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评价范文

时间:2023-08-03 09:18:3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校教学质量评价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

篇1

一、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及问卷设计

1、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在学习和借鉴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教学的自身特点而构建的,见表1。

高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由两层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为高校教学质量,二级指标由教学态度、讲解清晰性、重难点把握、内容更新、知识扩展、教学手段、教学进度、理论联系实际8个二级指标构成。

2、高校教学质量评价调查问卷

本研究的问卷包括指导语、问题与答案、致谢三部分,其中问题与答案是本问卷的主体,这一部分主要包括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相关内容、学生基本信息及对教师教学的建议。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相关内容是本部分的核心内容,通过这部分的调查,可以得到学生对教师教学各个方面的评价数据。学生基本信息主要是收集被调查者的性别和专业,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收集与分析可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性别、专业特征是否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有显著性差异。设置“教师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问题主要是基于学生视角寻求教师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实证分析

由上文设计的调查问卷,分别对同一门课程不同任课教师教学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计算出各教师的教学质量指标得分均值,见表2。

请6位专家对各指标进行重要性比较,采用层次分析法,最终计算得到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00、0.150、0.165、0.110、0.135、0.120、0.125、0.095,采用加权求和法M1=■w2iM2i

其中M1、M2i分别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得分,w2i则为二级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得到被调查的4教师教学质量得分分别为3.998、4.439、4.770、3.815,转换为百分制分别为79.96、88.79、95.34、76.31,因此4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师3、教师2、教师1、教师4。

三、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中的问题“教师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进行汇总,可得到高校教师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教育硬件条件仍欠缺

随着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高校扩招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教育教学的硬件资源的分配短缺是较为棘手的问题。原本一个大学班级30-40个人的规模已经不足以满足现状,60多人的大学班级已经逐渐向初高中的班级规模靠拢,但师资物资力量却不能很好地满足,甚至说满足平均水平都很吃力。部分高校一方面为了广收生源大力投资门面建设,而内部实际对生源的实际需求以及未来发挥的空间的满足度却越来越低。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投影仪及电脑软硬件等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很好地给学生带来最新的社会教学体验,更不能很好地在思想上促进学生进步,不能为学生的进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高校教师个人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高校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地方,同时对教导者――高校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这里的素质其实不仅仅指学历方面,许多高校在教师应聘的门槛上的设置也极高,因此高校教师学历方面不容置疑,而这里主要说明的是高校教师的行为能力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是指明灯,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学生的关注,也逐步影响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习惯和方式。以最基础的语言表达为例,教师资格证的获取需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但是仍有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在表达方面仍有欠缺,对于本地区招生的学生来说可能不是问题,但是对于全国各地的学生来说,作为通用语的普通话的硬性标准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仍是必须执行的。另外,媒体多次曝光的高校教师学生等案件,更是使心目中高大崇高的教师形象大打折扣。

3、高校教师课堂吸引力不够

大学的学习较轻松,学习的内容也较宽泛,在几十人甚至一两百人的大教室里上课,教师在讲台上的存在感实在不强,由于课时和课程要求的矛盾,甚至个别高校教师更多的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怎么翻书,如果说这种情况部分原因是不同版本的教材而使得教学内容和难度不同造成的,那么另一原因就是教师无法超脱书本的束缚,无法做到与内容相比的同样的课堂外内容的延伸。这部分的延伸往往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展现了不同于正经课堂的谈吐风度,这也往往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主要手段。寓教于乐,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在经过长时间应试教育后的大学教学更应该体现这部分教学思想。

4、高校师生关系紧密度不够

高校的师生关系较松散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点即使是著名的高等学府亦存在此问题。在教学楼、教室,师生再也不是固定的搭配的情况下,学生忙着换教室,老师忙着赶路程,许多教师和学生唯一的交流可能也就仅仅是课堂上的40多分钟,而这紧巴巴的时间大多数是授课听课的过程。除课堂时间,就连辅导员、班级导师的存在也仅仅是分配实现教学任务,传达学校教育教学指令,并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轨,也做不到真正的育人。仅从学生的角度看,这样师生关系不能构建起温馨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是消极的。

四、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提升对策

1、教育拨款落到实处,正规教学资金比例加大

很多高校的门面要求基本满足,但应尽可能加大教育教学的资金的投入比例。学生对学校教室的多媒体、投影仪、电脑软硬件、电灯等设施更新的呼声较高。语音教学课的多媒体的学生端安装也应改善。取消的超越级别的办公室的使用面积而再次用于教学,这才是对物质资源使用的尽善尽美。

2、增强高校教师的个人素质

首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在现行要求的教师普通话最低水平的基础上,加强资格审查的力度,同时逐步提高最低限制。对于老一辈的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但也必须保证能达到最低标准。在保证高校教师学历的同时,对教师的平时的言行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学校也应该定期审查。迟到早退的情况针对学生应该制止,针对教师也应更严格。另外,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不少师生间的纠纷,高校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自身师德,不以教师为身份掩盖个人私欲。以身作则,弘扬社会正气。

3、教师自身魅力的塑造,增强课堂吸引力

教师的个人魅力是推动教学活动进行的最有力的催化剂。一个人的个人魅力是由自身散发出的一种美好气质,体现着这个人的整体形象,因此教师的个人魅力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又能极大增强课堂吸引力。加强自身魅力的塑造要从细处做起,首先,丰富自己的教学生活,增加阅读,开阔眼界,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包括历史、哲学、数学、医学、经济、政治、军事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其次,积极的把自己的知识、技能、观念、意识等有利于学生接受的东西传授、表达出来,不仅是课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也应该加以拓展,才能广泛引起学生的共鸣;再次,保持良好的课堂形象,自信、大方,谈吐优雅得体,也可以抑扬顿挫,从而营造出欢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授课顺利完成,也是教师的自身形象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4、加强师生交流、改善师生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师生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目前,高校的师生关系表现并不太乐观,甚至部分是形同陌路,都有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跟自身利益相关的事谁也不感兴趣,似乎学生上课只是为了修学分、拿证书等,教师授课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评职称而已。因此,师生关系应进一步提升,课堂上,老师应该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尽量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必要时,让学生关闭或上交手机等电子产品。虽然是大学生了,但很多人还是依赖性极强,不自觉,不主动,所以教师应该从思想、行动等方面给予指导、引领。课下,也要多交流,老师可以给学生留下联系方式等,并允许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与老师联系,总之,双方及时沟通、交流,加强相互理解,从而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五、结语

本文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进行探讨,构建了高校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指出高校教师教学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建议,这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更深入研究,找出教学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基金项目:烟台大学在学生科技创新基金(130307),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13WG22)。)

【参考文献】

[1] 波、甘国华: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

[2] 韩春燕: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理念的更新研究[D].西南大学,2013.

篇2

一、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意义

目前,在人才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教学质量即培养人才的质量关乎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经过许多教师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过程并通过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来的,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是全面提高学生质量的根本保证。被称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曾提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和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有两个主要着眼点:一是评价;二是发展。因此,教学质量的评价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评价过程旨在对被评价者做出判断。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根本目的是促使教师不断地查漏补缺、不断改进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可以使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改进工作,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评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来了解教学情况,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3、加强学校对教师的绩效管理工作。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奖优罚劣提供依据,根据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在学校内部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最终为保证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高校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是通过检查和评价来实施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关键,只有客观公正地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才能进一步完善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对象虽然是教师,对学校管理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落脚点在学生身上,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具有专业基础扎实宽厚,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二、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系统而全面地反映培养目标。

2、通用性原则。评价对象是承担教学任务的所有专兼任教师,即对所有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都是适用的。因此,本研究力图剔除不同课程及专业的差别,对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景式观照,对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科学梳理,即从教学活动开始的编制教学大纲、授课计划、选择教材到备课当中教案、课件的制作,一直到课堂教学以及辅导学生、课程考试、课程总结的所有教学环节的关键点量化为评价指标,以此来考查教师的教学质量,编制出具有鲜明导向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3、科学性原则。借鉴国外有效教学理念及国内的研究成果,在对本校相关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进行广泛访谈,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归纳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每条指标的内涵进行反复推敲,各指标的表述既明确又互相联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评价标准既符合现实又客观全面,教师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要求,也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4、可操作性原则。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应符合实际,切实可行,既体现教师教学的特征又体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二是指标体系的数量适当,既能体现教师教学的过程又能抓准关节点;三是评价指标尽可能量化,以便在评价过程中操作实施。

5、动态性原则。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其评价指标必须是动态和发展的。因此,对评价结果分析、反馈利用既是一个评教周期的结束,也是下一轮评教工作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管理者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评价的效度。

三、评价主体的确定

一个完整的评价系统应该有多元化的主体参与,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然后综合不同主体的评价结果,给教师教学质量以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目前,我国高校的评价主体主要有学生、专家、同行、领导与教师自我评价。在这些信息来源中,学生评价较同事评价、教师自评和专家评价具有更好的信度和效度。

转贴于

我们是对各教学环节进行科学梳理,把其中的关键点量化为评价指标的,因此,根据此指标体系的特点,最终,我们确定了由学生评价、院系综合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的三维评价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师教学的直接感受者和收益者,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效果的直接体验者,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等感受最深,对课堂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院系领导本身是教学的直接组织者与管理者,其本身是教学专家或教学管理专家,他们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等进行更好的把握。教师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激励和自我提高的过程,是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内在机制。因此,我们确定学生评价占70%、院系综合评价占20%、教师自我评价占10%的比例。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是指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系统的收集资料、对评价对象的质量、水平、效益及其社会意义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是以特定的目标为依据的,在实践中,我们将目标具体化。而指标就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目标,它是评价的直接依据。指标体系是由各级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所构成的集合体。一般的评价指标会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会产生对某几项指标的反复使用与评价,往往会造成评价主体因角度不同,结果往往相悖的结果。而我们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学生评价侧重于教师的课堂教学,院系专家评价侧重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环节上的各关键点。这样,既覆盖全面又各有侧重,评价的结果会更具有可信度。

1、我们构建了9个考核点、21项指标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本指标体系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加上了教师的“个性品质”与“教学技能和风格”,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心理和个性特征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学质量的评价除了需要考虑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以外,还需要考虑教师教学过程中人文关怀的因素。具有人文关怀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快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总之,教学质量是在一定人文关怀条件下,教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一种效率体现。人文关怀实质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精神,

2、构建了10个考核点、21项指标的院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2)本指标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教学文件的编制与更新,因为这是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基础;二是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三是重视对一个轮次结束后课程的总结与学生的反馈,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教师自评也是由客观等级评价与主观评语评价两部分组成。

总之,以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真正做到了以评价促进教师发展,为教师发展而评价的目的。

五、评价结果的应用

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网上评价系统,学生和院系专家可以通过校园网对每位教师进行网上评教,利用信息化网络手段,可以准确、快速、高效率地采集到评价工作所需要的信息,可以使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掌握教师的教学状态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实施和教学保障的工作状态,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处于实时监控状态,以便及时决策调控。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评价结果分析、反馈利用既是教师的一个评教周期的结束,也是下一轮评教工作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管理者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评价的效度。量化结果一方面要反馈给校领导、院系负责人及教师本人;另一方面也要适当与教师的职称评聘、课酬等挂钩,以达到让教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尽快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促使教师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和教学改革上来,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魏红,申继亮.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

篇3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逐渐扩招,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社会的人才需求,高校教学质量评价需要进一步改革与优化。为此,应当立足当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分析与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从而建立一个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积极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增强。

一、教学质量评价及其作用

教学质量,指的是教学产生的结果、培养对象的素质发展水平等与主修专业、教学课程以及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相符程度。由此来看,教学质量评价是指基于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判断教学过程和教育结果是否达到预期质量要求。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能较为客观地反映高校教学水平与实力的真实情况,从中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然后以此为依据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优化教学现状。由此可以知道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有力依据,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是高校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重要手段,对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和教学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分析

(一)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不足

就目前来看,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强调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考核。这些内容固然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但是忽略了教师的教学个性、人格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多教学指标是一些表面的、易于量化的单因素评价指标,各评价指标之间缺乏互动效应的关联性,不利于从海量的评价数据中挖掘出各项评级指标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联规则。而且各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大同小异,评价指标无明显区别。这种按照统一标准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过于程式化、固定化,不能切实体现各专业的特征和教学现状,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不具备导向作用,限制了教学质量评价作用的发挥。

(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不够

新一轮高校教学改革开展以来,高校一直都非常重视教育评价调整工作,倡导实行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评价方式,力求形成一个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体系更权威、结果利用效果更好。然而实际效果却不如想象中的好。例如在学生评价中,不少学生以自己的喜好对教师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再如教师在自评过程中存在自我保护的思想,往往“报喜不报忧”,自我反思程度不够,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此外,同行评价中一些人碍于利益纠葛、人情面子,无法真实客观地进行评价,使评价流于形式。各种乱象丛生,造成教学质量评价的权威性、真实性、客观性大打折扣,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评价结果的利用率不高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反映的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就教学质量评价而言,了解教学现状、教学质量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宏观调控和自我调节提供科学依据是高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活动的主要目的。但是,由于教学评价指标的确立缺乏科学性,评价过程的权威性、真实性、客观性不够,造成评价结果无法反映真实情况,严重降低了评价结果利用率。调查发现,不少教师认为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教学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大,对自身心理的影响也不大,从侧面反映出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利用率不高的现实。

(四)教学质量评级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是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有序、高效进行的基本保障。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建立了一系列教学评价制度,如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干部同行听课制度等,但是相应的配套制度却不够完善。部分高校缺少教学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由于配套制度更新不好,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执行带来一些困难,影响了教学质量评价作用的发挥。

三、高校现状质量评价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评价工作进行的基础和依据,指导着教学评价工作。为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首要工作就是搞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既要反映静态的、易量化的教学因素,也要有各因素互动生成的动态的、难以量化的指标,如教师的主体性(创新精神、学术品格、科学精神)等,形成基本动静结合的指标体系,以符合高校教学的特殊性;2.不仅反映各专业教学的共同规律,也要体现各专业教学的个性特色,贴近各专业的实际情况;3.能够较为全面、真实、客观的反映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要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这样才能处理好评价指标的权重关系。

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后,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其中的关联规则来验证评价指标建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满足高校教学质量评价需求,方可以采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通过数据挖掘可以从大量的评价数据中提取出各项评价指标与教学质量之间的潜在关联性,科学地掌握每项评价指标对教学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缺乏广泛性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教学质量评价过程和结果权威性、真实性、客观性不足的主要原因。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应当采用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第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事物的量和质进行评价,从根本上反映教学质量的真实情况;第二,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教学质量评价贯穿于整个学期,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价链条;第三,定期评价与随机评价相结合,可以增强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

(三)提高教学评价结果利用率

在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支持下,尽可能地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评价流于形式,这是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得以利用的前提和条件。在此基础上,把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利用与教师的工作考核、职称评定、进修学习等联系起来,提高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作用。

(四)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的配套制度

为提高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执行力,除了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体系外,还应根据教育评价和教学管理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如教学信息员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加快教学评价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总之,教学质量评价在高校教学改革与教学水平提高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当针对当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中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优化高校教W质量评价工作,切实发挥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生华.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5.

篇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52-02

一、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整合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整合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三个方面的能力的高低可以直接决定学生今后成就的大小,直接体现高校的教学质量。实验教学科学的思维方法、突出的创新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都是影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整合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它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高校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能,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进而推动高校实验教学的建设、改革和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也能够真实地反应教学水平[1-2]。然而高校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还处于滞后的局面,仅停留在实验课程任务是否落实,实验教学秩序是否正常等方面[3]。因此,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当务之急是创新评价理念,改革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建立先进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使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能够为实验教师指明教学改进的方向,不断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教学水平。

二、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理念

高校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应遵循“以评促教、以评促改、重在提高”的理念,采用多元化评价模式,使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充分发挥检验实验教学效果、发现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并改进实验教学措施的作用。

在实验教学质量中,过程质量决定了结果质量,因此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应从结果质量评价转变为过程质量评价,而实验教学过程质量应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能力、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质量。

(二)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式

教学质量评价可以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以学生评价、学院督导及学院教学考评小组评价多种方式进行。

1.学院督导及教学考评小组评价。学院督导及学院教学考评小组主要对实验教师的教学态度、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行评价。一方面,学院督导及学院教学考评小组通过深入实验课堂听课或与学生座谈,得到相关信息。对实验课程教学中,每位教师在说明实验目标、组织课程结构、强调实验所用的相关原理、方法、技术、概念等方面给予公正、准确的评价。另一方面,学院督导及学院教学考评小组对实验教学基本文件进行定期检查,对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日历、实验教案、实验报告的批阅情况等进行评价,让被评价教师能够获得有价值的、专业性的反馈,进而改进实验教学。

2.学生评价。学生主要对实验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实验教学水平作出评价。学生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与学生座谈的方式,每学期集中安排一至二次,评价时间可以安排在期中和期末。通过学生评价的结果,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实验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学生在实验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需求,并能够及早调整实验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和综合满意度。

3.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在进行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工作态度等方面引导与培养。为了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要关注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对教学质量评价指标,除了包含实验课堂教学表现、实验教学方式等基本指标外,还应该包含实验课程之外的创新训练等方面的指标。

(三)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分为学院督导及学院教学考评小组评价指标体系与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两部分。

1.学院督导及教学考评小组评价指标体系

(1)实验课程按规定提交实验计划情况(10分)。按规定提交实验计划:10分;临时安排实验课程:5分。

(2)实验时间安排情况(10分)。时间安排合理:9―10分;时间安排较为合理:7―8分;时间安排基本合理:6分;时间安排不合理,突击做实验:0―5分。

(3)提前安排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情况(10分)。能够提前安排预习:10分;不能提前安排预习:5分。

(4)实验内容与要求讲解情况(15分)。能清晰详细讲解实验内容与要求:12―15分;基本讲清实验内容与要求:10―11分;只做投影不讲解:0―9分。

(5)实验内容安排情况(15分)。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60%以上:12―15分;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50%―60%:10―11分;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低于50%:0―9分。

(6)实验指导情况(15分)。认真指导并能迅速解答实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12―15分;指导较为认真并能解答实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10―11分;基本能解答学生实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6―10分;不能解答:0―5分。

(7)实验报告批改情况(15分)。全部批改并详细给出意见:12―15分;全部批改只给成绩:10―11分;部分批改:0―9分。

(8)未做完实验的是否有补救措施(10分)。对于未做完实验的学生统一安排补做时间(9―10分);自行安排重做时间并向教师提交实验结果(6―8分);不再重做(0―5分)。

(9)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发生由学校认定的教学事故,课程考核按不及格处理(按50分计)。发生一次由学校认定的教学查错,考核总成绩减20分处理。

2.学生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实验课程按规定提交实验计划情况(10分)。按规定提交实验计划:10分;临时安排实验课程:5分。

(2)实验时间安排情况(10分)。时间安排合理:10

分,时间安排较为合理:8分;时间安排基本合理:6分;时间安排不合理,突击做实验:0分。

(3)提前安排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情况(10分)。能够提前安排预习:10分;不能提前安排预习:5分。

(4)实验内容与要求讲解情况(15分)。能清晰详细讲解实验内容与要求:15分;基本讲清实验内容与要求:11分;只做投影不讲解:5分。

(5)实验内容安排情况(15分)。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60%以上:15分;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占50%―60%:11分;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低于50%:9分。

(6)实验指导情况(15分)。认真指导并能迅速解答实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15分;指导较为认真并能解答实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11分;基本能解答学生实验中存在的所有问题:10分;部分能解答:5分;不能解答:0分。

(7)实验报告批改情况(15分)。全部批改并详细给出意见:15分;全部批改只给成绩:11分;部分批改:9分;不批改:0分。

(8)未做完实验的是否有补救措施(10分)。对于未做完实验的学生统一安排补做时间(10分);自行安排重做时间并向教师提交实验结果(8分);不再重做(5分)。

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由学院教学督导、学院教学考评小组、学生代表分别以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然后按照学院教学督导评价分数占30%、学院教学考评小组评价分数占30%、学生评定分数占40%的比例计算出该教师所授实验课程的成绩。教师所授课程成绩按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划分等次。

学院应认真分析每名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为“合格”的教师,应督促其改进与提高,如果在下一次评价中,该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仍然没有明显改进,则责成其进行限期整改,学院根据整改情况提出进一步处理意见;对于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教师,暂停该教师的授课资格,责成其离开教学岗位进行学习整改,整改期满后,学院根据整改情况决定是否恢复其教学岗位。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改进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因此,在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完成后,如何合理地利用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就成为了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科学的思维方法、突出的创新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开展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整合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验教学的核心。时刻关注实验教学的目标,关注实验教学的设计,关注实验教学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实际上,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应用于改进。实验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学生评价、学院督导及学院教学考评小组评价的结果,让教师能够详细地了解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促进教师积极改善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确保有效地实现实验教学目标。随着高校对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日益重视,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会反馈于教学,对建设、改革和发展实验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玲,陈明.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黑龙江教

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5).

[2]高武.基于博弈论的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

篇5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39

目前,各大高校在行政教学管理中,教学计划的制定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价都是以决策者为中心,被管理者的评价往往只是作为一般信息的收集工作,而不是作为改进工作和参与决策的重要手段。绝大多数高校的被管理者(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依据期终的“学生评教”、“系部评教”、“督导评教”。但是,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欠科学、信息收集不全面,定性方法用得多,而定量分析用得少,以及评价结果落实不到位等原因,评价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甚至于有些学校将教师和课程的综合评价简单化为单纯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评价。而对教学产生的最终目标和实际效果更缺评价。

那么,利用陈旧机械式思维来分析教学质量评价的弊端,我们把它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设置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封闭性。

制定课程标准及人才培养方案时都是根据上级指示,依据权力意志作出决策,忽视专家、教师和学生及其他有关人士的参与。缺乏完善的宣传、咨询、反馈、监督和评价机制,从而呈现为一个封闭状态。

第二,教学授课计划高度统一性。

多年来,学校实行统一授课计划、材、学方法、统一考试等形式,这种模式有其合理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曾起过非常大的作用,但授课计划内容的高度统一容易导致课程结构呆板、教学内容陈旧,与培养具有创新性人才要求并不相符。

第三,评价分析的形式化。

对于学期末教学质量评价一直沿用了最原始的评价方法。通过“学生评教”占40%、“系部评教” 占40%、“督导评教” 占20%的比例,得到最终结果一排序就能得到一个所谓的教学质量评价,似乎有些欠科学甚至于太过于形式化了。因为一个分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否让教师本人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能否使得教学方法有所改进,能否对教学内容有所提高,都不能。这很大程度上是单纯地对教师本人做出了评价,那这有何意义?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引导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针对以上的弊端,我们来初步分析如何去除这些弊端。

第一,一份好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如何评价的?就是要看依据这份方案培养的人才能否胜任他目前的工作;依据这份方案培养的人才有多少比例是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即对教学产生的最终效果做一个跟踪调查,调查的最后数据才能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之一。

第二,制定一份授课计划要与时俱进,且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来制定,可以有个综合标准,在此标准上针对学生的基础、专业需求及未来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授课计划。

第三,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分为学生评价、系部评教、督导评教三个模块,每个模块自成体系,同时运行,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每一个一级指标又分为几个二级指标并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如学生评价指标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容包括十大项:师德师品、教学态度、教书育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考查、实验实训、教学能力等。

现行评价体系尚存在以下不足:

①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②对产生的评价数据的处理缺乏科学的统计分析(目前仍停留在取平均值的统计上),没能实际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未能将当年的评价结果与历年的结果进行比较。

③未能将历年教师课堂教学过程评教与教学成效的评价联系起来。

④被评价者只知道最后的评价结果,对每个指标的具体情况难以知晓。

⑤分层教学班级未能进行网上评教。

⑥三个模块评教结果如何进行终评?

⑦评价结果如何去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

研究方法:

第一,学生评教方面。

通过召开学生调查座谈会,进一步做好评价前的学生组织动员工作,在评价结果出来之前,针对容易产生误差的因素加以克服。学生评教表由10项指标组成,分别是“师德师品、教学态度、教书育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外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考查、实验实训、教学能力”。每个指标采用10分制,由此构成学生评教表。

第二,系部评教方面。

通过召开系部教师代表座谈会,进一步做好评价前的教师动员工作,在评价结果出来之前,针对容易产生误差的因素加以克服。系部评教表由10项指标组成,分别是“钻研课程理论与备课、讲课与管教管导、布置与批改作业、职业道德教育、课外辅导、学生成绩与技能考核、教研活动、科研、课程教学条件和教学文件建设、特色与创新。”每个指标采用10分制,由此构成系部评教表。

第三,督导评教方面。

通过督导平时听课的“听课表”得到一定的数据,另再根据督导评价表进行评价。每张督导评价表有10个指标值,分别是听课评教、教学规范执行,系部教学工作,附加分等。10个指标又可分为多个二级指标,(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定二级指标)。

学生、系部、督导评教计算方法:每张评价表得出10个指标的值,然后将所有对此课程此教师评价的某一指标得分进行排序,截去最高和最低分,剩下取平均值。每一个教师最后都要得到10个指标的10个平均值,最后再相加得到评价分。

评价最终得分=学生评教得分*0.4+系部评教得分*0.4+督导评教得分*0.2

为了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

②建立教师的教学质量评语集。

③建立权重集。权重是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的重要程度。

④完善评价制度,争取加上教师对考核结果的申诉程序。

⑤研究出新的评价方法系统,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根据,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玲等.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比较研究[J].药学教育,2009,(25).

[2]马理军等.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2,(6).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80-02

教学质量评价是各高校收集教学信息,“把关”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也是教师考核、聘任、奖励的重要依据,通常由学生测评、同行测评、社会评价等几个方面构成。其中同行测评主要由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教师进行随堂听课,按照相应指标考量打分。为尽量减少个人因素,保证公平性,一般会安排几个人听一个老师的课,最后取平均分作为同行测评项的最终分数。

一、同行测评现行安排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管理部门在组织同行测评时,为方便组织,现行安排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形成一个轮式结构,如a单位的观测员测评b单位的老师,b单位的观测员测评c单位的老师……;二是先选取不同单位的观测员组成观测组,再按照既定规则确定各观测组观测的教师。两种方法最终都形成了由一个固定的观测组观测同一组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这种组织方式会在各组之间形成显著的评分差异,笔者分析这有可能是因为固定的观测组成员由于性格、专业背景等因素形成了相异的评分标准模式,被不同组观测员评价的教师得分会产生显著的差异,造成评测结果的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二、同行测评改进策略及VBA系统设计

为了尽量减少个人因素对评测造成的影响,考虑在满足一些特定条件下,采用Monte Carlo随机模拟的思想分配每个观测员观测的对象,保证每两个观测员所评测的教师都不完全一样,任何两个教师完全被相同的观测员评测的概率也极低。只是这种安排方式工作量极大,对于一次安排几百名教师的观测任务,手工操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考虑采用编制程序系统的方法实现教学评价任务的分配。VBA是一种宏语言,主要用来扩展Windows的应用程序功能。由于其可以直接应用Office套装软件的各项强大功能,因此笔者考虑充分发挥Excel对数据处理的优势,运用VBA编程构造一个教学评价任务随机分配的系统。

1.同行评测安排的基本原则。根据工作经验,为了保证测评的客观性、公正性,在进行教学评价任务安排时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每个教师被评测的次数及每个观测员观测的人次都应该是限定的;观测员不能评测自己相同单位的教师;两个观测员不能相互评测;观测员不能评测和自己关系特殊的教师等。

2.数据结构与算法描述。首先对教学单位报上来的数据首先进行预处理。观测员信息应该包括单位、教职工编号、姓名等信息,教师除包括上述信息外,还应该含有教学类型(理论、实训等)的信息。为处理方便可以用数字或字母等特殊字符表示单位信息,如1[2011043]张三T,其中1表示单位,[2011043]为教职工编号或是其他能够对观测员或教师身份唯一标识的编号,张三为姓名,T表示教学的某一个类型。所有的观测员放在表的第1行,教师放在A列,程序的基本思想是从第一个教师开始,依次确定每个教师的观测员。具体方法是在教师对应的行,在1和观测员数之间随机产生一个整数,表示观测员所在的列,然后判断选取的教师和观测员是否满足限制条件,如:观测员是否和教师处于同一单位,观测员已安排观测任务是否已到上限,观测员和教师是否具有特殊关系等。如果检测完限制条件没有问题,则在教师对应的行和观测员所处列的交叉单元格内置1,表示确定该教师由该观测员观测。然后判断教师是否已经确定被足够的观测员观测,如果没有,则重新产生1名观测员,进入新一轮判断,如果有,则安排下一个教师的观测员,直至结束。最后观测员―教师教学评价任务的进行形式上的整理,形成教学评价任务安排表。

[算法描述]

1.设置每个观测员观测的最大人数iMaxNum,每个教师被观测的次数iPerNum;获取所有的教师占用的excel行数iRowCount,所有的观测员占用的列数iColCount;设置永久do循环标识whileFlag为True;For i=2 To iRowCount“从第2行开始处理,依次循环;Do While whileFlag;随机产生列y;获取第i行的教师strJs,第y列对应的观测员strGcy;If单元格(i,y)已经是1 then;转cont;End if;If获取的教师和观测员在一个单位then;转cont;End if;If观测员和教师有特殊关系then;转cont;End if;If第i行教师已安排3人听课then;退出Do循环ExitDo;End if;If第y列观测员安排的人数已到最多人数限制then;转cont;End if;在第i行y列设置听课标志Cells(i,y)=1;cont:Loop;Next i。

2.数据整理。实例应用及系统改进,考虑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某学期的教学评价任务安排。需观测教师289名,拟每位教师由3名观测员观测,共需观测867人次。安排了70名观测员,则平均每个观测员应观测人数不少于12人次,不多于13人次。经系统安排,结果达到预期效果,但经多次运行发现,最后若干名教师确定观测员时系统运行耗时较多,分析发现在任务即将安排完成的时候,多数观测员的观测任务已经安排完成,名额已满,最后的教师在随机选取观测员时冲突的概率很高,在一次次试探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笔者分析,若最后几名教师不再进行随机分配观测员,而是在所有观测员中依次检查,只要满足通过条件,即确定观测员人选,由于这种安排方式只对最后几名教师使用,因此并不会影响整个任务分配的随机性。经试验,改进后的程序执行效率大为提高。实际使用的结果表明,该系统确定的教学评价任务安排方案,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人为因素在教学评价结果中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当前教学质量评价中教学评价任务安排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onte Carlo随机模拟的思想分配任务的方法,并以Excel为平台编制了任务分配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在实践中证明,本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观测员分组评价结果的显著性差异,保证了教学质量评价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张永成,王洪辉,段新国.Excel VBA在测井数据标准化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6).

[2]黄睿,马然.Excel VBA应用程序专业设计实用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杨珍,赵利娜,包苏荣.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篇7

关键词: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teaching quality;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42-02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招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使“量”的扩张与“质”的保证协调统一是高等学校始终需要平衡的问题。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而严肃的工作,教育部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

早在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强调“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据依”;“建立建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高等学校要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和认证机制”。

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

2011年,教育部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又引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意见中也强调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和高校联合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形成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开展有关基础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

为了适应新时期形势,创造性的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保证高校教学质量,使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有据可依,本论文将对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和标准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1 构建有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①使教师自身不断发展和进步。“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改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且帮助问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方法。

②使高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提高高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标准、指标等对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本身带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学校可完善教学制度,开展教学活动,推进教学改革开展,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能力学生。

③使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为正确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客观标准,通过评价结果,学校可以了解整体教学情况,教师情况和学生状态,从而有针对性的出台政策,进行管理,且评价结果为优劣奖惩提供依据,学校可有效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校教学管理的效果,实现科学管理。

④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全面、准确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是促进高校教育质量提高和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案,即落实了“质量工程”的精神,又符合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最终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构建有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①科学化原则:借鉴国内外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在调查问访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使评价标准符合现实、全面客观。②易行化原则:指标体系数量适当,尽可能使指标量化,切实可操作。③系统化原则:尽可能使评价指标全方位观照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全过程。④普遍应用原则:对所有承担教学人物的教师都适用,力图剔除不同课程及专业的差别,对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进行全景式的关照。

3 教学质量评价主体与评价指标

评价主体由专家、同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学生共同构成。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分为知识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三大部分。

知识评价由本专业专家针对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语言、板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书育人要素等进行量化评分。

过程评价是由同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完成,针对教师的素质、职责、业绩进行量化打分。素质包括教师的是的修养、工作态度等;职责包括教师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等;业绩包括教师的教科研成绩以及参加各类大赛取得的成果等等。

效果评价是由学生来完成的。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板书、迟到早退、为人师表、辅导答疑、课堂管理等要素进行量化评分。

4 教学质量评价过程

评价体系中知识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三个组成部分各占50%、30%、20%。其中,知识评价采取百分制,依据评价内容和标准,采取随机听课检查考评的方式,对指定的考评教师进行量化评分;过程评价也采取百分制,依据评价内容和标准,采取逐一监控的方式,对指定考评价是进行量化评分;效果评价,在各个专业、班级中选取思想品德优秀、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的10名学生代表,在教务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指导下,采用问卷调查评价评分方式,依据内容,对任课教师进行量化评价。

最后由教务管理部门专人汇总统计量化评分结果,依次按50%、30%和20%,折合计算出每位教师的每学期课堂质量考核总评成绩。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确保全面、科学、公正地评价教师,激发教师内在的积极性。以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能够做到以评价促进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1.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在观念应加强“以人为本”的主题思想。在高校,长期以来以科研为导向,致使教师的教学评价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价值科学、合理、可持续增值发簪;教学评价机制的运行应重视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及其主动性;教学评价标准应重视师生内在的主体价值取向、成就动机、个性、创造性等价值目标;教学评价应多关注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是广大师生员工广泛参与。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在广泛的支持和参与之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评价结果可以相互印证、结合使用、减少误差,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具权威性。因此,教学质量评价应使师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主管部门评价结合起来。

3.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要具有弹性和发展性指标。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既要注重课堂教学,又要注重师生课外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既要注重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考察,又要注重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人格等因素在教学上的体现;既要注重规范性和知识性等易于操作的指标的考察,又要重视素质性(如创新能力等)的不易操作的指标的考察。

4. 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机构。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而又繁杂的工作,必须有健全的机构保证其运作。

5.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一定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如教学检查制度、干部教师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等,还建立与之相应的配套制度,如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院系教学评估制度、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等。

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考

1.树立发展性、人本化的教学质量评价观。 “高校教师在教学事务中应当而且事实上享有相当广泛的自”[1],高校教师的工作动机来源于内在激励。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评价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形成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以调动师生自觉自愿地致力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因此,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应以发展性的评价观为指导思想,不以定性为目的,而以发展为根本目的。

2.建立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介入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教学质量是一个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关的概念,学校的教学质量活动是一个与学校所有成员有关的活动,所以,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广泛的支持和参与之上,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评估。教师、学生、院系领导、学校职能部门、毕业生、用人单位、家长等都可以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到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活动中来,形成对教学质量的多角度的审视,以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合理性。

3.建立层级结合、上下贯通的教学质量评价运行机制。由于教学质量评价涉及的因素较多,体系庞大,内容繁杂,还要受到学校各部门各项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制约,所以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必须建立一个层级结合、上下贯通、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运行机制来保证它的实现。第一,纵向的运行。层次合理、职责明确、权限分明的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是教学评价体系得以运行的基本保证,它一般由学校、院系、教研室三级评价主体组成,以院系评价为主,逐级负责,分工协作。校级教学评价的运行,重点放在涉及面较广的课程和主要教学环节上,并对全校整体教学状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院系教学质量评价重点放在教学的具体环节和直接因素上,教研室是院系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执行部门。第二,横向的运行。即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施以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评价。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要针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生源质量、师资水平、专业、课程等进行诊断性的评价,以便了解情况、协调配合、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的进行中,要对教师的课堂授课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教师育人能力、师生关系、教风学风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形成性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结束阶段,要对学校教学质量、院系教学质量、师生教与学的质量、课程、专业、教学管理水平等进行系统的终结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院校内部体制改革、重点学科建设、课程改革、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优秀教师评选、奖学金评选等各项工作密切联系起来。

4.建立动静结合、灵活多样、权重分明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反映静态的、易于操作的、便于描述的教学因素,又要看到各因素互动而生成的动态的、不易操作的、难以量化的指标(如师生关系、师生的创造性、教学艺术等)。基于高校学的特殊性,评价指标更应注重后者,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学术品格、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进行综合性的等级评价。对大学教师教学过程的要求宜粗不宜细。教学静态因素可采用标准化的指标,而动态因素宜采用模糊性指标。其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既要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又要反映教学的个性特色。所以教学质量评价决策部门在建构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师生群体、不同教学环节分别制定相应的多样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尽可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评价的对象,又要尽可能减少评价指标的数量,还要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为此就必须处理好评价标准和权重的关系。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06-01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的环节,许多专家和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体育教学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因此,本文通过对目前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剖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旨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一、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教学评价不能体现体育教育的目标目标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评价是对目标实现情况的检查、鉴定和总结,为目标的调整、改进提供反馈信息。体育教学评价应以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目的。但在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中,说是以增进健康为目标,却以一些无益于健康的体力极限指标影响了健康。目标是增强体质,掌握三基,促进体育学习,却主要以体能指标评价体育成绩,师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本非教学内容的“达标”等测试工作,体育学习的情感目标与自身进步情况被置于标准之外。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及体育自信心严重受挫。

2、评价主体不够全面

评价主体是指具备一定评价技能,能够实际参加评价活动的人。在素质教育评价中,评价的主体具有广泛性,不仅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也可以成为教育评价的主体。大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主体之一,只有从他们评价的需要出发,激发他们的动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搞好评价。目前,高校体育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自评和学生间互评还没有纳入评价中去,这就造成了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主体的不完整。

3、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标准缺乏科学性

目前,体育教学评价制度主要是以考核的形式实现,考核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由于长期受传统学科课程思想的影响,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只限定于各门孤立的分科课程,并不涉及课程之间的整合。因此,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忽视学生情感、意志、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它注重体育教学的结果,忽视体育教育。

二、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

1、评估主体是否得当

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主体一般为教师同行、领导、专家和学生。一些因素会影响同行和领导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投入,同行间的利益关系会影响评价的客观性,而且同行和领导的评价信息来源于课堂的较少。专家评价作为直观评价的范畴,是以评价者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评估方法,着眼点就放在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等方面。所以在评估实践中,大多只有学生这一评估主体。以往的研究与应用活动表明,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能为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评估之前,评估主体都应学习评估的有关知识,明确评估的目的意义,深入理解评估指标、标准的含义,学会正确的评估方法,端正评估的态度,避免心理因素的干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提高评估的信度和效度。

2、评估对象是否准确

评价的客体即主体的对象,是评价活动所指向的要把握的对象,在这一点上人们没有分歧,分歧是“这对象是什么”。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对象是教师还是课程,或是课堂教学,还可能是几者兼而有之?评价对象不同,根据评价目标设计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信息采集等必然不同。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不但要考察课堂教学评估对象是否准确,还要考虑评估对象与指标体系等的契合程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以教学要素为对象的教学评价”,评价对象应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一教学基本组织形式中的教学要素”,但现在很多学校其实是评估教师或课程,这显然偏离了评估目标。

3、评估过程是否科学、合理

主要内容有:1)对评估指标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2)对指标的权重系数、指标完备性、独立性、代表性、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及验证。3)对评估结论的可信度进行评估。要综合考虑评估主体的数量,研究表明班级规模大小与学生评价结果存在比较复杂的统计差异关系。在评价结果的处理和使用时,尤其是在总结性评估时,不可简单将各单项分相加,不可以根据学生评价的原始分简单比较。所以对评估结论的解释和使用要非常慎重。4)对评估结论进行修正。经过若干评估环节后,如果发现原来评估的误差较大,评估的过程不够科学合理,评估结论失真、不可靠,则要运用一些统计方法对评估结论进行修正。

4、评估的目的是否达到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评估的目的定位是否准确。斯塔夫比姆曾对评价的目的做过精彩的阐述:“评价的最重要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现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证明”的功能发挥得多,诊断和改进的功能发挥少,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帮助不大。二是评估的目的定位是否准确,评估的目的是否已达到。选择的目的恰当,又达到这一恰当目标的评价在评价论的研究中被称为理想的评价。评价的理想侧重于评价应达到的理想结果,是理想的评价所欲实现的理想目标,包括活动及其目标。

参考文献:

[1] 汪振兵.对学生评教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8).

[2] 宋映泉,等.评价课程还是评价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评价,2000,(3).

篇10

一、构建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高校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各项技能的有效手段,应该充分发挥它应有的教学效力,使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和锻炼,进一步理解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在分析能力、操作能力、创造性等各方面都有所收获,能基本掌握自己专业所需要的技能,待走上工作岗位之时,不显生疏,衔接顺利,能在最短时间内胜任工作。实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的质量,而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促进实验教学质量提高的手段,是对实验教学的标准性检验,是有效的衡量尺度,可以指导高校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并对实验教学的结果进行检验,对后继的教学提供可靠的帮助。

二、高校实验教学的特点

与高校的理论课教学不同,实验教学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式。首先实验课上要求的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既要讲相关的理论知识、原理,又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阐述实验的机理、应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他们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作风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就形成了实验教学多和散的特点。其次,实验教学的难度在于,在争取时间清楚地阐述理论、原理的同时,能否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课上实验的任务,教师讲课的尺度怎么掌握?再就是要考虑来自不同地区学生的实验基础不同,怎样平衡这种不均衡,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实验课的特点还包括,实验课的考核评定难度大。实验课包括课前预习、课上操作、课后完成实验报告等诸多环节,实验的考核应该综合所有因素或综合主要因素进行评定,需要实验教师在各个环节都要关注每个学生,要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各项能力指标,给出合理公正的评价,难度比较大。第三点,实验课所担负的任务重。通过实验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能运用理论知识于实践,实验课是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载体。整个实验过程,从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验原理的认识,到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仪器的操作、数据结果的处理分析、实验结论的获得等等一系列步骤,应该让学生有多方面的收益,应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学习科学家严谨认真、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学习他们周密的思维方法和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构建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在建立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必须根据实验教学的发展规律,制定一些有效的衡量指标,来反映实验教学是否从根本上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的目标要求,从而促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手段、内容、方法的改革发展。其次,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环节过程,在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中,要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审视实验教学活动的展开,全面细致地考查各个环节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给出客观准确的质量评判。科学性原则在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使得所制定的指标具有有效性和可信度,是评价体系能否发挥效力的关键问题。在指标制定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使得各项指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各自发挥测量功能,不矛盾、不重叠。指标的尺度要准确,条目清晰,具有一定的量化功能,便于测量和得出综合性的结论。

四、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是有目标、分层次的,既有导向性的目标要求,又有量化细化的具体目标要求。

1. 评价实验档案建设是否完善合理,评价实验条件与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一致。在实验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档案建设是实验教学的最基础工作,是指导实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为实验教学提供方向性的作用,必须具有合理性和可执行性。而实验教学条件是实施实验教学过程的硬性条件,在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对实验仪器设备目标设定和要求,可以为完善修正各项实验条件提供依据,促进实验教学发展。

2. 评价实验教学过程和实验教学效果。高质量的实验教学过程是实现培养计划的根本保证。这项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教师教风的评价,如师德师风、治学态度;业务能力的评价,如教学能力、实际操作技能、实验科学研究的能力等;教学质量的评价,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综合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和教学效果等。此项评价应倾向于参考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评价结果;对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的评价,如仪器设备配备的合理性、账卡物相符的情况,仪器设备完好率、使用率情况等。

篇11

一、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之一,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障。如何保证教学质量能够达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建立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督促教师在各个方面都能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课堂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学校办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课程实践和教学改革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组成结构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从评价范围上可分为微观评价和宏观评价;从评价的时间跨度可以分为时间上分为短期评价、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从评价方式可以分为体验式评价和第三者评价。这些评价各有特点,但在实际中大多数按照主客体划分。

1.体验式评价也称自主评价,是评价者结合自身的实践过程给与的评价,包括教师本人自评和受教育者学生的评价。教师自评的主要功能是系统收集教师本人的教学活动对教学质量状况的评价信息及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信息。由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学生评价最能直接的反映出教学质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信息,所以最应引起重视。

2.第三者评价也称客观评价,是评价者不掺杂个人主观因素和主观意愿因素的评价,包括同行、专家、督导、管理人员、用人单位和社会评价。他们从专业层面及管理角度对教学活动、教学材料、学习效果和学生工作实际能力、等等,不同层面的诸多方面做以规范客观评价,力求教学评价结果的信息真实反馈,全面地反映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由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为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评教质量、增强评教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建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有相应的理论依据,每个指标项目要据有相对独立、准确、完整的科学含义,力求科学、完整地内涵,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可靠性和合理。

2.客观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能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真实价值,避免评价人员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的倾向性的影响,对于全面、可靠、正确教学评价至关重要。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体系中的各项内容必须是可操作性的,也就是说,每个组成部分都可以进行实际观察、测定,或根据评价客体的表现可以得出定量或定性的数据结论。

4.开放性和多样性原则

教学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也不可能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众多复杂的教学行为也不可能用单一的标准涵盖,因此现代教学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为评价者创造宽松的环境,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掌握标准留有一定的余地,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留有广阔地创造空间。

5.反馈性原则。通过建立多方面的信息反馈机制,帮助被评价者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发现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不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劳动、创造和创新,尊重人的个性和人的自由,努力按规律办事,正确认识人的能力与知识、素质的关系;把人的能力与道德品质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尽其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评价中以人为本,能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人性的价值追求,尊重人的内在发展需求,提高其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活力,既发展了人的个性特征,又体现了教育功能的根本要求,彰显了教育的本质特征。

(二)注重评价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教学评价的主要作用有鉴定、诊断、导向、激励四个的方面,评价的精髓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评价总体思想是“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教学相长,提高质量”,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通常在实际操作时,一般都强调监督作用,侧重检查和考核,重视评价的结果和结论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评估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对评应该找出其优点所在,并总结经验,以利用座谈、讨论等形式,相互探讨、借鉴、查找不足之处的原因,“对症下药”,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建开放完备的网络评价体系平台

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为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创造了良好的评价环境。将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能够规避单一评价模式对评价结论的影响,提高教学评价的效度和信度。通过网络评价系统提供的综合分析功能,可以随时统计汇总分析测评数据、了解建议、查询评价结果等等各类综合信息。尤其是由社会各界的非官方群众组织与民间机构发起组织并实施的社会评价活动,更具有特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评价体系平台一方面能为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进行的科学决策提供坚实参考依据,保证学校的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学校办学方向;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动态地反馈给各级领导、管理部门和教师本人,使相关的单位和各任课教师可以随时查询评价者对自己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主观努力与客观的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能为教师具体改进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潜力。

[参考文献]

[1]常河山,郅庭瑾.试论教学评价的科学化[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03)

篇12

[作者简介]陈艳格(1982- ),女,河南许昌人,许昌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质量评价。(河南 许昌 46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基于校企合作混合学习模型下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2B622,主持人:郭超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85-02

高等教育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学质量问题,如何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是教育界非常关注和探究的问题,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新形势下,各高校纷纷与企事业单位及培训机构建立了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而培养高技能高水平人才需要有教学质量的保障,需要有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作为基础。但是,当前面向产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仍显得相对薄弱。文章提出应该构建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高校全体教学人员的整体水平。

一、构建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面向产业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建立面向产业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首先是教学任务中课程教师的确定,尤其是企业教师的选定。企业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但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不是很了解,授课前需对其进行教学相关培训,以适应学校的教学要求。其次是教学过程的监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控,特别是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过程的监控。由于企业大小及管理水平不同,学生到企业实习质量的监控尤为重要。许昌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要求和安排学生到有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实习,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实习实训期间,企业必须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习实训题目并配备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教学督导组及毕业设计导师应负责学生实习实训过程的督导检查工作。最后是学生的考核与评定工作。采用累加式的考核办法,不仅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还应从项目、作品中考核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学期初、中、末的教学检查制度。学期初教学检查的内容包括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学大纲、课程表等教学文件;也检查学期初教师、学生到课率及各类教学设施完好率等相关教学准备工作。中期教学检查的内容包括教学进度、教案、教师听课情况、教师教学质量及教研室活动的开展等情况。末期教学检查的内容包括课程考试(查)的相关资料提交、教师教学试卷评阅、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等。通过学校开学初教学检查、中期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开展教学工作调研,保证教学信息反馈渠道畅通。

3.面向产业的教学评价监督制度。为了更好地为企业输送人才,需校企联合,共同建立教学评价监督制度。首先成立校企结合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邀请企业界有工程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家与学院教师共同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教学督导组负责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并随时听取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与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协调,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学院成立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通过听课、专题教学调研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诸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反馈教学工作诸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每学年学院教师对其他教师和相关教学人员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活动进行综合性评价,对学校领导的领导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多种教学对象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使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和反馈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改进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教学管理监控的重点是教师教的情况、学生学的情况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监控。同时与企业共同监控的内容,也应注意从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师资建设和教学设备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监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