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08-06 09:01:5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语文教学的要求

篇1

静观中国近百年的教育现代化进程,语文无疑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学科,是吸收外来思潮最为活跃、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

直到1923年由、叶圣陶等主持起草了中小学语文科课程纲要,中国语文教育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化的课程。这一阶段的语文教育着眼于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开放性强,吸收外来思想活跃,文化氛围浓厚。

到1953年,随着前苏联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语文教育活动的发展深入,“红领巾教学法”风靡一时,在当时的语文教育界反响很大。1956年推行汉语与文学分科教学,并提供了大量分科教学的实践经验,这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是一次重大突破,但只实施了三个学期就夭折了。之后段落分析便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内容,而提问法、谈话法被看作唯一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要求语文课堂教育回归生活、服务生活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仍惯性地把教学重点放在能提高考试分数的语言学教学上,片面关注汉语言学的系统知识学习,精彩的篇章被逐步分解为生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文本中的灵动没了,感受、领悟、欣赏的过程被简单的训练代替了。这样显然不利于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也谈不上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更谈不上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联系教学实际,尤其是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堂,我们会发现问题重重。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使老师的神话形象已不复存在,学生随意质疑,权威消失。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网络与手机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课堂上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越来越失去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面对学生实际,转变思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回归语文教学本身的意义。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生命的质量首先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在于生活感受的愉悦性。”①语文教学应“它更多地注重学习中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情感的交流,注重以真情感染读者,以形象唤起美感,以意境领晤主旨,以培养语言意识和语文习惯为目标。”②

然而要求现在的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愿意阅读,并寻求共鸣,其实已属不易。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大量的快餐文化泛滥,新鲜刺激的游戏消耗着学生们仅有的精力。如何吸引学生感受文字之美,成为语文情感教育的关键。

当人或事的具体情境与自己所处的情境相类似,就会产生情感共振,进而引起与此相似的情感冲动,这种心理现象即为共鸣。而现在学生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优越,对很多情感比如苦难、坚韧、同情……缺乏体验。当然教师在讲授时,不能只从理论上灌输,这样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收效甚微。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当前热点人物的人生经历谈起,吸引学生参与讨论,进而列举古今中外相关的典型事例,去感化、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要创新教学模式,融入网络内容,体现一个时代语言文学活的精髓。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吕叔湘先生就提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人,必须认清两个问题,一是认清他教的是什么;二是认清人们学会一种语文的过程。③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学生选择也日趋多样化,更新语文教学内容势在必行。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学生影响巨大,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又只会带来不良影响,既然网络之于学生生活是无法规避的,那么我们能做的只有直面它,因势利导,使之为我所用。反映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上,就要求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把网络时代出现的新现象纳入日常语文教学之中。

但融入网络内容并不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或是播放PPT等单纯的教学手段,更要关注的是及时网络化语文教学的内容,使之更具包容性,更贴近生活。

语言是鲜活的,文学也是不断发展的,网络时代的语言文学不管是多么的驳杂,也是新时代的语言文学现象。逃避不是办法,无视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所要做的是,站在学生视角打量网络文化。从网络热点词汇、事件、文学现象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巧妙安排,引入传统教学内容之中。在新旧的对比中,从当下的情感体验联系扩展,一切在趣味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才能让学生沉浸其中,才能让学生思考、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注释: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72-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享受的语感,发展语言思维。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因此,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 开展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成长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审美情趣,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语文学人文内涵特征显著,开展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开展情感教育?如何在情感教育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教学实践证明,可从古典文学开始。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典作品。通过学习和阅读这些文学作品,能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了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的作用。例如《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叙述,这让我们从中领悟到生活中要检点自己、反省行为,做人必须诚实、守信。学习这些经典作品,就是要从中汲取古人的思想精华,来丰富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内容,可以修身养性,可以激发我们养成热爱自然、关爱生命,享受生活的健康情趣。

2 倾听学生心声,关注学生平时的表现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我们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方式、观点方法有其独特的地方,不一定要与教师一样,对于学生表现出来的独特思维方式与独到的想法,我们要给予肯定与引导,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各不一样,对同样的文本内容的理解都各不相同。例如:在《背影》一文中,作者写自己四次流泪。虽然连写了四次流泪,但文字表述的并不重复,而且同中有变,情感丰富。四次写了“流泪”,抒发了作者的不同感情,并且用朴实的语言来表达其内心真挚的感受。阅读文本让我们体会到丰富的意蕴与情感都藏在文字的背后,文章给每位读者留下巨大的审美空间,每个学生都表现出对父爱的思考。探究的过程,就是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撞击、冲突、融合。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倾听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尊重他们的个性体验,关注他们平时的表现,及时调整策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3 探究合作学习,践行新课改理念精神

合作探究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理念。合作探究就是要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过程中学生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点拨,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教师的点拨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点拨太具体,学生会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不利于思维的培养。点拨的不到位,学生会感觉问题太难,不利于探究活动的继续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应重典型、出实效。在合作探究任务完成后,再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语文知识内容丰富,为获取新的发现,就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发展的平台。力求做到节时、高效,紧扣文章主旨展开探究。例如:在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时,在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能从课文中找出反应“战斗场面”的叙述。初读课文学生感觉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困难时,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其中的“论”字有什么作用?通过这样的引导吧,学生马上把文中反映战争场面的段落与文字找了出来。

4 设定教学目标,努力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应该是人文的、和谐的,因此,作为语文就是首先要设定教学目标。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以有利于教师设定切实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进入学习状态。只有保证学生是在做与课堂有关的活动,才能顺利地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合作探究、质疑问难中开展学习。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就制定了这样的目标,让学生认真预习课文,能否把这篇童话故事改变成分角色表演的剧本,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并把人物性格特点努力的展现出来。为了能够让自己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们都反复阅读课文,讨论有关的内容,同学们显得非常的有兴趣,从而高质量地完成了预先设定的教学目的。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顺利的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

总之,反思是为了改进,思考是为了提高。我们每一个人应积极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主动融入到新课程之中,吸取先进课改成果,投身到新课改的浪潮之中。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反思,在实践中进步,语文课堂一定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篇3

1.着眼于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大纲的重点是对语文教学工作作出规定,主要包括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效果,容易忽视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转变。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语文认知水平提出要求,而且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时,语文课程目标力图在课程标准、内容目标和实施建议等方面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的人生设计和选择。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张扬人文精神,强调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强调全球视野、科学精神和现代意识。

2.突破学科中心。为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语文课程标准首先根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特点,确定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同时重新界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改变教科书难、繁、偏、旧的状况,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加大语文阅读量,加强口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鼓励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在学习方式方法上,课程标准则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授受习得的传统学习方式。

3.立足于学生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摆在了重要的地位,重视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探究,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得到确认,教师的角色自然需要发生转变,教学方式也要作相应的转变。

课程不仅是规定好的一系列学习内容的组合体,而且是学习主体一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必须有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主动地学习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重要标志。简言之,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学习的原有状况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备课当然要“备教材”,但更主要的是“备学生”。重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结合点,变“教材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组织者。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为主要标准,除教师讲授外,还要看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的教学条件是否合适,是否有效。

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点,在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已经得到体现。比如,语文实验教材的呈现方式就是要多站在学生角度说话。以前教材开篇的编写说明,多侧重于讲编写的原则、教科书的结构,这一次则有所不同。语文出版社的七年级《语文》前言是“给同学们”,结尾处是:“希望我们能多多联系,真诚欢迎你们提出意见,真诚欢迎你们推荐新的课文、活泼的练习设计和设计有趣的附件。祝你们学习进步!”还留有通讯地址、电话、网址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也是用“写在前面”开篇,把语文学习设计为“语文之旅”。

篇4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工具性学科,所谓"语"是指口头语,"文"是指书面语,可见,语文这门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书面语能力的同时,也要非常注重口头语。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能够使自己的口语能力得到提高,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则更注重自己在课堂上的口语表述。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良好的教师口语应该具备哪些要求呢?

一、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口语必须具有针对性。

语文课上可讲的内容很多,确定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对症下药是教学关键。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无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脱离主题泛泛而谈,那么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在实习期间,有一位实习老师在上高一第一册《兰亭集序》时,就没有注重针对性。他先是解题,然后介绍作者,在讲到作者王羲之时,他指出"王羲之是东晋时期大出法家,有‘书圣’之称,《兰亭集序》是作者用行书写成的。"本来介绍到这里即可收住,但这位老师接下来却大谈中国的书法发展和王羲之的书法。结果这堂语文课变成了一堂书法课,脱离了教学目标,失去了针对性。

还有一位老师在上语法课时则设计得非常精妙。

师:昨天我要求大家上课的时候每人带上一份报纸来,都带来了吗?

生:(纷纷回答)带来了!

师:(检查,发现所带的报纸是不同日期的)怎么没有带当天的报纸呢?

生:(纷纷议论)你没讲要带今天的。

师:都带当天的报纸来,大家都有统一的教材了。就能从中选择一些句子作例句来讲,现在就不能这么办了。不过这责任全在我,是我昨天讲得笼统,不明确。可见,说话要注意用词造句的准确性。那么,我该怎么说,大家就明确了呢?

生:你就该告诉我们带今天的报纸。

师:对!这句话的准确体现在用词造句上,"报纸"前边还要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当天的",这样,我们讲的报纸范围就小了,表达就不是笼统的了。"报纸"是名词,为了把名词所指的人、事、物表达准确一些,可以在名词前加上一些词语同它结合。这加在名词前用来使名词所表达的意义更确切的词语,如"当天的报纸"中的当天在语法结构成分上称为定语。

乍一看,这位教师要求学生带报纸来上课的做法,似乎与语法课内容不相关,但仔细推敲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教师的语言和做法是很有针对性的。

二、中学语文教师的口语必须富有知识性。

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担。通俗说,就是指教师口语必须富有知识性,学生能从中学到知识。

所谓知识性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某一个知识点时能广泛恰当地征引相关知识。

下面是一则与之相关的教学语言实例:

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瑞土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最美吗?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美赐给西湖,秋和冬的美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这是一位老师在《济南的冬天》一课时的导入语。在这则导语中,老师没有直接介绍济南的冬景,而是先通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介绍西湖春天的美景,继而介绍瑞士夏日的风情,最后自然导入济南的冬季之美,导入新课。

在这则导语中,学生不仅懂得济南的秋天和冬天之美,而且也领会了西湖春景的艺术以及瑞士的夏日风情。而所有这些,都与教师的语言的知识性分不开的。这则导语富有知识性。

三、中学语文教师的口语要具备准确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虽不能做到课课生动、堂堂经典,但最起码必须做到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学生。

语文教师口语的准确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准确性必须要求做到内容准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内容的准确就是指是教师所说的话是客观事实,也就是说必须做到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要做到这一点,看起来容易,其实并不简单。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对相关知识非常熟悉。如果不注意客观事实,想当然地信口开河,会给学生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其次,语文教师语言的准确性要能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语言深浅适度,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适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使学生易于认识,接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语言不能过于深奥,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不能过于浅显。

四、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口语必须具有一定的感染性。

教学语言是接近于演讲体的一种语言,与演讲词一样,都要求能吸引接受对象,但教学语言对这一要求更为突出、迫切。一次演讲,缺少感染性,无非效果不佳,听众收获不大,即使失败,并不一定要追究责任,而教师的语言如果吸引不了学生,就直接影响到他们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师口语的感染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好懂易记是感染性的基本要求。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平时的积累必不可少。如果教师在授课时能使学生深刻地记住所学知识,那么,就达到了一定的感染性。

其次,富有感染性的语言必须贴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著名语言教师于漪有一次教《宇宙里有些什么》一课时,一个学生竟对"宇宙几千万万颗星星"一句话提出了疑问:"老师,万万等于多少?"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有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提问的学生灰溜溜地坐下了,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于是她问:"既然万万等于亿,这里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亿颗星星’而地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呢?’" 这一问,学生都哑了。过了会儿,一个有两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亿’,而用‘万万’有两个好处:第一,用‘万万’听起来响亮,‘亿’却听不清楚。第二,‘万万’好像比‘亿’多,这时学生们又笑了。其实这个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于老师当即给予肯定,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字的重叠可以产生效果,一是听得清楚,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学生都用钦佩的眼光看着那个同学,而于老师却说:"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今天所学的新知识,是谁给我们的呢?"大家又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身上。这个同学也十分高兴,再也没有了丝毫的灰暗神情。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于老师在学生的笑声中非常注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尊心。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亲切鼓励,热情表扬,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生动优美是感染性必不可少的要求。一个教师对"自爱"作了如下注释:"自爱不像对恋人的爱,不能过于信奉;不像对珠宝的爱,不能过于守藏。自爱像农民对土地的爱,要尽力耕耘它;像工人对机器的爱,要时常开动它;像匠人对玉石,要精心雕琢它。"在这里教师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对"自爱"作了生动的解释,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最后,风趣幽默也是感染性的一个方面。

幽默是智慧的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幽默风趣的语言往往能使课堂生机盎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口语必须具备规范性。

教师语言是规范化的样板,对于中学语文教师来说,其语言的规范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语音要规范。1997年6月颁布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的第二十一条就是根据语音具体情况拟定的。

第二,语音要清晰。语文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务必时刻注意自己的语音是否清晰,音节交待得是否清楚。教师语音的清晰度受几个因素的影响。如:固有的发音习惯,教学心情等。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比较急躁,也会影响到音节的不完整或不到位。

篇5

理念是行动的理论依据,行动要靠理念来支配,所以语文对话教学是在对话精神支配下的教学。教师是对话教学理念的执行者,教师必须深谙这个道理。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在对话理念支配下的语文教学,是最能体现教学观念的教学,能真正实施主体性教育;是体现教学方式的教学,变独白式教学、被动性教学为主动性学习;在对话理念支持下,教师由教学的权威宣讲者变成教学的平等参与者,要求教师到学生中间,和学生对话,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与学生产生真正的交流,这当然对教师素质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对话理念的支配下,教材由权威性知识载体变成师生的对话平台,真正实现由“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向,改变着教材的传统意义上的作用。

总之,对话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只有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才能把语文教学引进全新的对话时代。

2.语文对话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方式与教学目的统一起来

语文教材本身具有的特点和性质,使得语文教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引发对话的各种基本条件。教材中选编的文章绝大多数文质兼美,不仅文法符合语言规范,而且语言非常典范,同时文章还饱含了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各种不同观点、思想的冲击碰撞与对话不仅仅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更是追求其精神内涵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荷塘清韵》时,嵇康老师就“如何理解周一良先生所赐的‘季荷’两字”问题与学生充分展开对话。学生认为季老有荷花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即他的个性像荷一样。嵇康接着又问,是否还有同学有不同的看法时,有的同学又答,季有季节的意思,在等待之后,厚积薄发,体现季老醇厚的品质。嵇康老师又问:“除此以外,还有别的理解吗?”又有同学答季老对荷花有感情。老师问:“什么感情?”学生答:“爱”。这样的问答式对话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可嵇康老师却更深一层地让同学讨论,看是否还有其它的理解。这样不仅是内容的、思想的深入,更是对话形式的扩展,由师生对话发展到生生对话,使对话得到升级。讨论后学生的回答就更深入了,这样的对话让师生互动非常活跃,而且问题得到深层的探讨,情感得到升华。[2]

3.语文对话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平等、真诚、理解的对话教学,教师要为对话创设平台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参与教育过程的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参与教育过程是三者相遇、相融的过程。对话的理论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师生双方应构成平等、真诚、理解的对话关系。

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和教学民主是语文对话教学的前提。教师在教学时不论在意识上还是在语言上都要有给学生对话的空间和激情。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双方都是作为真实、完整的主体,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对话。这样,学生才能畅所欲言,智慧的源泉才会得以充分喷涌。

正如多尔创设的“舞蹈型课程”,其中的舞步是“两个舞步之间――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这样,意义不是从文本中提炼出来,它是我们与文本的对话中创造出来的。”[3]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有这样的思想: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创造、意义不断生成的活动。教师指出一条路,学生经由这条路能够理解并能进入他(她)们自己的那个活着的、流动的传统中去。[4]我们要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与创作能力。

4.因为语文的对话教学信息量大、技术难度高,所以对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语文对话教学的课堂形态是博大精深的,但还是有着最基本的标准,即开放、互动、介入、创新、反思。

课堂中不允许有旁观者,语文对话教学要使教育中的各种关系“我――你”式的在场相遇,而不是“我――他”式的在场不相遇。在对话的语文课堂上,师生都应积极参与介入,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应融合得十分完美。介入能使每一个当事人都有一种集体意向性,都意识到“我们在”。只有持一种介入态度,才能使“我”真正生活在“我们”之中。如果没有一种参与、介入的心态,教学活动根本无法维系,对话教学也只能成为一种空想。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自己的人性,必须有着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自己的灵性,必须有着广阔的视野支撑起自己的活性。而这一切都来源于读书学习。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文学作品中、在教育教学的论著中、在广博的阅读中找到语文的灵性。另外,教育是一种影响,人格的一种熏陶,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精神境界提高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对学生的理解,对事物的宽容,对美好的追求,都将了无痕迹却又清晰鲜明地印在心头。最后,语文的对话平台是一个模拟生活的平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学、说、逗、仿都应懂得一些,擅长一两门。[5]这些都能使对话教学更流畅、更精彩,这些绝活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教师也会因为有这样精彩的对话教学感到教学的无限的乐趣,学生也会因为有这样的教学而感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在开放的语文对话教学中,对话者与文本、他人的互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不仅是文本、他人,更重要的是,自我也成为反思的对象。对话者不仅进行慎思式的自我反思,在与他人的对话过程中也进行反思性理解。听取他人的发言,是与他人协商,是一种接受外源信息的“外对话”;反思自己的理解,是与自己协商,是一种回归自身的“内对话”。两种对话交叉进行,学生既能理解他人,又可澄明自我,实现意义的构建与智慧的生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更好地体现他们应有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王富仁.语文建设.情感的培养:语文教育的核心,2002:5.

[2]嵇康南通通州中学.在连云港新海中学优质示范课录像《荷塘清韵》.

[3]多尔.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4.

篇6

二十一世纪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致力于受教育对象创新思维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新的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内蕴丰富,知识层面复杂,既具体生动、血肉饱盈,又思想深厚、风光蕴藉。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初中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急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自觉摒弃以分数、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积极开创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新格局职称论文。

一、语文创新教育的目的

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一味地接受,为学生创造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努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亲近自然、触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以及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关注自己周围社会的态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能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初步的问题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并逐步发展他们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共享的能力。加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社会实践性,从而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充分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成的教育真谛。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由单一的线性结构模式向多元的立体结构模式转化。能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更多的学习知识,掌握信息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当前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学交流方式多数局限于师生的一问一答单向交流,课堂气氛显得沉闷。所有问题是老师提出,学生没有质疑,学生被动地学习,缺乏主动探究思考,思维停滞、萎缩。

其次是语文课堂授课上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探讨研究活动少,死记硬背的多鼓励创新的少,没有很好地去鼓励学生进行富有创意的表达,表达独到的见解。在写作的练习上,拟题和指导构思没有给学生的自由写作、自由表达、自由探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写作题目单一,构思内容雷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自己的感悟和探究,读出来的是教师分析的内容。学生在笔记本上所记的也是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丧失了话语权。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以致学习不够深入。

三、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育的策略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角色转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氛围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互主体性”关系,以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优秀的人格品位。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理智地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预习、讨论、总结。同样,学生也应该对教师有基本的了解,体谅教师,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

其次,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或精心启发、悉心观察,或耐心等待、有心保留、导而有方,营造最佳的教学气氛,使学生都学有所得。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它自身的特色。语文学科的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可以是校报、校刊、学校美化校园的标语、征文比赛等,这就要求学生勤于观察,写日记、作笔记,平时有所积累,在需要时才有好的东西利用。第二课堂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巩固了所学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了更多的比语文教学中更为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具挑战性,促使学生大胆思维,转化角度,变化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因此,第二课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最宝贵的机会,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

3.重视人文特点,增强创新内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注意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在这方面,语文教学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材中有许多充满人性美、人情美与语言艺术美的风光蕴藉的华章。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地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带给人的崇高的审美趣味和愉悦的审美感受,则必将加速学生精神自由的回归。加快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想道德、个人信念、审美趣味的回归,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感等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教学就要通过语言载体,充分挖掘依附其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对他们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兴趣得到激发,意志得到锻炼,并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认识需要和审美需要。而这种内在动力一旦充分发挥出来,就会表现为一种创造渴望,从而形成语文教学与创造力培养的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育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告别传统模式,勇于创造,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是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教学科研相分离,教师应该把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都纳入语文教学科研中来,通过语文教学的过程来不断地发现问题,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问题,在努力研究与实践过后通过教学过程不断地检验科研成果。新型教师必须提高对科研的重视,将教学过程作为科研课题的来源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只有如此,才能够保证教师的教学过程得到不断完善,实现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

二、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具有创造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教材,同时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有意识对其进行着重深化的讲解,以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作出深刻的理解。教师要把握住教学的目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问及的问题做出总结或者有针对性地提前设计课堂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满足以上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具有创造性,即在不偏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材做出延伸,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应该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演”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设计工作,同时要以了解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来保证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教学的步骤来确保课堂教学开展的流畅性。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总结重点和难点,并设计出合理的提问来引导学生,同时教师也可以尝试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境来实现对学生情绪的感染,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重视教学语言的感染力

篇8

一、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就意味着改变,推陈出新,求“变”与“新”的相契合;创新教育则是在于培养人的创造力,以引导式的教学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力上的开拓创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力培养。因此,把创新教育恰当地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与之巧妙地相融合,就显得尤为关键,而语文教学同样也离不开创新教育,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与生机。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在面向实践本身的过程中,对于语文教师的理解会有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以往单纯教学的执行者,而是语文教育发展的探路者、思考者、实践者。在中学语文创新教学发展的路径上,创新教育对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及主体地位都受到了重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源泉,基于这一点的重要性,作为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工作者更应该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落在为了学生,为了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而奋斗,提高自身教学专业素养,为语文的创新教学练好基本功,扎实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

二、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1、基本教学技能薄弱。语文的基本教学技能是语文教师创新教育综合素质能力达标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对于教学技能的认识不到位,理解单一化,认为自身就是语文教学的教书匠,成为语文知识的拥有者即可。实际上这是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探究性,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语文的教学技能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还应具备教学计划能力、钻研能力、洞察能力,这是面对语文创新教育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2、教师角色转变僵化。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当前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师的影响力依然存在。语文创新教育就是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由知识的灌输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化,在启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开拓学生思维创造力。然而,目前还是有一些中学语文教师在转化角色的过程中变得僵化,甚至还是在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一味地灌输式学习,这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下创新教育发展的需求。

3、教师综合性学习认识不到位。语文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广博的综合知识,这是语文教学过程能够游刃有余的知识源泉。可是,一部分教师还是机械式地学习基本语文知识,墨守成规,不能做到与其他学科相交叉,扩展知识面,更不具备综合学习的能力,这都成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师不能真正达到创新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

三、创新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

1、提高知识素养,转变固有教学观念。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做好语文创新教育工作,就必须提高自身知识素养,这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广博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三方面的提升,转变以往的僵化教学观念为教学的创新者,这样才能随时应对挑战,践行新的教育理念,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使创新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升教学技能,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学生语文学习是一个系统学习工程,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真正开启学习这门基础学科的兴趣,就应该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具备计划能力,为不同层次学生做好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具备钻研能力,梳理教学内容,在脑中形成教书育人的框架,从而达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针对中学语文的人文性,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教师更应具备敏锐的洞察分析能力,掌控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在提升教学技能的同时,转变教学方法,重视潜移默化、熏陶渐染在语文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以此开启学生对语文的浓厚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篇9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教师素养

引言

关于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研究一直都是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课程改革已推进十几年的今天,关于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研究背景更加复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方面灌输了中学语文教师素养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这两方面长期斗争、磨合。在新课程改革已有显著成效而又遭遇阻力的矛盾背景下,探讨中学语文教师素养十分必要。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其理论意义而言,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课堂效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其实践意义而言,中学语文教师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有助于语文课程的教育改革。

语文课程性质的新要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

一、工具性视野下的素养要求

中学语文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掌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育教授母语,它首先是一门语言课程。这便决定其工具性的本质中学语文教育是针对母语为汉语的学生的语言教学。关于语文的工具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阐述道:“语文不是关于知识的学科,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语言文字,因为语言作为工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张志公先生也就语文的工具性解释道:“语言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2]”。时至今日,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理念强调要正确把握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可见汉语言文字一直以来仍是语文教育的一大重点内容。例如:中学语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关于这篇课文的讲解,感受它独特的语言描法和语言风格,比如对林黛玉极具特色的外貌描写“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3]16”的分析;理解语言背后的思想与内涵,如对王熙凤:“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3]20!”话语的分析,就是此篇课文的工具性目标。要完成工具性讲解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拥有深厚的汉语言知识素养,全面掌握汉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知识,这是中学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

二、人文性视野下的素养要求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学,其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贯穿着人文性的特征。“‘人文’按现代汉语解释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它是立足于‘人’与‘文化’这两个基点上,同人道、人性、文明、文化等意义相同[4]36”。语文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指语文教育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语文这门学科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它教授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高尚的品德修养以丰富的个人情感等。这种情感的渲染和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的优秀经典的语文课文的学习。在中学语文课文中,如《我的战友》讴歌了革命志士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我的信念》一文赞扬了作者玛丽.居里专心科学研究、坚持拼搏以及淡泊名利的品德修养;《背影》抒发作者朱自清对父爱的感动,对父爱的赞扬。当然中学语文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绝不仅局限于此,还包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等等。另外,语文学科还传播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时间跨度远至三皇五帝,近到21世纪;内容包罗万象,如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国独特的茶文化、气势恢宏的长城等。其次,语文的人文性还表现在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语文这门学科不像物理、化学这之类极具理性的学科一样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语文包含着深刻的情感因素,语文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不仅仅是通过上述的语文课文思想的传授来完成的,还体现在教师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对于中学生来说,学生的人格培养应向纵深发展。中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贯彻语文的人文性,其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广博的文化知识来阐述语文教育的思想,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视野下的素养要求

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课程性质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密不可分,水融的。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可理解为以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平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为基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5]”,实现语文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具体实现是通过“三维度”目标的一步步进行来进行的。例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文《香菱学诗》其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②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白话文的阅读能力。

③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④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读整体把握故事情节,通过精读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写作的认识。

3、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其中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②、③属工具性目标,①、④属人文性目标,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目标层面属人文性目标,而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整堂语文课程的实施便是灵活实施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中学语文教师要驾驭整个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糅合就必须具备高超的能力素养:语文基本能力素养、语文教学能力素养、语文评价能力素养和语文科研能力素养。这些能力素养和先前提到的人文素养的融合需要中学语文教师良好的心理素养作支撑,包括良好的性格、丰富的情感和坚韧的信念。唯有这样,才能坚持做好语文教学的每一项工作。

结语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处在复杂的背景下,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曲折前行,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来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发展必须时时与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步,不断吸收新的理念,学习新的方法,不断突破传统,追求自身素养的完善和丰富,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成就自身素养的更新与活力。(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2.

[2]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1.

篇10

课堂教学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场地,也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形式。对于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教师要在时间较短的课堂上,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读书活动,进行科学的引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获取知识,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学习发展的需求来实施教学。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低年级的小学生是具体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读书、学习

小学生的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浅显,而且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但是由于学生思维的特点,还是对一些句子和词语不能理解,对读懂这些字句的时候,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1.引领学生联系词句和具体事物

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时,书本上有这样一句话:“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挣”是什么意思?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当时的现状,才能真正领会“挣”的含义。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呈现壁虎的尾巴的样子(细长),让学生观察课件呈现的小壁虎“挣”的动画画面,将这一动作进行放大展示,学生在这个镜头里能仔细地观察到这一动作,将词语和事物联系起来,就能想象出“用力往前的挣脱的样子”。

2.引领学生区分近似物

在《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中,文中用“摇”“摆”“甩”几个词语来描写尾巴的动作,但是对于它们的区别,小学生难以区分开来,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分别呈现出小鱼、燕子和老牛的尾巴,让学生注意观察,并分别展示出相应的“摇”“摆”“甩”的动作,之后,再指出它们的不同,通过这些形象地对比,准确而又鲜明地将它们区分开来。

二、学生读不透的地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动脑

学习新课文,小学生不能搞清楚字词句之间的联系,也难以感悟文中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常说的读不透。

1.引导学生弄清词句的含义

在学习《两只小狮子》时,文中出现“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其中“非常刻苦”这个词语,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整天”“滚、扑、撕、咬”和“非常刻苦”联系起来。

2.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和动口

小学地低年级阶段,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不能有效地抓住文中的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该设计好与课文相关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思考时有方向感,抓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时,有具w的方法,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事物,逐步领悟课文表达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中需要注意语言表达

中低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语言质量,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面对他们,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为小学生学习语言创造良好的条件。

1.语言的生动性

生动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充满活力。对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提出生动性要求,既符合了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的特点,与教材的内容特点也不谋而合。教材中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的,教师通过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画面,将他们带到作品创造的境界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例以及其中的感人情节,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解,能让学生如见其人。生动的语言,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将深奥变得浅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言的浅显性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用儿童熟悉的、习惯的方法来教学。比如形象思维、通俗易懂的词语,并且语速要慢,尽量使用较短的语句,以及有趣的表达,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

3.语言的准确性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能对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要进行规范,用普通话教学,对于把握不准的读音或词义,要查询工具书。讲课时候,尽量做到吐词清晰,抑扬顿挫。

四、 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讲授课文的时候,利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将字词和生动的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逐步培养起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讲课期间,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应用,注意正确性、生动性以及浅显性。

参考文献:

[1]周喜来. 浅谈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对教师语言的要求[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3(3):274-274.

[2]宋文红.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读书学习[J]. 新课程・上旬, 2015(7):126-126.

篇11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53-01

默读是获取文字信息、书本知识的主要手段,是阅读的基本方式。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对默读缺少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很少要求学生默读,也不会有意识地去指导学生默读;部分教师担心默读会使课堂教学出现冷场而慎用甚至不用,被有意或无意地淡化。

1加强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训练

1.1激发默读兴趣,增强感性认识。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习默读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他们的默读兴趣。《春天在哪里》一课的教学,一位老师先用投影仪打出句子“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问:“谁能不出声就知道这句话写的是什么?”这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不出声地读后都纷纷地把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接着她又一连让学生练习一组句子:“春天的雾薄薄细细,草儿醒过来,换上绿的新衣。”“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苗儿青,菜花儿黄,蚕豆花儿香。”最后抓住时机告诉学生:“不读出声来就知道文章的意思,这就是默读。”这样,默读就在低年级孩子头脑中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由默读一句话到默读两句、三句,以至于默读整段话,从而使学生的默读兴趣逐步增强。

1.2教给默读方法,培养默读习惯。默读的方法和习惯,简单地说就是三不三到。三不:不出声,不动唇,不用手指着默读。三到:眼到,眼睛和书的距离要适当,保证一行字都在视觉范围内,要一句一句地读;心到,边读边想,学会在默读中思考,在默读中分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手到,边读边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提倡默读时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

1.3准确把握学段要求,循序渐进地开展默读训练。低段要求“学习默读”,可采取轻声带读的方式进行训练。小学生默读能力的形成要经过小声朗读、无声默读两个发展阶段。

2掌握默读方法

默读时要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这一方法渗透给每个学生。在学生初学默读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分散学习难点,只提“不出声,不指读”,不要求学生“不动唇”,待学生具备初步默读能力后,再提出“不动唇”的要求。

在指导学生默读时,还要培养学生用脑动笔、勤查工具书和坐姿端正等良好的默读习惯。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眼、脑、手结合,才能提高默读效果。学生默读时,如果只看不想、不动笔,单凭视觉器官运动,即使读书万卷,也会茫然无所得,相反还会耗损时间和精力,抹杀创造性,失去读书价值。

3保证默读时间

学生学习默读要给足时间。特别是学生刚学习默读不久,速度比较慢,为了不影响学生捕捉信息的准确性,教师应安排足够的时间,保证默读的扎实进行。只有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他们才能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才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启迪,才能提高默读质量。笔者听过某教师执教《灯光》这节课,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学生边默读边用直线画出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想想他给你留下的印象。在这个环节上,学生默读的时间不到3分钟。学生刚刚把课文浏览完,来不及思索,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开始交流,交流中也只有少数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默读思考的时间不够,使得默读环节走过场,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4正确认识默读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的默读,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而且,课标的“实施部分”对各个学段的默读目标都有明确的界定。

4.1默读能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有专家研究表明,朗读每分钟最快阅读200字,而默读每分钟最快可达600字。默读的独特性在于它不出声,省去了发音动作,不必兼顾发音器官的工作和听觉的感受,人的视觉接受文字符号后,直接发送给大脑进行译码,以集中的注意力立即进行理解,省时省力,经济、高效。当今社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量在迅速扩大,默读已成为人们主要的阅读方式。缺乏默读能力的人,在现代社会是很难立足的。

4.2默读最能体现阅读的个性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默读是在一种静默的状态下进行的,保证了环境的安静,有利于集中思考、理解阅读的内容,而且易于持久,不易疲劳。默读形式灵活,可以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需要,逐句读、跳行读、跳段读、摘要读,是较好的一种个体阅读形式,最能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能关注阅读的个体差异。

4.3默读有利于语文学科本位的回归。语文学科的本位指的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吸纳。默读让学生在静默的课堂中边读边想,有利于学生独立品味语言,发展语感,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把握整体,通过比较、分析,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篇12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71-01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构建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一、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可是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扼杀学生创新灵性,破坏“宝贵财富”的做法。如:有位教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学生说变成小河,有的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老师斥为“胡说八道”。这个教师的做法令人悲哀――惟一有灵性的孩子被他狠狠打击一番,其结果,或许这个世界上因此少了一位诗人。可与其相反的,一位老师在上完《两只鸟蛋》之后,看到学生仍兴致勃勃,便利用几分钟让大家说说心里想说的话。一位学生要求上台背诵白居易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位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一番热烈的对话。大家从“不能打枝头鸟”到鸟妈妈怎样照顾小鸟,又说到“我们的好妈妈”。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我们的妈妈就像鸟妈妈一样好,因为我们都是鸟蛋。”(全班哄堂大笑)当老师询问“为什么”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我们现在还小,比较容易被坏人带走,如果被坏人带走了,妈妈也会像鸟妈妈一样着急的。”(其他学生赞同了:喔!那我也是鸟蛋……)我不禁为这位教师关注学生、尊重期待,善于呵护学生的创新灵性的言行而喝彩。

二、关注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小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

三、关注学习主体的互动性,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座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教师的介入行为应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则一定要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错误,则要引导其找错并加以改正,或指导学生弄清回答的根据和理由,通过再思考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学生补充他人的回答。教师这一介入行为,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主动获取知识。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要把握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四、关注学习材料的储备性,尽量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本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学生头脑中已储备的与学习新知有关的材料充分地挖掘出来,优化组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创新的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教材,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凭借”的机会,实行大语文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沟通,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各学科教学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课堂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沟通,扩展外延,丰富内涵。

(1)向课外开放。课前可让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开放学习,让学生事先了解课堂学习内容的背景材料,作好学习的铺垫;课堂学习结束后,可凭借“例子”,尽力拓展,把学生知识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知识领域。

(2)向学科开放。如语文课可向自然课开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向数学课开放,可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向美术课开放,可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向音乐课开放,可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等等。

(3)向社会开放。要利用现代信息媒体,听广播、看电视、看录像、看VCD、上网等,拓展学习渠道,让学生充分利用校外世界的教育资源。教师则适时指点、引导,使学生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尽情地学习,享受着开放学习的乐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