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9:27: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司法所工作打算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严防期间严格按照各级组织通知要求加强了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了所内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严格外出报备制度。
二是加强了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的疫情防控,社区矫正对象定期报告个人有关情况,刑释解教人员定期进行排查。
三是加强了外来人员的疫情防控,对到司法所办事人员测量体温、登记造册,配戴口罩。
四是积极参加镇政府组织的疫情防控工作,所内工作人员深入一线执勤,传达工作任务。
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2020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按照我镇“七五”普法规划总体部署、结合我镇实际,联合综治、公安、边防、渔政、渔监、劳动、共青团、妇联、工商等部门,在确定各类普法教育对象、区分不同教育内容为重点的基础上,注重了以下人群的普法宣传教育。
一是注重了乡村领导干部、机关行政执法人员的普法宣传教育。
二是注重了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个体私营业主的普法宣传教育。
三是注重了青少年的普法宣传教育。
四是注重了外来人口的普法宣传教育。
五是注重了渔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
六是注重了重点人群的普法宣传教育。
全年共举办和开展了以下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举办了乡、村领导干部、机关行政执法人员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私营业主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培训学习班。开展了助力企业疫情期间复工复产普法宣传,青少年学宪法讲宪法主题班队会,宪法晨读,观看学习宪法视频,至家长一封信,知识竞赛,演讲,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知识讲座,送法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进家庭、进军营,致外来人口一封信等活动。
开展了3.15维权、保护妇女儿童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越界捕捞、反偷渡、《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婚姻法》、《继承法》等专题普法宣传。
开展了12.4国家宪法宣传日和《民法典》为重点的普法宣传学习活动,开展了《民法典》应知应会200条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
在重点人群两刑人员中开展了《刑法》、《社区矫正法》的普法宣传教育。
全年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共举办学习培训班3起,知识竞赛2起,演讲1起,发放各类法律图书6000余本,各类普法宣传材料8000余份,设彩虹门宣传台10次,出宣传车6次,悬挂横幅、标语60余幅。
三、人民调解工作
2020年在原有的1个镇级,6个村级,3个企业调委会的基础上,又建立了6个村级评理说事点,4个村级党员离退休干部先锋调解队,2个个人调解室,调解组织覆盖全镇区域内。
全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3起,达成调解协议90起,其中口头协议25起,书面协议65起,司法确认13起(司法所调解),司法所调解35起,村级调解45起,评理说事点调解6起,党员离退休先锋调解队调解4起,其中婚姻家庭16起、邻里43起、合同4起、损害赔偿14起、土地纠纷5起、环境污染2起、劳动争议5起、互联网1起。调解率100%,成功率96%。涉案金额229万元。基本上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四、社区矫正工作
年内我镇共有社区矫正对象19人,解除6人,收监执行1人,现有社区矫正对象12人。我们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之有关规定,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管控工作。
一是强化了社区矫正对象在疫情防控紧严期间的监督管理管控。严格按照省、市、县有关通知要求,抓细抓好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疫情防控及周边人群的疫情防控,坚持日报告登记制度,不留死角。
二是强化了社区矫正对象电子定位、刷脸日微信报告的监督管理,坚持做到日定时复查、审核,按时报备县局,对社区矫正对象没有按时或特殊原因没有报告定位和刷脸的人员,第一时间必须落实情况查明原因,属人为造成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三是加强了社区矫正对象法律法规学习,公益劳动的落实。年内共组织社区矫正对象法律法规学习5次,公益劳动5次,通过学习和公益劳动使社区矫正对象从思想上真正的认识到所犯下的错误,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能够痛改前非,悔罪自我,修复社会关系,早日回归社会。
四是严格了社区矫正对象请销假制度的落实。对符合规定外出请假的社区矫正人员,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填写事由申请,填报审批手续,按时报备县局。对一名在疫情严防期间没有请假私自外出的矫正对象,由县局决定做出收监执行。
五是落实了社区矫正对象入矫、解除宣告制度。年内对9名新入矫的和6名解除的社区矫正对象,按有关规定,按程序做出宣告。
六是落实了社区矫正对象走访谈话制度。年内对全体社区矫正对象走访谈话4次,对2名贫困社区矫正对象各走访一次。通过走访谈话第一时间掌握了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社会表现及家庭生活情况,对下一步社区矫正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七是落实了社区矫正对象工作档案执行档案管理制度。按规定认真填写基本情况和有关数据,做到清晰、明了、准确。两档区分明确。
五、安置帮教工作
我镇共有安置帮教人员42人,年内新增13人,其中监狱释放8人,社区矫正解除5人,按规定登记造册,建立每人一档,年内对8名刑释解教人员按规定同各监狱和看押所做好了无缝衔接工作,年内对所有安置帮教人员现实表现,疫情防控,是否涉黑涉恶等情况各排查一次。
六、法律服务工作
全年共解答老百姓、村委会、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个体私营业户法律咨询320余人次,写法律文书21件,合同28件,协议17件,遗嘱9件。
七、工作存在的问题
2020年虽然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在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控管理上,存在不到位环节,导致一名社区矫正对象未请假私自外出,并收监执行,本人和某某某司法所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是工作作风仍需要加强,效率不高,创新意识不足。
三是深入基层服务指导不够,存在懒、散作风。
四是在化解民间矛盾纠纷时,存在处理越多得罪人越多的思想,使一些矛盾纠纷不能及时解决,不能急群众之所急。
八、2021年工作打算
2021年的工作根据县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努力做好、做细各项常规工作的前提下,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八五”普法工作规划和年度普法工作计划的落实。
2、落实好法定的普法宣传日活动。
3、组织协同有关部门开展送法进乡村、企业、学校、军营、家庭活动。
4、争取镇领导支持聘请老师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和人民调解员培训学习班各一次。
5、加强村民评理说事点建设,积极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二、健全工作制度,夯实工作基础
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蓝永平为主任,以司法所长林在忠、派出所所长饶威为副主任的镇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委员会,并设立办公室。为了使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镇制定了十项制度。即:报到登记制、司法所长首谈制、档案管理制、回访谈心制、了解考察制、工作目标责任制、例会分析制度、信息情况报告制、社区服刑人员学习、劳动制,年终考核评比制度。深入开展对帮教对象的重点排查工作,对回籍的归正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矫正对象每月进行一次排查,摸清基本情况,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列入重点帮教对象,由司法所、派出所、村干部组成帮教小组,进行重点本文来自帮教,落实帮教措施。按照1:1的比例建立了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镇政府还与每个村签定了《紧*镇安置帮教责任书》。同时每年对归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分析对策,以便对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
三、坚持就业安置市场化,着力拓宽安置渠道
基层股按照职能职责指导各司法所及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开展三项排查活动:经常性排查、热难点问题集中排查和重要时期专项排查。对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增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防控能力。今年共接受农民工咨询650人次,调处“涉薪”纠纷11件,引导至诉讼程序纠纷5件,追回拖欠工资35万元。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摸排纠纷线索459条,参与调解疑难复杂纠纷187件,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763件,成功调处1711件,调处成功率达到98%,为维护我区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二、加大对医疗纠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纠纷的调解力度,提升专业调解效果。
今年,区医调委共接待来访群众45人次,受理医疗纠纷4件,成功调处4件,涉及协议金额45.5万元。其中两件为重大医疗纠纷,医调委接到任务均在第一时间内介入,制定调解方案快速出击,实现受理一件,调处一件,调处成功率达100%。环比2013年同期,医疗纠纷发生率下降60%。道调委共接待来访群众63人次,受理道路交通事故纠纷10件,成功调处10件,涉及协议金额299万元。区医调委、道调委的热心服务、高质量服务,缩短了与群众、当事人的距离,取得了当事人满意、群众信任、领导好评的良好社会效果。
三、强化人民调解工作培训,切实提高我区各级调解组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面对今年来村(社区)、乡镇人民调解员队伍因为换届、年龄、健康等原因发生变动,而社会发展对人民调解要求不断提高的现状,基层股指导各司法所侧重从《人民调解法》的主要内容及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上对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一是通过对《人民调解法》的立法精神、主要法条的讲解,从执法的高度重新审视人民调解工作,着力加强人民调解员法律法规、政策理论等方面的学习。二是通过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邓兴和在处理具体矛盾纠纷中的现身说法、案例讲解,着力加强人民调解员规范调处纠纷的水平与能力。三是以调解协议书制作为重点,结合《区人民调解个案补贴办法》的讲解,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制作、规范审核、规范归档水平。
四、扎实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夯实司法行政发展基础。
基层股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的创建目标,在上一年度创建精品司法所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基层司法所建设的现状,理清工作思路,找差距、想办法。今年我局凤凰司法所、工业园区司法所通过了市司法局的检查验收,成为全市第二批“精品司法所”。
今年,我区在5个乡镇及2个街道办事处依托司法所建立7个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妇女儿童维权站始终坚持把家庭作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主要领域,真正做到排查一个苗头,调解一件纠纷,解决一个矛盾,和睦一个家庭。今年以来,共排查纠纷23件,调处纠纷65件。纠纷类型主要是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人身损害纠纷这三大类。妇女儿童维权站与综治、派出所、法庭等联合,拓宽妇女儿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使妇女儿童表达诉求更加便捷,维护自身权益更加及时有效。一是由区妇联牵头组织乡镇妇联及司法所所长参加维权工作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维权站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二是维权站联合法庭、派出所开设普法宣传课堂,通过以案说法专题讲座、法律常识普及,提高妇女群众知法、懂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三是抓住“法律七进”、“六五普法”工作契机通过组织法律服务志愿者进社区、进家庭等形式,把妇女最关注的法律问题、妇女在诉讼中的权益保障等问题直通到妇女群众中,保证妇女不出家门就能化解法律疑问、明确诉讼程序、疏导心理问题。
五、法律服务工作持续、稳定发展,保障依法治区。
今年我区法律服务工作以“法律七进”为重心,服务于“依法治区”工作,积极为乡镇党委、政府、村(社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主动参与乡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全区八个法律服务所均与所在乡镇的村(社区)签订了法律顾问合同,实现了一村一个法律顾问,带动村(社区)形成遇事找法、办事靠法的法治思维。今年全区法律服务工作者解答各类法律咨询450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件,宣讲法律8场次,受教育人数达6500人次,协助辖区党委、政府处理矛盾7件,成功6件,充分发挥了法律服务的职能作用。
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司法所人员编制与实际承担的职能任务不相适应,影响了司法行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法律服务工作需要进一步拓宽法律服务市场和规范法律服务行为。目前的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数量偏少,急需引进和培养法律专业人才。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深入推动普法工作,依法治理取得新进展。一是教材送学。我所专门组织人员把县司法局下发的普法教材读本400余册,分发给全乡各基层行政村、各单位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把县司法局编印的《公民法律知识读本》400余册分发给全乡广大青少年学生,由他们带法回家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发放到各家各户,帮助了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掌握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法律知识;向XXX学校的在校学生发放了《治安处罚条例》400多册,宣讲团成员、桥头派出所责任民警,通过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一些有关校园、家庭与社会的故事,介绍法律知识,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能力等法制教育内容,使我乡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走向课时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讲座导学。自集中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来,乡党委有关邀请了县司法局领导在XXX苗圃小学举办了300多人参加的法制宣传讲座。三是法律宣讲进村社。我乡组织一辆法制宣传车深入8个行政村宣传法律知识。
2、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水平,全力确保社会稳定。一是为了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切实维护XXX乡的稳定,XXX乡司法所认真指导、培训各村调解员的调解能力,做到了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从源头减少矛盾纠纷,确保了年内无集体上访,着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实效。二是以乡调解中心为依托,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确保了我乡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我乡矛盾纠纷调处率为 100%,调解成功率达 94%。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采取集中人员、集中时间,对全乡各村(社)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确保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来,共排查出矛盾纠纷 31件,调解成功29件,正在调解2件。
3、抓好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全力预防重新犯罪。 自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启动以来, 我们认真按照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积极规范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不重不漏。我所现接管的安置帮教人员4人,社区矫正人员 0人,到目前为止均无脱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的现象发生。每月和节假日期间,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面对面谈话,了解近期生产生活情况、疏导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