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09:18: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如何教孩子语文阅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今年,是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第一年,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任教一年级语文教学。一年级该如何带?一年级的语文该如何教?我束手无策,常常陷入迷茫中……但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周围有一群热心的姐姐同事们。她们教我一步一步走来,让我慢慢知道该怎样对待一年级的孩子们。爱看书的一位同事还特别推荐我看了一本书——《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厚厚的书读下来,让我进一步明白了如何带一年级,那就是:学会从容,心平气和。
在《阅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时,我用心浏览,我用真情共鸣。每一个字里洋溢的是爱心,每一个句子里垒砌的是教育。我通过字句的阶梯,仿佛走向教育的神圣殿堂。在那里看到的是教育的鲜活,是教育的灵动,是教育的轻盈,是教育的诗意。每一个章节的起步,仿佛是快乐的起点,每一个章节的结束,又似乎是幸福的收束。在这本书里,我知道了要放大孩子们身上的优点,温柔以待,我们才能心平气和。在这本书里,我还知道了如何在与家长的真情对话中进一步了解孩子,如何睿智地引领家长走进孩子的学校生活……
我沉浸在作者看云的教育里。那一次次活动的熏陶,那一颗颗童心的烂漫,无不是教育智慧的结晶。由她的孩子们,想到了我的孩子们。由她的行动想到了我的做法。开始的时候,我在比照中反思,渐渐的,我发现,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灵魂,是一个非同一般的教育者和思想者。从不同的故事里,我看到了耐心和爱心,看到了看云对学生的激励和培养的教育机智……我的灵魂被触动,我的思绪被链接,我的心灵被震撼!我掩卷沉思,有时又陷入令自己的心颤抖的羞愧中……
新教材教学任务重,孩子每天都要学十几个生字,在我眼里这是孩子一顿丰盛的识字大餐,我多么想让每个孩子都能吃下这份大餐。可是却忽视了这样的识字量对孩子来说有点多。每天孩子花费了比我想象的多的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识记生字。期待中孩子因识字而带来的笑逐颜开并没有出现,有的只是孩子眼中的疲惫和无奈。难道我错了吗?在与作者看云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思维碰撞的日子里,我不禁扪心自问:教学,只是为了让孩子记住生字吗?
看云说:教材是一条小河,课外阅读是大海,而教学就是把孩子们这群小鱼引到大海放养。看云说得多妙啊!确实,相比于一望无际的大海,小河显得那么渺小。但是小河和大海是相通的,只有顺着河水,鱼儿才能游向大海,在那恣意生长。
回头想想,我们教孩子拼音,是为了识字,教孩子识字,就是为了阅读。我们为什么非要孩子们都认识了字,才去阅读呢?假如我努力引导孩子们去大量课外阅读,那么孩子在今天也许不能马上认识这些生字,但是在课外阅读时,不断地与这些字见面,那么这些字的认识不也就轻而易举?
看云又说:语文就像生柿子,有课外阅读作暖窝,是可以慢慢捂熟的,如果我们现在硬要张嘴入肚,那份苦涩,是自找的。是啊,的确是自找的,让孩子们也跟着我一起遭了一番罪。语文是特殊的,语文是讲究日积月累的,语文是可以混着拖的,语文是可以在不求甚解中慢慢明白的。
3.想象,让阅读教学丰厚起来张丽
4.从『怎样写入手,谈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陆芳华
5.怎样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潘花
6.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周家万
7.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浅见王芳
8.读出『美味来胡桂年
9.阅读教学多读有益林杰斌
10.收获尽在过程中彭玉芬
11.农村小学生快乐作文策略探究陈金凤
12.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乐趣于静贞
13.让学生快乐作文严斌
14.让写作成为学生的快乐闵祥
15.因花寻蜜,让作文教学因随机采撷而精彩杨佩霞
16.怎样让小学生快乐作文魏芹玲
17.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刘春影,吕海英
18.小学生习作现状初析吴桂华
19.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徐进
20.万变不离其宗——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陈东旭
21.对"习作"与"育人"的体会和探索朱云鹤
22.写好作文评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楼敬花
23.如何让学生有东西可写王真珠
24.让学生迈好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步伐——浅谈小学生的习作李晓(晴)芹
25.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实施与思考张帮成
26.让语文课堂活起来陈明
27.创生绿色课堂体验生命活力李秀文
28.让语文教师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彰显魅力王小会
29.主体性语文课堂教学创设策略李吉华
30.语文教学中直观形象的运用艺术周建超
31.感悟——如酿美酒陈杰hHTTp://
32.例谈词语有效性教学的途径冯兴方
33.深度理解语文课的本色马刚
34.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美的对话李云
35.教材析读四字决高亚勤
36.磨课磨出的精彩——与钱学森两次亲密的接触王梅仙,张淑君
37.丰富学生词汇,秀出精彩"舞台"——让积累为小学低年级课堂增趣、增效吴咏梅
38.让"批改"成为快乐习作的新起点缪吉丽
39.小学生作文评改的几点新探索王筱芳
40.评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功效范方超
41.作文评语四"要点"张丽娟
42.真实习作实践起步——谈综合实践活动对习作教学的影响陈娟娟
43.互动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重要性的探讨肖达哉
44.语言亦需熏陶——由母语教学中的问题引发的思考徐玲玲
45.立足生本培养习作兴趣朱有超
46.找准语文课堂练笔的切入点王贤俊
47.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易明根
48.让写话的种子在活动中生根发芽潘晓红
49.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合理策略罗少玲
50."写"在语文黄健
51.加强口语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余艳丽
52.教孩子说话促幼儿成长——浅谈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途径于俊
53.如何上一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课陈平
54.敢说·能说·会说·乐说——浅谈小语口语交际教学曹金凤
55.让孩子发出不同的声音李艳芳
56.用文化浸润语文赵晶
57.领着孩子走进诗意常海云
58.巧安排,激情趣——汉语拼音教学之我见刘文
59.充分运用多媒体放飞学生的想像力韩素珍
在“听、说”方面,由于低年级小朋友自我控制力不足,注意力易分散,在课堂上会出现“走神”现象以及只听老师讲,而忽略其他同学的发言。这就要求立足课堂,渗透培养“倾听”的习惯。使学生愿听、爱听、会听。当然,会听的孩子往往能找出他人思想之精华,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此时,如何正确、明了的“说”呢?我认为,应从“乐说”到“会说”,从“敢说”到“能说”。孩子只有敢开口、乐开口,才能有充分的机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可以说,当孩子们听、说习惯养成之时,就是课堂教学环境融洽之际,这将使课堂效果有显著提升。
曾经在早上带着一双儿女上学的途中,行经台北市新生高架桥,看到空中刚好有飞机飞过,当时两岁的儿子兴奋地对着大家说:“飞机!飞机!”于是我随口回答:“对,飞机。等弟弟长大了,再带你去坐飞机。”没想到在一旁的四岁女儿说:“妈咪,我想坐飞机去法国。”我听了很好奇,孩子怎么会想去法国呢?问她去法国想做什么,她回答:“法国有很多玩具和衣服。”玩具和衣服?这下我更好奇了,于是继续和女儿聊,才知道原来她最喜欢的绘本《玛德琳》(《Madeline》)的故事中,法国小女生玛德琳生病时,在医院里有很多玩具,而幼儿园的法国周活动,也针对法国的食衣住、文化、音乐等,设计了许多有趣的课程,其中有一项是介绍法国的流行时尚,让孩子们自己运用不同的材料设计衣服,有的是剪贴报纸杂志,有的是贴亮片珠子。女儿说:“那个法国可以做很多衣服,很好玩儿。”我听了觉得好有趣,通过绘本的阅读再配合学校教学,四岁女儿对于法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绘本看世界
还记得我刚从美国回来的头一年,在小学教二三年级的孩子,当时为了教各种“交通工具”的英文名称,我运用了故事书《我们这样去上学》(《This Is the Way We Go to Schoo》)。绘本中画出了世界各地的孩子如何去上学,例如纽约的孩子坐渡轮,挪威的孩子滑雪,中国南京的孩子骑脚踏车,瑞士的孩子坐缆车,肯尼亚的孩子坐火车,印度的孩子坐双层巴士,俄罗斯的孩子坐地铁,而澳洲有的孩子因为地方辽阔,是在家听收音机上学。我说完故事之后和孩子们热烈讨论:“如果我们要加上一页台湾的孩子,要如何上学,运用何种交通工具?”孩子们纷纷说“摩托车!”,非常有趣。
接下来我拿出了世界地图,准备找出书中提到的地点。我先问孩子:“台湾在哪里?”孩子们却指不出来,令我感到很惊讶,也觉得难过。当我们如此努力地教孩子英文,希望他们有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老师是否了解到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结合?我们要给孩子的,应该不只是一个沟通的工具,而是包含对文化的认识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因此我常常与用英文绘本教孩子英语的家长、老师们分享,在教学中加入许多跨文化绘本的分享,让孩子知道并了解世界各地的孩子是如何生活、有哪些与我们不同的生活体验。这不仅能拓展孩子的世界观,也让孩子了解与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
曾经有一次在故事班中,我和孩子们分享了一个叫《十个人的盛宴》(《Feast for Ten》)的故事,故事内容是一个美国非裔家庭到超级市场采购食物,黑人妈妈带着孩子们买了一个南瓜、两只火鸡……然后回家做了一顿丰盛的感恩节大餐。我借由这本绘本和孩子讨论了美国超市、美式食物、感恩节习俗,没想到有孩子突然提问:“老师,黑人不是都很穷吗?怎么能买这么多东西?”我听了哑然失笑,心想这个小朋友对黑人的印象大概是来自于为非洲饥民筹募捐款的“饥饿三十”捐款箱上的照片的印象。这些印象帮孩子们给黑人贴上了标签。
若无法常带孩子出国开眼界,阅读就是开阔孩子视野最快速的方式之一,因为孩子从绘本中可以看到、听到许多不同的经历。例如从《环游世界做苹果派》(《How to Make an Apple Pie and See the World》)绘本中,可以看到一个女孩如何周游欧洲列国,取得制作好吃苹果派的食材。通过故事,孩子知道哪个国家有好吃的苹果,或是哪个国家有许多乳牛,可以提供香醇的牛奶制作奶油,等等。
在《汉达的惊喜》(《Handa’s Surprise》)的故事中,一个去访友的非洲女孩,将她要送给朋友的各式非洲水果顶在头上的大盘子里,却被沿路遇到的动物偷吃,故事中可以看到非洲人如何搬运食物,又可以认识不同的非洲水果与非洲动物,这些对于台湾的孩子来说,都是十分特殊的生活经验,孩子可以通过童书留下深刻的印象。
绘本阅读的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读”是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读在学习语文方面的重要性。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读能促进学生对语文内容的深刻理解,有利于识记生字、释词析句,领悟遣词用语之妙,掌握布局谋篇之法。其实,我们现在的孩子甚至于我们的老师阅读量太少,阅读的水平也不高。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的孩子由于各种条件因素制约了孩子的阅读量,阅读水平急待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以下就是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打好朗读的基础
很多孩子不喜欢语文,说写作文太难了,不知道从哪儿写起。究其原因,那是他们的阅读能力不足,词汇积累不够造成的。语文教学中,字、词、句教学尤为重要。字、词、句即是构成文章的材料,又是理解文章的根本。我认为,在低年级字、词、句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一定要示范朗读,老师朗读得好,可以给学生提供好的榜样,使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产生我也要读成这样的愿望。老师声形并茂的范读,还可以使学生如身如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渲染美的情景,适时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学习了解字、词、句意思的方法,在理解中运用。
二、营造朗读的环境
如何增强学生读的兴趣,是我们语文教师首要解决的大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课堂上可采用范读、配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指名读、分行读、齐读等。让学生读中说、读中议、读中思,读而不厌,乐此不疲。课外,教师可利用诗歌朗读会、故事会、讲演会、读书讨论会和课本剧表演等多种活动方式,形成人人爱读书的热潮。教师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他们投入情感的读,有感悟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悟意、入境、动心,真正使课文中的语言“其言皆若出于吾口,其意皆若出于我心”。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可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并出示思考题:这篇课文写了西沙群岛哪几个地方?你感觉最美的是哪个地方?老师范读,学生看书认真听,然后让学生说出思考的问题,学生说出的地方可能是“海面、海底、海里”三个中的一个。接着让学生朗读其中认为美的那一部分,用笔画出描写“美”的关键词语,注意用赞美的语气读出,最后再有感情地读课文,把“美”读出来。教师创设读的环境,营造读的氛围,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会朗读的方法
外国教育家预言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每个学生读书的方式不一样,有的孩子喜欢大声朗读,有的孩子喜欢默读,有的喜欢写读……读书方法不一,课堂教学无法进行深入。如何教会孩子阅读,已成为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马上把“教会孩子阅读”的任务贯穿于教学。?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们必须教会孩子阅读——爱孩子,我们就必须教会他们阅读!
首先从低年级培养孩子大声地读。这个方法要教师从低段开始引导学生大声地读出来。因为低段的孩子还没有掌握一定的语言逻辑,而且识字量不大。他们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会“走马观花”,见不到收获。尤其是一年级学生,让他们读出声音来这会让他被迫放慢阅读的速度,而且给了他们更多的时间去感受阅读对象。他不但看见了词语,而且还同时听到了它们。眼到、耳到、嘴到,心到,四者结合可以帮助低段孩子学会阅读。学朗读的习惯一旦养成,那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为孩子选择恰当的书。不要为孩子选择太难的、太功利的书,确保书中至少有90%的字词他都可以轻松地、有兴趣识得。经常与孩子聊聊正在读的书。这种口头交流可以帮助孩子记忆,也可以帮助他去思考。在阅读之前、中间和之后,都可以问一问、聊一聊。比如说你能跟我说说现在读的怎么样了?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意思了?什么地方最没有意思?读后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在教孩子复述、记忆、理解。
第三,每周在班里开设两节阅读课,让学生海阔天空地谈论自己从书中学得的新奇见闻和印象特别深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和眼界,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将自己的所感写下来,为将来的写作积累素材。每隔一段时间,就开一次故事会、评论会等。
四、激发朗读的兴趣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倾听优秀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小声跟读,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可结合录像片,引导学生带着儿童天真、稚嫩的童音读出来。使学生知道谁在雪里画了什么,进而了解这些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在柔美的音乐声中听老师朗读《触摸春天》,然后自己跟随音乐试读,这样学生们不但领略了文字的优美,还感受到文中的安静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小女孩。这样即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会了多方面的知识,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重要环节,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师只须在关键之处点拨,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的领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进入小学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才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兴趣。
对于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的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前告诉幼儿:你长大了,过了暑假就要做光荣的小学生,读小学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结识更多的朋友。可以给孩子描述小学里各种有趣的活动,如:运动会、郊游、班队活动等,让孩子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还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小学的学习情况,有时间可带孩子去将要就读的学校参观,熟悉校园环境,让孩子为做一名小学生而感到自豪。
二、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规则和责任意识
进入小学,意味着孩子需要有更为强烈的规则意识。要让孩子明白:上课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干扰他人听课,不做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在集体活动中,懂得合作;在公共场所,懂得保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只有具有责任意识的孩子才会有责任感,才能正确对待学习任务,把完成作业当成分内的事;在家里,也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做到这些,教师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就要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并说明拒绝的理由,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懂得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树立良好的规则和责任意识。
三、引导孩子,让孩子做好学习上的准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04-01
很多小学生不会写作文或大多数小学生写不好作文,已成不争的事实。自“语文”单独设科一百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有识之士从各种角度去探索有效的作文之路,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然而,时至今日,究竟如何教学生作文,仍然是见仁见智,没有形成语文界一致公认的有效作文教学法。
1 借鉴母语习得之法,训练学生写生活日记
韩军先生曾提出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对学生进行长期耳濡目染的侵润,就像婴儿学习母语一样反复刺激,才能学好语文。笔者很赞成韩军先生的观点。这里试从婴儿学习母语的过程,谈谈小学生从童真日记入手,如何来突破写作的瓶颈。
众所周知,婴儿出生时,都不会说话,然而,有经验的家长每天都对着孩子说话,在不明就里的儿童看来,大人们就像对着“木头”在不停地唠叨。一年过后,奇迹发生了,孩子能吐出简单的一两个音节,两年过后,几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儿孩子都能用语言表达了,尽管很幼稚,甚至吐字不清,有时还借助手势,但家长是心领神会,非常开心。孩子之所以能在一两年内学会说话,得益于家长每天不停的在他耳边刺激,虽然婴儿开始听到大人的讲话像听天书一样,但日积月累,只要不是耳聋的孩子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听力训练,都可以由不懂到似懂非懂,由模仿到学会说话。
写作,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小学生开始到学校上课,很多话都已经会说,只是字不会写。于是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主要任务就是担负起教孩子识字的任务。因为识字量的限制,大多数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在下意识里并没有想到要教孩子如何去写话。等到三年级时,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写作文,学生慌了,不知如何下笔者有之;在老师的再三指导下,仍写得语无伦次者有之;基本功不扎实,写出病句和错别字者有之。于是语文老师大呼:作文难教、难改。
事实上,只要方法得当,作文难的困境是可以摆脱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学习和思考,尝试从一年级起,就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写”童真日记,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年级上学期,由于学生识字不多,很多字根本无法“写”下来,我就让他们以“说”的方式来“记”童真日记。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指名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说不清楚的地方,其他小朋友可以帮言。开始,每人说一句,班级人多,5分钟不够,下节课再接着说。保证人人都有机会练习“说”出童真日记。一个多月后,等汉语拼音学完,再指导学生真正地用笔“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喜欢画画的小朋友也可以用画来稚嫩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这样,既可以巩固新学的生字,又避免单调的反复抄写字词。总之,形式不拘,兴趣为主。
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由于认识了几百个汉字,绝大多数学生基本能用笔写一两句完整的话。这个时候,要求他们用学过的字词写出完整的句子,写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事,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趣的事,学生很感兴趣。对学生写的过程中出现的别字、错字,反复纠正,不厌其烦。到二年级下学期,因经过一年多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吾手写吾口”,写出一小段完整的话来。因为写的内容都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人人都会说,写起来又没有其他限制,所以,学生写的兴趣很浓。总之,习惯为主,写话次之。
2 搭建各种表达平台,训练学生写观察日记
由于一二年级学生已具有写雏形童真日记的经历,到三年级对学生记童真日记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让他们学写观察日记。对一时不适应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再写一段时间日常生活话题的日记,这样一步步为学生铺设写作日记的平台,课堂上再让学生写自由命题的作文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觉得作文并不难。
经过一年观察训练和如实记录,学生的观察能力明显增强,班级布置出现了什么些微的变化,老师或同学穿着有什么变化,都逃不脱学生的“火眼金睛”;由于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随之而来的变化是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写日记的条理性也增加了。在学生交作文本之前,笔者让同桌互当小老师,找找对方作文中的错别字或不通顺的句子,学生兴趣很浓,甚至连书写不规范的地方都给对方指出来。最明显的变化是批阅他们的作文时,错别字也少了,病句也少了。作文教起来省心多了。
四年级时,笔者对学生进行生活日记、观察日记穿插训练,目的是避免学生出现厌烦情绪。当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时,笔者不要求学生天天写日记,每周只让他们写两三次,不过要特别强调的是,写日记时,一定要记录真实的人和事,不要掺杂虚构和想象的成分。总之,观察为主,辅以条理。
3 提供各种生活素材,训练学生写感悟日记
策略:建立素材库。
1、让孩子们准备一本小本子,引导孩子有意识地观察生活,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如:发生在教室里的故事;家庭里的故事;自己搞的小制作;自己做的小实验;刚学会的新本领??)赞可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广阔了。”不是吗?其实,生活中天天都有故事,只是我们没有留意,或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
2、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如: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等。游戏、活动实际上是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儿童生存的一种状态。这既解放了儿童的肢体,也解放了儿童的精神,能有效地为习作提供素材。
教师可每天花上十分钟时间让孩子们一起静心回忆一下今天发生的有趣的、值得留下痕迹的事情。这些素材,哪怕是只言片语,只要能在今后的写作时唤起自己的记忆就行。关键所在是要提醒孩子们及时记录。
二、“炼”写作之“法”
有了“米”,如何烧成香喷喷的白米饭呢?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孩子尽管有事可写,但也表达不出,不知该从何写起,如何描述。我班一个孩子在写《擦玻璃》这篇作文中,用了近十个“擦呀,擦呀”这样的嗦的话语。由此可见,有了素材,为师的还得引导学生习得方法,使之顺藤摸瓜摸到其门道。
其实,我这里所说的“法”并不是写作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大文学家鲁迅先生曾在答复别人问他怎样才能写通写好文章的时候所过,要多读多看,千万不要相信《文章作法》一类的书籍。我这里指的“法”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习得的,经过自己内化的方法,换言之,就是习得作者是怎样写好文章的。那么,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如何才能引导其得法呢?
策略:
1、引导有序观察。作文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三年级孩子观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往往满足于表面认识,所以要教给孩子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会教孩子怎样积极启动他们的耳、目、鼻、舌等感官去感知事物,教孩子时时、处处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人、观察事、观察景、观察物,并有意地引导孩子们去集中看同一类文章,从而让孩子知道写文章要有一定顺序,读者看了才不眼花缭乱。如:观察静物时,方位有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
2、阅读中得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在作文起步阶段,我引导孩子们选择一些内容好、思想健康、文笔优美的文章来阅读,让孩子们通过大量的阅读欣赏,欣赏文中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从中受到熏陶,激发创作欲望。“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通过大量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作文能力。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
当然,在具体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始终遵循由“扶―――放”的原则,孩子们在写作的道路上经历了跌撞的过程,才能使他们走上自己的写作轨道,发挥最佳的写作水平。
三、“塑”写作之“形”
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一定要让孩子多动笔,少些束缚。
策略:
1、广度练习。
这里的“广”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时间上的,一个是内容上的。平时可利用课堂小练笔,日记,还有每天放学前的小回顾以确保练笔时间。在内容上,也可以引导孩子多角度地去写。
2、深度练习。
主要使孩子们学会围绕中心从抓外貌、神态来写,或从抓语言、动作来写,或从抓心理活动来描述,学会拍电影的技巧,来个近镜、特写镜头。
3、速度练习。
让孩子们练就一般的写作速度,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模仿文中的片段结构写尤为重要。再者要能根据题目快速在脑海里搜索素材,形成一定的框架也很重要。
四、“固”写作之“根”
学生的作品面对的是单一的读者―――老师,而老师的评价也许对于部分孩子来说,也是摸不着头脑的。因此,为让刚刚学习习作的孩子能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便尝试着让孩子做自己作文的主人,接受多元评价。
策略:
1、自己修改。作文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好作文也一定是学生自己改出来的。每次习作完成后,先让孩子们自己修改,每发现一处有问题的地方,并能自己修改正确,可附加一分,以此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
2、同桌互改。自己写出的文章往往很难发现错误,正所谓“当局者迷”。在学生自己修改的基础上,可组织同桌互改。我们都知道,孩子要挑起别人的毛病来,那个个都兴致很高。我在尝试过程中就发现,同桌互相修改作文的时候,气氛特别好,孩子们个个都很投入,即使是平时被我们认为是学困生也是正儿八经地拿着同桌的作文,逐字逐句地在推敲。
对广大幼儿家长来说,也可以借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呢?
首先,通过生活事件来培养孩子“反思力”与“归纳力”。生活中,家长可解释一个事件发生的顺序,带着孩子反思事件的流程,训练孩子思维的逻辑性。比如说:“你每天早上从起床到进入学校之间都要做哪些事呢?试着画出来。”
很多孩子在第一次画的时候,会漏掉许多要点,也有可能事无巨细,画得杂乱无章。家长可以预先提醒孩子,起床到上学之间他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如何用一幅图画来表达呢?哪些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哪些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再比如:“妈妈煎荷包蛋,有哪些步骤?你能画(写)出来吗?”“爸爸从上车到把车子开出车库,有哪些动作?你能讲一讲吗?”
美国的不少学前班,老师布置类似的作业:“苹果派是怎么来的呢?”
小朋友若画(说)是“超市买的”,老师一定会启发他们继续思考,直到他们画(说)出植物的生命周期,领会到“苹果种子开花结果子苹果长得又大又红被摘下来放篮子里做成香喷喷的苹果派”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图。
其次,通过“精读、反刍与做笔记”的习惯培养,优化孩子的阅读。大多数幼儿的阅读从睡前故事开始,一般是父母讲述为主,孩子偶尔提问。有些家长贪图量大,一本接着一本地读,却很少向孩子提问题。
事实上,孩子需要重复阅读以提升对故事的认知,孩子不断要求父母“再讲一遍”的过程,是孩子在揣摩作者的语言感情、推敲作者的谋篇布局、甚至是在脑中勾勒故事的全貌。年幼的孩子对这个思维过程没有自觉,他们只是乐在其中,不厌其烦地享受父母的“重复朗读”。
父母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教孩子一种最简单的思维导图――直线流程图(Flow map)。用语文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家长可以启发孩子口述故事的时间过程、每个步骤,画很多空白的框框来表示事情发展中的一个步骤(比如:起因――经过――结果)。孩子填写空白框的时候,写字或者涂涂画画都可以。这个过程从容易到复杂,家长可让孩子从填一个框起,逐步发展为三个框、五个框……
这样的训练应从幼儿时期培养。等到孩子读书识字时,就不会养成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阅读习惯。
再次,通过“画泡泡”,训练孩子“提炼与概括”的能力。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最喜欢“基本气泡图”。比如:白雪公主有哪些特点?每种特点用一个气泡来表达。这样的结构图,只蕴含一层逻辑,帮助孩子多维度地思考问题,锻炼发散性思维。
比如:“你的周末要如何度过?每一个事件用一个气泡来表达。”对于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一边跟孩子讨论,一边画画写写,孩子的思路慢慢理清,他虽然不会画和写,但是一定看得懂你的“作品”。
再比如:有些孩子容易生气,家长可以画一个怒火中烧的小人,然后让他把每一种令他生气的因素,都用气泡表达。渐渐地,孩子找出怒气的多种来源,更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有些孩子特别胆小内心,家长也可以让他用气泡来读懂自己的情绪,意识到害羞、紧张、害怕等感觉很正常,可以转换为正面的力量。
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可以学习“双重气泡图”和“多重气泡图”来厘清两种或者多种事物的差别和相同之处。比如:韭菜和蒜苗的异同之处、三棱锥和立方体的异同之处等等。
概括来说,思维导图只是一个工具,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持有洞察问题的好奇心,掌握解决问题的灵感、思路、方法。
2010年高考作文题的三点遗憾
高考政治复习七忌——浅议高考政治复习的注意事项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要着眼于通性通法
例谈初中数学复习的几个策略
2010年高考填空题聚焦
初中数学解题中六种常用的转化方法
利用函数的不动点求数列的通项
初三物理总复习要落实“六性”
中考物理试题中的“陷阱”设在何处
中考物理“效率”计算题分类例析
“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问题情境的设计——小丽复习“酸、碱、盐”
源自词典的高考英语单项填空题命题特点研究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英语单项选择题的命制原则
了解命题创新手法巧解疑难单选试题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不可忽视的引导作用——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语文课改别“陷入”十种误区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反思
与子书(七)“规划”左右人生
花木兰的真实身份
教师假性成长及其成因:从教育行政角度分析
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词汇教学的四点建议
中学阶段常见英语词根和词缀
以词句为抓手教读文本
跟着香菱探红楼
如何辨别文言虚词“以”的介词功能
对《荷塘月色》主题思想的再揣想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探讨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三部曲”
文本解读的诗歌文体解读
数学教师怎样合理地整合教材
向你挑战
初中物理入门“四注意”
学生在解决二次函数应用问题时理解上存在的障碍
居里夫人教孩子们学物理
“合并同类项(一)”教学片段
有你的参与,评选活动更精彩谁是2009年度云南教育风云人物?
大故事小道理(七)师生关系
教,并痛苦着
由《一个法国青年的中国疑惑》想到……
以罗尔斯的正义原则为视角简析基础教育中的公平问题
精英教育的迫切性与中国教育危机
生活化作文教学
考场作文离学生的本真写作和语文素养有多远——关于考场作文的调查与分析
命题组长的命题经高考作文命题考虑的最大因素,就是猜题和反猜题的斗争
悟
选准文言文教学的切入点
《错误》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实验的教学体会和改进建议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常见误区剖析
从数学的角度突破“负负得正”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早在30多年前,教育界就已经认识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语文这门学科,更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谈读书》里认为读书可以怡情,可以傅彩,可以长才。就目前的教育来看,大量的阅读对语文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书读得多了,自然就能理解文章的意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对于写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素材。从个人的发展来看,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提高人的个人修养,也能提高人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书读得多了,就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自然能看得远、看得深。所以,在小学时,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对学生一生都是有益的。
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面临的困境
个性化阅读虽好,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个性化阅读还面临着困境。很多小学生对阅读没什么兴趣,课余的时间不是献给了游戏,就是捐给了动画片。家长给孩子买的很多课外书被束之高阁,老师在课堂上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学生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就算有的学生知道要阅读,也在课余的时间看了书,有的可能看了许多书,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思考,阅读只是个认字的过程,字认完了不知道书里讲了什么,更不知道作品有什么深刻的内涵。这样只不过是把阅读当做任务,阅读的怡情、长才功能完全没有体现。这只是在做无用功。有的学生看书没有选择性,这样反而会将学生引入歧途。这些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都会遇到,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又能够对症下药。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
(一)教师要了解自己学生的需求。阅读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所以教师给班上的孩子开的参考书目也应该是个性化的,要符合学生的兴趣。有的小学生比较活跃,爱冒险,那么可以给孩子推荐《鲁宾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之类的书。有的小学生喜欢科幻,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就是和好的选择。有的小学生从小就喜欢古典诗词,那么让孩子读一读唐诗宋词,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学生们推荐一些他们喜欢的书籍,他们自然会乐意去看。与其每学期强迫全班同学看那么几本固定的书,不如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关注学生的需求。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的学生不是不爱读书,他只是有自己的兴趣。
(二)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教师一直让孩子多读书,家长们也在孩子的身后念叨让孩子多看书。但我们也要反思一下,在让孩子看书之前,我们有没有教孩子该怎样看书。有的孩子看完一本书后,获益匪浅,从中明白了很多道理,也积累了很多知识。有的孩子看完一本书后可能不知所言。阅读的方法很重要。朱熹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很多孩子拿着一本书读,心却在书之外。读书一定要静下心来。然后,要边读边思考。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甚至可以想一想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写。对于书中的一些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可以摘抄下来,积累素材。看到一些有共鸣之处,可以在旁批注,随笔写一些感想。这样读书,自然会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一些学生读书前是盲目的,?]有目的,那么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就容易分心,不知道哪里是重点。在读书前,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那么学生在读书时,就会有所注重,有所思考。虽然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但这样下来,学生在读完一本书后,不至于掉进云里雾里。培养学生这种习惯,也是在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四)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书学生们只会读一遍,过几个月也许学生就忘了。所以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以后不断地复习自己的读书笔记,也是对书中内容的回顾,久而久之,就能够真正记住,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孩子是有一定的惰性,教师要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克服惰性,勤动笔。读和写是有密切联系的,在看完一本书后,教师鼓励学生写一写,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提高。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见理想与现实相碰撞的尴尬。当我引导学生为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而骄傲时,他们却怀着质疑的态度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不去制造枪炮,只是去放爆竹;发明了指南针,没有服务于远征的航船,而是去看风水……”当我教育学生要胸怀一颗善良的心,倾力救助他人于危难时,学生却担忧的说:“老师,我们如何保证自己不会是下一个‘彭宇’?。从道德上讲,路见不平应该施以援手,看到摔倒老人应该扶一把。然而当我的手伸出时,不该有的事就可能会发生,所有的一切可能都要让我一人扛,如此环境下,如此道德生态,如何让人去施以援手,去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有一天,在教学郭沫若的《屈原》时,当我满怀着热忱和激情鼓励孩子们无论何时对祖国都要有忠贞不屈的情感时,他们用诚挚的眼光望着我问:“老师,您确定要让我们成为那样坚定又执著的人吗?您确定我们在走完这样的人生道路后不会后悔吗?”
我陷入了沉思!的确,如今摆在我面前的最棘手的问题,不是如何去指导孩子们学习文学的知识,语法的常识,而是如何引导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更兼有一种健康且辨证的眼光去解释这个丰富多彩的社会不断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现实与不足,且透过这一切稳稳地把握住自己内心最至高无上的是非判断。课准要求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要让孩子们去伪存真的确不易!但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因为这个社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