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领域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08-03 09:18: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金融领域研究方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金融领域研究方向

篇1

引言

电子科技的强劲发展,带来了各个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催生出了一大批新生行业,互联网金融由此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的加速发展趋势,引起了各界人士对此的关注,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领域空前繁华,学者、行业人士、社会公众发表了各种研究报告。高中学习中初步接触了这些内容,本文结合所学知识与文献资料总结国内对于互联网金融研究的现状,研究方向探寻尽绵薄之力。

一、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成果突出,与其紧密联系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手段等相关技术的成熟,构建了信息对等,资本融洽交流的模式。其中,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下述方面:

(一)移动支付手段

移动支付是我们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仅就我们自身而言移动支付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不用带大额的现金,购物时只需指尖轻点,就可以瞬间完成交易。移动支付技术客户体验良好,尤其是它可以向上下端不断延伸,增加附加价值,使企业利益实现最大化。

(二)互联网理财领域

近两年,互联网理财平台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势头,互联网理财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手段,形成特殊的征信监管方式,催生金融新模式。不仅能为偏好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者提供更好选择,更是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社会问题,绕开银行中介直接实现资本对接,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资本利用效率,也带来了不容小觑的社会效益。

(三)互联网借贷平台

互联网借贷平台主要以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花呗、京东旗下的京东白条等为典型代表。而这类借贷平台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更是对银行传统信用卡业务的极大冲击。但我国现今阶段对于新兴的互联网借贷平台的监管力度不够,市场上借贷平台鱼龙混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互联网借贷领域的不断发展。

二、国内互联网金融内涵探寻研究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互联网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本质是进行金融活动。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各种研究报告、文献资料中三个关键词频繁出现“通信技术”、“通信网络”“新兴运作模式”。这点明了其依托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直接融资模式。其他关键词大多是对其作用进行说明。互联网的介入使金融行业的融资活动等处于相对透明的环境中,为行业竞争提供公平平台,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等,让资本能够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使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高,推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一)国内互联网金融的特征探索

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服务业,呈现出“发展快、高风险、监管不力”的特点,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特征研究中“风险高”“监管薄弱”“创新性”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说明了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门槛低,相关监管措施缺失。“便捷”“普惠”“效率高”出现频率相对较低,主要体现了信息处理方式的创新带来的影响。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研究方向选择

中国在互联网金融方面进展迅速,但国内关于相关领域的文献研究较少,且大多集中于定向、理论、浅层的研究,所以国内对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前进空间。1.定向向定量过渡。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成果显著,但定量性研究报告较少,2007-2017十年间互联网金融研究领域发展空前繁荣,但是选取的217篇文献中只有12篇进行定量研究,但真正的实践要求了研究领域需要涵括更加深厚的实践作为基础,才能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指导作用,更具备普适性。2.注重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践,研究方向应该更具实际性,研究结果、方案要考虑能否真正落地。只重视理论只会使研究结果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相悖,理论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互联网金融行业更是偏重于实际,遇到的实际问题需要研究提出的方案来合理解决。3.内容的深入探求。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其表面浮现的问题,如:监管不力等问题,并不能简单的归结于行业中的自我约束不够,更能表现出社会对于这一领域的法律条例等的缺失,所以不能只注重表面浮现的问题,更要抓住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只有真正解决深层问题,才能保证行业发展欣欣向荣。综上,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广阔,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不可估量,值得对此作出深入研究,为这一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结束语

本文从高中的知识结构出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国内关于互联网金融及其研究的现状,期望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前进。本文依据自身实际仅就高中生角度研究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的方向探寻,研究尚处于高中教材中涉及的基础范围,精细研究待日后探求。

参考文献:

篇2

[2] 杨义先.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76-89.

[3] 董海欣.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机制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 ,2008.6.

[4] 黄晓薇.政府机关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8.

[5] 陆宝华,王晓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技术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篇3

1、金融学和经济学在将来就业上几乎是没有啥区别的。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相对更细化的领域专业分支。

2、本科的学习中,经济学相对更宏观,偏重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而金融学则更多偏重于实际金融产品,金融行业的分析和学习。

3、如:经济学专业本科会对宏微观经济学分等级学习,不断深入,介绍经济领域的背景和理论。而金融学专业更多分析金融机构,金融企业,中央银行等经济运行主题以及金融市场的规律分析。

4、但从根本上,二者都是对经济问题的分析,都归属于经济学学习,内容本质差别不大,只是研究方向不同。研究生之后会更加细化。且两个对数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要求都基本相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297-02

引言

世界经济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的分支,最早由中国人民大学设立,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更好的了解世界经济形势,国内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世界经济专业,近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在世界经济领域有所专长的人才。但对国内七所重点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结果显示,世界经济硕士培养中还存在专学不分、实践不足、课程设置趋同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对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培养,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一、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

1.研究方向。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七所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研,我们看到,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按照世界经济学科的知识结构大致分为:世界经济理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世界经济运行与国别经济研究等;个别高校如南京大学基本按照地理区域将研究方向分为美国与欧盟经济研究、东亚经济研究、区域一体化研究。整体来看,研究方向的相似度较高,以宏观经济研究为主。另外,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导师负责制,授课模式以集体授课为主,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

2.培养目标。七所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虽然表述不一,但十分清晰明确,概括起来就是要培育了解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能够洞察国际经济发展变化规律、具有较强的分析和研究中外现代经济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具体又包括两类:一是对中国经济运行、国家经济政策和世界发展状况十分熟悉,能够运用各种经济学原理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熟练把握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等各种世界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型人才。

3.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需要,为受教育者构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实现其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反映的是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最优化设计以及诸因素的最佳组合。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采取“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方式,学位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达到所要求的学分并经中期分流考核合格后,即可在导师指导下进入学位论文的撰写阶段。

二、当前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方向不够细化。从目前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没有所谓“最优模式”,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由于所面临的全球经济形势不同,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方针也不同,因此我们在研究世界经济领域问题时,应该既研究具有普遍规律的宏观问题,又探讨特定时期和特定国家的具体问题,中国现有世界经济专业的培养方向大多比较宽泛且偏于宏观,明显不够细化,因而针对性不强。

2.培养模式较为单一。虽然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较为明确,分为“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两类,但是在实际培养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这样一种倾向,因此这种单一的“学位课程+学位论文”的培养模式对多方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当然,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培养过程中也比较注重校外实践这个环节,包括聘请校外导师、开展学术研讨会等形式,但是大部分由于各种资源的制约,在实际运用中并不理想,与预期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

3.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际不足。课程设置是根据研究方向来制定的,由于中国高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方向相对宏观,所以从课程设置来看,都是比较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体系。但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世界经济格局进入调整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又使得所有的经济体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体系在实践面前显得有些“滞后”,一些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需要通过更具有时效性的课程设置和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研究。

三、完善中国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篇5

二、国外相关学科发展模式分析

(一)国外金融学培养的两种模式国外金融学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方面,存在所谓的"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即学术性学位模式与职业性学位模式。在两种模式的选择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侧重。根据张亦春、林海(2004)的总结,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强调经济学院模式,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部分大学;二是强调商学院模式,大多数的美国大学,一般将金融学专业安排在管理学院、商学院或工商管理学院;三是两者的结合,即不少西方大学的金融学本科专业由经济学系与管理学院联合开设。

(二)经济学院模式下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经济学院模式下,金融学教学相对更多地强调宏观层面的分析。在课程设置方面,经济学院模式的金融学专业的重点是: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宏观经济政策,博弈理论,经济史等为其普设课程;强调数学工具与实证分析,重视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的开设;兼顾微观金融(佘德容,2010)。[2]澳大利亚各大学的金融学课程设置具有经济学院模式的特点,如西悉尼大学的金融学硕士专业,设置的课程包括:FinancialModelling(金融建模),FinancialInstitutionsandMarkets(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FundsManagementandPortfolioSe-lection(基金管理与投资组合选择),Derivatives(金融衍生品),SecurityAnalysisandPortfolioTheory(证券分析和投资组合理论),CorporateFinance(公司财务),FinancialInstitutionManagement(金融机构管理),CreditandLendingDecisions(信贷决策),LawofFinanceandSecurities(金融与证券法),RealEstateFinanceandInvestment(房地产投融资),MarketingofFinancialProducts(金融产品营销),StrategicBankManagement(银行战略管理),InternationalFinance(国际金融),Economics(经济学),InternationalTradeandIndustryEconomics(国际贸易与产业经济学),等等。该课程体系中包括微观金融、宏观金融以及经济学等各类课程,整体上与我国金融学硕士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同。

(三)商学院模式下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商学院模式的金融学教学相对更多地强调微观层面的分析。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侧重于微观金融、金融市场、投资学、公司理财、证券分析与组合管理等,重视开设专业性和实用性强的课程(佘德容,2010)。[2]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提供的金融学硕士课程相对较多,包括:AdvancedCorpo-rateFinance(高级公司金融),AppliedQuantitativeMethodsinFinance(应用金融定量方法),Behavior-alFinance(行为金融学),BusinessEconomics(商业经济学),CapitalMarkets(资本市场),Continuous-TimeFinancialEconomics(时间序列金融经济学),CorporateFinance(公司金融),CorporateValu-ation(公司价值评估),EmpiricalMethodsinAssetPricing(资产定价实证方法),EmpiricalMethodsinCorporateFinance(公司金融实证方法),FinancialDerivatives(金融衍生产品),FinancialEconomics(金融经济学),FinancialEconomicsUnderImper-fectInformation(不完全信息金融经济学),FixedIncomeSecurities(固定收益证券),InternationalBanking(国际银行业务),InternationalCorporateFinance(国际公司金融),InternationalFinancialMarkets(国际金融市场),IntertemporalMacroeco-nomicsandFinance(跨期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InvestmentManagement(投资管理),Macroeconom-icsandtheGlobalEconomicEnvironment(宏观经济和全球经济环境),MethodsinFinanceTheory(金融理论方法),MonetaryEconomics(货币经济学),PrivateEquity(私募股权投资),RealEstateInvest-ment:AnalysisandFinancing(房地产投融资分析),SelectedTopicsinEmpiricalCorporateFinance(实证公司金融专题),TheFinanceofBuyoutsandAcquisitions(收购和并购),TopicsInAssetPricing(资产定价专题),VentureCapitalandtheFinanceofInnovation(风险资本和金融创新),等等。可以看出,该课程体系主要以证券市场、投资分析等微观金融的课程为主。

(四)商学院模式下的金融学与财务管理国外金融学培养的两种模式与我国的财务管理学科是何种关系呢?肖鹞飞(2005)认为,美国金融学科的发展主流在各大学的商学院,金融学和财务学合二为一,公司财务被称为企业金融,金融学科归属于管理学科,以公司财务学、投资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金融机构学、国际金融市场学、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学等课程为核心。公司财务学和投资学二者之间紧密联系并成为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3]孙建强、罗福凯(2008)则指出,欧美国家只有一个finance,我国则被解释称为财务学和金融学,我国的金融学是西方的货币经济学(monetaryeconomics),而我国的财务学即欧美国家的finance。[4]由此可以看出,国外商学院模式下的金融学,即可认为基本等同于我国的财务管理学(FinancialManagement)。

三、我国高校相关专业设置比较

(一)金融学科发展与课程设置在我国,金融学科长期以来都是以货币银行学为核心(肖鹞飞,2005[3]),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原目录中的"货币银行学"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合并为"金融学(含:保险学)"专业(黄达,2001[5])。但是,对于"金融"涵盖的范围、金融学的学科建设等,一直存在争论。这种争论主要是金融学应该以传统的宏观货币银行学为核心,还是以现代微观金融理论为核心。强调现代金融理论,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一方面源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国外学习商学院金融学科的人员回国,带来了国外微观金融学科体系设置的理念。整体而言,当前我国各高校金融学科课程体系安排,主要是以宏观金融学为主要内容:一是金融学专业公共课,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计算机信息、数学、外语等课程;二是金融学专业基础课,通常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三是金融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财政学、中央银行学、保险学、投资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等;四是金融专业选修课,一般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三个方向。与此同时,当前也有部分高校强调微观金融的教学,向国外商学院模式靠近。根据戴晓凤(2006)搜集的资料,北京大学已开设有时间序列分析、动态优化理论、博弈论、随机分析、固定收益证券、信息经济学等较前沿的课程,上海财大设有数值方法、金融期权与期货等课程,厦门大学则有财务报表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随机分析、金融中介理论等新兴课程。

(二)财务管理学科发展与课程设置在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变化以20世纪90年代前后为分水岭(刘淑莲,2005):在此之前,财务管理只是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课程,之后财务管理从会计学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7]就本科层次的的课程设置而言,我国一般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差别不大,曾富全(2010)指出,该专业培养目标来源于会计专业,缺乏清晰定位,课程设置与会计学专业课程重复严重,特色课程并不明显。[8]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李连军,2006)。[9]在硕士培养层面,财务管理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面的一个方向。同时,部分高校则自主设置金融与财务管理专业,或者在经济学硕士下面设置相关方向。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硕士金融与财务管理方向课程体系中,学位课包括: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业选修课包括:高级公司理财、金融市场、财务管理实务、公司理财与项目融资、财务报表分析、高级税务筹划、固定收益证券产品分析、投资银行经营与业务、金融投资分析与实务。

(三)国内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改革设想关于我国财务管理与金融的关系以及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如何改革,基本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财务管理学科研究范畴应该与微观金融学的研究范畴相一致(刘淑莲,2005),[7]即财务管理学科应主要由金融市场、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三大领域构成;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管理与微观金融中的公司金融相一致,而不包括金融市场和投资学,如范从来(2004)认为,[10]宏观金融、微观金融、公司金融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金融学体系,公司金融是从金融体系运行的角度研究公司的融资行为。关于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徐焱军(2012)指出,财务管理专业应围绕企业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资本运作等内容开设相应的初、中、高级课程。[11]上述观点基本都认同,我国的财务管理专业,应该与会计学专业课程进行清晰地区分,与微观金融学课程设置内容相一致,即与国外商学院模式下的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相一致。

四、金融与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

在分析国外金融学教育的经济学院、商学院发展模式基础上,借鉴我国高校金融学、财务管理学等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齐鲁工业大学在金融与财务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优化研究方向,确定课程设置,以体现金融与财务管理专业与相近专业的区别以及本专业的优势。

篇6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11-02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遏制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在大气层的迅速累积,应对由全球变暖将带来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病毒增加、物种减少、灾害频繁等一系列危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的课题。为此专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低碳经济,它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然而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基本国策,被认为是继两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之后第五次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又为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金融发展创新提供了

条件。

二、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发展状况研究

(一)低碳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研究

当前各个城市采取各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太阳能和低碳化社区示范等工程,大力发展以低污染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社会。在国外,美国国会已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计划加大对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补贴和投资,建立碳排放与交易市场,向发展中国家购买温室气体排放权,同时在建筑行业强制要求建设更加节能的房屋,积极发展太阳能以及碳捕捉技术等。

(二)碳金融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虽然我国在发展低碳金融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发展还比较滞后,其具体表现为:

1.国际碳交易的市场上,我国在碳融资和碳金融中的地位较低。一是碳排放资源多但没有定价权;二是金融机构在碳融资和碳金融服务上表现不足。

2.在培育国内排放权交易市场上,金融产品创新和奖励政策不足。一是国内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缓慢;二是金融支持环保的产品和工具缺乏。

(三)碳金融在国际的发展状况

西方国家的碳金融市场得到很大发展与发达国家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把工业化由国内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他们把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大量迁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使本国污染排放大幅降低,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低碳经济市场构建渐趋发达,碳排放的指标化和资本化进程大幅度的提高,使国际碳金融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更高的水平,主要表现为:

1.国外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有:一是建立碳交易所;二是开展国际项目融资合作;三是设立碳基金。

2.碳融资专业性较高,相应的风险也较高。CDM机制下,碳减排项目能否通过CDM执行理事会的认定以及项目所签发CERs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融资。为了确保项目的公开、公正和透明,CDM执行理事会对CDM项目开发、指定经营实体资格的认定以及校核碳减排量的签发等每个环节都有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并有大量的专业标准,不但延长了项目周期而且上述任何环节不符合标准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延迟甚至失败。

三、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关系

(一)低碳经济为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空间

1.金融是以经济为核心,低碳经济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为碳交易及与之相关金融的发展创新提供空间和机遇。从交易模式来分,碳交易市场可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自愿交易市场是从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等其他目标出发而自愿进行的碳交易市场。自愿市场分为碳汇标准与无碳标准交易两种。虽然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排放权交易市场,各市场对交易的管理规则也不相同的原因有:一是欧盟排放贸易体系是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引擎;二是世界各国的其它碳交易市场纷纷出现与之快速的成长。

2.全球碳金融快速的发展,碳排放权具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因此碳交易市场的金融特性十分明显。一是参与碳交易的金融机构越来越广泛;二是碳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推出;三是各国争夺碳交易的货币主导权。

(二)低碳经济促生了碳金融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发展的方式,减轻单位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资源的效率减少温室效应,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变,必然会促生国际金融业发展结构,由传统金融向低碳金融发展的

转变。

(三)碳金融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佳点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技术和资本三位一体的支撑,最重要的是金融。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没有金融的支持很难完成,而银行的倾向性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发展,最终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只有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低碳经济,便可带动这个领域技术的创新乃至制度的变革,才能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结论

碳金融逐渐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市场的主力军。发展碳金融有助于我国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且在此基础上构建交易平台、并让企业充分意识到CDM机制和节能减排所蕴涵的价值、且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标准、规则,提供相应的投资、税收、信贷规模导向等有力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参与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资融资活动,支持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宗茂.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6):1673-8268.

[2] 汪小亚.发展低碳金融,助推经济发展转型[J].2010,10.

[3] 丁玉梅,刘应元.发展碳金融 促进低碳经济[J].金融论坛,2010,12:1009-3540.

[4] 张颖薇.低碳经济背景下碳金融发展问题探析[J].调查与思考,2010.

篇7

课程体系:《C/C++程序设计》、《数理统计学》、《运筹学》、《描述统计》、《抽样调查原理》、《多元统计分析》、《应用随机过程》、《复变与积分变换》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大数据、金融统计、生物统计学、风险管理与精算。

应用统计学专业就业前景

应用统计学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从培养目标上讲,主要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统计学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研究方向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实际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为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决策提供量化的依据,具有能够继续进行博士课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成为统计分析,风险管理和精算方面的高级人才。

应用统计学专业研究生要发展,还是考虑往财税、金融等领域突破,考CPA、精算师等,到银行、会计事务所、保险公司等机构工作。因为单纯的统计是没什么工作好做的,需要和其他的工作(专业)相结合。

应用统计学专业就业方向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好;主要到政府统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信息咨询公司等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到大型企业部门从事数据分析工作。应用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到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互联网、新能源、金融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互联网/电子商务;

2、新能源;

3、金融/投资/证券;

4、计算机软件;

5、其他行业;

6、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7、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8、外包服务。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销售助理;

2、会计;

3、人事专员;

4、行政专员;

5、仓库管理员;

6、行政前台;

篇8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4-0057-12;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9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与格莱珉银行信托基金联合开展格莱珉的中国项目,向中国贫困居民提供小额信贷;2010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和万向集团在杭州成立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亿元;2011年6月成立重庆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2013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筹建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负责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所有面向小微企业以及消费者个人的金融服务;2014年2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余额宝功能,2015年4月,数据余额宝“全球第二”规模逆市增千亿。阿里巴巴的成功,不但使百度、腾讯这些中国互联网公司迅速采取了行动,就连平安集团等传统金融企业也在尝试加入网络金融行业。过去银行是货币的结算中心,掌控着客户的清算记录,但是在网络金融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取代了银行的结算中心地位,掌控着人们资金流动的清算记录,据此做出一系列深度的数据挖掘展开的金融业务,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而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正遭受着存款较大分流、传统信贷规模增速受阻、利润空间收窄等的巨大影响。当然,传统银行业对此已经充满警惕,因为互联网金融蚕食的正是它们的利益,那么传统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对其利益的继续瓜分?

从现有的文献看,针对网络金融与传统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分析的文章很少,并且在分析方法的应用上存在很大的不足。本文立足上述问题,指出线下零售的移动支付领域才是传统银行跟互联网金融公司未来真正展开大决战的地方,如果传统银行业在线下零售领域被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二维码、NFC手机等移动结算技术打败,等于互联网金融公司把传统银行的线上、线下零售清算业务全部取代,传统银行业就失去了在中国的所有零售领域。而网络金融服务将依托于强大的大数据挖掘功能,通过提供比传统银行更低的利率取得竞争优势,来进一步蚕食传统银行业在生产领域的业务,这样传统银行业的萎缩就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以上观点,本文通过调查人们在购物中对移动支付的选择倾向获得样本数据,以交换理论和效价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实证研究了线下购物中人们在传统移动支付方式和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兴移动支付方式之间的选择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了影响这两种选择的因素。最终,根据得到的结果,分析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兴移动支付技术在现有的线下零售端被接纳的情况。本研究不仅有助于预测在网络金融的冲击下传统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可以为第三方支付和传统银行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二、文献回顾

在现有对移动支付技术接纳的文献中,主要应用的理论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计划行为理论(TPB)、创新扩散理论(IDT)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

在过去,多数学者针对移动支付技术被接受的研究所使用的是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及其扩展模型。Davis(1989)借助理理论,针对于信息系统的接受意愿最早提出与应用技术采纳理论模型(TAM)。该模型中Davis提出顾客对新技术的接受意愿受五个因素影响: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意愿、使用态度和实际使用。[1]我国对技术采纳模型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被学术界重视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徐博艺、高平等,总结出技术采纳模型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并将其发展划为3个阶段: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发展阶段;然后对技术采纳模型进行了4个方面的总结:针对不同研究对象的技术采纳模型、对技术采纳模型具有外部影响的研究、对于技术采纳模型内部影响的研究和技术采纳模型的跨文化研究;最终,建立了TTF和TMA的整合模型分析我国企业中的ERP的影响因素。[2][3]汪雪芬、徐博艺等提出了企业接受行为受到隐私权保护、信息产权保护和信息的准确性的影响。这一成果使技术采纳模型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有关于信息道德因素的B2B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采纳模型。[4]

扩展技术采纳模型(TAM2)是Venkatesh&Davis(2000)在传统的技术采纳模型的基础上将效价理论、主观规范等纳入其中。对于移动支付技术的研究是在扩展的技术接纳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移动支付的特性加入了成本、移动性和方便性等因素。[5][6][7][8][9][10][11][12]香港理工大学的王玮对技术采纳模型、理和计划行为理论这三个模型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论述并阐述了对此类问题研究的方向。KIM(2007)[13]认为传统的技术采纳模型对那些新的信息技术的解释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在过去,信息技术的接纳大多是组织情景下的强制使用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是由组织承担的。但是在现在这种新的信息技术接纳情形中,产生的费用和风险都是由个人承担的,因为这是一种个人自愿的技术采纳行为。特别是在移动支付的过程中,用户在此过程中在接纳了移动支付技术和享受移动技术的同时,还要承担其风险和费用。[14]基于此种观点,KIM(2009)在消费者的即时网上购物的电子商务行为中引入了效价理论。由此,客户在对移动支付采纳的过程中会受到效价理论中正向和负向因素的影响。[15]Schierz等(2010)在传统技术采纳模型的基础上拓展出用于移动支付技术的接受理论模型,并指出,用户态度在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移动性等因素影响用户接受移动技术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16]Lin(2011)把技术准备这一因素加入技术采纳模型中,最终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准备对电子技术服务的使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7]

(二)其他理论

Ajzen(1991)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研究用户的技术采纳行为,他认为主观信念和行为信念通过行为意愿来决定人们的行为。[18]创新扩散理论(IDT)中所包括的影响客户接受新技术的因素有:相对优势、自我形象、可试用性等多个因素。[19]而这一理论中的自我形象与相对优势这两个因素分别测量了移动支付使用过程中的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是由Homans提出的,他在这一理论中指出,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可视为一种交换行为,人们在交换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甚至也是一种交换关系。Blau在Homans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最终得出,人们会对某项活动或是个人那里得到的潜在利益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并与其他的一些活动和人进行比较,最终会选择能够获得利益最大化的那项活动或者个人。清华大学的张楠、陈国清等从行为建模的角度对信息技术采纳模型进行了研究,指出应用研究方向、动态研究方向、组织研究方向和跨文化研究方向是未来对技术采纳模型研究的新型研究方向。[20]

从目前国内外的现有研究结果看,对技术采纳理论的研究利用技术采纳模型最为普遍,而对其他的各种理论的应用相对少一些,但无论以何种理论为依据,都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以交换理论为基础理论对移动支付技术的接纳的研究更少,而且在模型的利用上存在很大缺陷。本文在以往利用交换理论对移动支付技术采纳的研究的基础上,将第三方线上支付经历和使用经验这两个变量分别设为一阶调节变量和二阶调节变量建立模型,研究在以交换理论和效价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的模型中,对移动支付技术接纳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得出的结果,分析移动支付技术被接纳的可能性。

三、理论假设及模型设计

本文以社会学以及心理学中的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和效价理论作为研究移动支付发生的理论基础。交换理论认为这是一个人与移动支付系统的交互过程,所以在此过程中对移动支付方式接受的影响因素来自于人、社会环境以及系统这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共同影响着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两个因素。这里将效价理论引入模型之中。效价理论是根据理性认知的消费者决策理论,从正、负两个方面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行为。因此,用效价理论来对交易模型理论中的得失的变量进行设定是非常合适的。Peter等(1975)利用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来测量感知的正效用和感知的负效用。[21]这是由于具备正、负两个方面的考虑,效价理论非常适合用于交换理论中对得失变量的解释和设定。最终,根据交换理论通过衡量感知收益和感知风险对移动支付手段的选择进行决策。

(一)个性特征

根据已有的研究理论,我们设定个体特征这一影响因素由个体创新和知识两个构念所构成[22][23],这两个构念在过去对信息系统的研究中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构念。

Yi等(2006)指出高个体创新性的个体更加喜欢接纳和尝试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更积极地利用新的技术来应对高的不确定情况;同时发现,网上购物行为与个体创新存在着正向的相关性。[24]所以,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H1:个人创新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2:个人创新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Wortman(1975)提出,知识是感知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25]Klobas(2000)通过研究得出,使用互联网的额外知识可能会影响用户对网络的使用。[26]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用户所掌握的第三方平台移动支付的知识越多,对其感知控制和获得利益的评估就越高,就会增加用户的感知收益、降低用户的感知风险,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用户的第三方平台支付的知识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4:用户的第三方平台支付的知识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二)系统因素

在过去对信息技术研究的过程中无论是基于技术采纳理论(TAM)还是基于创新扩散理论(IDT)系统因素都作为外在的因素被引入各模型之中,其中Xu等(2006)最先提出技术的方便性是移动商务是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27]兼容性是指现有的行为方式、以往的经验以及价值观三者与使用新技术的一致程度。移动性是指在移动网络的覆盖区域内,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进行支付或交易。易操作性是指移动支付的过程步骤、订单修改等都简单方便。Lei-da Chen(2008)[28]认为感知易用性、移动性和兼容性等因素都对移动支付方式的接受起到重大影响。所以我们将兼容性、移动性和易操作性归结为已给变量――方便性,并提出以下假设。

H5: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方便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H6: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方便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风险负相关。

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安全性必然变为移动支付手段被人们接受的重要阻碍因素。移动支付系统的安全性是指数据安全、商品安全、协议安全以及法律安全等。Lim(2008)认为安全阐述对用户的感知风险起着显著的影响作用,所以客户在不了解所做交易是否安全的情况下是很难接受移动支付技术的。[29]因此我们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了包括:交易程序、技术保护和安全阐述三方面的安全性因素,并提出以下假设。

H7:第三方平台支付的安全性与线下零售消费过程中使用第三方平台支付的感知收益正相关。

篇9

作者简介:匡远配(1973-),男,湖南武冈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谢旭旭(1991-),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湖南 长沙 41012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024-03

投资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对投资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更科学地进行投资活动,其核心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个人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截止到2011年,我国大陆开设投资学专业的院校共有35所,不少地方院校的投资学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推进大陆投资学的学科建设,需要借鉴先进的学科建设模式和办学理念。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明显,具有融合美国教育、日本教育和中国大陆教育体系等特征。我国大陆的投资学学科起步较晚、建设相对落后,人才培养体系中还存在缺少学科带头人、课程设置不够科学、没有确立最终的服务目标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台湾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反思我国内陆投资学专业的人才培养。

一、台湾投资学专业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

台湾有很多国立和私立大学都开设了研究投资学方向的相关系所,其名称多为财务金融系或财务金融研究所,实力雄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阶投资领域人才。限于篇幅,本文主要对比管理学院财务金融学系暨研究所、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研究所、国立成功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研究所、国立交通大学财务金融研究所四所国立大学投资学方向的历史沿革和培养目标的差异。

资料来源:台湾高校官方网站。

从表1可以看出,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暨研究所成立的时间最早,台湾科技大学财务金融研究所的成立时间虽较晚,但和台湾大学一样形成了包括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体系,而成功大学和交通大学的财务金融研究所均为适应21世纪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及市场人力需求,进一步发展台湾金融业,培育金融机构等领域的专业经理与研究人才,提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准而设立,并且形成了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和博士班为一体的高价人才培养体系。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培养目标异同

四所大学财务金融系暨研究所为培养高素质学生,主要瞄准如下目标:具有一定专业素养和实务知能;具有全球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能力。从培养目标来看都是向全面、高端、国际化的方向培养,这几所学校没有明显区别。

2.师资力量对比

在台湾,教师分为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兼任教师一般是聘请的实务经验丰富的高阶主管),并且每位教师有自己的专攻领域,教学任务分工明确。由表2和图1可以看出这四所国立大学财务金融研究所的师资力量十分强大。在这四所大学中,专任教师60%以上是国外知名大学毕业的财金类博士生。由条形图可以看出台湾大学的专任教师全部为Ph.D,是这四所国立大学中师资力量最强的大学。

3.课程设置的对比

从学校选定的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来看,各所大学各有特色,学生自主选择性多,选修课不断推陈出新,体现了投资学专业课程设置既植根于市场又要高于市场的特点。

由表3至表5可以看出,和台湾科技大学投资学研究方向具有完善的办学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学士班、硕士班、博士班课程层层递进,并且注重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由基础学科进而专业分工,以求精进。国立成功大学与国立交通大学投资学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上较为相似,成功大学从硕士班开始就注重基础课程与研究方法的结合,而交通大学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硕士班注重理论教学,博士班注重研究方法的教授,为培养台湾高阶财金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分类教育

台湾地区对大学本科以上程度的高级劳动力的需求呈明显增长趋势。(张宝蓉,2008)由于成功大学与台湾交通大学没有大学部,所以上表整理的为这两所大学在职硕士专班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台湾投资学专业的基础课主要注重于语言能力以及数学基础,专业课多为投资学与经济学的理论课程,选修课则侧重与公司企业以及国际接轨,培养国际型应用人才。

二、台湾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

1.培养目标明确,专业设置有较大的自主性

台湾设有投资学专业及研究投资学方向的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并且将设置的课程按照培养目标分类。为了让学生及家长清晰地了解教育目标与课程规划,各院校将本专业课程分类表、课程核心能力关联表、未来发展表、未来发展修课建议表、未来考试咨询表、课程规划构架与毕业生未来发展图置于网站上,供广大师生与家长参考。1994年,台湾地区《大学法》经修正后重新公布,推动了台湾高等教育朝向多元化与民主化的方向发展。从2002年起,台湾地区高校专业设置实行总量管制政策,除特殊专业(博士班、医学类、教育系等)仍须提交计划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外,各高校均可自主规划设置其他专业,教育行政部门只根据师资及校舍建筑面积等标准核定学校总量规模。高校专业顺应社会需求及学校特色灵活设置与调整。

2.师资阵容强大,师资特色分明

台湾地区投资学专业师资力量强大,特色分明。师资规划方面:与国际学者及著名学府师资之间经常相互交流与访问,以提升学术研究与教学品质;弹性运用员额,与台湾中央研究院或相关系所或实务界的专业经理人合作开课;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并安排同仁出国进修;各院校提供沟通合作环境,鼓励老师跨校跨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学术研究方面:各院校对有研究成果的老师进行研究奖助,并鼓励老师投稿至国外期刊,参与国际研讨会的讨论。建教合作:制定兼任专家制度,聘请实务经验丰富的高阶专业主管到学院开课,与业界形象优良的公司签订建教合作契约,内容包含奖学金、工读机会、企业咨询以及对学院的活动的赞助。

3.课程开设多元化,特色鲜明

台湾地区许多投资学专业课程设置精巧,特色鲜明。其课程特色表现在:

(1)内外兼修。首先,各院校投资学专业除了学习国内的基础经济理论,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积极拓展国外先进的投资学理论。其次,各院校在对学生进行理论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实务能力,以期均衡发展。

(2)与时俱进。为适应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教育主管部门适时调整核心课程,针对不同年度入学的学生制订不同的课程计划,同时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实务性课程以及研究课程。

(3)科际整合。鼓励开设跨领域学位学程或学分学程,建立多元弹性学制,强化学院的整合功能,以缓解专业领域划分僵化、传统学制弹性不足等问题。

(4)教改彻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放式教学和模拟实训等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意愿,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开放和创新性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台湾高校投资专业设置给大陆的启示

由于投资学专业具有融实务投资、金融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于一体、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交叉及财经管理、法律和理工知识相渗透的特点。因此,在今后的投资学专业设置上,中国大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台湾高校的投资学专业设置:

1.明确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对投资学领域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作为开设投资学专业的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投资学领域应用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重任。投资学专业教育应在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系统掌握投资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专业技能及有较强的策划、组织、管理、协作、创新及多文化交流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投资专业人才。重点培养熟悉国家有关投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国际投资、企业投资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业务技能的应用创新型投资人才。

2.加强投资学专业师资规划

投资学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师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应该逐渐趋于合理。同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台湾的建教合作制,聘请实务经验丰富的投资领域高阶管理人才来学校任教,以其实战经历教授学生如何投资,并且可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单位,作为大学生实习基地。

(2)鼓励教师去国外进修。在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研究成果,为国内的教育体制改革提供新思路。

3.改进投资学专业课程设置

投资学专业与现实联系紧密,因此,其课程设置要与现实紧密结合。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投资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可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调整和变化。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金融市场更是瞬息万变,投资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适应时代的步伐,适时进行新的突破,逐步完善现有课程体系。

(2)投资学专业课程应按照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根据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特色鲜明、层次清晰、融会贯通、紧密配合的核心课程体系,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层层递进,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为大中型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以及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投资管理及相关业务提供应用性人才。

(3)将理论教学与实务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重点传授专业基本原理,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培育职业修养。实务教学突出培养实务操作、投资计算与建模、投资分析、决策与管理等技能,训练战略投资思维。与此同时,引入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涛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J].大学教育科学,2009,(1).

[2]蔡长韬,朱维兵,周利平,等.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3]鄢秋红.关于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几点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0,(3).

[4]张宝蓉.我国台湾地区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23):10-14.

[5]王秀梅,平萍.本科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J].中国电力教育,2009,(8).

篇10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022-03

一、引言

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以及有效市场假说等为代表的经典金融理论,有着相同的理论假设条件,包括:(1)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2)如果投资者是不理性的,他们的不理是随机的,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会相互抵消;(3)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无法相互抵消,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会迅速地被套利行为所消除。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种种金融异象,如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封闭基金折价之谜等,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对以上假设及其所支撑的经典金融理论提出质疑。一些金融学者开始从投资者的心理动因入手,对投资者者本身的决策过程展开研究,以对种种金融异象做出合理解释,从而衍生出行为金融学流派。

与经典金融学理论的投资者理性以及有效套利假设相对应,行为金融学理论建立于投资者的非理性信念与有限套利基础之上。如Kahneman和Tversky(1979)提出前景理论,指出由于存在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投资者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过程往往是有偏差的,即是不理性的{1}。

二、投资者情绪研究现状

有关投资者情绪的研究文献近年来开始增长迅速。2006~2015年,在标题中包含“investor sentiment”术语的SSCI期刊文献超过百余篇,仅2015年一年就有近30余篇,超过2006年前相关文献的数量总和。投资者情绪成为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工具并得到了丰富的成果。总的来说,此后投资者情绪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

1.投资者情绪对各类资产定价的影响。投资者情绪广泛应用于股票、债券、期货、期权乃至汇率、房地产等各种类型资产定价之中。

在股票市场方面,Ho和Hung(2009)使用国会消费者信心指数、投资者智力调查指数、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第一主成分作为综合情绪指数,发现将情绪指数作为条件信息整合进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后,能够很好地解释美国股票市龅募壑敌вΑ⒘鞫性效应和动量效应{2}。Schmeling(2009)使用了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情绪指标对18个主要工业国家的投资者情绪是否影响预期股票收益这一命题进行了检验,发现投资者情绪与总体股票市场收益率负相关,同时情绪的影响在市场完整性更低、更容易存在过度反应和从众行为等类似现象的国家中更大{3}。Chi等(2012)使用共同现金流作为投资者情绪指标,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票市场股票收益率有着显著的影响{4}。Changsheng等(2012)同样发现投资者情绪是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重要影响因子{5}。Bathia和Bredin(2013)以投资者调查结果、股票基金现金流、封闭基金折价、股权卖出买入比率等情绪指标检验了投资者情绪对G7国家股票未来市场收益率的影响,确认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情绪的这一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减弱{6}。

在投资者情绪对期权定价影响方面,Han(2008)以标准普尔500期权价格为标的,对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是否影响其期权价格进行了研究{7}。结果发现市场情绪变得更熊(牛)时,指数期权的波动率微笑更陡峭(平缓),指数月收益率的风险中性偏度越大(小)。这些显著的关联是稳健的,且无法被基于理性完备市场的期权定价模型所解释。Sheu和Wei(2011)以中国台湾股票期权市场为例,基于投资者情绪的波动趋势设计了一种期权交易策略,并通过模拟交易发现该策略在期权行权日之前15天的多头或空头跨市期权套利活动,可获得的平均收益率最高可达到15.84%{8}。

总的来说,已有的大量的实证文献说明,投资者情绪在各种资产市场,对各种类型资产的定价均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发现,投资者情绪的这一影响效应似乎是非对称的。即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效应似乎更强,而投资者情绪萎靡时,情绪的影响效应变的微弱甚至消失。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投资者涌入市场买进资产,市场中的情绪型投资者比例上升,市场的有效性因此而削弱,错误定价现象增多;当投资者情绪萎靡时,由于卖空限制,情绪型投资者能做的只有退出市场,导致市场中情绪型投资者的比例下降,此时市场相对来说更有效,错误定价现象的数量和程度相应减少。

2.投资者情绪与公司财务行为。由于众多的理论或者实证文献证实了投资者情绪对资产定价的广泛和重要影响,学者们开始着手研究市场其他投资者参与者如何对市场范围广泛存在的投资者情绪进行应对乃至加以利用,如公司管理者如何根据市场投资者情绪做出适当的融资决策。

一些学者对上市公司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与SEO(seasoned equity offering)等股权融资过程所涉及的股权发行定价策略,以及发行前后的股票价格形成过程与收益率变化等进行了研究。Leite (2005)最早指出,情绪型投资者的存在减少了IPO时股票折价发行的现象{9}。而在未来获得超额预期收益的可能性,是情绪型投资者参与IPO的理性依据。Cornelli等(2006)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以欧洲IPO预售市场(灰市Gray Market)为例,对散户投资者在参与IPO股票交易时,其情绪对其对IPO股票估值的影响,以及这一估值对IPO股票发行价格、首日上市交易价格以及股票长期收益表现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0}。他们认为,在IPO过程中,股票发行商与机构投资者能够利用散户投资者的情绪在投资博弈过程中获得优势。公司通常选择市场情绪乐观,投资者高估股票价值时进行IPO上市,以从更高的发行价中获利,而进行询价圈购的理性机构投资者会在上市后将股票卖给过度乐观的散户投资者。投资者情绪越高涨,IPO股票首日收益率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价格逐渐回归其基本面价值,导致股票的长期市场表现不佳。这一思路解释了股票市场上长期存在的IPO溢价发行、超额首日收益率与长期内IPO股票价格反转等市场现象。这一发现也是Baker和Wugler选择IPO数量与IPO首日收益率作为投资者情绪指标的重要原因。

3.投资者情绪与金融异象。投资者情绪影响资产定价,而其影响资产定价的方式并非使资产回归基本面价值,而是恰恰相反,投资者情绪往往会直接导致或间接推动资产的错误定价。这些错误定价本身及其引发的其他后果,如价格的过度波动等等,均是所谓的违背有效市场假说的金融异象。因此,投资者情绪的另外一个重要应用,就是被用来作为对种种金融异象的新的合理解释。

早在20世纪末,Siegel(1992)以投资者智慧指数为情绪指标,对1987年10月19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与标准普尔指数超过20%的突然下跌进行了研究,认为投资者情绪从乐观到悲观的变化造成了股市的大起大落{11}。Rosen(2006)发现投资者情绪的水平和状态,会对开展收购行为的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异常影响。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收购方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可能性更大{12}。Kim和Byun(2010)本发现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分割事件公告的市场反应有正向的影响。实证结果说明,市场倾向于对小型的、年轻的、高度波动的、低利润的股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期的股票分割行为做出过度反应,而在长期(12个月后)发生反转进行修正{13}。Li等(2011)对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动量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面向对投资者情绪敏感程度高的亏损股票(Losers)实行动量操作策略,或是面向对投资者情绪敏感程度高的盈利股票(Winners)实行逆向操作策略是有利可图的{14}。Mian和Sankaraguruswamy(2012)使用BW指数对投资者情绪是否影响股票价格对公司特定收益信息的敏感程度进行了研究,发现股票价格对好的收益消息的敏感程度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较高,在情绪萎靡时较低;而对坏消息的敏感程度在情绪萎靡时期较高,在情绪高涨时较低{15}。Firth(2015)还发现,投资者情绪与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息息相关,透明度越低的公司越容易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16}。

三、投资者情绪领域的可能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投资者情绪对资产定价造成广泛而系统的影响,已经得到了众多实证研究结果的支撑。投资者情绪研究可以总结为如下基本范式:首先,寻找到一个错误定价的资产或错误定价现象;其次,构建合适的指标来合理地度量投资者情绪;最后,量化投资者情绪对资产错误定价现象的影响程度。基于这一范式和已有的文献成果,在未来的投资者情绪领域研究中,可以尝试以下研究方向:

1.投资者情绪的应用扩展。投资者情绪是投资者基于噪音而非真实信息所形成的信念和行为偏差,这种偏差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认知偏差等心理因素。而大量研究说明,这一心理偏差是广泛存在的。从现实角度来说,投资者或多或少都存在部分非理性情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资产定价错误的现象都至少部分的是投资者情绪影响的结果。因此,投资者情绪已经从行为金融学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演变成了一种带有普遍适用性的研究工具。尽管目前学者们已经尝试将投资者情绪应用到股票、基金、期货、期权、债券乃至房地产等各种资产定价中,但除了股票外,对投资者情绪在其他类型资产定价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也未达成一致的让人信服的结论。同样,股票市场之外,违背有效市场假说的各种市场异象,也有待学者们继续从投资者情绪角度予以研究与解释。

2.投资者情绪度量方式方法创新。正如Baker和Wugler(2007)所说的那样,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投资者情绪是否影响资产定价,而是如何度量投资者情绪和量化其产生的影响。因此,尽管在投资者情绪领域中,已经存在从消费者信心指数、投资者智慧指数等问卷调查型的直接情绪指标,到封闭基金折价率、换手率、净买入卖出比等间接情绪指标,再到BW综合情绪指数的众多情绪度量手段,合理地选择和构建投资者情绪度量指标(指数)仍然是目前投资者情绪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3.投资者情绪定价理论模型创新。在投资者情绪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得到广泛的实证证据支撑后,一些学者开始从规范性研究入手,尝试构建包含投资者情绪因子的资产定价理论模型。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投资者情绪的资产定价模型依然沿用了传统的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其基本思路依然是给定效用函数与收益概率分布后,在预算限制条件下的跨期消费最优化问题。虽然加入了投资者情绪因子,但使用效用函数与收益概率分布作为决策依据,仍然未脱离以理性人为基础假设条件的传统金融理论的框架。Kahneman和Tverskey 在前景理论中分别使用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和决策权重函数替代效用函数与概率分布,来刻画人们的选择决策行为。前景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支撑,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对人类选择决策行为的刻画显然更符合现实情况。因此,如何以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函数取代效用函数与概率分布,Υ统的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进行完善,是一个有待尝试的研究领域。

注释:

{1}Kahneman, D., and A. Tversky, 1979, Prospect theory -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47, 263-291.

{2}Ho, C., and C. H. Hung. 2009. "Investor sentiment as conditioning information in asset pricing." Review of.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3 (5):892-903.

{3}Schmeling. 2009. "Investor sentiment and stock returns: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Review of.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16 (3):394-408.

{4}Chi, L. X., X. T. Zhuang, and D. L. Song. 2012. "Investor sentiment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an empirical analysis."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19 (4):345-8.

{5}Changsheng, Hu, and Wang Yongfeng. 2012. "Investor Sentiment and Assets Valuation." Review of. Systems Engineering Procedia 3:166-71. doi: 10.1016/j.sepro.2011.11.023.

{6}Bathia, D., and D. Bredin. 2013. "An examination of investor sentiment effect on G7 stock market returns." Review of. 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 19 (9):909-37.

{7}Han, B. 2008. "Investor sentiment and option prices." Review of.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1 (1):387-414.

{8}Sheu, H. J., and Y. C. Wei. 2011. "Effective options trading strategies based on volatility forecasting recruiting investor sentiment." Review of.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38 (1):585-96.

{9}Leite, T. 2005. "Returns to sentiment investors in IPOs." Review of. Economics Letters 89 (2):222-6.

{10}Cornelli, F., D. Goldreich, and A. Ljungqvist. 2006. "Investor sentiment and pre-IPO markets." Review of. Journal Of Finance 61 (3):1187-216.

{11}Siegel, J. J. 1992. "Equity Risk Premia, Corporate Profit Forecasts, And Investor Sentiment around the Stock Crash Of October 1987." Review of. Journal Of Business 65 (4):557-70.

{12}Rosen, R. J. 2006. "Merger momentum and investor sentiment: The stock market reaction to merger announcements." Review of. Journal Of Business 79 (2):(下转第27页)(上接第23页)987-1017.

{13}Kim, K., and J. Byun. 2010. "Effect of Investor Sentiment on Market Response to Stock Split Announcement*." Review of. Asia-Pacific 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ies 39 (6):687-719.

{14}Li, Chun-An, and Chih-Cheng Yeh. 2011. "Investor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Bias: Do High Sentiment and Momentum Exist in the China Stock Market?" Review of. Review of Pacific Bas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Policies 14 (03):429-48. doi: 10.1142/s0219091511002305.

{15}Mian, G. M., and S. Sankaraguruswamy. 2012. "Investor Sentiment and Stock Market Response to Earnings News." Review of. Accounting Review 87 (4):1357-84.

{16}Firth, M., K. Wang, and S. M. L. Wong, 2015, Corporate transparency and the impact of investor sentiment on stock prices, Management Science 61, 1630-1647.

篇11

对公司金融领域的潜在进入者来说,卷帙浩繁的文献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不同学者构建的模型尽管本质上相似之处颇多,但形式上却又有较大差异。《公司金融理论》一书的出版,极大改善了这一局面。他在该书中采用激励理论或合约理论构建了统一的模型,以揭示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精髓。

顾名思义,公司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融资。MM理论说明,在无摩擦的完全市场中,融资(财务)政策不影响公司价值。因此,MM理论之后,对公司金融的研究集中于探讨各种市场瑕疵如何导致融资(财务)政策影响公司价值。

在各种市场瑕疵中,信息不对称受到金融学家和经济学家们的广泛青睐,1996年和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两度授予在信息不对称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就是一个有力证明。

众所周知,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后果是成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相关学术研究的中心则是激励和约束问题。过去30年,公司金融的主流是研究公司融资所产生的各种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之间的激励和约束关系。惟其如此,梯若尔才有可能采用合约理论的统一架构诠释现代公司金融理论。

金融学家们把构建公司金融理论模型通俗地称为“讲故事”。故事的源泉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现代公司金融的诸多故事都是对经济学理论成果的借鉴,这与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地位相吻合。从经济学借鉴过来的公司金融故事,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例如,梅耶斯(S.Meyers)和马基卢夫(N.Majluf)提出的基于逆向选择的优序融资理论。然而,也有些借鉴不那么成功,典型例子是公司金融中的信号模型,这些模型难以回答一个关键问题,即公司采用财务手段向外界发送信号是否最优选择。

第二,部分故事源于对公司金融的实践。举例来说,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公司金融理论大多认为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有损于股东价值。然而放眼全球,实践中多元化经营是普遍现象,没有迹象表明该现象呈现出衰落之势。因此,从上世纪末开始,部分金融学家们开始讲述支持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故事。

篇12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6)11-0088-03

[作者简介]黄畅(1996-),男,汉族,安徽马鞍山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苏煜(1997-),女,满族,辽宁锦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吕丹阳(1997-),女,汉族,辽宁本溪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崔丽娟(1996-),女,汉族,云南玉溪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林娴(1996-),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会计。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BGL077);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思路与对策”(项目编号:L10BJL028);辽宁省社科联2016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治理模式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16lslktziglx-12)的资助。

平台经济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元化需求为核心,全面整合产业链、融合价值链、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实体交易场所或虚拟网络空间吸引商家和消费者加入,促成双方或多方之间进行交易或信息交换的商业模式。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是沈阳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载体。平台经济具有高端化、服务化和融合化等特征,是产业融合发展和市场功能创新的新型经济模式。平台经济充分体现了市场的影响力、带动力以及创造更大价值的作用;它推动了物流、金融、信息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商品、要素和服务市场融合发展。

一、沈阳市发展平台经济的背景及现状

发展平台经济是沈阳加快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从沈阳市来看,经济正在趋稳向好,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特别是经过十多年振兴发展积累的经济规模、产业基础日益壮大,新经济增长点正在不断涌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是沈阳市迎来的最大机遇;中央把沈阳确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更是沈阳市难得的发展机遇;“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等国家战略,为沈阳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外部条件。

依照《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在未来五年内,沈阳市将继续扎实推进深化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基本确立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社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区域一体化发展等若干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发展平台经济,有助于城市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巩固、扩大商贸流通中心功能。借助“智慧沈阳”建设全面推进,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将逐步构建起教育、医疗、交通、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多产业平台。从多方面、不同角度促进市场快速发展和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目前,沈阳平台经济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尚未被普遍认知。不过有些区域已经有了“发展平台经济、建设平台经济中心”的构想。例如,和平区提出构建“四大中心”建设,在打造“东北亚平台经济中心”的过程中,先后建立了东北能源交易中心、东北大数据交换中心、浪潮科技云计算平台、人人投众筹平台、中关村・三好街创新创业互动平台等。除此之外,中德产业园、经济区旅游智慧化服务平台、沈阳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个别领域的平台建设也在逐步规划和探索中。

二、沈阳市平台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数据研发技术水平偏低

随着互联网和平台经济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目前,沈阳市数据资源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主要体现在:沈阳市基础数据库建设尚未完成,数据共享开放和基于数据的社会化应用程度低。同时,大数据应用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有待提高。

(二)创新力度不足

目前,沈阳市内针对平台经济改革的创新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氛围尚未形成。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尚显不足,没有形成市内企业及个人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金廊、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大浑南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创新能力不够高,未能完成区内平台企业的转型、来充分适应平台经济的发展。三是创新文化尚未形成。沈阳市对于培养和发展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创新文化发展缓慢。

(三)平台产业结构及布局不够优化

目前,沈阳市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兴的平台企业比重偏小。大数据对传统优势产业的驱动和引领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传统产业向平台产业的转型缓慢。如占据较大比重的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大数据的应用仍存在相当大的空间。工业企业规模小,龙头企业较少,产能利用率低,产业之间缺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共性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同时,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明确,“一核、五区”的产业布局尚未构建完成。

(四)平台产业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不强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应用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尚未充分挖掘。目前,沈阳市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等向新的平台产业转型程度不足,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尚待发展。以医疗为例,区域医疗大数据平台尚未建立和有效应用,孤老患者、残疾人士等人群行动不便、挂号耗时长等问题仍旧存在。

三、沈阳市发展平台经济的主要任务

(一)抓住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契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商品现货交易平台

在改革试验区内,聚焦与大数据紧密相关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探索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商品现货国际交易平台,通过发挥信息技术对工业领域和农业领域的渗透性、融合性和创新性优势,着力推进智能制造在装备、电子信息、现代建筑、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建设,努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商品现货市场“国际版”,助力沈阳“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实现。

(二)聚焦重点领域,建设智能消费服务平台和新型产品集散中心

专注于汽车、家居产品、服装服饰、酒茶米粮等消费品领域,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交叉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整合产业价值链,打造集创新设计、科技研发、采购贸易、展览展示、新型消费、品牌创造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消费服务平台,扩大产品销售渠道;聚焦新型产业商品消费领域,建设高效率、低损耗,辐射范围广、面向国际的产品集散中心,突破产业升级的瓶颈,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将沈阳全力打造成为全国“中国制造2025”的先行区,全国创新改革的示范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树立典范。

(三)强化信息技术与传统业务的跨越融合,构建物流、金融、资讯专业服务平台

立足产业跨越融合发展,依托沈阳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强化各类第三方服务平台有效配置资源、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建设高效完备的物流体系与服务平台,健全物流服务功能,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建设金融服务平台,扩展金融服务领域,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业链融资、贸易融资、信息咨询等服务,促进金融智能化、服务化发展;建设资讯服务平台,通过充分发挥大数据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及时准确地编制商品价格指数、物流指数等,开展专业咨讯服务,增强平台服务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加快开放式创新发展,搭建开放式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促成信用数据中心建设,实现信源单位的互联互通,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推进商务诚实信用平台建设,建立商务诚信档案,健全诚信监管和信用评价制度;启动各类商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才流转、产业配套、产能转移、融资驱动、法律服务等功能;加快贸易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对外综合服务能力,营造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公开、公正、公平的平台发展环境。建立创新创业基地,使沈阳全面融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中。

(五)加强平台竞争个性化,培育专业化平台企业

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在金融、交通、旅游、电商、物流、医疗等领域建成一批平台示范应用项目,形成一批满足重点行业应用需求的关键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扶持有潜力的优势平台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其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整合资源;鼓励贸易商、贸易平台、资讯服务商、资讯服务平台等转型升级,拓展市场竞争空间和服务领域,并发展成为具有总集成服务能力的专业化平台;积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企业,提高其聚合能力,扩大平台示范企业辐射范围。

四、推动沈阳市发展平台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并完善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

建立平台经济管理和推进制度。形成以市长牵头的领导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对平台经济发展的资金和各部门间起到协调作用。沈阳市商务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管理和推进机制,指导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建立专家小组,专门负责平台经济的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和整体部署。

完善平台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则规范。加强对平台监督,重点开展以法治理念、法治文化、法治精神等内容的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平台企业市场的服务标准,努力为平台经济营造法治化的经营模式,形成平台企业的自律和行业发展的法律规范。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为平台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从科技创新、新兴产业、服务业、两化融合等相关产业专项资金中给予平台企业相应支持;加大平台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平台整合产业链,为各类平台发展创造物质条件。沈阳市应抓住中央把沈阳市确定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大力支持改革创新,为平台经济发展助力,用好国家及沈阳市扶持政策,为平台做大做强创造条件。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团队建设,大力引进经济转型升级亟须的高层次人才,为沈阳市的经济转型提供人才保障和动力,吸纳外来人才,不断扩大创新队伍。努力打造人才工作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能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玉梅,徐炳胜平台经济与上海的转型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2]叶秀敏平台经济的特点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3)

[3]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关于上海加快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A]2014(6)

[4]市政府办公厅沈阳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6―2020)[A]2016(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