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9:27: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教育的启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安・谢・马卡连柯(1888―1939)是苏联早期的教育家和作家,他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的同时,还勤于著述,撰写了许多教育著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其中劳动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以期对现代儿童劳动教育有所启示。
1马卡连柯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在马卡连柯关于劳动教育的论述中,他按照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来讨论劳动的教育意义,其教育著作《儿童教育讲座》中就提出了劳动教育的价值:“正确的苏维埃教育如果不是劳动的教育,那是不能想象的。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明幸福的基础。”劳动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教育能使儿童了解劳动的必要性,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劳动的习惯。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儿童会养成劳动的牢固习惯,产生对劳动的兴趣,会把劳动当作表现其人格和才能的主要形式,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养成儿童热爱劳动的情绪情感。
(2)劳动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提高儿童的劳动能力,还可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劳动可以使儿童手脑并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促进智力的发展,在劳动的过程中,儿童能感受到我能帮助别人,但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形成初步合作的意识,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3)劳动教育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儿童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发展。儿童在劳动的过程中,通过为自己或者为他人的服务,或是体验参与他人劳动的境况,有助于儿童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培养责任感,增强自信心,从而进行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对儿童开展适宜的劳动教育,还能培养儿童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2集体劳动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
马卡连柯认为学校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所有的教育实践中,马卡连柯把劳动教育和集体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他把“通过集体” 、“ 在集体中” 和“为了集体”而教育的思想广泛地运用到劳动教育之中,因为他认为,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正是在集体组织中进行分工和协作,把劳动教育与集体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每个成员都能做到热爱劳动,关爱集体和他人,发现集体力量的伟大,体验个人的价值存在,养成珍惜个人和他人劳动成果的习惯。反之,如果没有集体,就没有劳动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儿童也不能更好地感受个人价值和集体存在的意义。
如果说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那么劳动教育的重要辅助则是家庭。马卡连柯十分重视儿童的家庭劳动教育。他曾指出:“在教育自己儿童的工作中,父母永远不应该忘记劳动的原则……正是家庭的劳动锻炼,对于人们未来的熟练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家庭里获得了正确劳动教育的儿童,以后就会很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专门教育。”马卡连柯认为家庭劳动教育与儿童未来的工作技术有密切关系,即能否进行合理的劳动教育会影响儿童未来熟练技术的获得。因此在家庭里获得了正确劳动教育经验的儿童,在未来生活中就能很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专门教育。如果儿童期在家庭里没有接受任何劳动经验的儿童,虽然以后他会接受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但他也不会获得很好的熟练技术,还可能会面临各种失败,可能会成为不合格的工作者。所以家庭是儿童劳动教育的重要辅助场所,对儿童劳动教育观念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3.1一日活动中贯穿劳动教育
儿童的一日活动中有专门的教育活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劳动教育,比如在相关的语言领域、社会领域,我们可以直接提出相应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的培养目标,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在游戏活动中,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寓教于乐;儿童还可以参与环境创设体验劳动的乐趣。在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充满了劳动教育的契机,在日常生活中,贯穿劳动教育,能提高儿童的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体会到为他人服务的价值感,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3.2重视家庭中的劳动教育
目前,因为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家长较重视儿童早期智能教育,身体健康教育,但却普遍忽视了儿童的劳动教育。儿童时期是劳动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家长的劳动行为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形成爱劳动的习惯。家长可借鉴马卡连柯的思想,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合理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让儿童做力所能及的事,使家庭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
3.3注意劳动教育与品德教育相结合
马卡连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特别强调在对儿童开展劳动教育时应当进行相应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教育,让儿童通过劳动感受对错、美丑、善恶,促进儿童精神的成长,从而体现儿童劳动所蕴含的教育性,发挥劳动的教化作用。比如,在语言领域活动中,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儿童了解劳动创造了人类并推动人类进步,对待劳动要诚实,有社会责任感,不管事大事小,都要认真对待;在音乐活动中,可学唱《劳动最光荣》,理解劳动的光荣与伟大;鼓励儿童自己的事自己做,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5] 杨琳.劳动者工资共决[J].瞭望,2010(18).
[6] 祖林.日本班组的恳谈文化[J].现代班组,2010(7).
[7] 杨志明.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展和谐劳动关系[J].求是,2010(4).
[8] 刘晓倩.日本劳动关系的调整变化与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0(2).
[9] 周云峰.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参考,2008(60).
当前我们处在离休干部逐年递减,退休干部逐年递增的转型时期,如何加强新时期的老干部教育活动工作,推进文化养老、精神养老,不仅是贯彻党的十精神,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服务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
胶州市老年教育活动工作的整体现状。从目前全市老年教育活动的整体现状来看,全市的老干部教育活动工作无论是在活动场所的建设还是日常活动的开展,较以前相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几年,胶州市老干部活动学习场所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市811个村庄中,占40%的村庄开办了老年学校,建立了门球场。教育、活动场所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6500多名教育、活动骨干活跃在全市城乡和村庄,基本达到了活动多、频率高、人气旺的目标要求。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当前的老干部教育活动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是面上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全市老年教育活动工作的总体发展状况是,城区办事处优于乡镇,乡镇又优于市直部门单位。有的单位领导重视,资金支持到位,老干部工作负责人热心推进,老年人积极参与,使单位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象我市的中云办事处、三里河办事处、阜安办事处、胶北办事处所辖的部分社区、居委会,活动开展的非常有生命力,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前来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而有的单位,却存在“有形式,无内容”或“有形式,少内容”的现状。市直部门单位整合办公场所,统一搬入新城区后很多单位已没有单独的办公地点,原先与单位合署的活动场所自然而然的消失了,有的市直部门单位的领导比较重视,又在外面专门为单位的退休干部租了活动场所,象安检局、民政局等单位专门在局老干部居住集中的社区租了活动室,配齐了活动设施,供老干部活动。市联社还专门为老干部建起了活动楼,购置了活动器材。
二是部分活动场所形同虚设。胶州市从08年就开始了争创老年示范校活动,这项活动到现在我们已经开展了7年,到目前已争创青岛级的有23所,胶州级的117所,而这些评选上的老年示范校也并不是说就真正达到了规范化老年学校的标准,通常是“门外挂着牌子,门内空着房子”,基本上属于“三无”学校,无固定的教师、无固定的授课时间,无固定的场地。计生检查时换上计生的“人口学校”,妇联检查时换上“妇女之家”,老干局检查时再换上“老年学校”。这些达标的23所青岛级示范校中,有22处是镇村老年学校,市直部门单位也仅有教体局一个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单位成立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利用率只占13%,成立的老年学校数也只占35%。
三是学习活动内容单一难以聚集人气。胶州市当前的老干部活动室很多是小屋一间,小桌几张,象棋一放,三五个人一聚,这可以说是我们60%以上的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缩影了。年复一年就是那么几个人,就是那几种活动。如果你想要学点剪纸、秧歌之类的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而我们的市老年大学为什么却会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肯定与老年大学的课程设制多样化、适合老年人的需求不无关系。郭家庄居委会不仅成立了秧歌、腰鼓、拳剑等队伍,而且有经国家或省培训结业发证的辅导员,他们代表胶州参加青岛的比赛,通常是青岛市的市南区、市北区都是他们的手下败将。三里河办事处的刘家村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起拥有图书室、综合文体活动室、排练室、乒乓球室、门球场、篮球场、健身路径等设施的文体活动中心,组建了秧歌、门球、太极柔力球、锣鼓、戏曲等文体活动队伍,业余时间文体活动中心里,读书看报、远程学习、健身娱乐。每逢重大节日,村里都会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演出,文体健身已成刘家村的时尚。可以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
二、出现以上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缺少了搞好教育活动的前提,从领导到工作人员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老干部教育活动工作,不关乎经济发展,我们在坐的很多单位的领导都没有将这项工作真正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内,没有给予统筹考虑。但实际上这是一项功德事业,是提升老干部生活质量的必然需求,虽不能拉动经济增长但却也关乎社会和谐。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今天实际上是在为我们以后的老年生活打基础。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争取主要领导的支持,切实形成“党政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局面。
二是缺少了搞好教育活动工作的基础,资金投入需要加强。因为资金的有限,再加上我们又不努力争取,领导是很难将资金投资在老干部教育活动这种见效慢效果不显著又没有硬性考核指标的公益事业上来的。资金的来源我们也不能仅靠政府支持,政府给钱我们就干不给就不干。而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我们可以主动的拉赞助、组建演出团队实行有偿服务等措施。象我们现在有很多银行、开发商、敬老院,他们也很希望与我们合作,他们为宣传他们的产品、服务,我们为开展活动争取经费,这是一项双赢的举措。
三是缺少了搞好教育活动的主体,文体热心人有待挖掘。这项工作虽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激情,但市直部门单位的老干部工作负责人多数是兼职,如果有别的工作冲击,势必会影响到老干部教育活动工作的开展。而我们镇处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主任虽然是专职,但却存在年势已高,因退居二线工作协调难度大的现状,基本上是在凭良心热心干工作。一个人可以带动一方文化的发展,我们周围并不缺少剪纸、秧歌、绘画之类的民间高手,却缺少让他们展示的舞台。胶北办事处的郭维全带动周围100多人发展剪纸,胶莱镇石门子口村退休教师王法伦自费创办“怡弘斋”书屋,至今已藏书8000余册。这些文化引领者都值得我们学习引荐。
三、老干部教育活动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是重视发展老年教育活动工作,增强老干部文化建设的紧迫性。老干部离退休前,工作和生活的重心在工作岗位,精神专注于工作岗位;离退休后,随着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生活环境的改变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他们需要重新构建精神家园,建立新的精神依托。同时,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裕的前提下,老干部转向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且这种原发性追求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会越来越强烈。再加上现在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和多元,对老干部产生强烈的吸引和影响,目前开展的如火如荼的佳木斯健身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就是一个很好地证明。激发老干部参与和体验文化的愿望。老干部所处的人生阶段以休闲为主,他们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把发展老干部教育活动工作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出本单位老年教育活动发展的近期规划和远景目标。建立老年教育活动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口增长挂钩的调节机制。坚持老年教育的公益性,加大对老年教育活动工作的资金投入,实行政府主导与运用市场机制推动社会各方参与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推动老年教育活动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制定优惠政策,按照多层次、多体制、多渠道的原则,实行公办、民办、集体办多条腿走路,吸纳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加大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对老干部的开放度。
新课程改革将小学劳动课程与技术教育课程归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框架之下,同时,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于教学课程进行优化和改良,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虽然课程改革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也需要进行高度的反思。本文就是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思考,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很多小学都认识到综合实践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很多小学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依据相关规定,小学院校综合实践劳动课程需要保证每周三课时,但一些小学院校在劳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将小学劳动和技术教育与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领域相融合,并且只有一个课时。这样的课时设置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是不相符的,很多教师对此也很茫然,因为多领域的融合不知道教学活动的开展该如何下手,甚至一些教师对劳动与技术教育采取忽略的态度,基于此,小学院校对于课程设置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地位不明确
以往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学中以单独的课程存在,并且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与技术教育被归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框架下,将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良好地呈现出来,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空间也变得更为广阔。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原本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了满足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融入综合实践课程的整体框架之下,使得很多教育工作人员对于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视有所弱化,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也不能融入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的内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地位不明确,对于课程教学改革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思考
(一)提升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小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合理、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这样才符合课程教育改革的初衷,进一步扩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空间。虽然劳动与技术教育被归纳于综合实践课程框架之下,但是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也需要保证,同时还需要安排专业的教育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使得劳动与技术教育得到了重视,没有对课程教学改革造成不良影响,还能使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内容落实到位,小学教师不必再为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感到困惑,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落实探究性学习,健全和完善劳动技术教育体系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课程教学改革后,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的征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国很多的小学院校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科应用的教材并没有征订,给教师教学活动的落实、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多阻碍。因此,小学院校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是教育工作人员要注重创新,以小学院校的特色为基础,创建符合小学院校教学实际情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体系。教育工作人员在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落实探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探索、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明确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地位,同时也促进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与技术教育被归纳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院校和相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对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从而促进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扩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空间,更好地保证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流动生命周期、农民工低龄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编号:2012M520497)。
摘要 在讨论了学界关于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争议之后,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生命周期的观察,将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农村非农产业就业阶段,第二个阶段为进入城镇常住就业阶段,第三个阶段为迁移取得城镇户籍阶段,并结合其他控制变量建立了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多元回归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劳动力流动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二阶段劳动力流动不明显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三阶段劳动力流动也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三个阶段劳动力流动的综合影响是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我国现实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随着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逐步缩小,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城市偏向的科教文卫财政支出和对外贸易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生命周期;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多元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3)11-0102-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11.015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限制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逐步放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大规模产生,城镇化进程也大大加快。由于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的流动是由城乡收入差距所拉动,那么流动本身应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然而,实际上我们所观察到的城乡收入差距在大多数年份却不断扩大。这让包括蔡在内的很多学者产生了疑惑:为什么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同时存在?究竟是这种劳动力流动没有遵循追求更高收入的经济理性,还是这个流动规模还不够?[1] 因此,本文拟在讨论学界关于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争议基础上,从农村劳动力流动生命周期的视角,分析我国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困扰学界已久的“迁移谜题”进行解释。
1 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争议
关于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但这种作用被劳动力市场扭曲大大削弱;第二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抬升了城镇已有劳动力的工资,无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三种观点认为,劳动力流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多数学者认为劳动力流动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Khan和Riskin通过对中国1995-2002年家庭收入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将迁移者计入城镇人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城乡差距[2]。陆铭、陈钊通过对1987-2001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并且考虑了城市化指标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发现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在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支持农业财政支出比重和农业贷款比重在各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3]。刘学军、赵耀辉使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在我国大中城市中劳动力流动对本地劳动者就业率和工资的影响,发现外来劳动力对城市本地劳动力的就业率和工资均具有统计上显著的负向作用,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劳动力流动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4]。
包括户籍制度因素在内的劳动力市场扭曲削弱了劳动力流动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王美艳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来劳动力在相同的就业岗位上工资低于城市本地劳动力的部分,39%应该归因于户籍身份的差异[5]。Lin、Wang和Zhao通过估计迁移者对收入差距的反应弹性,认为迁移确实是一种缩小差距的机制,但他们同时也观察到,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和沿海地区过快的发展速度,目前的迁移规模还不足以缩小现存的收入差距[6]。蔡认为,中国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是一种制度现象,即由于户籍制度等对劳动力永久迁移的约束,目前的劳动力流动不能根本性地完成农村劳动者居住地和职业身份的改变,从而不能满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条件[7]。孙宁华、堵溢和洪永淼用一个包含两部门间不同程度扭曲的一般均衡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劳动力市场的扭曲程度成正比[8]。
少数学者认为若劳动力流动导致城镇已有劳动力的工资提升,将无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钟笑寒的研究发现中国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存在职业与工资上的差别以及劳动力流动没有伴随地区间工资差距的缩小的原因在于,劳动力流动促进了工人的重新配对(劳动再分工), 城镇劳动力从事“白领”工作,农村劳动力从事“蓝领”工作,进而造成了职业上的差别,并提高了当地工人的工资,从而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他同时指出,经济发展,特别是由于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的经济发展,有可能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加剧,但这种不平等加剧没有理由被认为是坏的结果,因为它是经济理性的自然选择,来源于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劳动分工以及总体经济效率的提升,而不是出于再分配政策(例如“税收”政策)扭曲效应[9]。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劳动力流动是缩小还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一些先决条件。沈坤荣、余吉祥发现: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使得农村移民和城镇本地劳动力在分工合作中实现共赢,因此,农村移民可能会有益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不过由于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仍然存在,城乡劳动力资源难以获得最佳配置,这又不利于农村移民和城镇本地劳动力分工合作关系的展开,从而抑制了农村移民溢出效应的发挥;农村移民能够对城镇居民的收入产生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只有在那些市场化发育水平较高的地区才成立,若没有市场化改革,农村移民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将是负向的。因此,劳动力流动是缩小了还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是不确定的[10]。此外,许召元、李善同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通过引入资本的外部性、劳动力的不完全流动性以及城市经济学中的拥挤效应,建立了一个两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证明了由于存在“资本追逐劳动”的现象,区域间的劳动力迁移可能缩小、也可能扩大地区差距,这主要取决于资本的外部性和拥挤效应的相对大小,以及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技能差异 [11]。
此外,我国现有的统计方法也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被高估或低估。Sicular等认为,大多数研究没有考虑生活成本方面的空间差异,如果城市地区的生活成本高于农村地区,真实的收入差距并没有像文献表明的那么大;大多数关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评估排除了居住在城镇但没有城镇户籍的人员,剔出这个低于城镇居民但高于农村居民群体,意味着高估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12]。李实、罗楚亮用帕累托分布修正了住户调查抽样偏差对收入差距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收入人群样本偏差导致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较大程度上被低估[13]。
上述关于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争议表明:作为经济学领域的主流议题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获得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特征及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研究都将劳动力流动当成了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忽视了不同阶段(类型)劳动力流动的差异性以及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这正是本文要尝试解决的问题。
2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分析框架
2.1 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
城乡收入差距,一般采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表示。任何对这两个指标的影响都将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考虑到统计因素同时存在高估和低估城乡收入差距的倾向,在本文的分析中,假定统计因素的影响是中性的。
由于城镇化过程的劳动力流动既会影响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会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水平,因此劳动力流动通常是研究城乡收入差距最受关注的方向。通过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生命周期的观察,一般的农村农业劳动力,从离开农村第一产业进入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然后流动到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到最后获得城镇户籍、彻底成为城镇的一员的整个流动过程中,可能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农村非农产业就业阶段,第二个阶段为进入城镇常住就业阶段,第三个阶段为迁移取得城镇户籍阶段。与这三个阶段对应的劳动力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农村非农产业就业劳动力,第二类是城镇常住农业户籍劳动力,第三类是迁移取得城镇户籍劳动力。处于不同阶段的劳动力,流动特征不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有差异。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劳动力流动的总体来说,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具有时间的先后逻辑性,但对于劳动力个体来说,并不必然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可能跨越了其中一个或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的劳动力,在统计口径中被列入了农村常住人口范畴,属于农村的流动和潜在流动人员。其基本特征是:离开农村第一产业进入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工作地点变化较大,甚至在城乡之间往返流动,无固定城镇工作单位,无固定城镇住所,城镇连续工作时间不确定,收入绝大多数带回农村老家(扣除基本生活费)。处于这一阶段的劳动力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已经开始流动并在城镇临时工作,从事的多是一些城镇居民不愿参与的条件艰苦、收入较低、就业不稳定的建筑、帮佣、保洁、贩卖等工种,因此不会对城镇居民的就业机会产生挤压效应,而且,即使这些人在城镇中连续工作超过6个月,也会由于其经济与农村家庭连为一体,不会被国家统计部门列入城镇常住人口;另一种情况是仍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尚未开始流动,但这批已经离开第一产业的人通常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或正在实施流动准备但未找到合适的流动去向,属于农村的潜在流动人口。考虑到我国目前尚未有将这两种情况进行区分的统计数据,而且这两种情况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影响方向是一致的,故而合并在一起考虑。因此,第一阶段的劳动力流动在不减少农业产出的情况下增加了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且未对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产生影响,会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第二阶段中的劳动力,在统计口径中被列入城镇常住人口,属于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农村流动人口。其基本特征是:有较固定城镇工作单位,有较固定城市住所,城镇连续工作时间较长,收入一部分带回老家(另一部分在城镇消费)。由于处于这一阶段的劳动力从事的职业和岗位一般要优于第一阶段,而且会长期就业,将会对原有的城镇居民就业产生一定的挤压效应。由于这部分劳动力被国家统计部门列入城镇常住人口,就业的积压效应将在城镇居民群体内部消化。由于这部分人的收入被从农村居民的收入中分离出来而被列入城镇居民收入,将这部分劳动力统计为城镇常住人口同时降低了农村居民总收入和农村居民总人口,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将取决于流回农村的收入金额。假定原有m个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金额为r,其中1个人被统计为城镇人口,其收入金额为r′(显然r′>r),带回农村的收入金额为r″(显然r′>″),则新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金额为:(mr-r′+r″)/(m-1)=r+(r-r′+r″)/(m-1)。新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否高于原有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取决于r-r′+r″是否大于零。由于r-r′肯定为负数,r-r′+r″是否大于零也就取决于r″能否够弥补r-r′这个负数。现实意义就是,统计为城镇人口的劳动力带回农村的收入金额r″能否弥补因其原来对农村总收入的额外贡献r-r′。若能,此人被统计为城镇人口将会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反之则会降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我国目前第二阶段的劳动力主要由农民工组成,而农民工中的“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转移行为差异很大,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主要将收入带回老家的情况,“新生代农民工”则更倾向于在城市消费,二者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方向是不同的,因而第二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存在不确定性,为便于后面的统计计量,暂时假定为负向的影响,即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第三阶段中的劳动力,在统计口径中被列入城镇常住人口,属于迁移取得城镇户籍的农村流动人口。其基本特征是:有固定工作单位,有固定城市住所,稳定在城市工作,收入主要留在城镇消费(一部回流到农村)。由于处于这一阶段的劳动力从事的职业和岗位一般要优于第一和第二阶段,而且也会长期就业,也会对已有的城镇居民就业产生一定的挤压效应。由于这部分劳动力属于城镇常住人口,就业的积压效应也将在城镇居民群体内部消化。通过获得户籍转化为城镇常住人口同时降低了农村居民总收入和农村居民总人口。与第二阶段的情况类似,这一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也取决于流回农村的收入金额。由于获得城镇户籍能够明显改善农村已转移人口在城镇中的社会经济地位,因而第三阶段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通常要高于第二阶段的劳动力,但由于今后要长期在城市中生活,第三阶段的劳动力能够向农村家庭转移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通常要低于第二阶段劳动力,因而第三阶段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也不确定,为便于后面的统计计量,暂时假定为正向的影响,即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除了劳动力流动因素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外,通常认为以下因素也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工业化的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金融发展强度的影响、金融支持农业的影响、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财政科教文卫支出的影响、对外贸易的影响、向农村转移收入的影响和宏观政策的影响。
2.2 变量选择与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以上对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分析,选择影响城乡收入差距(Urg)的变量和代表性指标进行城乡收入差距的评估。变量与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城镇户籍人口数量,1981年及以前直接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的城镇人口数, 1982年起按《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1999-2011)》中的城镇户籍人口为基础进行调整。财政农业支出额,从2007年起采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数据。其他数据若无特殊说明,均来自
《中国统计年鉴(1979-2011)》。
根据理论确定的指标影响方向,L1、L2、Am、Fu、Fa、Rt为逆指标,需要取倒数进行转换,统一为正向指标,即随着指标数值的增大,将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于不同指标的量纲不一致,各指标数据之间不具有可比性,要对各变量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各指标的量纲。
2.3 建立多元回归模型
在上述变量中,Urg 是被解释变量,代表城乡收入差距,L1、L2、L3是解释变量,代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劳动力流动,Id、Am、Fd、Fu、Fa、Fe、Ft、Rt是控制变量,代表其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D1、D2为虚拟变量,分别代表1978年至1984年、2003年至2010年宏观政策的影响。根据已有变量设置,构建如下多元回归方程,对各种因素对城乡收入的差距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
其中:c为常数项,μ为残差。
控制变量为
虚拟变量为
3 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上文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和已确定的数据来源,在SPSS17.0软件中进行多元回归模型的估计。各变量(解释变量、控制变量和虚拟变量)进入方程的方法为“向后”,删除变量的标准为统计显著性大于0.1。最终方程的各项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最终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调整R2达到0.961 8,F统计量达到135.196 5,说明多元回归方程总体显著性极高,拟合度也很好。三个解释变量L1、L2、L3最终都留在了方程中,但系数差异很大,显著性也不相同。
L1在0.01水平显著,变量系数达到0.127 3。根据之前的设定,L1为逆指标,因此,随着L1提高1个单位,因变量Urg的自然对数值将降低0.127 3个单位。因此,与之前的预测方向一致,第一个阶段劳动力流动(L1)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表明在尚未获得城镇就业机会的时候,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入非农领域工作,也可以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L2在0.05水平显著,变量系数为-0.026 6。根据之前的设定,L2为逆指标,因此,随着L2提高1个单位,因变量Urg的自然对数值将提高0.026 6个单位。出现上述情况,一方面可能由于以 “农民工”为主体的城镇常住农业户籍劳动力的低龄化趋势改变了城乡收入转移模式,进而影响了第二阶段劳动力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总体影响方向,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第二阶段的劳动力流动产生了钟笑寒[9]所提出的劳动分工效应促进了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进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L3在0.01水平显著,系数达到-0.117 5。随着L3提高1个单位,因变量Urg的自然对数值将降低0.117 5个单位。这说明以获得城镇户籍为主要标志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过程,有助于农业转移人口获得与原有城镇户籍劳动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待遇,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其收入水平和向农村转移收入的能力,改变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常住人口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利影响,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收敛。
八个控制变量中,Fd、Rt、Fu、Am、Fa由于显著性水平太低被依次排除,方程回归结果表明这几个变量的系数绝对值也很小,说明金融发展强度(Fd)、转移性收入(Rt)、金融支持农业(Fu)、农业现代化(Am)、财政农业支出(Fa)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很小且不显著。只有Id、Ft、Fe三个控制变量仍旧留在方程中。
Id在0.01水平显著,变量系数达到0.249 6。随着Id提高1个单位,因变量Urg的自然对数值将提高0.249 6个单位。表明工业化(Id)的提高能够在很高的显著水平下非常明显地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其影响甚至超过了三个阶段的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总和,成为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原因显然在于工业化过程带来的收入提高主要惠及了城镇居民。
Fe在0.01水平显著,变量系数达到0.091 7。随着Fe提高1个单位,因变量Urg的自然对数值将提高0.091 7个单位。表明财政科教文卫支出(Fe)的提高能够在很高的显著水平下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说明,城市的偏向的科教文卫支出也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Ft在0.01水平显著,变量系数达到0.048 5。随着Ft提高1个单位,因变量Urg的自然对数值将提高0.048 5个单位。表明对外贸易(Ft)的提高能够在很高的显著水平下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说明,对外贸易带来的福利增进也主要被城镇居民获得。
两个虚拟变量D2、D1由于显著性水平不高也被方程排除,说明从1978年到2010年的较长时间周期看,1978年至1984年的农村改革和2003年以来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对城乡收入影响不大,另一方可能是因为对城乡收入施加了相同比例的影响,而导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大。
4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视角将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劳动力流动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二阶段劳动力流动不明显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第三阶段劳动力流动也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三个阶段劳动力流动的综合影响是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与陆铭、陈钊 [3]等学者的主要研究结论一致。而我国现实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随着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逐步缩小,原因在于工业化过程、城市偏向的科教文卫财政支出和对外贸易等与劳动力流动无关的因素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第一,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劳动力根据个人与家庭禀赋情况参与农村地区的非农产业就业,重点发展与本地区社会经济特征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工作,实现农村劳动力配置的局部优化;第二,应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妥善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落户问题,推动农民工平等享有劳动报酬、子女教育、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住房租购、文化服务等基本权益;第三,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和自由流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着力构建“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ZK(#]蔡.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Cai Fang. Lewis Turning Point: A Coming New Stag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8. ]
[2]Khan A R, Riskin C. Chinas Household Income and Its Distribution, 1995 and 2002[J]. The China Quarterly, 2005,(2):356-384.
[3]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50-58.[Lu Ming, Chen Zhao. Urbanization, UrbanBiased Economic Policies and Urbanrural Inequality[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4,(6):50-58.]
[4]刘学军,赵耀辉.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9,(2):693-710.[Liu Xuejun, Zhao Yaohui. The Impact of Labor Migration on Urban Labor Markets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2009,(2):693-710. ]
[5]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与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5):36-46.[Wang Meiyan.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Wage Gaps in the Urban Labor Market: A Study of the Employment and Wages of Migrant Laborers[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5,(5):36-46.]
[6]Lin Justin Yifu, Wang Gewei, Zhao Yaohui,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004,52(3):587-603.
[7]蔡.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分析:解释流动与差距同时扩大的悖论[J].经济学动态,2005,(1):35-39.[ Cai Fang. The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alysis about Rural Surplus Labor Flow: Explain the Paradox of Flow and Gap Expand at the Same Time[J].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5,(1):35-39.]
[8]孙宁华,堵溢,洪永淼.劳动力市场扭曲、效率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管理世界[J]. 2009,(9):44-52.[Sun Ninghua, Du Yi, Hong Yongmiao. The Distortion of the Labor Market, the Difference in Its Efficiency, and the Income Disparity between Peasants and Town People[J]. Management World, 2009,(9):44-52.]
[9]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J].中国社会科学,2006,(1):34-46.[Zhong Xiaohan. Labor Flow and Wage Disparity[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6,(1):34-46.]
[10][ZK(#]沈坤荣,余吉祥.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市场化进程中城乡劳动力分工视角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1,(3):58-65.[Shen Kunrong, Yu Jixiang.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Flow to Chinas Urban Residents Income: The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vision of Urban and Rural Labor Force in the Marketization Process [J]. Management World, 2011,(3):58-6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大量中外合资、外资企业的介入,导致企业对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虽然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为求职者提供了许多岗位。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颇为严峻。许多企业招聘更加严格,许多高校毕业生、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待业者等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
一、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每年数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待业者等涌入市场,就业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等各种手段提高了就业率,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城镇就业为例,全国城镇就业状况较好,超额完成就业计划,如图1。但因各种原因部分职业人员流动率较大,其中,城镇失业率维持在4.1%左右,没有下降的趋势。
在待就业者人数增加的同时,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岗位。按供需人数而言,需求差距理应较小。但因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求职者自身能力与企业招聘需求不吻合等原因,出现就业、招聘两难的局面:求职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很多企业招聘不到优秀的人才。
造成就业难的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个人方面:从高校毕业生来看(1)自我定位不清晰,求职目标不够明确。(2)专业知识匮乏,缺乏工作经验,实践和动手能力也不足,难以胜任岗位要求。(3)心理素质低,承压和受挫能力较弱。(4)不了解经济、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多数人致力于进入国有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不愿进私营企业或其他小企业,不愿响应国家号召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以及艰苦边远的贫困地区就业。从农村剩余劳动力来看他们文化知识匮乏,无技能、无学历,单纯的依靠劳动力从事劳动密集型、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从下岗再就业者来看他们年龄偏大、记忆力较弱,学习能力和精力不足,缺乏技能,不易接受新知识和文化。
高校方面:(1)专业课程设置和使用教材老化。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更新教材,多数教材偏理论且老化。(2)老师教学内容僵硬,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实脱轨,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指导,不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轻视职业生涯规划。未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毕业指导单纯的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方针,缺乏针对性的指导策略。(4)与社会和企业脱轨。多数学校与校外合作较少,不能及时根据社会变化调整培养方案。由麦可思调查研究表明,一些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1]
社会和政府方面:(1)指导力度不足。经济和就业形势对于大学生择业的影响较大,但指导性和政策落实性不足。2)法律法规不完善。就业法律保障不健全,危害求职者合法权益,导致失业率增加。
二、企业需求现状及特点
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可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能吸纳的就业人数也不相同。相关信息表明: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为95.6%,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0.9%,比之前的需求减少0.1%,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3.5%。在企业用人需求中,内资企业占79.3%,其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23.2%、33.1%和9.1%;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5.1%。由此可见,私营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容纳的求职人数最多。
对若干大城市的调查数据可知:(1)63.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对男性和女性的需求比重分别为34.6%、29.2%。(2)87.5%的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年龄有所要求。要求劳动者年龄在16–24和25–3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比重分别为26.3%、36.8%。(3)约84%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要求。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大专文化程度和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分别为21.3%、36.6%、17%和8.9%。[2]
在求职中,应聘者是一个身具多种素质的综合体,有些能力是可以被看到的,有些能力是不易察觉的。Maclelland教授在人员招聘方面提出的素质冰山图表明:行为、知识和技能是水面以上的部分,可以合衡量;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水面以下的部分,是应聘者潜在的素质,不是短期内可以看到的。
央视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做过调查,结果显示:(1)雇主最重视面试者的素质主要有:实践能力、专业知识、淡吐表达、个性特征、形象气质(重视程度由高到低)。(2)在实习期内企业家最关注应聘者的能力主要有: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执行能力、创新精神(关注程度由高到低)。[3]
台湾青辅会对毕业生就业力进行调查,所归纳核心就业能力主要有:良好工作态度、稳定度及抗压性、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意愿及可塑性、表达沟通能力、发掘及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与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技能及外语能力。[4]
综上可知,企业招聘需求的一般特征可以归纳为:(1)基础能力(Basis)。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合作能力),适应能力(迅速适应环境,随机应变的能力),执行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等。(2)专业能力(Specialization)。主要包括:过硬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工作经验,特殊的工作技能等。(3)创新能力(Innovation)。主要包括:较强的学习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善于利用发散性思维,冲破沉浮观念,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他方面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水平,心理素质,职业素养,计算机应用技能,外语能力,职业规划,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其中,企业特别重视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有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较强的人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缩短培训期和磨合期,尽快创造工作效益。
三、基于企业需求的就业对策分析
只有求职者拥有竞争优势或符合企业要求的就业能力,才会尽快找到合适的岗位。对于就业能力,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者对此解读不一。综合而言是指一种综合职业能力,是求职者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抓住就业机会,获得工作岗位,并能胜任工作的实际能力。在分析企业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本文从个人、高校、企业和社会四方面着手,提出如下对策。
(一)全方位提升自身就业力
应届毕业生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做好职业规划。进入大学后要尽快了解本专业的职业方向和动态,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职业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2)提高专业水平和其他能力。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加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和外语能力,以便增加竞争优势,拓宽自己的就业面。(3)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前了解熟悉工作环境和本专业的工作内容。(4)关注时政和职场动态。关注经济动态、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调整求职心态。关注求职节目,听取职场达人意见,从应聘过程中学习应试技巧。全面培养创新意识,拓宽知识广度和深度,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当注意:(1)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2)响应国家号召实行多元化就业,在农村从事畜牧业或自主创业。下岗再就业者应当回炉学习,并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提升自我。
(二)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学生的就业力
高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完善学分制改革和课程设置。放宽对学制的限制,学生在完成规定学分的基础上可自愿选择性学习。[5]增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2)提高对老师招聘和授课的要求。逐步完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引入或参考国外的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在2002年推广试用的就业能力记分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专注和执着的态度等。(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从入学就要求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制定初步的职业规划,逐步修改完善。毕业时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择业,讲解经济政策形势和应试技巧等。(4)注重专业实习。高校应与用人单位和其他高校之间建立合作机制,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习。(5)邀请企业相关负责人或毕业生到校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职业规划,谈论求职准备,工作心得等。
(三)校企联合,缩小信息不对称差距
企业应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企业可以到高校招聘,送职工到高校学习理论知识,与学校签订协议委托培养专业人才。高校可以送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请企业负责人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传达职业箴言、就职前准备要求及职业精神等。双方互通招聘及就业信息,缩小信息不对称差距。
(四)国家和社会应当加强监督指引
辅助建立校企之间的联系并强化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建设,使合作法制化、公正化。实施政策激励制度,为提供实习岗位的企业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提供一些资金补助;对于支援边疆和偏远、贫穷村镇的毕业生提供相应的奖励和优惠补助;对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或其他人群给予政策优惠和相应的资金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监督对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应征入伍及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
四、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过热和金融危机等背景下,求职者若要顺利实现就业,必须综合利用各方资源,不断提升自身就业力;企业若要招聘到优秀的人才,提高职工素质,必须与学校联合、与社会接轨。政府和社会也应从各方辅助,致力于缩小信息不对称差距,努力打造满足企业招聘需求的优秀人才,以缓解高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人员等的就难困难局面。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lO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3-204.
[2]中国就业网.http:///.
[3]范泽瑛,谢超,高磊.关于毕业生就业力培养模式的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0).
按照我们国家的标准,六十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这个单纯就年龄为划分的标准,是作为一种退休年龄的制度而言,却并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事实表明,许多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科学家、发明家等,在他们的老年期仍然大有作为。因此,人到退休年龄时充分注意个别差异与个别需要而作适当的留任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在上几个年代,我国的老年人少,而且社会变迁也少,大多数的家庭生活稳定,家庭关系和睦,老年问题尚未成为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深刻变化,人生价值观念的更新,老年人的家庭成员也发生了变化,如失去了配偶,结了婚的子女离开家庭等等。更有甚者,有的子女照顾老人,其目的是为谋取老人的遗产;或虐待老人,使其无法生存。这样,就使老人价值观降低、孤独、无人照料,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尤其近年由于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老年人占的比例逐年升高,国内外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研究。例如兴起的科学有老年学,老年病学,老年心理学等等。作为与老年人健康问题接触机会颇多的医护人员,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与其心理因素有关,而心理因素能直接地反映到心理行为及其适应社会的行为。因此,大家都多些关心老年人,为使其能够在祥和的气氛中生活,展开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及对老年人适应社会的行为(简称适应行为)研究,是很必要的。本文就个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老年人的心理行为及其适应行为作粗略分析与体会,供同行们参考,以期作抛砖引玉之用。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你们《北京市关于调整原行业统筹企业单位2002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的请示》(京劳社养文〔2002〕5号)收悉。经审核,同意你市提出的原行业统筹企业2002年费率调整意见(见附表),请严格按照执行。
附表:北京市原行业统筹企业2002年批复费率表
二二年三月十三日
Various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endur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movement
SUN Li GAO Lipi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 City,Hangzhou 3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various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endur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movement. Methods A total of 72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3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forms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changes of 6MWD and IC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fatigue, breathing, emotion control ability scores change were also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6MW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6MW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nd 6MWD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ther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COPD patients; Stable stage; The elderly; Health education; Various forms; Exercise endurance; Quality of lif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引起的气流阻塞进行性加重的肺部疾病[1],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老年COPD患者目前只能控制,临床无法治愈,他们必须通过接受健康教育来学会自理和调整生活方式[3]。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 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身处理疾病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加强预防措施,从而减少病情的反复加重,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72例,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理解能力差、长期卧床、语言障碍者。
72例COPD患者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8岁。病程12~33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中专39例,大专及以上7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干预。老年患者因文化水平相对较低,通过制作VCD、多媒体、健康教育手册及便携式呼吸功能锻炼卡片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方便患者自我学习,使抽象的内容更为具体,通过多方式、多感官的刺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承受力等个体差异采取小组教育跟个案教育相互结合。小组健康教育是将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集中起来进行统一同一内容授课。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即采用一对一的教育模式,对接受能力差、有焦虑情绪的患者采取“一对一”心理疏导和呼吸功能锻炼指导[5]。同时可以邀请主要照顾者参与学习、分享及交流。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加强心理支持 COPD患者长期患病,易出现心理压抑、焦虑、烦躁等负性心理,因此,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对患者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针对患者的烦恼和苦闷加以正确疏导,定期举办患者经验交流会,互相交流,彼此增强信心,鼓励家庭亲友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经济上的帮助。
1.2.2 饮食指导 向患者宣教饮食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饮食搭配要合理。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保证每日饮水1500~2000 mL以上,预防便秘发生。如有消化功能障碍、食欲减退,可采用软食或半流食物或少量多餐。对有明显缺氧者进食前后应吸氧,以帮助进食和消化。
1.2.3 用药知识指导 老年COPD患者接受学习能力差,首先要让患者认识到吸入疗法的重要意义,耐心细致的演示指导患者正确掌握每一步骤,再由患者亲自操作,护士观察并纠正错误,直到病人正确掌握。同时向患者讲解药物治疗作用、用药时间、注意事项及有关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1.2.4呼吸训练指导 ①缩唇呼吸:指导患者吸气时用鼻,呼气时口唇缩成“吹口哨” 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形徐徐呼出,每次吸气后稍屏气片刻再行缩唇呼气。要求呼气时间要长一些,尽量多呼出气体。按照以上方法每次10~15 min,每日数次。② 腹式呼吸:患者将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吸气时用力挺腹,呼气时稍用力压腹,使腹部内陷,每日2~3次,每次10~l5 min[1]。
1.2.5运动疗法 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做广播操、呼吸操、太极拳等保健运动,适当调整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1.3 评价指标
1.3.1 运动耐力评价[7] 应用6 min步行距离(6MWD)和深吸气量(IC)进行评价。6 min步行距离是测量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常用的亚极限量测验,可以在走廊里完成。
1.3.2 生存质量评价[8] 采用COPD生存质量问卷(CRQ)进行调查,包括喘息(5个问题)、疲劳(4个问题)、情感(7个问题)及病情控制(4个问题)四方面共20个问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评价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6MW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干预组的6MWD较对照组升高极其显著,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 6MWD及IC比较(x±s,n=36)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价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喘息、疲劳、情感、控制能力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喘息、疲劳、情感、控制能力各项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干预组的喘息、疲劳、情感、控制能力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价(x±s, n=36)
3 讨论
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COPD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稳定期COPD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阻止病情发展;缓解或阻止肺功能下降;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9]。
常规护理方式往往不考虑患者的需求,只把它当成一项任务去被动完成,在改变患者及家属知识结构、态度及行为上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时流于形式,不能较好地达到临床护理的目标。
健康教育是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本身,充分考虑其存在的社会、环境因素,向患者传达积极的心理支持信息等,通过实施系统、动态、连续、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及采取一对一交谈、定期举行讲座、印发书面资料及发放健康手册等健康教育干预形式,可以改善患者对疾病的不良认知,使患者以积极的求医行为改善不良的情绪[10]。
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博士生和在职人员考取硕士生,在学习期间的工龄计算提出一些问题。经研究,现通知如下:
一、国内博士生学习期间计算工龄。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龄计算问题,仍按《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出国留学人员工作的若干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1986〕107号)有关规定办理。
二、在职人员考取国内硕士生,学习期间计算工龄。在职人员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工作后,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也计算工龄。
三、本通知自发出之月起执行。过去与工龄有关的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不予追补。
一、加强劳动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劳动需要心理,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
陶行知先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强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同时,他力主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1931年,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先生的这些有关劳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的阐述,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对当时青少年的劳动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现在的高中生对待劳动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着茫然感和不知觉性,存在着怕苦、怕累、轻视厌恶劳动的思想情感。虽说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劳动教育的目的认识不清。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个方面加大教育的力度。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就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进行讨论,把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专题,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形式来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劳动的需要心理,以达到自觉接受教育的效果。
二、寓教育于具体的劳动之中,以劳促教
毋庸讳言,当今高中生劳动教育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做”,这与陶先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完全相悖的。“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特别强调学生要在“做中学、做中教”,而关键是“做”。陶行知先生认为“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他所办的学校,学生入学后,都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如晓庄师范学生上午大部分时间是学习、阅读,下午主要是从事具体的劳动。包括建校劳动、美化学校环境、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学生自我服务劳动等。这给我们现在的劳动教育一个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劳动教育必须在劳动中进行。任何脱离具体劳动的劳动教育都是纸上谈兵,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时代不同了,在劳动的内容上应有所区别。我们现在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和学校公益劳动。比方说,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一般性的劳动技能的训练、交流和竞赛,如叠衣服、钉纽扣、整理内宿、植树、公共卫生的打扫等。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192-02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他说:“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按照他的理解,全面和谐的发展就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善、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
一、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现如今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完全停留在考分这一概念上,应试教育使学校一切工作以应试为中心,师生围绕着考试指挥棒转。考试是教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这样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把学习之母变成凶狠的后娘”,“这样日复一日,就使学生逐渐变得懒惰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学校应大力开展实施素质教育,借鉴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开展教育思想的大讨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清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界限,逐步明确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并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职能,让每个学生从小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我们的基本教育观,也是我们实现教育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实现素质教育首先应该使分数评估质量的模式转变为全面评估的模式。应试教育以分数为衡量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所谓分数只是以书面知识的记忆量为主体的。这种评价必须彻底改革。苏霍姆林斯基提出,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在智力、品德、身体、劳动和情感等方面都具备一定条件,或达到一定要求。
二、确立正确的育人观,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教书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一切方面的光源,学校要培养道德高尚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工作育人。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校会、班会、课外活动等常规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工具”作用。同时,注意开发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德育在学科中的渗透,使学生“将知识转变为信念”,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把学生培养和造就成真正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必须遵循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进行教育。”
三、劳动教育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
劳动和劳动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从教育角度看,劳动教育是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与劳动是绝对不可分的”,“没有劳动的教育,至少是片面的教育。”他的论点,十分明确地给我们指出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体力劳动是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情神力量的一项重要活动,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他指出:“劳动是道德之源。”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充分发挥劳动的“自我教育”作用,我们从一年级起抓劳动教育,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作,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到自尊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喜悦、慰藉的心情,达到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四、充分认识学生课外阅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在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中起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作用有三方面,一是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点、信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正如他说的:“使每个学生去独立地阅读文艺作品,去思考社会、道德和审美问题,去思考自己人民的未来和个人的未来”。二是“课外阅读是激发学生智力的一种推动力”,课外阅读不仅使所学知识更深刻,更扎实,更牢固,也使学生的学习更容易,并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苏雷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在获得知识和发展智力中的作用比课堂教学还要大,阅读可以使学生摆脱成绩不良状况。三是课外阅读能促进学生特长的发生发展,使学生“做他能做的事”,贯彻了“各尽所能”的原则。我们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把学生课外阅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
五、优化校园环境,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把优化校园环境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生的智力、道德、审美、身体诸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其大量的活动都是在课外发生的――在校园里发生的。因此,一定要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他认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等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对于校园环境的概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环境这个概念意义很广,方面很多。它既包括学生周围的事物,也包括成人的行为和教师的榜样,还包括学校集体生活的道德气氛(即关心人的思想是怎样表达的),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心,以诚相待等等。”这就明确指出了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六、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国盛行应试教育多年,教育体系也是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要求而形成。不论是学校、教师或者学生自己,都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教育结果以学生的考分来定夺。教育事业受到升学率的影响而停滞不前,很多老师和家长已经意识到这是把孩子“聪明伶俐地送进学校,呆若木鸡地出来”。升学几乎成为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唯一追求,由此,应试教育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模式。学校里,课堂上只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并不能按照校规上所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自身素质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个性特长被严重压抑,严重束缚了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了把学生从这一桎梏中解放出来,广大教育者们开始关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成为所谓的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家,但每个学生都将成为社会中的“人”,是社会的一员。所以,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不能只限于上大学、就业,根本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和幸福的个人。这是人一生的基础,它有助于升学,也能促进就业,给社会提供创造型建设人才与合格公民,保证每个人因精神充实而感到幸福。所以,素质教育在我国实施将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对原来的教育制度方针、教育方法措施、教育内容和教育政策都将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彻底颠覆传统的教育理论和状况,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要求,全面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有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人。”
目前,我国对素质教育的探讨已逐渐从对其定义、意义的思辩研究阶段转向了对其如何实施的实证研究阶段,这也是素质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阶段。使学校的发展真正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解脱出来的素质教育的实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是一个涉及到教育领域内每一个角落的系统工程,要想保证素质教育在我国顺利地开展,必须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的国情,充分借鉴和吸取有益的经验,切实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总的方针。我们应从理念上、操作手段上、评价标准上等方面多管齐下,形成良性合力,使我国素质教育走向正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范美.更新观念,成人为先――重温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把握其精神实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1,(8).
[2]顾明远.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6,(1).
[3]王富平.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J].外国教育研究,2002,(5).
[4]陈力群.让音乐成就全面发展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启示[J].福建艺术教育,2003,(3).
[5]左小文.试论苏霍姆林斯基研究性学习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4).
[6]孙大君.手脑结合:新课程的选择与期待――苏霍姆林斯基手脑结合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
[7]张桂霞.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发展”思想与创造型教育[J].洛阳大学学报,2000,(3).
[8]陈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J].教育探索,1999,(2).
[9]张金泉.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寻找学生的机灵点――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机灵点”的经验及其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02,(10).
[10]刘昕.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J].中国学校体育,1999,(5).
[11]B.A.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毕淑芝,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