提高农业资金需求在金融服务方面能力,重点对象:运输、加工、仓储、养殖、科研、种养等现代农村产业体系和相关农村服务业贷款,其次农村商品配送体系逐步完善、提升农村社会服务的质量等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农产品收购额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对象:综合农业的发展、统筹城乡的发展、建设农田水利、圈分农业重点生产区域,重点将信贷服务于各种农村基础设施,为棉花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信息提供一定的支持。
2.农村金融需求方面的情况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所以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要求必须增强。一般农村金融从对象方面需求分成三类:政府需求;农户需求;农村企业需求;在性质方面可以分为:建设性需求、生成性需求、消费性需求。政府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需要建设的方面。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实,缺乏资金的情况下,金融必须切实支持,当前我国很多农村区域无法完成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的主要原因是财政资金状况,所以,农村金融的充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农户金融需求重要内容是生产性需求和消费需求。生成性需求包括了购买农用器具、种子、农药、种畜等需求。农民消费需求主要生育、建设、生活开支等。农村企业需求主要体现在生产和建设需求上。建设主要包括在厂房建设、购买设备等需求;生产主要包括产品经营、采购原料等资金需要周转的需求。
二、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不明确的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定位。
我国有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与农村相关的银行,需要探讨商业运作和社会责任、网点成效与对服务的普及等方面需要深层次的问题。面对农村不同服务对象、发展途径、业务领域等问题没有进行认识和完善,因此对市场的定位就不明确。
2.农村金融结构覆盖范围过于狭窄。
根据当前的实例:农业发展银行对于乡镇地区网点都不予设立;而农业银行在乡镇地区的网点也只有五分之一作用;邮政储蓄覆盖所有乡镇地区只有邮政储蓄银行,然而主要服务内容是吸收储蓄,因此在贷款方面的功能不强,在2010年,全国只对30个省份在乡镇地区金融服务做到了覆盖。
3.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意识过于落后。
农村金融机构一般的业务是存、贷、汇,属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服务业务,由于当代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大量需求,因此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目前,我国农村过于单一的金融服务产品,新型的中间业务无法完成对农村的全面普及。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根基不稳,所以金融的服务方式不能跟紧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严重落后的结算支付体系,导致无法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整体功效。非正规金融组织发展不够规范。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定位不清晰,导致非正规金融机构有机会形成和发展,相关部门没有对他们的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逐渐使其地位不合法,过于混乱,因而无法达到规范目的。例如农民需要借贷时,用没有法律保障、利率偏高的方式进行,例如口头约定,不仅制约了资金的需求的发展,还会有出现法律纠纷的事件。还有补偿机制不够健全、农业保险发展怠慢等问题也同时导致了农村金融无法快速健康的发展。积极开发新的投资、融资途径,加大力度对地方投资、落实搭建融资平台。
三、改善农村金融的措施
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农村金融,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改善农村金融:
1.促进农村金融的多元化发展。
促进开放金融市场,扩大领域,适当的放宽政策促进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为农村金融服务。加强金融服务与产品的时时更新,满足金融需求对农村金融不同的需要。
2.对农村金融机构实施定位。
在掌握市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完成对金融机构的定位,加强它们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落实到细节上,在县城或者经济突出的乡镇规划农业银行网点的领域地界,还要掌握当地实际经济情况,扩大规模;农业发展银行的定位应该将部分农村经济发展别需要政策扶持的贷款项目设为重点服务;农村信用社要从农村出发,促进三农”,服务“三农”;邮政储蓄应该借助自身的优势,以农民个体为重点服务对象。
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发展整体上比较好,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的额度也在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为辅的金融体系,尤其是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壮大,使农村金融体系更加完善。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依然无法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各种需求,导致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出现失衡的现象。
一、 农村地区金融生态失衡的现状
(一)金融机构功能定位不明确
农村金融生态失衡,表现在农村合作金融本质上与农户、农企、农村的互助合作关系破裂。由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比较顺利,而且发展速度较快,所以农村信用社发挥着金融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开始自主经营、自主盈亏,而且趋势走向商业银行。当前农村信用社在银监会的鼓励下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并且农村合作银行也要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这种形势导致合作金融的主力军与农户、农企、农村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疏离,逐渐走向纯商业发展的道路。另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身还处于初期阶段,规模比较小,根本无法发挥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本身在市场角度方面定位不够明确,并且其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二)金融需求抑制现象严重
我国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比较大,农村大部分资金用于城市工业化建设,资金长期短缺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经济的发展,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的现象。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中处于垄断地位,也是为了最大限度防范风险并保障经济效益,其农业存款远远大于农业贷款,而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却无法得到相应的贷款。部分商业银行位于农村,如邮政储蓄银行,但是“只存不贷”或者“多存少贷”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设置得也比较少,还有很多县域建设的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种类不够齐全,并且机构数量也很少,加之服务能力不足,根本无法真正满足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产业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存在,农村金融需求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农村金融需求的层次性、多样性与地域性要求农村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但农村金融机构当前的主要产品是存贷款,无法真正满足多元化农村金融的需求。农村金融的主要需求对象必然是农村企业、农户个体或者农村大户,这些需求的金额额度都比较小、比较分散、缺乏抵押品,并且农村贷款方式传统、业务品种单一,加之贷款的条件比较严格,缺乏针对性,无法从根本上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另外,从事农村金融机构的人员素质比较低,硬件水平、创新机制缺乏,导致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这也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策略
(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1.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现实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仅能修复“市场失灵”功能,而且还能充分利用政策优惠等支持,有效发挥“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商业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要分工、定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一家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但由于制度安排的缺陷,其在功能定位、业务范围等方面并没有将政策性金融功能发挥出来。在功能上,农业发展银行应该将着力点放在农村金融的开发与扶植方面,将市场补充与诱导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业务范围方面,农业发展银行应该将业务拓展,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结构调整、农村龙头企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发展中国农业银行的基础上,要更好地完善政策性金融机构,构建稳定的农业政策筹资机制与风险管理机制。
2.引导性金融。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追求利益的本性。在农村金融市场构建的初期阶段,商业银行对农业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反而起到了农村资金“抽水机”的作用,将农村的资金吸纳起来用于城市建设。政府也尝试着通过行政式的安排“要求”商业银行服务“三农”,但是又不符合商业银行的本质,有违市场经济规律。商业银行本身资金实力雄厚,因此应对商业银行扶持农村大中型农村龙头企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引导,这样不仅能够维护农业金融生态环境的平衡,而且还能保障其商业本性。
(二)建立财税扶持农村金融的体制
农业属于典型的弱质产业,要受到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并且农业生产吸引资金的能力也比较弱,农村金融机构要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同时也要实现盈利目标,仅仅靠自身发展很难成功,必须要有国家的支持。因此,国家需要建立稳定的财税政策支持农村金融,最大限度保障优惠财税政策的持续性、针对性与稳定性。首先,必须重视对金融机构的财政补贴,这也是最直接的扶持手段,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补贴与绩效监督机制,要保障专项资金落实到对应项目,真正实现为民所用。其次,需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利息补贴等,诱导与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村金融市场服务,放宽贷款条件,由政府支持成立合法的小额农贷担保中心等,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三)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农村金融需求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及层次性,这就要求农村金融产品必须要不断创新。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满足“三农”实际需求,坚持创新,积极推出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农村金融需求主要有消费性需求与生成性需求两种。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生成性需求逐渐成为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由于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应该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与涉及农业金融的商业银行为依托,创新并推出适合农村金融环境的中长期贷款模式与信贷产品。要针对农业的实际需求,对担保品抵押机制进行创新。由于农村信用社改制以后成为农业商业银行,社会职能变弱,所以要针对龙头企业的情况适度放宽贷款条件,针对特色农业的需要创新出适合其特点的信贷产品。农村消费性需求领域主要涉及生育、医疗、婚丧嫁娶、教育等方面,由于这些方面需要一定的资金,金融机构可以适当考虑其实用性,创新推出不需要抵押的信贷产品,以保障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平衡与稳定。
参考文献: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大举措,是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明确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动力构成,形成合理的动力结构,是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应有之义。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动力源
原始动力: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一切社会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演进离不开人的客观参与和主观改造,因此,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原始动力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人类文化史上,人们在生存需求的驱动下,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创造了以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为主的两大文化系统。特别是农耕文化的发展,需要人们在改造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进程中,结合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持续地付出智慧,并将生活实践中得来的各种悟性灌注其中,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不断改变生活习惯,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是原发性的,也是农村文化建设中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动力。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农民对文化建设的需求是很迫切的,也是很丰富的。一方面,源于对农耕文化的眷念和难以割舍,不希望长期认同和遵从的风俗、习惯、禁忌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被同质化,甚至是被遗弃。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文化生活多样化和浓郁的现代气息,他们对城市文化生活又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希望感受新奇的生活方式、新鲜的生活环境和新潮的文化氛围。
目标动力: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求。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前提和途径,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一个新课题、新工程,在强调经济建设的同时,同样需要重视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为此,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就成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是方向性的,也是目标性的,其动力方向应该是与新农村建设一致的。如果忽视或淡化了这种需求动力,就会迷失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就会破坏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局面。通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可以将文化活动与农村各方面的教育活动如普法教育、农业科学普及教育、计划生育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进行,从而提高农民各方面的素质,为实现农村现代化奠定基础。
保障动力:政府决策需求。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众多,如果不尽快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难以提高,农村经济也难以健康持续地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出台,虽然有农民精神需求和农村建设需求的动力因素,但依然也只能由政府自上而下地提出,才能得以贯彻实施。所以,从某种角度讲,统筹城乡发展是对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强化。
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相对于农民精神需求(基础性需求)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目标性需求)而言,政府的执政需求只是一种外部需求,其所提供给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是一种外部动力,是上述两种需求动力得以发挥作用的保障动力。这种保障动力主要表现在推动战略的选择和制度环境的改变,为此,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必须有恰当的角色定位,一方面需要发挥宏观调控和协调作用,另一方面也需要作相应职能的转变。如果政府需求对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原始动力和内部动力干预过多,甚至单方面地“改变”或“设计”上述两种动力的路线图,就可能会出现矫枉过正和事与愿违的结果。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动力分析的应用价值
有利于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离开了农民的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就失去根本的着力点。文化需求得到充分尊重,可以进一步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集中农民的智慧,让他们的创造性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是要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由农民群众说了算。过去,在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尽管出台了标准,搞了典型经验,但农民群众却似乎不感兴趣。
有利于找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虽然,新农村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大的方向来讲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目标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高要求,同时也给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比如,在农民价值体系建设中,就必须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和引导农村其他价值体系,并不断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具体地讲,一切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形态都应该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方向,一切颓废、低级趣味和蒙昧落后的文化形态都必须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所摈弃的。
有利于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城乡文化统筹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政府的适度参与,实现城乡文化发展各要素的自然流动。为此,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不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性统筹”,唯一需要的只是政府废除现有种种阻碍城乡文化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的要素。只要不受干扰,要素的流动必然是双向的。政府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中应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考虑制度的订立或废止,充分尊重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的异质性和互补性,为农村文化建设搭建恰当的平台。切不能从城乡同质化的角度入手,简单地将城市的文化理念和设施向农村扩展,更不能以城市文化的某种标准搞“样板工程”。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动力路线图
培育原始动力市场。培育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原始动力市场,就是要了解、引导和强化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市场。
一是做好两个调研。一方面要调查当前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状况,另一方面要调查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状况。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的特点、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状况、当前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内容。二是抓好两个引导。一方面要引导农民从低俗的精神文化需求向高尚的精神文化需求转变。如下乡的文艺演出内容不能追求低级趣味,必须具备积极健康向上的艺术格调;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民文化需求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关键要处理好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要采取一定的办法让农民学会包容多种文化。三是注重两个强化。首先要强化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充分尊重和参考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将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议题。
把准目标动力方向。为了保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关键在于抓好“四个一”的工作。
一、引言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的供给及其功能发挥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农村金融体系变革滞后,金融抑制问题突出,农村信贷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因此,如何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解决农村信贷供给不足,从而彻底打破农村金融困境,就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特征
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金融抑制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站在农户角度来审视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一个连续的视角下来看巾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户,可能面临不同性质的资本约束。具体而言农村金融需求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性贷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涉农的资金需求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借贷资金用途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交易成本较高,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2)农户的融资偏好更加倾向于正规金融贷款,但由于正规信贷的可获得性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农户的实际融资顺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借款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农户融资偏好的主要因素;(3)农户对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敏感,但对高利率的承受能力明显较低;(4)农户借贷的契约化程度较低,关系借贷主要依靠社会性约束(尽管正式的市场契约机制尚不完善,但到目前为止,建立在乡土网络基础上的社会约束依然能较好地执行监督和保障功能),但随着经挤的发展,采用市场化契约来缔结金融合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采用。(5)信贷资金的次数增多,资金额普遍增大。(6)还款来源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
总之,分散性、小规模、高风险、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意味着金融经营成本的增加;贫穷、传统、保守,决定了农民在金融资源获取上的弱势;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无法满足需求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
(1)消费信贷需求愿望强烈。目前,许多农民为改善生活条件,对于小型农机具的消费欲望强烈。原因在于农民需要这些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但是部分农民表示由于现在下乡农机具价格走势偏高,依靠自身储蓄仍无法购买。因此,国家应当出台与其相关的消费信贷措施,设计新的信贷产品给予农民优惠,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为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2)农户生产扩大贷款需求增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规模化、集中化经营土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农村种植大户的不断增加带来生产经营信贷需求的压力上升。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做好小额信贷款又要发挥农业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农村新模式的发展。满足农村的信贷资金需求,台理引导农村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3)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突出。目前,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农村一种新的经济形势。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振兴农业经济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产品特色优势明显、组织运行顺畅、经济实力较强、服务功能完备、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联保贷款等方式。对信用评价低的专业合作社实施限制信贷投放的方式,督促其改正不良行为,消除失信带来的不良后果,重新积累信用以便能早日获得农信社的支持,使专业合作社快速蓬勃发展。
(4)加大农民工创业贷款。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农民工非自愿失业,如何引导农民工重新上岗和创业,维持社会稳定是现在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任务,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资信评级,对回乡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贴息,并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采取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回乡创业企业“量身定做”的特色金融服务,满足农民工创业资金多样化的要求。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需求较强。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总体表现为建设的力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基础设施规模小、水平低、配套陈旧问题明显。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政府和农民纷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收益率低、回报期长的特性,除农户集资外,还需要农村金融部门大力的信贷支持。
三、无效金融需求分析
当前正规金融机构所使用的通用信贷技术,以传统农区为代表的大量的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因为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而被拒之门外――这些农户显性资本的缺乏和原始积累的缓慢发展,由于与“现代信贷技术”的格格不入而无法转化为“有效的”金融需求以及相应的金融供给。
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农户的金融需求之所以被视为“无效需求”,原因不在于需求的真实性,而在于需求的“难以缔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作为供给方的金融机构的判断标准。换言之,如果单纯从“现代信贷技术”所通常使用的判断标准来看,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的信贷需求确实应被视为“无效的”金融需求;但是,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据调是存在大量具备现实还款能力的农户,只不过按照所谓的“现代信贷技术”来判断是“无效的”金融需求。根据对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调研表明,通过开发适用于低端市场(包括农户、作坊主、小商贩、等)的小额信贷技术和金融服务方法,大量被正规金融机构所视为“无效金融需求”的所谓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者不仅具备还款能力和可持续性,而且违约率极低。根据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客户资料分析,这些客户大都属于无抵押、无担保、无信用记录的“三无”群体,有的与当地的正规金融机构网点(如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仅一墙之隔,但却得不到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而当他们获得了“美信”的贷款后,其潜在的金融需求和良好的还款信用立即获得了释放。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
(1)简单地将无抵押、无担保等显性资本水平作为判断无法形成还款能力和有效金融需求的观点是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无法有效延伸至农户低端市场的重要原因;
(2)建立在抵押、担保和现金流等分析基础上的所谓“现代信贷技术”并不适用于低端农户市场,低端农贷市场的信贷供给和金融服务需要开发专门的信贷技术和服务方法;
(3)在金融供给端的竞争依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习惯于采用传统信贷技术发放贷款的正规金融机构已经形成某种“创新惰性”,缺乏开发专门服务于低端市场的金融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的金融需求,已经表现为传统意义需求基础上的升级成分;新的特征以及新的需求变化要我们适时的加以解决这些新生问题,才有可能增加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而判断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否是有效需求,金融机构需要走出传统信贷标准的桎梏,针对低端信贷市场的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使得那些潜在的有效需求得到更好的识别和满足。根据多次调研表明,潜在的大部分农户信贷需求是真实有效的。这说明当前对于“潜在的占多数的农户信贷需求是无效的”这一论断是片面的,它忽略了很大一部分潜在的有效需求。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金融机构能否具备识别这些潜在有效需求的能力和技术。
四、应对的策略
(一)扩展农户的金融需求角度
农村金融改革应该以农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农户的金融需求,农户的政策意愿。在此基础上政府实地考究,从当地农户的最迫切需求出发进行改革。从根本来讲,应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文化水平,培养农户自发利用正规金融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包括:(1)根据其特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向理性小农转变,提高其获信能力,保障其可贷资金的获得。(2)转变农民的理念,培训农民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户潜在的有效金融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角度
首先,激励农村正规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需求资金的投放力度。具体包括:(1)继续完善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调整其信贷结构。采取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手段加大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提高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水平。(2)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其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实力。对于在支农方面成绩突出的信用社,政府予以相应的奖励。其次,加大支农信贷政策的宣传力度,发展小额农村信贷,政府提供资金和服务建立支农小额信贷为中心的农村资金融通市场。从而为解决所谓的农户“无效金融需求”获得贷款来源创造条件。最后,引导民间金融,调整农村金融的市场准人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涉农第三产业,实现支农资金的效用最大化,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徐璋勇,王红莉基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9)p47-48
[2]陈雨露,马勇中国农村金融:现实困局与发展路径[J]货币金融评论,2009,(12):p 2-4
[3]王学信农户的金融需求及其解决途径[J],商业研究,2006,(24):p 38 39
[4]肖海霞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农村经济,2004(5):p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