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9:28:1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小学语文课文故事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百听不厌的娱乐形式,故事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语文课堂教学故事化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故事化课堂不但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以故事化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的故事化导入,可以挖掘课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故事,也可以链接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有的造成悬念,在最精彩处戛然而止,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螳螂捕蝉》,我从故事导入:春秋时期,各诸侯战事不断。为了称霸中原,吴王打算出兵攻打楚国,却遭到了部分朝中大臣的反对,可是吴王固执地认为,此战争一定会给国家带来利益,于是便对大臣们说,谁胆敢再来劝阻,我就处决谁。怎么办?这可涉及吴国的生死命运呀!大臣们心急如焚。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一个人却使吴王取消了出兵楚国的想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话还没说完,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听到这样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故事化导入,学生很是兴奋,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
二、以故事化提高教学效果
突破教学难点。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背后隐藏着重要的背景故事,并且这些背景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如果把背景故事化处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如在教学《少年王勃》一课时,都督的“奇才,真是奇才!”这句话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一位学生读了以后,又请了几位学生朗读,孩子们的朗读正确流利,唯缺神韵。我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都督对王勃的赞赏,但是都督一开始可不是这样想的,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课文没有写,现在我讲给大家听听。”讲完故事后,学生们似乎听得入了迷。从都督前后迥然不同的态度中,学生感受到了都督对王勃由衷的赞美,也深切地感受到了王勃的才气。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一些学生较难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不妨故事化处理,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拓展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对某教学点进行故事化处理,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背景故事的回味,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以故事化提高语文素养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故事化课堂中通过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编故事等活动有机整合训练,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听故事,可以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听辨能力和概括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边听边思考的好习惯;讲故事,教师可以开展课前一分钟故事会、复述故事、看图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以讲故事、演故事、评故事等方式,达到口语交际的训练目的;读故事,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故事阅读来满足学生需求,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感悟故事的真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形成阅读能力;编故事,随着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大胆创造,编出生动有意义的属于自己的故事。围绕故事进行写作练笔,是成功的教学经验。通过开展综合性的故事实践活动,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故事化课堂可以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判断是非的能力,找到行动的榜样,心灵变得更美好。
四、以故事化促进专业化发展
一、古诗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来遗传下来的经典,是中国人文化智慧的结晶,每一首古诗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古诗的背诵,已经是要求必备75首了,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全部学习完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古诗的学习任务是不一样的。
随着中国几千来的文化,古诗渐渐地传承下来,每一首古诗不是简单地表达,而背后是有深刻的含义,但在低学段、中学段、以及高学段的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学生年龄的递增,对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不单单是会背就可以了。四年级属于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既属于小学段和中学段,课标上要求了 ,四年级前,学生已经能背诵22首古诗,缘由是每首古诗的讲解都是需要背诵的,这等于间接性去积累。如昔加上日积月累的经典诗句,学生的积累量就会大大增加。但是,就我们所观察,往往发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升上高年级以后,以前学过的这些古诗却渐渐被淡忘,大体上只是依稀有点印象,纵然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反复背诵,并且加大力度的强度,也把这些倒背如流的古诗渐渐让它们消失在脑海中。
二、古诗教学的诵读
自古以来,诗人在创作佳句的时候,考虑的一个原因是琅琅上口, 而古诗不像古人在写诗的时候,吟诵出来,再提笔写作,而对于现代小学生的要求就是诵读,在低学段只需要背诵就可以了,五、六年级也就是高学段要求更高一些,要求学生理解之后,进行诵读。曾经朱熹在《训学斋规》这本书中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并且让我们后人根据他说的,理解 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熟读成诵、其意义就明白了。
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通常注意的就是诵读诗歌。学生初见诗歌的时候,在情感上就有一个倾向性,用自己的方法就读,并且也没有断句,因为低年级重诵读,乏记义,学生感知内容就可以了,而不是像高年级的解诗题、知作者、释诗意、悟诗情这四大步骤;而这些学习的基础也得会读诗歌,才能进行以后的教学过程,什么都不会,最最基础的东西也不会读,那接下来理解的也是错误的。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的适示范,言传身教就是这么来的,在完成以后,以学生读书为本。
初读古诗时,教师要设立目标和任务,学生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先读第一遍;在根据诗歌所给的生字并进行圈画,做到读准准音,不丢字不多字,把诗读正确地、流利地朗读出来。前两遍的学体上学生有了了解,学生不仅仅复习了学过的汉语拼音,同时也便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自我的朗读能力。自读后,教师设立泛读,这就是言传身教,让学生快速地进行模仿,也就是诗歌的第三遍朗读,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相互评议,这是检验学生的最佳效果,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第四遍教师伴随着音乐,让自己在音乐的带动下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渐入佳境,渐渐地得到熏陶,再让学生利用绘声绘色的领读,做到耳、脑、口所有的诗歌活动。我们在第五遍朗读的过程中,要让W生慢慢感悟到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的语言美、节奏美等更多的美感,从而渐入古诗意境。五遍的朗读之后,我们在课堂中就要变换多种的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小组读、全体读等。
学生只有在课堂中找到读的乐趣,才能逐渐领会读的乐趣,感悟到诗的意境,从而我们达成的要求,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的不累、学的不累,而且越读以后,他们的兴趣性越来越浓。朗读的韵味一次比一次浓厚,大多学生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的,也间接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师就应该扎稳脚跟,一步一步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开展古诗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对已背诵古诗的复习。
就我们所观察,往往发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升上高年级以后,以前学过的这些古诗却渐渐被淡忘,大体上只是依稀有点印象,纵然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反复背诵,并且加大力度的强度,也把这些倒背如流的古诗渐渐让它们消失在脑海中。
而到高年级的时候,保存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痕迹不复存在;二者教师没有经常性地复习和应用。结果是,学过的古诗词渐渐遗忘是正常的。因此,从四年级起,建议老师们在教学古诗词当中,建立我们一直所用的教育理论,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复习相关内容的古诗。
(二)建立一个专题进行学习
每个诗人身上都有固有的特色,可以以诗人为专题,把古诗进行归类。比如学习《独坐敬亭山》,可以把李白的诗背一遍,并熟悉每首诗歌的大体意思,以内容为专题进行划分。比如学习《忆江南》,就把描写春天,甚或四季的古诗背一遍;如《赠汪伦》是一首送别诗歌,可以以诗情为专题,建立送别诗歌的专题,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多样,没有固定限制。很多中高年级老师教学古诗,课末都不忘主题的拓展。如果能在课后或者课中对学生进行辅导,会产生很大的效果,就能很好地、以及最大限度地落实“积累”这个教学目标。
[关键词]
“故事化”;连贯性;节奏感;“课堂核”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儿童天生是热爱阅读的,从咿呀学语开始,他们就期待着每天的睡前故事,尚未识字时,绘本是孩子们的最爱,一旦拥有了自主阅读能力,书中那丰富多彩的故事则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新世界的神奇之窗。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课堂,是否也能像故事一样,拥有深深吸引孩子的课堂魅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一次多彩的故事之旅?
课堂“故事化”,首先应使课堂如故事般具有连贯性,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既拥有外在的连续性,又拥有内在的逻辑性;其次,课堂要如故事般具有节奏感,行云流水,高低起伏,激昂处还他个激昂,悠扬处还他个悠扬;再次,要如故事的重要元素之一“故事核”一样,课堂也要拥有“课堂核”。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细节,合理运用蕴含其中的生成契机,避免课堂学习平铺直叙、平淡无味,这些契机也许是本课重难点的突破,也许是语文知识的延伸,也许与教学功利丝毫无关,只是语文素养某一方面不起眼的小小提升与淬炼。但是,正视现下的语文课堂,就“故事化”而言,我们可发现不少问题的存在。
一、正视课堂现状
(一)图花哨舍意求形
花哨课堂,在低年级大多显现为活动过繁过多,在中高年级显现为多媒体粗用滥用。
教学中倡导“以活动为主体”是顺应儿童天性的,但若活动过多过繁,使课堂一直处于亢奋状态,便会违背以活动培养兴趣、提升素养这一初衷。一方面,读、说、演、画、比等活动面面俱到,易使每个环节的学习变得浮光掠影,无扎实之效,虽热闹却并无深度;另一方面,课堂失去了节奏的把控,学生会在所谓气氛之中变得心浮气躁,难以有静心的思考。因此,即使是低年级,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安静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这是活动之中必备的一个环节。
在高年级,教师更倾向于借助音乐、视频等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这对于课堂表现不似低年级那般活泼的大孩子来说,确是一种极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我们也看到了不少精彩课堂的产生。但若使用不当,《二泉映月》必要听曲,《西湖》必要赏景,《荷花》必要观舞……语文课便失去了语文的本质味道,得形忘意。
(二)显个性破碎解读
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是培养其独立思考、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我们不乏听到许多类似的自主性学习引言:“文中哪一处最令你感动,说说理由”“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读一读,说一说”……在经过一系列颇具撞击感的智慧交流之后,学生的思维开始天马行空般自由驰骋,如若教师的阅读功力不够,此时往往无法在适当时候将学生引领至思辨的安全轨道上来。
其实,个性化阅读不代表解读可以散漫无边、不受约束,文本解读应建立在作者写作、编者改编、教师导读的基础之上,并不是越与众不同就越能彰显个性。破碎的解读既曲解、颠覆了作者和编者的本意,也破坏了文本与课堂的整体之美。
(三)守旧法照本宣科
还有一类课堂,可谓之波澜不惊。这类课堂,无论何种体裁的文本,教师都能上得四平八稳,毫无悬念。我们在学期初常常可见,拿到新书时,学生最爱翻的往往是语文书,他们非常爱读其中的故事。但到了课堂上,教师却并没有能够将他们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反而抿灭了不少,这就是忽略了“课堂核”的发掘与延伸。教师照本宣科讲的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常识,若是他们能自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则是可喜的,但相比之下,教师本身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未知点”,鼓励他们用适合的方式去探究“未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终的发现固然能给学生喜悦,但探究中所带来的各种能力的提升则是终生有益的。
二、诊视课堂根源
当课堂不能如故事般保持连贯性、节奏感、故事核,追根究底,问题出在何处?基于此,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失内涵脱离阅读
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鲜活个体,触及的内核是生命成长的难题,所以,教师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能和阅读脱离的人。碎片化、浅层次的阅读只能让我们跪着教书,终其一生成为重复某一日劳动几十年的艰辛工作者。
失去源头之水的课堂,要么平淡无奇,因为只能照本宣科;要么热闹贫乏,因为只求形而不得意;要么解读无忌,因为无知者尚能无畏。因此,只有阅读,才能让我们拥有理性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当我们在书中站起来,课堂也将更稳重、更高耸。
(二)轻本位忽视天性
“天地之性人为贵。”既然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以人最为尊贵,那么,学校作为培育这万物之灵的圣土,就要以人为根本,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人及生命更自由的发展建构平台。但是,由于教师忽视了儿童的天性,本位的缺失又使课堂主体发生了偏移。我们可以看到,年级越高,课堂氛围越沉重,学生被迫成为了课堂的接受者。这一切都因为背离了儿童最初、最原始、最美好的精神家园,违背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儿童被迫离开了生命的本源地带,也许他们的童年就这样被扼杀在了课堂教学的摇篮之中。
(三)囿模式创新失真
伴随教育改革浪潮而诞生的种种教育模式令教师们耳目一新,应接不暇。行政推动、区域整体推进在模式尚未成熟、效果有待拭目、教师对其尚是一头雾水之时,教学改革已轰轰烈烈拉开帷幕。要给学生自主,教师只得退居讲台之侧,因为那是课堂主体的位置,教师引导不当或是言语过多就触犯了自主的高压线;以活动串联教学,课堂必成几大板块,语文课的情感色彩骤减,只因为课堂需要合作式的理性学习。其实,不管是哪一种模式的课堂学习,它都以课标为导向,在共性中追求与个性的统一。教师在领会模式理念精髓的同时,要巧妙融合自己的特色,创设课堂之中最精彩的“故事核”。
三、探视课堂新法
在课堂教学与故事之间寻求共通点,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持原味故事贯之
对于一些故事性不强的文本,教师可创设一条引线来贯穿其中。比如,低年级识字教学,十二个词语之间含有某些内在联系,教师若能以主题贯之,学生学习的趣味会更浓,印象也会更深刻。再如,学习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有关的词串时,教师可将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引进课堂,随场景变化推移镜头,请他带领孩子们领略自然风光之无限美好;还有,“节日风俗”词串,可以“小小节日座谈会”的形式展开学习,这样,既是轻松有趣的民俗交流,又是扎实有效的读写训练;另外,形近偏旁的识字,在了解实物到古文字、再到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时,可为学生展示一次神奇的由古至今的时光之旅,在时光隧道中感受祖先的智慧、汉字的变迁。
除整体贯穿,也可中间顺承。例如,二年级《会走路的树》,结合课题所隐含的疑趣,教师将自己编写的儿歌融入课中操:“会飞的灯笼是什么?会飞的灯笼萤火虫;会游的喷泉是什么?会游的喷泉是蓝鲸;会跑的电线杆是什么?会跑的电线杆长颈鹿;会走路的小树是什么?会走路的小树是驯鹿。”在猜谜互动后,配以轻快的音乐,师生以对答形式随着律动轻快道来。这样的课中操扣题眼、活思维、循律感,为课堂教学服务,更与之融为一体。
(二)激趣味故事引之
课堂伊始,教师以与文本相关的故事引之,既紧扣主题又激发兴趣,情意兼得。在《我和祖父的园子》课前预热时,老师请学生念了一首儿歌《进城怎么走法》,并随着朗读有节奏地走动起来: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起,左脚放下。在这简单又充满趣味的抬脚、放脚之间,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快乐,也对文中反复结构的句式运用有了初步印象,由此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除引入新课,也可穿插中间环节。如二年级下册《新补充读本》中《夏夜真美》一文,讲述了小蚂蚁掉进池塘,睡莲姑姑、小蜻蜓、萤火虫热情帮助它,并送它回家的故事。老师请学生小组合作将这个小故事演一演,在表演之前,师生之间进行了一段即兴采访。
师:你最想演谁?
生:小蜻蜓。
师:小蜻蜓,当你看到睡莲姑姑愁眉苦脸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我很疑惑:睡莲姑姑,你发生了什么事?
师:(继续采访睡莲)睡莲姑姑,当你刚刚睡醒,听到小蚂蚁在哭,你觉得――
生:我觉得小蚂蚁很可怜,我会问他:小蚂蚁你怎么了?
师:听出来了,你很关心它。
师:(继续采访小蚂蚁)当你掉进池塘孤独无助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依次说出)伤心、着急。
学生读小蚂蚁的对话,但未能体现出心中的伤心、着急,教师进一步引导:将自己当成故事中的角色,你就能体会到他的内心了。
有了这样采访式的演前指导,学生对各角色的内心把握更加到位,对表演的投入也更加专注了。这种采访,相当于一次比较完整的故事式小指导,将课堂更好地串连了起来。
(三)扣字词故事阐之
课堂教学中,有时一个字、一个词的学习若创设巧妙,也可成为一个精妙的故事,为课堂添彩。
生动活泼的识字形式深受低年级学生喜爱,且印象深刻。在学习“游”字时,老师根据孩子们的识记方法,将它编成了一首小儿歌:清凌凌的水,流入方方的游泳池,大人带着小孩子,一起游泳比姿势。再如,学习“帽”字时,教师利用课堂学习中使用到的荷叶,请学生根据描述做出相应的动作:“一顶大大的荷叶,遮住了头发和眉毛,只露出下面的眼睛。”教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画儿般画出古文字,最后在旁边加上巾旁。这样的识记方式生动形象,把字面变成了一幅图、一个故事,学生自然记得又快又牢。
学习《放飞蜻蜓》一课,围绕“七嘴八舌”“异口同声”两个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在陶行知问孩子们知道蜻蜓吃什么的时候,请5名学生和老师一起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孩子们按照课文顺序中规中矩地读完了。老师停了停说:“我觉得换一种方法读也许更符合课文的描述。”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后,师生进行第二轮合作,此时已有学生扣住了“七嘴八舌”和“抢”这两个关键词,他们抢着读完了自己的部分,没悟过来的学生还在发愣,有些莫名地看着抢读的人。这种情况下,兵教兵的效果显然就是最好的了。课文最后一部分对话,由6名学生完成,他们整齐划一地读完了,老师顺势提出疑问:为什么现在不抢着说了?学生很快说出:刚才是“七嘴八舌”,现在是“异口同声”。在这样的课堂里,课文是故事,孩子们的学习就是故事中的小故事。
(四)学语用故事拓之
在文本留白处进行故事化教学,鼓励学生想象、表达,能彰显课堂语文味儿,将语言文字运用落到实处。
学习《九色鹿》,围绕“谁救了九色鹿”这个问题,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思考、辨析,懂得了是九色鹿的一段话让国王改变了想法。为什么这段话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学生通过朗读,品悟出了设问与反问在表达中的作用,感受到了九色鹿的语言智慧。接下来,教师请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设问与反问,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下课时,两个小调皮在教室里追逐,不小心把张明的桌子碰翻了,东西撒了一地。热心的李红赶紧过来帮忙整理,不巧被刚进来的张明看到了。张明便责备了李红几句。李红会怎么为自己辩解呢?请学生练习说一说两人接下来的对话。在李红辩解时,要用上反问与设问,并用上“竟然”这个词。学生有了课文的依托,在迁移运用中澄清事实,观点明确,表达恰当,两人化干戈为玉帛。
《会走路的树》一文体现了小鸟与驯鹿深厚的友情,但文中对于两人感情的递增部分描述较简单,对于学生的情感认知来说,在这里可作进一步深化。教学时,教师辅以几张场景图,如花园、(下转第21页)(上接第18页)果园、山间、草原等,请学生为场景中的两位主人公配上对话,这是小鸟与驯鹿在果园里的一幕:
生1(小鸟):小树你看,那圆圆的、绿绿的是什么?
生2(驯鹿):那是西瓜,到了夏天就会成熟。
生1:成熟了就可以吃吗?
生2:是的,西瓜很甜,里面是红的,还有黑色的籽呢,特别香甜解渴。
生1:我好想吃西瓜啊!
生2:等到夏天,我再带你来这里吃西瓜!
生1:好,一言为定!
简单的画面、温情的语言,不经意间,小鸟与驯鹿的足迹似已踏遍千山万水,感情也日渐深厚。
莫言称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获得了诺尔文学奖。笔者认为,教师也应力争成为讲故事的人,不是为了获奖,而是遵循学生成长的需求。让课堂成为故事的落脚点,成为助飞孩子梦想的双翼,这样的课堂会是一个有机整体,融会贯通,张弛有致,永远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
[参 考 文 献]
一、古诗的特点
1、意境美,是故事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2、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胜收。
3、音乐美,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4、形美,是指形式美与形象美。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古诗,对仗工整,显示了形象美。
二、学习古诗的意义
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 7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要求
1、了解背景,理解诗意
学习古诗,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态,然后再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如《春夜喜雨》一诗,诗人杜甫在创作此诗时,因陕西旱灾严重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已有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浓,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这样,学生了解了诗的写作背景,再去理解古诗,就会水到渠成。
2、嚼字品词,加深理解
字、词是古诗的组成单元,学懂字、词是进一步理解诗句含义、分析诗的意境的重要步骤。诗中的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的重点。如《梅花》一诗,学生通过对“凌寒”“独自”“唯”“遥知”“暗香”这几个词的理解,很快就会知道这首诗是在赞美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散发着芳香。如果我们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就能体会诗人炼字遣词的技巧。
3、淡化诗意,品析诵读
一、课题的提出
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 7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犹如吃饭,吃饭自然是吸收,但必须分泌唾液、消化液,伴随着倾吐消化液才能吸收食物营养。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毫无疑问,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
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处于整个学习探索过程之内。现在各种资料充斥着学生的生活,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料,利用自己已有的查字典解释字词的能力理解古诗。
三、课题操作策略
1.自主感悟,读准诗句。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
2.自主理解,画诗意图。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
3.画演古诗,探究诗意。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4.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赏析
诗人描写事物时,除了采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之外,更多的还采用夸张、比喻、对偶等的修辞手法,若能稍加赏析,定能其乐无穷。“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遥远的历史知识会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只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意的内容,重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体会感情和意境,切莫满堂“灌”。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用学到的知识去丰富。
四、课题实验成效
1.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通过赏析,理解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达到会背诵。2.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发挥古诗教学的特有魅力;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3.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与鉴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4.古诗教学并不是为了学古诗而教古诗,该实验研究让学生跳出了单纯学古诗的境界,拓宽学习空间,渗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灿烂文化精髓。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因此,加强古诗词教学,重视古诗词习诵,对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想象能力、提高创造能力,培养人文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探究
古代贾岛和尚“推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推”和“敲”一字之差,贾先生为何茶饭不思,值得后人深思,更值得我们在学习古诗时进行“推敲”了。贾岛和尚反复琢磨“推”和“敲”哪个更好,他也是在进行探究。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积极倡导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而字词凝练、讲究意境的古诗又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有的一首诗之精、神、韵就体现在一两个字词中,如学习《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诗句时,设下一疑:对诗句中这个“晚”字,有人认为是“傍晚”的意思,也有人解释为“晚秋”,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看法,你们认为应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于是学生又沉入到对诗句的品读中去。在对诗句描绘的意境进行反复体味后,学生们开始发表他们研究的结果了。有同学支持“晚秋”的说法,他从“霜叶”一词中领会到当时肯定的深秋,到了“晚秋”,经过霜打的枫叶才会红得像二月里的花;也有的同学认为“晚”应该是傍晚的意思,其理由是因为当时夕阳将落,在火红的霞光映衬下,枫叶才会红得快要燃烧一样,几乎超过了二月里的鲜红的花朵。双方争持不下,各从诗句的字词中,从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中,寻找说服对方的证据。不管结果怎样,这种学习方式对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肯定大有好处。
二、巧妙分析、理解诗意
1.借助历史,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诗意。
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如林升的《题临安邸》,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中原被占,宋高宗不思恢复,而是安于一隅,在杭州建明堂,修太庙。达官显宦,富商巨贾也相继营造宅第,杭州成了他们的安乐窝,具有了当年汴京的规模。而当年的汴京,也是巨宅别墅,秦楼楚馆,歌舞无虚日,以至朝廷倾覆。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便可以正确理解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并不是南宋的繁华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证据;“西湖歌舞”并不是升平气象,而是亡国之音;“游人醉”并不是对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乐不思蜀的醉生梦死之态。
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适当补充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一些由时代造成的隔阂,还可锻炼学生课外积累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学习古诗时,是有历史的“东风”可借的。
2.围绕重点词句展开分析。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例如《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遇赦,离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的。全诗采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晨曦初露,彩霞满天,从白帝城飞出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直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层峦叠嶂,夹道迎接……好一幅长江三峡行舟图啊!看来全是写景,诗人是怎样在写景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呢?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再现这个意境。诗一开头,诗人用一“辞”字,把告别白帝城时的气氛写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接着用“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照,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之情。猿声用“啼不住”修饰,足见诗人心情的喜悦。而以“轻”饰“舟”,足见诗人心情的轻松。通过这些关键词、句的点染,诗人披霞乘舟,顺江东下的鲜明形象便历历在目,其欢快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描绘了诗歌的“境”,点出了诗人的“情”,学生的想象自然会进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拓展、提高能力
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如: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一诗时,我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蝶和莺,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习完这首古诗后,我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让学生把学过的《春晓》,课外画一画,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意境中,再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133-02
1.小学语文新课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是在国家教育改革和时展的要求下实施和颁布的。新课标指出应致力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小学语文是基础语言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它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工具。
小学语文新课标是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教育三大教育理论发展下提出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充满活力而又多元化的语文课程。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作为我国的一名公民应了解自己祖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小学语文是普及文化的一门基础课程,学好汉语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文文化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小学语文强调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文化,同时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2.小学语文新课标与古诗词
小学语文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培养目标改变了要求,不再是让小学生通过被动地接受知识增加语文知识量,而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明确要求,要求小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提高审美情操,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自身的精神内涵,这与通过古诗词对小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理念是相辅相成的。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理想人格的塑造、人生境界的提升,以及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以促进受教育者的人生层次得到不断提升的一种教育方式。人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教育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借助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熏陶,以及高雅文化进行陶冶,通过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素养以及人文素养来实现的。人文教育更强调通过个人领悟,在反复体味和感知中实现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通过语文古诗词进行人文教育,是一种很贴切的人文教育途径。由于我国浩瀚的古诗词海洋中,具有大量可以很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感受人文关怀的诗词作品,因此,通过让小学生在古诗词的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可以不断提高小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能力,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精神感受力,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气质,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内涵,并帮助小学生感受生命,促进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新课标下古诗词的教学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含蓄精炼的语言、深邃优美的意境、丰富诚挚的情感,成为脍炙人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古诗不仅能让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状态及古人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在古诗中领悟到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的文学熏陶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1 创设意境,感知诗意之美。古诗是诗人的感情在特定的环境下即兴地抒发,而此种感情往往是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而产生的,然后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古诗教学中,如果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能提供给孩子们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认识,把学生较快地带入"智力发展区",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一把金钥匙,而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联系。如果在教学中把意蕴含蓄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乐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听觉中的"声",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深入感受古诗中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从而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3.2 赏词句,品味语言之美。古诗讲求"炼字",其简洁精炼的语言含蓄深沉,使人时常回味。只有引导学生弄懂诗句中字、词的真实含义,揣摩出其精妙之处,他们才会真正理解诗句的意思,也才能真正品味出诗的韵味来。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每首古诗时应当先让他们找出诗中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进行讨论、交流,弄懂词义,理清诗句的意思。不过,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显得有些呆板,学生学起来也感到枯燥无味。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反复琢磨,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
3.3 启迪想象,感悟表达之美。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浓缩性,所以给读者留下很多的"艺术空白"。而新课标下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去进行丰富的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切身感受诗的意蕴,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实践证明,在小学新课标的教学指导下,古诗的形、声、情、色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才能有利于把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去感知美、品味美、体会美、感悟美,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的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国芹. 探索各种教学媒体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3): 127-128
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对古诗词进行透彻的理解,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否则会降低教学质量。目前,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学问题需要解决。
一、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背诵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式中,多采用死记硬背方式进行教学。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地领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义,仅仅只是将古诗词的词句背诵下来。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尤其是对于不爱背诵的学生而言,更是有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古诗词的意境理解
古诗词是一种古代文明传承的表现,通常诗人会通过诗句呈现出一种意境,或许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也或许是诗人或高兴或忧愁的心情。但是,在现代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对意境的感受,只重视基础知识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枯燥与乏味,无法理解古诗词所蕴藏的魅力。
3.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授课前,教师通常会将古诗词的翻译、古诗词作者的背景准备好进行授课。但是,这样传统的备课方式是不健全的。每一首古诗词的创作都会具有一定的背景,教师应当在课前将古诗词作词时所处的背景状况进行详细整理。在正式对古诗词进行讲解之前,让小学生先领略到背景状况,才能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来提升教学水平,确保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的教学质量。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将自身的角色进行转换,从过去的主体地位转换为引导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当带领学生融入古诗词的情境当中,让古诗词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熏陶。
例如,教师在教授《春晓》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通过描绘出一幅雨过春晨的景象,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春晓所表达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诗词的魅力,融入其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2.采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
科技的发展推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其中,对于教育领域而言也有重大作用。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古诗词课程时,可以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始前,需要根据所教授的诗词内容选择视频或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先融入教师所给予的情景中去,再开展之后的教学内容,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锄禾》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出农民耕田、种地的视频或者照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烈日阳光下农民的辛苦,再进行诗文的讲授。这样,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农民的不易,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诗词中的含义,感受到何为“粒粒皆辛苦”,提高教学质量。
3.采用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到讨论中去,甚至连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改变传统教师严肃、严厉的形象。
例如,教师在教授《游子吟》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阅读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讲述诗文中所表达的内容。最后每组再派出一位代表同学进行组间总结,教师在学生总结后可以进行指点与添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采用合作学习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学会沟通、协作能力,是一种优质的教学方法。
4.采用情景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情景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在情景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重要的引导地位,在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时,教师需要将课堂的氛围控制在有序状况中,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儿垂钓》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钓鱼的情景,让学生能够了解钓鱼的步骤,以及自身钓鱼的心情。通过情景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了解诗词所表达的内容。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工作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智力仍然处于成长期。教师如果一味采用单一的文字表述教学方式,会让小学生感到理解困难,进而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让产生产生抵触情绪。而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会使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21):80.
1.促进学生感悟自然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诗人在表现个人的内心情感时较为隐晦,往往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个人思想。很多爱国主义诗人在抒发自身的爱国情怀时,往往会添加对美丽自然景观的描述。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达到诗人那样的丰富,便会通过空间想象能力来勾勒出诗中的自然情景,通过自然情景的想象使学生对自然感悟的能力得到培养。
2.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古诗词人文教育中所展现出的思想文化都是当时社会背景与诗人自身心理的反映,其中蕴含着诗人写作时的心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古诗词进行教学,能有效地让学生领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让学生在空间想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思维创造力得到提高。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在诗人所宣扬的情感中被感化,逐渐形成古诗词中诗人的良好修养,对一些爱国情怀和人生哲理进行创造性的感悟,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小学诗词课程资源涉及历史、科技和文化,这些课程资源中也包含着各个时期的文化。强化小学人文素养教育,能够将古诗词中人文素养中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渗透,进而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时使自身的思想观念得到矫正,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时形成全新的经验与理念,做到有所思、有所感和有所悟。
二、新课标下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的有效路径
1.融入古诗词的背景文化,强化学生人文情怀的感受
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选材都是经典古诗文化,每一首诗词的发生背景都有极大的差异性。古诗词的表面文字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此,教师在古诗词中要尽量将每首诗词的文化背景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诗词讲述的故事中进行深入学习。当学生对每首诗词的背景文化有一定了解之后,便能更加准确地体会当时诗人作诗时的心情,进而透彻地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一定要组织好相关的语言,确定科?W的教学目标,并强化学生对人文情怀的感受。
教师在对小学语文六年级的古诗《别董大》进行教学时,学生只能对其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进行字面理解,而不明确高适对景物的描写是出于什么原因。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此诗的深层内涵,教师便可以将《别董大》的故事发生背景进行简单陈述,使古诗词的背景文化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按照 由大到小的方向进行介绍。例如,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这是一首送别诗,之后再详细地介绍。如此一来,学生在详细的文化背景下便明确了古诗的产生背景,使学生的人文情感得以强化。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在我国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学生能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提高学习兴趣。古代诗人在进行作诗作词时,往往会融入个人的生活感受,然而其所描述的生活又高于其生活。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第一,导入情境,教师在对《商山早行》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可以将创设出的情境定位在烟雾蒙蒙的早晨,通过各种动物的叫声打破宁静,这种画面感十足的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第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之前情境的创设,学生便会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早行?要去哪里?这种求知欲望便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对创设的情境进行感悟,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所著,虽然唐代离我们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但通过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学习效果也十分明显。
3.对古诗词的诗句细化解析,提高学生文化情感
对于学生而言,古诗词中的诗句十分抽象,但从字面的理解很难明确诗词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内涵。这是因为古诗词是诗人通过文字的浓缩形成的,在诗词的制作中,很多诗句还采用倒装的方式进行组合,并对一些潜在的含义进行省略。这正是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的障碍。为此,教师必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古诗词进行讲解,对诗句进行细化解析时要具有针对性,进而使学生对古诗词形成正确的理解。
比如,教师在对李白的《赠汪伦》进行讲解时,要对诗句进行细化解析,让学生体会到诗句中抒发的友情。同时,教师也要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自然景物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深入感悟李白内心情感世界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中国诗词文化中那种独特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此外,教师还要对诗词中的特殊表达形式进行解释,例如诗中“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踏歌”,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教师便需要对“踏歌”进行单独的解释,即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
首先,古诗,学生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背下来?明白古诗所讲的意思?依我之见,初期让学生可以背下来即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开阔与阅读量的增加,很容易就能明白诗句中的意思。
其次,古诗最能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在课堂上能够使用的时候一定要使用,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认识。
再次,就现阶段情况的语文学习而言,一是课堂、二是积累。而古诗的积累又是简单而有效的。
笔者执教五年级语文,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把学生背诵的内容加入课堂中,如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课《只拣儿童多处行》时,这节课主题是赞美儿童的,同时又是写春天的,因此在常规教学结束后,引导、启发学生在积累的内容中寻找关于描写儿童、描写春天的诗句,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写儿童的: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等。
写春天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等等。
通过这些诗句,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起到积极的作用。课下问学生:知道诗句是什么意思吗?很多学生说模模糊糊知道,我觉得这就已经可以了。
新课改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都是千古传流传至今的经典作品,都有文质兼美的特点,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最佳素材。尤其对小学生来讲,小学阶段是美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在古诗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可显著提高学生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认识美的能力。如何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美育,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在朗读中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故事的典型特点是韵律感很强,这是因为大多数古诗都是诗人在写作过程中依据“平仄、对称、押韵”等规则创作出来的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的作品,所以古诗课堂将通过朗读体会诗文的韵律美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其实与流行歌曲一样,古诗也具有动听、委婉的歌词及流畅、和谐的旋律,需要被读者恰当地朗读才能真切感知其中的语言美与韵律美。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古诗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古诗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参与古诗朗读活动,从而体会出蕴含在诗句中的韵律美。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一年级上册《静夜思》一首古诗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文的形式,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确保学生对诗文意思有一定了解之后,通过反复诵读的方法感知诗文语言,发现诗文中有三个字十分押韵:光、霜与乡,体会到诗文句内核句间有非常强的平仄交错。只要学生发现古诗中的押韵点具平仄交错点,朗读起来就会更加上口,并且易于理解与背诵,并且可明显感觉到诗文的语言美。
二、在想象中感知诗文的形象美
笔者研究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古诗都是对某一个或一个以上形象的描绘,这些形象大多生动、丰满,而且和人们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知古诗描绘的形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一形象的特点,从而使得他们在深切感知诗文中的形象美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想象力。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回乡偶书》这一首诗,借助简练的语言,把一个远离家乡多年的游子形象传神地描绘出来,用词洗练、精准的程度十分高深。在具体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一边引导学生从诗文中找出描写游子想象的句子,一边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其更清晰地印刻在脑海里,甚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绘画的形式将古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更直观地画出来,以突出其“鬓毛衰”的样子,与文中的“少小离家”相对应,从而更彰显作者离家时间之久。借助想象的方式学习诗文的形式,与教师直白的讲解与灌输知识相比,显得更生动与有趣,极易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语言与内容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古诗形象美的全面感知。
三、在视听中欣赏诗文的意境美
古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字里行间蕴含着优美的意境,但是小学生的抽象认知能力还较低下,要让他们通过单一的诵读形式较准确地体味与欣赏诗文中的意境美,还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实际古诗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感知能力,大胆摒弃传统的将古诗文中蕴含的意境美的具体内容直白地以文字形式传递给学生,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在全面而精准地理解故事字、词、句子意思的基础上,主动探究与思考渗透在字里行间的诗文意境,从而使得学生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进而更深刻地体会诗文的意境美。视听联动就是一种高效的辅助学生自主感知与欣赏诗文意境美的有效方法,其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恰当地播放音乐、视频、文字、图片等信息,使得学生对诗文有更多层次、更深刻的理解与感知,从而可借助多种感官体会诗文的内外意思,最终真切感知到作者描绘的诗文意境,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望洞庭》这首古诗,就是一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具有优美意境的风景诗。为了在故事课堂教学中高效渗透美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诗文凝练的语言,清晰体会古诗意象蕴含的意境美,使得学生感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并在“欣赏”诗文景色美的过程中感悟出自然风光的和谐美。在具体课堂中,由于小学生感知能力有限,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度感知古诗意境美,就可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诗文意思比较应景的音乐,并播放洞庭山相关图片,从而使得学生脑海中呈现出天水一色、造型精致、淡雅和谐的洞庭山景色,最终体会到缥缈、空灵的意境美。
总之,古诗作为一种蕴含有语言美、形象美及意境美的文学作品,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诗文文学价值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切实提高学生感知美、评价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推动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显著提升,最终显著优化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曹建芳.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文的美育内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古诗由于音韵齐整、结构简洁、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这些特点,因而便于朗诵,是一种朗朗上口的语言材料,历来受人欢迎。也正因此,学生学习古诗并非开始于小学阶段,一般的孩子在幼儿阶段便已接触古诗了,背诵古诗被很多家长当作是培养子女的一项具体措施,很多家长把子女会背多少诗当作“教子有方”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孩子是否聪明的一个重要参考。但只需稍微冷静思考,这种古诗学习只是停留在“朗诵”的层面上。当然,限于幼儿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也不宜作过深要求。可是,对于古诗创作原意――诗以言志,表现一种意境、境界,这种古诗学习无疑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花费了家长的诸多精力,倾注了家长满腔热情,牺牲了儿童诸多玩耍嬉戏时间,有的还可能是以违背儿童自身意愿为代价,却仅仅得到这种低水平的效果。这样的投入和这样的教育,可谓事与愿违。
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因现今的教学评价体制得不到根本变革,考试仍是主要手段,大多教师还处在“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水平。教师们不得不将精力放在与考试有关的教学内容上,如要考默写故要求背诵;要考重点词意故要求个个词语掌握;要考诗句意思故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将其抄下来并背出;要考中心思想故要求死记“表现了什么”“歌颂了什么”,等等。至于龚自珍为什么会写《已亥杂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为什么要倒装,这些不会考的内容,则忽略去教。@样的教学势必带来这样的后果:生吞活剥、肢解诗意。
其实,古诗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最讲究的是在简练的区区几十字中必须蕴藏着丰富的意境,用司空图的话来说就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很多诗歌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千古传诵,就是因为诗内蕴含了丰富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所以学习古诗,仅会背诵诗句,机械地记住意思,而不去考虑寓于实境中的虚境和化为景物的情思,从审美角度看,显然达不到目的。把握诗歌的竟境不仅仅在于感知,主要靠感悟,只有“悟”才能透过诗歌形象的“形”见出“神”,透过“境”见出“情”,那种要求学生记住什么、背出什么的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领悟到神形兼备、虚实相生的意境的。
这种多了肢解、少了整体意境感悟,只求“是什么”而不顾 “为什么”的古诗教学现状,不能不说是古诗词教学的一种遗憾。
二、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新课改要求小学古诗词教学培养小学生感受古文魅力的能力。小学生年龄尚小,古诗词对他们来说显得比较晦涩难懂,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 将古诗词编成故事
听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鉴于小学生不易理解古诗词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古诗所述内容,发挥想象力,将诗歌编于一个小故事内,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古诗内容描述出来。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可编成这样一则故事:唐朝时,有个诗人叫王之涣。有一天傍晚,他去登游黄河边上的鹳雀楼。站在楼上,诗人极目远眺。向西看,只见一轮红日已经接近了山头,并且正在逐渐往山后落下去;向东望,滔滔的黄河水奔腾不息,一直向遥远的大海流去。于是便得到了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此时可及时向学生指明诗句中的“白日”“入海流”等词语与所述故事内容的对应处,并简要介绍之所以用“入海流”而不写“流入海”是古诗在用词的对仗、音韵平仄上的要求所致)诗人在楼上看到了这么壮观的景色后想,如果还想看得再远些、看得再多些,就像自己在学习上、工作上要再取得更大成绩,该怎么办呢?那就得再爬上一层楼,于是他又得了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时须向学生交待“千里目”并不仅指看到的景物,还隐含着事业方面的积极进取)教师以这样的故事将《登鹳鹊楼》一诗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并了解诗句是如何写出来的,然后再根据诗歌进行教学,为学生学习远离生活实际的古诗创造了一个感性的环境,使小学生感受到古诗中隐含的道理和韵味,在这“故事引入”的基础上,再进行“熟读理解”和“品读背诵”这两步教学环节,所花力气不大,学生却学得饶有趣味,远比一开始就“就诗歌进行教学”的效果好得多。
2. 引导学生进行绘画
绘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诗歌所写对象以图画的形式再现出来,化文字为图像、化抽象为形象,充分利用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这一心理特点来为古诗这一抽象学习材料的学习服务。画图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去进行;可以在“引入”“讲授”等过程中出现,也可以在学完全诗后作为“巩固”手段而采用。如学完《咏鹅》一诗,我便让学生画一幅简单的彩色画,学生都能在画中表现出“曲项”“向天”“浮”“白”“绿”“红”等词的意思。学生的绘画过程,不仅是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的过程,更是一次进行感受美、表现美的审美教育过程。又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一诗,我结合自己的介绍、讲述,在黑板进行简笔画:柳树上的黄鹂、青天上的白鹭、窗外可见积雪的西岭、门口停泊着的船只(要注意所用粉笔的颜色必须和诗中所述一致)。此时我的板画首先可让学生感知诗歌所涉及的具体事物形象,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记忆表象,在两者的同化中获得成功感,产生愉悦感,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图画让学生感受到这一首诗以区区28个字容纳了这么多事物,感受到中国古诗巨大的容量,感受到中国古诗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
3. 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纷呈、气象千万,有不少诗歌内容充满生活气息而富于童趣。在这一类诗歌教学中运用表演法,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表演法指的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表演动作,充分利用直观动作思维来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咏鹅》一诗,所描写的对象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动物――鹅,它长而弯的脖子、雪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在水面自由自在游泳的形象为学生所熟悉。在学诗过程中,我结合自身的肢体语言(如向上伸手臂为鹅的脖子;并拢的五指为鹅头;大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微开微合为鹅在唱歌;双手前后轻轻拨动为鹅掌拨水)来表现“曲”“向天歌”“浮”“拨”等动作,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在学完后让学生一边念着古诗一边以动作表现,这种操作实践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体精神的培养都有百利而无一害,至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则是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其效果当然是远远超过死记硬背了。
4. 引导学生反复吟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