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09:20: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高中课程网络教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高中选修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
高中选修课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由天津市教委牵头,市远程教育中心(天津电大)负责建设并维护;市电教馆负责课程资源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参建课程资源的学校按市电教馆的统一要求制作课程资源。目前,平台已从市属5所重点学校拓展到全市60所高中校。作为高中选修课程运行载体的教学平台已成为各种学习活动开展实施的重要保障。
1.平台的选型与功能
(1)平台的技术选型
平台系统采用B/S架构,用户使用IE浏览器就可访问本系统。服务器端采用动态网站技术结合数据库以响应客户端的操作。平台采用C#作为主要的客户端技术,服务端采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了开发和部署比较便利的MS SQL Server2005数据库。在技术选型方面,首先是考虑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前的硬件系统;其次是考虑在适用性和易用性上满足学生、教师和支持服务人员的基本需求;再次是综合考虑了性能、安全性与稳定性、开发难度等多方面的技术问题。系统的后台是系统程序和被程序组织起来的数据库,它的前台是网页界面。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遵循教育原理,以提供教学服务为原则。
(2)平台的主要功能
平台主要功能由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务管理三个子系统实现的,每个子系统又包含多个功能模块,这些模块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平台。
在线教学子系统:是教师登录平台,把经审核通过的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作业和能力测试题通过平台上传到网上。在平台上实现了课程公告、安排教学进度、公布实时或非实时答疑时间、上传作业、下载批改作业、上传成绩、查看学生学习行为等功能。
在线学习子系统:是学生登录平台,可自由选择学习时间,查看教务公告、供选课程、已选课程、收看视频课程、进行下载、上传作业和完成课程测试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平台数据库会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测试成绩等。
教务教学管理子系统:是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分为行为统计管理和教务管理。行为统计是远程教育中对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工作;教务管理是对已有教学数据进行统计并生成各种报表。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充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有利于考察平台应用的实践效果,发现问题与不足。教务管理人员负责建立和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信息,可随时登录平台查询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可通过平台相关教务公告。管理员根据各自的工作分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
2.平台的课程资源
普通高中选修课教学平台现拥有全市优秀教师录制的精品选修课程62门,总课时达1700多节,讲稿资源1500个,试题1.5万道,试卷1300多套,涉及语言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等八个学习领域,包括选修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每一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基本实现了对选修课程的全覆盖。此项目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0年,天津与云南省达成合作协议,将平台和资源一并在该省推广使用;2011年,在新疆和田地区又成功着陆,打造了教育援疆新模式。
课程制作使用天津市电教馆统一派发软件进行;录制方面要求音频清晰,演示清楚;根据教学需要,可安排学生参与录制;视频采用流媒体格式,方便网络传输;课程资源由授课教师自行上传到后台管理平台,经专家组审核通过后。播放采取三分屏方式。
三、对高中选修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再思考
1.以提升学习服务能力加强平台建设
平台的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升是平台建设的先导,建平台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如何为学生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服务,靠的是先进而切实可行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设计、合理的媒体表现形式,有效的优质学习资源和适当的学习活动,一切都要归于建立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平台建设,当以方便学生“学”为主要目标,才能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的“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
2.以引领式教学理念指导平台设计
由于升学的压力,高中生上网学习时间和精力普遍不足,加之自我控制的能力偏差,单纯采用自主学习模式,虽然可节约有限的教师资源,突出个性化的学习,但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引领式教学理念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互性,即教师在平台上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有目标、按计划地完成指定的课程学习,这是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基于引领式教学理念,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小组协作学习方式,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满足学生交往的需求,消除孤独感。
3.以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完善平台功能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而《网络技术应用》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选修模块,以应用网络技术解决问题为主线,按照“分析问题―组建网络―使用网络―开发网站”这一线索呈现学习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熟练使用网络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体验网络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学情分析
1.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与水平存在差异。我校属城乡结合学校,小学、初中信息技术开设情况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刚进入高中就已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并熟练利用计算机上网,另一部分学生由于条件限制还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主要是乡镇学校的学生),对计算机开关机这样的基本操作都存在问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呈现两极分化局面。虽然经过高中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这种差距逐步缩小,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基础较差的部分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已经可以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中的一些常见操作;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查询信息,但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应用。
2.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平衡,缺乏信息意识。《网络技术应用》是一门工具性选修课程,学习《网络技术应用》的目的应该是把网络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高中学习服务,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然而,目前大多数学生对网络技术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计算机及网络应用仅限于某些方面和某几个操作,如很多学生可能是网络游戏高手、聊天高手、论坛版主,但他们对计算机及网络资源的应用更多的是为了娱乐,他们当中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支持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是为了应对“考试”,因为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所以他们必须为了通过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而学,严重的“学”与“用”脱离。这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利用网络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不强,在解决问题时没有一种内在的、自发的信息需求,不能灵活有效地发挥网络技术的工具作用。
二、更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加强自主学习,深挖教材。教师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培养自主终身学习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认真钻研教材,剖析教材,充分理解新课改理念。比如教材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理论知识居多,包括网络概念、网络功能、网络拓扑结构、信息交换技术、网络协议及分层结构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既难理解,又感觉空洞。对于部分教材的处理,老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教学实验,利用学校的资源开展《网络组建与运行》的分组动手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在实践与实验任务中,老师将本章的理论知识糅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只有学生掌握相应理论知识后,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实验。同时在上课前,老师应认真备课,不仅应备教材,而且应该备学生,对学生做出诊断性评价,详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前驱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当堂课程知识的了解情况,以便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做到有的放矢。
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办学条件迥异。虽然新课标出台已经有些年头,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教学设备仍然无法得到满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用到的基础设备无法得到满足。另外,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素养、教学水平各异,这些情况往往就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这些地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还是仅仅依靠传一学,通过课本,或者教师简单的演示,抑或是简单的勾出课本中的重点要点,让学生死记硬背,显然这些情况,对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当不利。高中入学的新生,由于个人信息素养差距大,在信息课程教学中表现各异。另外教师讲授的方法不够优化,专业技能掌握不够全面,这些都是网络课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在。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将计算机知识与技术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是始终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另外也只有不断的研究网络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才能更好的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不脱离实际生活,否则就是游离于网络而大谈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就显得避实就虚。
二、网络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化应用
1.优化网络课程的教学环境
新时代人才需要学会学习和创新,教育肩负着重任。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运用网络课程教学,倡导以“学”为主,其意义不言而喻。因此搭建一个基于局域网的网络课堂学习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充分布局局域网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例如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数据库管理技术模块、人工智能初步模块、网络技术应用模块等。
2.优化网络课程教学的师资配置
学校在选拔教师资源的时候,应当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着力选拔一支个人素养高,专业素质强的师资团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要具有实践性和情境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过程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用学到的信息技术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校要提高各学科教师对局域网环境下网络课程的认识和掌握,让网络课程不再单单是信息技术课程所专用,在各种学科之间穿插相关的网络课程、网络课堂,通过扩充网络课程资源进一步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提升他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启发或点拨下,学生带着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求知愿望,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掌握其自身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目的。学生自主学习通常有“问题解决式”和“任务驱动式”两种:“问题解决式”指学生对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为什么”性质的理论或现实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任务驱动式”是指设定一个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一个和完成该任务有关的“如何”性质的可行方法和途径。两种自主学习的共同特点是:由老师引出问题或指明方向后,主要通过学生个体独立学习或群体之间的互动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或达到任务目标的途径。自主学习在发挥学生个性化才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及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环境下,网上海量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模拟现实的教学场景,实现形象化的教学;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及个性化;网络信息搜索技术使得教学更加开放化和多元化;网络教学资源库的运用使教学趋于集成化和智能化;网络技术及在线学习平台的运用使教学更趋实时化和互动化等。网络自主学习在具有其独特优势的同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存一系列的问题。
(一)网络搜索结果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但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却相对不足
百度等网络搜索工具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轻松获取海量信息。客观地说这些信息里面具有学生需要的内容,但遗憾的是这些有用的、真实的内容会被大量的、无关的信息所淹没。大多数网络搜索平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各种网络用户基于各自的目的在网上多元化的信息。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利用简单的“关键字”搜索很可能找不到令其满意的结果。有调查显示,在学生缺少对搜索引擎工作原理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能合理运用检索技巧或高级检索的学生相对较少。在得不到满意搜索结果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以改变关键词重新搜索或在海量搜索结果中进行逐条甄别筛选的方法来获取其相对满意的信息。这样学生从网上获取信息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网上最真实和准确的信息也往往会被其忽视,甚至获取的只是“次优”的或让人误解的“错误”信息。
(二)数字化网络资源库具有较正式的专业性,但其通用性和普遍性却不高
和百度等通用搜索引擎相比,数字化网络资源库的搜索结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相对较高,但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字化专业化网络资源库来获取资料的学生比例要低得多。以图书馆的学习资料为例,学生更倾向于从传统印刷资料获取信息,而以专业方式检索图书馆电子资源并获取相应资料的学生却很少。
数字化网络资源库的使用往往需要其特有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而言,照搬百度等通用搜索引擎的简单的“关键字”搜索方法显然更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数字化网络资源库由于专业性强,其“关键词”的设置也往往是一些让学生陌生的专业词汇,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来锁定这专业词汇具有较大的难度。
(三)网络及多媒体等视听课件生动形象,但其运用的系统性和广泛性受限
数字化多媒体影音教材、Flas课件、模拟仿真教学材料等,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也可以放在网上供学生下载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对在这些学习资料中体现出来的知识点的印象和感受深该,其学习效果也较好。
但首先这些材料大多需要针对专业的教学场景和任务进行专门的制作和开发,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其次这些课件往往只针对某个专门领域和某个知识点,对一些专业领域的课程教学而言其系统性较差;还有就是这些课件需要一定的网络软件及硬件条件的支持,加上各种设备及软件的兼容性问题,使得其应用的广泛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四)网络教学技术平台实时互动,但在组织管理及系统维护上等存在困难
对一些专业和学校,基于专门网络技术而架设的教学平台,可实现老师在线信息和学生在线学习的同时,由诸多老师和学生共同在线进行“在线答疑”及“在线讨论”等,实现教学的实时和互动。部分学生具有个性化和具体化的现实的问题也较容易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得到很好的解决。
但这种学习方式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具有强烈的参与积极性,这种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来自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效果的乐观预期,而这种乐观预期又来自网络教学平台当时集聚的人气及以往解决各类现实问题的成果等因素。而网络学习平台人气的聚集需要一个合理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同时需要平台较为安全严格的网络系统维护技术。
二、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方法构建
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优势,克服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是当前高职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重要课题。
[作者简介]张云(1977-),男,湖南东安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与动力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谢云峰(1973-),女,河南邓州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程图学及先进制造技术;蔡妍(1978-),女,湖南东安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新世纪“十一五”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高专工程图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B09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85-02
“机械制图”课程是工科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制机械图样的方法。该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技术基础课程。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其他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极大地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一、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是课堂讲授环节以理论讲授为主,辅助以模型、挂图等教学手段,通过理论讲解、现场绘制图样、分析模型和挂图,习题讲解等教学形式开展课程教学工作,在这一环节中,课程教学信息量较大,现场绘制图样、讲解模型和挂图等内容用时较多,教具教法较为单一,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是课后答疑环节以习题讲解分析为主,采取教学班级集中答疑的方式进行,答疑时间和场地相对固定,在这一环节中,以个体辅导为主要的方式,因此,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不高。
三是课程考核环节以卷面笔试考核为主,机械制造类专业辅以制图课程设计,作为考核的方式之一。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全面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总之,传统教学模式的讲解过程循序渐进,知识点的联系紧密,信息量大,信息密度分布较合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随着信息的不断增加,在有限的课时内,传统教学模式对于知识点的讲解出现了不够全面、点到即止甚至不讲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和理解。在习题讲解环节,受众面较窄,只能部分学生受益。在课程考核环节,学生的复习时间不够,复习手段单一,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二、网络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运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另外,学生个人拥有计算机的情况较多,且多愿意以网络作为平台,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充分运用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师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网络技术在课程准备过程中的运用
传统的课程准备工作,教师只能以教材为主,以教学辅助参考资料等为辅,在充分研习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开展课程准备工作。而运用网络技术,可获取更多的优质的教学教辅资源,有利于教师在课程准备过程中紧跟课程发展的趋势,及时更新、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开展课程准备工作,对于任课教师之间可及时互通有无,共享资源,极大地提升课程准备的质量。
(二)发挥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组织进行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共享优势,在教学网站上调用相关教学资源和信息。
1.在教学中,运用Solidworks和UG三维等应用软件进行模型的展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三维设计软件,绘制课程中相贯线、截交线的形成,绘制典型的组合体模型的立体图和各面视图,并将其进行旋转展示,向学生展示,从而提高学生对物体的空间想象力和领悟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实施课堂教学,利用PPT、视频等相关教学软件技术,突出绘图、看图、读图的学习理解过程,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利用网络技术实施课程辅导答疑
在课程辅导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课程教学网站,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软件包,在教学网站上公布网络课件教学软件包,便于学生通过网络开展课前预习、习题练习、课后复习等学习活动。另外,还可改变传统的网络信息的模式,运用辅导博客、留言板、在线QQ咨询等师生互动方式开展课程辅导和答疑。
1.在线QQ辅导答疑。建立相应的学习QQ群,师生通过QQ群,开展答疑解惑、习题分析、学习交流等一对多的教与学的交流活动。
2.在线留言板辅导答疑。利用主流网站平台的留言板功能,建立学习问题和学习方法深入一对一交流,并将交流过程长期保存下来,形成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积累库。
3.教师博客辅导答疑。通过博客的形式,将课程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习题及解答、教学辅助参考资料等有关信息向学生公布。同时,学生可通过留言等方式提出疑问,教师也可通过留言等方式回答疑问。
三、结合实际情况,建设适合高职院校的“机械制图”课程网络课件
对于制图多媒体课件的建设和应用情况,国内各高等院校几乎都有该课程建设的各种类型的课件。其中早期做得比较好的大部分是重点大学本科院校,例如,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图教研室的“现代机械制图多媒体CAI”课件,获得2002年的全国课件大赛二等奖;其他做得比较好的或获国家级奖项的还有武汉船舶学院的“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等。国内很多高职院校也做了适应自己学校的课件,近年来做得比较好的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学院等。
总体来说,国内大部分院校的制作都是比较简单的PPT形式,还有一部分是以“精品课”的形式出现,少部分属于网络课件性质。其中大连理工大学的即是以网络课件形式出现,其形式和内容在近十年过去后仍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以至于后来的很多院校都是以它的形式为基础进行组织或编辑和自己学校相适宜的各种课件。
根据课题项目的实施计划,本课题组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课件制作的优势,建设具有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实践为目的,工学结合为导向”特色、符合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实际情况的网络课件,将使得制图课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得以进一步优化。网络课件的组成内容,如右表。
四、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网络教育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该技术的同时,除了注意到其优势的一面外,还应注意其相应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达到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是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教学手段,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新的信息量的控制要合理,不能太过。否则,由于网络课件和教学过程类似放电影的过程,所以容易导致学生在还没有消化的情况下就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会使学生因吃力而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二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很好地使学生进行网络化、自主化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虚拟的教学模型,使教学内容更加翔实,增加教学信息的存储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下辛苦准备和制作的大量课件素材,由于高职学生的散漫的学习习惯,而不能做到自觉去学习和利用,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一定的任务,并在下一次课上进行抽查。这样,能达到物有所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机械制图》课程网络课件的组成内容表
三是在教材编撰、教案整理等方面突破传统的纸张文本的限制,带来全新的诸如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课件中的音频、视频等的效果需要控制适当,否则时间久了会造成“噪音”,甚至会使学生认为课堂就是“看电视”。特别是制图课,需要加入与课程相关的工程实际的视频、图片等,让同学们一边用眼看,一边用脑思考。
五、结束语
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逐步实现网络学习、随时随地的学习,打破学习的断续性,实现知识点学习的连续性;大幅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将会发挥极大促进作用。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各项改革创新提供更为广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周红.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
[2]付淼鑫.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3).
相对于以往的教育模式而言,我国新一轮的课改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欲以摆脱以往的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探讨共同进步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研究人员结合了当下的社会发展形势,以及对目前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现实教学存在问题和困境的分析,尝试着结合网络教学手段来构建最适应时展的网络化教学新模式,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缩小现实实验教学效果与新课程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全面提高新课程改革实施效率,以期达到预期的理想的效果。
一、建立网络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1.优化以及普及教学资源
众所周知,教材的改革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修订完毕的,尤其是这次新课改的施行,更是跟以往教学改革有着本质的区别,毕竟,以往的教学改革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优化教学教材以及教学资料,但是在本质上却没有着太大的区别,而这次的课改是真正的改头换面,彻彻底底的大改革了,这一次的教学改革,不仅重新制定了高中化学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目标,还完完全全的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管是老师亦或者是学生,所订购的学习资源都与学习的体系以及教学的思路不相符,再加上教师和学生一时间也不能快速的适应新式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会出现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的尴尬情况。而要是建立起了网络化教学模式,就会避免这样的问题的出现,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教师可以直接与学生共享最新式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样,就可以同时使学生和老师快速的适应新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快速的提高学习效率。
2.提高教学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
当前,对于网络来说,相对于年长的教师,年轻的教师接触的比较多一些,能够懂得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可是,即使是这样,由于网络教学模式没有正式的开始普及,在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年长的教师不懂得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这样,在新课标的教育模式之下,会严重的限制教学的效率。而要是建立起网络教学模式,就会有效的提高所有的教师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快速的从网络中获取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还可以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年长的教师可以从年轻的教师哪里吸取更为新颖的教学方法,而年轻的教师,也可以从年长的教师那里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样,教师与教师之间就可以形成一个最为全面也最为快捷的资源网络,就可以大大的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3.为学生提供一种新颖的学习模式
新课改是施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给学生减轻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们能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讨学习,以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这一点,以往的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所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新颖的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网络教室模式,就是这样一种能够同时达到多种目的的教学模式,首先,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学生,更是对于网络充满了好奇甚至是痴迷,如果让学生通过网络来进行学习,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网络,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天赋能力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重点,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因为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而导致的厌学的现象的出现。另外,学生也可以在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利用空余时间,自主到网络学习资源平台上面,下载一些能够完成的资料,学生完成常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对所学知识进行补充。这样我们想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新颖的模式。
4.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平台
网络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到所有的在网络上的师生,也就是说,网络教学模式,可以给广大的师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可以自由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通过交流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答案。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增进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跟学生之间的交流,明白学生们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以及最主要的疑问点,然后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而学生,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也可以通过跟教师之间的交流,全方面的解决自己的疑问,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可以说,拥有了这个可以自由交流的平台,直接拉近了所有的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优化了所有的学习资源,解决了所有的疑点难点,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的具体模式建立
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实验,甚至可以说,实验,就是化学的基础,而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之下,又该怎么让学生能够自我实践进行化学实验学习化学呢?
1.网络模拟实验
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高科技的网络教学模式拥有着一项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匹敌的优势,那就是模拟。通过特殊软件或者是的特制的编程设定,网络就可以模拟出任何你想要的东西,而这里面,就包括化学实验,也就说,通过网络化教学,学生就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模拟的化学实验,得到跟现实一样的效果,由此可见,网络化教学对于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跟真正的实验一样,在进行网络模拟实验之前,学生也需要对于学习的内容进行提前的预习,对于自己所要模拟的实验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这个预习,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之下,又拥有着一定的优势,首先,学生可以先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预习,然后,基于教材的知识的理解之上,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相关的资源,进一步加深了解,甚至,为了确保在模拟实验的时候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理解所学知识,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视频或者是其他资料来先一步了解一下实验,对于实验的每一步都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之后,再在自己的理解之上进行实验,加深印象也增强理解能力。在模拟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指示来提醒学生,比如,当学生按照实验步骤正确操作时,提示学生操作正确。而当学生操作错误时,则提示实验错误,同时演示错误操作所带来的后果以及危险性,使学生加深印象。
2.实施真实实验
模拟的实验虽然真实,但是毕竟不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的贴切,所以,在模拟的实验进行完事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进一步的学习来制定自己的真实实验方案并递交给老师审批,如果实验方案通过,学生就可以进行真实的实验,在实验室的过程中,学生还要详细的记录自己实验的每一步,然后再拿自己的实验数据跟模拟的实验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更深层次的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还要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以及疑问。然后,在真实实验之后,学生再将自己的实验数据以及心得和疑问上传到网络平台,通过网络与其他的学生交流经验、讨论疑问,最后,在学生们做出总结之后,教师再参与进来给予适当的指导,给学生们最权威的解释,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为了新课改的有效普及,从现在起,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开始深入的接触网络化教学,尤其是化学实验课程,更是应该将网络化教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塑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强.高校化学实验课程“网络化教学辅助设计系统”的建构与探讨[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9)
[2]王盛.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资源网络化研究.社会科学,2012(3)
[3]魏明.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教学.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5)
一、博客在网络营销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展示个人才华。个人博客的经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坚持用文字的方式将生活中平常事、学习收获、社团工作等在博客上,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写作能力,也直接展示了个人才华。
第二,有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笔者在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时,第一次课就布置一个教学任务,集中在一个平台开设并经营个人博客,将网络营销作业、学习收获、课后感等内容通过博客展示。每个同学可以就某个专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允许其他同学进行评论。此外,通过教师的博客,学生可以进入同专业其他年级学生的博客,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给低年级的学生在专业上提出一些良好的建议和指导,有助于各届学生互相交流。
第三,有助于师生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博客布置作业、解答疑问、分析案例等,同时教师又可以进入学生的博客检查作业,快速了解学生学习收获,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授课重难点和更改教学计划,与学生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流。
第四,有助于学生与外界交流。在网络营销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实践性,教师可将知名网络营销网站、知名网络营销专家博客链接到博客,并引导学生与社会人士交流,主动学习网络营销专业人士如何进行实践,有效延伸课堂,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第五,有助于教师搜集信息并展示教学资料。网络营销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就是案例分析,而在讲授的过程中,案例往往很长,无法很好地展示给学生。博客能够为教师快速搜集第一手教学资料,并完整展示出来。
二、网络营销教学中如何应用好博客
第一,选择博客平台。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开设博客:一是自建博客网站,自建博客网站需要购买域名和服务器、建立网站,要求比较高的专业知识,对新手来说比较繁琐。二是在知名网站开设个人博客,只需要注册一个账户即可,免费且简单。目前主要有阿里巴巴、百度、新浪、搜狐、网易等,每个平台都有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在这些平台开设博客并应用于教学,效果都不错。三是在一些专业性的网站进行博客教学,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如由冯英健老师创立的网络营销教学网站(省略/)。后两种平台比较适合高职院校网络营销教学。
第二,设置博客内容。选择好一个适合自己的博客平台后,如何设置博客内容就十分关键。既然是教学博客,首先应该体现出该课程的专业性,在板块上可以设置以下内容:心情随笔板块:将每次授课感受简洁表现,让学生们也了解教师每次上课的感受,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日志板块:根据网络营销课程的内容来划分;浏览量板块:用于衡量学生经营博客的努力程度,在网络营销课程中,如何提高网页流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博客浏览量的多少作为检验博客经营好坏的因素之一;友情链接板块:可以将知名网络营销专家博客、优秀电子商务专业网站、实用性网络营销工具地址、优秀网店等链接起来,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渠道;联系方式板块:可以将教师的网络联系方式公布,方便学生通过网络与教师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网店宝贝展示板块: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置,网店宝贝展示也是教师个人对自己网店宝贝的一个有效博客营销,为学生做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评论板块:主要用于学生对日志内容进行留言,有助于师生就某一个专业问题进行讨论,加强相互交流;疑难解答板块:主要用于学生对老师提出专业问题,教师通过该板块进行回复,有效解决师生之间无法良好的面对面沟通。
三、网络营销课程中应用博客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存在问题
在学生层面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上网习惯不够好,真正用于专业学习时间甚少,更不用谈经营博客,主动学习能力较差。二是只是记录日常生活流水账,专业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将网络营销技能应用到博客中。三是无法坚持更新维护和管理博客。四是为了获得教师好评,采取非正常手段提高博客访问量,而博客内容并无更新与活力。
在教师层面,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因日常工作繁忙,博客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及时回复学生提出的疑问,学生提问与教师回复的时间差等问题。
(二)应对措施
首先,教师要经常更新管理自己的博客,设置丰富的内容,为自己的博客注入活力,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经常访问教师博客,吸收课堂以外的专业知识,为学生带好模范作用。这样学生也会自觉管理维护自己的博客。
其次,教师要定期检查监督并引导学生更新维护博客,并制定相应考核标准,将博客纳入期末考核,笔者在教学中主要将博客访问量、专业知识每日收获、网络营销作业、网络营销技能应用作为考核要素。不能只关注博客访问量,专业知识每日收获可分为网络转载和自己杜撰,要求自己发表的帖子多于网络转载,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1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55-02
高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高职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的院校,所以项目教学法是完全适用于这门课程的,让学生不仅仅能过全方面地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充分的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知识点广泛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当今的计算机专业是热门专业,所以要不断地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性,让这门课程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制定完整、正确的教学体系。
1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当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在这门课程中,大部分侧重于对理论方面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实践方面的教学,并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起着讲解知识的角色,而不能和学生有良好的沟通,教学内容也比较传统,理论知识占据了大部分,与实际工作方面的实训有所脱节,这从而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学习的积极性,领悟能力低,对课程内容不能够完全很好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机专业更加深入的学习不能奠定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学生对待这门课程没有创新力,动手能力差,不能成为技能型人才,所以一定要在高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这样才能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项目教学法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完整的项目设定,在课堂中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项目教学法能够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去,这种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师的带领下,把一个完整的项目分解成小项目,然后让学生独自完成项目的分析和设计,包括最后的实施和最后的评价。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最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和了解教学内容。项目教学法有着很多方面的优势,包括项目内容的完整性,在教学中可以与实际的商业活动有必要的联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独立思考、设计的学习行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具有综合性的特性,可以和其他很多学科相互结合学习,这也大大地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应用方法
3.1 要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性质的教学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加注重理论方面的教学,忽略实践方面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项目教学法可以改变只是依靠想象力来理解理论知识,而是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这样能够起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项目教学法能够把工作目标从简单到复杂过度,遵循单一到综合的教学模式,从原来的注重理论向注重实践方面过渡,把这门课程作为走向社会的一项技能。
3.2 注重任务为载体,项目是驱动的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不只是遵循教师传递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探索和实践中寻找教学理论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要把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块分解为许多个小模块,并且要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能够通过因特网来掌握各项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学会利用情境来进行授课,在课堂中适当的提出问题以此来引起学生根深一层次的思考与讨论。
3.3 选取适当的项目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包括确定项目、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和成果展示和评估、归档等,其中必须选择合适、恰当的教学项目,选取项目的时候要以教学内容为根据,抽选接近社会工作的现实材料,但是其中也要包含重要的教学知识点,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能自己发现身边实际的素材,这样更有益于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教师要对学生所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学生能对自己钻研的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4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选择实用的教材,在项目中要把整个教学内容全部概括在里面,但是分类要清楚,采用项目教学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教材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师要依据教学方法选择相应的教材载体。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素养都不一样,所以要采取分组的措施,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来划分小组,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相应的分工,既能做到独立思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一般知识难度比较大的项目教材内容要选择小组形式来完成任务。项目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老师的教导要有一定的限度,学生要有问题不能解决,老师要采取引导性的指导措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教学中最后的总结也要让学生能够从中总结到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最佳思考方法,能够清晰的总结技巧。
5 结束语
高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能够充分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上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一门实用性特别强的学科,所以在项目教学法中要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人才市场竞争能力,这样学生的就业前景才更加广阔,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总之,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有很多的优势,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学普, 邵长文.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 教育与职业, 2013(24).
[2] 徐霞.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及其应用[J]. 电子制作, 2015(8): 129-129.
[3] 文益民, 谭爱平.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0(3).
[作者简介]刘学普(1978- ),男,河北廊坊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讲师、网络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工程、网络应用;邵长文(1979- ),男,河北廊坊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教、网络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网络工程、网络安全。(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51-02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岗位操作技能。“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涵盖范围广,内容复杂,既有较深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依靠单纯的课堂讲授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是探索专业教学改革方向的一项重要实践。
二、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背景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多采用侧重理论学习的学科导向的传统教学方法。主要表现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始终扮演着传授知识的重要角色,缺乏师生互动;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实验实训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学缺乏“工作导向”,不注重“职业”与“技术”的结合,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这些都不适合高职学生基础薄弱、领悟能力低但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从而导致他们学完这门课程后对计算机网络还是很模糊,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将来就业岗位的需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成效。
三、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包括项目需求分析、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工作计划的制订、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项目教学能有效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和贴近度,整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使得教学过程更容易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特征:(1)项目的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2)项目应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相联系,体现了校企结合的思路;(3)项目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联系起来;(4)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5)项目完成后有具体的成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6)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其他学科有效结合,具有一定的难度;(7)项目内容中含有学生从来未遇到的问题,但通过分析和努力又可以得到解决;(8)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可以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
四、项目教学法的项目设计
项目的设计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认知学习规律,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对应于一个大项目,即“企业网的组建与管理”,称一级项目。然后将一级项目分解成6个二级项目,再分解成若干三级项目,如表所示。
五、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对自身行为的信息实现自我反馈,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负责教学的整体设计、组织和指导,并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如图所示。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项目组”,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与实践。首先确定最高责任者,即主讲教师。其次确定各项目组的组长,要求具有协调沟通能力。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负责制定本组的项目工作计划、分配任务、监督实施项目等工作。最后确定各项目组的成员,如布线员、网络设备调试员等,每小组 5~6人。成员合理搭配、能力强弱互补组合,项目任务落实到每位成员。下面以“小型办公室对等网络组建”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项目提出。项目由教师提出。在这一环节教师扮演“客户”角色,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项目全面掌握“客户”的需求。在本例中,“客户” 的公司规模小,只有10多台计算机,对网络性能要求不高,只是办公自动化的需要,包括资源共享和文件的传递及打印。项目组组长根据需求,了解办公室的分布、计算机的位置、对办公自动化的要求等,制定“需求分析报告”。
2.项目分析。在项目分析之前,教师就项目所需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讲解,为学生进行项目分析打下基础。项目所需知识点从项目中来,打破传统知识体系,做到“需要什么讲什么”。本例中需要的知识点主要有:网络拓扑结构、IEEE 802.x体系模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交换机、打印机共享等。然后项目组成员根据需求分析报告,按事先分工,查阅对等网络相关工程资料,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设备选型、制订对等网络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测试。测试通过后由组长统一意见,制订“项目工作计划”。
3.制订工作计划。项目组组长根据本组的设计方案制订“项目工作计划”,包括实训目标、项目设备及耗材、网络拓扑图、项目实施步骤及要求等。然后将制订好的工作计划交由教师进行审查,如不合格,重新讨论制订,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4.项目实施。项目组长负责分配任务、监督实施项目。项目组成员根据各自分工,按照制订好的工作计划,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并提供明确的“项目实施记录”。本例中,项目实施的步骤为:a.布线(包括双绞线的制作);b.硬件连接(包括机柜的摆放、网卡的安装、计算机与交换机的连接、打印机的连接);c.TCP/IP协议配置与连通性测试;d.设置计算机名和工作组名;e.设置文件共享;f.设置打印机共享;g.使用共享文件夹;h.使用共享打印机。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成员之间不但要完成各自的分工,还应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对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项目实施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辅导、帮助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学生在最终成功地完成项目后,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能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5.项目评价。项目评价是整个项目教学的重要环节,对项目的评价一般有三种形式:项目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
各项目组在完成“小型办公室对等网络组建”后,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从机柜、布线、水晶头制作、网卡安装、打印机安装等阶段进行项目组自评和组间互评。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取长补短,拓展思路。
教师评价要贯穿于项目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在该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及成果等进行评价,同时结合项目要求,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衡量,最终给出详细项目评价意见和分数。最后项目组组长根据项目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填写“项目评价表”,并对本组的完成项目的情况做最终总结,找出不足并形成“项目总结报告”。
六、项目教学法在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应注意下面一些问题:(1)教师必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不但具备本学科相关理论知识,较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还要具备项目经理意识,能够进行项目规划、项目管理和项目评价。(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恰到好处。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学生要充分参与讨论和设计,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启发诱导而不是代替执行。(3)项目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设计的项目要与时俱进,拟解决的问题要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时要结合岗位能力需求,并整合教材内容。(4)项目实施是动态过程,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并对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掌握实训内容与时间关系;认真检查每个环节的执行情况(包括检查“需求分析报告”“项目工作计划”“项目实施记录”“项目评价表”“项目总结报告”等文件),确保项目实施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教学实践证明,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够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及创造性,锻炼他们自我监管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适应岗位的能力和参与社会人才市场竞争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褚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黄林国.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155-02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国外的职业教育中被广泛应用,近些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也将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它以“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为理论基础,把多种教育方法如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综合起来。它“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以致用”。该模式就是教师提出项目任务,学生按照任务来设计、开发、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任务的完成,体会成功的自豪感。本文以贵港职业学院为例,对项目式教学模式在高职网络信息采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项目式教学模式在高职网络信息采编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网络信息采编是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该课程的综合实训环节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将开发一个小型网站作为项目,教师给出项目要求,学生随机分组组成团队参与项目。通过参与项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完成网站栏目策划,采集、编辑、整合信息内容,设计与制作网页的过程中,学习网络编辑工作的基本原理、特点、功能、业务流程及技能等,了解网络编辑工作的一般规律,掌握网络信息编辑的综合技能。
网络信息采编课程前面的章节都是对网络编辑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对网络编辑职业道德、网络原创和网络专题的制作等基本技能和理论的学习。到了综合实训环节,就到了把上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阶段。该课程以开发一个小型网站为项目。项目基本模式如图1所示。
(一)布置项目。在项目式教学模式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学生水平、支持项目顺利实施的条件等,然后导入项目内容,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所要完成的任务,使学生对项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在项目具体开发过程中系统把握项目、理解具体模块打下基础,同时,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要完成本次项目需要做的具体工作,和要达到的某种职业能力水平,为完成本次项目设计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本例中,教师首先明确了“小型网站的开发”是项目目标,整个网站的开发通过小组团队完成,但是每个小组成员要负责一个栏目,每个栏目都涉及网络版面的设计、网络稿件的撰写等技能,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要掌握网络编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项目。
(二)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分组。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分析,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将这一项目科学合理地分解步骤和分解模块(子项目),分析各个子项目之间的逻辑结构,以及内在与外在的关系,然后对人员进行合理分组,在每一个小组中注意搭配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工作能力的学生,尽量做到优势互补。二是提出任务。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项目的兴趣。在本例中,教师在多媒体教室用投影仪放映了三个优秀的小型网站,然后以这三个小型网站为例,分析建立小型网站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构建小型网站需要的元素。三是学生分工。教师应分好工,明确每个学生的工作任务。但也应该注意到,分工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小组成员之间、组与组之间都要协作完成。在本案例中,小组长起到组织领导的作用,小组长就像一个项目经理,带领着组员去完成项目,组员之间也互相帮助,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体会到职业情境与工作氛围。
(三)任务分析与计划制订。在任务分析阶段,学生先进行组内讨论,明确本组的任务,分析任务和预计完成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制订出详细的任务计划,这些计划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之一。在本案例中,在项目开始之初,每个小组都要提交网站策划方案,包括网站层次结构及规模、人员分工、进度安排等,然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选择最优的策划方案,选定方案后,组内成员每个人至少要负责制作一个栏目。
(四)小组协作与完成任务。在教师的协助指导下,团队成员开始工作。根据原定计划和任务分工情况,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应该有阶段性成果。对于这些阶段性成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通信工具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交流既包括组内的交流也包括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在不断的交流讨论中,进一步完善阶段的学习成果,从而为圆满完成任务提供保障。
(五)成果展示与评价交流。完成项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相关的知识技能进行复习和归纳。可以让学生用电子演示文稿在全体成员面前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通过教师评价,在组与组之间和组内成员之间开展教学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向教师发问,学生向学生质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能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作总结性评价,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在该案例中,在成果展示这一环节,小组长负责陈述项目完成的总体情况,组员阐述自己独立完成的部分,然后,教师给小组打出基础分,学生之间互评项目作品,给出每个组员的组内附加分;每个学生自评项目作品,给出自评分,三个分数按一定的比例相加就是每个学生的成绩。
二、高职网络信息采编课程应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项目式教学模式在贵港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网络信息采编课程教学中已经实行了5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调查,95%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完成项目加深了对课程系统知识的理解,通过项目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评价、反馈、倾听、激励以及互为师生、优势互补等合作形式,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经近5年的实践,笔者认为要更好地发挥项目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题问题。项目式教学模式主要以项目为依托,对所学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反过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项目的选择和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本案例中,网络信息采编课程的目标就是掌握网络编辑的基本知识,包括稿件撰写、专题策划、网页设计等内容,选择开发小型网站这一项目完全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是分组问题。小组长是项目的负责人,也是联系组员和教师的桥梁和纽带,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和业务能力对项目的完成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一定要选择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小组长。同时,为了防止有的小组成员出现偷懒、坐享其成等情况,各小组成员也要承担某一个角色,这种方式有利于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体会职业情境与工作氛围。
三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项目式教学涉及的内容很广,对教师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极高的要求,教师要有超过“一桶水”的水平。项目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应努力使师生之间双向互动联系更加紧密。
四是项目结果的评价。项目结果的评价是实施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是对学生的最终成果的一个肯定。要让学生看到所取得的成就,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证明其实践所取得的成就。就本案例来说,教师以小组为单位,把各个小组完成的项目挂到校园网上,允许所有人参与评价,也允许学生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后期的修改。项目结果的评价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但要对课程今后的教学起到借鉴作用,还要对学生有吸引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五是课程的评估。除了传统的对理论知识进行评估之外,还要对实施项目这个部分进行评估,这部分所占的分数应该足够大,以使学生重视项目。此外,不能只注重项目实施的结果,也必须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项目评估,评估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态度,这样可避免一些学生存在抄袭现象。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是课程的考核方式。贵港职业学院之前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是:课程成绩=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平时成绩衡量的依据主要是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和出勤情况等,期末成绩就是期末考试成绩。应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后,课程成绩的计算应相应地发生变化:第一,要注重过程的考核,不能单单看项目的最终完成情况,还应该看各个成员完成项目的态度,是否有成员存在偷懒、坐享其成的行为。第二,要改变期末考试“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行为,除考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要对实施项目这一部分进行考核,这一部分所占的分数比例不应低于理论知识的部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重视项目。只有进行全面的考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项目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主性。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将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31-02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这是德国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Felix Christian Klein)的一段名言。张恭庆院士在他的数学与国家实力一文中提到:数学既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的体操”,更是现性文化的核心。身为一位数学知识的学习者,深知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及数学文化的深远影响;但做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却很难有此感受。
高职院校的生源本就有着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近年来又增添了自主招生的指标,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甚至停留在小学阶段。这给高职数学教师教学带来很大的困惑,同时也说明了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且是年年得改。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已经过去5年了,5年里有关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与论文有很多。但高职针对经管专业的学生的经济应用数学课程方面的相关文章不多。近两年一直都在致力于信息化与高职数学教学相融合的应用研究。该文以微积分基本定理这一小节内容来谈谈对网络环境下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点思考。
传统的教学设计思路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有着如下几种教学设计。
第一类(学生基础相对较好,课堂纪律较好,听课率相对较高的专业班级):复习定积分的定义、性质;介绍变上限积分及其导数;给出微积分基本定理,进而利用变上限积分函数及其导数证明定理;例题讲解;学生练习;小结;布置作业。这类教学设计中有较抽象的概念的定义及证明,同时,将前面学习的导数的定义,微分的定义,定积分的定义等都联系起来了。知识点讲解完整。但这样的课堂缺乏新颖,枯燥。
第二类(学生基础较弱,课堂纪律较好):复习不定积分的定义;复习定积分的定义、性质;直接讲解微积分基本公式,分析其形式上与不定积分的关系;例题讲解;学生练习;小结;布置作业。这类教学设计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一特点,课堂上弱化了对抽象概念的讲解。直接讲解计算公式。前期积分基本公式,学生已经有一定学习基础,在微积分基本公式的理解与应用过程中较熟练,照着例题,公式,大多简单的练习题能够独立完成。但题目做多了,这样的课堂显得缺乏点生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仅需一只粉笔、一本教材、一个教案即可;这在10几年前的课堂上,还会大部分学生认真的听老师讲解。可随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的缺失,这样的课堂学生早已厌烦。低头族无处不在。随着信息化相关概念的提出,多媒体投影逐渐进入课堂,每个教室有了多媒体设备,教学PPT逐渐流行开来。可现在在我们数学课堂应用的PPT大多就是教材的电子档形式,课堂上应用,仅仅可以发挥的功能就是使老师减少了黑板板书。微积分基本定理的教学PPT中就是一个定理,几个例题及解答,练习题。而且播放下一张,前一张的内容就过去了,学生印象不深。所以PPT结合传统板书教学在现在的数学课堂中是经常应用到的教学手段。
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专业,作者在微积分基本定理的教学设计中做了如下设想。
(1)复习巩固原函数的概念。设计这样的两个问题:问题1,已知,求?则有。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导数计算式。问题2,设计等式,提问学生括号中的函数是什么?对照问题1学生能迅速给出正确答案。小结即称为的一原函数(选择学生最熟悉的函数式,浅显易懂,并将互逆的思想进一步贯彻到学习中,达到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目的,效果较好)。
(2)复习定积分的定义。一句话概况其特点即积分和的极限(定积分的定义本身较抽象,在新课讲解时借助PPT动画演示,利用微元法对定义都做了详细讲解,但过程是繁琐的,学生根本记不住,言简意赅的概况定义的特征,解决了这一问题,效果较好)。
(3)借助PPT,给学生介绍两个伟大人物。牛顿(艾萨克・牛顿)、莱布尼兹(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有人认为,莱布尼茨最大的贡献不是发明微积分,而是发明了微积分中使用的数学符号。
这两段话一出,极大的引起的学生的兴趣,注意力瞬间集中到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上了,一个简单的公式原来倾注着这么多数学家的心血。数学也是有故事的。这是很多学生学过这一知识点后的感触。可见适时在课堂教学中融汇数学文化的介绍,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素养。
(4)介绍新知识点,微积分基本定理即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设连续函数在区间[a,b]上的一个原函数为,则。分析公式的左边为定积分式,公式的右边却是被积函数的原函数在上限点的值与下限点的值的差。一个等式将毫不相关的两个概念联系了起来,而且计算式子非常简单,容易记,计算方便。要计算定积分,只需求出被积函数的一个原函数,然后再求出即可。
(5)例题讲解。例题设计分3组:第一组例题被积函数分别为、、、、。这组被积函数的原函数都是直接根据积分公式就能出结果的,然后只要带入上、下限值计算即可。学生计算基本没问题。第二组例题被积函数、、、、。这组被积函数需要用到一点积分方法上的技巧,首先启发学生思考、提示学生可以在不定积分积分法中去寻找思路,引导学生,师生共同完成例题解答。这样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完成题目的解答过程。达到训练其思维的目的。第三组例题的被积函数分别为、、。这组被积函数用我们的积分法原函数都是很难求出来的。这里我们便借助计算软件MATLAB,只要正确输入被积函数式,定积分命令,然后回车即可。方便、简洁、准确、计算速度快。课堂学习气氛很快被调到了起来。
(6)学生练习。在学生练习这个环节,都是将练习题写在黑板上,并叫学生上台自主解答,并将每次答题的结果记入平时成绩。
(7)课堂小结。课堂最后将该次课的知识点给学生再简单串一下,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该次课教学设计中用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是两处,一处是两个历史人物的介绍,一处是例题讲解中借助教学软件MATLAB。不多,却是恰到好处。其它的例题讲解都是在黑板上详细板书,作为学生练习与作业的参照。
关键词: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学;高职
Key words: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project-based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1-0163-02
0 引言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正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巨大的便利。作为计算机网络的指挥者和监控者,网络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地位更得到了体现,因此,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是网络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介绍Windows Server 2008网络操作系统的管理,常见服务器的配置、维护和管理,能利用网络互联设备组建和管理中小型局域网的方法。教学目的则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配置相应的网络服务,组建公司的局域网络,并且能够维护和管理网络,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管理人员。
1 项目教学概述
项目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引入若干个项目案例,按照实际的方法与步骤展开教学并研究筛选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动手实践体验、思考内化吸收、综合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学习。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和课程整合实施的过程。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真真切切把课程引向了“综合实践”,步入“教学做考合一”的理想境地。项目教学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应用的培养。
2 《网络操作系统》项目教学
在《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网络操作系统》中所有的知识目标、素材目标和能力目标分解到各个教学项目中,使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相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按5-6人为一组,指定项目组长,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相互讨论,共同完成项目的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教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项目完成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提示,必要时可适当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能力知识、培养素质的基础上,得到全方位的体验。
3 具体实施
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教学过程中,依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结合行业特点,应遵循局域网的组建流程来设计具体项目。将整个课程教学分成三个大项目,然后将三个大项目又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如图1所示。下面就按照“子项目3:域的创建及管理”来举例说明其实施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步骤1:项目导入。
在这个阶段,首先由指导教师布置具体任务,提出问题;然后由各小组成员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为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做好准备。
步骤2:项目知识准备。
在这个阶段中,对项目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做基本介绍,加深学生的了解。
步骤3:域的安装。
在这个阶段,首先提出域的安装条件,然后指导学生完成域控制器的安装,并对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步骤4:域的加入。
首先提出计算机加入域的必要条件,然后指导学生完成加入域。
步骤5:创建域用户账户。
首先对用户账户进行介绍,然后指导学生完成域用户账户的创建,再介绍域用户账户的管理方法。
步骤6:创建域组账户。
首先主要介绍域组的分类,然后指导学生创建域组账户。
步骤7:创建组织单元。
首先介绍组织单元的相关知识,然后指导学生完成组织单元的创建,并完成组织单元的管理。
步骤8:组策略的创建及管理。
首先介绍组策略的相关知识及创建工具,然后指导学生完成组策略的创建。
步骤9:组策略的应用。
指导学生完成组策略的应用。
步骤10:课堂小结。
首先通过小组自评、组员互评和教师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然后给出学生完成项目的总成绩,最后对本项目的学习情况进行归纳,为后期项目的执行打下基础。
整个项目的实施流程,严格按照项目教学法的六个步骤执行。学生在“步骤1”的执行过程中,应当完成项目的“资讯”阶段;项目的“计划”和“决策”两个阶段则在“步骤2”的执行过程中完成;在“步骤3~9”中学生必须完成项目的“实施”阶段;而学生在完成“步骤10”的过程同时,实际上就完成了项目的“检查”和“评价”两个阶段。
4 心得体会
4.1 项目课程教材的选取
项目课程教材应不同于传统的课程教材,教材的体系结构应该能够充分体现项目教学的特点,这对课程教学的质量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网络操作系统》这门课程,教材的内容应该围绕某企业网络的组建和管理来展开,将企业网络的实际应用融入到整个教学的项目中,并且能够将项目按照具体的任务细分成若干个子项目来实现。
4.2 项目课程环境的搭建
虽说网络操作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但是也离不开硬件系统的支持。所以在搭建课程教学的环境的同时应该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即物理机+虚拟机的环境。例如,我们在进行“子项目5: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几台计算机(物理机),由一台计算机担任DHCP服务器,其他几台计算机担任客户机的方式来完成该项目的实验;又如,我们在进行“子项目10:存储安全设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在虚拟机(VM)中添加虚拟硬盘的方式来完成“数据的备份与还原”的实验。
4.3 项目教学的执行
项目教学的六个步骤是相辅相承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按其进行项目化教学,不仅可以完整体现真实的工作过程,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完整思维。在“资讯”阶段,应当注意知识和信息的总量不宜过大;在“计划”阶段,因为是制订任务的初步方案,所以应当注意小组成员的参与性(初步方案是大家集思广益的结果);在“决策”阶段,因为是制订任务的最终方案,故而应当注重计划的可执行性;在“实施”阶段,应当注意学生职业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检查”阶段,应该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各个步骤中,应当注重学生各个阶段完成的进度和项目的实现情况;在“评价”阶段,注重学生的评价方法。
5 结语
项目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共同提升,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极大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互相学习的学习态度。这种教学方法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通过项目的实施,让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又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为寻求更适合的教学模式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