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体系范文

时间:2023-08-04 09:20:0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化学体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化学体系

篇1

二、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呢?我认为,应按以下几个步骤循序进行:

(一)注意课堂总结,做好章节回顾课堂总结是教师必备的一个良好习惯,我们应该在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对该课知识进行罗列和梳理,分清主次重点,理清内在联系,并对下几节课可能用到的知识做一些悬念性质的点拨,这些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本堂课的讲授内容,尤其是———教师的板书对于学生来讲,就是构建知识体系最初的模仿对象,当学生将教师的板书记作笔记时,知识体系的雏形也就相应建立,所以,我认为认为一堂课程的总结板书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步骤。

(二)主动发问,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由于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不足,绝大部分学生尚不能在初中阶段就具有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的放矢地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启发性问题。

(三)注重习题质量,保证练习效果化学学习离不开大量的习题,只有通过习题的练习,才可以让我们的知识体系构建更加牢固、准确。但是,这些习题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值得每一位化学教师反复推敲,我发现,目前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整章整节地布置下去,不去深究每道题的含金量,不去对比许多题目是否存在重复,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作业负担重,而且练习效果也不好。我认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首先对题目进行一遍筛选,找出那些能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课堂内容,牢固记忆本章知识的习题优先布置。对一些题目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其涵盖面尽可能地广泛———甚至,我尝试一堂课程只布置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在题目的指引下将本章知识开枝散叶,自主地进行知识体系构建。

篇2

1、合理确定小组规模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合理科学的分组是促进学生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小组成员的多少、学识水平基础的高低、学习能力的强弱都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我认为,初三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内容比较少,所以在分组的人数上,一般为4~6人左右为宜,既能保证学习任务的分配,做到人人有事干,有独立思考的内容和空间,发挥各人能力和特长,又能保证有充足时间让组员之间充分讨论、交流,广泛的表达个人见解,获得全面完整的知识。

2、科学分组

建立合作小组不是简单地把几位学生就近按座位组合在一起。教师应将班内学生按成绩、性格、爱好、技能等进行分类梳理,然后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编排成合作小组。只有这样才能为组内互补互助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促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同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广泛接触和合作机会,一段时间后可以对小组成员进行轮换、重组。此外,除常用的异质小组外,有时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同质小组和自由组合小组。

3、成员分工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序高效运行,合理明确的分工是基础。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激发各人的个人责任,使得每个成员有事可做,对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任务全力以赴。如可以让学生分别承担化学实验的某个步骤,承担某方面的信息搜集等。这样有分有合可以保证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除了按任务分工外还可进行角色分工,比如,在一个小型的合作中,小组内角色可以粗略地分为四种:A组织者: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分配任务、督促组员完成任务等;B记录者:负责记录讨论的过程、结果等;C总结者:负责总结归纳小组观点、实验结果等;D发言者:负责汇报小组合作成果,对外联络等。在分工中还要注意经常更换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轮到过各种角色,体会每个角色的工作和责任,并从中学会互相理解、体谅、支持,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授予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

必要的合作技能是合作顺利进行、提高合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技能,以进行高质量的合作。卡耐基大学曾对10,000个名人案例记录做过分析,发现“智慧”、“专门技巧”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人际交往技能应该同认知、情感态度等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的合作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教授合作技能的最佳时机就是需要这些技能的时候,学生会有更迫切的需要和学习动机。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合作技能,体会合作技能作用的机会和情境。课堂中首先应教会学生以下一些主要技能:

1、说明与听取

要求学生能正确清楚地向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言语简明扼要,紧扣中心;能有序发言;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能耐心作出解释;专心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尝试站在对方角度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对别人提出的合理意见和批评,勇于接受,并表示感谢。

2、帮助与求助

主动关心其他成员,热心、耐心提供帮助,不嘲讽讥笑;提供帮助时说清方法和理由,协助完成而不直接代替;对给予别人帮助表示乐意;遇到困难主动请教,说清求助内容与希望;态度要谦逊;对获得帮助要表示感谢。

3、组织和鼓励

善于分配处置各人的任务,明确个人责任,安排合作进程;关注并调控小组合作状况,对影响合作的行为及时制止;对同学讨论提出的各种意见进行整理;鼓励胆小或困难的成员发言、承担任务,并给予更多帮助;对别人的正确观点可点头、称赞以表示赞同或赞赏。

4、处理冲突

合作中由于各人的兴趣、性格、思维方式等的不同,难免会产生分歧和冲突。冲突可以被建设性地解决,也可以被破坏性地解决。要求学生遇到类似情况时要以平和心态冷静处理,仔细听取别人意见,考虑其合理性,反思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对存在分歧的地方,各自明确充分地表述看法和理由,有序交流不争吵,不影响其他小组。在双方都不能说服对方时,应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执行。

篇3

1、引言

化学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由于在小学以及初中低年级中没有接触过任何化学的基础课程,因此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显得有些吃力,这种情况也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教育经历深刻的认识到,如果初中化学知识储备不足,那么对于学生高中甚至大学期间的化学学习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甚至导致学生讨厌化学,最终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从教学的本质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

初中化学是学生认识化学的开始,也是学生化学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实际教学出发,认为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教学途径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1 从元素符号入手,夯实学生基础

化学元素符号是学生认识化学的开始,也是所有化学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认识清楚各个化学符号的意思。在初中化学中,课本后面都附有完整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只需要记住前20位的化学符号就可以了。但是,从学生学习的长远出发,应当尽可能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所有的化学符号。对于化学教师而言,通过顺口溜、歌曲的形式让学生牢记化学元素及其符号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与化学元素符号相对应的另一个化学基本知识点是也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是物质反应及物质结合的基础,将化合价与元素符号对应教学能够更好的让学生系统的掌握化学基础。例如,氧元素的化学符号是O,可以形象的跟学生说当我们张嘴呼吸的时候,嘴的形状的一个圆圈,我们所吸进去的是氧气,所以,氧的元素符号是O,我们不能一次就完成呼吸,所以氧气的符号必须是O2,并且只有氧气的化合价是0价不掺带杂质的时候我们呼吸才是安全的,所以氧气中氧的化合价是0。可以依次类推,单元素组成的物质其元素的化合价都是0。

2.2 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接触化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直观了解化学、认识化学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验的教学价值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仅仅将实验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用来验证理论的结果。这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否定了化学实验的价值,因此也是很多学生无法通过实验掌握化学知识。例如,以基本的酸和铁反应为例,通过试验学生能够明白,基本的酸和铁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氢气,并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很多教师当实验到了这个阶段时候就结束了。其实这个试验可以进行深入的延伸,例如相同质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稀盐酸反应,哪一个产生的氢气多,为什么?适量的稀硫酸、稀盐酸和足量的铁反应,哪一个产生的氢气多?像这样的实验能够让学生明确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且能够有效的联系基本的化学理论方程式进行试验和理论的较差验证。另外,实验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小问题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用醋消除水壶中的水垢等。

2.3 强化化学语言,让学生建立化学学习思维

要学好一门课程,必须具有课程的语言及学习思维,对于以前没有接触过化学知识的初中学生而言,建立化学学习思维无疑更加困难,这对于化学教师教学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通过实践教学,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应用化学语言,建立化学学习思维。第一,抽象问题具体化。在初中化学中,很多名词过于抽象,学生很难一下子接受,例如“物质的量”。这一个名词是经常出现在化学知识中的基本单位,同样它也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的物理量之一。从定义而言,它是一定数目的集合体,而从本质上,它仅仅是一个比值。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一名词,应当从它的定义入手,并且将其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明确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前后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形成有效的知识链条,才能让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学习思维。第二,鼓励学生使用化学语言。初中化学知识很多都可以用化学语言进行描述和分析,例如最基本的铁与稀硫酸反应,在描述过程中,要让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这样不仅能够加深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第三,前后知识串联,形成有效的学习体系。初中化学的基本内容并不多,但是如果将每个知识点进行孤立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内容过于零散,不利于知识体系建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的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够明确前后内容的关联性,从而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建立化学学习思维。

3、结语

在初中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化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层层递进,从基础的夯实到思维的养成整个学习过程,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地位不能改变,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最大的学习帮助。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15-01

化学是一门动手试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学科,正因为如此,化学充满了趣味性。但是有些学校的教师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就取消实验课,改为老师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无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导致学生化学学习就会有消极的心态,因此,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验课是很重要的。

一、初中化学课堂现存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初中化学作为化学教育体系的基础教育阶段,其对于学生的化学认识与化学素质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化学教学成为了一门以背概念、背性质、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一门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书桌前奋笔疾书,虽然有时候教师会在讲台上做一些小实验,但还没等学生真正的弄个明白,实验就已经结束了,学生有很多疑问也得不到解答。长久下去,学生看上去学会了化学,并能够在考试当中取得好成绩,但他们根本不了解化学,甚至可以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他们都没有真正的理解,这种教学情况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更严重阻碍了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

2、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任何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主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关键因素,初中化学教学亦是如此。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所接触到的化学只是书本上的化学,而没有真正的接触到化学,这会导致他们对化学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化学就只是教科书上的那个样子,进而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虽然,有些学生对化学学科保有较好的学习兴趣,但因为死板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原本所有的兴趣也逐渐消失,久而久之都成为了记笔记、背方程式的“书本化学”学习者。学生作为初中化学的学习主体,他们对化学兴趣的缺失,使得化学教学很难达到实际效果,这对于化学教学质量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3、实验教学地位缺失。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其所有知识都是建立在化学实验基础上而产生的,所以想要让学生真正的认识、了解、学习化学知识,就必须要让学生接触化学实验。但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环节中,化学实验课少之又少,这种情况直接切断了学生与化学知识的联系,学生根本无法接触到真正的化学。虽然教师偶尔会在课堂上进行化学实验展示,但实验时间较短,学生没有办法充分的观察化学实验反应,同时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化学实验当中,这让学生缺乏对化学实验的直观感受,影响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无法达到想要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1、积极丰富教学方法。想要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先丰富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因为只有丰富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可以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来进行科学设计,避免为了使用教学方法而使用教学方法,因为这样不仅无法达到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对教学方法产生消极认识,不利于教学方法以后的应用。例如,在进行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的化学知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取自主学习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等到上课时大家一起对自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看谁自学效果最好,掌握的内容最全面、最后教师进行教学总结,给予学生正确的教学指导和评价。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他们对于初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会对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产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想要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激发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实现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1)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让他们认识到化学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主观需求,而不是教师客观强加给自己的学习行为;(2)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所有知识通过通过生活中而来,有着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为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多增加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就来自于他们身边,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3、确立化学实验地位。在任何化学教学阶段,实验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因此必须要确立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指导,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一切化学知识都是经过实验获得的,以此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另一方面,要经常开展化学实验课,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化学实验,来体会化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能够更近距离的接触到化学知识,在 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水平的基础上,也为他们基础化学素质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在初中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应先处理好心态问题,保证对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督促,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能放弃,多沟通。化学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对化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平时上课学习状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的使用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在这些的基础上肯定能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篇5

一、引言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和实验科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也对初中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善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了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二、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学习兴趣相对较低

从现阶段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可以得知,由于初中化学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和严谨、信息量较大,对很多初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存在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再加上初中化学中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繁多,因此导致了很多的初中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都相对较低,尤其是对化学分子式、反应式等知识性的内容的记忆没有积极性。这就导致了初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无法将化学知识有效地内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2)初中化学的师资力量存在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行,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被逐步地明确,教师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最终效果起到最直接和关键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都存在着初中化学教师师资力量的不足,尤其是对一些比较偏远的学校而言,化学教师常常是担任很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更有甚者化学课程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这对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产生了比较大的制约,难以保障对初中学生开展化学的有效教学。

(3)初中化学实验的设施缺乏

实验课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对初中化学理论进行巩固和补充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初中化学实验课与理论课时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但是在很多初中学校,化学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都是不够完备的,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试管、酒精灯等试验器具的数量都不够,导致无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去,学生只能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了解一二,无法从动手实践中获得成长。此外,有的学校的实验设施比较老旧,给初中化学实验的安全性方面带来了威胁,因此对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有效开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4)初中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有待加强

现如今,教育环境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与之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因而对初中化学教师在工作以后进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师的学习和培训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只有很少的教师参加过诸如培训、进修、在职学习等方面的继续教育活动,初中化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缺乏对其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信息、先进教学理念、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不利的,长期以往对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5)初中化学教学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为了保障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管理必须从化学教学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出发,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现阶段初中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现阶段化学教学的计划的制定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支撑,对化学教学计划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对化学教学的效果也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因此难以保障化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改善初中化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是,初中学校的管理者要重视初中化学,加大对初中化学实验设施的投入。

化学作为初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初中学校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提高对初中化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大投入,对化学实验的场地、设备、仪器等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深入地参与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去,同时避免开展化学实验课潜在的危险,为化学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提供有效的保障,从而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二是,初中化学的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初中学生的化学成绩不太理想,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对初中化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对初中化学难以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对初中化学的价值和作用也不甚了解。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学会采用多样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实验、案例、多媒体等多种方式的运用,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同时要对班级中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了解,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日常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增强初中化学教学的安全意识,加强初中化学的教学监督管理。

篇6

随着当下义务教育的改革,初中化学教学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就得从实际情况出发。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能学到知识的基础上也会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的知识。化学学科是当下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讲,化学课程即是一门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学生必学的基础学科。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水平不同,所以我们应该对初中化学教学重视起来,在遵循当下教育改革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和完善,并达到促进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化学教师的教学思想相对落后

当下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许多化学教师的思想还没能适应当下的教育改革形式,化学教师的陈旧思想会使其教学内容与素质教育中的基本要求不相符。一些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素质教育的基本教学指标分析透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相对不足,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对化学课程失去原有的兴趣。教师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素质教育改革中的具体要求。因为这些条件的限制阻碍了学生本身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2.当下化学教材的变化较大且对化学教学的把握程度较差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与老旧的化学教材相比,新的化学教材在内容上有着较大的变化。其中,新的化学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体系,面对这样的教育改革,会使化学教师在接触新版化学教材的时候没有对新教材内容进行很好地掌握,同时当下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没有对化学学科重视起来,对化学教师的专业培训也相对较少,这就造成化学教师的知识储备量不足,并且还会影响化学教学质量。当下化学教师队伍的特点就是化学教师的年龄都普遍偏大,由于其对知识的储备相对不足,这就会使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很难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并且也会使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降低。另外,当下的课堂时间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在短时内学生不能对化学知识进行一个很好的吸收。

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缺少较为合理的教学评价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其要求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弊端显而易见。其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没有相对的评价体系,现有的评价方式还是较为传统的考试和作业。但是根据当下的化学教学现状来看,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的策略是很难实现的。在传统教学思想中,学生成绩始终是教师评价中的主要评价方式,这就使初中化学教学的效果甚微。

二、针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的一些相关措施

1.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改变教学主体

针对当下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我们应该适当地对传统的教育形式进行改革。这将促使我们摒弃这种传统教学观念。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放下身段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生在主动接受知识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还要强调的是,初中化学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针对当下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并且对专业知识有良好的把握,这就要求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应该对化学教师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使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良好且有效的化学教学。

2.适当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

较为传统的化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化学教学课堂了,尤其是在化学教学的方法上。综上所述,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传统教育思想,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进行相关培训后,教师应该采取较为科学的探究式学习法。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可以使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达到最佳程度,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会使学生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使其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

3.适当改变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考试和作业的评价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素质教育现状。在当下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想提高一定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教师应该重新制定出一个符合当下教育现状的评价体系。在初中化学教学评价的时候应该综合多方面情况,并运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手段对学习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采用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案,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是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综合起来进行评价的。

三、结束语

在当下教育改革不断前行下,初中化学的教学地位逐渐得到提升。化学作为自然学科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对当下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是当下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教育工程。对于初中生来讲,化学课程即是一门自然科学,其同时也是一门学生必学的基础学科。针对当下教育改革的种种现状,我们应该正视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上改变教学主体,并适当地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合理调整教学评价方式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化学教学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7

教材中化学给予题是一种新形式,也有称为化学信息题,或者化学新情境题。主要形式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已经掌握的技能,对给予的关于化学问题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理解,最终找出解决方法。化学中的信息题,是初中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学生不容易碰到,所以,这类题对于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接受新知识的思维方面等,都是一个极大的锻炼,可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提取,对已有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信息给予题的特点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主要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内容上的特点,这类题由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化学装置加之物理性质等几方面内容构成。第二是信息题涉及的知识面不宽,一般只是一个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而且信息的提供直接和明显。在结构上,信息给予题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题干,一个是问题。

三、信息给予题的解答

教材上的选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重要途径,不要忽略教材安排的课后阅读内容,这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有力支持,而且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搜集现今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信息适时补充,可以是世界大事,可以是科技新发展,可以是自然现象。

比如,从含有Cu2S的铜矿石中炼铜的方法有先将矿石通空气高温焙烧,生成两种氧化物;另外一种是将焙烧过的矿石均匀混合比它质量少一半的未经焙烧过的矿石后真空高温焙烧,实施后得到金属铜和一种刺激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从题目表面看,该题的信息不明显,但是却包含两条信息:第一种方法中产生了氧化铜和二氧化硫;第二种是刺激性气体。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能量守恒定律,可以顺利完成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四、教会学生建立化学模型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十分精练的,高度概括的内容具有简约化的特征,因此,在学生看来是非常抽象化的。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很容易泯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更不要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图片、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建立知识模型,把知识形成的过程清晰地演示出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更加有力的教学情境,同时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利用直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建构模型,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建立化学知识的图式。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8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基于班杜拉的定义,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定义为“学生对自己学习化学所具有的能力和水平高低的主观判断”。

普通初中化学新课程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高低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也会提高,所以可以通过在问题教学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目前的研究认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败体验、归因方式、学习的目标要求,教师的评价、学习情绪状态是影响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在化学新课程问题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问题解决是问题教学的关键,在问题解决中要让学生明确问题解决的具体要求,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对“问题是什么”理解得十分清楚。

2.要把问题复杂的地方记下来或者写成某种直观图表或框架形式。

3.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并且积极地尝试运用不同的学习资源。

4.设法预先考虑解决问题的形式,尽量缩小解决问题办法的范围。

5.让学生了解,对化学知识与化学问题特征的不熟悉是解决问题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问题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问题的解决,教师又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一步帮助学习树立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一、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中逐步形成的,成功又愉快的学习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反之,失败和痛苦的学习体验则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比如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帮助成功、尝试成功、自主成功”等环节,循序渐进,不断扩大学生实验成功的机会,可以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提高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这种通过独立完成实验,获取知识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感觉是,老师变成学习的配角,自己是学习的主角,实验的成功主要功劳是自己的,从讲台做完实验下来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并且全班同学也都目睹了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觉得自己在同学心目中很有价值,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学生开心和满足的呢!被人认同是每个人内心最大的满足,可以达到充分的自我认可、自我肯定的效果。

二、分层次提出问题解决的要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目的是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部分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充分的肯定,树立化学学习的信心,提高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初中化学新课程要求尊重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学中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内容,落实到具体的问题解决教学中时,教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教学要求。

三、运用多种的评价方式

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比过去更加重视过程性的评价,要灵活运用多种评价的方式,积极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清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状况,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初中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得到发展。

在问题教学中,也要倡导多样性的学习评价,比如对开放性的问题解决,要特别倡导学习档案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去收集问题解决资料,自主选择问题解决的方法,给他们充分的学习空间并对他们的学习过程档案进行充分的肯定,评价他们的努力过程、学习态度等,而不是简单进行结论性评价。如要求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或网络资源,总结我国酸雨的分布情况及危害的程度,这类问题必须以过程评价、档案评价为主。

四、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

学生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有针对性地排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情绪障碍,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产生积极的学习效应,产生积极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效能感。

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碰到麻烦和障碍是难免的,出现厌烦和焦虑等情绪也是正常的,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心理,并及时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防止学生因为暂时的不顺而失去信心,对自己化学学习的效能感产生怀疑,甚至对化学学习产生“习得性无助”。

教师具体的做法是充分理解、真诚关心、调节气氛。如果是课堂内问题教学,教师不妨先离开话题,组织同学们看看书本或者讲个轻松的话题,调节一下疲惫的脑神经。

总的说来,化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强化而得到的,初中化学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资源,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无限向往。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2.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篇9

引言

初中化学在主题复习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后期提分作用,前期复习中老师只是对前面知识点的组织过程。很少涉及重难点讨论和讲解,而到专题复习中开始加大解题难度,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和思考方法,正是在这个时期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利用学案导学可以将专题复习内容更具体化和层次化。

一、复习专题的有效划分

目前很多化学老师编写导学案的时候没有认真编写,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直接使用别人的导学案。导学案中大量题目压得学生受不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感受不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产生恐惧和厌烦心理。需要学案以教案为依据,从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情况及自学教学特点出发,编制合理的学案。学案本身就是为了辅助教案,如果脱离教案,那么它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怎么把学案和课堂知识连接?因此,学案编制应该把教案当做依据,并和教案内容互相吻合。

要想实现复习专题的合理划分,需要老师进行一段时间的整合。首先根据化学知识特点,以化学课本为主,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指导方向,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接受知识能力的水平和程度,设定专题复习方案。目的是在复习过程中将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调整主编,在学案导学的作用下归纳重难点,然后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更具有系统化和条理化。

二、初中化学中的专题复习学案导学内容

(一)基础知识、构建网络

复习前老师要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当然这个知识网络的构建不是凭空建立的,通过对基础知识的不断积累,一定程度后构建知识网络。专题复习的首要问题是对基础知识的把握,通过对知识的复习、整理和归纳构建知识网络。这个知识网络有很多空缺需要学生用相应基础知识填满,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记忆。老师在前期一定要为学生构建基础知识网络,具体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完成,老师作适当补充。

(二)研究中考、明确目的

要想让学生在中考中考到更好的成绩,首先了解中考出题方向和出题大致内容。了解中考出题具体动向之后制定相应学案,在专题复习中明确其中重点知识。给学生一个大致的复习方向,让学生知道课本中的知识点在考试中要求的深度,哪些是考试重点需要提高,哪些作为了解项目等。利用学案导学让学生做到“识记”,然后“理解”,只有理解了之后才能做到“会用”,最后才具备综合运用能力。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在复习中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三)典型例题、难点突破

专题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化学重点难题的具体突破,只有将这些难题很好地突破,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巧才能得到相应提高。老师可以从历届中考试卷中找出典型例题,筛选突出问题的难点和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老师要对例题有一个很好的把握,然后把这些例题拿给学生做,对他们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前期记录,然后根据自己收集的问题点,为学生做出解答。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思考和分析,为他们找出解题方法。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后,就知道往哪个方向思考了。

(四)考点知识、板块训练

专题复习中老师要准备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检测题。这些检测题要紧扣基础知识,尽量减少难度过大过深的问题,例题形式要形式多样,包括选择和填空,当然包括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的填空和简单计算。同时要求学生训练时严格把握时间,在快速做题中老师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在这个专题上实际掌握知识程度如何。这种板块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专题基础知识熟练把握。

三、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导学的有效实施

(一)出示学案、课前准备

上课前老师可以把自己的学案向学生提出来,让学生根据学案找到学习重点和难点,找到需要针对的知识点。在完成基础知识网络构建的同时加强重点问题突破。当然这些都要在课前完成,也就是前期复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二)课堂展示、疑难点点拨

老师讲解经典例题时要做到充分展示,适时对问题难点和疑点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如“二氧化碳与碱液的反应”是中考试卷中比较复杂的题目。如2009年北京中考题,有人用一个装置进行试验,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用洗干净的装置试验,分别量取50ml的上述溶液放入A、B装置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均无变化。此试验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

篇10

一、要明确学习初中化学的目的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化学现象,学习化学可以对许多日常生活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使人们深刻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了解世界。生活离不开化学、工农业生产离不开化学、科学技术也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生存的物质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化学和其他学科如生物学、物理学、地质学、医学等等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和渗透,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化学”,这是从思想上为学生打下基础,树立学生学习化学的良好心态,使学生做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思想转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

二、做好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学习化学必须做好化学实验。实验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认识真理,发现真理的必需的一种科学方法,是科学的根本。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化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例如,我们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可增加一个有趣的“水中生火”实验。具体做法:在一大烧杯底部事先放一层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然后向烧杯中注入半杯水。实验时将一小块白磷放入烧杯水中,白磷在水中不燃烧,然后对准白磷向烧杯中注入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水中的白磷开始燃烧。该实验现象明显,特别有趣。实验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有趣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分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进一步理解燃烧概念,掌握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平时要注意适当增加能引起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验。

三、重视课堂教学

上课是师生的主要教学活动,教师正是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并指导他们学习,学生也主要靠课堂学习活动来获得知识、思想品德熏陶和心理发展。因此,要从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给学生打好基础,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指导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进行启发式教学,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以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

(1)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要求。①充分利用演示实验,从实践中引出概念。课堂上,演示实验直观易懂,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建立“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基本观点,这是打开学生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的“门径”。学生只有在具体的感性认识基础之上,才能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由现象深入到本质。②讲授概念时,要力求准确严谨。教师讲授概念要充分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要把组成定义的关键和必要的词句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确切理解所讲概念。这样,不仅容易记忆,而且也不容易遗忘,才能灵活运用。③结合基本概念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学习概念是认识过程,又是能力提高的过程。根据基本概念教学特点,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同时又要引导学生仔细、全面、正确观察。

(2)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①教师要尽可能使基础理论的讲解形象化。理论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的是比较抽象,因此,在讲授基础理论时,应尽可能地使讲授富于形象性,加强学生的自觉理解。②要突出基础理论的论证性,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由于理论基础的特点是逻辑性思想性强,因而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为使基础理论的讲解富有论证性,可以根据已知事实,充分运用已学过的理论要点,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③抓住理论间的内在联系,层层推演形成系统。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完整的系统性,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支离破碎地讲授。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核心,抓住基础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分析、比较的方法让理论知识形成体系。

(3)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初中化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质量高低,对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进行教学。①充分运用化学实验,加强直观教学。化学实验能有效地使学生感知物质变化前后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对实验事实的思考。②充分发挥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一些具体物质的知识。众多的元素、大量的化合物,如果不能找到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就会使学生感到这是一堆难以记忆的繁杂知识。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一切具体问题就好解决了。③总结归纳理解。教学中除重视把基础理论加以贯穿,使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体系外,还要注意揭示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来总结归纳,理解记忆。④抓住典型。讲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一定要突出典型,由典型带动一般,做到触类旁通。⑤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教育,具体运用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类比归纳、逻辑推理等科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抓重点代表物、抓关键性质和进行联系记忆的学习方法,还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总结记忆的好方法。让学生从实际现象或实际生活现象去联想,也是帮助掌握记忆的好方法。

四、认真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

“认真”和“细致”是学好化学的必要条件,只有一丝不苟地对待作业和复习,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应有的技能。在课后和单元复习时,要阅读课本、记忆和理解基础知识,特别是化学概念和化学用语。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才能学会应用化学知识。

篇11

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教学效果低下将直接导致教学价值的丧失。因此,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教学效果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自身改革的成败,更关系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对于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与探讨对实际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能不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探索最佳的教学策略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就当前初中化学习题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分析当前习题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与大家分享。

一、当前初中化学习题教学现状

近些年,随着时展的需求变化以及初中化学教材的变革与更新,化学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教材内容的更新与变化,给化学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我们要以全新的理念审视教材,在新教材习题练习中更多地融入新颖的、实践性更强的内容,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更加接近,让学生通过习题练习,可以解决和解答生活中遇见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处理和解决生活实践问题的能力,是初中化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习题练习则被视作为重要的途径之一。

然而,当前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当中仍暴露出诸多问题,不能令人满意。比如:学生对某类型的习题进行了多次练习,但当在面对同类型习题时,如果稍有变动,就会措手不及,不知如何解决;还有一些学生对于知识的部分问题可以解决,一旦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就不知道如何进行解释。在对大量同类型学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他们共同的原因都是因为没有真正地掌握问题解决的对策方法,这使得笔者开始反思当前习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当前阶段,很多学校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仍停留于保升学率,传授学生知识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从而错误地将习题练习手段当成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唯一途径,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习题,把学生当成做题的工具,认为学生经历的习题类型越多,做过的习题越多,自然个体能力提升得就越快,没有真正把学生看作培养教育的中心,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的差异进行区分培养,使得在化学习题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如下一些误区:一是教学目标定位模糊,教学存在随意性;二是教师更多地关注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解题能力,能够一步到位,完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实际基础情况;三是习题的选择存在盲目性,往往以量为衡量标准,或者片面地追求解题技巧的灌输,而忽视了习题练习的质,以及一些常规的解题方法;四是化学习题课教学忽视教学评价。这些问题都曾多次出现在不同时间段的化学习题课堂之中,普遍而广泛。

二、初中化学习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1.习题选择策略

习题练习贵在精、不在多,就是要质量而不要数量,有目的性地预留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于每个学生预留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对于习题的选择也是有很多讲究的。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些典型性的习题作为练习的内容,切记要克服贪多、贪全的错误想法,尤其是感觉题目不错都让学生做一做的坏毛病,这样不归类、不总结的“题海战术”往往让教师与学生都感到疲惫,学习效果亦不佳。所以,在选择习题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精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以及一些同类的习题,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习题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原则,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选定习题,摒弃传统习题课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再次,遵循可行性发展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习题的选择,习题不能过分简单也不能过难。简单的题目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拓展思路;而太难的问题则会导致学生信心的丧失,降低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习题的选择要体现梯度原则,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能够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吃饱,同时又能够激发差等生的学习信心,做到因材施教,因生选题。最后,习题的选择要体现开放性策略,选择丰富多样的习题,拓展学生思维,注意习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及习题的开放性结果,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实践等形式积极地完成习题,同时在解决问题之后亦会获得成功的成就感。

例如:在用浓硫酸处理锌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预留一些问题,诸如在处理过程中学生会嗅到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让学生探索思考这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H2。

猜想2:可能是SO2。

猜想3:可能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1)如果装置A中没有明显现象,装置C中的现象为( ) 则猜想( ) 成立。

(2)如果装置A中的现象为( ),装置C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则猜想( )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思维拓展】

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小组内同学又设计了判断S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的装置(如右图),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结论,其他学生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 )。

答案:【提出猜想】H2和SO2。【问题讨论】黑色粉末变红,溶液红色变浅(溶液红色变成无色也可以得分),装置A中溶液红色变浅(溶液红色变成无色也可以得分)装置C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色,干燥气体或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思维拓展】(1)2NaOH+SO2=Na2SO3+H2O。(2)SO2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用等体积的水(或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实验。

2.课堂教学方法策略

不同类型的习题练习,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亦不同,所以习题的选择应依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并根据不同类型的习题,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巩固基础知识策略

通过习题练习巩固新学知识,是习题练习的基本功效之一,对于当日新授知识内容,布置相应的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加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讲授新的化学知识后,教师应该尝试多预留一些与之相应的习题来巩固强化所学基础知识。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ClO2属于(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基础能力的试题,学生根据所给化学式对物质类别做出判断的试题,虽然学生对ClO2比较陌生,但是只要所学基础扎实、思维灵活便可得到正确答案。教师应该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2)化解课堂教学重难点,加深对于抽象问题的理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部分知识抽象,并且较难理解,在讲过一次之后,学生对于这些概念项的讲授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更不用说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解题,所以与之相应配套的习题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实验自身实际操作解决教师的预留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概念内涵。

(3)归纳总结经验策略

做不同类型的习题,是要求学生获得其内在规律和知识,并不是一味地解题。通过习题练习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掌握分析问题的切入点,掌握问题的核心理念,这些都是需要学生在习题练习过程中所需要学到的,同时是教学中教师应该传递给学生的一个理念。

(4)纠错寻知策略

学生在做习题的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必然的,但是每次错误的出现,教师要及时分析其原因,找到错误的根源,找到自身对于知识的误区,纠正理念的偏差,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知识体系。

3.习题教学评价策略

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际状况,并对于自身的不足及时改正和提高。因此,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准确的评价,对于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于学生的评价,应从整体角度观察,多发现学生在练习中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肯定,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提升积极性。多种形式的评价,还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评价,能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主动性得到增强,促进学生自主地发展。同时,学生之间的互评,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督促,相互合作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培养了对学习的一种责任感以及同学之间的一种合作精神。

三、结语

提升学生化学问题的解题能力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亦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内容。化学习题课教学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与新课程的三个教学维度紧密相联,而且对提升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效果。针对学生个体的不同,布置相应的习题,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完善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黎庆连.以能力立意为主的初中化学习题编制[J].考试周刊, 2009(28).

[2]黄金余.浅谈新课程下初中化学习题讲评课教学[J].新课程学习(小学),2009(3).

篇12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1-0063-01

高一新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知识容量、内容体系各方面都存在一个从量到质的飞跃,产生了化学学习上的不适应,由此带来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

一、初高中教材的对比分析

初中化学课程是糅合在自然科学内容中,教学对初中化学知识主要是常识性介绍,并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相联系,图文并茂,可看性强,并设立了很多探究性内容,在某个知识点的理解上更易被学生接受。但由于初中化学内容的局限性,使化学知识无法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每一部分知识只介绍其中一个点或很少一部分,知识间联系少。而这部分内容在高中化学教材中一开始就直接提到要直接应用的知识。高中教材站在了高起点,而初中教材没有为这个高起点搭起必要的基础。我校使用的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一册内容就集中了大量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课本设计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去认识掌握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促使学生碰到问题主动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都是科学的方法。在新生还不具备化学思维去看清问题的时候,高密度、大容量的知识会使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在高一阶段为赶教学进度,学生根本没有实验的时间,也就没有机会体会到化学实验探究带来的成功感。相反由于所学知识内容太多、容量太大,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不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而失去了学习化学兴趣,这真是适得其反了。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1、高一新生化学认知问题按照教学安排,开学后我们先对新生进行化学摸底测验,通过对学生答卷情况分析,主要暴露出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化学用语不规范。具体有不清楚一些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一些元素所呈现化合价不甚明了,进而体现在不能用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正确书写分子式。比如氯化银的化学式写成AgCI2;“氨”和“铵”区分不清等。第二,写化学方程式感到困难。有的没有配平方程式,不注明沉淀、气体符号,反应条件不清等是较为普遍现象,而且不能根据一些物质间的变化规律,从已知的反应物出发,写出生成物,也不会运用已学过的反应规律去判断一些物质间是否能反应。

这方面典型的错误有:Fe与HC1溶液反应结果生成F~C13;CO2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等。第三,化学计算是最大难题。大部分学生面对化学计算题觉得无从下手,不会运用化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不能把题干中已知条件和数据建立起正确的定量关系或比例关系,计算题的解题过程没有计算格式和步骤。

2、高一新生的学习方法问题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因为所学内容简单,所教内容又少,课堂上对所教内容的反复次数多,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理解,去练习,再通过教师对知识的归纳,学生很容易掌握化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主动性上的欠缺和思维上的惰性、依赖性,不会对学习造成多大障碍。而进入高中课堂,所学知识内容一下子增多又密集,知识容量增大,教学安排又很紧凑,上课时学生稍有走神就会遗漏相关重要内容,且新生大多不习惯记课堂笔记,即使对教材中一些内容所作的拓展和补充,他们也只是听听过,不做必要的摘记或注脚,这样在课后对本堂课所教内容就有大量遗忘了。而现行的新教材文字又极其精练,学生极不可能通过课余自己看书达到弥补课堂听课和笔记的损失,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很多学生觉得没学到什么知识,产生消极情绪。

三、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对策

1、“循序渐进”,安排衔接教学教学中要有计划的补足初中教学中没有安排,而在高中化学中常需要应用的知识点和一些基本化学理论。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内容:一是化学用语部分,要强调规范化,特别对一些常见元素化合价要交代清楚,以达到能正确书写分子式。二是整理归纳各类物质的基本性质,梳理各类物质问的转化关系,能根据一些反应规律,书写各类物质相互间基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适量的练习训练。三是在新生别薄弱的化学计算问题上,如溶解度与溶液百分比浓度的计算,运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量问题计算,以及在具体计算时差量法、平均式量法等这部分初中化学没有涉及到的基本计算方法的运用。当然计算能力的提高并非短时间能达到,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时时渗透,重点抓三方面问题:第一,解决计算问题的基本思路:第二,解题的规范化;第三,计算方法的准确应用。主要落实在物质的量计算,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多步反应中找关系的计算,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等。通过时时渗透,长期练习,以提高基本计算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