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的机遇范文

时间:2023-08-02 09:28: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危机下的机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经济危机下的机遇

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充裕的劳动力资源,日益扩大的国内市场和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截至201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已达到11600985万美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拥有总投资额15145亿美元,而西部地区只占有1296亿美元。最近几年西部地区的FDI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一些系列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中国西部成为外商投资的新选择。2012年,成都更是被《外国直接投资FDI》评为“2011、2012年度亚太十大最佳外商投资战略城市”,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内陆城市。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增长放缓,这为西部地区的FDI发展提供了机会。本文从阐明FDI选择地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中国西部地区FDI现状,探讨成都成为亚太十大最佳外商战略投资地的原因,研究西部地区的优劣势,与沿海城市进行比较,建立模型,最后对西部地区在经济危机下发展FDI提出政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

FDI区位问题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它吸收了区位理论、外商投资理论、跨国公司投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要解决外商投资的区位问题,需要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区位理论的结合。尽管有大量的文献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解释FDI区位分布的一般性理论,只是散见于工业区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等流派之中。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近二三十年来,学术界对FDI区位的研究,形成了三条主线:一是在FDI理论中增加区位因素的分析,探讨国家区位特征对FDI国别选择的影响;二是采用公司实地调查的方法,探讨FDI区位选择的决策过程、影响因素及其空间组织行为;三是根据现代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并采用经济计量方法,探讨国内FDI区位差异或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

综上,资本向一个地区流入是因为资本的拥有者预期到向该地区进行投资可以获得高于其他地区投资的收益,所以主要是经济因素决定了外商投资的地点选择。在现有对FDI地区分布的研究中,多数认为政策优惠、基础设施、教育水平和工资成本等是决定FDI流向的变量。

二、中国西部地区FDI现状

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况有3个特点:利用外资总量小、质量不高:根据商务部2012 年1 月18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 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160.11 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9.72%,再创历史新高,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区域内部的发展不平衡:外商直接投资一直被认为是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现在占全国土地面积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中国西部地区每年利用外资仅占全国比重的百分之四左右。外商投资的形式相对单一。目前,我国在外资投资方面又出现了一些诸如BOT 或国有资产重组并购等新形式,并且这些投资方式在东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西部地区却利用甚少。

总的来说,近几年西部地区FDI有所增长,形势较好,但和沿海地区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同时,由于FDI 区域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一个地区引资的效果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FDI流入密切相关。因此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加强跨区域合作,尤其是发达地区实施有利于“富邻”的发展政策,可以促进区域之间FDI的共同增长,形成双赢的引资局面。

三、成都利用外资现状分析

四川省是西部的经济大省,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截至2011年,四川省引进外商投资企业已经达到10026家,投资总额达到574亿美元,一直处于西部地区领先的地位。而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在国际知名的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旗下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杂志评出的“2011/2012年度亚太十大最佳外商投资战略城市”中,成都进入十强,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内陆城市。《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深度调研报告通过解读中国西部大开发下成都的历史机遇、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现代文明的交融、成都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并对成都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了解读,指出成都是中国西部投资中心。成都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以其强大的市场辐射力与优良的投资环境,吸纳了英特尔、埃森哲、IBM、育碧、马士基、飞利浦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令其成为“亚太十大最佳外商投资战略城市”,加之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将落户成都,这让成都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社会的关注。然而,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成都的FDI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部分跨国公司撤资明显。

西部地区在吸引FDI时拥有其自身优势,如劳动力低廉,政府各种政策的大力支持,随着西部部分地区知名度不断扩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弥补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地理位置、发展状况等方面的不足,吸引更多的FDI,在全球经济危机下大力发展经济,是待我们研究的。

篇2

发端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并累及世界经济的衰退。中国经济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中美经济依存度高,美国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更显严峻,这种对我国经济的间接影响不可小窥。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贸易及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金融危机下世界贸易的特点

(1)初级产品处于价格高位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工业原料、能源价格保持较高价位,波动更为剧烈,而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则稳中有升,油料油脂价格大幅上涨,工业生产资料石油、有色金属价格小幅上涨。如果初级产品价格能够回落至较低水平,对于减轻广大进口国成本负担,刺激经济回升显然是利好消息。但是,来自新兴市场的庞大需求,受能源、资源类商品开采难度增大、生产国投入不足以及耕地面积减少的制约,保持供给量的增长并非易事。各国为避免对美元等货币贬值,将更多国际游资购买大宗商品期货作为保值避险工具。这是导致近年来能源、资源类商品价格飙升的因素。

(2)贸易保护盛行

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社会、债务危机。加剧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向深层次推进。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由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得欧美的社会危机、就业危机加剧。在多种危机下的欧洲与美国,都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为缓解国内经济及就业问题,很多国家违背了WTO条款,滥用反倾销、反补贴、特保措施,保护国内企业,给中国外贸制造了很大障碍。”

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外商投资减少,企业倒闭、亏损多,就业形势严峻

1. 全球贸易保护壁垒形式多样化,贸易摩擦增多

国际市场的不振,带来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多。据统计,上半年,我国共遭遇了18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40起,同比增长了38%,涉案金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6%。钢铁、机电产品等遭遇贸易摩擦较为突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均有上亿美元的大案,且涉案金额屡创新高;值得关注的是,涉华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已经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科技产品扩展。

2. 金融危机使得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外商投资减少

融资难是一直阻碍中小外贸企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这类外贸企业通常实力较弱,资信程度不高,在一些资源配置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雷曼兄弟宣告破产后,华尔街五大投行全部消失,金融风暴波及欧洲以及亚洲的大部分金融系统。自2010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在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被当作经常性调控工具的情况下,投资减少。对于中小外贸企业的贷款申请,银行变得更加谨慎,企业得不到外部的一些资金帮助,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作。

三、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应对策略,我国外贸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 内外联动,两手都抓,既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内需的大好机遇,同时也要开拓国外市场,特别是海外新兴市场

1. 以内需为市场导向

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出口订单减少或没有了,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没有了活路,我国有着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出口少了转而开发国内的市场。继2008年国务院提出了4万亿元的一揽子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计划。今年由地方政府主导新投资潮 公布7万亿计划刺激经济,这些规划提出依据地方要素禀赋优势,通过打造地方特色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重庆为例2012年8月20日,重庆市政府工业领域主要产业三年振兴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将累计投入1.5万亿元,建成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七大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新材料、能源、消费类制造等(11)。其余各省市也相继推出地方版产业规划。这些规划提出依据地方要素禀赋优势,通过打造地方特色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新一轮的增长。这些有利的政策措施都将是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的契机。

2.对于我国外贸出口对欧美依赖性高,受影响强烈的情况,需大力开拓欧美以外国际市场的力度。

我国外贸企业应积极开拓中东、非洲、拉美地区以及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商品销售市场,建立新兴市场以及成熟市场,努力适应市场变化,在危机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事实证明,2011年我国主要出口市场中东盟、印度、南非、俄罗斯、巴西等主要新兴经济体出口增速显著高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证明,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多元市场等方式,积极开拓国际新兴市场,才能够有效分散市场风险。

(二) 优化产品结构,推进多元化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1. 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

在当前我国出口商品中,中小外贸企业主要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用品以及轻工业制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初期产品,重数量但不重质量,走粗放式的外贸增长模式,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比重偏低。虽然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日益提高,但都是一些低档的工业制成品,相比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而言,其产品附加值低、创汇能力低、抗危机能力差。出口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能力不高,关键时刻就很难起到稳定出口的作用,导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想要生存,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加强内部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减少企业成本,在设计、采购、施工、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以质取胜。

3. 产业整合和优化,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中小企业重新洗牌,优胜劣汰,显现一批优秀的企业

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不高,利润比较低。产业结构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要从传统、粗放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向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从初加工、粗加工产品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向深加工、精加工、高科技、高附加值为主的先进制造业转变;从发展传统商贸业向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从注重产品数量增长和低成本竞争向注重信用、质量、品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变。严峻的经济形势倒逼外贸企业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加快产业整合和优化、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金融危机加速了进出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推动企业和商品改变过去单纯以低廉价格取胜的形象,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研发设计、节能减排、品牌质量和综合服务占领市场,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为企业走出国门,加快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等国际贸易行为营造了新时机

1. 并购国外知名品牌,快速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以及产品质量的含金量

利用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产业整合,通过企业纵向、横向整合,使企业在规模优势以及产业链优势提高竞争力。海外并购是快速提升产品知名度及产品质量的一个捷径。如2010年3月28日,吉利汽车与福特汽车签约,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危机后,大部分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消费和投资紧缩,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都停滞不前,这就为我国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时机,通过海外并购,吸收先进的技术以及高层次人才,利用原有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的销售。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客观要求,有助于培育我国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企业及产品品牌,增强我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有利于缓解国内市场供求矛盾,从而进一步扩大规模经济。

2.为加快战略储备和引进先进技术提供新机遇

从国际上看,由国家直接掌握和控制一定数量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是大国的一贯通行做法。近年来,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战略物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并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与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国防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危机后,世界原油、钢材等初级战略储备物资价格走低,西方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重挫,他们积极地采取相关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通过鼓励出口和产业转移等换得对外贸易的利益,而且放松了对一些核心关键技术的出口管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迫切需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储备重要的战略物资来维持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后危机时代我国面临着机遇是不言而喻的。

(四)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定汇率,适时推出人民币结算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外汇的风险太大,如果用人民币结算的话,可以大幅度降低出口企业的风险。所以人民币试点结算的推进非常重要。中国稳定的汇率政策对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场金融危机中由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国际地位受到动摇,美元地位会有所下降,这为人民币拓展国际业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应鼓励中国商业银行适时积极开拓人民币国际业务,鼓励外贸企业在跨境交易中采用试点人民币支付和结算,从而推动人民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流通,并减少出口贸易以美元计价的风险。虽然此次美国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但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在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人民币结算任重而道远,人民币国际化,应顺其自然,不要盲目推进,也不要长期滞后。

参考文献:

[1] 方晋. 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研究2009年第2期.

篇3

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时,以“烧钱”著称的F1率先面临空前危机:早在2008年,先是加拿大站、法国站因亏损严重不得不退出,此后,本田公司也退出F1。在全球汽车生产商陷入困境的大背景下,“退赛”的多米诺骨牌开始倒下。

本田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福井威夫在宣布退出F1的新闻会上这么解释:“这个困难的决定是根据全球汽车工业面对的迅速恶化的运作环境所作出的。”

在世界赛车历史上,本田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本田每赛季为F1耗费4亿美元,如今宣布退出,不是本田花不起这个钱,而是折射出金融危机下众多跨国企业的选择:收缩财源,攥紧拳头面对风险。

2010年,F1加拿大站比赛重新回到了赛历中。不过受到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加拿大站比赛却面临没有冠名赞助商的尴尬。

加拿大吉尔斯·维伦纽夫赛车场没有找到冠名赞助商,对此,赛道新任推广商弗朗索瓦·杜门迪尔表示,“没错,我们没有找到赞助商,不过在选择赞助商的过程中,你必须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所以我们正在确定未来一段时间的赞助商,而不仅仅是2010年的赞助商。”

寒冬中,体育界只能自救。国际汽联主席莫斯利多次强调F1必须大幅削减经费,以避免更多车队承受不了资金压力而退出赛事。

据体育经济学家计算,一支顶级F1车队每年的开支要在4亿欧元以上。虽然F1联盟每年从比赛和电视转播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分给车队,但实际上每支车队至多能够分得几千万欧元,与4亿欧元相比,这点收入只能是杯水车薪。现在,由于来自汽车业和银行业的赞助大量减少,许多F1车队都不得不靠举债度日。F1赛车属于高科技产品, F1大赛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体育赛事,一个新的汽车引擎至少100万美元,有的高达400万美元,日本的丰田车队近5年来已经在车队上烧了将近8亿英镑,但是依然与冠军宝座相差甚远。

收入减少,开支增大,F1车队陷入了负债经营的噩梦之中。据估计,F1大赛的负债总额已经高达16.5亿欧元,巨额债务可能导致更多的车队考虑退出F1。F1某车队负责人认为:“如果F1再失去两支车队的话,这项赛事估计就会消失了,因为只有8支车队参赛的F1是肯定留不住观众的。”

市场化职业足球成了最大受害者

在高度市场化运作下,职业体育演绎了无数财富神话。不过,在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职业体育所受到的冲击无疑也颇为显著,比如足球。

从2008年起,就一直流传着意大利前总理、AC米兰俱乐部老板贝卢斯科尼有意转让俱乐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危机。2008赛季,AC米兰仅球员工资支出就超过1.2亿欧元,全年总亏损高达3198万欧元。作为世界上最著名俱乐部之一的老板,贝卢斯科尼几乎每个赛季都自己掏腰包购买顶级球员,以满足球迷的胃口和提高球队成绩。虽然贝卢斯科尼富可敌国,但金融危机不得不让他考虑,放弃这个暂时还很难扭亏为盈的无底洞。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职业足球无疑受害最深。根据欧洲足球经济学家估计,欧洲五大联赛俱乐部负债总额约70亿欧元,其中英超俱乐部外债超过38.5亿欧元,意甲俱乐部的外债也有20多亿欧元。一些小俱乐部更是面临破产。紧缩开支以及提高票价是这些俱乐部采取的主要手段,但这又会导致球员降薪甚至失业,观众数量也会减少,这种饮鸠止渴的做法只能是暂时性的。

职业网球受冲击前途未卜

当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止是职业足球。面对如洪水般的金融危机,曾经看上去风光无限的职业网球,终于也显出了焦虑窘迫的一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职业网球可谓不愠不火,天王费德勒和在他身后不停追赶的一群少年天才们虽然没有挣个盆满钵满,不过也不愁会断炊。相较起来,倒是女子网球界的莎拉波娃财路大开,在富豪榜上飞速上升。谁料想,金融危机袭来,职业网球也跟着遭殃。

2008年夏季,金融危机甫发之时,国际网坛人士对于职业网球界的前景仍然持乐观态度,各专家大腕普遍认为在过去几年并未出现经济泡沫的职业网球界或许不会受到太大或者直接的影响。没过多久,赞助美国网球协会达10年之久的美国国际集团(AIG)突然宣布,他们与美国网球协会的赞助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约。

施里弗是一家电视台的网球评论员,同时还是某支美国职棒大联盟球队的小股东。她承认,她每年负责主办的慈善网球PNC经典大赛的赞助费,现在就少了许多,现在“我们必须依靠门票收入来维持生计。这项比赛已经进行了23届,但是能否办下去现在还说不准”。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有实力赞助职业网球比赛的公司也摆起了架子。由于某些精明的公司正在等待网球大赛赞助费降价,以印第安纳波利斯网球大赛为首的不少网球大赛在寻找新赞助商时就碰足了钉子,而且像墨西哥的罗斯卡布斯网球比赛、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网球大赛等新兴赛事都遇到了赞助不足的问题,因此行家们预测,在不远的将来,职业网球赛事只会减少不会增加。

虽然职业网球赛事已经举步维艰,但是顶级网球运动员的收入却不会马上减少。不过,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收入肯定难以维持现在的水平。明星“减薪”之所以没有实行,是因为比赛方不愿意因为降低出场费用而“气走”大牌球星,不过大牌明星也都明白,收入缩水肯定是迟早的事情。

橄榄球联盟老板开会商议抱团取暖

篇4

2008年全球爆发了百年少有的金融危机,像每次危机爆发一样,消费者恐惧心理加大,消费欲望明显下降。于是如何适应危机环境中消费心理,找好营销的切入点则是企业营销当局首要关心的问题,本文想通过经济危机消费心理的分析,阐述危机环境下企业营销机会。

一、口红效应与企业营销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产生口红效应。该理论阐述了在经济危机期间,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该理论指出,在经济危机中,尽管大宗商品的消费销量大减,但以口红为代表的廉价非必须消费品销售量却大增。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再次验证了口红效应。韩国LG生活健康公司报告显示,口红在2008年10月份销量比前年同期上升15%;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旗下品牌口红在2008年头9个月销量猛增44%, 那么口红效应为何出现的呢?口红效应带来哪些营销机会呢?口红效应主要是基于如下消费心理:

1. 舍大取小的消费心理。英国的经济学家T•图克在《通货原理研究》(1844)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消费支出是收入的函数,他认为:用于消费支出的货币总收入是需求的决定性和限制性条件。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的收入和对未来的预期都会降低,因此人们不敢进行大额商品的消费,但这时人们的消费欲望没有减弱,于是只能购买廉价的非生活必需品。

2. “安慰”消费心理。失业、降薪等给人们极大心理创伤,人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安慰,当柔软润泽的口红接触嘴唇的那一刻,“安慰”的作用变发生了;据说在看电影时,人们随着电影的情节喜怒哀乐,精神慰藉也远胜于同类消费,这便是为什么20世纪30年代,美国金融危机带来了好莱坞繁荣;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带来了“韩流滚滚”的原因。

3. 放松消费心理。在金融危机中人们的生活压力的加重,消费者中自然产生了减轻紧张压力的需要,这便促使了娱乐、放松等相关行业的增长。比如,在日本,金融危机带动了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行业繁荣;2008年10月韩国烧酒销量比2007年同期上升13.9%;在英国,金融危机让带动了安全套的销量,杜蕾斯安全套销量在2008年9月30日前的6个月中猛增了10%;在线零售商Ocado的安全套销量更是增长了60%。

4. 消磨时光心理。金融危机带来了众多的人员失业,失业人群为了消磨时间、迫切需要一些消磨时光的产品,玩游戏则是他们消磨时间较好的方式,因此经济危机并没有使游戏厂商破产,反倒给他们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总之口红效应促使非必须廉价非生活必需品、娱乐、放松等相关行业、消费时光等相关行业的繁荣,抓住口红效应所产生商机是经济危机时企业营销的有利法宝。企业应利用商机开发适应危机的产品。

二、节俭消费与企业营销

“一个炫耀财富的时代已经结束”,这是美国历史学家斯蒂夫•弗瑞瑟对这场金融海啸的评语。金融危机结束了华尔街用泡沫支撑起的奢侈消费,勤俭持家正逐渐被各国的消费者所接受,据统计,亚洲金融危机时期, 80%的消费者减少了他们在购物和请客的花费,在泰国,58%的泰国人不再购买时装,45%和46%的人不再购买whisky和杂志。由节俭消费产生机会具体表现为:

1. 家务劳动社会化比重下降,部分家居用品上升。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在家做饭、带饭到单位的人逐渐增多,促进了部分家居用品销售量的上升。2008年10月,格兰仕在美国的微波炉销售增长了18%。但于此同时,餐饮业严重受到威胁,特别是一些高端餐饮业,2008年纽约新开张的餐馆数量自2003年来首次下跌,从2007年的163家减少至119家,而三年前则为187家。

2. 价值购物兴起,租赁经济突显商机。金融危机期间,不少人的购物习惯开始发生变化,如由过去注重品牌而转向注重实用,由过去自己想拥有某种消费品而改为不必拥有、但要随时可以使用。

1973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8. 6%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关注产品价格,在购物时商品的价格成为她们首先考虑的因素;俄罗斯经济危机以后,价格成为消费者唯一选择的因素。人们不仅注重商品的价格,还更加注重商品的性价比,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会比单一功能的产品好卖,耐用而且比较容易维修的产品更会受欢迎。

当经济资源缺乏时,为了更好地消费,人们追求的是更多的拥有;而资源丰富后,占有消费的弊病就更加突出。特别是经济危机,“较少拥有,更好使用”则是很多人提倡的消费理念,金融危机,促使了租赁经济繁荣。巴黎路边的自行车自动出租业越来越得到普通消费者的青睐就是典型的例子。法国前财政总监德保尼耶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这种经济模式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在医疗、交通、银行及娱乐领域都可以大胆尝试这种新的“更好使用”型经济的发展。

节俭型消费为企业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商品设计时应考虑产品的多功能性,使消费者利用同等的价格享受到更多的利益,同时应在注重商品质量时,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如保修范围扩大,保修期延长等;价格策略制定上应更加注重折扣、心理价格策略、以旧换新的使用、小包装定价的使用,要让消费者感觉到商品价格的实惠和自己支出的减少;在促销策略上应注重理性的表达,宣传更加注重的是商品性能的介绍,对于有奖销售和赠品销售等促销措施应减少使用。因为有奖销售加大不确定的因素,赠品加大了商品价值,这些都是危机状态下人们难以接受的。

三、电子商务等相关行业发展迅速

与其他行业不同,电子商务等相关行业在金融危机中逆流而上,具体表现为:

1. 网购核心优势凸显、商家和消费者青睐有加

艾瑞研究发现,金融危机时期,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商家而言,网络购物的优势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大,因此一方面消费者对网购的热情不减反增,另一方面又不断有各类企业持续进入网购市场。网络购物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

(1)对用户:价格+便捷。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网购最基本的优势就是价格相对便宜、以及方便快捷,省去了逛街的时间精力,以较低的价格便可购买到质量可靠的商品。在金融危机蔓延的时期,人们的工作生活等压力有所加大,消费则会相对压缩。网购则可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需求,节省开支和精力。正因为这样,即使在金融危机中,电子商务仍在稳步前行。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24000亿元,同比增值达到41.2%。从整体市场及细分市场的发展看,2009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34278亿元,增长率保持在40%以上。未来10年,中国将有70%的贸易额将通过电子交易完成。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增长潜力巨大。此外,由于电子商务向行业的渗透将更加深入,加之B2C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加强,B2C市场的份额将在2009年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其中IT数码、家居建材领域B2C市场将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热点领域。

(2)对企业:渠道+成本+品牌。从企业即商家的立场出发,危机时期成本压缩是必然的,市场拓展更是不可或缺,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反而扩大销量,渠道的选择至关重要。网络渠道性价比高,既可以节省传统的渠道、店面及人员成本,又可以借助互联网渗透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同时还可与消费者分享渠道利润并了解用户实际需求,已成为各类企业争相布局的渠道。

2. 网上创业增加

有人认为2009年经得起考验项目应具有:投入小,利润高;销售时间、地点不受限制;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销售前景;最小的风险――零库存的运营模式;初次创业小本经营、上班簇兼职的首选项目。网上开店正具备了上述特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城镇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5.8元 ,月均收入为1148.8。截至2007年6月30日,淘宝网会员数达到3990万,每天登陆淘宝购物的不重复访问者超过600万,日均交易额达1亿元以上。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目前淘宝卖家当中,月利润在2000元以上的已经超过10万家。 这意味着仅一家淘宝已为社会提供了超过10万的直接就业岗位。截至2008年底,已经有57万人通过在淘宝开店实现了就业(国内第三方机构艾瑞统计),带动的物流、支付、营销等产业链上间接就业机会达到162万个(国际第三方机构IDC统计)。

3. 快递业在“ 经济”中迅速增长

由于网上购物的增加,金融危机出现后,快递公司的业务量反而上涨。 南昌物流行业协统管的30家物流公司,2008年的经营状况总体都比2007年好,“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流是实现所有生产环节的前提。”

四、消费钢性与营销机会

消费者收入减少之后,力图保持某种已经达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不变,这叫做消费的刚性。 受消费刚性的影响,金融危机一些生活必需品例如实用油、盐等必需品的消费并不会减少,甚至有可能因为产品的替代性,某些必需品的需求还会上升。例如国内的康师傅集团在09年4月21日年报中披露,其销售额同比增长32.86%达42.72亿美元;纯利增长33.65%达2.6亿美元。 另外,由于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父母比较注重家庭和对孩子的培养,即使牺牲自己的一些需求也愿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需要的一些消费品,即使是奢侈品对父母来说也是必需品。同样,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在泰国进行过一次品牌忠诚度的调查发现,营养品和牛奶的品牌忠诚度最高,分别为89 %和97 % ,而这两者都是儿童食品。这也就是说,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父母给孩子提供的食品也没有改变和降低。金融危机带来了人们对未来的担忧,对失业的恐怖,面对危机,多数人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寻求职业的稳定。为此,用于提升自我价值的文化性消费进一步增加。为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学识和修养,人们会自动寻找学习和进修机会,以不断给自己充电。另外,金融危机使一部分人失业,为了寻找更多的机会,他们需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2009年看化妆品突围金融危机 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丁刚《 金融危机教我们学会消费》 人民日报2008年10月10日.

篇5

[中图分类号]F039;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7-0091-06

一、引言

2008年8月前,由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增长势头,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次贷危机对中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还缺乏足够的、统一的认识。不少乐观人士认为中国将幸免于难,更有甚者放言全球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形势将“风景这边独好”。很多人仍将危机定位于局限于金融领域的危机。然而时至今日,随着危机向实体经济的延伸,经济形势的急剧恶化,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明显升级到一场全球性经济动荡和衰退的世界经济危机。

随着事态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激烈的经济刺激和拯救计划。我国政策当局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108个基点的利率下调、引导汇率适度贬值、增加出口退税以及研议中的税制改革,这些政策“组合拳”的密集推出,几乎囊括了政府可动用的所有政策手段,而且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这些拯救措施是否得力有效?世界经济前景如何?中国能否率先走出危机阴影?这些无疑是当前最重要的经济问题。

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者和权威的研究机构相继发表了悲观的评价和预测,其中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格林斯潘就曾断言:本轮经济危机将是百年来最严重的危机。格林斯潘表态的一反常态,相信他一定已经有了充分的理据。其实具有经济学洞察力和经济史观的学者经过认真思考和深入分析都会发现,目前的宏观形势真正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阶段。下面我们就此提出几个判断、一些对策以及几点评论,并给出基于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符合学理的分析。

二、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

席卷全球的此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它极大地伤害了一直以来被视作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美国的经济,从其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耐用品订单数、失业人数、房地产成交量等主要宏观指标已经达到了十多年来最差的数字,而这还只是开始。难以计数的金融机构坏账已经逐渐显现、随之而来的金融机构倒闭、大幅度裁员已初露端倪。虚拟经济泡沫的破灭将进一步地影响实体经济,使得已经疲弱的消费与投资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此恶性循环,危机将日益显示它的破坏力。从已获得及预估的经济增长数据来看(见图1),世界主要经济体无一幸免于这场灾难,因而这场危机理应被定位为全球性危机。 br>

剥离那些显而易见的表象,索洛(Solow)增长模型则为我们探寻危机的根源提供了的线索。增长理论告诉我们,实际产出在长期而言唯一的增长根源就在于(广义的)技术进步,即:在经济达到稳态(steady state)时,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

回顾1992年以来全球的经济景气,无非有如下几点原因:首先,计算机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如数控机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其次,发达国家资本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力相结合,利用了剩余生产要素,深化了全球的分工体系。而后者又以网络IT技术为承载平台。最后,美、日长期以来的低利率政策(尤以为拯救网络泡沫破灭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最为直接)和宽松的金融监管政策,客观上助长了投机资金在房地产和金融领域的过度活跃,从而形成了经济的双重泡沫。必须认识到,新技术自1998年以来已经没有飞跃的进展,而其它经济增长要素也基本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于是,在全球没有出现新的增长点以前,无法想象会有一轮新的经济景气。虚拟经济的泡沫也在预期逆转的情况下,瞬间破灭,并对实体经济进一步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据此概括出十几年来这样的一幅世界经济全景:

“在计算机技术与全球化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出现十余年的持续增长。持续的经济景气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并演化为盲目乐观。盲目乐观在低利率和宽松监管环境下使得大家更乐于接受和炒作金融市场上的高风险创新,这进一步推进了经济的表面繁荣,引发了泡沫。

当增长源泉逐渐枯竭时,没有实体部门支撑的虚拟经济泡沫迟早必然破灭;并且经济景气时间越长,人们越乐观,泡沫的积累就越大,泡沫破灭的爆发就越猛烈,危害就越强。于是金融危机进而经济危机出现。”

我们可以证明,由于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旧有经济增长源泉的枯竭,因此,它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周期发展的必然。那么,各国应对危机自救的经济刺激计划或政策,是否会迅速见效使得经济走出低谷呢?答案是否定的。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危机可以视为经济周期中低谷的一种极端爆发形式;如果襞平经济周期的政策真的能够迅速、彻底地解决问题,那么就不会再存在经济周期了。而现实刚好相反。再考虑到增长源泉枯竭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找到新的足以支撑世界经济的增长点以前,本轮危机很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不大可能在短期走出低谷。

三、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种认识是,这场次贷风暴直接影响美国、其次是日本、再次是欧洲,而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这种看法未免太乐观了。次贷对我们的影响使得我们持有的大量美元资产大幅缩水,从已有的数据来源上看,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构成是――3700多亿美元美国两房债券,7400亿美元美国国债,2000亿美元中投控制,3000多亿美元短期债务,2000多亿美元次级债,1000多亿美元现金或欧元资产,共计1.9万多亿美元。现在去掉2000多亿美元美国次级债与很难保证的3700多亿两房债券,中国外汇储备以未平仓价格计算只有1.4万亿美元左右。加之美元不断贬值,它代表的实际财富价值更是在不断流失。

间接的影响有两个方面。(1)由于美国和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每况愈下,美元不断贬值,出口需求日益疲弱。这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是致命打击,已经有相当的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日常经营出现了困难。这对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我国沿海省份的影响尤其显著,并直接导致了大量农民工的下岗失业,潜伏了大量的社会隐患。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停滞甚至萎缩,对所有其他外向型经济体的影响是一致的,中国不可能是例外。(2)逐渐显现的全球流动性紧张会加剧中国资本市场的困难,减少可获得的FDI。已有一些外资机构开始变卖、减持在华资产。这方面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随着危机的深入,中国经济受外来的不利影响会越来越严重。那种希望中国经济可以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论调,只会是美好

的愿望。

四、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局:外因与内因

事实上。如果我们回顾2008年中国经济的走势,从年初开始中国经济就已经显示出后继乏力的态势。2月份GPI创出8.7%的涨幅新高以后,通货膨胀成为了首要矛盾。在采取了一系列市场和非市场的措施以后,5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出现了CPI的回落,直至8月份令人意外地达到了4.9%。然而PPI却一路走高,8月份已经达到了10.1%。创出了12年来的新高,展现出与CPI倒挂的态势(图2所展示的消费物价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对比关系可以基本反映上述状况)。从理论上来说,PPI的上涨必然会传导到CPI上来,然而之所以会出现二者倒挂的情况,一方面是政府的价格干预使得定价机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另一方面国内绝大多数商品供过于求的形势也限制了PPI对CPI的推动。PPI与CPI不断加大的差距直接蚕食企业利润,许多中小型企业因高企的成本而陷入严重的困难,倒闭破产也越来越多。

从表1、表2的数据可以说明我们通货膨胀和经济困难的外部原因:次贷危机导致预期美元贬值,热钱流入并内生地增加了我国货币供给;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成本。表1和表2提供了更加详实的证据。

以上只是外部原因。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1)在次贷危机和成本推动的通胀的经济环境中,中国出口为导向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维系。(2)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高增长神话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也不再会出现。(3)于是,内部结构性矛盾爆发出来:在人力、资本优势逐渐丧失,而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不能及时出现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必然减缓。形成上述判断的一个有力佐证是:用各种技术估算的中国各行业TFP指标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持续回落。作为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TFP的下降预示着经济增长的态势不可能长期维持。因此经济增长受到阻滞是或早或晚的事,只是这种必然在次贷危机背景下出现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五、危机下中国经济的走势

近代较严重的经济危机,都严重摧毁了生产力。上世纪20-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关联。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使其一蹶不振,被称为是“失去的10年”。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东南亚国家多年苦心积累的财富,被席卷一空,多年之后才逐渐恢复。此外,俄罗斯经济危机、网络科技泡沫的破裂给投资者的伤害,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图2和图3中,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持续了10年的时间;期间表现较好的美国经济出现了高达25%的失业率。

应该认识到,历史上的一些危机解决模式已经不再有出现的可能,例如我们不能想象再出现一场战争。因此如何尽快从危机走向复苏,在我们人力、资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情况下,只取决于我们能否及时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从全球的视角来看,电子、网络科技带来的这一轮经济繁荣已经走到了尽头,现有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基本耗尽其潜力。从国内的视角看,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要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但是产业调整决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也许是痛苦的过程。因此有理由认为我国经济将经历较长的一段困难时期。这还是基于我们能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的前提上,如果我们的政策措施处理不当,则有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辙,陷入更长时期的经济萧条。

六、危机的应对策略

中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这场危机,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也很可能是痛苦的。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仍然可以有所作为来减轻这种痛苦,这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来指定相应对策。从短期来看,理论上我们可以合理采用一些逆经济周期的政策来减少或者平均化危机过程中不良影响,从而避免一系列问题集中爆发而产生剧烈的经济震荡。在这里我们强调要“合理’’地运用,因为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经济政策从来就没有熨平经济周期,相反还存在有激化矛盾的可能。同时在中长期,我们应该明确,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结构性问题必须得到改善,而宏观调控政策是不能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此时,产业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彻底转变才是我们走出危机的根本途径。

基于上面的判断,我们在这里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应对措施来减少(而不是解决)我们即将要面临的痛苦。

1 短期对策。

短期而言,危机中的市场动荡不可避免,这种动荡既是经济下行的要求也是非理的后果。此时,我们可以选择合理的货币、财政、汇率政策或者政策搭配来缓解这种冲击。

(1)积极的财政刺激计划应该平衡短期目标和长远影响,并具有前瞻性。应做好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准备。支出方向上应对症下药,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长远发展动力的培育留足准备。应对弱势群体有更多的政策倾斜,以确保危机下的社会安定与和谐。此外,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减少不必要的对体制改革的冲击。

(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掌握好分寸,并重视监管。确保放大的贷款真正流向实体经济领域,而不是吹大资产泡沫。

(3)汇率和贸易政策应以稳定局面为重,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帮助出口企业度过目前的难关。

(4)此外,稳定经济其他措施,例如工资指数化、保值储蓄等都值得研究。

2 中期对策。

如前所述,要在中期内尽快走出危机,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经济结构的转型。

(1)刺激内需的政策要以消费需求为重点。上文我们已经论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旧增长模式不可能再在危机环境中持续下去的,那么为了保持经济有一定的增长以缓解其它社会问题的手段只剩下了刺激内需。从最近的数据上看,2007年消费占GDP的比重还不足40%,这十分畸形,但也提供了刺激消费的政策空间。中国的市场容量是其它经济体难以企及的,这也是我们重振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但它也是老大难问题。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政策,提高消费只能是理论上的可能。

(2)完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机制和调控机制,预防泡沫的产生。

(3)汲取巨额外汇储备损失的教训,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通过资本帐户开放和汇率自由化,使得人民币成为一种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样不仅可以争取到国际货币体系中“铸币税”的特权,也可以为我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争取到更多的话事权。

(4)充分利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通过区域性的经济合作,重新获得一些组织意义上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以获得新的增长点。

(5)要改变单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旧增长模式,科学地、逐步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们的产品竞争力,通过加大使用成本,逐步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淘汰出去,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广东省的“双转移”政策已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其战略是正确的。

3 长期对策。

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科技的进步。然而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研发耗费巨大,政府在推动

技术创新的运动中应起重要的引导作用。此外,制度层面的优化和改革,风险创投机制的完善也是有益的补充。基础性研究对经济的影响也许在超长期才能显现,但是着眼于长远利益,加大对其投人依然是值得而且必要的。这些项目的推动,依然需要政府引导、立足制度改革和完善。

七、对当前经济学界流行观点的质疑

上述内容是笔者对此次经济危机和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一些基本看法。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结合当前形势对中国经济转型的重新思考,下面笔者对当前一些流行观点提出质疑。

首先,在赞赏改革开放30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改革付出的代价。这种被形象地称为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法”改革,必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震荡,是否可以有逐渐“规范化”的改革模式来取代现有模式呢?这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显得更有现实意义。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含义及其批评》一文中,笔者已经证明,“摸着石头过河”具有预期的静态性、行为的短期性、宏观经济的震荡性的特征,这种改革方式本身急需改革。

其次,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新生产技术的应用,因此,笔者有这样一个观点,尽管目前美国遭受的危机影响最大,但是凭借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储备、领先优势和优越的创新机制仍然有可能先于其它国家走上复兴的道路,继续充当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因此,那些对此次危机可能改变世界格局的论调似乎不切实际。

最后,我们已经论证,我国以高投资拉动的粗放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将不可维系。因此,目前国家和地方以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值得商榷。也许出于社会稳定等非经济目的的需要,这种做法尚可以讨论。但从经济学上看,在目前我国投资占GDP比重已经超过40%的情况下,高投资的长期效应一定不尽人意。具体说来,从近期出台的4万亿财政刺激方案来看,资金主要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这对短期内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吸纳就业会起到不错的效果,但是对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也应该有所防备。按照经验来看,政府投资的大量上马,必然会对社会私人投资带来挤出效应,并且在权责不明、监管缺位的情势下,很可能会重演盲目、一窝蜂、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寻租问题。而4万亿的投资支出可能还不足以确保“保八”任务的完成。据估算,地方财政还将配套3万亿左右投资,而这个数字只有一成至三成的来源有保障。其余还要依靠银行贷款。如果投资的效益、质量得不到保障,可以预计的是我们财政辛苦挣来的家底必将不保,而且银行系统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这就为我们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此外,我们遗憾地发现,与民生问题紧密联系的医疗、教育、住房改革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没有在这次方案中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却是中国经济转型、扩大内需这些中、长期发展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因此,在这个刺激方案的操作上,财政政策依然显得“短视”,市场经济方向的理念甚至可能有所倒退。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央指出的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重点和我们的一些建议和批评是不谋而合的,但我们还应更加重视长期增长因素及其相关制度建设。过分担忧和恐慌是没有必要的,踏实和前瞻性的科学决策、合理的政策方案设计才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应有态度。

[参考文献]

[1]Carmen M,Reinhart,Kenneth s,Rogoff,This Time is Different:A panoramic View 0f Eight Centuries of FinancialCrises[Working Paper][Z],NBER working paper 13882,2008

[2]Carmen M,Reinhart,Kenneth S,Rogoff,The Aftermath 0f Financial Crises[Working Paper][Z],NBER working pa―per 14656,2009

篇6

1.1中国地大物博,会在一小部分受到影响

在奥运会成功举办以后,澳洲国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巴尔干半岛国家背负巨额经济负担,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却依然能够保持强势的发展,例如:在奥运年的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虽然面临着困境,然而却仍然上升到10.4%,例如:在为奥运会做准备的这几年时间里,有上千亿的资产投入,这对于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贡献程度达到0,8%到1%,对比之下,北京的GDP在整个中国的经济总量中占据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然而北京奥运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的完美形象,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同,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这些方面早已经超越了经济的直接增长,然而这一年也是中国经济面临窘境的一年,很多的民营企业都走向了衰落,经济市场不景气,房地产事业也亮起来红灯,再加上来自于一些自然方面的灾害-----都为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虽然如此,但是,中国人却还会相信中国经济会沿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延续下去,虽然在这一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困境,但是这绝非与奥运会有牵连。

1.2奥运会形成的经济增长量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十分小

据一些专业人士研究表明,不可否认的是奥运会的确使北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要站在全国的视角来分析,奥运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却无法准确地估量,各方意见不一致,但是客观地说,它为中国经济带来的作用不是很大,据权威的证券部门的预测分析:在准备筹备奥运会的几年内,中国的GDP的年增长率为0.3%,与此相对应的JP摩根的调查研究却表明奥运会对中国GDP的增长年平均率却在大概在0,05%,很显然的是奥运经济的确拉动了北京经济的发展,然而,北京的经济却只占据全国经济总量的3.6%,整个奥运会的场地建设投资大概在三千亿元,大概每年平均投入750亿元,占据中国过去几年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5%—1.06%,奥运会无法发挥中国经济转折点的作用,也不能够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势头,甚至更不会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后奥运效应无法深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无法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的势头。

2.金融危机背景下后奥运体育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建议

2.1体育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而且没有充足的竞争意识

国际体育经济已经基本实现了规则化的市场运行,以及系统科学的经营方法,这就占据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导致我国境内的体育经济的生存举步维艰,虽然一些国外企业来华为中国带来了资金与技术,而且在管理方法与策略方面也有新的影响力,然而这样却导致了中国丧失了市场,所以,中国的体育经济发展面对着巨大挑战,要想确保体育经济的发展具有充足的竞争力,就要探究切实可行的措施。

篇7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6-0017-02

随着煤矿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机应用技术也已经深入到煤矿井下各个场所,从轨道安全运输到主井自动排水,从风流、风量的测量到煤尘、瓦斯的监控,从主、副井提升到井下现场的监控都离不开现代微机的应用。但是,由于微机工作的特殊性和煤矿井下的特殊环境,需要对微机可靠接地,并以完善的接地系统实现微机应用的优化设计,确保其工作的稳定和安全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煤矿井下接地的种类

在煤矿井下接地系统中,接地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消除杂散电流及其它电流流经同一公共地线阻抗时产生的干扰电压;其二,是要避免地磁场和地电位差的影响,即不使其形成回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需要。具体就接地而言,有接实地和接虚地;接实地是指实现与大地的良好连接,接虚地指的是与电位基准点的连接;再把电位基准点与大地连接,就形成了共地连接。若把电位基准点自行浮置或悬空(即与大地电气绝缘),则称为浮接地(即地的浮连接)。在煤矿井下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安全性要求,选择合理、正确、安全的接地方式,不仅是微机应用系统抑制干扰的主要方法,同时也是微机安全工作的必要保证。

微机控制系统的接地与一般电气设备(强电)的接地在设计、应用上有很大的差别。一般强电设备的接地(安全地)主要以通路为目的,对地线上的压降的大小、接地点的选择,相当来说并不是多么的严格;但是对于井下的微机控制系统的接地,除了机壳、被控设备的保护地线外,主要从屏蔽和信号基准点的选取,即从抗干扰的角度考虑以及安全考虑都必须仔细研究采用接地的方式。

井下微机应用系统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接地线:

1.数字地:又称逻辑地,是指微机及其接口逻辑电路的零电位。

2.模拟地:是A/D转换,前置放大器或比较器的零电位。

3.功率地:为大电流网络部件的零电位。

4.信号地:是指信号传感器系统的接地零电位。

5.小信号前置放大器和内存放大器、缓存放大器的接地。

6.设备地:是指微机测控对象(即外接设备)的地。

7.交流地:是指经过隔离变压器后,供给微机系统使用的交流信号参考地零电位。

8.直流地:是指为克服杂散电流后的供给微机及其他的设备使用的直流电源的零电位。

9.屏蔽地:是指为了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置的地。

二、井下微机接地系统的应用原则和设置方式

1.井下微机与其测控的设备不应共地,因为井下工业设备一般都有较大的干扰;如轨道运输的“信、集、闭”系统,往往存在杂散电流,此时若与控制管理微机共地,会把干扰通过地线或者公共接地线引入控制系统,轻者会造成设备故障,重者就会造成系统的瘫痪,从而影响井下的生产和安全。为了解决公共地线的干扰难题,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安全规定,将微机和其所测控的设备从电气上隔离开来,分别使用自己的电源和接地系统,以切断干扰的传播途径,这样就可以将整个控制系统的接地系统划分为:微机系统地和外系统地系统两部分,有效的解决了共地干扰的问题。

2.井下微机的接地应该采用浮地技术,由于煤矿井下的环境特殊,现场存在供电接地系统、设备保护接地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系统等等,为了有效克服接地系统对微机控制系统的干扰,微机的接地采用浮地技术;外控设备可以用实接地。根据《煤矿井下接地系统》的有关要求,设置的浮地系统的对地绝缘应大于500兆欧姆。实接地的每一处的接地阻值不得大于2欧姆,且尽可能与井下主接地系统(接地网)相连接;个别部位无法接入井下主接地网的,可以设置局部接地极和接地网,接地电阻值不大于2欧姆。

3.数字地和模拟地应该分开,由于数字地用在通常有很大电平跳跃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具有较大冲击的尖峰电流,从而可能引起模拟控制信号的误动作,造成安全隐患,所以,数字地和模拟地应该有效分开。但是,具体工作中经常会有A/D转换的实际,对此,只需要在ADC或DAC的一点上作有效连接,在接地系统中作有效的隔离,从而实现数字地和模拟地的分开。

4.信号线和功率线的接地应该分开,因为功率线地线上可能存在较大的干扰电压,特别是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就有可能在零线和接地线之间产生干扰电压,这些干扰电压信号对于能量较大的功率信号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但是对于能量较小的控制信号的信息是非常有害的干扰,甚至可能将有效信息掩埋、覆盖,造成控制混乱的严重后果,所以,信号线和功率线不能共地。

5.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接地的规定,井下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包括金属设备的外壳、构架、电缆的铠装、接地的芯线等)和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相连,形成1个接地网;而对于频率较高的交流信号和直流载波信号,一般低频(1MHz以下)电路应一点接地,高频(10MHz以上)电路应多点就近接地,在(1~10MHz)时,如采用一点接地,地线的长度不得超过波长的1/20,否则,就应多点接地。

这里我们研究的是煤矿井下微机应用的接地系统的一般应用原则,但在实际工作运用中,又会遇到一些似乎矛盾的问题,这就需要在现场灵活应用这些原则,比如,数字地中规定微机系统的地应与外系统的地分开,组成两个独立的系统;而在信号地中也规定了小信号线与功率线不能共地;而此时,微机向被控的设备传递的信号,既有小信号又有功率信号;显然这两组信号系统都属于外系统,按照前面的规定,外系统的地应相连接,但是后面的规定应该分开,这就产生了矛盾,对于这样的问题,在现场的实际操作应该是:把外系统再细化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形成不同的外接地系统,即小信号接地使用浮接地,而功率信号接地系统使用实接地。这样,就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这里总结的只是煤矿井下的一般应用原则,在不同的矿井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但是,应该结合每一个井下的具体情况,合理、科学地设置微机控制系统的接地,这不仅是井下微机系统稳定工作的保证,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这对于把现代科技应用到煤矿生产的实际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克中,李伟.计算机控制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8

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风险。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在数月内横扫全球,再一次证明了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在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下,英国经济遭遇打击已经不可避免。但在英国政府看来,短期内应对经济危机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要在中、长期内做好规划,使英国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抓住机遇并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为此,英国政府内阁办公室(CO),儿童、学校和家庭部(DCSF),创新、大学和技能部(DIUS)等11个部门在2009年1月联合颁布一份名为《新机遇》的白皮书,提出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抓住未来各种可能的机遇。这份白皮书既是英国面对未来的雄心壮志的体现,又是基于现实采取的措施,更体现出英国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

一、出台背景

白皮书首先对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全球大环境进行了评价和预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风险,还有机遇,必须看清在全球经济处于颓势的消极表象背后存在着的新的机遇,并为此而有所准备。秉持这种未雨绸缪的意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国收获的将不只是国家的富强,还有一个更加公平的理想社会。

白皮书认为,在未来的20年内,全世界的经济总量将翻一番,全球经济呈现普遍繁荣。此种预期的根源来自于全球财富以及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巨大扩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管是在服务还是在商品领域,新的生产模式和产业种类都将应运而生。这些新的趋势将为企业成长和个人成就带来无可限量的机遇。英国政府认为,在当前趋势下,知识和技能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重筹码。如果能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作出正确的抉择,加大在技能培养和人才发展上的投入,便可以在未来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工作机会,更理想的薪酬,更远大的前景。

二、战略目标

1.向上发展的社会。

为了让国家从全球经济的新机遇中获益,为国民个人发展的最大化提供支持,政府必须帮助个人及家庭走向世界。白皮书坚信,每一代人都应该获得比上一代人更好的就业机会,当前的经济危机不应使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目标停滞,应该努力使社会不断向上发展。

近几十年来,英国政府已在该领域获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学前教育方面,为所有3―4岁的儿童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免费的教育机会。从1997年起,对学生的人均投入经费实际增长了100%,60万儿童脱离贫困,近30万的学生获得了高等教育的机会。

白皮书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效果已经慢慢凸显,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鼓舞人心,个人社会地位对教育的影响开始减弱,低收入人群进入大学的数量开始增长,薪资流行性的增强也在就业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英国政府也意识到要使来自不同背景的所有人都能充分实现价值、发挥才能,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就不但能提高技能、收入和优质工作数量的总体水平,而且能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

2.着眼于未来。

白皮书认为,政府是帮助国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中坚力量。儿童需要在早期得到支持,以培养符合未来工作的技能;青年需要在针对高等教育的培训上得到支持,以完成学校到职场的转型;成年人需要在继续发展自身技能上得到支持,以适应变幻莫测的人力市场;而家庭和社区也需要支持,以适应复杂而充满挑战的世界形势。对此,政府必须确保优质、积极的个性化公共服务和公平的税收和福利体系,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帮助有需求的人群,并确保经济和市场的规范化及稳定性,使其高效率并高效益地运作。因此,政府不但不应该削减支出,反而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投资,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为了创建英国未来发展的良好平台,该白皮书还阐明了一套关于政府如何与国民、家庭、社区以及非盈利组织合作的清晰战略。

3.英国的经济定位。

作为一个与世界有紧密联系的、开放的国家和经济体,英国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新的国际机遇以及不断增长的全球市场。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便必须对基础设施、劳动力及创新能力进行不断的投资。虽然英国政府已经极大幅度地提高了对教育、科学及基础设施的投资,但还远远不够。对此,该白皮书明确指出了在未来几年内英国政府必须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让英国走在全世界研究与创新的前沿;对数字基础设施进行变革;在各个层面促进企业的发展;采用新的战略方案以激励创新产业的发展,为英国经济各部门特别设计的支持方案,以及为满足消费者日益上升需求的高质量、个性化而提供的公共服务。

然而,如果没有符合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以上的一系列措施都将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因此,英国政府对教育和技术的投资必须不断追加,以保证儿童能够接受所需的教育,职工的技能继续发展。

三、实行措施

1.为每一个人的素质发展提供终生的教育保障。

白皮书认为以下四个要素在国民素质的发展上至关重要:早期对父母和孩子的支持,该支持将对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学业上的成功,16岁时所受教育的程度是未来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对关键转型时期的投入,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进入职场;贯穿终生的新的工作机会,确保国民有继续深造、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针对这四个要素,白皮书提出了相应的四条具体的实行措施。

(1)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早期教育和护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英国政府把产假薪水提高了一倍,并给予有婴儿的家长灵活工作的权利。所有3―4岁儿童将得到免费的早期教育和保育,3500多所早教中心(Sure Start Children’s Centre)将陆续建立、运营。政府还加大了对家长财政支持的力度,为1岁以下儿童的家庭提供额外的税收减免,并引入了儿童信托基金。由每个地方政府为低收入家庭2岁儿童提供免费场所的措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2)建立世界一流的学校体系,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关键动力,而在学业上的表现仍然是决定未来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的儿童计划”(Our Children’s Plan)致力于把每所学校都建立为高水准的学校,帮助所有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政府开始全面提升标准,引入个性化学习,并投入350亿英镑以填补长期存在的入学率差额(attainment gaps),此数额两倍于政府1997年在所有学校教学和设施上的实际投入。此外,英国政府希望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提高各处的教学标准,保证学校能够从其他领域得到所需的帮助。

(3)建立一条由学校逐步过渡到工作的通畅路径,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英国政府希望确保每个青年都能够获得一份有前途并提供培训的工作或者进入大学,顺利地走向未来。为此,英国政府已立法提高了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受众年龄,预计2013年提升至17岁,2015年提升至18岁;设立新的教育保持津贴(Education Maintenance Allowances)帮助已获得中等教育的青年人继续学习,并让所有16―17岁的人都将能够确保进入高中、大学或接受培训。为帮助个人和企业克服当前的颓势,公共和私人部分都将在明年提供额外的3.5万个场所供青年人学习。

(4)加大对终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投资,提升成年人的就业能力。

再过10年,构成劳动力的中坚力量将大部分是超过25岁的成年人,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把对成年人的扶持放在与青少年同等重要的地位。失业、低技能或陷入低收入的职业泥潭不仅会对家长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影响他们的下一代;相反,家长收入的提高和职业体能的提升也会促进孩子的学习动机和成就。这也就是为什么政府承诺为成年人提供继续教育机会,帮助他们提升技能,不断进步。到2011年,继续教育的投入将高达10亿英镑。为了确保包括所有人都有平等地进入高端职业的机会,英国政府将设立一个专门小组与高端职业的专家们合作,理清包括文化壁垒在内的制约因素并研究彻底解决的方法。

2.促进家庭和社区发展,为个人的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在所有影响个人成长的因素中,家庭和社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白皮书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1)促进家庭的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能够为个人的终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帮助孩子们变得坚韧,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给予他们追求完满人生的爱和鼓励。这也就是儿童计划(Children’s Plan)竭尽所能为家庭和儿童提供支持的根本原因。英国政府已经在减轻家长的压力上不断作出努力,如产假薪酬提升了一倍,引入了育儿假,赋予有幼儿的家长申请灵活工作的权利等。税收和福利变革以及最低薪酬等政策都在尽最大能力帮助需要财政支持的家庭,减少贫困儿童的数量。除此之外,英国政府还采取了一些新措施来鼓励和支持家庭存款。

(2)扶持社区的成长

与家庭一样,社区也能极大地影响个人的终生发展,为志愿的养成提供应有的环境,为潜力的挖掘提供适当的服务和机会。在过去的10年中,英国政府为加强社区建设,把投资重点放在了重建和更新上,改善了住房、健康、教育和交通状况。新提出的一个重点指出,重建工程必须解决提高社会流动性的潜在经济挑战。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促使各社区因地制宜解决各自所面临的问题。2008年,英国政府建立了一个欧洲最大的、新的家庭社区机构(Homes and Communities Agency),并保证所有发展和重建的决策都将最大程度地听取民众对机遇的制约因素的观点。

四、结语

篇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微时代的认识已由之前的陌生,到现在几乎人人都在使用。而且,微课早就进入中学课堂,甚至有些学校已经让微课出现在了学生的教科书中,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微课。在教师指导方面,微课也是一股热潮,以简短精巧的优势击败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每个视频都是针对一个问题给出的解答,在信息技术的课堂上,让学生能更准确地掌握每个知识点,这就是微课的魅力所在。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利弊,微课也不例外,与传统的教育相比较,微课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一、微时代环境的现实性影响

微课的优点就是时间短,针对性强。每一个视频长则十分钟,短则四五分钟。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讲述知识点,能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自由,还减轻了不少教师的工作量。

二、微课程的意义和价值

1.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教学的教育性是客观存在的,在微课程中,教师总是尽量设置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情景来感染学生,对学生的情感有积极的影响,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微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进行探究。事实上,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控制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3.微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微课程以知识点为核心,课程资源中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资源形式。

4.微课程可以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学生通过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研究问题本身,还要查找确定回答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此类型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和以案例为中心的学习中的一个环节。

5.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6.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微课在当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微课这股热潮进入中学的课堂,传统的教学好像就失去了人们的青睐。大家一致认为,微课是最好的学习课件,但是,大家都忘了,这么多年是什么支撑着教育事业走到现在,是传统教育。大家都被微课的优点吸引了目光,但是,中学生面对冷冰冰的机器,怎么能够做到师生互动呢?课堂上少了师生的互动,整个教育系统就会变得没有人情味,所以,在传统教育中,适当的互动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就像一节数学课,如果只靠短视频授课的话,只告诉学生最终的结论,而并非老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推导出来,这个公式想必学生是很难记住的。我们在注重微课的同时,也不要丢弃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中学信息技术与微课的关系

说到信息技术,在这个发展飞快的社会,想必大家没有几个是不了解的。尤其是最近几年,信息技术已经放到教科书中,供学生学习。相信在未来,信息技术会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所以,在中学时代,学习一定的信息技术还是比较实用的。中学的信息技术课要求比较严格,不仅要掌握小学、初中出现的那些简单的知识点,还要涉及更加复杂的软件以及操作方法。这样的教学也就出现了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情况。了解信息技术的同学学习起来比较轻松,而不感兴趣的那些同学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这时候就要出现微课这种授课方式来解决问题了。微课这种自主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所以,中学信息技术与微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篇10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或原始权益人)将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特设目的机构SPV,特设目的机构凭借信用增级,以该资产为基础向投资者发行证券,以此获得的现金支付发起人,以资产产生现金流向投资者支付本息的过程。

(二)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根据产生现金流的证券化资产的类型不同,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和资产支撑证券化(ABS)两大类。前者的基础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后者的基础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之外的其他资产,如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应收款等。

(三)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1.为直接融资开辟新渠道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只有从银行贷款这一条途径来获得资金,但银行又往往不愿意放贷。而资产证券化则使企业融资摆脱了依赖企业资本实力、财务状况的限制,企业可以通过出让自己资产的部分收益来获得资金。

2.盘活资产、增强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的出现,使银行可以通过出售信贷资产尽快变现。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形式,使得原本不能流动的信贷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了流动性,提高了金融资源的效率。

3.分散风险

资产被证券化后,资产持有者由一个变为众多债券投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有效地把个体信贷风险转换为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因此,资产证券化在分散风险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从金融危机看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一)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之一———资产风险

1.基础性资产的安全性

资产风险是指源于资产本身的风险,与证券化无关。它的安全取决于被证券化了的资产的质量,即与资产未来产生的现金流的确定性、稳定性有关。作为基础性的资产,应当是企业的优质资产,否则不会具有“稳定”的特征。众所周知,美国的金融危机是源于次贷危机,是源于银行对次级借款人的低信用的高度纵容,放宽了可证券化资产的范围,把大量的不良次级贷款进行证券化运作,这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结所在。2.房地产价格的宏观调控失败房地产泡沫会导致房价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一旦价格回落,还贷过程中就会出现违约现象,而作为担保物的房产也不足以保障贷款银行的债权实现。这是市场盲目性的体现,很多人为因素会改变市场的真正需求,房价的虚高其实已经超出了正常的供求曲线,因而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也就在意料之中。所以房地产市场需要的不仅仅是贷款政策的宽松,还需要更为严格的担保制度和国家必要的宏观调控。

(二)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之二———证券化风险

证券化风险是指在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与资产本身无关的风险。本次的金融危机,除了忽视资产质量以外,对证券化过程的监管不力、非理性化运作也是其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

1.风险隔离不完全

资产证券化的重大风险之一,就是发起人的资产与拟证券化的特定资产隔离不完全,当发起人发生破产风险时就会直接影响到证券化资产的安全。对于风险隔离问题,各国都是通过规范资产转移的手段,特别强调特设目的机构(SPV)的设立,要求其能保持独立性,即使原始权益人破产也不会波及到已转移的资产。但是如果作为独立的SPV的股东本身就是发起人或发起人控股,则在实质上就仍然没有彻底隔离开发起人与受托人或受让人之间的资产,尤其是在混业经营的模式下。因而,对于风险隔离法律制度决不能仅仅局限在法人独立人格的层面上,还必须在特设目的机构的设立方面保证其资金来源的独立性。

2.混业经营模式风险

有人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实行的混业经营模式,即打破银行、证券、保险业的界限,允许相互持股,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混业经营并非金融危机的元凶,相反它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在美国等证券化发达的国家,购买资产证券的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养老基金和保险机构。这是因为资产证券结构复杂,个人投资者难以对未来收益做出准确判断,而机构投资者对资产证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判断能力都较高,能够保证证券项目的顺利展开。

3.信用评级风险

信用评级是对发行人偿债能力的评定,是投资者进行投资选择的重要依据,因此独立、客观的信用评级是资产证券化成败的关键。而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还不完善,评级机构的运作也很不规范,透明度不高、缺乏公正性、权威性。在信用评级中通常会产生两种风险: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和执业能力风险。所谓道德风险,是指因为利益的诱惑,评级机构放弃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所谓执业能力风险,是指由于知识、经验的欠缺而导致评级机构的报告、意见与客观事实不符,无法保证准确性。

4.虚拟经济中的杠杆效应极易导致价格风险

资产证券化所引发的衍生金融交易与现货交易的区别在于———投机和高杠杆性。比如贷款业务的发生不是一个时点,而是一段期限,随着衍生证券的不断转手,价格也在不断变化,这一过程就扩大了价格风险。因为衍生性金融工具的高杠杆性特点使得投机者往往只在意投机的利润,而完全忽视了被证券化资产的实际价值。

三、对资产证券化风险的法律防范

(一)资产风险的法律防范

1.审慎选择可证券化的资产,形成证券化资产法定化风险的源头、信用担保、债务人的履行能力和履行诚意是资产收益能否稳定和安全的关键。作为被证券化了的基础性资产,必须是企业的优质资产。应当通过法律的形式限定可证券化资产的范围,如基础设施应收款、信用度较高的工商企业贷款等均可考虑。

2.严格国家的房贷法律法规

政府应当采用行政法规的手段,严格放贷的法定条件,禁止零首付、低首付,完善担保法律制度。对商业银行的房贷业务指定一个最高限,具体比例应当保持在:贷款的最高额度与抵押物价格下跌后的市场价大体相当,这样就可以在资金供给上控制住了需求推动房价上涨的源头。

(二)证券化风险的法律防范

1.对于风险隔离不完全的防范———建立发起人资产与证券化资产的风险隔离制度

建议我国的特设目的机构首先由政府设立,资金也来自国家财政,这样就能在资金来源上彻底隔离发起人与特设目的机构。同时运用强大的政府信用和资金实力作为担保,即使证券化运作中出现风险,也能保证偿付能力。另外,在资产转移的两种模式选择中笔者认为,应当根据资产的类型加以区分,而不是一概而论。比如债权型资产,建议采取“真实出售”的方式,使风险彻底隔离,而如果是货币型或实物型资产则可采取信托的方式。

2.逐步建立混业经营模式———投资人的主体资格

适应国际趋势的要求,我国也应逐步推行混业经营模式。事实上,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已将投资主体限定为机构投资者,今后还要进一步调整《商业银行法》、《保险法》以及相关的基金管理条例,从制度上拓宽机构投资者范围,向商业银行、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开放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建议在我国发展初期,可由信托型金融机构和证券公司担任,而不对银行和保险公司开放,以保证存贷款和保险金的安全。待形成一整套完备的监管体系后再扩大适用范围。

3.关于信用评级的风险防范

应建立完全中立的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并且对这些机构的性质作出法律界定,即令其完全脱离营利性。因为,通常的信用评级机构都是通过其评级活动而获取报酬的,在利益面前很难保证评价的公平和公正,虽然世界各国都一再强调要加强监管,但事实上很难监管。所以彻底脱离营利性,让评估人员的薪酬与被评估产品的价格高低无关,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公平与客观。另外,应对主要负责人必须采取问责制。如果出现虚假不实的评级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对相关的人员作出严厉的惩罚。同时,鉴于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的现状,目前可以考虑由国家财政提供信用担保,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篇11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环境激发了“碎片化”学习形式的产生,而“微型学习”就是顺应时代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微学习使得非正式学习及终身学习的实现成为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地自主选择微课程内容来进行片断学习。而微课程就是建立在一个个微型的学习组块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思路和线索建设起来的。微课程以它自身时间“短”而“高效”、内容“少”而“精炼”、交互性强的特点满足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对学习的需求。

1“微学习”和“微课程”概念的提出

2004年,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马丁•林德纳提出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的理念,旨在通过应用微型媒体终端学习微内容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微型学习已经成为新兴的数字化学习方式,通过轻便的学习媒体设备使得一个个微型的学习组块被方便快捷地获取、存储生产和流通,学习者在轻松的心情中获得轻快、愉悦和满足感的学习体验。通过若干微课程的学习掌握某项技能或某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这种学习方式是信息时代所需要的。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ofNorthernIowa)LeRoy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s课程(60-SecondCourse)1993)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University)T.P.Kee提出的1min演讲(TheOneMinuteLecture,简称OML)(1995)。而现今热议的微课程(Micro-lecture)概念是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提出了“微课程”(Micro-lecture)的概念,Penrose认为60s内的“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作用于学习者,核心知识概念将构成微课程的主体,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取得相同的效果。

2“微课程”与“微课”的区别

微课程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的一种微型教学视频(microvideo),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多媒体微内容(microcontent),如,文本、音频等,是微型学习的一种形式。为保证资源的有效性,微课程还必须具备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构成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微教学资源环境”,尤其注重对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学习支持服务,这也是微课程与微课最大的区别。“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而微课程由一系列小容量的学习专题组成,是把某门学科或某项知识、技能的学习解构为一系列相对独立、微小的专题并进行有目的的重组,形成一个个各自独立但是又缜密联系的微课,微课是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讲课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的实录视频等都不属于微课程,微课程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

3微课程的内容设计

国内学者已经对微课程的设计模式展了研究,其中比较早期的有刘素琴提出了微课程的六步设计模式,简称M6。刘素琴认为微课程分为课程目标、课程单元、教学活动、课程评价、课程管理6大元素。而笔者从M6模式得到启示,从知识框架、课程设计、学习支持服务三方面来概括阐述微课程的设计制作。

3.1知识体系的框架搭建,确定单元教学的序列

一般的微课程设计易产生“碎片化”。所以,在每一个知识点的相互联系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教师可以在整个知识体系上,将课程拆分为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针对不同维度的目标,并且形成教学序列。另外把易混淆的内容进行链接,把相关微课知识形成一个对比、联结,这样可以弥补分散学习的不足。

3.2微课的设计制作

微课设计是微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直观反映教学内容的一环,因此,微课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核心知识的传达。课程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内容本身应该是开放的、可拓展的、有一定的生成性,这样可以使微课程具有“生命性”。微课要注重配合性,既能与现实课堂相整合,又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

3.2.1微课知识点的选择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一个优秀的微课的设计与制作必须考虑学生自习习惯,并在学习过程中选择一些生动、精确的教学情境,采用问题引导、故事吸引等方式,这样会驱使学习者的好奇心而去自动的学习10min左右的课程。

3.2.2课程节奏的把握

在微课视频的拍摄录制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简练,生动的开始,简明扼要的阐述要点,关键词句突出,以简洁明了、诙谐幽默的语言艺术,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专注于学习的过程,确保短短10min之内发挥最大的效用,达成阶段学习目标。

3.2.3高质量的视频设计制作

用摄像头、专业摄像机等设备录制内容,确保视频音画质量,在视频后期制作时也可配合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动画效果,来增加内容讲解的趣味性,吸引学习者的眼球,让10min课程在生动有趣的气氛下结束。

3.2.4微课设计的艺术性

微课画面是学习者获取信息和内容的重要途径,既有系列感,又突出每一个微课的主题。因此,除了内容之外,文字、音乐、画面这3个元素不仅能够呈现微课的艺术性,同时也能衡量微课的基本质量。画面设计包涵文字、图片、色彩三者的搭配。基于微课短而精的特点,合理画面的整体设计风格变得尤为重要,得当的图片能够配合文字表达某些晦涩难懂的专业理论,反之繁杂冗余的画面信息会使得本来就不易懂得论点变得更加混乱,严重影响课程的条理性。在微课设计过程中通过调整字体、字号等方式实现文字在微课程作品中的解释说明作用,强化课程内容的核心观点;恰当的音乐的搭配使得学习者在短暂的学习时间里不觉得枯燥无味,从而提升了学习效果。

3.3学习支持服务

微课程除了将微型视频作为核心教学资源以外,还涉及课后的归纳总结以及相应的学习评价与社会性的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评价不仅要进行课程管理,跟踪和记录课程更新,使用情况,还要进行指标体系评定、分析式评价等;教师根据微课程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与反思,合理调整微课教学过程。因此,评价与反馈也可以对微课程的前端分析与设计提供改进意见。微课程资源要借助开放的承载教学支持服务功能的微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微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学生通过平台可以自由的搜索学习所需相应的资源,自主地挖掘所需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并且这种主题集中的微课程能够有效地节约搜索资源的时间;同时,在平台中也提供学习帮助、资源评价、在线答疑、讨论协作等功能,为自主学习提供便捷的条件。

4结语

微课程作为信息时代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习主体的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和成效,同时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上除了要框架清晰、核心知识点突出、课程内容短小精炼、授课形式多样之外,还要加强课程辅助学习方面的设计包括设置练习、反思、笔记、数据统计等等,尤其强调评价体系的完善,也就是说微课程必须从课内到课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进行全面考量与设计,因此,可以说微课程设计研究将在未来数字化资源建设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4]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73.

[5]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3):5-8.

[6]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7]唐泽.教师微课程作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篇12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7-0005-06

21世纪的中国“三农”问题,直接表现出来的是收入问题,其实质则是就业问题。由于中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因此,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建设以乡镇企业、新兴城镇、城乡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渠道吸收了近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在目前5亿多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就约有1.2亿人~1.5亿人,农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1](P113)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又导致了大量农民工失业,在2009年2月2日的国新办新闻背景吹风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引用相关权威调查介绍,在中国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有15.3%的农民工因金融危机而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推算起来,这一农民工群体人数约有2千万,这意味着在广大农村又会增加2千万的剩余劳动力。因此,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极为迫切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仅就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探讨。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

(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新界定

一般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有劳动意愿并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劳动者未能与生产资料在数量或质量上实际充分有效地结合而处于部分闲置状态的农村人口。但实际上这种观点并不完整,不仅是没地种的农民叫剩余劳动力,还应看劳动力追加到土地上的边际生产率的高低。一个人种0.0667公顷(1亩)土地收300kg粮食,人均年生产率为300kg,2个人种0.0667公顷(1亩)地收400kg粮食,人均年生产率为200kg,生产率反而下降了。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增加的这第二个人创造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这就是劳动力剩余,应该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投入到别的领域中去。[2](P87)

中国农村到底有多少剩余劳动力,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数字。比较权威的说法是: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曾对21世纪初期中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行了预测,该研究认为:到“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王东京认为,现在农村劳动力多出1.5亿人~2亿人,而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步伐慢了,不能为这些人提供就业空间,所以劳动力转移问题很紧迫,而且它实际上也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高辉清、周明剑认为,如果把中国的农业生产率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耕种我们现有的1268.6万公顷(19亿亩)耕地,收4.7亿t粮食,不超过4 000万人就够了。考虑到中国的自然禀赋条件较差,最多6 000万人也足够了,根据2002年末的数据,中国乡村就业人口总数为4.9亿人,就是说工农业如果要均衡发展,就必须从农村转移出4.3亿的剩余劳动力。这些都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在中国存在着数额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3](P186)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又导致了大量农民工失业,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还在继续增加。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全国总人口的64%生活在农村,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急剧上升。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势必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振兴、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以说,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非农化建设的进程。通过就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副业结构,还可以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则可以促进乡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城镇作为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可以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生活有保障;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使他们失去了工作条件,于是这部分农民也就失去了生活保障,这恰好是民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实行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和维护农民权益的政策措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切实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将有利于协调工农关系,统筹城乡共同发展。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其原因在于,虽然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也明显改善,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为农村自然资源人均水平很低,根本不可能达到小康社会的要求。而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目前全国农村人口9亿多,农村劳动力4.9亿,3.9亿多为农业劳动力,而农业生产仅需1.9亿劳动力。因此,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镇化发展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农村社会更为稳定。采取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减少农民的数量,从而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现阶段“三农”问题可归结为:农业落后、农民贫困、农村不稳。其核心是农民问题,焦点是收入问题[4](P75)。而产生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普遍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导致了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过少,农业生产、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而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则可以有效地打破这一农业发展的恶性循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

二、中国农民就业的基本特征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一)当前中国农民就业的基本特征

从一般意义上讲,所谓就业就是指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与一定生产资料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它是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的过程。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农民的就业是绕不开的“坎”。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农民就业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 “双重劳动力市场”下的非公平性就业。“双重劳动力市场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多林格和迈克尔・皮奥雷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模型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主要部分”的工作特征是就业稳定,工作条件好,有在职培训,工资较高,有很多提升机会;“次要部分”的工作特征是工作福利差,劳动力流动多,无在职培训,提升机会少。在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中,“双重劳动力模型”在城乡劳动力就业方面尤为明显。城市劳动力就业长期受政策保护,不仅收入高,而且享有许多福利待遇;农村劳动力就业则长期处于低收入、无保护的状态,向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迁移受到户籍等制度的严格限制,导致了同工不同酬,同岗不同制的非公平性就业。[5](P83)

2. 农村人口与耕地资源反向增长下的就业。一方面,中国农村人口急剧增长,急需就业的劳动力与日剧增;而另一方面,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逐渐下降;这就使得人地矛盾尖锐化,农民面临着寻找新的就业门路的巨大压力。

3. 农村人力资源供给非均衡性下的就业。所谓农村人力资源供给非均衡性是指农村人力资源的供给与要求不对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拥有技术或经营管理才能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低素质、低技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人供过于求。[5](P83)

4. 层次性、多样性、流动性、区域性的就业。中国经济发展既有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现代化生产水平,也具有传统的以手工劳动为特征的低层次生产力水平。从布局上看,东部生产力水平高于西部,且由东向西呈梯度配置。就同一区域看,生产力水平也具有多层次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中国农民的就业具有区域性及多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行业、多流动等多样性的特征。[5](P84)

5. 高风险、低收入下的就业。中国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仍是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差;此外,市场风险也很大,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一旦播种就决定了明年农产品的最大供给量,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农产品的供给量也不会有太大变动,即使价格降低,由于农产品本身鲜活、易腐、难储藏和运输成本高等特征,农民也被迫低价出售农产品。正是由于中国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使农民收入很不稳定;加上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农产品价格下降,这使本已处于下降趋势的农民收入雪上加霜。正是由于中国农业的高风险性和农民收入的下降,使从事农业的人口逐渐减少,而这部分人口需要重新就业,这样又加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

6. 低层次产业结构和小规模生产下的就业。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林、牧、渔所占比重较小。据统计,占土地面积10%的种植业创造了50%的农业产值,而占地60%以上的林、牧、渔业的产值只占整个农业产值的40%。2002年,中国农业GDP份额已经下降到14.5%,而农业就业比例仍高达50%。[5](P84)由此可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业产业链短,农民就业的空间狭小。当前中国农村仍然实行的是,农业生产以分散的农户为基本单元,这种小规模的生产严重阻碍了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这就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胜任技术性较强的非农业性工作,从而又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7. 农村青壮年以进城务工为主,在家种地为辅的非传统性就业。俗话说:“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可目前的情况是,由于种地不及进城打工挣钱多,且农村人多地少,近些年进城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尤其是农村的青壮年几乎90%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只在特别农忙时节才回家料理一下田地,这与传统的“农民以种地为主”的就业模式完全相反。所以当前的农民就业还表现出农村青壮年以进城务工为主,在家种地为辅的非传统性就业的特点。

(二)当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1. 金融危机导致的城镇高失业率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城镇失业率剧增。据统计,目前中国城市有近2 000万失业人口,这种城镇高失业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向城镇转移;加上许多城市对进城农民工设置了种种条件限制,使农民的就业更加困难。

2. 通过农村城镇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非常艰巨。2006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5%的水平,而且低于44%的世界平均水平。[3](P186)目前,中国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布局分散、起点低、规模小等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支柱产业,不利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其就业机会较少。全国建制镇镇区平均面积为2.2km2,平均户数为1 221.1户,平均人数4 519人。而且,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人口和经济的吸引力不强。因此,短期内还不可能单纯通过城镇化来解决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3. 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逐年下降。中国乡镇企业在吸收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1996年以后,乡镇企业的发展转入低潮,发展速度和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随着乡镇企业构成和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平均每年仅增加90多万人。2001年,在河北省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9.2%被安置在本乡乡镇企业就业,比2000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5](P85)

4. 二元结构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对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与残缺不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存是有中国特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以来,中国缺乏健全的农村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受传统文化知识和观念的影响,把土地视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土地成为农民唯一的生活保障,大量的农民集中在有限的土地上,不能实现充分就业,也导致了“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务工”的兼职性就业。

5. 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长期以来,中国实行重城轻乡、重工轻农、以农补工的政策,国家将大量的农副产品转移给工业部门做原料,而农民获得的实惠却很少,这就使得农业的积累难以达到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此外,国家陆续建立了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就业制度、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劳动保障制度等,从而形成了这种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结构。这种城乡差别的发展战略,使绝大多数农民被长期束缚在土地上,从而导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出去。

6.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缺乏农民工培训机制,从而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1年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7.4%,小学文化程度占31.1%,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文化程度占9.7%,大中专仅占2.5%。而目前90%以上的企业在招收农民工时提出了明确的文化程度要求。[5](P85)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低下,限制了农民的就业空间。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相对应的又恰恰是当前农民工培训机制的滞后和劳动力中介组织的缺乏,致使农民工盲目流动,同时也不能满足城镇企业对技术、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些都制约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7. 财政对农业投入过少,缩小了农业内部就业的空间。建国50年来,中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 0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财政支农的力度逐步减弱,近几年虽然有所上升,但仍然无法保证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导致农用水利基础设施越来越差,土壤质量下降,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产发展迟缓,从而降低了农民的就业水平。[1](P114)

8. 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也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主要表现在:(1)市场缺乏中介组织。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不是通过政府或民间职业中介组织谋取职业,而是通过亲戚、朋友等渠道寻求职业。(2)信息阻隔、渠道不畅。就业信息不透明,再加上中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缺乏收集就业信息的意识,容易导致流动和转移的盲目性。(3)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力、市场秩序不规范。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预测、规划及引导措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具有很大的无序性。市场秩序不规范致使企业和打工者的权益缺乏保障,工作难找,再加上收入不稳定,拖欠工资情况严重,转移的部分农村劳动力只得返乡务农。

9. 金融危机导致行业不景气,致使大批农民工失业后离城返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建筑、餐饮等行业为农民工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进城打工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一片经济萧条景象,生产规模普遍缩小,这就导致用工岗位大幅减少,农民工大批失业,不得不离开城市重新返乡,这给本来就人多地少的农村增加了就业压力,极大地增加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

三、经济危机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分析

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导致城市用工量的急剧减少,这使得农民进城打工的机会减少,大量农民工滞留农村形成剩余劳动力,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外,鉴于当前中国农民就业又表现出了新特征,并且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充分挖掘农村自身就业潜力,让农民不脱离本乡本土就能实现就业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从农村到城市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打工,可以带动一些农村农民致富。然而,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导致城市用工量急剧减少,这使得农民进城打工的机会减少,大量农民工滞留农村形成剩余劳动力;所以,通过进城务工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做法已经很难行通;况且,向城市转移不仅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并且对社会发展也造成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城市就业压力问题、农村留守老人赡养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等等。所以,面对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仅把目光盯在城市化上已不太现实,关键是要充分挖掘农村自身就业潜力,让农民不脱离本乡本土就能实现就业。

1.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各地区应当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个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支柱产业的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此外,要积极探索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容量。首先,要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渔、牧、林业。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积极组织和资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治山、治水、改地、筑路等基础设施工程,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次,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目前,中国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商业饮食服务和交通运输服务等业务上,范围非常狭窄,因此,可以把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有些地区还可以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等新兴的第三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二)加大农业投入,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增加农民就业岗位

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应主要用于有利于增进农业发展潜力的基础性领域,主要措施如下:(1)国家财政应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公路设施、生态环境、土壤改良等农业基础性领域。(2)建立农业基础设施长期投入机制,国家可以从信贷资金中调整存量和增量结构,以及利用国际组织、各国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长期贷款来建立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中长期投入机制。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够为农民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农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村交通运输设施尤其是农村县、乡、村级道路以及田间道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绿化建设,山、沟、地的整治和改良工程,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的日益减少难以避免,因此,通过平整和改良土壤来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势必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据有关资料分析,在中国土地总面积中,冷冻土、干旱土、陡坡土、浅层土、滞水土、粗制土、粘重土、贫瘠土、盐碱土、成酸土、泥炭土等11种有障碍因素的土壤比例高达88.91%,而无障碍因素的正常土仅占11.1%,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全国性的土壤改良工程已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此外,肥料设施建设,农作物、畜禽渔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畜禽防御体系建设,重大商品粮基地建设,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等等方面,无不需要大量劳动力。[6](P48)所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够为农民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

(三)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生产要素只有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最优配置,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打破城乡壁垒,保证农民在经济上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平等,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才可能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在乡村培育和完善各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及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化配置。(2)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尝试建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以及调控和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3)逐步打破劳动力流动的城乡界限、所有制界限,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双向流动,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4)使农民拥有和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权、就业权、居住权、受教育权、生产经营权、社会保障权,实现农民的公平就业,还农民以国民待遇。(5)从制度创新上给予支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包括城镇建设体制、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等的改革与创新。

(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机会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农民的就业有密切的联系。按照一般的经济运行规律,城镇化水平越高,所形成的公共需求积聚效应就越大,其吸纳的劳动力就越多。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农民就业的另一主要途径。城镇化战略应坚持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发展小城镇的方针。从目前农村情况来看,重点建设县城及一、两个基础较好的乡镇,能比较好地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中国越是农业落后的地区,乡镇企业越不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因此,还必须以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契机,在壮大一批技术型乡镇企业集团的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力度

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的地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为了控制城市转移人口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对素质较低的体力型民工进入已经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对高素质民工需求相应增加。顺应这一趋势,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入是很有必要的。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通过就业培训,增加农民的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2)通过就业培训,加强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和法制观念。(3)提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比重,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举办行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

(六)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宏观调控,保持合理的工农产品比价

农业之所以无法吸引劳动力前来就业,其原因在于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而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价格低,所以,国家应该合理调控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比例关系,从而保证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进而使农业生产留得住农业劳动力,以此来减轻通过进城打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柯楠.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J].沧桑,2008,(3):113-114.

[2]吴亚军,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4,(2):87-88.

[3]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J].特区经济,2009,(1):186-187.

[4]严江,周婷.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2):75-77.

[5]黎明.制约中国农民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农村经济,2004,(7):83-85.

[6]杨继武,孙章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探[J].理论学刊,2008,(7):47-51.

Analysis on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Economic Crisis

Chen Jun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