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9:27: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产业经济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目前,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农业产品跟农业产业,核心内容是实现经济效益。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在上述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化经营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企业化管理的实施;区域化布局以及加工系列化灯。多种因素包括农科教、农工商、产供销等。这样一来,在一体化经营体系的前提下,就可以做使我国农业逐渐走向与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一系列有效的自我调节、约束、积累以及发展。并且还可以促使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得到强化,服务与现代农业发展,促使农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程度的提升,最后满足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1.新时期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趋势
在农业产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也将会朝着几个方面发展:
1.1现代化发展
农业产业经济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农业产业经济走向现代化,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在我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大环境下,农业经济走向现代化也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1.2信息化发展
农业产业经济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也不断地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农业产业经济来说也必将会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了农业产业经济当中,不但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农业产业经济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还能够提高农业技术的信息交换,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高效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量。
1.3生产化发展
农业产业经济朝着生产化的方向发展。在农业合作政策出台之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通过利益政策所连接起来的农业产业经济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一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对于农业中的农产品生产也逐步走向了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下,大大地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生产化的发展方向也将是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2.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问题
2.1缺乏足够的技术信息,传统观念影响较大
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民还使用传统形式进行生产,几乎没有引进新品种以及新技术。对于农业市场信息掌握力度不够,在实际过程中,整个农业生产还维持在较低水平。并且其劳动形式也是处于传统的状态:高投入,劳动密集型生产形势以及低效益。上述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农民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维持自己家庭的生活,只有少部分农产品才可以进入市场,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产品价格因素非常低,所以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明显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所以很难形成特色产业发展。
2.2龙头企业规模有待扩大,带动性明显缺乏
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设立龙头农业产业,就连现有的龙头农业企业数量也非常少,规模非常小。并且在经营过程中,发展慢,带动性差。经过多年的发展还是没有进步,导致企业自身效益就非常的低,没有在实际过程中引进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导致大企业家的魄力明显缺少,最后可能会被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所抛弃。
2.3没有紧密结合生产基地跟市场活动
在实际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一个稳定的生产基地,还需要有一个适销对路的市场,两者缺一不可。农业产业是否能得到健康的发展,生产基地跟市场两者是否有效连接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想要实现农业生产基地跟市场的有效连接,就要设置相应的连接纽带,最为常用的是专业合作组织跟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更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市场中集中带入群众生产的产品。因为市场是不稳定的,如果采取传统的形式,也就是说,一家一户的农民进入市场,风险非常大且市场成本非常高,在交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且冲击着群众未来的农产品生产工作。
3.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措施分析
3.1鼓励农头企业建设发展,发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增加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将那部分有实力的公司以及有新技术的公司大力引进农业发展领域。实现龙头企业的构建发展。并且还需要实现现有的龙头企业的巩固壮大,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对于那部分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跟培育,从根本上提升这部分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在市场中,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跟辐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实现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构建,例如: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在实际过程中,还需要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_产业项目大发展。并且跟当地农业局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一部分农字号龙头企业积极引入建设,这部分龙头企业实力非常强,带动能力也非常强。例如:山东省微山县留庄镇,在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就采取了上述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相对于几家湖产品加工企业来说,这是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的有效案例。在实际过程中,这几家湖产品加工企业实施了以下运行模式:公司/基地/农户。企业本身在收购湖产品的过程中,以一个高于同时间市场的价格完成基地农户农产品的统一收购。这样一来周边万余户农户。在2013年,北京睿特环有机农产品开发项目被有效引入,实现了有机水稻种植产业的积极推进。以示范园区为中心,实现农业高品位,高效益发展的有效带动,这一项支柱产业,将会促使农业增效跟农民增收。
3.2发展现代化农业以工业化理念为基础
在实际过程中,想要实现农业的发展,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农业自身发展,那么想要实现现代化农业就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农业生产想要进入大市场环境,并且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分工,就需要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所以想要实现现代农业的有效发展,就需要想尽办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且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以及新技能,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有效现代化,同时还可以促使农副产品附加值得到有效提升,最后,提升农业效益,实现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最大程度提升。并且还需要支持农产品出口贸易,在走向国内市场的同时还需要扩大国际市场参与度,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
3.3做好基础工作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的有效优化
在实际过程中,如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缺乏,并且还存在特色优质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这部分主要生产基地跟生产区,实现相关水利工程的全面加强跟有效完善,例如:引水、蓄水、提水等。这样一来就可以完善排涝工程,并且促使防汛抗旱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推广大棚栽培技术,引进使用地膜覆盖设备,实施有效的设备栽培技术。如果条件允许,就是要将农业机械操作技术大力推广使用。实现各个农业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发展。
3.4优化农业产业经济中的产业结构
传统的农业产业经济管理更加侧重于对农产品生产水平进行管理,这也导致一味地侧重与农产品的生产水而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使农民在进行农业工作时丧失了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经济中产业的机构进行一定的优化,努力发展出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机构。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寻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利用其优势来扩大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销售,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竞争优势。同时,农业生产还需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此来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在农产品的销售中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链,农业经营者与生产者需要积极探索农产品的加工产业,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产品仓储、保鲜、运输以及包装等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各项技术,并通过培养农产品深加工领头企业的方式来促进企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只有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链,才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使农业得到稳步的发展。
3.5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
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产业经济建设的投资力度,一方面能够增加农业技术的效果,防止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能够推进农业建立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的管理质量,改善农业产业经济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得农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此外,政府还需要重视农业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培养出农业信息化所需要的真正技术人才,并普及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技术,使农业产业发展能够与信息化技术形成有机的融合,加快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我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过程中,也使得农业产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出了许多新农业的新景象。而对于农业产业经济管理,一直是近年来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手段来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以此来提高农业的产量以及质量,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如何在实际过程中强化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新时期下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起点问题:首先,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明显缺乏足够的技术信息,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导致整个农业生产水平处于稳定的状态,迫切需要引进新品种跟使用新技术来促使整个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劳动密集生产形势以及低效益生产形式。其次,是农业生产龙头企业规模非常小,带动性不强,所以需要政府颁布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实现大力发展,带动农业生产活动。最后,是农业生产基地跟市场两者之间的脱节。一个稳定的生产基地跟一个合适农产品销售的市场环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所以需要发挥市场媒介作用,降低风险跟市场成本,鼓励农民生产,从根本上强化农民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茂松.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与制度分析[J].湖湘论坛,2004(05):77-79.
[2]武艳茹.浅谈凉城县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J].基层农技推广,2017,5(02):54-56.
[3]周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7(01):23-24.
[4]张俊飚,程琳琳,何可.中国农业低碳经济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经济研究,2017,2(02):36-51.
目前,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农业产品跟农业产业,核心内容是实现经济效益。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在上述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化经营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部分:企业化管理的实施;区域化布局以及加工系列化灯。多种因素包括农科教、农工商、产供销等。这样一来,在一体化经营体系的前提下,就可以做使我国农业逐渐走向与良性发展轨道,实现一系列有效的自我调节、约束、积累以及发展。并且还可以促使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得到强化,服务与现代农业发展,促使农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程度的提升,最后满足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1.新时期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趋势
在农业产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也将会朝着几个方面发展:1.1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经济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农业产业经济走向现代化,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其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在我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大环境下,农业经济走向现代化也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1.2信息化发展农业产业经济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也不断地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农业产业经济来说也必将会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了农业产业经济当中,不但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农业产业经济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还能够提高农业技术的信息交换,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高效性,提高农产品的生产量。1.3生产化发展农业产业经济朝着生产化的方向发展。在农业合作政策出台之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通过利益政策所连接起来的农业产业经济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一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对于农业中的农产品生产也逐步走向了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下,大大地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生产化的发展方向也将是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2.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问题
2.1缺乏足够的技术信息,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民还使用传统形式进行生产,几乎没有引进新品种以及新技术。对于农业市场信息掌握力度不够,在实际过程中,整个农业生产还维持在较低水平。并且其劳动形式也是处于传统的状态:高投入,劳动密集型生产形势以及低效益。上述因素的存在直接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农民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维持自己家庭的生活,只有少部分农产品才可以进入市场,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产品价格因素非常低,所以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明显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所以很难形成特色产业发展。2.2龙头企业规模有待扩大,带动性明显缺乏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设立龙头农业产业,就连现有的龙头农业企业数量也非常少,规模非常小。并且在经营过程中,发展慢,带动性差。经过多年的发展还是没有进步,导致企业自身效益就非常的低,没有在实际过程中引进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导致大企业家的魄力明显缺少,最后可能会被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所抛弃。2.3没有紧密结合生产基地跟市场活动在实际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一个稳定的生产基地,还需要有一个适销对路的市场,两者缺一不可。农业产业是否能得到健康的发展,生产基地跟市场两者是否有效连接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想要实现农业生产基地跟市场的有效连接,就要设置相应的连接纽带,最为常用的是专业合作组织跟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更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市场中集中带入群众生产的产品。因为市场是不稳定的,如果采取传统的形式,也就是说,一家一户的农民进入市场,风险非常大且市场成本非常高,在交易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且冲击着群众未来的农产品生产工作。
3.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措施分析
3.1鼓励农头企业建设发展,发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增加农业招商引资的力度,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将那部分有实力的公司以及有新技术的公司大力引进农业发展领域。实现龙头企业的构建发展。并且还需要实现现有的龙头企业的巩固壮大,政府需要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对于那部分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跟培育,从根本上提升这部分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在市场中,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跟辐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实现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构建,例如: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在实际过程中,还需要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_产业项目大发展。并且跟当地农业局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一部分农字号龙头企业积极引入建设,这部分龙头企业实力非常强,带动能力也非常强。例如:山东省微山县留庄镇,在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就采取了上述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相对于几家湖产品加工企业来说,这是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的有效案例。在实际过程中,这几家湖产品加工企业实施了以下运行模式:公司/基地/农户。企业本身在收购湖产品的过程中,以一个高于同时间市场的价格完成基地农户农产品的统一收购。这样一来周边万余户农户。在2013年,北京睿特环有机农产品开发项目被有效引入,实现了有机水稻种植产业的积极推进。以示范园区为中心,实现农业高品位,高效益发展的有效带动,这一项支柱产业,将会促使农业增效跟农民增收。3.2发展现代化农业以工业化理念为基础在实际过程中,想要实现农业的发展,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农业自身发展,那么想要实现现代化农业就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农业生产想要进入大市场环境,并且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分工,就需要将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所以想要实现现代农业的有效发展,就需要想尽办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且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以及新技能,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有效现代化,同时还可以促使农副产品附加值得到有效提升,最后,提升农业效益,实现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最大程度提升。并且还需要支持农产品出口贸易,在走向国内市场的同时还需要扩大国际市场参与度,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3.3做好基础工作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的有效优化在实际过程中,如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缺乏,并且还存在特色优质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这部分主要生产基地跟生产区,实现相关水利工程的全面加强跟有效完善,例如:引水、蓄水、提水等。这样一来就可以完善排涝工程,并且促使防汛抗旱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推广大棚栽培技术,引进使用地膜覆盖设备,实施有效的设备栽培技术。如果条件允许,就是要将农业机械操作技术大力推广使用。实现各个农业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发展。3.4优化农业产业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产业经济管理更加侧重于对农产品生产水平进行管理,这也导致一味地侧重与农产品的生产水而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使农民在进行农业工作时丧失了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经济中产业的机构进行一定的优化,努力发展出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机构。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寻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利用其优势来扩大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与销售,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竞争优势。同时,农业生产还需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此来增加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在农产品的销售中形成一个稳定的产业链,农业经营者与生产者需要积极探索农产品的加工产业,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产品仓储、保鲜、运输以及包装等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各项技术,并通过培养农产品深加工领头企业的方式来促进企业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只有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链,才能够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使农业得到稳步的发展。3.5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产业经济建设的投资力度,一方面能够增加农业技术的效果,防止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能够推进农业建立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农业产业经济的管理质量,改善农业产业经济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得农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此外,政府还需要重视农业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培养出农业信息化所需要的真正技术人才,并普及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技术,使农业产业发展能够与信息化技术形成有机的融合,加快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我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过程中,也使得农业产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出了许多新农业的新景象。而对于农业产业经济管理,一直是近年来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手段来对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以此来提高农业的产量以及质量,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如何在实际过程中强化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新时期下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起点问题:首先,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明显缺乏足够的技术信息,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导致整个农业生产水平处于稳定的状态,迫切需要引进新品种跟使用新技术来促使整个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劳动密集生产形势以及低效益生产形式。其次,是农业生产龙头企业规模非常小,带动性不强,所以需要政府颁布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实现大力发展,带动农业生产活动。最后,是农业生产基地跟市场两者之间的脱节。一个稳定的生产基地跟一个合适农产品销售的市场环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所以需要发挥市场媒介作用,降低风险跟市场成本,鼓励农民生产,从根本上强化农民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茂松.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与制度分析[J].湖湘论坛,2004(05):77-79.
[2]武艳茹.浅谈凉城县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J].基层农技推广,2017,5(02):54-56.
[3]周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7(01):23-24.
[4]张俊飚,程琳琳,何可.中国农业低碳经济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经济研究,2017,2(02):36-51.
在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策略。因此为了符合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具体需求,相关部门要对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要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区域产业发展策略,要通过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全面的促进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区域产业经济资源等客观元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造成经济发展策略制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相关活动;同时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不利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在制定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势开展,要明确区域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而保障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农村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部分人在外出打工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金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阶段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区域资源开展的重视。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区域资源的重视,要根据地方区域特色,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风险抗击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有针对的扶持相关经济产业。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粮食、工业等领域的重视;东北具有一重、一汽以及大连船舶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同时其生态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而安徽等地盛产各种药材,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个别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针对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域资源特色有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综合区域资源发展状况,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区域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基础。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在现有资源上进行调研与整理,为区域资源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区域资源分析与调查过程中,要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调查,例如对矿产、养殖、畜牧业以及土特产等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同时要提高对文化、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民族文化的重视,要对区域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调查。
(3)明确资源整合的实际需求,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行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策略,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区域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资源利用状况,根据发展策略明确支柱性产业,要对不同资源的发展状况,利用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长期、中期以及短期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支柱性产业飞发展,也要制定详尽的发展策略与计划,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地方区域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方针。
三、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长期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区域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提高对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制定、执行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把区域资源作为基础内容,根据实际的资源发展、利用价值,构建系统的产业链,通过支柱性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要将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基础,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全面实现科学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A]//国务院公报2009年第34号[S]. 2009:6~10.)
[5]宋增文.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研究[J]. 旅游科学,2007,( 2 ).
[6]左冰. 中国旅游产出乘数及就业乘数的韧步测算[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6):30-34.
关键词:
文化产业开发;乡村经济;乡村旅游
温州市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我国东南沿海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区与前沿阵地,素有“南有吴川,备有温州”之美誉.温州文化属于瓯越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南戏之乡.温州乡村地区的地方性、民族性文化特色更加浓郁,使得温州乡村地区在发展经济中,不仅拥有鬼斧神工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拥有丰富多彩、独特绚丽的文化资源,这对于发展温州乡村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独特的温州乡村文化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行开发,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开发文化旅游,发展乡村多元经济,提升第三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进而展现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
1乡村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化产业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文化产业开发最重要的动力,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评判标准是多元的,但最终目标都指向两个方面,一是提升乡村的整体经济,二是提高乡村居民的个人收入.由于文化产业的框架较大,其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在温州市的不同乡村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进行整体研究时不具备普遍代表意义,因此选取文化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
1.1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对于温州大多数乡村地区而言,农业与制造业仍然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从《2014年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与《温州统计年鉴(2014)》的经济统计数据可知,温州市乡村地区第一产业(以农林牧副渔为主)的收入比重为20.2%,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分别占44.9%与33.9%,并且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旅游收入贡献不足20%.独立的数据并不足以说明文化旅游或文化产业对温州市乡村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改变,因此本文以2005年为时间节点,对2005年~2014年温州市乡村各行业收入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自2005年以来,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迅速,进而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但仅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来看,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在统计数值上存在微弱的变化影响,由于本文是在理想状态下进行的数据统计研究,所以当不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时,2005年~2014年间温州乡村地区产业结构发生的微弱变化并不能简单的归功于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也就是说,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的发展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1.2对集体经济的影响
在研究文化产业开发或文化旅游对温州市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同样选择2005年~2014年为研究时段,对这十年间温州市乡村集体经济的变化与文化旅游经济的变化进行横向对比,研究设计乡村集体经济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两个层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2005年~2014年这十年间,温州市乡村旅游呈现逐年7%左右的增幅,与整体经济增幅大致相同,但是进行细致的比较发现,在楠溪、洞头等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集体经济净收入的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说明在过来的十年间,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对当地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此外,温州乡村地区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统计数据来看,乡村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带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这说明二者之间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衔接与关联.
1.3对个人收入的影响
随着温州市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进而带动乡村居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从传统乡村居民的家庭收入结构来看,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之前,农民的收入基本依靠农业收入或畜牧喂养收入,之后随着地区经济的不但发展,在有些地区开始出现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业,这无疑扩展了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宽度.但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部分处于市场竞争优势位置的农村居民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文化旅游事业中来,比如农家乐、农业休闲、农特产品、文化产品、小超市经营等,这对于丰富农村家庭收入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统计数据结果也显示,从整体上来看,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确实优化了农村家庭的收入结构,带来了农村个人收入的增加,这说明文化旅游对个人收入具有积极的影响.总体来看,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开发虽然给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宝贵的乡村文化资源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严重阻碍乡村居民继续支持文化产业开发或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2乡村文化旅游中各利益主体的需求分析
2.1村民利益诉求
乡村居民作为文化旅游产业中的利益主体,其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来源于经济效益的改变,也就是说,文化旅游是否能够给其带来直观的经济收益,其是否能够在低壁垒的情况下参与到文化旅游经济中.对温州市乡村居民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在不同地区村民对文化旅游经济开发的态度是不同的,在文化旅游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村民的支持率较高,而在文化旅游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村民对其支持态度有限,这说明村民对文化旅游的态度是建立在直接利益上的.对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几个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居民关于文化旅游的利益诉求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居民住房问题、村道交通问题、乡村环境问题、农村土地问题等几个方面.在文化旅游开发中,村民更关注自己土地的使用、自己参与方式的选择、收入分配三个方面的诉求,这说明民村一方面表现出支持文化旅游开发的态度,另一方面更为关注自身收入结构的改变与收入的增加.
2.2游客态度与需求
在对楠溪、瑞安、洞头三个地方的乡村地区进行调查后发现,乡村文化旅游的游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近距离游客占据比重较大,超过60%,中距离游客(即浙江省及周边省份)占比约为25%作为,其余为远距离游客;二是游客出游方式以亲友自驾游为主,约占受访游客的70%,其次为单位组织游客,约占17%,这说明温州市乡村文化旅游以散客为主;三是游客获取信息的方式方面,网络途径占据最大比例,约为35%,朋友介绍、旅行社信息以及其他媒体信息大致相当,约17%.此外,游客在文化旅游景观的停留时间、留宿情况、预计消费情况等方面,据表现出短期游的特点,即一天后两天的游客占据绝大多数.在对游客态度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获得了游客较高的满意度,但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态度,并且在选择重游方面,一年以内选择重游的比例不足10%,三年以内选择重游的比例40%左右,三年以上占据10%左右,其余40%左右选择“不打算重游”.游客对这几个地区的乡村文化旅游需求多表现在休闲、日常生活放松、对民俗的好奇、费用较低、获得传统农业文化体验等几个方面.由此可见,游客对文化旅游的态度表现较好,诉求较为明显,这也是温州市文化旅游事业今后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2.3政府态度及需求
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导者,政府在乡村文化产业开发中发挥中重要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仅依靠当地政府财政支持明显不足以满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需求,这必须要因素社会资金来共同开发.资金需求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增加了政府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难度,并且,乡村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短期内的经济效果并不明显,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在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上的态度.另一方面,实践证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在长远来看确实能够对当地经济带来较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丰富政府财政收入层次与居民收入方式.从这个层面来看,无论是政府还是乡村居民,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又持有支持的态度.此外,政府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经济的利益主体,其对利益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提高政府政绩与基层社会的支持度;二是借助文化旅游开发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是通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建新型农村环境,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化进程下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3.1城市大众文化消费与乡村文化产业开发
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的传统身份开始翻转转变,并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带动机会,这种带动作用是全面性的,不仅包括经济的带动,而且还包括文化、意识的带动.都是大众文化的兴趣带动了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不断提升,大众文化消费的提升逐渐延伸到乡村地区,这给乡村文化产业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机遇,成为发展乡村经济的一条全新的路径.大众文化给都是市民带来了文化消费的热忱,这使得乡村文化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机遇,乡村文化产业开发的面向都市大众文化消费倾向不仅新增了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而且还导致了消费者消费结构的改变.城市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其具备了多样化文化消费的基础,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下,乡村经济亦可依托自身独特的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与城市大众文化消费观念接轨,打造创新的发展路径.
3.2转变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融入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
在不断城镇化的进程中,乡村土地利用性质发生变化,而变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农村农耕土地逐渐转化为多元化土地运用模式,其中文化产业经营是土地的功能发生了转变,这必将影响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产业资源的大力开发使得乡村居民有传统的第一产业经营模式逐步转向第三产业经营模式,展现出与城市发展接轨的倾向.此外,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与文化环境资源使其具备了独特的优势,比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面对这一优势,乡村在进行经济发展时应转变发展模式,逐步向城市化考虑,进一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3.3调整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发展文化产业
温州市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其他地区也展现出一定的优势,这也为乡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经济基础和保障.温州市乡村地区应重视自身独特的瓯越文化优势,努力开发乡村文化资源,调整乡村经济发展方向,打造温州乡村文化品牌,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瓯越文化的基础上,由政府引导,建设规模化的文化产业集群,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地域性文化产品服务体系,提供更为多元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温州乡村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建立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特色餐饮、会议接待、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文化体系,实现温州乡村由农业向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者:严再来 单位:浙江海洋学院
参考文献:
〔1〕史学楠.中国乡村休闲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3.
〔2〕李娟.新型城镇化视阈下的中国乡村文化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J].学术交流,2014.11.
〔3〕韩顺法.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5.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12省区拥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3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34%,国家森林公园占总数的18%;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12省区拥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2%,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28%。同时,西部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本身以及它带动的相关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从
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特点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穷而破坏生态,越破坏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
旅游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一个地区独特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大量的境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从而使旅游业一步成为对外开放的外向型产业,这不像其它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那样需要较长的整体水平提高过程。旅游产业总体上看不是高技术产业,对人才、技术的要求也低于其它高创汇产业,只要其旅游产品具有特色,对外知名度高,吸引力、竞争力就强,就可能使其国际旅游在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尚不高时能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促进整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自身也需要对外开放。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发展旅游尤其是国际旅游,必然要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水准的旅游接待设施,如宾馆、餐馆等,这些设施,一开始就必须按国际旅游的通用标准进行建设,与国际接轨;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开始就引进外资和外国的管理方式与模式,促进了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了不少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并推动地区对外开放整体步伐加快的先遣队。旅游业的发展等于向外国人开了一个窗口,比较全面地展示该地区的面貌促进外国人对该地区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对外国人需求和国际惯例的了解并对各相关要素加以改进,促使旅游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旅游区的投资环境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改善,加快其对外开放的力度与步伐:
首先,旅游业建设发展的蓬勃兴起,可以并且在很多地方己经带动了欠发达旅游地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及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为旅游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如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也为外来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实际上,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往往存在着基础设施差,进不来、出不去等问题,从而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自中央确定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支持,尤其是对旅游业等产业的支持,其中发行国债的相当一部分将投入到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这是西部旅游地区难得的发展机遇。
其次,从旅游业的微观组成部分一一旅游企业的发展来说,也会对旅游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中,旅游企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领风气之先,引进外资、人才和境外先进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引进各类旅游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先进而规范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将对旅游地区当地政府部门和当地企业的管理和运作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促使旅游地区总体投资环境的改善。
再次,旅游业的发展可改善旅游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旅游地的地区形象和城市形象。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绿化工程、退耕还林等同时进行,协调发展,它不但可使以往的山川更秀丽,也带来接待地环境形象的根本改变,绿化档次越来越高,环境也越来越好。这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是个极大的推动。
最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对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方面的要求,也有对良好的旅游环境和社会风气等软环境的要求。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地区还需要通过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旅游经营服务者、旅游接待地居民文明礼貌,旅游环境整洁优美,旅游活动健康高雅,这样便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旅游地区的总体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发展,能够带动旅游地区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创新,使旅游地区在观念上进行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对推动地区的对外开放,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旅游在引来人流的同时,还会引来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例如被国际风筝协会推选为"世界风筝之都"的山东潍坊,过去只是一个手工业小城,自美国西雅图风筝协会主席赴潍坊旅游从而引发了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以来,不但吸引了大量游客,利用外资也硕果累累,第五届风筝节总成交额达10·66亿元。
三、旅游产业是具备跨越式发展条件的产业
有关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从摩尔根的人类文化论到马克思、恩格思的历史唯物论,都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生产工具。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但是,我们通过以下对旅游业本质、内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游业最具条件超越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这并不违背上述理论和原则。
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与通常工业生产产品所需要的要素不同,对生产工具的要求与工业产品生产也有较大不同,旅游业不需要生产的厂房,不需要对所生产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不需要相应的机器和工业产品生产完成后必须的物流配送体系,旅游业所需要的只是在旅游产品形成后为游客消费(参观、欣赏)这些产品时提供服务的劳动者,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可由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人力资源培训来解决。旅游业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也不相同,更注重资源的整体组合,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各项重要的组成因素在某些情况下,就直接成为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业更加需要管理和服务要素,不光是为调整旅游业的中间环节(旅行社、饭店、旅游交通企业),更重要的是对旅游消费者多样化的、不断提高的需求能做到更好地满足。由此可见,旅游业所需的生产要素与以往各种产业所需的生产要素有所不同,这说明旅游业发展本身具有的特性与人类生产力发展阶段,与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性、阶段性可以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超越本国、本地区生产力发展的阶段。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对旅游业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必须加以有效整合,提高要素的发展水平。
四、旅游产业能够通过自身的加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己是一个无可争辩、无法逃避的事实。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己进人到后工业化时代,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点己转向以低成本、低消耗、低环境破坏为特点的绿色经济和以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为特点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太空技术为主的高科技经济,也就是着力于生态社会、知识社会的发展,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在紧跟世界发展趋势,致力于追赶甚至某些领域的超越。但是,对于广大的不发达地区尤其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非常落后,它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由贫困向温饱的转变。而实现这个转变,面临的将是项目如何选、资金人才哪里来、市场哪里找等一系列对于他们而言非常艰难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对生态可能造成的严重破坏。那么,对于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欠发达的非工业地区,能否找到一条捷径绕开工业文明的道路而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呢?答案是肯定的,捷径之一就是发展相对而言投资较少、招商较易、市场风险较小,同时又是典型的绿色经济产业的旅游业。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发展阶段和发展前景来看,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是具有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可能性的产业。我们知道,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现在基本上还处在农业社会阶段,刚刚进人工业化初期,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就是工业化一步一步发展,但很难有超越。所以,必须以也完全可以以新的观念进行发展创新,大胆地提出并努力推进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这些省的总体经济发展实现一个跨越,从工业化发展初期直接跨越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还可以使贫困地区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水平而率先实现人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如果说国际旅游可引起旅游客源国的财富向旅游目的地国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使财富进行再分配,那么,国内旅游则能把国内财富从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移,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进行再分配。一般地说,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数较少,当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足以吸引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前往旅游时,这些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消费对当地的旅游生产显然是种外来的刺激。这种刺激,不仅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是个促进,而且由于旅游业的联带性,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是个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兴办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一业兴而百业旺,可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缩小自己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近年来,中国一些整体经济发展基础较差、水平较低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老、少、边、穷地区(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穷困地区),走向旅游脱贫、旅游致富之路,就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如贵州省紧靠黄果树景区的黄果树村,1992年全村人均吃粮200市斤,人均年收人130元,随着黄果树景区的开发,许多农民投身其中,到1998年全村人均吃粮400市斤,人均年收入增至2000元,一步由贫困迈入了小康,黄果树村也因此而实现了贫困地区经济的率先跨越。
旅游作为一个产业,不仅可以"治穷",一个景点富一个县,一个景点富一个村,一片景点富一个镇;而且可以"治愚",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在四川阿坝州旅游景区开发初期,游客去后,老百姓都不好意思去卖东西,卖的时候也不会讨价还价。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头脑灵活的当地百姓,不仅习惯了做买卖,而且逐渐由生疏变得嫡熟。可见,旅游给阿坝州老百姓带来的,并不只是金钱收入,更具有意义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烙守了几辈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旅游业必然带来地区的开放,随着游客而来的是新的信息、观念和文化,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人们的视野会更加开阔,思想会更加解放,也会因此走向更加文明。"治穷"是经济效益,"治愚"是社会效益,旅游产业将"治穷"与"治愚",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五、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既然旅游是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关联度大、综合性强,能极大地带动和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财政增收、老百姓致富,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中,首先要注意一开始就把旅游当作一种产业来抓,树立起发展旅游所需要的产业观念。
一是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具有综合性,一业举百业兴,同时又具有依托性,百业托才能举一业。综合性和依托性决定了抓旅游产业发展就是抓结构调整、产业联动、投资环境改善、城市管理及知名度提高,实质是抓了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站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经济跨越式发展培育支柱产业的全局高度,来看待旅游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为它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百业托其一业,使其迅速发展壮大,培育为支柱产业,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其一业举百业兴的带动效应。为此,必须充分认识旅游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阶段,如旅游产业功能的阶段、旅游发展模式的阶段、旅游产业投入产出的发展阶段、旅游业增长速度的阶段等,按不同阶段的不同规律性要求做好产业发展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其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从而既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二者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走集约化经营之路。要把区域旅游发展的落脚点放到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上,放到使其做大做强带动区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实现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尚处于高速增长的粗放化经营阶段,管理方式也是粗放化的,就产业本身来讲还处于出售资源的阶段,即把景区景点当成了旅游业的全部,没有"加工"增值,没有把旅游业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充分连接、带动起来。为此,应着力把这些相关要素发展起来,增加游客的人均停留时间,增加游客的人均消费文出,从而大幅度提高旅游总收入,实现旅游收入主要靠门票收入的粗放型增长向旅游产业总收入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一)简要回顾与发展现状
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探索成长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为标志;二是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主要是1965年结束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实现自给,还相继发现并建成了胜利、大港、长庆等一批油气田,全国原油产量迅猛增长,1978年突破1亿吨大关,我国从此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大国行列;三是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石油工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1亿吨原油产量。这十年间我国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建成的原油生产能力相当于前30年的总和,油气总产量相当于前30年的1.6倍;四是战略转移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90年代初我国提出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开拓国际的战略方针,东部油田成功实现高产稳产,特别是大庆油田连续27年原油产量超过5000万吨,创造了世界奇迹;西部和海上油田、海外石油项目正在成为符合中国现实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
1.油气资源与开发
根据2000年底的油气资源汇总情况,我国石油总资源量约1021亿吨,其中,陆上775亿吨,海上246亿吨;预计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约为138~160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47.04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38.9万亿立方米,海上8.14万亿立方米;预计最终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10~15万亿立方米。截至2002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3。5亿吨,探明率为40%~46%;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2.22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为15%~22%;剩余石油可采储量23.8亿吨,储采比14∶1,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近1.87万亿立方米,储采比60∶1.我国现已发现560个油田,193个气田,建成25个油气生产基地。2002年生产原油1.69亿吨,居世界第5位;生产天然气326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8位。值得一提的是,西部新疆油田2002年原油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海上原油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达到2147万吨,海外原油权益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
2.管道建设
截至2002年底,我国原油输送管道总长度已达1.21万千米,成品油管道总长2700千米,天然气管道总长约为1.48万千米。
原油、成品油管道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东地区。天然气管道已初步形成华北、西南、西北三大区域性管网,主要是:(1)华北地区,已建成中原-沧州、大港-沧州、大港-天津、沧州-淄博等输气管线和一些地下储气库,初步形成了能够统一调度的局部天然气管网。
(2)西南地区,已建成以南、北干线为主,与川渝两地五大气源连通的环状输气管网,并以南北干线和各气源为依托,直供云南省云天化、贵州省赤天化等。
(3)西北地区,先后建成了陕西-北京、靖边-西安、靖边-银川、鄯善-乌鲁木齐、涩北-西宁-兰州输气管线及新疆和田电站供气管道等。西气东输管道、长庆-呼和浩特输气管道正在加紧建设中。
3.炼油化工及产品
经过近两年石油石化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我国炼油工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总体上进入了世界炼油大国行列。2002年,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2.7亿吨,居世界第4位;实际加工原油2.2亿吨,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油1.32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3.9%。国内两大集团生产的汽油和柴油基本都达到了《车用无铅汽油》最新国家标准(GB17930-1999)和柴油国家标准(GB252-2000)。主要化工产品稳步增长。2002年乙烯产量首次突破500万吨,达到541.4万吨,比上年增长13%;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3.5%、20.5%和11.6%。
4.油气田对外合作
在对外合作方面,我国不仅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加快了国内油气勘探步伐,提高了油田开发水平。截至2002年底,在陆上,中国与国外45家石油公司签定合同51个,合同区面积近25万平方千米,引进外资近13亿美元。目前正在执行的合同13个,与外资合作生产原油年均220万吨。在海上,中国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家石油公司签订了154个石油合同和协议,目前正在执行的合同有32个,合同区面积近12万平方千米,直接利用外资超过90亿美元,建成海上合作油气田共13个。
其中,中海油与菲利普斯公司合作开发的蓬莱19-3油田,是继大庆油田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整装油田。
5.国际化经营
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经过90年代中后期的大发展,现在已经从低风险单项油田开发,转向油田生产与技术服务、炼厂建设与管道施工等综合项目开发,从生产经营转向资本经营,从投入转向回收阶段。形成了北非、中亚-俄罗斯、南美和南亚4个战略发展区。截至2002年底,中国石油企业与26个国家累计签订石油合同项目40个,其中:陆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或商务项目31个,海上石油勘探开发项目5个,管道项目2个,炼油和化工项目各1个。2003年三大石油公司又新签定了十几个油气项目合同,其中仅中国石油集团就有10个。2002年油气作业产量2250万吨油当量,比上年增加600多万吨,油气权益产量1700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80%以上。
(二)存在问题
1.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的难度大
我国的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即使按160亿吨计,只占全球的3.9%;人均拥有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和产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而且,可采资源约有3/5有待探明。据推测,其中分布在中、新生界的白垩系和第三系的资源占总资源量的70%,粘度大的重油和低渗透石油资源占总资源量的43.6%,这些资源埋藏较深,工艺技术要求高,勘探技术难度很大。从近几年储量增长的构成看,约65%的增量来自于已开发油田的老区,增长潜力有限,储量接替难度较大。
2.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
我国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全国产量的2/3.但其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88%)、高采出程度(75%)和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特别是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27年超过5000多万吨,2002年在5013.1万吨的产量水平上划了句号,计划今后将逐年递减。西部和海上原油产量这几年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原油产量只占全国的1/5;海上原油产量只占全国的1/8.从近期看,这两个区域的产量增长难以弥补东部的递减。
3.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我国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原油产量增长速度,供需缺口越来越大。2000~2002年,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4.91%,高出产量增长速度近3.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104万吨;石油消费弹性系数达到0.7,比石油生产弹性系数高0.436.石油"一高一低"现象导致国内石油供不应求,缺口从2000年的5637.73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7236.41万吨,石油净进口量从2000年的6962万吨增长到7184万吨,10年增加了7倍多。预计2003年石油净进口量将突破9000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35%以上。
4.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来自社会各界的担忧有增无减。
一是出于石油进口来源方面的安全考虑。如表1所示,2002年我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一半(2001年为56.6%)。美伊战争结束后,美国加强了对中东的控制,实际上间接控制了我国进口石油的资源地。另一方面,我国运输石油的路线缺少选择性,85%以上要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航线,极易遭到封锁和控制。近年来,美国在东亚沿日本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精心构筑"太平洋锁链",拟形成对中国的东向包围;在新加坡设立军用港口,拟控制马六甲海峡;印度全面推行所谓的"有效控制",试图将南中国海纳入控制范围。此外,马六甲海峡经常遭到组织严密的海盗袭击。所有这些,直接地威胁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石油进口安全。
二是出于战略石油储备方面的考虑。虽然我国目前已确定分期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库,但离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尚为时过早。这样,在资源供应地,因各种不确定因素如、军事冲突等,导致国际油价上涨或出现供应中断时,我国便丧失了储存进口石油、平抑国内石油市场动荡的手段和能力。
三是出于油价大幅上扬的考虑。目前我国尚未大规模参与世界石油衍生品交易,没有市场保护屏障,不能对进口石油进行套期保值。无论油价涨幅多大,都只能被动接受。尽管我国在国外已开发了一些油田,但大多位于敏感地区,易受各种因素干扰,从油价上涨中获得利益的机会不大。
二、石油形势与供需预测
(一)当前的石油形势
近两年,世界石油环境总的是:国际油价起伏振荡,石油公司兼并重组进入理性阶段,石油技术快速发展,石油地缘政治纷争激烈。主要列举三个方面:
1.世界油气资源丰富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球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为4138亿吨,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2471亿吨,剩余石油可采储量1427亿吨,储采比40∶1;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436万亿立方米,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211万亿立方米,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156万亿立方米,储采比61∶1.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世界石油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未来20年世界石油供需总体平衡,但地区性不平衡加剧
2002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35.23亿吨,石油产量为35.57亿吨,供需总量基本平衡。预计到2020年,世界石油需求将以1.98%的速度增长,需求量达51.8亿吨。欧美等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增长放缓,年均增长0.9%~1.0%左右,发展中国家石油需求增长加快,年均增长3.1%。在原油产量方面,预计2020年前基本上与需求同步增长,产量水平达到51.9亿吨。
但是,地区性不平衡加剧,北美、亚太和欧洲三个地区2002年的石油消费量达29。8亿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84.6%。亚太地区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预计2005年,亚太地区将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国中有两个在亚太,其中中国已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日本排第三。
3.一批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左右世界石油工业的格局已经形成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石油领域的整合开始出现一些新特点。主要是:从多元化经营向产业集中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油田业和服务业的分割向业务综合性、全过程服务,追求产业链价值最大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了埃克森莫比尔、BP-阿莫科、英荷壳牌等一批超大型石油及石油服务公司垄断世界石油的格局。据称,这些公司拥有世界80%以上的优质石油储量,控制着30%以上的石油工业产值、50%以上的石油技术服务市场份额、65%以上的国际石油贸易额和直接投资额以及80%以上的石油石化先进技术。近两年国际石油领域的兼并重组趋于理性成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和长远发展,各大公司开始进入内部消化阶段。今后,中国石油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都是这些跨国石油公司。
(二)中国油气资源供需预测
1.石油需求预测
在成品油方面,汽油、煤油、柴油,按0.6的弹性系数,折合年均增长率为4.2%,预计2020年全国汽油、煤油、柴油消费量为2.5亿吨;在化工轻油方面,2002年中国乙烯消费量为1400万吨,进口占61.3%。预计2020年以前,乙烯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5%,2020年乙烯需求总量将达到3370万吨。若按50%的自给率测算,中国需要生产乙烯1680万吨,按30%的收率测算,届时需要化工轻油5600万吨。仅这两项合计,主要成品油需求量将超过3亿吨,届时原油加工量大体为3.8亿吨(按78%的收率计),石油消费量约为4亿吨。因此,预计2005~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2.7~4.0亿吨。
2.石油储量、产量趋势预测
国内专家利用年增储量法和翁旋回法,预测2020年以前,石油探明储量处在稳定增长期,平均年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储量1.5亿吨;老油田通过调整措施,每年可增加可采储量2000~3000多万吨。预计2005~2020年中国原油产量为1.75~1.9亿吨。原油缺口将增加到2020年的2.2亿吨,进口依存度提高到55%。
3.天然气需求预测
2002年全国天然气终端消费量为28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市场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华北、东北和油田周边地区。其中西南地区市场销售量最大。天然气销售量增长最快的是西北地区涩宁兰管道沿线的青海、甘肃市场,其次是华北地区。天然气消费结构以化工原料和工业燃料为主,占消费量的比例约70%,增长最快的是城市用气。
未来20年内,随着轮南-靖边-上海、忠县-武汉、陕京二线和海气登陆等输气管道的建成,将极大地带动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预计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00、1000、1500和2000亿立方米。
从用气结构看,发电用气和城市燃气需求量增长迅速,在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13.6%和19.6%分别提高到2020年的32.5%和30.8%;工业燃料和化工用气虽然总量稳定增长,但所占比例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由2002年的29.3%和37.5%分别下降到2020年的20.7%和16%。
从消费地区看,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及环渤海地区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预计到2020年,上述三个地区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07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消费量的53.5%;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天然气需求量为6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消费量的16.5%。
4.天然气供需平衡预测
中国的天然气探明程度很低,可采资源探明程度只有15%~22%,增长潜力巨大。据专家预测,在2020年前后,中国天然气生产将达到高峰产量,中国的天然气供需缺口大约为500~700亿立方米。
三、中国石油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重点
(一)总体思路
根据油气资源和经营环境的分析,中国油气发展的战略定位应当是:围绕国家提出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继续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建立储备"的方针,要在立足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保持和增加国内石油产量的同时,大踏步走向世界,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全球油气供应体系,以满足中国经济对油气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立足国内--以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为主,在保持合理储量接替和储采结构的条件下,努力增加石油生产,保障国内石油的基本需求。到2020年,力争国内石油保障程度达到50%左右。
开拓国际--将国家油气战略置于全球大背景下,积极参与分享国外油气资源,积极进入石油交易市场,多种手段发展国际油气贸易,以合理的经济代价,建立长期安全稳定的、全方位的、多渠道的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和供应渠道,有效弥补国内油气供需缺口。
油气并举--将天然气放在与石油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逐步改善能源结构。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8%上升到10%以上。
厉行节约--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抑制不合理的油气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争取用较少的油气消耗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立储备--逐步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调节国内供求关系,平抑油价起伏不定、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
根据我国资源分布特点,应按照东部挖潜、延长稳产期,西部加大投入、实现增储上产的发展思路,在战略部署上做到"四个结合",即稳定东部与发展西部、开拓海上相结合;重视石油与加快发展天然气相结合;发展国内油气产业与拓展国外油气供应相结合;开发生产与节约利用石油资源相结合。
(二)重点战略
1.石油发展战略
(1)加强东部精细勘探开发,努力保持原油稳定生产。东部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石油生产供应基地,集中了一批主力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但是,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必须加强精细勘探开发,稳住原油生产。根据油气资源评价资料,东部资源勘探潜力仍然很大,今后仍是中国的主要产油区。
该地区下一阶段石油发展的重点,一是深化老区精细勘探,以富油气凹陷为主要勘探对象,以寻找可动用优质储量为目标,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寻找新的含油区块、含油层系,重点搞好松辽、渤海湾盆地的滚动勘探和二次勘探工作,扩大含油面积和勘探成果,增加油气储量;二是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已开发油田的综合调整和改善二次采油为手段,积极探索和采用三次采油技术,增加经济可采储量,提高难采储量的动用率,延长油田稳产期。
(2)加强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努力建成重要战略接替区。目前,西部地区石油资源探明率比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低15~30个百分点,处在勘探初期,潜力非常大。加快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力争获得新突破,早日实现资源接替,对保障中国石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西部的油气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主要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复杂,决定了储量增长具有阶段性。因此,勘探工作要注重不断发现,用新思路去认识复杂地质条件。继续按照突出石油勘探、推进风险勘探的原则和战略展开、战略突破、战略准备三个层次落实勘探部署。以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四川、柴达木等盆地为勘探主攻目标,立争有大突破、大发现。在开发方面,应用深层和特色技术,适时扩大原油生产能力,尽快在鄂尔多斯油区、新疆油区再找到几个3~5亿吨的大油田或油田群。
(3)加强海域勘探开发,早日实现海上石油快速发展。我国东海、渤海湾、珠江口、北部湾等11个大中型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24%以上。到2002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3.9亿吨。从整体上看,海上石油资源探明程度只有7%,储量替代率达到157%,特别是蓬莱19-3等大型油田的发现,使渤海海域展现出广阔的勘探开发图景。近期的战略重点,一是加强渤海、南海和东海海域的石油勘探开发,努力增加储量;二是要合理有效地动用已探明储量,特别是加速已发现大型油田的开发,迅速提高原油产量。
2.天然气发展战略
根据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情况,今后10~15年,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任务是:(1)陆上要立足中部、发展西部,着力形成几个万亿立方米级储量的大型天然气生产基地;(2)海上要立足南海西部和东海、渤海,着力形成近海海域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增长基地;(3)按照天然气上游勘探开发、中游集输、下游市场利用一体化的发展原则,统筹规划,合理调配,逐步形成上中下游相互推动的天然气工业体系;(4)同时要坚持"气代油、气发电"的结构优化战略,促进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从2002年的2.7%上升到2020年的12%左右。
力争到2010年,天然气产量达到800亿立方米,2020年达到1300亿立方米;实现天然气供应稳定化、气源多元化、输配网络化、市场规范化。
天然气发展战略重点是:(1)立足中部。中部的四川、鄂尔多斯两大盆地,成气地质条件优越,油少气多,油气产量当量比为0.57∶1,是近期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地区。中部地区天然气消费规模已达到80亿立方米/年,而且东邻工业发达地区。因此,加强中部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
川渝气区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4456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
在勘探上,继续保持储量增长;在开发与利用上,通过"川气东输(忠-武线)"工程,有选择地建立天然气化工基地,促进川气从生产、集输到应用的良性循环。
鄂尔多斯气区现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5834亿立方米。在中国探明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的5大气田中,除克拉2号气田外,其余均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该地区横跨陕、甘、宁、蒙、晋五个省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今后的重点是保证北京、环渤海地区和西安、银川等地区及西气东输管道的天然气供给。
(2)发展西部。包括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等盆地,现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6360亿立方米,其中有克拉2、迪拉2、涩北三个大型整装气田。该地区虽然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埋深达3000~5000米,但目前还处于勘探初期,发现大型油气田的概率大,是我国油气工业的主要战略接替区。今后的战略重点是保证西气东输和涩-宁-兰输气管道有足够的天然气源。
(3)强化海上。我国海域天然气资源前景广阔,又有靠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独到优势。应该充分利用南海西部和东海盆地的西湖凹陷及渤海湾盆地等近海天然气资源,加强勘探开发,积极配合天然气管网建设,开拓下游利用市场,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成为经济优势。特别是要尽快将莺歌海-琼东南海域发展成为中国近海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增长的主要基地之一,同时积极开发东海和渤海海域天然气。力争到2010年,中国近海海域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以上,产气200亿立方米。
(4)加快输气管网建设。围绕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和莺歌海-琼东南海、东海6大含气盆地,按照"合理布局、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统筹兼顾"的原则,建设全国性天然气骨干管网,改变中国目前基本上是单一气源对单一用户、缺乏足够配套调峰能力的输气格局。天然气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中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我国天然气供给体系,应形成由东海、南海海域向东南沿岸,西部地区向中部、东部发达区输送的总体格局,同时,积极建设从俄罗斯到东北、从哈萨克斯坦中亚到西北的输气干线,逐渐形成纵贯南北、横穿东西、连接海外的天然气管网。
3.国际化经营战略
目前,世界石油资源和生产仍处在上升阶段,供大于求,且供应呈现多元化趋势。我国周边国家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北有俄罗斯,西有中亚和中东,南有东南亚和澳洲,东有南美。利用周边地缘政治,有利于我国加快发展海外石油业务。
我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的目标是:逐步建立长期稳定、多元化的全球油气生产与供应基地,力争使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在油气进口量中的比例达到1/3~1/2.一是积极开展国外石油直接投资。采用购并、控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外石油勘探开发,重点放在北非-西非、中东、南美、中亚-俄罗斯、亚太等地区,形成一定规模的海外石油生产、供应基地。
二是扩大国际石油贸易。在来源方面,适当减少从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增加从中亚、俄罗斯等国家的进口;在贸易方式方面,应改变短期合约、现货交易方式,尽量多采用中长期合约、期货贸易、招投标等方式;在品种方面,不仅要进口原油,还要引进管道天然气、LNG,出口成品油;在进口渠道方面,积极开辟陆上通道,积极促成俄罗斯安加尔斯克-大庆输油管道;积极建设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中国东北、环渤海地区的输气管道;积极建设哈萨克斯坦-新疆的输油管道。
三是建立亚太能源安全多边合作体系。从油气地缘政治角度出发,加强资源国与消费国的合作,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强与俄罗斯、中亚五国的油气资源合作,重视与东北亚的日本、韩国合作,在合作中增进了解、减少矛盾,在信任中解决双边问题。目前在这方面的考虑较多,主要有:建设中亚-中国-日本、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中国的油气管道,以油气运输管网和油气利益为纽带,把不同制度的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并吸引跨国公司参与管道的建设与经营,从而保证东北亚石油消费国的共同利益。
四是大力发展海权。国家要通过发展海权,来维护长期、稳定的海上贸易利益,增强对开发范围内海洋油气资源的实际影响力或控制力。
4.国家石油储备战略
世界上主要消费国家不仅多方开辟石油生产、供应基地,而且建立大量的储备,以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美国的石油储备是4个月,日本是3个月。IEA规定90天净进口量为石油储备量标准。目前,我国还没有战略石油储备,现有的原油、成品油储罐属企业储备,不能用作战略储备功能。
我国在"十五"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国家石油储备已于今年正式启动,初选一期建设地址在大连和青岛黄岛,预计到2005年底,将建成1600万立方米储备规模。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产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产业经济开始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并参与到国际市场分工中,开始适应国际产业的发展新趋势。同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结合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国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战略的转型调整。经过实践研究证明,产业经济战略调整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为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的研究分析。
一、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1.国际上对我国科技发展带来的压力
近几年,虽然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但是和国外科技相比,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科技竞争力不高,加上国外科技对我国科技发展打压,使得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层层阻碍。科技发展受阻使得产业经济战略无法实现,制约了我国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2.我国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障碍
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严格的产业市场竞争秩序,产业集群发展缺乏必要的诚信和良好的环境支持。第二,企业之间的发展没有实现专业化分工,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零散、缺乏配合,由此使得企业内部存在重复施工建设的问题。第三,不同行业企业之间各部门各自为政,在发展的时候只考虑部门利益,忽视了对企业整体利益的考虑。
3.企业人才的缺失
受我国 工资水平不高的影响,工人在工作之后无法定期是受到专业技术培训和再教育,工人的基本素质普遍偏低,由此导致我国一般工程技术性人才较多,但是高端技术性人才较少。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在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的背景下,产业经济发展将会显得更加困难,一般工程技术人才也会被国外跨国公司吸引,加速人才的流失。
4.产业经济生态化的薄弱
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虽然开启了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园区,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表现在思想理念、技术应用、体制等方面的差距,产业经济循环生态化发展实力比较薄弱。
二、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分析
1.实现全球化产业转移
受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产业体系也融入到全球经济范围内,产业竞争优势的彰显不仅表现在企业总体经济实力,而且还表现在企业自身发展和上下游产业国之间的关系上,即上游企业的发展优势能够为下游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另外,企业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的配合也能够帮助企业在经济大潮中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地位。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体现之一就是产业转移全球化。
第一,产业转移全球化的实现能够使企业发展打破自身资源和市场的束缚,加强企业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国际化。另外,产业分工从不同产业全球分工朝着企业内部的全球分工转变发展,在企业生产要素的不断积累下,企业内部也会发生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其产业结构调整都会受到世界性产业转移的影响。第二,产业转移全球化影响国家结构经济调整。国际性的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受国际贸易和技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在国际性的产业转移发展中,国际资本往往是从高流向低,同时会带动产业其他资源的转移,影响国际分工布局和国家的世界经济地位。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控制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并以多种方式向发展中国家传递过剩生产力,能够带动发展中国家的个新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也会利用自己在国际分工上的优势,积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一切资源和力量。
2.实现全球化产业升级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个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开始进行交叉投资,实现了本国贸易的国际化发展。通过跨国流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全球性产业体系。在全球性产业体系的影响下,能够促进产业内部各环节、要素和技术的调整,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下产生的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表现在产业调整和转移带来产业数量的扩张性发展,在产业数量增长下带来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和更大规模的产业。之后,在国和国之间的交流下,产业升级进度加快,呈现出全球性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主要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并在全球范围中寻找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资源,跨国公司对分散的资源重组优化,降低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成本,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国际化发展,并逐渐渗透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中。很多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承接发达国家在产业转移中的剩余技术,并结合自身发展将这些技术转换为自己的高新技术,由此技术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3.融合化的产业经济
受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世界经济运行发展主体从侧重制造业和自然资源利用的企业向侧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企业过度,以往的环境要素开展向内置化的企业系统要素发展转变。原来以国家为边界的产业系统朝着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转变。
全球产业体系的形成对世界各国独立产业体系产生了冲击,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互相独立又相互依存、制约的产业经济体系。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个国家之间的融合发展程度加强,产业经济显示出了融合发展趋势。
4.知识化的产业经济
世界产业结构开始从刚性结构向柔性结构转变,即表现在从生产重型化生产技术结构向以服务、知识、信息和服务等为主的软型化生产结构。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金融业、信息行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中加大,使得世界产业结构呈现了知识化发展趋势。产业结构知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教育和科研产业化发展。教育和科研产业化发展促使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大了对知识和服务的需求。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加,促进了世界各国科研教育的扩张。在知识力量的作用下,教育和科研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为此,知识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进行发展。第二,从事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等知识型人才所占比重加大。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往往是第三服务业,包括各种经营管理活动、信息处理、财务会计、后勤保洁等。在生产力不断提升和产品知识密集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自我服务发展无法满足更高效率的要求,一些服务生产从加工制造业中脱离出来,由专业的公司和机构管理,由此知识产业在产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产业经济呈现出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5.绿色化的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绿色化主要是指产业在发展的时候根据自然生态规律来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类别的产业部门要结合发展实际建立资源循环再利用发展模式,从而在发展产业的时候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下,人们加强了对绿色产业经济的追求。产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进行绿色化发展。通过对产业生态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回收再利用可以实现产业领域和生态环境的融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建设下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要求下,产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战略,实现企业市场经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齐发展,从而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水平,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企业发展的影响下,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表现在全球化产业转移、升级、融合、知识性、绿色化发展几方面,基于产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特点,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加强对产业经济新趋势分析,结合实际探讨出适合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华. 论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J]. 经营管理者,2016,(29):239.
[2]任兴洲.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01):5-7.
[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谷建全.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河南为例[J]. 中州学刊,2014,(11):44-48.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山东省不仅是我国最早发展蔬菜产业的省份,也是我国蔬菜实现产业化以来,最早达到较高水平的省份之一[1]。同时作为我国第一蔬菜出口大省和我国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尤其是20世纪80-90年代,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从对“土温室”科学改造成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开始,一场反季节种植蔬菜的技术革命迅速展开。从此,山东寿光蔬菜也开始了从季节性露天栽培向“四季常青,四季有菜”的大跨度发展。
一、山东省蔬菜产业的发展规模
我省1991年至2006年蔬菜面积、产量及产值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山东省蔬菜的栽培面积持续稳定在3000万亩上下。2003年,山东的蔬菜栽培面积达到历史最高位,比1991年高出3175.5万亩,为1991年的6.387倍;总产量为1991年总产量的7.101倍;总产值则为1991年总产值的16.087倍。到2006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有减少,减少量分别为764.0万亩和1160.0万吨,但是总产值却比2003年多出了239.2亿元,为其1.323倍。
二、山东省蔬菜种植面积与产量
近些年,我省蔬菜产业的播种面积一直处于全国第一位,播种面积表现为良好的增长态势。1995年至2002年的八年间,山东省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1115.4千公顷,其中我省2002年种植面积为1995年的2.30倍,远高于全国2002年对1995年的1.82倍,我省与全国八年间蔬菜种植面积具体数据见表2。
2002年之后,我省蔬菜产业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和总产值依然常年位列全国第一位,其中蔬菜总产量与总产值总体上都呈现为增长态势,但是总产值增长更为突出,播种面积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有资料显示,我省2004年的蔬菜产业总产值为716.05亿元,而2013年的蔬菜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582.00亿元,是2004年总产值的2.21倍,增长速度很是惊人,其中2013年为最大增长幅度。2004年至2013年,山东省蔬菜产业的播种面积的增长率为7%,生产产量的增长率为9%[2],见图1。
三、农民经济收入
根据山东三农网2016年5月28日报道,一季度寿光市预测蔬菜瓜果总产量114.8万吨,同比下降1.1%。但蔬菜价格较往年同期涨幅明显,所以,菜农总体收入不降反升。4月1日,圣城街道南徐村菜农刘志堂80米的茄子大棚预计摘1000斤。现在茄子价格每斤在3元左右,一次就能收入3000多元,每隔3天就得摘一次。
四、山东省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
出口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技术水平、等综合国力的体现,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可推断出口竞争力的概念为:出口竞争力是指在现有的宏观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上,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产业(服务)成本和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特性来取得最佳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能力。但一个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可以用表3所给的一些指标进行衡量,山东省历年竞争力指标数值见表3所示[3]。
有资料显示,2003和2004年山东省出口蔬菜177.5万吨和187.4万吨,创汇额分别为9.84亿美元和12.49亿美元;2005和2006年则出口蔬菜245.05万吨和275.5万吨,创汇额增加明显,分别为15.37亿美元和20.08亿美元[4]。
参考文献:
[1] 曲文超,宫钦涛,于善增.山东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2(32):437-438.
一、招商引资对城乡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用
(一)正效用
城乡产业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限制性因素就是资本投入不足,在招商引资实施的过程中,这一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例如,某地区人口当中以农村人口为主,具有效数据显示,在原始经济发展过程中,单纯依靠银行的融资投入,该地区经济始终呈现负增长的状态,银行为了保持盈利,只能将发放出去的贷款不断的收回,却不愿继续发放。而现阶段的固定资本,招商引资是最主要的方式,投资增加,该区域新型的项目和资金增多,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招商引资对城乡产业经济发展的正效用还包括机电的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素质,并增加了当地的就业率。某地区在实施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会促使当地工作岗位增加,这样一来,该地区会有更多的农业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提高了就业率。外商在选择劳动力的过程中,会重视对这部分人口的使用,这是因为他们拥有较低的用工价格,能够极大的节省成本。据有效数据显示,某城乡地区在进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不仅极大的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当地政府相关负担也得以减轻,同时也带动周边城乡剩余劳动力的工作率。与此同时,招商引资实施过程中,还给当地注入了新鲜的经济血液,当地工业或其他项目增加,工人或农民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思想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当地劳动力素质大大上升。招商引资的实施,还具备加强当地经济同其他地区经济交流的效用,能够在不断发展中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思想等,对于当地人们思想的进步具有重要贡献[1]。
(二)负效用
然而招商引资在实施过程中,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效用。首先,增加了当地的资源压力。在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城乡经济不发达过程中,投资者会进行大量圈地,这就会造成很多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当土地资源被占用,由于投资者个人原因或者商业角度考虑来看,没有立刻开发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同时这种招商引资还会导致当地的自然资源及土地以较快的速度地价流失,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资源的再生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不法投资商一味的追求短期利益造成资源的浪费是不可弥补的[2]。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种做法没有遵循土地价值规律,会导致社会安定受到威胁,最终将以环境恶化的形式回报人类。同时,某地区在实施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通常会选择对环保要求低和污染管制松懈的地区,长此以往,那些招商引资发达的地区会出现严重的污染,一旦当地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管制,对于该地区长期可持续经济发展将造成严重的阻碍。例如,在电池生产的过程中,主要原料为硫酸和铅等严重污染物,因此已经被国外多地拒绝,但是我国仍有部分投资者在招商引资条件下进行了生产,极大的破坏了当地的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二、城乡产业经济发展中招商引资的措施
首先,恰当选择产业。在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对招商引资给当地带来的正、负效用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基础上总结出,要想实现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招商引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产业的正确选择。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恰当的选择产业,过程中,应注重向前关联效应,也就是说,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固有的丰富资源进行,降低原料成本,同时还应当注重向后关联效应,也就是说一旦建立主导产业,需要对与其相关的原料制造及设备生产等产业进行建设,从而丰富当地经济种类。招商引资过程中,一定要对首先进行经济投入的部门进行科学的选择,它是带动该地区其他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次,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在科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中要想充分运用招商引资,必须加大对技术的引进力度。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该地区在不断发展中也能够更容易吸引更多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进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传统产业引进先进技术来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招聘及提供优质待遇的方式招揽科技人才,不断提高当地管理、技术及理念等各方面水平[4]。
当前,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农村人口过多与拥有资源、财富较少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1 改革户籍制度以及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种种社会福利政策。影响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地区和城乡之间顺畅转移的主要障碍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种种社会福利政策。有了城市户籍就象征着一种优越的社会身份,从就业工资、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住房租购到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都优越于农民,农民即使是进城务工,由于不是城市居民户口,根本就无法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工资水平低,参加社会保障难,即使能参保也远低于城镇居民水平,子女上学就业也不能享受城镇居民待遇。
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不论是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还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彻底改革现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及其社会福利政策,实行城乡统一的一元户籍制度,建立无差别、无歧视的社会保障体系,让进城农民能充分享受自由迁徙的权利,拥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只有这样,农村劳动力才能向外顺利转移,农民转变为市民的渠道才能没有制度障碍。
2 加快转移农民工的就业和安置步伐。据测算,2007年以后,如果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每年保持在2%,到2030年中国仍将有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可见,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个长期的过程。要把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人口、扩大非农就业作为实现农村产业经济的前提。
目前中国正处在第一代农民工向第二代的农民工快速转换的后期,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的农民工已经超过一亿人,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他们对土地的情结弱化,务农意愿低,向往城市文明生活,渴望成为城市“新市民”。政府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制定一系列政策。比如通过发展城镇中小企业,让新生代农民工在中小城市定居下来;大量的外来人口落户不但会带来当地的房地产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民工的吃苦耐劳也会为当地的再发展与繁荣做出很大的贡献。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是依靠新移民给本国带来新的发展活力的,欧洲近年来也一直在吸收外来新移民。大量的新移民定居落户,原来的中小城镇就可以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中型城市,通过人口集聚效应而繁荣起来。
加大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免费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联合一些工业园区企业或培训机构对农民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使他们拥有一定技能,能够及时就业。
稳定就业。农民工流出地区的政府部门,主动到外地联系就业。到一些用工较多的地方,比如温州、义乌、深圳等地区联系就业岗位,与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的宣传,促进农民工的顺畅流动。
二、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本开放,解决好新型农民的培养问题
资本和技术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最活跃、最具能动性和长期起作用的是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是现代农业的目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部分村干部也长期在外务工,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因此,在注重增加物质资小投入的同时,必须下大工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进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产业化提供强人的人才智力支持。
加快职业教育,逐步实行农村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对于广大中低收入的农村家庭来说,职业教育学杂费标准较高,预期个人收益又无优势,这必然对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产生限制。在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党和国家优先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加大公共投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特别要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
鼓励城市各类人才到农村服务,大力培养各种本土人才。从党政机关抽调人才到农村任教、支教、扶贫;加大对大专院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去施展才能;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外出农民工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农民工与农村、农业有天然联系,要因势利导,吸引大批农民工中的“能人”回到农村,把资金和发达地区的市场观念、管理理念带回家乡,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带领农民搞好农产品营销,开发未利用资源,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使之成为推动农村经济产业化的中间力量。
三、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