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09:25: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政治哲学意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047-02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国内医学院校纷纷引进了国外的课程设置实践和教学思想,以期可以达到让广大医学生更加关注生命、关爱病患、关怀社会的作用。但是,医学人文教育不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挖掘教育的本质和宗旨,单单依靠技术和工具来解决问题,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效果。近来,的“人文关怀”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潮,是西方摆脱中世纪神权思想之后,宣扬个性发展、追求个人平等和现实幸福的需要。在资本快速集聚并迅速发展的今天,物质财富和经济指标作为唯一衡量标准所带来的“物化”问题已引起了巨大的关注,社会呼唤“以人为本”。高校思政教育应该以人文关怀为其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营造人文氛围、关注人文精神、提高人文造诣。
一、医学人文关怀的概念解析
所谓医学人文关怀,是指在高校中对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是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是指一种普遍的关注人自身,对人的尊严、人格、价值、命运的关注,立足于人的成长,通过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尊重个体的差异和需求,以期达到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目的。医学虽隶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是由于医生的职业特殊性,应具备一份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是严谨的科学研究中所不具备的。从这个层面来看,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有机结合。医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医术精湛的医生,更是“总是去安慰”的心灵疏导师。
二、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
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是实施教育实践的群体或个人,通过实践活动将理念、思想作用于客体,以期起到影响、提升客体的作用。此处的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不仅仅指高校,也包括家庭和社会。诚然,高校在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作用。但家庭作为学生各种观念和意识形成的关键场域,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应坚持正面的导向为学校教育的实施起到家校联动、共同育人的作用。社会则作为人类所处的环境因素,对医学的看法和观点以及医疗行业的舆论导向也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文关怀的效果实施。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抵制社会的阴暗面,弘扬医学大爱。是对医学人文关怀实施的主体性要求和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忽视社会大环境的背景因素,避而不谈家庭对医学生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过分夸大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关怀的作用,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对此,我们呼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民性、全员性。期待家庭和社会给予高校医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三、医学人文关怀的客体
正如马恩所论述的“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医学教育的对象是医学生,医学生是一个类的集合,具有特定属性的群体。但是每个个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因此,一方面应该把握其在发展中的个体性差异,另一方面又要总结其在发展中的一般规律,从现实的学校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促进其进步。医学生学业任务重,极易造成心理疾病和心理负担。在面上如何进行正面的引导,解决了一个量的问题,考虑了全面性。但是,面对个性差异、生活背景差异、所属阶层差异的个体,又要顾及到每个人的心理感受和依托,这是医学人文关怀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在马恩看来,人在创造历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表明了客体既是受教育者、受影响者,同时,也必然是自我教育者。客体和客体之间也会有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作用发挥。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凭借自身理性去审视、去选择、去实施。
四、医学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人文关怀就必须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建设与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注重并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就得了解他们的具体利益诉求,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前提。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利益追求的多样性。因此,必须关心和了解学生的利益需求,并积极提倡和引导正确的、合理的需要。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人类活动中的合目的性原则。既然人是整个价值关系的中心,那么关怀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对于社会进步来说,显然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医学人文关怀更应以如何当好一名医生,以仁心、仁爱、仁术去服务于更多的病患为导向,发挥好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在r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既是学生满足需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学校和老师实现主体价值的过程。人的主体价值是通过客体对象的价值来体现,主体追求到的客体的价值越大主体自身的价值实现就越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者同样也是教育者。不仅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教育的过程对教育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五、医学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
1.公平正义原则。高校人文关怀并不是“阳光普照”,而是“因地制宜”。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在人文关怀的实施并不是绝对的平均和平等,而是适用于差别原则。教育要考虑到个性因素,给予缺乏人文关怀与关爱的孩子更多的雨露。当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改善一个人的状况而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时,这种方式肯定是有效的,并且实质上也是公平和正义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施教双方之间地位的实际平等也保证了和谐教育氛围的形成。
2.以人为本原则。人文关怀表现为充分肯定个人的自由和平等,以追求人的生命的圆满和人性的提升为要旨,充分实现人的存在感为目的。首先,社会历史的发展最终将归结于人的发展,必须肯定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肯定人的价值取向。其次,将人放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和特定社会制度中,以社会的支持、学校的帮助作为其发展的土壤。最后,个体在享受人文关怀的过程,同样也是创造人文关怀友好氛围的过程。个体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影响,同样起到自我教育、自我培养的作用。这种关怀可以传递到每个个人,影响到学校的育人环境、行业的整体风貌、社会的总体风气。
3.交往实践原则。我们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区分为人文关怀的主体和客体,这种区分其实也不是必然的。有人将两者都界定为人文关怀的主体,探讨“主体间性”。这是基于二者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相互影响,共同受益的目的。对此,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交往实践”。交往实践原则是要求主客体双方在交往活动中就活动的目的、进度、效果等达成一致,以期取得效果。这既是目的,同时也是主体间相互理解行为。
在而今以经济作为重要甚至唯一衡量指标的社会,提倡人文关怀,特别在高校中广泛开展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必然,是历史的呼唤,是从功利物欲向高尚境界的升华。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将来即将走向医疗岗位的医学生,人文关怀更具有特殊的作用。现在关怀了他们,将来他们才能更好地关注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护患者的尊严,同时还为患者在情感、心理、等层面提供贴心的服务。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学是一门关于人与治疗的艺术,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爱、冷静地判断……”在医学教育中理清人文关怀的几个要素、贯彻思想要义,并创新实践方法,我们任重而道远。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533.
(2)黄正泉,王键.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现代大学教育,2007,(3):5
(3)周薇.社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J].广东社会科学,2011,(4):113.
(4)李林海.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的反思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2):9.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邓福庆,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文价值定位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
Philosophic Interpretation of Medical Humanistic Car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XIE Xiao
1.引言
高中政治哲学是一门深刻的学科,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政治哲学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并且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深奥的哲学问题,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笔者通过对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长期实践与研究,发现了诗词渗透教学方式对于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有益之处,并且认识到诗词渗透的价值,下文对于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2.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高中政治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高中学科,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决定了学生能否健康、积极的获得心灵的成长,决定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否与社会精神文明同步,是学生日后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决定内容。但是,现阶段的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相关政治哲学的知识,并且存在很大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不能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相关教学活动不能顺利的开展。
3.哲学教学中活用诗词的意义和策略
针对于哲学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必须要重视哲学教学的开展,并且通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更好的帮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开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诗词渗透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活用诗词,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灵活性,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进行具体化,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诗词渗透渗透的过程,需要教师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对于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突出学生的主题学习地位,让学生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3.1创设教学情境,创造乐学氛围
由于政治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加理性,并且学习内容的难点较多,对于学生来说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学、枯燥的情绪。针对于学生这种学习现状,教师要摆正态度,认识到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正常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把握与疏导,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科学性,如果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灌输,就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进行讲解“世界的客观性”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古代诗词中的苏轼的《中秋月》,同时播放诗词“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则,涉及离别的情绪。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在播放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中秋节与月圆的关系,进而引入世界客观性的道理。通过学生进行自主的回答与讨论,结合哲学知识点,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自主的思考,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3.2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对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进行合理的优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的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习主动性。学习过程,是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要想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必须要以主动的态度进行学习,避免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事物现象与本质”时,可以通过引用《满江红》,通过播放诗句“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让学生在体验岳飞浓烈爱国情怀的同时,主动的进行思考诗词所处朝代的历史知识,了解为什么宋朝会灭亡,了解岳飞诗词所代表的内部含义,研究宋朝灭亡的深度原因。通过学生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且通过所学哲学知识,对于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提高自身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
3.3优化教学设计,突破重点难点
在进行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把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对教学课程的优化设计,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与实际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具有深刻的内涵。由于高中学生自身阅历以及思维水平的限制,其很难全面的了解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知识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与原理。例如,在“意识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诸葛亮的《出师表》进行讲解,播放“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教师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主观意识情绪进行分析,分析作者的内心情感,在从哲学的角度,提出其作者意识与其所处环境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理解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使得学生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获得良好的内心体验,找寻人生的真谛,正确的认识自己。
4.结束语
高中政治哲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获取成绩,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让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得到正确的树立。在开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诗词渗透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诗词渗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并且通过对诗词的欣赏,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不断的积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工作当中。在进行诗词渗透的教学中,教师要对于教学环境进行优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通过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急你先学习。另外,教师也要认识到诗词渗透教学方法的特点,对于诗词进行严格的选择,根据政治教学的知识点进行诗词的选择,进而保证诗词渗透的合理利用,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爱娟.让古诗牵手古史让故事更有故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101-102.
[2]颜霞.试论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2(03):56-57.
高中政治哲学大题答题技巧高中政治哲学答题注意事项
①(辨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生观与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②哲学道理(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原理(世界观)、哲学依据(世界观)、哲学启示(方法论)的区别。
1、是什么:
①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或运用哲学道理分析上述材料: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
②运用具体哲学道理分析:哲学原理(名称+内容)+方法论+联系材料。
③哲学启示型:方法论+原理名称+联系材料。
2、为什么:①哲学依据(哲学原理);
②书本中的含义、地位和现实意义;③归纳材料,提炼要点。
3、怎么办:①含义;
②书本要点;③提炼材料,作为要点。
4、谈认识、谈看法(辨析题):①下判断(正确、错误和不科学);
②正确的部分要论证(运用正确的哲学道理);③错误的部分要纠正(a、摆出正确的道理内容;b、指出错误的实质及危害);④总结一个正确的结论。
政治哲学的答题技巧总结明晰设问,不仅有利于考生明确试题立意与正确理解情境,也有助于考生正确把握主旨,有的放矢地答题。考生可以利用“三定法”即“定知识”“定题型”“定材料”来研读设问,把握设问主旨,清晰试题“用什么材料来考”“考什么知识”“出什么题型”等指向性。
政治哲学主观题的材料往往是对来自生活的时鲜素材的凝练,具有内在的逻辑层次,通常用叙事方式进行描述。考生可通过“句读+分层+关键词”研读材料的句读,把握材料的逻辑层次及其关系,通过抓“关键词”等方法明确“用什么(哪些)材料来考”,从材料中筛选、提取、整合有效信息,提升材料阅读能力。
知识犹如粮食需要颗粒归仓、仓储到位,不能散乱一地、混杂一堆。考生可从宏观上照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目标题的“目录体系法”进行纲举目张式的知识建模,明确知识条目所在的目录层级,把握内在关联,准确定位知识,灵活调取知识。从微观上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三W追问法”精读框(目)题及相应考点,精细仓储知识,这才能更大的解答出政治哲学的原理。
虽然高考政治哲学主观题设问方式多样,总体可概括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等常见题型。考生在遵循政治主观题的“有理有据、理据对应、分点作答”答题普适套路的同时,还要注重图表题、措施类、关系类、认识类、原因依据类等题型的一般思路的归纳与梳理。
高中政治哲学具体的答题方法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丶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四、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①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抓住这几点,高中政治轻松学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本中的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所谓的生成性资源,指的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产生的预见之外的教学分析,属于在教学时产生的新问题。生成性资源大多源于书本,是学生经过想象、思考得出的新问题。每一届学生由于受到的教育状况以及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思维上会具有很大差异。这次些差异就是生成性资源的来源。教师每年用相似的教案授课,这些备课内容与学生思维产生碰撞,有效的成分就是生成性资源。充分利用这类资源能够加强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拓展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一、生成性资源对高中政治的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教学专业度提高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提高专业水平。生成性资源由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的过程,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中进行相应的完善。在教学上,新问题的提出让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得不从传统的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方面转变为关注学生需求方面,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正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将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
高中的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有了新的思考也不属罕见。像是在高中哲学问题的教学中,一些哲学理念往往会让学生钻进牛角尖,这时教师就应将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在班级内进行讲解,避免其他学生出现类似问题。例如,在学习“事物具有两面性”的课程中,有学生在学到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的观点,然后与其他哲学理论作对比,认为哲学理论本身就是应该具有两面性的,因此不应该作为指导思想。这是叫这时就应该充分发挥一到作用,告诉学生这种思考方式的片面性。这是若是没有加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哲学上很容易就会走进“死胡同”,不利于政治课程的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学生只有通过思考才会产生生成性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资源,趁学生思维活跃的时候加强教学的传授。高中政治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思维方式的锻炼。生成性资源是链接“教”与“学”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日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新课改下,授课应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台下被动听课的“填鸭式教学”局面,转变为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自主思考的结果,教师应重视这方面的资源,将历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能够有助于之后教学的完善。
此外,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生成性问题,鼓励这种多思考、多提问的现象,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并运用到其它学科中去。在高中时期,学习相对于初中来说更具主动性,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提高了。这种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自主思考来提出问题,让教学课堂产生更多的生成性资源,又进一步在班级内产生思考,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成性资源在高中整治中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意识观念,及时发现问题
要想有效利用生成性资源,首先必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创设出利于思考的学习情境。这里,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来设计出相应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思考。并且,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在没有固回答方向的情况下让学生天马行空的发挥想象。想象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思考的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筛选,找出有效的生成性资源。
(二)对生成性资源巧妙利用
对于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教师不必正面回答,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联想,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还能有效复习原有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这一课程时,有学生提出“违法必究”
原则在未成年人方面的落实力度问题。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将话题引到“法制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或是“我国法制建设是否能够一蹴而就?”这类问题。学生在辨证的过程中会自主了解生成性问题,让教学更加全面、深入。
(三)加强引导,拓展教学内张力
高中政治课程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学生思维模式,提高政治教育思想而存在的。因此高中政治课堂无论产生了什么生成性资源,教师都应加强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朝着政治课程的本质方向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筛选与重组,引导教学资源的扩展与深化。
(四)开放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政治课程比较枯燥,尤其是哲学部分。一些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哲学内容时表示完全看不懂,并且不愿意去学习哲学。教师应该重视设个问题,多利用幽默的语言与开放性的环境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娱乐中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在哲学的讲解中,可以利用一些贴近生活的小例子来引导着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联想到其他哲学原理,也算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
结语:
对于高中政治课程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与教师教学上的有效碰撞应该被充分利用。这类生成性资源是教师进行知识传递与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保障。学生产生生成性资源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深入研究生成性资源的意义,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何为“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给出的通俗解释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简单来说,有效教学就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学业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对所学内容懂了、会了,并且还产生了学习兴趣。那么,面对高中政治枯燥、乏味的哲学常识,我们该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呢?
一、把哲学常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高中政治大都以高中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高中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高中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一改之前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密切的弊端,课程的准备、实施要立足生活,反映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为生活服务。高中哲学思想深奥、抽象、枯燥,单纯的理论记忆很容易让学生厌烦,因此,在哲学教学中,教师要恰当运用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努力把哲学的基本观点、原理融入与学生相关的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相应的哲学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感悟哲学常识的伟大内涵。
教师把哲学常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不仅仅指用生活的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枯燥的哲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常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比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也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哲学常识的本质就是对生活实践的体验,高中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生活经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困惑,因此,在高中哲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哲学常识来解决自己的难题,多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实现哲学理论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
教师有效将深奥的哲学常识与学生普遍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在实际教学中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不仅仅让学生对哲学理念有了一定的亲切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在实践中对哲学常识的进一步认知,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实施。
二、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课的哲学理论深奥、抽象、复杂,教师在传统的教学中常常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除了讲述理论知识还是讲述理论知识,过分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而忽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学生被动接受、记忆知识点,学习兴趣受到极大压抑,无法保证哲学理论教学的有效实施。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情境和课堂学习氛围,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在遇到抽象的哲学理论时,教师可以很好地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动画等播放功能,把复杂的哲学理论用学生易懂的图片或者其他形式呈现出来,缩短了信息在学生头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再现教学内容中的各类场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哲学思想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哲学理论的不同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广大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总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不仅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体现,同时也符合高中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那么,在高中政治哲学理论教学中,我们该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
首先,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摆正自己的位置。高中政治老师必须意识到自己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平等、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把学生从“听众”“观众”的角色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敢于并且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在哲学常识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留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方案的设置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而不是继续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完实践和真理的哲学理论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相关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的哲学理论分析材料。这样,学生自由谈论、分析,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不断的讨论过程中巩固了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
总之,如何实现高中政治哲学常识的有效性教学一直是高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丰富自己对哲学思想理论的认知,同时也要熟知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为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创造出一个适合本班学生的高效的高中政治哲学常识教学方式。
一、研究式学习的含义
所谓研究式性学习主要是指利用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整体角度分析,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包括两方面,分别是“研究性”与“学习性”,研究性学习的重点为指引学生学习。此外,从学习角度分析,研究性学习是“在研究中学习”与“在学习中研究”的结合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不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且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与学习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高中政治学习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应用
高中政治学习是高中阶段极其重要的课程,是学生日后迈入高校、走向社会的基础。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为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开拓有所限制。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积极融入研究性学习,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意识。
(一)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习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具有适用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增强。虽然新课改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地位发生改变,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仍旧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进行基础知识的指导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包括对学生进行政治基础理论知识的指导以及政治学科专业背景知识的指导。在指导学生掌握政治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指引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展开研究与讨论,让学生能够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将自己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整合。一般而言,高中政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指导的时候,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会逐渐形成,并且会逐渐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比如在讲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时候,政治教师需要给学生理论指导,让学生通过自学将教材中的哲学命题进行掌握。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日后学习政治知识的载体。
2、研究方法的指导
由于高中政治牵扯到哲学等内容,内容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枯燥乏味的现象,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中政治教学之中教师需要选择最为恰当的教学方法,根据笔者自身多年执教经验,所包含的指导方法有:对科研方法进行介绍,让学生掌握科研方法的种类,在学习中能够真正做到有据可循。加强对资料收集方法的应用,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学生需要自己掌握材料,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书籍,获取答案。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之中政治教师要让学生清楚了解到有哪些研究方法,如何让学生正确使用这些方法,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所在。
3、思维方法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实质角度分析,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并非仅仅通过几天、几个月的时间便可以发生转变,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对学生思维进行转变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方案。学生在前期阶段需要通过尝试性实践,并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之后能够熟练使用。所以可以说思维方式的变化需要依靠学生的思想与物性。
(二)教师对学生开展绩效评价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学习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1、可以改变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师并不在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人员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并且还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政治知识、时事内容。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方式。
2、可以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研究性学习方式融入其中能够改变传统被动式学习方式,学生不仅有了自己学习内容的机会,并且对政治内容的学习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喜欢的问题发表见解,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与分析。经过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比如在学习《经济生活》的时候,高中政治教师可以设定农业的重要性,以此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中将理论知识与国际政治热点相互结合,并且可以利用课本上的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探究。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发展产物,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国家时事政治相互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值得在教学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清华.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6,06:63.
[2]杨静.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4,13:115.
[3]林金香.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188-190.
为了适应新课改需求,许多教师开始寻找新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优势逐渐凸显出来。教师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通过生活来展开教学,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也取得了高中政治教学的应有效果。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1.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实际上是教学方式多元化的一种体现,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高中政治的学习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
2.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可以适当弥补枯燥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在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中,构建生活化课堂,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了解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注重于讲解与传递理论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显得过于表面化,不能够深层次理解。而且,由于高中政治的学科地位尴尬,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会忽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之中运用到知识,进而了解到知识的深层内容。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措施
1.增强师生交流,清晰定位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与老师的地位平等性受到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抗拒与老师的进一步沟通。实际上,老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他们的关系不平等主要是缺乏交流所致。为了让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老师和学生之间应加强沟通,以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制订更优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在课堂中,教师也应该注重自己的地位,明确自己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实现学生配合教学,教师服务学生的教学目标。
2.融入生活素材,用生活化方式
拓展教学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新鲜事物不断涌现,枯燥的知识无法给予学生新鲜感,更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的眼光和思想得到充分的解放,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谈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成为教学的素材。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认识教学内容,从而得到知识的拓展与深化。例如,在进行经济学教学时,可以将当期的经济形势与经济基础知识相结合;教学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别时,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作为例子,老师分出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使用价值,再让学生分析出该种物品上两种概念的区别,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3.创设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生动化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化,无法满足高中政治教学需求,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时可以通过教学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联系,实现生活中教学资源的开发,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政治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对学生来说,自己对一件事物是否有学习的欲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事物是否具有自己好奇的属性。生动化教学课堂,就是让高中政治课堂能够拥有这种属性的措施。例如:在面对课堂中的政治方面的教学时,许多学生缺乏对当前政治格局的了解和认识,在教学时,需要老师先对当前的政治格局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历史因素进行解析,通过历史分析出当前国际格局,从而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面对哲学课程教学时,可以通过情景剧的设置,利用不同的角色给学生展示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学生还可以充分体会到角色中人物的一些心理,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哲学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总之,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让生活与教学有机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了解生活与社会。除了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也能够提高政治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品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网络;教学方法;创新
一、高中政治研讨性学习的特征
1.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具有现代化特征
高中开展政治思想课程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的经济能力、政治能力、以及对我国政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能力。特别是在高考中,每年都会出现很多研讨性的内容,考察的就是学生学习政治知识以及对时事事件的分析能力。就比如目前我们所关注的环境问题、经济问题、世界和平问题、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都是紧紧的与时代相联系,具有现代化特征的问题。
2.内容的综合性以及创新性特征
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时事政治等,它所涉猎的内容十分的广泛,并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综合性。高中课本中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可以分成:政治学、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思想品德、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且通过这些年来的高中政治改革情况我们能够清楚的发现高中政治研讨性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考察的就是学生综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和创新性思维。所以,这就需要高中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品质,提高对政治学科的认识。
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以及探索性
高中政治学所学习的主要哲学内容为“”哲学,可是由于这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所以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哲学是源自于实践的,因此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探索性,在开展研讨性学习的时候,应该充分体现其实用性。所以,在教授高中政治学的时候老师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探索精神的培养。然而要培养学生这种精神就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创新,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探讨性学习的中心知识内容。
4.教学内容的道德性特征
高中政治教学课堂是学校进行宣传,我国政治宣传等都需要高中政治课的开展进行。政治学科在教学中开展探讨性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改变以往的政治课教学的死板、单调、乏味的特征,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状态,改变课堂“一言堂”的局面,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以及学习态度,学习政治知识,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对策
1.利用网络快捷性特征获取大量的政治信息
在高中政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大量的政治信息以及相关的资料。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政治老师应该将实时的政治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很多时候由于老师的教学资料十分有限,再加上自身对问题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问题存在一定的单一性,这就造成了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因此,老师应该运用网络的快捷性特点,对不同的时事进行快捷的分析。这些信息有不同阶层的人对于不同事件的评价。例如,利用网络讲解10月23日,霜降前夜,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宣布“双降”,更值得关注的是,与此同时央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财政部在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现场会上获悉:2008年国家实行“以奖促治”政策以来,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315亿元,截至2014年底,5.9万个村庄已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直接受益人口达1.1亿多人。到今年底,将完成7万个建制村的环境整治任务,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2.利用网络环境,带动政治学习
由于课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课堂开展政治学习的时候不能够给学生足够的讨论和分析的时间,可是开展研讨性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对现在的时事进行讨论,分析现在的政治问题,这样一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分析能力。例如,在讲解中行降息情况的时候,老师可以运用网络的力量搜集各方的观点和看法,并且请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对各方的意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政治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除此之外,对于难度较大的政治问题,不方便在课上解决,老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翻转教学课堂,通过提前制作好的视频,让学生对于问题有一个认识,然后再进行课上的讲解,从而在课上让学生在课上能够自主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3.利用网络开展模拟实验活动
政治学习尤其是讲解政治知识的时候可以开展模拟实验活动。例如,在讲解《唯物辩证法》的时候我运用网络视频给学生们讲解了一个《“三日”吕蒙》的故事,故事内容为: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十五六岁就跟随姐夫去打仗,英勇善战,屡建战功,31岁便升为拱野中郎将。但是他的文化水平很低,常常词不达意,闹出笑话。于是,吕蒙听从孙权的教诲,发愤攻读,并且进步很快。赤壁之战之后,鲁肃接任吴国统帅。鲁肃早先知道吕蒙是文盲武将,很看不起他。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防地,提出好多战略上的问题,故意为难他。鲁肃本以为吕蒙会瞠目结舌,不料吕蒙对答如流,有的连鲁肃也未曾想到。鲁肃大为惊喜,称道:“学识渊博,非吴下阿蒙。”吕蒙听后幽默地答道:“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通过进行模拟让学生理解发展的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总结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教学在不断的发展自身的作用。因为网络具有快捷性以及开放性所以在开展政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网络教学资料进行政治教学。从而,样能够让政治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得到更大提高。
作者:龚益辉 单位: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以增长学生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是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大大地提升其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的进行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所以特别是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高中政治学习的效率。
一、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思维能力
1.理解分析能力
较强的理解能力是一个好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越来越看重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的多少,却忽略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缺乏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与体会。而政治教师也只是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创新性能力
创新性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通过后天的培养中逐渐学会和掌握的,创新性思维能够在人们遇到问题时提出与众不同的创新性想法,因此创新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创新性能力还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上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思维能力
实践思维能力是指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对该问题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免下次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老师应该对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联系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形成较好的实践思维能力。
4.探索能力
探索世界即对世界的感知,有了对世界、生活、学习的探索,生活才更有意思,更丰富多彩。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得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高考科目的学习中去了,失去了自身的探索发现能力,这样是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因此,不论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老师都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索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判断能力
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要辩证的看待事物。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让学生学会对答案进行正确的判断,在对问题的思考中不断提出疑问,寻找解答。正确高效的判断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1.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意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才的重要标准。由此看来,培养和增强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还要结合理论知识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以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十分重要的。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老师精心设置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活跃其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加强教学互动,通过学生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探讨,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着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有效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思维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新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结合相关的政治知识随机的创设问题情境,或者是采用角色模拟的方法来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对问题进行猜想,例如在谈到解决三农问题,若你是政策的制定者你会怎么办?或者是你作为一名奥运志愿者,谈一谈怎样来构建和谐社会?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摆脱一题一解传统解题方法的禁锢,尽可能的从各个方面去寻找问题的解答。特别是对于政治这样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还有哲学方面的重要理论,因此在学生解答政治问题时,可以鼓励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例如从国家、社会、个人,教师还可以适当的结合实际热点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尤其是对于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高中政治课程来说,生活化教育理念在政治教学课堂上的渗透,可以让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实现抽象理论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学生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政治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拓宽教学思维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高中生的政治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对于“入门慢”、基础薄弱的学生,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容易失控,丧失应有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入手,拓宽教育教学思维,树立正确的生活化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活跃和开阔,获得更多创造性、生活性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用发展的观念看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将未来假设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进行对比,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机会的难得以及青春年华的宝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的体会到哲学道理,并指导于个人的发展与实践。
二、充分挖掘生活教育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很多理论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对于哲学方面的知识,很多高中生在理解起来存在较大难度,单纯依靠机械记忆很难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学生周边的生活教育素材,积极构建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的桥梁,利用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思维和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主动感知。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相关内容时,不妨从学生身边的蝴蝶引出“蝴蝶效应”,也可以以某个生病的学生为例,阐述人体内部主要系统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因此,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有意识的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实现政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情境化和实用化,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营造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氛围,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受传统应试教学思维的影响,很多政治教师习惯于对学生施加高考压力,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使得很多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只能进行被动的学习,丧失了政治课堂上应有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的引入,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高中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状况,营造出贴近高中生心理需求的生活化教学氛围,进而有效吸引高中生的学习注意力,保持高中生的政治学习热度。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神奇的货币”时,很多学生会觉得货币在我们周边触手可及,所以没有什么神秘的,但是当真正将教学内容延伸到商品、一般等价物、信用工具的概念以及货币职能等内容时,很多学生又会觉得教学内容比较晦涩,存在着较大的学习难度,这时政治教师不妨结合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购买行为、交换行为以及赠予行为等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阐释,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经济生活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政治学习的效率。
四、走向生活课堂,做到学以致用
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比较强,为了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政治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高中政治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切忌过于传统和封闭,而是应当大胆的走出教室,突破教材的限制,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构建生活教学课堂,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因此,高中政治课教学必须内外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思想政治的广阔天地,把政治课置于社会生活中,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思想政治,生活中时时有思想政治。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时,不妨让学生赴敬老院献爱心,或者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与宣传活动,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做一名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实践者,这显然比学生在考试时拿一个高分更有实际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嵌入,既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高中政治教师要想使高中政治课堂真正走向生活化,就必须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挖掘生活化的教育素材,彰显出政治课程的价值和魅力,保持好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实现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韩学志. 求新亦要务实――浅谈当下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反思[J]. 新课程(教师), 2010,(02).
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树立平等的观念意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即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营造良好的、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提供环境基础。最后,教师应该要实现自我素质的提高,以更好的综合素质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
二、认真剖析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预案
高中政治教师要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要重新对政治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摸透每个知识模块,并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以更好地安排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态度等,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创新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不仅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无趣,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十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采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新课程视野下,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小视频,视频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我国政府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如抗洪救灾的场景、保家卫国的战士坚守岗位的情景等。这些视频的播放不仅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感动,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和形象地了解政府的职能和责任。另外,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法,通过深化学生实践体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场景表演、模拟训练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再如在《生活处处有哲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现实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反映了哪些哲学道理。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哲学概念有更加具象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2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高中政治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分别要实现知识教学目标,基础性的知识必须全面理解和记忆,还有能力目标,最后是情感价值目标。在高中政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有效的实现多重教学目标。
一、精心设计探究过程
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是由很多教学环节组成的,有课堂导入,基础知识讲授,重难点讲解和时政知识的扩充等等环节。在高中政治的探究式学习课堂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和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精心的设计探究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的设计环节教师要全面规划,细致分析,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在理论和逻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讲解非常必要。例如,在高中政治的学习中有关于经济学的知识,其中首先要学习的是供求关系理论,教师对这个关系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在对重难点讲解过程中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要对重难点的指导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对供求关系的讲解环节,教师可以联系物价上涨的生活现象,在对供求关系的探究学习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最后的总结评价环节也可以设计探究式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二、创建探究式的教学情境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在教学情境的帮助下有效进行,高中政治教师要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内容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在情境教学过程中穿插探究式的问题,学生可以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断的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在高中政治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哲学概念,例如,运动和静止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让孩子们思考刻舟求剑中剑和水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在理解单个概念的基础上,全面把握俩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的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进而掌握辩证法的精髓。在学习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探究环节结束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疑惑和不解做出合理的解释,要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对其中的误区也要及时的纠正。关注探究结果的同时要对探究的过程做出合适的评价和有建设性的意见。
三、创造和谐的课堂探究氛围
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有意识的创建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同时教师的幽默感也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而不是提出直白的提出问题。高中政治教师在面对全体学生的时候,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充分的尊重学生,将学生盲目的探究学习转变为自觉性的学习探究。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为了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在备课阶段可以加入多媒体技术的帮助,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四、拓宽探究学习的空间
高中政治的课堂时间和空间毕竟都是有限的,在课堂中进行的探究学习也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探究。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探究的机会,所以,应该带领孩子们去见识更多的社会探究活动,包括我国的经济建设方面的探究活动,政治方面的探究学习以及公共服务等探究活动。高中政治教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了解范围,教学要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不仅要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要尽量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使得所有的同学都能参与到探究学习过程。在对课外的课题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和新的探究成果,不仅仅是文字资料的新创新,还包括很多有意义的图片和视频。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这些探究发现整理出来,可以以论文的形式进行展示,也可以是实践性的调查报告,还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肯定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在高中政治的探究式教学课堂中,科学先进的评价能够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思维导向,能够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合理的反馈,能够适当的激励学生。在科学的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成果,还要对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教师要创建开放式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勇敢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意见,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学生的观点在课堂中要有详细的记录,作为最后的评价标准。鼓励性评价的基础上要突出发展性的评价,要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中,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研究。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在实际中,必须要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活动,要设计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先进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努力的是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思想,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e极性。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巩固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安富. 高中新课程政治教学的实施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2011,S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