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9:27: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两者来说,其关系特别密切,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互动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源头,儒学、道学、佛学三大文化从自身角度给中医学提供智慧,给中医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我国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也在深深的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中国传统哲学也为中医学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了有利的指导。反之,中医学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强大的实践基础,其作为自然科学实践活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帮助,使其有效的载体。从历史发展上来看,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成为一种互动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置入中医学,不仅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具深远影响,同时让中医学发展提供有利的方向,对中医药的发展提供现实意义。
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因为繁重的学业十之八九近视,我也不例,这时我想到了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古人的智慧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找到了中医学针灸,只针灸了几组穴位:阳白、太阳、翳明、臂膈、太冲等,明显减缓了我近视的加深,让我叹服于中医的神奇!中医爷爷轻描淡写的说:“疏肝明目,由字即意,疏通了肝脏的经络,眼部供血畅通,症状自然就缓解了。”
1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中國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儒学、道学、佛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历史不同时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1.1儒学、道学、佛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医学在儒,道,佛的共同指导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这三种思想共同确立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这种空间结构是: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医认识论,方法论,生活观和中医药的基本问题,儒学主要构建中医理论体系,解决话语权力问题,释家的思想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有力补充。
儒家哲学己成为中医药的指导思想,建立了严密的中医药科学体系,成为中医药“话语权”的代表。释家的医学理论,医疗技术,处方,保健等等这些对中医药的影响或多或少。然而,深厚的道家哲学和严谨的儒家哲学,奠定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丰富性和深刻思想。严格的制度和深刻的思想使得把释家学说纳入中医理论体系是不可能的,它只能用作辅助影响。
1.2历史不同时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1)春秋秦汉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一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孕育与奠基。在春秋秦汉时期,随着我国政治趋于稳定,我国传统文化也迎来了繁荣时期,此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主义雏形奠定了中医思想基础,尤其是在当时比较流行的阴阳五行说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可以说,春秋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我国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两晋至隋唐时期出现民族文化大融合一一中医学分化融合和临床发展。在两晋与隋唐时期,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文化交融特点,此时西方的思想以及文化开始融入中原文化,并且成为我国此时的历史文化主要特色,此时的中医也开始呈现出这一特点;在文化交融过程中,我国中医与西医的思想开始出现碰撞,并且出现一些明显的两极分化,甚至一些西医思想的引进使得我国医学领域开始出现临床医学的雏形。由此可见,此时的文化交融是中医学分化以及临床医学发展的推动力。
(3)宋元明清时期出现理学思想争鸣一一中医学学术流派峰起。到了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文化呈现出多种思想流派,其中理学思想占据领导地位,也正是这种百家争鸣的历史文化现象,使得我国中医学领域也开始出现多种流派,譬如现在流行的养生学流派就是在明清时期兴起的,还有温补学派、温病学派也都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这为中西学领域的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3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贯穿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主线,是中医药进一步改进,丰富,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无论中医理论的建设还是中医理论的发展,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为中医理论提供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指导,同时也为中医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直接依据。为中医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慧启示,不仅可以作为推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己经渗透到中医理论体系中,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医学的纲,它辨证的思想体系为中医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医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引。只有在这个纲领的指导下,中医的实践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为不断的经验积累来完善中医学理论。可以说,中医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临床疗效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的指导,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医学产生深刻影响的明显体现。
2中医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与古代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了解我国传统成语文化对更好地掌握中医理论,中国传统成语文化不仅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语言信息,还述说着根植于其中的深刻的中医内涵,如“沁人心脾”、“沁人肺腑”、“安内攘外”、“肝胆相照”等。
2.1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中医中药在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上、在防病上,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中医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春秋战国、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追溯其渊源,相当遥远。中医理论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全面的健康科学的活动。中药的现代化,因为传统医学的理论和思维去理解的偏差,中医中药的特点和优势的概念的局限性过程中不能完全实现。抛开或偏离中医理论,不仅猛烈地冲击中医的基础地位,也使得它很难得到适当的中医临床的发挥,对传统中药在国内医药市场竞争产生严重影响。
1 中医理论的研究现状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中医理论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再到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诸多学派、各家学说盛行于金元时期直至晚清,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从一个或多个简单、粗糙理论,发展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包括如:阴阳,气血,五行,八纲,六经等。在医学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也进入了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对一些列中医理论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编辑,出版和翻译了大量的珍贵古典医书,如《中药药理学》、《中医方法学》、《中医时间医学》、《中医心理学》等,使中医理论研究获得较大进展。诸多学者在利用多种方法解释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表现出当代中医理论新的风格。在诊断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如脉诊和舌诊,脉诊仪或电脑绘图脉搏,研究脉冲机制等。
2 中西医学理论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导致两种医学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基础和关键,二者无论在理论或实践各环节均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它们对疾病的认识角度和诊断治疗方法的不同,导致两种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始终难于沟通与融洽。中医理论是从人对自身乃至宇宙万物的生命及其能量流动的深刻体验出发的,中医治病的原理就是调整人身的能量动态使之归于平衡的常态,中医的一切理论都是围绕这种能量状态的消长变化展开的,理法方药莫不如此。西医是随着解剖学与化学的发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由于起点远离了直接的生命体验,导致了其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机械主义倾向。中、西医是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中、西医学在基本概念、理论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的、全面的、深刻的,二者不能混淆,也不能简单地判定其是非优劣。其根本分歧在于:它们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上产生的医学,物质实体是西方哲学最核心的范畴;相反,中医不重物质实体,而重关联实在。
医学的发展以适应人们抵御疾病和保持健康的需求为前提,传统的中医理论创新,以解决中医临床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目前,中医药研究的基本理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抛弃了传统的中药和综合知识、方法,人体机能和病理外观被机械化隔离。无论怎样,未来医学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结合中国和西方医学的真正意义上的,有中西医相互学习和有益互补,发挥各自的优势。
3 中医的现代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传统中医对一些常见的疾病,甚至一些重大疾病,都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例如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功能紊乱等,中医疗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医结合传统的方法,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研究证明,中医疗法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使许多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并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在治疗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脑血管意外等,发挥中医中药优势,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在药剂方面,近年来逐渐由片剂、水剂、糖浆、冲剂、注射剂、栓剂等取代了传统的“丸、丹、膏、散、汤”。特别是近年来各种抗感染中药静脉注射的使用和中药大型输液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
中医理论在经络和针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功效享誉海内外。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医学现象的相互贯通和紧密结合,使得传统中医在阐述人体的生命活动时具有模糊而不具体、系统而不周密、广泛而不精确的哲学性思辨特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七情、辨证论治等基本理论形式典型地体现出东方文明特有的整体思维方式,由此我们可推断出中医在临床实践中治疗原则和方法模糊性的由来。哲学性的建构范式确定了传统中医理论体系的内在涵义、基本结构和标准形态。同时,我们可明显感到传统中医所兼备的哲学和经验科学的双重特性。从其内涵的自然属性来讲,其科学性是不容忽视和无可厚非的。而哲学含义基本表现在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的中医辩证逻辑体系。中医理论体系是以“阴阳”这种辩证矛盾为逻辑开端,用阴阳学说的对立统一制约着诊疗思想揭示生命运动中同一思想的内在差异;从动态平衡的角度,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诠释和分析,体现了辩证逻辑对立统一思维规律的本质特性,从而有根据的,在大量临床经验效验下,建构了一个中医辩证逻辑体系。
对此我们可在《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中屡有发现,其间论述集合临床诊疗、养生保健、生活起居等诸方面,可谓异彩纷呈,各有建树。但其核心思想和指导原则显然是由辩证逻辑思维引发而出的。可以说,辩证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由辩证思维产生辨证论治,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因为只有它才能充分体现医家认识和反映疾病变化客观实际的自然过程。中医理论受自然科学朴素性特点的影响,在其各部经典中表述的经验理论,其素材真实可信、可被医家临床实践检验,所以历久不衰,在临床实践中经得起推敲和考验。如从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角度来分析,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内涵是最有说服力的。阴阳五行学说不仅将这种原始的朴素的世界万物构成的根本和基础加以诠释,并且将其引申到在疾病的形成发展和预后中。
中医基础理论通过阴阳的属性深刻分析了疾病本身的属性和含义,又通过五行学说使各种疾病的表象与人体内部脏腑经络的病变本质和传变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后人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我们所面对的疾病所具有的辩证统一性,由此辨证论治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这种自然朴素的辩证思维形式同时具有的普适性、对比性以及相关性,是后来医家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继续和传扬中医理论认知及其本位功能的基础和依据。
由于阴阳学说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五行学说,揭示了自然万物的基本特性和内在规律,它的普适性可以充分解释和说明中医理论的性质和问题。今人研究中医更注重它的文化内涵,既然是文化就应有它的属性,这种属性既包含文化自身的,也应有哲学范畴的。然而,如何将二者区分开来是中医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中医理论的形成、演变以及指导临床诊疗中,无不渗透着哲学元素的影子,其影响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应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有范式和特性,构成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思维框架,而其中尤以辩证思维为代表。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的独特思维方式为辨证论治的产生提供了立论确凿的依据。故此,体现了一个核心理念“辩证思维产生辨证论治”。然而,无论是中医理论研究还是临床诊疗又让我们感受到,哲学理论和中医理论这两个看似很规范很接近的成型理论,如将其两者简单套用并不一定能说明哲学在中医学中的作用以及中医理论的思维模式。哲学的辩证法特性还相对地针对较稳定的理论结构,然而就中医理论自身特点应体现一种动态变化的关系,其对立统一性是充分体现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
2阴阳五行学说体现中医医学模式的的特性
但是哲学对医学的解释和分析还应成立,阴阳五行学说的确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它所具有的对比性表明,阴阳互立、阴阳互补、阴阳中再分阴阳,五行中五脏主五色、五病、五味、五方、五志、五神等,都体现了对于疾病的治疗不仅要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而且由于五行学说的出现使我们对于疾病的诊疗更可以拥有多元化、多因素的考量,体现了对疾病具体全面、多角度、多方位,有层次感的理解和运用。这两者的区分不是无序的、无为的,其核心理念应体现一个关键点,即哲学的对立统一律。中医理论博大精深,通过辩证思维对立统一,其对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疾病现象的认知和诊疗思维活动的反映等诸多方面就可以具体全面、条分缕析地呈现出来,便于理论研究者和临床医家的判断分析、掌握和理解。
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特点引申到医学领域,尤其是中医理论中,它的哲学性凸显出来是不容忽视的。这在于它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有着较多的内在联系,其可表现于人体内部脏象的外部生理现象以及病因病机等诸多方面,联系脏腑表里上下、沟通脏腑内外虚实,并可有效地将脏与腑之间的生理联系作为病理诊断的依据和有力解释。人类通过阴阳五行之间密切相关的特性,认识人体自身的各种微妙变化的根本性质和决定因素,反映疾病现象发展变化的运动过程及其规律,再经过辨证论治、方证相应的治疗显然也是不言而喻了。
1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一种古代哲学关于宇宙生成及发展变化的认知体系,其自身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精气,以精气为介导的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类,其构成亦离不开精气;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而又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形式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动力。《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认知体系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髓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源。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中物质是世界的根本观点与精气学说的物质观颇为相似。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是气,其普遍的范畴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两汉时期兴起的“元气一元论(又称“元气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认识论。
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奠基于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因此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是中医学精气生命论和整体观的雏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阐释人体内精与气的本质、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系统理论。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或气是宇宙万物本源的认识,影响到中医学中便形成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皆由精化成形,人体的各种机能皆由气机推动和调控产生运动变化的理论。中医学的精气学说融入了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精髓,将其作为一种思维范式构建其中,与其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融洽,兴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精气生命认知理论。但是古代哲学精气学说认为,精气的概念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类的各个层面,自然、社会、人类及其道德精神获得统一的物质基础是精气;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精气,精气充塞宇宙中各个万物形体之间,具有信息交融的媒介作用,使天、地、人之间产生感应。这些深邃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拔升了中医学的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认知观,形成了阐述人体自身完整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阐释阴阳的定义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以此阐述宇宙形体物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体系,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亦是古人探索宇宙本源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辨证观念,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范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学说认为世界的整体是物质性的,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世界本身形体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通过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的发展研宄及思维模式和方法论的初探,以此来解释宇宙自然和生命本体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指导,促使中医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范式,普遍用来解释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及病态生命的原因和变化过程,从而更好地诊断和防治疾病,使之成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在疾病防治的认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法于阴阳”,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情况养生防病;根据病症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者,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者,补其不足。然后再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立法方药,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驱除病邪、恢复正气的目的。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系统论,和阴阳学说一样,注重于事物的矛盾作用和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形式,从事物的结构元素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形式,探索和阐释宇宙物质形体间的运动及动态平衡。五行一词,首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曰:“稣埂洪水。泪陈其五行。”文辞对五行的特质从哲学角度作了高度的抽象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其中的五行,不单单只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元素,而是从中抽象上升为哲学的理性范畴。五行学说是探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定义、特质、生克制化乘侮规律,以此来阐释宇宙界万物形体间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属于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唯物论和辨证法范畴。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自然界万物形体现象的发展变化。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来阐释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和精神情志等诸多功能活动,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达成与自然环境相联系,营造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凭借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运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最终达到诊断和防治疾病的指导作用。因此,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主要的思维范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学继承和创新的运用医学理论来阐明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解释了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从多方面措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和提高生产劳动能力等,形成了中医学独树一帜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都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整体研究、擅长思维哲学、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总之,中医学是兴起于中国古代的一门比较系统的医学学科,在探索人体生命运动规律时,把中国古代较为先进的哲学理论和医学理论有机地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拔升至哲学形态。中医学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密切交融的特点。
4中医学古代哲学基础的几点反思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从《内经》时代以来没有大的变化。古代较为深邃的哲学思想指导使中医理论大放异彩,也使中医滞涩不前。如何在新时代里与时俱进,勤奋、严谨地继承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医学时代命题。
4.1中医五行学说要实事求是,不应吹毛求疵 为了反击废除五行论,近代学者对五行哲学思想进行了新的研究,如从数理思想、非线性动力学、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方面论证五行思想的合理性。但是必须看到,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更多的是起到方法论的意义,它在构建五脏关系的研究上功不可没,对指导临床用药亦有积极作用,但其毕竟只是一种研究五脏关系的方法模式,实际上五脏关系远比五行生克论复杂得多。按数学规律,五脏可发生的两两关系有10种,二脏相关关系有10种,四脏相关关系有5种,因此拘泥于五行生克理论不利于拓展脏腑病机学的理论发展。近人有提出“五脏系统相关”说者,值得参考。
4.2系统论之下亟待完善中医五行学说 系统论是当代最时髦的哲学话题,五行学说有系统论的雏形,但还不是完整的系统论,只能说是整体论。中医具有系统整体性思维特点,这一点对比西方还原论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有局限。中医有彻底的整体论,但在局部和细节问题上常陷入僵局,这是“司外揣内”思维的结果,也是过于偏重整体论的结果。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郎非认为:为了理解一个整体或系统,不仅需要了解其各个部分,而且同样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生命是稳态的开放系统。不了解局部,就无法构建完整意义上的系统联系,因此中医理论还需在人体内部细节上多作完善,发现新的联系方式。
4.3中医学理论要在古代哲学基础上进行继承为前提、创新为契机的思想突破 首先,说到中医理论的突破,必须正视中医理论体系的传承误区。中医具有注重整体联系、模糊思维的特点,摒弃烦琐的求证过程,直接抓住主要矛盾,但是习医者感悟具体病机、治疗原理的解释造成了本真化的缺失。中医重功能不重实体,在认识人体内部细节上要借鉴解剖学的成果。在认识人体方面中医有必要进一步格物致知,完善中医理论体系。其次,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亟待完善的象数思维体系。因此应适当借鉴实证研宄、实验研究,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建立以藏象为基础的象数医学模式,充分运用中医的意象思维来构建数理之上的直觉品质,使中医学在古代哲学高屋建瓴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日日为新。再次,拓宽五行思想的延展性,拓展更广泛的认识论、方法论,加以系统论为借鉴指导,适当借鉴西方还原论的某些方法。但是中医在以分析思维为模式的五脏整体论方向走的道路与西医以结构思维模式的还原论是南辕北辙,完全等价势必水火难容,最终也会殆尽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2讲好开篇,激发学习兴趣
通常绪论在很多课程中都是以概述、简介的形式出现,一般都不作为学习的重点,但在中医学的教学中绪论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它会形成学生对中医药学的第一印象,讲得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讲解时可以医学发展的历史轴线为纲,详略得当地向学生讲述中国医学史:如汉末之前的四大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神农氏尝百草著成《神农本草经》,扁鹊切脉断生死被誉为神医,华佗自制麻沸散行剖腹手术堪为外科鼻祖,张仲景勤求古训、拯救生灵而为医圣;金元四大家开创了中医学术争鸣的新局面;李时珍赴深山、访千家、三易其稿而著成《本草纲目》;明清温病学派开拓创新、使温病学自成体系。这一幅幅生动的医史画卷向学生展示出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历史价值,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医学的探索欲望,为今后学习中医学做好心理准备。
3借助现代医学,阐述中医理论
中医学的形成发展特点决定了其理论的抽象性,加之其文字专业性强、术语多,对于初学中医的学生来说,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中医教学应尽可能通俗易懂,教学过程中以中医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用以解释中医基础理论,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经过研究初步阐明了肾阴虚和肾阳虚本质上与机体皮质醇量的高低相关;热证时在病人和动物模型中发现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儿茶酚胺类的排出量亦有明显增多,而寒证则相反;中医血瘀与现代医学循环和微循环障碍之间的关系等,这样生动具体的成绩和实例,会使学生感受到中医学的奥妙和神奇,从而提高他们探索中医理论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并且开阔了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02-02
引言:随着我国中医基础理论的正式建立以及着手研究,迄今为止60余年的甲子轮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从最初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研究、梳理以及构建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到现在的多学科性的专题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是就目前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研究来看,其在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中医科学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强中医与现代医学相关学科紧密联系,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新内涵的建设,从而能够推进具有中医特点的新兴医学理论学科的发展。
1 清醒认识中医所遭遇的共同体的障碍
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学体系,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在文化、方法论以及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前所未有的共同体的障碍,下面就共同体障碍的具体表现进行简单的分析:
1.1 科学共同体的障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科学共同体障碍,指的是中医学方面形成的理论、方法难以与目前的大科学体系相融合发展,直接导致了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缓慢,也使得中医学基础理论在实际的研究发展中难以形成理论、技术以及实践三者相结合的循环发展机制,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整体的发展。
1.2 受众共同体的障碍。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的民众接受的医学理念和知识,基本都是建立在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西方医学上,对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医学术却不是很了解。由于中医医学发展缓慢,而西医却在普及和发展,我国作为中医的发源地,民众对于中医的任课也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中医学术研究的的社会地位,以及心理地位,进而对中医的发展以及潜能的开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 正确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正确的评价中医基础理论的优势与不足,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即从理论的分类、理论的发生以及理论的推演结果进行评价,下面就此进行简单的分析阐述:
2.1 从理论的分类评价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理论主要是由科学理论、数学与逻辑理
论三部分构成,其中科学理论主要指的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也即是对于事物的客观看法和评价,数学理论是是从数学的基础之上对事物进行规律性的认识,逻辑理论指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逻辑认证。就中医基础理论来看,其在科学理论方面还是具有较大的优势,其本身具有中医,中药的基础性体系,而在数学理论以及逻辑理论方面则是较为欠缺,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1 从理论的发生评价中医基础理论。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构成的仔细研究分析,
我我们可以得知中医学的推理发生是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思维模式为基础,这也可以说明中医学基础理论并不是以经验成分与模式推演所形成的非经验成分的混杂,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中运气学为基础,这也使得中医学从发生的角度来说,优势在于理论性较强,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必要实践,因此,在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应对其中的模式与经验的成分进行判别,尽可能的应用现代实证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2.3 从理论推演的结果评价中医基础理论。 任何的科学理论,都是具有解释、预见两项功能的,这也是科学理论对客观事物进行本质和规律性总结的基础。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传统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主要是以中国古典的“运气学”为基础。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形成不仅仅具有经验性的概括总结,同时还具有各种模式的推演,这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但这也影响了中医基础理论对现代临床医学的指导。
3 明确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及其特点
就目前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路径来看,主要还是由理论研究、临床总结、实验研究这3种路径构成,下面就这三种路径及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3.1 理论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理论研究路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中国古代相关的中医文献为基础,从演变的规律,体系结构以及病证论治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研究。该路径的特点在于难以形成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可持续性以及中医的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的循环机制。 二是以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文献为基础,进而进行梳理、总结以及详细挖掘研究。该研究路径的特点在于局限性,难以对中医理论进行整合集成。
3.2 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形成的重要途径,临床研究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病情实际进行总结,该路径的特点在于因为现代医学的进步,导致临床研究
的实践机会越来越少,难以真正在中医的临床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科学的中医基础理论。
3.3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当代医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实验,可以对一些医学理论进行验证,但是对于中医医学来说,中医理论是以“象”思维作为基础理论构建的基础,西方医学则是以还原论作为指导思想,因此,在实验之中如何融合这两种不同思维的思想,这是实验路径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中医理论中的科学问题。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是我国中医医学学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最为艰难的部分,因此,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而言,政府及中医相关的机构应该持着开放的态度,欢迎社会以及各个医学研究机构的参与。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具体研究方面,应该在继承经典的中医基础理论科学的基础之上,努力创新,用中医现代化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想,同时加强中医学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寻找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现代科学的结合点,从而加速我国中医的发展,推动中医科学的发展与更新。
参考文献
[1] 邢玉瑞. 中医自身发展规律的内涵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12). 2473-2474
[2] 林德宏,张相轮. 东方的智慧[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05.
当代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学科之间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因此医学教师除了精通本专业外,更应不断学习相关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把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作为高职高专中医院校的生理学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中医中药知识,因此我校生理学教师在业余时间积极向中医中药专业教师学习取经,深入课堂听课,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以及中药学等课程,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将中医药知识融于生理学教学中,也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与学生探讨。生理学与中医理论虽分属不同体系,但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则基本相同,生理学和中医基础理论在阐述其机制时也会存在某些结合点,我们尽力寻求生理学与中医学的结合点进行讲授,将中西医结合授课,扩大师生的“公共信息库”,构建两种医学理论体系的沟通平台,这既克服了课程间学术语言“格格不入”的局面,也融合了学科感情,创造了和谐的学术气氛,激发了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二、配备个性化教材
传统的生理学教材系统性及西医理念较强,结合我校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的层次及专业特点特点,编写最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教材尤为重要。我们教研室与中医、中药相关教研室合作,结合我校学生特点,编写了高职高专中医专业生理学专用教材,以西医生理学为重点,融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中、西医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了学习生理学的兴趣,为学生架设了沟通中西医基础理论的桥梁。
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
我们采用多媒体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为生理学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给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我们构建多媒体网络课程平台,其包括生理学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将传统教学方法融入网络教学,既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随地自由自主地学习,教学内容实现了层次化、多媒体化、个性化,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PBL(Problem-BasedLearing,PBL)教学法是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的授课方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提高思维技能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课前通过病例分析,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答案。通过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方式,提高中医专业学生对西医的兴趣,学会用医学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尝试利用中医西医相互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生理学在授课过程中应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会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相关内容,降低中医专业学生学习生理学的难度,也可以认识到生理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总之,中医院校医学生是我国未来中医药现代化的生力军,是中医药科研领域的后备力量,所以结合教学对象与授课内容,选择适宜的方法,注重和加强生理学教学创新,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枯燥、深奥的知识,是每位从事生理学教学的教师所面临严峻的现实课题。医院校的生理学教师应当运用生理学新理论、新技术和中医理论体系相结合进行教学、科研,使不同体系的学科不断渗透、互补、发展,最终达到发展中医、共阐生命科学之真谛的目标。
作者:张彩霞 王淞 杨鹏飞 周泰冰 单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现代医学模式随着医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现代医学模式是指在现代医学、科学和哲学基础上形成的医学观和医疗卫生结构体制,也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本模式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系统整体,它不是单纯的自然生物体,而是与其周围的社会、自然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联系的社会生物,它不断与环境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所以人的健康与疾病不单纯和自然及生物因素有关,社会及心理因素也与之密不可分。因而在对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研究中,不单考虑到自然与生物因素,也要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
医学模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是系统论、整体观在人们头脑中的作用的结果。整体性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而现代整体论,是上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的思维趋势。当前不断发展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医疗模式,也是系统思想、整体分析的一种应用。可以说现代整体观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哲学基础,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围绕整体观这一方法论才能进一步得以实现。不难发现,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中医整体观念不谋而合,从现代医学模式角度去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可以让临床专业医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以整体观为基本特点的中医理论体系。
2中医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整体观念认为人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机体各部分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协调的关系,与外界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整体观念相关理论体现在中医学体系的各个方面,因课时有限,需要围绕整体观念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在基本理论上,哲学基础方面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和元气论,这是整体观念的源头。气是构成世界万物最原始、最基础的物质,其运动变化而构成自然界万物。元气论既对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加以阐明,又阐述了人体结构功能及病理等方面的整体性和联系性。阴阳五行学说认为,运动变化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彼此形成一个密切的有机整体;生理病理方面主要有脏腑经络、病机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阐述人体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在心理医学方面,说明了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也是密切联系的。人的正常生理与心理功能的有机融合即“形神合一”,而心理的失调往往可产生多种躯体疾病等等。
在诊察方法和辨证理论上,主要是包括四诊八纲。四诊是诊查过程中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手段,通过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及气味声音的变化,问病人起病和转变的情形,寒热、汗、头身感觉、大小便、饮食、胸腹、耳、口等各种状况,以及脉诊和触诊等方法来全面收集病人的相关信息;在四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辨别证候的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属性,诊察和辨证过程是整体观的具体运用。在治疗原则和方法上,扶正与祛邪是中医治病的两项重要原则。扶正是使人体战胜疾病的抵抗力得到增强,使用益气、养血、滋阴、补阳补益中药,提高生理功能,祛邪则是用祛风、散寒、清热、解毒、利水等方法消除致病因素,促进疾病的转归。根据药物性能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升降浮沉及归经的差别,结合病人的体质、发病时节、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选方用药,运用整体观指导辨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R2-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30-02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文化结晶,经过数千年的医疗实践,它已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有人认为中医语言抽象生涩,在表达方面具有模糊性,令人难以理解。这是因为中医理论形成较早,古人只能用当时人们较熟悉的比较参照对象来分析人体和疾病,使得中医语言独具特色。中医理论在语言使用上常常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或某些修辞手法来辅助表达某些抽象的术语,使之具体化和形象化。因此,中医学在语言文字表述方面就是“取象比类”思想,具有隐喻性。
1980年,美国语言学家莱可夫(George . Lakoff)和约翰逊(Mark . Johnson)出版了划时代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在书中,作者从认知科学这一全新的角度来研究探讨隐喻问题,认为“隐喻无所不在,不仅在我们的语言中,而且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我们对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基础之上的。”Lakoff等人系统分析了存在于我们思维体系中的隐喻概念体系,其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不同范畴的不同概念域:源领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 (target domain)映射的过程。其中,目标域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始源域则是相对具体的,为人们所熟悉的。隐喻从本质上看就是始源域和目标域两个认知域之间的结构映射,即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另一事物。国内外对隐喻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与发展,对我们认识中医语言的隐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根据概念隐喻理论,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中医语言中的种种隐喻现象。
中医理论中普遍存在的是方位隐喻,中医典籍经常用“内与外”这对方位词来表达“里与表”的抽象概念,表达疾病的病因病机,例如“内因”、“外因”、“外证”、“表证”、“里证”等。除此之外,还有“上-下”方位词用来描述疾病的病位及状态,如“胃气上逆”,“湿热下注”,“咳逆上气”,“心下有水气”等等。中医病位概念将“"内(里)-外(表)”、“上-下”等常用的方位词投射到病机领域而形成,描述疾病“证候”的病理位置,语言表达多采用隐喻式抽象概念。
中医学将身体看作是一个体积较大的容器,体内的一些部位或器官则被当作是一些体积较小的容器,也能够容纳具体物质或抽象概念,使得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病变能够得到理解与归类。大量的中医语言现象已经证明隐喻概念大多是参照容器概念而构建的,容器隐喻在中医语言中普遍存在。在中医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
管道隐喻首先是由美国认知学家雷迪提出,认为其核心隐喻是“思想(或意义)是物体,语言表达式是容器,交际是传递过程”,对人类的思维机制和语言交际的本质进行了新的诠释。这种隐喻方式在中医理论中非常普遍,在中医典籍中经常有抽象概念被看作是具体的管道。对于三焦的描述,有“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道出焉”,“三焦水道通畅,溺畅肿消”。对于与藏府一样无法直接观察的经络,中医典籍中的描述是“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管道隐喻从认知的角度看待人体相关的功能属性,使三焦、经络等抽象概念不仅变得形象生动,也易于描述和解释。
战争隐喻同样不容忽视,中医理论围绕着“疾病是战争”这个概念隐喻生成了一系列的语言表达。如人体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地点。外来致病因素(统称为邪气)和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统称为正气)是疾病涉及到的双方。在中医典籍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真气益耗,正邪盛”这样的语言非常普遍。中医语言中的这些隐喻并非偶然或孤立,其认知基础是疾病和战争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它们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疾病是战争”这个基本的概念隐喻。
自然隐喻在中医语言中大量存在,古代的医学家们认为“天人合一”,强调人与天地、自然之间密切相关。在中医中,将自然界中天、地、水、火、风、寒、暑、湿、燥、火等表达各种自然现象的具体概念投射到抽象的认知域的情形很普遍。根据中医理论,六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导致疾病外感病邪的统称,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中医语言在表达中医“六”概念时运用了自然隐喻的认知手段。
古人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在人类社会中母亲具有生养、培育子女的作用,失去母亲则失去生活和情感的依靠。因此,古人们将这种对母亲的依恋也运用于中医理论的表达之中。例如,对于五藏之间的相生关系,中医理论一般将其拟人化为母子,常可见“母病及子”、“子病犯母”、“子盗母气”、“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术语表达藏府在疾病过程中的传变规律和治疗原则,通过母子关系的拟人化隐喻,生动地表达了五藏之间的相互关系,令人易于理解和解释。
通过以上分析,中医理论具有独特的表述方式,中医语言含有丰富的隐喻现象。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为中医语言的诠释开辟了独特而崭新的研究视角,能够较好地阐述中医概念的建构过程,中医语言的隐喻认知特征等,有利于架起中医语言与现代语言沟通的桥梁。了解了中医中的隐喻现象,就可以为其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从而在翻译时注意转换语言形式,注意汉英语言体系的差异,理解和阐明其中的隐喻,选择最佳的目标语、等同语来传达中医精髓。
参考文献
[1] 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
于1937年7月撰文的《实践论》,是认识论的哲学论著,它把哲学关于认识和实践统一的理论总结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它以认识与实践关系――“知行”关系为基本线索,在实践基础上剖析“认识论”。几千年来,随着科技经济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医学活动不仅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还在这一体系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进入新模式,中医医院建设也已在各省、市、县全面铺开。然而,目前我国中医医院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限制或阻碍了中医,乃至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地进步,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人们的需求。笔者经过党校培训学习后,对《实践论》感悟颇深,现结合自身多年中医医院管理经验,从知行统一观科学理论视角入手,分析探索现代中医及中医医院发展问题、思路。
一、“临床服从需求,科研服从临床”,中医医院建设成为现代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
病理学教育家孙绍谦指出:《实践论》开辟了学术界革命的思想道路,也开辟了中国医学界思想革命的道路[1]。现代中医学经过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研究,已成为从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理论。然而,自西医传入我国,由于西医理论体系科学、完善,逻辑性强且西医院管理体系和模式更加完善等因素,中、西医学的发展出现了竞争性的矛盾,甚至曾出现“取缔中医”的言论。因此,如何在当今医疗环境下,实现中医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医院建设。
“脱离实践的医学是不存在的,脱离社会实践的医院建设不会拥有未来”。医院是收容和治疗病人的专门机构,“一切以病患为中心,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发展的宗旨。认识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哲学的精髓,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通过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因此,确立“临床服从需求,科研服从临床”的原则来指导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临床服从需求,科研服从临床”,即临床服从各社会阶级人们的需求、各种病种患者的需求;而任何医学科学研究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服务于临床,服务于医疗事业。如何实现临床服从需求,这就需要从目前医疗卫生行业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入手,如:提高医院整体诊疗能力,实现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规范医院药房管理,打击“只用贵药、只进贵药”的恶劣现象。另一方面,任何医学科研项目都是为了从不断反复的科学实践中得出真理,探索可能的、可行的科学理论,最终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证据支持。但目前我国存在的“强制性”搞科研现象,已严重危害了科学实践活动的自然变革。规范科学研究,严惩科学造假已势在必行。我们应肃清一切阻力,为建立一个不败于西医医院,为现代人们所接受,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能够促进中医事业进步的中医院而奋斗努力。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实现“软硬件”综合发展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当前,中医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资料显示,中医已陷入传承危机,我国著名中医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000余人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人[2]。尽管全国院校中医专业不断扩招,学术继承人、中青年临床学术骨干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但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1.中医院校相对落后,照搬西医教学模式,大多数院校毕业生不能完成从中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转变;2.中医人才出路没有保障,就业形势严峻,与同级西医院收入差距较大;3.人才培养成为一种形式,多数继承人难以担当振兴中医的重任。
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其客观规律性,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承载了不可泯灭的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健康保障。但在当下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如何从“人”入手,做好队伍建设,完善传承机制,减小与西医院校的差距,改善上述突出问题,重塑中医。这就需要国家重视中医事业,加大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实现中医的综合发展。
三、中医欲发展必先自强,加强中西医完美结合,打造中医院品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医学发展、医院建设已远远落后于美、俄、日等诸国。究其原因,与我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密不可分。中医学具有稳定性、强制性的特点,其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学说基本内容,自《内经》起一脉相承,虽形成了基本理论体系,但受尊经、卫道复古主义思想影响相当严重,对中医的强权控制已达僵化状态[3]。这使中医理论缺乏对新理论、新知识的追求,甚至出现“保国粹、理国故”,使中西医长期对立。但同时,中医在许多问题上又陷入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中医理论缺乏清晰性,学生常难以理解运用,老师难以言传身教,使中医实践活动陷入瓶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将古代医家经验理论与当代医学实践相结合,克服中医学自身制约条件,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近现代医学泰斗张锡纯认为“参西是时势所需”,要振兴中医,不与时俱进是行不通的。中医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科学研究常常陷入片面成为必然。只有通过不断的反复科学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实现质的突破。“科学无国界”,中西医结合是大势所趋!中医院建设更是离不开西医基础的支撑。我们应该中西医结合,将品牌意识作为一种策略导入中医院管理中,形成有中医特色的医院理念、标志、医疗技术、中医专家、环境、设施等?[4]。从而提高中医院医疗质量和水平,以适应患者不断增长的医疗。
相信在各级党政领导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将中医及中医院建设发展与知行统一观原理相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其客观规律,中医事业发展一定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 孙绍谦.从实践论看医学和病理学[J].科学通报,2(5):458-460.
中医学是人文和自然科学中的多种学科的融合体,它是随着古代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以传统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立足点,结合古典哲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传统中医学的特点及现代医学特点的分析、比较,站在思维方法的高度探讨中医发展的趋向,不但肯定传统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的科学性,并认为中医现代化势在必行, 中医现代化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传统中医理论 中医现代化 古典哲学 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英文翻译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即TCM。中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仍被世人所瞩目,并不是它具有当今公认的先进的科学理论,恰恰相反,它是以东方古老而深奥的哲学思想及同学科所没有的特色与优势吸引着世界。中医学的理论模式是在古典自然哲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中医的科学性越来越被人们所怀疑,因此,中医现代化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中医现代化呢?笔者认为中医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是指在保持中医自身主体、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建立系统完整的科学方法体系,将整个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纳入现代科学整体发展轨道,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医学理论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通过多学科向中医学的渗透,形成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依靠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来促进中医学向更趋系统化、客观化、科学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医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实践过程,要求以现代科学思想为指导,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医学固有的理论体系,全方位、多学科地吸取一切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作为自身的养料,使其学术理论和临证实践具备现代科学的特征。其最终目标绝非实现中西医全面结合,中西医结合只能成为推动中医现代化进程的一股巨大力量;西医学只是实现这一过程可借鉴和可吸收的学科,不可能取代中医学[1]。
1 中医现代化与中医特色是否具有相容性
中医的特色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自然体现,是哲学与医学相融合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实践。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辨证,哪一样都离不开特有的哲学思维方式,而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不过是其中一个具体体现罢了。总之,中医是传统人文观念和传统科学相混合的产物。中医存在了几千年,其科学文化体系表现在,对生命现象、人体功能、生命规律的直接观察、整体把握以及对疾病未病防治,动态整体诊断,激发潜能,自我调节等。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科学,更是一门医学哲学,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所派生出来的医学哲学,与现代科学从根本上存在着互不兼容性。现代科学思维方式不能解释脾与胃关系、经络的走向、中医气的运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中医临床实践持续了几千年,并以其具有较好疗效性而为中国人所接受,甚至为世界人们所接受,我学院一位方剂学袁教授在美国纽约的"中医黑诊所"(在美国中医诊所暂无行医执照) 里看到中医的汤药、针灸及拔火罐等很受欢迎,这说明中医的传统疗法是有其效果的,但其理论与现代科学从根本上存在着互不兼容性,那么如何真正的达到中医现代化,使其在理论上和临床疗效上与现代科学具有相容性呢?这是我们所要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医现代化实际上仍是继承与发扬的问题,因为中医现代化的基点是中医而不是其他学科,是在中医学原有的基础上现代化,因此对原有中医学就有一个继承的问题,而现代化则应是她的发展,不是中医学受到摒弃或为其他学科所代替。
2 中医基础理论的应用体现着整体观
中医学产生于生产力落后的原始社会,《黄帝内经》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思维形式采取“比类取象”的方法,停留在宏观的抽象与模糊,是思辨的、逻辑的,把人及其疾病置于多种因素的相互联系中加以考察和分析,不是用一因一果的简单的线性关系来识别疾病[2]。比如在中医整体观中包含以下几点含义: (1)生命有机性,中医学自始至终以人为本,不仅仅局限于人体自身的有机性,更倡导自然界的有机性。“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统一观,认为“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这里的“大同”,无疑就是对“有机”的反映。(2)整体性,系统观认为生命是有序、开放、自我调节和有目的性的整体,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灵魂和精华,不论阴阳五行、藏象、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都面向人这个整体,同时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个要素,全面加以考察,现代的整体观还包括社会地位,生活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考察。(3)以模型描述对象,即研究真实现象形成概念模拟对象行为,这个问题,源于五材学说的五行说体现最明确。当古代医家把反映古代农业生态的“五材”比类于人体某种病理、生理状态,五脏配五行,使中医以模型描述对象的方法确立[3]。《素问·五藏生成篇》指出:“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几千年来,这样的思维方法,始终是中医诊疗体系的指导。由此相关的辨证论治体系,“四诊合参”,“司外揣内”也无不一一对应于信息论原理及控制论核心的“黑箱方法”、反馈调节机制等,另外中医理论把人体生命看成是“形与神俱”的统一体。对形神关系,儒道两家的基本思想都认为神随形生,神赖于形。但道家主要从本体论角度探讨人之生成规律及个体生命之自然本性,以达顺从自然,全生全身;儒家则从认识论和伦理本位出发,探索主体能力发挥和心性修养之有效途径。而中医学的形神观则立足于医疗实践,以人体健康为中心,综合并发挥儒道两家的形神理论[4]。由此可见中医的整体观既是其立足点,又是它的精髓。
3 传统中医理论模式需要现代化重构
中医学是唯一延续至今的与现代医学并存的中国传统科学中的一个学科。近年来,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加上中医药与现代科学发展的不适应,中医的地位可谓岌岌可危。有学者认为,中医理论是一种“哲理式”的思辨,实践是一种“经验式”的积累,从现象上看,中医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略显不足,中医的许多分支学科在萎缩,主动或被动地与西医同化;一些中医院为了求生存,放下纯中医的架子,大量地引进大型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大量地使用西药,甚至超过中药;反映在人才需求方面,中医院校毕业生普遍面临找工作难的窘境。这一切,都无法令人乐观。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中医在世纪之交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人们发现,21世纪将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发展融合的时代,这也反映在现代医学模式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上。目前西医正经历由微观到宏观的新转变,由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再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过渡。而传统中医学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没有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没有摆脱古老的哲学的约束,中医学偏重于整体的肯定,而对人体的病理生理缺乏细致入微的考察,过分强调整体经验陷入知而不分之弊,不能细致入微地进行解剖、分析。中医学偏向实用,而忽视实证理论,中医理论仅是用来说理及指导临床的工具,而不是对人体内在的规律的阐释,其真理性不是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而仅体现在它联络经验过程中的适用性、有效性和有用性上,较现代医学缺乏客观、科学的精神。同时,富有辩证性的中医思想体系缺乏对观念的精确界定和细密分辨,造成现象与实质不分,观念与经验混淆,概念的模糊又造成了理论的模棱两可性。中医作为医学应该具备自然科学的特点,故中医学不能免去现代化这一过程。我们应该有勇气突破前人的金科玉律,对传统的中医体系进行整理,对传统的中医理论模式与中医的文化根基进行反思,在重构发展中继承其科学精髓,剔其庸俗糟粕,让现代科学中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成果给古老的中医增添活力,这样,中医必能获得新的发展。
4 中药的现代化
中药的现代化问题,也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传统中药饮片的现代化问题, 中医处方是针对某个患者开的特定的临时组方,包括古方、经方、时方、验方(偏方)、秘方等等,这是传统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传统中药饮片的质量是临床疗效的基础,发展传统医药首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使传统中药饮片现代化。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名称的统一 我国地域广阔、物种繁多, 不少中医古籍和地方性本草多是民间医生经验的汇集。目前中药同名异物、异名同物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例如有南北区分的药物如南、北五味子,南、北苍术,南、北沙参等。处方调配随意性大,临床疗效不稳定,不良反应难掌握,学术交流说不清。因此,当前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典》)为纲,抓住国家颁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契机,用生药学的方法,形态学描述、分类学处理制定中药饮片实名原则。如基源名、传统习惯名、加工炮制名、药用部位名等等,使中药饮片的名称统一,处方规范,真正做到“名副其实”,“名正言顺”。
4.2 加工炮制的规范化 中药材前期的加工,多在产地采收季节由药农及时加工,中药材后期加工多在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由药工进行。基层医院中药房购入的多为传统的中药饮片,是用药效果与安全性的最后关口。目前中药饮片的质量呈下降趋势,有的是野生资源减少,如甘草越来越细,杜仲、黄柏、厚朴越来越薄;有的是栽培品各地品种不一,如丹参、、党参、黄芪等;更多的是加工炮制方法不统一,如茯苓有块状、片状,鸡血藤、苦参块状有大有小;炒黄、炒焦全凭感官而定,如焦山楂、酒炒黄芩、炒山栀、盐炒杜仲;对中药饮片的粗细、大小、颜色、气味、杂质、灰分等以外观、感官确定其质量优劣,国家无统一标准,主观性强。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药材534种,其中有200余种需加工炮制的未提到,使饮片炮制品性状无据可依。生药经炮制后显微特征、化学成分都与生药不尽相同,有的甚至面目全非,没有标准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4.3 中药剂型现代化 中药剂型的不同与使用者的需要相关,有传统的汤剂、丸剂等和具有现代化表现的超微饮片, 冲剂、气雾剂、胶囊剂、栓剂、缓释剂等新剂型,为方便患者用药、提高中药疗效发挥了作用。中药的现代化应立足于中医药理论,证法方药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解决制约优势发展的关键问题为突破口,组织中医药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队伍,争取实现飞跃性进展,加快中医药现代化进程。
5 中医现代化的实现应走中西医结合道路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无论从理论还是临床实践,中医和西医都各具特色,中医注重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它主要从疾病当前的病因、病位、病性、发生发展过程和转归五个方面来整体地分析疾病,因而,在临床上出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这就是因为中医强调的是证,以证来论治,而西医只注重病因、病位,具有片面性,有些疾病只治标而未治本,中医则标本兼治,当然西医在急救等方面具有它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要“有的放矢”。中西医结合应在发挥中医优势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病证结合扩大了治疗范围,丰富了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病因结构、疾病发展规律随之变化,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退行性病、老年病正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的主导疾病,其形成中的社会因素、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七情心理等非常重要,而这些因素正是中医理论非常重视的,如何利用中医之优势,找到更好的治疗、预防手段应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的任务与焦点。所以说中医现代化在临床上的突破口有两个:(1)现代的疑难杂证是以病因治疗的西医内科和以手术为主的西医外科的难题,而这恰恰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2)在保健方面,中医的养生术和保健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是传统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交相融会而成,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含我国古代哲学、文学、美学等人文学科,也吸取了地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数学等成就,它是人文和自然科学中的多学科的融合体,但在现代层次上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融合,还需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使中医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罗雄,凌湘力. 从“中医研究”与“研究中医”谈中医现代化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5,27(2) :7-8.
西医和中医是人类健康问题的两大解释体系,西医基于近代科学思维,中医基于古代传统思维,围绕的都是人的健康问题。西医借助科学的力量,产生了比中医更普遍的影响,以致于有人认为只需西医就足够了,更有甚者认为中医的迷信色彩太浓,应当取缔。从文化特征看,医学具有排他性。中、西医间的核心理论并不相容,西医占据主流,但是西医无法解决全部健康问题,这就为中医的生存留出了空间。两种解释体系面对同类问题,产生了“横看成岭、纵看成峰”的结果。
长久以来,中医同仁为争取中医的生存空间做了大量抗争。这些抗争到底是基于传统感情的坚守,还是中医确有其存在的理由?同仁们往往从个体治疗的有效性,或从传统经典的合理性出发进行抗争,很难见到能够真正从中医理论结构正面狙击对中医的攻击。朱文锋教授从1976年开始探讨中医的辨证规律和辨证的有效性内容,将以描述性证名(证候)为元素的辨证体系,发展为以结构性证素为元素的辨证体系[1]。1978年计算机新技术开始影响中国,朱教授马上着手用数学模型对辨证进行定量研究,归纳出48项辨证基本内容,建立了“加权求和浮动阈值运算”,研制成《中医数字辨证机》。以后的几年朱教授在分解证名固定搭配的基础上,构建起完整的辨证论治系统,继而于1985研制成《中医辨证论治电脑系统》。根据朱教授长期基于计算机积累的成果,国家标准局委托朱教授起草《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并于1997年完成,同时他的辨证计算机系统也发展成《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2003年,依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朱教授申请了《中医辨证论治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体系》课题,建立起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证素辨证研究平台,创新了“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获得证候辨证诊断的准确权值,制定出证素、常见证诊断标准,完善了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临床辨证规范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是对朱教授证素辨证体系的追溯与思考。
1纵向疾病与横向病情
医学的对象是人类疾病,但什么是疾病?若将“疾病”放到一个三轴的生态坐标系里进行考察,疾病就是由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病情要素构成,表现为病情要素的或加重或减轻的过程。例如:发热、头痛、恶心、白细胞计数等,我们用过程涨落表现它们的加重或减轻,从而形成一条综合的纵向曲线,称之为疾病曲线。疾病由病情过程涨落和患病边界面的反向涨落共同构成。但医生在临床上是看不到病人的全部疾病曲线的,在一个时段内只能看到一个病情截面。
假定西医和中医在同一时间,看的是同一个病人,则中、西医面对同一条疾病曲线,看到的是同一个病情截面。但是,在该病情截面里,西医和中医所关注的东西不同。西医通过检查技术与方法,能看到的是症状、体征和检验结果等;医生将所看到的内容与经验、教材、诊疗常规等进行比较,得到关于该病情截面的定性判断。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找到中医的症状、体征等,通过中医的辨证分析,将病情截面中的每一个症状按中医理论,综合分析,得到一个关于病情“证”的中医论断。故即使西医和中医关注的病情截面相同,但关注的内容和方法不同。关于中医的工作原理,笔者在《中医的理论框架和工作原理》[2]一文中进行了论述,此处不赘述。
李科威,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回顾与思考第1期对于纵向疾病的认知,西医偏向于将疾病过程从人的生命过程中分离出来描述、处理,以期对疾病进行更准确的诊疗;若用曲线表达,似乎存在着生命与疾病两条相互关联的曲线。所以,西医的纵向疾病谱系发育比较完善。相反,中医的纵向疾病谱系发育不完善,原因是中医多从生命整体描述病态变化过程;若用曲线表达,中医在多数情况下不将疾病过程与生命过程分离,而是将疾病状态下的生命整体过程作为一条曲线。因此,中医对病情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横向病情截面,中医的辨证正是对病态生命状况的总体把握方法。
2固定证名的限制性
在传统中医辨证体系中,“证候”(即“证”)是中医临床的理论承载者和操作执行者。在朱教授的证素体系中,临床理论的主要功能交给了“证素”,原“证”的名称,朱教授称之为“证名”,即将原“证候”与“症状”的形式联系,作为“证”之外“候”的表现。“证”表达传统较高层次的证候之意,“证素”仍表达中间转换层,用“症状”表达底层的病情表现,用“证名”表达“证”的词面部分。
“证”的功能最初是将患者的症状按中医理论抽提起来,形成一种对病情进行判断的方法体系。“证名”是“证”功能的词面表达。囿于古代文化的形式特点,证名讲究阐述前后呼应,内容对称跌宕的美学要求,“证名”的表达承袭了骈体文句式的影响,多表现为两个内容点以上的文字结构,以四六句式为多,如:肝肾阴虚、肝胆火旺、热入营血等。在秉承千百年有效的对应性经验积累后,使表现证候的证名在字面上搭配固定、句式整齐、使用对等,形成了中医文化,并由这种形式规定了临床思维的基本方式。传统中医思维方式的有效性,既有现实作用,又有史料记载,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生态动力学结构。
在中医的理论形成时期,人类还处于自然状态为主轴的时代,人的体质特征与自然状态相对一致,变化较小,因此,表达辨证内容的“证名”有了足够的经验积累就基本固定了。而近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小了,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体质状态和疾病谱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证名的固定搭配显得不能满足辨证需要,表现在:(1)传统证候体系的“证”直接与患者的“症状”发生关系,证所承担的角色应该能够跟随病情变化,但在传统骈体文句式的证名条件下,禁锢了临床思维的展开,使临床辨证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2)传统中医学在沉淀了上千年证与方药的疗效对应体系(药证效用体系)中,包括证名约500~800个,这是传统中医临床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现代中医自主发展的基石,但演变应用的研究才刚刚开始。(3)由于生态环境和疾病谱系的变化,近数10年医生为应付临床,自组证名约3000~10000个,因其随意性,无法形成为中医可传承的共同财富,对中医发展并无益处。
3证素体系对中医临床的规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