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09:18:2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反思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对于地理教学而言,高中地理教学新方案的设计是基础,是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观念的关键渠道。在高中地理教学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能否吸引学生的兴趣和落实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已经成为地理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新的教学方案是否有效,地理知识是否掌握落实,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都是值得教师和学生重视的。所以,在新方案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唯有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含义。通俗来讲,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在理论知识上,由不懂到渐懂,由不知到多知;在精神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毫无兴趣到感兴趣。通过新的教学方案设计,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分析地理理论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高中地理新方案教学有效性的发展意义。实施新的课程教学方案以来,为了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付出了很大的热情和努力。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地理教学的兴趣,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方法;其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所以,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对高中地理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是当务之急。这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铺平道路,使新的地理教学设计方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1)以学生为主体。高中地理课程制定的方案是针对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而设计的。在有效的课程教案上,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置,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观念。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学生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发展。因此,要正确理解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优秀的教师都比较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找准问题的关键,从而采取有效的设计方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变更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案。新的教学课程理念是灵活多样的,教学的方式也是活学活用。旧的教学设计是一味地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纳,使得学生无法消化课程知识,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很困难。长此以往,难点和疑点积少成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压力。所以,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才能达到地理教学方案设计的效果。
(3)完善自我,树立合格的教师形象。一个优秀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教师要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我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形象。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地理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2、继续贯彻高考的改革精神,在高中一、二年级教师中树立高考意识,在认真做好2009年高考试卷分析的基础上,切实制定2009年高三地理复习计划,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3、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方式,以教学设计研究为载体,针对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新课程实验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强高中地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认真做好高中地理研修班的工作,加强对新课程实验专题性的教学研究,继续推进校本教研,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验工作中不断成长。
5、加强高中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做好市直高中地理学科的双周教研活动,组织说课、教学设计、教学叙事、交流研讨等教研活动,努力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
二、教学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1、通过集体调研、听课、教学反思、教学研讨会,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以校为本,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了解情况,研究对策,结合我市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2、通过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小组活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调研,通过活动设计、报告、小案例的征集、评比,形成一批有推广价值的社会实践、社区活动案例。
三、学科教学研究的课题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践与研究
教研活动表
周次日期活动内容地点参加对象
18.28~9.3市直社会实践社区活动调研市直学校教研员
29.4~910市直高中地理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温州十四中市直地理教研
组长或备课组长
39.11~9.17市高中地理、历史教研员会议瓯海各县市区教研员
49.18~9.24高中教研室集体调研市教师教育院附校高中教研员
59.25~10.1高中地理研修班活动省高中地理教学评比论文上交待定高中地理
研修班教师
610.2~10.8国庆节
710.9~10.15市区高一地理必修I模块
教学观摩活动温州二十二中市区高一
地理教师
810.16~10.22市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分析会待定高三地理教师
910.23~10.292009年高考学科研究指导小组会议市教研院研究小组成员
1010.30~11.5市区高三高二地理课堂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温州二高市区高三
高二地理教师
1111.6~11.12市课改样本校校本教研活动课改样本校有关教师教研员
1211.13~11.19期中考试
1311.20~11.26高中教研室集体调研温州十五中高中教研员
1411.27~12.3市区高一地理必修I模块教学调研
有关学校高中教研员
1512.4~12.10市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暨高中地理研修班活动省样本校部分教师代表
1612.11~12.17省高中地理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暨省地理教学研究会年会乐清中学各地市教研员
及部分教师代表
1712.18~12.24省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II模块培训
杭州部分教师代表
1812.25~12.31
191.1~1.7元旦市文科综合能力竞赛温州二十一中部分高三学生
201.15~1.21一模审稿会市教研院研究小组成员
211.15~1.21
一、当前地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当前的地理教学出现新的内容和方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老师地理教学低下,导致学生地理成绩下降的情况。
新教材的使用,删去了很多旧教材中繁琐的知识点,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例如:增加了很多阅读和活动,这样对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舞台,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带去了很多不适应。新内容改变了以往的旧知识模式,很多教师和学生适应不了这种改变。
我们都知道,初中的地理知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试问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怎么能学好高中地理呢?
面对高考,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各个学科都要全面复习,有的学生不能有效分配学习时间。另外,高考试题的日趋灵活性,有的学生很难适应这种改变。
很多学校认为学好语,数,理,化才是最重要的,在管理上就忽视了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看地图并运用到做题中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二、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主要问题
1、更新教学设计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设计往往一味地强调教师的主体能力,在设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不是从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去加以考虑。高中升学任务繁重,围绕这一目标而开展的教学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教师讲授这样一种教学方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学生对所授知识接收理解的速度也比较慢。如此一来,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学效果也很难从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而学生也常常由于对学习重点和难点的错误把握,导致他们学习出现被动,对所学知识无法形成系统清晰的认识。
所以,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更新自身教学观念,设立的教学目标要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开始,紧紧围绕着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他们从周围的世界中获得有关的地理知识,激发他们在地理学习中的想象力,切实提高对地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设计的实效
现代教育观念下,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体验、生活实践、自主性学习活动来达到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地理知识点的框架式讲授,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地把学生引入到对地理学习中去,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参与思考问题,进行实践活动,形成课堂内的有效阅读。然而实践教学中许多情况下恰恰相反,有的教师只是从教学任务的角度考虑,往往忽略了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无法正确处理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从而形成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学习相脱节的现象,根本达不到学习的实际效果。
所以,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学习的关系,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在讲授内容的选择上、在讲授方法的筛选上力求达到较高的水平,切实体现教学设计的实效性。要不断把讲授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质量,真正做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因此,要真正实现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教师首先对有关地理知识要有深刻的把握,要从地理学习的总目标出发,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三、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关键
1、拟定全面、合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及教学目标内容的容量多少两个方面。教学目标难易程度的定位,要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最佳。目标太高,学生难以达到,就会产生挫败心理,丧失学习信心;目标太低,学习毫无压力,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而合理的教学目标制定要符合“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思想”,就是让学生明白要通过努力才可以达到目标。所谓教学目标内容的容量多少,是指是否包括了“三维目标”教学模式所要求每一个部分,特别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两部分的设计是否全面合理,是否真正的可以陶冶他们情操,对思想进行教育。
2、协调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不少老师都会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即有了预设也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生产,所以,这种预设是不是需要还是个未知数。其次,预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并不是所有的预设都是教学必须进行的内容,它建立在所以可能发生的基础上的,是保证教学过程始终处在预设的范围内,确保教学内容顺利完成的前提;最后,预设是确定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预设的内容不仅要从老师的角度出发,更要预设学生的学,学习的内容,及学习方法的选择等进行预设,以达到最好的教学预设,考虑综合可能发生的一些特殊情况,以便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重视对学生的差异性的了解
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体现在兴趣、能力、情绪、学习态度以及智力等方面。所以,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分析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学习中的思想情绪,尤其是现有知识水平,还要能预测到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计划,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设置多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学习。
4、合理选择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和性格爱好,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包括:探究性学习、实验性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等教学形式。如在学气的热力环流一节内容时可以使用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气压怎么样流动,根据已知的知识冷空气重,热空气轻来判断气流运动,进而扩展到城市风、海陆风的学习。
四、结语
教育呼唤创新。创新以人为本,教师要勇于尝试,积极地吸取新思想、新理念、新信息,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培养出一批适应时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并充满智慧的人才。
1.学法指导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地理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学、传播学、地理学、建构主义、教学媒体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长期以来,我们的地理教学设计,只重视了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所以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就经常会出现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为学习而设计教学",应做好以下几点:
1.1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出因人而 异的教学目标,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1.2教学内容的设计既要符合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又要合乎学生学习的逻辑顺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地理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分析各部分内容在全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疑点,锁定知识的"生长点",对选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和合理地组织与安排,使教学内容的设计更科学、更合理。
1.3教学过程设计凸现"动与导"。在教学进程的编排和教学环节的组织上,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为学生提供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
1.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探索适应学生差异的、开放的教学方法,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1.5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为他们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2.高中地理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教材
要教会学生做到"四读"、"四到"、"四边",即一般描述内容快速读,重点内容反复读,疑难内容仔细读,前后联系对比读;读书是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及相互配合;一边读书、读图,一边圈点描图、记录,一边分析思考,总结知识,一边设题自检,将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
3.高中地理教学中指导学生记忆地理知识
地理课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什么都记住,根据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可将记忆地理知识分为以下几种:
3.1形象记忆法:在学习某些地理知识时,可将一些文字的叙述,转变为形象的图形来加强记忆。如在学习新疆"三山加两盆"的地形大势时,就可以把他简绘成一副示意图来进行形象记忆,这比记忆文字要深刻多。
3.2联想记忆法:地理学科中的许多知识,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有的表现为因果关系,有的表现为近似关系,有的表现为从属层次关系……。因此,可由已知的某一地理知识为基础,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例如:由亚马孙河就可以联想到由其而冲积形成的广阔的亚马孙平原,有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茂密的热带雨林中的攀缘的动物……,甚至还可以由此联想到纬度位置相似的非洲刚果河。
3.3类比记忆法:将一些相近而又不相同的地理知识加以比较,找出它们相似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尤其要抓住本质上差异性,以免记忆混淆。在区域地理内容中,用比较的方法加强记忆效果更好。如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特征的比较,英国、法国经济特点的比较等。
3.4图示记忆法:图示教学法以以图示意、图文并茂、新颖有趣得的特点运用于地理教学之中,已成为地理教学的常用手段。
其次,在地理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正面评价为主,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回答问题角度的新颖、作业完成的高质量,以及检测考评中取得的进步都予以表扬激励。这样的正面评价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获得更加明显的积极情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活动的快乐,乐于参加学习,主动开展学习。最后,在地理教学中还应该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通过外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情感。营造良好氛围,既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包括和谐的学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上,既注重自身态度的和蔼、语气的亲切,又要积极关心、帮助学生,指导学生学习技巧、弥补薄弱环节;在学生关系上倡导团结友爱、互助共进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相互帮助,让班级形成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
二、高中地理教学应当注重教学信息完善
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兴趣不高、参与度不深,导致课堂效率较低。实际上,教师如果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认真反思,就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如果教师的教学工作信息量少得出奇,教材中有多少,教学中就运用多少,这种机械的固守教材的理念,会直接导致地理教学工作受到严重限制,整个教学不能够展示地理学科丰富多彩的魅力,使教学工作走进死胡同。所以在教学中应始终将教学信息的丰富完善作为有力抓手。例如,我在《全球气候变化》一课教学中,除了对教材中的信息进行阐述之外,还通过视频手段向学生演示了全球气候变暖之后带来的各种影响,并借用了目前社会上热议的《穹顶之下》纪录片,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影响。这样补充完善的信息有效增强了地理教学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
由此可以看出,丰富的教学信息对提高地理教学成效具有帮助,教师应该充分重视教学信息的完善。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就应进行充分的研究,要从各种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报刊中搜集信息,从互联网中下载所需的内容。无论是数据文本资料还是相关的视频资料,都可以通过多渠道的搜集来完成。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自主创新,可以运用成品的课件,但是决不可完全依赖于成品课件,要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地理教学工作实际需要,将自己认为恰当的、科学的、生动的、有趣的信息融合进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演示,可以取得更加丰富的效果。
三、高中地理教学应当体现互动促进效应
高中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愿望,教师要重视这一思想趋势,要能够在教学中与时俱进设计出贴近高中生地理学习要求、符合地理学科特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有平台、有载体、有空间,既能够相互探讨研究,又可以集中集体智慧,将灌输的模式转变为探究的模式,使地理教学工作能够向着更加自主和素质化的方向发展。这对学生而言,也是提升自身素质的一次良好契机。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重视师生互动的促进效果,首先对学生的学习载体进行全面优化,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教师讲解、学生接受,而是通过设置合作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形成学习的集体,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衡编排,为接下来的地理教学探究奠定组织基础。其次,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将教学重点、难点体现在思考题的设计上。以《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为例,我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具有思维引领效果的提纲,要求学生分析交通运输的布局变化具有哪些方面的影响,造成这些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扬长优势避免消极影响,怎样科学进行交通运输布局的调整和规划等。这样的思考题既紧密结合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又体现了对学生思维的引领效果。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还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理解分析,从而达到巩固的效果。最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不再简单评价,而是继续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完善纠正、总结和提炼。对每一个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发挥点拨作用,给予他们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相互辩论研究,进一步总结完善学习成果,这也是增强高中地理教学中师生互动效应的重要手段。无论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基础与能力,教师都应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为他们量身定制相应的角色、相应的位置,提供相应的载体与线索,让他们在地理学习中踊跃发言、积极思考。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点掌握的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地理学习的思维能力,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高中地理教学应当结合社会生活因素
地理来自于自然,来自于社会,来自于生活,是研究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周边环境的一门重要学科。地理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强化与自然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地理教学应当是活灵活现的地理教学,而不应是脱离实际、死气沉沉的知识灌输。高中地理教学要始终结合社会生活因素,这一点应当为广大地理教师所熟知重视,并有效运用到教学工作之中。首先,我在教学设计时认真分析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寻找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大量的生活信息,使教学工作更加切合学生的理解实际。
其次,我还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生活感知的理解效果,在教学引导过程中进行有效兼顾。例如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教学中,我除了结合教材进行讲解之外,还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通过回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列举我们身边一些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现象,并带领他们走出课校园,实地去观察一些河流的污染现状,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的措施。这样将高中地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感知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理解效果。最后,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寻找与生活的切入点,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搜集资料,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各种状况,以及开展一些社会实践调查等。这些环节将地理教学与社会生活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对地理教学中能力培养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提高理解感悟能力。
五、高中地理教学应当强化责任意识教育
知识、能力与情感构成了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三要素。有些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点的教学,将地理课堂演变成地理知识的记忆;也有的教师在近年来不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对情感教育重视不足,认为其属于软条件。实际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应当得到有效增强,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只有从小开始,从学生阶段开始强化对学生的地理责任意识教育,才能够将这样的思想牢牢根植于学生脑海和内心,并伴随他们一生的行为习惯。我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例如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中,我带领学生认真分析了哪些灾害是由于人们的不当行为而造成的或是进一步加剧的,对破坏植被导致的水土流失引发洪涝灾害、人为破坏自然环境引发的沙尘暴等现象进行分析,对这些环境问题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因人类不恰当的改造自然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具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与自然和谐共处,怎样科学开发自然资源对人类产生良性回馈,将环境保护意识牢牢扎根于学生内心。学生在学习这一章内容之后纷纷表示,原来我们生活中许多灾害是可以避免的,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六、高中地理教学应当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用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其实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我认为,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地理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它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系统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例如在学习“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的相关内容时,我就以矿产资源为例,一方面用相关例证向学生说明,矿产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一些工业基地往往是建在矿产地附近(这种教学旨在渗透“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观点);但有些工业基地,如我国的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钢铁工业基地,周围并无大型铁矿、煤矿,但却是著名的工业区,原因是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摆脱了矿产资源的地域限制(这种教学可以渗透“自然环境并非是决定性条件”的观点)。通过上述这种辨证的分析,学生一方面明确了自然环境可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这种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就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辨证的人地观。
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中有大量的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2、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时,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大气环境是个难点,而其中的有关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更是难中之难。如何将这些内容由抽象的理论和图象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便对地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做了精心准备,试着编写了这样一个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法来突破难点,案例如下:
赤壁之战前夕,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际,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允许借东风相助。其实诸葛亮只是预测到了过一段时间天气会反常,故弄玄虚而已。
问题:
(1)赤壁位于我国哪一个省?试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
在研读新课程标准时,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对能力的要求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往往也是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关注的部分。新课程标准主要涉及地理概念及地理事物基本特征、地理最基本的原理及其规律、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实际生产及生活、对图表文字等信息的判读和填绘及有效信息抓取、基本地理计算等。在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Ⅱ中关于乡土地理方面的教学资源约11处,有的需要学生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加以调查了解、对当地产业活动提出可行性建议、对当地商业网点布局及商业活动类型进行调查并作简要评价等。教师在开展教学前需参考教学参考书,就教材中所展示的乡土地理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在课程标准要求、教材之间寻找对应的切入口。
如在学习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中的人口增长模式内容时,可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活动要求查找当地的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填写表格后做出曲线图(主要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三率),结合以上材料进而判断出当地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此时,教师可搜索更多与本学习内容密切关联的资料供学生分析,以便于他们更好地解决教材中活动题所提出的问题。在学生们将自己所填写的表格、绘制的曲线图展示后,教师还可将判断区域人口是否进入老龄化的数据标准告知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人口老龄化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去深入剖析人口老龄化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教师还可介绍关于“人口红利”及“人口窗口期”等新概念,展示人口专家针对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对的主要策略建议。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思考自己家庭中组成成员的年龄结构,预测未来其家庭应人口年龄比例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教师还可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国家曾经和近期所推行的人口增长政策的原因及可能影响。整个课堂教师应尽量减少自己集中讲授的时间,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思考,鼓励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展示自己的所得,教师最后进行小结,通过多媒体课件加以展示,引导学生将相对完善的获得记载下来。这种对新获得的信息的思考与分析过程可以便于学生在新的学习情境下顺利迁移,这种学习不仅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一旦学生发现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是有用的,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热情一定更为浓烈。
二、精巧教学设计,引领学生思维走向深入
很多时候,教师们会发现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乡土地理后特别容易浅尝辄止,学生往往觉得意犹未尽,适当留白自然很好,但学生的思维未达到理想的状况未尝不是一种遗憾。
存在这种问题的课堂自然和教师的备课仓促、粗糙关系较大。笔者在课堂教学时绝不会因对教材的以往印象而懈怠,面临新的学情和新的时代变换,必须重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基线必须是更好的便于学生的思维打开和走向深入。
如在学习区域产业活动这一内容时,笔者根据湘教版教材中这一内容相对较为单一的现状,结合其它版本新教材及原人教版老教材中这一教学内容并引入乡土地理加以有效整合。引导学生利用假期了解家乡所在地农业生产类型,分析其主要生产特点。在多次比对并合理整合的基础上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更为顺畅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从农业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依据不同分类依据)着手并结合导学案填写,要求学生回顾学校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思考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区域产业活动区位条件(区位因素)的角度(自然、社会经济、有利、不利等),还可以渗透关于生长期、生长周期、无霜期等概念。教师可结合教材中所列举的案例要求学生通过这些配套训练巩固新学内容。在学习完水稻种植业这一重要农业地域内容后,还可结合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发展建议,进而思考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商品粮地位下降的原因。依据高中生的喜欢新鲜事物的性格特点笔者还有意识的引入了新闻媒体中出现的较为新颖的关于农业的概念如新农业、规模化农业、石油农业、订单农业、高效农业、处方农业等,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对这些新词语的理解,教师最后加以小结。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出现的众多经济合作社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试图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可能方向。
这种基于教材并体现整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思维的层层递进,学生在逐级思考的过程中动力不断,教师及时介入并加以纠偏可以确保学生的思维顺利打开并得到拓展和深入。整个课堂学习充满了原生态的生成氛围,地理学习会极具乐趣且教学效果得以最大程度放大。
三、强化反思,及时弥补教学缺憾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学效果更优的最佳路径正成为众多高中地理教师的共R。在高中地理课堂引入乡土地理时极容易因众多突发状况而存在一些缺憾。教师应在自己的备课笔记上留出了专门的空间进行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中闪光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及时加以记载,每次在备课前必须研读上一年这一内容教学时的设计及反思以扬长避短。高中地理教师往往任教班级较多,每次上课后及时进行反思还可以使得下一课更加娴熟完美。
师
范
大
学
2020
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
864
考试科目名称:
地理教学论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地理课程标准
2.
地理教学设计
3.
地理教学规律
4.
教学方法
5.
地理教学反思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备课的过程步骤。
2.
简述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要求。
3.
简述地理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的内容。
4.
简述地理教学板书的主要设计方式。
三、论述题(共50分)
1.
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其中一种。(15分)
2.
试述说课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内容。(15分)
3.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直观、互动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学生会因此受到感观上的新、奇、异刺激,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增加参与机会,从而保持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变静态为动态,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知能力,促进积极思维会产生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学生现实的、真实的学习情境。
新的地理教学观、学习观要求教师重视学习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情境化的,信息技术有助于创设符合学生现实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如很多地理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亲身经历到,计算机提供的微型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获得地理现象的经验。当然,教师也要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局限性,尤其要避免其对学生抽象地理概念形成的副作用。地理演进的漫长性与突发性、地理运动的空间性与复杂性,往往使地理知识的常规表现手法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有时甚至难以用实物进行模拟演示,而电脑可以通过技术处理,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虚拟,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学生难以建立的地球、月球、太阳的空间关系概念,可以在电脑虚拟化情境下逐步建立起来、清晰起来。
三、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地理课程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事实上,这些也正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所需要的。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地理探究性学习活动,其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获得某些没有技术支持很难或不可能获得的学习体验。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不能替代艰苦的学习和人脑精密的思考,它只是作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一种重要的工具,是对地理化活动过程的一种强化。
根据新课程标准,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所以,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性和高效性学习。那么,针对高中地理这个学科而言,笔者认为教师要在课堂高效性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究,让学生可以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高中地理课堂往往是忽视学生的因素,教师一味地进行讲解,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课堂的互动性。
下面我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效性,并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什么是高效的课堂教学
对于教师来说,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要树立“学生为主体”或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切实落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度和参与度上。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掌握上还是在课堂活动参与上都获得最大的“效益”。对于学生来说,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要使其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得到调动。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知识收获和能力获取得到最大化体现,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
二、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高效性
(一)明确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内在要求就是以使高中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来进行创新思维和意识,并将此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体现出高中地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具体做法是:教师依据高中地理的教学大纲,结合所用教材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例如,在“宇宙中的地球”一章中,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可以弄清天体与天体系统之间的区别,认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点,并最终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二)依照教学目标选择使用最佳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每个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班级或是学生的具体教学方法,这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调整,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方法。
以高一地理中的有关“气候”的教学为例。教师应该首先抓住“气候的分布、特征、影响及气候类型”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使用“挂图”来直观展示不同地域或是纬度的气候差异,并配合“比较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有助于他们记忆,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提供保障。
(三)开展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一章内容时,我通过创设情境来让学生进行“招投标的活动”,使同学们代表自己的地区或是企业来进行招投标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个过程来让学生深刻理解“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的内容,让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这样的课堂活动可以使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主动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从而实际感受和体验地理知识的具体性应用,最终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和整体性知识素养,激发并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活跃。
(四)采用优化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自主性和合作性课堂学习
评价学生,主要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知识的程度,同时也是检验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手段。那么,我们就应该使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又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可以相互结合,取得最大的、最佳的效果。
其一,就教师评价而言,教师不应该只是对于正确的回答进行评价,还需要对不正确的回答进行评价,目的是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的真正掌握,而教师的鼓励应该以正面的、积极的评价为主。其二,就学生之间的评价而言,教师应该从“小组讨论时是否投入?能否积极参与发言?”等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之间的评价成为互相促进和影响的推动性因素。其三,就学生自评而言,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前,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今天课堂上的地理知识你都懂了吗?(2)你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环节的表现感到满意吗?(3)你对那部分的地理知识最为感兴趣?”等。将这三种形式的评价加以综合利用可以打破教师的“一言堂式”评价,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地理课堂上的评价真正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努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进步并体验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热情,最终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以上是我就“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课堂高效性”话题进行的浅谈,目的是通过自身的实际教学来实现高中地理课堂效率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这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让教师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1]曹丽娜.拓展读图思路提高识图能力[J].地理教学,2005(5).
[2]成继龙.行星地球”一章“活动”板块的教学[J].地理教学,2008(3).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培养学生认知阅读的好习惯。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从地理资料中提取有用的知识,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使他们感受到在地理课堂上阅读的作用,使他们学会学习,并乐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让学生进行自学时,教师不是放任学生不管,而是在他们对知识进行阅读时,对他们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进行深入探究时,对学生的思路进行点拨,使学生通过阅读能提取有效的信息,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使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地理综合能力。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地理知识,使他们体会到学习地理过程中的成就感,促使他们深入探究地理知识,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喜欢上地理学科,并努力发展自己的地理能力,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二、加强地理实践教学
在地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对地理原理的掌握上,让学生对这些抽象的地理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枯燥的课堂学习和压抑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学生掌握的知识都是死知识,他们在遇到地理问题时不能有效调取地理知识进行解决。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高高在上的知识灌输者,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在被动的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投入的精力和学习效果不成正比,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教师需要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真正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授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气候形成的影响后,我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学生把已有地理知识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使他们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知识形成了整体的认知,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把地理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程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现象都包含着地理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把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带入到地理课堂中,促进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地理教学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提高地理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时,通过播放南北地区明显差异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到知识探究中,并掌握更多南北自然差异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树立起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四、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培养地理创新思维
地理创新思维在于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用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去看待地理事物,去解决地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观念创新,需要贯彻一系列新的理念,如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环境友好、节约型社会、数字地球、经济全球化等。地理教学中, 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师要创设运用地理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例如,在教学《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问“我们生活的城镇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能否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呢?”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甚至有学生写成文章提交给相关部门。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既对地理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的课堂的活力,同时也达到学习地理的最终目的。
四、对教学进行积极反思,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
新教材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渗透了新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地理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下面笔者谈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高中地理新教材的特点
高中地理新教材图文并茂,内容选择实用,理论知识和文字叙述更简洁、更生动,无论是知识性还是趣味性及表现形式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地理名词、地理概念及结论性的叙述少了,增加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和“案例”等环节的教学内容。不必要的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地图数量明显增多,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以图代文的情况,使地理地图成为教材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相应删除了一些难读不易理解的地图和不易理解的地理知识,降低了学习难度。新教材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兴趣教学、启发教学,充分发挥地图课程资源作用,突出新课程理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培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同时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中的反思
笔者在实施新教材时间两年来,通过细心研究,不断摸索和实践,感触很深。地理课程改革,加强了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比较关注,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我们要创新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同时改革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估办法,尽量科学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使用新教材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学时,单凭教参和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渴望。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广泛研究和学习教育理论与地理专业课的最新内容,及时更新知识,提高驾驭新课程新教材的能力,创新教学方式,加大课堂互动的频率,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共鸣,激起思维的火花,提高教学效率。
2.仔细阅读和理解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教科书课程标准的编制,虽然是专家经过反复调研,围绕教学形势下教学的实际编写的,但按课程标准编排的地理教科书的编写是统一的。因此,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要的时候坚持集体备课,统一研究相关的要求,在集体讨论研讨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特点,同时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寻找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教学内容。
3.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和题海战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实施探究式学习,努力转变教师的作用和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倡导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其次,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认真阅读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主动探究的习惯、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拓展练习的习惯、做完习题反思的习惯、合作学习的习惯等。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养成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挖掘教材中插图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高中地理新教材穿插了许多地理图表,这些图表是地理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地图、示意图、统计图表等,具有生动直观的特点,很容易了解地域分布和地理现象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时,我们要注重教给学生读图技能,充分挖掘地理图表中内含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启发学生通过读图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5.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学生激发思维。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适时赞赏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哪怕是非常小的进步和成就,老师也不要吝啬表扬,要学会欣赏学生的不同表现,有针对性地赞赏和肯定,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正能量。
6.要养成写教学后记和教学反思的习惯。
要养成写教学后记和教学反思的习惯,这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性。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面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生,性格和兴趣等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写教案时,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从实际出发。尽管这样周到细致地进行备课,但也不能让所有学生都受益。因此,在地理教学的每一节课后都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认真回顾,仔细思考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分析其中的得与失,及时概括和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要突出新教材的特点,创造性地使用高中地理新教材,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挖掘教材中插图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地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