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02 09:28: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

篇1

前言: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农业生产、乡镇企业等的蓬勃发展,给农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也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如果不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的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

一、现代农村环境现状

1.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为了发展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各地区竟相发展乡镇企业。然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给农村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农村生态环魔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小化工厂、电镀厂、造纸厂、钢管厂等废水、废气、废渣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或简单处理后排放,严重地污染了农村周围的土壤、大气和水体。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

2.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工业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亿吨,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人粪尿年产生为2.6亿吨,其中绝大多数没有处理而随惫倾倒、随意排放。对农村垃圾的处理,我国大多数地区还没有提上日程,处于人管理的状态。“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已成为一些地区的形象写照。

3.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坡板结,团粒结构破坏,土壤有机质降低,地力下降,化肥中没有被作物吸收的营养元家大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和土镶淋失进人水体。据最新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达40t 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 km2的安全上限。同时,化肥造成的水源污染,还会威胁农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饮用水安全。

4、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

随着农村养殖专业户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养猪、养牛、养羊、养兔、养鸡、养鸭等养殖业方兴未艾。集约化养殖的禽畜粪乱排乱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严重污染环境。粪便的乱堆乱放产生大量恶臭气体,污染了大气环境,其中有大量的有害成分甚至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大量畜禽排泄物、污水未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入下水道或随意堆放,给周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给农村环境保护带来了压力。

二、现代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1.环保意识淡薄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是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思想根源。

长期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环保知识的缺乏,造成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认为环境污染与己无关。只顾眼前效益,不顾长远利益,更不考虑生态环境,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重而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恶化。

2.地方经济粗放式发展

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缺乏吸引“高新尖”项目的实力,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往往凭借矿产资源优势或廉价出让土地使用权等举措,把那些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被淘汰、被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引入进来,其结果往往是:引进一个项目,污染一条河流,掏空一座矿山,祸害四周村庄,殃及子孙后代。

3农村环境执法力度不够。

农村环境执法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各个部门,目前农村环境执法力度不够,具体表现为:建设项目管理力度不大,审批权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新的污染源不断产生;排污收费力度不大,、随意提高或降低征收标准,执法的严肃性不够等现象。

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各级政府要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广泛宣传环保法律知识,让农民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让广大农民全方位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引导农民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只有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他们才会义无反顾地参与到农村环保事业中来。通过文艺演出、科普知识下乡和举办农民环保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养殖、绿色旅游,走生产与生态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建设“绿色环保,健康富裕”的新农村。

2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应参照有关规范要求,尽快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确定保护区等级和界限,并设立警示标志。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农村分散式应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3、加大环境污染源查处力度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加大对环境污染源的查处力度,“从重、从快、从严”处罚,使处罚对污染制造者真正起到威慑作用,使其“不敢、不愿、不能”,唤起污染制造者的责任感、道德感和自律意识。

4、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生产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应从光、气、水、田、土、林、路等方面促进农村生产的持续发展。通过开展太阳能开发利用工程、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工程、改水工程、标准化农田建设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和“村村通”建设工程,以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并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雨养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方式”等有效农业生产模式。

5、切实解决农村垃圾问题

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对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处理经验,即通过再生利用,高温堆肥和焚烧发电等途径变废为宝,把城市垃圾转化为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动力。同时还应改变长期以来城市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的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制定优惠政策,促使垃圾处理企业成为处理主体,逐步实现城市垃圾处理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总结:

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大环保设施、生态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随着城市工业迅速崛起,经济飞快发展,城市开始关注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并将一些高污染的企业转移到劳动力丰富的农村,使得原本环境保护设施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1.2农村农田环境问题

由于农田保护措施未做到位,很多农田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特别是在近堤坝的地方,此种灾害更为严重。此外,农田土壤被化肥农药等污染也早已为人所普遍见惯,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生产农作物少用化肥农药等,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此种现象还是屡禁不止,有的地方甚至往更为恶劣的方向发展。这不仅破坏对农田的保护措施,更加不利于未来农村,尤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不利于农民长期生活条件的改善。

1.3农村垃圾处理问题

由村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垃圾问题如生活废弃物、污水等也在污染者农村的环境。以前一些人体排泄物以及动物排泄物被经常用于农田施肥,但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改进以及市场需求的扩大,单纯此类的营养肥已经不能满足较大的市场需求,很少有农民会选择继续使用粪便等施肥。这些本可以成为资源的营养肥也随之变成废物。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对于这些“废物”的处理也没得到解决,由此产生了随意乱排乱放,造成村庄河流、小溪和村庄环境的污染。这些没有及时得到处理的生活垃圾在炎热的夏季还会发出恶臭,严重影响了农村大气环境质量,不利于人们健康的生活,对于人们生活质量也带来较为负面的影响。

1.4当前生态环境的治理成效

“先行试点”措施的推行及产生的效应。在改革开放和“三农“建设的政策指导下,农村的发展要求也由原来只强调经济而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等全面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问题,并做出了一系列举措来改善生态环境,因此而产生一些积极的效应。治理农村生态环境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因地制宜进行不同程度的环境治理工程,并采取“先行试点”的措施。进行试点的范围涉及全国各个省市乡镇,试点项目也包罗万象,包括水环境整治试点、生态修复试点、地质环境保障工程试点等。试点后,各级组织试点地区。促进了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形成,农村建设质量组织的高水平,更好地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解决问题得抓住重点,国家两点论与重点论环境整治理论指导下,抓住重点地区进行整治能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此外,近些年来,我国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之后,提出了这样的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路,那就是“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也使得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举措

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和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通过这些农村环保措施,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环境问题。

2.1加大政府对农村环保投资力度,推进环保产业形成

我国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除了对受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外,国家近年来还专门出台了一些针对农村的投资项目,主要表现在各级环保部门,农业部门推出了具体的植树造林项目和防护林工程;同时,各地陆续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另外,政府部门在农村进行了改路工程,有效避免农村因路况问题引起的扬尘,机动车排放的大量烟尘有所减少,较为直接的改善了农村环境;国家通过三农资金扶持农村的能源优化,推行沼气等新型能源项目,减少传统的薪柴的植被破环和燃烧后的气体灰尘排放。所有的这些政府措施,积极推进了环保产业的形成。

2.2制定环保法律法规及建立监督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须制定和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和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此外,我国还颁布国家级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6部,与环境有关的资源法9部,环境保护行政法规29项,制定环境标准364项。加上地方颁布的各类法律法规基本,我国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在农村环保问题上已有一些监管制度,可以促进农村环保的发展。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1)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低。环境保护是关系社会公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是重要的公共事务之一,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可是,事实上社会大众普遍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大部分的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概念认识十分模糊,较多关注对负面环境问题的敏感程度,对正面环境问题如可持续发展、自然保护区等关注不足。

(2)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末端治理模式,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结果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消耗,中间环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资源废物的排放,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我们知道“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实际上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的成本高,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

(3)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滞后。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农民居住条件也得到不断改善。但是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染物每年都在增多,农膜、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量不断增加,使得土壤和水体污染加重,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等问题频出。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对于废水、废气、生活垃圾等废物都并没有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4)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中心,通过规划可以把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管理有机的联系起来,全面落实环境目标和决定。实践证明: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防治与减轻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经济的根本性措施。但现实中环境规划未得到与经济、城建规划同等地位。城镇经济发展中暴露出工业布局分散、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也不利于实施环境污染的集中防治,增加了集中治理和环境监管的难度和成本。

(5)基层环保部门监管不力。目前,在环境保护中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政策未落到实处,环保经费未得到充分利用,个别干部缺乏环保意识,因此造成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不力的问题。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对一些具有较大污染的企业始终不能进行果断处理与处罚。

(6)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在环境保护中,需要技术上的支持,尤其是对于各大中型企业而言,环保生产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环保技术的支持。但是在中国对于环境保护技术上的创新、开发能力还十分薄弱。

二、环境保护的对策

(1)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社会公众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生力军,提高社会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是至关重要的。国家要建立起各种相关的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可以通过立法逐步来予以支持,创造和扩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会,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使公众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首先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要让公众了解自身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检举权和监督权,以便充分行使这些权利。其次要提高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加强环境信息的及时公开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这是公众了解和监督环保工作的必要条件。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化,让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同时,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环境保护进行宣传,使得环境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参与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公众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注重发挥环保社团和民间组织的作用,积极发挥他们宣传环保、实施环保的职能。

(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从源头治理环境污染。不同产业的污染强度不同,带来环境后果也不同。在相同的经济规模下,第二产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第三产业最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产业结构能成功地实现由资源消耗型、污染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清洁产业转换,污染物的总排放量有可能保持稳定下降。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为更好地降低污染物总量,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内部优化;大力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生态工业,形成产业互补生态链。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能源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污,将会从根本上控制和解决环境污染。

(3)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国家政府要重视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首先,要加大农村环保经费的投入,每年安排一定的农村环保财政预算;加大对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区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其次,国家应采取政策倾斜,对于注重环保的企业优先考虑资金补助。再者,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资渠道。最后,对于农村居民,应加强宣传教育,防止生活污染,要把提高群众环境意识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美化农村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从本质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农村新面貌。

(4)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在运用环境管理手段时,不能只偏重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应该将其与法律手段、信息化手段、科技手段等综合使用,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环境管理效果。要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重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环保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以促进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优化。

(5)加强环保部门的执法监管力度。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很多基层环保部门,还存在着监管不力的现象。这就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执法监督力度,形成企业内部、政府主管部门、群众三位一体的多渠道的监管机制,使得法律真正的对环境保护起到作用。而部分基层环保部门也应该提高环保意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着眼于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效益。从大局出发,将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将环保经费用在刀刃上。

(6)促进环境保护的科技创新。任何一个企业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以企业为主体,注重对企业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的开发,从内而外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国家要从政策上进行鼓励和引导,加大力度致力于环保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比如企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等等。

总之,对于环境保护面临的各种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而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秀丽.浅析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科学.2010(08).

篇4

1太湖县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

由于太湖农村地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薄弱,乡镇企业生产中排放大量的污水没有经过技术处理;又因为农村大量排放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只能直接往外排放,后果就是农村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同时,农民为了增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这些农药剂和化肥随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流入河流和地下,造成农村的水体污染。农村养殖户为太湖县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但是也带来了大量的牲畜粪便污染,牲畜的粪便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一大污染源。又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处理废水的基础设施缺乏,导致废水排放便随处可见。

1.2土地退化,土壤质量下降

一方面,太湖县土地资源比较匮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了。其原因有城镇扩建,道路的拓宽。于是对农村的面积被占用。又由于很多农民放弃在家务农,去城市打工,土地荒废。导致全县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地减少,这也成为制约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很多农村的土壤中含有像铬、砷、铅这样的有害的重金属物质。这些有害的重金属物质使农村农田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民农业的生产。而且这些物质进入植物、动物和人的体内会产生严重的危害。

1.3大气环境恶化,蓝天日数减少

大气环境恶化的原因有二,一是大区域大气环境的恶化,太湖也不能独善其身,二是太湖自身排放的大气污染(工业的排放,秸秆的焚烧等)。长期以来,在太湖县的很多农村都是使用秸秆、含高硫的煤作为生活燃料,导致农家炊烟的主要成分里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使得原本的蓝天白云变得混沌不堪,蓝天日数也在日益减少。

1.4小城镇和农村聚集地生活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生活垃圾成患,这是农村和小城镇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农村的生活污染物更是体积大,数量多。一是由于政府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资金方面投入不够,导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薄弱。二是由于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管理的缺失。于是大部分农村的生活污染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便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造成了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直接堆放在周围的荒地、池塘或路边,或是直接填埋于土地里。既对农村的生活环境造成污染,又污染了农村的水环境。垃圾堆放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固体废弃物会分解有机物。而固体废弃物又会有酸性的代谢产物产生。特别一些重金属固体垃圾,像是废旧电池等固体废弃物。垃圾中的重金属在雨水的冲刷后,然后随着地表径流流入江河、池塘。或随着地表径流渗入地下。湖县总人口573088人,以每人每年产生0.3t计,每年将产生生活垃圾171926.4t。

1.5生态破坏问题

花亭湖是我县城镇1万多人饮用水源,近年来花亭湖也以她美丽的环境吸引游客前往,是我县罕见的旅游胜地。但随着花亭湖的不断发展,花亭湖周围的钓鱼休闲,湖笼鱼越来越多,特别是湖泊周围居民生活垃圾扔在华亭湖水库周围,污水随机排到湖面排放,对花亭湖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湖泊仍处于水质范围之内,但有一部分指标存在超标现象。花亭湖上游的生态破坏问题突出,例如植被破坏、水质污染严重、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

2太湖县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

2.1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近年来,太湖县城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农村的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村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失去了生态环境效益。晋熙东齿机械公司、凯林木业、毛巾厂、新城工业园区纺织公司、教育园区附近的化学工业、新城工业园区颜料公司和安庆福润禽业有限公司造成的“三废”污染使本来就很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近年来县内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只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严重影响了太湖县的生态环境。

2.2环境教育落后,环境意识普遍欠缺

从总体上看,太湖县的环境教育事业尚不完善,也别是农村,仍处于探索阶段。很多环境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又由于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和保护等问题缺乏了解。所以他们没有环境保护意识和怎样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受传统思想影响,小农思想充斥着农民的思想,导致大部分农民只注重眼前利益,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垃圾任意堆放。

2.3环境法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

太湖县政府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不够完善,没有针对农村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实施跟进的措施。政策落实不彻底,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形不成长效运行机制。导致县内农村生态环境难以控制和解决的原因有很多,在环保管理人员上,环保管理人员少。很多政府为了当前的经济利益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依法实施相关政策来保护环境。

2.4资金不足,环境保护设施薄弱

由于乡镇企业中一些重污染企业如教育园区附近的化学工业、新城工业园区颜料公司等无法在县城立足,不得不迁往农村,乡镇企业在多数农村周边地区,基础设备简陋,科学技术落后,在污水和资源利用方面,缺乏先进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造纸、化工等一些重污染企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大部分直接排入农村水体、大气和土壤。

3太湖县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及治理措施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太湖县的徐桥镇、大石乡等乡镇的文化部门应下乡宣传环保知识,各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校,也要对学生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各个中小学校应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环保的视频或书籍,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破坏农村环境的危害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使其了解到相关环保知识和法律知识,让他们向父母亲戚宣传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各村宣传栏,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保护农村环境的条幅。村干部把保护环境宣传手册发放到户,以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使农民意识到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对自身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可以利用太湖县家园网或太湖县电视台、太湖县广播之声来宣传环保知识。

3.2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药、化肥、农膜污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量。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资金投入,以形成农业生产规模经营,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率。用最少的农药和化肥生产最优的农产品。根据每个农村的情况,建立合理的农业发展结构,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3.3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农业

太湖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太湖县天华镇天润峰油茶基地的油茶叶色墨绿,发展油茶产业,既能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真正的绿色产业。太湖县因地制宜,将油茶、茶叶、蚕桑、畜牧、水产确定为主导产业,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着力打造绿色产业。

3.4加强花亭湖库区保护建设

太湖县环保部门要加大对花亭湖的周边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除了定期加强花亭湖水质检测外,还在水库周边建立水源保护和禁止虾类捕捞标志。开展县域集中饮用水源专项执法检查,保护好饮用水源。监督乡镇实施生态建设,减少环境污染和污染物排放,清理周边环境。对于花亭湖的保护应该按照生态示范县的要求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花亭湖是太湖县内国家AAAA级景区,是安庆市重要的湿地,应该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依法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以增加湿地的面积,严禁毁苇开荒,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多样化生态系统。

3.5加大执法力度

一是太湖县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各个乡镇企业三废排放的监督和管理,对于排放超标的企业应处以罚款或是关闭。例如,太湖县环保局应加强对全县污水处理厂的监督。对新县城现有东、中、西线污水管网集中进行了再排查,安排专人对三条管线进行了疏通、堵漏,对东线泵站进行了调试。二是太湖县各个乡镇级公安机关应严格按照规定对破坏环境和损坏环保设施的人员予以处罚。

[参考文献]

[1]张晓敏.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4):34-35.

[2]徐中民.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I):理论框架与集成实践[J].冰川冻土,2013,35(05):1319-1343.

[3]杨丹萍.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2.

篇5

 

1 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农民参与现状

 

1.1 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积极性

 

20世纪70年代,美国法学家萨克斯提出了环境公共财产理论。萨克斯认为,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财产,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应摒弃过去认为的环境要素为自有财产或无主财产的传统观念,将其纳入到所有权客体范围之内,以法律形式予以保护。但是,从实际调查情况看,在甘肃农村,65%的村民都认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应该由政府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不是属于哪一个农民单个所有。在这一思想下,当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加剧时,很少有农民群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家园环境以免遭破坏。过度的利用自然资源,毫无节制地占有、使用和支配自然资源,必然导致环境恶化,引发资源枯竭。

 

1.2 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1968年美国学者加勒特·哈丁,首先提出“公有地悲剧”理论模型。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每个人都有使用权,但每个人也都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若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必然造成资源的枯竭,公地悲剧由此产生。当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时,或者政府放任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环境进行破坏时,很多农民不但意识不到自己所拥有的环境权,更加意识不到自己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地位,往往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环境心态。同时,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看,许多农民往往只注重与自己有着紧密联系的环境利益,对于公共环境部分却采取“放任不管”的心态,即使农民感觉到政府及企业的经济行为触及到自己的环境利益时,考虑到个人成本与集体福利,他们也很少采用积极的措施去寻求保护。因此,公地悲剧的产生在于每个人都知道自然资源会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环境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

 

1.3 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提出:“人人有在尊严和幸福的优良环境里享受自由、平等和适当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这是对环境权的最早定义。环境权以环境为媒介,包括环境使用权、环境保护相邻权和环境人格权。它不仅仅在于维护人类生存,更在于实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调查显示,在甘肃农村,75%左右的农民没有接受过环保知识、政策和法规的学习,环保意识十分淡薄,对环境危害认识不清。甚至一些村干部也认为,要提高农村的经济收益,污染或破坏自然环境是避免不了的。由于农民对自身拥有的环境权利无知、文化水平不高及法制观念的不足,当环境破坏事件发生时,许多农民要么迷茫,要么冲动行事,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拖延”,使得农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愿望更加难以实现。

 

2 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农民参与障碍

 

2.1 环境知情权缺乏保障

 

环境知情权又称环境信息权,是民众依法享有获取、知悉环境信息的一种权利。它是社会成员参与环境决策,监督环境违法行为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及时、有效地获得真实的生态环境信息的前提下,社会公众才有可能及时参与相关生态环境保护,以避免事后不能有效地防止生态环境损害行为窘境的发生。

 

我国立法对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没有专门的规定,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法《环境保护法》也只是在第31条规定,发生环境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之后,污染者负有信息通报义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规定了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方法,对保护公众环境知情权具有重要意义,但其主要适用于城市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对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却未予以规定。

 

同时,环境信息关乎人类的生存,在环境保护实践中认识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所必需的一种共享资源。除非侵犯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特定主体利益,原则上有公布义务的主体应及时公布环境信息,使公众知晓生存的环境状况。然而,我国在此方面却没有明确的规定,把应该归入公开范围的信息却归入了保密范围,导致环境知情权流于形式,为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

 

2.2 环境参与权立法滞后

 

从我国现行的宪法来看,虽然有环境权的相关规定,但多为隐含性的规定,只能通过法条推测出环境权。由于宪法未明确规定环境权,使环境权仍然停留在应然权利的层面,当农民的环境权受到侵害时,难以受到法律的保护。以此同时,宪法中对环境权的规定多表现为国家的管理职能,并没有把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予以规定。

 

与国外的环境立法相比,我国的环境立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我国关于公民参与环保的立法多是零散的、模糊的。现有的关于公众参与环保的规定并没有集中起来做专门的统一的规定,而是多散落在环境基本法和单行法中,难以形成合力。这些法令很少将公众参与环保作为公民一项权利进行规定,这就导致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中,由于农民没有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即便农民参与环保的机制健全,也无法顺利的参与环境保护。其次,对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在我国的环保法律法规中不乏公众参与环保的相关规定,但大多都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环保法律法规中都规定了“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应该有建设项目所在地居民的意见”,但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方式获取当地居民的意见没有明确说明。在农村环境保护实践中,往往因为方式、途径等不适当,导致农民难以参与环境评价。最后,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范围较窄。在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明确规定,只有“直接涉及公众环境利益”或者“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 才能参与评价,这就直接缩小了公民参与环保的范围。在农村环境保护实践中,有些建设项目对农民环境利益的侵害是间接的,有些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虽不严重,但这些都会对环境和农民的环境利益造成损害,将这些排除在农民参与评价之外,极大地打击了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2.3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不完善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民的环境权益而产生的一项司法救济措施,是保障公民环境参与权的最后一道屏障。然而,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固体和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法律都没有关于环境权及其相关权利的专门性规定,这一立法空白直接导致了环境公益诉讼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当环境受到污染或环境公共利益遭到损害时,农民无法以环境权进行维权行动。同时,当污染环境的行为发生时,只能由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因此,当农村生态环境遭到污染时,农民却没有资格为此提起诉讼。即便法院受理了农民的诉讼,如何分担维权成本又制约了农民个体生态维权。同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存在刚性不足问题。尽管《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含有一些公众参与权利遭受侵害的救济办法,就其性质而言,它属于部门规章,不能作为法院判决的依据,这就导致了农民参与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时无法成为司法救济的对象。

 

此外,检测和鉴定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与损害往往需要专业技术和装备,普通农民通常不具有这样的能力,更难以承受高额的取证费用。这就使举证难的问题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凸显,也降低环境公益诉讼实效性。

 

3 甘肃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农村参与路径提升

 

美国经济学家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在《集体行动如何可能?》一文中提出,在公共物品困境中,所有人都可以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获得利益—比如防治污染。但是,大家都发现单独提供太昂贵了,并且都希望由别人来提供公共物品而自己能够坐享其成。如果每个人都采取这种均衡策略,那么,就不可能存在公共物品或者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将不能得到充分满足。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参与提供公共物品,那么所有人都将从中受益。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践中看,无论是“利维坦”式政府控制,还是“私有制”的市场机制,都无法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仍然需要构建多元合作模式的环境治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供给,以满足社会治理的制度需求。

 

3.1 建立健全农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3.1.1 强化公民环境参与权的立法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在立法上完善环境公民参与制度,已经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许多国家都将公民环境权确立为法定权利。不仅节约了环境管理成本,也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宪法中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我国应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为农民参与环境保护权益提供法理依据。

 

3.1.2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以公益性为特征,旨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新型环境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公众维护其自身环境权益实现的最终途径。它不仅可以弥补环境保护中存在的行政管理漏洞,还保障了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和公民诉讼权的实现。与传统的诉讼制度不同,环境公益诉讼具有公益性和私益性特征,在法律体系中应保证其独立地位。

 

3.2 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为农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行政保障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完善包括政务公开在内的多项公开制度,加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农民环境参与权的实现程度。为此,要不断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首先,要拓宽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除了行政机关及其相关部门外,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下理性的经济人,为了追逐高额的经济利润往往会损害生态环境,因此,应建立工业企业强制信息公开制度,尤其是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其次,明确环境信息公开内容。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其他环境信息一律公开。对于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应交由相关部门或机构认定,不能有涉事部门或企业自行认定。最后,完善环境信息公开责任制度。建立环境责任追究制,对不依法公开信息导致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行为实行终身追究责任的制度。同时,还将生态效益、资源消耗等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并加大在考核体系中所占的权重,从而倒逼行政机关积极主动的履行环境信息公开的义务。

 

3.3 建立农村环保自治组织

 

公共委托理论认为,环境作为公共财产,为了实现对它的合理使用和保护,全体社会成员应当以信托人的身份,将其委托给国家管理。作为受托人的国家,应该秉承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对环境进行妥善治理。为了对国家的自由裁量权进行限制,实现国家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对称,社会大众必须参与环境治理,以规范和监督国家行为。从现实来看,虽然数量众多,但是农民群体离散性很大,当面对地方政府、大小企业的逐利行为时,农民群体很难有能力与之博弈。因此,农民需要集合力量建立形式多样的合法组织,表达自己的环境诉求,合理、有效地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维权,建立与政府、企业沟通对话的渠道,加强对政府、企业逐利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为此,农村环保自治组织便应运而生。

 

农村环保自治组织能够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制定环境保护的各种规章制度, 结合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保护,改变农村生活方式的落后、农民素质的低下、人性的冷漠化、对公共空间意识的丧失的状况,建立起个人环境伦理,形成人人爱护环境、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公德。同时,农村环保自治组织可以综合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投入环保治理,将本区域内的所有单位和农民共同构建于环保建设整体网络,并处于该网络的密切监督之下。农村环保自治组织让农民以合法的途径参与环境保护,既有利于环保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与落实,也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明确他们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体性地位。

 

3.4 培育农民生态环保意识

 

农民环境意识的培养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要使农民积极地、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必须加大力度培育农民环境意识。环境教育是将系统、科学的环境知识予以大众化的过程,是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认识水平、自觉维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为此,农村的环境教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篇6

我局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作为重点工作进行认真规划、统筹安排,按照区委、区政府推进演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镇工作的部署要求和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思路,按时间节点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演丰统筹城乡示范镇第一批建设项目中的演丰污水处理厂工程,已完成前期征地、项目环评等工作,项目已按时间节点正式动工,九号生态恢复项目和演东村委会雨污管线并入镇启动区污水主干管网的项目也在稳步有序推动。同时我局积极参与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利用宣传挂图展示、现场环保咨询、宣传资料发放等多种形式,结合统筹城乡示范镇建设特点,重点宣传和普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倡导农村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从生态保护角度做好统筹城乡的统一宣传。

(二)严把环境准入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得到加强。

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及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下放行政权项》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分类管理,分类审批。内部明确和规范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报批的具体要求,建设项目实行“一源一档”管理,并健全和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做到项目的受理、审批、监督各个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建设项目环保审批严谨、科学,从源头控制好污染源;外部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窗口受理、网上审批,彰显环保行政审批事项按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今年我局共审批了108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办理了84家企业环保“三同时”验收手续;核发了150家企业排污许可证。

(三)重视维稳,加大环境污染和事件的调处力度。

1、高度重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专门召开了办公会议,成立办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促成了办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前期面对面认真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初衷,中期深入现场协商解决问题,后期及时沟通反馈的思路,切实增强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的主动性。今年按时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6件,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2、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环境权益,我局集中力量解决环境难点、热点问题。环监执法人员接到投诉后首先主动与投诉人联系,切实了解他们的诉求;及时勘测现场,协调被投诉人,指导其进行整改。并结合具体情况,主动会同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解决市民投诉的难点问题。问题处理完毕后,及时回访,并听取群众对处理结果的意见和建议,由于处理做到“三及时”,即及时调查,及时解决,及时反馈,赢得市民的充分肯定。今年通过“12369”环保投诉专线和“12345”政府投诉热线,共处理环境投诉事件150宗,调查反馈率100%,处理办结率100%。

3、对敏感环境问题按照“早发现、早介入、早上报、多协调、早解决”的方针,积极防止因环境污染纠纷造成的进一步恶化。今年2月份在接到演丰东河遭养猪场污染,村民反应强烈的投诉后,我局立即联系市环监局执法人员一同赶往现场调查,取水样送检,协助迅速查明污染原因,并联系了谭德下村的村民,做好群众的安抚工作。鉴于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我们对该事件高度重视,时刻关注事态发展,2月26日在获悉演丰东河流域部分村民自发聚集约160多人涌入天工万头猪场后,我局领导成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理,并及时向区领导和区综治委汇报,在事件中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一方面积极主动协调各方,促成演丰东河污染事件协调会的召开和市环保局对排污企业管理和处罚力度加强,另一方面对500头以下的罗牛河猪场经进思想教育、行政处罚后,最终使其停止生产不再排污。通过各项工作努力,有效防止了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把矛盾化解于基层,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了一份力量。

(四)注重基层环保宣传,开展环保教育入社区、进村镇活动。

结合科技活动月、“4.22”世界地球日和“6.5”世界环境日等主题日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低碳生活方式等宣传。我局通过进村镇,深入水源保护区的形式,在凤潭水库周边的永群村委会、大容村委会组织开展了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地球日宣传活动。围绕宣传主题,通过设置咨询点,在村委会设置环境保护宣传喷绘、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与村民现场宣讲环保常识以及解答群众的咨询,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在新埠岛三联社区开展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和张贴环保挂图,发放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和500多份各类环保知识宣传资料等方式,倡导市民树立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增强市民对世界环境日的认知和关心,进一步推动了社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在第九届科技活动月开幕式暨科技大集市活动中,积极组织开展了以“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环保知识宣传。现场布置了宣传台进行咨询问答,发放了800余份《环保科普知识手册》,向公众宣传和解析了节能减排、绿色生活为主的生活环保知识,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五)积极争取上级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以奖促治,有效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1、推动已获批的演丰三个村的中央环保专项资金项目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如下:目前项目已完成现场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并报省厅组织评审等工作,现已通过专家评审,正进行施工图修改和组织招投标工作。

2、编制其他环保专项整治项目并向上级申请专项扶持资金。今年已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镇推进示范项目设计方案》,现正逐级申报。

3、鼓励并帮扶村民自筹资金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大致坡的美浑村自筹资金10万元用于建设村里的污水处理系统,我局得知情况后,积极提供技术服务。联系环保专家到现场“把脉”,为村里编制了设计图,并因地制宜提供建议,指导村民规范地建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发挥好湿地的生态环保作用,同时以此来带动周边村庄的环境整治。

(六)贯彻落实全区各项环境保护专项工作,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1、按照市政府的部署,我局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的衔接,有序地推进了各项减排工作。一是按照《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对年度工作进行统一谋划部署,完成了《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代拟编制工作,将减排指标细化,进一步强化各部门的减排工作职责;二是大力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推动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目前,江东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和演丰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正在稳步推进中;三是推进畜禽养殖减排工程的建设。推进农业源削减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配合市职能部门大力推动畜禽养殖场废水上马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和好氧生物处理及深度处理工艺,目前罗牛山大致坡猪场和歌颂坡种鸡场的干清粪和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

2、以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重点区域、主要城区、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的热点、难点的环境问题。一是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解决群众与关心的空气环境问题。不断加大检查力度,督促城区餐饮服务经营企业安装高效油烟净化处理设施并做到定期清理维护,控制油烟污染,并以大学周边为重点实施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环境空气质量。二是控制环境噪声污染。严格审批,从源头上控制噪声污染,新、改、扩建的营业性饮食服务单位和娱乐场所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娱乐场所的噪声监管,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3、强力推进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方面大力整治餐饮业污染,在协助市环保局完成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演丰镇、和大致坡镇等3个镇范围内陆源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针对问题较突出的红树缘海鲜舫、红林香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红树林海鲜馆等3家违法排污的餐饮企业,在履行完行政处罚程序,督促其停止生产、履行处罚决定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目前琼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已向红树林和红树缘两家海鲜店送达法院强制关停的公告,由于红树林和红树缘两家海鲜店已纳入演丰镇征地拆迁范围,演丰镇政府和琼山区人民法院正协商暂缓这两家海鲜店的强制断电事宜)。对保护区周边的椰园海鲜店、演丰新塔市海鲜店、曲口海鲜第一家、连理枝农家乐餐馆、红林水庄等5家餐饮店已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和《行政处罚告知书》。并督促、指导其按照责令限期整改要求,完善隔油池、三级化粪池、人工湿地等污染防治设施,签订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协议,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同时密切同镇政府的协调,加强企业环境监督管理,严肃查处偷排污染物、污染物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开展石材加工厂污染治理,通过细致全面的摸底排查,进一步摸清的石材厂污染源总体现状及违法排污情况,完成了36家石材厂的拍照取证,证照等相关证据材料收集和现场调查询问笔录等前期工作。按照《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方案》,我局组织召开了东寨港红树林周边石材加工企业调查与整治专题工作会议,向各石材加工企业通报《关于开展石材加工行业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徐瑞光常委和杨柳芳副区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为加大整治力度,随即召开了关于7家石材厂搬迁工作座谈会。要求江东石材厂等7家对保护区有重大污染隐患的石材厂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关闭,目前政府已完成7家石材厂搬迁费用等方面的摸底调查,待市政府经费落实到位即开展关闭及转产工作,切实改善红树林周边的生态环境。

4、加大绿色创建力度,深入乡镇、社区,积极指导其开展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村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拓展绿色创建载体,进一步提高绿色创建质量和规模。我局根据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深入开展“生态文明乡镇”、“小康环保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积极组织各镇街按照《评定办法》,结合辖区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实际,指导其编制符合实际,具有本地特色的创建方案,督促、配合申报乡镇按照创建方案和创建指标扎实开展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舆论宣传等项工作。今年,完成了“生态文明乡镇”推荐申报,东坡湖村等6个村庄“小康环保示范村”推荐申报和银谷苑等4个小区“绿色社区”推荐申报工作。

(七)扎实开展环境统计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方面充分利用各镇畜牧站对基层情况熟悉、与群众沟通能力强的优势,培训并组织其发放统计报表,指导其准确、完整填报统计数据。另一方面组建“攻坚组”,做好沟通服务工作,确保环统工作按时完成。由于受到过环保处罚,辖区内有多家养殖场对这次环境统计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我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企业,仔细讲解政策要求,及时进行沟通,打消他们的顾虑,准确反映了实际情况。同时对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反复核定、审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最终完成了9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统计报表上报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促进环境污染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我区环保工作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污染减排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因石材加工厂的污染治理列入了我区“十二五减排”考核指标和红树林周边综合整治专项工作任务,我局已经开展了摸底调查。调查发现的石材加工企业数量多,多种违法现象严重,涉及从业人员队伍庞大,进行综合整治比较困难。针对此种现象,我局建议:

1、对河边问题比较严重的两家石材加工厂进行重点整治;

2、组织国土、工商、环保、安监、水务、税务、供电等部门研究专项整治对策对其他34家石材加工厂进行综合整治;

3、市环保局和政府共同发文给市国土要求安排石材加工产业园区的用地指标,市国土已函告我区会按报批进度给与考虑,故我局建议区里尽快研究确定石材加工产业园区的业主,推进项目建设。以便采取推拉结合的方式促进石材加工产业健康、规范的发展。

(二)环境能力建设严重滞后,环境管理水平总体较弱。目前我局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薄弱,人员编制不足、资金投入不多,而环境监察建设尚处于空白,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环境管理水平。二次扩权”后,我局日常履行的行政权项进一步增多,尤其是部分环境监督处罚权也下放到我局,由于无专门的执法队伍,环境监管物力、车辆、设备不足与繁重的环境管理任务不相适应,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局的工作效率。

(三)环境调处难度越来越大。投诉量逐年增多,群众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调处难度越来越大。

三、2014年工作安排

(一)组织启动编制环境保护规划。

与《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做好对接,启动我区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摸清我区的环境家底,明确我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大气、水、声、固体废物、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的保护目标和任务、措施,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了依据,科学引领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开展全区重大污染源情况排查工作。

通过分片区开展走访和调查,对辖区涉及集中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为主的农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等重大污染源进行详细的查勘,基本掌握其污染物排放、治理和综合利用现状,并从市区协调联动、企业监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积极防范环境风险,为今后开展环保专项治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继续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1、继续强化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以演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镇建设为契机,切实推进演丰镇、灵山镇、大致坡镇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项目工程,主动和上级环保部门协调,协助区水务局、统发公司等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的办理工作,深入建设现场解决相关环境问题。完善我区环保基础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和中水回用率,树立示范标准。

2、加快演丰三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推进步伐,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督促业主单位演丰镇尽快进行施工招投标并开工建设,争取明年3月全面竣工,推动农村环保工作发展。

3、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我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和《城市管理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方案》部署安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整治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规模化畜禽养殖及农村面源污染,增强农村污染防治能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篇7

1.1首先,农村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环境治理,因此很多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都相对恶劣,因为经济不够发达,导致农村的饮水井条件简陋也没有建立相对集中的供水场所。其次,很多农村地区都是通过在地表开挖浅水井的方式来为自己的生活提供饮用水,但是因为这些水本身没有经过卫生消毒,且地表的污染水源也可能直接流入井中,因此农民在饮用这些已经受污染的水时很可能生病。再者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周围开始陆续出现一些工业区,这些没有经过严格管理的工厂随意将厂内废水排进村内的河流,且工厂产生废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也通过降雨和沉降的方式直接危害着农村饮用水源的安全。最后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村的污水排放总量已经高达108.2亿吨,但是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因此农村的污水排放设备和垃圾清运处理系统远远跟不上农村内部产生垃圾和排放污水的速度,很多污水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或沉积在村边沟渠和村庄地面,降雨时最终被冲刷进入水体。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低下,许多地区还是一家一井或是多家一井采取饮用水,个别缺水地区甚至需要靠人、畜四处背水来解决饮水问题,水质就更难保证。此外,特殊地质、水文条件下的高氟水、苦咸水等问题还在一些地区存在,严重影响着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较低。农村主要是以生产农作物为主,而丰收后的农作物秸秆就是农业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之一。由于目前农村还没有较系统的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因此这些秸秆通常都会和生活垃圾一起被堆放在河岸,在雨水冲刷后,大量的渗滤液被冲入河道。此外每年用于农业生产的农膜直接被留在土壤内而不能接受处理,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2农村饮用水存在的安全问题

2.1农村上至政府下至农民本身对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在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上的认识都有很大不足。一些地区的部分领导仍然没有意识到农村内部饮用水的安全问题。由于不够充分重视,因此政府针对农村饮用水问题进行的一系列如农村改水工程、资金投入、技术问题以及农村饮用上的长期发展规划措施都没有落实。甚至很多农村都出现已建饮用水工程瘫痪的状况。农村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一日没有改变旧很难使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得以解决。

2.2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力量薄弱。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大部分都是针对工业和城市制定的,难以适应农村环境管理的需要。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户分散居住,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随意排放,监管十分困难。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防治,很大程度上主要靠农民的自觉行动。一些重污染企业为逃避监管,在农村地区建厂排污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种养业发达地区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畜禽废水严重污染着农村的饮用水源。

2.3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还是空白,底数不清,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只是在城市和重点流域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水源地分布分散,规模小,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难度很大,且目前也不具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监测的能力。

2.4科技储备相对薄弱,一些基础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目前,对农村饮用水源开展的科研工作较少,没有针对饮用水源开展过系统全面的调查与评价,很多水环境研究中重大项目的目标是水体富营养化和氮磷的控制,没有针对水源保护开展过系统研究。农村科技落后,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简便、实用的工业污染防治技术,农业节水、发电及农业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尚不成熟。

3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对策

3.1政府部门应当充分认识保证农村安全用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饮用水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及时解决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是维护公众利益,落实可续发展观和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因此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组织领导,将饮水安全问题作为领导的政绩考核内容之一来督促各基层领导实行针对农村饮用水问题的目标管理。在处理过程中,领导在认识到安全饮水的重要性的同时还需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也能够积极参与进行解决饮水安全的问题的工作中。通过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来保证农民的身体健康,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2认真组织规划编制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尽快组织编制全国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3.3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防污染工作。保障饮用水安全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工作重点。各级政府因结合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和防污染力度。同时要依法执行水资源保护区制度,在确定了地区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后,严厉禁止有破坏水资源保护设施和涵养林的现象出现,违者必严惩。结合地区的生态环境,科学的进行生态恢复和建立水源涵养工程。

3.4建设农村饮用水工程。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区的饮用水安全情况采用集中供水、分质供水、分散供水及卫生环境整治等工程措施来处理污染水和保证严重缺水地区的饮水。重要需加大对各地区饮水工程上的投资并对西部地区进行重点扶持。地方级政府为相应中央政策也可以加大对当地安全饮水工程的投资力度,尤其是东部较发达的地区本身就具备很好的经济条件,更应当率先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城乡统筹供水。,建立完善的供水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来保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质量。饮水工程建设中加强对项目的管理,认真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建设。

3.5积极研究和解决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组织重新制定用水标准,建立农村供水网络,尽快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编制好分阶段工程规划,适度集中工程建设区域,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力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在乡镇所在地建设一批城镇自来水工程,在相对集中居住地建立小规模的集中供水网络。

4结语

我国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这一重要的民生问题。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地方政府应当相应书记提出的喝上干净水的号召,就农村的实际饮水情况对农村饮水条件进行改善,并以饮水安全为建设方针对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进行分步实施和统筹规划。重点解决农村用水中存在的高污染用水和保证缺水地区的正常用水。力保全国农村人民都能够有安全的水可喝。

参考文献

[1]于建新.浅述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与对策.《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21期

篇8

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政治课教学内容,深挖细研,巧设疑问,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其标新立异。

1.设疑启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思源于疑,有疑问,才有思维,才有创新。所谓设疑启发,就是教师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有梯度地提出疑问,鼓励学生消除心理压力,各抒己见、积极辩论、敢于质疑。设疑启发,才能使学生在原有认识结构中产生疑问,激发思维欲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设疑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疑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更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2.鼓励学生培养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思维能力。信息社会给予人们更多的自主性,当代中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增多必然会促进思维的活跃和多层次。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有敢于怀疑和质疑前人的勇气,“无中生有”、“异想天开”、“胡思乱想”,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现成的方法和答案。

二、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条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的最活跃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一步。因此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政治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疑问,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而且能使其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重视学法指导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预习,给出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地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逐段逐节地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提出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三层次是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般能力的培养。

篇9

中图分类号: C914;C9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由于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新视角,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传播,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的研究话题。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伴生的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所呈现出的巨大差异,使得环境公平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与人们的利益休戚相关、带有普遍性和敏感性的重大社会问题。近年来,已经有学者指出了环境公平研究的社会学意义,[1]对环境公平的概念、内涵、分类及其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大都集中于对环境公平概念及问题本身的学理分析。本文从转型期中国环境问题及其管理的现实出发,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剖析转型加速期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表现及其对中国环境与社会发展构成的影响,提出通过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和实现环境公平的相关对策。

一、环境公平:社会管理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我国各类环境事件呈现加速爆发态势。来自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0年1-11月国家环保部受理举报的环境污染事件1469件,接报并处置的突发环境事件149起,其中比较重大的43起。数据来源参见2010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http://.2010-2011年相继发生了江苏大丰、四川隆昌、湖南嘉禾、甘肃瓜州、湖北崇阳、安徽怀宁、浙江德清、广东紫金、上海康桥等十几起血铅中毒事件,数千人受到影响。重大环境事件的频发,不仅加剧了区域环境状况的恶化,同时也威胁到周边及沿线地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引发加害方与受害方之间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成为危及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因素。

环境公平就是指在环境资源的使用和保护上所有社会成员一律平等,亦即享有同等的权利,也负有同等的义务。[2]14综观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过程,人们对于环境公平的诉求日趋强烈,其诉求体现在:一是所有社会成员的环境权利都应当有可靠的保障,当其环境权利受到侵害时,都应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偿;二是所有人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活动时,都应该负有防止对环境的损害并尽力改善环境的责任;三是任何违反环境义务的行为都应该被及时纠正和受到相应处罚。但就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事件而言,由于事件并非涉及所有社会成员,也并非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承担同样的后果,而是有人受损,有人受益,因此事件中人们对于环境公正诉求的核心内容或者说主要目的往往是保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和利益,维护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它要求所有社会资源或利益在各个社会群体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环境资源无疑是社会资源的一种,与之相关的环境责任和环境利益理应按照社会公平的原则加以合理分担和分配。由此观之,环境公平实际上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对环境公平的诉求实质上是对社会公平诉求的一种具体体现。

社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发展目标而采取的政策和行为。而对于社会发展的目标而言至少应当包括公平、公正和秩序。[4]社会管理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技术层面的社会管理,主要指在诸如环境生态、工程、灾害、社会风险等一些项目中,对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控制的过程;二是宏观的社会管理,主要是指各级政府通过法律、行政、财政、税收等方式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不稳定现象进行干预,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消除或减少社会问题,进而避免发生社会震荡的政策行为。

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通常是通过社会管理来付诸实施的。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是社会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保障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和良性运行,保障人民的福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社会管理的主要目标;通过促进环境公平,缓解和解决环境问题是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因为环境公平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在环境问题中的体现。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更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将环境问题与社会公平的实现联系起来,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环境公平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平,达到社会管理的目的。

二、转型加速期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社会具象与社会危害

转型加速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中显现出的环境公平问题只是当前中国环境公平问题的一个缩影,更广泛的环境公平问题还存在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人群之间。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环境公平问题可以区分为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两大类型。代内公平是指不同地域(包含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也可以看作特殊意义上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鉴于本研究的主题,本文将主要从社会意义上探讨转型加速期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存在于中国国内不同区域和人群间的环境公平问题,关注的重点是当前整个中国社会中保障个人或群体应得环境权益的重要性。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使中国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在人均GDP 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5]6而比这更可怕的是,在环境与发展成果的共享与资源环境代价的共担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即环境公平问题。

其一是城乡之间的环境公平问题。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施行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城市的环境状况在整体上已经有所改善,而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却愈演愈烈。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由于城乡环境公共服务供给严重失衡,农村环境保护公共物品供给极为短缺,由此造成的环境公平问题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整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的。“十一五”之前,国家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投资几乎全部投放到了工业和城市。“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首次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2008年至2010年共安排资金40亿元,而同期全口径中央环保投资达1564亿元。“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到2.16万亿元,数据来源参见2006~2010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http://.但这笔巨大的投资全部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污染源治理以及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农村的环保投资为零。在投资差异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城市通过截污改善了水质,通过工业转产改善了空气质量,通过简单填埋垃圾改善了生活环境,而农村承接了城市在产业升级换代和环境整治过程中淘汰下来的大批落后的、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和生产设施,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流经农村河流的工业废水,以及大量“下乡”的各类城市废弃物和垃圾,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其二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环境公平问题。中国幅员辽阔,沿海和内陆地区在地理条件、经济基础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西部地区资源能源储藏丰富,低附加值的资源开发、粗加工型产业主要布局于此,东部沿海地区则拥有人才技术优势和得天独厚的交通便利,是高附加值的资源深加工、制成品产业的集中地。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对西部原材料初级产品实行统一定价、统一调拨,而东部经加工使产品升值,价格抬高的工业品又多返销西部。这种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形成了东西部发展中产成品制售的“剪刀差”,不仅挤占了西部产业的利润,牺牲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利益,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使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无力恢复和治理长期的森林和矿产开发所造成的土地毁弃、水和大气的污染,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改革开放后,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先发展,国家在东部地区实施了大量经济优惠政策,进一步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由于缺乏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几十年来,资源富集但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源源不断地将资源输送到东部发达地区,而已经积累了发展力量的东部地区却没有给予这些不发达地区以足够的补偿。[5]7更有甚者,有些企业还打着支援西部开发的名义,将淘汰的机器设备和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项目由东部向西部转移,转嫁环境风险和危机。当代中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对于资源收益占有的不公平以及环境保护负担的不平等,已经成为一个愈益严重的区域间的社会公平问题。

其三是群体间的环境公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城乡与区域之间环境公平问题的一种延伸。改革开放后,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再加上通过产品价格体系的剪刀差和工人的低工资积累起来的巨大的国有资产流失,在造成城乡与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也不断加大了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形成了中国社会越来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其程度可以从两组数据窥见一斑:一组是据《2011胡润财富报告》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大陆千万富豪人数为96万人,亿万富豪有6万人;另一组是由国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2011年国家实行经修改的新税法后,全国纳税人数从(月收入在2 000元以上的)8400万人减少至(月收入在3 500元以上的)2400万人(即13.4亿总人口中超过13亿人的月收入在3500元以下)。巨大的收入差距在环境问题上最直接的反映是加剧了贫富人群之间的环境不公平。由于财富最终是来源于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转化,因此对于富裕人群而言,与贫困人群相比无疑其人均资源消耗量更大、人均排放的污染物更多。换言之,富人比穷人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更大,但却占有更多的环境收益。而当环境遭受破坏时,富人也比穷人更有条件来规避环境风险。例如在一些资源省区,由于毫无计划和节制的开采,已造成地貌和水系的严重破坏,为此从开采资源中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富人们,纷纷选择向海外和国内生态环境好的城市移民。而对于当地多数老百姓而言不仅无法从资源开发中受益,反而受累于因过度开发导致的各种生态灾难,变得越加贫困,根本无力选择生活环境和应对因污染而带来的健康损害,而只能成为环境恶化的直接受害者,甚至沦为环境难民。

正是由于某些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某些人的先富牺牲了多数人的环境,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公平问题,而这一问题与中国当前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增大的人口与就业压力、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累积成了严峻的社会难题,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带来极大的威胁。

一方面,环境不公加大了区域社会的环境风险,严重威胁区域社会和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和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但长期以来对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已使这一天然屏障变得十分脆弱。然而,为了尽快脱贫致富,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国家公平分配资源利益政策机制尚不完善抑或缺失的情况下,强烈的发展冲动与发展能力的不足使西部地区迄今一直仍在延续依赖能源、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谋求GDP快速增长这一粗放的发展模式。2011年西部一些地区的GDP增速全国领先,而其大部分产业仍局限在能源、基础原材料、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并且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不少企业还将大量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污染水体。这一状况无疑会让原本就已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变得雪上加霜,同时也危害了中下游地区的水环境。同样,在农村,由于受技术、资本以及有限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制约,为解决温饱和改变贫困,人们往往采取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通过不合理的增加复种指数,过度灌溉以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塑料地膜等方法来提高粮食产量,而这种掠夺式、粗放式经营的恶果是导致农村出现了严重的地力衰竭、水源污染和生态退化。此外,污染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农村乡镇的转移,使得一些原本引人注目的环境问题(如大城市的、集中的、高强度的污染)变得分散和“缓和”,但却使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困难。因为有些污染物质在中小城市、在乡镇农村,在不发达的偏远地区的扩散不会引起像原先(中心城市)那样强烈的反应,甚至都不一定能监测到位,由此使得有害污染物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得以积累,也意味着环境污染的深度、广度、累积的环境风险度及其治理的成本与难度都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环境不公加剧了社会不公,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据环保部门的统计,近年来全国各地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的数量正在以年均约30%的速度递增,数据来源参见2006~2010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http://.并且事件的规模化和对抗性程度也日益增强,成为群体间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新的诱发因素。2005年4月发生在浙江东阳市画水镇由农民对化工企业污染进行抗议引发的环境冲突事件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在原本“歌山画水”风景秀丽的画水镇,由于十几家化工企业的入驻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环境并威胁到村民的生活和健康,在连年上访却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引发了当地村民“还我土地,我要生存;还我土地,我要健康;还我土地,我要子孙;还我土地,我要吃饭;还我土地,我要环境”的抗议活动。当地政府动用百余台车辆和千余名警察拆除农民们为抵制污染而搭建多日的占道竹棚,与迅速聚集起来的两万多民众发生了冲突,不仅造成多人受伤、多辆汽车被毁,而且还严重伤害了当地的官民与警民关系。[6]类似的大规模的环境群体性抗议事件在城市也屡有发生,如上海市民抗议建设磁悬浮事件、北京、南京、广州等地的垃圾焚烧等。综观近年来频发的环境,无论是农民对化工企业污染河流和空气的抗议,还是市民对一些项目的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的申诉,事件参与的主体大都为普通民众抑或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在极少占有环境、社会和行政资源的情况下,为了减轻环境污染的受害程度或防止新的受害状况发生,常常通过集体行动,采用重复上访、围堵工厂、堵塞交通、冲击行政机关等极端的方式来给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施压,以求得问题的尽快解决。而由于事件中参与主体目标的合法性与行为的非法织,加之参与人员的诉求往往不仅包括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还涉及企业征地补偿、人身损害赔偿、参与环境治理等诸多方面,加大了问题的复杂性和问题处理的周期;而问题解决的迟缓、信息反馈渠道的不畅又会反过来导致事态的蔓延和扩大,诱发更大规模的对抗性乃至破坏性行动和更深层次的信任危机与社会冲突,如此恶性循环,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形成很大的冲击和挑战,也给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带来严重的威胁。

三、以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环境公平的关键着力点

追求公平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旨,促进社会公平、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是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所在。不断加剧的环境不公,不仅拉开了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环境差距,也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紧张与疏离;不仅危及生态环境安全,也危及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从而对中国当前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保护环境就是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促进社会公平。为此,只有加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创新,以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环境保护水平的提升,以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实现社会的环境公平,才能真正有效地抵御日益增大的环境风险,最大程度上消除环境不公,保障社会的环境安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以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环境公平,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的着力点。

1. 构建和完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

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整体水平的提升,是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创新的起点和重要支撑。所谓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提供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保障公众生存和发展等基本环境权益的最核心、最基础的公共服务。[7]就中国现阶段而言,国务院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确保提供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我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长期投入不足,供给模式单一,供应总量和覆盖面偏低,尤其在农村和一些偏远地区历史欠账较多,明显滞后于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环境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影响国计民生、加剧社会不公的一个突出因素。2011年中国财政收入已达到10.3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5450美元,按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已跨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步入了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就要求政府能够及时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加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总量、提高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质量、扩大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覆盖面,以回应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公共需求出现的总量上升、质量提高、需求多元的新特点、新情况、新要求。

构建与当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提升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需要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以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公共需求为导向,以增进全社会整体的环境福利为目标,以需求与可能相结合,尽力而为与量力而相统一为原则,明确政府提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主体责任和主导地位,加强政府对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不断提升政府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为此,在理念上,应着力实现从环境管理向环境服务的转变,将保护环境与发展民生有机结合,并不断融入服务型政府建设之中。在宏观思路上,应以国家的立法和行政干预为手段,制定、完善和实施一系列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宏观经济和公共服务政策,加大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全民的、普惠型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而使人人都能够享受到环境保护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在具体实践中,应在继续做好省市两级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加大对基层尤其是农村县乡镇环境公共服务的财力和人力投入,以县级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其监测、监察、宣教、信息等环境保护能力标准化建设,确保县县具备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和享有消除环境污染的基础;县县具备对环境质量变化进行监测评估、对造成水、大气等环境质量变化的污染行为进行监管的能力,以及保障公众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及宁静权等生存基本民生。[7]在补短板、强基层和保基本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总量和水平,从而循序渐进地达到为全体公众提供环境健康基本保障型的环境质量。

2. 构建和完善环境利益整合机制,不断推进环境保护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均衡配置

环境公平的实质是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间环境利益关系的调整,换言之,就是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调整环境权利与责任,使得环境既得利益集团和群体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和义务,同时使社会弱势群体的环境权利和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目前,我国在资源环境权利和义务的分配上尚存在严重不均,突出表现在无论是环境保护公共产品投入的力度、成本的负担,还是环境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不协调和不平衡。而要促进和实现社会的环境公平,就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环境利益协调与整合机制,并通过地区和阶层间环境利益的协调和整合,来不断促进环境保护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均衡配置,这也是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和核心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环境不公的受益者一方,往往不可能仅仅依靠其自身的觉悟来主动让渡已经拥有的比较充裕的环境资源和权利、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因此,要实现环境保护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现阶段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完善和实施污染付费与受益补偿制度。一方面,国家通过强制性地征收环境税费、建立环境基金、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生态脆弱地区实行特殊税收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对不能达到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地区予以支持等措施,来解决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村、富裕人群对普通人群的生态环境利益的补偿;另一方面,运用市场手段让社会各阶层之间进行生态补偿,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让生产者自觉推行环保的生产方式,让消费者自觉选择环保的消费方式。二是要建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的新的政绩考核体系。一方面,在现有以经济指标为主进行政绩考核的基础上,增加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评价指标,对地方空气质量、水质、绿化、环保投入,以及环保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等工作进行全面考核,以促进地方环境建设;[8]另一方面,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变单纯的GDP考核为差别化考核。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完整性情况,而不再考核这些地区的生产总值、工业产值等指标,以减少其发展经济的压力,防止这些地区的环境破坏。三是要推进环境管理的城乡和区域一体化。在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污水处理率等标准的设置时,要摈弃现有东中西地区、城乡地区分别设置不同环境服务标准的做法,而实施统一的环境准入制度,防止污染企业向农村和不发达地区进行污染转移。四是要建立环境救济制度。一方面帮助公民在环境权利受到损害时能够获得及时的法律救济;另一方面对环境污染事件中无法得到及时赔偿的困难受害人群多渠道提供及时的社会救助。

3. 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社会调控与参与机制,激发环境管理创新的社会活力

环境利益主体及其需求的多元化加剧了社会管理的复杂性,使得一元化主体的政府社会管理模式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迫切需要在充分发挥政府作为提供环境保护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和公众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环境保护社会管理新模式。当前,以自愿协议、公众参与等制度为基础的环境保护社会调控与参与机制,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宝贵力量源泉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路径选择。

自愿协议制度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广泛兴起和运用的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方式。它在对企业实施强制性环境标准和措施的同时,倡导和运用具有灵活性、鼓励性的管理措施和方式,来鼓励企业追求一种比现行环保法规标准更高的环境表现。自愿协议涉及工业、交通运输、建筑业、商业、城市公用事业、农业等诸多领域,有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商定、企业与政府和NGO共同商定、企业与NGO商定以及企业自行制定等多种形式。[9]该制度在调动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降低环境管理成本等方面已逐渐显示出优越性和生命力。我国以往的环境管理中也有各级地方政府同企业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的制度,但这一做法往往带有比较强的行政命令和强制色彩,较难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在既有环境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的成功经验,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和行业先行试点、逐步推开自愿协议制度,以激发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潜能,发挥市场对提供环境保护公共产品的正向调控作用,并将其作为对现行环境管理模式的发展和补充,是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创新值得探索的一个新方向。

环境公平事关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而导致环境不公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恰恰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作为利益相关方的公众被排斥在了环境决策和管理的体系之外。为此,只有不断拓宽公众参与环境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渠道,特别是畅通和完善弱势群体的环境利益表达渠道和信息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公众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有助于社会管理向更加公正、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换言之,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发展新型环境管理机制、促进实现环境公平的重要途径。而要实现环境保护中公众的广泛参与,就需要从维护公众的健康权、知情权、监督权、检举权、参与权等基本环境权益出发,建立健全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的环境决策机制,完善重大环境决策事项调查研究、信息公开、专家咨询、社会听证和公示等系列制度,在尊重公众的环境权利和实现公众环境权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断培育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主体意识,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活力。

综上,只有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相互信任、有机合作的环境保护社会共同体,形成功能互补、良性互动、协调运行的环境保护社会管理新格局,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和实现社会的环境公平,推动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向着更加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大用.环境公平:环境问题的社会学视点[J].浙江学刊,2001,(4):67-73.

[2] 文同爱,李寅铨.环境公平、环境效率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4):13-17.

[3] 黄鹂.以环境公平促社会和谐[J].中国发展观察,2006,(10): 27-29.

[4] 丁元竹.中国社会管理的理论建构[J].学术月刊,2008,(2):26-36.

[5] 潘岳.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J].科学决策,2005,(1):5-8.

[6] 王秀红.和谐新农村与农村环境公平的构建[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6):14-16.

篇10

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重点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需要服务。嘉应学院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学校设立的理工科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和行业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实践水平和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是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嘉应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为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构建了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近三年已为各类环保企业和政府环保管理部门培养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约300多人。

1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增加,经济开发和广东省产业双转移力度加大,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另外,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环境污染在广大农村迅速蔓延,加上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都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地方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地方产业为己任,我们培养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实际的工程应用能力,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地方性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能力有待提高,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2]。我院根据实际情况,推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不但应使学生掌握通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多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利用专业技能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解决地方凸显环境问题。

2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建设

我院根据国家教育部及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环境工程学科专业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和素质。

2.1优化实践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以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实验为基础,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加强技能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我院初步建立了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课程设置上除了夯实环境工程原理、工程制图、环境工程设计及水、气、固废污染控制工程、流体力学等一般工科类课程基础技能,并增设机械基础、排水工程、环境工程设备、工程概预算、仪表自动化、电工技术等工科课程及实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工程设计、实施与工程管理的基本技能[3]。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除开设专业基础实验包括环境基础化学实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工程综合实验等,增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嘉应学院校园空气质量监测、嘉应学院校园周边噪声监测、周溪河嘉应学院段水质监测、嘉应学院校内湖泊富营养化水平监测、SBR法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校园生活污水试验,推流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系统的观测、运行与监测等。我们为了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和实验教学效果,不断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各种大型仪器的使用,,规范实验教学环节,增加学生独立操作和实际动手机会。除了课程设置上进行优化,在硬件上提高实验教学设备的质量、数量,增加实验实践的空间和条件,提升学生实验实践的动手能力。另外我们还重视提高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质量,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工程实际或社会实际为背景,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地完成一项工程设计,要求学生熟悉相关设计规范、手册,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并实施完成,最终形成项目设计或论文。如在《环境监测与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中学生完成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微生物的检测及评述、淋洗液在线发生-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氯酸盐、天然有机物氯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及影响因素研究、农村污水高效降解氨氮处理技术研究等课题。通过实践性综合性强的实验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搜集处理专业信息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构建校内外实践教育教学基地

我院建立了校内环境工程教学实践基地。在校内利用教学实验室完成各项专业技能的训练,还用专业技能处理学校环境污染问题。如建立了学生宿舍生活污水小型处理站,实验室废液处理站,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以此作为课程设计或者毕业论文,全程参与设计、调试和处理。学生参与处理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积极性高,有责任心,确实体会到专业技能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我们建立了二十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县级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环保有限公司、啤酒厂、垃圾填埋场、美丽乡村建设点等。学校与这些单位和机构联合制定了实践教学的计划,学生到真实职场实习或者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通过实习、实践,接触到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学会整理碎片化的知识,亲身感受到规范的职场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对教师而言,通过项目的参与,实践技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用科研能力解决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互利互信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如我校与实践教学基地签订的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协议《农村废水治理新技术》,其中组合式生物滤池工艺在梅州市各乡镇广泛应用,处理效果良好。学生还依据企业课题完成毕业论文,如常规污水生化处理系统中亚硝酸盐积累的过程分析,新型絮凝剂对含磷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的研究,粉煤渣及其改性对废水除磷效果的研究,多段式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性能及去除有机气体的研究等,论文质量较以往普遍提高。

2.3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我院现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教师12名,41.7%具有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但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学院从三方面来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是招聘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新教师。二是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习,可采取减免教学工作量或将工程实践经历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等鼓励措施。让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紧跟形势的发展,到工厂企业去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工艺、新设备、新规程,帮助学生在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获得明显的进步,使培育出来的学生更能快速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三是聘任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课程教学,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实训等。企业技术人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切实指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4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

篇11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163-02

Pollution in Rural Area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Emission Reduction

Wong XihongYu WenjuanPan Fengqing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Luoyang City, Henan, Luoyang 4710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livelihood in rural areas, sewage, solid waste, industrial pollution, pollution, farming,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pollu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rural areas, rural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sewage control, waste control, industrial Pollution control, aquaculture pollution control, prevention of soil pollution in rural areas,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projects, rur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apacity building 9 were analyzed, and proposed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Rural pollution;Reduction focus;Strategy

1农村环境污染概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2009年统计数据,我国农村人口达到7.1亿,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面源污染显的日益严重。许多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工矿企业三废超标排放现象比较普遍,生活和垃圾污染、畜禽养殖污染以及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引发的面源污染呈加剧趋势,导致土壤污染及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已经对农村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1.1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

农村地区由于乡镇、村庄零散分布,地形条件和经济力量限制,基本无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污水大部分靠自然散失、下渗,极少部分未经处理进入地表水体。根据人均产污系数计算,人均污水产生量30升/日・人,COD产生量16.4克/日・人,氨氮产生量4克/日・人,以此计算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77.7亿吨/a,COD产生量约为425万吨/a,氨氮产生量约为104万吨/a。污水经下渗进入壤,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1.2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

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条件的局限,未有垃圾收集及堆存场所,生活垃圾大多采用就近堆置方式,按人均垃圾产生量0.4千克/日・人,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亿吨/a。垃圾的堆存对土壤及地下水源造成了一定影响,影响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

1.3 农村工业污染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的加大,关闭了大批“十五小”、“新五小”企业,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总体好转。但由于农村产业层次不高,个别地方已关闭企业死灰复燃、已淘汰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等现象时有发生,农村工矿企业“三废”超标排放现象比较普遍。

1.4 畜禽养殖污染

养殖业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饲养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大量的畜禽粪便污水成为污染源。据《2000年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工作报告》显示,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1999年产生总量约为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而且畜禽粪便COD排放量已达7118万吨,远远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COD排放量之和。

1.5 化肥、农药污染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农药的年施用量已高达132万吨,其中高毒农药占70%;化肥施用量达4412万吨,氮肥施用量高达到2200万吨左右,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化肥利用效率却维持在35%左右的较低水平。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于提高作物产量、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化肥、农药长期、过量施用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对环境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

2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农村污染防治对策主要从饮用水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示范区建设、农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2.1.1 乡镇及人口聚集区采取集中供水

距城镇现有供水管网较近的农村,在原城镇水源有富余供水能力的情况下,可增建连接管网,实现集中供水;较远村庄的聚集区可新建供水工程实现集中供水,水源地应采取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管网送至用户。

对于居住分散难以实现集中供水的农户,采取单户或几户联合的分散供水方式。采用浅井、山溪(泉)水引水;水资源缺乏或开发利用困难的地区,建设雨水蓄水。

2.1.2 划定水源保护区

所有集中水源地划定保护区,并报当地县级政府批准。原则上地下水源井单井保护半径不小于50m~100m;地表水源保护范围为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及其沿岸,严格控制上游污染物排放量等,水源保护区划定的应征得当地行征主管理部门同意并批复实施。在水源保护区内严禁设立排污口,严禁倾倒垃圾及其它废弃物,清除保护区内垃圾、厕所、排污口等点污染源,划定卫生防护带,在保护带内,发展有机农业或种植水源保护林,避免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2.1.3 集中水源地污染治理措施

划定的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存在可能影响水源安全的污染源和任何活动;对于深层地下水或经监测水质良好的浅层地下水采取消毒措施;地表水源和浅层地下水根据水质监测结果确定处理工艺,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一种或几种联合的的处理方式。

2.1.4 建立管理及监测制度

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监管。建立完善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体系,清理并逐步关停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排污单位;市、县、乡镇、村建立四级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检查,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每年进行一次水质分析监测。

2.2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

2.2.1 规范垃圾填埋场

距县城垃圾填埋场较远、交通不便且有一定条件的乡镇,要按照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要求,规划建设垃圾卫生填埋场。

2.2.2 简易卫生填埋场

离乡、镇垃圾填埋场较远、交通不便的较大村庄和列入到生态村的村庄,要规划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埋场。

距乡、镇较近的村庄设立垃圾中转站,垃圾可纳入乡镇集中处置系统。建立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设施:各乡、镇及村庄配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筒(箱)、垃圾池,用于及时收集村庄产生的垃圾废物。根据垃圾产生量配置一定数量、规模的垃圾转运工具、中转站。

2.2.3 对各乡镇历史积存垃圾进行专项清理

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的建设,优先在创建国家和省级优美小城镇的乡镇建设规范化垃圾填埋场,并创建生态村的行政村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使其垃圾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进清运,建立示范工程,并逐步推广辐射周边村庄。

2.3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防治

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根据排放生活污水的水质与总量,选择化粪池、污水净化池、人工湿地、地埋式污水处理等技术模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将乡镇生活污水并入附近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对于在人口密度较低、环境容量较高、水资源匮乏的村庄,利用自然系统就地处理。完善农村地区管网建设,提高收水率。

优先在创建国家和省级优美小城镇的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试点工作,建立示范工程,并逐步在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庄推广。

2.4 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

2.4.1 编制村镇规划和环境规划

各乡镇应编制城镇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村镇环境规划,按照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和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原则合理规划村镇工业企业布局。

2.4.2 建立监管机制

各乡镇设环境监管机构,提高工业企业准入门槛,按国家产生政策要求核实环评手续,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对农村工业企业要加强监督管理,新上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制度,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2.4.3 开展专项治理

彻底清查关闭辖区内“十五小”和“新五小”,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工艺、设备,引导、鼓励村镇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完善村镇工业企业的三废治理,促进农村工业企业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

2.4.4 进行生态恢复

坚持有计划开发矿产资源,严禁私采乱挖行为,对已造成生态破坏的矿区要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在矿产资源开发较多的栾川、嵩县地区,积极开展矿区生态恢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5 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2.5.1 优化布局及选址

优化畜禽养殖布局,发展畜禽规模养殖,促使散养向养殖小区集中。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依法限期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2.5.2 养殖污染治理

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在规模化养殖场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沼气、沼渣、沼液和生产有机肥、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养殖场污染物达标排放。

对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要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进行建设,对现有超标排污企业必须限期治理到位。

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栏养殖;严禁向库区及其支流水体投放化肥和动物性饲料。

2.6 农村土壤污染防治

2.6.1 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及评价

在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的基础上,摸清土壤污染现状,建立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2.6.2 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

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土壤污染类型、分布、程度和污染物种类、来源,针对不同土壤污染类型,在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

2.6.3 建设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和生产基地灌溉水源、农药和化肥使用的监管力度,制定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生产基地土壤、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7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技术,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品,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深入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推行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积极推行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生产饲料肥料等,严禁露天焚烧。

2.8 生态示范工程

2.8.1 深化生态示范建设

以创建生态示范县、国家级和省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作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不断深化创建内涵,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推广生态示范创建的典型成功经验,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把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一批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实力强的乡(镇)和村率先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村,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开展。

2.8.2 进行农村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实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示范工程、村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示范工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工程、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工程等施五类农村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2.9 加强农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2.9.1 提高农村环境管理能力

提高各县、区环境监测及监管能力,各乡镇及村庄配备专人负责辖区环保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改善农村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和条件。

2.9.2 建立村庄环保规章制度

积极推动编制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探索村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物业化管理,确保各项环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形式日益严峻和突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排放量增大,种植养殖业废弃物逐年递增,城市工业污染逐渐向农村转移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环境质量明显下降。通过加大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以环境保护优化农村经济增长,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不断改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质量,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切实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篇12

一是加大了“十大工程百个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生态市建设规划》已于2005年颁布实施,围绕生态市建设的总体目标,由发改委牵头,我局等多个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建议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生态市建设“十大工程百个项目”。今年主要按照规划的目标要求,加强了“十大工程百个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截止到目前,我市生态市建设“十大工程百个建设项目”累计开工项目142个,总投资154.8亿元,已完成投资96.3亿元,完成项目59个。

二是加强了生态县(市)的创建指导工作。我们在努力推动生态市创建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各县市生态县(市)建设规划编制的指导,确保其规划既突出当地的生态优势,又能与省、市生态建设规划相衔接。目前,我市8个县(市)生态县(市)建设规划均已完成并颁布实施。作为生态示范县(市)的*和*两市,正在加紧创建步伐,争取早日达到生态县(市)各项指标要求。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生态市建设提供载体。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资,用于中心城区道路改造、环保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及城市综合整治,目前已建成了20多块公共绿地,70余处街头游园绿地,38多条绿色景观大道,新改扩建园林绿地面积421公顷,栽植苗木900多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实施了中心城区内白浪河、虞河、张面河“三河”综合治理工程,其中张面河和虞河综合治理工程已全面完成,白浪河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近期即将实施。

四是积极开展了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2005年我市共有安丘市景芝镇等7处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今年,特别是七月份全省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现场会结束后,我们充分认识到与兄弟市的差距,改变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创建工作的开展,乡镇的创建积极性明显提高。*年,我们共推荐19处乡镇申报了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并在已获得省级命名的乡镇中推荐了3处申报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目前,3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公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也正在审批之中。

五是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加大对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力度。今年以来,我局紧紧抓住水和大气这两个影响我市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计划”,加大了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与监控力度。印发了《*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市重点区域流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市区饮用水源地;工业园区和各类开发区进行了现场严查。为深化重点区域流域污染控制工作,今年先后开展了峡山水库、白浪河水库和潍河(两库一河)水源地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和虞河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目前,两项区域性污染综合防治工程的规划均已通过专家论证,市政府将于近期着手组织实施。

六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近年来,我们从实际出发,遵循“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在企业、园区(行业)和社会三个层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已形成了1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1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4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43个市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同时,我们还把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园区开发建设,充分发挥*、昌邑、寒亭三市区北部沿海区域资源优势,认真落实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盐碱系列产品为主导、溴化物产品为重点、苦卤化工系列产品为基础、精细化工系列产品为发展方向的盐及盐化工发展格局。

七是积极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但是,由于农业生产污染难以控制、农村环保公共设施不足以及农民环保意识较低等原因,相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工作而言,农村环保工作明显滞后。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控制和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我们以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指导下,根据我市农村环保问题的实际情况,分别出台了《*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意见》和《*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另外,在我们的积极推动下,我市昌乐县申请列入全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试点县,目前正在等待审批。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在生态市创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有一些工作做的不够到位。一是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投入机制尚未配套,奖励政策尚未出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绿色GDP考核制度、生态补偿机制至今尚未建立,生态建设资金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市建设的进程。二是系列创建活动缺少资金和政策支持,创建积极性还不够高。三是生态市创建工作涉及面广,难以面面俱到。2007年,我们要继续保持好的工作作风,不断改进工作思路,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为迎接中期考核作好准备。

一是继续抓好*生态市建设规划的落实工作。根据《*生态市建设规划》和生态省建设市长责任书确定的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实施,逐个项目抓好落实。

二是继续抓好生态市建设阶段性工作。按照生态市建设“十大工程百个建设项目”确定的工作任务,加大推进力度,协调有关部门抓好落实,尽快见到成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