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规则范文

时间:2023-08-02 09:28: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教师职业规则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教师职业规则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131―03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摆在各级政府、用人单位和学校面前的重大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核心,不仅要对其现实的境遇做出有针对性的制度调节,还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目前,各高校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和保障大学生就业,特别是在“先就业再择业”的职业指导理念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问题,但这种带有一定盲目性的择业观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分制逐步到位,学生选择专业、课程自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指导,目的是使其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学会有目的地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一、当前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特点

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定社会活动的影响和约束下个体价值取向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在择业方式、择业标准、择业类型等几个基本方面。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既具有传统的择业意识,又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受到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1.就业思想日趋成熟。择业观念更加实际

近年来在抗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活动中,无数的大学生投身到公益服务工作中,这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意识和观念逐步增强,其择业观从“务虚”向“务实”转变。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模式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种具有流动性和竞争性的人才择业模式已得到普遍认可。

2.部分学生择业期望过高,功利主义倾向突出

大学生择业时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向往经济水平较高、发展空间较大的沿海城市和大中城市发展,对于一些地域较远、福利待遇较差、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尽量回避,同时,对于工作单位性质的选择,大学生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作为首选,而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鲜有问津。这种带有一定功利主义倾向的择业倾向往往缩小了大学生的就业面,给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带来障碍。

3.部分学生择业准备不足,投机心理强烈

面对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明显表现为求职准备不足,比如一些学生的简历千遍一律、生搬硬套,个别学生应聘时衣着随便、不合时宜,面试回答漏洞百出、随心所欲等方面,甚至对于招聘单位和招聘职位的基本信息一无所知,“随大流”和“投机心理”明显。一些学生频繁“签约――违约――再签约――再违约”,这种走马观花似的“跳槽”给许多毕业生带来挫败感和压抑感,严重影响高校的就业率和社会信誉。

4.职业定位灵活化,注重个人价值实现

当前大学生职业定位由“专业对口”向“兴趣导向”转变,在择业时十分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拘泥于所学专业。只要招聘单位的薪酬待遇、地域位置等方面能够基本满足自己的需要,大学生择业时不仅关注个人的兴趣取向,还关注个人才能的发展空间以及上司、同仁的认可度,同时单位的发展前景也是影响职业定位的因素之一。

二、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个人认知不足

大学生受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局限,对社会没有全面、实际的体验,对社会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政策等缺乏全面、正确的了解,从而导致大学生自我评价过高,客观上不能全面认识和定位自己。另外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多数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择业能力并不了解,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发生,最后其结果,一是对个人期望过高屡屡碰壁,二是选择并不十分喜欢的工作勉强签约。

2.受家庭因素和传统就业观念影响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虽不是其成长成才的决定性因素,却是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步形成具有特定性和稳固性的择业观,特别是在大学生尚无全程化、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大部分毕业生都会考虑家庭因素而做出一些看似主动实则被动的职业选择,从而出现一批“假性”就业困难学生群体。

3.缺乏对社会正确且全面的认识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呈现一种“雾里看花”的状态,对人才竞争和就业压力持极乐观态度。一方面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天之骄子”,是炙手可热的精英人才,不是自己找不到工作而是学校或政府有关部门理应安排他们的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把社会理想化,对于社会的复杂情况估计不足,强烈希望用人单位能够主动向他们“招手”,并且对于他们任何要求也都能无条件满足,这些“单纯”、“幼稚”的看法往往是由于缺乏对社会正确且全面的认识造成的,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自主择业能力脆弱。

4.高校过于追求“就业率”,泛化“先就业再择业”措施

“先就业再择业”原本是为了应对就业形势不乐观而提出的一种积极的就业理念,不少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也渗透这种以务实为本的思想,以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但各高校在“高就业率”目标的驱使下,这种无奈的选择被许多学校过分强调或泛化,这就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忽略了对职业和未来的规划而盲目的选择第一份工作,并在极低的职业认同感中频繁跳槽,这种做法不仅人为地延长了大学生正常的求职之路,而且让用人单位加深了对毕业生的不信任感,正是这些原因让很多用人单位不得已采取了高额的违约金以保护自身利益,甚至拒用“应届毕业生”以减少人才的流失。

三、加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有效途径

1.正确处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的关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基于对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而提出的系统化、全程化、个性化的择业观重塑的一项活动。大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就是协助个人达到和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认清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在评估内外环境的优劣、限制等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可行的、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它对改善就业状况、提高就业质量、减轻就业压力、完善就业工作体系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职业目标一旦

确定,就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减少了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从而不再一味追求薪酬待遇的高低或工作的难易程度,而更多的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个人发展空间的大小和未来职业上升的幅度上,这就大大缩小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供求观念不一致而导致的偏差,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全程实施,构建系统化的就业服务模式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系统化的教育,形成从大一到大四的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全程化的实施过程不是简单地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分离,而是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同步进行。同时,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度有利于完善高校课程体系、师资队伍配备及硬件措施等各个方面的建设,进一步转变高校就业工作中“服务”多于“指导”的工作思路,构建更加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模式。

3.量体裁衣,最大限度地挖掘大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一方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可以科学地制定职业目标,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针对个人气质特点及兴趣,有的放矢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和特长,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以适应未来社会人才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高校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理念。

4.人职匹配,达到人与职业、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美国“职业辅导之父”帕森斯认为,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在大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测评工具初步了解大学生的人格类型和职业类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同时,大学生在特质因素论的引导下,可以正确评估自我能力和素质,在清醒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树立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从而实现人与职业的和谐统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章冬斌.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的思考[J].山东行

篇2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的学习了《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学习后我觉得收益很大,《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我对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孩子。热爱孩子是幼儿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必备条件,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特别是对于幼儿教师,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喜好模仿,所以幼儿园的孩子都会把自己的老师当成学习模仿的榜样。这就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要仪表端庄,大方得体,言行举止要文明礼貌,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新时代新形势下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让我受益非浅,我会用它时刻的鞭策我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盏明灯!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篇3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引领学生发展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就业能力为目标,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背景下,其现实重要性日益突显,需要客观审视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从而明确深度辅导理念,创新深度辅导方式,在教育实践中以增强深度辅导的实效性为旨归,构建全程化教育体系,优化辅导团队,完善保障机制,以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深度辅导;路径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68-04

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自我、了解职业、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价值观,提升职业规划能力和核心就业竞争力,日益成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自2008年教育部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相关通知以来,全国高校陆续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课程,在课程内容和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外实践途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各高校中的地位和发展却非常不平衡;部分高校的教育教学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个性化深度辅导,教育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与社会脱节等现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还存在着学习功利化、职业规划无用论、对未来发展的“屌丝心态”等问题。由此,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难题和困境,进一步提升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

在多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受到了来自学生职业规划行动力缺乏、教育实施方式与手段不当、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等三个方面的冲击。这是目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面临的阶段性难题和现实困境。

大学生规划意识与目标行动不一致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Erich Fromm)告诉人们,我们需要一个献身的目标,以便把力量整合到一个方向,以便超越我们的孤独生存状态,超越此种状态所造成的一切疑虑与不安全之感,并且满足我们企求生活意义的需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将其自身托付于某个具体目标并促进其付诸行动。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将自己托付于某个职业的目标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但大学生这种意识中的目标取向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自我认知、目标模糊不清,缺乏职业认知、目标空洞抽象,目标的短期性、功利性思维普遍,目标制定重自我价值、忽视能力发展等等。在这些模糊、片面和功利性目标的指引下,学生所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其内在需求相差甚远,所做的努力也难以将所有资源整合到同一发展方向,从而导致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方案难以实施和坚持,为实现目标的自我行动力也因缺乏明确的方向而丧失殆尽。因此导致了大学生规划意识较强但却没有持之以恒的行动,其内在的规划意识与外在的目标行动不一致的困境。

教育者职业规划指导与深度个性辅导不统一 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看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起步较早、制度健全、体系完善。在英国,高中一年级学生就已经开始接受专业的职业咨询顾问进行的一对一个性化指导,他们根据自我规划目标而选择大学的专业方向。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近几年才开始起步和发展。现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教材或理论观点,有很多是“舶来品”或照搬西方职业规划教育的相关理论。教育者传授给大学生有关职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经验,但并没有与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有机融合,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在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还存在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教学,重职业规划制定、轻全程跟踪指导,重生涯规划模式、轻规划实施方法等现象。由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体系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相脱节,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脱节,使得教育者难以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深度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又缺乏主动跟进、过程监控和全程指导的意识,使职业规划指导与深度个性辅导不统一的困境愈发显现。

社会支持系统与教育要求不配套 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为迫切的现实要求,而实现教育目标要求的社会支持系统却不能与其配套一致,甚至对此产生冲击,具体表现在社会观念、教育氛围和资源支持等三个方面。我国的大多数家庭教育仍然以灌输教育为主,以“家长式”意愿为子女确立升学目标和就业目标,忽视子女的自我意愿和自主意识;一些教育工作者坚持传统观念,认为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无形中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容易造成心理问题;一些高校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资金项目支持、企业参观实习等方面未能获得地方政府特别是相关企业的支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社会实践途径和个性化辅导方式无法顺利实施;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源支持,没有真正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员参与的合力尚未形成。

深度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运用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能力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个性化的深度辅导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可以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澄清价值观,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从而有效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深度辅导的理论依据 国外的职业生涯理论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有多种分类方法,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可的相关理论分为三类,分别为职业选择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和职业决策理论。其中,职业选择理论的代表是帕森斯(Parsons)的特质因素理论和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的人格类型论;职业发展理论的代表是戴维斯(Davis)和罗奎斯特(Lofquist)的工作适应理论、舒伯(Super)的阶段发展理论和埃德加·H·施恩(Edgar H Schein)的职业锚理论;职业决策理论的代表是克鲁姆伯尔茨(Krumboltz)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桑普森(Sampson)、彼得森(Peterson)、里尔登(Reardon)提出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深度辅导,需要我们科学地运用相关理论,并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生涯咨询,提出个性化的辅导实施方案。通过多年的深度辅导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对相关理论的运用和拟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浅显的思考和总结,如下页图1所示。

深度辅导的内容与思路 深度辅导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运用,其内容与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澄清职业价值观。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都会受到一定动机的支配,这种动机一般是由职业价值观决定的。深度辅导的第一阶段是要运用职业发展理论和心理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身的价值观、性格和能力,促进学生澄清价值观并发现内心的核心价值观,同时结合社会形势和就业前景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具有时代性的职业价值观。其次,要通过咨询与辅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认为,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人追求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主要有无限增长的生存需求、趋利避害的本能、个人价值目标激励、好奇心和兴趣等,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职业兴趣则是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在动力。由于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和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是人的先天本能,因此,在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深度辅导时,可以通过霍兰德的职业兴趣测试等方法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发现、了解职业兴趣,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再次,要以拓展学生职业素质为辅导目标。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常常会暴露出团队合作意识缺乏、组织协调能力薄弱、文化修养低下等职业素质欠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既反映了我国高校在学生培养中重专业技能锻炼、轻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也暴露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深度辅导中,要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创建社会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修炼,促进大学生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最后,要强化针对性和个性化辅导。个性化辅导是职业生涯辅导方式中最深层的一种,科学的辅导方法和技术将对教育效果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进行个性化辅导时,需要掌握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心理测验、笔迹分析、家庭职业树、行为观察和生涯幻想等技术方法,帮助学生找到科学的职业发展方向,克服在职业生涯规划执行过程中的心理恐惧和行动倦怠,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大学生涯发展进行过程监督和全程化指导。

深度辅导的方式方法 结合教育实践,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笔者认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深度辅导的主要方式有谈心谈话、团队辅导和网络媒体运用等。(1)开展深度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实际需求,提升辅导的针对性。《现代汉语词典》对“谈心”的解释是:谈心里话,它不同于一般层面上的谈话,而是渗入内心深处的沟通交流。深度谈心谈话是辅导者通过与大学生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和了解他们在职业生涯规划全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变化,帮助其有效地解决在职业规划和择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辅导者在深度谈心谈话中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结构化谈心谈话记录表,给每一位来访学生建立职业规划成长档案,实现动态跟踪与长期指导,从而提高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善用团体辅导,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技巧,提升辅导效果。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团体辅导是指通过团体成员间的相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现存在的问题与需求,明确职业目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学习职业知识技能,从而进一步发展职业素质和能力。团体辅导主要依据职业生涯的相应理论,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团体游戏、职业角色扮演、绘画、身体表达、行为活动等形式的有机组合,使个体在团体中充分表达自我,产生成员间的互动,培养成员健全完整的人格,促进成员的成长与发展,提升深度辅导的效果。(3)运用网络媒体,拓展深度辅导的形式与载体。网络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网络等新媒体的有效运用可拓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深度辅导的形式与载体,网络正在让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被动局面有所改变。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者,要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职业测评、职业咨询等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积极构建和推进网上网下教育相结合的双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深度辅导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

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设计,要以深度辅导为基点,围绕深度辅导的内容体系和实效性,构建全程化、专业化的教育实践模式,努力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构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任务取向的全程化教育体系 深度辅导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要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任务取向,即要在大学的全过程培养中,落实以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素质和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的教育任务,根据学生在大学生涯不同时期的特点、学习状况和目标定位等,有针对性地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笔者认为,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任务取向的全程化教育体系,既要体现教育的全程化,又要明确每个阶段的具体教育目标和教育策略,全程化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教育策略等如表1所示。

要建设以专业化辅导团队为目标的专兼职教育队伍 深度辅导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专业化的辅导团队。因此,在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中,首要任务是要建设一支专业化辅导团队。高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团队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可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团队中既要有理论知识广博的专家学者,也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等兼职人员,具有一线学生工作经验的辅导员也可作为团队的重要后备师资力量。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以专业化为目标,以品德优、素质高、专业强为标准,努力打造一支爱学生、勤学习、甘奉献的教育辅导团队,为个性化的深度辅导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切实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要完善以教育资源倾向性配置为支持的保障机制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中,要优先考虑个性化深度辅导有效实施的实际需要,在人、财、物等多方面给予有力保障,在机构、场地、团队、课程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强师资培训、派送教师进企业考察和实训、实行职称评定政策倾斜、对科研项目提供支持等;在课程建设方面,为优化课程体系、出版高质量教材、认定课外辅导工作量等给予经费和制度保障;整合校友资源,争取政府支持,多渠道建立教育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切实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

篇4

关键词:信用卡 客户服务 公共责任

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市分行在我国发行了地区信用卡――中银卡,这标志着信用卡业务在我国的诞生。 1986年6月,中国银行在国内金融界率先推出人民币长城信用卡业务,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结算方式,减少了现金的流通数量。继广东发展银行1995年在国内推出首张真正意义上的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以来,其它商业银行相继推出类似产品,外资机构也通过各种方式抢占国内信用卡市场。各家银行为争夺客户,不断加大营销力度,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信用卡业务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各家发卡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最后都会归结于客户服务,服务的品质和差异越来越成为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客户服务是信用卡品牌建设的主要途径

品牌是一个包含经营理念、产品品质、人才技术、管理水平、客户服务、资信程度等多重要素的反映企业综合实力的概念。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从经济学角度讲,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获取利润的最大化,也就是使资本达到最大化增值。能否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关键是看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最典型特征就是不可复制性,这也正是品牌的特性,企业的很多方面都有可能被效仿或者克隆,唯有品牌不可能被复制,因此,品牌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只有以市场为主导才能生存和发展。客户与企业是一种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获取能够满足自身价值的需求,这个价值既包括物质价值又包括精神价值,而品牌消费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因此,企业在进行市场推广和品牌塑造的时候就要考虑所有影响客户感受的因素,把客户满意度作为企业经营之本。

有资料显示: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预期利润率一般可达到18%(戴萦袅,2009),这就使得信用卡业务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截至2008年底,我国银行卡的发行量已经突破18亿张,其中信用卡1.4亿多张(钟河,2009)。现在市场上的信用卡,都具备先消费后还款、最低还款额、免息期的基本功能,多数同时还推出了积分赠送礼品,与商户合作刷卡打折促销的活动。信用卡业务在产品的功能上同质性较强,在各家银行的激烈竞争中差异日趋减小。客户一次只会使用一张信用卡,而且一旦选择某种产品后,会在一段时间内对该产品产生相对稳定的认同感。所以对发卡银行来说,只有依靠服务才能使客户对自身产品形成稳定的认同感,并保持对该种信用卡产品的忠诚。信用卡作为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并获取利润的载体,无论发卡行的政策如何制定、后台如何进行业务处理、系统如何设置,最终的成效都会体现在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上。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是银行扩大信用卡业务市场份额、增加利润的先决条件。如何通过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准来巩固市场,争取客户,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是每个银行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银行都把开拓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内容放在首位。英国银行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及不同工作性质的人推行与其相匹配的银行卡,品种齐全,风格各异。在银行业发达的瑞士,几乎每人都有几张银行卡。瑞士最大银行联合银行(UBS)向客户提供三种卡:账户卡、MAESTERO卡和信用卡。客户使用信用卡透支后,如果在30天内一次还清,银行不收利息,超过期限银行按年息15%收取利息。德国银行业有三种形式,即股份制私有银行、州立银行和地方储蓄银行、民间自发组建的合作制银行,为了争夺客户,银行竞相推出储蓄、信用卡、购房建房贷款、投资、养老保险等各种金融服务。对家庭而言,投资是个人理财的主要领域,于是银行就成了最重要的“投资顾问”。银行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提供专业的个人投资建议,帮助客户选择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等金融品种。

我国信用卡客户服务现状

随着信用卡业务市场竞争的激烈,各发卡行都强烈地意识到,在与同业的竞争中客户服务是一个很重要的致胜因素。

(一)强化特色的客户服务理念

发卡银行作为服务型的金融企业,其服务理念影响着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各发卡银行在常规的服务基础上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理念与内涵。民生信用卡客户服务中心强化员工 “三心两意做服务”的服务理念,“三心”是指通过每位客服代表“细心”、“耐心”、“真心”的服务,“两意”是指让“诚意”的服务获取客户的“满意”。 平安信用卡将“一卡相伴,平安相随”作为品牌理念,致力于为持卡人打造“安全、好用、实惠”的信用卡。不仅为持卡人提供信用卡传统的信用消费等基本功能,还积极践行中国平安集团“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种产品、多种服务”的综合金融战略,利用中国平安集团旗下专业强大的综合金融资源,为持卡人提供涵盖银行、保险在内的多元化的金融理财产品与“一站式”优质专业的服务。中信银行信用卡秉承“以客户为先,力求与众不同”的经营理念,把深层关怀渗透在客户从开卡接受服务起的每一个环节,为客户提供安全、时尚、关怀、尊贵的信用卡服务。招商银行信用卡将“客户为先,服务为本”的观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里,在信用卡服务的每个环节上,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期待与梦想。

(二)追求个性化的客户服务品质

在民生银行,信用卡客户服务品质处在一个十分高的位置上,为消费者提供了多项增值服务,在同业中创下了多项第一:首家推出全国24小时道路救援服务;首家推出金卡私人律师服务;首家推出私人医生服务;首家发行国内最顶级信用卡――民生钻石信用卡;首家推出个性化ID信用卡等。另外,还提供了“容差还款”的服务,当持卡人没有全额还款,但其未还部分的差额少于10元时,将视同全额还款处理,绝对不会出现因为少还几元钱导致全额计收利息的情况。

平安信用卡客户服务建立初始,就制定了很多更具针对性的服务专案,化被动为主动,赋予了服务更深的内涵:第一是VIP客户专案。平安信用卡针对持卡人中有很多高端客户的特点,制定了VIP客户服务专案,对于高端客户提供更多的主动呼出服务,包括账务提醒、短信关怀、用卡咨询等,让客户体验更加超值的尊贵。第二是客户关怀专案。深圳平安银行的服务非常看重对优质客户的关怀,通过策划客户关怀专案等专项服务对此类客户表示感谢,与客户保持友好的沟通,并能及时征询客户对用卡过程中的意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使服务日臻完善。

中信信用卡客户服务强调的是体验式服务,让客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感受。中信国航知音信用卡为商旅客户首创航班延误保险,中信美国运通卡等商旅产品和中信国航商旅专线,为客户提供了优质便捷的机票、酒店预定服务;中信魔力卡为客户量身定制女性健康保险、亲子保险、品牌特卖场等各种女性专属服务;中信白金信用卡“36+1高尔夫畅打”服务,在业内及消费者中形成了很强的认知,极具品牌影响力。此外,中信信用卡还为客户提供了“全国400客服热线”“意外入院医疗保险”等多项国内首创、功能领先的24小时个性化免费服务。

招商银行信用卡的客户服务强调个性化服务,细分客户群体,了解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针对不同客户群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服务策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用贴心的服务培养客户忠诚度和提高使用招商银行信用卡的频率。坚持“一站式”服务(One-Stop Service),确保服务效率。通过分层授权,客户的问题95%都能实时在线得到解决,剩下的5%,通过内部设计的电子讯息单系统进行反馈和处理。每一位客户服务人员,用对客户负责到底的工作态度,尽心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三)信用卡营销过程中服务的缺失

发卡银行由于信用卡业务的利益驱动,会更多的从自身经营的角度考虑问题,宣传办信用卡、用信用卡给持卡人带来的好处,并且采取多种刺激手段来吸引申请和使用,却几乎很少提及用卡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所在,更不会触及持卡过度消费的危害性。发卡机构太过关注发卡量,不惜以降低发卡门槛来刺激社会申请和用卡。甚至有的发卡银行通过“公关”某些单位,以行政摊派的方式为该单位员工办卡,还将退休人员也列入发卡对象,一些员工糊里糊涂地就拥有了一张乃至多张信用卡。鼓励消费的信息更是如潮水一般涌向持卡人,银行过度宣传消费积分、分期付款、优惠购物等,很容易造成一些持卡人的冲动性消费。

构建信用卡客户服务中的公共责任

公共责任是公共管理中涉及的概念,信用卡客户服务中的公共责任问题本身是一个经济领域和社会层面的问题,它指不仅关注企业自身的利益,还要考虑客户的利益、社会的效应以及可能引发的公共问题。有些发卡银行可能会认为:企业承担公共责任,就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支出,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客户服务中承担一定的公共责任在短期内可能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但从长远来看,却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卡银行经营过程中不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还要考虑其行为给社会带来的效应。信用卡营销过程中,将侧重点从发卡环节转向用卡环节,不仅注重卡的销售量,还要教会持卡人安全用卡、正确用卡。同时,综合考虑盈利和风险的平衡,特别是针对持卡人的个人收入及还款能力,应该实行个人信用总额度控制。信用卡客户服务承担公共责任会提升银行形象,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企业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2003)从竞争的角度对企业公共责任进行了定位,他认为:“企业从事公共事业的目标,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博得更多的认同和社会影响,而实质上,则应该集中于公司竞争力的增强”。企业承担公共责任后,会引致成本的提高,但可以在客户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政府的好感、消费者偏好,从长远来看企业可以得到公共政策的支持、节约生产成本、节省营销成本。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为企业节省管理和培训费用。

将公共责任纳入整体经营战略的企业,会因良好社会形象而使其具有更高层次的价值竞争力,“在将来,公司的产品越来越类似,或许公司独特而良好的公众形象才是决定消费者喜好的最有效的因素” (德鲁克基金会等,2003)。大量的调查表明:消费者通常会有意无意地支持那些他们认为对员工和社会都负有责任感的公司。 企业公共责任或企业形象,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基础上,通过捐款、资助、慈善活动、创办基金会等多种手段承担公共责任,向社会提供公共事业,会有利于企业吸引、激励和留住高素质人才;会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为了组织能够更加有效地运转,领导者必须将眼光放宽到公司、大学、医院、机构以及自身工作之外,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将所有的人都容纳进来。领导者应该清楚,将单个的组织局限起来,将使组织无法得到外部提供的健康而充满活力的新成员,这样的组织将是没有希望的”。目前已有很多发卡银行构建的增值服务体系就在关注着公共责任的问题,如信用卡客户服务中的慈善捐赠项目。类似的服务项目既可以获得持卡人的认同,又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戴萦袅.关于改进我国银行信用卡市场的思考[J].新金融,2009(5)

2.钟河.信用卡雷区不得不防[J/OL].文汇报网.whb.省略/jjgc/200906/t20090621_2364090.htm

篇5

摘要: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综合评价中,对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投票型”隶属度的投票规则进行了改进,并建立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实例应用,给出了详尽的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经反馈符合实际情况。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法;“投票型”隶属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166-03

基金项目: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教学为中心的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5XJG047);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度校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评价”(编号:xgj1409)。

作者简介:王化中(1970-),男,陕西户县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应用、统计分析、电子商务;强凤娇(1970-),女,陕西乾县人,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分析、系统评价与应用。

0 引言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对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与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考察和价值判断,其评价有利于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2011年教育部等机构以教人〔2011〕11号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4年教育部又以教师〔2014〕10号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规范》与《意见》的相继出台,反映了教育部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视及常抓不懈的决心。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一个多主体多因素综合评价过程,常见的评价主体包括领导与其他教师、学生、教师自身等,同时评价因素基本上属于不易量化的模糊因素,故本文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其评价工作中,同时对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投票型”隶属度中的投票规则进行了改进,以使其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工作,就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根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基本思路及《规范》〔2011〕与《意见》〔2014〕的要求,同时吸收相关学者[1-2]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 “投票型”隶属度中投票规则的改进

模糊综合评价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合理确定评价与决策对象各指标的隶属度,其中把由多个评价主体以投票方式经统计汇总后得到的综合隶属度(或称平均隶属度)文章称为“投票型”隶属度。“投票型”隶属度是通过投票综合反映所有评价人对某评价对象各指标的综合判断结果,虽然不同评价人因学识、价值观、经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其投票结果(个人隶属度)不可避免带有评价人的主观性,但只要个人投票结果能准确的反映每个评价人的真实意见与想法,则经多人投票汇总后得到的平均隶属度便具有一定的客观合理性。

目前在“投票型”隶属度中的投票规则要求每位评价人对各评价指标在给定的几个类别中必选且只能选其一,即意味着评价者个人对选定类别的个人隶属度必须为1,对没有选定的其他类别的个人隶属度均必须为0。事实上这样的规定从隶属度的建立基础上就不符合模糊综合评价中关于“模糊”的概念,正是因为指标外延存在“模糊”性,有些评价人在综合评价中对给定的几个类别经常犹豫不决,难下判断。目前的投票规则显然简单易操作但过于粗糙,面对上述困境,必然导致硬性截割,得到的个人隶属度结果不准确,不能反映每个评价人的真实意见与想法,个人隶属度的不精确必然导致经统计汇总后的综合隶属度结果存在偏差。

为使评价者的个人隶属度更为精确,其投票规则改进的思路是,首先每位评价人对某评价对象的各评价指标关于给定类别做大致判断,判断结果要么为一个很确定的类别,要么介于两个相邻类别之间;如判断结果属于某给定类别,采用目前的投票规则,若判断结果属于给定的两个相邻类别之间,只要求关于这两个类别的个人隶属度均为介于0与1之间的任意小数(一般情况下,保留一位小数位易于做出判断,又符合人们的习惯)且满足合计值为1,关于其他类别的隶属度则均为0。改进后的投票规则能更加精确地反映每个评价人的真实意见,同时解决一些评价人不认同评价对象的某评价指标完全归属于其中一个类别的问题。

假设在某评价问题中,事先确定了{优,良,中,差}4个类别,某评价人对某评价对象的一个指标所属类别大致判定为介于“优”和“良”之间,但较偏向“良”,按照目前常用的投票规则,该评价人的个人隶属度为σ1={0,1,0,0},显然该评价人的个人隶属度并没有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真实意见。但按照本文的投票规则,该评价人在考虑偏向“良”的具体程度情况下,可能给出其个人隶属度为σ2={0.1,0.9,0,0}(表示10成中有1成把握判定结果为“优”,有9成把握判定结果为“良”)、σ3={0.2,0.8,0,0}、σ4={0.3,0.7,0,0}或σ5={0.4,0.6,0,0}(此处的个人隶属度就保留1位小数)等更符合评价人真实想法的个人隶属度,依改进后投票规则确定的个人隶属度经统计汇总后的综合隶属度结果也将更加客观准确。

3 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的应用

某高校人事处与师资处联合发文,要求各院系及各组织管理部门做好2014年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及推荐优秀校级师德先进个人的工作,其中某学院采用由5位教研室以上院系领导评价、各专业教研室老师互评(教研室老师含各其教研室主任对除自己外的其他本教研室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对每个教师的评价,由辅导员根据课表随机选择该教师本年度内授过课的15位同学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并利用表1所示指标体系对学院每个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进行评价,各院系以上领导的评价则由人事处与师资处组织评价。该高校要求建立4级评语集V={v1,v2,v3,v4}={优秀,良好,一般,差}。依据改进后的投票规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主要评价步骤[3-4],对该学院教师1的模糊综合评价计算过程如下:

3.1 建立教师1的二级指标模糊评判矩阵R

依表1中的二级指标按评语集{优秀,良好,一般,差},首先设计对教师各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表,并要求所有评价人各自独立并采用匿名方式,使用改进后的投票规则对教师1的职业道德通过填写各二级指标的模糊评价表进行评价(本次评价要求个人隶属度仅保留1位小数,对保留多位小数的进行四舍五入);接着分别按院系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和学生评价三个角度,对各评价角度中评价人员关于教师1的模糊评价表求算数平均值汇总;最后将三个角度分别得到的各自平均隶属度进一步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综合后的关于教师1的二级指标模糊评判矩阵R。

5位院系领导(甲乙丙丁戊)关于教师1的x11~x133个二级指标个人隶属度及领导角度计算得到的平均隶属度见表2所示(限于篇幅,领导关于其他二级指标个人隶属度及的平均隶属度、互评及学生评价的个人隶属度及其相应两个角度所得的平均隶属度等略)。

该高校规定院系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的权重分别占30%、30%和40%,经综合后的教师1的二级指标模糊评判矩阵见表3所示。

按照指标x1的计算过程,将计算得到所有一级指标的向量与综合评价值评价结果计入表4。文献[4]通过理论分析及实例验证了模糊评价中常用的最大隶属度原则是一种简单粗糙的片面性原则,只考虑了隶属向量中的最大隶属度,对其余隶属度一概忽略,有可能出现该原则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或因为考虑问题较为片面而导致评价对象或指标归类与排序出现矛盾的状况;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全面性归类原则,称为“就近”原则。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文章采用“就近”原则对评价对象或指标进行归类,并将归类结果与按综合评价值P(P值越大越优)的排序结果(1~4表示从优到劣)计入表4。

由表4可以看出,按距离最小的“就近”原则,教师1的4个一级指标归类与排序完全一致,除x4指标属于“优秀”类别外,其余三个指标均属于 “良好”类别,但x2指标虽属于“良好”类别,综合评价值却介于的标准值100与“良好”的标准值80之间,严格来说,x2指标相对于归属“优秀”类别而言更偏向于归属“良好”类别;而x1和x3指标虽也属于“良好”类别,但综合评价值却介于“良好”的标准值80与“一般”的标准值60之间,严格来说,x1和x3指标相对于归属“一般”类别而言更偏向于归属“良好”类别。

3.4 教师1的两级模糊综合评价

在一级模糊评价基础上,将一级指标权重与一级模糊评价值汇总得到教师1的两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P1=(0.0283 0.350 0.217 0.150)(79.51 81.83 74.28 90.52)T=80.84。按“就近原则”教师1的职业道德应归为“良好”类别,严格来说,介于“优秀”与“良好”之间,更偏向于“良好”类别。

其他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参照教师1进行,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评价结果在该学院内网上公示三天,无异议。模糊评价法可实现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归类,还可利用综合评价值P对所有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进行优劣排序。该学院按照学校分配的校级优秀师德先进个人名额,推荐综合评价值最大的2位教师作为校级优秀师德先进个人。

4 结论

在建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并结合两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使得定性指标得到了定量化的处理,计算简单,评价思路清晰。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主要适用于高校的一线教师,对在组织管理岗位或后勤保障岗位的教师,则须考虑不同工作岗位教师的具体要求,对建立的指标体系适当增加或减少,其各指标权重也应考虑不同高校与不同教师岗位要求进行相应调整,使确定的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更加符合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马琰琰,徐媛媛.构建科学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J].继续教育,2012,05:48-49.

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大批“80后”青年教师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走上神圣讲坛,担负教书育人重任。随着这支队伍的不断壮大,对这个群体师德状况作些探讨和研究很有必要。

一、“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现状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做人、从教的核心要素。大部分研究者则认为“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主流是积极和向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从“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自身特点来看:一是思想活跃,充满朝气,精力充沛,富有激情,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直面社会弊病,敢于创新,但是大多重业务、轻思想,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理想信念较模糊,抗干扰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政治鉴别力和判断力欠缺,不拘小节,师表意识淡薄;二是学历层次较高,知识结构新,但是相对缺少实际工作锻炼,缺乏社会磨砺,社会阅历较浅,大多对师德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刻;三是理论知识扎实、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先进、知识面广,竞争意识较强,但是大多爱岗敬业意识淡薄,治学态度不够严谨和刻苦钻研精神缺乏,合作观念较弱,职业认同感低;四是怀有远大抱负,充满自信,进取心较强,但是大多教学基本功不扎实,缺乏对教育内容教学效果的深入探索与深刻研究;五是求知欲望强烈,渴望继续深造,注重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但是轻视理论学习,存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功利心态,甚至存在轻视职业道德倾向;六是年龄与学生接近,代沟较小,容易沟通,亲和力强,与学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但是忽视角色定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

从“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状况来看:一是忽视了职业道德的层次性。由于受到家庭环境、教育水平、个人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每个人的整体道德水平以及某些层面的水平存在差异。教师道德水平也具有不同层次性特点。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教师显然违背道德自身规律和道德的层次性特点;二是高校所制定的师德标准过高。传统的师德建设过多地强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理应远远高于其他职业,“80后”高校青年教师对自己从事职业尚处在适应阶段,对他们提出如此高的要求不切实际;四是师德建设的实践性不足,师德建设来源于实践需求,又能解决现实中问题,然而,目前高校师德建设内容空洞,缺乏实践性,缺乏应用价值;五是缺乏正确的考核评价机制。目前不少高校师德考核评价制度过分看重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和服务社会,但很少涉及师德师风方面问题。

二、“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从外部原因来看,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容易出现重经济轻政治、重物质轻精神、重实惠轻道义等一系列变化,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易受到这些思想影响。二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带来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一些落后、腐朽思想和文化通过各种途径乘虚而入,一些缺少分辩力的青年教师对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盲目崇拜,良萎不分,迷失自我方向,丧失价值判断能力。三是制度保障不力。《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颁布后历时6年多未及时修改完善。部分省市和高校出台了自己制定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缺乏具体的贯彻落实的制度和措施。

从内部原因来看,一是某些高校对教师师德建设缺乏应有重视。长期以来,高校只注重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拔尖人才培养,普遍重视师资队伍的职称、年龄、知识结构优化,强调业务培养而忽视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者的培养。二是政策导向出现偏差。高校对师德建设缺乏系统的政策性规定和规范性要求,使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职业行为时,缺乏可参照标准。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滞后。思想政治工作重学生轻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多,关注不够;缺乏一支愿意并自觉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陈旧,针对性不强,切入点不准,力度不够。四是师德建设过程过于简单化。采用说教方式对教师进行师德知识和规范的硬性灌输,使得教师心生厌倦、对师德教育持排斥态度。五是较低经济待遇影响。我国高校人事分配、管理等制度与师德要求不配套,对青年教师职业行为的激励和约束不够。

从青年教师自身原因来看,一是长效的新教师道德培养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高校青年教师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教师教育培训,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储备先天不足;刚从学校毕业就很快走上讲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太快,心理准备不足;缺少对教师职业和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体会和真切感受。二是青年教师自身素质欠缺。部分青年教师思想理论基础不扎实,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不能有效抵制社会消极现象;放松理论学习和头脑武装,忽视自身道德修养。三是高校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特点决定。他们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比较熟悉,但容易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一些理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更强调个体独立性和个性张扬,对社会责任义务的认识把握和自觉承担有所弱化。

三、借鉴国内外有益做法,促进“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养成

近些年来,师德教育方面探讨偏重教育和灌输,如何针对“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制定与他们年龄、成长成才规律相契合的职业道德规范,有待深入探讨。师德内蕴于教师内心,外现于其行为。“生硬的教育和说教型灌输都是外在手段……难以取得效果。”应尝试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有益做法,探索一种从说教的方式向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变,从以灌输让教师被动接受的方式,向以养成促教师主动内化的方式转变。

1.立足便于实施操作,划分师德规范结构层次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师德规范既要有理想性,又要有现实性。西方国家注重区分师德规范的不同层次,对教师整体与个体提出不同层次的职业道德要求。

(1)师德理想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和对教师提出的最高要求,指明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美国的师德理想是:“相信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培养民主信念。”不仅美国重视这个层次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师德理想也体现了这个方面要求。1966年10月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提出的师德理想是:“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将最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对于和平以及对于各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宽容和友谊所作的贡献上。”

(2)师德原则

它是以师德理想为基础,受师德理想制约的指导教师行为的第二层次准则。主要包括对待学生和事业两个方面。一要关心和热爱每个学生,力争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有价值而且有用的社会成员;二要竭尽全力提高专业的水准,争取条件来吸引那些值得信赖的人从事教育工作,并且防止不合格的人从事教育专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师德规范的指导原则是:“将对学生的教育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3)师德规则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第三层次,也即最低要求。在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中,师德规则所占比重最大,它反映的是作为一个称职教师最基本要求。与师德理想、师德原则相比,美国的师德规则更加明确和具体,在教育实践中也更具有可操作性,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制约着教师在课堂内外各方面表现。这些规则包括教师对待学生和专业两个方面。一是在对待学生方面:教师不得无故压制学生求学中的独立活动;不得无故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与学生进步有关的材料;不得有意为难或者贬低学生;不得不公正地排斥任何一个学生参加任何课程,剥夺任何一个学生的任何利益;不得利用与学生的专业关系牟取私利;不得随意泄露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信息;二是在对待专业方面:教师不得在申请某一专业职位时故意做虚假陈述,或者隐瞒与能力和资格相关重要事实;不得出具不符事实的专业资格证明;不得造谣中伤或诽谤同事等。《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中提出具体师德规则如下:教师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成分或经济状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能的、最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应具有必要的德、智、体的品质,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尽一切可能与家长密切合作;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公共生活;应参加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改进工作;要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应避免学生发生事故意外等。

《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是专门就师德问题公布的文件,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规定也反映着有关师德要求。师德规范不是空洞的师德理想,而是包括具体的行为规则,它一方面可以直接制约教师个人的从教行为与教师群体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体现出师德规范的不同结构发挥不同的功能作用:理想发挥激励作用,原则发挥指导作用,规则发挥约束作用。它们给我们的启示是:师德尤其是青年教师师德培养应当注重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从教育实践来看,应是一个自我养成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循序渐进过程。

2.摒弃生硬灌输,以内化促养成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既不是先天具有,也不是自发形成,而是建立在学习和实践基础上,经过长期磨练形成的。西方国家虽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但在职前和职后的培训过程中,不以师德为名专门设置课程进行简单灌输或空洞说教,而是将其渗透在学校及社会的日常道德教育之中,注重职业道德习惯养成。西方国家的师德教育途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采取: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公民责任”教育之中;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首先是具有爱国精神和尽责尽义务的“公民”;强调在道德实践中将师德规范内化为师德行为。我国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把通过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采取强制性的说教或硬性的灌输作为主要模式。但在新时期,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增强,教师专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我国教师备选者和在职教师来说,教师职业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转向注重教师职业师德内化与行为养成,使从教者和教师备选者真正从内心、从价值趋向上认同教师职业,使从教者变成一种内心的自由选择,在自主的道德践行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准。

道德的表现方式具有一定隐蔽性。对于道德的考核、评价、衡量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对于道德的修养和完善只能有赖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这些都与人的趋利本能和惰性相互排斥、相互矛盾。所以道德永远只是一个反复磨练、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教师对于职业道德和师德的追求也必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作为入职时间不长、尚处于职业适应期的“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更是一个不断养成、不断修炼的艰苦过程。“养成教育”就是培养教师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还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80后”高校青年教师就是要通过不断的修养,逐步生成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一个能够慎独的人。

3.结合现有法律规定,重新构建师德规范

传统认为,道德只通过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而非法律的强制处罚。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依据,是基于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而作出的对教师的人格期待。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教师在人们心目中往往被定格为理想的“道德化身”,由此对教师提出远高于其他职业的职业道德及人格修养要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实,这只是一种理想期待,缺乏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生活基础。在西方国家,师德规范的提出是基于社会法律准绳的,各种行为规则都必须定位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它首先是对公民的基本义务要求,在充分考虑教师职业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来制定。因此,在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程中,应当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来规定、细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如果他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涉及道德问题,而且涉及法律问题,进而养成在法律的意义上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的习惯。

4.应立足现实生活,从“理想”回归“现实”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职业道德建设应从“高尚”走向“朴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标准。高尚的师德固然需要崇高的理想来引导,但仅有“理想”是不够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只有道德理想的制约,而没有可遵循的具体规则的约束,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往往只能约束少数人而忽略多数人,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这一点早已被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所佐证。因此,不能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重要和高尚而无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对“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期待往往适得其反。所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应现实一些,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使“80后”高校青年教师首先从一个人、一个公民、一个公职人员的角色上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尽自己的道德义务。此外,还应借鉴移植国外重视“朴素”道德的做法,要求教师遵守那些维护教育教学秩序所必需的最起码的最简单的教育劳动行为准则。如果我们的师德规范能从“高尚”回归“朴素”,从看似平常的小事和细微处着眼,更加符合人性,更加符合生活发展的实际,那么“80后”高校青年教师就更容易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行为就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申晶晶.“80后”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2]王雅岚,周竞学.论师德建设的内涵及策略[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1).

[3]葛晨光.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陈润羊,李勇.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J].中国林业教育,2011,(2).

篇7

工作是我的职责,是我立足单位的基础,我会克勤克敬,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把工作干好,立足平凡岗位,奋发有为,追求卓越,做最有价值的员工;和同事互相补台,互相帮衬,不破坏单位的规则,维护自己的单位,维护自己的工作,维护自己的职业,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为集团的美好明天,为中心稳步发展做出贡献。

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我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对教师职业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将来我将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严格遵守十项准则,用爱实践着师德。

    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重要意义。“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通过学习,我明白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

篇8

一、目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是人们从事某一职业最基本的条件。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简称师德。教师职业道德是对教师整个群体普遍性要求,是对教师群体的一种约束。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具有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数毕竟占多数,是教师队伍的主流,并且不断涌现出优秀教师,连续两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就有中小学老师,他们师德高尚,堪称典范。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表现有失规范要求。本课题所做的一个西安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生存状态问卷调查显示:希望变换职业的教师人数占25.99%;投入职业精力90%―70%的教师占44.05%,投入职业精力70%―50%的教师占6.17%,投入更少职业精力的教师占1.32%;以教师职业为谋生手段的教师人数占5.73%;偏爱优生、忽略差生教师占9.25%;不喜欢这个职业的教师占4.41%;对于体罚学生行为认为很有必要教师占7.93%,认为没必要的教师占43.61%,视情况而定的教师占48.46%;在压力下不能坚持职业操守的教师占4.85%,在压力下不一定能坚持职业操守的教师占12.78%; 6.61%的教师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对待工作;认为讽刺挖苦学生是一种必要教育手段的教师占3.52%,生气时难免出现讽刺挖苦学生的情况、这是情有可原的教师占3.52%。

广西中小学教师师德现状调查显示,45%的教师认为“每一门课、每堂课都贯穿思想教育是非常困难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每一门课,每一堂课,都具有教育的因素,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些中小学教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存有不正确的认识,一些教师的行为有违于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师德建设工作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的影响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理想化,影响教师职业道德的践行。

传统中国是一个以道德教化在先的国家,很重视培育公民道德伦理素养,教师又是培养中国精英人才的职业,自然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很高。其结果造成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由理想化走向神圣化。公众心目中的教师总是:呕心沥血,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并为此忘却了自我、家庭和个人健康。教师职业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教师才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这种思维定势,作为对教师职业神圣性的褒奖,作为教师个人道德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以此作为对每一位师的道德要求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如果教师们都只求付出,不求索取,教师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从何而谈。教师职业道德的崇高境界,恰恰忽略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幸福感的追求。

所以,现有的教师职业规范中的有些内容已经成为教师沉重的精神压力,给教师带来了焦虑感,和对职业道德追求的无望感。其结果使许多人对这个职业望而生畏,影响社会公众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度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精力,进而影响教育质量。所以,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重新进理性思考。

2.较高社会期望与较低社会地位的落差,影响了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表现。

教师群体是一个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职业历练了他们有思想、有个性,有创造力,不断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自我的价值体现。但是,社会收入制度,分配制度的不完善,使得“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怪现象依然存在。许多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与许多行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也偏低,在住房、子女就业、福利待遇等方面都有一定局限性。

这种情形之下,不少教师受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不愿意承担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的角色,不甘心成为“蜡烛”、“铺路石”这样的角色,他们认为自己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对他们的职业要求以及为取得这一职业资格所付出的代价极不相称,希望社会能更多的重视其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个教师的价值体系和职业理想追求各不相同,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与素养也就千差万别,良莠不齐。

3.现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局限性。

现有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笼统、模糊、抽象,难于在实践中操作。例如,师德规范中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可是具体怎么做是达到了这个要求呢,没有具体说明。而美国全国教育学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当学生的学习、健康及安全受到危害时,教师应为保护学生做出恰当努力。美国的这个规定就更具体和切合实际。我国的师德中教师关爱学生的要求是尊重学生人格,怎么做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没有说明,美国教师职业道德中就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在:在学生的求学过程中不应无理限制学生的独立行动,不应该无理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应故意隐瞒或歪曲有关学生进步的主题内容。

由于师德内容的空洞虚无,这些条款不够清晰,缺乏条理化,没有建立起不同行为冲突时的优先顺序,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使得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评价难以进行,也影响到教师行为表现。

(二)教师职业压力过大造成了教师行为失范

根据新浪教育频道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0%的被调查教师压力大、近40%的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另有资料显示:有30.2%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有25.3%的教师认为科研任务繁重。

现在社会流行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于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是教师的责任,孩子不爱学习是教师的责任,学生道德水平下降也是教师的责任。现在家庭教育非常重视智育,忽视德育,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推给了学校一方。社会的苛求对教师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些老师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讽刺挖苦、恶语相向,有些老师歧视差生,有些老师体罚和殴打差生,出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时间长,新课程改革之下,教师也要不断学习进步,教师聘任制的实施,教师岗位竞争加剧,导致教师人人自危,以上种种原因,使得教师都忙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忽略了对自己职业道德的培育与提高。有些教师在重重重压之下,出现职业倦怠,出现职业道德行为失范。

(三)教育管理制度的影响

虽然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现有的中小学依然是应试教育为主,以升学率的高低评价学校、以学生的成绩好坏决定教师个人的晋升与奖励。许多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将学校统考成绩排名向社会公布,有的学校将教师和班级成绩排名在校内公示,作为激励教师进取的手段。这种外在的强大的功利性评价与管理,导致教师内驱力扭曲,只看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忽略了自己的社会职责――教书育人,忽视了自己职业道德要求。

三、构建教师职业道德的对策

(一)以专业的角度,重新审视教师职业,建立多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内容要有层次性。

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既要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学生利益等角度出发制度,也要考虑从事教师这一行业人员的需求、感受与利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应该是既维护这个行业的社会效益,又有利于从业人员的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师德建设中,过度关注师德的最高要求,忽视了对师德底线的规定。所以,教师职业道德内容,既要考虑崇高理想,又要考虑教师的现实处境,教师的个人利益。例如,公正、公平、民主的对待学生,应是师德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献身于教育事业,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境界。在师德规范中明确基本要求和崇高境界,使教师清楚最低要求和发展追求目标,以利于教师实践操作。

2.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多关注具体的教育实践当中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追求的目标是建立最基本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教育行业中各方利益。我们现有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内容与实施方面都过于笼统化与,不利于教师实践。所以,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所涉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而言,是调节各方利益的具体的行为规则。例如,关爱学生方面,可以细化到如下内容:不应故意使学生处于尴尬或受贬低的处境中,批评学生时不应使用侮辱性的语言,不应利用与学生的职业关系谋取私人利益;在爱岗敬业方面,可以细化到如下内容:上课不接听电话,认真回答学生的问题;在爱国守法方面,不出具不符合事实的专业资格证明,等等。

(二)建立合理的教师职业道德激励机制

1.加强职业道德宣传。

职业道德兼有强烈的纪律性。纪律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后者而言,又带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因此,职业道德有时又以制度、章程、条例的形式表达,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道德又具有纪律的规范性。

社会和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通过定期学习师德文件、办师德板报、张贴标语、师德先进事迹报告会、媒体报道等形式,让师德教育深入人心,让社会公众有条件监督教师的品行,让教师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职业职责。

2.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中。

将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与教师的聘任、奖惩、培训、辞退以及教师职务晋升、工资晋升相结合。对师德败坏、社会影响恶劣的教师坚决取消教师资格,清理出教师队伍,纯洁教师队伍,并由此引起教师内心深处对师德规范的敬畏感,促进师德建设。

(三)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培训

职前师德教育和职后师德教育相结合。一个教师良好的师德形成,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时间,它需要教育实践,需要道德体验,需要在道德意志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才能把外在要求内化为个人素质,体现于行动中。师德的形成与发展始终是动态渐变的过程。所以,师德建设是伴随着教师职业生涯于一生的工作。现实中,师范生在校期间为了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证而进行为时有限的师德课程,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几乎没有职业道德教育。

所以,经常性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之中,才能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深入与强化。

在职业道德上适度提高进入教师行业的门槛。要挑选人品好,热爱教育事业、人格完善、心理健康、不断追求上进的人进入教师队伍。

(四)教师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师德主要通过教师的内心信念而起作用,要依靠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自律行为。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师只有真正在内心乐于接受师德规范,自觉以此来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并由行为后果引起情感反应,才能使师德规范由外在强制性要求转化为内化自律机制,真正提高教师个人职业道德修养,使教师人格走向成熟,绽放出诱人的人格魅力,教师职业道德也才真正具有其生命力,实现师德建设的目的。教师要用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工作,经常从自己的努力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

参考文献:

[1]王晓娜,丁莉.从为人师表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1.

[2]陈学风.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崔素芹.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思考及建议[J].德育纵横,2009.12.

篇9

教师工作具有特殊眭,主要表现在其工作对象不同于其他职业。学生是一个国家、民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教师的工作思想、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将对学生产生直接和久远的影响。由于它的特殊性,也就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应十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与培训,而这种培养与培训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教育,既包括职前教育也包括职后教育,本文就新时期教师教育的职前与职后的师德培养,谈一点认识。

一、师德是教师职业的行为准则

社会生活中的任何职业,都有其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即职业道德。它是处理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的基本规则。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中各种关系的规则,表现为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在其劳动中抱怎样的态度,表现怎样的道德品行,将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他还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但教师在塑造学生灵魂的劳动过程中,不像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用劳动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而是用自己的知识、才能、智慧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正是教师职业活动的这一性质和特点,要求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卢那察尔斯基也认为:“教师应该在自己身上体现人类的理想。”教师的道德修养,决定教师的教育水平,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教师的文化修养、知识修养外,这种力量还来源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即教师的师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深层次的、隐藏于其知识之后的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当这种力量得以发挥,从教师的内心中产生作用和影响后,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而且更主要的将会对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意义和价值,已超出了学校范围的空间和学生在校的时间,它具有跨时空的影响力,因此,师德是教师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担负的使命,与教师职业文化根本目的和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师德又是在教师职业文化的系统运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并且始终作为教师职业文化系统整体运动的组成部分发挥其全部功能的,所以,师德本质的实现是通过师德价值来显现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一定的道德关系所确定的师德行为的有效性、合理性与崇高性,同时它也是教师职业群体和个体的自我确认的价值内容和道德本质的实现。它既是师德信念自我承诺外化和内化的双向运动的具体表现,也是师德可能性转变为师德现实性的具体过程。

因此,师德是每一个从事教师职业或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道德倾向和道德行为特征的总和,是主体在师德关系中自我表现的道德状态,是师德价值的个体实现。它一方面体现了个体师德价值的实现状况,另一方面则体现师德价值的总体水平,这也就显现出了师德在职业活动和职业培养过程中的个体与类的关系。个体与类的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性质,就会显现怎样的师德人格。同时师德人格又是个体对于类和自我本质的理解与意向的结果。个体在什么意义和层次上认同了类的本质和自我本质,他就会在什么意义或层次上追求并实现自己的师德人格价值。师德人格在这里的作用,就是能使个体在同类的交往中处于某种有效的关系状态,所以,师德人格的自觉化、个性化和理想化,是师德人格价值实现程度的具体标志。因而,师德人格的真正形式,就在于师德主体能意识到自己是道德实现的目的,并在具体的师德行为中,达到自我决断、自我负责、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

二、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要求

高等学校体现出的大学生文化个性和文化行为的不同,表现为一所高等学校的文化氛围、文化意识、文化精神以及具有自身个性的文化性格,对大学生的共同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文化精神的培育和具有自身职业前景的道德文化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一文化现象也同样存在于高等师范院校。由于高等师范院校特定的职业文化发展与积淀,所形成的师德文化意识、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师德形成、发展和完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等师范院校在对其学生进行文化知识、能力素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师德的教育与培养是其人才培养重要而不可缺少的方面。所以,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所具有的文化性格,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文化性格。它对师范生的师德要素的形成,师德结构的完善具有相当的融合力。师范生的师德人格与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是基本相一致的。它的要素和结构体系与学校文化性格的要素与结构有着明显的相承性。因此,不难得出结论,高等师范院校文化性格如何,将直接关系到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师德及师德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师德结构体系的完善。

当大学生步入师范院校学习,即成为教师职业队伍的后备成员。但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性质、意义、地位、作用以及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道德要求的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他们的认识往往带有偏向性和对职业选择的非自愿性,因此,师范院校在对师范生进行教师培养教育过程中,必须改变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认识的偏向性,使学生的职业选择非自愿性转向职业选择的自愿性。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接受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系,逐步树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的意识,形成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的人格,并不断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在他们步人教师行列后,再通过职业活动中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选择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和职业道德习惯。师范生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与师范生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的增长是同步的。其师德的形成、完善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他律的师德、自律的师德、自由的师德。当然最终达到自由的师德,除了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师范生自我的锻炼、修养外,在他们走上教师职业工作岗位后,仍需进一步地加以完善。师范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是接受教师职业化的训练过程,这种职业化的训练,除了专业理论知识、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外,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进行师德实践训练,提高师德水平,同样也是师范大学生职业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样的教育和培训,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教育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认识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和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努力把师德规范和要求与培养自身良好道德习惯有机结合起来,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

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过程,一般由教育者、教育环境和受教育者三方面组成。师德的教育过程必须符合师范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规律,符合其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使师德教育取得更有效的结果。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提高师范生对师德的认识。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道德观念所支配,对大学生的师德教育,首先应从提高师德认识人手,明白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明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师德要求;明白师德在完成培养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包括掌握师德规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坚定师德信念。

第二,陶冶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在提高师德认识的基础上,应注意师范生师德情感的建立。因为没有师德情感,也就没有实践师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行为。师德情感比师德认识具有更大的稳定性。积极健康的师德情感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职业活动中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意志的锻炼。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能否克服困难、突破障碍主要取决于人的意志。师德意志就是指教师在履行教师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并作出正确行为抉择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对从事艰苦的教师职业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第四,注重师范生良好师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最终都要归于师范生良好师德习惯的养成。通过师德教育,使师范生把师德意志自觉转化为育人的师德行为,这是形成师德品质的关键。

三、教师教育中师德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师教育中的师德教育与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教师所具有的自身职业特征的敬业精神、仁爱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作为具有教师职业特定内涵的道德价值,体现出了教师职业文化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这种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在教师教育体系共同文化道德意识中,居于核心地位。教师师德的确立与发展,以及形成其职业道德习惯,有赖于教师教育体系中职业道德文化对教师师德的形成、发展和完善过程的评价。因此,在教师教育体系的师德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体系中的师德教育,应注意将理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紧密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师德教育的方向性和可能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与师德教育的紧密结合,是整个教师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10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绩效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关系、利益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激荡,使得教师队伍在思想道德素质、组织文化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师德状况和师德建设工作在诸多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式下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审视现阶段教师的师德培养和建设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和专业信念的形成。不论是职前教育还是在职培训,在内容设置上,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轻专业思想建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的内容尽管增加了许多新课程,如教育心理学、普通话、教师专业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但很少涉及师德教育的相关内容,专业道德教育缺乏一个着力点,缺乏整合,不成系统,时代性和适应性不强;在形式上,侧重于师德建设的理论宣传,和教育教学实践相脱节。

2.教师功利化取向削弱了师德影响力。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性直接地反映社会道德风貌。“学为人师,行为示范”,这是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望,也是教师应自觉追求的道德水准,而且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道德行为与业余生活中的道德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然而,在社会转型期,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同其他职业一样深受各种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功利化的价值取向逐渐替代了对传统教师价值的认同和推崇,一些教师更多地关注如何让知识和能力成为最直接、最有效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由此,道德表率意识淡薄,师德水平滑坡,师德影响力减弱。具体表现为:教师“走穴”,办班创收,把商品经济的原则运用到与教育过程中,以职谋私,追求经济效益,在学校教学中精力分散,道德表率作用不强;学术研究中急功近利,舞弊造假,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2]。

3.缺乏完善的督学机制和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对学校教师的评价中重学生学科成绩和科研成果,并以此作为岗位竞聘、绩效工资和晋升职称的主要指标。在教师道德评价中只要教师不违背基本的的道德原则和规则,基本可以忽略。这种评价方式既弱化了教师道德的“他律”标准,也降低了了教师道德的“自律”要求,忽视了教师专业道德的核心,即对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师德具有很强的内省性和内律性,在对教师的督学体系中因为过多地强调运用规则约束教师职业行为,督促教师尽职尽责的外在手段,势必使教师这一道德行为主体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对道德的认知并非完全为个人所认同而内化为情感和意志,不利于教师道德理想的建立和道德信念的形成,因而师德建设收效甚微[2]。

二、 提高当前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实效性的主要策略

1.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师德教育。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信念、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二是良好的情感交往技巧与能力。师德的形成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教师经历长期的学习和反复多次的亲身经验才能最终形成。因此,在职前教师教育阶段,要专门设置师德教育专业课程。内容上既要对照新课程改革和专业化背景下对教师的要求,考虑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又要突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强调师范教育的意义,培养师范专业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在意识水准上,教师道德较之其它职业有更高的要求[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突出师范生形成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和规范;理解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师德要求,明白师德在完成培养人才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定师德信念。其次注重职前教师师德情感的培养,只有建立稳定的积极健康的师德情感才会有实践师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行为;在方法上可多用案例法、讨论法,亲身到中小学体验,与一线的教师座谈等形式让师范生获得职业认同感,树立爱国爱教,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职业理想。师德教育在教师教育体系中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还应贯穿于教师在职培训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在师德实践活动中的自觉性,将师德意识转化为相应的师德行为。在职教师培训中,内容应与时俱进,侧重于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各级各类学校要创立学习型组织,使教师依法执教、敬业爱岗,坚于职守,敬业奉献;遵循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从情感上真正达到以人为本,热爱学生、关爱学生,这是师德规范的核心,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

2.合理构建师德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在教育领域,很多不合规范的事情并非当事人有意所为,而是因为制度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合理。在管理层面,制度创新非常重要,必须完善师德监督机制。首先,在学校应成立师德师风督导委员会,认真贯彻各类教育法规,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坚持道德底线要求,使得教师有所遵循,通过可操作的、具体化的要求,逐步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高促进教师的师德水平。其次,充分发挥学校的管理职能和惩处职能,通过校园网络、师德师风意见箱和学生座谈会等途径,为各方人士就师德问题献计献策,督促教师完善道德修养。对违反师德规范的,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规范条例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4]。此外,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估考核标准应综合思想素质、道德水平、教育教学态度和育人的效果,加大师德指标的比重,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师德规范和善恶标准。同时在教师群体中应树立师德典型,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倡导教师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也可选用恰当的师德激励法,引导和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长效的师德约束机制促使教师自省、自重、自律,始终保持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辞退、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保证师德建设不断趋向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3.营造良好的校园师德伦理文化,使教师在自律和他律的约束中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内省性和内律性。而在师德实践中内律是决定因素,因此在师德建设中除了他律的道德规范规则之外,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提高个性修养,使自身的价值在教师群体中得到承认和尊重,妥善处理好诸如名誉、地位,晋级、提升等过程中的矛盾冲突,使教师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人格,达到主动、自觉、自立、自主、自省、自律的更高境界。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学校组织层面,行政发挥管理优势,工会发挥文化活动优势,团委发挥组织优势和思想教育优势采取措施,形成合力,组织教师参加健康有益的科技、文艺、体育活动,调节教师情绪、活跃校园生活,培养教师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团队精神,同时还能创造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抵制腐朽思想和文化的渗透;在管理层面,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团结教师,关心教师,集思广益,要时刻把教师的冷暖放在心上,把对教师政治上的关心、思想上的体贴、生活上的帮扶与能力上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舆论层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校园网络、广播、闭路电视、校报、校园橱窗和板报等传播媒介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挖掘师德模范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让被表彰的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大多数教师在本质上是仰慕、向往和追求道德的理想人格的,所以,恰当地运用榜样的力量,并通过校园舆论,形成一种褒扬好的、贬抑坏的、鞭策后进的力量,促使教师扬善抑恶,追求教师应有的人格和品质。因为,一个教师或教育群体只有得到社会和民众的褒贬和认同,才能真正使道德情感升华,指引着教师职业道德向着积极、进步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捷.专业化:挑战2l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3.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59-05

收稿日期:2014-05-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教育规划)项目“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研究”(BIA13006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大学合作治理网络研究”(20120161110035)。

作者简介:许烨(1985-),女,湖南汨罗人,湖南大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作为处理高校教师各种社会关系的准则,体现的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具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它与一般伦理的区别体现在多向性、群体性、道义性、导向性、担当性、去魅性等特点,是一种指导高校教师人际关系的“统一思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高校教师职业伦理道德建设和教育的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伦理规范至关重要,对于加强高校教师的伦理与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撑意义和积极价值。

一、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何以必要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是指一系列有关高校教师个人或高校机构伦理道德行为的标准或准则。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之必要,首先体现于对高校教师普遍行为的制约。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本质是通过其职业伦理原则来界定的,与其他形式的规范、规则一样,高校教师职业伦理道德规范具有普遍性的品格,它规定了高校共同体成员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在规定义务和责任的同时,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也提供了对教师行为加以评判的一般准则,当行为合乎规范时,便会因它的正当性而获得肯定,反之则受到谴责。较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个体成员的柔性约束,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对教师群体具有更为刚性的价值约束和行为纠偏的功能。

其次,体现于对高校教师个体行为的约束。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与秩序是外在于“我”的道德“他律”,是社会群体对于高校教师个体的外部道德控制。因为人无完人,人性存在一些固有的弱点,若缺失外在约束和外在导向,往往有向恶的倾向和越轨、失控的危险存在。如当前社会中形成了狂热追求金钱漠视道德的现实情形,而且表现为由此导致的道德规则和内部语言也处于某种无序状态。历史事实也表明,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演进都与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并整合秩序、形成规范的过程同步。此外,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也意味着高校教师在理性上对个体行为规定了某种“度”。只有合乎“度”的道德规范和整个高校社会规范体系,才能实际上构成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结构制约机制与保障系统。

第三,体现于为高校教师进行专业实践提供伦理支撑。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抓住了一个专业教师素质的核心――成为社会信任的基础。高校教师实践知识的发展不仅仅受到其职业伦理规范的影响,也需要内化一系列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不仅与其专业表现相关,也与正义、自由、平等、真理、尊严等相关。在这里并不是追求教师个人行为与形式化规范的特性一致,而是将高校教师加入一个共同的使命,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尊重这些伦理原则和美德。不管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原则是否另列为不言自明的标准或规范,都应该被明显地栖居在教师意识的显著位置。

二、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价值导向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教师德性是高校教师职业伦理永恒的主题。德性伦理学认为人类有着特殊的本性,即我们都有着特殊的目的和目标――成为有德之人,我们的行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1]。

首先,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中所蕴含的道德特征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伦理的需要。长期以来,以科学、民主和平等为核心的现代意识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崇高维度的冲击,以壁垒森严为特征的社会分工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责任维度的消解,以优胜劣汰为导向的现代竞争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归属维度的影响,以制度建设为取向的问题解决方案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自律维度的影响等,使“职业成就第一、收入第一”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高校教师群体中大受追捧。高校教师道德问题的出现,主要在于其运用“社会人”身份进行实践活动时精神文化的缺失,特别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应法规的严重缺位。在恶性膨胀的物欲需求驱动下,主体品格、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全面失落,是导致高校教师道德问题的深层主体原因。在此意义上,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应当成为引领社会道德风向、提升社会文化精神、培养优质接班人,从而最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而充分支撑的精神资源。

其次,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作为一种精神科学,是对教师职业伦理精神和学生精神成长的文化反思和启迪。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作为高校教师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高校教师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是高校教师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生命和灵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揭示,“权利永远不能超越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2]。人始终处在自己的精神产品――“文化关联”之中,人创造了文化,同时也被文化制约[3]。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机构,其权利属性与知识和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高校教师的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心需要被唤醒,如此才能形成共同的文化信仰。

第三,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作为一种价值科学,其着眼点或根本价值导向是指向社会整体的普遍价值和长远价值。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寻求更高更合理的伦理价值思想,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可以为其提供蓝本。高度关注教师群体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强调作为社会进步的开拓者与文化传承的繁衍者的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合作、实现个人自我完善的辩证统一,可以有效解决高校教师正确处理个人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特别是解决好如何为师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共建彼此尊重、平等相处、协力互助、平衡和谐的师师、师生关系,追求一个公正而富有人性的理想社会。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建构,塑造教师良好的人格修养、营造和谐宁静的理性精神秩序,实现教师群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高校教师群体适应社会主流发展趋势的重要保障。

三、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实践取向

现代社会中正统的管理被一种不言自明的论断――“好的组织将产生好的人”所引导,伦理问题的解决与合理的制度设计密切相关。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应该依靠社会对教师德性的价值期待来构建,只有顺应社会时展和当前教育改革现实所提出的教师职业要求,只有真实反映教育道德的现实和教师德性伦理的现状需求,才能构建出符合社会价值期待的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道德并非天生,“道”在昭示一切,“德”用以承载道的一切。唯有具备良好人格修养的“有德之师”才能审度实际情境,做出适当判断和行为。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植根于教师专业伦理领域,体现师德这种教师内在的精神价值追求,是从“全人”的角度赋予教师职业更深厚的道德内涵,以“是否是有德之人”的价值标准来判断教师的专业伦理实践。

1.维护教师秩序:公平、自由

和谐的高校应当是以公正为支撑的合理的伦理秩序集体,也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社会。中的自由是一种自由的责任与自由的秩序,它建立在每一个公民的自由能力基础之上[4]。以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为内容的公平,是人们的终极价值追求。它包含公民的平等基本自由权利、公民自身的公民能力以及社会基本结构或制度的正义性。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不同于以往的公平、正义关系及其秩序,而是以平等的自由权利为基本内容的秩序。这种具有公平、自由等伦理规约性质的“规范”、“秩序”的现代性高校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与人格的教师。高校教师最终关注的并不是经济与物质的增长和享用,而是自身的自由、解放和幸福。

2.规范教师行为制度:德行、宽容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必须规范高校教师的行为制度安排,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正当权益,并向他们揭示互惠互利才是实现自利的最有效方式。市场经济建设的最大功绩之一,就是造就了无数个现实利益主体,使人们发现了自我,承认自我的个人利益。其中,要在作为现实利益主体的高校教师中建立规范的制度安排,首先要以一种客观利益安排的方式来表明德行是社会的通行证,是有用的。对教师个人而言,宽容表现为平等精神;对高校而言,宽容表现为高校成员、集团间的相互宽容、相互平等接纳。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基础的构筑过程中,高校教师群体更应该明确自身的道德责任,以身示范以宽容之心对自由价值做出肯定和维护。

3.寻求教师道德共识:从“世俗”走向“神圣”

神圣道德,是指一种近乎完美至善至圣的道德最高要求,并不是指宗教道德,而世俗道德则是一种并不那么完满至善至圣的基本道德要求。两者并不能简单理解为道德的两种不同境界,而是相互依存的两种道德范型,这是基于道德价值立足于此岸还是彼岸的问题。世俗道德是立足于现实此岸生活的道德范型,其虽具有“俗世性”,但并不内在地拒斥高尚与神圣,也不否定社会倡导的高尚、神圣的道德精神;而神圣道德是立足于彼岸至善理想的道德范型,召唤人们走向神圣。马克斯・舍勒曾将社会成员分为“雅、俗”两类,他认为“雅人在比较之前体验价值;俗人则只在比较中或通过比较体验价值”[5],这大致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贤者与俗民。高校教师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也是作为所谓“俗民”存在着,并通过经验生活走向神圣。一个制度正义的现代性社会,并不是从外界强加给公平一系列神圣完美的道德要求,而是通过公正的社会制度供给,在向公民提供最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的同时,使公民自己在日常经验生活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使公民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生长出神圣之品质,且这种神圣之品质并不与公民世俗生活之间有不可逾越之鸿沟,它不过是世俗道德自身的结晶。现代性社会中的高校教师是能够变为神圣的,只不过需要从世俗生活现实出发,在经验世界中反思、提升、完善自己。

4.完善教师知识素养:广博、终身学习

高校教师知识素养的提升,可以促进高校教师专业的发展,帮助其认识高校教师专业的伦理,形成专业观念,提供其作为指引高等教育行动的依据。不少人认为,一个专业教师只要具备了从事相应学科的专业知识即可任教。其实不然。从目前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的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为广博的关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语言学等综合方面的知识。在学习型和知识型社会,“术业有专攻”是通过教师的专业化知识来实现的。随着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高校教师要想在这种急速变化的时代中获得生存、发展与成功的机会,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通过终身学习不断生成新的知识。

5.塑造教师理想人格:独立、理性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有赖于一定理性自觉的人来完成。“各种道德原则是理性选择的目标”[6],这就要求作为主体的教师应当具有自由的意志,并进而内化为自身的内在要求。高校教师应该追求理想人格的塑造。不但要拥有独立人格(这是学术生态环境中的研究主体),独立思考、独立行事,而不需要顾及政治权威、舆论高调和商业价值,且要具备较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学教师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除了其社会人身份外,其属性范畴已扩展到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理性和道德准则的典范、文化学识的权威,这也就要求教师的责任良知必须控制个人的权力欲望,用理性的自我监督与制约来主动服从良知的掌控。在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总是会遇到一些使自己陷入情感羁绊的时刻,如对学生的恨铁不成钢、对同行升职的嫉妒、对自身学术创作的停滞、对生活的忧虑等,都需要依靠理性来进行自我控制和调整。

6.培育教师伦理精神:人本、自律

在某种意义上,从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了对伦理精神的追寻,有了按照伦理精神的要求安排人的群体生活的愿望,有了用道德原则及规范去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需要[7]。在后现代社会,人们开始致力于一种拥有道德制度的社会模式建设。基于道德制度的伦理精神进行自觉建构,是对完美生活的追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这一过程需要根据伦理精神来重建人类的社会体系。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始终是伦理精神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归宿。守法与耻感是高校教师为了维护平等的基本自由权利及由平等的自由权利所构成的公正社会秩序,在行为与心灵两个层面所应具有的基本伦理精神,这也是对外在法则“法律”的尊重,是在他律形式下的一种自律“精神气质”。耻感意识是指出于自律而对过错产生的一种耻辱感,如“八荣八耻”中所说到的“八耻”。耻感意识以对合理价值规范的自觉意识与认同为前提,用以表达对内在法则的敬重。高校教师在继承民族德性精神中的否定性美德时必然要培养这种道德耻感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亵渎具有普遍效准性的社会行为规范、背叛自己的理想信仰而内心又有所警觉时对主体进行反思,自我批判,及时纠正。

7.提升教师德性修养:关怀、向善

虽然无法要求一个教师能够同时拥有所有德性,但这并不妨碍教师愿意通过学习和修养去获得德性。高校教师在美德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个人对善的追求,需要从以下方面的德行着手:

道德的德行――诚实、信义、礼貌、勇气、正义;

智力的德行――明辨、慎思、好奇、求真、创新;

交往的德行――善良、耐心、自立、关怀、乐于助人、愿意合作、尊敬他人;

政治的德行――爱国、守法、承诺公共利益、负责任地参与。

这些关于高校教师德行的内容提供了一个立体框架,阐明高校与其他社会机构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通过本质而来的美德只是天赋和起点,而不是完善”[8]。道德主体至少需要一种至高的美德,比如关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成长和同行教师德性的关怀,是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重要精神要义。一旦拥有它,这种美德本身就会指引自我朝向终极的善,并且将主体不同的欲求、行为和美德统一起来。

8.发扬教师学术民主:自觉、严谨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频繁发生也是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约束失范的集中表现。迫于扭转高校教师职业窘境和大学学术生态的需要,高校教师在学术创造中要“发扬学术民主”,遵守学术自觉和学术道德,严谨治学,避免肤浅浮躁和模仿抄袭;在教育教学中要以身示范,要懂得创新,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许多教师为了教而教,为了符合大众的声音和普遍利益的道德准则而变得自相矛盾。“我们道德本性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堕落都会祸及整个道德生活”[9]。在学术活动中,对学者的学术价值的认识,并不看有多少著述,而应看有多少文化贡献。教师对美德的诸多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种美德的缺失都可能损害教师道德的本性,影响学术生态的平衡。

9.深化教师道德信仰:良心、正义

在高校中,教师的“专业德行”是一种强盛的、作用巨大的文化力量。专业德行、职业操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领导”。高校教师需要深化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导的和谐文化,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作为有德之师的培育内容。良心是高校教师道德存在系统的核心内容,是人的一切本质规定中最为本质的存在形式。正如马克思所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决定的。”[10]高校教师的道德良心生成义务感、责任心以及全部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而正义是弘扬教育公正和教师公正的一条重要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公正。高校教师行为的公正既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也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因此高校教师要自觉养成道德正义,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权利,公正合理地给予学生评价,不以个人私利和好恶作标准处理交往关系。

概而言之,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的目的是培养有德之师,这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通过立法、颁布行政条例等形式规定了高校教师的专业责任,部分高校甚至通过界定专业失范的规定等公布了一套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但这种专业伦理并不能被强加,而只能通过内化使之成为教师集体意识和个人良心的一部分。目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一种道德责任的符号而被教师群体接受,教师们一定不能将其看作立法条文、形式化规定,或是远离他们日常真实生活的指令。相反,它们应该作为专业理想的精神追求而发挥作用,将道德原则植根于教师个人自身德行的实践之中。

参考文献

[1] 高国希.道德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55.

[2] [德]卡尔・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14.

[3] 谢地坤.走向精神科学之路――狄尔泰哲学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7.

[4] 高兆明,李萍.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0.

[5] [德]马克斯・舍勒.道德构建中的怨恨[A].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C].罗悌伦,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7:18-19.

[6]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50.

[7] 张康之.论伦理精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2.

[8] [美]德洛里奥.道德自我性的基础:阿奎那论神圣的善及诸美德之间的联系[M].刘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42-143。

[9] [希腊]尼萨的格列高利.论灵魂与复活[M].张新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97.

[10]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52.

The Virtuous Teacher: The Purpose of the Vocational Ethic Standard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篇1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教师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教师教育体系的确立,国家教委在1992年印发的犷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的通知))中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职业定向是在校学习期间必须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掌握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并且要求“高等师范学校要从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高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严格的训练和考核”。为了使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能够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潮流,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师要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同时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和开发者。提高英语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实现教师决胜转变的基本保证之一。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从师任教的基本素质,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在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内涵与结构

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是指高师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依据教育教学理论,运用教育专业知识,通过练习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的、比较稳定而系统的专业技能。教师职业技能包含多方面的能力,我们把这些能力的总和称为教师职业技能。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是英语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专业性基本技能和技巧,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行为方式,可以通过不断训练逐渐地形成。它既遵循一般技能形成的规律,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它具有综合性、操作性、实践性等特点,是融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也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完成这一过程并使之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技能在教育并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应该根据《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结合英语专业的自身特点,培养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学教育管理和英语教学能力为其终极目标。作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思想、过硬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结构包括多方面。除了在英语教学论或英语教学法课程中所讲授的备课与教案的编写技能、导人技能、各种单项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教学技能、板书设计技能、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技能、课后辅导技能等,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英语教学能力:

1.英文书写技能

规范流利的英文书写是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也是英语教师个人精神、气质、学识、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具体展示。在此方面教师本身会给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英文匀笔斜体行书是现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流行的一种字体。它笔划清楚、字形简单、与印刷体相近、易学易认。英文书写技能训练要求笔顺规范、方法正确、均匀流畅、循序渐进、督促检查、常抓不懈。

2.英文歌曲演唱

教唱英文歌曲是英语教师一项重要的职业技能。利用唱歌来教英语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学唱英文歌曲能够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音高、音长、重音、节奏、速度、连读、失去爆破等英语语音知识和技能。根据教学内容巧妙的利用英文歌曲进行英语教学,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情操,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也是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手段

3.简笔画

简笔画是一种利用简单的点、线、画和几何图形来表现物象基本特性的简约而直观的绘画形式。简笔画简单、概括,只取形似,不计细节,是每个教师都能够掌握的教学技能。它富有生动性,风趣幽默,形象直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见景生情之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也可以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比较真实的语言教学情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4.英文诗歌朗诵

朗诵英语诗歌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常用形式。巧妙地利用英文诗歌进行英语教学可以减轻学生的疲劳感,消除紧张情绪,有利于营造一种轻松自如、快乐的学习氛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在英文诗歌的朗读或背诵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理解诗歌的词义,增强文学修养;指导学生掌握好韵律、节奏和速度,语音准确。

5.英语对话、戏剧表演

英语对话和戏剧表演能力是当今合格中小学英语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在英语对话和戏剧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对学生的语音、语调、情感、表情和行为动作等进行必要的指导。作为一种教授英语的方式,排练、表演对话和英语短剧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词汇量,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另外,组织排练、表演英语短剧可以增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有利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克服腼腆羞怯的心理障碍,养成大胆说英语的习惯,同时发展英语思维能力。

6.常用课堂用语

用英语教授英语是公认的主要的英语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英语教师必须得体、流利、准确地使用常用课堂用语,这不仅使教师能够发出准确的教学指令,正确地解释语言的各种意义,还能帮助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使学生建立起跟随老师学好英语的自信心,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英语课堂用语与一般的日常用语不同,应该注意课堂用语的以下特点:应该得体、规范地使用英语,帮助学生逐渐培养英语习惯用法的观念,学习地道的英语;应经常变换句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大脑皮层兴奋;尽量使用完整句子,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已学过的句型和语法知识,也可以避免学生的某些误解;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常常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讲课语言应该声音清楚洪亮,表意确切,句子严谨。

7.英语教学游戏

游戏是现代中小学英语教学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在英语课堂或课外活动中广泛运用游戏,不仅能使教师英语教学的方法多样化,还能够紧扣青少年好玩、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潜在意识,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将英语教学交际化、游戏化,寓教于乐,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英语游戏教学要求游戏开始前应明确游戏的内容和规则;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组织游戏步骤;游戏结束时认真总结游戏的目的和效果;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始终用英语交流。

8.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技术。它被应用于英语教学主要表现为在教学法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并编制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软件,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使其符合教学规律,优化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直观、生动、逼真,能化静态为动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使学习内容变得易理解和掌握;可以实施双向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并发展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连接网络,有利于发挥网络优势,提高信息量输出,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策略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肩负着培养高素质英语教师的任务。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高等师范英语专业的领导和教师就应该根据国际英语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动态和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深度认识我国的英语教师培养和发展问题。首先应以《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为_下几作的指导思想,切实认真深人研究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在培养高素质英语教师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内涵、结构及培养策略等,使英语教师培养工作能够充分体现时代性和科学发展观,体现英语教师教育的主要特征。加强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训练是全面提高师范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新的教学研究课题。

2.形成交流、合作机制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在培养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方面有很多的共性。我们可以,也有必要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相互借鉴。有的学校(如温州师范大学)、教学研究机构(如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专家学者已经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实践、理论研究及技能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考察、网络连接等途径与他们沟通交流,向他们学习。

3.建设稳定的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关键,必须建立一支稳定、有责任心、专业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才能很好地完成此项教学任务。首先,要委派一、两名有此专业特长的教师来专门负责和担任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工作。第二,尽量组织和动员某些有此专业特长的教师(有的教师英文书法特别优秀,有的教师有极强的表演能力等)加人该教学团队,参与或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因为很少有哪位教师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各个方面都是优秀的,一个人就能完成所有的教学工作。第三,应该在教学、教学研究、教学工作量计算、特别是专业进修提高等方面为本教学团队创造有利条件,使本团队的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安心工作。

4.切合实际的教学设计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而具体又切合实际的教学设计对最终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1)高师英语专业必须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设为必修考试课程,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要坚持现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视角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原则,坚持基础性和科学发展性原则,坚持综合多样性和个性发展的原则。

3)要把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各个单项的教学内容制定出比较具体的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训练能够有目的、有根据地进行。

4)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简单地讲解教师职业技能的理论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训练进行良好的示范和引导,进行严格的督促、指导、检查和评价;本课程是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载体,但同时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比赛,以此来调动学生自我参与和训练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不能满足实践训练的需求,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布置、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自我课后训练任务,注重学生课后主动地自我训练,做到教师教学与学生自我训练的统一和协调;对于某些比较重要的单项教师职业技能成绩的评价要更加严格;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5.建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评价体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