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09:18: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股市资金走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05-02
1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根据目前中国沪深交易所提供的成交数据,将主动性买盘视为资金流入,在任何一个股票软件的分笔成交数据中,用红色来表示。主动性买盘代表有场外资金愿意以比当时成交价更高的价格来买入股票,即外盘,用B表示,反映的是买方的意愿。将主动性卖盘视为资金流出,用绿色来表示。主动性卖盘代表有场内资金愿意以比当时成交价更低的价格来卖出股票,即内盘,用S表示,反映的是买方的意愿。
资金流向是指股市中的资金主动选择的方向。从量的角度去分析资金的流向,即观察成交量和成交金额,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在实际操作中是有方向性的,买入或卖出。资金流向的判断是分析股市大盘走势及个股操作的关键,但资金流向的判断过程非常复杂,我们一般通过计算资金流入流出指标来判断资金流向的方向性,并据此进一步预判股票价格走势。
资金流入流出指标的计算主要是根据该股票内盘、外盘计算。公式如下:资金净流量=(外盘成交手数-内盘成交手数)×成交均价。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当外盘手数大于内盘手数时,为资金净流入,反之就是资金净流出。一般认为主动性的抛盘为内盘,其越大,说明大多投资者不看好后市,股票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大量抛售手中的股票,收回投资;主动性的买盘为外盘,外盘的积累数越大,说明主动性买盘越多,大多投资者看好后市,股票继续上升的可能性越大,大量买入该股票,以获取丰厚的风险收益。通过内盘,外盘,我们可以判断买方、卖方力量的强弱。若外盘成交数量大于内盘,则表现买方力量较强,股票被投资者普遍看好;若内盘成交数量大于外盘则,则说明卖方力量较强,股票不被投资者看好。资金净流入代表着该股票买方力量较强,股票有上升的动力。资金净流出代表股票的卖方力量较强,股票有下降的趋势。
针对股票交易市场资金净流入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做出以下四个假设:
假设一:超大单资金净流入量与股价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二:大单资金净流入量与股价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三:小单资金净流入量与股价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假设四:散单资金净流入量与股价变动有正相关关系。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上证A股中按照市值排名前15位的全流通股股票和深证A股中按照市值排名前15的全流通股股票,选取数据样本时间是从2012年5月23日至2013年5月20日,共240个交易日的单个股票收益率、超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小单资金净流入量和散单资金净流入量,共6941个样本。所有数据均取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中证网、新浪财经等开放式网站。
2.2 变量定义与指标选取
(1)被解释变量。
股票的单日涨跌幅:股票的当前价格与昨日收盘价格之差与昨日收盘价格之比,用Y表示。
(2)解释变量:单日的资金净流入量。
超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单笔成交在100万元以上的资金净流入量,用X1表示;
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单笔成交在20万~100万元的资金净流入量,用X2表示;
小单资金净流入量:单笔成交在5万~20万元的资金净流入量,用X3表示;
散单资金净流入量:单笔成交小于5万元的资金净流入量,用X4表示。
2.3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对实证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由表中的基本统计数据可知,股票单日涨幅的最大值为0.100400,均值为0.000140,最小值为-0.100140;超大单资金单日的净流入量最大值为83398.22,均值为23.47682,最小值为-85431.63;大单资金单日的净流入量的最大值为15560.49,均值为-18.68910,最小值为-13925.35;小单资金单日的净流入量的最大值为7249.160,均值为29.84256,最小值为-11125.47;散单资金单日净流入量的最大值为3297.360,均值为32.79930,最小值为-3670.780。
3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资金净流入量对股票单日涨跌幅的回归分析
为了检验假设一、二、三、四,本文建立以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来考察资金净流入量对股价走势的影响:
Y=a+bX1+cX2+dX3+eX4+f
其中,Y是股价走势的指标, 用单日股票涨跌幅衡量;a 是待估截距项;b、c、d、e是待估回归系数, 代表了其对应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边际贡献;f是随机项。
同时,R-squared为0.362628;Adjusted R-squared为0.36226;F-statistic为986.5447;Prob(F-statistic)为0.00000;Durbin-Watson stat为2.014295。
回归方程为:Y=0.000453+2.40E-06×X1+4.65E-06×X2-1.68E-06×X3-7.10E-06×X4
回归结果表明,截距项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X1,X2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而且系数为正,说明超大单、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对股价走势有正相关性,接受假设一、二。
X3, X4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但是系数为负,说明小单、散单资金净流入量对股价有负的相关性,拒绝假设三、四。
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超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大单资金净流入量和股价变动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即当单日有超大单,大单资金净流入量时,这只股票看涨,股票价格有上涨的趋势,再结合其他指标,如K线走势,5日均线,20日均线,投资者可以考虑买进该股票;小单资金净流入量,散单资金净流入量和股价变动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即当有小单,散单资金净流入量时,股票价格有可能下跌的趋势。
4 政策建议
投资者股票研判的过程中采用资金流入、流出指标时,并据此做出股票投资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不能仅仅关注股价的变动,资金流入,资金流出,应该综合考虑资金流入,流出,即资金净流入量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尤其是超大单,大单的资金净流入量,二者对股价变动的影响显著,通过对这两个指标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股票未来价格走势做出一定的预判;我们在投资时,可以不去关注小单,散单资金净流入量,这两个指标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很小,可以不去考虑,把注意力集中在超大单,大单的资金净流入量,并据此做出判断。
(2)注意结合股价在低位、中位和高位情况下该股的成交量。成交量变化是股价变动的基础,市场交易越活跃,成交量也就越大;进行成交量变化与股价变动相互关系的分析时,一定要把握大势,结合K线图及其技术指标进行综合研究判断。
(3)综合考虑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其他相关因素,比如股票市场内部因素,公司内部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作出最终的股票投资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李向科.证券投资技术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美]戈登.投资学基础[M].赵锡军,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F7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065-02
正常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是有章可循的,其中存在着一个价值中枢,股票价格应当围绕着该价值中枢呈现小幅度的上下振荡,除非宏观经济基本面发生根本变化,或是有突发性事件出现,股市的波动性一般不会太剧烈。 “平准基金”成为曝光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不仅仅因为推出平准基金将深刻影响中国股市,另一方面,各方对中国是否该出平准基金莫衷一是,互相辩论,而平准基金一词在媒体的曝光率随之也升高。
一、股市平准基金的内涵
所谓平准基金,又称干预基金,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这种基金可以通过对股票市场的逆向操作,比如在股市非理性暴跌、股票投资价值凸显时买进;在股市泡沫泛滥、市场投机气氛狂热时卖出的方式,熨平股市非理性波动,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平准基金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证监会、财政部、交易所等)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通过对股票市场的逆向操作,熨平市场的剧烈波动,以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平准基金的来源有法定的渠道或其基本组成是强制性的,如国家财政拨款、向参与证券市场的相关单位征收等,也不排除向自愿购买的投资者配售。
从平准基金作用的市场来分,目前主要有外汇平准基金、国债平准基金、粮食平准基金、股市平准基金等几类。股市平准基金不同于其他股票投资基金。它是一种政策性基金,主要目的是服务于股票市场稳定这个目标,因此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目前国际市场上设立了股市平准基金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主要有中国香港、日本和中国台湾。从运作的情况看,香港特区政府在1998年就利用平准基金成功地阻击国际热钱的袭击,韩国政府1990年设立的4兆亿韩元股市安定基金和中国台湾省的5 000亿新台币安定基金,在当时也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功效。应该说上述平准基金在维持投资者信心和稳定股市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好处
股票市场是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本,促进企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场所。经过多年的发展,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股票市场发展的好坏将极大地影响整体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搞好股票市场,使之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然而,从多年状况来看,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股票市场的非理性的大起大落,在股票市场对外开放,融入全球经济的今天,已经严重地抑制着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本来股市的起起落落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正常的涨跌是符合市场运行的需要的。但是,超过正常范围的大起大落不仅不会促进市场的发展,反而会给市场带来极大的危害。各方面原因造成的暴涨暴跌给投资者带来重大的损失,社会财富被无情地吞噬,投资者信心消失殆尽。没有投资者的参与,国家的税收受影响,股票行业萧条,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社会消费受到抑制等一系列不利后果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市场的非理性暴跌已经带来一系列问题。在未来的几年内,各种因素将继续给市场带来压力,股票市场的发展将面临严重的危机。因此,就当前中国股票市场来说,设立平准基金至少有以下好处:
1.丰富政府平抑股市波动性的手段,提高政府针对股票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当前设立股市平准基金,能增强中国股市的稳定程度,促进中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众所周知,A股目前仍然存在如国企股权重大、大小非解禁规模巨大、金融衍生工具单一、市场封闭性较强等制度缺陷,同时,也存在着只能做多,无法做空、T+1制度、涨跌停制度、扭曲的新股发行制度等交易规则硬伤。这些缺陷的存在,特别容易助推A股疯涨爆跌!具体来说,2007年大牛市时,大盘涨疯了却无人顾及市场风险,而2008年的大熊市,股指跌去70%多,很多基金却不敢贸然入场。尽管市场管理层一再表示同时也在行动旨在健全法制,加强监管,逐步解决市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以前,市场的大起大落将仍然伴随着市场的发展。所以,设立平准基金就显得很有必要。
2.推出平准基金,实际上是股票市场建设的一部分。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平准基金的存在对于维护股市的稳定,有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股票市场瞬息万变,为了股市的长期稳定发展,现在应该抓紧推进平准基金的构建。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股票仍是新生儿,市场充满缺陷,充满问题。如果我们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无法走向成熟,无法面向世界。只有不断完善股票市场的建设,中国的证券市场才能走向成熟,走向规范,才能摆脱苦难,重获新生。比如股权分置改革中,各类利益集团为了保全自身利益,置投资者利益于不顾,纷纷抛出大小非,投资者损失惨重,对市场带来灾难性冲击。
3.夯实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性基础,增强中国股市整体抗御系统和非系统风险的能力。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中国加入WTO的影响,中国的股票市场已逐步向国外投资者开放,即股票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化。众所周知,国际资本对一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正日益加大,国际资本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活跃股票市场,另一方面也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可能导致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股市的异常波动。在此情况下,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要自觉地以WTO的基本原则为参照体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恰当地组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股市进行监管。在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严重灾难的国际化背景下,拥有一个强大的平准基金无疑对中国股市的稳定发展有重大的意义。1998年8月香港政府为狙击国际游资的恶意进攻,毅然动用巨大的外汇基金入市干预,从8月14日至8月28日,共动用了千亿元资金,将恒指推高了1 100多点,上演了一场“世纪大战”,极大地打击了对冲基金,扭转了股市单边下挫的危险局面,确保了香港的金融稳定,使香港经济快速地摆脱亚洲金融风暴的阴影得以稳定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综合以上分析,未来市场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市场的运行仍将出现非理性的局面。所以尽快建立平准基金,控制股市风险,减少或缓冲市场冲击,已成为目前股票市场的当务之急。
4.通过股市平准基金的运作,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市场资金的流向,促进重点产业的发展。虽然近期政府出台的许多措施,比如说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它与平准基金入市操作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一方面不是所有股票都具备大股东增持的条件。因此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平准基金的作用。而“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它所直接针对的是经济而非股市,事实上股市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不是“四万亿”可以解决的。因此,虽然现在的市场条件与前一时期是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对平准基金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中国股市设立平准基金,通过股市平准基金的投资流向,进一步引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的有效推行。所以,中国股市,需要平准基金。
三、当前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弊端
1.设立股市平准基金,需要耗费巨额资金。现在,中国股市已经发展,具有较大市值规模,若入市干预资金规模太小,将不足以影响股市,干预政策必然无功而返。据有关估计,要将上证指数上托200点预计要耗费资金2 000亿元人民币。然而,要达到足够入市规模就面临资金筹集问题。如一次性筹集巨额资金,若临时筹集,恐难满足时效性,若预先筹集好,则将承担高额的资金成本。如分阶段筹集则不能保证后续资金及时到位,难以达到预期调控目的。
2.股市平准基金入市时机选择不当,将适得其反。入市时机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近来股指不断创新低,这究竟是股市向投资价值的回归,还是股市的不合理崩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正确判断中国股市真实客观的股指水平是平准基金入市的关键问题,而我们对这个关键问题却没有定论,存在着平准基金入市时机的决策风险。
3.设立股市平准基金会滋生寻租行为。股市平淮基金入市必然影响股价走向,引起股市波动,相关决策人员所拥有的事前信息具有极高含金量,这种信息优势为寻租腐败提供了可能性。
4.设立股市平立准基金会造成市场扭曲。不恰当地、过于频繁的入市干预可能对资本市场正常价格形成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等造成人为扭曲。而我们很难判断什么是恰当的干预,如何实现恰当干预。这是许多学者反对设立平准基金的根本原因。
5.设立股市平准基金,可能面临亏损。股市平准基金存在着投资亏损的可能,有关资料显示,台湾“国安基金”到2004年底按12个月的月均价计算,2004年持有股票价值为543亿元新台币,当年亏损约138亿元新台币,2003年度的跌价损失为221亿元新台币。中国运作平准基金也很难避免被套牢而造成亏损的风险。
6.设立股市平准基金,会背“违反自由经济原则”的骂名。1998年香港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做法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的辩论,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和默顿米勒在内的反对者对香港政府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种政府干预违反了自由经济原则,破坏了游戏的基本规则,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造成了严重损害。从当前关于设立股市平准基金的“争斗”来看,这也是管理层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兵.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楼市――股市――期市之间的联动性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跷跷板,这是乐观派的解读,理由是楼市熄火,资金出逃,会选择进入股市,二是一条船。楼市地震,股市遭殃,一些资金会远离投资市场的风险,股市楼市将会联袂下跌。股市楼市的关联性很强,平时手拉手,寒来两分离,通常是在经济的周期波动中才会发生阶段性的背离趋势。
政策性地震没有改变经济复苏的趋势,也就不会改变股市楼市的同步震荡。换句话说,楼市的不确定性将波及股市,会给股市的情绪面留下阴影,进一步强化当前股市的观望气氛。楼市成交量突降,资金却未必会立即转投股市。在投资者的精神账户中,风险资产是一个总量,隐形存在着一个房价/股价螺旋。房价上升会增加风险资产的收益,从而提高股市投资的意愿,房价下跌或预期房价下跌,股市投资的意愿也会随之下降。
虎落平阳 底部还待确认
近期,沪指跌破2600点,跌过前期低点2639.76(2009年9月1日)。宏观经济频频见好,股市却跌跌不休。国金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10年至今,中国股市在19个主要股市中表现最差,全球排名倒数第五。
沪指跌破笔者上半年预测的2700点底线,趋势仍在下探,反弹乏力,仍可能再创新低。股市破位下跌的直接原因是楼市调控,其背后是货币政策基调的变化,政策的不确定性进而延伸到市场情绪的逆转。楼市低迷,股市破底,不缺资金缺信心,这是虎落平阳的内部原因。从估值的角度看,底部的支撑点已经浮出水面:股市的平均市盈率跌破20倍,这是中国股市的长期支点。沪深300的分红率再次高于存款利率,这是2008年10月笔者预测股市情绪性底部的依据之一。新股和次新股跌破发行价的破发率也接近历史高点,说明市场情绪走向极度悲观。跌破净资产的股票几乎没有,说明投资者没有绝望,抄底行动已悄然开始。
楼市地震,政策变调,资金退出和信心动摇,这是内因,而股市虎落平阳还有外因。希腊经济危机引发欧元贬值,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陷入欧洲债务危机的恐慌之中,甚至担忧欧元会因此解体,这从外部强化了中国股市的悲观情绪。欧元和美债的做空者之一索罗斯先生在中国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欧元解体?这不是我说的。”也许从这个回答中,我们应该得到一点乐观的暗示。此外,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的曙光,欧洲的三角债主要发生在欧元区内部,外债所占比重不到1/4,欧洲危机被明显放大,恐慌症也传染到中国股市。
第一,市场化与加强监管的矛盾。股市是市场经济中最市场化的一个部分,按道理讲,股市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市场化。但是在我国股市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市场化,股市就有可能被盲目炒高 ,导致市场过热,风险过大,违法违规行为剧增的现象。这种情况迫使管理者不得不采取加强监管的措施。而每当股市一加强监管,股市就要大幅暴跌,投资者利益受到严重损失。作为管理者本来是不应当监管股指高低的,股指高低应当市场化,但是在投机过重的市场中,不管股指高低,就要出乱子,加强了监管,投资者付出的成本代价又过大,又有可能使管理者放松监管。
第二,投资理念与投机理念的矛盾。
按道理讲,在股市中应当倡导投资理念,应当根据公司业绩进行投资。但是在我国的股市中,经常是投资的风险大于投机的风险,而投机的收益大于投资的收益。目前,上市公司平均每股能分红0.20元,就算相当不错了,而这0.20元,在每天股市开盘的一涨一跌中,很容易就被跳过去,既然如此,还有哪一个投资者愿意花极高的代价,投资一年,冒着巨大的风险去追求这0.20元的红利呢?不仅如此,在存在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情况下,公司高级利润是为了庄家出货,低级利润是为了庄家进行,投资者根本没有办法根据业绩去投资,ST、PT都成为了追捧的对象,问题股成为领涨的先锋。
第三,股市融资与清查资金的矛盾。 我国的股市中,只靠散户的资金和证券公司的自有资金是不可能支撑起市场的。股票市场要发展,上市公司要源源不断地发行上市,就必须向股市融资。但是我们每一次放宽了向股市融资的政策,就有大量银行资金,通过多种渠道流入股市,引起股市的暴涨。而股市在大量资金的推动下,不断地被炒高,为防范风险,管理者有必然推出清查资金的政策,造成大量资金撤离股市,引起股市暴跌。我国股市就是在这种融资与查资的矛盾中运动,造成极大的资金损失。
第四,股票价格与股票价值的矛盾。
由于高溢价发行股票的体制以及上市公司中只有一小部分流通股可以上市买卖,造成了我国股市中股价偏高,脱离股票价值的现象。这是导致股市投机与市盈率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如果简单地将股价向股票价值回归,甚至向国外股价接轨,那么目前股市投资者的利益就要受到重大损害。这种因历史和中国特色造成的股票价格与价值的矛盾,无论如何也不应当靠牺牲积极支持国企改革的投资者的利益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