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融合范文

时间:2023-08-02 09:28: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城乡经济融合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乡经济融合

篇1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28-02

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现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是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是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前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出席天津全国技能竞赛开幕式时提出,要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的局面。技能竞赛既扩大了职业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然而,有些学校为了能在大赛中取得成绩不惜一切代价搞“职业选手”“精英竞赛”,而严重地违背了大赛的初衷――“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对照技能竞赛要求,发现课程体系构建的不足

大赛由行业牵头,企业专家参与了赛项的筹备、命题、组织、裁判与服务。技能竞赛项目要求常常以企业生产岗位的标准来考查选手。在技能竞赛筹备阶段,通常会收集和整理人力资源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找出对应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职业素养、职业功能和特点以及职业技能考核的内容,然后加以分析。如竞赛项目名称的确定、竞赛内容和范围的选定、竞赛规则的制定,这些都会进行市场调查和学校调研。然后大赛组委会便抓住这些信息点,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校,还会认真地指导、分析、判断,引领学校主动了解市场需求,并使得竞赛项目、内容与全省职业学校事业规模与专业分布相对应,命题的内容还会以学校教学一线的要求为依据,将竞赛方式、竞赛流程、竞赛设备等与生产岗位进行实际无缝对接。

课程体系建设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的关键,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的职教课程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对照技能竞赛的方式、流程和特点,我们发现原有的课程体系在构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专业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差太远,课程教学力量不足等。另外,考虑到技能竞赛的项目任务的设计往往源于行业和企业的实际岗位现状,是行业和企业中急需人才必备的工作能力和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这使得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技能竞赛的环境、设备、软件等来组织教学,促使在技能竞赛中形成的宝贵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并将课程建设和技能竞赛项目任务分解有机结合,对接五年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引领课程体系的改革。另外将以技能竞赛项目为载体的实训教学设备与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有机融合,使得将技能竞赛成果惠及全体学生这一终级目的的实现。

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全面实行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的课程有《PLC编程及应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常用电机控制和调速技术》《气压传动控制技术》《液压传动控制技术》,这些课程始终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获得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特点来进行改革的。

二、分析技能竞赛的项目任务,强调课程中专业能力要求

技能竞赛不仅仅检验着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还展现出职业学校师生们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熟练的职业技能;也会像杠杆一样促动职业教育各个方面的改革。经过这些年技能竞赛的不断调整,项目更加紧贴区域、贴紧产业发展。技能竞赛项目任务的设置常常是源于企业生产实际工作,是学生们在未来将要从事的业中的工作任务,在竞赛项目中创设模拟的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过程知识、技能和经验。

我们不仅对职业技术岗位和技能竞赛项目的设置进行了充分调研和分析,还分析了职业技术岗位中工人的工作任务和技能竞赛学生的项目任务,最后还对课程所教授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先是修订了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符合技能形成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将课程建设和技能竞赛项目任务分解有机结合,确定课程建设必须集合就业岗位的集群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体现基本性、前瞻性、普及性、工作性。

以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改革为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成三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这里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德育、文化类、工具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今后所任职岗位的基础知识以及今后在工作岗位群范围内具有一定的转岗适应能力,这部分课程具有普适性,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从事相关职业技术岗位群所必需的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必修课程是针对某一项或某几项专业能力开设的强化性的技术课程。结合技能竞赛项目的分析,我们把对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能力、技术能力、实战能力。基础能力主要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及科学与人文素养,实验操作部分强调工艺化;技术能力指在光、机、电于一体的现代机械系统中技术的专项能力,如应用单片机技术的能力、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的能力等,关键点是项目化;实战能力指综合应用各种专项技术的能力,如对机电一体化整个系统的装调维修能力,强调要企业化。这些专业技术能力在技能竞赛中均有体现,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的应用能力在电气安装与调试、光机电一体化的比赛中是主要能力之一。要强调构建突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培养主线的课程整体结构。

三、引入技能竞赛项目,实现对课程实施的改革

引入技能竞赛的初衷是引起职业院校领导重视技能训练,并提高所有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PLC控制系统的装调与维修是维修电工高级工职业能力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PLC编程及应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这门课程可以说是技能竞赛中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的动作是靠PLC技术来控制的。这门课程的改革正是着眼于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同时遵循技能性人才专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式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整个课程涵盖8个项目、26个分任务,将对三菱FX2N系列PLC的认识、逻辑指令编程、状态编程的基本方法、功能指令的应用结合工作任务逐步展开,任务设计由浅入深。其中,项目三物料分拣系统的控制是该项目技能竞赛中常见的一项内容,这里我们仿照技能竞赛题目,设置项目课程中的情景模式。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认真分析工作任务,将在每个工作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介绍,然后应用在相应的工作任务中,让学生体会“做中学、学中做”“学以致用”,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在整个项目课程的建设中,我们还注重将人文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相结合。经过两届学生的尝试,发现经过改革后的课程更受学生的欢迎。从一些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在课题选择时都会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载体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开展毕业设计,这充分说明该课程已经“深入人心”。经过对毕业学生回访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能把在校所学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技术应用到工作中去。

我们还利用维修电工158G、156A设备,开发电钳工课程,将原先的课程设置中钳工技术训练(含机械拆装)这门实训课程更加贴近机电一体化专业,不再是简单机械地把课程生搬硬套过来。并根据省赛和国赛的项目要求,开发了若干的教学任务书,不断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

四、引入技能竞赛评价方式,完善课程的多元评价

竞赛设置的任务往往还关注着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关注着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的联系。技能竞赛对参赛选手竞赛成绩的评价也是按职业岗位考核评价方式来进行的,针对工作任务中的各知识点与技能点设计出相关的评分细则。其次,竞赛中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很高,除了理论考试时会出现关于职业道德的考题,在操作现场更是会强调职业道德和安全意识的考核,一般要占到总分的10%左右,可见对这些职业素养的重视。这些都在促使职业学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定位,也有利于职业学校课程内容的调整,有效地指导了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相互衔接,全面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

在课程实施中引入技能竞赛的评价体制,使得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进行结合;建立多样化评价方式,即通过现场操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成果演示、作品评价等质性评价,笔试、答辩、设计等量性评价和完成企业项目或任务的最终产品的态度、各项技术指标的测量和鉴定等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通常许多项目技能竞赛的最后环节会要求学生对所完成项目进行自我展示。结合这一环节,我校的技能训练类课程在实施考核评价时均增加了这个让学生阐述任务完成情况的环节,教师提出功能要求,学生分项操作示范然后评价,还将任务书的阅读等内容融入评价指标,考查学生对任务观察和分析能力,完善了多元评价的体系。

技能竞赛既有利于学生选手获得生产与生活的各种经验,还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引导职业院校全面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实践表明,在技能竞赛引领下的高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的效果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认为技能竞赛成果向教学的转化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技能竞赛的项目不是简单的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技能竞赛的训练方法也不是简单的移植,关键是要把握技能竞赛体现的理念,即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为此我们将通过研究技能竞赛的项目,合理分解大赛项目中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融入课程体系和若干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想真正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必须将职业学校的技能竞赛与课程建设进行有机融合,以竞赛项目的课程教学试点为抓手,促使技能竞赛成果向相关专业技能教学转化,推进以项目教学为重点的教学改革,构建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教学体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篇2

一、“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框架

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是我院会计专业在“定岗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以行动导向课程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不断摸索实践而探索出的新课程改革思路。它的基本思想在于谋求学习场景与工作场景的深度、全方位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表象上的,如以企业典型任务为基础,在会计课堂上营造出相对逼真的工作实景。实质上,它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首次融合;二是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的二次融合。通过这种双向融合,实现典型工作任务的更新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效果。它的基本模式如图所示:

基于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的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模式

二、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下《成本核算实务》课程改革思路

如上图所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关键,在于构建起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二次融合机制,实现典型任务的动态更新与完善。为此,《成本核算实务》课程改革主要分两大过程、五个步骤。

(一)过程一:工作场景课堂场景

该阶段以会计部门成本核算岗位分析为起点,依据岗位不同的能力要求,对成本核算的工作内容进行提炼、组合、优化,使其成为可供教学使用的学习单元,并通过学习情境的开发,实现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首次融合。

1.成本核算岗位分析调研

岗位工作分析是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起点,直接关系到能否归纳、提取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为此,成本核算实务的岗位分析,应密切围绕高职会计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如中小制造型企业、记账公司等展开。教师通过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核算级次企业的一线“多维度”调研,对成本核算的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汇总、归类,形成具有典型性、独立性特征的目标岗位或岗位群。如以中小制造型企业为例,成本核算活动主要涉及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计算以及简单成本管理三大内容,因此,相应岗位工作内容可分为费用归集、成本计算、成本管理三大类。

教师调研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单位类型要覆盖学生就业岗位,以便提炼成本核算岗位的共性工作任务;二是访谈对象层次要多样化,如:既要对材料收发员、初级核算员进行访谈,又要对成本核算业务主管、财务经理等进行访谈,以获取不同从业者关于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信息;三是现场观察一线员工的业务处理过程。以成本核算员岗位为例,岗位工作分析应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展开:首先,通过成本核算员访谈、成本主管、财务经理座谈等途径,了解成本核算员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日常工作内容等;

其次,现场观察成本核算员的常规业务处理,如:原辅材料、工资薪金及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过程,对岗位中大量出现的、有代表性的任务做好总结。

2.成本核算岗位典型任务提炼

通过岗位工作分析,调研者获得大量有关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信息,接下来应对所接触到的工作任务进行汇总和梳理,以提炼反映该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如以成本核算员业务岗为例,调研者把单一要素费用的归集与核算内容集中在一起,形成“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任务集合。接下来,通过与成本核算员讨论,了解完成任务集合的关键四项能力,即: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折旧及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而上述关键四项能力所对应的常规业务,即为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设计者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教学规律,按照逻辑次序,对上述四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和加工。

3.《成本核算实务》学习单元策划

学习单元策划,是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有机衔接的关键。它是在工作任务提炼的基础上,把工作场景的典型任务加工为可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素材。以成本核算员“要素费用归集分配”任务为例,在进行学习单元策划时应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学习目标:根据现场调研所归纳出的专业核心能力来描述。二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学习内容:材料核算员常规工作中的四大典型任务组成。三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学习时间:根据《成本核算实务》整体性教学设计安排来分配。

4.《成本核算实务》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工作场景的课堂复制,是学生对岗位工作内容的最初体验。为此,学习情境设计,应体现目标岗位典型任务训练,让学生在对任务的具体操作中,初步体验并最终掌握学习单元中所确立的各项能力目标。以成本核算员岗为例,在“要素费用归集分配”单元的学习情境设计上,要以典型任务为模板,确立了四大主题学习情境: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折旧及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每个主题学习情境,按照“典型任务导入―预备知识讲解―任务分析与完成―总结评价”四个步骤来组织课堂教学。

(二)过程二:课堂场景工作场景

阶段二是成本核算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检验、更新过程。由于企业岗位工作的内容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不能构建起典型任务的更新机制,则随着时间的迁移,势必会造成课堂场景的学习情境与真实工作场景的脱节,导致学非所用,降低人才培养效果。为此,《成本核算实务》的典型工作任务,应定期与企业成本核算岗位任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对过时、陈旧的内容及时删减,对新出现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任务进行补充完善,实现学习单元与学习情境的动态更新、调整,使课堂实景与工作实景保持高度耦合,从而保证成本核算岗位会计人才的培养效果。

实践中,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二次融合可采取多种途径。既可以采取“主动型”融合,如:教师通过定岗实习指导、挂职锻炼、

单位走访等途径,主动调查成本核算岗位的典型任务、职业能力等关键信息的变化情况;也可以采取“被动型”融合,如:通过与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实习基地等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岗位信息不定期沟通,被动获得关于成本核算岗位工作内容的最新反馈。值得注意的是,为保持典型任务的时效性,教师应根据岗位特点,合理确定更新周期与频次。以《成本核算实务》课程为例,由于成本核算方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更新周期以一年一次为宜。

三、《成本核算实务》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特色

同传统理实一体模式相比,《成本核算实务》的校企双向实景融合模式,实现了课程开发与课程更新的综合一体化,避免了由于岗位动态变化所带来的学用脱节问题,构建起了封闭、自循环的新课程模式。课程设计者,通过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二次融合,可及时了解成本核算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变化情况,实现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的动态更新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田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下《税收实务》课程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2(4):92-93.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7-9.

[3]申荣卫,台晓红.以行动为导向的“理实一体”课程开发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26-27.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43-03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工作之一[1],各高校师资和学生水平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完全相同,所采取的方法也各有千秋。西南交通大学曾采取制订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造就教学创新团队等措施[2];武汉大学提出计算机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小班制培养方法[3]。课程设计能够培养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可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沈阳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采取了二者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计算机学科竞赛简介

近年来各个学科都陆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学科竞赛,和计算机学科相关的竞赛分为3类,分别是算法类、软件应用开发类和硬件开发类。其中算法类竞赛的典型代表是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4,5];软件应用开发类包括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移动应用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6,7]、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硬件开发类代表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8,9]。上述竞赛由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政府和相关公司多方主办,竞赛项目涉及本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并激发创新精神有很大的帮助。但由于多数学生缺少参赛经验,缺乏自信,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参赛学生人数并不多,失去了提高自身能力的非常好的机会。如何将学科竞赛引入到日常教学中,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而不是仅局限于极少一部分学生,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计现状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是对学生进行的比较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工程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个主要环节,不同的课程设计有不同的方法,例如中山大学提出计算机信息类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方法[10],湖南大学提出基于ISP技术的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实施方法[1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本科专业分成四个方向,分别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对各个方向分别给出了6个课程设计范例[12],见表1。

不同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不一样,开设的课程设计也不完全相同,我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从第2学期至第7学期各有一门作为单独课程开设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分别是计算机程序设计实践、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数据库与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算法课程设计及专业课程设计。传统的课程设计存在题目比较陈旧、学生合作意识差、成绩评定主要由教师决定等问题。

三、学科竞赛和课程设计融合方法

课程设计是学科竞赛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相应课程知识,才能有机会参加学科竞赛,竞赛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具有更多的创新思想。例如数据结构和算法课程设计与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相互促进。

下面以我校《数据库与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为例,说明学科竞赛与课程设计相融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施过程。该课程设计是学习完《数据库原理》和《软件工程》课程后实践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能在3周时间内将理论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开发一个小型信息系统。

1.团队成员取长补短的优化组队原则。计算机学科的竞赛通常以团队的方式组织,如果团队成员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整体的力量将会更加强大。组长要负责总体协调,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技术人员要负责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文档编写人员要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答辩人员要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组合方式可以使学生互相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在课程设计中我们也采取这种优化组队方式,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愿组合,教师考查各组学生情况后,再进行适当调整。

2.精选历届竞赛题目或自选创新题目。题目确定有两种方式:一是从以往的计算机学科竞赛中挑选出符合课程培养目标和学生水平的竞赛题目;二是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己确定题目,教师把关确认题目的合理性、实现的可行性和工作量等问题。要求每队一题,题目不能相同。

3.项目组给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学生根据所选题目通过网络和书籍查找相关资料,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课题进行仔细分析,同时需要了解软件用户实际需求,可以把同学或教师当作用户,进行需求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进行方案论证,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测试方案等几个方面。

4.组间互评,论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每个小组以答辩的方式进行方案汇报,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一起对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和指导。组间的互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有主人的感觉,他们既是参赛者又是评委,这样大家可以取长补短,意见也更加全面。

5.以团队为单位的项目研发与测试。即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阶段,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编程和系统测试。教师定期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组内学生一起讨论,对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6.以团队为单位的项目展示与组间评价。学生完成整个项目后,各个小组将撰写项目报告,提交最终作品并进行答辩,接受包含指导教师在内的验收教师组和学生组间互评。这个环节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项目研发水平、总结表达等能力,观察团对成员实践过程中在设计、编码、测试等方面的亮点。此过程主要强调以团队为单位的评价,按照科技竞赛比赛规则,通过比较各组作品以及答辩过程评出小组等级。

7.以个人为单位的组内成员互评、自评。每个学生在小组内发挥的作用和大小不同,贡献也不同,课程设计最后的成绩也不同。小组成员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公正地给出每个成员(包括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及他人在组中发挥的作用,互相了解优势和劣势。

8.选拔优秀学生团队和作品。评选出优秀作品,在教师指导下进一步进行完善,准备参加计算机学科相关科技竞赛。

四、学科竞赛和课程设计融合成果

学科竞赛和课程设计的融合,可以使双方都受益,二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

采取上述方法进行的学生培养,既可以使优秀团队脱颖而出,为参加上一级比赛做好准备,使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好成绩,提高学校参与竞赛的人数,提高获奖数量和等级,也可以使绝大多数普通学生在各个方面得以锻炼,提升专业能力,如方案设计能力、系统开发能力和集成调试能力等,提升非专业能力,如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PPT制作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并让其感觉到只要通过努力并做好充分的准备,竞赛的难度是没有那么大的,提高参赛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联合主办,包括软件应用与开发类、软件服务外包类等小类,我校在2012年只报名参加了一项省赛,2013―2014年,我们将课程设计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相结合,取得了如下成绩,如表2所示。可见学科竞赛和课程设计的融合,促进了参赛数量和获奖等级的提高。

五、结语

计算机学科竞赛和课程设计相融合的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课程设计模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科技竞赛校内推荐方法。传统的推荐模式是学生接到竞赛通知后,自行组队参加比赛,存在的问题是竞赛准备时间短、作品不完善,另外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直接参加竞赛,对比赛的规则和要求没有经验,获奖的概率小,获奖的等级低。通过课程设计系统地创新性培养,提前选拔优秀团队并进一步重点培养代表学校参加校外竞赛,可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在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时综合了组间评价、组内成员互评和自评,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促进了组内和组间学生的交流合作。

参考文献:

[1]孙莉,朱国进,石秀金.计算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7):15-18.

[2]杨燕,张翠芳,曾华.国家创新体系下计算机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9,(19):21-23.

[3]余P,王丽娜,代永平.计算机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小班制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4,(15):31-33.

[4]杨松涛,李晶.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中的计算思维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174-176.

[5]琚生根,廖勇,周刚,等.ACM竞赛与实验教学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5):125-126,131.

[6]崔杰,仲红,石润华.依托信息安全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3,(7):92-94.

[7]李雪梅,曹晟,周世杰,等.以信息安全竞赛为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6):320-322.

[8]刁鸣,王松武,李海波.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实施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9):127-129.

[9]蒋力立,彭端,杜宇上.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1):156-159.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Several Thoughts on Graduation Design (Paper) Projects of Mechanical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ajors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LIU Dan, LI Shaobo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3)

Abstract Firstly, the importance of the graduation design (paper)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Guide of Graduation design(paper)work of Guizhou University, the problems of graduation design projects is analyze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graduation design; project

0 引言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 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大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重大命题,因此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懂信息技术,掌握信息在工程中的传递方式与流程,能够对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进行规划、采集、处理和管理的新型两化融合型人才势在必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信息化方向正是基于此需求开设的。由于信息化方向是集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先进设计与制造、计算机、信息与管理等技术的综合叉学科,与传统的机械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和确定,是毕业设计工作成功与否的第一步,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做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毕业设计从选题、开题到答辩结束,历时数月。毕业设计中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质量完成得如何,均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根据两化融合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和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控制进行探讨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毕业设计选题基本原则

按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南,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首先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能使学生受到全面的科研和专业基本训练。(2)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联系科研、生产、实验室建设或社会实际,促进学、研、产的结合,增加课题的应用价值。(3)体现多样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方面的科研实践训练。(4)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能充分发挥不同水平学生的创造潜能。(5)深度、广度和难度要适当,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按时完成任务。

2 目前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分析近几届毕业生所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本专业方向的选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类:(1)理论研究类:如《基于TRIZ的可拓产品创新设计》(2008届)。(2)机电系统设计类: 如《基于触摸屏和PLC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2010届)。(3)管理信息设计类:如《汽车配件采购管理系统开发》(2010届)。(4)计算机技术研究类:如《基于Web服务器安全防护的用户行为检测方法研究》(2010届)。

分析本专业方向历年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具有以下特点:(1)选题的先进性 :由于信息化方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方向,必须紧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解决问题,本方向的指导教师拟定的题目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科研项目,因此毕业设计选题方面,基本紧跟了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2)选题的唯一性。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应有的、较为全面的训练,强调训练每个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保证了一人一题。此外,本专业方向的选题还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在选题时,采用了尽量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个人发展意愿的方式。(3)选题的创新性。题目的选择具有新意,教研室各位指导教师对每一个选题,都认真进行研究,通过对选题要求的分析,提出选题的方案。并力求做到了:选题有新意、内容有新意、观点有新意、方法有新意、手段有新意。

虽然在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方面,各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严格遵照相关毕业设计的工作指南,但是在实际选题时,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方面,仍然以学生被动选题为主。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都是在教师出题时已经限定。这样的选题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而且大部分学生对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缺乏了解,导致进入毕业设计阶段后,学生进展缓慢,甚至失去兴趣,而是应付性完成。(2)选题随意性较大,选题范围比较广,部分选题缺乏生产实际性。(3)不同教师的所选题目工作量差异较大。某些教师的选题由于来自前沿的科研项目,在选题的时候涉及较多前沿性知识,而学生受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在毕业设计初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新知识。因此出现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毕业设计的情况;而有些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由于对学生状况不太了解,要求完成的工作过于简单,学生没有得到毕业设计环节应得到的工程训练,毕业设计应有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4)学生选题比较盲目。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既不了解设计内容又不完全了解自己的能力,仅凭兴趣或对教师的认可进行选题;同时有部分学生选题时,避难就易,选择自己认为要求比较宽松的指导教师,只求毕业设计顺利通过,等等。(5)片面强调“一生一题”,不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改进建议

(1)以就业为导向。不少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已基本确定未来的就业单位及可能岗位,因此在选题考虑前,充分征求学生意见,尽量选择与学生未来就业相关的题目或由学生直接选用来自就业单位的实际课题。对已经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应安排科研性比较强的课题,做好进一步从事科研的准备。

(2)在保证课题类型多样化的同时,保证和专业培养目标一致,满足教学要求。在选题控制上,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采用导师组制,进行集体讨论。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设置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并说明每个设置方向侧重培养的能力。原则上企业信息化的选题应该来源于实际的信息化方面的科研项目,根据毕业设计工作量的要求,可以从实际的科研项目中提取相应的小模块确定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题目。题目具体可涉及到CAPP、CAD、CAM、ERP、PDM等企业信息化主要领域的技术问题。在具体选题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但在题目内容设置上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就业倾向,有继续深造愿望的,考虑设计侧重研究型的题目,对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可考虑侧重系统开发、应用。②使学生接触到本专业方向的最新发展趋势与理念。③信息化系统实施也是企业信息化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以前毕业设计选题中,这是一个空白。毕业设计选题时,应该考虑增加与信息化系统选型及实施相关的课题。④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类题目尽量选择与制造业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

(3)在选题方式上,改变传统的指导教师先出题目,再提供学生选择的情况。而应该提前公布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名单和毕业设计老师主要研究方向及历年毕业设计题目主要偏向,由学生选定老师后,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再行出题。指导教师出题时,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有的放矢。如基础较好的同学,安排一定的研究型、创新性题目,而基础薄弱同学,则选择以工程训练为主的课题。

(4)在选题时间上,建议由四年级上学期后期提早至三年级下学期,以方便指导教师与学生充分交流。对于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课题,允许学生提早进入。此外,也便于对于选题知识需求范围超出本专业培养计划的题目,可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新知识。对于开发类题目,针对项目组开发任务需要的技能和技巧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集中培训。

(5)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议在确定选题后,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由指导老师负责联系,将从事学生安排到相关企业和/或软件公司进行1~2个月的毕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企业对实际需要人才的要求,以便自己更好地面向企业进行定位。在软件开发公司的实习期间,学生应该充分融入到具体产品开发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校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工作管理模式,培养软件产品质量观念,为将来从事企业信息化如软件开发打下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储备知识积累。

(6)为了提高本科毕业生写作能力,便于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毕业设计指导的整个过程中,从开始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各个阶段都要求学生必须及时完成相应的开发文档,由指导老师组织进行文档评审,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4 结束语

众所周知,毕业设计选题和毕业设计任务书工作量的确定,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整个设计过程与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毕业设计环节中的首要环节,对培养合格的本科毕业生非常关键。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学生和教师均应充分重视这一过程。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的源头和基础,为了确保大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指导教师一定要切实加强对毕业设计选题的考虑,估算其难度、工作量和覆盖面,列出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研究的核心问题。在指导过程中,做到耐心细致,正确引导。使学生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在毕业设计选题和指导中做到与时俱进,正视问题,积极探索,勇于改革,适应社会的需要,发挥毕业设计环节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自勤,王秀伦,杨志刚等.机械工程信息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4):35-38.

[2] 贵州大学.贵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南.2011.

篇5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历史机遇,发挥好“桥头堡”作用,在“十四五”中展现新作为,作好“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为主的非遗文化产业文章,建议发展壮大我区非遗产业良好基础,依托位于安富街道的**陶文化创意产业园、**高新区广富工业园将我区打造成为文、产、旅融合发展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通过做大做强“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吸引、辐射带动泸、内、荣、永及川渝周边等地非遗资源集聚,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以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创意产业等协同发展的百亿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推动我区逐步打造成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展示交流中心、人才集聚中心、非遗传承中心、文旅集散中心,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建立一条文化连接纽带,持续推动双城经济圈传统文化产业提档升级,不断提升成渝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互联互通水平。

一、文创产业相关背景

(一)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以文化根基的新园区

创意产业中心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载体,其形成包括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二要有鲜明的文化形象,三要有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四要有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种功能。

(三)发展理念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性、创意性、产业性三个基本特点。根据**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建设文创产业中心路径的发展理念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即: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围绕上述基本要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发展理念为:绿色、智慧、活力。

绿色主要是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走生态优美、节能低碳之路。

智慧主要是指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时代潮流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注重搭建创意经济的平台,把集聚创意人才和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活力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形成和壮大文化创意的产业链,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群,为**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发展引擎。

二、**打造双城经济圈文创产业中心发展优势

我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安富境内陶产业和陶文化在全市乃至川渝两地范围内一枝独秀,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良好条件。

(一) 深厚的文化优势

**素来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特色产业方兴未艾,陶器、折扇、夏布等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产业链相对完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 独特的品牌优势

安富是中国的三大陶都,是中国四大名陶的主产地,陶业发展历史悠久。数百年来陶文化从未间断,是川渝两地不可多得的陶文化重镇。2010年,**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陶列入重庆首届“巴渝十二品”。

安富作为川渝两地陆路要冲,是巴蜀文化的交流融合地,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辛亥文化、抗战文化、兰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相互交织,五里长街、烧酒房、寨子山、鸦屿河、生态园等多种文化载体相辅相成,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先天优势。

(三) 蓬勃的产业优势

近年来,**把非遗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而且实现良好的开发利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产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成功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处、示范基地4处,重庆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处、非遗传承教育基地7处,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14处。

(四) 便捷的区位优势

**是重庆的“西大门”,正好处于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是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具有“东西传递”、“双向开发”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成渝合作的“桥头堡”,不仅可以直接辐射四川、重庆两地,还可间接辐射云南、贵州、陕西、湖北、湖南5个省市,辐射人口3.69亿人。成渝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客运专线贯穿境内,成渝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后,大大缩短了**与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至重庆20分钟、至成都40分钟)。

“潼荣高速公路”在**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开设出口,**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距泸州深水港码头50公里,距四川第二大机场—云龙机场仅20公里,往北可融入陕西、山西高速公路网,往南可融入云南、贵州高速公路网,往东可融入湖南、湖北高速路网,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与此相对的是,川渝两地已进入文化消费井喷期,但相关产业或者说集聚产业群还未形成,周边城市也处于各自为政阶段,在打造文化中心工作方面还属于空白,具有异军突起的可操作性。

三、存在问题、现状

(一)现状

目前,全区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0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88名。吸引区外国家级、省市级大师设立工作室15个,吸引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1500余名,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产业共计7万余人。非遗文化产业初见雏形,2017年底,文化企业数2500余户,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三大国家级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及关联产业产值近60亿元。

(二)问题:

一是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效应未进一步体现;二是文创产业体量小,产品体系单一,价格普遍偏高;三是集聚效应不明显,我区范围内的非遗产业分布都较为分散,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四是人才培养、传承问题;五是文化多创意少,产品附加值低。

四、关于抢抓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意见建议

1.将“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或“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纳入我区“十四五规划”并争取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

2.加快实现文产旅融合发展。按照笔者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接二连三”的产业,既可以是狭义上的文化创意设计、知识版权等相关产业,又可以是将文化创意物化制造出来的相关实体制造业,是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要搭建政企共商新渠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本土的企业走出去,组织非遗文化企业和产品亮相国际、国内的各大展会,并给予其一定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要鼓励文创类的企业进驻**文创园区,吸引麻织品、陶器、折扇等“老字号”入驻,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给予各类补助。二是要创新城市形象传播方式,要重点考虑年轻化和时尚化的受众群体,结合年轻人喜爱的传播方式,利用“抖音”等平台策划打造非遗“网红”,同时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综合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探索事件营销、活动营销及渠道营销等旅游营销方式,增强**文创品牌的影响力。

3.打造双城经济圈特色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策划组织周边市区来荣开展特色文旅活动,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例如把**陶文化艺术节上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艺术节,并成为永久举办地,每两年常态化开展;同时用好国家级综合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成渝两地文化交流、培训活动,整合现有文化相关技能比赛、交流活动等,将每年一次举办的**陶职业技能大赛上升为双城经济圈非遗职业技能大赛,持续吸引非遗人才、文化创业产业人才来荣交流、发展。

篇6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党提出的建设新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路。所谓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程度,现阶段我国应把实施城乡建设融合、产业融合和工农融合作为推进城乡融合进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着力点。

一是推进城乡建设融合。就是重视城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的规划建设的做法,把县域范围内的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在统一规划、明确各个区域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设置,有效整合城乡资源,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以推动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二是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如果没有产业作为基础,城乡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过去一段时间,在快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以城带乡的口号推动下,各地轰轰烈烈地建起了一些开发区和小城镇,其中有很多由于没有产业支撑,缺乏人气、商流、物流,发展难以为继。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县域内城乡经济发展规划,调整城乡的产业布局,促进城乡市场统一开放、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尤其是推进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扩散,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以实现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全面发展。

三是推进工农融合。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公平就业。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通过诸多降低城市落户门槛的措施,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为推动上述“三大融合”的快速实现,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快制度创新。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要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要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要推进社会保障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要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篇7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1)01-0027-0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起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体制机制。西部地区要在今后十年内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必须克服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基本障碍,不断探索有效的一体化模式与途径。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可以区分四个要素或驱动轮:城乡一体化的制度结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激励结构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能力结构建设。就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看,前两项是核心和前提,后两项对其有促进作用和制约性。考虑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的统一性,对这四个驱动轮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同步的过程。本文将运用新发展经济学的“制度一激励一组织一能力”框架,对西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要素进行分析,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一种系统性的解决思路。

一、以制度结构一体化为支撑平台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根源于传统发展战略的失误,我国城市与农村存在制度和待遇的不平等问题,形成农村发展农业,城市发展工业的格局,在产业进入制度、融资制度、户籍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同,造成农村经济社会制度变迁中存在着“脱节”与“空挡”,是造成三农问题的重要制度原因。因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就是农村与城市的制度结构如何结合成为一体化的制度体系问题。

由于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市场化程度高、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现代化、市场化程度较低,从区域角度看中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制度现代化、市场化与规范化程度较高,西部地区较落后。这种特点决定了西部地区在城乡制度结构一体化上,不能完全依赖大中型城市,而是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城镇为平台逐渐推进。城乡制度一体化主要是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市民支持农民,进而提高弱者的收入水平、公平满足城乡社会成员的经济社会需求与福利,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为根本目标,通过城市制度结构改造和重组农村制度结构,改变制度规则自身的二元体系,把原来的二元性制度规则代之以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规则,使农村制度平台得以重构,为后改革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制度基础。相应的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规范,要包括经济制度中的一体化规范、社会制度中的一体化规范、行政制度中的一体化规范等内容,其设置和创新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化、现代化展开,按照减少制度创新的成本和提高收益的原则,既注重规范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使其内部结构协调一致,使之成为一个有效存在与运转的制度整体。在制度一体化的内容上,要依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同基础上,把农村产权制度和市场制度的现代化作为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资本化的动力,遵循制度变迁与创新的基本规律,先产业后农业,既要分步实施又系统布局,既引入创新的制度要素,又作好要素的系统耦合,使制度的创设与功能发挥有效协调,形成城乡一体化、现代化的经济制度架构。在做好经济制度一体化的同时推进社会与行政制度一体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行政理念为依据,根据后改革时代的要求不断调适社会行政制度规范的架构和要素系统,通过组织、设备、标识、行为人等制度角色系统的重构和创新,坚决打破前改革时代城乡分割的制度结构格局,建立统一的制度架构。

二、以激励结构一体化为基本方向

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实质和基本动力是城乡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的建设。要完善城乡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的功能发挥,突破各自的传统范围相互结合,促进激励功能的现代化、融合化,构成一体化的激励体系,确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的基本方向。根据激励结构的内容和功能,可将这个融合过程分解为经济、社会与行政三个子结构的融合。

首先,以经济激励的融合作为城乡两大区域激励结构融合的基础层次。我国农村经济的激励结构大体有两种类型或具有二元特征:一是基于集体所有权的经济组织、行为人,如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所面临的激励结构;另一类是依托使用权和经营权的经济行为人,如联产承包户群体所面临的激励结构。相应地,城市经济存在依托所有权的经济组织(如国有制、城市集体所有制、三资企业等)所面临的激励结构,与依托使用权和经营权的经济行为人(如公司化、合作化、承包制、租赁制等经济组织)所面临的激励结构。西部地区要在确保农村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进行城乡激励结构的融合,必须在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层面有所创新。从后改革时代的基本要求看,按照是否以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为载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形:第一,以土地之外农业生产资料为平台者,可借鉴城市经济激励结构设计,以市场化模式为主。第二,以土地为平台者的激励结构设计,在同城市经济结合时,必须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导向出发,有步骤、分阶段改变城市偏向型二元化土地产权制度,推进激励结构一体化、现代化进程。即对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主体、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社、农业企业公司等,在与城市的各种经济组织结合时,一方面要采取市场化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对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探索发展农村土地合作社新形式,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以在承包制基础上对农民家庭形成新的激励结构,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激励基础。

其次,把社会激励的一体化作为城乡社会经济激励结构融合的服务与保障层次。城乡经济激励结构的一体化、市场化,虽然深化了人们经济活动的激励空间,满足生产经营性活动市场化、现代化的激励需求,但经济活动激励需求满足之后,必然会产生社会活动的激励需求,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文化、休闲等生活方式方面,社会优抚与社会保障等非市场权利体系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的满足与解决,依靠传统的相对分割的城乡激励结构的有限功能,无法完成后改革时代社会激励结构一体化的任务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新和谐观,要建立包括市场权利和非市场权利(如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权利)在内的城乡统一权利体系,特别是把其中的非市场权利作为建立正确的社会激励结构的前提,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激励结构融合的进程。

再次,把行政激励一体化作为经济社会激励一体化的中枢层次。要打破原有激励结构分割,建立城乡行政体制与机制的一体化平台,在城乡行政激励结构的融合中,整合、管理、创制与服务于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的融合。从后改革时代的要求看,我国城市所形成的行政体制和激励结构,今后其发展主要是一个逐步完善的问题。但是,由于目前农村行政组织的体制与机制实际上是前改革时代城市同类型体制与机制的复

制与同构化,经济、社会功能纠结一体,现代化程度低,加之农村人口数量与需求限制,缺乏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其效率与功能发挥并不理想,变革不仅滞后而且缓慢。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仍然存在分割的现实,城乡行政体制与机制的一体化,必然既涉及同一地区不同部门激励结构的横向融合,又涉及城乡不同地区同类部门激励结构的纵向融合两类,由于前一类结合是关联性部门的激励结构重构,后一种结合是地域间的功能协调机制的确立,应首先推进前者然后推进后者。首先,要以农村乡镇或县级小城镇为基点,推进行政体制的分工深化与流程再造,构建经济与社会激励结构城乡一体化的基础。然后,区分以大中型城市为主的经济社会区、以小城镇为主的经济社会区两种类型,在推进区域内行政、经济、社会激励结构系统化的基础上,坚决打破不同区域的行政界限,为激励结构融合创造相适应的组织和群体系统支持,最终构建城乡统一的激励系统。总之,激励结构一体化将使城市中全方位的现代激励结构发散辐射到农村,形成网络化激励模式,扩大城乡经济社会主体的活动舞台。

三、以组织结构一体化为实体基础

城乡经济社会组织运行的一体化是体制机制建设的纽带。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离不开城乡经济社会组织的一体化和现代化。如果说制度和激励的一体化是体制机制建设中的“制”,则城乡经济社会组织的一体化是体制机制建设的“体”。组织一体化的具体过程,要通过还权于民,“确权到户”,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制度的连接顺利进行,使组织之体与制度之制相互耦合。

基于中国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组织发育不平衡,从东到西递减的事实,按照新发展经济学中的竞争优势理论,应通过合作社、经营网络等组织形式,提高农村、农业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村创造出可持续的增收手段和财产性收入,逐渐生成能够与公司企业平等竞争的现代农业组织。要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平获取生产要素的机会和机制,在培养职业化农民的基础上,进而培育壮大一批产品特色明显、带动面广、市场竞争力强、运行机制健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带动作用,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要以农民组织为中介,以政府和农民组织的合作为前提,构建政府――农民组织――农户的协作链,并通过公共选择机制形成崭新的治理结构,完善基层农村经济社会组织架构。要根据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求,通过土地使用、新农村建设、运输、通讯设施建设等,健全中心城区―中心城镇―小城镇的体系结构,形成布局合理,有效连接的城乡网格结构,探索网格化、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组织模式。

四、以能力结构一体化为发展动力

对农民还权赋能,对农村微观基础加以再造,实现城乡经济主体能力结构一体化是西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的发展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要以提高农民能力为前提,以农民而不仅是政府为一体化的主体。首先,加强城市向周边乡村辐射和渗透,建设适应于网格化模式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坚实平台。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建设,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布局合理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农村信息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加强产业、产品、技术、资本的关联度,促进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的加速形成,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实现城乡基本物质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其次,要加强推进城乡市场的有机衔接,实现城乡市场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进而推进城乡市场赋权体系或能力的均等化。要改变城市导向的金融资源配置体制,推动金融市场一体化,减少市场失灵所致的农村金融资源稀缺。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创业办厂,取消各种歧视性准入限制,同时,为本地创业或跨地创业的企业家活动安排好新型产业集聚和剩余劳动力流动与吸纳,促进劳动力转移和配置更为彻底高效。再次,要大力解决农村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薄弱这一基础性问题,夯实城乡一体化的能力基础,不断培育乡村发展的主体和能力。树立小农社会化的新农村发展观,推进社会立法,将农村、农业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实施社会保护。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培养农民的基本技能,引导更多农民学习一定科技文化知识,掌握一门致富就业本领,拥有一个相对稳定职业,使其更好应对一体化的挑战与机遇。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改变单一依靠土地作为农民基本保障的落后局面,实行基本养老、医疗、社保、社会救助等城乡全覆盖,大力推进城乡非市场权利体系或能力的均等化。

总之,在新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由能力结构一体化、组织结构一体化、激励结构一体化和制度结构一体化四个子系统为要件构成,四者分别从支撑平台、基本方向、实体基础、能力体系、发展动力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模式和架构,将这些子系统的建设在分头推进的基础上加以相互协调统一,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提供一个可行路径。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09JZD0029)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8ZD027)的前期成果。

参考文献:

[1]任保平,“后改革时代的主要矛盾、改革趋向及其重点”[J],新华文摘,2010,(15)

[2]任保平,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制度、激励、组织和能力视角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白永秀,任保平,未来三十年改革主题判断和路径选择[J],改革,2010,(01)

[4]桑加亚・拉尔,《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成功的解释》,《发展经济学的前言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5]薛敏兴,我国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模式与路径选择的社会学思考[J],理论导刊,2009,(05)

[6]魏礼群,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J],求是,2008,(20)

篇8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4-0010-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逐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而言,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关系进行科学判断和客观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乡融合的基本概念

人类社会的城乡发展史基本上可概况为这样一个过程:原野集聚―乡村定居―孕育城市―城乡分化―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融合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方向。所谓融合,是指以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城乡之间相互依赖、合作密切、结构合理的发展关系。融合并不是要消除城乡差别,而是在保留城市和乡村两种人类聚集形态的前提下,城市与乡村相互渗透,组成关系密切、彼此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城市一乡村复合系统。这一系统是在保持城市和乡村特色的前提下,不同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空间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学者概括说,城乡融合的理想状态是:在经济层面上,使生产要素在城乡地域空间上、不同产业间通畅而有序地流动,促使城乡经济持续发展;在社会层面上,公平地调整城乡两大集团的利益分配,缩小城乡差距;在生态层面上,将城乡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纳入空间上共建、共有、共享、可持续的城乡生态系统;在文化层面上,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用公认、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将乡土观念和现代城市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中部地区城乡融合的现状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其城乡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根据2005年中部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数据,中部六省城市化率最高的湖北省也仅为43.2%,最低的河南省为30.65%,整体城市化水平都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大的为安徽省40.94%,最低的河南省仅为29.93%。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人均GDP最高的为山西省12321元,最低的安徽省为8810元。城乡收入差距都较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最大的为江西省3.21。最低的湖北省也达到2.8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之差最大的为湖南省,达到16.2%。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别也很大,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与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之和的比值最大的为江西省0.35,最小的为山西省0.09,江西省的二元劳动生产率为山西省的3.9倍。可见,中部各省城乡融合发展的特征与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别。如何综合地衡量一个地区城乡融合关系,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三、城乡融合的度量方法

迄今为止,国内对城乡融合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大多数是集中在对其概念的探讨和实现对策的研究上,从定量上分析城乡融合程度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分析方法,建立城乡融合指标体系,并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给出各地区城乡融合的横向比较。

(一)城乡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采用量化手段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根据城乡关系融合的终极目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集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融合的发展状态,并可以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相互融合、发展的水平。指标体系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有:(1)科学性和全面性;(2)适用性和可行性;(3)区域性和可比性;(4)统计性和灵活性。

(二)建立评价城乡融合的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对众多相关指标进行选择,确定城乡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个子系统、16个单项考核指标。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三个方面来综合衡量一个地区的城乡融合程度。

经济发展方面选取以下指标:X11为人均GDP(元),X12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13为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亿元),X14为二元劳动生产率之比,X15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

社会发展方面选取下列指标:X21为人口自然增长率(‰),X22为城镇人口比重(%),X23为养老保险覆盖率(%),X24为每万人拥有病床数(张),X25为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差,X26为人均邮电业务量(元/人)。

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指标包括:X31为城镇登记失业率(%),X32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33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之比,X34为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差(平方米),X35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

(三)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是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的综合。

1.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主成分分析法是研究如何将多变量简化为较少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是对多维变量进行降维,降维后的变量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并能反映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使信息的损失最小,但对原变量的综合解释力较强。

该方法是通过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率来表示变量的作用,可避免在系统分析中对权重的主观判断,使权重的分配更合理,尽可能地减少重叠信息的不良影响,克服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使系统分析简化。

假设有样本容量为n的p个变量,通过变换将原变量Xi转换成一组新的特征值――主成分(用F表示)。主成分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且具有正交特征,即将x1,x2,…,xp综合成m(m

2.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

对一个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一个综合值,但无法根据各子系统的不同来分别进行分析,因此,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进行改进,先对各个子系统运用一次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得到各子系统的得分,然后对各子系统分别赋予等权重,进行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城乡融合系统的综合得分。用城乡融合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值,其值的高低,综合反映了城乡融合关系发展的程度。其函数用线性加权和表示为: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

根据以上选取的指标体系,本文收集了2005年中部六省即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的相应指标数值。首先,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其次,用取倒数的方法,把逆指标数据正指标化。然后,把正指标化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二)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对城乡融合的三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

1.经济发展方面

对经济发展子系统指标层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方差累积贡献率≥85%的选取标准,选取了三个主成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X11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之比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和经济结构方面。第二主成分在X15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方面有较大载荷,反映城乡经济差距方面。第三主成分在X11人均GDP上有较大载荷,反映整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方面。

中部各省份经济子系统各主成分得分及排序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在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和经济结构方面,江西居第一位,其次是安徽,第三是湖北,体现江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对于中部其他省份还较有优势。在城乡经济差距方面,河南居第一位,江西、湖北分列第二、第三位,表明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就地区的经济实力而言,湖北、山西、湖南分列前三位。

对经济子系统综合评价而言,江西省列第一,湖北省列第二,其他省份相对落后。

2.社会发展方面

在社会发展子系统中,我们选取了两个主成分f21和f22,得到?λ1=3.173,方差贡献率为52.89%;λ2=1.923,方差贡献率为32.043%;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93%。

可见,第一主成分在X23养老保险覆盖率、X22笠城镇人口比重、X26人均邮电业务量及X24每万人拥有病床数上都有较大载荷,反映了社会保障、人口分布、医疗卫生及基础设施方面的状况。第二主成分在X25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差、X21人口自然增长率方面有较大载荷,反映了城乡物价、人口增长速度方面的情况。

就社会保障、人口分布、医疗卫生及基础设施方面来说,湖北省居第一、山西省第二、其他省份较差。在城乡物价、人口增长速度方面,湖北省仍居第一,安徽省、湖南省分列第二、第三位。

社会发展子系统的各地区得分依次为f2=[0.516,-0.598,-0.308,-1.179,1.806,-0.2371。所以,就社会发展子系统综合评价来看,湖北省居第一位,山西省居第二位。

3.人民生活质量方面

生活质量子系统取两个主成分f31和f32,得到λ1=2.297,方差贡献率为45.95%;λ2=1.922,方差贡献率为38.5%;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5%。

第一主成分在X33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之比上载荷较大,第二主成分在X32农民人均纯收入、X31城镇登记失业率上载荷较大。各地区横向比较,第一主成分得分列前三位的省份为湖南、江西、湖北,第二主成分得分列前三位的省份为河南、山西、江西。

生活质量子系统各省份得分依次为:f3=[0.36,-13,0.89,-0.56,0.53,0.79]。从人民生活质量子系统综合评价来看,江西省居第一位,湖南省居第二位,湖北省居第三位,其他三省相对较差。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需要城乡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此处选择三个子系统等权重方法进行加权,并求综合得分,以反映各地区整体城乡融合程度。

由表可看出,在中部六省中,城乡融合度最高的是湖北省,其次是江西省、湖南省,安徽省位于最末位。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城乡融合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各省份城乡融合发展关系的特征及程度。在城乡融合度这个综合指标下,设计了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社会发展及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三个子系统,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就经济子系统综合评价而言,江西居第一位,湖北居第二位,其他省份相对较差。从社会发展子系统综合来看,湖北居第一位,山西居第二位。从整个人民生活质量子系统综合来看,江西居第一位,湖南居第二位,湖北居第三位,其他三省相对较差。从三个子系统综合考虑来看,在中部六省中,城乡融合度得分最高的省份是湖北,其次是江西省,得分最低的是安徽省。各省份可根据自身在各子系统的得分情况找出其的优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加强。

江西省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在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稍显缓慢。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城乡医疗卫生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逐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注意农业与工业的优势互补,利用好江西的丰富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农业经济实力。

篇9

 

关键词: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推进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收录日期:2013年4月8日

一、推进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各级部门不断提升理念,狠抓工作落实,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加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已成为影响陕西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健康发展,影响城乡居民和谐共处,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阻碍因素。因此,就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二、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乡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支撑体系不稳固。经济发展过程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城乡良性互动的前提是处理好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农民与工人的关系,使工农、城乡、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从工农业发展看,2012年陕西生产总值达14,451.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0.16亿元,增长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第二产业增加值8,075.42亿元,增长14.9%,占55.9%;第三产业增加值5,005.6亿元,增长11.5%,占34.6%。第三产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并且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增长。因此,需要调整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释放其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带动优势。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陕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但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城乡基础设施还存在着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问题,导致农村多数地区交通、能源、水利、电力、基本农田等基础建设比较滞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严重老化,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经营效率低下;交通条件落后,仍有许多行政村和自然村不通公路;不少村民尚未喝上自来水;很多偏远地区的通讯、网络仍不到位;没有建立长效的排污处理措施,环境卫生条件差等。由于基础设施的陈旧和落后,导致农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严重制约了陕西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城市向农村拓展以及资金向农村转移的力度,延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城乡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制度体系不健全。近年来,虽然政府相继出台了打破城乡壁垒的许多政策措施,但由于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城乡两个市场仍不能有机融合。一是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导致农民丧失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平择业的机会,农民的就业无法走向社会化;二是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尚未覆盖农村,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要素到农村投资创业、经营农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三是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土地市场化不充分。没有配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政策,造成了集体土地管理相当薄弱,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实施。

 

(四)农村缺乏长期的投入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陕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流向是城市,城市发展相对较快,再加上农村土地要素、资金要素和人才流向城市,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陕西财政收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90%流向城市;金融对“三农”的服务仍有许多不足,银行支工歧农、重工轻农,农村信用社有职无权,功能缺位,统筹城乡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体系;城乡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不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紧缺,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影响陕西统筹城乡发展布局和项目建设的最关键因素。

 

三、推进陕西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城乡一体化实施保障机制,明确城乡统筹工作推进方向。为加快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城乡规划一盘棋,建议以《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为指导,各市、区、县乃至镇结合自身地域及产业特点,在广泛征求各涉农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具体规划,使全省每一处建设用地都有科学明确的规划依据,每一个建设项目都纳入规范细致的规划管理,使城乡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有力手段,为消除束缚城乡融合的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要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城市与农村设施衔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水、电、气、能、路、通讯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快实现硬化路面自然村和村内的全覆盖;加快农村垃圾中转站建设,实现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区县处理”的密闭化管理;二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政府要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建设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积极倡导城市教师进行支教,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三要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市、县各级政府要把培训乡村医生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制定培训计划,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乡村医生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定期组织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到医科类院校或二级、三级医院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缓解农民进城看病难的紧张局面,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三)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衔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元化。一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如何剔除附加在户籍上的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等不合理制度的约束,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公民社会保险登记制度,使陕西广大农民早日实现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积极创造条件,承担起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建立相应的经费统筹保障机制,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制度上的隔离,让农民自由流动、自主择业,享受与城市职工同等的待遇;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加快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大病或住院保险、养老保险以及应急性的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步将农民工社会保障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各种风险给农民工带来的危害,更好地促进城乡劳动者早日实现平等就业。二要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切实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调整商品房供给结构,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比例及土地供应,稳步扩大住房建设规模,积极培育发展县域城镇房地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城镇把有稳定职业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三要针对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贫困户实施再就业援助活动,提供减、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和社区就业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安置等手段,促进就业。四要尽快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按城乡协调、城乡结合的原则,把农村教育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大系统,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和城镇、农村区域内部的教育资源均等化。

 

(四)加快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对统筹城乡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持。一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要明确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坚决杜绝以公共利益为由低价侵占农民耕地,充分保障农民对土地的基本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采取出租、入股、质押、抵押、置换等方式,积极稳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真正做到土地流转规范化、制度化和契约化。二要加快财政支农制度创新。扎实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明确划分省、市、县三级财权和事权,尤其要加大对财政困难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各级财政农村小额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资金政策,加大对自我供给能力弱、财政运行困难县乡的支持力度,提高基本财力保障水平。三要加快农村金融创新。通过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的深化改革,逐步建立以贴息、担保、参股和创业投资为主的多渠道、多方式的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增设分支机构,加快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建房、办农家店等提供信贷支持,以促进陕西经济跨越式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城乡关系 城乡经济互动 发展模式

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和四川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市场联通为纽带、以公共服务为依托来带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带动两地之间的经济互动,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

城市和农村作为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然而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对资源、资金和人才的争夺,从而表现出城乡之间的一种对立和对抗。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不论是偏重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战略,都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农村地区的问题表现为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矛盾。城市地区的问题则表现为市场容量有限,资源匮乏,土地稀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仅仅是城市或农村某个区域的发展所能完成的。

城乡经济互动的内涵和研究现状

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其实质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实质是在明确城乡分工、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城乡经济之间一个双向发展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易斯提出了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典模式,即城市―工业导向模式。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提出了农业城镇发展模式,通过合理的城乡联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新格局是其核心观点。麦吉等人提出了Desakota模式,Desakota是在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空间地域单元。道格拉斯通过对泰国东北部的研究,认为区域城乡经济的共同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城乡经济联系的区域建立的区域网络系统。国内学者认为,应根据资源优势互补原则在不同区域的城乡之间构造协作体系,并强调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曾菊新首次提出了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在实践领域,不同类型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存在着很大不同。

从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来看,更多是将重点集中于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空间模式与布局或者是宏观的政策规划上,而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对城乡不同产业或者行业之间进行经济联系与互动则鲜有研究。

成都市新型城乡经济互动模式构建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国内外关于城乡经济互动的理论一致认为,要消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乡区域不同行业间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因此,根据成都各行业的性质特点,并结合成都农村自身优势和劣势,可将各行业合理的引入到农村,从而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等通过产业引入途径向农村流动。一方面,城市产业的引入可带动乡镇企业集中发展,农村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也可充分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城市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紧张、城市污染等诸多问题。

依据城乡区域的行业差异,可以将城市的行业分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混合型四大类,按照每类行业的特点,并与农村的优劣势结合考虑,设想按照中心发散型(见图1)、点轴联系型(见图2)、网络型(见图3)三种模式来规划各行业在城乡区域间的发展结构,为农村产业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并以政府政策加以引导与推动,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行业互动,最终达到城乡经济互动的目的。

技术密集型行业及农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适用中心发散型。中心发散型是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领头羊,通过将复杂技术分解为多个部分,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产和制造工作分包给乡镇企业,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同时,在城区建立工业园,组装来自不同地方的部件,对分散开的技术加以集成和优化组合。通过这条路径将技术行业引入农村,使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农村产生辐射作用,盘活农村经济。这样,农村和城市各种资源能得到优化配置,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而资源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原始森林生产资料、江河湖海和各种矿产等自然资源。二者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适用点轴联系型。点轴联系型有“一对一”的特点,是以各行业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在合适的乡镇地区建立加工制造分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形成规模生产。农村所产原材料经过加工制造,其价值得以成倍提升,将显著提高农村的经济产出效益。这种将城市产业引进、产品输出的过程,将带动城乡经济的互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混合型行业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自然资源等多种投入要素,因此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可采用网络型。网络型发展模式具有“点与点之间交错互动”的特点,各行业可根据城乡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其自身对资源的需求偏好进行定位,定位后的各点生产的优势产品,再推销到需要此产品的其他点上,从而形成点与点之间的互动。进而以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为支撑,使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一系列活动涉及网络轴线所贯穿的所有区域,在城乡区域内形成整个系统的经济互动。此过程既包括城乡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乡镇与乡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各区域间的经济将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互动。

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投入与产出的特点和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三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结论: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适用于中心发散型模式,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则适用于点轴联系型模式,而混合型行业适用于网络型发展模式。

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进一步深化的意义

城乡经济积极高效地互动联系与发展,将会促进城市土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二元市场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资料可以得出,城乡经济差距大,甚至逐渐拉大,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城乡政策性收入不一样;同时,又不能使城乡要素真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劳动力流动受到严重阻碍,致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而且要充分利用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应该从问题的根本入手,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允许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同时统筹城乡政策,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四川省成都市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以最终实现城乡资源顺畅流动,共享一体化,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首先,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壁垒,促进城乡市场有机融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再次,以城乡经济的互式发展彻底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现象,为我国经济发展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发展, 2007(1)

篇11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6-0031-03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具有重要的推动与协调作用,即把看似相互孤立存在的城市发展与“三农”问题有机地统筹在同一社会经济发展框架之下。在同一地区,如果城乡统筹有效,意味着城市与农村之间能够实现人口的平等流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空间利益的合理划分,亦可称为城乡之间实现了主体统筹、经济统筹和空间统筹。然而,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实现城乡之间各种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还需较长时间。因此,从主体、经济和空间等三个维度厘清城乡统筹在实施过程中所遇瓶颈,并探讨其产生根源,对于加速城乡统筹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重矛盾:城乡统筹之瓶颈

城乡差距是城乡统筹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城乡差距集中体现在城乡收入、城乡教育、城乡社会保障等方面,其共同之处是与城乡主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必然涉及到城乡主体获取利益的权利、支撑城乡主体利益的经济基础以及与城乡主体利益直接相关的生存空间等三个要素,这是各种城乡差距现象背后的本质和决定性因素。

1.城乡主体:身份权利不平等。就城乡主体即农民与市民自身而言,其对利益的感知性与需求性最为直接,然而,获取利益的基本前提是具备获取该种利益的身份与权利,或者说,这种身份与权利本身也是城乡主体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城乡主体统筹意味着城乡居民在身份与权利方面的对等,包括社会身份与地位、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参与权利等。

在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背景下,随着“农民进城”的持续增加,城乡居民在身份与权利方面呈现出差异持续化和分空间差异化的双重特征。前者是指受改革开放前身份社会的影响而沿袭至今的身份标签化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城乡居民在权利上的差异。例如,“城里人”和“乡下人”意味着二者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在同一层次上,以及由此所享受的各种待遇不等,包括教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种资源享有的不公。后者是指随着大批农业户籍人口进城谋生,“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身份权利差异在城市空间内得以延续并产生新的特征,由此使得城乡居民的身份权利差异呈现出在农村和城市两个空间并存的现象。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身份权利不对等自然包括了已有的城乡居民差异,除此之外,就业机会与就业待遇的不平等是城市空间内城乡居民身份权利不对等的新特征。由于农民工多是通过同乡亲友介绍进入城市务工,又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并无一技之长,其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建筑工、清洁工等体力劳动,且流动性强、待遇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长远来看,对于农民工而言,一项工程结束之后,如果没有亲友的介绍就意味着失业,在工地上意外负伤则意味着永久失业。由于农民工所享权利和待遇的有限性,他们并未实现就业和身份的永久性转变,更未在心理上实现“市民化”的定位,这意味着同处一个城市空间的农民工和市民远未达到相互融合的状态。因此,从农村空间和城市空间两个角度同时关注城乡居民的身份权利对等问题是城乡主体统筹的必然要求。

2.城乡经济:形态之分离。城乡经济在城乡主体的利益实现中是基本的支撑因素,因此,理想的城乡经济统筹是通过城乡经济各要素的相互融合,逐步形成共同繁荣的城乡经济局面。在这种现代经济形态中,城乡经济是一个发展共同体,而非相互孤立存在;但这绝不意味着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供养关系或扶植关系,农村经济应该有自身的发展能力。

目前来看,城乡统筹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尽管不少地区在统筹城乡经济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一些主导性因素包括土地、技术、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的重要作用,但城乡经济本身相互分立的情况仍很明显,这突出地表现为农业生产率的低下。以河南省为例,2010年河南省第一产业总产值为3258.09亿元,占全省GDP的14.11%,同年的城镇化率为38.8%,[1]也就是说,占河南省61.2%的农业人口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省GDP的14.11%。对于农民而言,农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把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综合地运用于农业生产当中,并促使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型,将是改善城乡经济形态分离的必然路径。

篇12

2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指标体系设计依据关于区域性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的评价,近些年来我国学者有一定的研究。如杨荣南提出了包括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城乡空间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5个方面,共35个分指标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1];顾益康提出了包括城乡发展度、城乡差异度、城乡协调度3类共42个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估指标化体系[2];修春亮等在研究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时提出了指标体系[3];苏春江在对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包括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城乡差异程度两类共38个指标[4]。但是目前的研究,一是针对西部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没有相关研究;二是从本质上说,城乡一体化发展应该是一个包括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准全面提高以及现代化基本实现的综合性发展,而以上列举的研究成果虽很有价值,但似有欠缺之嫌。另外,值得提出的是,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0年提出的人类发展评价指数、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报告》课题组制定的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英克尔斯提出的关于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都与我国提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人类发展指数是对人类发展成就的概括衡量,是在长寿水平(预期寿命)、知识水平(包括成人识字率、小学、中学和大学综合入学率)和生活水平(人均GDPPPP美元)3个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在人类发展的平均成就[5]。人类发展指数从测度人文发展水平入手,可以发现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预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报告》课题组2008年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城镇失业率等23个具体指标,对于客观评价和反映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6]。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英克尔斯提出了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等11个评价现代化的指标体系[7]。尽管今天看来这个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以工业化为代表的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易于操作,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界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该文试图兼顾以上主要成果,并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构建出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2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基于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可操作性、有效性。该文从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生活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5个方面来构建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2.2.1城乡经济一体化指标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时,既考虑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也参考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指标体系首先包涵反映地区总体经济发展的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比、非农产业比重指标、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人均财政收入等指标;其次有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的城市化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第三有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农资金比重指标;第四有反映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等指标;最后还有反映城乡经济持续发展的R&D经费支出比重指标。

2.2.2城乡社会一体化评价指标构建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时,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考虑到西部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现状,还重点关注城乡社会事业的差异。指标体系首先包涵反映总体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城乡养老保险和事业保险覆盖率、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其次有反映国家对社会事业支持的文教卫支出比重、人均医疗卫生费用指标;最后还有反映支撑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6岁以上人口、大专以上人口比重、老龄化率指标。

2.2.3城乡生活一体化评价指标提高人民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也是城乡一体化追求的终极目标。指标体系首先包涵反映总体生活水平的城乡恩格尔系数、文教娱乐支出比、每百户拥有电脑数、人均住房面积、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其次有反映城乡生活差距的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指标;最后还有反映农村生活状况的农村贫困率指标。

2.2.4城乡生态一体化评价指标城乡生态状况主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首先包含反映环境保护的农用地占用地总量比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人均用水量指标;其次还有反映城乡优美环境的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指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指标;最后有反映国家对环保支持的环保支出占GDP比重指标。

2.2.5城乡民主法制一体化评价指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所以,在构建城乡民主一体化法制评价指标体系时,首先包括反映城乡居民主动参与国家管理程度的每万人社会组织数指标,然后还包括反映安全生产、运营环境的亿元GDP事故死亡率指标。

2.3指标体系标准及权重设计指标标准指的是各个指标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的是要求某被测对象做得“如何”、完成“多少”、达到“何种程度”。该文主要参考国内外现代化标准和国内小康社会标准来设计。指标权重是指被测对象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价值的高低和相对重要的程度以及所占比例的大小,运用定性定量综合集成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5个一级指标设计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在5个一级指标层次上,首先运用斯塔相对重要性等级表(表1)对五个指标通过两两比较判断方式确定每一层次中每个因素对上层目标的重要性的总排序,并写成矩阵形式(表2),然后按公式Wi求出各指标的权重:nn在设计二级指标权重主要采用头脑风暴法。在设计时由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通过对二级指标进行分级和排序,确定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具体指标标准、权重见表3。

3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程度评价

3.1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程度的计算方式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包括正指标和逆指标。正指标强调该指标值越高,越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如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市化率、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等指标。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指标实现程度=实际值÷目标值×100%;逆指标强调该指标值越低,越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恩格尔系数、农村贫困率、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指标实现程度=目标值÷实际值×10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