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比例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08-02 09:28: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筑比例的概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建筑比例的概念

篇1

衣、食、住、行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对于城市居民而言,通过购买房屋是取得和改善居住条件的最重要途径,因此购房对于许多人来讲是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也是最大的一笔开支。但对于大多购房者来说都不是建筑专业人员,又是第一次购房,也可能是唯一一次购房,因而既没有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言,对楼市标书和购房合同中建筑概念知之甚少,难以区分,以致曲解,常造成选择上的错误和经济上的损失。正确理解和区分如下一些概念,对于购房者正确选择购房对象和订立合同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1关于面积

面积是衡量建筑物大小、功能的一个重指标,也是房屋售价的决定因素之一。

在各类楼市标书和购房合同中有关表述面积概念五花八门,常令购房眼花瞭乱,跌入“面积陷阱”。购房人必须应注意区分:

建筑面积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积、墙体柱体占地面积、楼梯走道面积、其他公摊面积等。建筑面积应按国家现行《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进行。民用住宅多以“套”为住户的产权单位,其产权的建筑面积应由两部分组成,即套内建筑面积和本套或应分摊的公用面积。

套内建筑面积是指一套住房外墙内面积的总和。其计算方法国家和地方都有明确的规定。

公用建筑面积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电梯井、梯楼间、管边井、变配电间、设备间、水箱间、公共门厅、通道、值班警卫室以及其它功能上为整幢建筑物局部及整体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二是住户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公摊面积它是公用建筑面积中应分摊到各套中的面积,是销售面积的一部分。不是所有公用面积都计入分摊的。如地下室功能不明确的机动用房;大楼内的物业管理用房和住宅小区的居委会用房;按建设项目要求建筑的公用车库;为住宅小区房屋共用配套设施用房,如变配电间、小区门卫间、公厕等。开发商有时将不应分摊的公用面积计入了公摊面积,购房无疑就要花冤枉钱了。一般来说套内建筑面积除以建筑面积,所得的数据如在75%以上,则属于正常范围,如果差距较大则说明公摊面积算多了。

销售面积一般来说等于前面介绍的建筑面积。它是一种开发企业或购房者的习惯叫法,在合同用语中并无此词,也就是说,平时广告、售楼书中的楼价,均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价格。

实得建筑面积就是人们俗称的“实用面积”。它是“建筑面积”扣除公共分摊面积后的余额。

使用面积业主直接可利用的面积,业界也称“地砖面积”。它是在实用面积的基础上扣除了柱体、墙体等占用空间的建筑物面积后的一个内容空间的概念。

2层高和净高

房屋高度对居住人的生活质量是有重要影响的,相对较高房屋的通风、采光、视觉、心理感受较好,实际使用功能也较强。住宅的高度计量除了用“米”,还可以用“层”来计算,每一层的高度在设计上有一定要求,称为层高,层高通常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层高减去楼板的厚度的差,叫做净高。对居住人有实际意义的是净高。一般住宅层高都在2.8-3米左右,净高在2.7米左右。

3建筑面积密度和建筑密度

住宅区内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对居住环境是有较大影响的。建筑物密程度高的小区,人均可供使用公共场所面积相对较少,给交通、休闲、日常生活和物业管理带来不便,从而减低居住质量。显然,低密集程度的小区是购房者的首选。建筑面积密度、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物密集程度的重要指标。

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要指标。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密度的表示公式为:

建筑面积密度=(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经济性的主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总面积

比如现有1000平方米的建筑用地,现在上面建一幢6层2400平方米的住宅楼。

简单计算其基底总面积为:2000÷6=400

那么这块建筑用地的:

建筑面积密度=2000÷1000=2

建筑密度=400÷1000=0.4

很显然其数值相差是很大的。对于开发商而言,为了节约成本,总是要通过增加层数和减小楼房的间距来提高一定用地上房屋的“产出率”,购房者可一定擦亮自己的眼睛。

米左右。减低层高以节约成本,增加利润是一些不良开发商惯常使用的方法,因此,在制作、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表述清楚。

4绿化率与绿化覆盖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质量,而绿化是决定住宅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衡量绿化水平的指标有两个:绿化率和绿化覆盖率。绿化率是人们通常的说法,其规范的专业术语应为绿地率。这两个专业术语字面很相近,但其实质是有区别的。

绿化率的公式为:

绿化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面积总和÷居住区用地面积×100%。

绿化覆盖率的基本计算公式在形式上与绿化率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这一概念的不同涵义上。简单地说计算绿化覆盖率时所指的绿地“是有块草皮就可以计入”;而计算绿化率时所指的绿地“不是有块草皮就可以计入”的。比如,在计算绿化率时,要求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计入绿化用地。此外,还有几种情况也属不能计入绿化率的绿化面积,如地下车库、化粪池,这些设施的地表覆土一般达不到3米的深度,也就是说在上面种植的大型乔木成活率较低,所以计算绿化率时不能计入,而在计算绿化覆盖率时是可以计入。因此绿化覆盖率可做到60%以上,而绿化率做到30%都很难。所以一般来讲开发商说绿化率达30%以上,其实是指绿化覆盖率,其真正的绿化水平并不如购房者想像的那么好。

篇2

构图的根本法则就是“对立统一”的法则,这是形式美学和构图的根本法则。所有一切构图的法则,都可以归结为这一点,都是这一法则的具体化、外延化、视觉化。所谓“变化统一”和“多样统一”,其核心就是“对立统一”。变化和多样何以能够统一,就是各自通过自身相应的对立面达到统一。构图原理又可以分为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内容。

1.基本范畴

形式的视觉属性,诸如形状、尺寸、方位和表面特征以及由表面特征引起的视觉重量感等因素,都属于构图的基本范畴。此外,隐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间的关系之中的潜在的视觉效果,诸如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对比与微差、变换与等级都是建筑构图的重要范畴。可见,构图原理的基本范畴实际上就是建筑形式中首要的、直观的和特有的要素,同时也是建筑师实现和协调体量组合的基本手段。

1.1对称与均衡

建筑史表明,建筑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建立在左右对称的基础上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对称的建筑被认为是古怪的,需要作出某种解释的。而现代,不对称但均衡的构图则被认为是现代建筑艺术的基石。其实,在当代的建筑造型中,对称式构图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对称式并非专属古典时期,现在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1.2比例与尺度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形式的表现力以及建筑美学的许多特性都起因于对比例的运用。比例是指建筑物各部分之间在大小、高低、长短、宽窄等数学上的关系。尺度则是指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对某一物件相对的比例关系。因此相同比例的某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在尺度上可以不同。建筑物的空间及其各部分的尺度和比例,主要是使用功能和不同材料性能、结构形式确定的,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建筑物在尺度上和比例上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相应的处理方法。例如许多公共建筑物,如车站、商店等开间、进深大,层高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立面上反映出一系列柱子和大片窗子和宽阔、开敞的出入口,而许多居住建筑物,由于面积小,相应的开间、进深、层高也都较小,而且常采用砖石或混合结构,在立面上反映出较多的实墙面和较小的窗子和出入口,因此在建筑的尺度和比例上显示出很大的区别。

建筑物上某些部件根据人体工程学要求常得出较为固定的尺寸,例如楼梯踏步高一般在15-17cm之间,宽一般在25-30之间,一般的窗台栏高度常在90cm左右,门的高度常在2m左右,如果任意改变就可能不适用,也不习惯。对生活中常见的不同性能的材料,在使用上也会有合乎逻辑的比例概念,人们在日常使用中形成的这些习惯、固定的尺度和比例,就能对不同的空间和物件有很敏锐的尺度感和比例概念。由此可见,人们对建筑物尺度、比例的不同感觉,除了建筑物的绝对尺寸外,还要通过与某些习惯、固定的比例概念相比较而获得,而后者在建筑构图中显得格外重要,即应正确处理好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尺度、大小、长短、高低、宽窄等,都是通过比较而显示出来的。如果对建筑物上的某些部件大小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比例,从而影响对建筑物的尺度感。

2.基本原理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建筑物的实际用途或使用上的完整性是构图的首要条件。因为我们知道,办一件事情总要依次经过一定的手续或程序。人门活动范围的统一性或使用上的完整性要求各个相关房间在位置安排上应该有一种合理的联系。同样,相关经验表明,房间窗户的尺寸、天花板的高度以及许多物体的一般形状只适合于某些目的而不会适应别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形式追随功能”所确立的是一种合理性原则。鉴于这条法则本身所遭致的种种批评,尽管有些时候是不公正的,但我们不妨把这条法则作为一条底线策略,加入建筑构图损害了功能的合理性,显然就不会是一个好的方案。使用的完整性和行为逻辑的连贯性一旦受到破坏,不管其他方面设计得如何,看上去都会使人觉得无目的,而且表面化。

在建筑形式和体量构图中,公共建筑物看上去就要像公共建筑,住宅看上去就要像住宅,而纪念性建筑物看上去就要有纪念性。造成类型上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尺度的运用,这一点已经明确了。而在同一类型中,不同建筑物之间形象上的差别首先也根源于尺度和比例因素的不同,其次才是其他美学范畴的表现。

当代建筑美学和建筑构图原理经过“后现代”的洗礼之后,要想从中找出一个可以替代统一性的另一个核心范畴或原则,是非常困难的,也是徒劳的。在所谓的“现代建筑”之后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中,理想和感性之争、个性表现与时代新风格等理论纯属一笔糊涂账。设计理论家往往忽视了现实中主流的、大量的与普通人的审美情趣和要求相称的设计。

篇3

建筑施工图的比例比较多样,绘制不同的图形,要选择相应的比例,具体详见表1。学生在绘制不同比例的图形时,进行转换比较困难。具体表现在:详图画出来以后看不清楚、尺寸标注或者过大或者过小、字体大小不合适、轴线号的圆圈大小不合适、数值不准确、中心线、虚线、双点划线等线长度不适合、粗线太宽或者太细了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作图时,按照1:1的比例如实绘制对象,不同比例的图纸都画在一张图上,再改变比例出图。没有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或者处理得不够完全。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在绘制图纸或者出图时进行一些必要的设置:比如出现尺寸标注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时,需要改变标注设置,另外给出一个标注名称,在这个名称下,对于相应的各变量根据新图比例进行重新设置。再比如,中心线、虚线、双点划线等线长度不适合,则要重新设置各种线型的比例,满足新图要求。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带领学生画几张不同比例的建筑施工图,使学生不要停留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层面上,而要能够进行应用。不要单纯地讲解理论知识,而是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理论知识底子较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先对一个具体的比例转换的实例进行适度地讲解并简单分析,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指导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再将理论知识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有了实实在在的着陆点,学习的内容有了应用的去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学生绘图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原因及提高

学生绘图空间想象能力差在学生的图纸上出现得也很多,比如平面图与剖面图对应得不好;画楼梯间剖面图时,哪里是剖到的、哪里是看到的,表现得不明确;图形中横线和竖线的交接画不清楚等等。造成上述图形缺陷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差,这要归结到制图或者识图中投影知识的学习需要加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就是复原形体的再造思维过程。空间概念的建立就是看到物体的三个视图,要能够“想象”出该物体空间形体是什么形状的,以及能够根据“想象”出的物体空间形状,绘出该物体的三个视图。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前面的比起来,时间上要相对的漫长一些,难度也更大一些。

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直观性,可以充分利用挂图、模型和实物等教具。增加感性认识以及对空间形体的直观认识,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学生接触事物、进行感性认识、提高观察能力时,教师应对学生指定观察目标,并指出观察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目标越具体,感知就会越清晰。因此,上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三维投影系统,引导学生分析简单物体的投影,观察投影,通过各种简单物体的三面投影,让学生观察,思考,然后观察,反思其投影规则,在三维物体上反复演示投影的过程,使学生直接观察到从三维物体到二维投影图的转换,弄清转换的性质和原则,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明确的空间概念。从而大大降低了感知、认知的过程,使学生在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的反复思索中加深印象,非常有助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教师应该用更多的演示,比如可以发挥各种媒体教学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鼓励他们大胆想象,从而树立学好制图课的信心。

篇4

比例是一个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者结构。比例的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外延广泛,在不同的场所,比例有着不同的内涵。例如,它在技术制图中的一般规定术语,是指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而我们在造型设计中常常涉及到的比例是指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的相对关系,它往往与尺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比例在造型设计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体现了造型艺术中物质材料和手段上的把握。

造型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等种类。造型即创造形体,是美术的主要特征。造型艺术的特征是以可视的物质材料表现形象;相对于音乐和语言艺术,造型艺术总存在于一定空间中,以静止的形式表现动态过程,依赖视觉感受,又被称为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造型艺术的上述特征都是由其使用的材料和表现手段决定的,而各部分的相对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形式美的构成一般划分为两大因素:第一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元素,第二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元素之间的组合规律,也称构成规律或形式美法则。在第二个因素中,比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造型艺术的创造中,总是存在简单与复杂、凌乱与呆板的矛盾,适度的概念似乎很难把握。比例中的形式美原则不同于数学上的逻辑计算公式,在艺术创作中它的形式千变万化,几乎成为形式美构成要素中难以破解的密码。

维特鲁威认为比例是在一切建筑中取得均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从整体到局部都服从于一定的基本度量单位。许多古代民族都认为某种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数量关系控制了世界存在的基础。2000多年前,古希腊雅典学派的欧道克萨斯首先提出黄金分割的原理。

所谓黄金分割,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近似值是0.618。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这一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黄金分割的理论,把黄金比例定义为 (√5-1)/2 的无理数。

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是一种数学上的比例关系。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

1/0.618=1.618

(1-0.618)/0.618=0.618

黄金分割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和谐性,这个数值的作用广泛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有趣的是,这个数字在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人们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膝盖是肚脐到脚跟的黄金分割点。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正五角星:五角形是自然界花瓣的常见结构形态,从这种形态概念提炼出来的正五角星形态中,可以发现所有线段之间的分割关系都基本符合黄金分割的比例。

黄金矩形(Golden Rectangle)的长宽之比为黄金分割率,换言之,矩形的长边为短边 1.618倍。在很多完美的艺术品中都能找到它。举世闻名希腊雅典的帕提农神庙就是一个完美的实例,它的高和宽的比近似于0.618。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符合黄金矩形,《最后的晚餐》同样也应用了该比例布局。建筑师们发现,按这样的比例来设计殿堂更加和谐、典雅;即使是门窗,近似于黄金矩形的比例都会显得更加美观。

图1 黄金比例 图2 维特鲁威人

图3 黄金矩形 图4 五角星分割

中世纪后一段时间里,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家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甚至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

然而理论如果走向极端,就背离了原始的初衷。黄金分割比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造型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建筑师用机械的手法刻意追求黄金分割的完美,即使是被我们认为是黄金分割比例经典的帕提侬神庙,其本身也具有多样性的建筑构件,正是这种对立与统一的原则,形成了和谐而富于变化的建筑形态。除了线性的长宽,比例的概念还表现在体量的关系上,它与建筑的尺度、形体和组合关系密不可分。

建筑艺术总是在表现建筑的各种不同存在形式,总是对形体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上进行组织和创新。如果这些复杂纷纭的视觉因素只有多样变化,没有和谐统一,就会显得纷繁杂乱;如果只有和谐统一,没有多样变化,就显得呆板单调。黄金分割的原理为量化这种变化中的统一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然而从古至今,我们都能看到一些优秀的建筑,完全打破黄金分割的比例,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这些实例正体现了造型艺术的多样统一原则。

图5 帕提农神庙

黄金分割转化成一用语言符号,就是比例的一种不长不短、不宽不窄的和谐状态,这是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适度状态。而语言的形态是多样的,适应不同的表达要求,或高亢激昂,或优雅婉转,表达不同的思想状态。有时还需要采取夸张或隐喻的手法,体现出一种矛盾性和复杂性,同样建筑的比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作为系统研究课题,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之间的相对关系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风格的发展嬗变;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等等。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韵律、序列、规则以及形态、质感、色彩、风格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比例是建筑结构的控制要素,控制是为了形成和谐统一。是否真有一个比例,能够成为控制一切建筑的基本比例呢?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答案是否定的。然而,许多民族都相信这种永恒不变的数量关系的存在。这种观念体现在建筑中,则是寻找并设定某种“不变的比例”。这个不变的比例是永远找不到的,因为在具体的建筑中,除此之外比例总是与建筑的功能和风格相互影响着。尽管如此,对“不变的比例”的追求促成了建筑在结构上的相对单纯性和统一性,使建筑无论作为个体、还是群体,都更趋向于有机对立状态的稳定、和谐。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产物,从营造角度,古今中外的建筑普遍采用了模数作为基本比例单位,使建筑构件定型化,并以此形成逻辑上数与数的结构关系。模数如同音乐的音符,一个音符无所谓高低,然而音符按照一定节奏,在统一而又有变化的原则的基础上排列组合,就构成优美的旋律。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创造性是建筑设计的灵魂,当然建筑的创造要受功能和环境的制约,受经济条件和审美取向的制约。创造性本身的基本特点就是有基本规律,无固定法则。“道可道,非常道”,这种辩证的哲学思想也是对形式美规律的诠释。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是对立的统一,在统一基础上的变化,或是在变化基础上的统一。各独立的因素在艺术的组合建构中,不仅有外在的差异,而且有一定内在联系,构成有机的整体,达到赏心悦目、意悦情抒的审美效果。人们的审美观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而对立统一的形式美原则是永恒不变的,这就是一座优秀建筑在比例中的形式“密码”!

参考文献:

[1]罗杰.斯克鲁顿: 《建筑美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弗朗西斯.D.K:《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刘先觉: 《现代建筑理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5

外墙在作为建筑影响力的载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尤其体现在当代建筑技术与加工工艺的飞速发展,导致以技术美学为指向的建筑外墙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依靠建筑元件的图形特点、肌理变化成为一种视觉媒介,向外界阐明建筑师对形式语言和精细程度的追求。

在北京国际图书城的设计过程中,正是出于对外墙信息载体功能的认识,通过积极控制建筑整体的形态比例、建筑外墙的组织结构和肌理变化等一系列与视觉相关的信息,形成了创意明晰、表现丰富的立面系统。首先从整体效果来看,该工程建筑形态的形成源于对“8”字形室内空间的自然呼应,线性的流畅和动感是概念创意的灵魂。其次,从外墙组织结构和肌理变化来看,外墙设计是在水平伸展的清水混凝土折板上,采用“图底”两个层次的组合――内侧是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围护墙,外侧是满足遮阳、防眩光方面需求的垂直金属百页。由于这种外墙的层叠与渗透性,增加了外观效果,同时也改变了物体的暴露程度,在建筑整体上产生了富有韵律的光影效果。水平清水混凝土板的粗犷质朴与垂直金属百页的精致挺拔相得益彰,从中观层面上刻画了类似于“书架”、“书简”的建筑形式语言。

对外墙保护与调节功能的控制

为了达到人对“舒适度”的基本需求,外墙必须满足各项性能设计,才能对室内空间环境起到保护和调节功能的作用。但是外墙的信息载体功能使得它不能仅囿于常规、通用性的图集选择模式。所以在工程的深化阶段,我们会将外墙所肩负的各项性能需求置于一个由材料,结构、连接、加工工艺的合理性和外墙系统的视觉信息设计规则所组成的整体背景下予以统筹考虑和优化,然后以一系列适合本工程的营造方式使之实现,同时这种过程也使得建筑师“建造”的职业能力得以创造性的体现和锻炼。

外墙与其他建筑系统的协调

外墙与平面布局系统――外墙与平面的协调主要是模数问题,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可以依靠合理的模数网格的设置,从整体到细节上控制各种边缘和构件定位。北京国际图书城项目以8.1m柱网为主网格,将1.35m作为分网格;从外墙外完成面的界定、外墙上开口尺寸的确定和定位、玻璃幕墙的立面划分到金属百页等建筑构件的定位,均以此网格为依据,有效避免了设计院传统立面设计中对尺度推敲的随意性,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设计工作,增强了建筑整体的内在联系性。

外墙与承重结构系统――在外立面设计中,北京国际图书城项目通过外露连续的结构板构件,表现清水混凝土质朴的效果。这要求我们在外墙设计深化阶段,必须借助外墙大样的推敲,确定混凝土楼板边缘的特殊截面形式与尺寸,然后在土建施工中一次浇灌成形。由于夸张了楼板的外观尺度,并且对模板拼缝进行了控制,使得简洁有力的清水混凝土水平线条成为强烈的形式语言,甚至弥补了由于时间和预算紧张而造成的施工质量和构造上的不足。

外墙与机械设备系统――在外墙设计中,总有一些性能设计要求并不能以一定的构造方法得以解决,而必须设置一些必要的机械设备,所以我们在立面设计中不得不考虑他们在视觉上的影响。北京国际图书城项目为了避免机械设备侵占有效的商业面积,将风机设备置于屋顶上,然后通过设计一些水平线条的铝合金格栅来归整可能零落的局面。但是建成效果显示,这种做法对于有完美形式追求的建筑来说,并不理想。

外墙的系统化表达

专业化、精细化控制的工作方式,使得对设计信息的系统化表达成为一种必然。这种表达的系统性体现在专项设计人员对与外墙相关的所有设计信息全面深入的描述和推敲――从平面图中外墙边界的定位与构造层次、多比例的外墙大样图、立面图到三维实体模型与虚拟现实,基于网络服务器的协同工作平台和现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为上述一系列的表达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保证了专项设计人员所有绘制工作的时效性与唯一性。

平面图中的外墙――图纸中外墙的边界、外墙在水平方向的层次,外墙上开口的定位都是通过一组封闭的线条来描述的。这部分在传统图纸表达中由平面图设计人员完成的工作,在外墙的系统化表达中由负责外墙设计的人完成,并且依靠专业化分工下、协同工作平台的支持,通过绘图软件的即时更新功能反映到平面图纸中。这种分工细化的方法更有助于外墙系统设计人员对外墙的设计深化,同时将这种深化即时反映到平面系统中,从而保证了所有传达信息的时效性。

篇6

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的空间设计主要就是指针对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构造进行恰当的设计来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以往人们对于空间的设计往往大多集中在实用性上,而随着建筑美学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髙,在空间设计中体现出美学的身影也越来越迫切,具体来说,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进行美学设计主要的设计内容就是建筑空间的大小规划和位置设计,当然空间的转换也是一个重要的建筑美学表现形式。

1.2美学在建筑比例设计中的表现

建筑物的比例设计是最容易体现出美学概念的一个设计环节,因为建筑比例设计主要就是指针对建筑物所涉及到的各部分的比例的设计和规划,而对于美学来说,比例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指标,是影响人们视觉感受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美学在建筑比例设计中的表现是最为明显的,也是最为有效的,具体的表现内容有大小比例设计、虚实比例设计、凹凸比例设计和长宽比例设计等多种不同的类型。

1.3美孪在建筑均衡设计中的表现

对于均衡这一要点来说,其既是建筑美学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均衡也就成为了美学在建筑设计中主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和体现,很多人也把这种均衡理解为一种比例的设计,虽然两者存在较大的类似,但是均衡更倾向于对于对称性的设计和研宄,尤其是对于中轴线的运用最为广泛,通过对称的建筑设计来表现出建筑物的一种美感。

1.4美学在建筑形体设计中的表现

建筑物作为一种作品来看,其形体也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对于具体的设计而言,形体设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比如对于墙体的设计和屋顶的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形体的要求,也就是外形的要求,而这种外形的设计正好也是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建筑物外部线条的设计更是可以体现出美学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外部形体的设计中,色彩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很多建筑物而言,都已经摆脱了单色调的外形设计,而是加强了对于色彩的运用,而这也正是美学的相关内容。

2如何提高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这也体现出了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了,所发挥的价值也越来越大了,因此,这也进一步的促使我们要加强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运用美学,切实提髙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2.1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要想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充分的体现出美学的影响,那么必须首先提高设计的水平,因为建筑设计是建筑美学的重要载体,所以说建筑设计的发展是建筑美学提高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如果建筑设计自身都没有获得发展和进步的话,也就无从谈起建筑美学的发展了,更不会出现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深化了。

2.2加强对于建筑美学的研究

切实提髙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还必须加强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尤其是要加强切合于当前实际状况的建筑美学的研究,以目前最广大人们的根本需求为着眼点和根本诉求来切实加强相关方面的理论研宄,并且在实践中进行相应的使用,提高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模拟技术来避免对于施工应用造成的损失,通过模拟来发现建筑美学的研究是否具备实践应用价值是当前建筑美学应用研宄的一个主要方式,也是为了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

2.3加强对于生态可持续性的应用

就当前的建筑发展趋势来看,生态型和可持续性的建筑物是最为受到欢迎的一种形式,也是为了最为主要的一个建筑设计发展方向,基于这一点来说,在今后的建筑美学和建筑设计的发展中,必须加强对于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的研宄,并且还可以以这种生态型和可持续性的建筑物为着眼点加强对于美学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深化,其实这一点在当前的表现中也有所体现,正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建筑和谐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篇7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30

[中图分类号] TU2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3- 0058- 02

0 前 言

在这个建筑的新时代当中,连接不是基本的问题,所有建筑表皮都没有厚度,且可以精确地连接在一起,不需要连接件、钉子、螺丝,不必受限于材料的改变,这完全是一个空间和表皮的游戏领域。

过去我们所依据的建筑理论在虚拟世界中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由于虚拟空间处于失重状态,因此重量与载重并不是决定组件尺寸、形体和比例的基本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不存在结构表现及结构可靠的概念。在虚拟网络世界里,物体只是一种能任意缩放其比例的虚拟体现。

虚拟空间所创造出来的建筑结构会改变某个特定地点的样貌,如悉尼歌剧院,它大大改善了本纳隆角与悉尼海港的风貌,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虚拟空间能够重新建立特定的实体环境,并能随时随地对其内容加以举例说明。

1 虚拟技术对建筑设计进行实现的优势

1.1 对建筑前期方案的推敲

在当今被实体化概念所困扰的人可能想否认这样的建筑状态,并且会有一种相互矛盾的论述。但当我们发现现今的科技完全可以让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互换时,这种矛盾将迎刃而解。

目前有很多建筑设计人员初步拟订建筑设计方案的时候,可以通过计算机对该方案预先进行虚拟表现;运用3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准确、快速地对该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虚拟参观,通过对虚拟空间的研究,将数据输入系统的数据库里进行比对,可以精确地模拟实体对象与空间3D数字模型,在比对完成后通过系统内部的测评功能对该设计方案进行仔细的评价与审核,反馈该方案中的各个指标系数是否符合标准、模型建立是否正确、是否保证节能最大化等信息。

在对该方案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后,设计人员根据系统反馈的信息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再次使用CAAD系统进行测评,反复评价审核后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

因此,虚拟空间为建筑师和业主对设计方案进行事前评估提供服务,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出建筑的结构、材料,获得真实的体验。

1.2 实体建筑中建构的数字实现

以前没有采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技术的时候,设计师画出建筑草图之后,将建筑方案按照比例画在平面图上,不能直观而真实地表达设计意图。

使用CAAD技术后,设计人员首先用AutoCAD绘制建筑设计图,再利用SketchUp对整个设计草图进行修改并呈现出来,取代了人工手绘的步骤,减轻了工作负担;然后利用3DMax软件,根据设计草图,按照建筑的体量与比例初步建立一个模拟模型,数字化的作品便于我们从各个视角进行检视,而且可以随时存储对方案的修改过程。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方式,打破了之前由于空间局限而不能对所设计的建筑进行全方位观察的局面,设计人员审视的视角不再受到限制,而且节约了设计成本,还有利于设计方案的立体修改,有利于提高建筑设计人员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动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

2 建筑设计数字化建构与反建构

建构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指木匠或营造者,后来涵义延伸,具有制作过程的意义,并且泛指艺术创作,涵盖了技艺、方法、材料甚至观念。19世纪德国学者Botticher开始在建筑领域中谈及建构的角色,认为建筑具有“中心及包裹”两部分,而外部包裹必须反映出内部的中心本质,同时提出“局部与整体”的观念。另一德国学者Semper认为,建筑由构造方式分成4种类型——基础、壁炉、屋架与屋顶、围合表皮;另外,他还强调“连接”是建筑物形成时最重要的建构因子,同时也是区分不同材料的构成方式。

20世纪,研究者在上述基础上,继续进行创新性研究,提出结构、构造与建构三者之间关系,讨论结构与构造技术的关系,提出细部是材料与构造的准则,建筑的意义在于细节之处的设计,反对技术对建筑表皮的细部控制,主张细部设计是一种创新,一种判断力的运用,强调结构中的连接是最基本的元素。

当代建筑设计与数字化构造方面的研究,认为传统的构造与数字化构造基本元素及过程是相对立的,并提出了“反建构”的概念来扩充传统设计与构造在数字时代的定义。在当今科技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提供了新的生产方法与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应用各式各样的新材料与新的制作过程,传统的建筑构造已受到数字科技的冲击,当前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系统的、整合数字化与古典元素的新建构,以便更好地探讨建筑表皮的数字理论。

3 对数字化时代建筑设计的思考

处在21世纪数字时代初期,建筑作为一种信息媒介,它包括的不仅仅是结构、构造、节点细部等技术因素,它还承载一个时代社会的生活、审美方式等诸多信息,起着文化载体的作用。建筑形式应当表达形式构成的自然规则与自然属性,表达的是人类对构成自然的要素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建筑形式自身的构成是一个科学与技术的问题,比如材料科学、结构科学都是研究建筑形式的科学构成问题。但“建筑构成形式的表达”却不单是一个科学技术的问题,“材料的特性”与人类某种情感的契合,以及建筑构成体系的理性所揭示的自然规律是建筑建构性的本质,而建构性的表达正是建筑艺术的本质。

由于各个时代工艺与技术的限制,建筑设计无法像艺术创作那样无拘无束。如何使建筑作品在重重困难中有更好的艺术性,成为新时代建筑设计师的重要任务。

4 结 语

数字科技不只是设计工具,也是一种设计媒介,数字科技能够使设计者基于当时所处的社会文化,在个人设计思考过程中,产生新的创意,建筑表皮数字化新建构必将激发出新的创作灵感。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育东. 新建构[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 毛鸿霖. 浅析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设计结合[J]. 科技传播,2010(12).

[3] 胡小强. 虚拟现实技术[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lit space are introduced, slit space summary of Huizhou building performance.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slit space construction, th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buildings, analy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plane provided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perspective, to human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lit space design.

Key words: slit space; Huizhou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狭缝空间的概念:

1.1狭缝空间的概念

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狭的本意是窄,宽度、广度小,而缝在《汉语大典》的含义是窄的开口、裂口,或有某一长度并有相当深度,通常由于破裂、撕裂或分离而发生的裂缝。因此,狭缝就是窄而长的孔或开口,狭缝空间就是形状上窄而长,并具有一定深度的空间。狭缝空间有两个关键的特征因素,一个是窄,一个是长,如果“长”代表着比例的话,那么“窄”就意味着尺度。“尺度所研究的是事物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1]

1.2狭缝空间的分类

(1)广义与狭义

通常情况下,小尺度的狭缝空间更易于我们识别,而大尺度的狭缝空间尽管具有狭缝空间的形状及比例,但“狭缝”的感觉却非常的微弱。小尺度的狭缝空间因为给人“狭缝”的感觉是直接而且强烈的,是绝对的狭缝空间,我们称之为狭义的狭缝空间;反之,大尺度的狭缝空间我们称之为广义的狭缝空间。

(2)建筑内部与建筑外部

建筑内外空间的确定因素是“有无屋顶”,同样,我们根据有没有“顶”作为区分建筑内部狭缝空间和建筑外部狭缝空间的因素。

(3)作为模糊空间的狭缝空间

所谓模糊空间就是介于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一种过渡空间。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认为,模糊性是和共生、中间领域密切相关的概念,他将模糊空间定义为“灰空间”。

(4)作为“形”的狭缝空间

作为“形”的狭缝空间的产生有多种方式,首先是形体的组合产生的狭缝,各种几何形体在平面或立面上进行分割、叠加、旋转、变异的调整与组合,都能形成几何的规则或不规则的狭缝其次是功能性的需求产生的狭缝;第三是追求建筑美学的结果,出于构图的需要而在建筑中产生的狭缝。

2.徽州建筑的狭缝空间

2.1.桥的狭缝空间表现

古徽州村落选址一般沿着溪流布置,溪流上架着人车通行的石桥,桥的结构形式很巧妙。这种桥形成的狭缝空间具有联系和跨越的功能,联系是“桥上空间”的主要功能,跨越是“桥下空间”的主要功能。“桥上空间”能引导人的视线,给人以目标的暗示,使人在期待感的驱使下,沿着空间的指向逐渐接近目标,从而完成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加上长宽或高宽比例的满足,狭缝的感觉显而易见。此狭缝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过渡空间,被联系的两个空间的特征也影响着此空间的形态。

2.2街巷的狭缝空间表现

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也是线形狭缝空间的一种表达方式。徽派建筑中的街巷,错落有致、曲直通幽,两边界面是连续的、高大的山墙,中间形成与其线性空间相符的交通空间。这种巷是典型的狭缝空间:其长度远远超过宽度;其空间由基面、两侧界面、顶界面和有时缺失的端界面围合,无论空间形态曲直,两侧界面在巷空间的范围内基本保持平行,且两侧界面的长度大于其高度和间距;其空间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明确的方向性。

2.3天井的狭缝空间表现

“小型化的庭院”——天井是我国南方住宅中常见的建筑形式,徽派住宅同样少不了这种建筑形式。天井从其尺度上和形态上来说具备了狭缝空间的条件,狭长型天井的这一表现更为明显。从其功能性来说,具有采光、通风、防火、组织空间的的作用。[2]天井在建筑中的运用体现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追求,成为建筑生态化的重要手段。

2.4窗洞的狭缝空间表现

在自然界赋予生命的各要素中,光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孔洞状的“狭缝”引入的自然光是纯净的同时由于孔洞状的“狭缝”使人与外界的有限流,无形中产生一种神秘感,因而增加了空间的精神性。徽派建筑在白色山墙墙面上开一个或几个方形小窗,它们不仅满足了室内采光的需要,还可以使建筑室内外墙面很活泼。。

2.5石材间的狭缝空间表现

徽州建筑群体组合中的街巷,下铺青石板,通过缝隙将水导入地下,并与河道相通。而徽州村落中皆保持了青石路面,大块的条石铺就了坚实的路面,用小的鹅卵石铺出美丽图案,石间的缝隙就是最好的疏导系统,下雨时分,整个村子都不会有泥泞之地。门口菜园院墙,通常都是用很多碎石堆砌而成,而石头本身与石头之间的缝隙形成了特有的肌理,或明或暗,韵味无穷。

3.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满足人的活动

空间是建筑的主角,而人是空间的主角,体验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中间环节。狭缝空间中的活动能否发生,能否得以深化并引起人在情感上的共鸣,都要看狭缝空间的空间设计是否能为人所体验。“在现象学中,设计者(主体)的体验和这种体验的产物——建筑,不过是刺激使用者和观者(客体)的中介,客体在此和主体通过中介产生感应,参与到对表象的观察和对生活世界真实的寻找过程,在每一个客体自身的生活经验帮助下完成对真实的感知”。[3]

3.2建筑造型中的应用

现代建筑造型对于狭缝空间的运用越来越多,与一般的造型处理手法不同,狭缝空间表现在对于材质的线性表达,是对于“界定”的强调。立面造型不同的线性狭缝表达往往带来不同精神感受。垂直线具有崇高、向上、挺拔、峻峭、直立、生长、正直、主动和阳刚的意蕴;水平线具有辽阔、平静、承载、忍耐、稳定、安然和永恒的意蕴;倾斜线具有动势感、不安定感和暂时感,因为任何动势都只是暂时的。[4]倾斜线生动活跃,不像垂直线与水平线那样四平八稳。

3.3狭缝空间的变异

现代的审美价值观在不断变化,从原来的大众化向着个性化、多样化演进。常规设计手法下的狭缝空间在新的价值审美观下,其形式有了新的变化,比如狭缝空间界面出现不平行、狭缝空间的无规则交叉以及不同形态狭缝的堆叠和转折等。这些变化实质上是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推动下,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种审美领域的扩展既有“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的成分,也把被传统美学所拒斥的东西一并纳入到审美范畴。

4.结语

作为‘形’的狭缝空间”主要是以丰富建筑形体和空间形体为基础,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剩余空间”或其它空间的延续。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将传统住宅狭缝空间演绎的自然、协调。而作为现代建筑师应创造性地利用狭缝空间这一种语言,将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设计出更多丰富、人性化的建筑空间。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41

篇9

关键词:

模型;建筑设计;立体空间;辅助

0引言

物理模型的实体属性最接近建筑完成状态,成为了建筑设计推进的重要工具。即使在各种数码软件介入的今天,物理模型同样具有数字化模型无可比拟的优点。正如Daniel…Libeskind所提倡的“计算机在建筑设计和创作的过程当中,扮演手套的角色”。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实体模型,推敲建筑形态结构,初步建立了空间逻辑。

1工作模型与表现模型的区别

物理模型有工作模型和表现模型两种表现形式。工作模型服务于建筑方案的初始及推进阶段,侧重于表现体块相互关系,制作材料简单,易修改。表现模型,服务于方案的完成阶段,是整个项目最终成果的呈现形式之一。重细节,表现建筑与场地的关系与局部细节,材质模拟实际建成建筑,做工相对复杂。下文所指的物理模型为工作模型。

2物理模型对立体思维养成的必要性

所有纸面或电脑屏幕的呈现,都是单眼取景。其难以表达形体的纵深感,无法真实还原双眼取景的透视变化。同理,再详尽的图纸,也不如建筑实地考察更直观。建筑设计是一门立体空间学科,设计的过程是对空间逻辑的诠释。三维空间概念较为抽象,在建筑设计入门阶段,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薄弱。而物理模型虽然是实际空间的微缩版,但其立体空间的属性,是其他设计数码软件、动画漫游实景效果图不能代替的。物理模型制作较软件建模要复杂一些,需要计算、量、画、裁、拼、粘。模型制作过程所遇到的困难、漏洞,同样是实际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若能及时认清,便能从源头扼制想当然的设计。

3物理模型在建筑教学的运用

物理模型的制作主要在建筑方案的推进阶段,动手制作同时常常伴随着灵感迸发,方案得以二次创作。国外建筑高校十分重视物理模型的制作,对建筑体块间的关系、形体转折、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全方位思考。模型制作推进的过程,要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3.1注意形体的概括与结构推敲

设计之初和过程中,往往会陷入细节而忽略空间的组织关系。物理模型的抽象性,用于教学环节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建筑抽象体块概括,对空间序列、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全局思考。草模的不确定性,使方案的发展空间增大,设计思路也得以拓宽。课程初期概念设计阶段,用简单的方盒子快速而概括表达建筑形体,暂时忽略了门窗等细部,着重探讨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如图1、2)。

3.2多视角,还原真切空间感受

由“人”的感受讨论建筑,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形体关系多视角认知和理解构成了建筑学习的基础。学习建筑不仅需要思考想象,更多的是要用四肢去丈量,用身体去感受,用感官去触碰。模型作为实体建筑的缩小版,能真实的触碰,多视角的实际观察,比二维图像有更真切的空间体验,也是缩减实体建筑与设计预想偏差的途径。

3.3不同比例的模型,相对应不同教学环节

比例尺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是建立空间尺度感以及制作模型的前提。常用的模型比例有1∶20,1∶100,1∶300,1∶1000。1∶20用于表现建筑局部大样,1∶100关注建筑的内部空间组合关系,1∶300侧重表现建筑体块与景观关系,1∶1000则表现建筑与外部大环境与整个街区的关系。建筑设计教学环节,指导学生从基地环境切入,制作1∶300模型为一草,思考建筑体块与外部环境。二草阶段,制作精细到内部墙体1∶100模型,推敲建筑结构,用于空间穿插与过渡。

3.4思考材料与工艺

建筑师,有着匠人和学者双重身份。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不应停留在理论与概念层面,更应引导学生关注材质与施工工艺,思考设计能不能施工与落地。模型材料的选用反映了建筑师对实际建筑材料的理解、组件的拼装及自身组成方式启发对于建筑的施工程序及建造的认识,还有身体感官的直觉和理解。制作模型基本材料多为线性,板式有PVC板、有机玻璃、KT板、木面板。建筑设计是理论与实际建造一体的学科。制作模型遇到的困难,是实际建造所遇到困难的缩影。遇到异性结构,可引导学生尝试用棉线,纸浆,木棍,以粘贴、加热等方式探讨曲面等非常规直线结构制作工艺。

4结语

物理模型辅助建筑设计教学实践,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图纸教学。通过从三维体块及视角切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设计能力,从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这在方案的切入及推进阶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黄源.建筑设计与模型制作[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篇10

1. 模数化设计的意义

模数是人类长久以来的一种建造技术手段,无论对传统手工生产还是工业化机器生产,模数的应用都减少了构件的种类,具有简化制作的意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标准化和通用性,从而有利于批量生产预制构件,减化设计程序,提高施工效率;模数同时更是一种控制空间比例的美学手段,在西方古典建筑中,模数以一个柱径为基本度量单位,其余部分均参照这个基本单位按比例取值建造,从而获得的柱式整体与细部的比例和谐。因而模数不仅是空间建造的基本度量单位,而且也上升到美学的高度。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中认为希腊神庙的布置由均衡来决定,均衡则是由比例得来的。而比例是在一切建筑中细部和整体服从一定的模数,从而产生均衡的方式。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标准化与模数化更成为一种潮流。设计师柯布西耶更是以《走向新建筑》为宣言,把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向了极至。柯布西耶认为数学比例产生的秩序是现代建筑精神的本源,通过对数学、建筑和人体比例的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了一套模数制系统,从人体尺度出发,把模数同数学规则联系起来。这种模数继承和发扬了空间建造中的一种精神:数字与人文的结合。简单的数字和比例背后反映了人的理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可以说,模数应用是度量建造技术的重要标识,也是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

2. 模数化设计的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使得世界大多数地区房屋毁坏严重,建筑的工业化、产业化是大多数国家解决住房问题的关键。工业化发展的事实表明,没有标准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工业化,而没有系统的尺寸协调,就不可能实现标准化,大规模推动模数协调的因素成为建筑进一步工业化的工具。建筑模数制为建筑大规模的生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各国房荒的情况已日趋缓和。同时,建筑模数中的技术因素也在这些建设中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模数的运用仅仅局限于建筑的单一结构体系,这一阶段模数概念的技术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从建筑造型和定位需要出发,另一方面是从建筑材料与建筑构配件的定型和组合需要出发。

随着建筑设计造型的复杂化和结构的多样化,建筑模数亦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模数协调应用的发展由最初的单一结构体系走向综合体系,由单一部门走向多个行业,由小范围走向大范围。每向前跨进一步,就会使建筑整体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1建筑结构与室内空间的模数化协调

公共建筑因其功能的需要对柱网尺寸有一定的限制。如展览建筑,因单个展位为边长3000mm的正方形,展位间走道也是3000mm宽,所以建筑的柱网都是3000mm的倍数;图书馆建筑为满足阅览和书架排列的要求,对模数的要求也很严格,常采用尺度为6000mm或7500mm的柱网。尽管这些模数与使用功能相关,但是建筑设计留下的一些非模数化的内部空间,使得室内装修材料很难与建筑的整体模数协调,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脱节的现象也没有改变,也使得室内设计只是建筑结构完工后附加上的一层表皮。

在模数化设计方面,有些设计远远的走在时代的前面。由贝聿铭担任设计顾问,吴佐之建筑事物所负责完成的北京中国银行总行的内部空间,是对空间模数化应用的一次精彩演绎。在此工程的空间设计中用非常精妙的模数制贯彻始终,一直到节点大样之中。575mm×575mm的方格是该设计最基础的模数,内部空间中的石材基本尺寸为1150mm x 575mm,这一尺寸来源于575mm的基础模数,比例关系为2:1,这与建筑6900mm的基本柱网尺寸以及3450mm的建筑层高产生了联系,石材长宽分别为柱网和层高的六分之一。内部空间的一般门高为2300mm,是层高的三分之二,为基本模数石材四块砖的高度。建筑各处的尺寸都以该模数为基准,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一整块标准尺寸的石材不必进行切削,均可以使用,大大方便了施工。这种模数化的设计手法不仅证明了设计中对数理的控制可以使美学效果、结构、施工等方面同时受益,而且使得室内空间与建筑的结构紧密联系起来,对室内设计成为建筑设计的深化具有借鉴意义。

2.2空间组合的模数化拓展

家具设计中引入模数化理念,使得家具设计更加系统化和严谨,同时有利于提高其性能和满足不同空间、不同层次的需求。由丹麦设计师Ronan和Erwan Bouroullec设计的“clouds”(云朵)是一个可以自由组合的模数化设计,每一个云朵通过附带的橡皮筋链相互链接,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的功能空间和自己的喜好构成不同的装饰物,或悬挂于房顶或悬挂于墙壁上。

芬兰现代家具设计大师约里奥・库卡波罗,运用灵活多变的设计理念设计了“视觉2000”系列办公家具,这套办公家具桌面组合多变,桌腿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升降。这套办公家具的桌面有十几块不同形状的板件可供选择,这些板件有不同的贴面和色彩可以自由选择,这样一来,使得桌面在色彩、形态和材质上丰富了起来,家具也走上了“时装化”。这种组合的模数拓展性可以使家具的功能适合不同使用者个性化的选择和不同空间的需求。

2.3室内设施及陈设的模数化推广

模数化的标准可以将制造业与建筑业连接起来,从而使多个行业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产业链。

勒・柯布西耶不仅致力于建筑的模数化研究,在家具的模数化方面也是较早的推行者,他与皮埃尔・吉恩内特一起在1925年巴黎发明展上推出了15英寸的模数,设计出纳用的储藏柜。美国设计师乔治・尼尔森在家具设计中致力于对模数制储藏家具及模数制办公家具的研究,这两种系统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7年,尼尔森设计的贮藏墙,即把家具建筑化。1942年,工业设计师及商业市场的体验者吉尔伯特・罗德设计了15个标准构件可以组合成400多个品种的办公家具。

设计模数化在各个行业中的推广为整个空间环境提供了标准组合化、装配系列化的前提条件,可以使产品及其配件生产和安装纳入工业化,集约化和组装化的道路。由于不同国家体制方面的原因,模数化发展也不尽相同,在同一国家,与建筑部门相关的制造部门、生产部门执行不同的标准,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具体表现在模数不协调和接口不规范上面,产品的成套化、标准化、系列化问题没有解决,由此限制了行业之间的相互发展。因此,各个行业应不断进行模数制协调的完善和创新,将模数协调标准深化和细化,以此来适应不断发展的技术和人们的审美。

3. 结语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生产逻辑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代替了大批量少品种生产,刚性流水线生产被柔性制造代替。对于柔性化生产来说,复杂的工序变得简单、高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使设计领域达到技术上的自由期,设计形态也向自由的趋势发展,流动、弯曲等新特征也随即出现,设计样式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当传统样式的概念被突破之时,被设计奉为经典的比例系统终将被打破,作为技术系统的模数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人文内涵也必须建立新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现代社会建筑物在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目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建筑形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具有艺术性、创新性、美学性的艺术结构逐渐的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需求。

好的建筑作品,可以良好的把握城市空间系统中自然环境与人文因素之间的有机性、逻辑性以及秩序性,从而在升华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提高居住环境的艺术性。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都是通过建筑美与艺术相结合体现其形式美。

虽然人们对于美学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美学在建筑艺术的应用中,也具有一定的规律。要想实现房屋建筑设计的美学特性,就必须要遵循相关的美学规律,通过美学规律的普遍性,来达到房屋建筑设计的艺术需求。

2美学规律中的协调性

保证设计的协调性,是实现不同艺术形式的重要前提。房屋建筑具有多种设计形式,并且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意图多种多样。目前,部分房屋建筑设计中,经常存在由于多样性而造成的协调性缺乏,影响了房屋的美学特性。首先,房屋建筑要实现几何形体的统一。几何形体的统一,是实现建筑辨识上的协调的重要基础。实现几何形体的统一需要对于形体中的主从关系进行分配,并且合理的对尺寸、形状等进行协调,从而到达几何形体的统一。其次,实现主从分明。建筑按照其自身功能可以分为主体与从属两个部分,在设计上,要进行从属的区分对待,避免由于主从不明确,造成建筑表现形式过于松散和平淡。在进行建筑的外观设计上,必须要对于主体和从属进行区分对待,形成重点突出,以从属部分衬托主体部分,提高建筑外形的表现力。再次,要注重实现色彩的协调。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合理的搭配建筑色彩,使之形成良好的艺术风格,才可以达到色彩协调的目的。与此同时,在进行色彩的选择上,还要注重不同色彩所代表的不同意义,避免发生色彩意义上的矛盾,降低建筑视觉效果,影响建筑实际艺术效果的表达。最后,还要注重建筑功能的协调。建筑自身具有多种的功能,如果建筑的结构体系中,不同功能不能实现协调,就会造成建筑外观与整体结构出现不协调。

3美学规律中的均衡性

建筑物自身的大小、质感、色彩、虚实变化、高低等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使得建筑本身的均衡特点,成为建筑美学规律中的重要特点。就大多数情况来说,一般体积较大、材质较为粗糙的建筑物,其给人的感觉以稳重为主。而体积较小、材料较为光洁的,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对于建筑没学规律中的均衡性研究,就是要提高建筑物给人的感觉的影响。

建筑物的均衡主要是指建筑物不同部分的轻重关系,并且是建筑物观赏特性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保证建筑的均衡性,才能使得建筑物的艺术效果得到良好的表达。实现建筑的均衡性,必须首先要注重实现建筑物的对称。对于复杂的建筑物来说,实现建筑对称是建筑设计中较为困难的环节,需要设计者通过大量的努力来实现。对于不规则的均衡特点的表达上,要利用杠杆原理,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段,使得建筑物的均衡中心得到凸显,合理地配合导向标志对建筑物使用者进行引导。在保证建筑物均衡性的同时,还要注重实现建筑物的稳重性。建筑物的稳重性的实现,需要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得到实现,让观看者获得稳定的感受。现代建筑对于建筑稳定性表达,通过利用材料的质感以及特殊结构的设计,表现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4美学规律中的比例

建筑物的比例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建筑物给人完美感受的基础。建筑的比例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物的长宽高属性的大小关系进行合理的设计。建筑物本身从整体到局部,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的关系,而良好的比例关系,正是给予人们良好感受的基础。如果建筑物比例设计存在问题,就会使得建筑美感难以得到体现。对于不同的建筑来说,比例的选择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来决定。例如,简单基数比、矩形比例、动态比例等都是建筑比例设计的重要方式。

5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下面以朗香教堂为例,具体分析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应用。

朗香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在一座小山顶上,由法国建筑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设计建造。虽然教堂规模不大,仅能容纳200人,但却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对立统一的应用

对立统一法则是设计行业普遍适用的法则。建筑设计中的统一,指的是在一个总的概念前提下,各要素之间所呈现出的一种相似,甚至一致的特性,看似各不相干的要素之间其实是有着一些内在的联系规律的;而对立,则是指呈现出一致性的各要素之间的变化、差异及特殊性。

从一开始,柯布西耶的意图就是玄奥多于宗教,他希望创造一个诗意的、雕塑般的空间作为“一个强烈的集中精神和供冥想的容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建筑由喷涂后用一层石膏刷白以形成粗糙表面的素混凝土墙面构成。建筑的两个主要立面朝向南方和东方,并被一道在靠近转角处迅速升高的截断的墙面分割开。南立面平缓的倾斜墙面上开有一系列安装了彩色玻璃的窗洞,并布置了教堂的主要入口。从细小的窄缝直到深深的凹洞布置着各种形状的窗子,表现了墙体的厚度并在室内创造出镶嵌般的光线效果。西立面,是建筑中仅有的一面无窗的实墙,一对桶形的泻水槽形成其鲜明的特征,雨水池包括用混凝土制成的3个金字塔和1个圆柱体,这些几何元素与教堂忏悔室柔和凸起的外墙在肌理和外形上形成了对比。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形、光、色、材融为了一体,一切建筑造型只为一个目的:艺术的、超凡的表现着一种精神,这正契合了教堂建筑的最重要的功能。笔者认为,朗香教堂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能让人感到陌生,有陌生感或陌生性。我们从日常生活中都形成了一定的关于房屋是什么样子的概念。我们观看一座建筑物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眼前所见同已有的概念作比较,于是在面对朗香教堂时一种莫名其妙,怪诞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单单看它的外立面,人们很难看出这是一个教堂!但是在功能上这个设计完全满足要求,不论是物质功能还是心理功能的要求。勒氏在朗香教堂的形象处理上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陌生化”的效果。朗香教堂的引人之处又在于它有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这种复杂,仅仅是结构上的,而其细部,不论是墙面还是屋檐,外观还是内里,其实仍然相当简洁。再看教堂的平面,那些曲里拐弯的墙线,和由它们组成的室内空间,也都复杂,多变到家了。另外,除了金属的门扇之外,几乎再没有什么现代的痕迹。只有粗粝敦实的体块,混沌的形象和岩石般的稳重。这些复杂与简洁、古代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元素,同样形成对比。

(2)以人为本

朗香教堂的本质功能还是教堂,供人们进行宗教仪式。形式上,建筑主体造型如同听觉器官,在倾听神与自然的对话;黑色的钢筋混凝土屋顶如诺亚方舟;粗面、厚重的混凝土墙“光之壁”上布满大大小小多彩点窗,并通过“光的隧道”将各色光奇妙地引入室内,那些窗洞形式,不怕变化,只怕单一;不同厚重的建筑形体之间刻意留出的缝隙,也使室内产生奇特的光影效果。这一切,使建筑外形和室内弥漫出一种浓厚而神秘的气氛。

结束语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柯布西耶便以人为本地运用了对立统一法则,该建筑最终给我们的是一种陌生的美感。如果我们在今后的设计工作里能更好地运用各种要素,并逐步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相信我们的设计工作会有更大的提高

篇12

[关键词] 立体构成 建筑设计 造型 结构与材料 比例与尺度

2010年上海世博会,其宣传标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简单的标语传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清晰目标。城市形象离不开建筑地标,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装饰行业在各大城市加剧的发展起来。2010年3月,数据显示,近20年来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迅速,年增长率将近20%,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成为企业18万家,从业人员14000多万,年产值1.85亿元的大产业。建筑改变城市,城市也需要更多的建筑,目前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大厦比比皆是,但在外立面上的雷同,在建筑形式上的相似,缺少创意与个性无疑成了通病,“火柴盒”的建筑给人视觉上的疲劳与情感上的困扰。建筑是运用立体构成中的原理和方法来组织空间各个要素,立体构成的要素在建筑中得到了延续和拓展。

立体构成作为研究空间立体形态关系的学科,最早是由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创立的。它推崇“将一切物体还原到最简单的几何形体”,其理论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得到初步运用。现代设计教育先驱华尔塔格罗毕斯(Walter Gropius)让包豪斯的校舍呈现为普普通通的四方形,尽情体现着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本身质感的优美和力度,特别对于建筑的外层面,不用墙体而采用玻璃,这一创举为后来现代建筑所广泛采用。

立体构成为建筑设计注入了活力,现代设计由于运用了构成的法则,其整体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适应了时展的需求,同时又推动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向更高层次的发展。立体构成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了三大特征。

建筑的造型

当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习惯于寻找具有明显特征的事物去帮助记忆。

地标建筑应运而生,一个标志性建筑成为记忆的魔盒,封存了很多东西。建筑造型是立体的,当观察者角度发生变化时建筑会呈现不同形态。这也正是立体构成所讲的空间感,建筑造型要结合周围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一个孤立的建筑并不能完成带给人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功能上的需求。这也就符合了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在构成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中的“当几何图形在建筑中运用时,建筑形体在整个自然中的地位就可很清楚的跳脱界定,自然和几何产生互动。几何形体构成了整体的框架,也成为周围环境景色的屏幕,人们在上面行走、停留、不遇期的邂逅,甚至可以和光的表达有密切的联系。借由光的影子阅读出空间疏密的分布层次。经过这样处理,自然与建筑既对立又并存”的这一观点相符合。

结构与材料

材料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选用什么材料,对构成的效果有最直接的

影响。从传统的美学意识中解放出来,以理性思考分析形体的再构成,提高对材料和工艺的理解和思考,重视材料的质感与表达。

从雅典神庙的石头,明清皇宫的木材,到卢浮宫入口的水晶玻璃,奥运鸟巢的钢材,建筑材料始终伴随建筑的发展而呈现出丰富的面貌。材料如同一位前面女郎,时而呈现出材料最本质、朴素的一面,时而又展示出它多样的可塑性,与建筑共同成为永恒。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普利茨克建筑奖的获得者贝律铭,他极力追求光线、形体和材质。在巴黎卢浮宫拿破仑广场,贝律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成为了毫不逊色于埃菲尔铁塔巴黎市的新地标。

比例与尺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