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信息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03 09:18: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体育信息的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体育信息的特征

篇1

1、互联网站体育信息传播的特征

1.1体育信息摄取和传播频度相对较快。新闻信息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和传统报纸媒体相比较,网络信息传播在传播时效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是报业媒体无法比拟的,各大型网站在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之后,可以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从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传播到另外一个角落,这种高效率的传播途径使得大众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到任何体育信息,包括赛事状况,调查发现,对于赛事而言,有95%左右的信息浏览人员都希望在第一时间甚至同步了解到赛事的状况,而不是之后的几个小时,大众对于信息及时性的要求就迫使互联网站在体育信息的获取时必须做到高效,另外,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赛事及体育明星的重大信息,都必须第一时间告之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体育爱好者,所以各大网站在体育信息更新方面更新频率非常快,调查发现在体育信息更新频数方面,基本上各大互联网站都能做到与事件发生的同步革新。

1.2体育信息的高度互动与参与性是网站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任何一个网站而言,免费的信息获取需要网站承担较大的支出,为了在收益方面有更卓越的表现,就有必要了解大众对于信息的兴趣程度和关注程度,所以几乎所有的网站管理人员都会对自己网站的信息参与和浏览人数进行及时的统计和分析,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首次允许运动员可以在奥运会比赛期间发表自己的博客,这为运动员会赛事观众及支持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观众可以了解更多队员在赛事期间的心得体会、情感变化,通过这个网络交流平台,也可以让观众对队员了解更多,反过来,队员受到观众的支持和关注,对于提升他们参赛的信心也是很有帮助的。

1.3体育信息的自由选择性为用户的信息获取提供了诸多方便。相比较报业而言,互联网信息的容纳数量是巨大的,任何一个网络用户都可以轻松的在各大网站搜寻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信息,这种便捷性在传统媒体中是无法实现的,传统媒体由于受到版面限制信息容量相对较小,这本身就使得二者在市场角逐中网络信息传播更胜一筹,比如对于赛事密集的奥运赛事和足球世界杯,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关注的比赛和体育明星。

1.4娱乐化发展成为网站体育信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伴随着体育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于体育所赋予的价值,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在大众生活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所以,互联网站在体育信息传播中也具有明显的娱乐化趋势,以前的网络媒体受人们观念的影响,在体育信息报道中,主要集中在体育赛事的状况,这和传统媒体的风格是完全一样的,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体育信息的获取更多的关注点在于体育文化传播、体育娱乐、体育健身、体育精神、体育明星、体育传奇色彩等方面的内容上,这就要求网络媒体在信息选择上需要注重这些信息的挖掘,信息的趣味性、可阅读性更符合大众的口味,所以带有故事情节的各类报道逐步占据了体育信息传播的大多版面章节。所以体育信息娱乐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媒体报道的主流趋势。

1.5媒介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资源共享成为当今体育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即便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任何网站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体育信息都能够及时地采集到,这需要传统报纸、电视台及其他互联网站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发展,所以在面对各种大型体育赛事时,这种媒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一份报道,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搜狐网站与新华社、北京电视台及中央电视台等国内知名电视合全国众多卫星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平面媒体构建了一个专业的媒体联盟,而新浪、网易等知名网站与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世界知名媒体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为体育信息的摄取和报道编制了一个立体式的网络联盟。这些短期联盟一方面可以提升各个媒体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加速资源的整合,提高工作效率。

2、互联网站体育信息传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措施

面对各大互联网站体育信息的传播与发展,我们在看到成绩的一面,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不间断观察国内外众多互联网站对于体育信息的选择和传播,我们发现信息的过于集中是普遍存在的通病,也就是说在现有的信息传播中,各大网站对于信息的选择和传播方面,可以选择的内容非常有限,各大网站在同一时间所报道的内容惊人的相似,这对于任何一个网页浏览者而言,通过一个网站就可以查询到所有的体育新闻信息内容,这势必造成网站资源的相互耗损。另外一方面,目前的体育信息传播大多数还是以国内重要体育赛事和体育人物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与体育相关的其他信息传播相对较少,这也反映出来,信息需求人员对于体育信息的获取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信息面相对较窄。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信息的选择方面,各大互联网站除了信息的共享之外,更多时候,应该拓宽体育信息的涉及面,这样对于信息获取人员而言,就不会把体育信息内容局限在某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这对于体育信息的获取和学习以及获取人员的可持续获得信息,都会产生深远的意义。

在体育突显娱乐功能的同时,更多的体育信息需要我们借助媒体来传播,而在众多媒体传播中,互联网的传播途径无疑是最快最便捷的,网站的发展使自己拥有了更多的用户,与此同时,也在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访问量,提升网站的影响力,与此同时,我国素质教育人才的发展战略势必会为网络用户的增加提供有力的保障,也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在网络体育信息传播中我们看到了取得的众多成就,但是在网站体育信息传播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努力解决,为体育信息的传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篇2

师生关系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从某种角度而言,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在工作中深有体会,下面就谈谈新课程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1.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花朵和希望。教师把爱的高尚情感投给学生,是期望他们都能成才。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尊师是爱生的结果。民主平等就是师生双方平等对待,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迥然有别,学生一般不会歧视教师,问题在于教师能否平等地对待学生。传统的师生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限制其成为生动活泼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主人、主角和主体。新课程渗透着这样的理念:人有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上的差异,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一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民主精神,创造民主平等的条件和气氛,采用民主的教育方法,从而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民主平等的教育允许说服,但不允许强制。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重要特征。

2.理解、宽容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世界,这两个世界彼此孤立,融合点很少。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这两个世界的水融,在与学生的融合中,把握学生,从而把握教育。理解和宽容是双向的。对教师来说,理解的实质就是体谅学生、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理解首先是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透过现象去寻找合情合理的解释,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新课程需要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经常用学生的视野看待学生,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宽容就是宽恕包容,即不责学生之小过,不揭学生之隐私,不念学生之旧错。如何对待学生犯错误,是教师理解宽容学生的试金石。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宽容的心态悦纳学生的错误,要认识到学生犯错误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理解宽容是教师度量的体现,也体现着师生间的沟通与理解。当然,理解宽容绝不是包庇纵容、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教育手段。对于关系到学生现在与未来人格的,比如意识、品行、情感、理想、毅力等,要严格、一丝不苟,要抓住不放。对于反映学生天真烂漫童心、童举的,比如追逐打闹、偶犯错误,甚至故意恶作剧的,要宽容或点到为止,不要揪住不放。只有保持这种心态,在教育教学中才会出现来自师生双方的宽容,课堂才会演奏出和谐美妙的音符。对学生来说,理解的实质就是体谅教师、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宽容教师。这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要求,尤其是教师出现某种过错或师生之间发生某种不愉快时,学生更应该理解宽容教师,不可对教师求全责备,因为教师是人而不是神,有所过错也在所难免。

3.互尊、互信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石

“相互尊重”主要在于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具有发展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材的需要,教师要从尊重的前提出发,帮助学生满足这些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自尊心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教育的需要,是为了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换来学生一颗平静的心。“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学生对老师怀有尊重、崇敬的心态,学生就愿意听从老师的话,坚信不移,并且乐于实践。

在教育问题上,许多教师往往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做主,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其实,教师这样做从根本上说是对学生不信任。基础教育中缺乏信任是十分可怕的,它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而且将导致人才培养的畸形发展。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关键点是教师要相信学生,即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发展潜能,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美好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知道,在老师的眼里,他们是最优秀的,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允许有不同意见存在,呵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对于自信心较差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学习中的积极因素和生活中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激发他们在各方面奋力争先。“我相信你会做得更好”这是我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相信也是每一个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这说明每个教师都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4.和谐合作、教学相长是新型师生关系的表征

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师生共同的参与的教育活动中,双方存在着相互促进、彼此推进的关系。因为知识学问的掌握不能单靠教师的传递,还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体验。教师的作用只是做学生掌握知识的领路人,提高觉悟的启迪者,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育计划与措施,这就促进了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新课程下师生间应是和谐融洽的合作伙伴关系,这就意味着师生间应该互相友爱、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现代信息告诉我们:任何信息的传递都是双向的,对接受者是获取信息,对发送者则是获得反馈信息。只有这样,信息的流动才是高效的,该系统才能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或情感等的信息传递也遵循这一规律。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剂、催化剂:对学生,是知识与智力、智慧与心灵的成长;对教师,是经验与能力、理论与艺术的提高。师生的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受益的是学生,得到提高的是老师。

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展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

篇3

定理 若a,b∈R,则(a+b)2≥4ab.

文[1]的例1尽管给出了三种解题思路,但是却有美中不足:尚未揭示出其最优解题思路;例2虽巧妙地构造出二次方程,但仍然缺乏最优化思考.

本文旨在展示平凡的定理(a+b)2≥4ab在“特征信息”聚焦时的最优化解题特征.

首先,通过“等导不等”来证明这个定理:

(a+b)2=4ab+(a-b)2≥4ab,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下面列举一系列数学问题,其“特征信息”均可或显或隐地聚焦于定理(a+b)2≥4ab.限于篇幅,解题时不作一一分析,只展现定理的最优化解题思路.

例1 已知实数a,b,c满足等式a=6-b,c2=ab-9,求证:a=b.

(文[1]例1)

证明:依定理(a+b)2≥4ab,即62≥4(c2+9),得c=0,从而a=6-b,ab-9=0,解得a=b=3,故证毕.

例2 若(z-x)2-4(x-y)(y-z)=0,则x,y,z成等差数列. (1979年全国高考题)

证明:由题设知(z-x)2=4(x-y)(y-z),而依本文定理,则有(z-x)2=(x-z)2=[(x-y)+(y-z)]2≥4(x-y)(y-z),可见x-y=y-z,从而x,y,z成等差数列.

例3 方程组x+y=2,的实数解的组数是(

).

xy-z2=1

A.1

B.2

C.3

D.无穷多 (1987年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解:依定理知,(x+y)2≥4xy,则22≥4(z2+1),得z=0,原方程组化为

x+y=2,显然只有一解x=y=1,故选A.

xy=1,

例4 已知a,b,c都是实数,且a+b+c=0,abc=1,求证:a,b,c中必有一个大于3/2.

(1991年“曙光杯”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证明:由题知,a,b,c中必有一个是正数,不妨设c为正数.依定理(a+b)2≥4ab,得(-c)2≥4·(1/c),或c3≥4,于是c≥ > =3/2,故得证.

注意:此处还有意外收获,原题结论还可改进为:求证:a,b,c中必有一个不小于 .

例5 a,b,c,d都是小于1的正数,求证:在4a(1-b),4b(1-c),4c(1-d),4d(1-a)中,不可能都大于1.

(1962年美国数学竞赛试题)

证明:巧妙地逆用定理,注意4a(1-b)·4b(1-c)·4c(1-d)·4d(1-a)=4a(1-a)·4b(1-b)·4c(1-c)·4d(1-d)≤[a+(1-a)]2·[b+(1-b)]2·[c+(1-c)]2·[d+(1-d)]2=12·12·12·12=1,由此可见,4a(1-b),4b(1-c),4c(1-d),4d(1-a)中不可能都大于1.

例6 已知x>0,y>0,且x+y=4,S=(6-x)·(5-y),求S的最大值.

解:依定理,知4S=4(6-x)(5-y)≤[(6-x)+(5-y)]2=[11-(x+y)]2=(11-4)2=49,S≤49/4,当x=21/2,y=11/2时,Smax=49/4.

当然,定理最主要还是应用于巧证不等式方面.

例7 已知 y-2x=z,求证:y2≥4xz.

(文[1]例2)

证明:由题设,知 y=2x+z.依定理,知( y)2≥4·2x·z,或2y2≥8xz,即y2≥4xz,证毕.

纵观以上各例,依定理解题,显得规律有序,思路清晰,方法简便,且显然优于原来的方法.

例8 正数x,y,z,a,b,c满足条件a+x=b+y=c+z=k.求证:ax+by+cz<k2.

(1987年(前)苏联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证明:传统证法大半是构造正三角形或正方形,利用面积关系证之.今依定理,即刻知

4ax+4by+4cz≤(a+x)2+(b+y)2+(c+z)2=k2+k2+k2=3k2,

于是,ax+by+cz≤(3/4)k2<k2,故证毕.

可见,依定理还有意外收获,得到原式的一个加强式:ax+by+cz≤(3/4)k2.而这一加强难在传统证法中体现出来.

例9 已知a>1,b>1,c>1,求证:

(a2/(b-1))+(b2/(c-1))+(c2/(a-1))≥12.

证明:依定题,知a2=[(a-1)+1]2≥4(a-1)·1=4(a-1).同理b2≥4(b-1),c2≥4(c-1),于是,(a2/(b-1))+(b2/(c-1))+(c2/(a-1))≥

4(((a-1)/(b-1))+((b-1)/(c-1))+((c-1)/(a-1)))≥4·3 =12,证毕.

例10 设x,y为非负数,且满足x+y=1,求证:

1+ ≤ + ≤2 .

证明:考虑( + )2=2(x+y)+2+2 =4+2 ,或 + = ,依题知及定理,有0≤4xy≤(x+y)2=1,故 ≤ + ≤ .

于是1+ ≤ + ≤2 ,证毕.

定理(a+b)2≥4ab的优化解题功效远不止这些,只要留心些,读者必定还会有所发现和创新.令人振奋的是,从基本不等式a+b≥2 ,平方即可得(a+b)2≥4ab;但令人遗憾的是,a+b≥2 的应用,已是老生常谈,而(a+b)2≥4ab却少见报道.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借以引为重视!

参考文献

篇4

?定理 若a,b∈r,则(a+b)2≥4ab.

?文[1]的例1尽管给出了三种解题思路,但是却有美中不足:尚未揭示出其最优解题思路;例2虽巧妙地构造出二次方程,但仍然缺乏最优化思考.

?本文旨在展示平凡的定理(a+b)2≥4ab在“特征信息”聚焦时的最优化解题特征.

?首先,通过“等导不等”来证明这个定理:

?(a+b)2=4ab+(a-b)2≥4ab,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下面列举一系列数学问题,其“特征信息”均可或显或隐地聚焦于定理(a+b)2≥4ab.限于篇幅,解题时不作一一分析,只展现定理的最优化解题思路.

?例1 已知实数a,b,c满足等式a=6-b,c2=ab-9,求证:a=b.

(文[1]例1)

?证明:依定理(a+b)2≥4ab,即62≥4(c2+9),得c=0,从而a=6-b,ab-9=0,解得a=b=3,故证毕.

?例2 若(z-x)2-4(x-y)(y-z)=0,则x,y,z成等差数列. (1979年全国高考题)

?证明:由题设知(z-x)2=4(x-y)(y-z),而依本文定理,则有(z-x)2=(x-z)2=[(x-y)+(y-z)]2≥4(x-y)(y-z),可见x-y=y-z,从而x,y,z成等差数列.

例3 方程组x+y=2,的实数解的组数是(

).

xy-z2=1

?a.1

b.2

c.3

d.无穷多 (1987年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解:依定理知,(x+y)2≥4xy,则22≥4(z2+1),得z=0,原方程组化为

x+y=2,显然只有一解x=y=1,故选a.

xy=1,

?例4 已知a,b,c都是实数,且a+b+c=0,abc=1,求证:a,b,c中必有一个大于3/2.

(1991年“曙光杯”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证明:由题知,a,b,c中必有一个是正数,不妨设c为正数.依定理(a+b)2≥4ab,得(-c)2≥?4·(1/c),或c3≥4,于是c≥ > =3/2,故得证.

?注意:此处还有意外收获,原题结论还可改进为:求证:a,b,c中必有一个不小于 .

?例5 a,b,c,d都是小于1的正数,求证:在4a(1-b),4b(1-c),4c(1-d),4d(1-a)中,不可能都大于1.

(1962年美国数学竞赛试题)

?证明:巧妙地逆用定理,注意4a(1-b)·4b(1-c)·4c(1-d)·4d(1-a)=4a(1-a)·4b(1-b)·4c(1-c)·4d(1-d)≤[a+(1-a)]2·[b+(1-b)]2·[c+(1-c)]2·[d+(1-d)]2=12·12·12·12=1,由此可见,4a(1-b),4b(1-c),4c(1-d),4d(1-a)中不可能都大于1.

?例6 已知x>0,y>0,且x+y=4,s=(6-x)·(5-y),求s的最大值.

?解:依定理,知4s=4(6-x)(5-y)≤[(6-x)+(5-y)]2=[11-(x+y)]2=(11-4)2=49,s≤49/4,当x=21/2,y=11/2时,smax=49/4.

?当然,定理最主要还是应用于巧证不等式方面.

?例7 已知 y-2x=z,求证:y2≥4xz.

(文[1]例2)

?证明:由题设,知 y=2x+z.依定理,知( y)2≥4·2x·z,或2y2≥8xz,即y2≥4xz,证毕.

?纵观以上各例,依定理解题,显得规律有序,思路清晰,方法简便,且显然优于原来的方法.

?例8 正数x,y,z,a,b,c满足条件a+x=b+y=c+z=k.求证:ax+by+cz<k2.

(1987年(前)苏联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证明:传统证法大半是构造正三角形或正方形,利用面积关系证之.今依定理,即刻知

?4ax+4by+4cz≤(a+x)2+(b+y)2+(c+z)2=k2+k2+k2=3k2,

?于是,ax+by+cz≤(3/4)k2<k2,故证毕.

?可见,依定理还有意外收获,得到原式的一个加强式:ax+by+cz≤(3/4)k2.而这一加强难在传统证法中体现出来.

?例9 已知a>1,b>1,c>1,求证:

?(a2/(b-1))+(b2/(c-1))+(c2/(a-1))≥12.

?证明:依定题,知a2=[(a-1)+1]2≥4(a-1)·1=4(a-1).同理b2≥4(b-1),c2≥4(c-1),于是,(a2/(b-1))+(b2/(c-1))+(c2/(a-1))≥

4(((a-1)/(b-1))+((b-1)/(c-1))+((c-1)/(a-1)))≥4·3 =12,证毕.

?例10 设x,y为非负数,且满足x+y=1,求证:

?1+ ≤ + ≤2 .

?证明:考虑( + )2=2(x+y)+2+2 =4+2 ,或 + = ,依题知及定理,有0≤4xy≤(x+y)2=1,故 ≤ + ≤ .

?于是1+ ≤ + ≤2 ,证毕.

?定理(a+b)2≥4ab的优化解题功效远不止这些,只要留心些,读者必定还会有所发现和创新.令人振奋的是,从基本不等式a+b≥2 ,平方即可得(a+b)2≥4ab;但令人遗憾的是,a+b≥2 的应用,已是老生常谈,而(a+b)2≥4ab却少见报道.笔者试图通过本文,借以引为重视!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