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9:28: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健康教育核心问题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1-0004-03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识之士在实践工作中已经认识到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是必然而可行的选择,但是目前要想尽快落到实处还存在诸多困难。本文重点探讨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目的,工作侧重点也不同,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二者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包容。绝不能混为一谈,生硬整合。正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相对独立的并列关系,才使二者协同构建成为可能。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不是“心育问题德育化”,也不是“德育问题心育化”。也就是说既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错当作思想品德问题,全部由德育工作来解决;也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钥匙,过度强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甚至淡化德育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否则,这将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走入误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协同构建,既看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点,也认识到了二者的共同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研究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在研究内容和重点上可以相互弥补。以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需要。结合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上的导向教育。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将整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能够丰富学校德育方法、提高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价值导向,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做到以心育德,以德养心。
所谓协同,就是指整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调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协同构建不是合二为一的完全整合,而是适当的、合理的统合和互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协同构建,就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找准最佳切入点,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基点,既灵活运用传统德育的方法,也巧妙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构建以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导,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基本途径,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如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适应、自我调控能力以及优秀的情感、意志、毅力品质等方面相通相合从而一致起来,协同构建学生的积极健全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还处于探究阶段,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相分离,实证研究没有得到相应的理论提炼和升华,而思辨研究又没有很好地运用实证研究的成果,致使研究成果或者理论底气不足,解释力不强;或者少有实际操作性,应用力不足。
第一,理论上。目前理论上仅限于对二者内容、目标、原则、方法进行比较,只是简单地概括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少深入的探讨;对二者依据的理论、运用的方法、涵盖的内容及运行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存在生硬整合。在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的政策与法规依据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迄今人们对德育制度的建设已经多有探讨,而对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及其与德育制度的关系的认识尚待加强。
第二,实践上。首先,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实施过程中,在许多的德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环节中的种种冲突。如教育原则上的冲突,表现为公开、强制和保密、自愿的冲突;教育方法上的冲突,灌输说服和疏导训练等的冲突。其次,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的管理框架内运作,没有注意区分德育系统与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不同、缺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等[1]。心理教师角色模糊现象,主要表现为心理教师与管理者、与德育教师以及与普通教师的混淆。再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环境薄弱,载体与舞台不足。最后,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资素质也都有待加强。
总之,学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探讨尚处于认识和丰富阶段,其理论基础薄弱,相关研究更多还停留在“应然”层面,“实然”层面探讨得比较少,存在对理论的认识不清,又存在着实践操作断层的现象。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对策
(一)理论基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应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在实践中存在教育价值上的冲突: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所体现出的价值导向与价值中立的矛盾,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诞生于世纪之交的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倡导从积极的视野、用积极的工具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的积极层面。培养积极人格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积极的价值取向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德育倾向于从社会本位塑造人,心理健康教育倾向于从个体本位培养人,两者殊途同归,取长补短,通力协作,力图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既能积极参与社会,又能积极面对自我的“积极人”[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应该建立在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上,使学生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注重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
(二)方法手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方法手段应该包括统整协同策略和补弱协同策略。
第一,统整协同策略。就是发挥二者的优势,选择的方法手段对二者都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能够使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互动共进。
主题活动课是统整协同策略的有效方式,主题活动课从学生发展需求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出发,确定教育主题,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建构认知,调整心态,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纳入到主题活动课范围,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占用的是班会时间,由班主任兼任。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了时间和师资的保证。主题活动课是对目前学校中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整合[3],也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的主要载体。
第二,补弱协同策略。学生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上有时不同步、不协调,可能某一方面水平较高,而另一方面水平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采取补弱协同策略,即哪一方面薄弱就重点强化哪一方面,使之与另一方面协调共进。
制定学生个人成长计划是补弱协同策略的有效方式。对班主任用常规范法难以教育感化的行为偏差生,班主任介绍其本人在校表现、家庭情况及已实施的方法手段和效果,心理教师首先就能利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打开学生、家长的心扉,然后依据心理学理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矫正对策。心理教师对他进行咨询、测试,然后与他一起罗列缺点,分析成因,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班主任为他营造改正错误的班级环境并及时点评,心理教师跟踪辅导。
(三)师资建设
建立以学校领导为中心,心理健康教师为重点,以班主任为主导的稳定、有力的工作队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实施保证。第一,国家应该从制度上保证每个学校至少有一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第二,学校必须建立由校长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工作的组织机构。第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制定一整套教育计划,并重点对德育工作者给予指导,定时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作心理专题讲座,发挥专职教师的专家引路作用。第四,班主任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的契合点。班主任作为和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者,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充分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班主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水平。
(四)角色定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而且要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和原理;要求明确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不仅是主导者和权威者,而且更应是协助者和塑造者。教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学生内心信息的接受者。这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外出进修、校本培训、专家讲学、远程教育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的意识、知识和能力,协调好角色冲突。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协同构建的构建原则
(一)体验性原则
在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的框架下,道德教育不再作为一种体系严密但又脱离学生生活的学科知识呈现,而是要十分重视实践与体验。道德教育不只是一个传授道德知识的过程,重点在于学生情感上的内化,把认知模式转变为情感模式。德育工作不再是强制灌输而是强调体验感悟,并借鉴心理教育中活动性和生活化的实施方式,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学德育,在德育过程中不着痕迹地安排游戏、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并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升华、内化德性。
(二)导向性原则
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定向的作用。人文主义代表马斯洛承认“青少年不能没有导向”[4]。学生毕竟不是成人,他们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价值观尚未最后定型。在社会转型期,在意识领域价值多元的背景下,他们中许多人还不能独立地自我选择,需要教育者帮助澄清,积极引导。不能一味坚持社会上心理咨询“价值中立”的原则,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对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心理因素尽管没有对错之分,但有好坏之分,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中应注意不能过于强调心灵的宣泄和需要的满足,而忽视对心理性发展的启发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应依靠德育为自己导引方向。
(三)疏导性原则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对待,而更应该是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对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一要循循善诱,利用各种机会因势利导,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做出判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恰当方式。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要通过疏导注重培养学生学会选择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服从。
(四)主体性原则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在实施的过程中坚持人本主义的学生观,尊重学生、接纳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任何规范、思想或教育方式如果不能成为受教育者自身的需求,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无法得到他们认知、情感的认同,无法成为他们的需要,也就不能达成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因此,要指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人际交往,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重视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五)统一性原则
心理健康状况是道德品质的基础,人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开阔视野,深谙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的优点与局限,尽量做到互相取长补短。有些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往反映着人的心理问题。教师应在疏导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环境、不同场合都应接受不同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制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应针对学生个性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此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构建中应坚持统一性和整体性原则,突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
(六)全面渗透原则
教育者创设积极环境,受教育者在积极环境中建构了自己的积极人格。一方面,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科教育的渗透、班团队活动、课外活动的熏陶和学校校园文化等,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全面渗透。另一方面,社会p学校p家庭相互配合,“三教合一”,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大环境,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全面渗透进学生的心里。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构建,是一种崭新的视角,是对传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模式的重大突破,它所产生的“合力”必将促进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同时,它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育者具有整体的观点,较好地把握二者各自的理论体系,还要能够突破二者的界限,围绕教育目标去选择组合内容与方法。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二者的协同构建能够大大提高育人实效。(稿件编号:090514004)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刘翔平,顾群.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及其深层次原因剖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2]麻彦坤.积极理念: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契机[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2).
现在我们大学生群体中成在很多心理问题,情感十分丰富而多变,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较大的情绪落差。作为高考竞争的胜利者出现在校园的大学生们,相当一段时间内陶醉在一片赞扬声中,心里充满自豪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兴奋之后,不少人慢慢发现,中学的优势不复存在了,往日的佼佼者们虽无落伍感,但明显存在失落感,同时现实中的大学环境远非理想中那般如象牙塔一样纯洁神圣,种种失望与烦扰加诸在这般娇嫩脆弱的心理之上,不免出现问题的可能。
一、贫困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辅导员夏帕克提江・吾守尔和曹良才以及清华大学党委学生部的谭鹏曾专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经济上的困难使贫困学生容易在学习上、生活上自我否定,感到自卑。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节俭、学习认真;往往知识面较窄,大多性格内向,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遇到打击容易产生自卑意识。
二是敏感的人际关系和孤独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对人际关系很敏感,家庭经济困难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他们往往自我封闭、交往面狭窄。
三是迷茫的择业心态和恐惧感。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就业,在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时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发展,而且还要想到家庭的经济问题,这给他们带来了现实的压力。
长期的自卑、压抑会使贫困大学生的内心非常脆弱、敏感。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不愿提及的,害怕同学的怜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对任何事情都多疑,致使人际关系紧张。同时,他们通常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情况,宁可自己艰苦一些,也不愿轻易求助。在有关调查中发现,56%的贫困生对“其他同学主动帮助你”的态度是“虽心怀感激但不愿接受”,31%的贫困生对“无偿资助”表示“不愿接受”,其原因是“认为会被别人瞧不起,会对自己产生不良影响”。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
首先,我们要树立重视心理健康和进行心理咨询的观念。其实心理健康有问题也是正常的,但关键是如何疏导郁积在我们心里的闷结,以避免爆发而成为社会公害。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们会碰到心理问题,但很少人会主动去心理咨询。因此,我认为学校的心理学老师带动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们主动做好宣传工作,不但把所学知识应用现实,还能更好地改变同学生们那种有心理疾病是可耻的观念,改变他们认为心理咨询是的想法。
其次,心理学专业和教师和同学应主动设立心理咨询中心,这是解决我们大学生心理问题,降低同学们犯罪率的重要途径。
1.每年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排查,并建立心理档案。目的在于通过仔细地排查,进行早期心理干预,避免悲剧的发生。
2. 心理咨询的对象面向全体同学,对特殊群体方给予“心理关照”。每一个大学生,不管他是否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都可以成为心理咨询活动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工作者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帮助的同时,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特别是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该投入更多的“心理关照”;对于那些贫困同学、新生入学新生和毕业班的择业指导,也应当多加关怀,并加于心理指导,进行培训等。
3.正确处理指导者与来访者的关系。心理咨询的实践表明,做好心理咨询的关键在于指导者能否与来访者之间建立相互的信任关系。这是一切心理咨询工作成功的基础。有人说,做心理咨询工作,要与来访者交朋友,也就是有朋友间的那种信任关系。有的来访者这个心理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因此,这种信任关系必须是长期的。成功与否,除取决于指导者的能力外,还取决于来访者家庭以及生活中与其有重要关系的人的支持,取决于来访者的能力与动机,特别是来访者的信任。
4.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作为其有机构成部分。根据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课件或是学习指导书,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为此,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同学们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其积极参与心理训练及开展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针对不同阶段易于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及咨询工作。
最后,寻求社会支持也十分重要。很多同学心理上的问题其实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的,许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内心体验排解渠道而产生了心理变态。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即使是在高校,社会的价值观念都会在同学们的心理上打下烙印,学校社会理应要提供相关的宣泄渠道。
综上所述,目前同学们心理健康的形势不容乐观,这为在新形势下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有针对性调整工作的内容以适应新时期的新情况?怎样富有成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有利于同学们全面健康成长?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心理学专业和学生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从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发挥自身所学专业之么,在生活中向朋友们传达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同一个年龄层次的人比较容易沟通,平时朝夕相处,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努力为我们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进一点绵薄之力,为学生工作和同学的健康成长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转变时期,会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对社会环境认知和修养,来发展自我心理素质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等方面,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根据高中生的身体、心理变化,使用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或方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全面地发展个人素质教育。
那么,对高中生如何有效、便捷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会在学习、工作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而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他也能很好地解决与处理个人心态,从而会在任何顺境中一帆风顺,在任何逆境中奋勇挑战,最终,取得在学习、工作中的成功。当前,高中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要求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博学广泛的知识和良好的能力结构,而且更需要有坚强的心理素质。
高中生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沉重的就业负担,再加上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挫折意识不强,如果在这一阶段缺乏正确引导,很容易导致心理上的疾病。因此,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2.高中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与心理健康现状不同步性及其原因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控制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使用对学生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学习目标的内在价值有时与效率成负增长,说明学生的内在价值越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数越低。而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1)对初中到高中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应。(2)对学习方式变化不适应,高中生需要更多的自主学习,主动性要求更多,这使很多学生由优异生“沦为”普通生,而产生心理上的问题。(3)高中生生源地的差异较大,农场、城市学生集体学习和生活,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4)最为重要的是经济、社会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学生不适应而产生巨大心理障碍。
二、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1.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个适应能力强的人,能与现实社会生活建立一种比较好的接触与交流,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清晰、客观的认识,能很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人际关系与心理环境,喜欢而且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能承受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或问题。要想尽快适应高中生活,就要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在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有些学生由于住集体宿舍,集体生活,和同学的接触与交流密切。有些学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要不断学会独立处理许多事情,这些都要求学生调整好自己、重新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自我。
2.开展心理咨询,注重个别面对面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对教师的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求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可以彼此交流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解决矛盾点,而并不是给一些真理的人。教师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念来指导学生合理、有序地学习和调节心理状态,让学生养成乐观积极、稳定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学习兴趣,具有创新的精神品质与不怕失败和困难、勇于竞争的精神。为以后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心理素质基础。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心灵共鸣的感受和交流,消除学生的精神压力。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教师和学生一起制订活动的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的集体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来逐渐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角色演绎、谈话交流、心理素质训练等。心理健康课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其中感悟、体会,充分带动学生的兴趣点、能动性和创造性。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了解学生整体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整体状态或趋势走向,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挫折和困难,来完善自我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为学校心理辅导提供研究资料和教育准备了很好的信息。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要收集得全面而具体,既要有班级和学校集体的材料,又要有个别学生各方面与特征的资料;既要有数量化的资料,也要有非数量化的资料。尤为重要的是,从大量档案资料中分类和整理出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应付一次次的临时检查,还有的是及时、快速吸收反馈回来的意见和信息,为有效地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有句话说得好:“往往老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因此,我们不应失去引导和鼓励学生的每一次机会,与学生心灵深处的交流,和学生一起进步,看到了学生的希望,同时也就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1、对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有过分夸大的倾向
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尽管如此,也不能因此而夸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从教人员专业性不强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从总体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基本上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学校为满足开课的需要,杂拼从教人员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从教者既不知晓心理学专业知识,也不懂心理辅导策略与技巧,因而难以取得应有的绩效。
3、德育化倾向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定位不当,认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必要去开展什么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正确区分学校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界限。二是在具体操作中简单地以德育教师或思想政治工作者来替代心理健康从教人员,把心理健康教育划归在德育管理机构,并在工作开展中移植套用道德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机械呆板,收效甚微。
4.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
心理健康教育是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现代医学、社会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小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以促进中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存有学科化、知识化的倾向,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向中小学生强行灌输有关名词、定义、概念,强行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甚至于象其它学科知识教学一样,机械设定知识体系、目标任务,这种用学科知识传输的手法来操作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
二、如何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良的倾向
1、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必须大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只有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以真正发展。
2、健全队伍,组建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教人员
教师是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就总体而言,每个教师都应是心理辅导员,他们都应拥有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熟悉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把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并以良好的心理特质去影响学生。
3、全员参与,共建良好的心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在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时,伴随此项工作的普及,它现已成为现代学校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必将成为每位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此理念将渗透在现代教育质量观和学生观之中,并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得以体现,成为学生潜能开发的重要内涵。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专业从职人员的事情,并非针对哪一个学生的问题,它指向于全体师生。
三、对于小学心理教育可以结合语文学科教学进行
1、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孩子的言行既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一颗赤诚的爱心来面对所有的孩子;以一颗宽容的心悦纳每一位学生;以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感染每位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要真正在“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2、把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在教学的诸多环节,诸多形式中。
⑴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蕴含了大量的心理健康因素的课文。例如:有些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有的是要培养学生有集体荣誉感;有的是与他人和睦相处;也有的是要勇敢、要有毅力等。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块主阵地,以教材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⑵、在“课文内容”中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心理健康教育。
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人格结构的核心。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处在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有了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才能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让学生在读、说中认识人生观和世界观。
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课堂上不失时机的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在课堂外我们同样可以结合语文教材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孩子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各种分工合作、小组交流及在活动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让学生明白了要想小组成功,必须要共同克服各种困难和要维护集体荣誉感等道理。
⑷、在习作教学使学生进行“心灵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