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的文字表达式范文

时间:2023-08-06 09:01: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欧姆定律的文字表达式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欧姆定律的文字表达式

篇1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渗透“习题意识”,是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知识的系统性、规律性,有目的、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适当编制习题让学生去解答,克服做题的盲目性、随意性,使教学趋向量化和定向化。同时,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渗透“习题意识”,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多年来一直担任计算机对口单招班《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和高三复习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总结和提炼,认为在《电工基础》课程中渗透“习题意识”应切实从下列三个方面去做。

一、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同时,注意渗透“习题意识”

对于基本概念,一般都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在讲授“电压和电位”的概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电压的“绝对性”,即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压与所选择的参考点无关;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即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取决于所选择的参考点,参考点改变,该点的电位也随之改变。在讲清这些概念的同时,教师应及时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思考,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讨论某电路中A、B两点之间的电压(分别选择A点和B点作为参考点),验证A、B两点之间电压的“绝对性”;讨论该电路中A、B两点的电位(分别选择A点和B点作为参考点),验证A、B两点电位的“相对性”。

对于基本定律,在讲解时教师应注意通过实例、实验和分析推理过程引出,应使学生掌握基本定律的表达式(包括文字表达和数字表达式)和适用范围。如在讲授“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时,笔者要求学生理解该定律的文字表达:“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掌握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在理解和运用该定律时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①R、U、I必须属于同一段电路;②不可把三个量间的因果关系与数量上的联系混为一谈:从电流形成条件的角度来分析,导体两端存在的电压是因,而导体中形成电流是果。欧姆定律揭示了由导体两端电压决定导体中电流的规律性。U、I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因果关系。在运用欧姆定律来解决具体问题时,已知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这仅仅是利用了三个量之间数量上的联系。③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时,即R=U/I。这仅仅意味着利用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阻的电流来量度电阻的大小,而绝不意味着电阻是由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决定。无论加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取何值,电压U和相应的电流I的比值总是不变的。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判断题和选择题,通过习题来巩固该定律,辨析相关的表述。

因此,教师在传授电工基础知识时,要探索处理问题的方法,理清研究的思路,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按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知识的“转化”规律,编选一些有利于巩固知识、掌握知识的基本练习题。这些习题,尽可能包括计算题、问答题(所学知识定向说明和解释电现象的题目)、选择题(目的性较强的题目)、证明题、思考讨论题和引申题等。

二、选好习题,上好习题课,通过例题渗透“习题意识”

题目的选择直接影响习题课的质量。教师必须精心选题,习题的选编要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解题方法的掌握,通过例题的讲解和作业题的练习,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因此,在选择电工基础习题时,教师要注意目的性、典型性、延伸性、针对性和综合性。习题教学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导向法。“多变”就是对一道题改变叙述方式、增减或隐蔽条件,增设“干扰量”或“比较量”,进行纵变、横变、纵横变,让学生在分析、比较和判断中拓宽思路。“多析”,就是让学生对一道题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多问”,就是对一道题从不同角度提问,使原题“开花”形成程序题,这样做既可以拓宽思路,又可以使学生把知识学活。“多解”,就是对同一题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答。这样做不但可以发展学生思维,而且可以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可见,在习题教学中通过“四多”导向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教师应通过讲例题渗透“习题意识”,让学生注重习题的变通性,强化对问题的多维思考,以便充分发挥例题的示范、开发、导向等功能。

三、搞好复习,以“考”代“练”,强化“习题意识”

复习是电工基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复习的本身就渗透着提高。复习的重点应放在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教师努力从如下三方面去做,才能实现复习所要达到的目标。

1.在概念和规律的复习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知识结构,注重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务必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立体化。

2.教师应结合各知识点编选习题,对典型题深入剖解,解题强调“四多”,即“多变、多析、多问、多解”,使学生通过解典型题,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3.教师要搞好训练,精选题目,以“考”代“练”,单元过关。“练”是关键,“考”是手段。为此,教师要注重理解能力的考查,进行鉴定性测试、形式性测试和总结性测试,在形成性测试后,及时进行反馈、矫正、补缺、提高。同时,教师要瞄准对口高考试题的题型和考查方向,强化规定时间内的仿真适应性做题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做题效率,强化“习题意识”。

从上述几个方面可见,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巧妙渗透“习题意识”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它与搞“题海战术”截然不同。渗透“习题意识”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是有机的结合,它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这个过程是一个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习题(或题组),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习”场所,有效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转化”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以习题代课本,因为习题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体现知识的点,体现不了知识的面,但习题有导向作用,所以教师对习题的选编要紧紧围绕掌握知识、发展智能这两个基本点,使习题有实际意义。

篇2

1.实验规律

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等都属于这一类。

2.理想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理想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是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叫做理论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过科学推理而发现的。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工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分别对以上三类规律的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在 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物理实验既是归纳物理规律、产生物理假说的实验基础,也是验证物理预言和物理假设的主要依据。观察和实验既是形成物理概念和认 识物理规律的基础,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而初中物理学科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具体方法大致的以下几种:

(1)由日常经验或实验结果进行直接归纳得出结论。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我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自己晒衣服的体会得出;光的反射定律是通过演示实验得到的等。

(2) 先从实验结果或从对实例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的结论,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得出定量化的结论。如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我先通过演示实验:底 部和侧壁有橡皮膜的玻璃管,装满水,观察橡皮膜凸出且底部凸出明显,让学生知道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再进一步实验研究得到它们成正比的定量关系。

(3)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或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猜想,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修正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如在焦耳定律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两个实验事实:1.灯泡热的发光,而与之相连的导线确察觉不到发热,这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有关?2.同样的导线,在并入用电器很多时,就会察觉到导线发热,这又说明了什么?然后利用焦耳定律演示器进行实验验证。

2.理想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 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合理推理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在不 同表面上做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如果推理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则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 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论规律是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推导法”。如物体的浮沉条件由F浮与G的关系可推出ρ物与ρ液的关系。

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最后都要在探索的基础上,得到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1、排除学习规律的思维障碍

《新课标》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习,学生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已经在原有感情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消极的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的掌握,限制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 一,生活常识的干扰。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之前,从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某些观念。这些观念,有的看似正确但是往往有一定 的片面性,有的更是错误的,那些错误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规律起着严重的干扰作用。例如,在运动和力的关系上,看到有马拉车车才向前运 动,有人推桌子桌子才会移动的生活现象,学生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能运动的;对于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的问题,看 到铁块放入水中就下沉,往往认为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等等。所以,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首先要消除学习过程中有些错的生活。观念的干扰,这就要 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设计可直观的实验对错误观念进行排除。

第二,数学知识的干扰。例如,初中物理电学中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变形为R=U/I,从纯数学的角度考虑,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等一类错误的理解,再如力学中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m/v,学生也误认为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类似的错误在于学生用纯数学的观念理解物理的概念、规律和思考处理物理问题,而忽视了它们的本质,造成对物理知识的错误理解。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防止死记硬背

(1) 准确呈现物理规律的内容

物理规律的语言陈述十分精炼和准确,概括程度非常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如如牛顿第一定律中“一切物体”是泛指任何物体,“不受力”是条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中的“或”字理解是关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这样理解: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要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如上面提到的对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m/v的理解;

(3)充分认识物理规律中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如对液体压强公式P=ρgh,要特别强调“h”的意义:h是到液面的竖直距离。

(4)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欧姆定律公式I=U/R中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而且要注意同时性;

(5)要引导学生总结物理规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物理规律。如焦耳定律公式与电功公式间的联系与区别;计算液体压强和压力时,要先由公式P=ρgh计算压强,再由F=PS计算压力,注意液体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 题的作用就是示范性,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学完密度这一节后,可以出这样一题 “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通过测量铅球的质量和体积,求出铅球的密度,再与纯铅的密度比较后进行判断,得出结论。可以各设计一个 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运用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化训练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篇3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五种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无一不是以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为基础,只有真正打好基础才能全部提高能力。同时,注重基本知识的考查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高考对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并不是单纯考查这些概念和规律本身是什么,而是考查学生对这些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程度,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和规律,是否知道这些概念和规律的实质,是否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的适用范围,等等。这些概念和规律覆盖了高中物理的全部内容,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内容就基本具备了进入高校深造的条件,因此在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中必须切实地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夯实基础。

二、加强实验

高考物理一贯重视对实现能力的考查,实验试题的比例保持在13%左右。目前,高考物理实验考查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学生实验;第二,比较重要的演示实验;第三,比较新的简单的实验情境,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实验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些内容包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结论和数据处理方法,对影响实验正确性的原因作定性判断。高考试卷中实验命题的原则是通过笔试的方法来鉴别实验能力的高低,是否真正做过实验;对实验的考查已从简单的实验知识记忆转向考查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的理解。针对高考试卷中实验考查的转型,我们在物理总复习中必须切实重视物理实验复习,不仅要重视实验知识内容的复习与巩固,而且要重视实际操作技能、实验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的巩固和提高,最重要的措施是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

三、少讲精练

少讲、精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们要十分注重精选例题,多讲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高考真题。在选题时,教师要紧紧围绕课时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缩短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深深烙在学生的脑海中。针对易错易混的地方,可搞易错易混专项训练。为强化重难点,可搞重难点归纳训练题。为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可专找一些概念性强、隐蔽性强、灵活性强、文字说明多的小灵活题、小综合题,做专项训练。针对学生联系能力差和建模能力差的问题,可搞一些联系实际的热点问题进行训练。为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可要求学生细读题、慢审题,在题眼和信息点上,在重点词句上作记号。对于答题规范性方面,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给学生示范最规范的解答过程,在考试中,无论是校内考试还是校际联考,都要严格评分,宁严勿松,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要求学生答题步骤不能跳跃过大,书写不能潦草,中间结论表达式要写,等等。对每次测验和练习,都坚持认真批改,全面统计。为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要求学生对自己做错了的习题,先认真思考,仔细阅读解答,然后大家共同选好需要教师讲评的题号。这样讲评更具针对性,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

四、寻找规律

以高考计算题为例,我认为有如下策略:一是提高审题能力。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联想知识,让这些知识在大脑中处于激活状态。第二步,建立图景是审题的中心。第三步,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是审题的关键。二是注意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计算题的解题格式应写成诗的语言,而不能写成散文。将简要的文字说明,原理、方程式写成诗的表达形式,既能体现思维,又会给阅卷老师舒服的感觉。写成散文的形式,显得凌乱,思维不清,会使阅卷老师印象不佳。三是解题中要注意的问题。对象的选择:要明确所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物体还是物体系。要科学地选择对象,以便能求解出问题或使问题求解方便。过程的选择:要根据发生过程的时间先后顺序有效地选择过程,要明确是对哪一过程进行研究,是对单一过程进行研究,还是对全过程进行研究。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及其过程,科学地选择规律来建立方程。解方程的问题:先进行文字求解,找出要求量的文字表达式,最后带数字进行计算。四是解题方法的选择。守恒法:运用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求解。定理法:运用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求解。定律法: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欧姆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解。公式法:运用力学与电学中的其它公式求解(巧用公式)。图像法:运用S-t、V-t图像进行求解。结论法:非常重要的常见的二级结论可以作公式。

篇4

在探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途径的当下,教学改革潮流拍岸而起,在多年的体会中,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目的之一。近几年来我以终身教育思想理论为依据,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进行了尝试。

一、学习过程的特点和认知

物理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与物理环境相互作用中认识物理世界,形成、发展和优化自己物理认识结构的过程。因此,指导学生学习,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准备。因为影响物理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原有知识水平,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概念可以利用;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概念的可辨别程度都影响学生观察、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中学物理的教学过程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为中心的特点。所以,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地亲自动手操作,指导学生用比较法、放大法、等效法、再现法等手段。指导学生根据设计的方案恰当选取仪器;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安装,联结和调节仪器;指导学生正确地记录数据,特别注意测量数据的估读以及数据的处理中列表法、代数法、图象法的分析运用。如光的全反射实验中,应明确需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和折射光,得出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随入射角的增加,反射角和折射角均增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等通过实验获得的概念。

二、如何获得现象、特征的本质属性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脑中概括和抽象的反映。学生形成物理概念一般要经历认知定向、找出共同特征、本质属性、进行抽象规定和深入理解概念这样一个大致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归类的方式,直接从事实中总结出来的概念,通常由归类的方法得出其共同特征。如通过分析各种情况下接触物体间的弹力,总结出共同特征是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形变后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则这两个接触物体间产生弹力。

第二种是概括的方式,如在通电电流大小不变时,导线长度增大几倍,磁场力也增大几倍;在导线长度不变时,通电电流增大几倍,磁场力也增大几倍。于是可以找出共同特征,不论导线的长度和通电电流强度如何,比值IL F 能反映出磁场的强弱。通过概括找出这个共同特征,为进一步形成磁感强度的概念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只有抓住了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共同特征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才能形成物理概念。例如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使学生认知活动有一明确的指向。在认识磁感强度时可用文字表述为:在磁场中垂直下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F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通电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强度;用数学式表达为B= IL F。

三、把握规律的内在联系

物理规律是自然界中物理客体属性的内在联系,是事物发展和变化趋势的反映。物理规律包括物理定律、定理、守则、原理、方程等。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是明确认知定向,要让学生明确物理规律建立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加工活动指向确定的方向。如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后,学生知道认识一个物体的运动趋势,必须清楚它的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来研究物体的加速度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怎样的关系?

弄清规律的建立过程有两种形式:归纳法,如气体状态方程的建立,是在波意耳定律等三大实验的基础上归纳得到的。演绎法建立物理规律,如动量定理的建立,要让学生知道它是从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力在时间上的累积与物体状态量――动量变化间的数量关系。把握物理规律的可以用“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函数图像”表达,并能把它们融为一体。如玻意耳定律的文字叙述: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的乘积为一个常量,数学表达式 为PV=C。

篇5

一方面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才能不断攀登科学的高蜂。另一方面在平时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重,学生每天平均自习的时间只有2至3小时,学生感到做作业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去看书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一堂课如果一讲到底,学生便始终处于被动接收状态,这样有些问题即使上课讲了,学生也做了练习了,但一考查起来还是不懂,这说明只有教师的讲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消化才行。另一方面,作业题应少而精,习题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少灌输,多诱导,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习和钻研问题的过程。例如在讲《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只要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小结.这祥既可以在课堂上有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更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二、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物理课本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分析,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要动手做的实验,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象)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看这样的书,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画图等等。学生刚开始是不易读懂,也不习惯的,因此,一开始教师就必须用心的加以引导,要求学生从头到尾地看,认真地阅读,必要时,在课堂上还得边读边讲;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并进行强化记忆;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予分析解释。例如:《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后,对课文提出的概念、定义和原理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对实验过程和现象也有所了解,并能作大致的分析,这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研究,使之进一步理解,教师应特别指出:浮力的四要素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才受浮力等,帮助学生理解“原理”的实质,而不致于去死硬背原理。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初中学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当作代数来看待,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要帮助他们去弄清其含义。其实,数学“语言”和文字“语言”是一致的,因此,先要训练学生当“翻译”,经常要求他们将某一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译”成文字语言或将文字语言“译”成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例如将“钢的密度比铝大,比铅的小”,“译”成写成“P铅<P钢<P铅”;又如将欧姆定律I=U/R公式“译”写成“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等等。然后求学生还要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各物理量的单位以及单位公式的变形等,经常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逐步的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此外,物理课本中还常是一些物理术语,如“属性”、“竖直”、“状态”、“路程”等等,初中学生也是不易理解的,也需要教师通过讨论、比较,帮助学生去认识、了解。

篇6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人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演示实验等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作为保证,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繁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花时间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的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上《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然后加以小结。这样,既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更可促使学生去认真钻研教材。

其次,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物理课本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像),还有实验“语言”(插图、照片)。看这样的书,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 画图等等。例如: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初中学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当做代数来看待。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要把公式做些处理以帮助学生去弄清含义,如将欧姆定律I=U/R公式“译”写成“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等等。然后,学生还要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各物理量的单位以及单位公式的变形等。另外,课本中还常有一些晦涩的物理术语比较难懂,学生刚开始接触时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必须用心地加以引导,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逐步地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初二开始上物理启蒙课时,教师就应该向学生提出“以课本为主,课前要预习,要学会读书”的要求,并结合教学提出具体要求。例如:①看完一节(或一段)课文后要了解这节(段)课文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某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说明什么问题?②这一节(段)讲了什么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实例?③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还要经常提些“为什么”?并要设法解决。④看完了课文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并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或向老师提问。此外,在每上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地进行复习,要求他们再进行一次全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他们前后联系,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之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战略任务之一,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主动性,加强指导他们阅读课本,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独立地感知、理解教材。通过经常性训练,学生逐步地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在自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

篇7

一、充分利用物理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演示实验等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有时间作为保证,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繁重。这就要求我们改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花时间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的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实践中逐步地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上《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然后加以小结。这样,既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更可促使学生去认真钻研教材。

其次,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物理课本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像),还有实验“语言”(插图、照片)。看这样的书,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画图,等等。例如: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初中学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当做代数来看待。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把公式做些处理以帮助学生去弄清含义,如将欧姆定律I=U/R公式“译”写成“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等等。然后,学生还要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各物理量的单位,以及单位公式的变形等。课本中还常有一些晦涩的物理术语比较难懂,学生刚开始接触时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必须用心加以引导,通过这样的训练能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问学能力。初二开始上物理启蒙课时,教师就应该向学生提出“以课本为主,课前要预习,要学会读书”的要求,并结合教学提出具体要求。例如:①看完一节(或一段)课文后要了解这节(段)课文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某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说明什么问题?②这一节(段)讲了什么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实例?③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还要经常提问“为什么”?并要设法解决。④看完了课文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并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或向老师提问。此外,在每上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地进行复习,要求他们再进行一次全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他们前后联系,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之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战略任务之一,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性,加强指导他们阅读课本,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独立地感知、理解教材。通过经常性训练,学生逐步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在自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

篇8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素质。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下面就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谈两点建议。

一、充分利用物理课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通过演示实验等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作为保证,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繁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花时间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的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例如在讲授《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然后加以小结。这样,既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更可促使学生去认真钻研教材。

2.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物理课本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像),还有实验“语言”(插图、照片)。这样,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物理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得画图等等。例如: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初中学生不易看懂,也往往把它当做代数来看待。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要把公式做些处理以帮助学生去弄清含义,如将欧姆定律I=U/R公式“译”写成“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等等。然后,学生还要了解掌握公式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各物理量的单位以及单位公式的变形等。另外,课本中还常有一些晦涩的物理术语比较难懂,学生刚开始接触时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必须用心地加以引导,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逐步地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3.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逐步培养自学能力。八年级开始上物理启蒙课时,教师就应该向学生提出“以课本为主,课前要预习,要学会读书”的要求,并结合教学提出具体要求。例如:①看完一节(或一段)课文后要了解这节(段)课文讲了什么物理现象?某个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说明什么问题?②这一节(段)讲了什么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有哪些实例?③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还要经常提些“为什么”?并要设法解决。④看完了课文后,有什么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并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或向老师提问。此外,在每上完一个单元后,还要引导学生自觉认真地进行复习,要求他们再进行一次全面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指导他们前后联系,纵横对比,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公式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使之做到理解知识,并融会贯通。总之,培养自学能力是物理教学的任务之一,而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主动性,加强指导他们阅读课本,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独立地感知、理解教材。通过经常性训练,学会逐步地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在自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可以说,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学生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培养的过程。关键是要使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踏实的学习作风。老师要重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寻找物理模型,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篇9

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听到不少学生说物理难学,究其原因,其一是在于未能准确地把握概念,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把握物理规律。物理规律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运动变化的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说,物理规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学生把握好物理规律是学好物理的关键。进行物理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的中心任务。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本身,还要对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为此,进行物理规律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物理规律本身反映了物理现象中的相互联系、因果关系和有关物理量间的严格数量关系。因此,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必须将原来分散学习的有关概念综合起来。只有用联系的观点来引导学生研究新课题,提出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与新的兴趣。另一方面,物理规律本身,总是以一定的物理事实为依据的。因此,学生学习物理规律,也必须在认识、分析和研究有关的物理事实的基础上来进行。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更需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二、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初中阶段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一般着重于用文字语言加以表达,即用一段话把某一规律的物理意义表述出来,有些规律还用公式加以表达。对于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要认真加以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而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结论。例如,牛顿第一定律这一理想规律的教学,就可采用“合理推理法”即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想象,由有摩擦的情况推想到无摩擦时的运动情况,最后把这一规律的内容表述出来。在理解时,要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正确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时保持静止状态,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静止,它就保持静止状态;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许多理论物理规律的内容可以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公式。要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例如:对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当使学生理解,这一公式表达了电流的强弱决定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和导体本身电阻的大小,即某段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电路中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中的I、U、R三个物理量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的。把公式进行变换,得到电阻的定义式R=U/I。如果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就可能得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这一错误的结论。

三、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每一个物理规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反映某个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的,而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因此,每一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也是一定的。学生只有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才能正确地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乱用规律、乱套公式的现象。

四、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物理规律总是与许多物理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某些物理规律也是互相关联的,应当使学生把物理规律与同它相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如:牛顿第一定律与物体的惯性虽有联系,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把惯性与运动状态等同起来,把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说成是“保持物体的惯性”。我们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是否受力,任何时候都有惯性;而牛顿第一定律是一个反映这些客观事实的物理规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五、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并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于重要的物理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因为掌握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问题。在新的教学要求中,不要求学生能解决复杂问题,但是,应当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去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解决一些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和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学到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综合地运用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等概念和规律解决日常生活中用电的简单实际问题、家用电器的选择与使用、用电多少的计算、保险丝的选择等。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物理规律。我们还必须认清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初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的感性知识不多。初中物理规律的教学,多数是从事实出发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他们在学习规律时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必然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2.相关知识的准备不足。物理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前面学习的知识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后面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前面的准备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物理规律的教学必然联系到以前学过的物理知识,如果前面的知识准备不够,就会给物理规律的学习带来困难。如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时,就要有密度的概念、重力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压力和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等,如果在某一环节上准备不足,就会对这一规律的学习产生困难。

3.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某些观念,有的是正确的,但有一定的片面性;还有的在生活中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对规律的学习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如学生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上会有“物体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力就不会运动”这样的错误,这就给学生正确地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带来较大的困难。

篇10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在知识经济时代,除了要求每个公民具有丰富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新课标把能力培养列为“三维”目标之一,提倡以人的发展为本。在物理教学中,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相互合作等体会、领悟物理知识。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下面简单谈谈我对这方面的认识。

一、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教材特别突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物理规律,通过实验检验猜想,通过实验获得新的物理知识。教师也应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多让学生取得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物理教学的目的: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例如现行人教版八年级教材第一章《声现象》的第二节课后第4题,一名同学向枯井大喊一声,1.5S听到回声,求枯井的深度。计算后得出255m,学生表示怀疑,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哪有255m深的枯井,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一种探索环境,这样既可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判断电流大小的方法,提出问题: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在电路中怎样调控电流的大小呢?创设问题情景,启动学生的思维,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然后针对学生的见解给予概括、归纳课本中提出的两点猜想和假设。为了验证猜想和假设,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的实验中去。先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和设计实验电路。在实验过程中,强调要实事求是,读取数据要认真、准确。分析论证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探讨实验记录中有关物理量之间是否存在严格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评估是实验探究的最后一个环节,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见解,引导学生对不同实验小组的数据进行综合和比较。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中的失误,研究实验改进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这样既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索的乐趣,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合作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提倡合作探究学习,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实验、小组讨论、结帮对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对合作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教学相长”的道理,帮助他人不但可以获得同学们的尊重,而且对自己的学习也是一种检验。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抓住每一次实验,锻炼学生与人合作,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如“托盘天平的使用”的实验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按照课本提示独立做实验,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比一比哪组同学动作快,比一比哪组同学实验观察仔细、操作合理、使用方法准确。为了争做最好的那一组,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实验中。动作快的同学自动给同组的人当起了“小老师”、“小助手”。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不仅体现在互相帮助上,还渗透在小组讨论、小组协商、分工合作上。

又如在探求“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自行探究,并将比赛竞争的意识贯穿其中。很快地,每个小组的小组长进行了有效地分工:你设计研究与压力关系,你设计研究与接触面大小关系,你设计研究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你设计研究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关系,你负责记录结果,你……整个实验过程显得井井有条。分工合作使得活动效率得到了提高。也让学生体会到通过合作获得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

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时候要让学生消除合作的顾虑,使他们既敢于在合作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大胆寻求帮助;也乐于把自己的发现或想法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学生懂得大家是平等的,大家都需要尊重,让合作变得更加坦诚、友善和真挚。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合作学习是一种真正还主动权给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合作中意识到自我的价值,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竞争,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尤其是在现今的教育形式下及社会要求下,学生除了要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而我们所说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独立获取、探索、应用知识的能力,它是由多种能力按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整体。它要求我们在民主化的教学形势下,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而学生的自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主观努力去获取新知识和增强能力的一种行为变化过程.我们应千方百计去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并在备课、安排、检查督促、个别指导、巡回辅导、启发点拨、把握程度、拓展知识、总结提高等多方面下功夫.具体实施应以现行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为出发点.采取多种形式.多条渠道,特别是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因为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能游离于知识形成的过程之处.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时一方面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才能不断攀登科学的高蜂,另一方面在平时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让学生会自学.而且必须保证学生有时间自学。

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就要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课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独立地感知,理解教材.通过经常性训练使学生逐步地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不断的提高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他们能在一生中不断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例如:在上“物体浮沉条件”一课时,我先出示三个外形相同的乒乓球(分别注入适量的水),然后问:“把它们浸入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一定会说上浮。这时,教师用怀疑口吻说:真的吗?请大家好好观察一下。于是教师动手演示实验,结果出现一上浮,一悬浮,一下沉。学生感到很新奇,头脑中产生了许多问号,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要自学课文才能解答这一问题。由于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去自学,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物理课本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物理课本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像),还有实验“语言”(插图、照片)。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既要精读课本中的文字叙述,又要精读插图,公式;既要读结果,又要读过程;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物理意义,又要理解数学含义。如《光的反射定律》内容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只考虑数值大小关系,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还要考虑其物理意义,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所以不能颠倒。又如:在阅读欧姆定律的内容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白欧姆定律并不是两个实验结论简单的综合而成的,定律中两处加上了“这段”二字,其用意是在强调欧姆定律的应用必须符合“同一性”和“同时性”。同时要将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和变形公式r=u/i、u=ir的含义区别开来,从物理意义上划清界限。通过这样的训练就能逐步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所谓创造性思维指的是有创见的思维。即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而在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适时的引导,启发。可以通过创立直观的物理情境刺激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只有面对直观、生动的感性情境,学生才会有主动投入解决问题的动机。

例如在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中。如图5所示将煮熟的鸡蛋剥去壳后,放到大小适当的广口瓶上。在放入之前取少量棉花,并沾有酒精点燃后立即放入瓶内。观察发现鸡蛋竟奇迹般被一种神奇的力量压入瓶内。这就是广口瓶吞鸡蛋实验。

图5

让学生在惊奇之余诱发了兴趣,自然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尝试解释这一物理现象。再有就是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中学时期的学生好奇心较强,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物理实验不仅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极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而且又能培养学生观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而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可从实验入手去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散思维能力。但这也要求学生随时形成创造意识,使这种意识与思维能力相互渗透和扩散。比如在设计实验题时,所列器材或多列或少列,只有器材有多有少,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进行创造性思维。

例如:有下列器材:天平、砝码、弹簧秤、刻度尺、金属块、溢杯、足够的水、细线,请选用合适的器材测定金属块的密度?若金属块是规则的,选用天平、砝码和刻度尺就够了,其它的器材的多余的。若金属块不是规则的,就缺少了量筒,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想办法“借桥过河”。这既可以培养学生对器材敢取舍精神,又能培养学生大胆探索创新精神。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开展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地优化学生的创新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条件,尽量让学生多看、多做、多想、多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挖掘出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实现使其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教学大纲

篇11

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学知识体系的中心。它反映了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在一定意义上说,物理规律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概念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以及相互制约关系。因此,掌握物理规律是物理概念形成基础上的理性认识过程,它与相关的物理概念一起构成了逻辑上和谐的知识结构体系,即形成物理理论[1]。研究表明:物理规律具有实践性、联系性、对应性、局限性和发展性的特点[2]。

物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它不能“创造”,也不能无中生有。物理规律的发现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法,另一类是理论演绎法。二者虽然存在很大差别,但是,一个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与观察、实验、思维、想象和数学推理有着紧密的联系[3]。

一般情况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各物理量之间必然联系的存在性和发展趋势的揭示,得到定性的物理规律;对各物理量之间必然联系的相互制约关系的揭示,得到定量的物理规律[4]。事实上,物理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之所以比其他学科更迅速,是因为我们的前辈们首先找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成功揭示了物理量之间的必然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

中学物理规律主要包括物理定律、原理、定理、方程和公式以及法则和定则等几种类型[5]。

物理定律:通常指人们直接从观察实验的结果中概括总结出来的物理规律。如牛顿运动定律、欧姆定律和光的反射定律等。

原理:指自然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和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和概括等思维方法而得出的结论。它既能指导实践,而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如功能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和波的叠加原理等。

定理:一般指从已知的物理规律出发,对某些特定事物或现象进行演绎和推理,从而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新的论断,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物理规律。如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理等。

方程、公式:又叫数学表达式。指利用数学工具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物理规律。如振动方程、气态方程和电阻公式等。

法则、定则:指利用特定方法来表示的物理规律。如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等。

其他:如力的平衡条件、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等。

二、物理规律教学程序

人类在研究和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了说明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交给学生探求物理规律的方法,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一般情况下,不仅要讲解前人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而且还要讲解这些结论是怎样来的。也就是说,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方法,除了教学本身的特点之外,还应把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过程视为科学家探索与研究物理规律的过程。

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有序步骤。

1.导出物理规律

导出物理规律,就是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引出问题,创设便于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环境。

这一教学环节,就是要按照物理规律课的导入方法,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来导入规律性课题。接着根据“物理规律只能发现,不能创造”的教学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一些便于探索物理规律、发现物理规律的物理情境。而创设物理情境常采用实验法和举例法等教学方法。

2.探求物理规律

探求物理规律,就是要探索物理事实和物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形成物理规律。

这一教学环节,是基于“导出物理规律环节(导入环节)”基础上,对一些物理事实和物理现象进行思维加工,探索物理事实和物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建立物理规律的科学依据。根据不同的物理规律,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1)实例总结法;(2)科学探究法;(3)实验归纳法;(4)控制变量法;(5)先定性后定量的推演法;(6)理想实验法;(7)理论分析法;(8)假设探讨法。

3.讨论物理规律

讨论物理规律,就是在得出物理规律之后必须对物理规律进行多维度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这一教学环节,是基于“探求物理规律环节”基础上,将初步形成的物理规律整理成文,用科学而又简洁的语言文字或数学表达式来表述物理规律,并冠上一个恰当的物理名称。重要的物理规律还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认真细致地加以讨论。

(1)物理规律的意义;(2)物理规律表述中的关键词语和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3)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4)物理规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4.运用物理规律

学以致用,这是物理教学目标之一。运用物理规律,就是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善于用物理规律去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以巩固物理规律。

这一教学环节,是基于“讨论物理规律环节”基础上,对物理规律进行多维度讨论的前提下,启发和引导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去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以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规律和巩固物理规律。所以,在讲授完物理规律之后,一般还要安排诸如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等教学活动。

应当指出,物理规律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对于有的物理规律,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或基础知识,容易接受;对于有的物理规律,由于学生感觉到新异生疏,所以难以理解。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以期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三、物理规律教学的设计理念及策略

这里以“玻意尔定律”一课为例具体谈谈物理规律教学各环节的教学设计理念及策略。

1.“玻意尔定律”之导出

【教学设计理念】

在“玻意尔定律”的导入教学环节中,可以向学生例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或展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图片或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来呈现典型的物理现象,创设良好和谐的物理情境,提出要研究的物理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生思维,从而导出新课题:“玻意尔定律”。

【教学设计策略】

首先,教师可向学生例举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如轮胎充气太足,被太阳曝晒之后就容易爆胎;点燃热气球的燃烧器,能加热热气球内部的空气,把美丽多姿的热气球带上蓝天;笨重的潜水艇能在浩瀚的海洋中自由沉浮。这些生活实例都与气体的热现象有关。

其次,教师向学生做如图1所示的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红色水柱向移动)。容器中空气的T、V、P三个参量有何变化?(空气的T、V、P三个参量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即T、V、P)

图1空气的热膨胀

教师提问学生,研究气体的三个参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应采用什么样的物理研究方法呢?紧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在物理学中研究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常采用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即“控制变量法”。该方法的关键点:首先在每一次实验时,都必须合理固定几个变量而研究其中剩余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分别加以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最后归纳总结出一个完整的物理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去进一步探讨气体的三个参量之间的关系,其探讨思路为:

T=CP、V间的关系P=C′V、T间的关系V=C″P、T间的关系

今天,首先探讨T=C时,P、V间的关系,从而导出课题“玻意尔定律”。

2.“玻意尔定律”之探求

【教学设计理念】

在“玻意尔定律”的讲授新课环节中,基于导入环节中导出“玻意尔定律”的基础上,教师应向学生演示玻意尔实验,探索气体在等温情况下,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在教师向学生演示玻意尔实验的过程中,首先应让学生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条件、实验对象、观察目标、观察方法以及实验步骤等;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及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并处理实验数据;最后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等思维活动,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玻意尔定律”。

教师应向学生指出:无论是运用实验归纳法还是运用理论分析法去探求物理规律,都能使学生在理解物理规律的同时掌握探求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

【教学设计策略】

(1)教师向学生演示实验:用注射器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如图2所示。从注射器上的分度线直接读出空气体积,再从压强传感器上读出空气压强。

图2气体被压缩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演示该实验的过程中,改变气体的体积一定要缓慢进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目的是让注射器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充分进行热交换而达到热平衡,使注射器内部空气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2)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并把所获取的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下的表格中。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首先是定性分析。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了实验数据之后,问:如果气体压强变大,则气体体积将如何变化?反之,如果气体压强变小,则气体体积又将如何变化?(如果气体压强变大,则气体体积将变小;反之,如果气体压强变小,则气体体积将变大。)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不难发现:虽然在压强和体积这两个物理量中,一个物理量变大的同时另一个物理量变小,但压强与体积这两个物理量的乘积确大致相同。由此引导学生猜想:压强变化是否与体积变化成反比呢?

其次是定量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处理实验数据:以体积为横坐标,以压强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实验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得到“玻意尔定律”的?妆-V图像。通过观察“玻意尔定律”的?妆-V图像,不难发现,该?妆-V图像基本遵循数学上的“反比律”。此时,教师应向学生进一步说明:在物理学史上,大量实验已证明,在玻意尔实验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玻意尔定律”的?妆-V图像就一定遵循数学上的“反比律”。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这个结论叫“玻意尔定律”,这就是玻意尔在1662年对外公布的自己的实验发现。

3.“玻意尔定律”之讨论

【教学设计理念】

在继续讲授新课环节中,基于初步形成“玻意尔定律”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准确表述“玻意尔定律”并加以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玻意尔定律”。

(1)准确表述“玻意尔定律”:①文字表达;②数学表达;③图像表达。

(2)强调“玻意尔定律”中的关键词、公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及单位。

(3)讲明“玻意尔定律”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4)指出“玻意尔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教学设计策略】

(1)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准确表述“玻意尔定律”,而准确表述“玻意尔定律”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玻意尔定律”的文字表达

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②“玻意尔定律”的数学表达

如果用?妆1、V1和?妆2、V2分别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任意两个状态的压强和体积,那么“玻意尔定律”就可以用数学表达式(公式)表达为

■=■或?妆1V1=?妆2V2或?妆V=k(常数),条件:T=C(常数)

③“玻意尔定律”的图像表达,如图3所示,?妆-V图像是反比曲线,这一条反比曲线叫等温线。

图3 玻意尔定律图像

(2)教师应向学生强调“玻意尔定律”中的关键词、公式中各字母的意义。

①关键词:“理想气体”、“等温”、“反比”。

②公式中各字母的意义:?妆1、V1分别表示理想气体处于第一个状态下的压强和体积;?妆2、V2分别表示理想气体处于第二个状态下的压强和体积。

(3)教师应向学生讲明?妆、V两个物理量的单位。

在用“玻意尔定律”公式进行计算时,?妆、V两个物理量常采用配套单位。

即,p1pa,V1cm3p2pa,V2cm3;p1pa,V1mLp2pa,V2mL;Tk

(4)教师应向学生指出:“玻意尔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

①成立条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

②适用范围:温度不能过低,压强不能过大。

4.“玻意尔定律”之运用

【教学设计理念】

在“玻意尔定律”的巩固应用环节中,基于用多维度去准确表达“玻意尔定律”,弄清“玻意尔定律”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的基础上,练习运用“玻意尔定律”去解释物理现象、推断物理结果、解决物理问题,训练学生科学思维,交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物理规律和巩固物理规律。

【教学设计策略】

(1)如图4所示,请同学们用“玻意尔定律”解释输液器的原理。

图4

教师引导学生解释:因为随着药液流出,瓶中的液柱稍有降低,上方气体体积稍有变大,压强稍有减小,使得瓶口处的总压强稍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外部大气压强就将空气从进气管压入瓶中加以补充,使瓶口处的压强基本上保持在一个大气压,如此等等,使药液能均匀稳定地滴下,不随瓶中药液的逐渐减少而改变。而在开始时,瓶中气体的压强大约为一个大气压,瓶口处的压强略大于一个大气压,所以在开始的一小段时间内总是滴得很快。

(2)用打气筒给一自行车内胎打气。设每按一次打气筒,可打入压强为1.0×105pa的空气125cm3。这个自行车内胎容积为2.0L,假设胎内原来没有空气,那么按了20次后,胎内空气的压强有多大?设打气过程中温度始终不变。

教师引导学生解析一

以每次打入胎内的这部分空气为研究对象。

初状态:压强p1=1.0×105pa,体积V1=125cm3。

末状态:压强p2′=?,体积V2=2.0L=2.0×103cm3,体积。

根据玻意尔定律:p1V1=p2′V2,

得:p2′==■p1==■×1.0×105pa=6.25×103pa

打了20次空气之后,胎内气体的压强:p2=np2′=1.25×105pa

教师引导学生解析二

以打入胎内的所有空气为研究对象。

初状态:压强p1=1.0×105pa,体积V1=125×20cm3。

末状态:压强p2= ?,体积V2=2.0L=2.0×103cm3,

根据玻意尔定律:p1V1=p2V2,,

得:p2=■p1==■×1.0×105pa=1.25×105pa

四、结语

物理规律是中学物理的重要教学内容,我们应该认真去研究物理规律的教学特点,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娴熟运用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努力完成物理规律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新乡,张军朋主编.物理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冯杰主编.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篇12

物理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学生在开始正规的学习之前,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接触,但是有很多认识都是不科学的,这往往就成为了物理学习的障碍.这也可以从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来解释.例如,最常见的错误,认为重的东西下落得快,轻的东西下落得慢.连亚里士多德都犯了这样的错误,何况普通的初中生呢;再如,学生往往认为篮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了手对篮球的作用力,在画受力分析图时就会多画一个力, 却不能很好的认识到篮球在空中能飞行是因为具有惯性;而对于惯性的理解,学生也存在很大的误区,惯性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但学生觉得,既然超速的汽车很难停下来,所以得出一个自以为很棒的结论,“惯性和物体的速度有关”……这些类似的错误在物理学习中都是相当常见的.这些问题和学生的一些不好的习惯也是相关的,如:不会自己主动研读教材,只会死背老师上课讲的结论性的话和书上的黑体字段落;不会观察实验,悟出道理,只是把演示实验当作“看热闹”;做练习不愿去分析,只顾死套公式,得到一个正确答案就算完事等等.这些习惯如果不纠正,即使再怎么用功,也无法把物理学好.所以要培养好习惯的第一步,就要注意防止和纠正这些不好的习惯.

1.研读教材的习惯

研读教材有两层含义:一是普通的阅读浏览,可以了解大致内容;二是弄清物理概念、规律是怎样引入的或得出的,它们的内容、物理意义如何,单位是什么,这个物理规律或公式有什么适用条件,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等.通过精读,将知识前后联系,纵向对比,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把握教材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公式和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在此阅读的基础上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此为研读.由于物理概念的特殊性,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指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关键词,寻找物理概念的本质.比如学习摩擦力的时候,方向的判断是一个难点,课本上是这样说的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学生如果只是死背概念的话,是没有用的.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中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最后是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科普读物,并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口味,能对物理产生兴趣的课外读物,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阅读教材的能力、习惯.

2.善于思考、理解问题的习惯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学生学习如果只是死记一些知识,而不去认真思考、加以消化, 那么,学来的东西是空的,不会有什么收获,而对绚丽多彩的物理世界,变化多端的物理现象,就更要下功夫多想多问才能学好.

要培养学生注意教材的叙述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归纳抽象出力、速度、压强等概念,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怎样从实验数据概括出欧姆定律等,更要培养学生从教师的讲授中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