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09:20: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社会治理科学化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哲学社会科学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不能没有繁荣发展的哲学社会科学。在我党和历代领导集体的关心与支持下,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和特征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社会科学是对人类生存条件及其变化的理论自觉,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广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包括哲学,也涵盖了诸多相关文科学科。而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包括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逻辑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学等。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内涵将会不断丰富。
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内在统一的。两者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在关注社会存在的方式上两者是不一样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第二、具有实践性。实践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特点,它要求研究者必须深入实践,进行持久的调查研究;第三、人才成长有自身的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不但需要有丰富的书本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第四、着文不难,出精非易;第五、探索具有曲折性和无穷尽性。
二、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但也应该看到,与时代要求相比,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管理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理论与实践脱节、基础性工作不扎实、管理体制缺乏弹性等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的战略地位亟待加强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与一些领导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战略地位认识不足有关。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重理工轻文史、重自然科学轻哲学社会科学的倾向。认识上的不到位使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具体措施不多,资金支持力度不大,对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缺乏紧迫感。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滞后于实践、与决策脱节的问题亟待改进
理论和实践脱节、与决策脱节是制约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我省哲学社会科学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天的哲学社会科学不单纯属于上层建筑,从渗透转化的意义上说,也具有生产力的属性。它和自然科学成果转化的特点不同,自然科学成果转化的着眼点是企业;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重点是决策层,是政府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它要为各级政府的决策和经济建设服务。成果能否转化取决于研究者和决策层双方,任何一方出现阻塞,转化都不能实现。
(三)基础性工作不扎实,哲学社会科学中学科、人才建设亟待完善
学科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是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步骤。目前,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中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传统学科基础并不很牢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又不断涌现,学科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两者发展并不平衡,重视基础性研究,忽略应用对策研究的状况仍比较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仍然比较单一,没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研究方法急需多样化。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人才断层、知识结构老化、功利主义思想与浮躁之风等问题在高校中仍然存在着;科研人员的思想观念问题有待转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四)管理体制缺乏弹性,评价体系、创新环境、经费投入亟待完善
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管理体制问题。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中存在的诸如重复研究问题、经费问题,追根溯源,是因为缺乏一个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统率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宏观管理机构。由于宏观管理缺位,我省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没有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也难以制定包括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与条件支持、课题研究等事关全局的科学决策。在微观层面,尽管各教学科研机构已经认识到现有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但自主改革意识不强,步伐迟缓,力度不大。科研机构体制的整体改革进展缓慢,仍存在着传统体制养传统人、平均主义的体制病。另外,科研工作评价体系不完善,工作考核和评价制度科学化程度不高,科研激励机制不健全,宽松、宽容的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
三、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人类文明发展史表明,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先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对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利益的日益分化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是对我们党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而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关键是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先导作用,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以富有真知灼见的科研成果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推动自然科学健康向前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引领自然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科学是一种革命性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却是没有头脑也没有灵魂。当科技作为一种没有头脑控制、人类并未真正全面透彻了解的力量时,它只是一种盲目可怕的力量,是造福人类还是祸国殃民关键要看科技被哪些人操纵和利用。因此,对任何一种自然科学理论,都需要以人学为尺度,去检验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行为及社会生活。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关键。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体制和机制保障。因此,新时期要把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紧抓好。
四、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是新时期加快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关键。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应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要努力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水平,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注意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运用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中,使哲学社会科学界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智囊团”;要正确处理好思想理论领域的问题,尤其是要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要保持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紧密联系,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围绕中心,贴近现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各级科研机构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客观事实出发、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出发、从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最佳结合点出发去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同时,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此外还要积极做好研究者和决策层间的沟通交流工作,积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建设
体制机制是制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改革创新的重点。我们必须统筹兼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去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活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
继续进一步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制改革,整合研究力量,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配置;继续进一步深化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体制改革,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划工作,制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五年研究规划和年度项目计划;继续进一步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为重点,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继续进一步建全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不断推动理论创新,推动理论与实际结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罗争玉.文化事业的改革与发展[M]. 北京:人民出版社 , 2006
[3]丹增.时代呼唤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4(3)
[4]肖庆金.论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可替代性[J].重庆社会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30-02
一、引言
职业生涯规划于20世纪初发源于美国。经过长期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成为美国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证发现,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促进求职者顺利就业及职业成功,而且能有利于创业者创业成功及持续成长,使得世界各国开始纷纷效仿并引进探索及研究。目前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生涯教育已开始贯穿从幼儿园到成人的整个教育过程,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均已进行“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然而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单就目前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开展方面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对象上都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单一性和松散性,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系统性、综合性和整合性。这种教学现状,使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基本上留于形式,指导力度不大,学生职业目标模糊,实践能力缺乏等突出问题,依然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目标的社会属性
职业是人们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据此职业是在社会分工中,利用专门知识和技能谋求生存的社会存在方式,在职者利用的专门知识和技能除了所在行业和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包含一切从业环境所需要的社会性知识和技能。要解决职业适应困境,最佳的办法就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在进行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认知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采取各种积极行动去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这个能力和水平不是一个刚结束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就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普通学习者能够突破的。通过研究各行业中职业成功者的成长轨迹发现对职业的某些客观因素与环境属性的全面认知,需要家庭智慧、社会实践和学校教育的有效指导。而以往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最缺少的就是职业的社会属性内容。既然职业的社会属性是使行业和岗位知识得以顺利运行的社会态度、合乎社会标准的价值观和愿望。那么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目标中在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同样强调它们运行的社会环境,把社会环境标准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就能实现学生对所选职业的各种条件进行“全面客观地准备”。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目标社会属性的实现内容设计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的具有三个功能:(1)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2)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3)指引学生学习。当前教育教学领域大多以布鲁姆教学目标论为指挥棒来组织教学活动(如表1),然而实施中从教者发现布鲁姆的认知教学目标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前两个功能,如策略选择和运用,教学结果的测量等;但对“指引学生学习”第三个教学目标功能上,有些任务领域未能实现,进而影响第二个功能。根本问题在于:第一,布鲁姆教学目标论,淡化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及知识结构间的内在联系。第二,没有提到技能目标。第三,描述知识掌握水平中的认知维,缺乏组合的思路,表现为系统性和整合性的不足。因而不能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准备”顺利完成目标职业任务的各种心理条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在进行自我剖析,全面客观地认知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采取各种积极的行动达成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教师“教”目的是为学生“学”服务的,这里学生的学习结果为目标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职业环境的社会性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能力。其中职业能力是对专业知能、社会性知能在不同职业环境情景和任务中的不同组合或整合性应用。随着职业活动任务性质、难易程度、环境的变化专业知能和社会性知能的组合或整合会有不同的内容或形式,表现出完成不同任务的相应心理特征或心理条件,这个心理特征或条件也就是布鲁姆等人教学目标分类中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及其根据情景任务需要的各要素间的组合和整合。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心智技能是对各类知识的储存、联接与整合达到习惯化程度的思维方式。心智技能使得脑中存储的知识具有结构性、整体性、系统性和灵活应变性。动作技能是由肢体及面部器官经过练习而形成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由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目标社会属性的实现内容可以表述为表2。
如表2中,社会人智力,是指在职业环境中按照社会标准正确适当地了解和接纳自己,即有良心、有责任感、讲道德,主动守法律,能承受挫折。达到这个标准,这项智力发展到基本正常水平。情绪智力,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被定义为一系列能力,包括语言的和非言语的,这些能力使个体可以产生、识别、表达、理解、评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从而管理、引导自己和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使自己能成功地应对环境的情绪要求和压力。人际智力,即能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社会智力,即理解、协调和控制环境中的人、事、物及其三者间动态相互作用构成的新情景――以便使自己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四、基于社会智力提升的教学方法初探
由于社会智力是多种综合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体现,因此基于社会智力提升的教学方法设计要想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中体现出多种综合能力提升,最好的做法是教学内容选择上采用综合性案例,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翻转学习,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适合课前翻转学习,综合性、整合性、联接性知识和技能任务及模拟实践任务适合课堂教学。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可采用图式、主题教学、情景模拟练习实践等。图式是对个体所体验的环境结构进行综合概括的编码的“知识包”。图式教学便于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连接,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理解,实现学生对综合性知识的分析、评价和创新等高级目标。这样学生就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自身学习及对他人的实践体验中整合知识,创造新知,并不断丰富和加强自身的原有知识体系和实践视野。另外主题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主题教学就是以主题优化整合多种课程资源,不仅打破教材原有顺序,而且还打破学科分类,实现学科的有机融合。不仅强调知识、技能与能力之间的连接,而且为知识和技能转换为能力提出有效而简洁的实践路径、实践策略和整体实践方案。情景模拟练习实践帮助学生体验要顺利完成职业任务的各种行动指标,它们的操作流程、次序和操作强度、操作时间等。不仅让学生体验实践的重要性,而且感受到理论要转化到实践还是需要时间,需要克服多种困难。
1 建立了解和掌握妇女需求及利益表达机制。为了充分行使妇联组织代表妇女群众参与利益协调的职责,必须珍惜并积极拓展妇女利益诉求的反映渠道。一是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就公共政策的完善,经常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情况;二是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民主协商;三是建立专报制度。将调查研究中发现的最重要、最紧急的问题,经过严格筛选之后提出对策,向党政领导及时反映妇女与人民群众的呼声。
2 建立健全妇女情绪疏导和矛盾化解机制。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组织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城市下岗失业妇女和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现实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出嫁女权益保护、征地拆迁补偿纠纷增多,我们要从关注妇女民生问题人手,建立矛盾化解机制和利益调处机制。首先妇联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对与妇女维权及发展有关的问题,妇联自身能解决的,要抓紧落实。自己解决不了的,要紧紧依托党政资源,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吸纳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推动妇女事业发展。
3 建立健全事关妇女儿童的突发事件应急干预机制。遇到突发事件,应积极配合政府,实施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响应机制、新闻机制、中外记者采访服务管理机制、舆情研判机制,及时干预处理机制和善后工作机制,及时稳妥的处理突发事件,保证社会和谐稳定。
4 建立绩效管理和评估机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面向公众并服务公众,必然有其严格的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妇联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理当顺应这一规律,自觉地建立健全妇女工作评估体系,实现从定性到定量、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过程。这一体系建立的过程,实质是对妇联自身工作定位、思路重新梳理、反思的过程;是确定工作导向、确立妇女工作价值观的过程;也是理清职责、规范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如我们在家庭建设过程中,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细化了家庭建设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从文明家庭创评、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家庭养老等10个方面,提出了30多项标准,使家庭建设从口头上的号召落实为家庭成员的具体行动。另外,还要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传媒和社会评价手段,畅通妇女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评价渠道,逐步建立开放式、社会化、群众化的妇女工作评价体系,这是妇女工作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
5 完善社会协同的工作机制。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发挥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妇女儿童工作各类协调机构的作用,认真履行妇联作为再就业工作、农民工工作、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职责,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和沟通,积极为妇女参与农村改革发展争取政策、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的支持。要进一步发展面向农村妇女儿童的公益慈善事业,做大做强妇联各类实体阵地,不断扩大农村妇女儿童的受益面。要进一步拓展为农村妇女儿童服务的国际合作平台,加大引进项目、吸纳资金的力度,促进农村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妇联组织要积极借力、借势、借平台,推动政府强化主体责任,实行综合大维权服务,凸显了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品德获得提升,对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和塑造起到帮助和影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所需要达到的目的,而且,学生的社会化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会对社会环境产生作用。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就是突破原有教学理论化的既有模式,从社会实践基础入手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这种社会化模式的构建显然是基于传统模式存在的既有弊端而产生的教学变革,是顺应时展和社会思潮变动的需要,有其现实必要性。
2.1 教学社会化模式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帮助大学生树立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教学活动,其在大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在教学中单凭教师的理论说教,口号宣讲,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其人生走向指引的教化需求。构建教学社会化模式,从现实社会的鲜活案例导入对人生哲理的理性思辨,将非常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必然会获得大学生的青睐。
2.2 教学社会化模式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念变革
高校教学应该是以对学生进行启迪的地方,能够让他们和社会进行间接或直接的接触,感受社会,能够对社会、对未来有一个比较正确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认识。所以,传统教学的观念必须要进行改变,不以先进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教学理念是不会转变的。教学社会化模式恰恰顺应大学教学创新的时代需要,能很好地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变革。而且,由于根植社会实践之上,这种理念变革更能紧跟时展需要。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的路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社会化模式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他对学校创新教育提供了帮助,在构建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教师、社会、学校等多方要素进行构建融合,对教学社会化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还需要从教学理念上进行转变,具体内容有以下一些。
3.1 整合社会化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社会化教学是让学生成为可以立足于社会的人,能够对社会有作用有影响的人,所以教学的内容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应该十分紧密。可是,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内容比较偏向于理论,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够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更不要提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学生只会机械地背诵内容应付考试,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起到培养学生社会个性的目的,所以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用更多社会化的实例来进行兴趣的提升,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3.2 改进教学方式,合理调用社会化教学资源
互联网在现在社会的应用广泛,对我们的社会和思想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影响,在思想政治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中,可以使用这些先进技术来作为我们实现社会化构建的资源,提供丰富的社会信息,充实课堂。
3.3 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学形式简单,教师负责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收,学生缺乏主动性,单向的教学方式让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转变,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让教学效率发生质的改变。
一、教师信息素质教育的的迫切需要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科教兴国的最迫切行动之一。
然而,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少信息素养教育这一课,而且习惯于陈旧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在高校图书馆中普遍存在着文献利用率低,教师到馆次数少的现状,这―方面是因为教师不坐班,教完自己那几节课就可以回家,家里有一台自己的电脑,可以随意地查找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尤其是一些免费的娱乐节目或专业信息;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干第二职业,只是应付讲课,不重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第三,年龄大的教师对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抵触情绪,还不了解就已拒绝。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高校教师文献信息利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
二、图书馆馆员的胜任力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学科的教师科研人员、准专业人员(大学生及研究生),其信息需求具有性、前沿性、交叉性等特点。当图书馆在资源、服务、技术、手段、环境等方面有所改善后,服务对象会进一步希望图书馆员成为团队成员或研究伙伴,以便形成事业发展合力。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与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已不能适应服务对象信息需求的新变化。为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层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然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学科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和信息传播过程之中,综合利用自己在图书情报学以及各学科方面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的综合优势,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而图书馆的人员结构令人担忧,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多数图书馆的馆员是老弱病残群体,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图书馆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鱼目混杂。图书馆馆员业务素质低、人员不稳定、思想认识落后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目前大多数院校的图书馆馆员都是“半路出家”,对图书馆业务不熟悉,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十分陌生。据笔者所知,大部分院校图书馆人员有以下几种:①专业不对口的大、中专毕业生;②没有教学能力被淘汰的教师;③身体不适或老龄人员;④从其它行业转入图书馆等。这就导致图书馆馆员素质低,因为身体情况不能正常工作,工作进度缓慢、得过且过的工作状态等。也就是说图书馆的原队伍不能完成新的时代要求。教师的参与也是形势所迫。
三、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与教师信息素养教育搭桥模式
学科馆员工作内容范围很大,而学术联络和信息素质教育是其中心任务。因此面向教师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应该以“学科馆员”为主体,形成以“学科”为中心的服务团队。人才队伍建设是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工作的主导因素。搭桥模式人才队伍建设是由辅助学科馆员(同教师来充当)学科馆员(培养专业学科馆员)组成。高校教师不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更是重要的信息供应者,与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内容建设者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也将是学科服务的发展方向。
学院人事部门及教务、图书馆要紧密联系,大力支持人才搭桥模式建设,人事部门要有意的把各专业教师第一时间放在图书馆实践工作,图书馆学科馆员要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尽快熟习图书馆业务工作,最重要的是图书馆的资源,并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参与者。同时新来教师可以成为系与图书馆的联络者,信息推送者,用一到两年的时间熟习图书馆资源,并为自己的专业补充最新资源,为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学科知识匮乏是学科馆员深入开展服务的掣肘,因此,在馆藏建设过程中,学科馆员必须与院系教师密切合作,充分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学科资源来开发、丰富图书馆的馆藏。
教学与学科资源相辅相成。院系教师与学科馆员合作建设馆藏过程中,在帮助学科馆员选择和发现学科资源的同时,还能使老师充分了该学科的馆藏情况及特定课程或科研项目所需的现有馆藏及其缺陷。图书馆与教师合作开发学科机构库,不仅可作为本馆的物色资源,同时也为老师的研究成果提供传播途径,有助于学术成果的推广和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9-0172-07
文化产品内涵深刻、外延丰富,包含有诸多的产品类型。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动漫、快餐等都是文化产品中最基本的文化形态,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文化产品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形式直接进入社会成员的文化消费领域,通过影视、新闻、文学作品等可感可悟可体验的审美把握,以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选择和审美观念,从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着力点和支点。
更重要的是,文化产品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承载着对大众的教化职能以及体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它埋藏着当代人的焦虑,充满着当代人的梦想,表达着当代人的人文关怀,是当下思想的时尚表达,是社会主流意识的鲜明体现。这里“撇开关于意识形态的经院式分析,直接从当今社会的实际出发,可以发现,社会的发展已经进步到了一切关于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意识形态建设。都只有通过和借助与文化产业这一载体的规模手段才能实现的时代”。而文化产业最核心的部分则是文化产品。换句话或许可以这样说:“社会的发展已经进步到了一切关于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意识形态建设,都只有通过和借助与文化产品这一载体才能实现的时代”。文化产品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切,就在于文化产品承载着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使命,具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属性和功能。
一、文化产品具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殊属性
“文化产品,具体来说,就是文化生产的成果,是用一定的物质载体承载着特定的精神内容的产品形式。它具有精神产品的性质,又具有物质产品的特点。”作为物质产品,文化产品要考虑投入、产出和成本核算。要注重产品的物质材料的选择,重视商业化、流行性因素,追求经济效果;作为精神产品,文化产品要有创新性内容,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具有能够影响人们精神世界和指导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并通过信息、宣传、教育、文娱等功能,担负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因而。文化产品具有物质产品所具有的商品属性和精神产品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双重属性,而这些属性又可以归结为文化产品的内部属性。因为除此之外,文化产品作为精神的产物、意识形态的传播者还兼具外部属性。即文化产品的属性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属性,其中内部属性包含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外部属性包含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属性(如下图1)。
(一)内部属性
1.商品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是市场经济社会的产物,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商品性,就是具有一般商品所具有的属性。“文化产品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专门的交换品生产出来的”,即文化产品首先是一种产品,它具有一般产品具有的商品属性和经济效能。
首先,文化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物化成果,文化产品一经生产出来,就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既可以直接运用于人的物质生产和生活领域,也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文化领域。其次,文化产品具有价值。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一般商品的生产是一样的。都在生产的过程中凝结了人类劳动,耗费了人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文化产品的价值也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制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文化产品价值的含量。再次,文化产品具有交换价值。文化产品生产出来后,如果不进入交换领域。文化产品的价值也不能得到体现,只有进入市场、进入流通领域,文化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才得以实现。第四,文化产品除具有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外,文化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还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流通、消费等要受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等的限制和影响。文化产品只要一进入市场就要受市场价值规律的制约和影响。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主要偏向于文化产品的实体或形式部分。不仅如此,文化产品作为一种产品,和一般产品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文化产品的“文化”方面,即文化产品以自己的文化属性和文化构成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精神属性或日意识形态属性。
2,意识形态性。文化产品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反映社会经济基础、体现社会主体意志,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所以,“文化商品和服务的一个根本特征是,他们不像咖啡壶、汽车或银行卡那样只是具有一种实用功能,在本质上还是价值观的携带者。”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很早就认识到文化产品在实现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独特影响,他说:“流行文化中当然不无琐屑与凑热闹的成份,但一个占据着流行文化传播通道的国家有更多的机会传达自己的声音并影响他国的选择则是千真万确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34-02
一、前言
自1997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在校理工科大学生队伍不断壮大,他们已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如何。既关系到他们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也关系到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政治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进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系运行的重大问题。
本次调研样本主要来自湘西吉首大学两校区(吉首校区、张家界校区)7个理工科学院的全日制理工科在校本科学生。共发放问卷680份,其中吉首校区590份,张家界校区90份。两个校区一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80份。回收的问卷经过仔细、严格的检查,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最后共保留有效问卷642份,问卷有效率为94.41%。同时结合抽样访谈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湘西吉首大学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探析。
二、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结果来看。湘西吉首大学绝大多数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予以认真对待,加以正确引导。
1.政治理论学习不积极
通过调研发现,不管是高年级的还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比较感兴趣,有个人的专业学习规划。学习特别努力,学习成绩也不差。但对政治理论学习积极性不强,到课率普遍不高。或是人在心不在,有的同学是在老师点名的情况下被动呆在教室,这样课堂秩序也不太理想,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发短信。看与上课无关的书籍甚至打瞌睡等等厌学情绪。这有各方面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通过调查以及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一方面是对老师上课的方式不感兴趣,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主要是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政治认知不完整
“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于政治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有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识不完整,一知半解,在认识层面上存在片面或模糊的现象,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政治生活感到不解。他们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既跟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有关,又与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有关,当然,主要还是理工科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慢慢的趋向于功利化。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他们往往从自己的实际感受去评判和思考,从实际生活中去认识和理解,而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表现比较冷淡。因此,他们的政治认知非常直观。虽然他们的政治认知总体方向是对的,但在认识深度上有待加强,甚至在政治认知上存在模糊观念或错误的认识,这不得不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政治参与具有盲目性
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当前,部分理工科大学生在政治参与方面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在政治参与意识上不清晰,另一方面,在政治参与行为上责任感不强,缺乏理性。随波逐流的现象比较多,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把握。相当一部分理工科大学生政治参与主体意识比较强烈,走进社会。接触社会,同外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班上同学谈论社会热点,关注国际社会的动态,政治热情表现的相当强烈,但有的参与行为缺乏一贯性。
理工科大学生虽然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比较强烈,政治认知和政治评价也基本正确,也有一定的政治参与能力。但实际上政治参与行为投入不多,在现实生活中甚至还会出现与认知相反的行为。比如:在调查问卷中可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反映非常强烈,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又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腐败意识,如果通过行贿能解决他们在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们表示可能会或肯定会行贿。
三、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与他们自身政治认知和自我认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高校教育环境变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政治认知能力和自我认识水平的影响
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在政治社会化进程中,主要是对现有的政治制度、政治行为规范的认同能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理工科大学生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程度将直接影响或决定他们的政治态度以及政治观念和政治情感。由政治认知能力因素所形成的对于政治制度、政治行为规范的印象和观点,是大学生借以形成政治情感体验并产生一定政治意向的基础。理工科大学自身的政治认知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对其政治社会化有重要的影响。政治体系传播政治文化,与大学生自身的条件有着紧密的关系,换言之,广大学生在接受一种政治文化时只有具备接受某种政治文化观念的能力。政治社会化才能得以顺利完成。如果大学生主体不具备相应的政治认知能力、评估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的话。政治体系所传播的政治文化就会失去自身的效应,达不到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效果。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滞后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顺利进行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地方。这些方面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方面不够,与学生的交流太少,尤其是平等交流,所以广大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大多没有被掌握,存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被忽视的现象。很多的高等院校仍然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主,这种模式注重单向灌输和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忽视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忽视了只有受教育者内化了政治教育的内容时才是真正完成政治教育的事实,单方面的强制灌输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受教育者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大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弱化了政治教育的功能,削弱了其效果。所以。作为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引导和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进程。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没有与时代内容同步,说服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和现实结合起来,
理论没有联系实际。学生没有认识到教育的实际意义。因此,学生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情感和信念,进而不能将教育内容外化为行为。
第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并不断冲击人的思想观念,社会上产生了某些淡化政治教育的错误观念,一些思想政治教育者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在政治教育过程中角色的扮演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角色失误的情况。严重地阻碍了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教育者不仅指高等学校直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老师,也包括那些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很大。教育者所具有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和政治价值观,往往会无形而持久地影响着他们的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社会环境中。个体总是通过相互关系而从事社会活动的。在这里。个体活动不但受着社会关系的制约,而且还受着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首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思想最积极、活跃、敏感的一个群体,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化。大学生以各种最新的形式和手段获取他们所需的社会信息,用自己的思维论释社会信息,体验社会环境。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信息容量很大,其中有积极向上的正面信息,也有一些消极负面信息,这些消极负面的信息对家庭和学校的正面的教育有抵消的作用。尤其是社会不正之风和党内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突出。这些现象得不到解决就会消解大学生政治认同,弱化大学生政治信念。大学生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他们对这些不良现象恨之入骨,希望能很好的解决。社会转型中,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并渗透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却被动延缓,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过程漫长,盛行,某些政府的行政行为相对滞后,大学生对现实政治存在许多困惑,政治权力在不能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弱点在转型中被部分政治权力利用,某些政治权力对经济活动进行非正常渗透,对党的领导理念和政治权力的人民性构成挑战,法律的权威被其损害;平均主义的打破产生新的物质利益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少数腐败分子和钻改革中法律空子的暴发户使社会贫富差距非正常扩大,有失社会公平,没有实现理想中的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构建带来负效应,发达的民主和现实的民主存在很大差距,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好感不强,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彻底性产生怀疑。上述现象不只发生于社会层面,社会转型矛盾在大学生群体里体现明显,比如,都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有的同学上学时有父母开小车送行,而有的却连旅途的路费都是通过借贷来支付。有的学生有父母所给的上万元的零花钱,而有的却要申请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大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了疑问,现实困惑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政治信念。
4.高校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
高等教育市场国际化。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逐步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教育市场进一步开放,高等教育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要与世界进行全面的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世界高等教育资源来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从而提高我国的教育和科技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文化创新。促进国际的互相交流与理解,另一方也使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选择、价值判断以及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消极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资产阶级文化思想对大学生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和挑战,久而久之,会使一些免疫能力弱的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产生倾斜、偏离。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如何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信念。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如何使广大学生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成为合格的政治人。是学生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浦,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2
[2]王芳,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政治教育对策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06)
[3]薛其林,伍春晖,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J],长沙大学学报,2003,(02)
一、如何构建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基本规范中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1.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2.企业应当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3.企业应当通过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
4.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
5.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
如上所述,企业只有建立了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造就出优秀的高管团队和先进的管理制度,依法经营,履行好促进就业、保护员工权益和其他社会责任,高管带头垂范作用和员工满意度的提高才能有助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二、如何构建优良的企业文化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基本规范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1.企业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企业品牌,形成整体团队的向心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2.企业应当培育体现企业特色的发展愿景、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履行社会责任和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以及团队协作和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应当重视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平等对待被并购方的员工,促进并购双方的文化融合。
3.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总结优良传统,挖掘文化底蕴,提炼核心价值,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形成企业文化规范,使其构成员工行为守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4.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带动影响整个团队,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环境。企业应当促进文化建设在内部各层级的有效沟通,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确保全体员工共同遵守。
5.企业文化建设应当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切实做到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员工行为方式,使员工自身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熏陶,全面提升员工的文化修养和内在素质。
如上所述,企业高管在构建企业文化中起主导和垂范作用,如果没有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及机构设置,是难以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的。而优良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所有团队和员工关注到企业的诚信和长远发展,关注到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关注到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因此,没有优良的企业文化是难以保障企业能履行社会责任的。
三、企业如何尽到社会责任
所谓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主要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含服务,下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等。
1.企业至少应当关注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下列风险:
(1)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
(2)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3)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
(4)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如上所述,不能很好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往往都是致命的,企业必须重视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三鹿毒奶粉事件就是一个最深刻的教训。事件回放,从2008年6月28日兰州医院收治首个毒奶粉患儿,到2008年12月23日三鹿集团因毒奶粉事件被宣告破产,不到半年时间,三鹿集团遭受灭顶之灾,同时事件还造成6名婴儿死亡,逾30万名儿童患病的恶果。董事长田文华和另外18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通过毒奶粉事件,我们发现其内部控制存在很大的缺陷:①从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看,董事长田文华从1987年开始担任三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到2008年9月17日被刑拘,任职长达21年,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失效。②从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看,该公司对购进原料奶疏于管理,没有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③从企业文化方面看,该公司在2007年就接到消费者反映奶粉质量的投诉,直到毒奶粉事件被曝光,没有遵守诚实守信原则,说明该公司在企业文化环境控制中存在严重缺陷……
所以,企业应当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切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实现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
2.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
(1)加强安全生产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和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做到安全生产。
企业应当重视安全生产投入,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健全检查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不得随意降低保障标准和要求。
企业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增强员工安全意识,重视岗位培训,对于特殊岗位实行资格认证制度。企业应当加强生产设备的经常性维护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提高产品质量
企业应当规范生产流程,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严把质量关,禁止缺乏质量保障、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产品流向社会。
企业应当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售后发现存在严重质量缺陷、隐患的产品,应当及时召回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缺陷、隐患产品的社会危害。企业应当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3)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制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积极开发和使用节能产品,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企业应当通过宣传教育等有效形式,不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
(4)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
企业应当依法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贯彻人力资源政策,保护员工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保持工作岗位相对稳定,积极促进充分就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应当避免在正常经营情况下批量辞退员工,增加社会负担。
二是强化法制管理、规范执法力度。首先,加强户口管理。户口管理是管理的中心,人口的管理是户口管理的核心,对人的管理是治安管理的重点。加强户口管理能有效地维护社区治安秩序,保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其次,加强公共场所管理。加强公共场所的管理主要包括:加强对公共交通场所的治安管理,加强对公共交通工具的管理,加强公共娱乐、体育、游览场所的管理,加强对商场、集贸市场的治安管理,加强对集会、游行示威场所的管理。再次,加强特业管理。特业管理主要指的是旅馆业、刻字印刷业等的管理。加强对特业的管理,有利于预防、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保护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有利于特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正当经营,有利于推进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落实。最后,加强对危险物品管理。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管理是社区治安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这些物品往往是犯罪分子作案的凶器、工具和手段;另一方面,这些危险物品本身也有社会的能量,管理不好,就会对社区治安造成巨大危害。
三是加强法制宣传,防范于未然。防范,指治安防范,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一个范畴,具有特定意义。通过防范,达到减少犯罪、消除丑恶现象、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的目的。防范是减少各种违法犯罪的积极措施,是一项治本的措施。对社区治安实行综合治理,不仅要治标,还要治本,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
后勤管理是对后勤工作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后勤管理科学化的实质是探索并遵循后勤管理的客观规律,以实现后勤保障能力最大化为目标,对工作实施管辖和治理的过程。要评价一个单位后勤管理科学化的实际水平,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考评,否则后勤管理科学化就只能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所以,加速推进后勤管理科学化,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步伐,就必须开展对后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评估研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就是要对后勤管理本身科学与否建立一套评价标准,其实质是解决后勤管理本身的标准化问题,即建立以定量评估为主、以大量详实可靠的信息数据为基础、可以准确衡量后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
一、后勤管理评估的现状
(一)后勤管理缺乏标准化评估体系
项目评估在我军后勤的研究和应用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例如后勤装备效能评估、后勤演习评估以及后勤保障能力评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长期以来,我军缺少后勤管理方面的评估体系,无论是部队后勤还是后勤部队,对于后勤管理都缺乏具体的考核办法和评估指标。要评价后勤管理的水平,不能仅仅依据主观意愿和临时拍板,应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二)后勤管理缺乏评估机构和人员
一方面,评估工作是一种跨学科、跨层次的综合性工作,它既要求综合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军事后勤学,又要求结合决策层、执行层与研究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技术含量,这就对后勤管理评估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后勤管理科学化这个课题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缺乏评估机构和人员。尽管我军后勤理论工作者对后勤管理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使得一些很好的评估方法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后勤管理评估缺乏完善的信息数据
后勤管理科学化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多,需要完善的信息数据系统作为基础。但是,我军后勤管理长期以定性分析为主,对于在日常工作中的大量信息数据没有进行较好的统计和保存,加之后勤部门对于取得的信息数据缺乏有效的分析、整合,使大量数据闲置、流失。
二、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意义
(一)为考核后勤管理工作提供量化工具
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是一套以定量评估为主的评价标准,它本身就是以大量详实可靠的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每个指标都是一个具体的量化工具,可以准确地评估和反应后勤管理工作的优劣。运用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来考核后勤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以往主观臆断、定性分析和随机判断的传统做法,提高后勤部门的正规化管理水平。
(二)有助于提高后勤管理的科学性
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既可以作为后勤管理部门考核、评价后勤管理工作优劣的标准,也可以作为提高其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的指标。有了这个评估指标体系,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每项指标按照要求的标准进行优化改进,从而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为后勤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后勤管理决策涉及后勤领域各个方面,如物资供应、教育训练、装备建设等,在这些决策中往往需要考虑决策方案的可行性,比较各种方案的利弊,而通过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可以获得历史数据、现状信息、未来信息,从而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筛选,最终为后勤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进程
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必须突破后勤管理的思维定势,在改革和创新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就是要打破以往后勤管理评价缺乏标准、后勤管理多凭定性分析和经验判断的定式,探索出一条既适应我军后勤管理现状又适应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管理模式。因此,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对于顺应新军革潮流、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内容可以分成3种类型:后勤成果类指标、后勤消耗类指标和后勤效益类指标。无论是哪个类型的评估指标体系,它的核心都是标准化问题,都可以用如下方法确定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首先,将后勤管理科学化作为体系的总目标,然后根据总目标建立指标体系,再运用统计数据和科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和评分标准。在这个体系中,既有明确的可以用定量指标描述的部分,也有“模糊”的难以用定量指标描述的部分。所以,对于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一般采用定量指标(客观指标)和定性指标(主观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制定。
其次,确定指标体系要进行适当的分级,可将评价指标分为一、二、三级指标等,一级指标由二级指标组成,二级指标由三级指标组成。下一级指标在选取时,要着重考虑能否体现上级指标的主要内容,是否符合评价目标,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所占的比例是否均衡等。
第三,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经验方法(主观判断)确定指标的权重,即确定评价准则。需要指出的是,可以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依托我军现有信息化平台建立评估决策系统,用科学的手段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从而将我军的后勤管理推向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建立后勤管理科学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
(一)构成要素分析法
构成要素分析法就是按照影响后勤管理活动的构成要素来设置指标体系。例如,后勤管理若按照专业保障能力设置指标,就包括油料、军需、运输、财务、卫勤、营房等构成要素,可以将这些构成要素作为一级指标,然后再将这些要素的职能构成和影响因素设置为下一级指标,进而建立起层次分明的评估指标体系。它的优点是可操作性强,指标不易重复,便于进行单项评估;缺点是后勤管理包含若干构成要素,导致指标体系条块分割,无法反应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设计法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设计法都是以后勤建制为基础,就是自总部往下级(或基层往上级)对后勤模块进行划分,根据评价对象的情况设置评价指标,各级部队的后勤按照保障环节再做进一步的细化。这样,评估指标体系就建立起来了。它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层次性,适用于内部自我评估或者是上级领导机关对下级单位的评价;缺点是层次较多,工作量大,指标体系比较复杂。
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环境检测,随着环保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重视环境检测,国家环保单位也提升了企业环境评估报告的标准,这就使得环境检测慢慢的被重视起来。环境检测是利用相关技术对环境进行检测后,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比合理进行环境治理。
1.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对环境进行检测有两个关键点需要进行注意,一是对样品进行收集,在对样品进行收集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周围的环境情况来进行收集,在进行收集的过程中要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样品的收集变得更加合理。二就是要把环境检测当成环境管理的一种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环境质量进行掌控,才能针对环境管理现状来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措施,让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1)环境质量评估环境检测功能体系的建设能够确保现有环境特点和数据信息能够有效体现,确保在后续工作开展环境中具备良性延伸依据的同时,能够依据完善的环境手段为后续城市经济建设功能提供良好和完善的规范制定标准,同时为后续生态自然与经济体系的协调提供良好的审核平台,环境检测职能能够确定相应区域环境内部条件,从而依据动态信息的有效获取确定实际质量问题和关键节点,以此作为参照数据为后续治理职能提供完善的管理参照同时,更能够确保环境治理工作准确有效,这样可以更快更高效的发现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解决环境破坏问题。(2)环境监测环境检测体系的有效构建,能够针对地域环境进行整体协调,同时更能够依据相应数据的实时条件确定地区条件,以便为环境变化提供完善的参照同时,能够为企业功能体系的发展提供审核前提,从而确保经济体系与生态体系能够处于平衡。
2.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的促进性作用
环境检测对于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主要包含了制定环境管理标准,控制污染源排放,排污统计以及征收排污费和辅助环境管理等方面。(1)促进行业水平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个时生了实质性的变革,将传统以人工为主的生产运作模式转变为以科技、先进设备运作为主的生产模式,将21世纪发展成为科技时代,高新技术时代。在这一时代中,环境检测设备作为高新技术产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断向着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不断促进环境治理设备趋于科学化,大大提高了环境治理工作的科学化与高效化。环境检测依托于各种检测技术与相关实验器材,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行为规范性,提高检测数据精度,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不断对环境检测与治理设备进行改良创新,在继承传统设备优势基础上积极研发新的功能,克服传统设备局限。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再加上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使得环境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2)促进环境治理管理工作更积极环境检测工作的贯彻能够确保实际管理工作具备有效的数据基础,利用相应信息条件确定实际环境污染状况,以便后续工作开展过程中具备完善的统筹条件,从而真正将可持续化的概念与现有城市经济建设环境相融合,并确保实际功能构建目标的积极性满足发展要求,为后续环境污染的有效处理和工业环境的功能分析提供扎实基础,真正将生态平衡与城市经济建设的理念相协调,并为后续自然灾害现象埋下扎实且完善的维护基础,促进整体环境检测职能的社会积极性。其次,在落实环境检测工作中,应当秉承以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需求为核心展开工作,确定实际工业污染物排放满足有效分析的条件同时,基于有效和完善的分析条件确定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够真正基于环境检测工作基于环境管理多元化的协调优势,并在后续工作环境中提供稳定的数据管理条件,促进多元化的服务环境能够被贯彻。(3)促进环境治理监测工作更完善在环境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通过环境检测技术手段与方法的应用,可以获知充分的环境检测数据指标,科学全面的评估企业的实际排放情况以及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企业的污染种类进行确定,判断国家规定标准下企业实际的“三废”排放情况,实时监测,在环境治理工作中做好监测,随时发现问题反映出来,使得环境治理更为高效。(4)促进环境治理技术的提高环境检测使用各种先进性技术获取数据并分析,结合数据更要展开科学合理化分析探讨,将各方面知识内容系统结合起来,针对环境中污染因子成分进行准确检测,随后展开定量定性分析工作。在此期间需注意一点便是在进行样本选择时应尽可能保证科学合理性,做好样本保存处理操作,并且定量定性检测分析时也要做好数据处理。现阶段,先进检测技术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到环境检测工作中去,进而不但能有效提高环境检测结果准确性,还能进一步加快环境治理工作效率,为环境治理取得更好的效果提供了充足技术保障。(5)促进环境治理科学性的提高由上文可知,当前环境检测技术手段是越来越多样,逐渐实现了全天候、自动化检测目标。以下展开详细阐述,以往环境检测大多都是针对某一区域开展的,所采用的检测技术相对落后,且检测科学性无法保证,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都容易使环境检测效率和质量大幅度下降。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检测技术手段也得到了创新性突破,开始逐渐向自动化检测方向过渡转变,并且检测得到的数据信息还实现了全网络化,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可充分保证检测报告编制的科学合理性,准确找出环境检测动态信息,对检测人员自身行为起到严格约束规范,从而可为环境治理科学性创造良好条件,将环境检测的作用在环境治理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社会管理科学化;突发事件;应对
总书记曾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发表《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讲话,特别指出,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1]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发事件,亟需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理思路,找对策,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对的效能,着力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一、整合多元社会管理主体应对突发事件,协作配合,共同发力
在现代风险社会下,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团体增多,利益诉求各异,社会结构日益扁平化,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逐步成熟。当今时代,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主要有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其中政府是核心主体,社会组织是重要主体,公众是基本主体。[2]作为现代政府,绝不能再继续运用“大一统”思维,其治国理念不能再是铁板一块,一竿子捅到底;作为现代政府,绝不能再继续扮演“全能政府”、“万能政府”, 其理政行为不能再是事大事小,政府全包。同样,应对突发事件,政府不是唯一主体和全部角色,而应厘清角色定位,在充分发挥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需要整合多元社会管理主体,引导和动员多种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发挥重要作用。
新时期,伴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进步,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多种权益存在的合法性得以确认。当今时代,社会组织发展迅速,社会成员越发成熟和理性,出于维护公共秩序及各自切身利益需要,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日渐提高。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势必或大或小地影响到相应社会组织及社会成员的安全感,使他们方方面面的权益不同程度的受损,因此相当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勇于、乐于参与到社会的平安和谐建设。政府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在突发事件应对中,鼓励和吸纳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把民间智慧集聚起来,更利于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化解。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需要强化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应对。实践表明,党和政府始终处在全面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同样,党和政府的作用也是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先决条件。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党和政府更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发挥好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的作用。二是需要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协同应对。现代社会,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同样需要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组织凭借其组织结构特点和所具有的专业优势能更为迅速地对突发事件采取针对性的救援行动和应对措施;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有着特定的社会土壤和广泛的社会触角,可以有效提升突发事件应对的社会资本。三是需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应对。一方面要鼓励普通民众的规范参与,培育民众的公民志愿精神,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重视志愿者的管理,为志愿者提供突发事件应对的便利和保障。总之,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必须发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同时整合多元的社会管理主体,把分散的力量迅速集中起来,搭建人、财、物等资源交流与互补的平台,形成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逐步建立起由政府、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公民个体等管理主体共同构成的社会管理网络,才能更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二、统分各类社会管理客体应对突发事件,宜统则统,宜分则分
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又是社会管理的客体。当社会组织面向社会生活、社会事务时是社会管理的主体,而当社会组织面向国家机构时则是社会管理的客体。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进入突发事件管理视域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日益多元和复杂。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一方面会不同程度地构成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害,另一方面也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研究与分析突发事件既要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又要从个体的视角研究不同的突发事件。有的突发事件宜采用统的对策,有的则需要采取分的措施。
运用统分结合的思维应对突发事件,具体有以下几点。一是综合治理应对个体突发事件。即对个体突发事件进行多策并举,联动处置,综合治理的方法。辩证认识突发事件的影响。一方面突发事件的发生肯定会对社会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失;另一方面它可以使社会不满得到不同程度的宣泄和释放,避免了社会负面情绪的过度累积引发社会动荡。二是个别处理应对群体突发事件。即针对群体突发事件的不同情况,采取分权、分治、分类处置的方法。应对某些群体突发事件,不能蜂拥而上,而应抓住要害、重点管理,分化瓦解,避免“动作多大”引发新的问题。三是个体对个体。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因某个孤立的个体事件而起,化解和应对时,应切中要害、个别对待。应对主体、方法和对象不宜扩大,避免事件负杂化。总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三、综合多种社会管理方式应对突发事件,机智灵活,有序有效
当前,社会管理环境的复杂和多变,使得曾经行之有效的传统管理方法逐渐难以适应,亟需改革和创新,努力形成与开放、动态、信息化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新的社会管理方法。从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上看,过于关注专门治理或过于强调群防群治存在弊端,治理的效果都不佳。因此,需要用辩证思维专群结合的方法应对突发事件,才可能受到较好的应对效果。西方国家处置突发事件的方法,往往因不同的类型而有所区别、各具特点。在突发事件防控过程中,也比较讲究分权、分兵、分类。而我国则有明显不同,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崇尚集体主义。一方面法律的管制和约束较为严格,另一方面应对突发事件主要靠综合治理、整体防控,讲究各方的合力合围。从上分析可以看出,专门治理针对性强,多对具体事,往往会忽略事情的本源;群防群治则存在绝对的一体和统揽。总之,中西方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
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不可能一刀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研究各类突发事件,分析前因后果。自然领域有风灾、雪灾、地震、海啸等,社会领域有食品安全问题、重大动物疫情、危险化学品事故、煤矿生产安全等。有针对性地预防、救援和善后,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由于领域、行业的不同,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变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也理所应当地各具特点和特色。二是研究多种社会管理方法,掌握其特点规律。各种社会管理方法,也都有各自的目标目的、适用范围、运作流程等。因此,需要分析和研究各类社会管理方法,并适时演练和操作,以避免突发事件发生时“好看而不好用”。三是研究总结既往突发事件应对的经验和教训。前车之鉴,后车之辙。我们正直风险社会,突发事件多发。需要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分析预案好坏,研究救援过程,评估损失大小,总结经验教训,以在日后类似突发事件应对中扬长避短。总之,在突发事件应当中,应坚持标本兼治、专群结合、因案施策、适时演练、及时总结、评估问责等等,才可能受到良好的应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