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09:18:3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水环境污染防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结果与讨论2·1北岸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污染现状表1北岸入湖河流水质情况(mg/L)王家堆渠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船房河西坝河BOD52005年13·746·833·071·67·7128·921·72006年13·151·612·883·816·545·9522·22007年11·621·912·811·219·424·1CODCr2005年47·612410416437·282·263·42006年48·814336·220455·312273·02007年42·916245·444·556·874·7总磷2005年0·8921·781·741·991·231·661·582006年1·232·181·312·971·492·391·772007年1·341·191·901·031·251·54总氮2005年8·0523·320·121·915·517·116·72006年9·5331·418·232·116·426·219·72007年10·917·121·115·316·118·8氨氮2005年3·7917·512·714·910·212·411·92006年5·8824·610·724·010·520·816·02007年6·9013·411·59·999·0413·3水质类别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
从北岸河流水质情况分析,七条入湖河流水质都为劣V类水,总氮、总磷超标情况非常严重,有多条河流总氮浓度超过V类水质标准10倍以上,未整治河流水质存在逐年恶化趋势,因此,每条河流都亟需得到整治。北岸河流污染严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①排水系统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纳管率低造成未进入总管道的污水直接或间接进入河道;②雨水的冲刷作用下,地表污染物随雨水少部分进入雨水管道,大部分初期雨水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河道;③多数河流自身的水动力条件差,加上支沟众多,河网水质情况复杂;④河道长期未进行底泥疏浚,河底淤积的底泥不断释放出污染物质,造成河水水质恶化。河道水质恶化是造成草海水环境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非常重要的原因之
一。根据水质情况分析,七条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程度由轻到重,分别是王家堆渠<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老运粮河<新运粮河<乌龙河。乌龙河全长3·68km,集水面积2·61km2,目前以暗渠形式流经人口居住密度较大的棕树营和白马小区,河道沿线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进入,使其成为城区纳污的通道。从2005年到2006年间,各污染物浓度都大幅度增加,河水呈黑臭状态,透明度极低,水质污染极其严重。王家堆渠地理位置与其它河流不同,从滇池西北岸入湖。王家堆渠主要水体功能是昆明发电厂冷却水排水渠,该冷却水是抽取草海水经过滤及除藻后使用,一次循环后温水顺王家堆渠排放,沿渠还存在部分小企业及农村居民向王家堆渠排放废水。与其它河流流域相比,王家堆渠流域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工农业污染少,因此王家堆渠是北岸七条入湖河流中污染程度最轻的。不过,由于周边的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流,王家堆渠污染程度虽相对最轻,但也已经超过了地表水V类标准。2·2河流治理方法研究2·2·1截污工程截污工程主要对点源排放的污染物实行截流,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直接入河量,是防止水体受到污染的有效措施[2]。目前,截污工程在我国水污染治理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对水质的改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4]。截污工程对于污染负荷的削减,一方面取决于截污管网布设的合理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截污工程的管网布设,对不同的区域应区别对待。在总体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按照沿河截污与区域截污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污染源分布的集中区域决定污水管道的走向,并沿部分污染严重的河道敷设截污管道[5]。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截入污水最终的处置场所,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以及出水水质情况表明该工程对河水水质改善效果。目前已经制定了乌龙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船房河与西坝河的截污和综合整治工程,河道整治规划如表2所示。
截污工程受河流沿线长度、各段区域特征和工程费用的综合因素影响,难以对河道沿线进行全程截污,因此主要针对点源直接入河严重的河段进行治理。以新运粮河为例,全长14·58km,上游主要是农田,污染以农业面源为主;中段是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内已经建设有分流制排水管网;下段1/3位于草海生态保护区,该段从人民西路至入湖口现仍有105个排污口。众多的排污口直接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对草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新运粮河的截污工程主要布设于下段4·36km河道,将排污口的污水截入污水干管。当前这些河道截污和综合整治工程正在逐步进行中,船房河工程已经于2007年6月完成。从表1船房河2006年与2007年的水质指标对比可以看出,BOD5浓度降至原来的42%,CODCr浓度降至原来的46%,总磷降至原来的52%,总氮降至原来的61%,氨氮降至原来的43%。船房河截污工程完成后,河水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从该河道输入草海的污染负荷减少了50%左右,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2河道整治规划河道名称全长(km)集水面积(km2)整治规划乌龙河3·682·61沿河道两侧敷设截污管3425m,河道清淤,新建污水泵站和节制闸新运粮河14·5883·4河道整治长度4·36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老运粮河11·318·7河道整治长度2·22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船房河11·47·42沿河两侧敷设截污管7654·1m,新建污水泵站和景观绿化西坝河9·054·87河道整治长度5·4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2·2·2河流城内段治理方法截污工程虽然有良好的治污效果,但工程的实施受限制因素较多,特别是针对流经城区段河流进行治理存在较多困难。城区内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沿河两岸建有众多居民区、商业区及工业区等,城市规划建设完成后难以实施规模化的截污工程。然而,城内河流因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不仅需满足防洪的要求,还应具有旅游、娱乐、景观、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6],对河流水质的洁净程度具有较高的要求。根据水质监测分析,北岸入湖河流都为劣V类水质,河水呈现黑臭状态,无法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需求。为了解决水质净化需求与工程布设困难的矛盾,城区内河道净化适宜选用原位治理技术,充分利用河道自身空间净化水质。依据河道自身空间的容量及周边环境特点,对不同河段布设适合的治理工艺。新、老运粮河水量大、河道宽,主要满足城区防洪排涝功能。老运粮河河宽约10m,新运粮河河宽约20m,这样宽敞的河道适宜使用移动式充氧平台。移动式充氧平台可以机动灵活地根据河道曝气需求,调整曝气船的运行,通过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纯氧气[7]),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8]。新、老运粮河的河道空间容量大,也适合采用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人们长期以来根据自然界水体自净现象发展起来的。现已研制的人工水草仿生生物填料[9]就是与天然水草具有相似特性的人工填料,布设在河床内,为水生动植物群落和细菌真菌等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通过各种生物的生长过程消耗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而且人工水草不会对河流自然流动和行洪安全产生干扰作用。进入河流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人工水草对于受污染河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可达40%以上。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水是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但是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需要我们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国家已达四十多个。我国是资源大国,同样也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可以说,水资源保护成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
1.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
1. 我国水资源现状
近年来,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需要量不断增加,人们逐渐感觉到水资源的缺乏。而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使得本来有限的水资源失去了很多使用价值。我国水资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降水酸化,饮用水安全问题凸显
目前,我国已有很多地区的降雨都偏酸性,全国降水的年平均PH值低于5.6,酸雨地区的城市地下水的PH值也随之下降,而水质的酸化更加造成了地下水的总硬度增加,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也日益严重。而目前我国已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的饮用水不达标,饮用水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我国水资源供应面临巨大的挑战。
1.2地表水体污染严重
据统计,我国污水的年排放量达600多亿吨,其中约有80%以上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排放入水域的工农业污水。随着污水排放量的加快,我国地表水体的环境质量也随之急剧恶化,各江河湖海都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污染严重,有些甚至已经不再适合作为人们的饮用水源。
1.3地下水体污染严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大量使用,工农业生产以及人们日常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对地下水体造成了污染。地下水体的硬度升高,砷、汞、铬、氟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升高,而这类有毒物质的性质是不易分解和沉淀的,并且还会被生物体转化成毒性更加强烈的有机化合物,从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2. 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1城市污水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大量人口和工业生产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所产生的污水中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尿素以及各种合成洗涤剂等物质外,还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2.2 工业废水造成的污染
工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各种洗涤产品、冷却设备等都需要水资源作为原料支持,而且工业用水量极大,大约要占人类总用水量的80%左右。大量的工业用水相应的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总废水量的三分之二,而真正做到对生产厂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的企业却很少,工业污染状况非常严重。
2.3 农业回流水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
由于耕种、喷洒农药、施肥等工作的需要,使得农业灌溉的回流水体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富养肥料的有毒农药,使得人们生活用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另外,工农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数量和种类繁多,这些废弃物转入水体中,会使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极难控制和治理。
3.水环境污染防治策略
(1)制定全国性水污染防治计划,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水资源分布范围极广,一条河流往往会流经多个行政区域——县、市、省甚至跨国,上游地区工业或生活污水排放,使下游区域工农业生产遭受损失,造成上下游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治污责任主体缺位是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和管理的难点。因此要建立和完善流域跨界水环境管理,首先要实行流域的水资源环境规划管理;其次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解决跨界水污染。市场机制是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利用价格机制,采取征税、补贴、生态补偿等鼓励性或限制性经济措施,促使流域内减少排污、消除污染,有效减少对资源的滥用。此外要规范水环境功能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并加强跨界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建设。同时,法律制度的建设不容忽视,用有效的、强有力的法规代替过时的立法和规定,依法施行统一管理,加强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教育,克服“水盲”。
(2)加强水资源保护,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严禁新污染产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通过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工艺,使排污总量在现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削减。对于超量超标排污的企业,一方面要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收取的排污费用于扶持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减轻企业治污的经济压力。
(3)加快建设城市废水处理厂,提高城废市废水无害化处理率。“十二五”期间,所有城市都必须建设防污设施,到2015年,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和县城具有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到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7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30%。在缺水地区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工业、农业和市政等方面,缓解水资源的矛盾,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4)加强农村水源污染的宏观调控,倡“生态农业”。通过将水源污染的控制与农业灌溉方的改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建立等方面结合起来,高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合理使化肥和农药,提高有机肥使用量,将水源污控制到最低程度。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目标.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重庆市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措施: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复合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开展农药污染防治工作。
(5)加大水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投资度。我国的水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起步早,历经“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等攻关,但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许多水环境管理工作缺乏前期研究,其结果是导致水环境保护多走弯路,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引进国外先进的水环境恢复技术,结合国情,尽快着手进行水污染源防治的研究和实践。通过生物技术与物理、化学手段的结合,加速水环境恢复的进程。这既是为了有效地控制水污染,特别是湖泊、水库、海湾的富营养污染,也是为了提倡创建生态农业和生态农村。
(6)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污水资源化,即将经过处理的污水作为水源加以利用,是污水处理的延伸。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能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有限水资源与用水量日增两者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充分认识污水的价值。净化后的污水是一种可贵的水资源,应当将其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其次要加大科技投人,保障净化后的污水水质。水质是最重要的方面,只有水质达到了标准,人们才能安全地使用。最后要提供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的政策保障。污水资源化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比如拓宽污水利用的渠道,引导污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结语:我国水环境整个状况不容乐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了我国人民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制度、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防治,通过全民的共同参与来保护我国的水环境。
1 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战略存在的问题
1.1 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制度不完善
流域作为整体水文循环单位,同时也是人类活动起源,汇入到整个河流干道中,有利于保护水环境以及水生态系统。流域同时也是完整的管理单位,集中了人类多种活动形式,体现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矛盾。尤其是水环境治理问题,涉及到多种污染体,因此,加强水流域污染治理这一问题亟待解决。美国早期就明确了水污染治理这一概念,尤其注重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体现,在把握水流域基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及水生态社会子系统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作用,还要对水生态系统发展制定整体规划,加强水生态系统建设保护,制定水流域综合治理计划,这些保护有利于解决部门内部冲突,矛盾问题,有利于加强流域水环境治理效率。采取这一水污染治理措施注重保护水污染治理完整性,重点解决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严格控制水污染温度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地标物质组成结构等,还有土壤物质组成,针对区域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充分发挥好专家以及研究学者力量,为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提供支持。
1.2 缺乏对水环境特征区域差异的研究
各个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存在很大差异,对各区域造成的水污染程度不同,因此,解决我国流域水污染问题,要对流域进行划分加强管理,美国针对这一问题,早期就制定了水生态区域划分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环境管理效率。对于水生态系统流域监测站点选择上、针对水生态系统污染问题制定恢复标准,有利于为流域水环境治理制定TMDL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各地域水环境特征不同,目前,我国并未建立完整的水流域治理机制,无法准确判断水流域环境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状况,尤其是水环境治理难度大,保护措施有效性不强。
2 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的控制原则
2.1 污染物质的分类控制原则
面对我国流域水污染存在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效率,并对污染物特性以及其他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划分,做好分类,优化污染质结构,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分解,制定污染物治理化学指标,按照污染物特性,将其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啊不能污染物,一种是特殊污染物;按照水污染物自身性质将其划分为淡水、海水、人体健康污染物;按照污染物因子特性,将其划分为两种形式,保守、非保守物质,在以上总结过程中,针对污染物特性提出具体控制要求。
2.2 污染控制的分区原则
我国流域面积广阔,各地区水环境差异明显,因此,要根据各个地区水流域具体情况来制定不同发展战略,保护水文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水体功能差异划分为几种形式,也是建立水污染控制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保护水体发展环境,加大水污染物控制制度。其中,水资源分区将水文循单元作为重要依据,将其划分为几种形式,主要为了呈现水文完整度,尤其要把握污染物转化规律,有利于加强水质管理,划分水生态区则是按照流域生态特征,包括土壤植被等多个要素,主要是为了对水体进行分类,这一方法是为了判断水体生态性质以及水体生态基本标准,有利于为水体生态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了解我国水环境管理能力差异,把握好流域尺度、平衡人类发展需求的主要区域管理方式。流域水环境功能包括三个等级,矛盾区、一般功能区、最高层次区,划分为多个功能管理区主要为了提高流域水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功能过程中,需要制定冲突协调机制处理区域冲突,协调各个区域水质矛盾冲突问题。
3 结束语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污染的复杂问题,就必须实施流域污染控制策略,在流域尺度上开展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研究,重点在于转变传统的污染控制理念,根据流域地理、水文气象、生态一致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开展全国水环境生态分区方案研究,根据不同区域的水生态系统类型特征与水环境特征,提出不同分区的污染控制要求,从而为污染控制目标的分解提供支持,以水环境生态分区为基础进行污染负荷的计算和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251
上海市地处长三角地区,黄浦江处于太湖流域的下游,因而水环境的优劣与周边流域的水质关系紧密。加之由经济发展迅速引起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情况的加重,上海市迫切需要对本地水资源和过境水资源的污染源展开调查,了解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生态现状,条分缕析污染源的特点,对上海市水环境作出客观的生态评价,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 上海市水环境污染源调查情况
1.1 上海市水环境的污染现状
上海市水资源包括本地、过境两种,本地水资源由地表、地下两部分组成,过境水资源则来自长江干流、太湖流域两部分。上海市骨干河道共324条,河湖面积为532.47km?,河面率8.40%。全市21个湖泊集中分布在青浦区,河面率高达17.20%,中心城区河道分布不多[2]。上海市人均径流量受到地域狭小、人口密度大的影响,本地径流量严重不足。由于上游水质的不断恶化、地表水资源的污染加剧,以致上海市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
就整个上海市的水环境生态安全建设及水污染防治而言,上海市水环境污染治理情况较为复杂。一是上海市河道多,据相关资料得出,上海市河道地质监测的情况不容乐观,中污染断面240个,重污染断面57个,严重污染断面82个,占比分别达到了40.6%,9.6%,13.9%。底泥污染属于严重污染级别的,只能经过特殊的处理之后才能还田。二是上海市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口多,经济发展压力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多的同时,水污染的情况也很严重。尽管上海市政府已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采取用水调控和综合治理等手段,但对水环境生态安全的压力分担有限。三是上海市各级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尤以黄浦江饮用功能,苏州河饮用、渔业、航道等功能,都处于受损比较严重、亟待恢复的阶段。
1.2 上海市水环境的污染源特点
上游来水。主要是周边省际流域来水污染超标,以及上海市作为太湖流域下游承泄来水的区域,污染物的入河量和省际流域来水污染物通量基本上指标相近[3]。
直排水体。自2013年加大建成区截污治污力度之后,截除污水量约占现存污水量的一半。由于郊区分散存在着将近12000家非保留性企业,农村有属于小作坊生产的小型企业大致15000家,加上临时垃圾场和禽畜场、生活污水的排放,都对河道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雨水泵站放江。综合参考对全市的雨污混接的评估,全上海市的雨污混接量在20%上下。根据松江区水务局对雨水泵站截流工程的设计分析,旱天仅占比重为小区污水的1/3。新港箱涵影响到混接量,实际的雨污混接量比预估的更大。
面源污染。以地表径流污染最为严重,高达40%。另外还有农业面源、水产养殖等污染源。
2 上海市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2.1 政府管理
上海市水环境管理主要是由上海市水务局和上海市环保局两个局级部门相互配合进行管理的。2000年成立的上海市水务局开全国风气之先,作为行政主管部门,水务局主要负责的是上海市水务管理的统筹工作;环保局负责的是具体水污染、排放等工作。水务局给出全市的水源利用计划和水政工作方案,环保局结合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面临的现状,再开展具体的整治工作[4]。水务管理部门和市容管理部门结合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体制,对上海市的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来说是,针对性强、又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效多级管理体制,有利于污染防治措施的具体实施。如建成区截污排污工作的基本完成,尝试继续推进分散郊区污染源的整治;基本实现市政雨水泵站的放江问题的解决;加快污染河道的解决;积极联合区域综合治理河源污染;创新城市规划,实现绿色发展。
2.2 市政供水管理
针对市民的生活用水、饮用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循环再利用,由用水部门对获取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支配,以达到有效的管理使用。比如,通过调控水价,梯级水价的办法来控制用水量,增强市民节约用水的意识。上海市在新的城乡供水规划中,其中心目标是“稳量升质、城乡一体”[5],通过科学规划和预测,预计在2020年全市供水规模控制在1024万m?/d,优化供水配置系统,加强水质监管和预警机制,实现集约化管理。
2.3 个人用水管理
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活动。通过系列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的开展来提升个人对于水资源匮乏的深刻认识,进而形成一种无形中的约束,在日常生活中提醒自己节约用水,合理化使用水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时代的资源优势,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平台,将水资源知识的专业性赋予媒介形式趣味性的外衣,使得接受范围更广泛,印象更深刻,从而达到宣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珍惜水资源的最佳效果。
3 总结
上海市为改变河道污染、区域污染的现象,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就加大了投入力度,不断探索,以期实现综合整治上海市水环境污染源治理优化难度大的问题。目前,上海市在雨污混接方面的措施和系统改造,河道疏浚,水生植物的专项治理以及绿色生态农业拓展方面都累积了不少经验。特别是“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黄浦江沿岸开发和苏州河景观功能的恢复工程,衍生的“亲水住宅”、“水系景观”等新形态,构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久违生态画面。然而,在世界级都市建设的征程和追求社会经济生态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上海市水环境污染的防治任务任重而道远,还是非常艰巨的。
参考文献:
滇池位于昆明市主城区的下游方向,是昆明盆地的汇水中心,每年入湖径流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质进入湖泊。滇池换水周期长,湖水自净能力低,生态系统脆弱,一经污染仅凭自身净化能力难以恢复[1]。为了保护湖泊生态系统,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提出,到2010年草海水质需要明显改善力争接近V类地表水标准,外海水质稳定达到V类地表水标准,力争接近Ⅳ类地表水标准。为了达到规划制定的目标,本研究主要对滇池北岸进入草海的河流水污染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河流水质的初步设想。通过沿程净化入湖河流水质,减少入湖污染的量,达到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目的。
1 研究区域与方法1·1 研究区域本研究主要集中在滇池北岸草海流域范围内。对影响草海水质的船房河、西坝河、大观河、乌龙河、老运粮河、新运粮河和王家堆渠进行研究。这些河流流经区域是昆明市工农业生产、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集中地区,河流受污染严重。1·2 研究方法每条河流设置有固定的监测断面,由昆明城市排水监测站进行长期的水质监测工作。取样方法和水质分析方法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2 结果与讨论2·1 北岸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污染现状表1 北岸入湖河流水质情况(mg/L)王家堆渠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船房河西坝河BOD52005年13·7 46·8 33·0 71·6 7·71 28·9 21·72006年13·1 51·6 12·8 83·8 16·5 45·95 22·22007年11·6 21·9 12·8 11·2 19·4 24·1CODCr2005年47·6 124 104 164 37·2 82·2 63·42006年48·8 143 36·2 204 55·3 122 73·02007年42·9 162 45·4 44·5 56·8 74·7总磷2005年0·892 1·78 1·74 1·99 1·23 1·66 1·582006年1·23 2·18 1·31 2·97 1·49 2·39 1·772007年1·34 1·19 1·90 1·03 1·25 1·54总氮2005年8·05 23·3 20·1 21·9 15·5 17·1 16·72006年9·53 31·4 18·2 32·1 16·4 26·2 19·72007年10·9 17·1 21·1 15·3 16·1 18·8氨氮2005年3·79 17·5 12·7 14·9 10·2 12·4 11·92006年5·88 24·6 10·7 24·0 10·5 20·8 16·02007年6·90 13·4 11·5 9·99 9·04 13·3水质类别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
从北岸河流水质情况分析,七条入湖河流水质都为劣V类水,总氮、总磷超标情况非常严重,有多条河流总氮浓度超过V类水质标准10倍以上,未整治河流水质存在逐年恶化趋势,因此,每条河流都亟需得到整治。北岸河流污染严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①排水系统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纳管率低造成未进入总管道的污水直接或间接进入河道;②雨水的冲刷作用下,地表污染物随雨水少部分进入雨水管道,大部分初期雨水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河道;③多数河流自身的水动力条件差,加上支沟众多,河网水质情况复杂;④河道长期未进行底泥疏浚,河底淤积的底泥不断释放出污染物质,造成河水水质恶化。河道水质恶化是造成草海水环境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非常重要的原因之
一。根据水质情况分析,七条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程度由轻到重,分别是王家堆渠
截污工程受河流沿线长度、各段区域特征和工程费用的综合因素影响,难以对河道沿线进行全程截污,因此主要针对点源直接入河严重的河段进行治理。以新运粮河为例,全长14·58km,上游主要是农田,污染以农业面源为主;中段是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内已经建设有分流制排水管网;下段1/3位于草海生态保护区,该段从人民西路至入湖口现仍有105个排污口。众多的排污口直接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对草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新运粮河的截污工程主要布设于下段4·36km河道,将排污口的污水截入污水干管。当前这些河道截污和综合整治工程正在逐步进行中,船房河工程已经于2007年6月完成。从表1船房河2006年与2007年的水质指标对比可以看出, BOD5浓度降至原来的42%, CODCr浓度降至原来的46%,总磷降至原来的52%,总氮降至原来的61%,氨氮降至原来的43%。船房河截污工程完成后,河水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从该河道输入草海的污染负荷减少了50%左右,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2 河道整治规划河道名称全长(km)集水面积(km2)整治规划乌龙河3·68 2·61沿河道两侧敷设截污管3425m,河道清淤,新建污水泵站和节制闸新运粮河14·58 83·4河道整治长度4·36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老运粮河11·3 18·7河道整治长度2·22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船房河11·4 7·42沿河两侧敷设截污管7654·1m,新建污水泵站和景观绿化西坝河9·05 4·87河道整治长度5·4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2·2·2 河流城内段治理方法截污工程虽然有良好的治污效果,但工程的实施受限制因素较多,特别是针对流经城区段河流进行治理存在较多困难。城区内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沿河两岸建有众多居民区、商业区及工业区等,城市规划建设完成后难以实施规模化的截污工程。然而,城内河流因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不仅需满足防洪的要求,还应具有旅游、娱乐、景观、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6],对河流水质的洁净程度具有较高的要求。根据水质监测分析,北岸入湖河流都为劣V类水质,河水呈现黑臭状态,无法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需求。为了解决水质净化需求与工程布设困难的矛盾,城区内河道净化适宜选用原位治理技术,充分利用河道自身空间净化水质。依据河道自身空间的容量及周边环境特点,对不同河段布设适合的治理工艺。新、老运粮河水量大、河道宽,主要满足城区防洪排涝功能。老运粮河河宽约10m,新运粮河河宽约20m,这样宽敞的河道适宜使用移动式充氧平台。移动式充氧平台可以机动灵活地根据河道曝气需求,调整曝气船的运行,通过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纯氧气[7]),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8]。新、老运粮河的河道空间容量大,也适合采用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人们长期以来根据自然界水体自净现象发展起来的。现已研制的人工水草仿生生物填料[9]就是与天然水草具有相似特性的人工填料,布设在河床内,为水生动植物群落和细菌真菌等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通过各种生物的生长过程消耗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而且人工水草不会对河流自然流动和行洪安全产生干扰作用。进入河流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人工水草对于受污染河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可达40%以上。
针对河道空间有限的河流适宜使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投菌技术[10~11],最常用的投菌技术有集中式生物系统(CBS)、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EM)和固定化细菌技术;另一类是土著菌强化技术[12],通过向水体中投加生物促生剂来刺激土著微生物的迅速繁殖,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增强水体中微生物的净化能力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该技术对于流量较小的河流如乌龙河、王家堆渠等可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2·2·3 河流城郊段治理方法城郊的地理特征与城市不同,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住宅、厂矿建筑物相对较少,有一定量的耕地、林地、草地和鱼塘等农业用地。因此,城郊河流的治理比城市河流的治理具有更多可利用的空间优势。城郊的土地和鱼塘都可以成为河水净化技术的实施空间。王家堆渠主要是昆明发电厂冷却水排水渠,由于电厂冷却水尚有—定余温,下游村落的村民在河渠两侧修建鱼场,进行温流水养殖非洲鲫鱼,现有鱼塘水面8·07hm2,鱼产量约460t。王家堆渠的水质净化方法,可以利用现有鱼塘改造成综合生物塘进行治理。综合生物塘[13]是交叉种植的凤眼莲、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与鱼类等水产共同养殖的塘系统。在植物生长期,不断地从塘系统中捞出大量的水生植物,用于饵料、饲料和肥料等多种用途。通过植物的打捞带出水体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植物加工成鱼类等水产的饲料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利用鱼塘改造的综合塘净化城郊河流,是一种效果佳,经济效益好,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法。城郊河流还可利用农业用地,选择土壤深度处理技术[14]和土壤渗滤处理技术[15]进行水质净化。北岸七条入湖河流的污染特征主要是水中氮磷的含量较高,污染随河流进入湖泊后易造成湖泊的富营养化,在土壤处理技术中氮磷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利用,一方面净化了水质,另一方面减少了农业肥料的使用。该方法不仅是末端治理,净化受污染的河水,还从源头减少了农用氮磷的施用量。因此,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土壤处理技术是一种可以广泛应用的技术方法。塘系统和土壤处理技术在适宜的条件下还可以组合运用,达到更好的水质处理效果。2·2·4 河口区净化方法河流经过城中和城郊的沿途治理,污染负荷削减明显,水质情况得到较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减少入湖污染物的量,可在河口区设置人工湿地或生物浮床处理系统,为污染物入湖设置最后一道屏障。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仿自然生物处理技术,已经应用于水污染处理许多领域。在河口区有效地利用空地,构建人工湿地系统对河湖污水进行处理,因运行、维护费用低廉,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16]。对于滇池北岸七条入湖河流而言,只要入湖口有可利用的土地,条件适宜,都可建设河口人工湿地系统对河水进行污染再削减。若河口区缺少需要的土地面积,可选择生物浮床处理系统净化河水。生物浮床是采用轻型绿色环保,防腐抗老化的材料制作成浮床,供选用的水生植物生长使用。浮床要有较好的强度,能抵抗较大的风浪冲击,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该技术原理是利用水生植物根系的吸收,以及与微生物的共同代谢作用,有效地将水体中有机颗粒和胶体吸附、降解,氨氮等营养盐吸收、转化,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17]。生物浮床处理技术是河口区土地稀缺河流水质净化的最佳方法,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
3 结论本研究以滇池北岸七条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河流沿程地理区域特征提出了实施截污工程、河流城内段、河流城郊段和河口区净化技术。这些处理技术可以组合运用于同一条河流进行全程沿途减污;也可应用于河流区域条件适宜的一段进行强荷,确保湖泊水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胥勤勉,杨达源,董杰,等·滇池水环境治理的“调水”“活水”工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 (1)·
[2] 曹秀梅·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研究[J]·太原科技,2006, (10)·
[3] 陈眉,程晓如·东湖截污工程对改善西南湖区水质的预测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9 (3)·
[4] 杨士建,赵秀兰·骆马湖的氮磷平衡及实施截污工程对水质改善效果的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 2003, 22 (1)·
[5] 官宝红,吴国华,曾爱斌,等·京杭运河杭州段水污染源特征与截污措施建议[J]·城市给排水, 2005, 31 (2)·
一、合理规划布局和改进生产工艺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进行产业布局。严格控制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上马,按环境容量确定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排入环境之前应进行净化处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强节水,提高污水资源化程度,减少消耗和外排量。
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工程措施
要进行地下水长期监测。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就应及时采取措施,查清污染来源与途径,采用帷幕灌浆、截流、抽水等措施,排出被污染的地下水或对污染地下水进行修复,防止其继续扩展。具体措施如下:
1.地下水分层开采
开采多层地下水时,各含水层水质差异较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在地下水已受污染地区,禁止己污染含水层和未被污染的含水层的混合开采;进行勘探等活动时,须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串层,造成地下水污染。
2.防渗措施
工程防渗是为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固废淋滤液渗入地下水而必须采取的防范措施。防渗材料包括黏土、沥青、水泥混凝土、聚乙烯膜等。
不同的工程项目,具有不同的防渗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场、工业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填埋场等等,具有不同的要求,使用不同的防渗材料。例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不仅要求要有黏土、沥青、高效防渗膜、水泥等多层防渗措施,还规定必须设有地下水和淋滤液处理设施。
3.污染物的清除与阻隔措施
对于地表泄漏的污染物,一般采用地面挖去的清除措施。对于己经进入地下水的污染物,可采取抽水方式抽出污染物,然后再处理。也可采取地下帷幕灌浆等物理屏蔽方式阻隔地下水污染物。对于可以修复的地下水污染,可采用地下反应墙修复。具体如下:
(1)屏蔽法:建立各种物理屏蔽。将受污染的地下水体圈闭起来,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蔓延。常用的是灰浆帷幕法,即用压力将灰浆灌注,在受污染的水体周围形成一道帷幕,从而将受污染的水体圈闭起来
(2)抽出处理法:是治理石油类污染的常规方法,抽取含水层中地下水面附近的水,带到地面,用地表水处理技术净化处理抽取后的水,再注入地下水中。
(3)地下反应墙:沿垂直地下水流方向人工构筑一座具有还原性的墙,当地下水流通过反应墙时,反应墙中的还原性物质与污染水流中的有机污染物发生反应,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
三、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
水资源综合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和技术进行组合,形成有效的水污染防治体系。它既包括技术的措施,也包括管理的措施,应该采用人工处理和自然净化相结合、工厂内部处理和外部处理相结合、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相结合,以及推行以废治废、工业闭路循环用水和区域循环用水系统,发展无废水生产工艺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1)依法治理污染源。目前,大量排放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已对地表水及部分区域地下水造成污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执法力度,对于老企业的污染,应限期治理,加大环保投入,建设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要抓好重点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对毒性大的污染物,必须在厂内处理,对于毒性小的污染物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对于新建、扩建项目,必须强调做到“三同时”,投产的同时应当有合格的污水处理设施,防止新污染的产生。
(2)改革工艺、节约用水。进行工艺改革,发展无污染、少污染新工艺是解决水污染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提高水重复利用率及用水水平,减少污水排放量。目前治理水污染与解决水资源短缺相结合应是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
(3)污废水资源化。污废水资源化是使本来已失去使用价值的废水重新具有某种使用价值。
(4)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农业生产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实现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农业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处理,可以使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具体措施:
1.推广科学施肥。施用化肥并非施得愈多愈好,农田投入养分过大,盈余部分并未起作用,而最终是进入土壤和水环境,造成土壤和水环境的污染。据有关调查研究,一般当农田氮素平衡盈余超过20%、钾素超过50%即会分别引起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因而防治重点应在化肥的减量提效上。从技术上指导农民,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平衡氮、磷、钾的比例,减少流失量。科学施肥要重点抓住以下几个环节:化肥的施肥方法、数量,要根据天气情况、土地干湿情况、农作物生长期及农作物的特异性等决定,实现高效低耗,物尽其用。另外把农家肥和化肥混合使用,也可提高肥效,增加农作物产量,同时又能改良土壤。
2.在农业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利用耕作、栽培、育种等农事措施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防治农业有害生物;应用光、电、微波、超声波、辐射等物理措施来控制病虫害。但鉴于目前农药的不可替代性,在使用农药时,喷药前要仔细阅读农药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并注意自身安全,认真检查喷雾器有无损坏;喷药要在清晨或傍晚为宜,避免强风喷洒;喷药时,不吃东西、不喝水、不抽烟,不要让儿童或禽畜进入正在喷药的农田中;喷药后,不要在喷雾器内存放农药,喷雾器应及时清洗干净;用完后的农药玻璃瓶应该打碎,金属罐桶应该压扁,掩埋在1m深的土中,严禁用洗后的空瓶、空罐盛放食物;清洗所用的抹布应该掩埋或(下转第242页)焚烧,防止二次污染。
3.实现有机肥资源化利用、减量化处置。最大限度地将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并实现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粪便的多样化综合利用。另外,对规模化养殖业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倡“清污分流,粪尿分离”的处理方法。在粪便利用和污染治理以前,采取各种措施,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4.制定法规,加大宣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农药、化肥中对环境有长期影响的有害物质的含量,控制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的排放。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特别是广大农民对面源污染的认识,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施肥、喷洒农药等,尽量减少由于农事活动的不科学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中残余污染物的增加。建立健全面源污染的检测、研究机制,为更有效地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Abstract: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s the social public public demand, is als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necessary conditions. As a kind of public undertakings, the water pollution management cannot rely on the market to realize,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of main responsibility can only be borne by gover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 pollution in hengshui city governmen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of and deficienc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region and some overseas experience, explores the hengshui, perfect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means.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situati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control;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衡水市水污染现状与政府治理的必要性
衡水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全年降水量较少,旱情比较严重,由1956-2003年降水量计算结果可知,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09.7 mm,滹滏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小为493.6 mm,黑龙刚平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为521.0 mm。衡水市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东部降水较大、西部较小,东部降水量在520-560 mm之间,西部在450-500 mm之间;降水年内变化大,6-9月降水量较大,占全年降水量的66.3%~84.8%,而整个汛期的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衡水逐月多年平均降水量详见图1。
图1 衡水市逐月多年平均降水量
随着衡水市经济的发展,大量污水排入河道,加之河水干枯等,近些年衡水市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状况较差,污染现象严重,且近几年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衡水市地表水主要河段综合污染变化趋势见表1,对衡水市观测井的水,质状况研究发现,重污染所占比重均在一半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可见水质污染现象较为严重。(最好加上2010、2011年数据)
2.衡水市水污染治理的对策分析
2.1 严格控制新污染源
衡水市区的开发建设要纳入生态市创建总体规划,并在适当时机申报“生态区”建设,创建生态示范区。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生态县(区)建设的经济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制定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不准审批建设三类严重污染企业,对于二类较轻的污染企业,应远离文教卫生、行政区和商住区,要合理布局。
2.2 有效治理老污染源
结合污染源普查,对市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污染状况调查,了解企业位置、性质、主要产品、产量、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排放量等,并进行分类,做好准备,为将来开发建设新城地区重点污染源治理和管理提供依据。
2.3 大力建设基础设施
十一五期间衡水市新建并运营了12座污水处理厂,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一座污水处理厂,同时,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努力提高污水处理厂收水率,其中衡水市路北污水处理厂收水率达到了8万吨/年。另外,桃城区滏东、赵圈镇、景县龙华镇、故城夏庄等污水处理厂也正在积极重点推进建设。
2.4节约用水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衡水市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将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要坚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做好江河全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好生活、生产以及生态用水。要不断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污染的积极性。在城市和工业部门中逐步做到计划用水、合理用水和科学用水。废水资源化与回用有很多优点,能节约宝贵的新鲜水,缓和工业与农业及工业与城市的用水矛盾,减轻或避免长距离输水的问题。
2.5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分为两大类:(1)从水源取走所需的量,满足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后,数量有所消耗,质量有所变化,然后在另外地点回归水源;(2)取用水的位能发电、发展水运、养殖水产和水上游乐。衡水市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多地表现在城市生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用水上。加强水源保护,防止污染物排入水源水体成为改善城市自来水水质的根本途径。有必要在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法规、市政排污设施建设与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工程治理措施。近年衡水市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该地区水污染发展趋势,但该地区面临的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水污染治理工作。
4.水环境污染防治的意义
为了尽快提衡水市的城市污水处理率,除了必须继续开发适应衡山市市情且切实可行和高效低耗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工艺与设备外,还必须健全和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综合性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制定合理可行的产业技术经济政策,尽快解决部分污水处理收费及价格问题,加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力度。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村镇人口的不断集中,小城镇的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但绝大多数没有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缺乏必要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不仅造成小城镇本身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而且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水资源短缺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据近十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等数据统计,南方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而北方仅占19%,人均资源量还不足南方的1/5。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由于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著,无论生活、农业、工业、还是第三产业,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解决衡水市水资源短缺现状,对衡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秀娟.环境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白云龙.甘肃省水污染防治的现状及对策[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6,3.
[3]胡占晶.谈污水污染防治战略与技术发展趋势[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11.
1.重金属污染已成为我国的重大环境问题
1.1污染的分类和现状,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成了重点
在环境污染中,按照不同的方式分类,大体可以分类为以下几种:首先按照环境要素分类 :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然后按属性分:显性污染、隐性污染。再次按人类活动范围分为:工业环境、城市环境、农业环境的污染。最后按造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类为:化学、生物、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电磁波污染等)固体废物、液体废物、能源等污染。
很多区域影响水质的重金属较多,区域性水质根据文化和地质条件的不同,从而导致了水质酸碱、水体氧化特点和特征的不同。然而不同区域的经济不同,工业废水排放量也就不同等等,因此,重金属污染也就不相同。由于区域性水环境直接关系到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等问题,所以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成了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
1.2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影响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流域性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使得饮用水安全问题堪比担忧,更是直接导致流域水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就拿湘江流域的重金偎污染为例,到2010年底,湘江污染已对流域40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长沙市为中心, 2007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仅6.09% ,并且上游的人口密集,很多地段饮水安全问题并不乐观,污染也十分严重,重金属污染直接导致了水生态流域和其他系统环境的生态平衡;不仅如此,很多名贵的鱼类品种也已经不再常见;包括土壤、农田及其作物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后果。众所周知,很多重金属危害物质都是不可分解的,日积月累通过各种途径的化学性反应,最终危害的都是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近几年,癌症的病发率大幅度上升,我们也已经不在是“绿色食品”。
由上可见 ,当前流域性水环境重金属污染问题成了现代凸显的环境问题。对于我们而言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是一个长期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的问题。针对每一个流域进行点线面的源头控制,用正确的路线和程序进行技术性指导并严格的监管,这样在长期的日积月累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2 流域水环境金属污染来源与原因分析
以上也提到由于区域、土壤、水质酸碱、水体氧化、工业废水排放不同,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重金属的成分也会不同。污染的后果已经一目了然,针对不同的流域水环境污染来源,给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和对策。
比如:处于中国中部的最大的淡水湖西都阳湖,受到西德兴铜矿开采的影响,比正常的土壤明显的增高了很多Pb、Zn、Hg、er等,这些水域的重金属可伴随着水体的活跃而稀释出来,最终变成了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湖水。以Z n 、 P b 、 C u 、 C r 这些有害物质最为严重。[1]
还有很多区域笔者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结以上,现行的地血水环境质量标准是以总Zn、总Cd、总Pb的浓度(:ng /)L来进行分类的,然而造成水体污染的重金属形态多种多样,还有重金属的总量转化和重金属的迁移转化,一些捡了“芝麻”丢“西瓜”的规划做出了总结。可见 ,纠正观念、端正技术路线是何等迫切![2]
3.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分析
3.1改善生态环境。
很多地方可以相对的进行生态恢复,对已经破坏的土地进行重建等。从而减少了地质对流域的影响,也减少了水土流失。大力推广和支持多种树、植被,并对沉淀固体漂浮物进去处理。
3.2对“重点”重金属流域实施加强源头预防,推进末端治理
首先我们已经对生态重建进行有效的分析,因此我们现在要从源头寻找原因,不仅需要治标还需要治本。运用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作用,把有害物质转化成无公害可用物质,从源头上减少污染。长期以来,流域内很多工业技术相对落后,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的低下,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造成了无法处置的现象。对于这些堆积如山的垃圾,我们要解决生产时造成的有害物质,就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其污染成分有效的分解并提高清洁水平。
再次就是提高污泥的PH值,达到无公害为目的,实现污泥的资源性的转化。地下水的的整治处理是进一步处理重金属污染的进一步延伸。原位处理法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的热点,它既可以降低费用,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骚扰,并不断的升级改造,最后达到成熟的技术,对水进行再生利用。
3.3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萌芽隐患。
落实环境保护问题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对那些为了个人利益,改革不到到位的企业,要严惩不贷;对于行为恶劣的企业甚至要进行关闭。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放弃对区域水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对水源产业工厂,要及时发现隐患并上报有关监管部门。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产业工厂的环保评定,并验收企业,争取在萌芽时期就发现问题;尤其是要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一次大检查,对那些集中的重点区域和重点的行业要给明确的条文规定。
3.4有次序推进重金属在线检测,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预警体系。
很多时候随着则地壳的运动,河流位置也会变动,进而河流水质也会醉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不同不停的发生变化;目前我国建立了许多水质自行检测站,自此经检测水污染,可是效果并不是很显著。所以这更需要对重金属自动检测系统进行改革和升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部门对河流域的质量进行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对安全警报过了警戒线的情况,能够更直观的看到超标有害物质,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告和,及时请求相关的部门对其进行处理和预防。
3.5建立和完善开发环境管理体系
要坚持轻开发、重保护、少开发、多治理的原则。比如矿业需要有关六个系统体系才能联系起来,(首先是矿业开发环境管理目标规划系统,然后是环境计划子系统,再次是矿业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子系统,接着是矿业开发环境审核评议系统,在接着是矿业开发环境监测和环境模拟仿真预测系统、矿业开发环境治理恢复系统,最后一个是矿业开发环境信息系统;这一系列系统是密不可分的,相互监督的[3]。所以我国也有必要借鉴和完善这一系列完善监管体系。
总结:流域性水环境重金属污染在我国是一个需要策划和探讨的重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艰巨而长远的任务,要想让流域性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解决;就必须加大对相关产业和工厂的控制和管理;用源头抓起的理念防患于未然;区分属性污染,成立严格的政府体系系统,合理开采;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早预防。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X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087-05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也凸显出来,近年来各种水环境污染事件呈现出频繁爆发的态势,水环境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水环境监测在人类防治环境污染,解决现存的或潜在的水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作为从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咸宁市,河流水系十分发达,水库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咸宁市水环境安全也面临着巨大压力。进入21世纪,咸宁市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存在不断恶化的趋势,已经敲响了水环境安全的警钟。如果不能引起重视,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若干年后必将为水资源的破坏和水污染治理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本研究着重分析评价咸宁市水环境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变化趋势,提出防治对策措施。
2 咸宁市水环境概况
咸宁市地处华中腹地,通称“鄂南”,东临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地跨东经133°31′~144°58′,北纬29°02′~30°18′,属江汉平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带,为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咸宁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自然面积9861km2,其中山区27.8%,丘陵占55.8%,平原占16.4%属江汉平原向江南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从总体上看,有“七山一水”的优势,既具有山区经济的特点,同时又具有非山区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全境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平原,盆地,湖泊和大高山,全区地势南高北低。咸宁市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面积在33.3hm2以上的19处,主要有西凉湖、斧头湖、黄盖湖、大岩湖、密泉湖,分布于沿江平原地区属地壳沉降、洼地积水而成。根据2003年统计手册,咸宁市共有各类大中小型水库505座,其中大型水库4座,即淦河的南川水库,陆水支流青山河的青山水库,长江支流陆水河的陆水水库,嘉鱼县的三湖连江水库。全市中型水库18座,其中通城县境内有云溪、百丈潭、左港、东冲、阁壁、龙潭6座,崇阳县境内有台山、石壁、香山、杨林桥4座,赤壁市境内有松柏湖、黄沙、双石3座,嘉鱼县境内的有渗子湖1座,通山县境内有石门、雨山、石门塘3座,咸安区有四门楼1座。
3 数据来源
3.1 数据来源
数据取自咸宁市环境监测站2009年提供的2001年至2008年全市各主要监测点的实测数据。其中2008年监测数据较详实,共43个采样点,包括有1月份、3月份、5月份、7月份
、9月份和11月份的监测数据,取各月份的平均值。[2]
3.2 监测采样点的分布
(1)陆水河,L1通城段新塔槔;L2湛家湾;L3肖岭106大桥;L4浮溪桥;L5崇阳县造纸厂排污口上游500m;L6洪下;L7赤壁黄龙渡口;L8嘉鱼陆溪口。
(2)淦河,G1一号桥;G2商业城;G3红桥;G4橡皮坝;G5麻纺厂;G6西河桥;G7107国道。
(3)通羊河,T1土桥;T2徐家湾;T3管家。
(4)厦铺河,X1翠屏;X2厦铺桥;X3新桥。
(5)横石河,H1刘家岭;H2横石桥;H3富有桥。
(6)洪港河,K1杨林;K2洪港桥。
(7)湖泊,A1斧头湖湖心;A2西凉湖湖心;A3白湖;A4小湖;A5梅湖。
(8)水库,B1-1陆水湖主坝;B1-2陆水湖副坝;B1-3陆水湖-猪婆湖;B1-4陆水湖-蒲纺;B2-1富水水库大坝;B2-2富水水库-礼湖;B3云中湖;B4百丈潭水库;B5南川水库;B6鸣水泉水库;B7四门楼水库;B8青山水库。(采样点分布见图1)
图1 2008年咸宁市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分布图
4 评价方法
4.1 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数学变换方法[3,4],它把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换成另一组不相关的变量,这些新的变量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在数学变换中保持变量的总方差不变,使第一个变量具有最大方差,称为第一主成分,第二个变量的方差次大,并和第一个变量不相关,称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最后一个主成分方差最小,且与此前的主成分都不相关 。根据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可以把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归纳如下 。
(1)为排除量纲和数量级的不同,首先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x*ij=(xij-xi)/σi(i=1,2,3…p;j=1,2,3…p);式中,xxj为第i个指标第j监测点的原始数据;xi和σi分别为第i个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
(2)根据标准化数据表(x*xj)n×p,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rij)n×n;其中,rij=1n∑nk=1(xki-xi)(xkj-xi)/σiσj。
(3)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根据特征方程|λI-R|=0,求出特征值λi(i=1,2,3…p),并使其按大小顺序排列,然后分别求出对应于特征值 的特征向量ui(i=1,2,3…p),要求||ui||=1,∑pj=1uy,即表示向量ui的第j个分量。
(4)计算主成分zi贡献率ei=λi/∑pk=1λk和累计贡献率lm=∑ik=1λi/∑pk=1λk,一般取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特征值λ1,λ2,λ3…λi所对应的第1、第2,…,第m个主成分。
(5)综合分析:将各待评断面的标准化数据分别代人各主成分的表达式中,便计算得到断面的各主成分得分值Fi(i=1,2,…m),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ei为权重,求和,即得到各断面的综合评价得分F=∑mi=1ei×Fk。
4.2 指标选取与地表水分级评价标准
咸宁市地表水质量监测,对主要河段断面和湖库共进行了22个指标的测定[4]。水质综合评价通常选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 )、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作为评价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评价等级[5],表1把地表水分为5个等级,即评价集为V={Ⅰ,Ⅱ,Ⅲ,Ⅳ,Ⅴ};地表水环境质量分为:优、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个等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表1 地表水分级评价标准
单位:mg/L
等级CODMnNH3-NTPTN
Ⅰ2.00.150.020.2
Ⅱ4.00.50.10.5
Ⅲ6.01.00.21.0
Ⅳ10.01.50.31.5
Ⅴ15.02.00.42.0
5 结果与分析
5.1 地表水质总体现状
采用上述评价方法,对咸宁市各监测断面的采样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采样点的水质评价结果(图1)。从主要河流监测断面2008年的水质情况来看,大多数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其中山区河流上游河段水质尚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然而,也有部分河段水质严重恶化。陆水河上游通城段新塔槔、湛家湾监测断面为Ⅳ类水质,化学需氧量超标。赤壁段黄龙渡口监测断面为Ⅴ类水质,总氮、总磷超标。通羊河管家监测断面中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和洪港河杨林监测断面中高锰酸盐指数(CODMn)、色度监测结果达到Ⅳ类标准,超出要求。评价结果表明,咸宁市地表水中河流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水质范围,全市河流水质总体较好,但部分河段遭受污染,污染河段主要集中在各县市城区下游,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氧、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而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的含量很低甚至基本没有。主要污染源为造纸、麻纺、化工等工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固体垃圾等。咸宁市地表水体中,湖泊和水库占有较大比重,是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地。对主要湖库采样点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全市各大小湖库水质总体较好,除个别水库外,均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全市各大小湖库中,水质状况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百丈潭水库为河流上游区河流发源地,按功能区划要求应为Ⅱ类水质,但实际上,水库库心总磷、铅监测结果目前仅符合Ⅳ类水体水质要求,因水库网箱养鱼使库区水质已趋于富营养化。河流中游区的陆水湖因承接上游城镇排污来水,总磷、溶解氧、总氮有时略有超标,监测数据表明陆水湖地表水水质已有富营养化趋势。河流下游区的白湖、小湖和梅湖受生活污水污染,有时采样监测氨氮分析结果出现超标现象,不符合水环境区划要求。富水水库氨氮和总磷在监测时出现超标,水体功能已逐步由Ⅱ类转化为Ⅲ类。西凉湖、斧头湖等大中型湖泊受到工农业污水及生活污水污染,有富营养化趋势。云中湖区处九宫风景区,受库区周边各大小宾馆、酒店等生活污水影响,总磷监测数据超标,库区水体水质已趋于富营养化。
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空间格局
咸宁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区地形,中部为丘陵盆地,北部为滨江平原和低丘岗地。由于地形的限制,人口和城镇多分布在地势较低平的中部山间盆地和北部沿江平原地带,从而导致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主要集中于中下游河段。另一方面,根据咸宁市水利局多年数据分析,全市降水量地域分布总体上是南部山区大于北部丘陵平原区,由南至北逐渐减少。山区为河流发源地,水流流速快,更新自净能力强,中下游河段、水库和湖泊为水流接纳区,流速低,水体更新缓慢。从咸宁市各类水质地表水空间分布形势来看,河流上游区河段和水库水质总体较好,而中下游区河段和湖库水质相对变差。这一空间上的差异是与咸宁市的地形、水系及人口分布特点相一致的。
从表2中,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的水库基本分布在河流上游区,河流中游和下游区的湖泊和水库水质均能达到Ⅲ类标准。上游区水库中,百丈潭水库08年水质恶化明显,总磷、铅超标,已降为Ⅳ类水质,主要由于近年来水域发展网箱养殖造成,如能及时拆除养殖网箱并采取水体更换措施,即可恢复到原有状态。中下游区水库和湖泊的水质虽然尚能维持在Ⅲ类标准范围,但随时存在污染物超标和水质恶化的风险。这类水库和湖泊水质受周边城镇生产和生活污水的影响较大,由于水体面积和储蓄量较大,自净能力较强而尚能维持目前水平,但监测数据显示,总氮、总磷、氨氮为经常性超标项。因此,对于中下游区水库和湖泊目前水质状况的维持,任务十分艰巨,需要从全流域出发进行综合防治。
表2 咸宁市湖库水质空间分布格局
湖库名称所属区域水域类别水质类别超标项目
云中湖河流上游区中山人工湖Ⅱ类总磷
百丈潭小型山区水库Ⅳ类总磷、铅
南川水库中型山区水库Ⅱ类
鸣水泉水库小型山区水库Ⅱ类
四门楼水库中型山区水库Ⅱ类
陆水湖河流中游区大型丘陵水库Ⅲ类总氮、总磷
富水水库大型丘陵水库Ⅲ类氨氮和总磷
斧头湖河流下游区大型平原湖泊Ⅲ类
西凉湖大型平原湖泊Ⅲ类
白湖中型平原湖泊Ⅲ类氨氮
小湖小型平原湖泊Ⅲ类氨氮
梅湖中型平原湖泊Ⅲ类氨氮
5.3 地表水环境质量动态变化
通过对全市2001年以来各类水质河段进行统计,从历年来河流水质的变化来看,Ⅲ类水质河段占总河段比例最高,见图2。
图2 咸宁市2001~2008年河流水质动态变化
图3 咸宁市近年来所有监测点各类水质出现频率
从图2中可以看出,自2001年以来,全市各河流河段水质有不断向Ⅲ类标准靠拢的趋势。2001年~2003年,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的河段尚占有较明显的比例,尤其是2003年这一比例更为突出。反映出2003年是一个特殊年份,因“非典”影响人员物资的流动,使流域内的工业生产和生活受到限制,相对正常年份污染排放较少。而2004年Ⅳ类水质河段比重有所增加,全市河流水质趋于恶化,反映出“非典”过后,积压的市场需求得到释放,工农业生产超常规模扩大,使污水量显著增加并集中排放,从而导致这一结果。随后的年份,Ⅲ类水质河段比例不断增大,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向中心镇和中心村集中,生活污水集中排放导致原有Ⅱ类水质河段变为Ⅲ类水质河段,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心城污水净化厂的建设和投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造纸、麻纺、化工污废水的处理,从而减少了污水排放,使原来的Ⅳ类水质河段转变成了Ⅲ类水质河段。
从全市各监测点水质评价结果的统计情况来看,所有采样点中Ⅲ类水质所占比例也是随时间发展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见图3。Ⅱ类水质地表水体(湖库、河流)趋于减少,主要是由于城镇化使人口集中,另外一些水库承包养鱼等过度开发行为也使原来Ⅱ类水质恶化。城镇化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社会经济现象,因此咸宁市地表水环境能否维持现状水平仍然面临巨大压力。
Ⅳ类水质水体趋于较少,说明部分主城区水污染治理有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加速,现有净化设施的净化能力仍将面临考验。
6 水污染防治对策
6.1 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
咸宁市各区县内目前已建成多处污水处理厂,取到一定成效。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是治理点源污染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加快兴建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逐步提高污水处理率,力争污水全部净化处理。
6.2 提倡使用不含磷洗涤剂,采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处理
通过对咸宁市地表水系富营养化调查,显示陆水河、富水河段的磷主要来自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根据专家分析地面水磷的来源及比例,认为地面水中的磷,1/3左右来源于家庭洗涤剂,1/3左右来源于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浸出物。由此可以认为磷的主要来源是含磷洗涤剂和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浸出物[4]。因此,大力提高城市居民环保素质,提倡全面禁用含磷洗涤剂,采用生活垃圾袋装化和统一填埋,是达到控制总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6.3在周边城镇大力推广生物净化技术
城镇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和氨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也是导致今后地表水不断恶化的长期因素。上述污染物的治理适宜采用生物净化措施,对主城区以外的城镇而言可以大大节约治理成本。生物净化措施的一种运用方式是,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到几处人工开挖的净化水塘,在水塘中可任由水浮莲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水生植物可极大程度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使污水得到净化,然后将净化后的水经出水口排入河道。这种方式的成本较低,主要是一段时间后清塘人工的费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6.4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水体的自净能力取决于水量、流速和水生生物的丰富程度,其中水生生物对水体污染的净化作用最为显著。咸宁市两大湖泊――斧头湖和西凉湖目前均保持Ⅲ类以上水质,主要因为两湖均为浅草型湖泊,水草盈湖,鱼虾丰富,所以极大程度地吸收净化了来自上游的污染物。目前,各县市城区均位于主要河流两岸,尽管有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但其能力仍然有限,仍有大量污水进入河道。因此,发挥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尤其重要。因此,应加大对河流湖泊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制定严格有效地保护措施,包括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如禁止非法渔业,定期人工放鱼苗(鳙鱼)等。
6.5 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调整工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继续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合理确定主要水污染物削减指标,核定重点排污口分布,合理调整水域的纳污负荷,将污染负荷引入环境容量较大的水体。
6.6 制订水污染防治规划,做好水污染防治
目前,要根据咸宁市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人口增长、环境容量、水体功能及治理情况等因素,制订水污染防治规划;同时加强水质监测、污染源调查及水质评价工作,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并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咸宁市水系水资源保护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生态建设和经济开发同步的原则。既要保护好咸宁市水系水资源环境,又能合理地、有效地、有步骤地发展咸宁经济,结合我市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我市特色经济;坚持新污染源控制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对污染严重,暂时又无措施治理的,采取关闭和取缔等措施;坚持资源开发与控制损害相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6]。
参考文献:
[1] 刘鸿亮.中国水环境预测与对策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社,1988.
[2] 湖北省咸宁市环境监测站.咸宁市环境质量状况(2002年~2008年)[G].
[3] 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65~289.
[4] 万金保,曾海燕,朱邦辉.主成分分析法在乐安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6):104~1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6] 张丰如,吴馥萍,郭远凯.梅江水系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防治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2004,22(6):33~36.
On Dynamic Change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in Xianning City
Tang Yaqian,Zhong Xuebin,Hao Hanzhou,Hu Guanguan, Wu Jiajia, Li Hui
(Department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Xianning College, Xianning, Hubei
437100, China)
中图分类号:U443.15 文献标识码:A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大幅增加,畜禽养殖总量不断扩大,农村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垃圾的无序排放,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广州市加大对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力度,在污水治理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效益。但农村水环境保护涉及的面较宽,农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逐步加剧,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剧,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农村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凸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需要从政策角度来保障水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果。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的同时,需制定相关的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政策,做到持续有效改善农村水环境,保障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 广州市农村地区水环境现状及其治理措施
1.1 广州市农村地区基本现状调查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全市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过境客水资源量1860.24亿立方米,为本地水资源总量的23倍。
根据广州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2006年广州市农村住户人口316.59万人,其中常住户人口233.57万人,集体户人口82.41万人。
2010年,广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2,676元,比上年增长12.7%,连续5年超过两位数增长,并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上年的2.58∶1缩小到2.49∶1。
1.2 广州市农村水环境现状及其评价
广州市农村水环境受到污染较严重,其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乡镇工业迅速崛起,其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导致水质状况直线下降,随着广州市水环境治理的投入加大,总体水环境质量在好转,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011年2月的《广州市环境状况公众评价年度调查报告》显示水环境污染为公众认为最为严重的污染。
广州市农村水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居民生活污水污染、居民生活垃圾污染、禽畜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和乡镇企业工业污染。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广州市农村水环境污染源及
其排放情况表[3]
许多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达标处理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向河沟、水库和农田,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环境。大量杂乱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又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了二次污染。
2 广州市农村地区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政策建议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虽然我国已颁布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整体而言农村环境保护体系不完善,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针对广州市农村水环境的现状及特点,制定因地制宜的条文政策。
2.1 成立由广州市政府牵头,环保、水利、财政、农业、卫生、发改委、国土、建设等部门参加的环境保护小组,负责具体工程的协调、整合、配套资金落实等工作,科学地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制定农村水环境保护规划。
2.2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在环境管理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止新污染源产生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有效的执行对于抑制污染的增长速度和蔓延程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2.3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大环境执法监督的力度,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环境。农业部门要狠抓农业投入的管理,杜绝违禁的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产品在市场出现,净化农资市场,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污染源。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污染源的源头控制和水源的监测工作,建设污水沟渠和管道,禁止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河流。取缔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工业排污口,关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
2.4 坚决惩处各类违法排污行为,严格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对企业偷排、超标排放的违规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加强管理,限期治理,并要适时加大经济处罚力度。通过经济制裁使工厂企业实现合理排污,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必须严格责令关闭或停产。
2.5 设立奖励机制,对在污水处理技术上有所创新的组织和对当地农村水环境保护和宣传工作做出杰出贡献者给予奖励;对主动采用环保型设备处理生活污水的居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等。
2.6 建设农村环境保护协会,负责在村民中广泛开展旨在普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全民在心中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让每个人都能自觉地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3 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
3.1 生活污水治理
3.1.1 分散式生活污水治理工艺方案选择
在对污水处理方案进行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工艺应先进可靠,处理效果良好,保证达到排放标准;②基建投资省,能耗和运行费用低;③尽量减少占地面积;④污泥产量少且性质稳定;⑤操作运行管理简单。
各类污水分散处理工艺的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各种污水分散处理工艺的比较
四池净化系统由四个处理单元构成:污水收集池、厌氧发酵池、沉淀池、植物土壤渗滤系统。多用于处理单户家庭的生活污水,四池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具有以下优点:成本低,占地小,可美化环境,维护方便,处理效果稳定。该工艺在浙江省安吉县、诸暨市等地已得到推广应用,近几年在长沙市也已得到一定的示范和应用 。缺点在于处理负荷较小,不适合处理污染负荷较高的污水。
3.1.2 集中式生活污水治理工艺方案选择
随着环境保护地位的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数量和规模都有所增长,由此产生的实验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每天都有未经处理的实验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管网中,这些实验废水排放总量较少但随时间变化较大,水质复杂,瞬时排放浓度较高,加剧水环境污染。以下就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水污染源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旨在避免实验室废水排入地表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
1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水污染源的危害及分类
1.1实验室废水危害
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废酸废碱和有害微生物在实验室废液中经常出现,如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入城市污水管网,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分析重金属项目时,均存在着分析残液、剩余样品(有些属于浓度极高的原水、直排水)带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重金属离子(汞、镉、铅等)可以通过富集作用在人体内积聚,达到一定浓度后对人体造成伤害。分析过程中强酸强碱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地下管道造成腐蚀性危害。各种有机物毒性较大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机物进入水体后促进微生物繁殖,造成病原微生物超标;氮、磷含量过高则会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另外开展生物监测的实验室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粪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培养基,如未经适当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同样会造成严重后果。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污染治理基本上还未有效开展。尽管按化学实验室规范要求,实验室应分类配备多种残液缸,但实际操作时多数形同虚设,往往还是往下水道一倒了之,较少有实验室污染管理方面的规范要求,又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和技术规范,致使监测实验室的环境管理方面薄弱,造成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 。
1.2实验室废水分类
环境监测站化学分析室主要以地表水和工业废水检测、生物检测和环境空气和工业废气检测等实验内容为主。样品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是实验室的主要污染源,对于一些非经常性监测项目中标准溶液、标准样品、贮备试剂易出现过期、失效情况,在处理过程中也会对水产生污染。实验室废水往往是既含有无机物又含有机污染物,由于检测项目众多,废水内含有的有害成分种类复杂。根据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质,可以分为有机和无机实验室废水两大类。无机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有机废水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石油类、油脂类物质。
2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水排污现状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环境监测任务。环境监测网络已经逐步建立并完善,环境监测站一般都配备功能齐全的分析实验室,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分析实验室在为环境监测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因缺乏有效管理及技术能力所限而成为环境污染区。监测站区域分散,工作频次不均匀,而且缺乏专业监管和社会监督,往往易于被各方面所忽视。监测实验室,尤其是在城区和居民区的监测实验室大多数未专门设立废水处理系统,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因为很多实验室的下水道与居民的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其危害不可低估。在监测分析过程中产生的实验废水相对增多,废水的水质相当复杂。此类废水的排放周期不定,排放水量也无规律性,且所含污染物成分较为复杂,除含有洗涤剂及常用溶剂等有机物外,还有较多的酸碱,有毒有害的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等。随着国家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验室和环境样品分析量也越来越多,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大,对实验室的污染的预防与治理已刻不容缓。
3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实验室不同的废水,污染物组成不同,处理方法和程度也不相同,处理有一定的难度。实验室废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质,量少,间断性强,高危害,成分复杂多变。因此,处理废水往往要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或是针对性的分类处理,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所以要加强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及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制定和选取经济合理、技术成熟的污染防治措施,实验室一般废物的排放包括源头控制及合理处置两个管理环节。
3.1实验室废水排放减少措施
在环境监测化学分析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实验室废水排放减少。在分析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环境污染少的标准分析方法,使用可降解的无磷洗涤剂 ,在酸碱中和时尽量选用废酸、碱调节废液的pH,做到废物利用。在满足分析要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采样量,尽可能使用仪器分析从而减少试剂用量和采样量。对于环境质量控制标准样品管理中,控制购买暂时用不上的试剂,不要大量存放标准样品,并尽量先使用要到期的试剂。对于能回收利用的试剂尽量回收利用,尽量利用可回收的试剂。
3.2实验室废水污染防源头控制
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在注重能力建设、质量管理的同时,需要建立完备的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根据本实验室工作的特点加强实验室管理,在源头控制和治理上狠下功夫,防止实验室的水污染扩散,想方设法减少实验室污染。推行绿色化学实验是减少实验室污染的一个主要策略。要选择污染少的分析方法,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害、低污染的试剂替代毒性较强的试剂。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各实验室可以合作成立区域性的试剂调度网,选择一部分危害大,用量少,易失效试剂进入网络,实行实验室间资源共享,尽量避免大批化学试剂失效,从而节约实验成本。应发挥地区中心实验室的作用,集中部分项目,对社会开发,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相对降低实验室污染物的排放,也有利于实验室污染物的集中治理。
3.3 实验室废水处置
由于实验室从事的实验大不相同,废水的性质差异也比较大,而且污染物的组成也不尽相同。对实验室废液应该分类收集,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单位污染处理装置进行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后统一运送到特殊废品处理厂等部门处理。经过处理后产生的废液统一经污水管网送到污水处理工厂进行进一步处理达标排放,处理后得到的废渣可送到固废处理中心进行焚烧处理。
结束语
上述文章阐述了了实验室的废水污染源种类以及危害,针对我国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水排污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阐明分析实验室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污染源,应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增强实验室人员的环保意识,提出实验室废水预处理和综合处理等处理方法,避免实验室废水排入地表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2001年4月23日,位于阿联酋沙迦酋长国西70海里的波斯湾海面上,出现大面积的原油泄露污染,漂浮原油形成方圆12公里的污染区,对阿联酋“布那埃尔爵士”岛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002年11月19日,巴哈马籍油轮“威望号”满载7.7万吨燃料油,在西班牙北部海岸沉入海底,此后,威望号每年向海中泄露80吨燃油,迄今已泄露2万多吨。此次沉船事故,给西班牙带来了严重的海洋污染和经济损失,北部海岸1万多只海鸟死亡,沿海数千名渔民因为鱼业污染不能下海捕鱼,经济损失达3亿欧元。
2003年1月1日,载有7万吨燃料的土耳其船只“维基”号在英法间的多佛尔海峡撞上一艘沉船,随后在比利时水域抛锚,并开始泄露燃油。
以上情况都给人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灾难性后果,给人类敲响了环境问题的警钟。水域环境是我们的共同财富,保护水域环境,防止船舶污染,刻不容缓。
目前,在发达国家水污染正得到有效控制。但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水污染仍呈严重趋势,尤其是在中国,水污染的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水上交通活动是水域环境污染的来源之一,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有油类物质污染、有毒液体污染、包装运输的有害物质污染、生活污水污染、船舶垃圾污染、船舶对大气的污染、船舶底漆污染、船舶压载水的外来生物和病原体的污染。油类物质污染主要途径是操作排油和事故溢油两方面,操作排油是船舶上含油水、残油、残渣的排放,事故溢油是由于船舶发生搁浅、碰撞、爆炸、火灾等海损事故造成的油类泄露。有毒液体污染是从舱内排出的压载水和洗舱水、舱底水、用于清除船上漏渗的各种废旧材料、货物的应急排放。包装运输的有害物质污染是船上包装运输有害物质时,发生的包装破损、海损有害物质泄露。生活污水污染是船上清除人和动物生理所产生的废物的排放。船舶垃圾污染是船上包装用的残物、维修和保养用的废料、船员和旅客的废物。船舶其他污染是指船舶底漆污染、船舶压载水的外来生物和病原体的污染,船舶对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
造成以上几方面的污染,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船员认识不到环境污染的重大危害性,思想意识淡薄,仅图一时的方便省事和节省清污、排污费用,随意向水域倾倒、排放、抛弃残物废料,造成污染。客观原因主要是船舶发生搁浅、碰撞、爆炸、火灾等海损事故造成的油类泄露或技术上的清污能力和设备跟不上。
防止和减少污染的措施,主要有防止和减少船舶油类物质污染,限制船上油水混合物的形成,主要是禁止用燃油舱装压载水,在油船上设足够的专用压载舱,在油水混合物不可避免的地方,提供油水分离措施,分离船舶机舱处所的含油污水、油船污水舱的含油污水,处理以后,水可以排入海中,而油可以在船上处理或排到岸上接收设备处理。通过对船舶结构的指标要求,在万-发生搁浅或碰撞等事故的情况下,使污染减至最小,比如发生搁浅或碰撞的情况下,对油船的残存能力限制,油船货舱的尺度限制,专用压载舱的保护位置,以便在发生搁浅或碰撞时,为油船的货舱提供保护, 油类不能在首尖舱装载, 对新造油船要求具有双壳船体,对现有油船逐步淘汰, 要求船舶备有《船上油污应急计划》。设置排油监控系统,严格控制油和水的混合物排放入海的标准,以确保排放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