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8-03 09:18: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效课堂的内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效课堂的内涵

篇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3)11-0021-03]

在当代,高效课堂探究日益成为教学实践领域炙手可热的一个话题,成为倍受广大教师追捧的教学探索方向之一。可以说,自“有效教学”被升级为“高效课堂”以来,每一次在“高效课堂”名义下开展的教学改革都极易激起广大教师的热情响应。当前,我国教学实践领域正经受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高效课堂”冲击波的震动,教学实践者对教学“效力”的追求空前强烈!至今,广大教师对“杜郎口旋风”、李炳亭的“22条”、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泗阳中学的“1+1模式”[1]等依然津津乐道,高效课堂的花样与形式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在这种形势下,我们不仅要问:在林林总总的高效课堂教学样式下蕴含的核心理念与教育精髓是什么?教师如何利用这一精髓实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教学自由境界呢?无疑,这可能是广大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了。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结合本人在基层参与高效课堂改革的实践来探讨高效课堂改革的精神实质与本真内涵

一、降耗

对课堂“效力”的追求当属一种科学主义的教学论调,即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讲目的、不问手段。进言之,教学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设计、思路,只要能在不违背道德原则的前提下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即可被认定是成功的。这也正是有效教学的原初本意。但问题是,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教学过程控制与教学结构重整,就必须设法整合利用一切科学手段与有利条件,尽力将教学活动中的无效劳动、低效与“反效”劳动(即与教学目标方向南辕北辙式的教学劳动)降到最低水平。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过于关注课堂教学的正向效果,而低估了无效、低效、反效劳动对教学资源与成本的占用,以致认为:只要教学效果好,多一点付出也无所谓。由此,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陷入了另一种误区与盲区。当前,这种教育思想已悄然沉积为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哲学,根深蒂固地主宰着他们的教学行动与教学思路。其实,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与共同行动,教师对教学精力、体力、心力投入的增加都不仅会导致教学成本投入的相应增加,而且,这种额外的教学成本投入还会异变为拖累他们学习进程的“包袱”,最终加重学生的精神负担与学业压力。无疑,在教师进行轰轰烈烈的不计教学成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学生也在跟着受累、受罪,如忙碌于课前的演练与资料收集工作、课后的大量专项训练、大量日常生活时间被占用、课堂中的学习时间被无聊参演活动侵占等,学生进而成为教师教学改革的“替罪羊”与“牺牲品”。其结果,师生的教学成本都会增加,高效能的取得对教师来说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麻烦的事情,整个高效课堂改革实践必然遭遇来自学生与教师的无形抵制,最终会沦落为“面子工程”,难以在教学实践中生根发芽。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懒教师不一定是差教师,懒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高效能课堂应该是一种便捷、简单、明快、节能的课堂,一种绿色、生态、减负、增能的课堂,高成本投入的高效课堂最终只会让师生望而却步,对之失去参与改革的热情。我们相信:高效课堂所需要的教师是智慧型教师,所需要的学生是智慧型学生,大量机械、无效、无聊的教学活动只会埋没师生的教育智慧,最终与高效课堂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增效

如果说降耗是高效课堂改革的一条逆向而进的路径,那么,增效则是高效课堂的一条正向路径,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根本路径。课堂效能的增强靠的是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方式的优选、教学过程的专业化推进,这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三驾马车”,是促使一堂课持续走向高效的必由之路。从教学设计上看,高效课堂强调的是内涵设计而非形式设计,重视的是关联设计而非分步设计。内涵设计的主要意蕴是: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知识点及其学习过程的科学设计,是按照知识间的内在逻辑与学习者消化知识的自然进程来进行的教学设计,是一种“立基学习、服务学习、为了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学的根本内涵就是“助学”“促学”,是为学习者顺利消化知识提供一架“云梯”,搭建一座桥梁。所谓关联设计,就是强调: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是对教学内容的“三维”式网络化设计,是严格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呈现生命化的知识形态,力求让知识不再单单是一个符号、一种信息,更是散发着诱人的泥土芳香的“活知识”,是承载着知识原创者的生气与灵气的“活知识”。从教学方式上看,高效课堂强调的是方法的优选与灵活的组合。客观地讲,方式由方法组成,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的元素,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构成的母体,用“优选”出来的方法组合成为“优秀”的教学方式是创建课堂课堂的重要思路。在当代高效课堂改革中最为崇拜的是教学模式,是种种成熟教学方式的凝固化组合形式,这一点值得警惕,它很有可能弱化高效课堂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最终在教学模式打造中偏离教学改革的初衷与本意,把高效课堂改革引向歧途、推入陷阱,致使整场改革屡屡受挫。在推进方式上,高效课堂必须立基于专业化的思路来推进。专业化的教师是最优秀的教师,专业化的课堂改革是迈向卓越与优秀的课堂改革。立足于专业化的高效课堂改革是关注教师的教学艺术、关注教学活动的专业品质、关注课堂结构的专业内涵的教学改革。在高效课堂创建中,教师只有树立精益求精、崇尚原创的专业精神,高效课堂的“春天”才会到来。因之,高效课堂增效的秘诀就是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学习,教学方式上追求灵活,教学推进上注重专业品质。在设计、方式、进程“三管齐下”思路指引下,高效课堂改革就一定能够走上一条健康、持续、生态的新路径,也才能够实质性地增进课堂教学的效能与内能。

三、固本

高效课堂理念不是“玄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基于坚实的实践与理念基础之上。对高效课堂而言,其根本是学生,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坚实的条件支持,是高效课堂改革的使命所系。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是根本;相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学习是根本。如何让教学实践回归学生,回归学习,是高效课堂“固本”的应有之义。高效课堂是一种促使学生学习高效率地发生的优质教学形态,是以促使学生学习富有成效地展开为终极使命的教学样式,以生为本、以学为本,是高效课堂改革的本真内涵。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鲜明势头是:其一是课堂结构瘦身,其二是推崇导学案,其三是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无论是杜郎口的“10+35”模式、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还是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其内核只有一个,就是尽可能地“抑教扬学”、“以教辅学”,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效能的最大化、最优化,全力推进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化、自助化。要坚固课堂教学的学习之基,高效课堂需要启动一场面向学生学习的重心“沉降运动”,需要大力倡导低重心、亲学生、强基础的新式课堂结构。我们相信:只要是落在学生学习层面的教学活动都会生根发芽、产生效果,只要是真正能启动、加速学生学习活动的教学活动都才算得上是“高效”。高效课堂改革的目的不是如何让教授活动变得多姿多彩、花里胡哨,不是要让教师在课堂上尽情展示、恣意挥洒,而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舞台,创造一种情境,确保学习活动顺畅、高效地展开。只要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了学习活动,课堂就会产生教学效果;只要学生在课堂上高效地进行着学习活动,课堂就一定会变得高效。促进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永恒旋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高效课堂的本真追求。对高效课堂而言,它需要固守的“根本”就是学生,就是学习,就是如何让教学活动“沉入”到学生的心底与灵魂中去。

四、强力

高效课堂一定是一种可持续的生命化课堂,一种能够不断增强学习者内能与正能量的课堂,这种正能量就是“学习力”。学习力既包括学力又包括心力:前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知的消化力,后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吸纳新知的动力。我们相信:有了学习力这一能量,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可能实现自主运转、自在推进,就无需教师更多的絮絮叨叨。高效课堂持续运转所需要的内力来自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与学习需要,来自学习者强烈的学习成就感与学习责任感。学习者对新知的渴求、对“学习改变命运”的信仰是教学活动的坚实能源库,要创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在学生“强心”这一环节上下功夫。高效课堂的实践者相信,高效课堂的实现必须依靠学习者的两股力量:其一是掌握学习艺术的学力,其二是渴望学习成功的心力。与之相应,高效课堂改革的使命也有两个:一个是让学习者学会学习,掌握高效学习的诀窍,促使整个学习活动发生主动化与自助化的转变;一个是让学习者获得学习的内驱力,加强他们的学习后劲与劲头。高效课堂考虑的核心问题不是“如何让教师更好地教”,而是“如何让学习者更好地学”,是“如何让学习者承担更大的学习责任”。在高效课堂中,学生“会学习”比老师“会教学”更重要,学生“喜欢上学习”比教师“忠于职守”更重要。任何高效课堂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构筑一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自主发展”的高速公路,是要构建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通道。只要学生想学,学习活动才会发生,教学活动才有必要;只要学生会学,学习活动才能生效,教学活动才有“效果”可言[2]。对教师而言,高效课堂必须坚持“两手抓”的策略,即一方面持续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智力商数,另一方面不懈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能、情感商数,力促学习者的学习走上一条自助、自强、自信的轨道上来。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上的自立与自理。把学习者转变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业成绩负起责任来,藉此最大化地彰显他们自身在学习方面的内能与超能量。这才是高效课堂走向最终成功的秘诀与依靠。

总之,降耗、增效、固本、强力是高效课堂的根本内涵,坚守这四大理念是教学实践者在高效课堂改革与探索中实现自由创造、灵活自主的坚实依托。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法定的样式与权威的范本,它只有明确的追求、共通的理念与个性的实践。作为实践者,教师如何身体力行地实践高效课堂理念,直接考验着他的教育智慧与教育思维。我们相信: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每一个教师一定能够创造出最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样式,完全可以超脱各种流行高效课堂模式的轨限,闯出一条奔向高效课堂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绿色生态课堂;高校;内涵;构建

【中图分类号】J616-4 ;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27-01

谈及“生态”,简单来说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1]。联系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和学习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2]。故而生态课堂研究的是人、物质和精神三个因素,通过对这三个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的把握,最终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效果。

一、绿色生态课堂的内涵

“绿色生态课堂”的提出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绿色生态课堂”,主张以人为本,是一种能够顺应学生个性发展、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创新、能够营造高度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促进教育和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课堂。“绿色生态课堂”具有人文关爱和环境关爱的特点,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育的宽容性,教学关系的平等性、师生切磋的合作性。

在高校中开展“绿色生态课堂”实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有助于帮助深化教育内涵,凸显高校教育教学的前瞻性和时代性。同时,在这个理论上升到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始终贯彻人本思想,发挥人的最大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关于高校绿色生态课堂建设的探讨

大学课堂相比于中小学课堂而言,更具研究性、实践性和复杂性。教学方式和教授对象发生改变,因而新的问题开始突显出来,总结来说,高校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上课期间沉默寡言、教学方法墨守成规等,如何加以改善?接下来就如何建设高校绿色生态课堂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掌握绿色生态的课堂管理艺术

(1)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绿色生态课堂则提倡师生之间和谐融洽发展,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正确对待学生学习的差异化,真正做到师生之间人格上的相互尊重。另外,绿色生态课堂应该是师与生相互学习知识、共同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正确看待与学生之间的依存关系,扮演好良师益友的角色,既要积极引导,也要鼓励欣赏,从而发挥出强大的教育合力,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2)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管理是指对课堂中教学环境的管理,包括物理环境的安排、社会心理环境的营造等[3]。通常在大学课堂,座位的编排往往容易被忽略,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座位,因此常常会出现学生座位排布整体分散、局部扎堆的现象,这必然会限制绿色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同时散乱的排列也会影响知识的传输。因此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对课堂环境进行设计,包括座位的编排和氛围的调节,要能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科学地对学生的座位进行设计和管理,一方面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更有融入感,另一方面增加课堂的感染力,帮助在教学中迸发出更多灵感的火花。

(3)课堂纪律的管理要张弛有度

课堂纪律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由于在高校课堂中,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所以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良现象,因而教师一方面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同时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切不可放之任之,要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正确引导。此外,大学生作为一个已拥有健全人格的成年人,他们自尊心强烈,因此在纪律维持上要把握好一个度,不可采取过激方式,否则将会适得其反。总而言之,绿色生态课堂要求教师要尽量做到既不约束又不散养,提高自身对课堂纪律的把控能力,并善于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和相互竞争来提高其自我约束力。

2.培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对主观能动性的理解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4]。联系到教学中来,如何促使学生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对未知的探索,适时的抛砖引玉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说也未尝不可,此外适当的提问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思考的驱动力。而如何让学生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呢?那么教师可以尝试“问题源于生活”的原则,预先创设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结合当下、审视自身、联系生活,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通过发现、认识、研究、改良、创造这一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育手段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声、光、电、影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G色生态课堂的性质应该是回归本真、自然的,不仅仅局限于书本教材,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发挥其优势,结合课程内容适度使用视频、动画、音效等手段,不仅能够优化知识的呈现效果,同时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此外,要正确认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重要性,明确其之间的互补和穿插。以第一课堂为主导,以第二课堂为补充,以第三课堂来检验,发挥三个课堂的联动作用,让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均受到系统的绿色教育,实现绿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见成效即“三进一见”的目标[5]。

三、结束语

绿色生态课堂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无论是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方面,还是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方面,它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只有将绿色生态理念真正渗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才能进一步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毅.生态美学与环保使命[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6):144-149.

[2]解希静.试论实施生态式教学的必要性[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12):13.

[3]夏F.浅谈有效课堂管理[J].评价与管理,2012(2):14-17.

[4]陈淋生.浅谈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J].情感读本,2014(35):27-31.

篇3

1.总方针:“自主、均衡、协调、优质、特色、发展”的十二字方针。

2.目标:课堂全程实施自主学习,交给学生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3.思路:改革、发展、创新。

4.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5.导学方法:独学、组学、群学。

6.导学理念:“传授知识”变为“学法指导”,学习由“供应式”变为“超市式”。

7.导学规程:高效课堂、高效导学、高效学习。

8.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会学、乐学”。

9.追求:突出个性发展。

10.师生融合:沟通、交流、商量、研讨、合作、平等。

二、高效课堂实际操作的五大要件

(一)高效课堂三大状态:

1.情绪方面:学堂教师状态;学堂生本状态;学堂师生氛围。

2.开放方面:学堂开放形式;学堂自利;学堂民主程度。

3.导学方面:学堂导法选择;学堂学法指导;学堂知识应用。

(二)高效课堂的五大主体:

1.高效课堂的三个做到: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到彻底改变“低效”、“无效”、“负效”的课堂局面;做到实事求是的提升“有效”、“高效”、“正效”的课堂导学。

2.高效课堂的三个维度:学生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

3.高效课堂的三个比:优差生课堂提问比;高效教学与非教学时间比;教师与学生课堂活动比。

4.高效课堂的三大作用:让每一个孩子都没有压力与负担;让每一个孩子都“我要学”;让每一个孩子都不但学会,而且会学。

5.高效课堂研究的三个对象:教师素能,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学生素质,学生向个性化发展;导学方向,导学向现代技术发展。

(三)高效课堂的八种措施:

1.集体备课。年组研讨,群体设计,资源共享。

2.先学后教。个体学习,小组合作,学生助学。

3.课业减负。精典学习,寻找规律,适当作业。

4.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把握知识,找出疑难。

5.交流听课。每天一节,人人登台,互导互评。

6.市域交流。全员走出,研究学法,取长补短。

7.普及读书。开放图书,大量阅读,开阔视野。

8.增加读写。减少课时,增加阅读,强化写作。

(四)高效课堂“三段十步”导学流程:高效课堂的“三段十步”导学流程,是通过大量实验研发、总结、提炼出来的,三段十步流程为:三段(课前、课中、课后);十步为:自学・组学・质疑・释疑・导学・群学・交流・检测・反思・应用。“三段十步”教学流程,在高效课堂应用中,发挥了自主的作用。课前三步是认知与问题的过程,为课堂学习做充分准备;课中五步是解决课前自学的问题,为内化知识扎实基础;课后二步是对课中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为实践应用创造空间。灵活应用“三段十步”教学流程,不但教师导的轻松,而且学生学的快乐。

(五)高效课堂七类三十项发展性评价:根据高效课堂导学实际,我们研究、商讨、制定了七类三十项发展性评价细则。主要涉及:学标二个要点;教学程序三个要点;教学方法九个要点;情感教学五个要点;教学基本功六个要点;教学效果三个要点;教学个性二个要点。涉及教师的、学生的,组学的、群学的,自主的、合作的,导学的、学法的,演示的、应用的等若干方面,覆盖了高效导学课堂,突出了课堂发展性评价。

三、高效课堂的十种个性特征

1.师生情感特征。做到教师每节课都有饱满的热情,学生每节课都充满快乐,突出师生在“双兴奋”中学习。

2.学法应用特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重视实践、实验教学,突出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导学方法特征。以多元化、个性化为主,突出“问题由学生提出,知识由学生发现,时间由学生支配,方法由学生寻求,经验由学生总结。”让导学创造学习价值。

4.高效预习特征。在大预习、中预习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小预习上,突出“学生能学会的不教,能研究的不导,疑难问题移交课堂”。让预习为课堂导学服务。

5.学习方式特征。以自学、组学、群学为主,突出“助学、交流、研讨”。让学习方式在家庭、小组、课堂发挥优势,让每个学生都愿学、乐学。

6.现代技术应用特征。农远资源投入课堂、二次开发与教师自制课件的应用,让课堂有静有动,动静结合。

7.导学中的辅导特征。抓住“高效”的内涵,让每一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一个学生喜欢学习。

8.学习效果检测特征。每节课都用作业方式检测、用等级制评价、课堂知识覆盖率全,通过检测了解学情。

篇4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高效课堂”日益成为教育人士关注的重点。而高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教师智慧的运用。本文阐释了教学智慧、高效课堂的内涵以及高效课堂和教师智慧的联系,教师智慧在平时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布置中的体现。

关键词:教学智慧;高效课堂;联系;体现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减负”的诉求下,教学开始追求“高效课堂”。教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人物,在备课、授课、课后巩固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合理安排,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新课改也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发展自己的教学智慧,精进专业技能。

一、教学智慧的内涵

什么是智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智慧”被解释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1]《辞海》上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2]

教学智慧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3]

教学智慧有“复杂性”“情境性”和“实践性”。教学智慧的“复杂性”在于“教学实践领域具有两重性:它是自然的又是属人的,它是客体的又是观念性的,它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它是因果性的又是目的性的。”[4]第二,教学智慧强调“教学情境”。教学智慧大都是教师个人应变能力与意外情况撞击而迅速迸发的火花,是“急中生智”的产物。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艺术活动。前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我们所学的教学理论,后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对个别的、特殊的教学现象的理解与处理,并成为教育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内容,反映的是教学的偶然性。[5]第三,教学智慧同时强调教学情境中的“实践性”。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所做的观念运筹、经验调度、操作设计等的种种努力最终体现于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平时教师无论是直接经验或是间接经验的获得,以及知识技巧的积累都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磨合、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随时出现,教学实践者需要“当机立断”、“急中生智”,才有可能避免教学实践活动的混乱或不协调。[6]

综上所诉,教学智慧是教师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己已生成的智慧知识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对学生的各种状况,并且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达到完成教学任务,保证课堂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快速吸收的目的。

二、打造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内涵包括三方面:一是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实现课堂效益最大;三是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1.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在备课时候对整堂课进行精细设计,使学生逻辑清晰得到接受知识。

2.改变传统授受式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转变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角色定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教师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3.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愉悦融洽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良好有利于相互间的交流、沟通老师能对学生的各类问题及时作出引导。

4.生动有趣、旁征博引的教学语言。第斯多惠曾经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当有严密的逻辑性,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旁征博引,内涵丰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高效课堂与教师智慧

一个高效的课堂,需要老师在有限的时间传授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学方法要开拓创新,让学生乐于接受。所谓有智慧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一个头脑机敏内涵丰富的老师不仅能提升课堂效率,对学生的一生求知的影响更为深远。

(一)教学设计环节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石,一个充满智慧型的老师在其教学设计中会充分展露自己的高瞻远瞩。课前精心的准备才能宏观把控整个知识点。无论是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还是板书的构思无不展现着教师的匠心独运。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实际课堂中有学生会有各种各样、始料未及的问题,更加考验教师综合能力。如对整个教学节奏的把控、反应、逻辑、观察、表达等等。具有教学智慧的老师懂得在小知识点上少讲,在重点知识上精讲。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上,教师要以更加敏锐的观察,攻克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扩充知识。

(三)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课后作业不仅起着温故知新作用,还能开阔学生视野。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通过作业让学生夯实基础,也要让学生触类旁通。一个传统类型的老师只会机械训练,而一个智慧型教师,他拥有全新的视角,布置有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到“学而不厌”。

四、总结

在面对教育改革、转型的关键点,教师必须靠“智慧”去统率、处理知识信息,用教师智慧去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把“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减轻学生负担,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25、921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中)[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209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篇5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关于高效教学的内涵说法不一,但大家都更关注如何达到高效,许多一线教师和学者都致力于研究高效教学的策略。 喻平探索了如何高效教学,把教学分为基本型教学、智慧型教学和创新型教学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依托教师的基本知识结构、学科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1]。本文从新教师成长的角度,提出一个高效教W的路径,即高维――高质――高效。

1内涵

1.1高效教学内涵

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数学教师充分利用一节课的时间,通过优化教学行为,将各个教学环节有效地整合到一起,促进学生高效地参与数学学习,并获得优秀的认知成绩、良好的认知结构、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较强的效率意识、浓厚的理性思维、较强的数学学习能力的那些行为[2]。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1.2高维教学的内涵

高维教学即教学中要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能力,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成长,由关注双基变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学评价单一维度走向多元过程性评价;教学内容上由过分重视数学一维过渡到数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相互交融的高维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上要从教师(讲授)或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维过渡到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合作学习和师生交流等。这里第一点是目标性的,关注的正是课标里要求的。以高维的视角来看待目标,可以统领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并让教师有参照的标准和执行的路径。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相应的评价方式。相应于目标的高维,评价必须多元化和过程性,评价的指标应该高维。教学十分充分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成长必须通过教学的过程来评价。由果索因,要达到高维目标,适应评价,教学内容上应当适时适当地把数学知识放入到整个学生应当学习的知识体系中去。当然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主体是数学知识,但适当融进其他知识,可以起到增加兴趣,提高应用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效果,可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前面这些都要通过教学方法得以实现,教学方法也就应当高维的,有机融合的。就像人的营养摄入一样,教学应当注意各维度的均衡发展,只发展某几维是达不到既定目标的。

1.3高质教学的内涵

要实现教学中的每一维都健康发展,就要都逐步实现各维度的高质。高质的教学是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能较好地遵循教学规律,恰当关注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在高维教学的基础上,使得教学更有效,学生能获得较好的认知成绩、良好的认知结构、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浓厚的理性思维、较强的数学学习能力。

1.4高维――高质――高效三者的关系

从量变到质变,高质是高维的进一步追求。高维、高质和高效三者不是完全独立和严格分开的,三者之间互相渗透,有的教师最开始追求高维时就同时注重高质与高效。但普遍的现象是教学中先追求高维的教与学,再到高质。做好前两点并把这两点有机结合,就很容易达到高效。高效的教学也必须是高维的,高质的,高维和高质都是包含在高效之中的。但对一位教师初始就要求高效教学,也是很难达到的。通过高维――高质――高效的路径逐级递进,教师就可以脚踏实地,逐步登高。

2专业发展与高维――高质――高效

高效教学是新课改以来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避免无效教学,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教学,关键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是高效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教育能力的一种体现[3]。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又与教师的知识结构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教育观念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影响。要达到高维教学,教师要从知识上具有扎实的数学学科知识,还要有广泛的其他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经过教学实践,逐渐掌握能把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能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技能,具有高维教学的意识。

高质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MPCK,要具有反思、诊断和自我监控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教学内容知识(MPCK)是关于某一特定的教学内容该如何表述、呈现和接受,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知识. MPCK是数学教师特有的、影响其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4]。 高质除了教师要具有较好的MPCK,能高质量地组织教学以外,还要求教师要有提高质量的意识与观念,以及各种知识的良好运用能力。

高效主要是要求教师不断优化各个环节,有机融合各个维度,逐步向研究型教师、创新型教学迈进。高效教学要求教师要具有PCA。所谓PCA,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学生群体、特定的教学环境,在自身认识信念的支持下,在自我监控的作用下,从自己的基本知识结构中选取、组合、贯通相关知识,用于设计教学进程和解决教学操作中出现问题的能力[1]。高效教学还要求教师不断研究和创新,在理论指导下勇于开拓,勤于实践,努力追求更高、更优的精神。

总之,作为教师要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不能简单的只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看学生是否掌握的知识。教师要从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实现自我知识的积累,要在课堂中充分的实现高维教学、高质教学、高效教学。实现了自我的成长,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喻平.数学教学的三种水平及其理论分析[J].课程 教材 教法,2012,32(1):63-69

[2] 王光明,王迎. 高效与低效数学课堂导入的案例比较[J].教学与管理,2011,49-51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是学校工作的主阵地。学习效果的优劣,取决于课堂学习的状态。新课程已深入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从“有效”升级为“高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追求高效课堂,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这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我校以教学管理为切入点,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课堂效率。

一、规范行为,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一)积极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活动

第一,我校按照市教育局要求,认真抓好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以“卸小讲堂”为平台广泛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活动,将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练习、有效辅导、有效测试等作为本校研究的重点内容。

第二,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个人选定高效课堂研究课题,定期组织有效教学、教育论文、教案评比,在研究中增强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内涵发展。

第三,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高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每周各学科重点安排公开课和研讨课,引导大家探讨高效课堂的新途径。

(二)规范教学常规,追求教学的高效性

学校从备课、上课、作业、听课、辅导、考试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教师做到:备课要“透”,上课要“实”,作业要“精”,考核要“严”,辅导要“细”,教学要“活”,活动要“勤”,负担要“轻”,质量要“高”,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抓好教学常规精致管理与检查

学校结合市高效课堂要求,制订了卸甲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实施方案,拟定了《卸甲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常规检查制度》,正常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月检查工作,杜绝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盲点,杜绝有违教学常规的现象发生,努力将常规管理的各项要求内化为教师的工作规范和自觉行为。

二、注重过程,保证高效课堂正常开展

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学校立足实际,将精致管理理念融入学校管理中,要求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致,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能成为精品,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使学校品质得以提升,内涵发展得以彰显,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得以优化,达到“以精致创精品,以精品求发展”的目标。

(一)精心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推行“三轮两案”的备课方式,要求所有教师坚持“三轮备课,两案定教”的原则,严格按照“集体研讨—分工备课—个人整合”的三轮备课流程开展备课活动,优化了备课的流程。

(二)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三讲三不讲”。所谓“三讲”,是指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所谓“三不讲”,是指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学生不愿学的偏题、怪题不讲。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要求做好“5-25-10”的合理安排,课堂的前5分钟用于对知识的巩固和检查,或对预习任务进行检查等;中间25分钟用于师生互动质疑、释疑、探究;最后10分钟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巩固。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直在动。其一,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二,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学会主动参与,体验实践;其三,让学生的嘴动起来,学会概括归纳和表述,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统一组织了全校的高效课堂展示活动,每周安排高效课堂展示活动,由各教研组推选的教师展示高效课堂,组织任课教师参与观摩、议课和评课活动。

(三)精心优化训练流程

篇7

1 调整教与学关系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1.1 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所决定的。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目的是协助学生从“学生角色”成功过渡为“职业人角色”。教学内容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学生该学什么,二是老师该如何教。而如何教又是协调教与学关系的关键所在。正如陶行知所说:“教的法子必须要根据学的法子。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让学生学为目的。通过学,培养具有扎实知识,娴熟技能,态度平衡的高素质学生。一个是用教师教为手段。运用学术平台,采用教育模式,实现第一个方面。而唯有协调的教与学关系构建高效课堂才足以实现以上两个关键内容。

1.2 课堂教学现状改革所需。课堂教学的现状令我们不甚堪忧。例如这样的课堂,学生们坐得整整齐齐,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教态从容,板书漂亮,极有条理。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教学过程流畅,无懈可击。这样整齐划一、完美和谐的课堂是我们行之已久的认为很高水平的课了,但就是这样的课,是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的。因为我们的教学不是课堂秀。教育研究领域也一再呼吁倡导让教师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技能、促进专业素养的进步。就是让教师心中有规则、手上有技术、脑中有智慧。这看起来无可非议,但无不是研究领域的作秀而已。不讲究协调的教与学关系,不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切都毫无意义。因为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不会买账。

1.3 时代要求所趋。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加入“现代”两个字,这是一种新提法。现代职业教育是以后重点发展的一个方向。当前职业教育的短板在于职业教育观念的更新滞后。传统的职业教育跟不上就业观念的发展,跟不上劳动者对就业环境、就业待遇、就业前景的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强调用人单位的需求,需要什么就培养什么,但忽略了另外一个市场,就是生源市场。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在萎缩,学校数量、招生数、在校生数量都在下降。这说明什么?目前我们的职业教育是跟老百姓的需求脱节的。要重塑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教育理念。微观到课程体系,宏观到培养模式,而这些又绝对都要细致到协调的教与学关系构建高效课堂为基础上来。因此调整教与学关系构建高效课堂是时代所趋切时不我待。

2 如何调整教与学关系构建什么样的高效课堂

2.1 教学调整方向。变革“以教代学、以讲代教”,协调教与学的关系,要从五方面进行调整。

2.1.1 顺序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一改上课开始首先是教师滔滔不绝开讲的做法,而是先让学生们预学。预学内容根据文化课与专业课的不同要区别设置。比如文化科先规定预学任务即新学习内容的名称,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梳理与该学习任务相关的基础知识,再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若干可供自学探究的问题,在自学后产生的疑难问题学生可试着自答,最后来谈预学心得,这样做就是为激发学生对预学过程或者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想法与个性化思考。对于专业课的预学在梳理相关知识后要明确该专项技能的操作方法与要领,还要通过精选典型题目进行能力训练及拓展延伸。与预学文化课一样最后也要谈预学心得。

2.1.2 时间从“多教少学”到“多学少教”。一堂45分钟的课堂,要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来主宰。摒除教师“满堂灌”的做法。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再到教学组织形式都要突出学生主体状态。

2.1.3 教法从“教师主讲”到“学生主学”。教师可以是导演,可以是剧务,可以是督学、可以是观众,总之主角应该是学生。通过调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24小时后学生对课堂所获知识平均保持率的比较得知。教师讲授方式下,保持率仅有5%,学生阅读方式下,保持率有10%,运用多媒体手段视听结合,保持率有20%,示范方式保持率有30%,学生分组讨论方式保持率有50%,学生实践练习方式下保持率有75%,而让学生向其他人教授或者对所学内容立即运用的保持率高达90%。由此可见只有学生的主体性被关注并得到充分发挥的课堂才是高效的。

2.1.4 作业从“巩固练习”到“导学作业”。布置作业不一定非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作业的功能无非是为了巩固强化知识点或者提高熟练度。而这种功能的实现完全可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进行。预学尝试可以作为预学作业,合作解难可以当做随堂作业,梳理提高可以用作后续作业。

2.2 高效课堂的内涵。

2.2.1 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一致程度,体现的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性。

2.2.2 有效率。指有效教学时间与实标教学时间的比值,或者说是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之间的比值。

2.2.3 有效益。效益是指效果和利益。指教学目标与教育者的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从教学角度讲,效果是指教师的“教”,利益是指学生的“学”。

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要达到什么样的课堂有效性呢?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或者说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切实的进步或发展。因此,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追求学生学习效果、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要有效关注教学的效益,有效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的广度、深度和自觉程度,有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篇8

教育的职责,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培养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为家庭培养幸福生活的创造者,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所谓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应该是指教学效率或效果相当高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克服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讲究轻负担,低消耗,高效率,优质量;促进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

所谓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中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换句话说,语文素养的内涵包含有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因此,语文素养的内涵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在金水区“强化内涵发展提高办学品位”的理念下,我们学校扎扎实实的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扎实的校本教研为依托,以典型的课型研讨为抓手,聚焦课堂,探索促进学校课堂文化内涵式发展的有效策略。切实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直以来,我都在认真思考,学校高效课堂的打造。作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我,应该如何从语文教学的层面,静下心来,深入的想一想,如何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素养,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实践证明,作为语文教师,对于高校课堂的理解与把握,更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离不开语文课堂,更离不开高效的语文课堂的打造。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还是要回归最本质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前精心的准备,课中精彩的呈现,课后深入的研究与提升,下面就来谈一谈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做到了认真贯彻深化课堂教学“三环节”的研究,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增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1、课前备课---要深要细。

教学就是生活,课前的设计有如准备做一盘菜,要把材料准备充分,要在心中酝酿好步骤。上课前,教师要深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设施、教学环境的教学资源,认真梳理、比较、分析,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取舍,要深读学生在心智起点、知识水平、基本经验等方面的已知和未知,结合学习主题,设计适合的问题和方法。同时使课程纲要、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学生评价序列化、一致化,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因此,每一节语文课,我都做到精心备课,不但会有感情的通读、多读课文本身,认真钻研教材,并对教材进行校本化实施开发,“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做到认真了解本节课语文训练的重点,以及在本单元中,所体现的对学生进行的语文素养的训练的要点和重点。同时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的经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的客观条件,精心编写导学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认真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课堂实践----要活要实。

高效的语文课堂,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重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课中,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思维发展和生命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把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关键,灵活处理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评价等预设与生成的时机和方式,扎实遵循课型研讨的规律和学生心智需求,通过自我观察、实践、调整,注重生成。

高效的语文课堂,目标一定要明确,过程一定要紧凑,效果一定要良好。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欣赏与运用能力有了最大程度地发展和提高。使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及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让学生生命得到成长。

高效的语文课堂有好的课堂氛围。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让课堂活起来”。在课堂上,我注重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注重讲究营造教学气氛的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这样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也只有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才能调动学生的储备,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收了知识,开启了智力,陶冶了性情。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在人文氛围中展开,在人文关怀中进行,在人文体验中深化。

高效的语文课堂设计巧妙,思路新颖。在课堂上,我经常会在深挖教材,研究学情、教法的基础上,抓住教学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安塞腰鼓》一文时,我借助课件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给学生设置情境,激发其想象力,帮助学生领会安塞腰鼓的艺术内涵。借助配乐朗诵用声音传达作品的情感,让学生真正感受腰鼓的铿锵激越、恢弘气势,引导学生进入作品并受到感染.,为深入理解课文扫除障碍。再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我首先播放历史电影片段,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对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历史人物,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在通过品读、精读文章,让学生谈谈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兴趣高涨,对“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它的来源理解的十分透彻,最后又进行语文课本剧的准备、表演、与展示,极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效的语文课堂是超越教材本身的语文课堂的学习。俗话说,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大。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用心与文本对话,用灵魂与文本对话,从而正确地引领学生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漫游,并在其中自我发现、自我提升、自我成长。例如在学习《钱学森》之后,拓展学生阅读《华人十大科学家》、《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时代名人传记》等文章;学习《船长》等文本让学生走进雨果的世界,学习《陶校长的演讲》是学生充分体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事迹,进而与陶行知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阅读《陶行知文集》、《陶行知生平及其生活教育》、《先生》、《好读书》等文章,是学生阅读的空间超越所学课本的本身。而超越文本得语文课堂,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

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让自己的每一节语文课有意义,扎扎实实。让学生学到知识,锻炼能力,产生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自己的每一节语文课充实,有实效性。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语文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的,有相互的讨论、有思维的碰撞,充分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3、课后研究----要深要精。

课后,教师要及时收集、梳理、分析课前与课中的相关信息,长期坚持进行教学反思、课例研究、课型研讨等校本教研活动,做到要深要精,最大限度促进学生理解知识、思维发展和生命发展。

总之,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应该是每一位教育者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要通过自己不断学习和实践,促使每一节课堂都是高效课堂,达到每一个教学教学过程和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常言道:真实的精彩方能恒久地打动人心。“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一节好的、高效的语文课,应把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让学生受益终生作为最高的追求。让语文课永远焕发青春的活力与真实的生命力。

篇9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0―0053―01

当前制约初中语文创新与改革的最大难题,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不但是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应在充分认识高效课堂内涵和特点的前提下,通过对备课、课堂引入、课堂点拨、课外学习等各个环节的精心优化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指的是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课堂。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高效课堂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学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为本,实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的最优化,是以尽量少的时间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高效课堂具有以下特点:1.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教师在安排课堂的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把教学的难易程度有效控制好,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点时间,使教学进度在高效适度的频率中稳步进行;2.有效融合课堂要素。当教师把教学的各类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时教学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了解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提升课堂效率;3.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可以根据科学的预设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综合效果;4.学生参与度高。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二、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一)精心备课,优化课堂设计

教师的备课质量对于教学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影响、课堂应该是教师引导下的互动过程,是靠师生的合作来完成的。所以要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教师必先提高课前设计。备课过程中,教师应首先了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细致缜密地设计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备课确保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从而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高效率、高质量。

(二)善用教学手段,有效创设情境

语文的教学本质在于让学生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感情内涵,只有在情感上打动学生,才能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达成共鸣。语文教师在授课时要善于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引入作者创作作品时的背景里,情景再现,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可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展示济南冬天的美景,再现课文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想象和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济南的冬天”。同时,铺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的过程,教师不妨在展示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就课文内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进行课文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准确地把握了学习要点和学习方向,课堂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三)关注自主学习,适当引导点拨

篇10

纵观近年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很多教师的思路和认识存在不足甚至是错误的,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本人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建高效的思路进行一点分析和探索,与同仁们一起交流。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中,一定要回答以下问题: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和准备有哪些?

3.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的支撑理论是什么?

4.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过程和策略是什么?

5.各学科之间构建高效课堂有什么区别?

6.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构建高效课堂?

根据以上六个问题,我认为广大教师在实际应用中应有以下五个思路。

思路一:知内涵,明本质

如何正确把握和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关键要从它的定义、整合层次以及它的本质,从现实教育中去理解,从自身的实践中理解,万不可都听专家定义、专家分析,总之,一切从你的实际教学中去把握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涵。我在此分析一二,根据何克抗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内涵阐述,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不再是简单的辅助教和辅助学,是彻底、全面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学习方式。它的最高目标是为了改善学习,并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它首先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构建新的学习方式,重视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打造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在当前的信息化建设下,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改变、教育教学评价体制的改变。所以,“整合”不是简单的“融合”,它主要是一种教育理论的“整合”,一种教学模式的“整合”,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变。

思路二:懂理论,会构建

在现代学习理论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研究最广泛,应用最广泛的学习理论之一,它的主要思想是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学习者)进行重新定位,把学习进行重新定义。学习者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是学习主体,教育者应该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所以,教育者在教学中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设计思想。

在当前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让每一位教师懂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自己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提出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活学活用。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

思路三:夯基础,早准备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前,每一位教师一定要提前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提早准备好所需的学习资源和构建好学习环境,本人认为有以下几步可做:(1)扎实学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2)熟悉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尤其是教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和教学媒体的应用技术,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很多学习环境和教学环境无法创建,也就达不到整合的效果。(3)加强学科资源信息的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是构建高效课堂最重要的部分。(4)用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进行双主导为原则的教学设计,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部分。(5)在构建高效课堂中,一定要充分注意各学科的特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构建特点和规律。

思路四:步骤明,方法当

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准备,在具体实施某一课堂教学中,还要明确步骤,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构建高效课堂。(1)认真分析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了解学习资源的准备情况和教学媒体的使用情况。(2)分析你的学生,知道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掌握他们的学习性格和情感情况。(3)认真选择你所熟练掌握的信息技术,千万不能追求高大上,能实现你的目标就是最好的技术。

(4)合理准确地设计你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做到每一分钟都在你的掌控之中。(5)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自身的教学情况,并及时反思改进。

思路五:重应用,简单始

在实际应用中,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理论来构建高效课堂呢?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构建也是多种多样,但很多老师认为很复杂?根据整合的层次来说,我们基本上还处于第一层,也就是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很多教师认为很难达到二层、三层,甚至更高一层,因为高层次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很多教师总是认为,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可以,学生的水平太差了,整合没有办法进行。错了,这是你不了解学生。

参考文献:

篇11

在我国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英语高效教学课堂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高效教学课堂开展的好,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发展,提升初中英语教学水平,促使初中英语教学迈入一个崭新的台阶。

一、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1.基本内涵

高效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英语教学中,这主要是高效英语教学课堂的基本性质与内涵决定的,其基本内涵主要是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实践成果,从英语教学整体来讲,所谓的高效英语教学课堂其实就是将英语教学目标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实践中。在初中英语高效教学课堂开展中应始终坚持民主、互动及科学的英语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英语高效教学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高效教学中还要遵循一定的客观教学规律,将英语高效教学回归课教学本质,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2.设计理念

在高效英语教学模式设计中,必须全面考虑高效英语模式的整体性、多元性及开放性等特点,另外在高效英语教学模式设计前还要对初中英语教师的综合水平及实际英语教学状况进行合理化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英语高效教学目标,在高效英语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学手段,实现英语教学课程的高效开展。

二、初中英语高效教学课堂的有效策略分析

合理开展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能够全面提升英语教师与学生的综合水平。为了充分发挥英语高效教学的作用,笔者对初中英语高效教学课堂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如下分析:

1.英语高效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是基础

兴趣可谓是学生学习的先导,在初中英语高效教学课程中要充分展现高效教学的风采,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浓厚的兴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价值观等观念还未形成,能够有效约束学生学习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兴趣,在英语高效教学课堂开展中,教师不能过度追求课堂效果,应注重学生对英语的看法与感受,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英语兴趣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有一定的玩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趣味性教学手段,比如说在英语课程开展之前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放一些适合学生听的且对学生英语学习有帮助的英文歌曲,在英语知识讲解中可以加入一些情景模拟,使整个高效英语教学课堂更加丰富更加有趣,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在初一上册Unit 11章节中对于“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的学习,教师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给每个小组一些附有交通工具单词的卡片,如Bus,bike,car,jeep等等,让小组成员进行合作,一个学生表现单词,另一个学生根据同伴的演示进行判断交通工具,最后再进行总结看哪一个小组成绩较好,并给予一些奖励,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英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2.英语高效教学――给予学生空间是重点

高效英语教学课堂应该是自由的、充满活力的,只有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尽情探究英语知识,英语教师要将英语教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展示英语知识的灵活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英语教师开展高效英语教学课堂,旨在利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教学效果如何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学生的表现,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效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就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给予相应的引导,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还能够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有利于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知识的吸收与记忆,是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及能力的良好举措。

3.英语高效教学――加强合作是有效途径

合作学习是实现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英语高效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及性格特点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采取小组竞赛的教学形式,并针对竞赛结果制定奖罚制度,利用这一形式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忧患意识,在竞赛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竞争与合作能力,还有效练习了英语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合作与竞争从某种角度来说两者是紧密相连的,良好的竞争有利于合作,能够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

三、总结

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是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吃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升初中英语教师及学生的英语能力,全面展开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势在必行。在英语高效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

参考文献:

篇12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及感染力和感召力;要有独特的品位和智慧及博学广闻的内涵;要有独到的理解和整合教材能力;要有独到的教学灵感和教学设计能力。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我们以“育个性的孩子,塑智慧的教师”为课改目标;以“让每一名孩子的童年成为一段精彩的故事,让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成为一次智慧的旅程”为课改追求;以“激情孕育课堂感情,开放激发课堂活力,探究培养学生灵气”为课改主旋律。激励教师用充满智慧的教育,培育自主、个性、快乐、成长的学生,真正使老师更智慧,学生更自主,从而为“学生主动、课堂灵动、教育生动”的高效课堂文化注入新的内涵。

二、定义课堂模式,让老师实践有标准

纵观成功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都是先定义模式,然后在模式的规范和指引下展开教学,既“先入格,再出格”,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探索。基于这一点,我校于2012年秋季学期成立了由各学科名优教师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学科课改小组,在反思、借鉴、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斟酌和研讨,并通过课堂实践,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分学科制定出了东街小学高效课堂模式。分别为:语文“四步阅读教学法”教学模式、数学“122”教学模式、英语“四环节”教学模式和具体操作方法。与这些教学模式同时跟进的还有各学科省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如语文学科《运用“生本教育”理念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研究》、《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生本课堂与学生能力生成研究》;数学学科《“先思后导,互动双赢”教学模式的研究》、《生本课堂中小学生自我管理策略的研究》、《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小学数学“先学后教有效预习”教学策略的研究》;英语学科《生本教育背景下前置作业的研究》、《小学英语教学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新课程环境下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策略研究》等。这些教科研课题的介入,不仅让我们的高效课堂模式更具多元化,而且为我校高效课堂的打造注入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三、实践高效模式,在课堂转型中提升质量

我们通过聚焦教师专业成长,聚焦课堂教学,聚焦学习阅读,聚焦集体备课与作业设计,聚焦活动开展(教师论坛、沙龙研讨、教育叙事、说课比赛、学科赛课)等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