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理论基础范文

时间:2023-08-06 09:01: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统计学理论基础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统计学理论基础

篇1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6)04-0003-08

在正统经济学选择理论对选择行为的分析中,决策者基于给定的心理法则――偏好关系公理假设――进行判断和选择,在资源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正统经济学理论范式隐含了三个基础性假设:

1.偏好或主观效用的内涵不变性假设。决策者有预先得到完备界定的选择集和基于其上的偏好关系。在行为过程中,这些偏好关系只是被显现出来,但内涵不会发生变化。

2.偏好或主观效用的外延无关性假设[1-14-21]。当决策者追求主观效用的最大化时,他是在基于预先给定的选择集和选择集上的偏好关系进行理性计算。这意味着,决策者在面临具体的选择时,偏好关系与选择的描述方式无关,也与选择的引出方式无关。

3.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假设。决策者把给定的资源配置到各种商品组合的过程中,用于购买各种商品的资源是完全可以替代的。无差异曲线给出了资源完全可替代性的形象说明。

在行为经济学推进的心理现实化过程中,价值载体从状态量转为变化量,正统经济分析中隐含的绝对价值判断被相对价值判断所替代,而这一隐含的技术假设既适用于决定性世界的效用理论,也适用于非决定性世界的预期效用理论[5]。这个基本原则的转变,使得行为经济学对正统经济学的反对迅速从非决定性世界扩展到了决定性世界,从技术层面扩展到了基础层面。正统经济学选择理论隐含的基础性假设――偏好的内涵不变性假设、外延无关性假设与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假设――与现实的严重背离逐渐凸现出来。

一、结构化效应与相对价值判断

在行为经济学家看来,正统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存在一系列与心理现实背离的假设,包括:偏好关系的基准无关性,即财富总量的微幅波动对偏好关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偏好关系不受选择问题表述方式变化的影响(描述不变性假设)。预期效用理论对风险选择行为的描述功能的缺陷被系统揭示后,在与人类感知系统的类比中,行为经济学完成了相对价值判断的系统建构[5-10]。对相对价值判断更加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构成了结构化效应[11]的实质性内容。

我们先看看几个结构化效应的行为实验。

1.亚洲疾病案例[8]。设想美国准备应付将要爆发的一场不同寻常的亚洲疾病,预计将杀死600人。决策者面临A、B两个应付该疾病的方案。

(1)积极框架下的方案表述及相关试验结果如下:

如果方案A被采用,200人将获救;如果方案B被采用,有1/3的可能,600人都获救,2/3的可能没有人获救。你将选择哪种方案?实验表明,绝大多数被试会选择方案A,表现出风险厌恶。

(2)消极框架下方案表述及相关试验结果如下(在两种表述中被试不同):

如果方案A被采用,400人将死去;如果方案B被采用,1/3的可能没有人会死,2/3的可能600人会死。实验表明,大多数被试选择方案B,表现出风险追逐。

注意,仅仅改变对同一个问题的陈述方式,却引起了偏好逆转。

2.背景效应(context effct)。在Tversky(1969)的试验中,许多被试选择(06,$8)①(03, $18),(1,$4)>(0.6,$8),但是却选择了(03,$8)>(1,$4),出现了偏好循环。实验表明,在第一次、第二次比较中,人们更加关注概率比较;而在第三次比较中,人们更加关注彩头。就理性选择而言,被试应该充分利用概率与彩头的信息,实现概率与彩头的平衡。但从试验结果来看,被试在试验中大多基于单一属性进行比较,而忽略了其他属性的影响,由此导致多维属性选择的偏好关系循环②。SimonsonandTversky[13]指出,对某一特定选择子集的偏好顺序常常受选择子集被置于什么样的选择集中的影响,这违背了标准偏好理论的假设――对特定选择的偏好独立于不相关选择的假设。

3.锚定效应(anchoringeffect)。在ArieLy,LovewensteinandPrelec(2003)的试验中,对被试提出是否 愿意接受以他们的社会安全号后两位作为购买价格的问题后(无论回答是或否),在对无线键盘的定价中,社会安全号后处于00-20的被试的平均定价为016.09,而处于80-99的被试的平均定价为855.64。行为实验表明,由于被试对无线键盘的价格信息了解不充分,在与无线键盘定价不直接相关的陈述中,被试会形成赖以进行判断或选择的基准――就像抛锚形成的基准位置,从而影响了价值判断。

对上述案例的分析表明,选择问题被呈现于决策者的方式,将影响决策者对选择赖以评价的参照系的选择。在亚洲疾病案例中,两种陈述给出了不同的参照系:在救人的表述中,隐含地假设了以现有人口减去600以后的人口总数作为基准,将两个方案的结果转化为收益;而在死人的表述中,隐含地假设了以现有人口总数为基准,将两个方案的结果转化为损失。在背景效应中,不同的选择背景突出了价值评价的不同维度,实际上改变了选择被评价的参照系的结构,有的以概率为主,而有的以回报为主。而在锚定效应中,随机的锚定却实质性地影响了评价基准的选择,引起了决策者偏好关系的系统偏移。

结构化效应揭示了偏好对选择问题呈现方式的依赖性。选择问题的呈现和决策者认识选择问题的结构隐含了一个重大的事实,决策者评估和选择的对象并不是现实世界中自在的客体,而是经由我们的智力转化并呈现的客体③。因此,决策者在选择的时候并不同时产生一个关于选择问题的客观的、中立的陈述。决策者和选择问题呈现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决定了决策者对选择问题进行陈述的基本框架。而这个基本框架永远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它可以将收益结构化为损失,也可以把损失结构化为收益,甚至改变各种因素的相对关系。结构化效应揭示了一个对正统经济分析的基础构成重大挑战的事实,不同的问题呈现方式将为选择者提供不同的参照系,从而将选择问题映射为不同的问题。选择行为与选择问题的形式、背景高度相关,离开决策者所处的背景,离开选择问题呈现的具体形式,是无法讨论偏好关系和选择评价的。

由于选择问题的不同陈述隐含地假设了不同的参照系,决策者在分析选择问题时,应该首先解决参照系的选择和转换问题,才能进行比较。就正如在地球上称重量与在月亮上称重量或者在水中与真空中称重

注解:

① (0.6,$8;0.4,$3)表示结果集为{$8,$3},各结果的发生概率对应为{0.6,0.4}的选择。当结果。时,简记为(06.$8)。

② 这与Tversdy(1967a,t967b)对概率与效用的独立性研究结果相吻合。研究表明,概率与效用的独立性得到溯支持。作为判断和选择的两个核心变量,概率和效用满足独立性,隐含了一层不可忽略的含义:决策者进行概率判断时,不进行效用判断,也不考虑效用判断;反之亦然。这为在不同的背景下突出不同的决策维度提供了可能。

③ 这与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的观点完全一致。普罗察戈拉由于看到感觉世界不存在永恒性、普遍性而转向了怀疑论,而行为经济学家则从没有一对敌的心理世界转向了描述性。

量,在对两个重量进行比较时,必须首先进行引力参数或浮力参数的调整。忽略隐含的参照系假设问题,势必导致正统经济分析与行为现实发生系统偏差,在考虑参照系问题后,无论决策者是否采用同样的参照系,这种偏差都会不复存在,决策者需要讨论的是他们该选择何种参照系,然后才是做何选择。

二、偏好关系的程序依赖――偏好的引出效应

在早期关于偏好逆转的研究中,SlovicandLichtensteint[15]较早注意到偏好引出方式对偏好顺序的影响,揭示了人们在比较选择(makinschoice)和匹配定价(settingprice)过程中价值判断和偏好顺序的矛盾:在比较选择中被偏好的选择却在匹配定价过程中被给予了更低的价格。此后,行为经济学家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的行为实验研究确认了偏好关系对偏好引出过程的依赖性①。

在中东高速公路方案民意测验案例12中,方案A(投入1100万美元,交通事故人员伤亡从每年的600人减少到570人),方案B(投入5500万美元,交通事故人员伤亡从每年的600人减少到500人)被两种不同的民调方式进行比较。第一种民调方式是进行直接比较,结果2/3以上的人更加偏好D;第二种民调方式是价值匹配,方案B的投入被隐去了,要求被调查者在方案A基础上对减少100人员伤亡的方案B所需要的投入进行评价,结果90%以上人的投入估价低于5500万美元。按照价值匹配的方式,将会有更多的人偏好A。

在随机世界②的选择情形中,正统经济学家遭遇了同样的偏好逆转。将P赌局(8/9,4$)和$ 赌局(1/9,$40)按照两种方式进行比较。采用比较选择时,71%的被试选择了P赌局;而在要求被试作为赌局的提供者对两个赌局进行匹配定价时,67%的被试对S赌局的定价高于P赌局[36]。Tversky,Slovic,andKahneman(1990)提供了涉及时间的选择情形:L(2500$,在5年之后兑现)与S(1600S,在1.5年之后兑现)。当进行比较选择时,74%的被试选择了S;而在进行匹配定价时,75%的被试就L给出了更高的现值。

上述案例中的偏好逆转可能被归于三种原因:标准经济分析的偏好传递性假设,或者标准经济分析对程序不变性的隐含假设,或者回报安排独立性假设。为了确定导致发生偏好逆转的主要原因,Tversky,Slovic,andKahneman[20]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程序不变性假设是导致偏好逆转的主要原因③。这样,选择问题的引出过程对偏好顺序就有实质性的影响。人们在比较选择(好比用天平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时做出的选择却在匹配定价(好比用弹簧秤分别称重)中被赋予更低的价值。这些偏好逆转对标准的经济学理论隐含的程序不变性假设提出了严重质疑。

为什么人们会高估低概率、高回报的$赌局,而在进行比较选择时却选择高概率、低回报的P赌局呢?Slovic,Craffin,andTversky[16]基于刺激一反应相容性④概念的扩展提供了解释,即度量相容性假设⑤:外部刺激对人们判断选择的影响力受到其与人们反应模式的相容性的实质影响。当外部刺激与反应模式不相容时,建立对应关系的额外思维操作将削弱其影响力;而人们特有的反应模式则提 供了结构化外部刺激的框架,这使得具有相容性的刺激被突出。我们可以在SmithandWdker(1993)提出的认知劳动理论⑥中看到类似的分析:思维活动就像体力劳动,而人们好逸恶劳,因此不喜欢努

注解:

① 需要指出的是另一偏好引出方式导致系统偏差的研究――通过正统经济学预期效用理论内蕴的确定性等值技术确定效用函数。根据预期效用理论,可以采用链式确定性等值技术导出效用函数。但是Kannarker(1974;quoted from Camerer,1995)、MeCord andde Neufville(1983;quoted from Camem,1995)、Hersjey and Sehoemake,(1985)发现,使用概率p和确定性等值所导出的效用函数存在系统偏差。

② 中东高速公路案例屑于决策性世界的选择问题。关于决策世界的分类,参见(冯燮刚、李子奈,005)。

③ 在Tversky,slovic,abd Kahneman(1990)的实验研究中,不可逆转性能够解释10%的偏好逆转,而程序不变性则能解释66%。 Loomes,Starmer,and sugden(1991)则表明,不可逆转性能够解释20%的偏好逆转,如Loomes and Taylor(1992)则得到了25%的 偏好循环。这样,不可逆转性或过程依赖性在偏好逆转的解释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④ 比如一个具有四个燃烧器的炉子,若四个燃烧器按照方阵排列,那么按照方阵对应排列控制按钮要比按照直线排列控制按钮要便 于控制(Tveeaky and Thaler,1990)。

⑤ Tverky,Sattath,mdSlovic[21]对比较选择和价值匹配两种过程的比较研究中,揭示了比较选择的字典排序特点:即两维选择中更 突出的维度在比较选择过程中比在匹配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影响。显著性效应实际上是度量相容性原理的一个推论:某一维度的权 重将由该维度与反应模式的心理相容性决定。

⑥ 值得注意的是,Camerer对认知劳动理论持谨慎态度。在他看来,把所有的认知过程细节都压缩到高度概括的“努力”(effort), 是从认知心理学范式(将大脑比作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范式,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主导心理学范式)向行为主义心理学范式 (将人比作一个刺激一行为反应器,主要研究人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人的大脑被比喻为黑箱,而认知过程的细节则被忽略了)的 倒退(1995)。

力思考。更多的思维努力总是服务于更强的刺激,更大的思维投入将降低反应的可变性。在上述赌局 选择的案例中,当进行赌局定价时,由于需要确定赌局的现金价值,按照反应模式相容性原理,赌局 的回报维度被突出,而概率维度被弱化,因此低概率、高回报的$赌局被突出。而在进行赌局选择 时,获得的可能性则由于同样的原因被强化,因此高概率、低回报的P赌局被选择。同样的原理可 以解释高速公路建设方案与延时回报选择案例。

总的来看,这些偏好逆转以及其背后的反应模式相容性机制是标准经济分析无法面对,也是无法忽视 的。选择问题的启发程序会改变选择各个维度属性的权重,这使得“决策者有一个固定的偏好顺序”的传 统假设受到了严重质疑。正统经济分析中程序不变性假设的取消,直接产生了值得深思的结果:偏好的程 序依赖性意味着决策者并没有事先确定的偏好关系,偏好关系是在问题展开过程中被塑造的。

三、动态演进的偏好――占有效应

行为经济学对结构化效应和引出效应的系统分析,取消了正统经济分析中关于偏好关系外延无关 性的假定。偏好关系对于选择问题被呈现的背景框架和呈现过程的依赖,正是偏好关系在特定背景 下、特定过程中被塑造的间接表述。这取消了正统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有一个预先界定好的选择 集和基于其上的偏好关系。行为经济学对占有效应(Endowmenteffect)的研究,则从另一个角度取 消了偏好关系事先得到完备界定的可能性。

在正统经济学理论中,对给定的商品,决策者的买价和卖价应是同一的。但许多实验研究表明,在买 价和卖价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环境经济学家HammackandBrown[6]在上个世纪70年现了买卖价格差 距。他们发现,猎鸭者愿意支付2478以保持某一湿地适于鸭子生存,但却要求1044$作为放弃该湿地的 补偿。Thaler[17]给出了著名的例子:一个消费者以$5单价购买了一箱葡萄酒,几年后,葡萄酒商愿意以 $100单价回购但被其拒绝了,尽管他现在决不会以高于$35的单价购入新的葡萄酒。

Thaler利用局部选择理论[10]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购入新的葡萄酒的价格在经济学上被解释为 葡萄酒的机会成本,而出让自己收藏的葡萄酒的价格却不是机会成本,而是让渡成本(out-of- pocketcost)。前者对应葡萄酒的获得,后者对应葡萄酒的损失。根据局部选择理论,消费者将是损失 厌恶的。因此,由于消费者购进葡萄酒后,改变了消费者资源配置的初始状态,将葡萄酒的增加或减 少转化为收益或损失的基准发生了变化。与获得的机会成本相比,放弃的让渡成本必然被赋予更高的 价值,即放弃带来的痛苦要大于获得带来的快乐,此即占有效应。换句话说,人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 的估值要高于他们不拥有的东西,占有效应将改变人们的喜好。由于让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不同,占 有效应取消了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中无差异曲线的可逆性,这同时意味着两条无差异曲线可能相交[9]。 Tversky and Kahneman[19]的研究揭示了由于占有效应的影响形成的基准依赖的偏好结构,并对科斯定 理提出了质疑:即使交易成本为零,由于占有效应,相对其它没有获得的物品,人们提高对已经获得 的物品的评估价值。这样,资源的最初配置状态引起经济主体内在喜好的变化,引起无差异曲线的系 统移动,对资源最终配置产生实质性影响。

在上述案例中,占有效应主要通过改变消费者对占有物的价值评估,而改变了对占有物的偏好, 从而引起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空间相对偏好关系的变化。

LoewensteinandAdlerL[19]进一步对人们是否能够预知占有效应对他们自己喜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人们在预知自己的喜好变化上存在系统偏差。第一,占有效应引起的 喜好变化是如此迅速,以至于人们无法预期,这阻碍人们从长期的获得、占有、放弃实践中了解喜好 是如何变化的;第二,仅当面临放弃占有物的情形时,人们才会表现出对占有物的迷恋,而获得和放 弃通常具有时间间隔,人们一般无法获得迷恋占有物的反馈。对最初评价的遗忘进一步对这种反馈产 生了干扰。这样,人们在无意识中受到占有效应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自己选择的陷阱,对自 己选择的可逆性存在不切实际的想法。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选择问题呈现的特定背景(结构化效应)和特定过程(引出效应) 的不同会引起决策者的偏好关系发生逆转,这就好像具有特定面貌的人在不同的哈哈镜中看到了不同 的影像。决策者经过学习、训练后,可以让选择问题背景隐含的参照系、让不同的引出过程透明化, 确认哈哈镜之间的转化关系,外部环境对决策者偏好关系的影响可以因此被削弱直至消除。但是占有 效应的影响却是实质性的,它通过改变决策者的资源边界条件,对决策者选择用以感知收益和损失、 痛苦和欢乐的参照系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从而改变了决策者的偏好关系。占有效应不像外在的哈哈 镜,而更像生物体的生长过程,对特定商品的选择和放弃,就好像生物体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活动一 样,对消费者的内在的偏好关系结构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这样,预先界定的偏好关系被显现的内涵不 变性假设遭到了行为现实的根本消解。

这样,在决策者与其所在的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随机性的选择背景和引出过程使决策者暴露在一 个高度不确定的选择环境中。在随机性的结构化效应和引出效应的作用之下,决策者的现实行为是高 度随机的。但随机性的选择行为却会产生实际的选择结果,而实际选择结果将进一步因占有效应对决 策者的喜好产生实质性影响。这样,偏好关系不仅是动态演进的,而且完全是一个随机过程。我们既 没有预先给定的偏好关系,也无法对动态演进的偏好关系进行预测,人类喜好或偏好并不是人们主动 选择或理性计算的结果,而是在与环境之间的高度随机的获得、占有、放弃实践中被塑造。这样,占 有效应、结构化效应和引出效应的结合,完全取消了正统经济学的内涵不变性和外延无关性假设,正 统经济学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受到了致命的质疑。

四、经济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思维会计

在正统经济分析中,用于购买各种商品的资源是完全可以替代的。这意味着,就决策者千差万别 的选择评价或行为描述而言,尽管每一个决策者的主观感受不同,但却可以由中性的经济资源去客观 度量,完全可替代的经济资源提供了一个客观度量主观感受的经验框架。在这个经验框架下,我们只 需要关注经济资源的配置情况。描述性转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现,在于揭示了决策者在处理各种交 易活动时的思维会计原理,对经济资源的完全可替代性提出了无可辩驳的质疑。

根据Thaler(1999),思维会计(mental accounting)是指个人或家庭为了跟踪资金流向,控制支 出,而像财务或管理会计那样,在思维中将个人的财务活动进行记录、总结、分析和报告的会计活 动。思维会计由三个部分组成:思维会计系统为决策者知觉或经验事件结果、进行事前或事后的成本 一收益分析提供基础;像真实的会计系统一样,思维会计会将资金的来源和使用进行分类,归入不同 的思维账户;思维会计系统会以不同的频率评估各种账户,使账户每天、每周、每月、每年或以其他 频率,在较宽或较窄的范围内进行平衡。对各种交易活动而言,把交易行为归入思维账户的过程,实 际上就是确定该交易行为赖以进行评价的参照系的过程,从而决定了决策者如何把交易行为结构化为 损失或收益,对实际的选择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

我们看看两个行为试验:

1.驱车购物案例[11]

情形1:你打算在附近某个商店购买一件价值125$的衬衣和价值15$的计算器。你被计算器销 售员告知,在车程20分钟以外的分店,计算器价格为10$。你是选择在附近商店买,还是驱车去分 店买?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人选择去分店购买。

情形2;你打算在附近某个商店购买一件价值15$的衬衣和价值125$的计算器。你被计算器销 售员告知,在车程20分钟以外的分店,计算器价格为120$。你是选择在附近商店买,还是驱车去 分店买?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人选择就地购买。

2.看戏案例[11]

情形1:你购票以后前去看戏,但在快动身前,你发现票丢了。你是重新购票前去,还是放弃? 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人选择了放弃。

情形2:你打算前去看戏,但在快动身前,你发现丢了部分钱(恰好可以买一张戏票)。你是购 票前去,还是放弃?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人选择购票前去。

在看戏案例中,人们在丢失了票的情况下,比在丢失了同样数额的钱的情况下,更不愿意重新买 票。思维会计原理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购票支出被归入看戏思维账户之下,丢失票的损失记入了该账 户,而丢失同等数额的钱则没有归入相应的账户。因此,戏票丢失后,重新买票,则使看戏变得非常 昂贵;而丢失同等数额的钱,则与看戏无关。在驱车购物案例中,购买计算器和衬衣的支出以及驱车 前往成本被分别记人了不同的思维会计账户,在第一种情形中,在计算器的思维会计账户中,就近购 买计算器价格要高出33%,是一个很难接受的交易①;而在第二种情形中,就近购买计算器价格仅仅 高出4%,是可以接受的。

在上述案例中,消费者的行为与正统经济分析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在正统经济学范式中,预算 内各种账户的钱是完全可替代的,时间也是可以完全替代的,也就是说在任何活动上的时间投入的边 际价值都应该是相等的。在思维会计分析中,人们可以发现这两种替代性都是站不住脚的。在看戏案 例中,人们丢失了票与丢失了同等数额的钱,却产生了差异很大的选择行为,前者不愿意再购票,后 者则愿意。在驱车购物案例中,人们可以为了一件小商品驱车20分钟以节约5$,但却不愿意为了 大宗商品驱车20分钟节约5$。

Camemreld.[3]则在对出租车司机工作时间的研究中发现,正统经济学关于工作时间和薪酬的替代性假设是存在问题的。研究发现,司机们一般根据租车费等设定每天的工作目标,一旦达到目标, 就停止工作,这直接导致他们在生意好的日子里工作时间短,而在生意不好的日子工作时间长。这违 背了正统经济学关于工作时间和薪酬关系的标准解释:薪酬越高,工作时间越长,人们愿意放弃更多 的闲暇。从思维会计的角度来看,出租车司机每日确定目标的工作方式,实际上是一天进行一次思维 会计账户的评估。

就思维会计而言,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决策者何时启用某个账户,何时关闭它,即选择归并问 题:决策者何时把某一思维会计账户中的交易活动进行归并。经过归并后的思维会计账户的状态将为 后续交易活动的评价提供参照系,先行选择的结果由此才会对后续的选择行为施加影响。与选择归并 相关的著名案例来自于股票投资之谜(Mehra,Prescott,1988)。从美国的数据来看,股票投资和国债 投资之间的收益差距是非常巨大的,从1926-1998年的70年间,股票投资的年收益率约为6%, 1926年的10股票投资到1998年变成了1800$;而与此对应,1G的国债投资只能得到15$(一半 被通货膨胀吃掉了)。风险厌恶并不足以解释股票投资之谜;BenartziandThaler[3]利用思维会计原理提供了说明。人的风险态度将取决于他们重新设置评价基准的频率,即他们多么频繁地重新评估他们 的资产组合②。他们的研究发现,投资者一般每13个月评估:―次他们的资产组合③。这样,股票投资与债券投资在长期中的巨大差距被忽略掉了,这正是行为经济学家对股票投资之谜的解答④;

综合来看,思维会计原理反映了决策者在进行选择评价时的几个重要特点:(1)决策者进行选择评价的参照系是多维参照系,同一个选择问题的不同方面补归入了参照系的不同维度,在参照性的不同维度上被结构化为收益和损失。由于参照基准的不同,结构化后的结果不同,不同思维会计账户中的经济资源失去了可替代性。(2)决策者以某种频率不断地进行思维会计账户的选择归并,从而不断地调整参照系,选择问题的评价基准因而发生持续的变动。(3)决策者参照系的调整周期是不定的,被特定的情形决定。

在局部选择理论[16]中,价值载体从正统经济学的财富状态量改变为财富变化量,由此引入了一维的参照系。作为行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思维会计研究表明,不同背景、不同过程、不同形式的财富变化量

注解:

① Thaler(1999)引入了交易效用(tramactionutility,被定义为实际支付价格与参考价格(通常价格)的差距)概念,来解释人们对交易公平性的偏好。对同一物品(比如价值10的啤酒),人们可以接受在高级酒店中的高价(4$),但不会接受在杂货店中超过2$的高价。

② 注意在局部选择理论中,由于人们基于一定基准确认收益或损失。与此相伴的必然还有财富状况评估的频率,或者决策者评估富状况的周期。每一次新的评估都将确定新的基准。另外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基准本身的相对性。按照Thaler(1999)对归并行为的研究,赌博赢家不会在一天之内根据当天的输赢调整基准。

③ Benartzi and Thaler关于资关组合评估周期的研究说明什么呢?不是投资者的思维会计法则决定了人们一般会以年为评估周期,而是地球季节变化的周期性,与此相关的人类活动的周期性决定了年度的评估周期。

④ 这种思维会计行为被他们称为短视的损失厌恶(myopic loss aversion)。Kahneman and Lovallo(1993)给出了一个更加一般化的解释――狭隘的结构化(narrow framing):决策者一次只处理一个问题,而不是把该问题作为一部分纳入一个全面的、完整的分析框架。这样,由于基准置频率的影响,在长期来看可行的投资策略在短期内却被忽略了。

所承载的价值并不相同。思维会计实际上是多元的结构化过程①。多元结构化效应对正统经济学分析是破坏性的,一向被视为中性的、可以相互替代的货币或时间等经济资源的可替代性被取消了。

五、结 语

在行为经济学家看来,现代风险决策理论是从赌局的逻辑分析上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从风险和价值的心理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现代决策理论所建构的是理想决策者的规范模型,而不是对真实决策者行为的描述[19]。行为经济学研究在心理现实化方向的深入,逐渐触及到了正统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为我们揭示了偏好关系的动态演进图像――偏好关系在决策者与其身处的环境之间高度随机的互动过程中被塑造,取消了偏好关系预先得到完备界定并在行为过程中保持一致的可能性。行为经济学由此跳出了正统经济学设定的基本框架,放弃了正统经济学先入为主的规范性理想。

从经济学及心理学创建以来,学者们关于实体意义的心理基础一直处于永无休止的争议之中。在单极化的本质主义思想传统[5]之下,行为经济学与正统经济学及心理学一样,试图通过心理现实化在决策者一极确定普遍永恒的行为依据。这样建立的理论,要为决策者和其身处的环境之间关联互动的行为现实提供说明,理论解释与行为现实之间必然产生系统偏差。事实证明,行为经济学家心理现实化后建立的理论并没有取得比预期效用理论更加好的行为解释力[7]。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行为经济学放弃了先入为主的规范性理想,在描述性转向的形成过程中,开始远离不可观察的心理世界,越来越接近我们生活经验的现实世界。

虽然行为经济学放弃了找到永恒普遍的心理法则框架――完全理性的自我――作为选择行为终极依据的规范性理想,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放弃规范性理想,他们追寻的仍然是某个具备描述的心理法则框架――有限理性的自我。只是在描述性转向后,行为经济学放弃了完全理性,而转向了有限理性[12];放弃了事先完备界定心理法则的先验玄想,而在决策的背景中、过程中去确定。描述性也好,规范性也罢,一颗观察、判断、选择的心,仍然是经济学微观理论的基础。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中已经清楚地看到,心理现实化和描述性转向真正指向的并不是心理,而是现实,即行为现实化。经济学理论在向现实世界开放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现实世界,更加深远的经济学理论范式变革――关系论转向[5]已经非常清晰地展现出来:在决策者和其身处的环境互动过程中发生的行为的依据,既不可能单一地来自于自我(无论是完全理性的自我还是有限理性的自我),也不可能单一地来自于自我所处的现实世界,更与自我和现实世界之外的第三者(某种结构的本质实体,比如意志、直觉、潜意识、心灵、灵魂、上帝等)无关,而必然在自我和现实世界的关联互动过程中被确定。 决策者不是设计者,也不是观察者或自动机或理解者,而是参与者,决策者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互动构成其行为的全部。在关系论转向后,正统经济学的微观心理基础问题乃是在根深蒂固的单极化本质主义思维模式下提出的虚假问题,既无法界定,也无须界定,更不必回答[4-5]。

参考文献

[1] Arrow K. J. (1982). Risk perception in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J]. Economic Inquiry, 20, 1-9.

[2] Benartzi S. and Thaler R. H. (1995). Myopic loss aversion and 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 conomies, 110:1, 73 -92.

[3] Camerer C. F. , Babcock L , Loewenstein G., and Thaler R. H. (1997). Labor supply of New York cab drivers: One day at a time[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es, 112:2,407 -41.

[4] 冯燮刚,向现实世界、未知世界开放的新哲学[J].学术论文,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NO. 200410.

[5] 冯燮刚,李子奈.行为经济学的心理现实化与正统经济学的微观心理基础[J].经济学动态,2005, (10).

[6] Hammack J. and Brown Jr. G. M. (1974). Waterfowl and wetland: Toward hioeconomic analysis [ M ]. Baltimore: Johns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7] Harless D. W. and Camerer C. F. (1994). The predictive utility of generalized expected utility theories [J]. Econometrica

注解:

① 根据Kahneman and Tversky[17],当面对多属性的选择时,决策者会基于多个维度的参照系(multiattribute reference state), 建立多个思维 账户(mental account)对选择的利弊进行多个维度的分析。

62:1251-89.

[8] Kahneman D. (2003). Maps of bounded rationality: Psychology for behavioral economic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3, December, 1449-75.

[9] Kahneman D. , Knetsch J. L, Thaler R. H. (1991). Anomalies: The endowment effect, loss aversion, and status quo bi-as[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VoL 5, No. l (winter), 193-206.

[10] Kahneman D. and Tversky A. (1979).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J]. Econometrica, Volume47, Issue 2 (Mar,), 263-292.

[11] Kahneman D. and Tversky A. (1984). Choice, Value, and Frames[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84, 39:4, 341-50.

[12] 李子奈,冯燮刚,经济学知识的性质与开放的经济学方法论[J].经济学动态,2005, (4).

[13] Simonson I.and Tversky A. (1992). Choice in context: Tradeoff contrast and extremeness avers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9(3), 281-295.

[14] Slovic P. (1991). The construction of preference[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50(5), 364-71.

[15] Slovic P. , Lichtanstein S. (1968).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robabilities and payoffs in risk taking [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78, 1-18.

[16] Slovic P. , Griffin D. , and Tversky A. (1995). Compatibility effects in judgment and choice. In Hogarth, Rabin M. ed. ,Insights in Decision Making: Theory and applic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7] Thaler R. H. (1980). 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39-60 1980.

[18] Tversky fi. (1967b). Additivity, utility and subjective probability[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4:175-201.

[19] Tversky A. , Kahneman D. (1991). Loss aversion in riskless choice: A reference - dependent model[J]. The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106:4 1039-61.

[20] Tversky A. , Slovic P. , and Kahneman D. (1990). The causes of preference reversal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80.

[21] Tversky A. , Sattath S. , and Solvie P. (1988). Contingent weighting in judgment and choice [J]. Psychology Review,95:3,371 -84.

[22] Tversky A. , Thaler R. H. (1990). Anomolyies: preference reversals[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Vol. 4,No. 2 (Spring) 201-211.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of Orthodox Microeconomics

FENG Xie - gang, LI Zi - nai

篇2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了解医学概貌,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整合课程。其内容以“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为主线,涵盖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药理学、遗传学等十门课程[1],通过对基础医学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系统性的理解和掌握。

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基础医学概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章,涉及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医学免疫学等学科,其教学内容深奥枯燥、概念抽象繁多、机理复杂,一直都是教学中的难点。下面笔者以此章为例谈一下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设计中的体会。

1 教材分析

笔者所讲授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医学概论》[2]第18章“机体的免疫系统”。目前的理论学时为10个学时,要完成教材整章的教学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结合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密切联系特异性免疫应答两条主线(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对面面俱到的教材做一个大幅度的修剪,达到“够用”为度。如免疫耐受、超敏反应、免疫学诊断、预防和治疗等作自学内容。

2 教学目标

根据之前所述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知识基础,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①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②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③掌握重要的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功能;④掌握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⑤熟悉T、B淋巴细胞的重要表面标记分子;⑥熟悉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及应用。

由于学生在高中生物时接触过免疫系统,对其分类、组成及功能有一定的认识,对该部分知识的加深与拓展也较易理解,因此本章的难点在于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2.2能力目标:在知识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我们力争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能力目标。

2.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3 教学方法

非医学专业招生大多是文理兼收的,有些学文科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对涉及较复杂机制的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极易形成思维疲劳,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比喻法、讨论归纳法、案例分析法、PBL教学法等,提出问题找到基础与临床与生活经验的切入点,循序渐进将科学知识的讲授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如在讲解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时,首先提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发现了一种有“世纪瘟疫”之称的疾病——艾滋病,对艾滋病,同学们有多少认识?同学们知道艾滋病患者会有什么临床表现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结合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的形象比喻:把免疫防御功能比喻成国家的国防部队抵御外敌入侵,把免疫监视功能比喻成人民警察监视内部“突变”人群,把免疫自稳功能比喻成清洁工等,使学生能更好的形象理解,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在师生讨论、互动中,轻松的掌握了知识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4 教学过程设计

4.1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课导入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以及开启创新思维的第一步[3]。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温故导入法、提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如讲“机体的免疫系统”这一章绪论时,首先通过口头提问:人体的“国防部队”是什么?一个国家需要有自己的军队来抵御外来的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维护人民生活的稳定,那么人体的“国防部队”有什么功能?以此来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导入新课。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又提出新问题:人体的这个“国防部队”是怎样运作的?这时学生带着寻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进入了新学习情景中,既激发了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求知欲,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在讲“补体系统”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这样设问置疑,“异型输血会出现什么后果?”,“溶血”;“而在血型检测试验中,A型血与A标准血清体外出现凝集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人体内有溶解红细胞的物质——补体”;“为什么正常时不出现溶血?”,“为什么体外很容易失去活性?”等等。这样的设问使教学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4.2结合教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在“机体的免疫系统”的第一节授课中,笔者首先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入免疫的概念,通过对一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经历,从而提出抗原的概念、免疫的概念以及免疫特异性这一重要特点;采用比喻法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的指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特点,讲授中枢免疫器官的解剖学特点和组织学特点,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出临床骨髓穿刺的部位;利用课堂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视频展示骨髓和胸腺的功能。最后利用归纳式板书的方式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式掌握并记忆。

4.3问题小结,引发思考

⑴人类在许许多多病菌、病毒存在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健康地生活?为什么老年人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肿瘤发病率较高?得过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一般不再患流行性腮腺炎,为什么?

⑵无偿献血对人体有害吗?为什么?胸腺在机体免疫中起什么作用?

4.4课程总结

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探索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免疫系统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中的整合,实现了基础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了其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基础医学概论作为一门整合课程,由于教学内容上的复杂性、特殊性,授课对象的特定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对于教学过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昌洙,刘卫东.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76-77.

[2] 李利兵,朱大年,汪华侨.基础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3

一、引言

二、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⒈ 关于学习的含义

⒉ 关于学习的方法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⒈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⒉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⒊ 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⒈ 传统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⒉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⒊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六、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的革新

⒈ 信息技术是建构主义应用于教学的先决条件

⒉ 建构主义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⒊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课例

一、引言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廿年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二、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1][14][15]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棽黄胶鈼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如上所述,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面我们就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简要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1、关于学习的含义 [1][2][4]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关于学习的方法[8][9][12]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⑴ 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⑵ 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⑶ 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⑵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⑶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如上所述,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就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等三个要素。在现代化教学中,通常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所以还应增加“媒体”这个要素。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简单组合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然是有机的整体就必定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由教学过程中的四个要素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就称之为“教学模式”。例如,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四要素各自的作用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明确,从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教学模式。

那么,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又应是怎样的呢?如上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1][8][13]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定义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⑴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⑵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⑶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例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愈来愈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⑷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⑸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⒉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1][11]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⑴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⑵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⑶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篇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的数学类基础课程.它既有严谨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应用性;它的内容既蕴涵现代数学思想,又包括实际问题的统计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和科学技术中.因此,这门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如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本文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学生普遍“学不好、学好不会用、学后易忘记”的现状,结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特点,深入分析学生实际,介绍了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尝试.

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它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学科,是一门很有特点的学科.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概念和公式多且杂,容易混淆;基本概念抽象复杂、难以理解;涉及的知识点太多,需要用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中的许多知识.一直以来,学生学习的都是确定性的内容,突然来研究随机问题,往往感到处理问题的方法与其他数学课程有很大的差异,普遍不适应,觉得习题难做,方法难于掌握.

学生在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过程中,常常有两种感觉:

一是学好不会用.掌握了相关知识,除了应付考试,却不知道在实际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

二是学后容易忘记.学生常常反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公式、定理特别多,不容易记住,学起来很枯燥,即使记住了,只要几天不看,就忘记了好多.

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我们着重于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的讲解,尽量淡化定理的严格证明,紧密结合实际背景,注重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从而加深对相关数学概念的理解.

1.关于概率的公理化定义

篇5

一、 常用的统计术语

统计学中常用的概念有总体与样本、随机化与概率、计量与计数、等级资料及正态与偏态分布资料、标准差与标准误等。如某研究采用经会阴途径测定宫颈长度,以探讨不同宫颈长度与临产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35例宫颈长度为25~34mm者与32例宫颈长为15~24mm者临产时间的均值±标准差(x±s)各为57.6±58.1与47.3±49.1小时。该计量资料,经t检验显示t=0.780,P>0.05,并未提示不同宫颈长度的临产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从标准差大于均值,显示各变量值离散程度大,呈偏态分布,故不能采用x±s这一算术均数法计算均数。经偏态转换成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后结果是:35例与32例的临产时间各为34.5±4.1与26.7±4.1小时,(t=7.778,P

二、 正常值范围及异常阈值的确定

如何选择研究对象,至少需多少例,正确统计处理和参考一定数量的病例数据,是确定正常值范围及异常阈值的四个重要因素。

1.研究对象:应为“完全健康者”,可包括患有不影响待测指标疾病的患者。如“正常妊娠”的条件:孕前月经周期规则、单胎、妊娠过程顺利、无产科并发症及其它有关合并症,分娩孕周为37~41周+6,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和Apgar评分≥7分。

2.观察数量:观察数量应尽可能多于100例;需分组者,各组人数也是如此(标本来源困难时酌情减少)。有些指标值如雌三醇(E3)、甲胎蛋白(AFP)、胎盘泌乳素(HPL)等随孕周进展而变化,应按孕周分组;邻近孕周均数相近者,可合并几周计算。若为偏态分布,应以百分位数计算,则例数应≥120例。取各孕周对象时,应考虑到所取各孕周中的例数分布大致均衡。显然,文稿中往往以少量例数求得正常值是欠可靠的。

3.统计处理:应根据所得数据分布特征采用不同的统计处理方法。属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据,可采用x±s法计算;这也适用于以一定方法能将非正态分布转换成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对无法转换的偏态资料,应采用百分位数计算法。具体计算(包括上下限初步制定)见文献。

4.对照数量:相应观察的病例数(包括分组)应不少于30例,这对制定某指标有临床意义的异常阈值尤其重要,这一点往往易被忽视。如在参考较多病例数据后,唾液游离E3的下限异常阈值应为第2.5百分位数,而非通常采用的5百分位数。否则,将会导致该指标产前监护的假阳性率增加。

三、 t检验与校正t检验(t′检验)

这是文稿中极易混淆的一类计量资料统计问题。

(一)检验的注意事项

1.t检验的意义:t检验与所有统计分析相同,其结果提示现有差别不仅仅是抽样误差所致,且提示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大小,即t0.05与t0.01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各为5%与1%。

2.统计意义与临床意义的关系:统计学有显著意义,而在临床上可能是无意义的,提示该研究应继续深入,以明确该差异是否真有显著意义;相反,统计无显著意义,而临床上却是有意义的,不能贸然轻易地下结论。应复查实验设计、方法、试剂及仪器性能、质控措施和实验数据等是否有问题,或尚需再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复测等。

3.t检验适用范围:t检验仅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包括偏态转换)和其方差是齐性资料的检验;t检验适用于可比性资料,即除了欲比较的因素外,其它所有可影响的因素应相似。

4.t检验的结果判断:判断结果不应绝对化,P0.05,分别表示可拒绝或接受原定的假设,但两者都有5%的可能性犯第一类错误;而P值越小,只能是更有理由拒绝原定的假设。

5.单侧与双侧检验:应预先制定本研究的结果是需行双侧还是单侧检验。对有把握确知某治疗措施或某指标是不会劣于现有的,才作单侧检验;若不知何者为优,应行双侧检验。因为在同一t值的界限上,单侧检验的概率(P)仅为后者的一半,也就是说单侧检验较双侧检验更易得出差别有统计意义的结论,不可随意制定。一般讲,绝大多数研究以采用双侧检验为妥。

(二)t′检验与t检验的区别

当两样本均数的方差非齐性时,应以t′替代t检验。例如:甲组32例血清某指标值为53.9±49.6(μmol/L);乙组6例的结果为26.6±7.2(μmol/L),若不考虑两样本方差大小,t检验示t=1.331,P>0.05,提示两组血清该指标的平均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先作方差齐性检验,F=47.4,Pt′0.012.875,P

四、 卡方(χ2)、校正χ2与直接概率法(或精确法)检验

这三种检验方法为一类用途较广、但也易混淆的、适用于计数资料检验的方法。应注意,鉴于总数与理论值的不同,应采用相适合的检验方法。

例1.192例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51例与22例;3475例出生体重≥3500~40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85与265例;2451例出生体重≥2500~35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22与169例。3组的构成比:难产与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78.6%、5.3%、5.0%与11.4%、7.6%、6.9%。据此贸然认为出生体重≥2500~3500g为最佳新生儿分娩体重的结论是不可靠的。经χ2分析,后两组的难产与窒息率间和前两组窒息率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故可认为,单据本研究结果是难以得出上述临床上认可的结论的。这涉及到上述“统计无显著意义,而临床却是有意义”的问题,应进一步复查或增加样本测试。杜绝单纯根据百分率的大小贸然下结论。

例2.某药治疗感染衣原体(CT)的中、晚期孕妇各11例和36例,她们的新生儿感染CT数各为3例和23例。χ2检验得χ2=4.570,P

例3.以精确法替代χ2检验。某新技术测试8例卵巢内胚窦瘤患者,5例呈阳性反应;测试25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中6例阳性。χ2检验得χ2=4.042,P

五、 相关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只是以相关系数(r)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面的统计指标。无论是正相关(r为正值)或负相关(r为负值),只是经相关系数的统计意义检验(如t检验)后,当P

“相关”是表示两个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回归分析是提示两个变量间的从属关系。在回归分析中,应注意由X变量值推算Y,与以Y变量值推算X的回归线是不一样的;直线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一般仅适合于自变量X原测数据的范围,故绘制回归线时,X值切不能超越实测值的范围而任意延长。

可见,这两种分析,说明的问题是不同的,但相互又有联系。在作回归分析时,一般先作相关分析,只有在相关分析有统计意义(即回归有统计意义)的前提下,求回归方程和回归线才有实际意义。决不能把毫无实际意义的两个事物或两种现象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六、 数据的正确书写

1.文稿内各数据的书写必须前后一致;总数应等于各分组的数据之和。

2.对不同指标,有其不同数据精度的要求,这应结合专业知识加以判断。如新生儿出生体重是以公斤为单位,记录测定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数字即可。

3.测定数据的书写,不能超越其测量仪器测试的精确度范围。

4.同一指标的前后数据应保持同一精确度。

篇6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62-03

概念学习分为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个方面:概念形成是由学生从同类事物的不同实例中发现共同的本质特征;概念同化是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学习新概念的方式。奥苏贝尔根据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概念同化模式,即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1]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的教学时,根据概念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顺序和相互关系,依据概念同化的三种模式,选择合适的方法,使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客观地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达到理解和掌握概念、由浅入深地运用科学概念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上位学习模式教学

上位学习又称为“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相对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和较广的包容面,新概念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旧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上位概念的外延较大,比较抽象,直接提出概念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借鉴实例或实验,较直观地呈现事实,从具体到抽象,形成概念。正如鲁宾斯坦所说:“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而不可能是从任何其他东西开始的。”

(一)联系生活实际事例学习概念

功率的概念对初中学生讲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可从生活现象引入,挖土机与人在挖土,挖土机的土少而人挖的土反而多?为什么?两个工人工作相同时间,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接着,引导学生比较做功快慢,有两种方法,一是相同时间比做功多少,二是做相同功比较时间长短。这实质上是帮助学生提取储存在头脑中的感性材料,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建立上位概念。

(二)利用实验探究学习概念

质量有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改变而改变的属性。质量的属性相对生活中具体例子是上位概念,教师来一次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要比直接告诉他们记忆深刻得多。教师测量一个烧杯和一个装有固态碘(紫黑色)的升华管的总质量;将升华管加热使里面的固态碘变成气态碘(紫红色)后,重新放入烧杯,观察天平是否平衡,然后引导学生从以上的数据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同理,教师先测橡皮泥的原始质量,再将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放回,观察天平是否仍然平衡。得出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实践证明,利用实验探究,从具体到抽象,质量的属性上位概念顺利地得到建立。

(三)从生活经验逻辑推理学习概念

从生活经验逻辑推理学习概念,这种方法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对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十分有利,但限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引入方法在初中阶段应用较少。例如,在引入功的公式时,教材上规定: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作为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功大小计算的概念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假设将物体A举高1m做的功为W。教师提出问题:(1)如果力增加一倍,高度不变。(相当于同一物体举两次)学生回答:2W;(2)力不变,高度变为两米。(相当于同一物体举两次)学生回答:2W;(3)力增加一倍高度变为两米。(相当于同一物体举4次)学生回答:4W。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功和力的大小成正比和距离成正比,即W=Fs。

二、下位学习模式教学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水平较低的新概念,归属到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概念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的意义。教学中可在原有概念下引出新概念,并把新概念纳入原有概念体系,反过来对原有上位概念又做了补充和扩展。

(一) 运用例举法内化呈现概念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碱的下位概念,我们在学习了碱通性以后,再来学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特性。教师在讲述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特性后,教师可以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属于碱,当然具有碱的通性。又如,教师在引出重力、压力、摩擦力、浮力概念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力的三要素。通过学生讨论,画图,无形中丰富了学生对力的感性认识,对于抽象的力概念,更形象化、直观化,使之便于理解。所以,多层面、多角度地呈现概念,为概念的顺利得出和概括创造条件。

(二)运用简化的模式图实现概念同化

如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分化都是细胞特点的下位概念,三者属并列关系。教师如果单纯地通过文字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简化的模式图,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学生很容易了解细胞的行为特征。如下图,过程(一)表示细胞通过分裂使数目增多,故细胞分裂是量变的过程,刚分裂出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相似。过程(二)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在分裂的基础上,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

(三)应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掌握概念

民间谚语中蕴藏着许多科学的概念知识,在备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一定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概念学习的作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是生物的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反映了生物的变异现象;“一山不容二虎”――生物的种内斗争;“飞蛾投火”,这是生物的应激性。“一朝被蛇蛟,三年怕草绳”,这是生物的条件反射;“一方水土育一方人”,这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应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把学到的概念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是帮助学生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三、并列结合学习模式教学

要学习的新概念与原有概念并无上下位关系,但横向上同其他的概念相互作用有一定联系,或都是某一概念的下位概念,它们存在于共同的知识体系中。在完成一定知识的教学后,可以使用求同和求异方法对相邻、相对、并列的概念进行归纳整理,根据它们的相互关系组合成概念体系。

(一)运用类比的方法同化概念

类比具有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鉴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思维活动还刚处于从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对于较为抽象的科学知识难以接受。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给某些知识以形象生动的类比,学生接受起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对原子质量是初中科学基本概念教学的一个难点,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非逻辑思维能力去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用一些具体的事例进行形象类比来正确理解。如,现有四种粮食的籽粒,它们每粒种子的实际平均质量是:高梁3×10-5kg、谷子2.5×10-6kg、玉米2.5×10-4kg、小麦4.5×10-5kg,要经常书写和使用这些数字很不方便,若取一粒高粱种子实际质量的1/12(即2.5×10-6kg)作为标准,其他几种粮食种子的实际质量与这个标准相比较,就会得出一些便于书写和使用的简单比值:高梁12、谷子1、玉米100、小麦18。同样道理,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碳原子(C―12)质量的1/12,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通过这种形象的类比,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为正确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列表对比展示概念差异

对比法就是把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基本概念,从几个方面进行逐项的对比,从中找出异同点来,以便明确其本质特征。例如,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血管不同,可以从从管壁、弹性、血流速度、功能四个方面加以比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血管对比列表如下。

(三) 概念图构建概念体系

概念图能较好地展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能让概念之间隐性的关系显性化,用概念图来构建知识网络,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概念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知识体系中所处地位。[3]如,在动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中,涉及到很多概念,有些概念属于并列存在,有些概念属于上下位关系,关系错综复杂,学生不容易理清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可以用概念图表示。

概念图既可以概括一节课的内容,又可以概括一章或几章的内容,范围大小视需要而定,引导学生自己画图找概念间的联系,有助于理清思路,理解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维恩图彰显概念关系

笔者发现,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到位,这是学生在概念学习中的最大困难。许多概念之间有包含与被包含,或者出现交集的情况,这种内容相关的概念可以用借助数学集合关系,用直观的几何图形。比如,用大小的圆圈,以及圆圈之间的从属或有部分交集的关系来表示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是并列关系,都是生存斗争概念的下位概念,它们构成了生存斗争的两种形式。竞争是属于种间斗争的下位概念,而不是种内斗争的范畴。生存斗争的维恩图可以概括为右图所示。

借助数学集合直观的图形,让学生在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概念的深化。教师可以在完成章节知识的教学后,对那些相邻、相对、并列或从属的概念进行类比、归纳,根据它们的逻辑关系,用一定图式组成一定序列,形成概念体系。把学生感知“孤立”、“散装”的概念纳入相应的概念体系之中,让学生获得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又能进一步巩固深化已学概念。

(五)循环图突出概念联系

在血液循环的教学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血液循环概念的下位概念,它们构成了血液循环的两阶段,并且都包含了营养物质和气体两方面的交换。体循环是细胞消耗营养物质,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在肺循环的过程中,血液将CO2排除,增加了氧气,把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存在,在物质上互相依存,在气体交换上具有的连续性。血液循环的整个过程用循环图表示更清晰,学生容易掌握血液的变化情况。

总之,奥苏贝尔提出的这三种概念同化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一起的。教师在采用上位学习模式教学,有时还要用到下位学习模式,甚至并列结合学习模式。所以,教师在概念教学时,应灵活应用,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科学概念,学生只有在多次循环中才加以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为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把握教材,深入研究每个概念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更好地完成科学概念教学。

注 释:

篇7

随着近代机械工程学科的不断发展,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摩擦、及机械传动等分支学科迅速发展,深化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它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机构的基本分析方法、选择常见机构类型及一般工作条件下常用零部件的能力。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分析一般机械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具有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领域的机械设计人才,因而不同专业的设置应运而生[1]。

近年来,西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开设了机电工程、包装工程、工业设计、生物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其他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乃至到工作岗位后,都会经常接触到各种类型的通用和专用机械,应该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因此,“机械设计基础”是工科机械类及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进行教改和探索,特别是在理论教学内容方面做了改革。在适应不同专业设置过程中,“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做了相应修改,课程学时也做了相应变动。理论课程学时包括64,56,48学时,下面就我校目前不同学时对应的“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做解析。

1.课时64学时的内容设置

“机械设计基础”上半部分主要讲述各类常用机构的设计和应用,即机械原理部分;下半部分主要讲授通用零件(连接零件-螺纹、键等;传动零件-带、链、齿轮等;轴系零件-轴、轴承等)的设计计算,即机械设计部分[2]。这两部分内容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体系的系统和完整。通过原理部分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机器的工作原理,通过运动分析获得杆长等长度尺寸;通过设计部分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通过计算准则获得零件的主要尺寸,并通过结构设计得以确定零件的其他尺寸,完成设计工作[3]。

课时64学时设置用于机电工程、包装工程、工业设计及机电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四年制本科教学[4]。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变化,更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向这些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及基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未来大多数将在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护等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机械系统及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为以后机电系统、包装机械等的设计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由于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前续已经完成《工程制图》、《工程力学B》、《热工基础》等课程学习,后续还将进行《智能仪器设计》、《机械CAD/CAM》、《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课程学习。为适应这一教学要求,在理论教学内容上,加强了对机械相关概念的讲解,对机械的现代设计思想和方法做了较多评述,以使学生了解现代机械设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由于这些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可能会应用到机构运动分析、联轴器的选择、滑动轴承的设计这些方面的内容,在理论教学中,平面机构运动分析的图解法、联轴器的类型和选择方法、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及设计计算这些知识点应加以设置。在讲授过程中,对关键公式进行推导,使学生了解其由来,加深了解。如V带传动中由于楔形增压原理使当量摩擦系数大于平带传动的摩擦系数;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拓展,如宽V带主要用于调速的原理加以阐述,使学生明白带传动可以用于机械无级调速中,从而开拓其创新思维。

2.课时56学时的内容设置

课时56学时设置用于生物工程四年制本科教学,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灌装、装卸等机械知识,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领会各种机构在机器中的应用。

为适应这一目的教学要求,在理论教学内容上,主要讲解常见机构的选型、通用零件的设计计算,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透彻,了解一般机械的设计过程。由于课时较少,课程内容减掉机构运动分析的相对运动图解法,联轴器的选择,以及滑动轴承动压设计。讲授时除了要结合工程实例,还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适当设疑,让学生课余时间回味与思考。

3.课时48学时的内容设置

课时48学时设置用于建筑环境及能源应用工程四年制本科教学,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建筑设备系统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保障等方面的技术工作[2]。

由于该专业的学生对机械方面知识接触较少,对课程中涉及的各种机构、结构难以理解,同时理论课时设置少,为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在教学内容中注意重点和难点内容。相对56学时教学内容,取消了该专业设备上出现很少的轮系教学内容,适当精简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的部分讲述内容,如对常见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进行重点讲述,而对斜齿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进行删减。

随着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代社会需要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内容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并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质量以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要求,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使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实际的工程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陆萍,宋可总,栾莹,孟剑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6,1:49-51.

[2]秦小屿,朱维兵.机械设计基础[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蒲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8

引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院校理工及经管类等专业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是研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随机现象及其统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丰富,理论方法抽象、独特,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概率统计的知识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工农业生产、军事、天文预报、金融、交通、医学等各个领域.这就表明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当今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现代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结果中分析,笔者得出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学内容多且难度大,理论知识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独特难以掌握和理解,教学方式单一,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等.因此,学生普遍感觉到概率统计课概念难理解,枯燥无味,方法难掌握,学习兴趣降低.这样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作为教授这门课的教师,如何教好这门课,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本文就结合笔者教学的经验,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调整教学内容,加强概念和基本定理的教学

当前概率统计课程普遍存在内容多且难度大的问题,为保持概率统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保留经典内容的前提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适当地调整教材内容.例如,复杂定理及推导可以部分省略,但要强调能理解基本概念.因为概念是它的基石,定理、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都是建立在基本概念基础上,概念、定理、一些具体的计算公式构成了整个概率论的知识体系.

在概率论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适时补充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这是因为很多学生有些高等数学知识已经有所遗忘或者学习不够扎实,而概率统计课程中又要有所运用,所以教师也应该考虑补充这些基础知识.例如,连续性随机变量的知识点要用到定积分、变限积分、二重积分等知识.

如果学生对概念理解不透彻的话,要掌握好基本定理并灵活地运用就变得更为困难.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基本概念的解析和补充,采取多种途径使学生牢固地理解基本概念,如为何要引入随机事件、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统计量、抽样分布、参数的点估计等概念,引入之后在何处运用.不少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模糊,比如讲到随机事件的关系中的“相互独立”,很多学生都会把它和“互不相容”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或者对这两个概念产生混淆.此时,教师应该用实际的例子说明“相互独立”与“互不相容”没有任何联系,会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同时,为做好后面的延伸学习的准备工作,教师还应该结合恰当的例子从正确方向加以说明引导,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于基本定理和具体的公式,它们的推导过程教师应该给予重视,因为学生只有了解了定理和公式的来龙去脉后,才能将定理和公式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另外,教师在例题的选择上要精挑细选,不求多,但求具有代表性和一定的灵活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定理和掌握公式.只有建立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学习这门课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二、丰富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加强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与师生间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体,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不能集中,容易产生疲劳,学习效率低下.要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就必然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和做练习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认真思考问题,集中精力.在时间较宽裕的前提下,可以随机地抽查学生到黑板上做练习题,让其他学生对黑板上的解题作出评判和分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师生间交流更加丰富,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课堂互动效果更好.

2.采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中都普遍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概率统计课程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内容较多,难度较大,而教学时数有限.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克服学时数紧张的问题,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把一些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将要讲解的理论知识更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样既节约板书时间,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也增强学生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解“伯努利试验、伯努利分布和它的应用”时,可以用课件动态地演示该随机试验的过程,利用网上的高尔顿钉板经典试验、二项分布试验,使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伯努利分布,同时教师也更容易讲清楚该分布用于解决什么问题.又如,讲解数据的统计描述统计思想时,可以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展示直方图和经验分布函数图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直方图和经验分布函数图形的构图原理.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推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建设的发展.这种教学形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还将创造性的数学思维能力发挥出来.

三、融入建模思想,将理论应用和实践相互结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通常被认为是一门较难学的课,概念抽象是主要原因.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注重于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忽视了数学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致使学生在实践中遇到概率问题往往束手无策,概率统计模型无法建立,不会用概率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对于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注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且能对模型的求解结果作出合理的专业解释的能力.结合目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引入适当的实际问题应用例子,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用所学的数学理论进行解决.这样,学生既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又通过实践理解了概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提高.

四、健全考核制度,科学合理地考核评价学生

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通过考试,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对考核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实行教考分离的原则,坚持期末考试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流水阅卷.这样就实现了考试制度的规范化,从而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调动了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其次,开卷和闭卷相结合.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如古典概型的计算、数学期望与方差、常见统计分布等必须熟练掌握,其他比较抽象难懂内容适当了解掌握就可以了.最后,提高平时成绩在期末总评成绩中的权重.平时成绩的考察可从平时课堂到课率,回答问题情况,每次课后留的作业、思考题,学完每一章后安排小测验等方面进行.这样学生课堂上会积极主动,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可以比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可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的兴趣,使得原本枯燥的数学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当然在教学的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更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地去总结和思考,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林伟初,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语言学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叶蜚声先生和徐通锵先生合著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初版于1981年,此后在海内外多次再版,广受欢迎。教材得到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编写原则很好地满足了语言学基础理论教学的特殊需求。

“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基础理论课,也是语言学的入门课。课程要使学习者藉此了解当代语言学领域的概貌,掌握语言学研究中基本概念术语的内涵,对语言本体的一般性质特征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要使学习者得到基本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在学习中体会到理论的系统和严谨,从而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自主更新知识的能力。

原版《纲要》能在这两个方面为语言学教学提供支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材的两个特色。

其一,教材整体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原版《纲要》没有对当时语言学研究中的各种观念方法做面面俱到而浮光掠影的介绍,而是立足于基本的语言符号观念和结构思想,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为主线构建了体系的基本框架,对语言学中的基本问题,包括语言的基本性质,语言结构各个层面基本单位的确立原则和结构关系,语言的总体发展特征和语言系统的演变规律,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做了简明而系统的阐述。清晰的脉络和一贯的理论体系更利于初学者对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对学习者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

其二,教材尽可能地吸收了当时新的语言学研究思想。原版《纲要》不仅参考了当时国际上新出版的各种语言学专著和教材,而且综合了当时新的汉语言研究的成果,包括编著者个人的研究成果。所有这些内容都有机地纳入了教材的整体框架,各得其所。这使学习者由此能直接了解到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

原版《纲要》这两方面的特点体现出基础理论教材应具备的系统性和开放性,这使其在语言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多年来产生很大影响。此次《纲要》的修订正是为了在保持原书特色的基础上,吸收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使教材更好地满足语言学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最近半个世纪,语言学研究领域有许多新的进展。语言研究的取向,从单纯地强调重视口语形式转为言文并重,从单纯地强调语言共时研究转为共时和历时结合,从回避语义研究转为重视语义语用研究。人们对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语言与外在经验世界的关系、语言与语言使用者的关系、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人们对语言整体的理解已经由同质静态封闭的小语言系统转向异质动态开放的大语言系统。作为学科入门教材,应该使学习者感受到学科的生命力,看到学科不断发展的趋势和广阔前景,了解语言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我国教育部规定,20世纪出版的高校教材必须修订才能继续使用,就是为了使教材能及时反映出学科的最新发展。

在原版《纲要》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科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教材、教员、使用者的连续性的需求。在国外同类教材中,美国弗洛姆金(Fromkin.V.)等编著的语言学基础教材《语言导论》(AnIntroductionto Language)在语言学界一直影响很大,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这部教材自1974年初版后,已修订了8版,2010年出版了第九版,不断把语言学的最新思想纳入教材,传递给学习者。可见一部具有开放性的经典教材具有广泛的影响和生命力。

原版《纲要》编著者徐通锵师在生前已确定《纲要》的修订意向,决定以原教材为基础,修订原书内容的30%以反映语言学的新发展,惜未能如愿。此次承担《纲要》的修订也是完成徐先生的临终嘱托。

基于以上原因,《纲要》的修订依托原书的理论框架,大的章节没有变动,整体上力求保持原书的特色,使教材内容既具有理论上的系统一贯性,又具有开放性,反映出语言学领域的新进展。下面就修订版《纲要》的理论框架和修订内容做概要阐述。

一、语言符号观念

修订版《纲要》仍然把语言符号观作为核心的语言观念。这一基本的语言观念是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基础。因此,理解语言的符号性质,是把握语言结构系统的各个层面结构原则以及各层面结构关联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这本教材整体框架的立足点。

语言结构的很多性质都与符号性相关,包括语言状态和历史变化的各个方面,但与符号性直接相关的是其表义性,即语言是用形式表示意义。形式与意义关系的研究是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语言的形式是多个层面的,意义也是多个层面的,语言研究就是探讨语言系统多个层面的形式和意义的关联,或者这种关联的变化。这既包括基本符号单位的意义,如语素义或词义,也包括各层次符号组合的意义,如短语义、句义等,既包括反映语言符号和经验世界联系的概念意义、命题意义,也包括指向语言自身结构关联的关系意义,等等。

这一部分修订的内容主要在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个重要的改动是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对语言符号性质的示意图做了部分改动,把现实现象分为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对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的相互关系、心理现实和符号意义的相互关系做了阐述,同时也说明了符号在心理认知中的重要性。

原版:

现实现象可分为客观现实和心理现实,二者并不完全一致。客观现实现象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人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客观现实现象并在大脑中经过脑神经的综合处理转化为心理现实。心理现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但由于感觉器官等自身的局限,人并不能感知把握全部的客观现实。同时,虽然心理现实中的主体是源于人对客观现实的认知,但其中也有超越客观现实的部分,如幻想,神话等等,都不属于对外在的客观现实的直接认知。所以心理现实与客观现实并不完全一致。

语言符号的产生是基于对心理现实的编码,所以语言符号直接指称心理现实,符号的意义经心理现实的中介反映客观现实。客观的现实通过认知转化为主观化的信息必须有一套符号。符号可以有视觉形式、听觉形式等各种物质载体,但最基本最重要的符号是语言。语言符号帮助人达成对外界的认知,储存认知的成果,并且发展人的认知能力。符号固化了已有的认知成果,提高.了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使更多的客观现实现象得到认知,转化为心理现实。语言符号的产生还扩大了心理现实的来源,人们可以利用语言从他人那里接收间接的经验,获取更多的知识。

我们强调语言基本符号的编码包括两个方面:

(1)通过对心理现实进行离散化的分类概括,形成各种概念,即符号的意义。

(2)使这些概念与可直接感知的形式(语音)相联。

两个方面是任何一个语言符号系统都具有的,但又都是在特定社会群体中实现的。语言符号对现实的类分,以及符号音与义的关系,都是社会约定的。因此,虽然能够运用符号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能力,但具体的语言符号在不同的社会各不相同。

关于语言符号二层性的内涵也是语言符号系统部分修改的重要内容。二层性是一个重要的一般性的符号性质。从符号编码的一般性质看,符号的二层性是指一个符号的形式是由若干成分构成,这些成分本身没有意义。人们发现二层性作为信息传递手段是内在于自然的原理,它还存在于基因代码中,四种核酸基构成一切生物。可见二层性会极大增强符号信息传递的效能。二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一个符号的形式是由若干成分构成,这些成分本身没有意义。

(2)符号的组合结构上具有两个层面,这涉及复合符号的构成与语音形式间的关系,涉及到符号系统的表义性。

原版《纲要》关于语言符号二层性的介绍基于美国描写主义音位学,着重强调了二层性的第一个方面,而忽略了第二方面。原书图示为:音位语素词句子,表述为音位构成了有意义的符号的形式。虽然用双线箭头与单线箭头区分了有意义单位和无意义单位,但不同性质的单位处理为单线性的组合关系,这没有完全反映出语言符号二层性的结构关联。修订版《纲要》强调,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语言的组合可分析为有意义的符号层面的组合,即语素、词、词组等语法单位组合,同时还可分析为无意义的语音形式层面的组合,即音位、音节、音步等音系单位的组合。音系单位的组合为符号层面的各级单位提供了语音形式。同一层面上的小单位和大单位是构成关系,不同层面上的单位则是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的关系。比如音位按特定语言的规则组成该语言的音节,音节按特定语言的规则组成该语言的音步,而所组成的音节、音步则为该语言的语素、词等语法单位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形式。我们可以图示如下:

音系层面:音位音节音步……语调段

符号层面:语素一词一词组/短语一句

音系层面的单位和符号层面的单位不构成组合关系,而是一种跨层面的关联。不同语言的音系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常规关联并不相同。比如汉语的“字(语素)”整齐地对应一个音节,英语中的语素虽可以说是最小符号却不与任何一级音系层面的单位有整齐地对应。而英语中的“词(word)”在音系层面整齐地对应一个重音段。这种有整齐对应的关联单位是一个语言符号系统中两个层面间的枢纽,也是语言符号的基本单位。它具有确定的语音编码模式,也与更高层面的符号组合形式相关联。

由于语言符号的二层性,语法研究在探讨各层面语法结构关系时不能无视音系层面的韵律特征,修订版《纲要》对于音系层面的描写相应地做出了重要修订,介绍了汉语层级性韵律单位及其与语法语义的关系(在“语音与音系”一章还调整了原版的部分音标和发音学术语,此不详述)。

总之,教材通过阐述符号与认知的关系,说明了:语言符号性和人类先天具有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是统一在一起的。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层次性、组合递归性、能产性等各种性质体现出语言的共性。符号编码的概念范畴分类、符号的语音编码模式等具体语言形式构成,则体现出符号的社会约定的一面。符号的二层性既体现出语言普遍具有的语言结构多层面的结构性质,同时也反映出不同语言具有音系层面和符号层面不同的结构关系模式。

语言符号观作为基本的语言观念是全书的理论基点。

二、结构思想和功能的视角

20世纪上半叶,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占主流,结构主义语言研究对语言基本性质的探索,对各种语言材料较全面的分析描写促进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其中包含的重要语言学思想成为当代语言学l的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直接或间接受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影响,强调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把语言看作一个结构整体,一个由相关的各个部分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个要素的实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是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正如索绪尔所言:语言是形式(form),不是实质(substance)。基于这一思想,语言中每一层面的单位的性质都取决于它在系统中的地位。语言研究要着力分析描写各种具体语言的结构单位及其结构关系。

单位间的依存关系可以归纳为两个维向的基本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对术语源于索绪尔的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基本内涵大体是一致的。不过,索绪尔因为更强调整体性,所以句段关系中还包括组合单位和整体结构的关系。索绪尔认为语言系统中的所有关系不外乎这两种关系。

原版《纲要》立足于结构主义语言思想,把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为贯穿全书的总纲,每个层面都以单位的确定和单位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加以描写阐述。每一层单位的确定都离不开它在结构中的地位,离不开它与系统中其他成分的关系。明确单位的确定原则,讲清单位间的各种依存关系,是共时部分每一章内容围绕的中心,也是把握每一层面结构形式的基本线索。

修订版《纲要》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结构主义的基本精神,同时我们在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把握中采取了功能主义的视角,在语义、语用层面的阐述中突破了语言内部结构静态分析的封闭格局,阐述了语言和外部经验世界的关系,语言和语言使用者的关系。分析描写中也不再限于基于线性分析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的描写。

功能的视角是从目的性解释一个事物存在的原因。在修订版《纲要》的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中,我们把语言的功能概括为两种基本功能: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现代符号学观点认为,人类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生物适应,就是为了模写世界。作为模写世界系统的语言的发展与智人的进化是同时的,而语言用于社会交往则是进化中的再适应(TA.西比欧克,S.M.拉姆1991)。模写世界和社会交往正与语言的思维功能和社会功能相对应。说明语言的这两种基本功能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性。语言符号本体结构形式各种性质特征都是为了满足这两种基本功能。

我们在第一章对语言的两种基本功能做了总体上的论述。“语言的思维功能”一节中强调了语言与思维认知的密切相关性,并介绍了其神经生理基础。“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节则进一步区分了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在其他章节对于语言各个层面的分析描写中,我们都看到了语言形式特征与这些基本功能间的联系。

功能的视角使语言形式研究具有了开放性。我们为什么使用语言?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为什么这样使用语言?我们在使用语言做什么?这些问题的回答把语言和它存在的周围世界联系起来。重要的是把语言符号本体和语言使用者、和使用环境联系起来,反映出语言结构形式不是孤立的存在。在语言研究中,语法学关注的是语言内符号与符号的关系,语义学关注的是语言符号及其组合与语言外经验世界的关系,语用学关注的是语

言符号及其组合与语言使用者(话主)的关系。三个层面相互依存。语义语用的一些重要的范畴,如(句法)语义特征中的“有生性”、“可控性”,施事、受事、工具等论元角色,与说话人主观交际意图相关的焦点、话题等等,在某些语言中已编码为语法的一部分。修订版教材在对语法、语义和语用的探讨中,从功能的视角出发揭示出意义表达的不同层面,以及这些层面间的内在关联。实际上,这些观念在当代语言研究中不仅限于功能派,也为形式派广泛采用。

我们在第四章对“句子”的定义中增加了其语用单位性质的说明,指出句子既是最大的语法单位,也是最小的交际单位,具备“语气”等与说话人相关的成句范畴。这一定义兼顾了语法、语用两个层面。从语法层面看,句子是运用句法规则构造的最大结构单位。这里的最大不是从符号序列的长度上讲,而是指句子以上其间的关系不再是句法结构关系,而是属于语篇层面的研究了。作为语法层面的单位句子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形式上的特征,如是否一定是主谓结构,是否具有主谓一致关系,是否有定式动词等,不同的语言间是有差异的。但从功能的角度看,句子作为语用层面的最小交际单位在起作用,这在各个语言中是共同的,也是句子不同于语法层面其他单位的重要属性。从语义表达看,句子真正把基本符号的意义整合起来,把语言与外部经验世界,与说话者联系起来,是语法层面与语义、语用层面的枢纽,在修改比较大的第五章尤其体现了这一点。

第五章由“词义”改为“语义和语用”,增加了句义和语用两节,集中探讨了语言意义表达的不同层面。

词义部分增加了“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和“语义特征和语义场”两个小节。词义部分内容的增加是基于现代语言学研究中日益凸显的语义网络的重要性。词汇或人类概念的层级网络系统在语言学及信息处理研究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语义特征和语义场理论都涉及到词义系统的研究,同时也是探讨词义和句义关系的重要途径。

句义部分首先增加介绍了句子的语义结构。包括各种语义角色,以及语义角色和句法成分的关系。涉及到语法结构中动词和相关名词的搭配关系如何反映人类的经验世界,强调了语义结构是现实世界事件结构的模式化抽象,说明了人类认知上的共性与语法表现的不同。其次介绍了重要的句法语义范畴,如人称、指示、时、语气、情态等范畴。这些范畴的表达使句子语义结构所描述的事件或现象与具体的说话者、说话时空关联起来,使句子的功能真正获得实现。所以这些范畴也是成句范畴。此外,这一部分还介绍了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以探讨语义上有联系的句子中,短语义、词汇义和句义之间可推导的关系。

语用部分把语言表达与说话人的交际行为、语言使用的语境联系起来。介绍了语境的分类和语篇组织中的话题-说明、焦点-预设等句法、语用范畴,直接涉及到语言的交际功能和交互主观性的表达。这一部分还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更直接地揭示了语言的社会功能的性质。

功能的视角和语言的结构思想是统一的。20世纪结构主义的重要流派布拉格学派就是结构主义中功能主义的代表。他们强调语言的结构性,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关系,但他们并不把语言看成可以脱离使用者而存在的静止而封闭的符号系统。相反,他们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一个功能系统,正是语言的功能制约着它的结构形式,或者说语言形式是因功能而存在的。从功能到形式成为布拉格学派语言研究的重要的视角,这使得他们的语言研究具有了相当的广泛性和包容性。而且,正是由功能的视角,他们提出音位与作为物理事实的语音的不同,音位重在区别功能,由此形成了经典的音位理论。而语法研究中功能的视角促使布拉格学派区分出结构关系的不同层面,从而使语言研究从句法结构走向篇章结构。

语义的表达是多种意义范畴多层面的实现过程,而非单层线性的组合过程。对句义以及更复杂的篇章话语的语用意义的把握,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词汇义的组合搭配,词汇概念意义与句义中涉及的意义范畴,如施事、受事、工具等,以及篇章语用中涉及的范畴,如话题、焦点等,并不在一个意义层面上。因此。基于线性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不能把握其间的复杂关系。修订版《纲要》对这一部分的阐述没有囿于组合聚合两种基本关系的描写。

不过,从宽泛的意义讲,语义语用这一章的阐述和组合聚合关系的总体线索并不矛盾。事实上,对词汇语义的范畴分类以及语义网络系统研究的深入离不开句义和篇章义的研究,词汇义的研究目的也是为了句义和篇章义的表达,寻求二者间的对应关系,始终是探求话语语义表达一般原则的重要途径。

总之,教材这一部分的修订一方面反映了语言学的新进展,另一方面则体现了教材开放的语言系统观念。

三、文字和语言的相关性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从最初的语言研究开始就纠结在一起。许多独立的语言研究传统中,最初表语言的概念范畴都与文字是统一的,如西方的word,grammar,中国的“名”,“字”。其实文字的产生就是对语言的不自觉的分析。由于这一点,语言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借助于文字对语言的分析。

撇开语言研究和文字的历史渊源,就语言和文字自身的关系而言,二者也是极为密切的。作为语言最重要的辅助编码系统的文字,与语言的性质、功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融入了语言历史演变的进程,是了解语言基本性质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

例如,汉字有大量在现代汉语中的同音字。这些同音字中有些是语音变化造成的,语音演变使原本不同音形的语言符号具有了同样的语音编码,如剑(咸开三见母)、件(山开三见母)、践(山开三从母),这些字在古代汉语中并不同音;有些则是同一符号单位随着语义引申逐渐在本族人心理中分化为不同的符号单位,如弯和湾(皆为山合二影母),原和源(皆为山合三疑母)。这些同音字在语音形式上并不能区别开,但汉字一方面保持了有区别的符号单位的字形对立,另一方面通过形声字的创造固化了由于词义引申产生的新的语言符号,成为重要的辅助编码手段。以往针对新的化学元素所做的符号编码就不是通过构建新的语音形式来编码,而是通过新的文字来编码,如钋、铯,体现出文字的辅助编码能力。

文字和书面语在语言接触导致的演变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汉语方言中的文白异读现象带来的叠置式音变。这些都反映出文字与语言两种符号间的密切关联。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系统成为重要的信息交流渠道,其中文字成为基本的符号形式。文字对于知识积累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既包括口说的语,也包括文字符号体现的文。在这一背景下,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更需要深入的研究阐释。

在这一章,原版《纲要》对文字的定义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修订版改为“语言的书写/视觉形式的再编码系统”。这一修订是基于对文字的形音义关系的新的解释。

文字作为符号至少具有两个层级,第一层是文字中

的字词层级,指代音义结合的语言码(语素或词),既表音也表意。第二层是文字中的字符,指代语言码中的音或义素,是对语言码的再分析。

文字符号的最小单位和语言符号的最小单位不一定是一致的,但必须有一级文字单位与语言符号的一级单位相对应,这就是所有文字体系都具有的第一层面即字词层面。与字词层面的文字单位相对应的语言单位往往也是语言符号中的基本符号单位,如英语中的“词(word)”或汉语中的“字(语素)”。在书面表达中,这一层面文字单位的组合排列次序和语言单位是一致的,体现出文字作为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的特性。值得注意的是,文字的这一层单位往往也与语言符号编码中与音系层面有整体对应的符号单位是一致的。

在文字的第二层面字符层面,不同文字体系体现出不同特点。表音文字的字符是对字词层面指代的语言码的线性再切分,指代音节或音位。而意音文字的字符或表音或表意,是对字词层面所指代的语言码的非线性的分析。前者如英文中的字符,是单纯表音的字母,是对词的语音形式的线性切分:后者如汉字中的字符,表音的声符或表义的义符是对语言符号(字)的语音或语义的一种类分。

把文字符号分为这两个层级可以更好地说明文字的形音义关系。这里我们比较分析一下汉字“睛”和英文sun的形音义关系,按原版《纲要》观点体现为:

字词的形

字词对应的音

字词对应的义

sun /sAn/ 太阳

晴 qing 天气晴朗

从这个描写中我们看不出两种文字形音义对应关系上的差异。但如果从字符层级看,二者形音义关系的不同特点就体现出来了:

字符的形

字符对应的音

字符对应的义

sun s、u、n /s/、/A/、/n/ 无

晴 日、青 /qing(青) ‘太阳’(日)

可见,英文文字体系属于表音文字,字符都只表音,而汉字属于意音文字,字符或表音或表意。文字符号分为两个层级更有利于对世界上现行的文字进行分类,也利于说明文字的历史演变过程。

不管是表音,还是表意,都和语言符号有一定联系。文字是表达语言的,通过语言指称现实现象,这一点不同于图画和单纯的表意符号。不能把文字和语言完全割裂开,把文字看成独立存在的一套符号。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字符号和语言符号有许多共性,二者都是符号系统,有不同层级的符号单位。在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侧重文字编码和语言编码的不同层面的对应关系的讲解,会使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字体系的性质以及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四、共时与历时的统一

原版《纲要》有三章内容阐述了语言的历史发展,分别从语言的分化、语言的接触和融合以及语言系统的演变三个方面介绍了历史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当中援引了许多生动的汉语方言学和音韵学中典型的研究例证,其中不乏个人的深入研究成果,如结合中国历史文献,对语言融合的深入研究等。这在当时同类教材中颇具特色。

历史语言研究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分支有其特有的理论方法,比如教材中介绍的历史比较法等。但语言的共时与历时并不是毫不相干的。了解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是了解语言结构性质的重要方面。20世纪初,索绪尔虽然提出符号性质体现在语言的共时状态中,但同时他也指出,语言存在于大众和时间中,语言是变化的,而且正是语言的变化昭示出符号的社会约定性和任意性。对语言历史演变的许多解释也得益于现代语言学的结构思想,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中对音变规律的解释就要结合共时部分介绍的语言的结构规则,如音变规律与区别特征、与音位聚合的关系等。

语言学发展至今,把语言的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把语言看作动态的异质的开放的系统已成为语言研究中的共识。语言的历史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修订版教材就此在这一部分做出相应修订,把语言的历史演变总体上区分为语言系统自身的演变和不同语言系统间的接触两个方面,通用语对方言的影响原理上等同于语言系统间的接触,因此原书“语言的统一”一节归入语言接触一章。

这一部分主要的修订在语言的接触部分,这也是近年学界研究的热点。20世纪初,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把语言学研究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强调研究语言系统自身的内部语言学。按此分类,语言间的接触属于外部语言学的范畴。但是,随着语言历史研究的深入,语言的接触在语言历史演变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出来,由此也带来人们对语言系统的新的认识,即语言接触带来的语言系统要素的多层次性。基于这些新的语言演变思想,教材以接触方式和接触程度为线索,以接触结果为纲系统地介绍了语言接触这一语言历史演变的重要方面,补充介绍了语言联盟及系统感染,通用语影响造成的方言层次等新的语言接触类型,对原有表述也做出一些调整,如把“语言融合”改为“语言替换”。

语言接触直接反映出语言的社会属性,不同类型的语言接触更突显语言和社会群体交往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语言接触中的演变也反映出语言本身具有的系统性和开放性间的平衡,如借词、仿译词与源语言和借入语言结构性质的关系,语言接触导致的语言系统中的语音层次性等。

篇10

让・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虽然他没有系统地论述他的教育观点,但是他的理论中凸显出来的教育思想却是不容忽视的。例如现代教育学中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其根源之一便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他的一些观点,如发现学习论、准备性原则、个别差异论、认知冲突协调论、同伴交往法等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学有着较好的实践指导价值。

一、主动学习观

皮亚杰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指出,真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发的学习,而不是教师传授的学习。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他曾指出:“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①“智力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的、自发的过程,这就是说,家庭或学校教育可以利用和加速这种发展过程,但是这种过程并不是产生于教育,相反,它们乃是任何形式的教学产生效果的先在的和必要的条件。”②由此,皮亚杰认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尊重儿童学习的愿望,不能强加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是间接的,教师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是介绍问题和对策,让儿童自己主动地、自发地学习。教师除了为儿童提供主动、自发学习机会外,还可选择一定的材料,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促进儿童的发展。

皮亚杰的上述理论对教育界的影响较大。美国密执安州的海伊斯科普(Highscope)教育研究所从1962年开始进行了一种把皮亚杰理论变为教育实践的认知发展课程实验,研究者们很重视儿童自我发动的主动学习,认为年幼儿童是通过自我发动的活动而学习概念、培养兴趣和发展才能的。通过10年的追踪比较研究,实验者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在三四岁时参加了海伊斯科普学前课程研究项目的儿童,在后来的小学和中学学习中,在毕业后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上,以及在社会方面,其表现都明显好于那些当年未参加过海伊斯科普学前课程的儿童。”③1979年在美国出版的《活动中的幼儿――幼儿认知发展课程》一书记载了30年来认知发展课程的研究成果,已经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

基础教育阶段的儿童注意品质较差,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兼有叛逆的特点,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容易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学习风格的可塑性强。受皮亚杰主动学习观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科学地设计课程,多设置一些课堂主动探索和体验的环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提高是有帮助的。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也是一种主动学习观。

二、通过动作学习

皮亚杰认为,动作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和中介,一切知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作用。也就是说,儿童只有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他还认为,只是观察别人的活动,包括观察教师的活动在内,儿童并不能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他指出,认识起源于动作,思维只不过是内化了的动作――在头脑中进行的具有可逆性、不变性和整体结构的活动。他十分强调动作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知识不是来自物体本身,而是来自动作,他把知识分为物理知识和数理逻辑知识,二者均起源于动作。物理经验是个体作用于物体,得到所观察物体的知识;数理逻辑经验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从而理解动作间的协调结果。总之,二者都是个体在对客体所施加的动作中收集的信息。因此,皮亚杰认为在基础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儿童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

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应注重体验式教学和直观教学的作用,在教学中设置情境、提供材料,让儿童自由操作、实验、观察、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物体、得出答案,而不能只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的演示。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要为学生提供反面例证,促使学生重新进行组合和思考。

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施教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按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实施教学,二是因材施教。皮亚杰的阶段理论认为,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只有在前面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发展。由于儿童还不具备应有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如果把超越儿童发展阶段的知识教给了儿童,儿童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知识,只能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教师不要强迫儿童学习他们没有认识的材料,否则将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情况。同时教师要注重儿童的个别差异。尽管皮亚杰强调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但他不否认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他的阶段理论指出,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个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因此,他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而且要面对认知发展上的先后差异,不能只考虑全班学生所处的共同发展阶段和集体需要,而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出不同的进度要求,使教学个别化。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处于身心高速发育的阶段,年龄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举例来说,11岁的儿童和13岁的儿童虽然只相差2岁,但是身心特征却可能相去甚远。而这样的两个儿童却极有可能在同一个班。按皮亚杰的理论,教师不能不重视这一差异,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年龄小的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班内分组辅导、个别帮扶、成立互助组等方法来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另外,传统教学法采用的是“大锅饭”式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个体特点,对学生的充分发展是不利的。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兴趣爱好等个体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和辅导。

注释:

①[瑞士]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1,第1版:43.

②[瑞士]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1,第1版:38.

③曹能秀.试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与学前教育.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0).

参考文献:

[1][瑞士]让・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6.12,第2版.

[2][瑞士]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1,第1版.

[3]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第1版.

[4]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6,第1版.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46-002

所谓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指由若干学校组成专业学习型组织,组织成员在专家与骨干的引领下,开展系列的合作研修,促进专业发展。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有时被称为“校际合作联盟”,它基于校本研修,也具有“专家引领”、“同侪互助”、“自我反思”的特点,同时又超越了校本研修因学习资源同质化而造成的效益减少缺陷,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构建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现实诉求

1.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受质疑

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地方政府发起的、指令性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二是指教师参加由大学提供的研修发展模式。究其实质,都是技术性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强调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批判过程中,作为自我理解的教师发展进入学者视野。这是把教师“提升为自主和反思的人”,强调教师在实践中探究与反思,在交流与合作中建构知识。这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思想不谋而合:通过集体学习、共同质疑、协同探究的方式来建构知识,提升自身素质,改善学校教育品质。[1]可以预见,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将成为教师专业的重要形式。

2.校本研修出现制度性困惑

课程改革以来,基于学校构建的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发展,即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有研究表明,校本研修出现了制度性困惑,出现了效益减少现象,制约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1]其主要原因在于以“行动研究”、“同侪协作”、“专业引领”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修,是依托学校自身的有限资源,在一所学校内部进行持续深入的互动交流,互动人员相对固定,交往范围相对狭窄,特别是校本研修已实行了十多年,学习资源与信息差异逐渐减少,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均质化趋势,教师对其已逐渐丧失热情,其成效逐步降低。要突破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性困惑,需要引入新的信息资源,拓展专业知识与经验的来源,构建区域内教师校际专业学习社群成为一种可能。

3.网络技术为区域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提供了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网络平台来发展专业。不同区域的教育专业工作者,以QQ、微信、博客、微博等方式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专业交流。有研究发现,不少民间专业学习共同体以自发、自愿的形式存在,成员间既有现实互动,也有虚拟交流,因地域造成的信息差异成了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师们在研讨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思维碰撞,触发深层的反思与纠正行为,实现专业素质的逐步提升。[2]民间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自发存在,他们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互动,就差异引起的不同问题进行深度研讨,实现着自我专业的发展。这表明构建跨区域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借助行政力量推动的规范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既有面对面的互动,也有网络虚拟探讨,这会使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充满动力与温情,能更有力地带动教师专业素质与情感友谊的发展。

二、构建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基于差异的相互启发原理是构建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所谓相互启发学习原理,是指在启发对方的同时,也自我启发,即自己既是启发者,也是受启发者。“受启发”有两层含义,一是得到他人的提示而受到启发,这是主体间发生融入或接纳对方观点的启发。二是自己在启发他人的同时,受到他人强化而重新认识自我,启发自我。这是指对方的观点融入自身的价值体系,个体实现的自我启发。主体间的启发和自我启发是在互动交流中交织进行的,它能引发个体深层次的学习。

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基于不同学校与教师所具有的资源优势,组成学习共同体,资源差异能够激发成员在合作互动过程中通过说服、主张、辩论等方式,将个体的立场、观点、价值观融入团体,引发成员之间的互相启发,进行深度的思维,由此形成启发与补充、和而不同、学习与尊重差异的专业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提升改善实践能力,促成专业成长之目标。

三、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策略

基于资源整合思想与相互启发学习原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认同,广州市荔湾区的芳村小学、林凤娥小学、鸿图苑小学、葵蓬小学、海北小学和南小学于2010年到2013年间构建起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带动教师专业的发展。几年来的实践探索表明,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能有力地推动教师专业的发展,实践策略可归结如下。

1.做好规划工作

合作前规划工作的质量,决定着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合作效果。以芳村小学为首,林凤娥小学、鸿图苑小学、葵蓬小学、海北小学和南小学,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了不同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也各有不同,他们6所学校组成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目的是探索如何进行校际合作,优化教师专业学习的资源,推动教师与学校的协同发展。共同体就合作的时间、空间、内容、形式、评价以及合作的规章制度、导师组的构成,各部门与各科组的计划,教师个体的发展规划等等,都做了充分的研讨,达成了校际合作共同体制度文件。各科组与团队成员也相应地做了长计划、短安排,创建合作条件如建立QQ群及网页等。具体详细的合作计划,为共同体顺利开展各项研修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为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奠定了基础。

2.精选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直接决定了共同体成员专业水平提升的时间与空间。精致且实用的学习内容既有助于教育实践的改善,也有助于教育智慧的提升。以芳村小学为首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对各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讨,精选研修课题,确保合作更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如引领一年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面对小一新生差异极大的基础,什么样的课堂,才能让各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得?校际间教师流动轮训的策略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实践,经共同体协商确定成为研修课程。这激发了教师探索的热情,在面对面交流时,大家都热情抛出困惑,说出理解,讲出做法,在同侪语话的启发下,共同体成员有更多的自我启发与反思,这不但拓展了思维,而且引出了更有价值的思考与实践。

3.强调任务驱动

强调任务驱动是指专业学习共同体每次的合作活动都基于明确的目的,围绕目标,共同体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研修任务,并有具体的实施安排,以任务驱动实践中的学习活动。同时,共同体领导组还须加强管理,督促任务的落实,对研修效果及时进行评价与反馈。芳村小学等学校组成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每次合作时,领导组都会指导、督促与检查,每一任务要落实到具体科组与个人,同时协调专家与骨干教师积极引领,指导教师落实研究任务,保留过程性资料,提醒教师撰写研修日记,培养反思习惯与优化实践的能力。

4.注重过程优化

校本研究之所以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因为它强调教师个体对研修任务的积极投入、尽力行动、及时分享、深度反思,专业发展蕴藏在精细化的研修过程中。基于校本研修基础之上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也要注重对研修过程的优化,对研修的任务、过程、结果等环节均要进行精致的管理,力求发挥所有资源的优势,使研修共同体内的各成员在发展愿景的引领下,积极行动,各有所得。对研修过程进行优化,是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取得良好专业发展效益的必要工作。芳村小学等六所学校组成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本,在合作的起始阶段,非常注重发挥科研骨干的力量,通过对高效课堂的分析,提出了“二元五次”常态课模式:课前会议――“一元”课例――课后会议――“二元”课例――课后反思。这一模式带动了教师们积极参与课堂研讨、反思,撰写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升。由此可见,注重对研修过程的优化,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范式进行扎实、具体细致的实践研讨,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一般化模式与流程,有助于教师快速掌握教学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引导,引导教师专业向朝着高效、多样的发展轨道上进行。

5.强调专业提升

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无论合理的规划、适切的内容,还是明确的任务、精致的过程,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因此,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要时刻强调团队专业素质的提升,不时要提醒成员反思与记录:每次的研修得益在哪?这种得益从哪方面助力于专业素质的提高?共同体的专业引领者要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引导教师在师德情意、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专业智慧等方面更多地自我反思,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促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时刻关注专业素质的提升,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才能目标明确地前行。

如上所述,区域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校本研修的升级版,它把差异作为学习资源,基于相互启发学习原理,把原本基于某所学校的知识与经验,整合到多所学校中,拓展了区域内学校校本教研的协同,增加实践性知识与智慧,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校本研修的制度性困惑。以芳村小学为首的六所学校创建的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以规划作先导、以内容为载体、以任务作驱动、以过程为抓手,以目标为导向”策略,有力地推动校际专业研修制度的深入发展。可预见,校际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子建,宋萑.专业学习共同体与课程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24-28

篇12

2 选择正确的统计检验方法

研究目的不同、设计方法不同、资料类型不同,选用的统计检验方法则不同。例如:2组计量资料的比较应采用t检验;而多组(≥3组)计量资料的比较应采用方差分析(即F检验),如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想了解差异存在于哪两组之间,再进一步做q检验或LSD-t检验。许多作者对多组计量资料进行比较时采用两两组间t检验的方法是错误的。又如:等级资料的比较应采用Ridit分析或秩和检验或行平均得分差检验。许多作者对等级资料进行比较时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是错误的。

3 假设检验的推断结论不能绝对化

假设检验的结论是一种概率性的推断,无论是拒绝H0还是不拒绝H0,都有可能发生错误(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因此,假设检验的推断结论不能绝对化。

4 P值的大小并不表示实际差别的大小

研究结论包括统计结论和专业结论两部分。统计结论只说明有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能说明专业上的差异大小。P值的大小不能说明实际效果的“显著”或“不显著”。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或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能说对比组之间有(或无)显著的差异。P≤0.01比P≤0.05更有理由拒绝H0,并不表示P≤0.01时比P≤0.05时实际差异更大。只有将统计结论和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恰如其分的研究结论。若统计结论与专业结论一致,则最终结论也一致;若统计结论与专业结论不一致,则最终结论需根据专业知识而定。判断被试因素的有效性时,要求在统计学上和专业上都有意义。

5 假设检验结果表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