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08-04 09:20: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心理问题的现状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心理问题的现状

篇1

一、背景

为了真实地了解当前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现状,进一步关注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发展,笔者组织带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2010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深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的虹桥社区、建新社区、江北社区、东门社区以及南湖的桃源街等社区开展了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问题的调查活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黄冈市黄州区社区居民心理问题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社区居民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了解和关心程度不够;社区居民目前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存在认知误区;社区居民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涉及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七成居民希望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并希望由专业人士进行。

二、社区居民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完善社区心理咨询机构

调查中我们发现,黄州城区的心理咨询机构还是十分缺乏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站、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总共不到十家,而且部分居民对心理咨询机构还持有望而生畏的态度。所以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是迫切需要实现的问题,只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人们才能得到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二)社区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一线城市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发展已相当成熟,人们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已经能坦然接受心理问题的存在。但是在三线城市人们对心理问题还存有认知误区,以致有了烦恼也不看心理医生,觉得看心理医生会让别人误认为自己有精神类的疾病。如果能在社区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让人们都能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使心理健康观念深入人心,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设工作迫在眉睫,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高校承载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社区心理健康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意与当地高校的结合, 充分利用资源,让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深入实践学习,在课余时间到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接受社区居民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咨询,并为他们讲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消除对心理问题的误解,坦然接受身边的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当他们自己和身边人有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正确处理。

(四)制作心理健康知识小手册和宣传画

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是人们了解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让人们正确的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才能使他们对心理健康引起高度重视。由社区联合组织制作《心理健康知识小手册》并发放到居民手中,健康手册中包括心理问题的描述、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心理小测试和如何面对身边的心理问题等等。宣传画可以采用漫画人物,生动而形象表现各种问题。然后把宣传画贴在社区的宣传栏和街道的文化栏中,让每一个路过的居民都能看到生动而有趣的宣传漫画,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心理知识,一举两得。

(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是预防心理疾病的又一重要措施。首先,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能够就近就便享受文化服务和参加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对文化的强烈愿望。其次,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组织社区各种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居民参与,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到社区之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社区文明程度。第三,有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协调各单位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交往,得到相互了解,互相协作与配合,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感情交流。人们参加社区文化活动越多,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自觉维护社区利益,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文化建设好了,人们的幸福感才会增强,没有摩擦、没有争吵、没有隔阂,人们的烦恼就会减少,由此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随着城市社区管理质量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社区的建设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式,社区和谐则国家和谐。因此,在社会和谐化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各界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对于基层生活的群众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使各个层次的居民都可以得到良而有效的心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宇辉主编.浅谈社区文化建设[N].黄石日报,2008.

[2] 刘群芳主编.长沙市某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分析[J].护理学报,2009(5).

[3] 夏勉,江光荣主编.社区居民心理问题图式的结构和内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

[4] 张灵聪,刘影,潘玲娜主编.福建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2011.

篇2

我国目前有在校高校大学生2000多万人,而高职高专学生已达460多万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与就业,同时也关系到我国民族和社会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以此推算我国将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是需要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1、大学新生不适应新的环境产生适应障碍。适应能力良好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大学新生从高中三年的紧张生活中走出来,迈进新的高校,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模式等都与过去是不同的,这些学生需要打破原有的生活学习的准备,因此难免会产生心理困惑。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如不能及时沟通、解决、调整,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对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整,帮助他度过新生生活。

现在大学生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有其积极的一面,敢于创新、敢于探索、敢于挑战等。而独生子女在教育过程中也有其不利的一面:缺乏和他人的合作精神,不懂交往技巧,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为所欲为。家长的过度包办代替,使独生子女上大学后缺乏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事的能力,理解问题偏激。由于交际出现障碍,大学生遇到问题,找不着相应的人诉说、商讨,致使问题愈大愈加重心理负担,造成抑郁、焦虑等症状出现。另外又由于交际受到影响,致使一些学生不愿与他人进行交往,自我独处形成孤傲、自僻、偏执等症状。同样,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即使经过近一年的同宿舍、同班内、同年级的交往学习、生活,有时有个别学生还不能完全融入进去,游离于集体之外,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2、大二学生主要面临情感障碍。大二学生经过一年学习生活之后,有了一定的适应及同学间的交往,看到同学之中成双成对的逐渐增多,因此致使有些大学生不免要赶时尚、潮流,但是大学生的婚恋观、人生观有些并没有完全形成,价值导向也会产生偏差。或者这些学生本身还只是一个让人照顾的大孩子,并没有形成在情爱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所以情恋的稳定性与当学生遇到这些打击之后,如果没有合适的宣泄渠道,将心中的郁闷释放出来,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业、生活,严重者还会造成残害生命的悲剧。对这些现象我们要给予积极关注,积极引导,减少悲剧产生。

3、大三学生主要面临就业压力。进入大学的学生往往会希望自己大学毕业之后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高薪、舒适、福利待遇好等等。然而现实又是这样残酷:一个职位要有几个甚至上百个竞争者。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对工作往往高不成、低不就。高校每年扩招,全国每年毕业大学生400多万人。在这样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特别是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就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出身贫寒之家的学生,上大学借不少钱或贷款,原指望毕业之后能找个好工作挣钱还债,可是找工作又是如此之难,所以这在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严重打击。

二、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对于高校大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不同状况之下,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只要大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参与集体生活,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绪平衡,心胸开阔,知行合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悦纳自我、管理自我,就能够做生活中的强者。那么高校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如何寻求对策呢?

首先,针对大学生出现的适应障碍和人际交往障碍,我们应该一方面积极发挥集体作用,互相了解,积极沟通融合。另一方面进行大学生心理量表测试,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寻找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解开心结,进行疏导。虽然大学生之间在个性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是同龄人之间也有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兴趣广泛、思维敏捷、敢于尝试、积极进取等等,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共性又要看到个性。对于不同的个性我们不是抹杀取而一致,而是尊重个性,尊重差异,悦纳自己,也要悦纳别人,严以律己,宽于待人。

其次,针对大学生所出现的情感障碍,我们可以通过情感教育讲座,情感教育辅导,通过琴棋书画、唱歌跳舞、集邮摄影等活动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生情感丰富,但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化。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差,容易造成行为冲动。也就是说高校大学生在我们目前现行教育体制下,存在“知、情、意”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往往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意志力就更弱了,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因此,我们要从知、情、意、行等多方面出发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按照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认知情绪理论: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引起,而是由于人们对事件的不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的信念所导致,同样一个事件,人们认识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第三,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这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012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项调查显示:51.4%的大学生因为就业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问题。这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一方面学生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寻找职业的过程中,从容自如面对考验。不怕挫折、敢于竞争、树立正确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积极参于社会竞争。同时社会上加强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建设,完善市场机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总之,高职高专学生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就要使学生学会维护和调适自己的心理。克服生活、学习中一切障碍,通过学习心理知识、心理咨询与辅导及一切对心理健康有利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对未来充满信心,使自己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有用之材。

篇3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276-02

学生步入高职院校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高职院校更是一个学生向社会过渡的缓冲地带,在高职院校当中学生可能会感觉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可能有些来自社会,有些来自家庭,甚至是来自学校的压力,包括对自己未来的迷茫,这些都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疾病,让学生变得抑郁、烦躁、消极,然而这些负面情绪严重的影响着高职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目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以及建议。

1目前高职学生当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

1.1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每个学生心中基本上都有一个大学梦,然而高职学生由于其特殊性,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所以当高职学生步入高职学院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落差,发现和自己自身理想中的大学有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存在一定的心理矛盾。然而当下有很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高职学院很多学生都是外地的,这时有部分学生难免就会出现生活上以及学习上不适应的情况,从而使其心理产生困惑,变得扭曲,出现烦躁、抑郁等心理。

1.2高职学生感情问题。步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在十七、八岁,正是青春懵懂的年纪,对于友情、亲情等情感因素可能处理不当,有部分学生是离家求学的,以前一直在父母身边,可能会出现思乡、念家等情绪,无心学习,有孤单感。另一方面,由于高职学院普遍要求学生住集体宿舍,所以有些高职学生可能不太善于人际交流,与同学之间以及室友之间相处可能产生矛盾,从而感觉到不适应,变得心理扭曲,浮躁、易怒等等。同时这个年纪的学生对于异性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需求,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爱情较为懵懂,所以经常会出现不安以及焦虑等等情况。

1.3面对就业难的问题让高职学生倍感压力。根据不完全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签约就业率逐年下降,因为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变的越来越来,然而高职学生大约只有一年或者两年时间是在学校里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剩下的三分之一课时需要到社会进行实践,比如:当下在我国首都北京一个高职学生毕业正式就业工资每月平均不足三千元,然而实习期间的劳务补偿,一般标准每月是八百到两千,然而在北京地下室租一个八平米的隔断间每月就需要一千,然而高职学生大多数是生在小城镇,求学大都市的年轻人,家庭情况并不是很好,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以及社会就业压力,常常就容易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在当下市场经济给学生带来选择自由的同时,也让学生面临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1.4社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在快速的发展,社会环境也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最为主要的因素,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造,高职院校作为学生过渡到社会的缓冲区,在教导学生掌握专业的社会生存技能以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认知引导,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是当下高职学生心理辅导体系尚未完善,学生往往受家庭影响以及网络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并且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就十分容易被一些负面因素所影响,从而阻碍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2解决当下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些策略

2.1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高职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根据心理学的调查研究显示,高职学生的大多数行为基本都是基于价值取向进行的。对此,就需要高职学生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需要高职学生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借此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在学生碰到事业、爱情等一些问题的时候,身为学校的辅导老师,要及时了解其生活情况,对其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防止其走向歧途。另一方面,这也需要学生进行自我调节,适当的采用“阿Q精神”,调节失衡心理。

2.2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自身耐挫能力。根据相关的心理学调查研究显示,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行为活动的时候,带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一样的环境条件下,不一样的人都会存在不一样的客观反应行为,然而一样的个体在不一样的生活阶段以及心理状态下,其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观能动性也有所不同。然而耐挫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这就需要让学生自身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社会中去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引导其正确的人生观。

2.3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学生心理辅助。为了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学校各个部门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和心理健康有关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尽可能的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教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给一些自卑的同学信心,交流有障碍的学生一些交流的机会,在其学习中就得到锻炼。并且可以利用校园网建立起与学生沟通的交流平台,让教师们随时了解到学生的想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宋风波,王沛.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以及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26):58-59

[2]曾金霞.生命教育对于改善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作用探析[J].成人教育,2012,32(5):103-104

篇4

1.当今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

(1)学生压力大。当今的学生面临多重压力,如学业压力、家庭压力、交友压力以及就业压力等,相较于过去的学生,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现在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首先是学业压力,由于现在的家长对学业的过分看重,对儿女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无法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其次是交友压力。现如今在高校宿舍中舍友不和的新闻屡见不鲜,这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由于舍友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性格差异,再加之不擅长沟通,导致当前的高校学生交友压力大。最后,学生身上的就业压力也不容小觑。由于独特的家庭模式,独生子女也意味着未来会有庞大的供养支出,因此,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否满意就业,就成为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2)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忽。尽管当今学生面临各种压力,也可能已经出现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但各大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正视这种问题,仍然存在短板。高校对学生学业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这种疏忽必然会导致出现很多社会问题。

(3)学生心理问题复杂。高校学生年纪轻,社会经验不足,对事情的看法会更加敏感和过激。这一时期的学生更易产生叛逆心理以及渴望得到关注,亟须专业心理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引导,引导学生正视和矫正心理上的问题,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进行心理辅导。这一时期学生容易变得暴躁、忧郁以及排斥他人,如果不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并加以解决,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2.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1)聘请有心理学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当前大多数高校仅仅注重聘用专业教师,而对心理教师的聘请需求可有可无,或者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做心理老师。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心理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对心理学的学习也需要到达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对他人进行心理辅导。因此,高校应当聘请有心理学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辅导。

(2)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高校学生的课程不应当只有专业学科,也要有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经常遇到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正视自我心理问题,使学生对心理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学生常遇到的学习压力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常见的心理案例,学生在从中能找到平时自己遇到的问题。有可能是学习态度问题,也可能是学习动力无法持久的问题,还有可能是在学习生活中与其他学生不自觉进行比较的问题。然后教师再教授学生一些方法,如转移注意力法。事实上很多问题当你不再那么关注的时候,它也不会再那么突显。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心理咨询,以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偏见以及恐惧感,因此,开设一门专门的心理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3)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高校需要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室,用于学生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去寻求心理老师专业的、有益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室应当以舒适为重点,可以在心理辅导室中放一些玩偶、绿色植物、舒适的座椅以及一些可以辅助心理辅导活动进行的道具。心理辅导室应当安排专业的心理老师轮班在心理辅导室等待学生,也可以建立预约制度,使心理辅导更加有效率。

综上所述,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要不断提高,让学生在生活中健康积极成长,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5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水平的节奏在不断加快,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每个社会人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心理疾病的患者也在与日俱增。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自身的年龄特点,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何使大学生群体远离心理问题的困扰,拥有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更加强健的体魄,勇敢地面对社会竞争带来压力,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已成为需要各高校尽快解决的一道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1.恋爱引发的问题

恋爱是诱发一部分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大学生由于一时冲动早恋甚至早婚,耽误了学业,有的因未婚先孕而痛苦不堪,更有甚者走上犯罪的道路,令人痛惜。

2.自我定位不确定

进入大学阶段,学生会逐渐开始有意识地思考人生,不断地反思自身的优缺点。但在制定学习目标、规划人生等问题上往往容易陷入矛盾和迷茫的境地。

3.对学校环境不适应

进入大学会发现,成绩优异的同学很多很多,有些学生会对这样的情况难以适应,心理落差较大。大学的人际关系也要比中学复杂得多,一些同学很难和其他同学友好相处,于是心生烦恼。大学生活中,需要学生独立解决很多生活问题,这对那些在家过惯了“少爷”“小姐”生活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难题。在中学阶段,教师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劲头一般都会把大学描绘得很美、很自由,令人向往,致使一些学生以为只要踏进了大学的校门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当真实情况出现后,学生突然发现心中的美好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考试一样要承受很大压力,竞争似乎比中学时还要激烈。此外,在学习方面,大学教育注重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不再时时提醒、手把手灌输,要想学到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知识都得靠自己自学。一些学生难以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加之未能调整好自己的学习心态,考试后经常出现挂科的情况,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严重者甚至失去了对学习兴趣和信心。

4.就业压力大

而今,大学生毕业后需要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这种情况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状况有些困难的学生,当他们面对就业的难题时,内心会更为敏感,有些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所以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也相对较高,他们面临的压力也比一般社会成员要大。社会的转型、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无形中也增加了大学生求职和就业的压力。

2.校园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中很多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对于集体生活不习惯,而大学生活是相对独立的集体式生活,这就要求他们既要做到生活自理还要有奉献精神和团体意识,不然可能就会感到孤独、寂寞、焦虑和压抑。如果在学习方法和方式上墨守成规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也会致使一些大学生因在学习上遇到挫折而失意沮丧。多数大学都是面向全国进行招生,所以学生会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他们的习惯和个性差异也较为明显,这很容易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问题。若无力自己处理好这些事情可能会引发他们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

3.家庭环境的影响

现代社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普遍存在。父母的强烈期望,可能成为大学生勤奋学习的动力,对有些学生而言,也可能成为他们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此外,很多贫困的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还得背负高额学费和生活费带来的压力,通过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远超过了其他同学,会极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三、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1.引导大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正确认识自身,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

3.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

4.通过多种媒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效消除大学生的心理困惑。

5.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6.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7.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薛敏.提升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之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8(6):78-80.

篇6

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它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方面,而心理健康在三因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核心地位。试想,一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的人,必将影响生理健康,更不可能获得社会健康。

一、 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出现诸多问题

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以中学生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为前提的,而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出现了诸多问题。

1.“留守少年”和“外来工子女”的心理问题。社会的变化,源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工业发展快,大量的农村农民由于来自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作为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少年”的数量越来越多,或把孩子送入打工当地的学校就忙着打工而无暇关心孩子,从而给社会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老师的压力越来越大。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品行不良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留守少年”和“外来工子女”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加上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少年”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离家出走,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比如:有些中学生父母都在外打工的,放学途中进入网吧、游戏厅的普遍存在。

2.学习上产生的心理问题。很多中学生自己知道努力学习,但无论怎样努力就是学不好,却不知道学习不好的原因所在,因此,产生很大的困扰。从一些调查发现,许多中学生学习时从不讲策略,也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这往往是导致学习焦虑、考试焦虑最直接的原因。

二、 针对以上现状,作为教师应着力在注重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实行多措多举。

当前许多中学生身上已不同程度地存在很多心理缺陷,认识偏颇、自私、虚荣、狂妄、冷漠、以自我为中心、嫉妒心强、情绪易激动、意志薄弱等现象,甚至遭挫折、失败就表现失常,或自杀等问题,都足已使我们教师忧心忡忡的同时,需好好反思,如果待真正发展到精神分裂以至自杀犯罪时,才矫正与治疗那就为时过晚了。综上所述的客观现状,都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抓紧大力加强中学生的心灵陶冶和心理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务必受到重要关注,这对提高素质教育及民族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难怪心理学家提出:二十一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全的人才,未来的竞争是心理素质的竞争。教师应着力在注重培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实行多措多举。

1.心理教育课程化,帮助中学生认识自我。

现在初一《思想政治》新编教材,以人为本,开设了心理知识内容,注重心理品质,以促进心理健康化,另外,还应提倡进行有关的心理讲座,如《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增强承受能力,克服考试焦虑》、《让良好行为化为习惯》、《学会控制情绪,培养积极心态》等,以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或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等。但心理教学或讲座务必要在愉快的氛围中使中学生得益,该课的开设不应该增加中学生的负担,更不能增加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心理教育课应注意以下特点:

(1)趣味化。针对中学生的实际,热点、不良心理反应等问题,以故事、表演或有趣的心理测试等方式提出,激发中学生的表现欲,让中学生在轻松、热烈的心境下,打开心扉,注重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培养。如讲意志时,针对中学生“计划订起来生动,读起来感动,过了三天不动”的现象,有意识地指导中学生如何适合个人特点及实际,做到有始有终,磨炼自己的意志。

(2)行为化。强调行为作业,把教育要求及时转化为行为训练的要求,并注重从行为角度评价心理素质的变化,真正做到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大胆去做你所怕做的事情,并力争得到一个成功的记录。”因此,针对中学生的耐挫力差,讨论如何对待挫折时,除对各种心理情况作出种种对策,让中学生走出自我的“怪圈”,找到自我外,还要求必须付诸行动,让实践时时考验自己能否经得起挫折,能做几回还是最终胜利者。

(3)个别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需个别指导分层指导。因此,可指导中学生制订自我心理修养计划,分步实施,并定期进行自我对照检查,以解决心理问题。

2.参加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课内与课外是个有机整体,应让中学生在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主动投入,积极参与,从而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以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实践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团队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知识竞赛、文艺联欢、旅游参观、社会调查、读书报告会等心理学家断言,一生中从未发生过心理障碍的人是绝对没有的,只不过轻重有别,程度不同而己。由此,让中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兴趣小组(文学写作、美术、书法、棋类、集邮舞蹈等)不仅能使中学生学会既善于评价自己,又善于评价他人,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还能使内向孤僻的中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增强合作意识;也能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开阔心境,理解别人,并进行情绪上的自我疏导,进行注意力转移,以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而导致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

所谓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提高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个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的人,是经受不住挫折失败的,更难经受住诱惑或压力,以后也就难立足于社会。因此,进行实践活动,说到底就是要提高中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以及耐挫折能力,接受挫折教育,从而培养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建立心理档案,注重开展咨询活动。

心理档案一般可分为这样几项:家庭成员情况、个人简历(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思想行为、疾病史等)个性心理(性格)、特长、智力测试及分析、非智力因素测试及分析心理咨询记录等。建立心理档案,便于教师从内到外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做到有的放矢,易于开展心理工作。

心理咨询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给咨询对象以启发与教育的过程,即教育者让中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疑惧使中学生在得到情感宣泄和净化的同时,让教师因势利导,促进中学生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一些具有自私、自悲、嫉妒、孤独等心理的中学生,大多是在感到不受人们欢迎时,才丧失自信心,表现出心理缺陷的。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中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如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根据中学生的实际,当面畅开心扉,摆问题,谈认识,以求得老师的疏导。从而引导中学生自觉进行心理调运另一种是进行简接咨询,如电话咨询、信件咨询,让中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不显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以避免尴尬情境,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心理卫生橱窗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如讨厌某位老师,不愿与他合作,甚至不愿听他的课该怎么办?如何处理早恋现象?如何与父母相处得好?等。

因此,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询时务必注意以下三原则:

(1)保密性原则。教师必须对中学生讲诉的内容保守秘密充分尊重中学生的隐私,这样方可对来访中学生消除重重顾虑,不辜负中学生的信任。

篇7

高校辅导员站在是学生教育管理的第一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他们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学生。因此认真分析和探讨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

以2008年我院专兼职辅导员进行了scl—90测试,作为引子浅谈下我院辅导员现阶段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如下图:

在23名辅导员中,共有18名辅导员顺利完成了测试,其中测试结果心理健康状况为严重的1名、较重2名、较轻2名,其余13名测试正常,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占参加测试的辅导员的28%,由此可见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确需要引起重视。

二、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完善引起辅导员工作倦怠

辅导员的岗位编制有别于专职教师和行政教师,大多是日常性的学生管理工作,因工作琐碎,基础性强等特点,难以定性定量的考核。而教学和科研是考量教师的机制,能够充分的在横向和纵向上对教师进行考核;为此绝大部分辅导员会有这样的心态:我工作的时间很长,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工作业绩却不能像教师那样明显的体现出来,因此辅导员认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行了,很少再去进行工作创新,从而导致学生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不突出,成效不明显。如此一来,显然会影响辅导员的内心的冲突,也容易引起工作倦怠。

2、岗位职责不清晰导致辅导员心理疲劳

目前在我院,辅导员的工作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为——凡是学生的事,就是辅导员的工作。他们承担了大量的具体事务性工作还要承担很多因为职责不清晰而推到辅导员身上的工作。他们要管理学生的早操、评定各级各类先进、检查学生宿舍、课堂纪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等;此外,还要做好学生与教师/教务处的媒介,传达和布置相关工作和开展活动。在如此繁杂的事务中,辅导员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热情和兴趣降低,导致工作被动、不动脑、工作效率低下,最终诱发工作心理疲劳和厌烦 。

3、多重角色冲突引发辅导员心理抑郁

和其他教师相比,辅导员的角色更具有多重性的特点,一个辅导员不仅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还要扮演好“学生保姆”、知心朋友,甚至是心理咨询师等多重角色。在多重角色中转换时,尤其当两个角色提出相反的要求时,往往导致辅导员产生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为了成功的在各种角色中转换,辅导员不得不压抑在角色转换中导致的心理冲突,容易引起抑郁。

4、岗位晋升引发辅导员心理焦虑和烦躁

辅导员虽然属于高校教师序列,但与专职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相比,辅导员在科研、职称评定、社会地位、收入待遇等方面仍处于尴尬位置。老辅导员因为缺乏精力继续学习而产生焦虑,虽然有经验可依靠,但随着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经验的作用呀在慢慢的减弱;年轻辅导员尽管有精力继续进修,但是刚参加工作一般均是以稳定过渡为主,且个人事情较多,尽管主观上有进修需求,但实际的操作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辅导员时常为职位的晋升焦虑和烦躁,特别是学生管理工作迎来性格鲜明的、个性张扬的90后,辅导员工作压力越大,焦虑、抑郁情绪越来越严重。

5、价值感缺失引发辅导员心理挫败

高校对于辅导员的价值定位、认同感及待遇上普遍低于同水平的教师和行政人员,辅导员虽然工作极其辛苦,做了很多具体实际的事情,但是他们既没有专业教师的中心地位,也没有行政管理人员的政治前途,使辅导员对自我价值造成缺失。辅导员的实际付出和获得不相符,价值定位不清晰往往容易引发他们的挫折感。

三、如何改善辅导员的心理问题

从总体而言,辅导员的心理问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因讲主要与辅导员的人格特点、情绪调控能力、抗挫折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有关;从外因讲主要有校方工作管理体制、绩效考核机制、个人发展的基本需求满足与否等因素。因此,要改善高校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内外兼修,缺一不可。

1、加强情绪控制,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对90后学生来说已经“out”了,因此辅导员一定要加强自我的情绪调控能力,了解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技巧来开展工作,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

2、学校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从学校层面,从学生角度等多方面开展宣传,提高大家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引起大家重视,同时加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第二,专业培训,保证待遇,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通过对辅导员心理健康、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培训,加强辅导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开创学生管理新局面。

第三,明确岗位职责,合理价值定位。学校要制定专门的政策,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把辅导员从繁杂、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教育的职能,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第四,加强管理,重视培养。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制度,定期组织辅导员进修培训以及有关学术活动,从而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各高校相继建立了引导和干预机制,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社会在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时候却忽略了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难度大、任务繁多、突发性事件多,影响着高校辅导员心理的健康发展。此外,由于辅导员是我国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和教师中的特定角色,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特定的职业角色,不仅使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比普通教师大,而且对他们心理素质的要求比一般教师高。因此,关注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是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的需要,而且对于全面开创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一)事务繁多和任务繁重

高校辅导员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所谓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就是辅导员工作的真实写照。高校各部门各项工作落实到学生层面,执行者都是辅导员,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落到了辅导员的身上。有时,高校各部门的规定或者管理不科学和合理,辅导员不但要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还要及时执行,因此,所面临的任务极其艰巨,进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教育效果的周期性长和工作量大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好每一项琐碎的工作,但是辅导员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其工作的业绩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明显的成果,这样辅导员难以产生成就感。

(三)职责不明确

各高校均明确了政治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其主要任务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然而在现实中辅导员的主要精力和时间却花在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管理;第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在工作中政治辅导员实际上还承担了大量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如:出早操,检查宿舍卫生、课堂纪律和考勤,评定各级各类先进,奖、贷学金(有的高校甚至评定奖学金或学生毕业的学分或绩点都要辅导员来算),安排学生勤工助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和文体活动。此外,还要反馈教师授课效果,做好专业分流、实习安排,从事部分教务工作,追缴学费,安排学生宿舍,反映伙食质量,等等。有的领导认为:“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就是辅导员的事。”职责不明,评估考核也就无从谈起。

如此繁杂的事务,使辅导员没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没有时间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提高,从而使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热情和兴趣降低,由此还会形成工作被动、不动脑、工作效益低下的恶性循环,最终诱发工作心理疲劳和厌烦。

(四)突发性事件多

当前,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保平安、创和谐、促稳定”的理念不断加强,学校各级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而其中辅导员是直接责任人。为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学生人身安全,辅导员基本上是“5+2”、“白+黑”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学校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而且目前很多高校采取了“出了问题,一票否决”的制度,辅导员一旦处理事情不当,轻则挨批写检讨,重则考核不合格扣奖金甚至可能被解聘丢掉饭碗。辅导员长时间处于这种精神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中,工作压力得不到及时舒缓,势必导致身心的疲惫、心理疾病的产生。

(五)多重角色的冲突

高校辅导员与其他系列教师相比角色需求是多方面的,一个辅导员往往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学生保姆”、知心朋友、师兄师姐等多种角色。辅导员在将不同的角色加以融合和组织时,常常会碰到两个角色同时为他提出相反的两种要求。如辅导员既要树立角色权威,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既要履行管理的职责,又要如同学生的保姆;既要树立辅导员的领导地位,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辅导员为了成功扮演多重角色,就不得不在面对学生时压抑自己的情绪,不同角色需要之间的取舍必然引起心理冲突,导致焦虑的产生。

(六)职业认同感和个人成就感低

辅导员的工作岗位既无教学人员的中心地位,又无行政人员的政治前途,加上很多高校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既没有科学的考核制度,又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使得辅导员的业绩得不到肯定,收入得不到保障,职务得不到晋升,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很多辅导员还面临着结婚购房、赡养父母等诸多现实问题,这些使得部分辅导员对自我的出路产生了后顾之忧,最终丧失了对职业的热爱和应有的敬业精神。

二、改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高校辅导员的种种心理健康问题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作应激(压力)需要组织和个人共同解决,否则,个人成功应对应激的策略只是帮助雇员从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求生存所用的临时补救方法。面对如火如荼的社会和高校改革及由此催生的种种问题,首先社会和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其次辅导员自身要注意加强自我调适,以更好地保障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自身

1.充实有关心理健康知识。这是自我心理健康管理的基础,如形成合理的压力应对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寻求心理援助等。

2.培养良好的性格,提高心理素质。主要指个人应付、承受及调节各种心理压力的能力,如情绪是否稳定,情绪反应是否适度,意志是否顽强、果断,人际关系是否和谐。

3.改变不良行为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是免除一些疾病的根本方法,如生活规律、经常运动、不吸烟、少饮酒、戒毒、戒赌,胸怀坦荡,工作生活松弛有度等。

4.创造良好的小环境。主要指家庭的物质、心理环境,如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条件,家庭成员间和睦相处、关心照料等,这对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5.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制订心理健康计划(目标、措施),并做好定期自查。

(二)高校

1.明确岗位职责,进行科学定位。

长期以来,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定位一直是学生工作中有争议的问题。迄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如辅导员应做什么不少人还不清楚。没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没有明确的职责范围,严重地影响了辅导员职能的发挥,也使很多辅导员觉得很迷茫,使辅导员队伍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管理者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工作面临严重考验的今天,要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科学定位,改变辅导员重管理和服务,轻引导和教育思想的状况。

理顺辅导员和教务管理人员、办公室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关系,明确辅导员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进行科学的定位,把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教育的职能,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2.建立辅导员心理保障机制。

当前,由于辅导员一般都比较年轻(大学毕业1―4年的居多),心理承受力也不是特别强,心理健康水平偏低,辅导员虽然感到自己有心理问题,但是也不知去哪里求助,所以,高校及有关部门应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3.加强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趋势日益显著,竞争日益激烈,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自信心,提高整体素质,克服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各种心理疾患。

4.优化各项辅导员管理机制,优化辅导员的成长和工作环境。

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系统可以充分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工作机制上,高校既要保证辅导员工作重心不转移,又要允许辅导员把鲜活的思路带到工作中。在奖惩激励制度上,高校要改变“无事就是功,有事功全无”的观念,而是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问题,在人事机制上,要根据辅导员自身情况和综合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流动机制和发展规划,允许换岗流动,给辅导员提供各种施展才华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并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实绩、思想素质和个人专长,培养一批专业化水平高的辅导员队伍。要激活用人机制,优先提拔优秀辅导员走上领导岗位,使辅导员看到工作有出路。在后勤保障机制上,建立人员经费、设施等落实投入机制;要同培养教学科研骨干一样,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师队伍整体培养规划和年度培养计划之中;要创造条件鼓励年轻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因为现在各高校现招的辅导员基本都是硕士)或进修有关课程,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只有出路解决好了,才能从根本上稳定这支队伍,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优化辅导员的成长和工作环境,为高校的稳定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延民.关于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维护的思考[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

[2]陈翔.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及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33-02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问题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纲领文件,明确教育的目标、任务、实施办法。时至今日,已达十五年之久,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实施情况仍然不尽人意,普遍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可有可无"的误区。认为所谓的"心理健康"看不见摸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好,难彰其效;不做它,也无伤办学大体。二是"零打碎敲"的误区。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件"做秀"的工作,开展一两次讲座或召开一两次会议,造点声势就算万事大吉了。三是"以询代教"的误区。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开展师生心理咨询,开设一个学校心理咨询室,就认为完成其全部工作。四是"耽误教学"的误区。许多学校不愿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担心因此减少了文化课的教学时间,影响学生考试成绩!五是"非专业教师无以施教"的误区。认为学校无专业的心理健康师资,无职业心理咨询师,无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思考理顺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三原则

要走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厘清和恪守以下教育原则:

2.1 是学生成长元素的系统性原则。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基础阶段,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终身幸福、成功人生奠基。学生成长是一个多元、联系的系统。从成长的元素角度看,包括"身体与心理,智力与体力;知识与能力,行为、意志与品质;性格、思想与精神"等。这些元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各元素全面和谐发展,才能健康成长,从而实现为幸福、成功人生奠基的教育目标。反之,其中任何一个元素残缺,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给学生的成长、发展造成遗憾甚至是悲剧。因为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导致学业不成、人生失败、甚至危害社会的例子举不胜举,马加爵、药家鑫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2.2 培育先导,兼顾矫治的原则。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客观地说,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毕竟是少数。因此,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即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全体学生健康的心理,预防和减少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同时,兼顾少数出现不良心理倾向和疾病的个体,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心理咨询等手段进行矫正和治疗。

2.3 实施教育的渐进性原则。中小学阶段,学生要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的漫长过程,学龄达12年之久。其间,随着学生学龄的不断提高,学业提升,学生身体、心理会发生一系列渐进性变化,中小学只有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渐进性的需求,才能维护其心理健康成长。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3.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是实施教育最有效的载体之一。《安徽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指导意见》规定,初中、小学要保证至少每两周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学期每班安排8-9节。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在"纲要"精神指导下,各种版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雨后春笋般出版发行。许多教材编排科学合理,内容全面精当,能够根据各学段学生学龄特点,系统安排了"自我意识、环境适应、学习心理、人际交往、青春期教育、情绪管理、生涯规划"等教育辅导内容。中小学校选取合适的教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好处有:一是系统性、普适性强,即有利于分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使不同学段的学生能够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可操作性强,既能为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也可为具有相关教育教学经验的非专业教师从教提供蓝本。中小学校应当充分运用好这驾"马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3.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即体验,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大载体。在活动中,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改变认知观点、调节情绪,接受行为训练,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活动形式有个体、小组、团体活动等多种。活动期间,学校组织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袋鼠接力跳、二人捆绑接力跳、二人捆绑踩气球等心理健康活动游戏,通过激烈、快乐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团队沟通合作的力量;征集"我爱我、开心笑脸"图像,将征集来的单人、多人微笑、开怀大笑的正面或侧面像,制作成"微笑墙",展示在校园,以此引导学生们开心面对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制作"心愿墙",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愿望和想对他人说的话写在便利贴上,贴于可移动黑板上,制作成"心愿墙",通过这种形式,给同学们一个情感表达的机会,加强同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举行集体签名仪式,将心理健康活动周主题"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日"制作成横幅,让全体的师生签名,通过这一郑重的仪式,来增加呵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更有效促进了全体同学心理健康。

3.3 开展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小学生出现焦虑情绪、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的人数呈上升态势,并且越来越低龄化。据笔者调查,2014年某县普通高中高三年级近3000名学生中,出现重度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达10人之多,占0.3%;初中A段也先后出现几名患抑郁症的学生,更有个别学生因极度焦虑不能及时排解,出现跳楼自杀现象,给自身、家庭、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学校开辟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通道,是为心理异常学生,及时化解心结,驱散心灵阴霾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通常有:一是建立德育(心育)导师制,即安排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老师,与一部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如特殊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留守学生等)学生结成对子,作为他们的德育(心育)导师,定期和他们谈心交流,随时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惑,让他们轻松快乐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二是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安排专兼职教师坐班,接受师生来访,通过相对专业的咨询手段,矫正不良心理,矫治心理疾病,及时将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转移到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治疗,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4.总结

心理健康是健康人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其目前的学业成败,还将长期影响其未来社会适应、价值观念、职业选择、婚姻家庭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承载着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重任,办一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学校,理当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驾驶好心理健康课程、活动、辅导与咨询,引领学生踏上成功幸福的人生征程!

篇10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寻找并确定一位身边的问题青少年(烟台市某初中男生杜某),以访谈法为主,记录其心理与行为特征,并深入其家庭进行观察,剖析其问题形成的家庭原因。

二、研究步骤

确定访谈主题、熟悉被访谈人资料、深入了解访谈背景、整理线索、设计问题、罗列问题、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研究准备

要想充分了解一个人,必须先从其周遭人群入手,进行深入了解,初步明确潜在问题。通过了解,初步得知被访谈者存在轻微自闭现象,沉迷于网络游戏,叛逆心理严重,并存在早恋现象。

四、访谈提纲

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即问题的结构和回答的结构都不拘泥于形式,自由多变。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由事件逐步深入内心进行研究了解。(针对杜某)

(1)学校方面

1.你对自己现在的学习现状满意吗?学习压力大吗?

2.你喜欢现在的任课老师吗?为什么?

3.你跟同学们的关系怎么样?

(2)家庭方面

1.你跟父母的关系是什么类型的呢?

2.如果学习上遇到困难,你会请教父母吗?如果是烦心事呢?

3.你觉得现在的家庭环境,对你的学习有利吗?

五、访谈结果整理

青春萌动的岁月,中学生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杜某的访谈研究,我们得知杜某有以下问题:

(1)自闭的烦恼

杜某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喜欢与人交往,更不喜欢分享和参与活动。在访谈的最初过程中,很难彼此建立起信任关系,曾几次试图终止谈话。

(2)厌学的情绪

“我不爱上课,不爱学习,每次一看见课本我就烦。一想起来爸妈那种我不学习了就什么也干不成了的样子,我就非常反感。”访谈中杜某激动地说。

(3)早恋的苦涩

“我感觉周围的人都不理解我,只有她(都某女友)知道我在想什么。她跟我一样都是‘坏孩子’,所以她特别理解我,我也特别理解她。”

六、访谈结果分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既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也不应简单地将高压、暴力作为教育的手段。

由于叛逆行为而导致的厌学行为,主要有以下因素:

1.学生自身原因

①人生目标不明。由于中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一个恰当的规划。因而盲目地将学习视为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压力,而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奋斗。

②心理意志薄弱。父母对子女的宠爱引发了孩子的过分依赖性,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压力,例如学习成绩下滑等,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解,而是抑郁不前无法接受。

2.家庭方面原因

①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值,是孩子厌学情绪的源头。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天才儿”的方式去培养和要求孩子,势必会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厌烦和反抗,久而久之,堆积的压力就会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②父母的不科学教育方式,促使了孩子厌学行为的发生。科学的教育方式,既不是一味的妥协溺爱,也不是简单的粗暴行事。需要父母自身加强一定的学习,如发展心理学的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我向杜某提问:你如果考试考得不好,你父母会这样对你?杜某说曾有一次父母就罚他在雪地里站了一天。我恍然明白了他为什么那么讨厌学习。

总之,青少年时期存在许多心理及行为问题,多种原因共同作用造成了这一局面。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究其本质进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学校以及家庭方面都要做出自己相应的努力。当前的素质教育制度,已经开始为培养积极健康的青少年心理做出了良好的表率,也为减轻学生负担、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及行为开启了光明的大门。对于学生家长来说,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现状,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消除不良心理及行为,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参考文献:

篇11

(一)直接保护信用信息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2002年1月起实施的《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和2004年2月起实施的《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是国内两部最早以政府令形式的规定个人信用征信的政府规章。这些地方性法规及规章为以后制定更高层次的立法提供了富有参考价值的样本。

1.《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

深圳政府2001年12月出台了《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主要内容有:(1)明确了征信机构征集信用信息的范围。(2)规定了有限披露原则。(3)规范了个人信息的征集和使用。(4)赋予了信息主体的权利。(5)规定了信用信息征集者、使用者在保密方面的义务。

2.《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

2003年12月,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主要内容有:(1)明确界定信用信息的范围;(2)明确了不良信息强制征集规则;(3)规定了有限披露原则;(4)明确了征信机构过错责任原则。

(二)直接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的部门规章

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公布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是第一部全国性的有关征信业的部门规章,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明确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定位;(2)规定了个人信用信息保密原则;(3)规定了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个人信用信息的范围和方式、数据库的使用用途、个人获取本人信用报告的途径和异议处理方式;(4)规定了个人信用信息的客观性原则。即个人信用数据库采集的信息是个人信用交易的原始记录,不增加任何主观判断。

(三)间接保护信用信息权益的法律、法规

虽然目前我国没有全国性的信用法律,但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分散着一些条款,从“人格尊严”、“隐私”、“个人信息”和“名誉权”的角度对信息主体权益进行了间接保护。

1.宪法

作为一国根本大法,我国宪法在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分别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住宅、通信秘密权不受侵害。宪法表明了对个人的人格尊严等人权的维护态度,这就是信息主体权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宪法依据。

2.单行法律

(1)刑法对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历经八次修改后,《刑法》中已涉及较多“信息”保护的相关条款。最为突出的成果是宪法第八次修正案,提出了侵犯信用信息主体部分合法权益的量刑依据,成为上位法中对侵权行为责任追究的有力支撑。

(2)民商法对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民法通则》是对公民民事权利保护最全面的一部法律,但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是民法通则的薄弱环节。《民法通则》仅仅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在第101条中提到“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总体来说,民商法对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不够明确,使得侵权行为发生时对相应民事责任的裁定缺乏依据。

(3)经济法和行政法对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经济法和行政法主要是对刑法中关于信息主体权益保护规定在相应经济、行政领域的细化,即接触到主体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使用相关信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在我国境内进行统计调查活动,须事先依照规定报请审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43条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泄露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将依法被追究责任和进行处罚。

3. 司法解释

与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相关的主要司法解释有《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些司法解释定义了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明确侵害名誉权的认定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可以赔偿精神损害的隐私侵害行为。

二、 我国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立法的不足

(一)征信专项立法依然缺位

我国目前的征信法律规范中仅有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层级较低。《征信管理条例》作为即将出台的第一部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的专项立法,历经3年反复修改,其出台依然悬而未定。目前,一方面各地的法规规定难以统一,同一信用信息主体在不同地区所受保护的权益不同;另一方面,现有法律规则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远不能满足信用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现有制度对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不够充分

一是对知情权的保护。当前我国对于信息主体知情权规定的不足在于,目前征信机构从商业机构(主要是银行)那里获得消费者的信息,信息主体本人并不知晓,容易产生侵犯个人权益和数据有误的问题。

二是异议处理制度存在缺陷。异议处理程序随意性因素过强,容易形成责任盲区,出现异议处理推诿现象;异议处理流程中缺乏对数据核查更改过程的规定,易滋生寻租现象;异议处理周期长、约束机制弱化使得个人无法寻求一个快捷有效的渠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是缺乏对信息主体有效的救济制度。部分异议事项经过完整流程的处理之后,可能还不能完全解决。目前情况下,除了在消费者个人信用报告上加注异议标注之外,没有更有效的办法进行处理。这样就可能影响个人经济金融活动。

四是未考虑数据跨境流动对我国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国际交往交流中对交易对手深入了解需求的增加,信用信息的跨境流动已经客观大量存在。但几乎没有法律来规范跨境数据流动中对个人信用信息权益的保护问题,《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向境外提供信息要遵守人民银行有关规定,但具体的“有关规定”尚待解释条款或细则来明细化。

(三)征信行业管理部门难以发挥作用

一是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信息管理机构,人民银行、商务部、工商总局、财政部、海关总署等8个以上的国务院部委均对信用信息有部分管理权,各自有相应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源分散,在没有法律支持的情况下,只靠某个部门去全面收集这些信息存在较大困难。

二是从全国的征信监管工作来看,国务院以“三定方案”的形式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征信业监管部门,按照三定方案的效力来看,应当属于行政法规的层级,“三定方案”的效力有时并不被其他机构认可,造成人民银行在征信管理工作中面临无法可依或者不被认可的尴尬局面。

三、构建我国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制度需关注

的问题及建议

侵害行为在征信信息的收集、保存、使用和传播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应从规范征信活动的各参与主体入手进行法律制度设计,明确各方权利、义务、维权途径和监督措施,从而提升对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力度。

一是规范征信机构信息采集行为。应明确规定征信机构的范畴、征信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信用信息的保留期限、界定征信行业可收集和使用的信用信息范围等内容。一方面确保信用报告的公正、全面和完整,另一方面注意征信范围的界定,严格禁止通过不正当手段采集个人信用信息。

二是规范信息提供人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经本人授权,信用信息的保存与提供均应按照明确的目的进行,不得无明确预定目的、逾越预定目的或擅自变更预定目的对个人信用信息予以收集、保存和提供。

篇12

随着经济的发展,薪酬问题变得越来越敏感而又难以管理。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传统的薪酬管理体制已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建立新的薪酬管理模式对我国企业来说已是迫在眉睫。

1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企业的薪酬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1.1政企不分,政府干预过多

以前的计划经济,政府就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大小事务,政府都要予以干预,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效率低下,造成许多的浪费,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特别是薪酬水平的制定,职工的工资水平以前一直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虽然通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善,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这一计划经济的后遗症还未完全治愈。

1.2官本位,工资与职位高低挂钩

传统薪酬逼迫员工“向上爬”,在这种薪酬体系下,员工所受到的激励就是不遗余力地“往上爬”,而不论他最终爬上去的这个岗位是否真的适合他去做。同时,企业也一厢情愿地认为,在低一级职位上千得好的员工在高一级职位上必然也会干得很出色,于是,晋升就成了许多企业优秀员工的一种最主要的激励方式。

1.3水平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改革开放,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国外的资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企业来说,这是个机会,同时也是挑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对人才的争夺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外企从国企高薪挖人已不是新闻,这必然对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本土企业怎样与外资企业抢夺人才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4考核不科学,激励作用发挥不大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惩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通过不断调整,使其心态和行为向有利于公司的积极方向变化,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决定是否通过晋级满足员工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

2薪酬管理新模式

市场经济是按照竞争规则运行的经济,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大量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员工的企业,在竞争中就能够获胜。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付诸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人,是损失不起的人才,人才重置成本越高。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对于个人来说,人才流动的成本越来越低。所以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难度加大,企业能否留住人才则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因为能否制定出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对于吸引、维系和激励优秀人才为组织服务,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组织的归属感,促使员工完成组织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支付多少薪酬,怎样支付便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而我国旧的薪酬管理体制已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它的激励性已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打折扣,我国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壮大,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薪酬管理的新模式。

3企业薪酬管理新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克服“唯薪酬论”和“薪酬无用论”

所谓唯薪酬论,指相当一部分企业将薪酬当成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或至少是最重要的手段。他们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认为只要支付了足够的薪水,便能很容易地招聘到一流的员工,员工也不会轻易离职。在企业界,薪酬往往成为企业管理员工的法宝,加薪成为他们对付员工的最得心应手的手段。

所谓薪酬无用论,指一些企业总在强调,薪酬在吸引、保留以及激励人力资源方面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前途、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以及给员工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薪酬水平比其他企业低一些没什么关系。换言之,内在报酬比外在报酬对于员工的激励性要强得多。

总之,一方面要承认,较高的薪酬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尤其是低收者还是有较明显的激励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企业中的高素质人才——“金钱不是万能的”,加薪产生的积极作用也同样遵循边际收益递增然后递减的规律。

3.2薪酬管理必须纳入企业战略

说到薪酬的作用,通常强调的往往是人才吸引、保留、激励以及开发,但是吸引、保留、激励以及开发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显然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长远规划。因此说到底,薪酬体系的设计同薪酬管理必须围绕企业战略以及远景目标进行。拿成本来说,许多企业以薪酬成本最低化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为此,他们宁愿不使用一流人才,或眼睁睁地看着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人才流失。著名管理学大师范查尔斯·汉迪提出,新的企业生产率和利润公式应当变成1/2×2×3=P,即采取用原来一半的人,提供双倍的薪酬,但是得到3倍产出的方式来创造价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