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

时间:2023-08-02 09:28: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民间艺术的来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民间艺术的来历

篇1

所谓的民间艺术,是指由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的通俗文化。民间艺术的内容包含了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游戏、民间节日、民间民俗习惯、民间饮食文化等。它是劳动人民在没有任何的专业美术技能学习下自发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口口相传,手把手教授。例如,年画、剪纸、木雕等。而这些艺术作品都给人以质朴、稚拙、和谐的感受,体现出简洁、纯朴、清新的艺术风格。

一、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民间艺术熏陶的意义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应该充分挖掘民间艺术资源,利用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民族文化来教育下一代,并传承优秀的民间艺术。因此,如何把带有浓郁民族艺术特色的内容,随着教育渗透给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的种子,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话题。

二、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活用环境资源探索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都来自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处的环境中,例如学校、家庭、社区、公共场所里或多或少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资源,只要学生用心去调查、捕捉,就能挖掘出许多民间艺术素材。

1.在校园文化中巧用多样的民间艺术

从学校宣传橱窗上,宣传橱窗是学校开展民间艺术教学活动过程中与孩子沟通的一个有益的桥梁。学校的宣传橱窗定期向学生可以介绍一些民间传统节日习俗及民间艺术作品,例如,介绍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来历、习俗,使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能自主地欣赏、回忆民间艺术作品,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的体验,不时唤起学生参加民间艺术活动的兴趣。

例如,学校宣传橱窗开展了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内容,分别介绍了十二生肖的历史典故和来历。我就结合这样的主题活动,开展了一堂有趣的十二生肖民间艺术作品欣赏课,展示了一些手工艺术作品,如虎头鞋,老鼠嫁女的剪纸作品等,通过这样的宣传,很好的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民间艺术专用教室布置上,创设小学民间艺术专用教室,在专用教室里展示富有地方特色的剪纸、版画、泥塑、布艺、扎染等,引导学生充分欣赏、感受民间艺术作品、初步体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愫。

从班级环境建设上,可以根据各年级的年龄特点,创设相应的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小组。如,低年级侧重剪纸创设小组,中年级侧重泥塑创设小组,高年级侧重皮影布艺创设小组,并在每个活动小组提供相应的民间艺术操作材料,学生可以随时看、玩、说、想、做,为学生接触民间艺术,积极地提供机会与条件。同时,班级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民间艺术主题的板报和班报。

2.从家庭生活中巧取多彩的民间艺术

家庭生活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一把古色古香的老木梳、一对龙凤绣花枕、一只青花瓷罐、一只彩陶花瓶、一块扎染花布……一件件平日生活中的器具,其造型、装饰和技艺体现着民族的智慧和营造生活的艺术,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平时鼓励学生多观察发现探究这些家中的艺术作品,可以组织学生带着家里的民间艺术作品与其他学生一起探讨它的历史与文化,分析感受和体验,同时也可以通过家长了解这些民间艺术作品的历史起源、艺术价值等。当学生通过对自己家的作品探究活动,会倍感亲切和自豪感,同时激发学生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三、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妙用民间艺术题材发扬民间艺术

1.课前自主学习是进行民间艺术题材教学的前提条件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曾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能主动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去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前有效的自主学习是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例如,风筝作为中国典型的民间玩具之一,历史悠久,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艳协调,具有强烈的民间乡土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2.欣赏与制作相结合是进行民间艺术题材教学的关键所在

小学民间艺术教学离不开“欣赏式”教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是关键,很多美术老师会准备大量的图片资料去欣赏民间艺术作品,但是学生看完了、讨论了,就结束了。学生只是匆匆忙忙地欣赏了一遍,感受了民间艺术的美,但是实际上什么都没学会。所以,我们在民间艺术教学时应该将欣赏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一起,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通过制作学生不止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美,同时感受到了民间艺术制作工艺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3.实物与多媒体相结合是进行民间艺术题材教学的必要条件

民间艺术作品形式多样材料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些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质感和美感,不是我们能用语言能描绘形容的,所以,民间艺术教学中,教师应多收集各种民间艺术的实物及图片和视频资料,为教学提供最直接的教具,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了解民间艺术作品。

通过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民间艺术的熏陶,不仅使民间艺术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更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民间艺术的风格形式,萌发了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美和表现民间艺术美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他们掌握了民间美术的基本技能技巧,并且能够初步运用民间艺术技能技巧进行简单的创造性表现活动,同时让学生理解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并借此引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审美意识,从而培养出他们对于劳动人民的热爱和理解,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

[2]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3]李锦璐.谈民族民间美术.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篇2

1.直接选取民间艺术作品为游戏材料

首先,游戏材料作为幼儿园游戏中的基础组成部分,能直接地与游戏中的幼儿进行接触。许多民间艺术文化对于幼儿来说不能直接进行运用与消化,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直接投放到游戏中让幼儿了解,比如将民间的泥塑这一艺术作品放入幼儿角色游戏中的“饰品”店,通过幼儿的“购买”来对泥塑进行欣赏。教师在投放这些艺术品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游戏主题,投放相应的民间艺术作品,并着重引导幼儿对这些艺术品进行多方面的观察,让幼儿对这些成品民间艺术材料有所了解,而不是完全开放式地让幼儿独自探索,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他们的知识。

其次,许多民间艺术并不是以一个固态的形态来呈现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将这些民间艺术元素作为材料加入我们的游戏中,如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在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年龄阶段,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民俗音乐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些活动中的素材进一步延伸到幼儿参与的游戏中,比如教师可以把江苏民歌《茉莉花》投放在表演游戏中的小舞台作为音乐,进一步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学习一些汉族舞蹈动作。在体育游戏中也可以将维吾尔族歌《哇哈哈》融入其中,让幼儿学习其特有的拿东西的动作来接力运球。

2.选取与民间艺术相关的半成品材料

学龄前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相比于以欣赏为主的成品民间艺术作品,它们对于半成品材料更为喜欢。许多的民间艺术都是由最本土、最大众的材料而来,特别是幼儿园所在地区的民间艺术,更能够进入幼儿的游戏中。在选取这些与民间艺术相关的成品材料,除了要考虑材料安全性、游戏主题外,还应该重视幼儿的已有水平。

二、创设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游戏环境

1.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的工作一直为营造良好的环境适应教育,为孩子提供机会和条件,把他们的活动和表现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之一。幼儿进入幼儿园首先能感受到的就是幼儿园的整体环境,现在幼儿园的墙面、走廊、过道甚至是窗户上,教师们都给予了装饰,有的是幼儿的作品,有的是由废旧材料制作而成,这些东西每每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果能利用幼儿园这个大环境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其中,在走廊、墙面等幼儿能够看得到的地方,加入一些与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的绘画、手工制作,如在中秋节期间,可以在幼儿园大厅悬挂一些有民间特色的灯笼,在丰富幼儿园环境的同时不忘宣传民间艺术文化,还可利用家长对一些民间艺术文化的认识,一起为幼儿园环境做准备,通过家园合作,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并且饱含民间艺术文化的环境,让幼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2.游戏操作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幼儿同这些环境之间的互动。幼儿园整体的大环境虽然能呈现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文化,但是幼儿与其接触的方式、时间都较少,幼儿园整体环境的教育作用很难有效、直接地发挥,因此,班级中幼儿的游戏操作环境也至关重要。除了为幼儿准备成品或半成品的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的材料外,还应该创造一个能让幼儿一目了然、直接感受的环境。

在含有民间艺术的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主题或者区域的外部环境布置,如贴一些相应的图片、海报等来吸引幼儿的注意,还可以在游戏中加入一些民间艺术文化的元素,如服装、音乐、学习材料。在游戏开展之前,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让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了解,为游戏的操作做准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地引导幼儿与这些环境之间进行互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民间艺术文化,同时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游戏氛围。

三、开展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游戏活动

1.开设有民间艺术文化的游戏主题

在幼儿园的游戏中,不管是角色游戏还是区域游戏或者户外游戏,都有自己的主题,这些主题应该是幼儿园教育的整体目标与具体的教育目标相结合而来。如果只是将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的材料零散地投放在一些游戏中,幼儿很难着重地、系统地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将幼儿游戏某个主题直接定为某一民间艺术文化的主题,特别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幼儿会主动地去了解,去探索。

如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班级教学内容中的剪纸活动,在美术区开展“剪窗花”主题。由于南方过年时的活动越来越少,这样的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幼儿对于过年的热情非常高涨,所以在过年前开设的“剪窗花”主题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又能与节日相融合,还能引导幼儿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在游戏中幼儿与教师通过故事的等形式一起了解窗花来历,欣赏各式各样的窗花,由最简单的花纹开始剪纸,到最后的自由想象、自由创作,整个游戏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长期性地作为一个主题来让幼儿参与。开设民间艺术文化的主题,让幼儿有层次性地了解、学习民间艺术文化,融入民间文化艺术中,感受其中的内涵,并且还能体会到自己主动创造的快乐。民间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瑰宝,是民间艺术的感觉和欣赏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过程。

2.直接开展各种民间游戏

篇3

首先,有目标地进行课前研究及教学内容选择。

由于剪纸种类太多,制作方法各异,而我校学生又没有这方面的基础,所以可采用从简到繁的方法学习剪纸艺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剪纸,既愉悦身心,又学会如何创作剪纸作品。要通过欣赏、感受身边的剪纸,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了解“剪纸”这种造型艺术形式以及剪纸在生活中的作用,逐步体验、感受中国剪纸的美感,了解中国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通过讨论、交流、实践等活动,使学生由最初对剪纸表象的描述发展到能够基本欣赏、认识剪纸的方法和创作好的剪纸作品,深化审美体验、感知能力,从而继承和发展这些文化遗产。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课前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然后动手实践,“目标――参与――获得――操作――迁移――反馈”。具体教学流程设计分为“新课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测试课前预习(学生参与学习)――新课讲解(学生获得新知识)――制作方法探索(学生具体操作)――作品制作(创作迁移)――评价(反馈)――小结――课后延伸”等教学环节。上课前老师先进行PPT设计制作,为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准备,努力提高剪纸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下面以《对称喜字图》剪纸为例呈现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创设情境, 揭示对称字,让学生欣赏感受对称字的美,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老师的讲解,得出对称字的概念。这种开门见山的导入设计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对上好本课的教学内容很有帮助。

测试部分:了解对称字的历史、文化、用途。对称喜字图是中国特有的、全国普遍应用、有着悠久历史的“婚徽”。双喜字配上装饰的花纹后称为“双喜图”,它是民间吉祥剪纸中最有特色、最有普遍性、最有应用价值的一个独特品种。 测试课前预习部分,知道最早的剪纸实物,了解喜字的象征意义、用途,采用学生亮牌的形式,既可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让老师即时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关注全体、了解差异、尊重差异、差异发展。学生学习效率高,通过这种亮牌形式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减少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好地理解了团花剪纸的来历及特色,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篇4

民俗造型艺术是指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各种物质生活文化,它与老百姓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所有能呈现可视的空间形象艺术。造型艺术作为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艺术创作的本身是基于人所生活的特定客观环境,思想意识和情感,是在实实在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扎根于本土的。民俗造型艺术是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表现形态,是历代劳动人民在民俗生活中创造、应用并融入生活当中的艺术形式。传统的经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不管艺术形式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怎样变化,表意性的创作原则不变。正因为民间造型艺术坚持这一点,我们的作品才充满了文化的审美意趣,从而影响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提升了整体的人文精神的品位。

一、民间文化与民俗艺术

传统文化是指我们民族千百年来历代祖先们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现实所能的条件,所创建、改造、享受、传承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有上层文化和民间文化两个层次。上层文化指过去的正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经典文化,如儒家文化,宋、明理学等。作为民间造型艺术得以生存的土壤,传统文化决定着民间造型的一切形态。但这里所说的文化,通常是指民间的那些下层文化。民间文化形成在民间,他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包括伦理观念,审美意识和哲学思想等,实际上是包括了对待人与人、人与自然、现实与未来的态度,是所有文化的根本和基础。

在民间文化观念的早期发展阶段,原始崇拜观念占有显著地位,而需要观念则处在隐喻状态。使那些本是出于人类需要意向和征服意欲的超验力量和神秘世界的幻象往往被当作真实的存在,并且被赋予了绝对的性质。世界仿佛充满了神灵鬼怪,内在与主体的内在动力,促使人们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神秘世界。例如民间广为流传的木版年画,中国各个地区流行的木版年画都有相似的特性,首先制作和经营的是门神、灶王爷、土地神、天地神;品种上门画分大、中、小门神,灶王神有单灶、双灶神;都具有喜气吉利、驱邪保平安、招财进宝的花样题材。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实践经验的丰富以及人对自然主动性的增强,变异机制不断清楚民间文化观念中的蒙昧因素,促使它不断摆脱原始蒙昧而向文明迈进。意识主体也逐渐把民间文化观念的需要内涵发展成为社会化的自觉意识;需要观念也逐渐由对人类自然性要求自省,发展到对人类社会性要求的全面自省。便出现了宗法制度以及伦理观念,指出了人在社会中的关系。例如中国传统民居空间布局,除了显现它的实用和美观性质之外,还具有一种社会伦理的性质。比如汉族的一些民居,大部分为几个房屋,在名称上有正房,偏房,前房,后房等。

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周朝开始,中国文化中便注入了早期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民居的“自然性”就是由人对顺应自然四时气候,地形水利而生存和发展的。“天人合一”有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人与自然;二是个体与群体的顺从,适应的协调关系。东北大院、江南的天井院、四川的泗水归堂以及北京的四合院等,院落把屋的各部分相联系,在顺应自然的同时,也体现了家族的组织,反应了传统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的文化心态,其最高目的就是构成“合”的格局。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古老的哲学思想,也体现了在这种精神支柱的支撑下的一种渴望和谐社会的生存理念。也就是天地合一、天人合一、神人合一的宇宙大统一思想。

二、民间生活与民俗艺术

民俗艺术是民间艺人的生活依靠,衣食之源,能活下来就是人生的哲学主题。因此“生活”就是民俗艺术的根本,也是民俗艺术的核心。民俗艺术最着重生活的意义,它扎根于平民百姓,活跃在底层文化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而民俗艺术的作品本身也是表达人们对生命的崇拜,对生存的渴望,在物质生产资料不丰富的古代社会,人们把生存作为人生的首要目的,能够“活”下来是最高的人生哲学。贫困的生活压抑得庶民们渴望一切美好的事物,在民间造型法则的引导下,其艺术作品是真正的自由的感情流畅和挥发,不造作、不拘谨,这种淳朴的思维方式使得民俗艺术“活”在民间几千年,只有通过艺术作品中“手的痕迹”我们才能真正挖掘到民俗艺术的灵魂所在。人们通过手的拿、捏、剔、划等技艺来创造出造型丰富的民间艺术,把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手的痕迹自然地表露了出来。例如,民间剪纸的作者,大多是乡村的劳动妇女,他们在田间劳作之余为了家里的节庆增添喜庆气氛,可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纯真的感情。还有深受百姓喜欢的雕刻、泥塑和编织工艺等,都是人们在农闲业余时,所取身边的一方石、一把泥、一堆陶土、一叠纸、一包碎布等,抹两笔彩色,勾个面谱,便创造出逗人心弦、千姿百态的民俗艺术。各种布老虎、布娃娃等布制玩具也往往是剪裁衣物后的剩布头,民间玩具看似微小,但其精神实质是传统社会对自然的认识,是传统工艺思想的体现。可见,民俗艺术是真正源自生活的艺术,那些花样是代代相传的,为贫困的生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说到生活,必然少不了经济,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俗作为一种文化事项,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他的产生受到经济基础,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不可避免地带有经济基础的内涵,即生活样式的痕迹。中国的先民在六千多年前,超越狩猎和采集的经济阶段而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础方式的农业社会。从而出现了各种大小农具,运输工具,储存工具等人们生活所必需的民间造物。中国传统民俗的形成都与经济基础有关,农民对土地的观念,对土地神的迷信,对丰收的渴望和他们对虫灾,旱灾,涝灾,瘟疫的迷信以及农民掌握农事岁时节气的自觉性,有步骤地安排生产,构成了中国一年的365天日日有习俗的民俗活动,成千上万的中国农业民俗事项,从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衣食住行的民俗艺术。

小结

综上所述,民间艺术以一定的造型形式表现了求生、趋利、弊害等现实生活观念。同时,也充满着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观念,体现着中国人的哲学观和神话色彩,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造型艺术在包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的同时,充满着神奇,充满着魅力与个性的张扬。也可以说,民间文化观念对审美主体造成要求,使其选择了一定的造型形式来作为它的载体。因此,了解和分析这种表现或选择的内在根据,或者说,了解和分析民间文化观念寓于民间艺术之中的契机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孙建君.[M]中国民间美术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2]崔锦、王鹤. [M]民间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8.10.

[3]居阅时,瞿明安. [M]中国象征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篇5

(二)磁村花鼓艺术的表演形式磁村花鼓“打花鼓”的方式在当时磁村镇居民的眼中新颖独特:艺人们选用的是一种形状近似于腰鼓体积却又大于腰鼓的新型打击乐器;在表演时,表演者用鼓绳将乐鼓斜肩背在身后,用鼓绳敲打乐鼓的同时身体也有节奏地舞动。“打花鼓”的伴奏乐器是手锣、镲和小点锣。②最早的“打花鼓”节目并没有过多的过于复杂的剧情和舞台人物,整个“打花鼓”的表演一共有一男三女四个人。男演员以花鼓表演为主,女演员以演奏乐器为主。男演员的表演动作包括从身体的各个角度甩绳子有节奏地敲打花鼓,也包括和其他女演员配合,又唱又跳。磁村花鼓的唱词以简短诙谐为主要特点,整体的表演不注重唱词的内涵而注重表演的氛围,是一种非常热闹喜庆的表演形式。

(三)磁村花鼓艺术的演化过程在磁村花鼓的诞生过程中,率先创造“打花鼓”的并不是磁村镇人,而是在磁村镇一带走街串巷的民间艺人。尽管磁村花鼓的具体演化过程并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但是在研究晚清时期民间艺术时却发现,这些民间艺人受生活所迫必须常年在走街串巷的表演中谋生,这样的现实决定了诞生在街头巷尾的艺术都具有表演不复杂不注重乐器演奏的特点。另外,从满足民间艺人的实际需求出发,人们将鼓绳留出一定的长度,使得民间艺人方便进入陌生地方、村落时驱赶家畜。在种种便于就地表演的进化过程中,磁村花鼓的表演形式逐渐固定下来。而当磁村镇人继承并发扬“打花鼓”这一独特艺术表演后,他们也没有因为演出环境和演出目的的改变而变化其艺术形式,而是最大程度地传承了最原始的磁村花鼓艺术表现形式。这也无形中提升了磁村花鼓的艺术价值。

(四)磁村花鼓艺术的发展回顾磁村花鼓艺术的百年历史,可以将磁村花鼓艺术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期:磁村花鼓艺术的萌芽期从清同治十二年一直延续到爆发前。在这个阶段,磁村花鼓开展的非常兴盛,艺人们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这个阶段是磁村花鼓艺术发展的兴盛阶段。第二阶段,发展期:磁村花鼓在建国初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会。1959年,磁村花鼓艺术的新传人李慎濂先生终于让沉寂了许久的磁村花鼓重见天日。在李慎濂先生的不断努力下,磁村花鼓得到了深度的发掘和保护。第三阶段,复兴期:1986年以后,磁村花鼓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进步趋势,首先是磁村花鼓作为民间舞被《中国民间舞集成》(山东卷)收录;1997年大型民间舞蹈《磁村花鼓》又在元宵节民间艺术进城表演中获奖,并且被中央电视台全面报道和推广之后,磁村花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进入新世纪以来,磁村镇开始了对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磁村花鼓历史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工作,在省、市各级文艺工作者对花鼓的唱词、鼓谱进行挖掘整理和保留原始鼓谱唱腔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磁村花鼓艺术的表演形式,不仅将早先的一鼓三镲(锣)的表演形式逐渐升级演变为二鼓二镲、四鼓四镲,甚至是八鼓八镲,①还在磁村镇中心校开设了教授花鼓基本打法和基本唱腔的专业教学课程。磁村镇成立了磁村民间艺术团,成立了磁村花鼓开发工作机构,全面负责磁村花鼓的挖掘、整理以及花鼓的发开、宣传等。在镇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在全镇中小学中广泛开展磁村花鼓学教活动的实施意见》②的指导下,全镇中小学开始推广普及磁村花鼓,基础性普及工作正在如火如荼中进行。2006年,磁村花鼓艺术成功申报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磁村花鼓的艺术特点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磁村花鼓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其艺术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律动的节奏作为一种以演奏花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间艺术,磁村花鼓的节奏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民间艺术的特点。磁村花鼓的演出节奏非常的欢快、热烈,不仅旋律律动感强烈,而且整个演出的渲染性极佳。在表演的过程中,各种乐器相互配合,既不失花鼓演奏强烈的动感,也很好地利用了其他各种乐器的特点,整体旋律轻快流畅动感十足。不管是在诞生之初还是发展至今,磁村花鼓艺术独特的节奏魅力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磁村花鼓艺术演奏过程中这种欢快的律动不仅清新欢快而且朗朗上口,很多磁村花鼓艺术的爱好者支持者都对磁村花鼓的节奏美推崇备至。

(二)欢快的舞蹈不管是磁村花鼓艺术还是其他地区的花鼓艺术,击鼓的动作以及舞蹈的相互配合都是花鼓艺术表演中的重要部分。磁村花鼓的表演一直以击鼓招式的令人眼花缭乱和对肢体动作的巧妙变化而著称。在磁村花鼓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依靠自己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熟练的抛绳击鼓技巧来掌握鼓绳的收放。表演者的舞蹈动作灵敏欢快,非常具有感染力。在表演时,他们排成一队,从舞台的一边登场,边舞边唱,在完成上场后,表演者在舞台中央边打边舞,边唱边舞,不时有高难击鼓动作进入,如:从胯下向背后甩绳索进行击鼓表演的“黑狗钻”;从身体一侧甩鼓绳在绕过身体一周后敲击花鼓的“老树盘根”;单脚站立的情况下从双肩重复多次击鼓表演的“金鸡独立”③等。整场演出,磁村花鼓的击鼓艺术表演要步伐轻快、节奏鲜明、动作稳健、铿锵有力。

(三)唱词艺术在传统的磁村花鼓中,唱词并不是表演的重点。但是随着磁村花鼓的不断发展,磁村花鼓的唱词在整体表演中的作用已经被大大提升,唱不再是单纯为了舞蹈助兴的“小插曲”,反而变成了磁村花鼓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磁村花鼓的唱段多以诙谐幽默的传统唱词开始,歌词内容简洁明快,乡土气息浓郁。唱段通常由四句传统开场唱词和现代唱词两部分内容组成。传统唱词的四句内容是固定的,但现代唱词的部分则可以由表演者根据现场的情况即兴发挥,也可以将时代气息更强的新词增添进去,可以充分的体现出新时期磁村花鼓的时代感。磁村花鼓的传统开场唱词有以下几种④:1.“这面花鼓圆又圆,两头都是皮儿墁,一嘎拉都是小钉子砦(谐音),一根皮条两个环。”2.“好命苦来好命苦,一辈子没摊上个好丈夫,人家的丈夫把买卖做,俺的丈夫打花鼓。好命薄来好命薄,一辈子没摊上个好老婆,人家的老婆把针线做,俺的老婆敲小锣。”建国后,唱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丰收等一系列反映生活日新月异变化的内容被丰富进了唱段当中。

三、磁村花鼓的艺术价值磁村花鼓在发展过程中记录着鲁中地区百余年来历史文化、民间风俗,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篇6

近年来,幼儿园的民间艺术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形成了自己的办园特色,但教育成果并未系统化,未对教师起到理论指导和支撑的作用。开发具有园本特色的民间艺术教育课程,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注意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而实现教师与幼儿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以实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长期以来,幼儿园的民间艺术教育更多关注幼儿学习的艺术要求和简单的技能积累而缺乏民间艺术对幼儿发展价值的综合考量。开发具有园本特色的民间艺术课程可以从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技能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使民间艺术教育真正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一、运用“自上而下”的课程编制模式,搭建课程体系框架

(一)课程类型的确定

现阶段,幼儿园课程的类型主要有整合的主题式课程、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三种类型。经过分析比较,笔者方面认为分科课程形式比较死板,不符合当今课程发展的需要;活动课程则对对环境、材料投放及教师素质都有较高要求,成本相对较高。所以确定整合主题式课程作为课程类型的选择。

(二)课程脉络的确定

虽然以空间地域为线索内容较丰富,易于增长见识、扩展思维。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缺乏生活经验积累,不利于实施。所以确定以时间为线索的课程脉络。

(三)民间艺术特色课程的主题网络的确定

根据课程框架体系,以时间线索为脉络确定确定主题和分主题名称以及主题目标。形成了完整的主题网络架构,为进一步进行课程开发明确了思路、提供了线索。各月份各年龄段之间也形成了发展的脉络,使得以时间为线索的课程脉络显得丰富且有层次。

(四)课程内容的选择

1.民间艺术融入“学习领域”,把民间艺术作为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与学习主题相结合。

例如,在进行“春天”的主题活动时,幼儿用腰鼓敲出春天的雷声、雨声;用扎染染出美丽的蝴蝶、桃花等;古诗《春晓》描绘出春天的景象。种种使得幼儿对主题的表达更加丰富,幼儿的创造性能力得到发展。

又如,在开展主题《家乡的蔬菜》活动时,老师让幼儿学习剪纸“各种蔬菜”、手工泥塑制作“蔬菜”、“蔬菜”拓印、用“蔬菜”制作,丰富的内容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主题内容也更加深化。

此外,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我们依据主题对室内外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装饰。如,在“端午节”我们会用荷包、七彩绳、赛龙舟等图片布置环境;在“新年好”主题中,我们又将室内外贴满窗花、挂满红灯笼,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亲身体验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

2.民间艺术融入游戏领域,在课程中增加民间游戏内容。

我们将教师和发动家长收集的民间游戏内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融入。如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且与“夏天”主题相适宜,我们选择它作为中班“炎热的夏天”主题下的活动之一。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我们尽量向主题靠拢,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民间游戏内容。有选择性的选取是建立在大量准备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发动教师在书本里、网络上以及向老教师请教收集民间游戏;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家长资源丰富补充收集,在大量收集的基础上对各类民间游戏加以集中整理并鼓励教师对民间游戏进行创新和改编,使得我们的民间艺术课程的构建更具有广泛的选择性。

3.民间艺术融入生活领域,使课程内容更加生活化。

我们将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根据时间融入到课程中。比如说:四月我们将有关清明节的习俗、来历等向幼儿作介绍;五月端午节我们给幼儿讲屈原爱国的故事,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十月重阳节,我们组织重阳节敬老活动,邀请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园参加活动,与孩子们一起庆祝节日,欢度美好晚年。春节前,我们在实习场为幼儿投放面泥等材料与幼儿一起包饺子,让幼儿指导过年要包饺子、放鞭炮,还把生活卫生教育和健康安全教育引入,告诉幼儿用火要注意安全,让幼儿在民族传统教育的浓厚氛围中受到多形式、内容丰富的教育熏陶,幼儿不但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及意义,还在节日活动中产生了与节日内容相吻合得情感,懂得了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主题背景下的特色系列活动

我们开辟出民间艺术专用活动室,设置泥塑、刺绣、剪纸、编织、印染等专门的活动区域,根据主题内容投放适宜的材料。如:“新年好”主题时,我们在编织区投放了红绳,在剪纸区为幼儿投放红色手工纸、剪刀等,指导幼儿剪窗花、编中国结、做小灯笼,并把幼儿的作品用于布置活动室,红红火火的节日气氛立刻就体现出来,幼儿也在不断地自立学习,探索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艺术形式美。

除此之外,各班还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和教学特点设置自己本班特色活动,以此作为对主题活动的补充。如:小班的童谣表演,中班的童话剧表演,大班的皮影戏表演,不但适宜幼儿的年龄结构,对幼儿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又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纵向上也形成发展的脉络。

二、在课程实施中更进一步深层次挖掘民间艺术教育的内涵,完善课程体系内容。

(一)结合主题,不断更新民间教育环境,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我们根据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的变换,随时更换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逐步提高幼儿对民间艺术美德理解力和欣赏水平,精心策划集体活动,通过邀请家长来园庆祝节日等形式,激发幼儿对民间节日的喜爱之情。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创新教学,如:印画是运用印画工具来完成的具有民间风格的绘画形式,小班的老师独出心裁的为孩子们设计了“指印画”,孩子们用他们一个个的手指,点出了神奇的世界,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介绍各个民族时,重点学习各个民族的舞蹈,如:在认识维吾尔族时,孩子们知道它在新疆,那里有葡萄、哈密瓜,新疆人能歌善舞,并学习了新疆舞《娃哈哈》、《阿拉木汗》《达阪城的姑娘》。在平时,教师和孩子们共同收集有关民族服饰、乐曲、图片、影碟等,为孩子创设富有民族特色的区域角,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各个民族。

(三)充分利用好民间教育力量,可以弥补幼儿与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我们在家长进课堂等活动中邀请幼儿奶奶来园为孩子们传授太极拳,利用春节、元宵节灯会组合字幼儿赏花灯。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家庭、社会中的民间艺术资源,也使民间艺术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生活化和趣味化。

(四)借鉴“自下而上”的课程编制实践模式,在课程实践加入课程审议,及时调整课程计划,完善课程编制过程。

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就具体的教育案例开展课程审议,其目的并非形成共识或概括出某些结论,而是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相互启发,提供各种可选择的方案并最终做出行动的决策。

如在《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教学中,有老师提出民间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应只停留在故事内容本身的教学,其蕴含的德育内容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还有老师提出艺术的延伸性,纸编、剪纸等民间工艺可以作为此次活动的延伸活动,所以美术活动——纸编《水缸》、剪纸《梨》就应运而生了。

总之,通过实践积累总结出的行之有效地开展民间艺术活动的组织指导方式,挖掘出的适合园本特色的幼儿民间艺术课程资源为构建民间艺术特色课程打下基础。教师们在此过程中专业理念和素养得到升华,师生共同受到民族民间艺术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熏陶。园所也在民间艺术特色园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锻炼了教师队伍,进一步明确了办园思路。

参考文献:

篇7

刺绣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炎帝、黄帝等上古帝王时期,据《尚书虞书》记载舜命禹制作章服,舜说:“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此为“天子衮服十二章”的来历,刺绣中的十二章纹样是已知最早的刺绣纹样,这些纹样都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如,日月星辰象征照临无私,山象征稳重镇定。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刺绣艺术的创作思想:“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①

一、山西民间刺绣的审美特性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最早发源地,悠久的历史也促使山西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山西民间刺绣诞生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承载着普罗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刺绣在民间生活用品中随处可见,门帘、坐垫、桌布、鞋垫、被面、手套、枕套、荷包、手帕等上面都有心灵手巧的妇女们绣制出的精美图案,这些作品纯朴率真、色彩鲜艳丰富、针法灵活多变、造型夸张独特、手工灵巧细致,是山西民间艺术的瑰宝,是民间艺术中的重要部分。山西民间刺绣是三晋文化与民间艺术风情的体现,受到山西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影响展现出一种纯朴、粗犷、热烈的艺术特色。晋绣的历史宛如山西的历史一般源远流长,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浓艳、丰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山西民间刺绣艺术便扎根于这片优渥的土壤,受到山西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民俗文化与思想内涵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成长为瑰丽灿烂的民间艺术奇葩。《诗经唐风扬之水》中的“素衣朱襮”“素衣朱绣”即描述了当时唐地山西的精湛刺绣艺术。

二、山西民间刺绣的艺术特点

(一)山西民间刺绣的题材与内容山西民间刺绣题材广泛,是古代劳动妇女凭借自身的生活实践经验,加入丰富的想象而创造出的生动又独具特色的刺绣图案。在她们的创作中取材十分广泛,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历史典故,舞台戏剧都能够成为创作内容。主题也丰富多变,喜鹊登梅、松鹤延年、鱼跃龙门、莲生贵子、百花争艳等等都深受百姓们的喜爱。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中写道“表现艺术的作用并不是单纯靠其形式影响人们,而是靠内容,甚至主要是靠内容发生作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使得表现艺术具有感情的特色。”山西民间刺绣主题承载着妇女们内敛而细腻的情感,具有象征意义。在山西民间刺绣中吉祥动物图案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以瑞兽为主的麒麟、蝙蝠、鹤、羊等动物由于谐音和外形代表了吉祥富足、健康福寿等寓意,在婚丧嫁娶、年节宴席等民间活动中经常使用。例如龙凤合体象征龙凤呈祥,是阴阳结合的暗喻,十分切合古人对繁衍后代的期望、鸳鸯象征夫妻恩爱和顺、鱼谐音“余”象征连年有余。在山西民间刺绣中动物图案多与植物图案组合,如《莲年有鱼》(图1)和《荷花》(图2)图,主题不同但是主要元素相同,鱼与荷花相依相生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山西民间刺绣主要植物元素有荷花、梅花、石榴、牡丹、葫芦等。荷花是纯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也是民间妇女们所喜爱的,又因莲蓬多子,也有多子多福的寓意;牡丹花瓣繁复艳丽象征富贵;葫芦藤蔓连绵象征繁衍。据传,在尧都平阳一代出现了最早的音乐活动,记载在《吕氏春秋古乐》中。歌舞音乐的发展也促生了戏曲的繁荣,山西戏曲历史文化遗迹十分丰富,如彩陶百戏楼模型、汉墓的歌舞陶俑等。在娱乐活动比较匮乏的年代,听戏看戏成为了山西人唯一的精神生活,只要某一村庄演一台戏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来看戏,他们善于品戏评戏并且从戏中获得历史知识、学习分辨忠奸善恶,开阔眼界,可以说戏曲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因此戏曲成为了山西民间刺绣的一大主要内容,妇女们一边欣赏台上的戏曲,一边做着手中的绣活,为了保留住台上最为经典的情节,她们把演员的动态神情、衣物配饰借鉴进来,再加入自己对戏曲的认知与对美的理解,创作出的戏曲刺绣既美观又极具纪念意义。在山西民间刺绣中几何纹样与文字图案也占据很大部分。几何纹样源于编织物的结构形式,编织物与其他器物接触而产生印痕,因此人们受到启发创作出了几何纹样。民间妇女们对自然形态的物体进行归纳、分析和提炼,形成了固化的特定图案。常用的纹样有圆点纹、矩形纹、波浪纹和三角纹等。常见的文字有“福、禄、寿、囍、招财、进宝”等吉祥字样。除了纯文字的装饰还会将文字图案化,是民间妇女们对于图形的巧妙处理。

(二)山西民间刺绣的造型方法山西民间刺绣是实用性与装饰性完美结合的民间艺术作品。劳动妇女们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将所见与所感通过灵巧的双手绣制出来。在她们的艺术作品中倾注了对生活的体会和感悟,主要造型手法有夸张变形、抽象变形和适形变形。1.夸张变形“艺术即是夸张”表明夸张的手法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艺术家用夸张手法表现作品主题,用变形表现作品形体。苏轼论画名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意指艺术表现不应该只停留在形似之上。在艺术创作中应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做到变形有方、夸张有度。从青铜器到金银器皿、玉雕、玉器等工艺美术品的纹样造型中可见民间艺术家们对使用夸张变形手法的游刃有余。山西民间刺绣大胆吸收这些工艺美术品的造型特点,将自己所见的植物、动物、人物等元素先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简化、平面化,不受实物束缚来表现主题与特征。在造型上重神不重形,保留基本特征的同时大胆变形夸张,加上明快的色彩搭配,创作出简洁美丽的刺绣图形。2.抽象变形抽象变形手法是概括造型最常见的技法,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道:“由艺术概念的统一所导致的简化性,决不是与复杂性相对立的性质,只有当他掌握了世界的无限丰富性,而不是逃向贫乏孤立时,才能显示出简化性的真正优点。”在我国传统装饰图案中抽象变形手法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从自然界中观察到一个事物,通过想象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现实物体的形象,平衡繁简关系,用简单的图形表达丰富的内容。山西民间刺绣图案中使用这种造型方式创造出了许多灵巧生动的形象。3.象形与适形民间刺绣的实用性,决定了使用地方的不同其图案也应相应调整以适应整体形式的需要。例如衣服领子、袖口、小孩围嘴、老虎鞋等,在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中需要进行适当变形,使图案与绣品轮廓相吻合。如图3虎型围嘴,又称“涎衣”,通常为圆形,后颈开口。这件围嘴以虎为形状,虎是力量与勇猛的化身,《山海经》中记录了“虎食百鬼”的传说,虎型图案使用在此处意味驱邪去病,消灾免祸。为了适合围嘴的轮廓,将虎身适度变形贴合整体形式,使绣品活泼生动,又充满童趣;再使用装饰边框填补空余部分,增加作品装饰感。图4为《凤穿牡丹》团花刺绣,凤凰象征太平吉祥,牡丹为花中之王被称为富贵花,凤凰与牡丹共同组合蕴意“吉祥富贵”。图案元素集中,凤凰与牡丹不分彼此,大小位置分布均匀,将主体布置好以后,通过添加不同大小形状的牡丹,使画面饱满适应绣品轮廓。

篇8

早在中国幼教初起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各种外国教育思想纷至沓来,我国幼教界出现了盲目抄袭模仿的混乱状况。陈鹤琴对这些现象极为不满,他尖锐地指出:“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幼稚生听的故事是美国的故事,看的图画是美国的图画,唱的歌曲是美国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美国来的。就连教法,也逃不出美国化的范围……要晓得我们的孩子并不是美国的小孩子,我们的历史、我们的环境均与美国不同,我们的国情与美国的国情也不一样。所以他们视为好的东西,在我们看来未必是优良的。……总之,幼稚园的设施,总应当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至于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和教法,也可以采用,总以不违反国情为唯一条件。”…佃“们1927年陈鹤琴等发表了中国化幼稚教育的宣言书《我们的主张》,其开宗明义的第一条就是“幼稚园要适应国情”。时间过去了多年,而我国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如今却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跳不出唯“新”、唯“洋”的怪圈,脱离Ⅵi地的实际情况。从活动室的布置.到教师与幼儿的服饰及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乃伞使用的教学语青,几乎谈不上民族特色;本地丰富的课程资源,如风俗礼仪、传统节口、服饰特色等没有得剑开发与利用,,民族幼儿教育紧张追赶着“现代文明”的脚步.内心深处往往还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自单阴影,总觉得自己处处“落后”,排斥各种包含“土”味的教育活动.许多幼儿班依样照搬“城市化”的教育模式,盛行“模拟课”。教师到城里幼儿园听课,然后按照听课的教案,利用本班幼儿模拟教学.并推广给其他教师去效仿。民族幼儿园不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和活动材料,而是向高标准的城市幼儿园看齐,尽量为幼儿购买大型玩具材料,如钻圈,滑梯等。石林彝族自治县幼儿园的发展也曾经历过这样困惑迷茫的时期,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深入学习陈鹤琴的教育思想,逐渐平静r浮躁的心,从明确教育目标入手,带动幼儿园课程教学的本土化复归和现展。

20世纪40年代初,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活教育”三大目标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后又提出做“世界人”);“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把教人做人定为“活教育”的三大目标之首。“活教育”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合理因素加以吸收、改造、发展,并赋予新的内容,从而高度概括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和科学发展内涵的人的全面素质。“活教育”讲做人,以求得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这就赋予做人以现代改革精神,具有时代的进步性。他提出的“做中国人”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提出,做现代中国人的条件是: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活教育”不但要求做中国人,而且要求做世界人,做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活教育”是陈鹤琴吸取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营养,结合中国的国情而另辟蹊径的探索。这些理论今天仍具有启发性,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目的。我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和理想追求,有自己特定的社会环境与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摆正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关系,不要生吞活剥国外的幼教模式。在多元文化时代,本土的民族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围际教育大会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的报告,系统地提出了跨文化教育或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指出:“多元文化教育通常足指多民族国家对各民族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有关的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以使学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能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在当前多元文化的世界格局之下。

每一个民族都应当清醒地、客观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为此,先生提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巾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及发展趋向。这种自知之明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也不是要“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而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自主地位。;2I•石林彝族自治县地处滇东高原腹地,县内居住着汉、彝、苗、壮等20多个民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民族幼儿教育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结合本地特点,开发、利用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独具特色的优良教育经验,同时吸纳现代教育的精髓,为本地文化建设服务。为提高本民族生活质量服务。石林幼儿园立足“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的教育目标,依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确立在幼儿园开展民族艺术教育的活动方案。以彝族文化为蓝本,在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时,每周在保证其他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情况下,进行主题教学活动,以民族艺术教育内容(民族文学、民族音乐、民族绘画、民族刺绣)为主,辅之以民族节日、民族饮食文化等方面的艺术教育。使幼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意识到本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增强其民族的自尊感与自豪感。

二、构建园本课程

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第一条就指出课程应是民族的。陈鹤琴主张:以自然、社会为中心,课程编制要有目标又要合乎生活,教育要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可以根据儿童可接触钊的自然现象与社会乍活制定出《幼稚乍生活历》(即教育历).课程安排既彳『汁划性又有灵活性.富有弹性的课程可以适应不同兴趣与能力的儿童,可以使儿童从多方面发展并适应他的个性特点。一国之中应有全国统一的课程大纲,但应允许各地补充,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仍然是当前幼儿教育所努力倡导的,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继续得到体现和完善。《纲要》总则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同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纲要》从两方面对拓展幼儿教育资源指明了方向:一是“因地制宜”,注意地方特色,从幼儿所处的环境中挖掘优秀的教育资源;二是“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所以民族文化教育应该呈现出富有民族色彩的内容和形式。石林彝族自治县幼儿园充分利用本土优势,把少数民族文化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在幼儿园课程发展中多元化和本土化共生。拓展综合教育资源的内涵。石林多民族共生的环境是孕育民间艺术的沃土,其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问美术形成了本土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尤其是民间文学和音乐承担着对儿童进行社会教化的重要职责。它们的启蒙特性让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生活、明白事理;它们的教育特性潜移默化着儿童的品性,有助于培养儿童美好的性格。如民间文学既能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又能对儿童进行生动形象的社会教化,所以钟敬文教授曾深情地说:“我们来到了人世,就在歌谣和故事中长大,没有歌谣,没有民间文化,中国的孩子就成了没有祖国的儿子,变成浮萍草到处飘零。民间文化是儿童庄严的课本,做民间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工作就是为文化和孩子招魂。”∞1、石林幼儿园精心选择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建构了自己的园本课程。

1.民族文学

石林是阿诗玛的故乡,富有文学艺术天才的彝族人民,创作了品种多样的民间文学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叙事长诗、寓言、童话、笑话、谚语、谜语JL歌等。有不少优秀作品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宅库中的名菩和珍品,如举世闻名的《西『幸j彝志》和彝族四犬史诗《勒俄特依》、《阿细的先基》、《梅葛》和《合姆》,阴大叙事诗《阿诗玛》、《妈妈的女儿》、《我的幺表妹》和《逃到甜蜜的地方》等都受到阁内外凄者的喜爱.叙事长诗《阿诗玛》自整理出版后。引起圈内外文艺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有10多种外文版本,根据《阿诗玛》改编的电影公映后,风靡伞国,经久不衰。彝族山寨是民间传说的海洋.撒尼人说:“天上的星星多,地上的草木多。撒尼人的传说比星星草木还多。”石林的神秘巨石、山中的青青树叶、姑娘彩虹般的艳丽头饰、小伙子手中的熊熊火把,无不具有优美动人的传说……石林幼儿园主要选取彝族具有特异乡土气息的歌谣、传说、故事等内容对幼儿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2.民族音乐

石林人能歌善舞,389个自然村有662个歌舞队。逢年过节,村村有舞会,处处闻歌声,于是石林有了“歌舞之乡”的美称。彝族谚语日:“歌多多不过彝家,跳舞扭不过彝家;天上的星星能数尽,彝家的歌舞数不完;要问彝家歌舞有多少?请用海斗量一量。”“彝族生来会唱歌,一唱就是几大箩;唱得太阳落西坡.唱得金星从东来;百灵鸟听歌停了叫,牛羊听声忘吃草;你若爱听彝家歌,请到彝家山寨来。”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彝族革命者毕恒光等就组织“圭山彝族舞踊会”登上省城舞台演出,轰动了文化界。当时在昆明的著名音乐家赵风、社会学家、史学家尚铖等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彝族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唱遍全国;彝族最为著名、最为流行的是跳大三弦,即“撒尼跳乐”,这是彝族人民最为喜爱的歌舞,他们用“是人不跳乐,自来世上活;听见三弦响,心喜脚板痒”来表达他们对大三弦的热爱之情。阿细人的跳月、白彝人的架子乐、黑彝人的祝酒歌,构成千姿百态的石林彝族歌舞,成为石林旅游宝贵的人文景观。彝族的民间乐器主要有笛子、三胡、先弦、月琴、口琴等,一片随手摘下的树叶也能成为撒尼人民手中的乐器,吹奏出动听的曲调。因而,幼儿园注意聘请民间艺术家来表演交流,引导幼儿欣赏、学习民族歌舞和民间乐器。

3.民族绘画

石林彝族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位于石林风景区东南约300米处的丛林盆地内有一处崖画,专家考证是东汉以前的文化遗存。彝族先民以粗犷的笔触画了30多个图像,有人、兽、星、月等,形态各异,古拙朴实,被命名为石林崖画,,在祖先珍贵艺术遗产的影响下,彝族形成热爱绘I画的传统.住宅的墙壁上、屋檐上随处叮见美轮美奂的花纹图案。近年来,一大批彝族民间画家涌现出来,已经形成数百人的创作群体,他们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有多幅作品喜获各种荣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是《撒尼人》,它以清晰的线条和深沉的内涵表现出撒尼人勤劳、质朴、豪爽的个性,1988年获得全国农民画大赛一等奖。同年,文化部命名石林县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石林幼儿园注重整合社会、社区和家庭的资源,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和乡土专家,形成有利于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支持性环境,礼邀民间美术名家来园讲解、传授绘画技术,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4.民族刺绣

刺绣是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石林县彝族撒尼人的“十字挑花”是独具特色的绣法,图纹丰富多样,制作工艺细腻精致。石林神奇的山川I地貌、风物特产,生活中常见的花鸟虫鱼、飞禽走兽都可以成为变化多端、鲜艳夺目的图案。这些图案绣在姑娘的包头、衣襟、袖口和中老年妇女的围腰、飘带、伞套、鞋面上,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撒尼妇女用挑花制作的各种服饰、挂包和其他工艺品,几乎是每一个到石林的客人都要采购的民族旅游品。风格独特的“阿诗玛刺绣包”曾获得“中国国际技术产品展览会”金奖。身穿精美刺绣的民族服饰的彝族男女成为石林一道靓丽的风景。石林幼儿园鼓励幼儿平时穿着民族服饰,到了节日,老师和小朋友更会穿上漂亮的彝族服饰,.内心充满了欢乐和民族自豪感。园本课程的开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了孩子的多元能力。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潮流中,民族艺术教育堂堂正正地走进孩子的课堂,幼儿对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进一步萌发了幼儿感受和表现民间艺术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表现自我、展示自我,他们编创的一个个民间故事、一个个动人的舞蹈,绘制的一幅幅、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作品,使传统艺术熠熠生辉。民间传说、童谣、歌曲、美术作品等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犹如一股股甘泉滋润着幼儿的心田。培养r幼儿对家乡及周围人的积极情感,养成了讲文明、懂礼貌、诚实、自信、坚定、勇敢、活泼开朗的健康性格特征。民间艺术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大量生动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启迪了幼儿的思维,丰富_『幼儿的想像力和观察力,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民间艺术教育,不仅使幼儿了解到民间艺术的风格、形式、体裁,而且寓教于乐的民间艺术活动扩大了幼儿的艺术视野,拓宽了其审美认知领域。民间艺术教育给民族幼儿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形成民族幼儿教育的品牌和特色。

三、更新教育观念

篇9

说起砖雕,或许我们中原人会有些陌生,但是提起瓦当我们就再熟悉不过了,其实两千多年前出土的瓦当就是早期的砖雕工艺的前身。砖雕是中国文化中涵盖的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它主要在建筑的砖体上进行雕琢,并且通过不同的内容和部位之间的组合、呼应构成完美的艺术形象。其画面内容经历了有平面雕琢到镂空浮雕的立体画面的发展。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和工艺手法。

临夏古称河州,位于甘肃陇南夏河之畔,是甘肃省回民聚居的地区。这里除回族外,还聚居着汉、藏、东乡、裕固、保安等民族。秦汉以来历为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穆斯林风情和伊斯兰文化独具特色。临夏回族砖雕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在西北地区颇负盛名。当地的馆舍建筑、寺院庙观及民宅的山墙影壁、屋脊栏杆、大门通道等处,常常可以看到精美的砖雕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就在2006年临夏砖雕艺术被国家列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夏回族砖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北宋年间就已经产生这种工艺,直至明展较为成熟,雕镂技艺即精湛又细致,有着极其强烈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这也正体现了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

1、中国砖雕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砖雕艺术发展大致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巅峰时期三个时段。初期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的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的大型空心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画像。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壁画的装饰品。中期砖雕的发展依据与金代山西的侯马董玘坚墓室,在不足4.7平方的面积上,砖雕布满全室,雕刻有模仿木结构的斗拱、藻井、大门、隔扇等,以及屏风、花卉、鸟禽、人物等图案,其中站立在戏台口的生、旦、净、末、丑等演员运用圆雕技法,形象栩栩如生。巅峰时期是在清代,北京紫禁城宫廷内墙面夹柱的通气孔也都使用砖雕,镂雕花鸟图案,牢固而美观,且利于空气流通。清代是砖雕发展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时期,除江苏、安徽外,在山西、浙江、福建、广东、北京等地有很大发展,它们大多作为官吏、富豪、地主宅院的厅堂大门、照壁、祠堂、戏台等建筑的装饰。也由此把砖雕艺术归为了七个主要流派,分别为北京砖雕、天津砖雕、山西砖雕、徽州砖雕、苏派砖雕、广东砖雕、临夏砖雕(河州砖雕)。

2、临夏砖雕的工艺技法

2.1临夏砖雕再制作方法上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刻活”和“捏活”。“刻活”是在烧制完好的青砖上面用刻刀雕刻图案,主要针对较大型的砖雕,例如影壁、五宫墙、甬道、门庭等。在已经拼装组合好的砖面上进行草稿绘制,然后块块对接,拼成画屏。制作过程要经格方、落样、雕刻、安装、打磨。工艺上比“捏活”复杂的多,特别是在表现物的质感上生动逼真,更加细腻精致。“捏活”主要是制作瓦当、屋脊兽和屋脊上的圆雕、浮雕装饰造型。先将已经配置好的泥坯粘土用模具或手工捏制和压出所需要的纹样和造型,然后放入土窑里面人工操作烧制成花砖和瓦当,完成并出窑后可以直接运用与建筑的装饰上。

另一类则是二十世纪后流行起来的“软模具钢筋水泥浇筑翻制法”。

2.2临夏砖雕在技法上采用的是镂空和雕刻相结合的手法,或圆雕或半圆雕,使其跃出画面,立体感强,层次分明。在衬景和次要部位则利用浮雕方式处理。其雕刻技法主要有凹面线刻、阴线刻、凸面线刻、镂空式浮雕、高浮雕、浅浮雕等。临夏砖雕之精华就在于此。精湛的雕工,高明的构思,把传神的意趣和生动的画面,淋漓尽致的再现在几十甚至上百块的青砖之上。极具强烈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让生活充满情趣。

3、临夏砖雕的特色及题材

临夏地处祖国的西北甘肃省,主要为回族的聚居区,那就一定离不开回族风情和伊斯兰文化的独特性。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砖雕艺术受宋代以来的汉族雕刻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很深。但在装饰及艺术风格上依然保留了回族的典型伊斯兰特色。题材的选择上常常因对象不同,而在山墙、影壁等主要部位多以独立的花鸟、山水作为主题性装饰。临夏砖雕中广泛采用的,数量最多的当属草木花卉题材,例如荷花、牡丹、石榴、葡萄等。

临夏砖雕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其中涌现出不少民间砖雕艺人,特别是民国年间以回族老艺人绽成元、周声普最为有名,集河州砖雕之大成的东公馆砖雕是绽成元的艺术结晶,临夏红园一字亭南侧壁上的"泰山日出图"则是周声普的得力佳作。而榆巴巴拱北、大拱北、红园广场等一些新建的大型砖雕作品则展示出河州新一代砖雕艺人的精湛技艺。实为西部民间艺术的奇葩。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努力保持临夏砖雕朴素淡雅的艺术特色。在这里提别提到的是,在临夏砖雕的图案选择上,特别的避开了以人物为主题的创作,即使是表现八仙过海这样的神话题材,也不显现真实人物,而使用暗喻的手法。在创作中大多都以花卉为主。由于回族人民的,认为真主才是独一无二的。但在后期,由于临夏属于多民族地区,所以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汉化的影响,在之后的砖雕作品中也出现了人物和动物。

4、临夏砖雕的应用与发展

临夏砖雕的流传较为广泛,不仅甘肃有、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回族人民修建寺庙或盖房子也都有用临夏砖雕的。宁夏的同心清真大寺是一座把我国传统木结构和伊斯兰木雕刻、砖雕装饰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建筑,尤其门前的精致砖雕“月桂松柏”照壁。由于青海省也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要道之上,因此临夏砖雕由此引入青海,目前在青海省著名的佛教寺庙-塔尔寺的影壁和建筑柱头上有一部分简单的砖雕装饰。

在临夏当地使用砖雕工艺制品比较广泛,最多的当属清真寺和民居。如临夏的广河县、和政县等各大清真寺,都是砖雕运用比较密集的区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一些后期新建的民居也开始多用砖雕来装饰房屋。在甘肃省会兰州市的白塔山公园,处处都能见到古建筑上的砖雕,尤其是公园入口门庭的影壁上就有一副较为大型砖雕作品。在台阶和走廊中都可看见砖雕艺术,这些砖雕都为早期的工艺,虽然在内容上比较丰富,但是在雕工上较为粗糙。白塔寺上面的八个面也都是不同的砖雕形式、主要都以花卉和动物为主,其中依稀的辨认出有麒麟、龙、凤、奔马,其他的四面都是花卉。

临夏砖雕清又朴素的比较少,而富丽堂皇的较多,虽然说有些砖雕已经从浮雕式转变成了镂空式,但都已经缺少了过去那样的风姿摇曳、线条简略的趣味。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工艺,临夏砖雕主要是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情景交融,寄情于景,表达着回族劳动人民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的思想情感和美好的理想,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显示了中华民族劳动者的精湛技术和高超的智慧。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是在民间艺术星河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辉。

【参考文献】

[1]陈兆复.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1.

篇10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环境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让环境与幼儿对话”已成为我园每位教师的共识,教师们独具匠心地将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渗透到幼儿园的共用环境和班级环境之中,创设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幼儿园特色环境。

1、巧用三维空间,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我们立足本地区传统文化,巧妙利用园内的围墙、活动室的门、窗、墙面、走廊等空间,布置着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图片和作品,让幼儿耳濡目染,感受吴文化民艺术的美。例如:长廊边的围墙上绘画了“水乡”巨幅水墨画、花园里建造了小桥、池塘、假山等园林小品、走廊上悬挂着民间艺术图片、门厅里陈设着剪纸作品、楼道上张贴了幼儿参与民间活动的照片,幼儿园到处洋溢着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唤起了孩子们作为苏州人的自豪。

2、布置主题墙饰,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在开展特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将弘扬本土文化穿插在教学活动中,因此每个班级都设置本土文化的主题墙饰,绘制了图文并茂的民间主题教育网络。走进每个班级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本土文化气息。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利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是教育领域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这些主题墙饰不仅是教师的创意,更多的是孩子们的想法。他们通过动手、动脑收集、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沐浴着吴文化的雨露。

3、利用区角环境,提供幼儿表现的平台

区角活动具有可操作性、随机性、自由组合、互动合作和自娱自乐等特点。为了让幼儿在反复感知中去体验、理解,在操作中去表达、创造民间艺术之美,我们鼓励各班教师与幼儿共同创设了与本土文化相关的民间活动区角。教师们根据幼儿的兴趣、认知以及主题教育的内容,在语言区、指偶区、图片区、美工区里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道具等,供幼儿操作、摆弄、拼贴、尝试,孩子们在这里做做玩玩,协同合作,积极尝试,大胆创作,使区角成为可供幼儿表现、展示、创造的艺术平台和民俗乐园。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教育家乌索娃曾说:“正确地组织儿童的生活和活动,就意味着正确地教育他们。”我们以民间语言、体育游戏、手工艺制作为主要内容,挖掘各种民间文化所承载的教育元素,开展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

1、身临其境的参观游览活动

苏州的文化遗产很多,“园林”、“评弹”、“苏绣”、“昆曲”……可谓林林总总。经过老师精心筛选的内容更贴近了幼儿的生活,成为对幼儿进行本土文化教育的绝好教材。我们带孩子们游览苏州园林,参观民俗博物馆,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刺绣研究所、昆剧团、剧装戏剧厂进行实地观摩,婉约优美的姑苏风情让孩子陶醉其中,民间艺人的精彩技艺更让孩子们惊叹不已。

2、精彩绝伦的演出展示活动

为了让孩子们分享自己传承本土传统文化的学习成果,我们多次举办了作品展示和节目演出活动,诸如桃花坞年画、剧装、剪纸、泥塑、中国结、苏扇……这些出自幼儿之手的美术、手工作品,常常能让展厅四周琳琅满目、精彩纷呈;孩子们身穿富有水乡特色的蓝布印花服饰,打着整齐的节奏,唱诵着朗朗的童谣,着实让观众们重温了一遍儿时的欢乐时光,阵容庞大的集歌舞、朗诵、舞龙表演于一体的“朗朗童声话民俗”节目,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更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

篇11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城皮影在一代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开始有人关注应城皮影。但是现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生存环境恶化,处境不容乐观。本文将从传承现状、社会推广、建议措施等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应城皮影在湖北省范围不如湖北云梦皮影有名,相对于云梦皮影来说,应城皮影起源晚,规模小、数量少、活动范围小。那为什么我要选择研究应城皮影而不是选择更为有名的云梦皮影来研究呢?那是应城皮影传承人-夏想德先生。这一切还要从应城皮影的历史开始说起:应城皮影,又叫灯影,兴于清中叶,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在建国初期,在一些茶馆等人群密集的地方较为受欢迎,并且拥有一定的观众作为群众基础。在建国初期,应城皮影分为了几大块,分别是:天鹅石陈、汤池方集、杨岭高何、城效范河、巡检红星、三合土门6个皮影队,艺人共有皮影艺人合约27人。他们经常活动于城关及膏盐矿区,听戏的大多为矿工和老年人,夏想德先生正是汤池方集人。

应城市汤集镇方集方集村夏想德是应城皮影的传承者,出生于1942年10月的夏想德在1959年初中毕业之后,就考进天门曲艺工作团皮影队,拜家叔夏炳肇团长为师,与皮影戏的不解之缘就此展开。1964年,夏想德到武汉学习后创办了光电皮影,不仅能动口、眼,还有艺术化的山水、树木、风景、雷电、闪光等灯光布景,非常逼真,由于其表现力丰富,皮影队在应城、潜江、京山、汉川等地巡回演出,深受观众的喜爱。始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应城皮影戏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戏剧之一。夏想德自己和他的徒弟们一起坚持用牛皮、硬纸等材料来制成皮影人物的剪影,并涂上不同的颜色,用灯光映在纱幕上,由他和他的徒弟们一起在幕后操作、说唱。应城皮影造型比较美观,人物表现也较为精细,人物线条流畅,人影色彩鲜明,艺术形象逼真。影长的图像一般不超过0.5公尺,用了三根杆进行操作,一手一根,颈部一根,头可以动,嘴可以张,眼睛也可以转动,皮影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应城皮影戏还可同时操作四个人影,说唱时也可为四个代言,说唱赋予表演,武戏对打十分精彩,不象演真戏那样要许多人,但却可以假戏真做。 夏想德先生今年75岁,是如今为数不多的能制作了皮影、创作剧本的皮影艺人,先生不仅会说,还唱的一口好戏。戏文戏腔信手拈来。他自1959年至今已累计演出5000多场,带出了100多名弟子,以自身行动坚守了皮影整整58年。他带领他的团队一直活跃在人群聚集的场所,为影迷们送上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大餐。2015年汤池皮影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夏想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对夏想德先生来说,莫过于天大的好消息了。

篇12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人民共同的结晶,在传统节日里不仅有古老的神话,还有节气、农业、天文以及人们的祈福等等,是由中华民族通过漫长而勤劳的岁月凝练而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中展现出一定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强烈民俗文化色彩、包涵着伦理道德和精神内涵。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与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我国端午节就有赛龙舟及包粽子等节日活动,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等等,但不管是何种说法与风俗,端午节都是存在于中国乃至汉字文化圈各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思潮在相互碰撞,西方现代设计占据主流这是社会发展中必然的插曲,但无论是东方艺术亦或西方艺术,其根本最终都会呈现两种状态,一为表象,二位本源。网络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人们认知上的迷惑,许多设计师变得无所适从,我们从最初的学习现代设计开始,到中国设计蓬勃发展,到逐渐走上世界舞台,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进步的代价确实迷失了自我,一个好的设计必定是独一无二的,是充满感情的,而这感情必定是来自人们心灵的深处,向上追溯,即是民族文化。当代设计师的责任和出路实际上殊途同归,就是慢下脚步,挖掘埋藏在天地间的民族文化。所以现代包装设计师有责任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在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发展本土设计,将情感注入包装设计作品当中去。

现代包装设计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艺术,同时它也可以称作一项工程,现代的包装设计艺术不仅仅是解决传达信息的功能,同时也要解决产品的营销和企业的品牌形象问题,即要解决产品的保护、运输和存储,还要考虑到设计的产品是否增加污染,能否尽可能的节约成本,所以就以上的问题来看,包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程,它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物理学、材料学、机械、甚至化学等学科。

中国传统节日包装设计,首先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了解传统后才能推陈出新,一味地推陈不出新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相递进。但是当今社会有着不同的声音,此时当辨明真伪。但在商品社会浮躁的功利心下,许多不负责任的设计师投机取巧,社会上出现大量的贴图式设计,往往简单地将瓦当、龙纹等直接应用在包装或海报设计当中,这种不负责任的设计越演越烈,设计师的责任是引导群众的审美,在这里图快图方便势必起到反作用,不仅在产品概念传达上造成了混淆,而且也造成了消费者们视觉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厌恶。[1]

日本在平面设计这一领域有着非常显著的个性,即保留了传统元素,又结合了许多现代设计理念,比如日本的平面设计中大量的出现浮世绘、书法、日本传统的图形等等,我国的民族化设计也慢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中国元素在许多产品包装上的应用还很生硬,有些只简单地将书法与国画等强贴到商品当中去,并没有考虑到该元素的内涵以及该元素与产品本身的属性匹配度,那么即使是以单一图形系列化设计,表现上的确给人一种力量,但很难经得起推敲。如果能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神层面的元素抽象出来,以此进行包装设计才能达到生命持久、耐人寻味。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填饱肚子,对节日本身的寄托也慢慢回转,这是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过渡的正常现象,也是人们正常的心理需求。因此,包装设计必须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在保证商品包装的基本功能外,尽可能地满足人们心理上的诉求,设计出能够体现传统节日精神的包装设计。

端午文化起源于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与民间传说的完美结合,应该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们祈福的美好夙愿。在当今的端午节产品包装上,不论是图形亦或文字的设计都很少能够从端午文化中提取元素,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直接将粽子的照片配以简单的文字直接展示给消费者,或者更简单地将一些曲线粗暴地代表粽子。所以作为端午节产品包装应首先从探究人的情感出发,围绕扎根于人民内心深处民间传说和民俗进行再设计,以期尽可能地与用户产生共鸣。

不仅仅端午节产品包装设计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中国传统节日类产品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同质化的现象,如何能在众多类似的包装中脱颖而出,具有企业鲜明的品牌形象和特征,是传统节日包装设计急需解决的问题,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也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企业的发展,把握当前市场环境,积极地研究和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品牌视觉形象的端午节产品包装设计是现代设计师们的重大职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上涌现出大量令今世都汗颜的艺术,其中来自民间的艺术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皮影戏是我国特有的一项艺术,它的独特的魅力影响了诸多艺术,皮影戏是扎根民间的艺术,所以极具民间特色,皮影幕布及舞台的搭建、皮影自身造型的多样无一不深深地感染人们,受表演的限制,皮影的造型简单、凝练,独具特色,由于处于半遮挡状态,所以皮影的色彩也更加强烈,更具民间风味。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已经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艺术家们纷纷参与到民间工艺的制作当中,并通过参与民间艺术的活动汲取养分,可以说民间艺术是人类的瑰宝。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世代积累的宝库,传统节日饱含着先人对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生活的认知、感悟、向往。正确地认识传统节日,继承并过好传统节日,是我们对于先祖文明创造的一种尊重,也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是成熟文明的缩影,目前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担负起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他们为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做出了榜样。

为包装设计注入情感,注入人文关怀是高层次的是追求,它不是单的外观贴图,也不是单纯的视觉表达,如睹物思人般追求这样一种情感的表达,在包装设计中体现出人的情感是最最关键的一项课题。人们的情感需求是无形的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随着产品的变化会立竿见影的受到影响,比如传统的婚庆产品无非就是在色彩上予以表达,而现今随着卡通艺术越来越多进入人们的生活后,也为传统婚庆产业带来了生机,将可爱而诙谐的卡通形象加注进婚庆包装上。对于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们,能够满足心底最根源、最熟悉的情感诉求,在端午节产品包装设计中尽量体现出来才是设计的根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