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时间:2023-08-04 09:20: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1

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1.1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当前,伴随着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乡村经济也有所发展。然而,在我国一些乡村、区域存在着产品过剩的现象,尤其是季节性产品过剩问题突出,产大于求。主要由于生产科技水平不高,使农作物质量得不到保障,质量还处于低档次阶段,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乡村产品存在着质量问题,使产品销售不出去,制约着乡村经济的发展。

1.2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的欠缺

乡村信用社、邮局是乡村主要的两大金融机构,其网点在各大乡镇分布也比较多。然而,因乡村生产的固有特性,获益时间较长,产量受天气、市场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以盈利为目的的信用社、邮局,常常将风险调整至可接受的区间内,从而使供需关系不协调,产生“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现象,进而影响到了乡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变革。

1.3农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乡村的产出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它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在乡村,缺乏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要实现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设施跟不上的原因是乡村整体经济实力不够,使基层服务大众的能力不足,进而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1.4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乡村的服务系统缺乏,不够完整。此外,管理体系及职责划分也较模糊。特别是乡级服务站因人力、物力、财力均分至乡村管理,而相关主管机构的主要工作为业务指导,其余事情很少涉及,因此,管理工作难以进行。

2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2.1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目前,大部分乡村具备大规模生产及运营的基础,农业生产化能不能够实现,主要看市场需求及资源优势,只有实现生产化,才能降低产品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而提高产品的额外价值,增加产品带来的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生产化的进一步应用,能够带动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这种模式肯定会带动生产方式的改变,自由将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农业的产出速度和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2.2提高农业产品信息服务

创建乡村信息服务场所,增加生产、销售的相关信息量,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加大宣传力度,最大程度地提供不同渠道的信息服务,使农民获得更多的信息及技术支撑,促进经济发展,并借助信息服务,增加收入,提高效益,间接改变以往大部分农业从业者的售卖观念及模式,拓宽农民的增收途径,有助于农民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助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乡村信息化的创建。

2.3打造名优品牌,走品牌带动之路

创建具有地区特征的农业优势品牌,增强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经济走上高速发展之道。目前,品牌的创建是我国新乡村创建的关键,要满足市场发展所需,提倡品牌农业发展,增加产出收益,加快以品牌特征产品为基础的农产品生产,并制定与产品生产相关准则,借助品牌建立拓宽生产基地、品牌公司和国内外国市场之间的各种资源,为品牌农业发展打下基石。

2.4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力度

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强制性财政估算政策,确保乡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投入。此外,还应改善乡村贷款管理体制,增加信用贷款的额度,明确抚农资金的比重,拓宽供货途径,保证金钱到位的有效准时。通过这些方式确保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喜英.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建设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

篇2

市场经济正在以较高的速度发展,随着而来的就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旅游”。现如今,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如今,旅游从原始的游览名胜古迹转变为回到农村,回归大自然。乡村旅游引领着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乡村旅游的逐渐发展不仅促进了旅游行业大方向的发展,同时对于乡村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乡村旅游的概述

我国在2006年确立了乡村旅游年,第二年,国家倡导了以和谐城乡为口号的旅游模式。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的景观和资源都十分丰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自然有其优越的客观条件。乡村旅游就是以农村为活动场所,一般来说,乡村旅游的主要观赏对象就是农村的田园风光,农作物以及农家的风俗和习惯。乡村旅游的兴起主要是给城市人群创造缓解压力的空间而建立。因此,乡村旅游模式遵循市场供需的要求,市场效应比较明显。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正在面临着调整,无论是从发展方式还是劳动力方面都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城市人群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他们对于乡村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向往之情。这两点的有机结合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契机。从现如今我国乡村旅游的例子上看,很多旅游点已经成功地得到了发展,农村经济水平也有所提升。农家乐越来越走入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分析

1、促进新农村建设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加快新r村建设势在必行。新农村的建设是基础建设的一种,其建设成果和成效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从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新农村的建设。乡村旅游主要是利用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资源。这些资源深深地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这样一来就给传统的农业增添了更多的价值。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农业增收以其为朝阳产业。可见,乡村旅游符合国家的重大部署,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促进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

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农业,旅游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发展乡村旅游,就是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从总体上看,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其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还能够实现旅游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可见,这一旅游模式一举两得,实现了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

从多年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地缓解就业压力,给更多的年轻人提供工作岗位,实现人生的价值。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十分严峻,而旅游行业从某种程度上看属于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劳动力得到吸引,劳动力剩余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可见,乡村旅游的重要性比较突出,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产业化调整以及就业压力等方面都体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分析

要想找到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我们首先需要从乡村旅游所面临的问题方面谈及,只有找到相关的问题之所在,才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进而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1、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乡村文化流失较快。从乡村旅游的内涵上看,乡村的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在文化上也体现出不同的形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地方文化。但是,如果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之间相脱节,就根本体现不出来地方文化的特点,就是缺乏个性和特点。因此,乡村旅游的价值也就受到了影响。但是,从现如今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已经不再保留着原有的淳朴风情和安宁的环境,农村的本土文化和城市的生活模式不断融合,甚至无法明确地区分。这样一来,乡村的旅游资源开发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也十分严重。

其次,缺乏多样性。就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来看还面临着严重的产品多样性不足的问题。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主要是以农家乐提供的基础餐饮的服务,而对民俗风情以及民间艺术的开发力度不足从而导致旅游产品过于单一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旅游吸引力的降低从而阻碍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中少数乡村也对景、娱、购三方面的产品进行了开发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定规模。

再次,开发资金不足。乡村旅游的开发离不开乡村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但就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才民本无法为乡村旅游的开发以及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资金支持。在一些自然风景优美的乡村地区,民风淳朴Iy观别致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却无法提供更多的后续力量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浪费始乡村旅游的开发造成一定困难,同时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具体措施

首先,旅游产品的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对旅游产品进行合理的开发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开发过程中切忌盲目,应在尊重当地文化的前提条件下尽量保护当地自然资源的本真性对于向游客提供低俗服务的经营者应予以严处。与此同时还应从产品质量以及产品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把关。比如某些乡村可以将当地现存的一些古代遗址纳入产品开发的范围制作出一系列的专题旅游。

其次,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资金问题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政府虽然对农村建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但是如果想要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改革的话,政府首先应采取的是政策上的措施加提高企业对乡村旅游投资的回报率拓宽乡村旅游的融资渠道。

再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旅游活动的开展应满足自然资源可再生的要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当地自然资源对旅游体验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以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虽然已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依然存在着不足。实现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肩关地方部门应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丰富产品的种类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通过政府和地方部门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金丹.论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田.安徽农业科学,2011(15):9248-9250

篇3

理论基础

(一)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关系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基于不同资源禀赋形成的不同农业区域分工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各区域需结合自身的资源等条件,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经济活动,由此也体现了农村地区的不同区域分工与不同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的目的在于达成整体效益的最优,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区域分工也在逐步调整,如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或产品等的流动加速,原有的区域分工和优势发生了改变,且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指导下,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特征愈加明显,一方面,从合作的角度来讲,区域之间的合作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求,同时也符合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从竞争的角度来讲,区域经济关系主要以利益为基础,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要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而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是长期存在的。

(二)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趋势当前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主要以农业为主,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是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关系着农村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目标的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内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为目标,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也要突出地域特色,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三是整体筹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整体考虑,注重农村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注重分工与合作,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增进各自利益。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农业地域分工更加明确,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布局不合理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等。从区域经济视角出发,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布局,应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立足于当前新农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力求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细化农业分工,构建完善的区域协作体系。区域农业协调的目标是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新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空间秩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够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也有助于避免恶性竞争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的盲目跟风。

区域经济视角下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当前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梯度和层次,为了实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将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控制在合理区间。分析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否过大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属于同一范畴,且区域间的差距是否在逐渐缩小;其二,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低层次的占比不宜过大,这样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制约作用会更明显。现阶段,我国从政策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布局,但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农村发展和建设水平不尽相同,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即便是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也面临政策、平台、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而言,尚未建立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系统。从政策方面来看,当前还缺乏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组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二)区域之间竞争关系显著,缺乏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一直以来国家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主要以竞争导向为主,不同区域多呈现经济竞争关系,因此在行政区划之内,主要领导考虑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仍然以本区域影响因素作为主要参考,及时考虑到其他区域的利益也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来研究的,并没有从未来发展角度制定共同的目标,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学术机制,区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产业发展协同性较差,区域之间缺少有效联动。

(三)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是客观的事实,且不同区域均或多或少存在对环境保护关注不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外资,制定的优惠政策过于宽泛,由于缺乏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实际上也纵容了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农村的污染企业不能达到绿色生产的标准,必然会破坏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从政府监管角度来看,政府对引进来的企业监管力度不够,对于周边群众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足,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平衡好环境保护问题的主要原因,从长远来看,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四)低碳农产品市场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转型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受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现有的农村市场体系并不完善。以低碳农产品为例,低碳农产品市场作为新鲜事物,在我国东中西部都均有分布,但由于低碳市场内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少,能够提供低碳农产品种类也不多,导致整个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有限,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低碳农产品都以本地为主,很少有出省或出口的地产农产品。我国地产农产品市场多以行政区域为依托,在市场管理层面一般以区域管理为主,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碳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也破坏了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这种带有半垄断式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低碳农产品市场向外拓展。同时,低碳农产品的生产者一般都是以农户为主,广大农村信息发展相对滞后,低碳农产品市场信息渠道有限,加之当前我国没有形成区域生产的低碳农产品统一展示平台,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始终处于数据监测盲区,即使是多年生产低碳农产品的农户,也无法掌握市场数据,生产低碳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缺乏可持续的规划,常常导致低碳农产品滞销或供给不足。

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一)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第一,投入减量化。由于农业发展农药化肥使用超标,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应对农药化肥进行减量,大力推动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使用农药,通过精准管理和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第二,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含有大量有机质,这些农业废弃物只要通过合理开发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可以通过沼气利用方式将农业废弃物放到沼气池,既能够为家庭生活提供沼气,同时也能够将废弃物发酵之后用于土壤肥力改善等;对于可利用秸秆可以实施秸秆还田,也可以用于生物发电,造纸等;对于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该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发展生态农业。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农业作为支撑,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通过系统整体谋划的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例如,打造立体农业模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之内进行混合耕作,一方面能够提升产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善环境;再如,发展观光农业,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等多项功能,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路径。

篇4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165-02

一、农村经济

(一)农村经济概述。

农村经济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称,包括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等所有经济部门或行业,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见,农村经济是农村中各种经济经营模式的综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及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后方保障。

(二)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

1978年, 党的的召开拉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随后以为核心的农村经济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 这一制度变迁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 生产条件大大改善,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而且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广泛性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二)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思想探讨的不断深入和具体,人们逐渐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于经济、社会等更细化的层面。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其发表的《丹博斯宣言》 中,提出了“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概念,把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是指管理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并实行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以确保当代人和后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这种发展能保护土地、水资源、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同时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它还提出了三个战略目标:1.保障食物安全;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3.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吸收现代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先进思想,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成果。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相对平稳,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具体表现为:首先,农民掌握了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国家放松了对农村集体所有企业的控制,农村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农民有了自主的经营权,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其次,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条件下,农村经济成分走向多元化,农村原来单一的自给经济已经转变为商品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而产业结构由于各种企业的出现逐渐转向复合化。最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农村经济活动基本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进行调节,农业的各种资源得到了较原来的计划经济得到了极大的优化配置。

(二)农村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

农村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一年比一年重视“三农”问题,但我们要看到,我国农村经济因为一些先天的不足和政策执行的不到位,发展遇到了瓶颈。

篇5

2 水利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现状

2.1 当前我国农村水资源利用的情况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的深入,水资源匮乏问题日益明显,人均水资源占有率较低,人口、水资源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田生产的粮食持续增长,但农田有效灌溉率却逐渐降低,人们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农田种植水平与技术,来达到基础的农田生产需要。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率较低,农业生产需求依旧难以满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发展不断加剧了水资源供求的矛盾,工业发展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业需水量持续增加,人们生活用水量每年平均增加3%,农业用水量则无明显变化,再加上近几年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在年均用水量持续递增的情况下,我国水资源损耗量将持续增长,直至2030年约达300亿立方米,不少地区农业生产将出现无水灌溉的情况,南水北调工程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若长此以往下去,我国农业生产必将走向困境。

2.2 现阶段我国农村水利经济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保证农业的大力发展,我国在农田水利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每年持续增加,但水利建设成本却远远小于其产出,会出现此种原因是因为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农田水资源灌溉利用率约达30%,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仅占发达国家水资源灌溉利用率的一半,归咎其原因,发现我国农田灌溉中节水能力不足,发达国家在灌溉农田时采用先进的灌溉工艺与技术,而我国农田灌溉仍采用传统的土渠,致使我国农田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仅占其农田生产量的五分之一。我国水资源没能得到有效利用,且节水效果不太理想,造成大量的水资源的损耗,我国部分地区属于降水量少的干旱地区,在转变灌溉技术后,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但相关的农业技术还有许多进步的空间,还需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摸索,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应以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为主要目标。

2.3 水利管理不力的危害与现状

我国水资源的损耗不断加剧了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水资源污染、地下水减少等情况,致使水土流失面积持续扩张。我国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全国各地基本存在此种问题,水土流失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但降低了土地性质,易于引发旱涝灾害、泥石流,地下水下降很容易发生水库淤塞,难以保证水库的基本效益,水资源污染降低了有效水的利用率。水利管理不善,易于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削弱了农业生产环境,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益。

3 水利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3.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利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包括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活质量,首先加强水利管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使农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水利灌溉问题也比较突出,例如灌溉技术落后、灌溉面积减少、管理水平不足、水资源有效利用率降低等。早年修建的以公益性为主的水利工程,基本无法满足日常的灌溉需要,通过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来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使水利经济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具有人多、地广、水资源匮乏的特点,农田生产是农村人民主要的生活来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保持稳定的农业生产,减少自然灾害,提高农田水资源有效灌溉率,实现农业生产稳定的经济效益。

3.2 创建良好的农村水利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利管理能够创建一个便利、和谐的农村环境,加大节约资源的宣传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促进农村水利的经济建设。我国农村具有居住不集中、道路通畅性差、传播知识条件差等特点,农村水利使用不当问题比较突出,这是因为大部分农村人民缺乏节约水资源意识,没有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农村环境的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农村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水资源的质量,还需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农村经济发展中应注重水资源质量,转变传统的农田种植方式,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另外还需加大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在保证农村生活条件的情况下,发展农村经济。

3.3 促进水利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有效措施

篇6

中图分类号:F32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30-04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以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及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水土保持产业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这种生态和产业的双重性决定了水土保持对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从系统论和协同学的角度来讲,二者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为此,本文定量研究了两者的耦合程度,首先选取能反映各系统主要特征和状况的指标,然后通过一些数学方法,用所选取的指标数据计算各系统的得分情况,最后根据得分情况来判断系统间的耦合程度和协调发展度。

一、数据的来源及处理(一)指标的选取

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两个系统各自的内涵和特征,确定的指标如表1所示。由于对水土保持进行衡量的指标较难获取,我们选择了7个能直接或间接反映水土保持情况的指标,这7个指标能较动态地反映水土保持、特别是水土保持治理的总体状况。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涉及的面较广,我们选取了14个指标来综合地反映甘肃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二)数据的标准化

选取1990―2007年各指标的数据。考虑到原始数据间量纲不同且指标间数据量级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使用上述指标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极值法进行标准化处

理,使每个指标介于[0,1]之间。考虑到每个指标对系统的影响存在差异,有些指标数值越大,系统发展程度越好,有些则是指标数值越小,系统发展程度越好,前者即是所谓的正作用指标,后者则是负作用指标。对于正作用指标,其标准化计算公式为:

(一)系统综合评价指数

在计算各系统间的耦合程度之前,要得出各年各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一般可以根据下式计算:

Ui=∑mi=1Wi×Pi

式中Ui为某一系统综合评价指数,Pi为各指标的标准化数值,Wi为各指标的权重值。

(二)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从上式可以看出,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取决于各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和指标权重值,评价指标权重值反映了评价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将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指数的大小。目前,有关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主成分分析法等。前两种方法都需要请专家凭借自己的经验和阅历给出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主成分分析法则是通过对现实数据资料的分析,通过降维的方法,把多个复杂的因素归一为几个主要因素(主成分或主因子),原则上,提取的主成分应该保证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而这几个主要因素可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因素所表示的信息,并具有较强的可解释性。然后通过求出的主成分载荷矩阵,利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可以求出因子载荷矩阵。再利用原始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与每一列因子载荷向量建立回归方程,可求出各个系数主成分分量贡献值,根据其与对应方差贡献的组合,便可以求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影响指标的权重,能够客观地确定权重值大小,可以避免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的主观随意性缺点,因此是系统综合评价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三)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评价指数的计算

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使用SPSS统计软件采取主成分分析法,以特征值≥1且主成分累积贡献率≥85%提出公因子。甘肃水土保持有一个公因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三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分别为86.12%和96.11%,说明提取两个主成分能够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用最大方程旋转法(Varimax)进行甘肃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子旋转后得到因子载荷矩阵。用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然后用第一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乘上其所对应的贡献率再除以所提取两个主成分的两个贡献率之和,然后加上第二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乘上其所对应的贡献率再除以所提取两个主成分的两个贡献率之和,便得到各指标的总系数,将这些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便是各指标的权重值。各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乘以权重之和就得到总和评价指数。表2列出了1990―2007年甘肃省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

从上表可以看出,根据我们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而言,1990年以来,甘肃省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但是,相比较而言,水土保持指数的增长较为稳定,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的增长则表现出了较大的波动性,一些年份甚至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主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多地受到粮食价格、政府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从而使得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从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也出现了大幅度增加;亚洲经济危机之后,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使得农民收入减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也出现了减小;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大量出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又出现了快速增长。

三、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耦合评价

(一)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耦合评价的度量标准

据耦合机制评价的度量标准,我们将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度量标准分为发展级别作发展基本类型标准。对指数进行分级,水土保持级别标准是根据指数得分,把0~1之间划分为4个层次:0~0.25为低级发展类,0.25~0.5为初级发展类,0.5~0.75为中等发展类,0.75~1为高级发展类。发展基本类型根据指数f(X)和g(Y)的对比关系,以f(X)=g(Y)为基准,f(X)<g(Y)为水土保持滞后型,f(X)>g(Y)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型。

依据上述度量标准,我们可以对甘肃省1990―2007年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情况进行评价,具体结果见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根据我们的评价指标,在1995年之前,水土保持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由于政府对水土保持的投入不断加大,水土保持系统的得分迅速增加,而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水土保持系统的得分超过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得分,出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水土保持的情况;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大量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新农村”建设在各地深入开展,二者的差距开始缩小,甚至在2006年之后出现了水土保持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二)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度

关于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C=f(X)g(Y)f(X)+g(Y)22k

式中C为水土保持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k为调节系数,一般2≤k≤5;f(X)为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指数,g(Y)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显然,协调度C的取值在0~1之间,最大值亦即最佳协调状态;反之,C越小,越不协调。

协调度反映的只是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状况,而对整个区域而言,却难以反映出区域的整体发展实力情况,即本区域是处于高水平协调发展,还是低水平协调发展。为此,我们还需要采用协调发展度这一指标来度量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低。其计算公式为:

D=C×T

T=αf(X)+βg(Y)

式中,D为协调发展度;C为协调度;T为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反映了两者的整体效益与水平,α、β为待定权数,我们认为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故α、β的取值相同,均设定为0.5。协调发展度D综合了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C以及两者所处的发展层次T,而且协调发展度D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因此协调发展度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及更广的适用范围。

我们可以按照协调度的大小来判断系统间的耦合程度。根据黄海峰(2006)的研究,协调度可以划分为八个等级(表4)。

根据表6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90―2007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程度在不断提高,显示出了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运动轨迹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相似性。而以D表征的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关系说明在1995年前,水土保持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伴随着国家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的加大、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开展,水土保持的水平不断提高,转而表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日益提高。而2006年之后的数据则表明甘肃省的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类型已经属于“优质协调水土保持滞后型”。虽然C、D得分存在差异,表现在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关系上有不同程度的特征,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来实现共同发展。尽管甘肃省水土保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程度在不断提高,但仍是可以进行“帕累托改进”的:在水土保持滞后时,我们可以采取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封山育林等措施,这样不仅能提高耦合度,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时,我们则需要增加对涉农的财政投入,实行更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从而避免陷入所谓的“贫困――人口增加――环境恶化”(PPE)怪圈。

基金项目:甘肃省水利厅2009年度重要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城市生态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3.

[2]王强.产业结构效益与生态环境质量耦合研究――以济南市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雷敏.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城市化耦合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黄海峰.珠三角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GIS技术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5]方创琳等.中国西部生态经济走廊[M].商务印书馆,2004.

篇7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6-0002-02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1、农村金融需求缺口相对集中。农村金融需求包括农户、农业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层次,不同层次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差异较大。许多调查表明,普通农户的生产资金需求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满足率普遍较高,但贫困农户、种养大户等市场型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户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消费需求方面的资金需求缺口较大。可见,相当一部分农村金融需求缺口属于高风险、低收益的政策性金融需求和农户消费信贷的范畴。

2、农村金融供给结构明显扭曲。一是农村金融市场高度垄断。随着国有银行特别是农业银行农村业务的收缩,农信社已经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农信社涉农贷款占整个县域经济涉农贷款的比例在80%以上,部分地区的正规金融机构甚至只有农信社。二是政策性金融服务大幅萎缩,农业发展银行只提供粮棉油收购贷款,其资金实力、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本状况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三是农业保险机构经营举步维艰。农业保险模式与农业生产不相匹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商业性农业保险缺失,使得农业信贷风险难以转嫁和规避。四是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比较单一。农信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是传统的储蓄、信贷、汇兑和结算业务,邮政储蓄实际上是一种只存不贷的单边服务机构,而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基本上不与农户发生业务关系,仅对少数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

3、农村金融市场信贷风险较大。相对于城市信贷市场,农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普遍和严重,放贷金融机构很难监控借款人的资金用途。农村信贷市场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因为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对可用于抵押的土地、房屋、农具等估值水平差异很大,而且这些抵押品的处置成本高昂,或者根本无法处置(如土地产权残缺),不是金融机构愿意接受的抵押物。作为弱质产业,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农户和农村企业获取市场信息不便,使得农村信贷市场面临较高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相对较大。

4、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方面,农村资金流失不断加剧。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金融机构流失的农村资金呈上升趋势。据统计,1978-2000年通过各种渠道外流的农村资金达28400亿元,其中,通过金融系统流出的资金占农村外流资金的40.4%,而1994-2000年问经过金融系统流出的农村资金占其总额的49%(张杰等,2006)。另一方面,农民增收缓慢,乡镇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农村地区的有效信贷需求难以持续扩大。

二、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既面临农村资金的低回报率与高风险,也有转型经济中农村金融开放和金融稳定之间的矛盾冲突,还要考虑农民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提高对传统乡镇政权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冲击。

1、国家对农信社“支农”的高度依赖与农信社道德风险严重的两难冲突。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普遍采取强化金融控制的方式获取农村金融剩余,如限制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鼓励符合政府利益导向的正规金融机构拓展市场范围。在中央政府扩展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动员农村金融储蓄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对农信社的控制,农信社逐渐演变成为地方政府获取农村金融剩余的重要工具。可以说,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过度控制是农信社获取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政府的过度介入,使得农信社不但没有成为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反而形成了地方政府与农信社管理层共谋的内部人控制模式。更为严重的是,在中央政府由于控制成本大于控制收益而选择退出时,地方政府和农信社的管理者却并不希望完全界定清楚农信社“支农”的业务范围,以便转嫁农信社的经营损失。为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尽管中央政府做出了多种努力,比如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扩展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允许发展小额信贷机构等等,但这些措施对于打破农信社垄断地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目前最有可能对农信社构成市场竞争压力的邮政储蓄银行,也面临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能力等多重制约。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政府对农信社“支农”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但将农信社作为“支农”工具又面临严重的道德风险,因为农信社没有破产风险,常常利用“支农”名义向中央银行索取资金补偿,使得农信社经营具有很大的“负外部性”,即农信社经营普遍存在收益内部化和风险外部化的倾向。

2、小农经济金融需求与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的两难冲突。在以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的农村经济中,金融需求更多地属于政策性金融服务需求和农户的消费信贷需求,这类金融需求业务不具有商业性,也与商业金融机构盈利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经营取向相矛盾,难以支撑商业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说,农村金融发展取决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整体转型,只有农村经济逐步走向城镇化和工业化,才能支撑起以商业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市场活动。否则,只能适应以政策性金融服务为主的金融交易活动。在政策性金融机构严重缺位的情况下,商业性金融机构“支农”的风险大大增加。特别是,在许多欠发达地区,由于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乡村债务金融化现象比较普遍,农村金融机构事实上承担着财政功能,这种职能错位直接威胁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正如谢平、徐忠所指出的,“只有公共财政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金融才能正常运行,如果金融信贷资金被大量用于非生产性支出,那么农村贷款质量低就无法避免”。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金融机构经营资金的非农化取向其实是现有农村经营环境的一种理性选择,也是当前小农经济金融需求主体地位与商业化金融供给矛盾冲突的现实反映。

3、非正规金融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的两难冲突。非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广泛存在,能够较好地满足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相对于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一般都是建立在人缘、地缘和血缘关系基础上,具有低成本获得私人信息的优势,其经营方式灵活、手续简单、债务约束硬,能够显著降低农村信贷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信用风险。特别是,非正规金融发展还是打破农信社垄断地位,促进农村金融市场有效竞争最为现实的路径。但非正规金融经营不规范,存在高息吸收资金的倾向,加上缺乏法律保障和必要的监管,容

易造成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货币和金融监管当局对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始终心存余悸。

三、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农民素质等众多层面,短期需要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期应该着力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竞争,长期来看,重点在于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发展。

1、加大金融支农的财政扶持力度,夯实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经济决定金融,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村经济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此,应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地制定和落实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规划,稳步推进交通、信息、水电工程、技术培训等关系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建设项目。探索建立以财政资金作为贷款贴息资金、担保资金、支农风险基金的协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综合开发等农业现代化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可对支农信贷业务实行免征营业税,对乡镇以下金融机构实行零税收政策。同时大力发展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和技术协会,鼓励兴办农民职业技术学校,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增强其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技术服务等方阿的专业技能,提升农户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夯实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

篇8

一、农村金融资源的定义与层次

作为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仍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资源。沿着金融资源理论的思路,我们尝试从资源角度给农村金融一个定义:农村金融是依赖特定保证体系(农村金融制度)、特殊载体(农村金融商品)的社会财富的索取权;是具有数量(货币和资本)累积和功能累积的、特殊的、内在于经济的社会经济资源。农村金融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可以指农村货币资源、资本资源、农村金融制度资源、农村金融人力资源等。但狭义上,一般主要指农村的货币、资本资源,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一是农村的自我积累部分,主要由农村的储蓄转化而来;二是政府的农村资金投入包括政策性金融、政府的转移支出等;三是国外资金的输入。了解了农村金融资源的概念,我们还需要认识他的性质。

由金融资源的层次性农村金融资源系统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三个层次构成的。

1.农村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

即广义的货币资本或资金,这是农村金融资源的最基本层次。其中又包含两部分:一是农村货币资源,即中央银行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发行后贮存于农村经济生活和再生产之中的货币总量;二是农村资本资源,即以价值形态存在的农村货币资本资源,是为满足农业、农村生产和流通需要对货币资源开发形成的再生性金融资源。

2.农村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

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是农村金融资源的中间层次,包括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农村金融工具体系两大类,大体上与戈德史密斯所称的金融结构相一致。

3.农村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

农村金融资源的最高层次,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与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前两个层次表现为农村金融资源的“硬件”方面,农村金融总体功能则为农村金融资源的“软件”。

二、农村金融资源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农村金融的资源特征应当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农村金融活动的量的累积与农村金融功能累积的结果具有价值形态的“贮藏”特征;二是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配置必须同时满足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二者存在依存和制约的关联性。

1.农村金融资源的一般性

资源属性是农村金融本身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因此农村金融资源首先就具有所有资源的一般属性。

第一,农村金融资源的有用性。同其他资源一样,农村金融资源通过开发或合理配置,能够为拥有者或者开发、配置主体带来期望的利益,这是很好理解问题。但是,农村金融资源是由多层次的要素构成的复合体,不同金融要素的开发主体不同,所以对于众多的社会成员来说,农村资源的有用性需要区别对待。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是面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开放性资源,其开发主体是相对确定的。

第二,农村金融资源的贮藏性。任何资源首先是处于贮藏状态的自然和社会要素。作为一种社会经济资源的农村金融资源,有一个量的累积和功能累积的过程,农村金融资源的“创造”也是通过金融要素的量的累积和功能累积形成的,一方面,前期的累积是后期开发和配置的基础,另一方面,当期的创造既是开发配置的资源又是后期开发配置的对象,任农村金融活动都是对这个已经形成的具有“价值”贮藏属性的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和配置。

第三,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性。农村金融资源的开发和配置量是由其“价值”贮藏量和当期客观需要量以及金融制度的适应程度决定的,这两个量形成了当期农村金融资源开发和配置的数量基础,甚至可理解为当前农村金融资源的极限;关于农村金融制度,当它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时,只能把它理解为前期金融资源而不能当作当期金融资源对待—当期发挥良性作用的农村金融制度是前期农村金融资源(金融制度)重新开发和配置的延伸结果,只要这一制度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适应的,它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次被作为金融资源来重新开发和配置;只有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的农村金融制度或它本身的某些变态要素才是需要摒弃后重新开发和配置的内容—这时候的农村金融制度才可能复归它金融资源的“自然”属性。对于作为农村金融资源存置和流动的载体—金融工具,可把它作为货币、资本(价值形态)等金融资源开发的商品来对待,一般来说并不具有完全的资源属性,尤其是那些具有最终消费特征的金融工具。

第四,农村金融资源的有限性。农村金融作为社会财富的索取权,其量的累积和功能累积程度完全取决于社会财富的累积过程和累积规模,不论这种索取权集中程度如何,掌握在谁的手里或如何流动,索取权的行使过程只能以社会财富的累积过程为基础,索取权的再分配只能以社会财富的累积规模为限,这两点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正是农村金融资源的客观性所在,同时也是农村金融资源的有限性所在。

2.农村金融资源的特殊性

篇9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86-01

一、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1、农村环境污染实际上是非常严重的。主要存在白色污染、农药残留污染等问题。化肥,含磷洗衣粉的使用等都对土壤、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健康,从而对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2、麦收之后,焚烧秸秆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样不但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也浪费了大量秸秆的生物能量,没有充分发挥和利用秸秆的作用。

3、在农村,由于缺少相应的垃圾桶以及垃圾处理设施,出现垃圾随意倾倒的现象,白色污染严重,对土壤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4、在农村,有些洗衣粉含磷严重超标,污水随便排放将对河流造成严重的污染,水质恶臭,鱼类大量死亡,从而危害到了人类。农民大量使用杀虫剂,致使有益生物像青蛙的数量也随之减少。

5、各种各样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硬化,平时所使用的化学复合肥料中都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元素,进入土壤后很难被农作物吸收或转化,从而造成土壤被重金属所污染。长此以往,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将越来越富集,造成作物无法生长。

6、在调查,问及农民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农民知之甚少,有的农民甚至一点都不知道,农民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缺乏。

二、如何解决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1、加强环境立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明确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

2、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城乡分治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国家把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资金。

3、强化扶持力度,建立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政府应对农村和规模以上的企业污染治理,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规模以上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可以申请用财政资金对贷款贴息等。

4、建立农村可持续发展机制,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了解,政府可以每年派技术人员到农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指导。

三、怎样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加强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参与农村环境工作的意识,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因此从宣传《环保法》着手,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大群众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

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和政策引导,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他们树立起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倡导购买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生活消费品,选购减量包装的商品,促使生活垃圾实施减量、无害和资源化,从而改善人们生存空间,提高生活质量。动员家庭成员净化、绿化、美化居住环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高效率的利用农村资源。

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庞大系统工程,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涉及到农业、工业、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仅靠涉农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应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各方面工作。必须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财政政策应向农村环境保护如农村环保重点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倾斜,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证稳定有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

篇10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50

农村沼气建设已成为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用能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宁蒗县农村用户沼气池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经过努力,宁蒗县沼气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呈现出数量多、覆盖广、标准高、人员专业化、机制多样化的特点。

1 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1.1 沼气的利用

沼气作为能源为居民提供燃料。通过将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下发酵,产生大量可燃气体,通过管道输送到居民用户家中,用户可以利用沼气生产做饭,利用沼气代替燃煤能够节省大量燃料能源,同时还能够节省大量成本;利用沼气促进温室大棚作物生长。沼气在温室大棚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利用沼气燃烧产生的热量,提高大棚内温度或者光照强度;利用沼气燃烧之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向大棚内输送二氧化碳作为肥料,促进大棚作物增产增收。增温和增加光照主要依靠沼气灯和沼气炉去解决。一般情况下,每个大棚50m2内设置1个沼气灯,沼气燃烧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早晨5:00―7:00进行。

1.2 沼液的利用

沼液饲喂育肥猪。沼液中覆盖多种营养物质,在育肥猪舍饲过程中,饲喂育肥猪可以降低饲料成本,实现增产增收的作用。在饲喂过程中,一般选取上层清澈液体,将液体在室外充分搅拌和晾晒之后,将其中的氨气尽量挥发掉,添加到育肥猪的饲料中。添加量应该结合猪不同的年龄科学添加,一般每天3~4次,每次0.6kg。如果猪愿意吃添加沼液的饲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如果不愿意吃要控制好添加量,适当减少一些。沼液在选取过程中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新建或者大换料的沼气池必须在正常使用3个月后才能取液,沼液饲喂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避免突然更换饲料;沼液作为叶面肥施入。一般选择中间层沼液,放置2~3d后,将沼渣过滤掉,在作物中后期作为叶面肥施入。施肥一般选择在上午露水干涸和傍晚之后进行比较合适,同时也可以和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混合后施入[1]。

1.3 沼渣的利用

沼渣中含有有机质、腐殖酸,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任用,沼渣富含氮、磷、钾等元素,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沼渣含有较多的沼液,固体物含量在20%以下,主要是部分未分解的原料和新生的微生物菌体,施入农田会继续发酵,释放养分。因此,沼渣在综合利用过程中,具有速效、迟效2种功能。沼渣主要用于种植粮、菜、瓜、薯、梨、葡萄、桃、李、花卉等作物育苗、育秧、苗木生产基肥,沼渣作为基肥每667m2用量1500kg左右。沼渣还可用于生产食用菌、养鱼、养蚯蚓等。

2 沼气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2.1 促进生态农业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沼气工程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生态农业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转化更加完善,极大的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沼气工程中所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富含丰富的有机物质,其中沼液可以作为动物饲料和农作物肥料,提高动物和农作物产量,同时,沼液中还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呼吸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沼渣可以用作生物菌种植材料,提高农产品品质,而畜牧业产生的粪便尿液代谢物以及农业所产生的秸秆都是生产沼气的原材料,整个循环系统不会产生代谢废物,对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帮助[2]。

2.2 改善生态环境

现阶段,农村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动物粪便随意排放,秸秆燃烧都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发展沼气工程,为农民群众优质高效的燃料能源,减少了煤炭资源的消耗,大幅度减少农村地区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量,此外,发展沼气工程还能够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少动物粪便排放,很好的解决了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3]。

2.3 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

发展沼气,节约能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是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本质追求。积极发展沼气工程,农村的生态平衡才能恢复稳定,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森林资源过度砍伐、水土流失、农业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7-0203-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环保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长期的社会热点话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片面的利益,对生态环境进行大肆的破坏,这样一来,极易引发经济与环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失衡。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原本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发展的失衡,还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有效发展,必须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相关的研究。

一、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形式依然较为传统,在科技现代化方面,农业发展依然处于劣势地位,基础设施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地域差异性明显是我国现阶段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的主要问题。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可以使上述问题得以改善,还可以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非常积极意义[1]。

2、有利于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推动并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城市带动农村,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僅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有效发展。

3、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现阶段我们所说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资源节约为重点,以生态循环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新型经济。在这种新型经济模式下,可以降低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农村生态的破坏指数,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农村经济发展下的环境保护现状

1、土地质量下降

在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耕地的土地质量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滥用化肥、农药以及农村生活垃圾是造成土地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片面的高产量,很多农民开始滥用化肥、农药,除此之外,工业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也极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2、工业废水未处理就排放,农村饮用水质逐年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迅速,诸多乡镇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乡镇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受相关技术的限制,很多工业废水往往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长此以往,工业废水难免会渗入地下对地表水质造成诸多影响[2]。农村的饮用水大部分是来自地表水,且通常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使用。除此之外,工业废水往往在气味方面也较为刺鼻,不仅不利于农村的环境保护,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3、大气污染严重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发展,许多工业发展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尽管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危害极大。相比来说,农村大部分以重工业为主,其污染物排放量巨大,尽管可以带动产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大气的污染程度也不容小觑。

三、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发展策略

1、树立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发展方面,我国各级管理部门以及农村居民应树立环保意识,并不断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各级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利用各种媒体,不断加大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并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例如普法宣传月活动、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宣传车下乡等。通过诸多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使农村居民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环境保护意识,让“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走进千家万户,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于环境保护的参与程度,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巨大。

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生态经济

要想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转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生态经济,以此来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对过去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不断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模式,探索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生产模式,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将生态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村可以通过发展旅游经济、生态经济以及新型经济等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提高农村产业的生产水平,以此来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以科技为依托,不断降低农业生产中废弃物对于农村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

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政策制度的约束对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也不容小觑。长期以来,我国的相关法律有关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未做出特别明确的规定,导致了我国农村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不是特别的高。因此,国家应从宏观出发,对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确立明确的法律法规;各级管理部门应结合所管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进行规范,在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两者之间发展的平衡。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经济也得到了长期有效的发展。但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期有效发展,对于农村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基于此,本文对与农村经济与环境保护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长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萌.论我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J].现代化农业,2017(09):68-70. 

篇12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了农村农业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使农业资源和环境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长久发展。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问题,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达到农业生产集约化和生态化,促进农业产业化。

(二)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增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所以,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由依靠消耗大量资源、破坏环境的粗放型农业向依靠科学技术的集约型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减小了污染,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业资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减少对资源的一次性利用,增加他们的重复使用。同时,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比如农业的生活垃圾可以用来建立沼气,这样不仅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也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省了资源。

二、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

近年来,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村人口的快速增加,这就使得农村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减少,农村的教育、医疗环境面临压力越来越大,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就业困难,造成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资源环境恶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另外,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围湖造田、毁林造田、私自开发土地等现象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平衡。

(二)农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农村信息传递之后,信息传播途径有限,虽然很多地区农民不停扩大经济作物生产来提高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短期来看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从长远看就会导致农业结构的失衡,有些产品会出现供过于求,而一些产品会供小于求。着不仅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减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农民素质较低不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

正如前文所提,目前农村人均资源不足,尤其是教育资源缺乏,导致部分农村孩子没法上学,农村文化水平总体偏低,没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也很难接受新鲜事物,尤其是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三、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大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内涵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国家应该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内涵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农民读懂并接受这一发展新模式,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顺利实施。

(二)保护好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

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由于乡级土地规划建设不合理,许多企业工厂违章扩建,严重的占用了农村的耕地资源,耕地资源的减少直接导致粮食减产。还因为农民生产过程中滥用农药化肥,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耕地资源减少。国家应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帮助建设绿色生态农业。修建水库、灌溉渠等公共设施保护农业生产用水。

(三)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必备自然条件,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排污企业的治理,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植树造林,做好对农村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就是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总体规划。再满足主要发展方向的同时结合农、林、牧、副、渔业协调发展,共同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农业

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绿色农业,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出无污染、五公害的绿色农产品,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价值新的认识,绿色农产品得到广泛认可,经济效益迅速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