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行业标准范文

时间:2023-08-03 09:18: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广告设计行业标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广告设计行业标准

篇1

关键词:广告实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87-02

为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广告学或广告设计专业。但不少高校广告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却存在着的原创性弱化、学科建设缺少特色、实践教学存在困难、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广告类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用传统文科性质教学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广告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对广告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特别是针对其实践教学平台的创新性研究,根据该专业培养目标,将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践教学数字化、实训式就成为广告教学的改革趋势。所以实践教学的广告专业实训工作室入手,通过与“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相结合,为广告设计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理清实践教学改革方向提供可操作性参考。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根据广告学专业应用性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突破传统实验观念,实现建立以实践为主导,以理论为基础的观念指导的新型实验模式。展开了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教学,将建导法引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并将课堂教学同实战训练、教学目标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并组建双师型广告教学队伍对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工作室形式模拟广告公司,建立了工作室实验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基础型操作实验室、专业型特色实验室、广告专业工作室三个层次的实验室,大大提高实验实践的成效性,建立一种广告学专业工作室的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广告专业实训工作室,如广告创意、策划等工作室,突破传统实验观念,以实践为主导,用项目、仿真式实践、实战体验等实训方式把每个实训模块落实,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的加强某个方面的学习,通过各方面的实训教学,以实践训练方式亲身体验式设计流程。

二、广告专业工作室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建构

通过总结国内外高校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创新性的对广告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在课堂案例式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以工作室为媒介平台,以项目为核心,将项目实战式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式实践教学、亲身体验式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引入到实践教学中。

(一)项目实战式实践教学

教师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以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训工作室教学结合的模式,通过与策划、创意、平面设计等实训工作室的结合,把每个实战、实训项目落实。项目组式实践教学目的性强,学生参与程度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严谨守时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项目实战中发现自己广告知识的不足,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选择的加强某个方面的学习。

(二)虚拟仿真式实践教学

虚拟仿真式实践教学是按广告设计公司流程而进行的校内现场模拟实训,即在学校内设工作室和实训车间,配备一定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努力营造一种真实的设计环境。以专业的实训工作室为媒介平台,以行业标准和市场接轨的效果检测方法,用采用校企联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策划、创意、平面设计等专业工作室仿真性实训项目模拟职业环境,在模拟广告公司中体验角色特征,了解广告设计流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能力与程度,提高实践技能,逐步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提前适应未来面临的市场竞争与行业竞争,使其毕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行业需求,让学校与市场、行业无缝接轨。

(三)亲身体验式实践教学

亲身体验式实践教学是校内实训的深化,通过校企结合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课堂”设在公司,并鼓励、扶持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使学生在真实设计环境中亲身体验设计流程,按照客户要求设计广告作品和学会操作各种设备制作出广告成品。这样既能让学生及早接触社会,更易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放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广告实务”与“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实施措施

篇2

一、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整体发展中学习和借鉴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强化知识本位的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的修订中调整了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在技能上“手把手”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这仅限于局部,在整体的课程体系上缺少根本性的变革,导致专业停滞。究其原因,是因为其缺少满足企业一线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无法为企业输送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仍保留着本科院校教学中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设计实践”三大模块构成的课程模式,把“基础课”和“专业课”单独进行讲授使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紧凑性和时代性,导致专业程序不严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散漫和对职业规划失去信心。同时,专业架构缺少融入互联网经济的“双师”型教师,无法更好地与企业接轨,缺少市场化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化合作机制,以及保持有持久的深度接轨。此外,基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在专业的独特品质下形成了与非艺术专业学生不一样的思考模式、行为模式、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业观念。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知识文化底蕴单薄和对自身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1]。

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模式的改革决策

(一)顺应互联网市场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当今市场不再是独立的领域,它由传统的二维空间向以图文信息传达为特征的三维空间转换。人才培养既要满足出版设计、包装设计、终端广告海报设计等传统特色产业的需求,又要满足互联网新媒介、新生行业对广告设计与制作的新要求。基于高职院校“2+1”的特色教学和强化本专业教学资源的需要,传统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要融入延续性的多媒体设计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2]。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要重文化、熟技能、跨学科、跟市场。现代社会具有多维性,需要人才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培养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该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较高人文素质。21世纪备受关注的创意产业的规划和现实发展决定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要输送有高素质、紧跟时代脉搏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紧跟着市场的变革,突出高职教育的“技能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就业。

(二)结合互联网数字时代化的专业人才标准,完善专业课程构建

综合考虑本专业的技能与能力标准,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开设了基础课、职业支撑课程、职业能力课、综合实践课、职业延展课程和公共选修课。但市场具有动态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必须根据市场的风向标,协同产业教师与合作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首先,根据本专业在互联网新型的岗位需求增加职业能力课程和适量的延展课程内容,如“UI设计”和“商业插画设计”等,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其次,基础课与核心课程相互融合,构建多层次的选修课程体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多数都是基础软件课程,为了解决基础课与专业课相互脱节的问题,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散漫和对职业规划失去信心,应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分配,把基础软件课与核心课程结合。例如,核心课程商品包装设计(Illustrator辅助)、广告海报设计(PHOTOSHUP辅助)、书籍设计(INDESIGN辅助),要控制好这些核心课程当中的理论和实践部分的学时比例。针对现今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学生存在的文化知识基础不扎实的现状,可以增大选修课课程的类型,加深学生对国学和人文知识的理解,对文字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可以开展相关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不足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针对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对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大学生将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q?,因此高校应当开展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对专业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规划,甚至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顺应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机遇创新创业。

(三)制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完善综合实践课协同创新项目流程

1.建立“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并能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作室制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使高校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血缘”关系,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托企业的资源和优势,融合企业对职业岗位要求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宗旨,专业教师按照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整合,以校内场地和设备或引进企业入校投资形成的模拟或真实的广告设计公司,由一名经验丰富的行业设计师负责工作室项目的引进和项目成果考核。同时,校内教研室负责人参与对项目转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教学组织的安排,安排有较强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师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包的开展工作程序中,制定工作室人才评定标准和相关的器材管理制度。项目单的引进主要是通过企业设计师根据企业的实际的项目制定,更多是通过互联网建立自身的服务平台,创建品牌特色,吸引更多的客户。当然,工作室具有双向选择的“弹性化”,在加大综合实践课比例的基础上,学生均有进入工作室进行实训的机会。在前期虚拟项目中,学生进行分组在完成后进行评选优秀作品,挑选后进入实战案例,由工作室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参与,最终由企业设计师对项目效果评定。实战案例主要来源包括企业、网络设计平台、各比赛策略单、社会各类招标活动。工作室制工作过程涉及到不仅仅是专业设计类知识与技能,它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团队合作意识、企业的工作纪律、企业的价值观等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需要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学习、认同和领悟。

2.面向区域特色经济企业,师生协同创新。随着高职高专的迅猛发展,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已迫在眉睫,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不仅不能较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而且对教师本身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师生协同创新能力拓展训练实践是高职院校以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以各校高职学生和教师为对象,以新时期行业、企业和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为准绳,采用校、企相结合的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培养、训练和评价师生协同创新能力的体现。其中利用互联网浪潮所产生的新型行业为契合点,让高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教师自身的的教学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结合起来。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r?指出: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本专业要重视与地方区域经济深度协同创新“软性建设”的步骤和细节工作。首先开展社会调查调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地区劳动市场的发展与需求情况、学生择业兴趣与意愿情况、宏观综合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情况等。而对接的三个层次,首先要找到适合的企业,找到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企业进行走访、双方访谈与对接。对接中深度和广度与企业参与、企业需求和学校主动分不开。浅对接是基础的相互意向一些简单项目的合作,和顶岗实习学生输送。中度对接是校企合作,构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引入行业标准、完善基于岗位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深度对接要求满足二点要求:工作措施与保障(基地建设工作规划、组织和政策保障等)如:

(1)工作规划:编制师资队伍的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管理培训生手册、创业培训手册、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运作手册、专业教材编写、资源库的建设、档案管理库,企业讲师进校、课酬待遇、教研室主任素质能力养成、选拔优秀管理培训生进行企业轮岗、教师到企业站岗、公司生产与实训基地等。

(2)保障:签订学校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架协议,以保障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运行;学校与公司联合组成理事会管理的办学体制;校企师资管理机制;人事考核机制;年度预算审议机制;学科建设机制;学院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帮扶创新创业;学院相关政策保障;校企互派讲师进校进企绩效评定机制等。

根据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职业技能核心课程实训的实训需要,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架协议,并让该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并共同制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管理培训生手册等。面向区域特色经济企业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指标意义,从而开拓了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职业型人才培养的新境界,具有很高的实际运用价值,其中最大的价值就是指导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改革,把最大化地、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培养老师和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以拓展和强化学生在未来职场中的团队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协同创新能力为课程改革的终极目的。

解决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挑战所提出就业岗位素质的新要求,广告设计与制作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以企业为标杆更需要时代性和科学性,制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完善综合实践课协同创新项目流程,构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引入互联网时代下行业新标准、完善基于岗位内容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注释:

①2016年3月国新办举行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对2016年就业形势进行总结。

②(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篇3

通过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和实际设计水平的能力,直接可以反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遍体现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上。在学生的作业作品中,普遍存在着对设计缺乏理解力、表达力、创造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软件操作的过程,不够重视设计的思维过程,从而产生了各种不求甚解、盲目的抄袭,模仿。直接导致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二、广告设计竞赛对设计教学有着显著的作用

广告设计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国内各种极具影响力的广告设计大赛,在高校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大多数高校都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来组织和指导这些赛事。现在大学生广告大赛已经变成了推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参赛者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给予我们教学改革的深刻思考。如果将这种思考融入教改实践中,那么竞赛所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

三、组织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活动的意义

1、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专业积极性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时间仅为三年,第一年又用于基础课的教学,这样的职业教育方式还是暴露了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应该把握新生入学情绪高涨、学习劲头足的特点,有计划有目标的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设计项目。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班级体学习气氛的形成十分有效。配合教学进度的比赛更能促进学生理解吸收专业理论知识,快速总结和掌握设计规律。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容易使学生进入“实战”状态,激发其荣誉感、上进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专业热情和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十分重要,大多数实践活动都受到器材、环境、项目的多重制约,而设计竞赛可以很好的解决实践中的各类问题。每个设计项目(包括虚拟题目)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且不受器材环境太多的约束。

以竞赛主题作为任务课题;以竞赛活动中规定的作品要求作为布置的设计要求;以竞赛活动中规定的作品提交形式作为设计任务的完成形式。这样每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一次竞赛,便让学生经历一个接近实际设计任务的完整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此前学过的专业知识,从设计定位、设计创意、设计草图等诸多方面全面提高专业能力,积累设计实践经验。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拓学生专业视野

往往我们的学生只会按照教师提供的的方式进行设计,教师的案例成为了标准答案,一旦没有了标准,学生立刻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态度,这主要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薄弱造成的。设计竞赛作品的要求是形式多样的,能从多角度诠释主题。可以促使学生不再依赖标准,自己寻找答案,图书馆、网络、书店等等都成为获取资料完成设计的来源。学生在寻找资料的同时,也会了解到许多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和设计形式。帮助学生开拓专业视野,设计竞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促进竞争意识

通过把学生分成小组的方式,帮助学生开展团队式的学习研究模式。布置设计课题,开展设计研究,十分有助于学生中形成团队精神。还可以就课题开展小型研讨会,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学生的竞争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上的竞争打好基础。

四、组织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活动的作用

1、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广告设计竞赛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时下进行的各种广告大赛层出不穷,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大赛基本代表了行业的需求和标准,积极参与广告大赛有助于把握行业标准和行业需求的变化。对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定位都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优化课程,淘汰一些在社会上不适用的课程,添置一些能紧跟时代步伐、更具专业特色的课程。广告大赛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标准,能及时帮助教师修订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完善专业素质。

2、完善培养创新能力的措施

a.建立专业的设计实验室及完善的教学设备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对教学环境和配套设施必然形成一定的要求。广告设计需要高品质的电脑和配套软件、良好的广告摄影器材、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图片资料。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研究,更好的激发和实施创意设计。

b.因材施教,鼓励创新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通过不同的培养方式灵活教学,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快速提高专业能力。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敢于大胆尝试不同表现方法。

篇4

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设计在不同的时期都要随着社会的变革而提升,这是设计存在的主要原因,也是设计要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社会大课堂成为广告设计实践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专业教学中,整体上要特别强调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学习与掌握,为此,在培养方面要做到坚持“先市场后课堂教学,先实际操作后规律梳理”的倒装式教学模式,遵循“先看后教,先仿后创,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教学秩序,以“项目向,任务驱动”的理念展开教学,课堂教学以工作室模式实施,以便于学生展开“头脑风暴”,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同时也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有一个实例,合作伙伴之一是广州合益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属国有独资企业。为致力发展成为具有先进管理水平的现代化企业,强化企业理念,规范员工行为,传播企业形象,该公司决定导入VI。接到任务,学生在对他们的材料进行周密分析之后,开始对公司进行考察,找企业的相关人员交流,沟通。这种沟通与交流促使学生不断寻找各种设计素材。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会动脑筋从多个角度去问为什么,形式、色彩、个性、共性都考虑到了。这既让学生提高了设计能力,又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到了客户的思路、意图等,无形中让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很多的原创想法,是在不断的沟通、市场调研、案例分析、文案创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在交流与思索过程中,学生的设计思维不断完善,最后做出了令客户满意的作品。这种教学方式,也使学生掌握了与社会达成共识的积极协作精神。

这种全程模拟做真实设计项目的实践课程教学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了企业形象设计的作用,以及策划顺序、设计方法,使学生具备了较好的标志设计能力和合作完成企业形象策划、设计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实践也证明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就业后能很快适应环境。

二、中职与高职、高专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对比研究

高专、高职与中职所培养的设计人才目标不同,前者主要是为了培养设计师、设计专业工作者,而中职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培养杰出的设计大师或高级专门人才,而主要是为社会培养“设计蓝领”,即设计制作人员。设计制作人员不同于设计师,他们在各类设计公司里充当的是技术工人的角色,根据公司的不同要求,担负着将各种设计转换为商品的任务,两者在培养目标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要培养出被市场所接受的设计制作人员,就要了解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紧跟市场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展开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设计理论贯穿于项目操作训练之中。在实际教学中,将专业技能进行分解,实施模块化教学,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授《photoshop 电脑设计》时,与服装公司合作,聘请服装公司的设计师、图片处理员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将他们的原始图拿到课堂上按照公司要求对图片进行处理。在处理每张图片的时候,学生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用到不同的工具,公司对每张图片的最终效果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制作的同时,教师、设计师及图片处理员共同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前了解到了自己未来的工作,学生在学习时有了针对性,直观了解到了图像制作员与设计师的不同。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实践课程研究

广告设计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国内各种极具影响力的广告设计大赛,在各艺术院校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大多数院校都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来组织这些赛事。现在,广告大赛已经变成了推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参赛者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予我们教学改革的深刻思考。

实践证明,广告设计竞赛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今进行的各种广告大赛层出不穷,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大赛基本代表了行业的需求和标准,积极参与广告大赛有助于把握行业标准和行业需求的变化,对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定位都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优化课程,淘汰一些在社会上不适用的课程,添置一些能紧跟时代步伐、更具专业特色的课程。

广告大赛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标准,能及时帮助教师修订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完善专业素质。

对广告设计专业而言,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十分重要,大多数实践活动都受到器材、环境、项目的多重制约,而设计竞赛可以很好地解决实践中的各类问题。每个设计项目(包括虚拟题目)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且不受器材、环境的太多约束。以竞赛主题作为任务课题,以竞赛活动中规定的作品要求作为设计要求,以竞赛活动中规定的作品提交形式作为设计任务的完成形式,这样每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一次竞赛,便让学生经历一个接近实际设计任务的完整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此前学过的专业知识,从设计定位、设计创意、设计草图等诸多方面全面提高专业能力,积累设计实践经验。

通过实践发现,将广告设计竞赛纳入广告设计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及实际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拓了学生专业视野,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了竞争意识,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与广告设计实践活动

现今的职业院校基本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模式,注重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学校教育受教学环境、师生比、课时安排、实验实训等综合条件的制约与影响,难以常态化展开。而行业对所需员工的要求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有脱节,无法真正检测学生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通过假期专业实践活动,首先可真正检测学生通过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在校学习,对所学知识能否运用于实际;其次可通过学生的有效反馈,促使学校更好地调整课程设置,使培养目标更符合市场需求。通过假期专业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用人单位对员工基本素质的要求,如遵守劳动纪律、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由于职业学校教育学制普遍较短,按其专业课程安排来看,第一学期主要是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因此,学生对所学专业刚入门,与用人单位对员工知识的实用性、连贯性要求,以及对不同岗位所需知识的要求相差甚远。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与反思,查漏补缺,可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的认识,可使学生在返校学习时目标更明确,针对自己的不足利用学校的整体环境,如图书馆、教师指导、同学帮助等方式进行有意识的提高,为毕业后真正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通过假期专业实践,还可清晰地了解现今的职业要求,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反映自己的对本专业知识的不足点,为真正就业打下基础。

学生利用假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专业实践了解相关行业,认识相关工作单位,认清内外部环境,认识相关的朋友,为以后真正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从以往来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就是假期

实习单位:一方面单位通过学生的假期专业实践,了解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待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减少引进人员再培养的成本,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假期专业实践阶段的了解,熟悉了公司及内部管理体制,缩短了彼此的磨合期,毕业后即成为正式员工,享受正式待遇,促进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再者,通过实习认识相关朋友,可在毕业就业时为自己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为快速就业打好基础。

五、综合设计“一条龙”式的实践课程研究

篇5

近日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了全新的桌面型A2+大幅面打印机――Epson Stylus Pro 4910。Epson Stylus Pro 4910配备了爱普生最新一代TFP微压电打印头,并采用爱普生11色“活的色彩HDR”颜料墨水,将以更快的打印速度和更加宽广的色域,重新定义A2+幅面喷墨打印机的性能。Epson Stylus Pro 4910的目标是满足专业影像、数码打样、广告设计、艺术品复制等行业用户的细分需求。

Epson Stylus Pro 4910使用了11色的爱普生“活的色彩HDR”颜料墨水,包括三级黑色并新增绿色和橙色墨水,具有更高的色彩浓度和更宽广的色域空间。Pantone色卡配色系统的覆盖率达到98%(1301种颜色),可以使打印出的照片色彩更加艳丽、还原更准确、色调更平滑,对于色彩空间的鲜绿色到黄色以及黄色到红色部分尤其如此。橙色墨水还有助于降低皮肤图像的颗粒感,使人像更加细腻。

同时,Epson Stylus Pro 4910配备了爱普生最新一代的TFP微压电打印头,具有微细喷嘴,先进的防沾墨涂层技术,针对爱普生“活的色彩HDR”墨水进行优化,通过智能墨滴变换技术产生最小至3.5pl的墨滴,能够实现对墨滴形状的精确控制,从而得到更高精度、锐度和无颗粒打印效果,不会产生雾状或星形。而且新一代TFP微压电打印头的喷嘴数也从每色180个增加到360个,每次移动时可打印更大面积,能在不牺牲图像效果的基础上大幅提升打印速度。

此外,配备了SpectroProofe分光光度计的Epson Stylus Pro 4910专业版软件,可以让这款产品通过自动色彩校正而改进专业色彩管理工作流程。它采用行业标准的爱色丽技术,提供准确的色彩匹配以及高级色彩测量和色彩鉴定。由于色彩管理工作流程的设计完全自动化,因此,操作人员无需具备专业技术知识。

对于广告设计行业来说,采用Epson Stylus Pro 4910将可以通过准确的色彩管理,完全实现设计师的创意。其自动化色彩管理过程也可以让设计师将更多精力用于专业设计。同时,宽广的色域、准确的打印质量和出色的打印速度则使Epson Stylus Pro 4910可以满足任何实际包装打样的需求。此外,作为公认的最具权威的数码影像输出高端解决方案,Epson Stylus Pro 4910将凭借爱普生独有的“艺术微喷”工艺,充分满足专业摄影师、摄影发烧友及艺术品复制的收藏级影像作品的输出需求。

篇6

(一)学习态度两级分化

受广告专业的生源和以后就业方向的影响,受过专业美术训练和决定以后从事设计专业的学生只占一部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兴趣不大、畏难情绪或对将来就业方向不明确等原因,对于广告设计软件学习的态度不积极,抱着只求考试过关、60分及格的想法学习软件课程,兴趣低迷,在这种学习态度的影响下,学习成效可想而知,而面对自己的学习和设计成果,学习兴趣越来越弱,形成恶性循环。另一部分同学则相反,由于自身的条件尤其是对将来就业的考虑,发现学会相关软件是将来应聘就业的首要条件。于是对于广告软件的学习非常重视,学习起来非常主动,将老师讲授与课后自学结合起来,在技法专研上往往能给老师惊喜。但如不正确的引导,也容易走入实用至上的误区,导致对软件设计类软件作用的无限夸大与崇拜。

(二)重模仿、轻创造

在广告设计软件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方法无外乎命令工具的介绍和使用讲解加相关案例的分析。虽然这类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加快掌握学习的内容,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在教学中往往是学生用笔飞快的记下每一个步骤,在实验上机的时候再拿出来照本宣科,如果有哪一点做得不详细,或是参数有变化,就无从下手。这种学习方法只是让知识停留在笔记本里,而非脑子里。而案例的重复实验操作也使学生在今后的应用中创意思维的发展受到了局限,不能灵活运用软件进行设计。

(三)重技法、轻设计

由于软件学习课时的限制以及软件学习的内容较多,在课堂上,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讲授软件操作的技法上,对于软件的运用也只停留在简单的案例分析中。纵观目前的广告软件学习教程,其中的案例都较为简单,只停留在表现某一特殊效果上,设计感不强。网络等其他途径虽然能够提供较为复杂的、吸引人眼球的绚丽效果的案例,但还是停留在技法炫耀的基础上,而非成熟的广告设计作品。这无疑给学生一个错误的暗示:只有把某个软件的技法运用的很娴熟,能够做出引人注目的效果,才算是学好了这个软件。至于是否是自己原创的作品,是否能够完全表现自己的设计,完成设计的后期执行,已经不再重要。

(四)教学效果难持续

与其他专业课程一样,一门软件的课程开设往往集中在一个学期或半个学期教授完毕,且在大一至大三上学期就已经学完所有软件。这样设置是为了给大四的广告设计制作课程打下一个良好基础,但是从实行过程来看,却适得其反。笔者就常常遇到高年级的同学因为不能很好运用软件进行设计而临时向我请教的情况。原因何在?在软件课程学习的时候,更多的同学只是简单的把它当成一门必修课程学习。考试完毕就很少触及这个软件,等到要用时才发现软件知识已经全部还给老师了。软件的学习需要一个持续不断的复习和运用的过程,一旦停下来,就会快速的遗忘,从而导致以上情况不断发生。

二广告设计软件发散性教学模式的基本构建

发散性教学模式是通过树立多层面、全方位的概念,以以点带面的方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是笔者近年来通过实践所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通过发散式教学模式教授广告设计软件,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一)横向发散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注重与广告专业其他课程的相关性。将多个广告设计软件的教学进行整合,并且根据课程的需要加入文案、字体设计、标志设计等课程知识的补充和复习,使软件课程的学习更具有包容性。

(二)纵向发散

抓住广告设计软件工具的特性,由单纯的上机操作延伸到设计实践活动中来,以任务、创意、设计、执行和输出的形式,“教、学、做”一体化。将狭义的软件学习上升到对设计制作的整个流程的学习,加强本门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三广告设计软件发散性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从整体上看,发散性广告设计类软件教学模式可以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从四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改变教学观念

明确广告设计软件在广告专业中的地位是树立正确教学观念的前提。素描、色彩的造型训练主要是为了后期的绘画创作和设计制作提供有力的技法保证。广告设计软件与素描、色彩等基础表现技法一样,是后期个人创意执行的重要工具。广告设计软件在只是作为一项后期执行的工具,不能对其抱有“学好设计软件,就能做好广告”的想法,将软件的用处无限扩大化、神奇化。软件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设计,相反,软件的运用又会激发设计创意的产生。如果软件运用能力欠缺,必然会限制创意的表达。创意的表现是否到位更需要作者本人设计、文案等各方面的修养,否则工具运用再熟练,也只能是无创造力的工匠。在教学的前期准备上,要把教学目的定位在为广告创意的表现提供有力支持上,以能否充分表现创意和设计意图为最终检验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为主要目标,对于单纯的技巧性和理论性学习应放在其次。

(二)拓宽教学思路

对于以往单一的软件学习再运用的思路进行拓宽,是发散性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以往在某个软件的教学上,教师的讲授总是拘泥于该软件的操作中,对于其他软件触及较少。而实践操作中,多个软件之间格式转化、文档共享或是一些相关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广告的制作不可能在一个软件中完成,常常是几个软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教会学生不拘泥于单一软件运用,并且在教学中对于以学习过的其它软件进行复习,使其温故而知新。对于没有学过的软件进行简单介绍,为新软件的学习打好铺垫,是拓宽教学思路的基本环节。广告设计除了电脑绘制表现外,还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手绘、剪贴等,在上个世纪以前是广告设计的主要表现手段,在电脑制作风行的今天,也仍然没有退出设计舞台,而是与电脑制作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在广告设计类软件教学中,不拘泥于单一表现形式,将其他表现方法与电脑设计结合的处理和把握纳入到教学中,更是对软件教学的提升。软件学习的根本是为了得心应手的进行设计表现。将软件学习与设计表现脱离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明智的。在教学当中贯穿设计表现的训练,使学生的操作技巧与广告设计的素养同时提高是开拓教学新思路的重要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三)完善教学技巧

从根本上来说,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逐层深入,才能提高教学实效。具体到广告设计类软件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渐进式的引导。一、从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分析。软件学习课程的初期,学生对于软件较为陌生,此时需要较多的知识传授,以老师教为主。随着软件学习的不断加深,学生对于软件的操作渐渐熟悉,对于软件的兴趣也逐渐提升,教师可以将授课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通过设置案例,进行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自主的对案例进行分析,尝试解剖实例是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极大提升,更能极大提高学生的软件操作灵活运动的能力。同时,鼓励有学习热情的,技术较好的同学上台讲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掌握的新的技巧和案例,能够带动集体学习软件的热情,也能够弥补教师授课中案例单一的不足。二、从简单构图制作到版式设计表现,教学初期的学生由于技术掌握不多,熟练程度不够,不可能制作成熟的复杂的设计图稿。所以在案例选择上以简单的小构图或是局部效果处理为主。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应逐步提高授课内容的深度和案例的难度。同时将教学重点由单纯技巧讲授转移到对于设计构图要点的分析,使学生在熟练掌握软件操作的基础上提高设计和审美能力。在教学中,至始贯穿实例教学是发散性教学模式的特点,所谓实例,并不是单纯的飞机稿,而是经过市场验证或是比赛认定的成熟、经典的作品。只有将此类作品作为教学案例,才能使学生不至于脱离生活,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成熟的广告设计环境。

篇7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并消耗一定的费用,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自从有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广告也随之出现。而广告肯定是离不开设计的。

设计这具概念古已有之,直到我们今天所讲的广告设计,其间最重要的改变就是设计目的变迁。艺术中的设计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态化,它可以不去质追求其中物的功利性,也可以不必去迎合他人的口味,它可以是艺术家个人审美情趣的体现。

广告设计是企业主动实施市场引导,创造新增长点的“尚方宝剑”。广告设计就是市场,就是效益。没有好的产品则没有名牌,没有名牌就没有市场地位。现在,单纯靠技术创新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技术与设计并重,功能特性与情感最求兼顾的“产品文明”时代已经成为企业拓展市场的新“增长点”,它推动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创新能力,引发市场的消费新潮。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劳动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是买卖双方购买和出训商品进行交易活动的地点或地区。企业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是由市场经济的条件来决定的,市场能够反映出人产需要什么商品?需求多少?哪些类型的人群需要这些商品等,即广告设计与商品生产一直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广告设计与市场需求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这就为我们的广告设计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高,市场机制进入精神生产领域,生产文化产品的企业大量涌现,文化产业迅猛崛起,在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迅猛上升。在许多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种商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成为经济的强大竞争力;文化观念的变化带来了新产品开发、产品结构调整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哪里有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市场是人类社会劳动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设计与商品的生产一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商品的设计质量、生产质量的好坏都可以通过市场得到检验;市场及市场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设计的一处重要基础和衡量设计成功与否的尺度;设计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是设计与消费者的关系。

消费决定生产和市场,消费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就买卖什么,这才成为市场经济。首先,为最稳定的消费设计,其次,为被空缺的消费设计,然后应该为到来的消费设计,只有坚持从消费出发的道贺机才最具有效益,也回受市场的欢迎,这就成为真正为经济的设计,也同时成为商品流通的“保护神”,为商品锦上添花,获取消费,争取流通。

如今,已是市场经济时代,凡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设计也必定是成功的,而且,设计为市场的生产、消费、流通服务,这也正表明设计与市场的密切关系。设计主要的方面也是设计市场,设计市场的商店、宾馆、写字楼、贸易公司和银行大厦,设计商标、包装、广告、橱窗和装饰,设计进入市场的企业和品牌形象等。设计是工业革命后的结果,与科技之间有深刻的关系,无论第一、二次或第三次科技革命,设计都起着不可抹杀的作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设计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无疑会给今天的社会发展以推动。

中国加入“WTO”已经成为现实,我国的经济运动模式和产业结构更新也将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设计产业发展迅猛,且设计产业是伴随着经济不断成长起来,特别是知识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对设计产业的适时性,前瞻心房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设计作为一种全心的文化内涵和视觉形象的创造,如果把视野和观念局限在某一个地域和传统观念模式中,或者停留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争吵中,则很有可能跟不上时代,最终被淘汰,因此,我们的设计、企划、品牌、广告和创意行为也必须以西部大开发的姿态运作,追求最新的国际化原则,而设计也要紧随为企业的市场经济服务,它将加入到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中。

篇8

创新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的共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相对于美院和重点大学艺术专业来说,高等独立学院的艺术类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学质量、教学经验都比较匮乏。突出表现在学生基本功较弱、创新意识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如何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改变这一不利局面,需要从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着手,加强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挖掘学生创造力,促进高等教育艺术类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次,以川音绵阳艺术学院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为例。

一、高等教育艺术类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和实际设计水平的能力,直接可以反映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遍体现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上。在学生的作业作品中,普遍存在着对设计缺乏理解力、表达力、创造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软件操作的过程,不够重视设计的思维过程,从而产生了各种不求甚解、盲目的抄袭,模仿。直接导致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二、本院广告设计竞赛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效果

广告设计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国内各种极具影响力的广告设计大赛,在高校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大多数高校都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来组织和指导这些赛事。现在大学生广告大赛已经变成了推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参赛者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给予我们教学改革的深刻思考。如果将这种思考融入教改实践中,那么竞赛所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

自2009年重点开始组织设计竞赛以来,本院取的一系列的成果。主要成果(见表1):

表1 本院(2009―2012年)竞赛获奖情况统计表

比赛级别 学生获奖情况 指导教师奖 优秀组织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国家级 1 2 5 56 5 4

省级 2 5 12 22 2 3

作为地处偏远的独立学院下的一个系,近年来在组织学生参加竞赛方面取得的成果在西南片区的学校中乃至在西部同类院校中都算是突出的。通过近年来在广告设计竞赛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本院的整体知名度、影响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综合影响力在同乐院校中名列前茅。

三、本院在设计竞赛教学方式的具体方法

在存在多种客观因素制约下,本院能取得这样一些列的教学成果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学校相应鼓励政策的实施

学校在2010年针对学生的创新活动、竞赛活动等制定了一些列的鼓励措施.对于在各类竞赛中获得优秀奖以上的学生和指导老师,学校采取了相应的奖励,从而提高了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提高整体参赛作品的质量以及提升学院的整体的影响力。针对各类竞赛获奖采取了分级奖励政策(见表2)

表2 川音绵阳艺术学院学科竞赛奖励等级及类别表

获奖档次 获奖等级 获奖金额

国家级

(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的

全国性学科竞赛) 一等奖 8000元/队

二等奖 6000元/队

三等奖 3000元/队

优秀奖 1000元/队

省部级

(省级学术团体组织的全省性或跨省区的学科竞赛) 一等奖 4000元/队

一等奖 3000元/队

一等奖 2000元/队

优秀奖 1000元/队

(2)形成了优秀的指导老师队伍

组织学生参加竞赛首先需要组建敬业精神和较高专业水平的竞赛指导师资队伍。众所周知,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和敬业精神及其缺乏,大量缺乏职业道德\缺少专业水平的教师充斥与国内设计院校。所以,,要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我院首先从专业教师中挑选优秀教师组成竞赛队伍。指导教师中的成员无论教学水平、实践能力以及敬业精神方面都算是出类拔萃的,从而保障了指导教师的高水平、专业性。

(3)指导教师精心的组织与指导

指导教师明确、理顺设计竞赛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充分利用项目式教学组织方法,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竞赛,另一方面结合艺术设计广告专业的特点对各类设计竞赛加以甄别和选择,挑适合的竞赛项目和类别进行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有重点、有目标地参与,做到有的放矢。

四、组织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活动的意义

(1)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专业积极性

对于独立学院,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实际仅为三年,第一年又用于基础课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方式还是暴露了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应该把握新生入学情绪高涨、学习劲头足的特点,有计划有目标的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设计项目。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班级体学习气氛的形成十分有效。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容易使学生进入“实战”状态,激发其荣誉感、上进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专业热情和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以竞赛主题作为任务课题;以竞赛活动中规定的作品要求作为布置的设计要求;以竞赛活动中规定的作品提交形式作为设计任务的完成形式。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此前学过的专业知识,从设计定位、设计创意、设计草图等诸多方面全面提高专业能力,积累设计实践经验。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拓学生专业视野

往往我们的学生只会按照教师提供的的方式进行设计,教师的案例成为了标准答案,一旦没有了标准,学生立刻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态度,这主要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薄弱造成的。设计竞赛作品的要求是形式多样的,能从多角度诠释主题。可以促使学生不再依赖标准,自己寻找答案,图书馆、网络、书店等等都成为获取资料完成设计的来源。

五、组织学生参加设计竞赛活动的作用

(1)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广告设计竞赛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时下进行的各种广告大赛层出不穷,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大赛基本代表了行业的需求和标准,积极参与广告大赛有助于把握行业标准和行业需求的变化。优化课程,淘汰一些在社会上不适用的课程,添置一些能紧跟时代步伐、更具专业特色的课程。广告大赛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标准,能及时帮助教师修订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完善专业素质。

(2)完善培养创新能力的措施

a.建立专业的设计实验室及完善的教学设备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对教学环境和配套设施必然形成一定的要求。广告设计需要高品质的电脑和配套软件、良好的广告摄影器材、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图片资料。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研究,更好的激发和实施创意设计。

b.因材施教,鼓励创新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通过不同的培养方式灵活教学,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快速提高专业能力。鼓励学生突破常规,敢于大胆尝试不同表现方法。

(3)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利用广告设计竞赛的优势带动实践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既是现有理论的源头,又是未来实践的源泉。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来看,它比理论教学更为有效,因为创新首先必须基于实践,实验教学模块、课程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和设计竞赛在内的形式多样、课内外相结合、覆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体系。

六、结语

从近期国内主办的各种针对大学生的大型设计比赛来看,国内的各大院校也非常重视通过比赛的方式,来增强学生专业能力这条途径。无论是在设计种类和设计奖项方面均给予了很高的重视,这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勇于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极好途径。设计竞赛已越来越成为高校检验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的试金石,竞赛获奖证书已成了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材料。倡导竞争观念、团队合作精神,强调教学与设计竞赛相结合,教学同市场需求相结合,通过设计竞赛促进了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2走不参加自考的技能班路线

考虑到参加自学考试的压力大,从06广告班级中,对继续参加自学考试没有信心的同学单独组成了一个技能班,制订了教学计划,不参加自学考试,专门开设广告设计技能方面的课程。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学生毕业没有国家承认学历的文凭,这一点是让很多学生和家长感到遗憾,会觉得是上了个三年的培训班。

3走自考综合改革路线

考虑到系里广告专业问题最多,而且从市场需求来看,广告专业人才需求量大,从系里专业建设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系拟定的是以广告专科作为试点专业进行申报。本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了学院试点改革文件《关于修订自学考试专科专业考试计划的原则意见》的撰写修订工作,探讨确定了自学考试专科专业培养目标要坚持国家关于高等学历教育的基本规格与要求,同层次、同专业的基本要求在总体上与高职高专院校相一致。即: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性和职业技能型专门人才。同时,确定了专业考试计划修订的基本原则,具体如下:适应性原则。专业的设置要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在对相关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对职业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规格的具体需求,要积极引入行业标准,确定专业的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知识-能力-素质”比例协调、结构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使专业考试计划符合时代特征,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应用性原则。专业考试计划的修订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规格设置课程,课程内容需要突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目的。基础理论课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程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行为实践能力。实践性原则。专业考试计划的修订要在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特点,重点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整合性原则。修订专业考试计划要充分考虑各门课程的“前导后继”,教学内容应有效连接、合理排序。提倡开发“多课程、短学时”的课程,选修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应占一定的比例。不同专业可根据自身的优势,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上有所侧重,体现特色。个性化原则。专业考试计划应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在保持核心课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要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或课程的教学内容,妥善地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自学考试计划相对稳定性的关系。为此,建议在专业课设置时:①设置课程模块供选择;②课程模块中尽量提供选修课程。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依据以上原则,教学计划进行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专业计划》的制订工作。考试计划见表1。

篇10

1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工作室为载体,将课程、课堂与生产实践融为一体。把原有的封闭式的教学转变成面向实际工作的开放式的教学。在专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将工作室中的实际项目带到课堂中,将生产和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教师带领学生承接并完成实际的生产项目,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专业技术水平。

2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2.1 实施方式的确定

我院在对众多广告制作方面的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选择影响力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作为合作单位。公司的负责人是我院毕业的学生所以愿意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成立图形图形制作专业工作室。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工作室中的企业实际项目进行讲授,而学生也可以通过整个项目的制作了解从设计到产品的整个流程,提高学生与岗位的对接能力。

2.2 以校企共建的“工作室”为平台,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题系统的构建遵循“行业情况分析企业工作情况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开发理念,通过对行业企业的专家进行多次调研,分析各个行业人员的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将工作任务的主要职业能力需求,由浅入深导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学生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及扩展能力的课程,逐步完成由新手到专家的人才培养过程,从而构建适合“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要将企业中的行业标准、操作规范、设计流程等融入到课程标准中。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融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诚实守信等基本的企业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实际工作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产品的设计、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选择材料、能够进行团队合作。

2.3 推行“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我院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将工作室中的项目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工作室与市场接轨的优势,设计与设计项目相关的学习情境与活动,最终实现企业的实际项目与课堂教学的对接。第一步,由工作室负责接收客户的订单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第二步,由工作室人员和专任教师进行讨论,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第三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对项目进行设计与制作,在此过程专任教师与工作室人员将进行辅导与讲授,最后在学生的作品中筛选出几个优秀的方案提供给客户。学生通过与客户的沟通对方案进行改进;第四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图稿的出图与制作,最后提交给客户最终的产品。

2.4 改革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由于在教学中融入了真实的项目,如果还采用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显然不够合理。“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质量进行考核,使工作室人员与客户都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并且进行组内与组间的互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考核的评价方式,在每个学习情境学习完后由任课教师和工作室的企业人员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包括广告设计方案的创新;及时准确的完成工作室的广告项目;广告设计方案阐述清晰等方面,专业能力部分站总成绩的70%。职业素养包括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遵守工作室的规章制度情况;工作态度是否严谨等方面,职业素养部分站总成绩的30%。学生在完成工作室的任务的同时要提交最后打印出的作品以及工作报告,如果学生的作品被客户采用则进行加分以及发放奖金等方式进行奖励。

2.5 建设“双师”教学团队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19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Graphic Desig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ZHANG Qiulin

(Xiann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Group) School, Xianning, Hubei 4371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graphic design vocational comput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ough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computer graphic design,exploration on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nstruction of system an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form,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the generating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specialized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aspects of content.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graphic design; construction

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同时将主要内容定位为从事某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相关专业的建设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即提高学生竞争力、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适应职业的发展需求。力争为本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职业发展创造条件。本文将阐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思路,探索校企合作体制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专业建设过程产生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的内容。

1 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培养目标

专业的设置和定位需要听源头上产业的呼声,这就要进行专业建设的调研和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行业背景的调研和人才需求的调研。

1.1 行业背景

只要有市场,就有广告宣传,就需要广告设计;只要有读者,就有报刊杂志,就需要美术编辑;只要有交通,就有户外活动,就需要广告宣传、路牌、站牌,这就需要更多的广告公司和从业人员。

广告设计是计算机平面设计重要内容,作为引导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推动力量,我国广告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首先,十二五期间,国贸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提高了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市场条件促使各类广告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将广告作为传统文化产业来壮大。这些都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1.2 人才需求

2013年度全国人才需求排行榜上,平面设计行业位列第四名。

广大民众对生活品质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平面广告行业也迎来了用人的契机。全国各地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各地众多的平面广告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预示该行业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将为更多人所需求。

学校认真总结了长期以来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认识上不足,从思想上改变“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在模式上转变“重应试,轻就业”的事实。目前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也正是在此形势下发展建设的。

1.3 培养目标

为落实专业的定位,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具备有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技能,能够从事企业产品装潢、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及设计管理工作的实用型人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们分析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操作技能用得上,吃苦耐劳下得去,职业道德留得住是企业需求人才的三个基本要素。

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目标指引下,要求学生务必掌握三大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2 校企合作体制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专业依据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致力于毕业生就业时的“零距离”上岗和可持续发展。拟定以下培养方案。

2.1 体制机制改革

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方针要求,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加大职教集团建设力度,实行校企“双元”培养;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弹性学制,实行灵活的入学制度和学习方式,探索“宽进严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校企合作目的:产学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项目实习机会。了解企业最新技术动态和人才需求情况,以便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教师提供社会实践锻炼机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校企合作新特点:人员专业化,学生到企业参观,听取企业设计专家讲解实践工作知识。参与企业设计:承接企业设计项目,参与实践设计工作。合作多样化:校企签订合作书,实现互惠互利、校企共赢。

2.2 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四段递进式培养方式――“练模块―做项目―练模块―顶岗位”,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体现为:企业项目与教学任务的结合,平面设计师与专业教师角色的结合;根据企业需求,实现多学期、分段式教学模式;根据行业标准,结合企业需求共同实施培养,逐步使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企业需求达到零距离。

2.3 课程体系

我们根据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针对工作岗位需要,着力改革和优化“两大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技能课程体系。实现两者有机融合。

(1)构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实践技能课程体系。

3 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3.1 教学模式

(1)“教、学、练、做”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实践性”;教学均以真实项目和任务驱动,实现“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教学推行“双导师制”;以赛促学,以点带面。(2)“实习、生产一体化”的生产性实习教学模式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让企业的生产项目与学校的实习教学有机结合。负责现场指导的是学校专业教师,负责质量检查的则是企业兼职教师,主要生产任务则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三方协议,生产任务由专业教师、兼职教师全程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完成。

3.2 考试改革

考核方式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注重任务的过程考核。实践教学采取现场操作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答辩小组由专兼职教师按1:1比例组成,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评分。尝试以证代考和以赛促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4.1 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要求,对师资队伍要求如下:只有具有教育教学能力的职业人(双师素质教师)才能培养出职业人。只有具有合理专业、职称、学历、能力搭配的很多职业人(双师团队)才能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本专业师资队伍:目前我们教学团队有九名专任教师,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均较为合理,其中八位为“双师”型教师,能满足校内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需要。

师资队伍规划:建立“内培外引、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注重“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良好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建设四个方向: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骨干教师的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团队建设具体措施:一定要走出去(最新技术动态和最新职教理念);走出去还要带回来分享。通过教研活动共同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培养老师的危机意识,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4.2 实训条件建设

本专业配备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平面设计实训室、动漫设计实训室、计算机应用实训室、组装与维修实训室5大实训室。同时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4.3 教学管理

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包括:加强日常教学巡查、搞好“三期”检查、严格考风考纪等。让日常教学管理更加稳定、有序。

5 专业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5.1 问题分析

(1)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虽然是应运而生,但是任重道远。(2)目前我校正抢抓机遇,实施“特色兴校”战略,创建特色职业院校。特色专业是特色创建的重点之一。(3)特色专业三大特征:社会需求旺盛、产学研结合紧密、人才培养特色鲜明。(4)专业发展规划:新兴―特色―重点―品牌专业。

5.2 重点突破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要想长足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专业建设创新是关键,学生就业才是硬道理!

突破途径:(1)与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2)创新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让企业觉得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笔财富;(3)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共同开展科研,形成“相互依赖型”的双赢。(4)不能因为学生可能出事就不带他们出去实习,实习岗位以后就是他们的工作,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5)充分利用本地和周边城市广告设计公司,把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6)增加教师带队实习的待遇,让教师意识到这也是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很好途径。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建设,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将逐步实现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同时将主要内容定位为从事某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让本专业的学生拥有较强竞争力,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以及适应职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篇12

网络广告较之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特点如下:

(一)传播范围广,信息承载量大

传统的广告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在地域、时间、内容和数量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而网络广告的传播则没有此类的局限,网民可以随时随地随意上网浏览广告信息,这可为广告商带来巨大的访问量。此外,网页可以大幅扩展,其中的重要内容也可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效果即网络广告较之于传统广告的优势之一。

(二)互动性强,便于受众与广告商的双向沟通

与传统广告相比,网络广告可更为及时、准确的获取和反馈信息。网络广告信息传递所需要的时间更少,而且投放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同时传递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此外,网络广告主可利用网络技术准确地统计网络广告浏览的人数,了解广告效果,大大降低了成本。

(三)成本低

网络广告具有多维性,利用多媒体、超文本格式等载体进行传播,以图、文、声、像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送,使受众更真切地感受商品或服务,且后可以进行实时更新,相对传统媒体广告的性价比更高。

(四)准确跟踪和衡量广告效果

互联网广告商可统计广告的浏览量、点击率等指标,进而可精确统计访问量,了解用户的浏览时间和分布地区,这就使得网络广告在运作模式、效果监测和分析、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规范变得更精确,行业标准也更易明晰。

二、网络广告发展现状

(一)网络广告的满意度较低

调查显示,仅有1.6%的网民对网络广告表示满意。有36.0%的网民认为网络广告的真实性无法保证。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网络广告的低成本性,使得人们自行投放网络广告成为了可能,因此对网络广告进行真实性和质量上的鉴定非常困难。由于监管滞后,一些网络广告商借机在网上虚假和违法广告以牟取不正当利益,这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极大地侵害,大大降低了网络广告的可信度。

(二)网络广告的消费群体受限

众所周知,消费能力最强的是30岁以上的中年人群,而网络广告的受众群体则主要是青少年和学生,其消费能力不足,使目前网络广告的价值和效率低下,难以同传统媒体匹敌。网络传播仍存在很大的空白区,像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老年人等就无法成为其受众目标。

(三)网络广告的可接受性较低

网民在没有购买欲望的时候并不喜欢广告,而很多网站则希望多发广告,通过高点击率来获取收入,这就造成了网民与网站、广告之间的矛盾。事实上,网民对网站中频繁出现的广告的确颇有怨言,有很多网民认为广告出现的方式影响了其正常的网上活动。

另外,由于担忧自身安全和隐私,很多人还难以把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可行的商务媒介来看待。同时由于众多网络公司和广告商缺乏创新意识,固守传统媒介广告的思维模式来运作互联网广告,忽略了网络广告的互动性优势,而且不少网络广告创意低俗,使得受众非但没有有效接收信息,甚至有了抵触情绪,令网络广告陷入了泥潭。

三、电子商务时代网络广告发展趋势分析

(一)分众化趋势

受众对网络广告的接受度直接关系着网络广告的宣传效果,相对于传统广告而言,网络广告有更明晰的受众目标,因而针对受众目标进行广告设计和宣传成为网络广告的追求,即为分众化趋势。分众广告在广告设计内容及宣传方式上直击目标受众,弥补了传统广告的劣势,能够节省成本并且有效得把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博客广告、GOOGLE的“关键词”广告、百度的“竞价排名”广告等,都是向特定的目标人群进行传播的分众广告,网络广告的分众时代已经到来。

(二)个性化趋势

网络广告的受众目标大都是高学历,拥有高收入,具备较完备的信息获取渠道,他们对商品或劳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且带有强烈的个性化需求。广告统一性、单方面的诱导对现在的消费者作用已不大,而是需要消费者参与其中,与企业一起按照消费者的特殊消费需求,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品味、上网习惯、兴趣取向和消费习惯进行网络广告的个性化创意和设计。

互联网技术为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基础,尤其新型富媒体广告融文字、音频、视频及互动于一体,为消费者与企业及广告商提供了沟通平台,为满足受众个性需求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多样化趋势

网民越来越强烈的个性化消费观念衍生的便是网民消费行为的多元化,其消费方式也更加多姿多彩。网络广告的表现形式因IT技术的进步变得更丰富,从单纯的文字到动画,从直白的平面到互动性的立体,更富有创意,与消费者的互动及时,能包容大量直观信息,将更加能迎合消费者的品味和需求。因而,网络广告形式的多样化是网络广告市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四)营销化趋势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进步使得用户参与、主导产品设计与开发成为可能,网民在与企业或广告公司的互动过程中就参与到了产品营销的过程之中。企业品牌已不是单纯利用广告进行塑造,而是需要参考用户的体验和意见形成品牌,使每个消费者都能成为传播的渠道和营销的推动者。由此来看,网络广告模式将不再是单纯使用广告进行营销的模式,也将向营销方向全面发展。互联网将被理解为市场,网络广告便承担起营销广告的角色,对有效用户进行遴选,并将其要求进行一对一的反馈。网络广告与营销的边界,受众与用户的边界,媒体与媒介的边界进一步趋向模糊,网络广告的服务模式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

(五)中小企业成为网络广告市场的主力军

传统的浏览广告,只有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和品牌企业有能力承担高额的广告费,而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望费兴叹”,无法利用网络这类有效平台进行宣传和营销。中小企业多采用“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更需要“一对一”小众广告而非大众品牌广告。阿里巴巴交易模式的出现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希望,该服务模式针对中小企业甚至个人用户提供广告投放、数据监测及效果评估等服务,让网络广告的买家和卖家通过阿里巴巴提供的平台直接进行交易,可省去中间的交易成本。在阿里巴巴的支持下,很多的中小网站开始盈利,中小企业也得以进入网站通过网络广告进行网络营销,并日渐成为网络广告市场的主力军。

四、有效发展网络广告的策略

(一)提高网络广告自身的吸引力。

加强广告的市场调研,增强网络广告的创意。这就必须大力培养网络广告的策划、设计人才,借助广告公司的力量制作富有创意的网络广告,并依靠网络广告的互动特性提高受众的参与性,不断提高网络广告的点击率。

重视网络广告的分众化、个性化与多样化趋势,需要正确的传播策略和广告设计策略:

1、定向策略

(1)目标市场定向策略。该策略通过市场调研,对市场进行细分,把产品的目标市场划分为若干个消费群体,划分顾客类型,利用网络广告的互动性的优势,建立起详备的目标消费者背景资料,依据不同的细分目标群体划分设置符合不同要求的网络空间,然后针对性投放不同的网络广告,传播广告信息。

(2)时间分配定向策略。该策略主要根据用户不同的上网时间或特殊日期而针对性的相关信息。一般说来,时间分配定向按工作和非工作时间分类,并另外关注特殊的节气,依据不同的节日投放不同的广告,真正体现了网络广告针对性强的特点,其精确度也非常高。

(3)地理位置定向策略。该策略依据IP的定向技术或不同区域的消费者需求投放相应的网络广告。依据对目标市场和地理位置的划分,投放消费者所需求的广告信息,可避免资金浪费,实现广告在地理上的定向传播。

2、网络广告的设计策略:

网络广告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技术,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广告呈现出更丰富多彩的效果。注重品牌形象,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网络广告的互动特性,综合使用多媒体技术力求从视觉、听觉上获得美感,产生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二)加强市场的培育和开发。

网络广告必须重视网络普及教育,通过推进政府信息化、家庭信息化等方式加大网络优势宣传,不断增加网民和上网企业数量,让消费者与厂商透彻了解网络广告的特性和价值,吸引更多传统企业上网营销。

由于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起步晚,对国内大多数企业来说,网络广告的费用问题仍然突出,导致很多网络站点没有充分利用起大量的空间。因此,各大网站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中小网站可结成联盟,适当降价,同时建立和完善网络广告监管体制和联盟体制,维护好各网站之间的关系,防止各网站之间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

(三)加强和规范立法,调整网络广告行为。

监督网络广告健康有序发展须做到有法可依,立法部门须依据广告立法原则,尽快制定互联网广告的规范管理办法,在设计、制作、网络广告的各个流程中均需制定规范行为准则。建立健全主体资格、广告内容的审查、登记、备案等制度,加强域名的注册登记管理和Internet服务商的监督管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