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9:28: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1-0004-03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识之士在实践工作中已经认识到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是必然而可行的选择,但是目前要想尽快落到实处还存在诸多困难。本文重点探讨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目的,工作侧重点也不同,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二者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包容。绝不能混为一谈,生硬整合。正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相对独立的并列关系,才使二者协同构建成为可能。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不是“心育问题德育化”,也不是“德育问题心育化”。也就是说既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错当作思想品德问题,全部由德育工作来解决;也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钥匙,过度强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甚至淡化德育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否则,这将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走入误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协同构建,既看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点,也认识到了二者的共同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研究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在研究内容和重点上可以相互弥补。以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需要。结合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上的导向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将整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能够丰富学校德育方法、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价值导向,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做到以心育德,以德养心。
所谓协同,就是指整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调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构建不是合二为一的完全整合,而是适当的、合理的统合和互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协同构建,就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找准最佳切入点,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基点,既灵活运用传统德育的方法,也巧妙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构建以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导,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基本途径,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如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适应、自我调控能力以及优秀的情感、意志、毅力品质等方面相通相合从而一致起来,协同构建学生的积极健全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还处于探究阶段,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相分离,实证研究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论提炼和升华,而思辨研究又没有很好地运用实证研究的成果,致使研究成果或者理论底气不足,解释力不强;或者少有实际操作性,应用力不足。
第一,理论上。目前理论上仅限于对二者内容、目标、原则、方法进行比较,只是简单地概括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少深入的探讨;对二者依据的理论、运用的方法、涵盖的内容及运行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存在生硬整合。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的政策与法规依据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迄今人们对德育制度的建设已经多有探讨,而对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及其与德育制度的关系的认识尚待加强。
第二,实践上。首先,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实施过程中,在许多的德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环节中的种种冲突。如教育原则上的冲突,表现为公开、强制和保密、自愿的冲突;教育方法上的冲突,灌输说服和疏导训练等的冲突。其次,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的管理框架内运作,没有注意区分德育系统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不同、缺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等[1]。心理教师角色模糊现象,主要表现为心理教师与管理者、与德育教师以及与普通教师的混淆。再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环境薄弱,载体与舞台不足。最后,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素质也都有待加强。
总之,学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探讨尚处于认识和丰富阶段,其理论基础薄弱,相关研究更多还停留在“应然”层面,“实然”层面探讨得比较少,存在对理论的认识不清,又存在着实践操作断层的现象。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对策
(一)理论基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应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在实践中存在教育价值上的冲突: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所体现出的价值导向与价值中立的矛盾,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诞生于世纪之交的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倡导从积极的视野、用积极的工具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的积极层面。培养积极人格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积极的价值取向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德育倾向于从社会本位塑造人,心理健康教育倾向于从个体本位培养人,两者殊途同归,取长补短,通力协作,力图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既能积极参与社会,又能积极面对自我的“积极人”[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应该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上,使学生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注重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
(二)方法手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方法手段应该包括统整协同策略和补弱协同策略。
第一,统整协同策略。就是发挥二者的优势,选择的方法手段对二者都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够使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共进。
主题活动课是统整协同策略的有效方式,主题活动课从学生发展需求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出发,确定教育主题,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建构认知,调整心态,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纳入到主题活动课范围,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占用的是班会时间,由班主任兼任。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了时间和师资的保证。主题活动课是对目前学校中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整合[3],也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的主要载体。
第二,补弱协同策略。学生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上有时不同步、不协调,可能某一方面水平较高,而另一方面水平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取补弱协同策略,即哪一方面薄弱就重点强化哪一方面,使之与另一方面协调共进。
制定学生个人成长计划是补弱协同策略的有效方式。对班主任用常规范法难以教育感化的行为偏差生,班主任介绍其本人在校表现、家庭情况及已实施的方法手段和效果,心理教师首先就能利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打开学生、家长的心扉,然后依据心理学理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矫正对策。心理教师对他进行咨询、测试,然后与他一起罗列缺点,分析成因,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班主任为他营造改正错误的班级环境并及时点评,心理教师跟踪辅导。
(三)师资建设
建立以学校领导为中心,心理健康教师为重点,以班主任为主导的稳定、有力的工作队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实施保证。第一,国家应该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学校至少有一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第二,学校必须建立由校长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工作的组织机构。第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制定一整套教育计划,并重点对德育工作者给予指导,定时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作心理专题讲座,发挥专职教师的专家引路作用。第四,班主任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的契合点。班主任作为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者,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充分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班主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水平。
(四)角色定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而且要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要求明确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不仅是主导者和权威者,而且更应是协助者和塑造者。教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学生内心信息的接受者。这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外出进修、校本培训、专家讲学、远程教育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的意识、知识和能力,协调好角色冲突。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构建原则
(一)体验性原则
在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框架下,道德教育不再作为一种体系严密但又脱离学生生活的学科知识呈现,而是要十分重视实践与体验。道德教育不只是一个传授道德知识的过程,重点在于学生情感上的内化,把认知模式转变为情感模式。德育工作不再是强制灌输而是强调体验感悟,并借鉴心理教育中活动性和生活化的实施方式,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德育,在德育过程中不着痕迹地安排游戏、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升华、内化德性。
(二)导向性原则
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定向的作用。人文主义代表马斯洛承认“青少年不能没有导向”[4]。学生毕竟不是成人,他们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价值观尚未最后定型。在社会转型期,在意识领域价值多元的背景下,他们中许多人还不能独立地自我选择,需要教育者帮助澄清,积极引导。不能一味坚持社会上心理咨询“价值中立”的原则,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对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心理因素尽管没有对错之分,但有好坏之分,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中应注意不能过于强调心灵的宣泄和需要的满足,而忽视对心理性发展的启发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应依靠德育为自己导引方向。
(三)疏导性原则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对待,而更应该是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对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要循循善诱,利用各种机会因势利导,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做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恰当方式。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要通过疏导注重培养学生学会选择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服从。
(四)主体性原则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在实施的过程中坚持人本主义的学生观,尊重学生、接纳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任何规范、思想或教育方式如果不能成为受教育者自身的需求,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无法得到他们认知、情感的认同,无法成为他们的需要,也就不能达成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因此,要指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人际交往,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重视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五)统一性原则
心理健康状况是道德品质的基础,人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开阔视野,深谙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的优点与局限,尽量做到互相取长补短。有些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往反映着人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在疏导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环境、不同场合都应接受不同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制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应针对学生个性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此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中应坚持统一性和整体性原则,突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
(六)全面渗透原则
教育者创设积极环境,受教育者在积极环境中建构了自己的积极人格。一方面,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科教育的渗透、班团队活动、课外活动的熏陶和学校校园文化等,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全面渗透。另一方面,社会p学校p家庭相互配合,“三教合一”,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大环境,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全面渗透进学生的心里。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是一种崭新的视角,是对传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模式的重大突破,它所产生的“合力”必将促进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同时,它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育者具有整体的观点,较好地把握二者各自的理论体系,还要能够突破二者的界限,围绕教育目标去选择组合内容与方法。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二者的协同构建能够大大提高育人实效。(稿件编号:090514004)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刘翔平,顾群.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及其深层次原因剖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2]麻彦坤.积极理念: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契机[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2).
现在我们大学生群体中成在很多心理问题,情感十分丰富而多变,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较大的情绪落差。作为高考竞争的胜利者出现在校园的大学生们,相当一段时间内陶醉在一片赞扬声中,心里充满自豪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兴奋之后,不少人慢慢发现,中学的优势不复存在了,往日的佼佼者们虽无落伍感,但明显存在失落感,同时现实中的大学环境远非理想中那般如象牙塔一样纯洁神圣,种种失望与烦扰加诸在这般娇嫩脆弱的心理之上,不免出现问题的可能。
一、贫困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辅导员夏帕克提江・吾守尔和曹良才以及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的谭鹏曾专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感到自卑。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往往知识面较窄,大多性格内向,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遇到打击容易产生自卑意识。
二是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
三是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想到家庭的经济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
长期的自卑、压抑会使贫困大学生的内心非常脆弱、敏感。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不愿提及的,害怕同学的怜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对任何事情都多疑,致使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他们通常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情况,宁可自己艰苦一些,也不愿轻易求助。在有关调查中发现,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要树立重视心理健康和进行心理咨询的观念。其实心理健康有问题也是正常的,但关键是如何疏导郁积在我们心里的闷结,以避免爆发而成为社会公害。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们会碰到心理问题,但很少人会主动去心理咨询。因此,我认为学校的心理学老师带动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们主动做好宣传工作,不但把所学知识应用现实,还能更好地改变同学生们那种有心理疾病是可耻的观念,改变他们认为心理咨询是的想法。
其次,心理学专业和教师和同学应主动设立心理咨询中心,这是解决我们大学生心理问题,降低同学们犯罪率的重要途径。
1.每年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排查,并建立心理档案。目的在于通过仔细地排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避免悲剧的发生。
2. 心理咨询的对象面向全体同学,对特殊群体方给予“心理关照”。每一个大学生,不管他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都可以成为心理咨询活动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工作者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帮助的同时,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特别是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该投入更多的“心理关照”;对于那些贫困同学、新生入学新生和毕业班的择业指导,也应当多加关怀,并加于心理指导,进行培训等。
3.正确处理指导者与来访者的关系。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做好心理咨询的关键在于指导者能否与来访者之间建立相互的信任关系。这是一切心理咨询工作成功的基础。有人说,做心理咨询工作,要与来访者交朋友,也就是有朋友间的那种信任关系。有的来访者这个心理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因此,这种信任关系必须是长期的。成功与否,除取决于指导者的能力外,还取决于来访者家庭以及生活中与其有重要关系的人的支持,取决于来访者的能力与动机,特别是来访者的信任。
4.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作为其有机构成部分。根据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课件或是学习指导书,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为此,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同学们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其积极参与心理训练及开展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针对不同阶段易于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及咨询工作。
最后,寻求社会支持也十分重要。很多同学心理上的问题其实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许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内心体验排解渠道而产生了心理变态。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即使是在高校,社会的价值观念都会在同学们的心理上打下烙印,学校社会理应要提供相关的宣泄渠道。
综上所述,目前同学们心理健康的形势不容乐观,这为在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有针对性调整工作的内容以适应新时期的新情况?怎样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有利于同学们全面健康成长?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心理学专业和学生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从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发挥自身所学专业之么,在生活中向朋友们传达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同一个年龄层次的人比较容易沟通,平时朝夕相处,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努力为我们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进一点绵薄之力,为学生工作和同学的健康成长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转变时期,会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对社会环境认知和修养,来发展自我心理素质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根据高中生的身体、心理变化,使用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或方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全面地发展个人素质教育。
那么,对高中生如何有效、便捷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会在学习、工作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而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他也能很好地解决与处理个人心态,从而会在任何顺境中一帆风顺,在任何逆境中奋勇挑战,最终,取得在学习、工作中的成功。当前,高中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要求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博学广泛的知识和良好的能力结构,而且更需要有坚强的心理素质。
高中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沉重的就业负担,再加上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挫折意识不强,如果在这一阶段缺乏正确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疾病。因此,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高中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与心理健康现状不同步性及其原因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使用对学生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学习目标的内在价值有时与效率成负增长,说明学生的内在价值越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数越低。而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1)对初中到高中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应。(2)对学习方式变化不适应,高中生需要更多的自主学习,主动性要求更多,这使很多学生由优异生“沦为”普通生,而产生心理上的问题。(3)高中生生源地的差异较大,农场、城市学生集体学习和生活,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4)最为重要的是经济、社会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学生不适应而产生巨大心理障碍。
二、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1.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能与现实社会生活建立一种比较好的接触与交流,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清晰、客观的认识,能很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人际关系与心理环境,喜欢而且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能承受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或问题。要想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就要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在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有些学生由于住集体宿舍,集体生活,和同学的接触与交流密切。有些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要不断学会独立处理许多事情,这些都要求学生调整好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自我。
2.开展心理咨询,注重个别面对面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求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可以彼此交流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解决矛盾点,而并不是给一些真理的人。教师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念来指导学生合理、有序地学习和调节心理状态,让学生养成乐观积极、稳定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学习兴趣,具有创新的精神品质与不怕失败和困难、勇于竞争的精神。为以后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心理素质基础。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心灵共鸣的感受和交流,消除学生的精神压力。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教师和学生一起制订活动的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的集体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来逐渐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角色演绎、谈话交流、心理素质训练等。心理健康课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其中感悟、体会,充分带动学生的兴趣点、能动性和创造性。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了解学生整体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整体状态或趋势走向,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挫折和困难,来完善自我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为学校心理辅导提供研究资料和教育准备了很好的信息。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要收集得全面而具体,既要有班级和学校集体的材料,又要有个别学生各方面与特征的资料;既要有数量化的资料,也要有非数量化的资料。尤为重要的是,从大量档案资料中分类和整理出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应付一次次的临时检查,还有的是及时、快速吸收反馈回来的意见和信息,为有效地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有句话说得好:“往往老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因此,我们不应失去引导和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机会,与学生心灵深处的交流,和学生一起进步,看到了学生的希望,同时也就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1、对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有过分夸大的倾向
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尽管如此,也不能因此而夸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从教人员专业性不强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从总体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基本上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学校为满足开课的需要,杂拼从教人员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从教者既不知晓心理学专业知识,也不懂心理辅导策略与技巧,因而难以取得应有的绩效。
3、德育化倾向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定位不当,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必要去开展什么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正确区分学校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界限。二是在具体操作中简单地以德育教师或思想政治工作者来替代心理健康从教人员,把心理健康教育划归在德育管理机构,并在工作开展中移植套用道德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机械呆板,收效甚微。
4.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现代医学、社会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小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存有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向中小学生强行灌输有关名词、定义、概念,强行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甚至于象其它学科知识教学一样,机械设定知识体系、目标任务,这种用学科知识传输的手法来操作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
二、如何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良的倾向
1、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必须大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以真正发展。
2、健全队伍,组建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教人员
教师是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就总体而言,每个教师都应是心理辅导员,他们都应拥有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熟悉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把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并以良好的心理特质去影响学生。
3、全员参与,共建良好的心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在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时,伴随此项工作的普及,它现已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必将成为每位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此理念将渗透在现代教育质量观和学生观之中,并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得以体现,成为学生潜能开发的重要内涵。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专业从职人员的事情,并非针对哪一个学生的问题,它指向于全体师生。
三、对于小学心理教育可以结合语文学科教学进行
1、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孩子的言行既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一颗赤诚的爱心来面对所有的孩子;以一颗宽容的心悦纳每一位学生;以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感染每位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要真正在“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2、把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在教学的诸多环节,诸多形式中。
⑴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蕴含了大量的心理健康因素的课文。例如:有些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有的是要培养学生有集体荣誉感;有的是与他人和睦相处;也有的是要勇敢、要有毅力等。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以教材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⑵、在“课文内容”中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心理健康教育。
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格结构的核心。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有了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才能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让学生在读、说中认识人生观和世界观。
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课堂上不失时机的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在课堂外我们同样可以结合语文教材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孩子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各种分工合作、小组交流及在活动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让学生明白了要想小组成功,必须要共同克服各种困难和要维护集体荣誉感等道理。
⑷、在习作教学使学生进行“心灵交流”
1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完善的教学制度。然而由于在实际幼儿教育中,多数幼儿园重视对幼儿知识、认知的教育,而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幼儿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也局限于他们认为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或性格比较内向,行为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被认知,心理健康不仅适用于中小学生、成人,同样对于幼儿适用。幼儿由于个体差异,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仅应当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须,只有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开发幼儿的潜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幼儿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1]。
1.2 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与生活实际不符
许多幼儿园开设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目,但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脱钩,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教学效果不佳。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上,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在有限的心理健康课程上,而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情境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则往往被忽略。
1.3 忽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教学
游戏活动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则常常被幼儿教师认为与游戏活动不搭边,因此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忽略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幼儿教育需要引导,需要循序渐进,以游戏活动为主的趣味性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而这种好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呈现,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2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不应仅仅对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对所有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必须,只有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在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满足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需要,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更加长效和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创造故事情景可以激发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表演游戏,创造故事情景,使幼儿进入情景角色,或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再现和故事表演,深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情景和精神世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儿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的故事使,引导幼儿扮演小马、松鼠、蚂蚁等,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加入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更培养了幼儿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人格。
2.2 通过趣味性教学推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所谓心理问题,就是心理活动失调或心理失去常态。人的心理活动为此源头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动着,如果心里流动遇到某种阻塞,这就是心理问题。目前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开始重新并着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了,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对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个新课题,加之,目前有关方面对这项教育的内容还缺乏统一、规范的要求,因此,实践中存在不少误区,进一步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做些什么是十分必要的。
1.青少年心理问题常见的十种表现
1.1抑郁
表现为郁郁寡欢、沉默、孤独。这在一般情况下属性格弱点,但严重的则是一种心理问题。患者时常愁眉苦脸、动作迟缓、忧心忡忡、对人冷漠无情、对生活缺乏热情、甚至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1.2狭隘
一般的狭隘只是性格弱点,但严重的狭隘则是一种心理问题。心胸狭隘表现在对人对事斤斤计较、常为细小过失烦恼苦闷,不能自解。
1.3怯懦
表现为在公开场合畏首畏尾,手足无措,唯恐别人笑话自己,甚至在课堂上做作业也要遮盖起来,生怕别人见到了耻笑,没有自信心。
1.4恐惧
由于多次的失败和挫折,心灵刺激较深,产生恐惧心理。有的青少年学生受到不及格分数的困扰,以致一看到分数就恐惧。他们害怕见老师、家长、生人,一见到责备的目光就呆若木鸡,有的被恐惧心理压抑的不能进行正常思维,连责备别人时,也会惴惴不安。
1.5神经过敏
表现为异常敏感又失去自制。注意力不易集中、且不能专注于学习、过分关心人际关系。心理脆弱又无主见,易被引诱,行为坦率,一些小刺激也会引起大吵大闹,易产生敌对情绪和报复心理。
1.6虚狂
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性情暴躁、一触即发。同时,蛮横任性、好冒险逞强,追求刺激,极好表现自己,常与人争吵、打斗,行为不计后果。
1.7过度激动
这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产生的一种反常心理。表现为极易激动、举止冲撞、待人态度生硬、爱发脾气,有时则歇斯底里、不听劝告。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厉害,但又想不出恰当的发泄手段,处于一种谁碰到他让谁倒霉的心理状态。
1.8无动于衷
表现为为对一切都满不在乎。往往是受到不公正待遇后表现出的一种反常心态,由于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就索性一切都不在乎、对来自任何方面的批评指责均若无其事。有时故作怪态,使你对他无可奈何。但满不在乎的外表下却充满着自尊心受到伤害的痛楚。
1.9报复情绪
有的青少年犯了错误以后,认为周围的人都以轻蔑的态度看待他,在内心激起一种仇恨与对立的情绪,任何一点动向都会触动他的神经,连别人看他一眼也觉得是在嘲弄他,甚至把无关的行为也视为挑衅,在内心时时升起一种报复情绪,并用破坏、捣乱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
1.10不良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本并非属于心理范畴,但不良积习则是源自后天的下意识动作。不良行为习惯表现为恶意的模仿、说谎、捣乱、抽烟酗酒、小偷小摸等。有时已知不对,就是不改、难改。
2.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2.1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
把开展心理测验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似乎只有对学生进行了繁多的心理测验,才算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其实,这种做法更多的是成人的功利需要,轰轰烈烈造势的需要。测验了解孩子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合格的心理测验专业人员严重缺乏。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与训练,许多学校在心理测验量表的选择,实施心理测验的过程中都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校对测验结果缺乏科学的认识与处理方法,随意公开结果,或以此给学生分类,这些都在有意无意的伤害学生和家长,而且违背了教育原则。心理测验的目的主要是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信息与服务,它侧重与描述学生心理发展现有状况,学校应根据测验结果反映出来的规律、特点及问题,调整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不等于心理测验,它重在教育。
2.2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咨询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为此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派出教师参观、学习,并要求教师开展面向家长、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在很多学校人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展心理咨询。事实上,由于专业能力的限制、时间、精力等局限,很多开展心理咨询教育的教师承担不了这一责任,感到力不从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因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局限于心理咨询,它应当体现“重全体、重预防、重教育”的思想,而不应仅满足于个别学生和家长的特殊需要。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心理咨询室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心。以此为依托,它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广播、电视、刊物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至于根据实际开展针对个别学生、家长特殊需要的心理咨询活动,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一种补充形式。
2.3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向学生提供心理卫生知识,开设心理课
大学生是一类承载社会和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个人价值心理定位较高,面对学业、情感、就业等多重压力,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甚至是厌世的情绪和行为。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预防。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心理健康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应该做到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及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和痛苦,而是面对这些烦恼和痛苦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扭转不利情绪,主动适应周围环境。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转折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理、生理和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变化,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产生问题。
根据严重程度,心理问题一般分为不良状态(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一般来讲,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处于第一级别,即处于心理的不良状态,或称为心理困扰型。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问题的诱因主要有同学之间的矛盾、学习的压力、恋爱等个人感情问题、就业压力和家庭变故等。心理困扰的主要特点是不良情绪的持续时间较短,通过休息、娱乐、体育活动等自我调适可以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心理困扰的诱因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其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且很难自愈,因此需要配合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中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石。其次,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力地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毅力、不屈不饶的拼搏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正确面对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今后的职场中产生的压力。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措施
第一,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要重视课堂教育,还可以定期邀请社会上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等到学校开设讲座,有助于他们快速融入大学的集体生活。
第二,学校要和学生家长建立起便捷的沟通渠道。学校可以及时将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状态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应该将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及时告知学校,双方做好信息共享,共同应对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扰。
第三,大学生喜欢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课的出勤率相对较高,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活动中。
第四,高校应该在校医院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心理健康问题咨询窗口,同时要严格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信息保密工作。在大学生身边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咨询窗口,便于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可以有效防止心理困扰等一般心理问题演变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第五,高校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记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异常的学生,要重点跟踪。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及时和他们谈话,了解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并将了解到的情况及时通报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协助学校共同帮助学生战胜心理疾病。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疾病预防的重要策略,防范大学生群体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简介]熊文琴(1978- ),女,江西南昌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江苏 南京210036)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09-02
近年来,随着中韩贸易的加强以及“韩流”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前往韩国留学,国内高职院校的中韩合作项目也越来越多。中韩合作办学项目可以使得中韩合作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相互引入对方的一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有助于中韩两国的师生进行双向交流和互动,这不仅能够给合作双方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带来积极影响,也有助于两国文化的交流。但是,由于中韩两国之间存在者一定的文化差异,使得很多中国留学生在韩国生活学习期间出现了种种不适。因此,如何在学生出国之前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生活中去是这类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问题。
目前,国内对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较多①②,但具体到对中韩合作办学的研究较少,对中韩合作办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此类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可参考的依据。
一、中韩合作项目中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较长期工程,短时间内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难以立刻显现,在学校教育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另一方面,中韩合作办学项目的办学性质并非十分明确。
高职院校的中韩合作项目往往采取“2+1”等形式,即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然后去韩国学习一年,最后获得韩国大学的学历,并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深造。近年来,随着中韩合作项目的发展和成熟,韩国大学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语言要求,即中国学生必须拥有三级以上韩语证书才能进入专业课的学习。未达到者到韩国后还需要在韩国语教院进行语言学习,直到韩语达到三级以上方可转入到所在系科进行专业课学习。然而,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生在入学前基本都没有韩语基础,韩语学习需要从零开始,因此学校就面临着学生韩语学习时间短、要求高的问题。此外,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任务也很重。当他们在第三年进入韩国大学学习专业课时,采用的通常是直接插班法,即直接插入该大学相同专业的韩国学生班级中进行学习。因此,在去韩国之前,他们必须在国内把韩国大学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由此可见,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内期间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有的高职院校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课程从早晨第一节一直排到下午最后一节,学生也往往疲惫不堪。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语言和专业课学习上,往往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二)缺乏点面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需要建立一个点面结合,多种方式相互补充的心理健康教育网。③“点”是指专门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可以通过这些课程向学生传授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面”是指除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外的、其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学校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向学生各有侧重地传递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相关的心理调节技能,但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网普遍不健全。
首先,很多学校忽视建设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如前文所述,中韩合作项目中的语言和专业课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很多学校在排课时多侧重于语言和专业课的安排,很少有学校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因此也很难获得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其心理健康知识的获得仅仅靠一些老师在其他课程上的零星传授,缺乏相应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学校没有把各种教育途径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度不高并缺乏整体的设计规划,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网中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并没实现很好的衔接,其内容往往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性和系统性。此外,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网中的其他教育途径也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
(三)欠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和普通院校相比,中韩合作项目下的学生除了面临一般的高职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之外,还面临着进入一个文化不同的国家展开学习和生活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和压力。但很多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院校对此的认识上存在两个误区:第一,很多高职院校认为韩国和中国同为亚洲国家,且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有相似的地方,和去欧美等文化差异大的国家相比,学生去韩国之后更容易适应当地的文化生活,对于中韩之间的文化差异的认识性不足。第二,很多高职院校认为学生去韩国之后面临的压力主要是语言压力和学业压力,对于其他容易引发学生压力,导致各类心理问题的因素预估计不足。很多学校不仅课程设置偏重语言和专业课,在向学生传递的信息中也不断强调语言和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去韩国之前并没有很好地了解可能会遇到的各类问题,也没有学习到好的调节和应对手段。因为这两类误区的存在,使得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很多学生在去韩国之后明显感觉到中韩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冲突。他们往往不仅要面对语言和学业的压力,还要面临很多其他问题引发的压力,并常常因为对这些问题的准备不足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二、中韩合作项目中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
中韩合作项目中的高职院校因其办学性质使得学校面临学生在校时间较短、语言和专业学习压力大的问题,但是高职院校仍需要提高认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职院校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长远来看后果十分严重。自从韩国政府将留学生人数作为判断大学国际化水平的评估标准后,便引发了韩国各大学以“不管不问”的形式吸引留学生的风潮,导致部分留学生因无法适应在韩国的留学生活而产生厌韩情绪。虽然目前韩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提供留学生指南或相关网络系统等,为留学生提供各种帮助,但学生去韩国之后大部分问题还是需要自己解决。学生如果没有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到全面的知识,没有掌握一定的问题解决技巧的话,他们去韩国之后会在重重压力下产生各类心理问题,严重的话,甚至会使他们在韩国的学习和生活无法继续。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也不利于中韩合作项目的长远发展,因此学校需要提高认识,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二)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得学生通过该课程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其次,除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的其他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而且可以针对中韩合作项目自身的办学特点,有创造性地采取一些学生接受度高、丰富有趣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针对学生语言、专业学习压力大,课程多的情况,高职院校可以开设“心理学电影赏析”等类似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欣赏心理健康方面的电影放松自我的同时,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并通过任课教师的讲解使得知识更系统化。此外,一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也可以很好地利用起来。例如,高职院校可以有效利用宣传栏进行宣传,也可以组织各类学生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技能,还可以开展各种心理健康讲座对一些常见心理问题进行普及。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各个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需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有补充,各有侧重,全面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1.高职院校要切实把握中韩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学校应该认识到即使同为亚洲国家,中韩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远大于相似性,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针对这种差异性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高职院校可以请有经验的教师为学生讲解两国文化的差异性,学校还可以请已经在韩国留学的留学生趁假期回国期间为学生开设讲座,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两国文化的差异性。
2.高职院校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相关问题的解决技巧。调查表明,在韩中国留学生除就业、语言和学业的压力之外,人际关系问题、经济问题等因素也容易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学生学会各种主要问题的应对解决方法。例如,中国学生去韩国之后经常会遇到人际交往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虽然中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是很多韩国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很多韩国学生对中国留学生带有偏见。在这种背景下,中韩学生很容易因为微小的文化差异和原有的偏见导致相互间的误会并引发冲突,这往往给中国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针对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课堂或课外的时间专门传授给学生和韩国人交往的技能,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展开一些短期的赴韩体验生活活动,帮助学生切实地把所学技能灵活运用。此外,学生去韩国之后也经常面对由于经济问题引发的压力。其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到韩国之后容易相互攀比,花钱没有计划;二是学生获得课外兼职的机会较少。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消费观教育,指导学生合理消费,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一方面展开一些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到韩国之后如何寻找到合适兼职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总而言之,针对中韩合作项目中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提高高职院校教育人员的认识水平,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从这个校园层面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并结合学生需要出国学习这一特殊情境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只有通过以上这些对策,才能够逐渐缓解并最终解决中韩合作项目中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将来更好地适应出国后的学习及生活。
[注释]
医疗卫生机构是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既承担着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工作,也承担着医疗机构员工自身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主力军[1]。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易行的治疗手段[2]。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也是医院治疗的重要手段[3]。为了解甘肃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信行,更有效的做好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课题组于2014年10—12月从全省37所三级医院[4]抽取20所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甘肃省三级甲等医院1945名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东、中、西、南4个区域(甘肃区域分布没有北部区域)的每个区域随机抽取5所三级医院,共抽取20所,占甘肃三级医院总数的54.05%(20/37)。
1.2.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经查阅文献、反复修改和预调查后形成,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选取的10个基本健康教育理论知识[5]的认知、医院健康教育态度和行为等。调查问卷中问题有1项及以上未做答的,视为无效卷。
1.2.3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利用Excel2003软件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5份,回收率为97.25%,所调查对象全为女性护理人员,年龄分布在18~55岁,其中年龄在43~55岁被调查者占4.65%,31~43岁占19.20%,18~30岁占76.15%;本科及以上占42.93%,大专及中专占57.07%;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占4.62%,中级职称占20.72%,初级及以下职称占74.65%。
2.2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知晓情况
本次调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方面的问题,其中对健康的定义的知晓率最高,为78.51%;对“从健康传播的效果层次看,您认为属于健康传播最终目标”的知晓率最低,为16.20%。只有2个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知晓率超过50%。在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及以下职称护理人员中“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危险行为”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的关系”“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危险行为”“大众传播的特点”“(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在人际传播技巧中的观察技巧”等问题,大专及以下学历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学历在本科级以上的护理人员(P<0.05)。而就“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的知晓率,大专及以下学历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护理人员(P<0.05)。3个年龄组仅有“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组增大,该问题的知晓率越高(χ2=35.82,P<0.05,表1)。
2.3对医院健康教育的态度
调查显示,90.33%的被调查者认为医院有必要开展健康教育;93.42%认为在随诊过程中,医生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94.81%认为医院有必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94.86%认为有必要对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89.25%认为医院有必要设立独立的健康咨询门诊;86.59%认为医院应该设立专门的科室负责全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表2)。被调查者认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分别为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或折页(25.86%)、病房视频健康讲座节目(21.73%)、针对个体的健康教育(21.12%)、健康讲座(17.19%)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4.09%)(P>0.05)。59.8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随诊过程中,医生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时间应在5~10min。26.52%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最大的阻力是缺乏开展健康教育的技术和能力;25.08%的认为医护人员主要任务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健康教育;24.51%的认为缺乏开展健康教育的途径或平台;19.10%的认为没有报酬。
2.4护理人员医院健康教育行为
调查发现,45.83%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最多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开展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其次是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9.25%)和开展健康讲座(19.41%)。53.27%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患者或患者家属开展健康教育的时间为5~10min。25.06%的被调查者2014年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培训;16.78%的接受过1次。57.53%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与病人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最受欢迎,其次是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家庭保健知识、自我体检护理;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60.99%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主要的健康教育对象为就诊的患者。仅有1.34%的被调查者参加社区健康知识宣传活动;3.19%的被调查者参加公共场所的健康咨询活动。当有患者或患者家属咨询烟草的危害时,49.18%的被调查者不能够科学的开展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和戒烟方法。在日常工作中,20.12%的被调查者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健康教育;37.93%的需要硬挤出来,但会影响工作;41.84%的能合理安排必要的时间用于健康教育。
3讨论
医院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7]。《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要求在2020年创建1400个健康促进医院[8]。健康促进医院是现代医疗机构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而提出的,并由过去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民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7],其中对医院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调查显示,医院护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对于某些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知晓率在职称和学历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
90%的问题的知晓率差异与被调查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只有2个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知晓率超过50%,知晓率最高的问题为健康的概念,为78.51%。最低的仅为16.20%。说明医院缺乏对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工作,护理人员也没有通过自学等方式获得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很少。在护理人员对医院健康教育的认知方面,8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把健康教育融入到诊疗的各个环节,并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说明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已经认识到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医院患者、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的需求有明确的认识,这与姜霞[9]的研究结果不同。接近60%的护理人员认为患者每次接收健康教育的时长应该在5~10min,超过60%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者针对患者健康教育时长为5~10min。这提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医院健康教育规范中,应考虑针对个体健康教育时长应为5~10min。
对于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阻力,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医护人员缺乏相应的健康教育技能,部分被调查者认识不清,认为医院是治病救人的机构,不应该重视健康教育,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健康教育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10]和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应得到医院广泛重视。综上所述,该研究认为,一是医疗机构要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医院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咨询工作,帮助患者解除心理障碍,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等知识,提高病人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水平。这些工作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健康恢复,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医疗卫生机构要制定护理人员规范的健康教育制度,通过合理的途径、规范的方案开展医院健康教育;三是医院要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纳入周、月、季度和年度考核,通过监督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切实落实医院健康教育相关制度,真正把健康教育融入到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的全过程[6];四是医院要因时、因地、因人地开展个体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把医院健康教育作为患者诊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齐玉梅,王生锋,王桂华.湖北省农村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30-31.
[2]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1-172.
[3]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南方护理杂志,1997,4(6):14-16.
[4]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甘肃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4-09)[2014-12-01].
[5]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
[6]迟晓琳,纪军传.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思考[J].青岛医药卫生,2004,36(5):374-375.
[7]潘岳松,郭秀花,田向阳,等.健康促进医院的发展历程及其展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1):721-724.
中学生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率较高。特别是对学习产生的焦虑,也就是说,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学生长期处于对学习的高焦虑状态,这无疑会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对中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有的校长常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课混为一谈,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一个误区。其实,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区别的。德育旨在塑造个人的完善的道德品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塑造个人的完善人格:德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因此,要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大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使更多的人明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要牢固树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谐的发展。
新形势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功能上讲,应关注心理疾病的预防,而不是治疗,而且应倾向于心理潜质的挖掘,是一种发展性的心理教育,而不是矫正性的心理教育;从内容上讲,以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性与调节能力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从方法上讲,积极发挥教育的系统性、目的,并给教育中的认知与体验以足够的重视。
二、减轻学习压力。重视有关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消除
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学习,这和他们所面临的学习压力及教师、家长的期望、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甚至是教育体制、考试制度等相关。虽然在大的方面,学校无法改变,但从学校角度,可以通过改善师生关系,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帮助学生悦纳自我,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愉快的成功体验中成长,并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树立信心,则正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或减少学生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就要明确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它的表现及预防办法是什么。
概括地说,学习对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心理。因此,学习心理的辅导,应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辅导,教会学生学习。
三、开展自我意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根据积极自我意识的构成,中学生积极自我意识教育的内容包括:①自我认识教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物质的我;二是认识社会的我;三是认识精神的我。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这三种自我之间的关系,不要过多看重物质的我,要重视社会的我,更要重视精神的我。②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的教育。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应当是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③理想自我教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对理想自我进行构想,正确对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避免学生由于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一致而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努力掌握心理辅导的知识与技巧,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对于农村患者我们首先要采取健康宣教,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做出自己的选择,以改善他们的健康理念。我院自从对农村患者实行优惠政策以来,农村住院人数明显增加,同时,也给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1 难点
1.1 病人方面 健康教育中,病人方面存在以下困难:(1)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农村患者大部分文化修养较差,不懂得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病人仅限于求医治病,解除病痛,对健康教育漠不关心,认为是一种负担,从而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2)理解和接受能力差:由于受文化知识所限,特别是文盲老年患者,听不懂教育者所表达的内容,对医疗保健知识感觉抽象乏味,对健康教育更是毫无兴趣。另外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改变,记忆力、听力有不同程度的自然减退,这种不可逆转的功能减退对健康教育知识记忆困难、遗忘快、不易掌握,增大了健康教育的难度。(3)经济状况差:因为农村人无固定的经济收入,他们非常关心住院的收费情况和医院的减免费用情况,然而对健康教育所提到的饮食、休息、运动、预防、卫生习惯等注意事项毫不重视。他们总是担心过高的医疗费用,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由于病人对医疗费用的关心胜过对健康教育的渴求程度,他们甚至认为开展健康教育的服务会增加收费项目,所以也增加了健康教育的难度。
1.2 实施者方面 健康教育中,实施者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护士综合素质较差:大部分护士注重专业素质的提高,不注意学习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有关的学科,不能因人施教,因此,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2)护理人员不足:各科室不能保证由专人做健康教育工作,因为农村患者接受能力差,对健康教育没有兴趣,所以,要想做好此项工作就必须每天加班加点,长期坚持必然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也会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3)护士缺乏足够的耐心:因为与农村患者交流困难,有些护士就不愿意与他们多沟通。在他们缺乏兴趣的情况下,更不能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所以影响了健康教育的实施。
2 对策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护士要不断地培训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对农村患者给予更多的关爱,把患者当成重要的亲友看待,通过我们的语言、表情使患者真切地感受到被尊重和做人的尊严。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服务热情周到,体谅经济困难的患者,关切他们的切身利益,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他们早日康复[1]。
2.2 转变观念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医院要对护士分批进行培训,鼓励护士自修、进修。按要求配备护士,满足临床工作学习的需要。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护士的语言修养体现了护士的素质,准确表达,语气语调轻柔得体,这样才能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沟通时最好使用普通话或根据不同地方的患者讲各种不同的方言,尽量少用专业词汇,使用双方都能听懂的语言,吐字清晰,语言通俗易懂。
2.3 要做到因人施教 健康教育者不仅要考虑人们获得知识、改变信念及态度和行为的过程,而且要了解影响这些变化的各种因素。在对农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我们应考虑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传统习惯、文化背景、民族风俗,应注意服务的内容、方式是否能被服务对象在心理上所接受,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2]。对农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首先要告诉他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与减少住院费用的关系。要按要求合理进食、休息、活动,并以平衡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住院的天数和次数,从而使他们能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让健康教育得以有效实施。
一、自尊是什么
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常常要借鉴心理学领域的知识和成果。只有熟练掌握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从而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
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我国的心理学起步较晚,长期以来都处于引进、模仿、继承和发展西方心理学的阶段,真正本土化的心理学研究还不多见。因此,从概念到理论,心理学的很多重要成果可以说都是舶来品。当然,这些概念和理论在引进时都经过了本土文化的验证和修订。尽管如此,有些概念和理论,依然存在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人格”、“气质”,在西方心理学中的含义与我们本土文化中的含义并不等同。如果我们盲目地运用和借鉴心理学领域的有关成果就可能产生误用和错用。而自尊,一个近年来在我国心理学界方兴未艾、十分活跃的概念,恰恰就遇到了这种尴尬。
自尊,在心理学中的英文名称是self-esteem,换言之,它是self-esteem的中译名,与我们汉语中常说的“自尊心”并不完全等同。尽管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还不统一,但总起来看,它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一种评价性情感体验。对自己的评价高,体验积极,就是高自尊,反之则是低自尊。而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尊的定义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明显带有一种自我防御机制的色彩。我们说一个人“自尊心(本土文化中的概念)很强”可能正意味着他/她“自尊(西方心理学中的概念)很低”。因为无论是自尊心强还是自尊水平很低,都意味着个体很容易受到一些信息的威胁或伤害。
因此,当我们听到教育界的一些呼吁: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要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时,我们应当清楚地知道,自尊心和自尊水平并不是一回事。当然,这两个概念也存在密切联系,比如,自尊心反映在心理学中,其对应的更确切的概念应该是“自尊需要”,说一个人的自尊心强,是说他/她有很强的自尊需要,说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则意味着维护学生的自尊需要不受阻碍或挫折。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问题儿童青少年”往往需要刺激其自尊心方能助其成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需要(自尊心),当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乃至受挫折时,人会忽视它的存在甚至把它压抑下去,作为一种自我防卫机制来保护自尊。一般的爱与鼓励、批评与责备这时都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受到压抑的需要已经意识不到,只有尖锐的刺激与疼痛,才能让需要重新强烈地反映到意识中来,人也才会产生强烈的前进动机。
由此可见,尽管此“自尊”非彼“自尊”,但作为一个心理概念,自尊,以及自尊需要,却是跨文化普遍存在的。虽然曾有人提议以不同的名称来指代“self-esteem”这一概念,但要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汉语词汇还不容易,“自尊”这一名称的使用也就延续至今。这提示我们,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运用心理学有关自尊的研究成果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概念的不同,以防止张冠李戴。
二、自尊越高越好吗
正如“气质”在心理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概念不同并未影响到教育界对它的运用一样,有关自尊的研究成果也将同样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比如,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曾指出“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并将之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丛晓波等人也曾运用同样的观点指出自尊教育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张向葵等人也曾提出自尊的激励机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等。
由于自尊在心理健康中的核心地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自尊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与此同时,一个常见的口号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低自尊成为万“恶”之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大量研究表明,低自尊与很多心理健康负性成分,比如抑郁、焦虑、敏感等都密切相关。这一口号的理论依据也正缘于此。现在教育界奉行的各种教育理念,包括尊重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赏识的教育等追根溯源也都是基于上述观点。然而,当我们一味地采用各种策略(比如多给学生成功体验、少批评多鼓励等)来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时,我们不仅要问:自尊就真的是越高越好吗?如果一个孩子做错了事,是否不批评就是好事?如果我们让一个孩子天天生活在成功与爱的环境中,没有失败,没有拒绝,他/她的自尊水平肯定会相当高,但这一定是一个健康的人吗?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曾指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观点与时下盛行的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呼声相去甚远,乃至引来质疑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