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计划范文

时间:2023-01-06 18:21:1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登月计划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登月计划

篇1

阿玛利娅•厄科里- 芬齐不属于国家航天局,也不是太空企业的专家,她只是意大利米兰工学院一个普通的教授。她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月球车:这是一只金黄色的机器爬虫,它拥有对称的六条腿,可以随意地两两配对,于是它可以向任何方向爬行,轻松地越过石头障碍,或者在平坦的地面上用脚尖的轮子滑行。而且,她是认真的,要将它送上月球。确切地说,这辆月球车模型属于她领导的团队:意大利队(Team Italia),她的队员们来自意大利许多大学。一个梦想把他们团结起来:亲手造一辆月球车送上月球。他们所需的资金来自私人企业的赞助,而google 和X 大奖基金给了他们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google 月球X 大奖赛”鼓动民间力量参与登月,它于2007 年9 月启动,悬赏2000 万美金,给第一支靠自己力量将月球车发送到月面上,行走超过500 米并传回图像和数据的队伍。第二名也有500 万美元的奖金。如果还能完成一些特殊任务,例如找到月球上的水,拍摄到阿波罗号已留下的部件,也能拿到500万美元。而且,他们特别规定,不允许国家实体报名参加。

3000 万美元的“山寨任务”

一共3000 万美元,虽然是一大笔钱,但是比起美国动辄数十亿美元的太空计划根本微不足道。真的有人相信这些民间的“山寨”登月团队能够完成需要举国之力才能实现的登月任务么? google 想要做什么?这要从历届X 大奖赛说起。

2004 年9 月29 日, 伯特• 鲁坦设计的“太空船1 号”带着3 名乘客达到了距离地面115 千米的高度。这是世界上第一艘进入太空高度的私人飞船,赢得了安萨里(ansari)X 大奖赛1000 万美元的奖金。这次比赛的赞助方叫做“X 大奖基金会”,它的使命就是推动民间的科研力量。不是基于狂想的“民科”,而是通过真实的成果证明,在最尖端的科研上民间团队也能有一席之地。

X 大赛的创造力让作为官方航空机构的NASA 吃惊,他们马上宣布支持举办2006 年的第二届太空X大赛。可惜这届比赛有点惨淡,也许是因为奖金250 万美元太少,更可能是因为任务看上去更像NASA的常规试验:让一个飞行器在地球上的沙漠里完成几个定点降落任务。结果没有人拿到这个奖金,民间航天爱好者其实不喜欢摆架式,真实的、有想象力的任务更讨人喜欢。

2007 年X 大奖基金会转而与google 合作,隐隐透露出民间资本对太空的野心:google 是否已经厌倦了NASA 提供的死板数据,要开发自己控制的资源?大赛目标直指太空探索的核心之一:探月。大赛时间也正好和NASA 推出重返月球的计划一致。月球第一次对于一个普通人变得触手可及。

事实上,和探月有关的各项技术都在商业化。月球车早就不神秘了:NASA 的火星车设计就承包给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通过商用运载火箭发射私人卫星,也已有了很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太空科技探索公司的猎鹰系列火箭就是目前最便宜的运载工具,把每千克货物送到近地轨道只需要一两万美元,每次发射只需要几千万美元的费用,而他们为这次google 登月X 大赛提供一折优惠,因为这个公司的老板本身就是X 大奖基金会的董事。私人公司已经拥有足够的资源进入太空,但是要更进一步,就要依靠自己动脑子了。

决战月球之巅

这一次google 探月X 大赛可能是报名最踊跃的X 大赛。半年内递交到委员会的参赛申请,就有来自53 个国家的600 多份。当然他们并不都靠谱。在经过几道关卡,包括写详细的计划书、发射方式、资金来源、实现进度之后,只剩下14 支队伍,而后还有两支因为运作困难而被迫退赛。

为什么这么渴望登月? 人类对于头顶上那个未知世界的兴趣,很难用语言说清楚。更重要的是,月球是通向未来太空时代的跳板。来自月球的更多盈利方式,包括旅游、采矿、甚至殖民,已经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看得见利益的地平线。私人公司的投资就是这样被吸引过来的。在他们看来,谁先探索月球,谁就可能拥有制定规则的优先权。

“月球奥德赛队”相信,自己完成任务只是时间问题。它的队长罗伯特•理查兹就是一个研制太空激光雷达的公司总裁,有的队员则拥有卫星通讯的公司,而他们的合作伙伴加拿大机器人技术公司甚至参与过哈勃望远镜的维修。这次登月的挑战,似乎只是他们太空业务的一个延伸。同样来自美国的“太空机器人队”(Astrobotic)也不能算是业余。队长雷德•惠特克博士已经设计过探测火山口和极地的机器人,甚至还设计过进入废弃核设施的抗辐射机器人。克服月球上高温与严寒交替同时充满宇宙射线的环境也应该不在话下。而他们参赛背后的利益目的也很明白:如果大赛夺冠,对于他们公司的业务无疑是最大的广告,甚至NASA 也许诺要从优胜者中挑选它的下一期承包商。

但主办方并不希望看到资本主宰这个比赛。他们更希望有一些富有灵感的、与众不同的设计,这才是来自民间的智慧。“意大利队”的神奇万向机器爬虫就很有新意,而罗马尼亚航天协会的设计甚至带着几分东方幽默:他们自己设计的运载火箭,看起来像是一个糖葫芦。它中间的圆球是热气球,靠着浮力把火箭升到18 千米的高度,然后启动多级火箭,把一个球形的月球“车”送到月面。遗憾的是,他们的计划还处于模型试验阶段,距离真正的发射遥遥无期。

最具娱乐性的队伍叫做“谜之队”,他们故意不公布任何消息,连队员合影都打上了马赛克――一切等到月球车上天再说。可惜最近他们走漏了一点风声:他们是美国人。这让很多盼望着他们是来自某个神秘国度的人稍微有些失望。

太空2.0 的梦想与现实

中国人也组成了自己的队伍,但不在探月X 大赛的报名名单里。

2007 年9 月13 号, 探月X 大赛正式公布的第二天,热烈的讨论就出现在了“民间航空航天爱好者论坛”上。这个论坛里聚集了很多爱好者,他们自己手制航空器、航天仪表和飞行软件。有人半开玩笑地发帖组队参赛,没想到第二天就有十来人报名。亲手造一辆月球车送上太空,这是多么奇妙的梦想!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足够激动人心了。很快,队伍的核心迅速集合起来,他们是Noah,cuipf,老牛和tristate 等人,他们的职业各不相同,从电子工程师到游戏设计员,都从小就梦想着探索太空。队伍很快投入运行:开设板块,召集人手,征集方案和计划书,确定分工,最后队伍定名为“星空探月队”。

篇2

精彩锦句:

希望如火,失望如烟,生活总是一边点着火,一边冒着烟,要想增加成功的胜算,我们就不能停下手中奋斗的扇子,火势越大,烟雾就越少,离成功也就越近。

这世上没有哪一种生灵可以顺风顺水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既然挫折在所难免,何不笑迎而非冷对,何不挑战而非软弱。先受伤,然后再开花,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路。

亲爱的朋友们,在这世间,上帝帮你找到的只是你的伤口,而想要治愈他们,天地间,唯你自己。

耳光是上帝送你的一次慌张,它可以使一个人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也可以使一个人犹如醍醐灌顶、意气风发。

生活中,我们通常会选择保护自身已然血淋淋的伤口,或者是已经被时间和岁月折磨窒息的事物,其实,那伤了、废了、将要结成疤的,绝不是我们费神需要保护的东西,好好地保护住尚且安好的“右眼”,才是“上策”。

即使你赢不了比赛,至少可以让跑在你前面的人打破纪录。

花儿也是一种有灵性的生物,黑色容易吸收太阳光,而过多的太阳光会将花蕊晒伤,为了防止自己被晒伤,它们逐渐淘汰了黑色的花素,而转变成了其它颜色。世上本无黑色的花,世上也无绝对黑暗的人生。

我用的茶杯是常年浸泡苦丁茶的杯子,你不要以为苦丁茶就是一种苦茶,它不是没有香味,它只是将所有的香味都浸在了杯子里,你刚才不是说没有人会怀念这种茶的香味吗,你错了,杯子记下了这种茶的香味。

如果世界冷酷得没有一点爱,至少还会有一个人自始自终、不离不弃地始终陪伴你爱着你宠着你怜着你,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在爱的天平上,有一条恒定的法则:你永远是自己的爱人。

上帝有时候也会打个盹,为你开错窗,如果你认命,便会沿着错误的方向走下去;如果你不服输,拼命地在铜墙铁壁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打开另一扇窗户,上帝也拿你没有办法,因为,上帝也喜欢不顾一切的人。

墙外的苹果总是比墙内的甜,因为它经受了更多风雨的洗礼和世间的磨难。它的个头可以卑微,可以毫不起眼,但只要挺过去,到了成熟的季节,就一定可以成为最香甜可口的人间鲜果。《一管笔:活出中国人的精神》

王林海 著 同心出版社

本书展示中国人千万年来精神世界所保有的生命信仰。从岩画、玉器、彩陶、青铜、漆器、丝绸、书、画、建筑等大量的图片中阐述其间所蕴含的风骨,从而去观照中华民族的心性光辉。

《只有医生知道》

张羽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这是一本有关女性的百科全书,作者张羽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哪怕你是一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张羽潜心16年,用深入浅出的医学知识,帮助读者走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误区。

《爸爸与小孩》

赵洪云 著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这本独特的书中有感人的情怀、有趣的知识、通透的哲理、诗样的文字、绘本般精美的插图。书中充满父子间温馨有趣的对话。爸爸的解答简洁、明晰,既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又温暖了孩子的心。

《三毛不在撒哈拉:我的拾光之旅》

嘉倩 著 青岛出版社

嘉倩和三毛有着类似的格格不入的青春,随性的生活态度,而且同样喜爱阅读和学习外语。高考后她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澳门留学的道路,而后休学奔往荷兰,这场无法停止的旅程就此开始了……

篇3

首批阵容公布,彰显国际化专业音乐节水准

在众人的瞩目下,首批热辣阵容悉数公布,谢天笑、二手玫瑰、卢广仲和万能青年旅店将在重庆绿放陆续亮相舞台!去年在昆明绿放压轴引发万人POGO的“中国摇滚新教父”谢天笑,今年将凭借现场无以复加的疯狂表演躁翻山城。被称为最妖艳最具民族性的摇滚乐队――二手玫瑰即将再次来到山城,躁动现场不容错过。来自宝岛台湾的音乐鬼才卢广仲首次来渝,天马行空的音乐与单纯又摇滚的风格值得期待。国内独立摇滚界的闪亮新星万能青年旅店强势加盟,相信将为现场乐迷带来强烈的视听震撼。

会现场,草莓音乐节主办方、乐堡绿放最嗨音乐节现场缔造者――摩登天空始创人沈黎晖还表达了对乐堡绿放音乐节极高的愿景和要求。在他看来,音乐节是把大家连接在一起的元素,除了音乐本身,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而在乐堡绿放音乐节上,乐迷的现场体验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纵观市场,沈黎晖认为,目前国内音乐节仍处于早中期阶段,但也不乏优秀者。其中,乐堡绿放就有着天生的国际音乐节DNA,品牌方凭借多年和国际音乐节的合作经验,将极具欧范儿的群趴体验带入国内。本次的重庆乐堡绿放将由摩登天空草莓音乐节原班人马打造,3个舞台,近30组摇滚大咖将同台放声,更务求在艺人级别、舞台效果、音响设备等,都能进一步达到国际一线音乐节的要求。

嘉士伯集团重庆啤酒总经理赵泽凯也表示,重庆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最in最热辣的流行文化都聚集于此,重庆年轻人非常懂得享受国际化的体验,他们也非常需要一个国际范的城市音乐节。今年,乐堡绿放音乐节首次落地重庆,相信将为山城乐迷带来最国际范最高品质的音乐现场和体验。

谢天笑宋冬野联手推荐山城首个国际化群趴体验

一个是国内摇滚新教父、被誉为音乐节“现场之王“的谢天笑,一个是民谣唱作诗人、被称为“流行之王”的宋冬野,作为乐堡啤酒二十年合作伙伴、欧洲权威摇滚盛宴的丹麦罗斯基勒音乐节,和国际范乐堡绿放音乐节的共同见证人,两位大咖在近期的访问中还联手推荐了乐堡绿放音乐节,并分享了自己对于国际音乐节的体验。

“在很多国际音乐节,现场更像一个年轻人盛大的狂欢派对,除了音乐之外,更多是提供给乐迷的各式各样有趣新奇的体验,比如新鲜的生啤,扎堆的帐篷,动感的silent disco(无声迪斯科),还有很多的绿色环保的元素。“谢天笑在访问中透露,在2013年,他第一次去到丹麦体验欧洲的音乐盛会Roskilde(罗斯基勒音乐节),就曾被现场一望无际的大大小小的帐篷所震撼。国外音乐节中,帐篷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在乐堡绿放音乐节,帐篷玩法有了一个更为接地气的名字――“混帐”,驻扎在帐篷内的乐迷不仅可以跟其他乐迷打成一片,还可以在帐篷内邂逅摇滚大咖,和他们愉快地“混”在一起。谢天笑本人在今年6月的昆明乐堡绿放上,就亲自体验了一把“混帐”乐趣,他不仅在混帐区与乐迷举杯喝酒,还和左小祖咒互相调侃,留下了“混帐就是混帐”的豪情“帐语”。

凭一首《董小姐》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民谣唱作诗人宋冬野,从去年乐堡绿放音乐节首次登陆昆明,就一直是台上常客。完整出席了4次乐堡绿放音乐节的他,今年还亲自去到了丹麦罗斯基勒的现场。宋冬野指出,相比国内其他音乐节,乐堡绿放音乐节最大的区别在于“真的很国际范儿”,国外音乐节现场最流行的玩法,在这里都能体验到。除了强大阵容和高品质的音乐现场,在其他区域,人流也是络绎不绝,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专属派对”。在“电音舞台”,Nudisco、Drum&Bass、Techno等各种风格的电子音乐将让喜欢跳舞的乐迷渐入佳境,欣赏DJ现场打碟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国内首次引入的无声迪斯科(Silent Disco);在“混帐区”,各种主题派对轮番上演,一众年轻人唱唱跳跳,好不热闹。现场还有绿色环保的垃圾分类游戏、专属打造的涂鸦、化妆等酷炫体验,都令乐迷乐而忘返。

践行国际化绿色音乐节理念,重庆接棒环保新概念

说乐堡绿放音乐节是中国最“绿”的音乐节,一点也不夸张。除了在音乐节上,四处可以看到绿的草地、绿的顶棚、绿的酒桶之外,乐堡绿放音乐节还一直贯彻绿色环保的概念。作为丹麦Roskilde(罗斯基勒音乐节)的长期合作伙伴,乐堡啤酒将绿色音乐节的环保理念带入中国,希望和国内年轻人一起,在享受现场国际范的群趴体验同时,也能为绿色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篇4

《从地球到月球》讲述了天真幽默的阿尔当、知错就改的尼切尔船长、大炮俱乐部主席巴比康三人组成的探月队,在地球以及太空中发生的种种历险和趣事。这本书情节幽默有趣,许多情节还令人感到惊心动魄、出人意料!在这本出版于一百五十多年前写的书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先进的现代元素!我真是有点怀疑作者是不是先穿越到现在才回到以前写书的。

我认为,在这本书中,作者有一点非常值得我们称赞----文中的“炮弹车厢”并没有登上过月球,而是阴阳差错地落回地球,作者并没有给他们完美登上月球的机会。我认为,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并不是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并不完美。我们要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乐观地面对生活,不怕困难,执着自己的梦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你以后就不会再有人生的遗憾了!你看,书中的主人公面对突发的意外——当得知自己成为月球的卫星后,并没有沮丧,还乐观地做起实验来。

篇5

在民族学、文化学、人类学、阐释学等学科理念尚未真正引进音乐学中时,我们对于音乐的研究与教学多局限在音乐本体特征上,即在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课往往等同于唱歌课;音乐学院中也培养了不少技术精湛的音乐“匠人”,音乐教育被狭隘化了。音乐蕴涵着文化,文化孕育着音乐。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有着专业技术层面的特殊训练,这是区别于他种文化的重要特色,学习音乐首先必须学习音乐本体的技术技巧,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技术技巧的“重要”,而忽略了音乐同时也是文化的事实,就会制约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阻碍我们自身对音乐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使我们缺乏文化品位和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因此必须建立“大文化视野”的教育理念,拓宽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授,将“文化中的音乐”融入日常教学中。还音乐以文化意识,全力发展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建立大文化视野的音乐教育理念,应该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总结

吴美萍

皮亚杰说过:“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主动参与”可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课堂结束语这一环节就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即改变原有的等、靠、听教师用结束语结束课堂的教学模式,而是在上课前布置任务或小组合作选派代表作本课小结;或“今天我是教师小助手”,“我侃这节课”;或是教师“点将”总结,并把这一项活动作为评比纳入考核。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概括能力。

例如:匈牙利歌曲《五月的夜晚》结束语(小组合作选派代表作本课小结):《五月的夜晚》让我们呼吸到了欧洲明媚春天的丁香花和苹果花的芬芳,花是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礼物,世界因为花而纯洁、温暖、美好。这首歌曲一、二两句,三、四两句运用了旋律重复的创作手法。我们还学会了保持音记号。

再如:口琴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的结束语(教师“点将”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演唱和吹奏,这首曲子动听、优美,我很喜欢。曲子的前面部分比较容易,后面比较难,下课后我要努力练习。

让学生作课堂总结,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要学会什么,要掌握什么,要怎样来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久而久之,上课的时候,学生为了能说好课堂结束语都会认真地听课,会注意搜集整理教师讲课的信息,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型。为了表现突出,很多学生还注意了课后的音乐相关知识积累,既改变了学习的依赖性,又培养了学生自觉专注的习惯;既发扬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同时,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教师不讲不是图省事省心,把这种方法当成偷懒的借口;

2 要注意循序渐进。针对小学生低、中、高年级不同的年龄、心理特征,从三言两语开始,通过讲评、比较、竞赛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堂结束语的水平和兴趣;

篇6

关于月球有许多有趣的事。站在月球看天空,除了能看到地球和太阳,其它就是一片黑色。我们许多人认为没有大气层的阻挡,星星应该更亮更清楚。其实,大气层只是一个收集光的借体,没有了这个借体,也就看不清了,再加上月球的特殊环境造成漆黑一片。

月球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也很特别,月球可分为2份,我们平时看到的只是它的正面。正面白天最高温度达127度,反面夜里最低温度为零下183度,比“绝对零度”零下273度高90度。月球表面也很奇特,环形山遍地都是。地面积了一米多厚的灰层,月表的土壤能扭曲光线,所以月球上的东西影子并不平行。月表的土壤还能反射光线,这些都是地球比不了的。

“阿波罗”登月计划,由于疑点比较多,已经有一位参加“阿波罗”计划的一名美国科学家写了一本书《我们从未登上月球》来指出美国政府的骗人计划,书中陈述了一些登月计划的疑点。这书出版后,得到了美国许多科学家的支持,美国政府正全力向反对派解释。希望尽快得出结果。

人类登月7次,有17名宇航员登上月球,但月球的秘密还多呢,它们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了。相信月球会更美的!

篇7

游戏规则因用户而变

回顾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平均每十年就会发生一次大的技术变革。以服务器为例,从Unix服务器到x86服务器再到今天的微服务器(Micro Server),服务器市场的细分和技术的演进与客户需求的变化密不可分。惠普公司全球副总裁、企业集团工业标准服务器和软件产品部营销与运营副总裁兼机架及塔式服务器总经理Jim Ganthier表示:“当今世界,移动计算、云计算、社交网络和大数据成了推动信息技术和应用变革的主要驱动因素。IDC的数据显示,现在全球接入互联网的设备总量为100亿台,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300亿台。数据量的膨胀、应用模式的改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让用户不得不重新思考数据中心基础架构、数据中心的效益和功耗以及数据中心对业务的影响等。”

作为数据中心基础IT设备之一的服务器,将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呢?惠普服务器部门很早就已经开始思考这一问题,并抛出了有可能改变自身服务器命运甚至会影响整个服务器市场发展的三大计划——“旅行者计划”(Project Voyager)、“奥德赛计划”(Project Odyssey) 和“登月计划”(Project Moonshot)。

惠普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企业集团工业标准服务器与软件产品部总经理Mark Potter这样解读三大计划:“旅行者计划”将重新定义人们对数据中心的期望以及数据中心的经济性;“奥德赛计划”是惠普在关键业务服务器方面的纲领性计划,它将重新定义关键业务计算的未来;“登月计划”的目标是向客户交付为应用优化的具有极强扩展能力的服务器。

“这三大计划的基础是面向融合基础设施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设计的通用的、模块化的计算架构。”Mark Potter补充说,“服务器产业正在发生一场巨变。以前只要为客户提供通用架构的服务器即可,现在则要针对客户的不同应用提供专门优化的服务器。惠普服务器部门的愿景,是在一个通用的、智能化的平台之上,在恰当的时间为合适的工作负载提供合适的计算能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惠普“登月”系列服务器应运而生。

建立开放的生态圈

低功耗服务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采用了以前只用于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低功耗处理器。采用低功耗处理器的服务器,不仅实现了能耗、空间和成本的节省,而且可以满足大规模分布式集群的计算需求。

ARM架构处理器是低功耗处理器的代表之一。惠普在“登月”系列服务器之前,已经与嘉协达(Calxeda)合作推出了基于ARM处理器架构的服务器供用户测试。考虑到目前x86架构服务器的客户群十分庞大,惠普此次的“登月”系列1500(Moonshot 1500)服务器还是采用了低功耗的英特尔凌动(Atom)S1200处理器。

Moonshot 1500服务器包括一个4.3U高的服务器机箱和最多45台基于英特尔Atom S1200处理器的服务器,以及一个网络交换机和其他支持组件。Mark Potter介绍说:“‘登月’系列服务器的占地空间只有传统服务器的1/8,一个满配的机架最多可以容纳1800台服务器。它的每个机箱可以共享包括光纤通道网络、HP Integrated Light-Ou管理、电源和冷却风扇在内的多个组件。‘登月’系列服务器可以应用于大数据、高性能计算、游戏、金融服务、视频分析、面部识别等多个领域。”

支持英特尔Atom 系列低功耗处理器只是惠普“登月计划”的一部分。Mark Potter表示:“‘登月’系列服务器可以针对不同的负载进行优化,并且可以支持来自不同合作伙伴的多种处理器。今年下半年,我们就将推出支持AMD低功耗处理器和ARM处理器的服务器。”

现在市场上应用较多的ARM处理器只能支持32位计算,具有64位计算能力的ARM处理器明年才能量产。有些人认为,计算能力的不足可能是ARM处理器还不能在企业级应用领域得到快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Mark Potter解释说:“对于‘登月’系列服务器来说,采用哪家的处理器,32位还是64位并不重要。‘登月’系列服务器最关注的是如何为应用提供更好的优化。比如,电信用户在音视频处理应用中,不仅需要低功耗处理器,而且要用到强大的DSP处理器,这就需要全新的计算架构。我们已经制定了完整的‘登月’系列服务器发展路线图,采用的处理器来自惠普众多的合作伙伴,包括AMD、AppliedMicro、Calxeda、英特尔、德州仪器等。我们要营造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利用‘登月’系列服务器这个平台,将合作伙伴提供的多种处理器和相关技术进行集成,实现应用的优化,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企业集团工业标准服务器产品部总经理萧建生表示:“虽然‘登月’系列服务器才刚刚,但已经有互联网企业采购了该服务器,而且是满配45台服务器。此外。还有多个客户在测试‘登月’系列服务器。我们感到中国客户对‘登月’系列服务器有强烈的渴望。”为了在中国市场上推广“登月”系列服务器,惠普将针对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重点寻找具有应用开发和集成能力的软件开发商,为他们提品测试和解决方案的支持。

软件定义服务器

惠普“登月”系列服务器也是“软件定义服务器”的开先河之作。按照惠普的解释,软件定义的服务器是为特定物联网解决方案量身定制和调优的专业解决方案,可以为特定工作负载,包括专用托管应用、数据分析、Web应用等提供更好的计算支持。Mark Potter表示:“‘登月’系列服务器可以加速应用的创新,支持更大的计算规模,同时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效率。‘软件定义服务器’也可以理解为‘应用定义服务器’。现在的客户都希望厂商提供针对其特定应用进行优化的服务器。这就要求我们创建一个生态系统,集成各种相关技术,甚至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方面的技术。”

篇8

最有科学价值的“新疆界”任务

美国已经发射了大量月球探测器,还执行了“阿波罗计划”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飞行,而且取回了大量月壤,但美国早期的探月计划出于航天竞赛的需要,偏重于进度而对科研价值考虑不多,典型如“阿波罗”计划作为面子工程赢得了登月竞赛,在政治上居功甚伟,但科研上却错失了大量机会,以至于最后一次阿波罗17任务才有一位地质学家。进入21世纪国际上开始了新一轮探月竞赛,美欧和中日印等航天大国都竞相发射了月球探测器,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绘制高精度的重力场、获得了高精度的全月图和更高精度的局部图片等,尤其是发现月球上有水,更是让人类对月球的兴趣大增,而月球本身也有很大的科研价值。

早在2004年南极一艾肯盆地取样返回探测器就和木星极地探测器并列,被认为是未来最有科学价值的两项“新疆界”任务。位于月球南部的南极一艾肯盆地,是月球上最古老、最深的撞击盆地,也是目前太阳系内发现的最大的陨石坑,对南极一艾肯盆地取样返回探测将有助于人类了解艾肯撞击盆地物质的成分,以及“月球大灾变”的年代和影响,了解太阳系早期形成以及地球上出现生命时地月系统的信息。

遗憾的是虽然木星极地轨道探测器最终成为“新疆界”的第二个任务,但“朱诺”木星探测器发射前,“月出”取样返回探测器就已经在竞争中落败。对“月出”取样返回探测器倾注了大量心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甘心就此放弃,以喷气推进实验室的Leon Alkalai为首结合了地月系拉格朗日点的深空居住舱(DSH)的概念,又提出了新的载人飞船加机器人探测器的联合月球采样方案,其设计可谓别具一格。我国取样返回的探月工程三期项目,与下一步的载人登月计划之间必然会有一个相当长的空白期,美国科学家们提出的联合探月方案,对我国细化深空探索计划,更顺利地进行载人登月计划,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联合探月,更有可为

“月出”探测器是美国的第一个月球取样返回无人探测器,它计划对月球南部的南极·艾肯盆地(SPA)执行大量探测任务,如判断撞击年代、判断岩石类型和分布、调查撞击出来的深层月壳和月幔物质等,它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取回至少1千克的月球土壤和岩石物质,并最终返回地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虽然科学价值很大,但“月出”探测器在设计上并没有多大亮点,而新提出的联合探月概念,则融合了最近两年深空探索的新概念,取样能力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新的联合探月计划融合了载人和无人探测的设计,将包括地月系拉格朗日点的深空居住舱的长期驻留任务、多用途载入飞船(MPCV/Orion)的深空试验任务和机器人月球取样返回项目等诸多内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新探索计划要求到2030年代中期实现火星环绕任务。美国航宇局提出设想,计划在火星环绕任务中,让航天员遥控火星地表的无人探测器进行联合探测。在这个联合探月计划中,停留在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深空站上的航天员将遥控月面的“月出”探测器执行探测和取样任务,从而成为未来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在技术上的先导,这样的设计比2010年无人自主取样返回的“月出”项目具有更高的技术价值。

10天的月面科考任务

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们新的“猎户座/月出”联合探月方案中,将首先使用新的航天发射系统的重型火箭(SLS Block I)发射深空居住舱。由于SLS Block I的地球低轨道运载能力仅有70吨,居住舱将使用低能量轨道转移设计,经过长达3个月的深空飞行最终进人地月系第二拉格朗日点的晕轨道。随后还将使用宇宙神V火箭发射“月出”取样返回探测器,无人的“月出”探测器同样使用了低能量转移设计,经过3个月时间进入地月系第一拉格朗日点轨道。

联合探月计划的无人部分发射并部署到位后,另一枚SLS Block I重型火箭将把一艘多用途载人飞船/猎户座飞船送入深空直接飞向地月系第二拉格朗日点,猎户座飞船首先用约3.5天的时间从月球附近飞掠而过,最终在第8天飞抵地月系第二拉格朗日点,并和已经先期到达并经过测试的深空居住舱对接,构成完整的深空空间站。猎户座飞船抵达地月系第二拉格朗日点前后,“月出”探测器将花费约7.5天的时间从第一拉格朗日点转移到月球轨道并进行着陆,随后“月出”探测器按原定计划,在地月系第二拉格朗日点飞船里的航天员的远程遥控下,对月球的南极一艾肯盆地进行长达10天的月面科考任务,并在这段时间里采集大量具有很高科研价值的月球土壤和岩石样本。“月出”探测器还将携带喷气推进实验室新研制的Axel系留式月球车,用于探测非常陡峭的地形,并执行采样任务。

着陆完成10天的月面任务后,“月出”探测器的上升级起飞,飞向地月系第二拉格朗日点并与轨道上的深空空间站交会,耗时约4.5天。由于无需直接返回地球,也省去了“月出”探测器原有的环月轨道通信中继卫星。新的联合探月计划中升级过的“月出”探测器上升级可携带10千克~30千克的月面样本飞到地月系第二拉格朗日点,这是“月出”探测器原定采样返回能力的数十倍。深空站上的航天员将捕获“月出”探测器上升级,并将包含月面土壤和岩石的采样舱转移到猎户座飞船上,随后猎户座飞船将从地月系第二拉格朗日点直接返回地球。

更长时间的载人飞行

在这个联合探月计划中,航天员将飞到距离地球约45万千米的地月系拉格朗日点,比阿波罗登月飞船远15%左右,他们的飞行时间更是长达约31天,远远高于历次阿波罗登月飞行最高不到13天的记录,无论在飞行距离上还是飞行时间上都刷新了深空飞行的记录。

篇9

45年前,另一部美国好莱坞式的英雄史诗大片在月球上演,观看直播的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6亿,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那句“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成为人类向浩瀚宇宙发出的最经典的台词。美国在向全世界彰显其国力的同时,也赢得了与前苏联太空竞赛的重大胜利,最有意义的是为后来美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难怪中国探月工程高级顾问、“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称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探测计划”。

篇10

我国高等教育在向大众化发展的历程中,高职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高职教育顺应了新型工业化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数量需求,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显现出发展失衡的迹象。因此,改革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促进高职教育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课题。

一、高职教育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截止到2010年,我国各类高职院校已经达到1200多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预示着职业教育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与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正逐渐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经济增长的集约化要求教育发展方式也要与之相适应。因此,借鉴现代企业集团的经营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使高职教育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高职教育集约化办学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1.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以行业、企业为依托[1],以专业为纽带,联合重点高、中职业学校,实现优势互补和教育资源共享,有限度地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和贯通。

2.以职业教育资源集聚的方式,形成多所高职院校共存一地的发展格局。实现基本建设的统筹规划;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管和共享;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以东西互助、南北合作为宗旨,促进不同地区的区域经济和教育的共同发展,建立具有集束特征的宽泛的、跨省界的职业教育联盟。

4.以区域经济结构为参考、以地域为界限,实现多校合作、一校多牌,形成一种多功能、多层次、大规模的职业教育网络以及具有集成特征的地域职教集合体。

5.以同一学制作为相互间的关联,通过政府引导、民间协调,统筹管理和整合该学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成立具有集合特征的联合职业技术教育学院[1]。

二、制约高职教育集约化发展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区域分布、行业支撑、专业设置以及组织领导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1.高职院校区域分布不合理。从全国范围分析,高职教育的结构分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结构分布之间呈现基本同步的现象[2],普通高等教育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高职教育的集聚区域;从局部区域分析,高职教育基本集中在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而边缘区域分布则较少。这势必会出现区域的生源与高职教育的规模比例失调,招生成本急剧上升,以及由于地方的财政压力不均衡而导致教育投入差异较大等问题。

2.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不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基本上都来自于中职院校的升格,但中职教育规模未作相应的调整,致使职业教育内部的层次结构失衡、高职生源萎缩,同时引发了就业市场的无序。

3.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整。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局限于中职和高职,并且高职教育以专科层次为主,没有专门的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院校设置,因此职业教育出现了断层现象,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也不高。

4.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雷同。首先,高职教育重学历、轻职业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专业设置基本上以横向扩展为主[2],刻意追求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步,很少在自身的传统和优势专业上下功夫,结果出现了与普通高等教育严重同构的现象。其次,高职教育内部专业设置雷同,不仅在全国范围内的高职专业设置大同小异,而且区域内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也基本雷同,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优势专业弱化、同质竞争的现象更为严重。

5.高职教育师资结构“专而不职”。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横向扩展、综合性得到加强的同时,行业性背景反而被弱化了。理论上,高职教育的师资结构应该是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互为补充、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互支撑、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互为融合,但由于高职院校行业背景的弱化,致使“双师型”教师结构失衡。

6.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缺少统筹。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平均主义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育资源建设也尚未破除各自独建、独管、独用的壁垒,除少数地区或高职教育集团外,大部分的高职教育资源没有形成集约化的规模效应,没有最大程度发挥教育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7.高职教育集约发展的组织松散。高职教育集约化发展涉及到政府的政策引导、行业和企业的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自激自律、社会各阶层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目前参与集团的各个组织均是各自独立的法人单位,有不同的隶属关系,因此集约化发展的临时组织架构属于一种缺少严密约束的松散型架构。当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显现、相应的规章制度缺少约束力、组织人员没有完全落实、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运行保障经费是一纸空文时,高职教育集约化发展很难有深层次的进展。

三、推进高职教育集约化发展的对策

高职教育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增长形式变化的诉求,为全体公民的职业能力发展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会,通过集团化、园区化、区域化等集约化的发展方式,形成高职教育的整体优势,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为稳步推进高职教育集约化发展的策略,政府各主管部门应该统筹协调,在充分分析和综合考虑区域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特征、区域人口的结构特征以及区域发展目标的情况下,科学合理规划职业教育区域的分布结构、层次结构,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2.为避免高职教育服务的行业结构重叠、服务的行业对象分散、企业的合作参与积极性不高、高职教育的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需求的不符等诸多弊端,政府主管部门在推进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集约化以及优化专业结构等方面应发挥主导或引导作用,通过政策制约和引导,减少或避免高职教育的行业界限模糊、教学资源分散、优势专业弱化、专业设置雷同以及同质竞争严重等现象。

3.为推动高职教育集约化健康发展,鼓励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相对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各相关部门应协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政策制度和经济杠杆,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适当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4.为打破高职教育资源独建、独管、独用的壁垒,在推进高职教育集约化发展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应合理规划教育资源的配置,通过资源配置的杠杆约束,使高职教育集团在面向职业教育、面向区域师资培养、面向企业职工再教育、面向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5.为保证高职教育集约化的有效运行,防止高职集团或高职教育集约化流于形式,应当制定和逐步完善具有法律约束的集团章程,形成紧密合作的组织架构,同时,为保障高职教育集约化的有效运行,必须再造集团内的工作流程。

高职教育集约化发展涉及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约、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积极参与度、职业院校的自激和自律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认同,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唯有参与各方的认真对待和协同合作,才能使职业教育得到有序、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篇11

因此,大力推动无极灯的发展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100多年前,这一产品就诞生在美国人的实验室里。经过100年的发展,由于诸多技术问题无法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致使这一成果不能成为日常消费品而走进我们的生活。虽然,目前市场上也出现过许多号称“无极灯”的产品,但它们都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极”,或者使用效果与寿命根本不能完全达到无极灯的技术要求,并且造价高昂,一直无缘于普通消费者。直到江苏常州一家名为华岳的电子公司的出现,才从真正意义上把中国带进了无极灯的时代。

常州华岳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打造行业高端技术团队、成为世界无极灯领域的领头企业。该公司研发的300W大功率无极灯开创了世界无极灯史上的新篇章。董事长潘树东先生是一个善于思考、深谙企业战略运营的人。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在无极灯研究的专业领域突破了重重技术难关,不断地刷新无极灯的技术标准。公司设在上海的专门针对无极灯技术发展及革新的研发中心,给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使企业始终在业内处于技术领先的地位。潘总说:无极灯的绝对性能优势决定着无极灯未来的长远发展。对此,他解释说:无极灯是基于荧光灯气体放电原理和高频电磁感应原理于一身的高新科技节能型产品,由于其没有常规电光源所必须的灯丝或电极,所以被称为无极灯。在使用中,无极灯表现出来超强的健康、节能、环保指数一直被各界竖指称赞,并被一致认为是未来社会理想的替代照明产品。

首先,无极灯具有超长寿命,60000小时的使用寿命是其他任何节能照明产品所不能达到的。对于其他照明产品而言,其质量保证只有1年,而大部分技术要求不达标的产品,连这短短的1年也不敢保证。但是华岳的无极灯却至少可以保用5年。其次,无极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照明产品。与传统节能灯相比,由于其特殊的工作原理,其节能率高达50%。按照公司计划,明年将完成生产销售50万盏无极灯,届时将为社会节约电费5亿元。再次,无极灯表现最突出的特点是绿色环保。无极灯使用的是含量不高于5%的合金固体汞,99%可回收,避免了传统光源使用液态汞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四,无极灯表面温度只有110摄氏度左右,属于冷光源,不会导致大幅升温。第五,无极灯没有频闪,显色性好,不构成光污染,具有护眼作用。

篇12

从2007年到2013年,我们骄傲于“嫦娥”1号、2号、3号的百发百中,圆满成功。就在2013年12月2日,“嫦娥”3号发射升空不久,我们注意到各大媒体最显著位置出现了“‘嫦娥’5号项目已取消”的新闻。在此我们援引这条新闻中最核心的一段话“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相关内部人士处获悉,我国对探月工程,乃至整个航天规划有重大调整,原来进行的载人登月准备工作暂缓。目前的探月计划,将是——‘嫦娥’3号达到落月;由于‘嫦娥’4号已经投产,也将如期发射,未来将完成模拟载人登月,进行采样,然后返回地球;预计的‘嫦娥’5号将停止研发。探月计划将告一段落”。

此消息一出,有疑惑,整个探月工程进展如此顺利为何突然终止;有遗憾,几千年的登月梦,几十年航天人的技术储备就这样戛然而止;当然也有极少部分总是洋洋得意于特立独行的人们为此叫好,以为终于可以用探月工程的钱吃一顿饱饭了。而事实是,几天后的12月11日,传出“近日,‘嫦娥’5号回收分系统空投试验完成了第二批次共5个架次的投放,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的消息。对不起,上面那位为取消而喝彩的同志,您可能要饿一顿了。

我想,作为一个航天战线上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接受记者采访的“相关内部人士”也许本意并不是如此,按照作为“嫦娥”1号备份的“嫦娥”2号在1号成功后转为3号先导星的先例,“相关内部人士”可能是想表达3号成功后,其备份4号会承担5号的任务采样返回。任务还是那些任务,只不过名字叫法不一样了,排序自动提前了一号。如此就说得通了。但是,与3号同一平台的4号可能无法实现预计中5号的全部任务,不过与2号同样去先导探路,验证其部分新技术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作为嫦娥工程既定“绕、落、回”计划中最后一步,采样返回的主体“嫦娥”5号任务已经在2011年立项,并开始研发。参与该任务的,不论是项目总体单位探月工程办公室,还是项目核心探测器的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均未有任何迹象表明停止项目合同。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2013年12月17日表示:“‘嫦娥’5号大约2017年前后择机发射,任务是采样返回。”我们有理由相信,“嫦娥”5号确定正在稳步推进研发进程。在看到“嫦娥”3号精准地避开前方10米远的大坑稳稳着陆之后,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探月二期圆满成功的基础上,三期的研发人员会给我们新的惊喜与振奋。

登不登月

也有好事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将上述被曲解的新闻直接引申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已取消”。听起来十分惊悚,可细想起来,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自2006年颁布探月工程三步走后,老百姓听过“绕、落、回”,也就听到2020年实现采样返回这里就结束了。从未看到我国载人登月的时间表啊。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近期表示:“关于中国的载人登月,科学界和老百姓都非常关心,但国家还没有正式立项,不存在取消的问题。”其实,早在2013年两会期间,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胡浩透露:“备受关注的载人登月计划仍未正式立项。”

没有正式立项,何谈取消。但是我们要不要登月,能不能登月是可以讨论,也是可以回答的。

在国内媒体传出迟疑声音的时候,外媒倒是一派乐观祥和的气氛。美国《福布斯》评论:“假设中国的探月工程按计划进行,那么将在2025年的某个时间实现载人登月。”英国《独立报》援引天体物理学家戴维·怀特豪斯的话:“15年后下一位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很可能是中国人。”美国航空航天局新闻发言人乔士华·巴克就“嫦娥”3号评论软着陆与载人登月的异同时说:“从本质上来说,这二者是一样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着陆器的大小。”。我国运载火箭专家也称:“只要解决一个重型运载火箭研制问题,载人登月技术理念和技术基础就已完全具备了。”

至此,我们能不能登月的问题回答完毕。其实,业内人士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实力以及潜力。那么我们有没有在为载人登月做相关的技术储备呢?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古人都为我们担心过蟾宫内的生存问题。要想载人登月,首先必须确保可支持人类生命维持不可或缺的生命保障系统。而我们确实在为地外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这三道生命线的维系做着准备。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报道,12月1日17时04分20秒,北京航天城,随着“开舱”口令走出的航天员唐永康、米涛圆满完成了历时30天的我国首次受控生态生保集成试验。这意味着在不与外界有任何交互的全封闭实验舱内,我们已经能够实现满足2名宇航员30天地外生存的氧气、水和食物。应用滴灌技术和无土栽培的4种蔬菜除了满足食用需求外,通过数盏LED灯光的照射还能经光合作用把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据称每13.5平方米绿色植物可为1名宇航员提供足够的氧气。

值不值得

在回答了我们完全有实力登月之后,还要回答到底登不登月。为什么在知道自己能做好之后还要迟疑问个“为什么”?因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总是首先思考值不值得的问题。

人们总在取得成绩的时候,同最先进的类比,我们的“嫦娥”工程进行到目前虽然在功能上相当于美国60年代的“勘察者”计划,但比其有许多方面进步。如此比较后会有短暂的掌声,以显示虚荣心得到满足。而后便安于满足,觉着这笔钱其实拿来买点吃的喝的更实在一些。可是“勘察者”后续的“阿波罗”计划,他们忘了去比较。或者说他们只看得到自己身边、自己眼前的一点点。

航天从来都是一个历时周期长,需要前期巨大技术储备的浩大工程。如果就此我们放下目前的进程,当有一天美国人登上火星开垦新疆域的时候,我们才想起来,咱们月球还没上去。对不起,到时候再捡起来,登月最少10年以后。为何一定要在知道落后了才追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