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08-04 09:20: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

篇1

前 言

节能减排的压力下,在公交行业发展清洁新能源公交汽车势在必行。清洁新能源公交汽车有很多种.本文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方面对清洁新能源在公交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一、外充电式混合动力的发展

随着国内外的技术交流,我国清洁能源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保证了外充电式混合动力公交汽车的技术上发展,以下是外充电式混合动力公交汽车发展的优势前景分析。

1.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双重模式

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不仅拥有全部的纯电动汽车的优点,而且拥有全部的混合动力汽车的优点。可以通过汽车的用途和正常使用大幅减少蓄电池数量,减少充电时间,提高车辆的有效载荷。

2.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节能减排效果好

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外充电运行模式可以使汽车对石油的依赖性降低。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噪声和排放都很低,环境性能极好。放眼未来,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有着非常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同样在噪声的降低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的排放量上有出色的表现。

3.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源多样化

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源非常多样化,其混合动力发动机燃料的来源可以是天然气、甲醇、液化石油气、合成燃料等多种替代能源。可以摆脱汽车依赖石油的特性,对于垒球石油能源的日渐缺乏的今天,有着战略性的意义。

4.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所用蓄电的数量较纯电动汽车要少,质量少,造价低。蓄电池、内燃机及动力控制系统等技术,存在者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的潜力,届时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会发展为性能更好,经济性更优并且更低的排放的汽车。

5.外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优势比较明显

从传统内燃机向着纯电动汽车发展是新一代动力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并在国际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已经成熟,而且大规模的产业化得到了实现,相比于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造价低的混合动力汽车容易被市场接受,不仅可以作为过渡车型大力发展,也适合我国未来城市长期使用公交车的需求。

二、纯电动公交汽车的发展

以下五个方面剖析了在公交行业发展大力发展纯电动公交汽车的原因,揭示其光明的发展前景:

1.纯电动公交汽车能源效率高

以石油作能源与以电力作能源相比,综合能源利用率柴油汽车只有16%,纯电动汽车则能够达到的综合能源利用率为24%。由此可见,纯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因此,纯电动汽车会在公交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2.纯电动公交汽车环境性能好

纯电动公交汽车可降低7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排放有利于对垒球气候变暖抑制。纯电动公交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问题根本不存在,减少了大气污染,净化了空气。与内燃机所产生的噪声相比纯电动公交汽车的驱动电机工作噪声极小,因此,纯电动公交汽车行驶噪声低。可见,环境性能好是发展纯电动公交汽车重要因素。

3.纯电动公交汽车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

石油资源将随着垒球发展越来越少,为此,推广纯电动汽车,可以降低汽车依赖石油的性质。一方面,纯电动汽车可以由多方面获得电力的来源,例如;水利、太阳能、风能以及核电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峰谷电价和公交行业对汽车的使用习惯,可以通过夜间充电来解决电力平衡问题。可见,此种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有利于公交行业清洁新能源的发展。

4.纯电动公交汽车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

对于公交车来说,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成本等不会成为太大问题。公交车每天的行驶距离和行驶路段通常是固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电池剩余量的变化。通过适当设置充电器在站点和公交车终点站等处,电池容量限制的续驶里程问题就能够顺利解决。所以,纯电动汽车很适合应用在公交行业之中,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5.纯电动公交汽车可降低使用成本

传统内燃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很低。纯电动汽车在营运费用方面的耗费仅是主流的柴油燃料汽车的15%左右,纯电动公交汽车结构简单,运转部件和传动部件少,使用和维修都较内燃气车要方便,零部件维修费在整个寿命周期内也相对少很多。可见,纯电动公交车在传统内燃汽车节省很多的使用成本。采用这种清洁新能源纯电动公交汽车有利于公交行业的发展。

三、燃料电池公交汽车的发展

燃料电池公交汽车会在公交行业发展上会得到良好发展前景,因为燃料电池公交汽车有着如下五个方面的优势:

1.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发电效率很高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电方式是燃料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换电能的方式.而火力发电则是将石油、煤炭燃烧产生的热能先转换成为动能,再由动能转换成电能.这样发电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发电效率很高.为此研究、发展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对公交行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燃料电池公交汽车无送电损失

在使用场所,燃料电池可直接转换燃料的化学能为电能,可以再远距离直接发电并直接传送给用电设备,不会有送电损失问题存在,与之相比火力发电则会有高达6%左右的远距离送变电损失。因此,应大力推广燃料电池公交汽车的应用。

3.燃料电池公交汽车环境负荷小

燃料电池以氧和氧为燃料,清洁的水则是其生成物,因此,不会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产生,也不会排出硫和微粒。与之相比,火力发电会有大量二氧化碳和各种有害物质伴随着能源的燃烧排放到大气中。由此可见,清洁新能源应用干公交行业的重要性。

4.燃料电池公交汽车燃料类型广泛

氢和氧燃料是电池发电时所用的燃料,其中氧可以直接从空气中获取.所以,只有氢是实际工作时所需的燃料。制取氢有着多样化的燃料,例如:天然气、甲醇、酒精,煤炭以及石油等多种燃料。通过电解水制氢、生物制氢、太阳能电解制氢的再生能源制氢可以形成循环利用系统,尤其对于边远地区这种循环系统特别适用,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

5.燃料电池公交汽车经济性好

在能耗上,与传统汽油车的能耗相比氢燃料电池车辆的经济性非常好,氢燃料电池车辆的能耗节省是其二到三倍。燃料电池汽车在节约能源的方面明显好于普通内燃机汽车。可见,燃料电池公交汽车节省很多的使用成本。发展这种清洁新能源燃料电池公交汽车有利于公交行业的发展。

结语:发展清洁新能源公交汽车是公交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发展清洁新能源公交汽车还需要突破技术、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为此,必须秉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万难,抢夺发展清洁新能源公交汽车的制高点,以发展壮大我国的清洁新能源公交行业。迎来光明发展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顾建国,我国新能源公交车发展探讨(二):纯电动(BEV)面临的课题与挑战[J].人民公交.2010(02)。

[2]顾建国,我国新能源公交车发展探讨(三):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J].人民公交,2010f03)。

篇2

MTBE是甲基叔丁基醚的英文简称,微溶于水,储存方便。它的使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十分广泛了,被应用于各个方面。随着各国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日益加重,相继出台了对于含铅汽油使用限制的法律法规,这就为MTBE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1MTBE的发展历程

自从各项关于含铅化学品使用限制的法规相继出台以后,MTBE就作为四乙基铅的替代品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促进了其快速发展。MTBE真正开始被人们所关注是在20世纪70年代,作为提高汽油性能的调和剂而被人们所认识。1973年,意大利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套MTBE装置,投产后,每年可达到十万吨的产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产量更是快速增长。而一直到1979年,我国才开始研究MTBE合成工业。相关研究一直持续到1983年,我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化工型MTBE装置,建成后的增长速度也很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逐渐的,有了上海燕山、吉化、浙江信汇、抚顺等MTBE装置的相继投产。第一套采用催化蒸馏新工艺的年产四万吨的MTBE工业装置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生产工艺水平进入到80年代先进水平。

2MTBE的主要应用

2.1汽油添加剂

因为MTBE能够与汽油完美的融合,具有很好的防爆性和稳定性,加之它与其他化学物相比不易氧化,因此经常被作为汽油添加剂来使用。添加了MTBE的汽油不仅仅拥有更强大的防爆性能和稳定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他也是可以改变汽车的性能的,减少污染。简单分析来说,就是将MTBE与汽油融合后,能够增加汽油中的氧气含量,就可以降低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能够降低汽车的尾气排放的污染量。

2.2化工用途

MTBE还可用于生产丁基橡胶、MMA等其他类型的化工品。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利用MTBE裂解高纯度的异丁烯并应用于精细化学品上面。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主要的化工用途,就是丁基橡胶方面。一般的操作流程是国内购进MTBE,用于生产丁基橡胶的企业,例如燕山石化、浙江信汇等。而丁基橡胶近年来是主要被应用于内胎和轮胎的气密层,或者是用于制作医用胶囊。而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带动了汽车需求量的增加,在带动丁基橡胶的同时也带动了MTBE的发展。

2.3医药用途

总的来说,MTBE的医药用途规模不大,因为作为医药中间体的MTBE的纯度要求、产品性状稳定性要求都很高,在国内,也仅仅只有几家企业的生产可以达到要求,这也是阻碍了MT⁃BE在医药方面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3MTBE装置节能降耗措施

3.1优化操作异丁烷塔

MTBE装置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异丁烷塔操作。异丁烷塔塔顶的异丁烷质量达到了百分之95以上,塔底的甲乙酮装置原料重碳四中质量小于百分之五。降低塔的回流量以后,就能降低塔的负荷。并且与原操作相比,每小时还可以节汽两吨。

3.2催化蒸馏塔顶冷却器与原冷却器并联使用

这种使用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回流量,达到降低压力的效果。在原来的生产方式下,塔顶只有一台催化蒸馏冷却器,那么当设备检修维护时蒸馏塔就会被迫携带着原料停工,闭路运行时的能耗消耗是极高的,优化操作后,就可以有效降低催化剂的床层温度优化运行条件,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3.3塔底热源采用低温热水

一般来说MTBE装置的异丁烷塔重沸器,热源部分采用的水位大约在80至96度之间,夏季以异丁烷塔新增重沸器为主为主,冬季以原蒸汽热源为主,二者相互协调匹配和,通过调整蒸汽流浪控制塔底温度,能够依照具体情况而定灵活调整。可以每小时最大节汽量达到七吨左右。

3.4停用部分介质冷却器

这一点简单来说,就是停用的介质冷却器,把它的凝结水密封回收,能够有效的节约蒸汽。停用了预反应器冷却器以后,不仅可以节约循环水量,还可以避免反应热的浪费。优化了生产蒸汽运行压力后,不但能够保证运行效率,还可以回收多余的蒸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4MTBE装置的发展前景

在中国,MTBE仍然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我国已经为它的发展搭建起了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平台。综合来看,在未来,MTBE的发展将会是一个以化工为主导医用更上一层楼的局面。化工用途近年来虽然已经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还没有达到市场饱和状态,分析来看,在未来,还会有一次大规模的化工消费浪潮。目前在医药上的应用规模不全面,在未来,可能会有所增加,维持微量稳定的发展状态,但总体而言,对大局影响微乎甚微。

5结语

在化工业发展尤其迅速地今天,MTBE装置作为一种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行业,备受瞩目。化学工业作为重工业产业,稍有不慎就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污染影响。加之化学原料的稀有,我们就更应该注重化工产业的操作安全以及节能降耗问题。MTBE的生产应用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广阔的发展前景给它的未来赋予了无限的可能。虽然目前来说,受到甲醇的供给影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在未来,一定会开拓一片新天地。

作者:李季恢 单位: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何德永,白应峰,王建明.齐鲁MTBE/1-丁烯装置节能优化措施[J].齐鲁石油化工,2015,(02):107-110+120.

[2]刘煦泽,吴明.MTBE装置单反应器运行探讨[J].当代化工,2014,(03):405-407.

篇3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064-01

当前的建筑行业依旧比较火热,人们对其的研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深化,涉及到一些其他的一些功能。传统意义上的建筑仅仅供人们居住、办公或者生产等方面的一些基础功能。时至今日,人们对于建筑的使用功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拓展。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断深化,建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建筑行业求得一席之地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迎合客户的需求,唯独这样才能求得发展。我国建筑行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笔财富,但是进入近代社会以来饱受屈辱,造成我国建筑行业在诸多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经历了数十年的追赶,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时至今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骄人的进步,绿色理念也慢慢地植入的人们的观念,在绿色工业建筑电气方面也是如此,人们在茁壮成长,不断进步,该文下面将对相关方面进行简要论述,希望给与大家予启迪。

1 绿色建筑的含义与特征

绿色建筑是新时展阶段的衍生物,其含义是一种新思维观念。所谓的绿色建筑简单来说就是指的通过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对建筑物进行科学的搭配,有效的降低环境污染,提升了建筑物的无公害化程度,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利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传统的建筑属于资源建设模式,依靠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浪费完成,导致材料的浪费以及环境的破坏。例如,在小区建设规划的时候原计划建设健身房的规划地处于低洼地带,因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规划进行调整,可以将低洼地改化成游泳池,这样在施工的时候会节省大量材料,提高工作效率,可谓一箭双雕。

2 绿色工业建筑的设计原则

2.1 和谐原则

工程建筑的组中旨在能够给予人们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生产环境,所以工业建筑讲究的就是能够同自然之间进行和谐相处,设计过的过程中应该把自然同建筑设计相吻合,要做到工业建筑不去破坏环境或者尽量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环境反过来促进工业建筑的发展,实现两者之间和谐发展,这也是未来建筑学所崇尚的,未来设计的重点发展目标原则。

2.2 节约原则

21世纪面临的一大问题当属能源问题,建筑领域同样也是如此,工业建筑用地土地资源愈加紧张,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土地进行高效率的使用,避免土地的浪费,充分利用有效的空间做更多的事情。建筑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考虑建设高层建筑,这样土地的利用率将会大大提高。高层建筑上可以建设储水池,可以实现对雨水的利用,这在降水量较大的地方可以考虑使用。同行是注重对风能、光能的使用,可以将其进行能量转换,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这也是摆脱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2.3 舒适原则

传统的工业建筑的舒适程度依靠大量的消耗资源能源。绿色工业建筑强调耗能低、环保这两个重要原则,且不影响舒适度。流行色工业建筑依旧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需求。例如一些现代化的材料具有储热或者吸热的功能,实现了资源的节约,提高了舒适度。

2.4 经济原则

当今所阐述的绿色工业建筑技术处于发展阶段,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复杂技术环节,技术的开发阶段具有非常大的难度,但是正是由于其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势必要继续相对较高的投入,但是投入依旧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标准,非常注重经济性原则,唯独实现经济与技术的合理搭配方能得到更好的收益。基于理性化的发展思维带发动产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坚决消除粗放式发展模式。

3 绿色工业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3.1 照明设计

工业建筑的照明装置的需求量比较大,这对于人们来说也是具有非常大的设计潜力的。站在能源的角度来讲也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白炽灯的使用情况非常普遍,但是发光效率并不是很理想,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理念对照明装置进行改进,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照明装置。在工业建筑的厂房之外注重光的使用效率,在相应的环境下选择适合的照明装置,未来的照明设计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3.2 节能电器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业建筑用电设备不断增加,耗电量不断加大,电资源的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这对于供电系统将会产生巨大的压力,这就要对供电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有效的对供电系统进行保护或者管控。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优化选择用电设备,更好地促进节能发展。工业建筑内部的做多用电设备都可以进行改进优化设计,例如可以将空载设备设计为自动停止的功能,大大节约了电能。能源问题是21世纪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能源的消耗与枯竭将会对未来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在所做的都将为子孙后代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希望能够将节能减排问题很好的重视起来,为子孙后代造福。

3.3 电磁干扰设计

工业建筑的大量电气设备会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造成电器的使用寿命缩短,导致能耗增大,甚至会引发火灾或者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当前所常用的防电磁干扰技术是电磁屏蔽,防止交流电的影响,防止电磁干扰。将来可研制新型屏蔽材料,例如具有屏蔽功能的混凝土或者涂料等。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对绿色工业建筑电器方面的投入,实现节能减排,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总结,不断探索,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目前最大建筑市场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经济水平得到发展,就期望对生活条件加以改善,城市化水平稳步上升也就成为人们首当其冲的需求,所以近年来,建筑业便自然地成为国民经济产业,并把城市建筑由单一的功能性逐步开始向与城市环境相结合的环保型发展,同时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规划,“绿色建筑”就作为建筑业发展的新向标而登上舞台。

1.绿色建筑的概述

1.1绿色建筑定义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绿色建筑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特色

绿色建筑分公共、住宅、工业建筑三方向,但本质都着重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

1.2.1绿色公共建筑特色

1.提供安全、快捷的优质服务和舒适的环境,体现以人为本: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逐步提高,如何改善人们生活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成为绿色公共建筑主要发展方向。

2.与生态环境协调融合共存,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能源,本着低碳、节能和降低人工成本的宗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规划。

3.实施先进和科学的综合管理机制,提供人性化服务。

1.2.2绿色住宅建筑特色

1.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民用建筑,应最大限度地体现节能环保和节约的原则。

2.具有生态性:与大自然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统一体,在它的内部以及其与外部的联系上,都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3.提供健康的人居环境:绿色建筑健康性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衡量其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

4.体现可持续发展:利用高新创新技术来最大限度地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

5.不以牺牲人们生活品质为代价:提供的节能环保,并不是以人们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为代价。

6.与智能化住宅密切相关: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符合“安全、舒适、方便、节能、环保”。

1.2.3绿色工业建筑特色

1.注重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保证良好的生产环境。

3.空间和使用功能适应企业发展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4.在工业建筑的全寿命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率地利用资源。

5.注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采用成熟、实用、可靠及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并具有开放、可扩展、可升级及兼容性。

综合以上所述,绿色建筑的特色为:节能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

2.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绿色建筑在国内尚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必然的发展前景还是有的,因为我国建筑是耗能高、能源利用率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3倍。在我国40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城市建筑总面积约为138亿平方米左右,普遍存在着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空调系统效率低等问题。由此看来,发展节能型建筑的潜力是很大的,前景也是很好的。

3.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的比较

通过对苏州园区档案综合大厦的实地考察,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这些区别。园区档案综合大厦运用了太阳能光电一体化,所产生的电力提供地下室采光和绿化循环泵耗功,年节约电耗20000KWh。同时,它还采用了地源热泵节能系统:冬季完全由土壤换热器系统提供热量,夏季不足部分由冷却塔系统辅助制冷,承担夏季制冷时土壤换热器提供冷量不足的部分,并经过相应的系统设计,采用冷却塔来进行相应的冷热负荷平衡,而且小规模的冷却塔还节省用地,改善了档案馆周边小区微气候,效率更高。所运用的自然通风系统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起到在过渡季节部分或全部代替空调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档案综合大厦里面和外面都没有看到空调的踪影。

4.结论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了解到这些技术在目前经济水平下,科技含量极高的绿色技术依旧需要极大的成本,推广使用上有极大的难度。而类如地源热泵节能系统,由于造价相对低廉,使用效果又不错,极具发展推广的前景。

但各项技术还在试行阶段,那些最终能够经得起开发推广的技术势必会在今后得到普及推广。

而我们科研调查与研究的目的也是希望在未来的建筑业中,绿色建筑能在探索中不断朝着更加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的系统化、综合化的绿色建筑方向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参考文献:

篇5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进入实质性推广阶段。对利津县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新能源汽车在东营市发展前景的优势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2010年底东营市常住人口203.53万人,2010年12月31日,东营市机动车保有量53.45万辆,较2009年增长11%。目前新车入户日均143辆,高峰期达500辆,年增长5.21万辆,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机动车驾驶人50.05万人。随着市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私家车成为机动车增长的新亮点。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33.45万辆,比上年增长19%,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7.89万辆,增长22%。民用轿车拥有量18.31万辆,增长28%,其中私人轿车拥有量16.33万辆。从机动车保有量和人口比例来分析,我县新能源汽车在东营市具有较强的市场购买规模。

自1983年,东营市建市以来获得了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城市美誉。东营依据区域总体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坚持生态文明方向的发展思路,新能源汽车便是这个城市的另一种环保和健康。从东营市的经济发展前景和汽车市场发展规模来看,在城市的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旅游等公共服务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二)利津县新能源汽车在东营市发展前景的机会分析

1、政府鼓励。新能源汽车项目是《东营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确定的重点扶持项目,也是质监部门服务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切入点。据诚航新能源公司主要负责人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得到了质监部门的扶持和帮助,东营市质监局主要负责人多次带队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交流,并在导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建立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内部管理、强化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大量意见和建议。

2、新能源汽车技术先进。诚航新能源电动车采用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研发的超大容量电容技术和氢燃料电池,能有效解决现有汽车燃油成本高、污染严重和普通蓄电池存在二次污染、费用高等问题,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电池能量消耗,提升电池使用寿命。

二、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

(一)国家政策。由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参与制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最终改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下称《规划》),并已上报国务院。

根据规划内容,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要达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要以纯电动为主要技术路线,未来10年政府财政投入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

(二)山东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1、2009年4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发[2009]44号文件印发了《山东省汽车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提出,到2011年全省汽车年生产能力要达到135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新生产车中所占比例应达到5%。产品品种以节能、环保和车辆安全技术为主攻方向,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重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2、2009年12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鲁政办发[2009]130号文件了《山东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扶持办法》,以财政奖励方式扶持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主要支持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另外,对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三、发展新能源汽车对策探析

(一)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

多年来的汽车消费习惯导致人们对汽车新事物———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存在诸多偏见。需要政府和汽车厂家从各个方面去正确引导消费者,让他们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让汽车消费更加理性和科学。

(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需要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充电站、充电桩、电池租赁厂加气站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才能使新能源汽车逐渐替代传统汽车。1、由地方政府与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其中以电力企业投入为主要力量建设充电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2、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在公交车站停车场、大型商场等人群密度较大的地方加快布点,突出示范效应,强化新能源汽车的可用性和便利性,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三)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坚持发展整车与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相结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生产企业与零部件产品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以整车带动零部件,加快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发展。1、统筹协调,形成新能源产业发展合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对新能源产业的重点项目,由县领导牵头,引资单位、财政局、金融办、银行等相关单位组成专门的帮办服务领导小组,针对每个项目制定个性化方案,强化服务,更好地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2、以利津经济开发区为主阵地,合理规划法重点和产业布局,主要依托现有诚航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投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重点建设若干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打造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建设打造黄河三角洲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篇6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建筑迅速增加,建筑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资料显示:建筑行业能耗占到了全社会总能耗的40%~50%。因而建筑节能问题已越来越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我国政府适时制定了中长期节能规划,在规划中建筑业被列为节能与环保的重点行业。而建材行业作为消耗自然资源、能源高,破坏土地多,废气、粉尘排放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行业,节能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1.发展新型节能型建材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建材行业沿用了粗放型传统生产模式,对自然资源重开发、轻保护,对生态环境重利用、轻改善。'十一五'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建筑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因而建筑材料的发展应以满足建筑节能需要为重,节能建筑材料作为节能建筑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建筑节能的根本途径。在建筑中使用各种节能建材,一方面可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效果,降低采暖空调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又可以极大地改善建筑使用者的生活、工作环境。因此,走环保节能建材之路,大力开发和利用各种高品质的节能建材,是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同时又对实现我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因此,发展新型节能型建筑材料,就成为未来建筑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新型节能型建材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保温隔热材料的产品结构发生有明显的变化:泡沫塑料类保温隔热材料所占比例逐年增长,已由2001年的21%上升到2005年的37%;矿物纤维类保温隔热材料的产量增长较快,但其所占比例基本维持不变;硬质类保温隔热材料制品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我国目前常用的外保温技术体系包括: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无网聚苯颗粒外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有网聚苯颗粒外保温、岩棉聚苯颗粒外保温、外表面喷涂泡沫聚氨酯和保温涂料等。在上述几种保温体系中,保温涂料综合了涂料以及保温材料的双重特点,干燥后形成有一定强度及弹性的保温层,符合外保温材料的要求。

2.1目前我国保温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有:

现有产品性能的提高和改进。研制开发复合型保温涂料。应向固化块、憎水、粘结强度高、密度小和成本低等方向发展。注重环保,充分利用三废开发保温涂料,并遵循涂料发展的潮流,向水性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

2.2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他相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是建材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对防水材料提出了多品种高质量的要求,而在桥梁、隧道、国防军工、农业水利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和领域中也都需要高质量的防水密封材料。

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发展十分迅速,已彻底摆脱了纸胎油毡一统天下的落后局面,目前拥有沥青油毡(含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

2.3节能门窗和节能玻璃

从目前节能门窗的发展来看,门窗的制造材料从单一的木、钢、铝合金等发展到了复合材料,如铝合金一木材复合、铝合金一塑料复合、玻璃钢等。目前我国市场主要的节能门窗有:PVC门窗、铝木复合门窗、铝塑复合门窗、玻璃钢门窗等。就玻璃钢门窗而言,其型材具有极高的强度和极低的膨胀系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除结构外,对门窗节能性能影响最大的是玻璃的性能。目前,国内外研究并推广使用的节能玻璃主要有:中空玻璃、真空玻璃和镀膜玻璃等。

2.4水泥的发展和粉煤灰的利用

水泥工业在我国建材行业中能耗最大,因此要大力发展生态水泥。所谓生态水泥就是广泛利用各种废弃物,包括各种工业废料、废渣及城市垃圾为原料制造的一种生态建材。这种水泥能够降低废弃物处理的负荷,既解决了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又把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作为原材料,变成了有用的建设资源,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生态水泥的主要品种有:环保型高性能贝利特水泥,低钙型新型水硬性胶凝材料,碱矿渣水泥等。

粉煤灰是燃煤发电场的废弃物,由于其具有轻质多孔的特点和潜在的水硬性,可以作为多种建材的生产原料。开发粉煤灰建材不仅可以解决能源和资源问题,同时解决了这种工业废弃物造成的污染问题。今后在粉煤灰综合利用方面,需要重点开发研究的前沿技术课题有:大掺量粉煤灰制品;各种免烧结、免蒸养自然养护工艺的粉煤灰砖制品和粉煤灰陶粒等。

2.5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近几年,我国在建筑垃圾开发利用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资金,不少地区将建筑垃圾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对固体废弃物加以筛分、破碎后制成建筑垃圾砖或用作路基垫层及地基垫层;对不可理垃圾则堆山造景加以利用。其中,建筑垃圾砖取代传统粘土实心砖作为砌体材料,净化了环境,节约了能源,保护了土地资源,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品,从而使建筑业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太阳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最丰富、最洁净、最理想的能源,随着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的不断突破,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成为了可能。因此,美、日、欧等工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太阳能的利用,纷纷推出开发《太阳屋计划》。我国太阳能的利用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天津市奇信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研制建材化太阳能集热器,成为国内建材太阳能技术发展的先行者;而号称为中国太阳能第一楼建筑的北京北苑太阳能示范工程,其能源全部采用太阳能,已良好运转半年之久。

可以预见,采用光能转换技术与建筑的屋顶、外墙、窗户等结合集结成复合产品,很可能成为2l世纪一类重要的新型建材制品,既可作为建筑的制品或部品,又可以进行太阳能发电,将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 未来我国新型建材的发展

综上所述,未来我国新型建材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3.1.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建材

发展资源节约型建材首先要通过建材企业对现有产品实行节省资源的措施,如降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成品率等。其次要充分利用回收资源,目前我国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年产量约320亿吨,回收利用,替代原材料生产新型建材,不仅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可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3.2.大力发展能源节约型建材

发展能源节约型建材就是要发展节能型新型材料,如低辐射镀膜玻璃、太阳能发电材料、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等。

3.3.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建材

发展环境友好型建材就是要求建材产品不产生建筑垃圾,不污染生活环境,不影响人体健康。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对建筑材料的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建材产品已逐渐被市场所淘汰,绿色环保型建材产品成为市场的销售热点。

3.4.大力发展多功能型建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旧有的建材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开发新型多功能材料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政府对建筑节能的高度重视,相关法制的健全完善,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各类建筑节能材料及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积极致力于这些材料在建筑中研究和应用,必将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向前发展,集可持续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等综合效益于一体。成为未来建筑材料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符合人类的需求和时展的潮流,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煤焦油是煤炭在燃烧过程产生的物质,是一种重要的轻质原料油。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初期更为关注石油能源,对煤焦油的加工利用程度不够,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我国是煤炭消耗大国,而煤焦油处理利用技术的欠缺造成了大量能源的浪费和成本的消耗,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相关技术的进步。随着石油进口总量的增加、加大对煤炭焦油的处理,减轻石油石油压力成为国家针对缓解能源压力提出的重要的建设方针。煤炭燃烧、干馏产生的煤焦油的杂质较多,影响其利用效率,因而加强煤焦油的提纯是重要工作,加氢技术对煤焦油提纯作用明显,新时期强化煤焦油加氢技术是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我国煤焦油利用现状

我国是煤炭消耗大国,每年的煤焦油量非常可观,仅生产焦炭时便会附产850万吨左右的煤焦油,更何况还有干馏等方式会产生更多的煤焦油。煤焦油的产量如此之大,但其利用率不足50%,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

煤焦油的利用过程中也会存在因提纯程度低,导致各种杂质的混杂,在煤焦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毒有害的物质,对空气的污染严重。众所周知,二氧化硫是一种对大气污染严重的气体,煤焦油的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分等物质作用会引起酸雨等危及动植物生命健康的有害物质;且煤焦油的不充分利用及回收利用低,会致使大量的粉尘等固体废弃物漂浮到空气中,容易形成雾霾天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二、煤焦油加氢技术的优势

煤焦油加氢技术是人们为降低煤焦油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强化煤焦油的纯度而逐渐提出并完善的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处理的煤焦油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值得大规模的推广。

首先,煤焦油经过加氢技术的处理,有效的清除了硫和氮等物质,避免煤焦油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对大气的危害。其次,煤焦油加氢技术对降低煤焦油中的不饱和度有突出的意义,芳烃和烯烃类等类型的化合物质的饱和促使煤焦油成为一种清洁的原料油产品,对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巨大。第三,煤焦油加氢技术为工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另一种能源,对缓解石油、煤炭需求压力的作用突出,有利于巩固我国的能源战略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三、煤焦油加氢技术的发展前景

煤焦油由干馏过程中的温度的不同可具体的分为高温煤焦油加氢技术和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高温煤焦油加氢技术主要采取切尾馏分加氢与全馏分加氢技术两种工艺,而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主要固体载热体热解加全馏分加氢、煤气化焦油加宽馏分加氢及块煤干馏加延迟焦化加煤油加氢等三大工艺。随着煤焦油加氢技术的逐步完善,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巨大。

(一)炼焦产业实现规模化、系统化的发展

当前由于各行业对煤焦油的重视程度有限,加之煤焦油生产中产量较低,对煤焦油的综合提炼和利用的程度不足。新时期下由于煤焦油加氢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煤炭企业的煤焦油的提炼和利用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因而煤焦油提炼工序会逐渐实现系统化发展。随着工业企业发展过程中对煤焦油这种轻质原料油能源的利用率的提升,煤焦油的提炼会逐渐向规模化发展。炼油产业在规模化的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有助于其节能化的发展。

(二)煤焦油加氢技术实现集聚化发展

目前各种项目的产业园区化发展迅速,随着煤焦油加氢技术的不断完善,高清洁度的煤焦油产量会大大提升。煤化工项目建设在未来会逐渐强化对煤焦油加氢技术的完善与管理,各地方政府结合煤炭等相关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成立专业化的产业园区,以规模化的形式提高煤焦油的集聚生产。未来工业、化工等领域实现大规模的集聚效应是我国三大产业逐渐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各企业经济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煤焦油成为缓解我国能源危机的生力军

当前我国各工业性质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以消耗煤炭和石油为主,企业的发展对此类能源的依赖程度过高,致使我国石油和煤炭的储备量急速降低,而需求的进口量随之增大,不利于我国经济整体发展。煤焦油加氢技术的不断完善,为相关企业提供了一种节能性的清洁能源,大大缓解了对石油、煤炭等能源的消耗量,因而其有可能成为我国能源危机的生力军。

(四)煤焦油加氢技术研讨平台构建的完善推进制度化发展

随着各煤炭企业对煤焦油加氢技术利用度的加深,该项技术会逐步趋于完善,为促使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的技术研讨平台便会应运而生。煤焦油加氢技术使煤焦油成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有利于国家生态化的发展,因而国家会引导相关的院校加强与煤炭企业的联系,实现校企合作将科学技术转变成一种重要的生产力。相关技术研究平台的重要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就煤焦油方面制定完善化的制度规范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强化了煤焦油加氢技术的制度化、完善化发展。

煤焦油加氢技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对煤焦油的杂质的提炼、提高油质的纯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煤焦油有可能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的清洁型能源,有利于推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煤焦油的发展现状和煤焦油加氢技术的优势综合预测煤焦油加氢技术的发展前景,以此呼吁更多的企业和研究人员加强对煤焦油加氢技术的利用和研究,推进能源企业的节能化、生态化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崛起,温室效应和臭氧层枯竭等威胁这人类的生存,这些都与各国的能源产业结构有直接关系。而我国的能源紧缺、能源利用率低、浪费能源等问题直接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长,致使大气层温度不断升高,从而导致了大自然无法保持正常的生态平衡。本文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出发,对水源热泵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也可以改善大自然的环境。

1水源热泵的技术原理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把高品位的能量作为低品位能量使用是不等位交换,是一次能源的浪费。热泵是利用那些温度太低而不可能被其他的设备加以利用的热量的唯一系统,是一种从低温热源吸取热量,使其在较高温度下,作为可利用的有用能源的装置。热泵技术正是开发和强化高质量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是我们获取可再生能源,维护生态平衡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

水源热泵,是将蕴藏于江河,湖泊,深井水,地表水中的大量不可直接利用的低品位热量提出,采用热泵技术原理,变成可以直接利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装置。水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主要由二部分组成,即室内制冷制,热系统和室外的冷热源系统。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地下水,地表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吸收了太阳进入地球相当的辐射能量,并且水源的温度都十分稳定,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夏季将建筑中的能量转移到水源中,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而冬季,则从水源中提取能量,由热泵原理通过空气或水作为载冷剂提升温度后送到建筑物种。水源热泵机组可利用水体的温度,冬季一般为12~22℃,水体温度比环境空气的温度高;而夏季一般为18~35℃,水体的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能效比也因此提高,水源热泵机组可供暖,空调,同时还可以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替代传统的锅炉加空调二套甚至更多的装置。

2 有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地下水的开采可能带来的问题。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期先觉和必要的条件是在所建的建筑物周围需要有充足的地下水或者其他水源,在目前已应用的水源热泵系统中,大多采用地下水来提取热能,如何解决取水井与回灌井的水位平衡问题,以及由于回灌井的回流速度,能否给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造成安全上的,质量上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地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2),目前已经运行的水源热泵供热空调系统,室外冷源大多为地表水与地下水,采取打井的办法,根据建筑物面积及供热,供冷负荷的不同情况,至少要打二眼及二眼以上的井,即有取水井又有回灌井,在满足机组所需的水量的前提下,取水井与回灌井的数量之比,取水井与回灌井在不同水位时的间距以及取水井与回灌井井壁所需材料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中总结。

(3),水源热泵最大的问题在于结合实际情况,提供一个稳定的水源,同时要解决好地下水的回灌问题以及冬季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中储藏的能量。目前工程中基本利用自然回灌,由于自然回灌只是重力做功,而取水时动力做功,要维持水系统的平衡,确保取出的水全部回灌,取水井与回灌井的比例一般采用1:2或1:3,这不仅增加投资,而且在部分负荷下回灌井利用率低,有时还因为场地的原因无法满足打井的要求。因此,能否解决即减少投资,减少井位,同时要保证井水的回灌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水源热泵的发展与应用。

3 技术优点

根据我国国情,人口众多,能源有限,水源热泵技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比传统的供热空调方式具有明显优势,其技术特点主要是:

(1),环保节能。利用地下浅水做供热空调的冷热源,也可以作为供应生活热水的热源,省去了燃煤,燃气和燃油带来的空气污染,省去了锅炉房和冷却塔,节约占地,同时也避免了冷却塔的噪声和霉菌的污染,符合环保的要求。

(2),一次投资经济。水源热泵的一次投资仅为其它中央空调的1/2~2/3,省去了锅炉房,换热站及冷却塔的费用,虽然增加了部分打井的费用,总体看,初投资的费用降低的比较多。

(3),节能经济。能源利用率高,投入的单位电能可能得到的热能较传统的供热空调方式大,运行费用节约1/2~1/3。我们在评价水源热泵性能优劣时常用的是其性能系数,即cop值。它的定义是系统输出的高温热量与所消耗的能量的比值,水源热泵在供热时cop值可达到3.5~4.0,制冷时的cop值则高达6.0左右。由于水源热泵的cop值较大,决定了建筑的供热,空调费用较低,一般情况下冬季运行费用在10~15元/平方米,夏季空调费用在8~11元/平方米。在过渡季节可以直接使用地下水作为空调的冷源,保证建筑内空调所需的温度,不使用制冷机,大量节约电能。

(4),运行可靠。机组的运行情况稳定,几乎不受天气及环境温度的影响,机组主要运动零部件少,维护简单,主机运行寿命可达15年以上。

(5),灵活安全,利用水源热泵位冬季建筑物供暖,夏季向建筑物供冷,并可以提供生活热水,真正做到“一机多用”,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机组可灵活安装在任何地方,节约空间,系统末端可有多种选择,无储煤,储油罐等卫生及安全隐患。

4 水源热泵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告诉增长,社会购买力不断增强,水源热泵的投资对其应用的影响越来越小,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源热泵的技术更加成熟,同时使其成本继续下降,因此,水源热泵系统依靠其显著的节能环保性及投资的经济性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虽然我国的水源热泵事业较之国外起步较晚,但是9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已经成为全国很多地区的热点,各地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水源热泵既节能又环保的供热空调方式是符合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绿色节能技术。国内的供热体制的改善,逐步向市场多元化发展,新技术的推广离不开政策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鼓励,电力部门也应该抓住契机,占领市场鼓励和支持水源热泵的开发和应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快水源热泵的开发研制及应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水源热泵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张男,刘群生,李云苍,热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能源工程,2001.(4)。

【2】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篇9

中图分类号:TK229 文献标识码:A

工业燃煤锅炉,主要是由煤粉制备系统、燃烧器、受热面、空气预热器等主要部分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指燃烧过程中煤炭的热量经转化后,产生一定的蒸汽或者变成热水,但并不是所有的热量全部都被有效转化,而是其中有一部分会无工消耗。一般来说,越大的锅炉燃烧效率越高,大约在60% ~ 80%之间。燃煤锅炉常用系统一般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直吹式制粉系统。它是将磨好的煤粉直接全部送入炉膛中燃烧,宜采用中速和高速磨煤机,适用于磨较软的烟煤和褐煤。另一部分是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它是将磨煤机的出力和煤粉细度与锅炉负荷无关,适于采用可磨制各种硬度煤种的钢球磨煤机。

1 燃煤锅炉存在问题

经过笔者的不完全统计,一般的锅炉企业都存在燃煤设计的环境较差现象,锅炉排出的烟气温度很低,现在这样的问题在各大企业中都存在,但有很多人对此忽视,不管不问。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从改善燃料的着火条件入手,要切实对炉膛温度进行必要的改造。但同时还要注意到,因为锅炉的前拱会降低,而后拱相应的加长,这样拱间形成的喉口距离由原来的两米左右缩小到1米;再加上火床燃烧强烈,火焰分布均匀,这样容易导致气流扰动互相混合,在炉内就会完全燃烧。

除此之外,由于煤的燃烧导致炉膛内的温度也增加了,使灰渣含碳量明显减少。这样来说,烟气的旋流混合又加强了烟气中焦炭粒子的分离,使它又落在火床上和新燃料层上进一步完全燃烧。

2 燃煤锅炉节能技术分析探讨

首先,在现在的工业锅炉使用中,要提高燃煤锅炉节能的技术,笔者认为,锅炉企业首先要对锅炉选择合理的送风与调节措施。根据笔者的经验来看,在链条、往复炉使用中,我们要根据燃烧过程的不同特点,酌情进行送风,采取这样的做法主要是对促进炉内燃烧有作用。笔者再拿链条炉燃烧来说,锅炉内的燃料随炉排不停地运动,以至于最后燃烧,它都是沿着炉排长度和方向分阶段、分区进行的。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得出在燃烧过程中炉排头部的预热区和尾部燃尽阶段它的空气需要量小;如果在炉排中部的燃烧阶段,空气需要量就会增加。

其次,我们要对锅炉采用二次进风的办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得知,在实际的工作中,二次风对强化气流燃烧有很大作用。在燃烧中它可以形成烟气旋涡,增加悬浮细粒子在锅炉内的停留时间,有助于延长悬浮细煤粒在炉膛中的行程。除此之外,还可以促进气流旋涡的分离作用,进一步促使煤粒和灰粒进入炉内,减少飞灰逸出量,提高效率。

第三方面,我们要酌情控制锅炉的燃烧指标。这里所谓的燃烧指标是指锅炉的热效率、排烟的温度、排渣含碳量和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等技术指标。在实际的燃烧过程中这些指标都要符合我们国家的标准。只有这样,无论对于锅炉自身来说还是对于环境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第四方面,我们还要做到锅炉内部的均匀分层燃烧。经过实践证明,这样燃烧的结果有效解决了一般地链条炉不适宜燃烧普通煤炭的要求。笔者认为,这样做的优点是燃烧温度均匀,可以减少局部温度高的问题。

第五方面,我们要做到锅炉的燃烧自动调节控制。在锅炉运行中,为了减少锅炉的负荷,我们要对燃烧调整。这个的调整要以蒸汽压力的高低来调节炉排速度及送风和引风量,有效地提高锅炉热效率。

3 燃煤锅炉节能技术发展前景展望

近些年以来,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中能源利用率很低和消费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大力提高.燃煤锅炉节能技术是很有必要的。这也同时说明了行业节能潜力存在着较大空间。另据资料还显示,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工业燃煤锅炉数量快达到50余万台,而恰恰相反的是我们的每年消耗煤的标准是4亿多吨,这样看烧煤能力远远不够。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在我们国家加强燃煤锅炉节能技术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从2013中国国际清洁能源暨环保锅炉展了解到,在环保锅炉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海外企业也纷纷瞄准我国市场,通过展会平台寻求合作对象,进入中国市场。据了解,自5月全国掀起燃煤锅炉替换以来,国内环保锅炉企业参展热情高涨,部分企业纷纷扩充展位,在汹涌的环保锅炉行业发展浪潮中占得先机。

结语

在政府政策大力支持下,环保型锅炉的未来发展将有很大突破,高污染型锅炉的加速淘汰,进一步促进了环保型锅炉市场快速发展。但同时,国办在环保技术存在的不足问题也还很多,行业内需在不断增加产能的同时,不提追求提高环保技术,从而得到市场广泛而稳步的发展。在品牌方面,国内企业应不断争取,生产出高效环保型锅炉,树利国内先进品牌。真正提升锅炉品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锅炉排污与锅炉节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

[2]浅析锅炉节能现状及其节能技术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30).

[3]关于锅炉节能的几个问题中美清洁能源技术论坛[Z],2001.

篇10

引言

目前,电气工程自动化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体现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当下,注重良好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是非常必要的。但从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现状来看,电气工程自动化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电气工程自动化良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对此,应当从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现状出发,分析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前景,从而有计划的、有针对的调整和优化电气工程自动化。

1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下,传统电气工程的生产效率已经不能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此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受到人们青睐,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当中。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

1.1 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融合了信息技术

目前我国所应用的电气工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而这一目的的实现是依赖多项科学技术整合而成,比如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电气工程自动化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的巨大数据库存储进行全面化、自动化管理,例如将其应用到企业中,可以自动化的收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数据,为企业做出战略决策提供帮助。但由于信息技术水平有限,使其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并不是非常完善,因此计算机网络信息传送的实时性不佳,导致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远程管理水平不高。因此,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需要优化和调整。

图1 融合信息技术的电气工程自动化

1.2 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融合了软件技术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本质是实现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运转。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融合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利用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来创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精准语言,并规范设计其应用程序,使电气工程自动化在接到指令后,可以自动的、智能的进行运作,完成指令要求。但目前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融合的软件技术,并没有实现人、机器设备、计算机在统一指令下互动、互作模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人员在这一方面上予以调整和处理,以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

1.3 电气工程自动化与分散控制系统相结合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实现,还需要与分散控制系统有效结合,促使电气工程可以有效的协调整个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使其形成不同形式的生产、生活活动,从而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目前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与分散控制系统的结合应用,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可以通过模拟数字来控制电子仪器、电气设备,使其有效运作,逐步完成控制目标。但因为所使用的电子仪器装置比较复杂,使用的电气设备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与分散控制系统控制电子仪器装置或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致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效果不佳。因此,加强分散控制系统处理和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2 电气工程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2.1 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成本高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有效应用,需要多种科学技术作支撑,并且采用质量高、功能强、性能佳的电气设备及其他设备,这必然会造成电气工程自动化成本增加。而之所以说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设计成本高,是因为在利用科学技术及设备来规划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聘用不同类型的技术人才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和支持,还要采用专业知识强、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经验丰富、设计能力佳的设计人员系统的进行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最后要聘请相关专家对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这使得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需要支付较多的人工费。

2.2 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效率低

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并未得到充分应用,导致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难以有效处理实际工作,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效率低。另一方面是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结构设置不够科学、不够完善,导致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效率同样受到影响。

3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前景分析

综合以上内容的分析,笔者认为电气工程自动化应朝着以下方面发展。

3.1 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可以促进国民经济良好发展。但要想使电气工程自动化可以切实有效的应用,则需要针对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现状,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研究相关技术,推出新型技术,将其规范、合理的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使其得到创新,为规范和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创造条件,以使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生产、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

3.2 加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标准程度

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标准的应用,可以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切实有效的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而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标准程度提高,则是对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测试、试行、调试、维护、运行等方面都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电气工程自动化从设计到实施都非常标准,如此必然会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运行效果。

3.3 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节能水平

在我国政府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理念的当下,电气工程自动化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也应当认真贯彻节能环保理念。因此,在优化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之际,注意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规范、合理的应用节能技术,如选用节能型变压器、低能耗的照明设备等,从而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节能水平,促使电气工程自动化朝着节能化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在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当下,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现状并不是非常良好,其还存在设计成本高、运行效率低等问题,使得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的运用与实际要求不符。对此,笔者建议通过加强新技术的研发、节能技术的应用、标准化的设置等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为使电气工程自动化可以智能化、节能化、标准化、先进化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篇11

蒸压加气砌块作为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经过多年应用和实践证明的可替代粘土砖的理想墙体材料,它在各种墙体材料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外墙材料中唯一一种能够满足建筑节能65%设计要求的单一墙体材料,该外墙保温体系是一种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的新型墙体节能保温体系。近几年来,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较快,形势十分喜人,但产品质量和综合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一、我国型蒸压加气砌块行业的形势分析

蒸压加气砌块最先出现于捷克,工业化生产蒸压加气砌块至今近80年的历史。我国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了生产和使用蒸压加气砌块的记录。当初,在上海平凉路桥边,建成一座小型蒸压加气砌块厂,其产品用于上海大厦、国际饭店、锦江饭店、新城大厦等高层建筑的内隔墙,并一直延用至今。1958年,原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始研究蒸养粉煤灰蒸压加气砌块,1962年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北京有关单位研究并试制了蒸压加气砌块制品。并很快在北京矽酸盐厂(现北京轻质材料厂)和贵阳灰砂砖厂进行工业性试验并获得成功。1965年引进瑞典西波列克斯公司专利技术和全套装备,在北京建成我国第一家蒸压加气砌块厂――北京蒸压加气砌块厂,年生产能力13万m3,标志着我国蒸压加气砌块进人工业化生产时代。

从1971年对引进的西波列克斯技术装备进行测绘、消化吸收起,我国蒸压加气砌块工艺装备的开发使用得到了大力发展,并逐步实现了设备全面国产化。我国1965年建设了第一家蒸压加气砌块厂,经历40余年,现建成了各类蒸压加气砌块厂逾400家,总设计能力超过2600万m3,成为国际上应用粉煤灰生产蒸压加气砌块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国家。并且进一步拓展了原材料的范围,成功地将其他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石材加工产生的碎末、水泥管桩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浆以及玻璃、采煤、采金业的尾矿等作为硅质材料大量用于蒸压加气砌块生产。制定了从原材料、产品、试验方法和施工应用的标准和规范,我国蒸压加气砌块行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近年来蒸压加气砌块生产及应用得到较快发展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建筑节能的管理;二是国家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利用的需要;三是建筑技术的发展,对蒸压加气砌块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施工技术条件。

二、蒸压加气砌块的前景展望

(1)蒸压加气砌块与建筑节能、资源利用的关系

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墙体以外墙外保温为主,主要外墙外保温系统有:膨胀聚苯板外保温系统、大模内置聚苯板外保温系统以及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其共同点都是在护结构外粘结一层聚苯乙烯泡沫材料。这几种外保温系统的做法存在三大弊病:其一,聚苯乙烯属于石油制品,会加剧能源紧张;其二,受石油价格影响,工程造价波动大、价格高;其三,保温体系的耐久性(包括耐火性)受到了质疑。

蒸压加气砌块是一种实现资源、性能与成本最佳组合的新型墙体材料,是唯一一种能够满足我国寒冷地区65%节能要求的单一墙体材料,300mm厚、500kg/m3容重的蒸压加气砌块已能满足65%节能标准中对墙体传热系数的要求。蒸压加气砌块外保温系统非石油制品,耐久性能(包括耐火性)不容质疑,综合造价明显低于以上几种保温系统。

蒸压加气砌块不用粗集料,由于其具有质轻、保温、防火和良好的可加工性,并可用适当的粘结材料粘结,可制成多种大尺寸建筑砌块,用于建筑内外墙体,为建筑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效减轻建筑自重、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建筑物综合造价。蒸压加气砌块优良的保温隔热吸声性能使建筑更符合人们的居住使用要求。

由于蒸压加气砌块的干缩原因,过去在实际应用中一直存在开裂等问题,近年市场上出现了蒸压加气砌块砌筑专用砂浆,一些地区还制定了相关的蒸压加气砌块生产、施工指导规范,比较有效地解决了蒸压加气砌块砌块在墙体施工中出现开裂等问题。应用高性能聚合物预混干拌砂浆直接一次抹灰的施工方法,是解决蒸压加气砌块抹灰难的最经济、最简便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各类蒸压加气砌块厂的实际产量约l200万m3,折标准砖为78亿块;而我国墙体材料总产量为8500亿块(折标准砖),其中新型墙体材料3500亿块(折标准砖),蒸压加气砌块占墙体材料不到1%,也仅占新型墙体材料的2.2%,与其节能、节地和利废的责任不相符。因此从总量来看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南京市蒸压蒸压加气砌块前景

2007年1月24日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南京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管理办法》,禁止生产粘土实心砖,限制生产粘土多孔砖(空心砖),以此发展以非粘土材料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的具有节能、利废、节土、轻质、高强等性能的墙体材料。南京市目前报建项目大部份落实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主要是由于:①结合节能政策进行推广,力度较大,工程报建须经南京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备案;②南京市在对蒸压加气砌块砌块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有严格的控制,在施工规范上有详细的指导,如内墙使用的蒸压加气砌块砌块强度不能低于3.5MPa、外墙不能低于5.0MPa,干缩值不大于0.5mm/m,远高于国标要求,生产设备规模要求达到10万m3/年以上,堆场必须有15d以上的存储能力,施工时对墙体日砌高度、抹灰厚度都有具体操作要求,使得蒸压加气砌块砌块的应用出现开裂的问题较少,推广较顺利;③蒸压加气砌块砌块的使用基本能满足建筑节能50%的要求。南京市内的蒸压加气砌块砌块生产厂家不多,主要由周边地区供应。

(3)江苏省加气混凝土设备产企业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企业情况

由于我国建筑材料工业硅酸盐建筑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落户江苏常州,有效带动了这一地区的加气混凝土行业发展。常州已成为我国加气混凝土设备生产最为集中的城市,拥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设备制造企业。

常州天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较大规模的砌块生产线设备(除锅炉和蒸压釜外)生产企业,该公司砌块切割机采用空翻形式。

常州锅炉有限公司近年来也生产砌块生产线的其他设备如切割机、搅拌机、模具等等。砌块切割机采用地翻形式,特点是机型整体长度较短,不产生硬废料。

苏州恒盛加气混凝土厂,主要为6米空翻式切割生产线,切割废料采用干式收集人废浆搅拌池。

三、结语

(1)蒸压加气砌块具有节能、利废、环保、隔热、保温、耐火、吸声、造价低等诸多优点,蒸压加气砌块是一种技术性能好、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的新型墙体节能保温材料,也是唯一一种能满足65%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单一墙体材料,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对”推广新型墙材、淘汰粘土类制品”起着举足轻重的轻质隔热的蒸压加气砌块,通过政策法规引导、施工标准的制定和培训,将为蒸压加气砌块产品的应用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

(3)从生产工艺和设备配套来看,国产设备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工艺技术成熟,产品合格率较高。

篇12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绿色建筑与普通建筑一样,都是为人们提供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是,绿色建筑在设计和建设时会更多的考虑到环境因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浪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被提出,被支持,并逐渐成为建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它的兴起,预示着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坚定决心,也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它所带来的广阔前景是显而易见的。

1、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立体化绿化屋顶式花园,而是指在进行基础项目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危害,降低资源消耗,节能环保,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对绿色建筑进行选址和布局时,要尽可能的达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天然能源,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1]。绿色建筑不仅仅与减少能源的消耗有关系,而且与其他很多方面也有重大关系:如淡水消耗、废气排放,减少对汽车的依赖,降低资源浪费等。

2、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优势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过程中,建筑量大,建筑要求高,再加上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多样化,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2.1. 节能潜力方面的潜力巨大

我国既有建筑已经达到了四百多亿平方米,与此同时,每年新增的建筑量在十六亿到二十亿之间。但我国有将近百分之九十五的建筑属于高消耗建筑,在同等的室温条件下,单位面积消耗是那些发达国家的两至三倍。如果我们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加大力度,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2发展绿色建筑的效益高

根据相关调查,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要达到同等的节能效率,建筑方面比工业方面的投入要小。另外,相比欧美国家而言,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所用的成本较低。保护环境应对气候的变化是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宗旨[2]。这样就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3建筑技术的发展日臻成熟

相关的调查数据表明,高能效照明技术实际上是所有国家在进行温室气体方面采取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从节能量这方面来说,全面改进寒冷地区采用的分区供暖形式,实行分户供热的计量方式,在气候温暖的地区提高制冷和通风效能。

2.4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有利于绿色和建筑的推行。

我国的建筑设计与气候息息相关。例如,陕北地区就巧妙的结合黄土的地点建立了窑洞,通风效果好,冬暖夏凉。云南的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地区,气候湿热,且蚊虫芜杂,当地结合这些特点,设计出了竹楼,造型典雅别致,里面清爽舒适。这些地区的差异性造就了建筑的差异性,也出现了多种建筑文化。

3.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

3.1转变建筑设计双方的理念。

很多企业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考虑到的是节减成本,获取最大效益,这种设计理念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因素。随着绿色建筑的理念提出,很多的企业和施工单位也应该转变其价值观和核心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和创新,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吸取国内外优秀的案例,建立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另外,在进行绿色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我国国情,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运用可持续能源,降低污染程度。在保证节能的同时还要从客户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一个舒适健康清雅的生存空间[3]。

3.2加强对于市场施工的监督

施工阶段是将纸质设计生成实物的阶段,也是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阶段。这一阶段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为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必须加强现场监督和指导。一是尽可能的缩小施工场地的占据面积,避免对施工现场造成破坏。二是积极地推行新能源,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较少污染浪费。三是施工单位应严格的按照国家或者是该行业的法律法规进行施工。选择符合标准的材料,严禁偷工减料,以免造成危险。另外,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颗粒,粉尘,噪音对附近居民和过往行人的影响[4]。

3.3积极地采用先进技术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建筑行业科技含量比较低,大多数施工单位都是采用传统的施工方式,不管是在技术设备方面还是施工流程上和世界上先进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我国的企业要想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行业征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完善技术装备,力求在太阳能风能以及建筑的发电系统方面有大突破。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发展绿色建筑也就成为大势所趋。积极推行绿色建筑,不仅可以综合的利用资源,而且为保护全球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5]。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型的,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4、结语

现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如何在加快城市化步伐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预计到的是,在未来的日子里,绿色建筑将成为全世界人类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有效手段。我们应当吸取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髓,并结合当代建筑的要求和特点,不断的更新完善技术设备,实现理想的居住环境。同时,绿色建筑的发展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鼓励和支持,建立一个系统的规范法则,不仅仅为具体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同时也会调动投资者、开发者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在我们国家建立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项意义重大又非常急切的任务。可以说,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出现,不仅仅是建筑行业的变革,更是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它顺应了世界经济方式转变的浪潮。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孙书明,李伟清,马容.浅析我国绿色建筑大发展现状及趋势.山西建筑[J].2010(5).

[2].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建设科技[J].2011(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