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品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08-03 09:18: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疗保健品市场分析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医疗保健品市场分析

篇1

一、蜂王浆冷链运输研究背景

蜂王浆作为高档医疗保健品,其组成成分相当复杂,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核糖核酸以及核苷酸、还有类似乙酰胆碱样物质,以及多种人体需要固醇类化合物和,铁、铜、钾、钠等矿物质。 蜂王浆为粘稠的浆状物,有光泽感、其颜色呈乳白色、浅黄色或微红色。营养学家认为,蜂王浆是世界上唯一可供人类直接服用的高活性成分的超级营养食品,具有改善营养、补充脑力,提高免疫力,预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品讯,预防癌症的神奇功效。但也因其特殊成分,在储藏和运输方面面临很大挑战。蜂王浆贮存需冷藏或冰冻,0℃左右储藏期为6个月,-5℃左右冷冻保存一年,-20℃以下保存两年以上。

我国蜂王浆等高档医药保健品冷链运输的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起来是相当落后的,无论是在运输条件方面还是质量控制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之处,相关部门在该领域的研究较少,且相关的国家标准也不完善,这使得整个医药保健品冷链物流过程中凸显出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制约着蜂王浆的保存和运输的发展,导致市场上经常出现变质或者失效的蜂王浆,严重损害的老年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连续出现的质量问题为人们敲响了警钟,蜂王浆的冷藏运输方式亟待解决,因此冷链运输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

在国外,冷链运输的概念最早由美国人阿尔贝特・巴尔里尔(Albert Barrier)和英国人J.A.莱迪齐(O.A.Ruddich)于1984年先后提出。“供应链包括从原材料阶段到最终用户阶段的与货物的流动与转化有关的一切活动,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增强供应链成员间的关系来整合这些活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优势”。这一定义不论从战略层面还是从运作层面都比较明确的规定了冷链运输管理的要素。在蜂王浆等医疗保健品冷链运输的研究、管理和技术方面,日本的冷藏药品的供应链系统已经初具规模,管理方式相当成熟,上游商品的供应商和分销商可实现信息共享,而且条形码技术在蜂王浆的高档用品的物流行业应用广泛,使物流中心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和专一化。再加上高效自动化的储存和拣选设备和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仓库的管理,保证物流作业高效率的同时还可降低物流成本。

二、蜂王浆冷链运输的市场分析

蜂王浆的冷链运输不同于其他大宗商品,运输量小,时间短,需要极度低温,因此运输企业需要设立专门的小商品运输工具,建立更加完善的储存运输体系。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低温。现在国内市场的物流运输呈现大杂烩状态,多元化状况下使得专一化水平较低,类似于蜂王浆、疫苗这类的要求严格低温的商品物流公司几乎为零。再者进军大宗商品物流行业的成本显然太高,因此蜂王浆冷链运输的实现方式主要可以采用以下三种。

(一)现有大型物流公司的分化。现有的物流和快递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专门分化出负责类似于蜂王浆和疫苗等商品的冷链运输分支,并严格按照其储存要求强化运输工具,完善运输流程。保证其在运输过程中不出现变质问题。

(二)资金注入高档小商品冷链物流。新的资本注入高档商品的冷链物流,开发新市场,提高运输水平,保障其运输过程的安全高效。 在技术上可以引进国外先进冷链物流技术,例如美国和日本的高效运输技术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从而激活冷链运输的市场,使其呈现标准化专业话趋势。保障蜂王浆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发展第三方蜂王浆冷链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即独立于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第三方提供物流服务,第三方冷链物流是指在从事冷链运输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从蜂王浆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因此可以将蜂王浆冷链运输的未来寄托在第三方物流的建立上。

(四)国家力量介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群体将成为社会的有一大主要群体,为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及时得到身体所需的医药和保健品,国家可以适当涉入冷链物流市场。运用国家力量短时间内扩大并完善冷链运输市场。设立相关法律程序保证冷链运输的顺利实施,从而保证蜂王浆的安全高效运输。

三、完善冷链物流相关标准和监管制度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对蜂王浆这种高档的医疗保健用品而言,国家的监管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国家的冷藏药品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针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以及相关法律不完善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和更加完善的法律监管措施,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监控体系。并制定相关管理部门直接监管,严密监测蜂王浆等冷藏医疗保健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从而保证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高效,预防因其变质而引发的各种医疗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在蜂王浆的医药品的冷链物流监督检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该明确各项标准,把工作做细、做实。在相关设备的要求上,更是殚精竭虑抓质量,保证冷藏设施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同时应该明确规定各个流程负责人,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这样当有问题发生时,可以避免相关人员互相推免,避免踢皮球现象的发生,同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还可以增加每个人的责任心,从而保证自己所负责的环节不出问题。

多管齐下,方可药到病除。冷链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将促进蜂王浆等医药保健品的顺利流通,在解决老年人身体问题的同时也将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充实和壮大。去收获一个更加健康的人生,拥抱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

参考文献:

篇2

药品运输量大要求高

关于医药产品贸易量的预测数据令人惊讶,到2013年,全球医药产品市场价值预计将超过9750亿美元。据美国康州诺瓦克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 Health)预测,2010年,全球医药产品市场的增幅为4-6%,总值将超过8250亿美元。在去年10月份公布的最新预测报告中,艾美仕将其对今后5年的医药市场预测增幅调高了1个百分点,其中,部分原因是2009年的市场需求增速超过预期增速。对于因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减少而深受打击的航空货运业来说,这些市场的动力显然并未消失。

艾美仕公司的预测分析报告考虑到了诸如全球经济衰退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因素。另外,在2010年可能发生的事件还包括美国的医疗改革、其他国家的立法和监管措施、H1N1流感的传播规模以及全球经济恢复增长的幅度等,这些事件也可能会对全球医药市场产生长远的影响。

医药品和保健品生产企业需要可靠的温度控制措施,并且能够在其整个供应链中对温控措施进行严格监测,因为其托运的每批产品的价值都可能会高达数千万美元。远程投递过程中的每个失误都可能会导致收入损失,或者,更糟糕的是,产品抵达目的地后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产品。

大陆航空公司“一物多用”

在最近几个月里,加拿大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英航全球货运航空公司、日本航空货运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相继宣布,采取冷链措施,开展与医疗保健行业有关的运空运业务。最近在菲律宾召开的冷链配送业务会议也反映出了冷链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在这次会议上,几家航空公司纷纷推介其最新推出的冷链业务。另外,还有两家美国企业公布了温控集装设备(ULD)生产计划,他们打算以低于竞争对手20%的价格对外出租这类设备。

曾在五年前宣布自己是实施系统冷链项目的首家美国航空公司的大陆航空公司称,该公司在冷链业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计划将继续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大陆航空公司的产品开发与专业销售经理Mark Mohr说:“其他承运人总算弄明白了大陆航空公司和其他一小部分承运人早就熟悉的东西,即这个领域存在许多高收益机会。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些新来者正在摆脱过去那种‘只要把货装到飞机上就万事大吉’的思维。”

大陆航空公司已与冷链市场的主要集装箱供应商――瑞典的Environtainer公司和美国的CSafe Acu Temp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由前者为其提供被动集装设备,后者提供主动集装设备。Mohr说:“大陆航空公司的ClimateSecure温控业务没有采用‘一物多用’的概念。我们主要把精力放在对产品处理要求的理解上,然后再通过我们的处理程序协助生产商和货运商制定一个针对某个具体产品的标准操作程序(SOP),这个标准操作程序必须既具有可行性,而且还要有可持续性。”

大陆航空公司是第一家拥有经Envirotainer公司授权的冷链集装设备配送站的航空公司。Mohr称,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大陆航空公司的医药产品冷链运输业务仍然在2009年取得了较高的收益。

尽管2009的医药产品运输量低于2008年,但这类货运业务的收入降幅远远低于其他业务。Mohr称,随着CSafe AcuTemp公司的主动冷藏集装箱(RKN)的到位,大陆航空公司在2010年的医药冷链运输业务将会实现增长。CSafe AcuTemp公司的主动冷藏集装箱也是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唯一批准的主动集装设备。

另据Mohr称,大陆航空公司将于2010年新开通的休斯顿-法兰克福航线和新接收的2架新型B777-200飞机也将给该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机遇。而且,它在休斯顿新建的易腐货运中心也将是促进未来增长的一个因素。

瑞士全球货运联手商

从事冷链运输业务的欧洲承运人主要有法-荷航空公司、瑞士全球货运公司和汉莎货运航空公司。这些承运人也于此前在医药运输业务中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其他承运人还包括阿联酋航空公司和北欧航空公司。

瑞士全球货运公司的产品经理Gerard Gobat说:“作为一家专业化较强的承运人,我们在不断增长的医疗产品运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瑞士全球货运公司的主要医药运输市场包括瑞典(那里有雄厚的医药生产基础)、德国、奥地利、美国和日本。此外,该公司还把目标放在了与贵重物品运输和增值服务有关的需要特别处理的业务市场。

当然,瑞士全球货运公司也不是唯一一家把目光放在中国、印度和南美等新兴温控医药运输市场的航空公司。但是,与其他航空公司和一体化承运人不同的是,该公司并不直接与医药产品生产企业打交道。Gabot说:“我们的客户是货运经营商。”因此,它的目标是与主要货运经营商建立关系,其中包括航空公司、货运商、供应商和集装箱生产商,通过与这些经营商的合作来满足医药企业的需求。Gabot称:“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很重要,只有这样,你才能对任何差错做出快速反应,实施新的业务理念,与客户开展对话。作为一家航空公司,一定不要建立太多的接触点。我们公司从总体上说是一个实施精益管理的企业。”

Gabot说,瑞士全球货运公司受理温控业务的主要是其Swiss Celsius业务部门,这项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医药行业,但也可适用于其他任何一种需要严格控制温度范围的产品的运输。

DHL看好中国医药市场

货运商也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发医药产品运输业务,其中包括德国邮政所属的DHL全球货运公司、全球物流巨头德讯公司和泛亚班拿公司。2009年6月,DHL全球货运公司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新建的一个面积为2000平方英尺的温控仓储设施中设立了其首个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物流中心。中国是全球第九大医药市场,预计在今后几年仍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DHL公司引用Datamonitor市场调研公司的预测报告称,到2011年,中国的医药市场规模将上升到全球第六位。

DHL公司称,加强冷链物流能力是与行业增长和亚太地区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相一致的。DHL全球货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Steve Huang说:“这是DHL公司为提高冷链物流质量和效率,满足医药企业、化学实验室和生产商不断增长的需要而采取的又一措施。我们相信,这项业务将会继续不断增长。”

最近几年,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行业迅速发展,其中,中国市场的潜力最大。2004年,亚太医药市场的总收入为916亿美元,到2008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18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中国医药市场的增速最快,从2004年到2008年,其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1%。由于政府计划改善其医疗保障体系,这种增长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CSafe集装箱走俏

美国的集装箱供应商CSafe公司在2009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5月,CSafe公司宣布,其主打产品――AcuTemp RNK航空货运集装箱是经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批准的唯一一种由压缩机驱动的航空货运集装箱。11月份,该公司成为首个可以在其集装箱标贴国际空运协会时间和温度敏感型医疗产品标签的集装箱生产商。新推出的时间与温度敏感标签是《国际空运协会易腐货运规则手册》(第十版)的一部分,将于2010年7月正式生效。

CSafe公司的业务开发副总裁Oliver Bootz说:“随着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温度敏感型产品运输业务的继续增长,我们认为,及早采用国际空运协会指定的标签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标明集装箱的内容物,以便于提前处理。”CSafe公司的集装箱具有冷却和加热功能,即使在零下30度和零上49度的极端气温条件下,也可以将箱内温度保持在4-25摄氏度之间。而且,这种集装箱使用成本较低,还具有环保特点。

在谈到未来航空货运市场的增长潜力时,CSafe公司的总经理Brian Kohr指出,医药冷链运输是目前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也是除活体动物运输以外赢利最高的一项业务。他说,在临床试验中,有70%的医药产品属于温度敏感型产品。而且,这个市场正在以年均6-12%的速度增长。

美国航空公司于2009年9月正式推出其首个综合性温控运输服务产品以来,对该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表示非常满意。该公司负责货运销售业务的副总裁Joe Reedy说:“我们的计划是利用我们的网络优势和服务优势开展温控运输业务。”他指出,医药和保健品运输业务有其特殊的要求,而这也正是美国航空公司的优势所在。

篇3

关键词:

老年用户 代步工具 产品设计

1.引言

随着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日益增强,“银发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指导方向。然而目前众多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未得到足够重视,其中老年人出行难的问题尤为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衰退愈发明显,老年代步工具恰好能弥补这些缺陷并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辅助伴侣,然而目前市面上大多老年代步工具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和设计缺陷。本文希望通过对老年代步工具这类产品的设计研究,探索老年人的真正需求。

2.城市老年代步工具发展的可行性

2.1我国老年人消费市场分析

2013年中国以远高出联合国传统老龄社会标准4.9%的人口老年化水平,拥有世界最大的老龄产业市场,社会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消费空间巨大。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2014到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GDP占比将从8%增长到33%”。而国内老年用品市场尚未成熟,缺乏同类竞争产品,定价较主动,有一定利润空间。

2.2老年代步工具在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

发达国家对老年代步工具的开发较为重视且持续,在众多获得较好的市场评价的产品中,电动车最具市场潜力,虽然对于老年人代步工具的设计生产和使用都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但大众和生产厂家都默许它是对电动车产品的延伸和丰富。在电动汽车各技术逐渐成熟的驱动下,老年电动车的硬件和设计也逐步优化,但受生活水平较高和私家车广泛普及的影响,老年电动车仍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内无法很好地适用于普通老年人。

老年代步车在国内的销售量十分可观,其中大部分被称为休闲代步车,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半开放式,依然作为有障碍人士出行的辅助工具,多见于药店和老年保健品商铺,在外观上保留过多医疗器械的语义普通老年人在选购时会产生负面心理。另一种是全封闭式,无论从外观还是功能上看都像是三轮车或汽车的改良版,较为被老年消费者接受而在二三线城市的销量可观,每个城市都有各类这样中小品牌的专营店。然而我国当前对老年代步车没有明确统一的法规,市场鱼龙混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大部分城市已出台地方政策禁止此类老年代步车上路。

2.4我国城市交通现状和发展趋势

城市交通方式大致可分为个人交通和公共交通两类,个人交通方式除传统的机动、非机动车之外,还包括如今发展迅速的各种新能源交通工具。个人交通工具尤其是私家车对道路空间消耗最大、车内空间无法有效利用,造成极大浪费。随之交通拥挤问题越来越突出,不断拓宽的道路仍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多的出行需求。而由于公共交通耗时较多且达不到居民对出行质量的期望,个人交通工具凭借舒适、灵活方便的优势成为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约占我国所有交通工具的72.2%。未来个人交通工具将受到大数据的影响出现新需求,公共交通需要与多元化的新型个人交通配合来缓解交通压力。

3.目标人群分析

老年人在我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群体概念,其中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又有不同,这两类人群在文化教育、生活习惯、资金收入、养老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在城市中工作,退休后的老年人,使用观察、访谈和问卷等方法全面了解用户关于城市老年电动车的期待和需求并为电动车提供设计信息依据。

3.1城市老年人的基本行为特征和生活方式

老年生理特征包括形体老化,体弱多病;感官功能下降(视力和听力方面尤为突出),反应迟钝;神经器官功能衰退,智力、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在心理上,健康状态和环境变化会使老年人的心理产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易产生健忘、焦虑、猜疑和嫉妒的心理,内心空虚,情绪多变等方面。

生活方式受诸多因素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可以从其自身、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分析。一,老年人有限的精力、体力决定了他们有限的活动,许多行为活动都和养生保健有关。二,我国的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绝大部分老人与子女每周至少可以相聚一次;住在福利院和养老院的老人则缺少与亲人往来,容易因长期的负面情绪而身心健康受损。三,社会养老福利引导其通过各种途径丰富精神生活。老年人消费十分理性,习惯结伴消费,质量、价格和实用度都是主导他们消费的重要因素。近年,老年人的消费观已由勤俭转向享受,对服装、保健品等有大量需求,在精神上期望在尽兴娱乐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城市老年人有着一些基本的共同需求,如生理需求;有安全保障,可以逃避危险;社交,需要获得关爱和尊重,须要心理慰藉;自我实现需求等。老年人群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可根据年龄层划分:60岁~69岁的低龄老年人,身体基本健康,与社会联系依然紧密,非常注重自身形象,因此在文化娱乐、教育、旅游观光等各方面活动的欲望都比较强烈;70岁-79岁的中龄老年人,有一定的物质消费和社交活动,但对医疗保健品和相应服务的消费需求明显上升;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大部分由于患有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需要特别护理设施、特殊商品和亲人陪伴。

老年人的出行行为具有明显特征,因为没有工作,出行频率和出行距离都比年轻人小,以步行和公共交通为主,而出行时间和上下班高峰有部分重合。购物是其最主要的出行目的,其次是休闲健身、接送小孩。

3.2问卷调研

本调研问卷地点选在公园、社区和网络,共发放45份问卷,有效问卷41份。受访者33%为60岁-65岁之间的低龄老年人。多数身体较为健康,6位受访老年表示腰颈椎不适,其他身体不适为眼部疾病(如老花眼、白内障)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哮喘等,只有少数家庭存在无法独自出门的病患。66%的老人表示经常一人或两人一起出行,外出的路程都较近。其中有约54%的老人外出目的为接送孩子(图1)。

代步工具市场目前分为四个部分(图2),即全封闭式、半封闭式、辅助式以及站立式。消费人群的观点也分为两个极端,一个是向往自由无拘无束,不愿被工具所限制肢体,热爱大自然,他们往往倾向于站立式代步工具,希望它可以折叠、可以随身携带、可以灵活多样、有多种使用方式;另一端则是偏向于全封闭式的代步工具,可以挡风遮雨,有一种安定感和归属感。本次调研中68%的老年人更喜爱全封闭型的代步工具,他们表示这一种看起来较为安全,而且可以遮风避雨。有些选择半封闭型的老年人说,这种看起来舒适、停车也方便。在问及现有代步车的缺点时,老年人最关心的、反映频率较高的是安全性、停车和交通不便(图3)。

笔者结合问卷结果及一些受访者的建议,对城市老年代步工具的需求做出以下初步小结:操作简单,使用灵活;全封闭,安全坚固,能够应对恶劣天气。速度不宜过快,可做出突发事故预警;价格合理,环保节能,外形美观大方,体积小;合法上路。

4.老龄化城市老年代步工具解决方案

4.1与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相匹配

公共交通是频繁被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形式之一,在如今繁杂的交通环境中,单一使用某种交通工具的情况已经较少,与城市公共交通结合的代步方式越来越多。非机动代步工具列公共交通系统有积极作用,迎合了用户节省时间的需求并可以节约成本。非机动代步工具与公共交通结合的模式成为城市交通的主导模式,可以减少城市环境污染并提高出行效率。老年人活动的路程比通勤路程近很多,对出租车和私家车的使用率极低,因腿脚不便步行到汽车站或地铁站又较远,因而在此过程中非机动代步工具更具优势。

结合上文中老年人的消费特点、老年人的调查反馈、老人交通法规意识模糊很可能乱停乱放的特点、以及统一集中的停车地点较方便可缓解停车位紧张等各种因素,城市老年公用代步工具将是个十分可行的交通方式。此外,车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交通工具之间、与城市交通系统之间实现互连共享,城市交通不断优化,为交通工具的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缓解交通压力并降低能耗。城市老年人的接受能力较强,城市的环境和氛围更适合公用车具的使用和管理。公共老年代步系统可作为未来社会养老机制的一部分,由政府出面调控和推动,促进居民消费。

4.2老年代步工具的使用环境

首先,未来交通工具设计的关注点集中于城市系统变革TA{门的新需求和新的生活方式。无论考虑到交通拥堵还是行驶安全,城市都需要更多慢速智能交通工具。根据我国强制性标准要求,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大于20km/h,以此为参考的老年代步工具速度也不可超过20km/h。同时,它作为社会交通的一部分,外形尺寸受限于道路相关设施。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非机动车道单向行驶的最小宽度应为4.5米”,因此该代步工具的宽度理论上应不超过1.5米。受自身体积影响,停车场所选在社区车棚、医院和商场等老年人经常活动公共场所的公用停车场,在市中心以200米为半径、市区400米为半径,增设垂直停放的可充电的公用代步车租借位置。

4.3结构和材料

新能源交通工具大多采用新型材料如塑料、碳纤维来代替传统材料,以改变传统交通工具冰冷刚硬的触感。新材料不仅在轻量化设计上具有强大的优势,并可明显减少交通工具能耗、降低碳排放。内部可容纳前后两人,采用剪刀门的方式以减少占用道路面积。在有限的内部空间中,储物空间尽可能灵活多用,以便满足老年人购物、接送小孩等情况时的储物需要。车轮最好使用四轮以确保平稳性;车轮部分采用空心免充气的轮胎,可减少维修并保证公用车辆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车轮分体转动更加灵活。在节能减排和环保的趋势引导下,电力驱动将是未来几年内的必然走向。已经成功应用到代步工具上的有纯电力蓄电池、燃料电池和混合电力,老年^代步工具以此为主要驱动,可配合使用成本低、极为轻薄、可柔性操作的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公用代步车电力有限不可能带有空调,在车子顶面采用该薄膜电池就可以弥补这一缺点,供电的同时调节室温。

4.5智能化和信息共享

未来智能化的交通工具需要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和GPS定位等技术之间的综合应用。新能源代步工具的行驶里程普遍较短、充电耗时较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可帮助规划出合理高效的行驶路径,避免发生意外事故。据尼尔森2014年对5985位消费者进行的―项调查发现,对车联网技术感兴趣的人群中有42%龄在55岁以上,79%的受访者相信车联网技术可以保证他们的驾驶安全。这表明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未来的智能交通持有信心,中老年人群更加关注这些高新技术。

篇4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直接压力,首先反映为沉重的社会养老负担,到目前为止,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仍主要偏重于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障上,然而随着老龄人口规模的激增,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针对老龄产业领域的研究开始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老龄产业,也称“银色产业”,是以产品消费对象的指向性类群作为界定的依据和标准,从第一、二、三产业派生出来的新兴的综合性的特殊行业,是专门为老年人生产和提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各方面需求的各行业的集成或集合。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五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龄产业实际上就是因为老年人的“五个老有”需求满足而必然产生的市场供给体系。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者在论述老龄产业时都认同老龄产业的兴起是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适应老龄社会到来的产物。老龄社会与以往人类所经历的年轻型或成年型人口结构社会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养老问题更加凸现。传统家庭式养老模式或国家福利性养老模式已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化养老作为一种通过市场整合.优化社会资源的模式,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出的明智选择,也将是大多数通常保有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必须选择。发展老龄产业是老龄社会中社会资源倾向老年群体,或者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日益增加的老年群体的需求将影响整个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老龄产业必然适应这一趋势而产生与发展。老龄群体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龄产业存在的合理性就在于为老年群体提供符合老年人特殊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需求是市场存在的前提,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市场的需求为原动力的,即市场需求刺激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即形成一定市场体系时,一个产业就形成了。市场是由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愿望三要素组成的统一体,老龄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由老年人口规模、老年人的购买力水平和购买欲望所决定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老年需求的特殊性,老龄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更加复杂。发展老龄产业就是借助产业形式,利用市场机制高效配置社会、家庭与个人的养老资源,满足老龄群体的养老需求。发展老龄产业必须考虑老龄化社会的背景:老年人口增多是老龄产业赖以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基础。但是,依据市场理论和产业理论推导,老龄产业并不是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后才产生的,而是老年群体存在时就开始了。尽管规模和范围不明显,但可归属于老龄产业的雏形。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龄产业发展的迫切性也随之加剧。

二、我国老龄产业发展分析

1.发展我国老龄产业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且增长速度快。加之我国人口出生率多年来的明显下降,更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随着老年人口基数的快速攀升,必然导致老年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这就为老龄产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从购买力来看,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总体收入水平和储蓄水平偏低,加上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然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和地区,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已相当高,可以满足高层次的需求。此外,由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且有老龄人口高龄化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即使维持现有的、较低的消费水平所产生的购买力,也足够支撑老龄产业的扩大和发展。而且,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政府用于退休金的支出也正在逐年增加。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老年人口整体收入水平也在稳步提高。老年人口的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显著增强。

就消费倾向而言,老年人消费需求广,购买欲望强。一方面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老年人对医疗保健、老年食品、老年服装、照料护理等老年人用品及劳务提出了大量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的政策影响,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客观需要,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一对夫妻养4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4:2:1”结构型家庭甚至一对夫妻养更多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多老人”结构型家庭越来越普遍,并有可能出现60岁老人照顾80岁老人的“纯老户”。现代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仅靠血缘关系不足以提供老年照顾,老年人及其家庭对社会化、专业化与市场化需求的增加是一种必然趋势。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人口规模的增加与老龄人口高龄化的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养老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成为老龄产业必要性的客观基础。

我国老龄人口始终处于相对量急剧增长和绝对量迅速膨胀的状态,老年人日益成为社会最庞大的消费人群。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一组数据,2005年我国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总量约为6000亿元,2010年将达到1万亿元以上。另有资料显示,50年内,我国老龄市场需求总量将达到5万亿元。人口结构变化状况及趋势必将通过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致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从而要求产业结构作出相应调整。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必将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我国老龄人口需求,无论是在规模、结构方面,还是在数量、质量方面,都会为我国老龄产业提供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来势猛、增速快以及“未富先老”的特点,老龄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2.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与老年消费群体巨大的需求相对应的是我国老龄产业市场的冷清。据统计,目前我国市场上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还不足1000亿元。甚至形成了“厂家不愿做,商家不愿卖,消费者无处买”这样一个怪圈。我国的老龄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严重滞后于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年消费群体的巨大需求。

首先,在老年服务业领域,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是滞后中的滞后。老年人对服务需求依次排名为护理服务、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等。其中,养老机构是目前我国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主要机构。据调查,全国约有5%的老年人有人住养老机构的愿望和需要,并且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转变,这个数字会逐步增加。但是,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总床位数尚不足老龄人口总数的0.9%,供需严重不平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膨胀和预期寿命的进一步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又呈现老龄人口高龄化的特点,高龄老人(85岁以上)越来越多。随着家庭规模的日益小型化,家庭照料的人员也减少。这加剧了社会对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的需求。而由于养老制度的公益性特点等原因,市场如何进入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其次,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滞后。我国老年人的整体购买力不断提高,消费观念开始转变,老年用品市场的需求日渐强烈,但是老年用品却供给短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特殊生活用品,如老人床垫、手杖、轮椅等以及辅助商品如老花镜、助听器、假牙、假发等,即使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也很难找到老年消费晶专卖店,即使有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保健型、方便型、舒适型的商品也少之又少。上海、广州等地的调查表明,在吃的方面,除了保健品,老年人所需的低糖、低盐、低脂食品等属于自己的专供商品难以找到。在穿用方面,市场上的老年人服饰要么没有,要么颜色晦暗,款式陈旧,号码不全。目前市场上适合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各种产品寥寥无几,老年用品市场发展滞后。

再者,在老年休闲文化领域,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娱乐场所主要是在家里、马路上和公园里,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闲暇时间充裕,可自由支配收入高,老年人在娱乐健身、绘画书法等方面的精神追求和个人文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专门针对老年人休闲娱乐市场的潜力巨大。据旅游部门统计,我国每年老年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20%以上。2005年,我国老年出游人数达到全国出游总人数的25%。文化需求方面,目前全国老年大学已达2万余所。但相对于不断膨胀的老龄人口,这些数字尚不足道。

老年理财业,作为一种新兴的老龄产业,刚刚起步。我国部分老年人除日常消费外也积累了一部分资金,客观上有理财的需要。同时,我国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是“低水平、广覆盖”,这就要求个人还要为自己将来的养老负责,对用于养老的资金进行科学管理,这也是老年理财业兴起的根本原因。随着金融日益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老年理财需求也日益增加。老年理财产品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更加注重稳健性、防御性以及操作上的方便性。目前市场上理财产品众多,然而,传统的银行储蓄和国债仍是老年理财的主要选择,针对老年理财特点的理财产品仍待进一步开发。

三、制约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造成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老龄产业市场本身的特殊性,也有投资者对老龄产业市场认识上的不足,还因为养老体制和政策导向缺位致使投资者望而却步。

1.老龄产业市场本身的特殊性

中国老龄产业市场具有特殊性。首先,老年人的需求、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稳定性、消费倾向、消费行为等方面都具有与其它年龄段人口不同的特点。其消费特殊性可以概括为多样化、平稳化和退行性。多样化是指老年人的需求特征较其他年龄结构人口更加趋于多样性,其需求个性化比较强,特殊要求比较多。平稳化是指老年人消费范围一般比较狭窄而固定。随着经济状况的逐步改善和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老龄人口趋向高龄化,其需求的多样化和平稳化特征将更趋明显,同时,其外部依赖性增强,需求在多元化的基础上趋于专业化。退行性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购买力在逐步减退。但是,随着老年人储蓄的增加和老年理财业的发展,老年消费的退行性特征有望逐步趋于平缓。

其次,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短时期难以改观。农村收入水平低,养老保障、医疗保险等资源也相当匮乏,加上市场观念相对贫乏,这种状况限制了农村老龄市场的发展潜力。而且,与大多数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其城镇老龄化程度高于农村不同,我国老龄化发展城乡倒置。根据2000年公布的“五普”数据,按常住人口计算,城镇的老龄化水平为6.30%,农村却为7.35%,即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且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这种状况将日益加剧。由此,农村老龄市场的难以开拓也严重制约整体老龄市场的发展空间。而即使在城市,养老保障水平也仅限于基本层次,难以满足老年人口各方面的需要,老年人口的潜在需求难以实现。

此外,受家庭养老及勤俭节约等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老年人口的社会养老意识以及消费观念也没有完全市场化。这些都制约着老龄市场的发展。

我国老龄产业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老龄产业具有微利性和收益周期长的特点。而对于尚处在萌芽状态的我国老龄产业来说,规模化经营的目标难以一蹴而就,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老龄产业市场的冷清。

2.投资者对老龄产业市场认识不足

老年人的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而不断细分和扩大,随着老年人对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养老观念、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不仅限于基本的需求,还将追求发展和享受方面的需要。这都无疑是老龄产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消费习惯、兴趣爱好与其他群体有明显不同,这决定了他们在衣食住行、咨询、文化娱乐等各方面的消费都有独特的需求。

而投资者对老龄市场这一不断攀升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无论是针对产品的设计研发还是生产销售都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企业一般总认为老年人对价格过于敏感,老年产品利润低,属于微利行业,因而不敢进入。而由于老年人多为理智型消费者,其消费行为不易受广告宣传等诱导性因素的影响,加上企业又往往误解老年产品总与式样陈旧、技术含量低联系在一起,缺乏对老年群体的内部结构、需求层次的深入调查和恰当的营销策略,因而即使投资老龄产业,其产品和服务也大都模式雷同、缺乏特色,难以生产出真正适合老龄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难以获利。然而,由于老龄市场的需求量巨大,微利性并不排斥老龄产业的市场性与企业追求高额利润并不冲突。企业在做好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工作的基础上,提供真正适合老龄市场多层次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其利润空间是十分可观的。

企业对老年人的消费心理、独特的消费需求特点,以及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缺乏深入的探索和认识,因而低估了老龄产业的市场潜力。同时,老龄产业作为一个产业,必然以盈利为目的,但是老龄产业作为为老服务的产业,一些个别行业如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等客观上又要求非盈利性。老龄产业的性质究竟是盈利还是福利,抑或兼而有之,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和明确界定。如果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还要向老年人提供福利,两者必然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政策制度上的不明晰导致许多企业对进入老龄产业市场尤其老年服务业市场持观望态度。

3.养老体制和政策导向缺位

首先,市场的有效运行,需要一系列基本制度的支撑。尽管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认同老龄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到目前为止,尚缺乏一套全面的、系统的战略思路和行业规划,鼓励和推动为老年人提品和服务的老龄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指导大大滞后,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目前老龄产业的性质徘徊在事业和产业之间,老龄产业中的非竞争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区分不明确,缺乏政府介入还是市场介入的边界划分。尤其在养老服务行业,民营资本在融资服务、财政支持、土地使用、医保定点等方面先天不足,享受不到公办机构的优惠政策,成本较高,无法平等参与竞争。加上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在老龄产业的管理上处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易造成管理上的真空和职权的交叉,缺乏相互协调,政策制定和执行效率低下。

再者,社会保障不到位。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相对缓慢和滞后,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从目前社会保障制度来看,我国社会保险仅面向城镇职工,尚未包括广大的农村。即使已享有社会保障的城镇老年人,其获得的养老金水平也较低。尽管改革以来我国城镇职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均有显著提高,城镇职工的退休金和养老金也随之增长,但与老龄人口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同时,长期以来支撑社会保障的政府财政,承担面临大规模扩张的老年保障支出也日渐吃力,养老保险基金空账运行问题严重。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制约老年人的消费欲望,使相当—一部分现实购买力转化为储蓄,制约着老龄产业的发展。老龄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四、促进老龄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制度的建立和规范是任何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首先,政府应针对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政策。根据老龄产业的市场属性将老龄产业细化分类,区分老龄产业中的非竞争性行业和竞争性行业。老龄产业非竞争性行业,如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公益服务设施、特困老年救助等,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偏重于社会利益,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特征,因此政府应负责提供供给。而以盈利性为主的竞争性行业则由市场提供供给,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形成一套以政府间接调控为指导,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资源配置手段的老龄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培育、引导和完善竞争性行业的需求市场。并应给予必要的财政投入、税收优惠、费用减免和其他特殊照顾,以扶持当前弱质的老龄产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