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09:01: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炭产业粗放的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的开采方式,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煤炭企业如何改变传统煤炭企业大量消耗能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推动生产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发展转变,实现绿色开采,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矿山已成为煤炭企业今后发展方向。
1.煤炭企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矿区绿色发展的背景
我国既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也是第一大煤炭消费国。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由于煤炭资源大量开发,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排放了大量的矿井水和矿井瓦斯,造成了大量的土地沉陷,并引发了水土流失,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流失,引起地表干旱和植被退化,以及矸石粉尘,自燃烟尘和SO2、CO2的排放等,对煤炭矿区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影响。因此,转变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所有煤炭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煤炭企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矿区绿色发展的主要途径
煤炭企业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依托,以循环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绿色开采、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2.1 大力推进绿色开采,走科技强企之路
大力推进绿色开采方式,实现煤炭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矿井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2.1.1 科技推进绿色开采。煤炭企业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装备水平,改进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对矿产资源开发统筹规划,加强共生、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切实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无废物排放,着力建设生态环保矿区。铁法能源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引进应用先进的薄煤层全自动化刨煤机、大采高综采成套设备和硬岩掘进机等采掘装备,综采机械化程度达到99. 5%,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达到99.92%,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80%。在生产中通过精采细采,不断提高资源回收率,做到了精采精收,采区回收率达到86.4%。
2.1.2 煤矸石充填减负。铁法能源公司提出了“井下矸石不升井,地面矸石不上山”的工作目标。首先,利用以矸石充填井下贮矸空间为技术核心的矸石井下处理成套技术,使井下矸石不升井得到最大限度的实施。其次,利用地面塌陷区煤矸石充填复垦技术,将矸石填充到已经塌陷的区域,以“保障地面矸石不上山”。公司2012年新产生煤矸石323万立方米,而地面矸石山存量却减少了55万立方米,实现了负增长。
2.1.3 洗煤技术改造提升。在“十一五”期间,铁法能源公司围绕洗选系统改造累计投资6.13亿元,8个矿全部形成了技术国内领先的选煤集中控制系统;煤泥干燥系统已在5个矿井投入使用;在7个矿洗煤厂实施了洗煤灰分闭环改造。实现原煤全部入选,原煤入洗率达到43%,全年洗煤回收率完成68.45%,洗产品稳定率达到98%以上,年生产洗产品550万吨以上。
2.2 大力推进产业布局集群化,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2007年末,铁法能源公司被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铁法能源公司以此为契机,先后上马了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瓦斯发电、油母页岩炼油,2×300兆瓦煤矸石电厂、水源热供暖等一批循环经济发展新项目,形成了煤—煤矸石—建材—建筑、煤—煤层气—发电、煤—热电联产、煤—煤机制造等大煤炭产业链。
2.2.1建设煤矸石发电项目。铁煤集团和大唐集团和共同投资兴建煤矸石发电厂,总投资30.17亿元。项目装机容量为2×300MW,主要燃用煤矸石、煤泥和末煤,燃料通过矿区铁路、电厂铁路专用线运至电厂,年燃料量为270.6万吨,其中煤矸石量为162.36万吨。煤矸石发电厂的建成可完全消耗掉集团公司八个矿每年产生的煤矸石、煤泥及劣质煤,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矿区生态环境。
2.2.2 发展煤层气开发及利用项目。铁法矿区煤层气资源总量为73.7亿立方米,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对煤层气进行综合利用。目前,公司拥有7个储气站,大小储气罐11个,总储气能力达22.25万m3,矿区抽采利用干线管网总长256km,6个气源矿井全部联网,可实现正反向输送煤层气来调节气源。现有煤层气用户20.8万户,其中,域外16.1万户。公司于2007年10月引进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17台,总装机总量0.85万kw h,日发电量5~11万kw h。
2.2.3 发展油页岩炼油项目。铁法能源公司建设油页岩综合利用有厂。项目建设一期60万砘/年煤矸石(油页岩)综合利用项目。项目一期工程年可处理煤矸石(油页岩)60万吨,产页岩油2万吨,副产页岩半焦50万吨。项目的建设有效的利用了矿井废弃物---煤矸石(油页岩)资源。
2.2.4 发展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项目。为了消耗页岩炼油半焦和现有矸石山,铁法能源公司先后兴建五条空心砖生产线,设计年产量4亿块煤矸石空心砖,产生经济效益2200万元,年消耗煤矸石84万吨,保护耕地500亩,节约4万吨标准煤。通过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生产线的实施,实现了“烧砖不用煤,制砖不用土”,使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三统一。
2.3大力推进资源利用高效化,走资源节约之路
2.3.1 加快节能改造步伐。铁法能源公司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快节能绿色低碳发展,完善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工作,建立了资源节约工作量化考评体系。在内部模拟能耗市场化核算,实行用能精细化考核,提高了员工的节能意识。同时,加大对高耗能设备技术改造的力度,公司制定实施年度节能技术改造计划。主副井提升、主扇电机、大巷胶带运输机等生产设备全部进行变频技术改造、淘汰全部高耗能变压器、更换节能型锅炉、实施LED绿色照明工程等项目,实现了节能减排新突破。
2.3.2 引入水源热泵技术。通过高温水源热泵技术,利用机组冷却循环水余热为矿区住宅供暖,不仅节约了取暖用煤,更减少了供暖煤尘排放和循环冷却水的损失。利用公司热电厂冷却塔的冷却循环水余热,为热泵主机提供热源,同时热泵机组产生45℃或60℃以上的热水,为矿区民用和公用建筑提供采暖。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每年可减少用煤10万吨,每年可节水43万吨。
2.3.3 开发空心砖余热利用。利用ZFR-60型余热换热器将空心砖生产线的烟气余热进行收集,并通过闭式管网输送给厂区冬季取暖,多余热量供给浴池,实现了余热的全部利用,年节约标煤1260吨。
2.4 大力推进矿山生态化,走绿色发展之路
2.4.1 实施煤泥水治理。铁法能源公司就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了煤泥水治理工程,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改进各生产矿井的煤泥水处理系统,采取沉淀、离析等工艺进行处理,实现煤水分离,洗煤水重复利用。目前,铁法能源公司所有生产矿井的煤泥水全部实现了一级闭路循环,洗煤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以上,杜绝了外排。
2.4.2 实施废水“零排放”。 铁法能源公司先后在六个矿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实施矿井水、生活废水净化工程,经过处理的矿井水和生活废水,再用于井下的除尘、灭火、注浆和地面生活、浇灌等方面。到目前,公司矿井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减少了排放。
2.4.3 治理塌陷区土地。铁法能源公司因地制宜加大对塌陷区的土地治理和复垦力度,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国有土地的整理复垦。2002至2010年企业先后对已征的3870亩国有土地进行综合整理复垦。
2.4.4 强化污染工程治理。铁法能源公司加大对噪音、烟尘和粉尘源的治理。仅2011年、2012年公司累计投入资金12740万元,对12个单位的锅炉改造、除尘系统改造、更新净水器、落地煤场挡风抑尘墙、发电站噪声治理等21个重点项目进行治理,项目完工后达到设计标准,取得很好效果。
中图分类号:F32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208-1
0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那么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呢?
1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以森林为经营管理对象
1.1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主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
首先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占有面积远远大于草原和农地,全球的森林面积占整个陆地系统的百分之三十之多。
另外森林中的生物种类极其复杂。主体多为高大乔木,高大乔木的根系可以牢牢地的深入抓住土地。除了乔木外就是灌木、草本、苔藓等。也就是说森林在植物空间上来讲可以分为多个层次。除了植物,森林里还有大量的动物生活在其中。森林中的生物量占整个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百分之九十多,组成了复杂的生物圈。
所以由于森林的可再生功能,和其多层次的森林结构以及多样化的生物圈使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森林是重要的基础产业
从远古时代开始森林就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到了今时今日也同样不可小视。
远古时代人们需要在森林里繁衍生息,那就是他们的栖息之地。后来古代的建筑、车辆、船舶、工具等等,原材料都是木材。到了现在,木材的使用量仍然是非常的巨大,尤其在建筑业。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快节奏的生活紧张感让人们更加追求大自然的味道,追求原木产品成为一种风尚,原木床、桌椅、餐具等等。
所以森林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2 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作用的体现除了森林以外还有很多
除了森林的保护外,还有土地的使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物种的保护、如何改善农耕、大气保护等方面。
另外林业还承担着管护、发展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以上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参考文献
[1] 贾治邦.履行建设生态文明重大使命 推进现代林业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8-01-24 (A01).
[2] 齐联,尹萍,温雅莉,王胜男,尚文博,苏晓娟.现代林业是生态文明的标志[N].中国绿色时报,2008-01-17.
[3] 齐联.共商发展现代林业之计 共谋建设生态文明之策[N].中国绿色时报,2008-01-10.
[4] 李霞,胡敏.丽水林业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N].丽水日报,2008-03-27.
[5] 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孔繁良.履行建设生态文明重大使命 为五年再造一个新黄山作贡献[N].黄山日报,2008-03-12.
[6] 勾六零.把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林业建设战略目标[N].大理日报(汉),2008-04-01.
[7] 贾治邦.为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懈努力[N].中国绿色时报,2008-01-31.
[8] 秦叙常,谭波道.推进现代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N].恩施日报,2009-09-05 (001).
[9] 王祝雄.加大森林培育力度 确保“双增”目标实现[N].中国绿色时报,2010-02-11(A01).
[10] 焦玉海.林业发展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N].中国绿色时报,2009-01-09(001).
[11] 左鸿飞.林业建设向生态文明建设迈进[N]. 锡林郭勒日报,2009-02-20(003).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128-01
现代林业从某种意义上更侧重于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功能,特别是在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作为城市的“肺”,现代林业肩负着重要使命。那么,什么是现代林业?如何理解生态文明?现代林业又该如何向生态文明方向发展呢?
一、什么是现代林业
现代林业主要是指,在科学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把生态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其目标为综合发挥森林的作用与价值,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林业保护与培育,把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优化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撑,现代林业的宗旨是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态环境的需求,把 “和谐林业”作为追求目标。森林生态系统是现代林业管理的对象。林业是一项公益事业,其作用巨大,它既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同时还具有文化功能,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林业资源本身还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摆在突出的位置,而发展林业恰好是实施这一战略的最好方式之一,因此,其地位十分的重要;提倡绿色农业、提倡生态环境的优化,也少不了林业的参与;在国家大力发展西部过程,林业的发展更是举足轻重。现代林业,从建设与发展角度看,有其自身的基本属性与内在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以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实现了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变,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三逐渐过渡到在沟健三系统生态建设,促进三大功能,发挥效率高三,与森林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二、什么是生态文明
笔者所指的生态文明主要是指,在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进行改造过程中,还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恰如春天里的蚊苍,如果人类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努力避免克服那些消极的负面的影响,那么,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得到优化,而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精神生态环境的总和,系统实现。总之,生态文明其主旨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人与人的和谐共生,达到和谐发展、良性发展的目的。事实上,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理性思维之下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过程中带来了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威胁到了人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了理性的反思,工业文明在带给人物质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恶化,人类在追求物质的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应该追求精神文明的高水平,也就是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它扬弃自然征服自然的人为破坏,主宰自然的概念和作用,主张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强调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珍惜爱护,主张生态环境的优化,倡导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林业
1.林业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巨大
从生态林业角度所生产的产品、 物质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这是生态林业的主要任务,林业工作者要肩负起这样的使命,其中,要加强对主体的林业生态建设的强化、 要尽可能多的植树造林、 要做好湿地保护等工作,使它们发挥改善环境的作用,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事业的重大使命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改善沙漠生态系统。在全世界,生态问题一直很严重,诸如森林遭到乱砍乱伐、湿地面积锐减、耕地城市化、沙尘暴、雾霾等生态问题层出不穷。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林业资源的短缺。林业生态建设必须承担责任不只,但也先驱发展的生态文化,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生态成就和物质上的成功,但也尽可能地创造丰富的生态和文化成就,和谐的价值,并努力打造生态文化繁荣、 通信系统之间人与自然观的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2.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照重要角色
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新时期的价值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发展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更要加大生态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生态林业的的先锋。我们都知道,林业资源如果从生态角度看,其更加鲜明的体现为公用事业性与基础产业性,为了达到建设生态林业的目标,应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大张旗鼓的搞好生态教育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开展生态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生态道德素质;第二,进一步推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步伐,在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上下功夫,把工作重点放在对天然林的保护上、 放在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上以及加大防止荒漠化整治力度等方面;第三,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使之产业化。
3.加大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林业建设,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林业建设。在现代林业建设的全过程,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也从基本国情,推进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四、努力构建林业的三大体系
1.构建生态体系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开发,重点对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森林为主体,结合森林和草原生态安全系统来满足社会的巨大生态产品的需求。
2.构建林业产业体系
在搞好第一产业的同时做好第二产业,做强做大第三产业,林业资源要开发新的生态增长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3.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效改善生态和文化基础设施,在代表森林,森林公园等地点构建一个适当的规模,独特的生态文化博物馆、文化中心、科技博物馆,博物馆标本,命名的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没有形成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的理论是科学实践的基础。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是在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前,生态文明的内涵、理念、特征都处在探索之中,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至今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低估了工业文明对人类的深刻影响和牢固的制度基础,忽视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本质最艰巨的任务是要对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进行根本变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等同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人类不当行为的改变,试图以此来解决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和人类社会制度变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然导致在理念、行为、政策上的缺失。
(二)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必要的战略管理工具,行之有效的战略体系尚未构建,无法实现生态文明的融合共建战略体系是实现战略管理的有效手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至今还停留在战略构想阶段,发展战略体系尚未构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尚不清晰,缺乏必要的理念体系、行为体系、政策体系来指导,不可避免地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中央出台的若干政策、文件、规划,虽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某些方面有所引导,但始终没能形成政策合力,没能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本源。政策设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弱,导致行动措施推行困难,缺乏从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和实施,更无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
(三)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动力机制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沿用的是西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试图用人和自然的利益关系的调整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虽然认识到了对生态的破环,但始终是为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来改善自然的承载能力,其目的仍然是为了从自然界索取,没有从思想根源上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视为平等的主体。同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中央提出建设发展战略,各部门和各省区实施建设,但不少地区并未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区域战略高度来对待,虽然在思想认识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缺乏行动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还没有成为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社会群体还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自身的需求加以推进,还停留在响应中央政策的政治要求上,生态文明建设自发动力不足。
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融合共建道路的对策
(一)加强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科学研究,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还不大深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尚未构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和实践探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尤其在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实现机理、实践途径等方面更是缺乏。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整合研究力量,鼓励跨区域、跨学科的联合攻关,加强对生态文明重大理论问题的支持力度,在理论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概念、内涵、特点进行梳理,积极创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深刻融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加强对生态文明融合共建工具和方法的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积极成果,是自然生态系统文明化和人类文明系统生态化的总和。[1]它贯穿于丰富的工业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直面我国的国情,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和深刻贯穿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方面之中。但是如何融入和贯穿,需要从工具和方法上进行思考。应采取战略融合的思路,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在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机理、建设模式和实施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文明融合共建的战略实践工具和方法。在战略实践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上,可以将现有的国家战略进行分解,分别将其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有生态省建设指标体系以及国际形势变化的新要求进行充分对接、系统整合和集成创新,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体系。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13-02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在物质生产及精神生活中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一味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迫在眉睫。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明确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而要建设生态文明,首要基础是加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态思想观念,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引导人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规范人们破坏生态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一、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早在2005年,同志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此后在一段很长时间内,我们党在创新生态文明理论的同时,更积极地进行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在十报告中,首次独立成篇地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集中论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可集中到如下六大方面:1.思想基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实质及本质特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3.基本政策及根本方针――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二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4.基本途径及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5.重要目标――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目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单从概念上理解,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丝毫关联,但细细探究两者的实质,不难发现两者有着若许多同之处,主要提现在四大方面:1.阶级表现相同。两者不论是提出还是贯彻实施,均代表了社会主义统治阶级为维护国家、社会、民众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意志,均体现了较强的阶级意识观。2.对象指向一致性。两者的指向对象均是具有能动性及思维性的人,人是社会的基础,一方面,人的思想行为对生态文明的好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好坏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对人的发展有决定作用。3.目的性一致。两者目标明确,都是为了促进人类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4.实施途径相似。两者的为最终目均为从认识到内化,再由内化转变到外化并形成良好品行,目的的最终实行均要依赖宣传与引导教育、政策法令的实施、物资与精神奖惩、环境的营造等途径及方式。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认同观的形成
同志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说:“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积极地宣传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人们转化旧有模式,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认同,真正做到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俞可平所言的:“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
云南省127个县(区)、市中,有51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8%,云南少数民族有600多万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和睦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如何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开发扶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将资源与市场条件较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在云南范围内建设生态文明的东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迅速消除贫困,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旅游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旅游提供机遇,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反哺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支持。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创建生态文明为载体,以旅游扶贫为手段,将优美的自然环境、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导入少数民族地区,使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严格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不仅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还要通过旅游开发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旅游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的必要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长期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区位、交通和信息等条件的限制处于相对落后和封闭的状态,传统的民族文化较少发生变异,原生人文生态系统也正因此而得到较完整的保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各民族生存环境的差异,形成了种类繁多、绚丽纷呈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它们包括房屋建筑、服饰文化、生产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歌舞文化、节日文化等。这些极其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异的消费心理需求,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此外,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地域差异性,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其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和类型多样,形成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这种状态下,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对其进行挖掘,对促进民族旅游业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为旅游扶贫奠定了开发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以生态农业为主导,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做到保护自然、保护居住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这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或提供了可能。
生态文明建设提倡保护人居环境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道路条件的改善、村庄的绿化美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实质上是民族村寨环境的全面改善和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设施的建设基本构成了旅游需求中“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基本要素,为开展旅游奠定了基础。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拥有丰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但缺乏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少数民族村寨创造旅游开发条件。
(三)联动开发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相结合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又会反过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1.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的措施:(1)将生态文明作为旅游区有机组成部分进行规划设计,树立区(旅游区)村(新农村)共进的理念,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吸纳村民参与管理,充分反映村民意愿,培育民主管理理念;(3)提供社区参与旅游服务的多种渠道,加强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培训,切实推进村民增收致富;(4)根据旅游发展要求,通过培训、宣传等途径提高村民的服务意识、专业服务技能与文化素质; (5)将现代农业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进行旅游开发和利用;(6)引入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旅游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1)少数民族地区的规划必须与旅游规划相协调; (2)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旅游业要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3)民居改造传承地方精神、体现地方特色;(3)村落整治中保护自然风光与人文遗产,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与环境; (4)产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展能够与旅游业相互耦合的环境友好型产业; (5)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可能对社会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保护纯朴的乡风民俗与珍贵的非物质遗产。
三、联动开发对策建议
(一)政府扶持、规划先行
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一定要进行系统调查,科学规划,合理设计,选择良好的发展模式,依靠资源、依靠市场进行旅游开发,真正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大思路大手笔,只有政府才能做大做全旅游文章,也只有政府能有宏观的战略眼光和魄力,对本地区以及相关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总体长远规划和合理开发。循序渐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建设,在生态文明的规划与建设中,不仅要完成和完善村级道路、供水、通电的规划与建设,环境美化和卫生达标建设等公共资源,还要增加旅游休闲功能,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和增加旅游项目建设。
(二)保护环境、找准特色
以往,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竭泽而渔,毁林而猎”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将环保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使许多原本环境优美的乡村环境恶化,污染加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旅游扶贫开发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对各种旅游资源务必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加强管理,反对任何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在实施旅游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时,一定要强调创新,走自己的路,开发突出乡村个性与特色的旅游产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是可以永续利用的旅游资源。人无我有、独一无二的就可能是旅游资源。美丽的、独特的景观和特有的民俗风情都是地方特色。可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吃的方面,当地百姓的家常便饭;住的方面,室内装饰整洁又有当地风格;行的方面,传统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木筏、溜索、藤桥、索桥;游的方面,各种手工作坊、民居;购的方面,土特产、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娱的方面,农事活动、节日活动、民族体育活动、民族歌舞、婚丧、宗教活动等。
(三)创新机制、有效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就是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把农村潜在资源转化成实用资源的过程。因而也可将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时要更新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在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家园的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在突出旅游业地位的同时,要注意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旅则旅”,通过联动开发带动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培育依托农业的相关产业发展,如手工制作、农产品深加工等,尽量延长农业产品的销售链;通过本地的少数民族特色展演节目增加旅游的娱乐性等等。
(四)政府搭台、群众唱戏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引导、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主要是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投资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在财政补贴、建设资金、银行信贷、税收、企业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优惠,引导和吸引投资资金与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群众既是旅游扶贫的对象,又是参与旅游业的生力军。
社区群众参与,既可增强地方特有的文化气氛,提高资源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让社区群众真正从旅游中受益,实现旅游扶贫的功能,又能使自觉保护具有强大的动力。因而政府招商引资时,应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作价,以股份的形式参与控股,使政府在保护资源和群众的利益以及规划发展中有一定的控制权。资源是大家的,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应拥有一定的资源股份,这样不仅体现了其利益,更有利于群众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五)注重科技、追踪培训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增加科研投入,系统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贫血”和“返贫”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出现的盲目开发、知识贫乏、资金筹措困难、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受到威胁、以及缺乏良好的可实施的旅游参与项目等现实问题,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造血”功能。加强对群众旅游脱贫致富教育,积极动员当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引导他们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旅游经营,兴办农家乐,加工出售各地土特产品和少数民族工艺品。要加强当地群众的旅游培训,就地取材。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的人力资源,积极引导,做好示范。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本地人才脱颖而出。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丰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内容,强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内涵。两者最终目标是统一的,两者联动开发都是为了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一、前言
十报告主要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主题,重点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将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息息相关的,要充分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充分融入到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同我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转化为实际行动,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以及基本路径加以分析。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关系,即:生态文明建设和时展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关系。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时展的关系。2005年,我国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之一理念,至2009年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列为同一战略高度[1]。到2013年的十,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息息相关的,要充分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将其充分融入到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当中。时代要求我国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同道德准则融入到经济、民生、环境等不同的领域当中,使其发挥驱动以及导向的作用,并进一步体现生态文明的时代特点。
其次,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是反对糟践自然、漠视自然、盲目干预自然以及滥用自然,是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以及顺应自然的文明。
最后,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作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的基础及前提,若不能保证生态文明环境的良好性以及安全性,就会使其他的文明失去有效的载体。
(二)生态文明建设及基本分类
1、基于建设主体的分类。从建设主体方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所有人的参与,有着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混合主体以及家庭等不同的主体。其中政府是所有政策的一个制定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推动者,也是公共环境服务的一个提供者;非政府组织是一个民间组织,主要起着咨询以及监督的作用;企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主体,也是促进绿色健康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混合主体其他形式组织的组合,是可以充分利用的积极力量[2];而家庭是主体的一个基本单元,也是最普遍的参与者。
2、基于建设领域的分类。从建设领域方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分为社区尺度、地区尺度、区域尺度、国家尺度以及全球尺度。社区尺度致力于环境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崇尚节约资源;地区尺度与地区尺度注重推进国家的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与绿色发展;国家尺度致力于国土的空间优化,以实现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为目标;全球尺度的生态文明是世界环保运动的新力量,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
3、基于建设内容的分类。从建设内容方面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分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农田生态文明建设、森林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荒漠生态文明建设等,上述不同的生态系统都融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意识,形成了一份健康而有序的生态发展机制与运行机制。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路径选择的目标
十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息息相关的,要充分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今世界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紧缺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要树立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生态文明理念,要充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当中,积极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充分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而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的选择主要从目标层、路径层以及策略层三方面来考虑。其中,目标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选择依据,应以积极建设美丽中国,促进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根据生态系统服务理论、资源环境基础理论、区域发展空间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来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路径的选择。路径层主要提出国土开发与保护、环境保护与治理、资源保护与节约以及生态保护与修复这四个方向,并指出这四个路径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他们都致力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3]。而策略层注重从科学规划、制度创新以及全民参与三方面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致力于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1、国土开发与保护路径
国土开发与保护路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规制。国土开发与保护主要是基于人口资源的均衡性以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性,要努力控制开发的强度,积极调整空间的结构,进一步促进生活空间的宜居性、生产空间的集约性以及生态空间的文明性,从空间上协调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规制。
2、环境保护与治理路径
环境质量对于人类的居住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这就使得环境保护与治理成为提高人类居住环境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性因素。近几年,我国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主要目标,致力于解决日渐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环境问题凸显的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以及越来越强烈的公民环境意识,使得我国必须要重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3、资源保护与节约路径
资源保护与节约路径是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在整个生态系统当中,资源是人和环境的一个中心环节,同时也是人在环境当中可以直接利用的一部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资源的流失、破坏以及污染都会导致环境恶化,所以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资源保护与节约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我国人均水资源以及能源的用量日益增长,而耕地量日益下降,所面临的资源压力逐渐增大,这也决定了我国要充分重视资源的保护与节约。
4、生态保护与修复路径
生态保护与修复主要是为了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人类留下更多的青山绿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是人类未来的希望。面对我国日益退化的生态现实,决定了我国要充分重视生态保护与修复,应积极进行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努力提高并完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现在,我国的生态服务系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生态补偿制度还不健全,这会导致受益者与保护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
四、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艰巨任务,在我国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要始终沿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条基本路径,即从国土开发与保护、环境保护与治理、资源保护与节约以及生态保护与修复这四个方向稳定前进。
参考文献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峡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按期实现了各个阶段目标。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新变化、新格局,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初《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三峡库区建成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这对促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将对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库区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三峡工程运行及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功能的发挥,涉及三峡库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诸多领域,包括水库综合调度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环境质量与安全等各个方面。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库区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根本上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持续发挥。
当前,三峡库区正面临着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艰巨任务,这迫切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可持续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库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种种原因,历史欠账较多,目前经济发展较湖北省、重庆市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如何实现三峡库区跨越式发展,尽快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移民安稳致富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发展观,谋划好库区后续工作规划,构建移民安稳致富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合理的水电工程效益分享机制,建立移民利益表达、平等协商和矛盾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维护好广大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移民在经济上享受应有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平等地位,构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和谐稳定的新型库区。
(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库区生态安全,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大自然整体运行的宏观视野全面审视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既要考虑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提高库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缓解水库上游及库区经济发展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的压力,保护水库水质及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确保库区生态安全、实现长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促进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建设的现实需要。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如重庆库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占重庆市的一半,可gdp总量仅占全市的30%。重庆市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库区。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优化库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库区城集镇建设,这将有利于加快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使之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并对加快湖北库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三峡库区地形复杂、经济落后、人口密集、土地垦殖系数高,面临着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库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超荷承载。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匮乏,有效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加之水库175米蓄水淹没大量耕地以及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使本来已很紧张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了库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
(二)水质安全潜在隐患,环境污染严重。据中科院调查,到,重庆市排放的废水将达到24亿吨(含约100万吨污染物),加上上游排放的20多亿吨废水,每年流入三峡水库的废水达40多亿吨。随着水库蓄水,尤其是在冬季,上游来水量减少,使水库内的水体流速减缓,水的自净能力降低,将加重局部江段水质污染,甚至威胁到一些城镇生活用水的水源地。此外,水库消落区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升降幅度达30米,可能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同时,库区每年排放的生活垃圾约300万吨,工业废弃物约500多万吨;库区酸雨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是我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三)地质安全受到威胁,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一定影响。三峡工程建设加剧了人类在库区的开发活动,难免对库区地质结构的安全性产生影响。水库蓄水后,绝大部分老滑坡体的中前部将处于175米水位之下,江水的侵蚀作用和反复交替消落上涨,可能会诱发危岩崩塌、部分古滑坡复活和新滑坡体产生。与此同时,库区部分峡谷的近景景观受到蓄水影响,库区部分文物古迹被淹没,需要做好库区景观保护和开发规划,并加大对地面和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
(四)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目前,库区相当一部分搬迁重组企业经济实力不足,进一步发展十分困难;库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运行质量不高。同时,库区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
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人才匮乏将会增加库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本与难度,其影响极其广泛而深远。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库区各地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库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库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财富观和消费观,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015-03
1生态文明研究历程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1],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唯一正确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2]。20世纪中后期,人们已经开始用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的发展。世界上最早用生态史观研究人类文明史的是日本学者梅棹忠夫,1957年他以生态学方法探讨世界文明史的规律,发表了《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1967年出版的《文明的生态史观:梅棹忠夫文集》中提出的生态史观,重视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对文明史进程的重要作用[3]。
1991年刘宗超、刘粤生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信息增殖》中提出要确立“全球生态意识和全球生态文明观”[4],199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将《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殖基础》正式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开启了中国系统研究生态文明理论的先河;1997年《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首次提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文明形态”[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届六中全会也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重要治国理念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现状和问题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是以校园为载体,从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四个基本维度,使生态文明融入其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文明校园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校园建设和日常教育管理中,从美化环境、绿色环保、和谐自然各个方面出发,不断强化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他们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贵阳市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示范带头作用,贵阳学院作为贵阳市唯一的本科高校,拥有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肩负着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因而贵阳学院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贵阳学院位于贵阳东出口,与图云关国家级森林公园毗邻,贵阳学院的用地版图为平面蝴蝶形状,中长期规划面积1200亩,现实际使用面积810亩,规划建设以“园式林、生态型、数字化”为基本范式,拥有博信楼、博雅楼、博远楼、博艺楼、博新楼、博技楼、博达楼、九思楼、逸夫楼、咏籁楼、荟素楼、图书馆、田径场、行健馆、阳明文化广场、学生公寓楼群以及鱼梁桥等建筑单体,建筑单体色泽一致,风格雅致,特征鲜明,品质精良,在绿化、净化、美化和文明化建设上达到较高水准,是贵州省“优美校园”。贵阳学院在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校园创建上与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相适应,全面践行永续发展理念,确立了“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精心打造出“馨园”、“梨园”、“桃园”、“竹园”、“桂园”、“生态园”,以及“峡谷飞桥”等“七园七景”。生态校园一年常绿,四季有花,景致如画,是贵州省“绿色大学”[6]。在优美校园和绿色大学的建设过程中,贵阳学院秉承“办绿色大学、建生态家园”的环境治校方略,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建设中都开展了多方位的工作,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针对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设计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更好地分析和总结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中值得借鉴的方法。
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调查问卷共20题,每题可选择一个答案,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随机抽取了星期一下午在贵阳学院第三教学楼二楼上课的班级共10个发放了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涵盖了2011级、2012级、2013级三个年级学生(2010级学生均外出实习),共发放10个班级,每个班级30份。发放班级及收回份数为:2011级应用化学专业收回30份,2011级园林专业收回30份,2011级国际贸易专业收回30份,2012级生物工程专业收回30份,2012级园林专业收回30份,2012级旅游英语专业收回30份,2012级美术专业收回30份(有10份没有填写),2013级城乡规划专业收回30份,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收回30份,2013级制药工程专业收回30份(其中有的问卷有的同学仅仅填写一面,故统计实际数量与预计数量有一定偏差,见表1)。
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调查问卷”的20个题目中,1~14题的内容为生态文明具体行为体现,15~20题内容为生态文明观念内涵。在1~14题中,按照行为主体来分可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类。其中1、2、4、5、6、7、8、9、10、11、12、13为个体行为,其主要表现同学们个人对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主观意见及行为;3、14为群体行为,其主要体现大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看法、意见。按照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是否分离来分,其中1、3、4、14题是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相分离的题型;2、5、6、7、8、9、10、11、12、13题是行为主题和责任主体同为一体的题型。15~20题中,16题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内涵理念的认识,15、17、18、19、20题则考查了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认识。
从行为主体和责任主体分离的1、3、4、14题调查情况看,行为主题和责任主体相分离时,责任意识相对淡泊,缺乏主动担当的勇气的决心。如第一题:当你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你会如何做?其中选择A的占36%选B的占31%选C的占33%,A、B、C大约各占1/3,这说明在大学生中还有在看到周边环境建设遭破坏时漠不关心的现象。如第四题:你对学生在学校践踏草坪的看法是?其中选择A的占22%选B的占63%选C的占15%,从B选项所占的百分比为63%,这说明了学生还缺乏担当的意识和勇气。当然,从其他题目,如14题:你们寝室打扫卫生的情况如何?其中选择A的占62%,选B的占31%,选C的占7%,从这些数据可以说明当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学生还是比较关注的,但还缺乏把生态文明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和目标去努力践行的决心。
从环境问题与个人经济关系来看,与个人经济关联性大的问题,学生关注度相对较高,如第7题、第10题、第12题、第13题,说明在个人环境行为方面,适当地采取一些措施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处罚或奖励,如对垃圾的分类处理恰当地给予一定奖励,对排污的收取一定费用,以此促进环境方面好行为习惯的逐渐养成。
从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和内涵的理解上,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理解都比较正确,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关系是紧密的,绝大部分大学生愿意深入地学习和传播生态文明,保护生态,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
3对策与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的考察分析来看,贵阳学院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和认识比较好,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所做的工作还是有所体现,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有校级领导分管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对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决策和指导作用。同时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2)学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牵头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贵阳学院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由贵阳学院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牵头完成,后勤管理处、基建处、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等行政教学部门协同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3)学校要求教师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研活动,有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及学术方面的专题研究课题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
(4)除了学校行政教学部门教师参与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外,贵阳学院还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具体情况,组建不同的宣传和推崇生态文明理念的社团,组织落实建设工作。如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等成立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普及与促进协会、贵阳学院环境协会等社团,围绕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环保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和社会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带动了一批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活动中来。
(5)让生态文明课程进课堂,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贵阳学院的生态文明相关课程不仅是在相关专业开设,而且也作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在所有专业中开设,如开设“环境学”、“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类校级公共选修课程。由贵阳学院组织编写的《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教程》经过两次改版后更加符合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该课程也在全校所有专业中开设,使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和实施路径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奠定了知识基础。
(6)在全校范围内,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开展相关活动,推进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学校积极倡导开展生态文明校园建设相关活动,如开展“我为校园添一点绿”,“关爱一小家、幸福一大家”签字活动,环保展示活动,绿化校园活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主题活动;制作宣传栏等进行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在生态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的绿化进行保护和充分利用,同时扩充新的绿化地带,并对校园内的130余种植物进行了命名挂牌,增进大家对校园植物的认识了解和热爱。
(7)在学校规划建设中,尽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氛围,激发学生建设校园生态文明的激情。在校园规划建设中,一方面,注重校园自然环境的生态性,努力营造一个绿色洁净优美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着重体现了校园人文生态素养的展现,如校园的路标指示、教学楼的命名、学校的徽标等都应尽量展现生态和谐的理念。
(8)在校园资源利用和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要遵循节约和再利用的原则,尽量减少由于资源浪费而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针对食堂浪费现象,通过“光盘行动”等活动减少浪费;教室灯光、路灯等设置了智能装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用电量。
(9)制定了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节能减排等相关制度并由学校相关部门监督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4结语
总之,在校园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不断地强化生态文明意识,以创建环境优美、文明和谐、资源节约的校园为目标,以生态文明校园为辐射源,在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潘岳.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J].中国国情国力,2006(10):20~22.
[2]刘思华.论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关系[J].经济师,2011(1):6~9.
[3]杨宁一,郑丽平.评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J].史学月刊,2005(8):92~94.
1.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源泉。生态文明是以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为目的一个文明阶段,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只有先把生态文明建设好,当人们享受到安居乐业的快乐时才会激发更多的热情和精力投身于城镇化的建设中。
2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2.1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取得了阶段型的成果,但同时也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一些困境和问题。
2.1.1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首先,是工业对农村水资源的污染,政府把大量的资金用来治理城市的环境污染,但对于农村污染问题的治理却没有给予的资金投入却很不到位,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其次,是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①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污染了土地资源。②“白色污染”问题加剧,农业塑料膜现在在农村大量的使用,而这种塑料膜是由聚乙烯的成分构成的,所以它难以腐烂、不易降解,使得农业产值大幅度的降低。
2.1.2农村的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在农村农业的生产基础是土地,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的不断推进,它为农村改革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一些乡村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进行矿山的开采使得农村生态系统被破坏。
2.1.3对于农村环境问题的整治,缺乏资金的投入和制度的建立。现在农村普遍面临“脏、乱、差”的环境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却没有投入经费来治理,这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的整治和处理,生态问题日益恶化和加重。
2.2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2.1发展农村的经济的同时忽略了环境问题。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还处于刚能解决温饱问题到初级阶段,农民对于富裕生活的渴望极为强烈。于是当地的地方官员和农民便以“经济之上”的价值取向来开展经济的建设。
2.2.2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薄弱、道德素质不高。在我国农村由于受教育水平,农民比较缺乏环保知识,加上有关环保意识的宣传的不到位,导致农村生态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主要原因。
2.2.3我国的环境保护资源分配不合理。城市是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中心和主要的人口聚集地,所以国家和政府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当中,而农村的环境问题的防治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却因为资金的缺乏而一再被搁浅。
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优化对策
3.1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农业之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高度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就为我国农村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这种经济方式来促进农业的高效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村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最终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成的双赢政策。
3.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首先,需要转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利用教育资源,提升农民的自身素质,使他们培养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其次,国家和政府要积极组织生态意识的宣传活动,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传播媒体来普及环保意识,营造良好文明的社会风貌。
3.3政府应投入资金,完善农村环保法律机制。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和政府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来防治,也没有建立相关的法律条文来监管。首先,在农村开展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政府投入资金作为物质保证。对于农村的污水净化、垃圾的处理等这些环境问题,需要有专项资金来处理和防治。其次,要求在农村建立相关的环保监管部门和健全的执法体系,创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法制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3-0030-08
当前,城镇是各类生态问题的高发地和矛盾的交织点,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我国目前有大中城市660多个,这些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污染、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破坏等问题,阻碍着城市化进程的有序推进。如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实现中国城市发展的生态跃迁,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城市,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与矛盾的多发期,众多专家学者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为城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然而,从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关系出发,具体研究两者之间的冲突、表现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的研究较少,本文将试图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探求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于城镇化建设过程之中。
一、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城镇化、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任务与目的是什么、城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一)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内涵与任务
1.城镇化的内涵与任务
城镇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是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总称。中国的“城镇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①:狭义的看法,认为城镇化就是工业化发展引起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城镇化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不断扩大;广义的理解,则认为城镇化就是社会化、工业化集聚区域的城市要素逐渐增加的过程,同时包含着人们的精神文明层面的巨大进步的过程。综合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历史学、城市规划学等方面来看,城镇化的内涵至少应包括:第一,人口城镇化。这是城镇化的核心,其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过程②;第二,经济城镇化。这是城镇化的动力,是指整个社会经济中城镇地域产出比重的上升状态,主要指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非农化;第三,社会城镇化。这是指人们的生产方式、行为习惯、社会组织关系乃至精神与价值观念会随着经济、人口、土地的城镇化而发生转变,城镇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由城市向乡村扩散的过程;第四,产业结构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符合经济规律(比较利益、规模经济等)的演变、发展过程③;第五,城市建设和生活环境城镇化。这是指城镇空间形态扩大,城镇规模和数量增多,新城镇地域、城镇景观不断涌现,城镇生活环境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④。
实施城镇化,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城镇化所肩负的任务主要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因此,这要求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提高城镇内在承载力,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构建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2.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任务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及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关于生态文明的时代内涵,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①。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落实到现实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现实任务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②。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对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转变不合时宜的发展观念,调整相应的政策制度与法律规程,引导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思想指导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领域和谐有序,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节约,逐步化解文明与自然的冲突,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分属于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两个不同的建设领域,虽然它们的概念、内涵、目的与任务各不相同,但这两大问题、两大建设关系密切,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城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
城镇是各类生态问题的高发地和矛盾的交织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在现代社会中,城镇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场所。目前,以常住人口即城镇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计算,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实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设,占全国过半人口的城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城镇已然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空间载体。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能源资源的消耗与浪费等生态环境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不仅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有序推进产生严重的阻碍和影响,同时也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国家的环境安全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合理、有序的城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促进意义。根据城镇化的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城镇化过程必然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化、城乡社区空间结构的的变迁。合理、有序的城镇化建设可以在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土地集约化利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所要求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条件。科学的、系统的城镇体系规划只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使城镇各项资源合理配置,使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得到综合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对城镇化建设的绿色发展必然起到推动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③:建设好生态文明,能更好地节约资源,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人们才能安居乐业,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才会不断提高,对未来才会更加充满信心,从而激发人们更积极地投入城镇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家园。
总而言之,当城镇化建设符合地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城镇化建设将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而生态文明的改善将大大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
反之,当城镇化建设严重脱离实际,缺乏科学规划,盲目推进,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最佳结合:生态城镇化
生态城镇是实现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选择。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统筹考虑两大问题,促进两大建设协调发展。由于受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的状态。在改革开放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过分强调了城镇化的规模扩张和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的思想,并付诸实践,从而导致了我国目前城镇化弊端的涌现。
随着理论探讨的深入以及实践探索的历史教训,党和政府逐渐认识到了新时期的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①,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四大进程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建设生态城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生态城镇化巧妙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融合于一体,符合了我国现实发展需求与趋势。
二、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冲突及其表现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诉求主要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日益短缺、如何维持后续发展以及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生存条件恶化等问题。城镇化即工业化发展引起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城镇化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楼大厦等建成区不断涌现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急速发展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粗放式的城镇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在驱动力,城镇化又是工业化的促进器,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必然伴侣。二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相互制约。只有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二者才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否则会形成病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使二者都很难有效实现。
工业化的发展在带给城镇高水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环境恶化和城市空气污染。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等,致使过去工业化走的是粗放增长、数量扩张、重速度、靠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也使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二)城镇产业结构失衡,生态环境危机严重
以生态原则来审察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是资源的主要消耗者,是城镇中心污染的主要生产者;第三产业耗能低、排放少,且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中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①。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落后于结构偏重、高能耗、高排放的第二产业(例如我国第二产业能源结构中燃煤占70%以上,而燃煤是TSP、SO2与酸雨等城市空气污染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无论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还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城镇发展层次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都己占60%以上。而就我国2012年产业结构比例可以发现,从1978年到2012年这34年里,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3.9%上升为44.6%虽然上升了20.7%,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第三产业创造的产值增长还远远不够。这种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的城镇化过程,导致城镇资源日益枯竭、环境质量不断恶化,削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
(三)人口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冲击
城镇化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增长。人口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口密度增大生态环境压力。一般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快于城镇地域的扩张,城镇化水平越高,人口密度越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第二,人口城镇化通过提高人们消费水平改变了消费结构。同时,过度浪费造成人们向环境索取的力度加大、速度过快,促使生态环境不断脆弱。具体来讲,由于经济活动和人口在城市不断集中与集聚,对生活用水等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也产生出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由于对这些生活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不当和不及时,不仅造成水体污染,而且还在城乡结合部出现大量生活垃圾堆集,形成垃圾围城之势。这既污染了环境,也造成了对生态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势必会造成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以及加剧生态系统失衡。
(四)城镇化建设过度依赖土地扩张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然而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中,片面地将城镇化理解为城镇建设,建设用地粗放利用十分普遍,许多地区注重外延扩张,不考虑实际需求,过度依赖土地造成严重浪费。
一方面,城市贪大求全,乱占、滥用耕地。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各地的“开发热”和“房地产热”的现象普遍发生,全国各地建立了6800多个开发区,占地达到3.2万km2,相当于全国几百年形成的城镇占用土地面积。冒进式城镇化导致城镇建设的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多度侵占了大量的优质耕地,造成耕地的大量流失。在1999~2008年耕地减少类型的贡献率中,建设占用耕地高达76.98%②;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用地粗放,布局紊乱,效率低下。许多城镇存在大量闲置或低效用地、批而未用的土地近400万亩,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1996~2004年,中国城镇人口从2.99亿增加到5.2亿人,增长了74%,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却从1.3万km2扩大到3.4万km2,增长了160%,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速度远快于人口增加速度。1999~200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7.2%,但吸纳的人口只增长了4%。一些地方对大量征来的土地不切实际地提出过大发展目标和城镇规划框架,忽略城镇的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有资料表明,我国土地有4%~5%处于闲置状态,40%左右被低效利用。土地短缺和耕地危机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摆在我们面前。同时,城镇用地结构不合理,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业用地占到了20%~30%,比国外超出10%,造成土地的严重浪费。
(五)城镇交通扩张造成生态环境胁迫
城镇和交通是不可分割的历史产物。交通是城镇的动脉,城镇是交通的载体,交通使城镇有了活力,城镇给了交通舒展自己的天地。然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交通的大发展也造成了城镇环境恶化与城镇空气污染,空气越来越污浊,灰色的雾霾笼罩整个天空。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交通建设引起水土流失和层土飞扬,交通运输产生噪声污染,汽车尾气带来大气及土壤污染及高架桥对景观破坏、产生视觉污染。城镇交通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机制为:城镇交通对生态环境产生空间压力;交通扩张使车辆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强度增大;交通扩张对城镇化产生节奏性的促进和限制使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出一定时空耦合作用与总体环境的紊乱。据《南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年报》的一项数据显示,有46.78%的被调查市民对目前的交通污染问题觉得根本无法忍受。
(六)城镇化过程中建筑行业消耗能源与污染环境较为严重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期,近几年我国年建筑量已经达到20亿平方米以上,相当于全世界年建筑量的40%①。而建筑业又是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最严重的行业。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宝兴指出:中国现已成为全球建材消耗、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号国家,仅2006年中国建筑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达 62亿吨,占全球的50%以上,目前这一数字仍在不断上升。从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可以发现,城镇化所带来的城镇建筑飞速发展,进而由此引发的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保护造成重要影响。
三、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坚持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思想,因地制宜,采取正确措施引导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运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具体措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工业化、城镇化、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生态生产力反对工业文明的资源侵略和生态殖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于生态生产力的定义,廖福霖认为,生态生产力是指人类推动自然——人——社会复合体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②。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以推动城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向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总理在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首先,要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道路。与城镇化过程相伴随的是资源的大量需求,然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的l/5、水资源为l/4、石油为1/10、天然气为1/25,且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匹配,可用资源比较少。自然资源禀赋并不富足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走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改变过去“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①,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合循环模式。这不仅实现生产过程的废物零排放,而且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各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真正做到资源利用的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
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走环境友好型道路。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清除结构性污染,使产业发展与环境建设相协调。中心城镇要逐步淘汰和转移资源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等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积极发展那些污染少、能耗小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低排放—高效益”的生态文明高级阶段。另外,还要重视产业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采取相关措施和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促进形成新的增长点。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二)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保障机制
通常讲的城镇化一般指人口城镇化,就是农村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解决人口的增长对城镇生态环境的冲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挑战。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从而减轻城镇生态环境压力②。大力发展中小城镇,进一步扩大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和能力,减少大中城镇的人口增长规模。完善城镇社会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城镇生态环境内在承载力。总理强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应控制城镇化规模,合理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的户籍、医疗、教育等改革,减轻因城镇的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冲击。
(三)走出误区,科学规划,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
第一要走出误区,杜绝跟风冒进。当前,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走出城镇化建设的误区,杜绝“摊大饼”式的规模扩张以及“形式主义”的盲目跟风,着眼于地方的特色,关注发展的长远性与整体性。
第二要科学合理规划城镇用地,准确实施。合理的规划及准确的实施,可使城市生态系统及子系统之间达到高度有序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状态。具体来讲,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资源、环境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总体协调,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做到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
第三要确定城镇用地标准,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推进城镇化的过程是资源和要素在空间上优化的过程。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高效配置,一定要坚持集约发展、有序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完善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强化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挖掘存量用地潜力。”①城镇用地标准因城镇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而不同,除此以外,还应与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城镇人均标准为80~l20m2,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城镇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各个地区各类城镇用地的规模与标准,有利于各地决策与操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
(四)构建安全环保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交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还关系到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只有,建立能力充分、组织协调、服务优质以及安全环保的运输系统,才能实现城镇交通与生态文明二者的协调发展。
一方面,需要科学合理编制交通规划。要站在科学发展观、区域整体观、空间发展观与城乡统筹观的角度,对自然、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区域规划和人口聚居等各因素全面考虑、反复权衡,将交通规划的不同方案加以遴选、评价和修改,通过科学的程序,产生最佳方案;另一方面,要促使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和优化。无论是在城镇化还是在交通建设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各个层面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法律、政策、经济和宣传等各种手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根据时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不断优化交通结构,保证城镇交通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通过运输的合理调控,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交通发展之路。
(五)大力倡导、推广、运用绿色生态建筑
1.2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揭示相关风险,保障生态安全,促进实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类活动、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人类活动为起点,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首先,人类活动可能耗费资源,破坏生态系统,污染环境;其次,资源趋紧、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带来生态危机,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和安全,损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带来一系列风险如图2所示。首先,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大自然原有的面貌和运行规律,对其中的各个要素都带来了影响,影响最广泛、最直接的便是土地、空气和水。这三个方面的威胁形成环境风险。其次,环境问题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人类不当行为发生的同时,人类自己也成为受害者,几乎每一类环境风险都直接或间接威胁着公众健康,形成健康风险。另外,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风险、健康风险以及资源滥采乱伐和不当利用还会导致经济社会文化风险。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不断地解决人类活动带来的上述问题及相关风险,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生态平衡,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人居环境。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8]。国家安全包括财政安全、金融安全、权力运行安全、信息安全、民生安全、国有资产安全和资源环境生态安全。“有风则险,无风则安”,维护资源环境生态安全,首先要揭示风险,其次是管理风险。维护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生态文明。因此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风险一方面来自外部环境的非人为因素,另一方面来自利益相关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国家审计可以鉴证机会主义行为[5],揭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相关风险,促进制度建设和政策执行,保障生态平衡,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2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机制
2.1揭示机制揭示机制要求审计人员能够发现和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揭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政策执行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等问题,能否揭示这些问题和风险与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有关。高超的业务能力能提高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概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保证审计人员客观地报告审计结果。如果发现了问题不报告或不能客观地报告,是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审计准则的先进程度有关,先进的审计准则蕴含的审计模式能够提高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揭示机制主要来源于审计机关的检查权、调查取证权和结果公布权。因此,发挥揭示机制要求审计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为保证揭示机制的实现,审计机关应该建立科学的资源环境相关人才培训和引进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立先进的资源环境审计相关准则或指南。
2.2威慑机制威慑机制要求审计机关能够使得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有足够的敬畏,这种敬畏除来源于审计机关的权威信任外,还来源于审计法授予审计机关的账户查询权、违规行为制止权、违规资料资产的封存权、处理处罚权、暂停拨付使用权、建议纠正权、提请协助权等,威慑机制会带来被审计对象成本的提升,能够达到查处一个、震慑一片、“免疫”一方的目的。国家审计是高层次的监督,根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审计机关具有行政执法权,可以对被审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直接作出处理处罚决定,也可以建议主管部门、监察部门给予被审计单位处理处罚或者对相关直接责任人进行处分,相关部门应将处理处罚决定、建议执行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这些规定提高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强化了审计威慑机制。通过审计威慑机制可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降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寻租动机。
2.3预警机制预警机制要求审计机关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切断风险源。一般来说,预警机制由审计方式决定[5]。能较好实现预警作用的审计方式有三种:一是跟踪审计,二是持续审计,三是专项审计调查。跟踪审计是指对审计事项运行全过程分阶段、有重点的持续性、过程性审计。与非跟踪审计相比,跟踪审计强调过程性、时效性和预防性,能够切实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跟踪审计应重点关注资源环境政策跟踪审计、重大环境治理项目跟踪审计。持续审计通过实时在线审计实现动态跟踪,具有审计过程的连续性、审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审计程序的自动化等特征,可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及时跟踪,从而为预警机制奠定基础。专项审计调查是开展资源环境绩效审计的重要方式,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屡审屡犯的问题,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开展跨部门、跨行业的专项审计调查,提出体制、机制性建议。
2.4抵御机制抵御机制要求审计人员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结合资源环境治理提出针对性建议,以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度发生,完善治理机制,“强身壮体”,增加其抵御“病毒”的能力,最终实现善治[5]。审计建议及其实施是抵御机制的核心内容,具体包括:一是审计建议,也就是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提出高质量的审计建议;二是审计建议实现机制,也就是委托人人和审计方如何联动以采纳和实施审计建议(例如审计整改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后续审计制度,也就是在审计建议提出之后,审计方自己要验证审计建议是如何被实施的。上述三个方面的制度安排是密切相关的,没有高质量的审计建议,找不出生态治理机制的缺陷,当然无法改进治理机制,进而也就无法抑制问题再度发生。另外,按照审计法的规定,政府应当将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的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也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抵御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很多旧的制度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资源环境绩效审计提供制度建设和相关改革(如资源税改革)需要的信息,避免制度建设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另一方面,待新的制度建设完成后,开展资源环境政策制度执行审计,可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3资源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路径
结合INTOSAI环境审计小组的环境审计相关指南,我们认为,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开展资源管理审计、环境治理审计、生态系统审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3.1资源管理审计
资源管理审计的目标是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缓解资源趋紧状况;终极目标是帮助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展资源管理审计应借鉴“循环经济”的理念。资源管理审计具体包括矿产资源审计、国土资源审计、渔业资源审计、林业资源审计、能源审计等领域。重点关注乱采(挖)滥伐、无序开发及侵占、围垦河湖等导致资源损失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以及非法出让、转让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还需关注: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的结合情况;清洁生产的推行情况;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情况;“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关注节能、节水、节电等应用工程项目的专项投入、专项收费,揭示和制止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规范专项收费征缴、管理和使用情况等。
3.1.1矿产资源审计矿产资源的采掘一般包括勘探、开发、采掘、加工、关闭和复垦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影响环境和生态系统,同时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影响。矿产资源审计的目标是帮助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审计主要关注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协议法规和政策的遵守情况及其效果、相关部门的管理绩效是否可计量、职责权限是否明晰。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看,不同环节审计的关注点也不同:资源开采环节,应重点关注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效率;资源消耗环节,应重点关注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产生环节应重点关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资源的社会消费环节应关注绿色消费情况。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还应关注资源产权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完善情况,资源税改革情况等。
3.1.2国土资源审计国土资源审计具体包括土地资源审计和海洋资源审计,其中海洋资源审计具体表现为渔业资源审计。土地资源审计的目的是帮助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和可持续经营。土地资源审计应重点关注土地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土地管理的职责履行情况、土地整治情况、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整治相关资金管理情况。其中土地政策重点关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保障性住房和产业性供地政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等,土地管理职责应围绕土地的征收、储备、供应、使用等管理职责;土地整治情况应关注项目的立项、建设资金使用管理、耕地补充的数量和质量等;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整治相关资金管理情况应关注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等。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国土资源审计还需[6]:审查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的执行情况,重点关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荒滩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等机制的运行效果,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进度;关注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推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3.1.3渔业资源审计渔业资源审计的目的是促进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捕捞。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渔业工程项目中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如资金是否违规?是否得到了恰当的管理?是否能满足渔业管理要求?协定、法律的遵循,如政府部门是否遵循了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相关法规公约是否存在冲突?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遵循?相关政策执行效果,如政策是否能应对渔业的主要威胁?相关政策目标和措施是否清晰明确?执行效果如何衡量?政府处理渔业威胁的绩效,如是否设定了绩效目标?绩效结果是否可靠?管理和监督渔业的制度是否完善和有效?数据和信息能否公开透明?渔业的研究与监督包括关于渔业保护的公众教育,如是否划拨了专项教育资金?使用效果如何?向其他机构和公众的报告,如报告需求是否满足?是否准确并经过第三方确认等等[9]。
3.1.4林业资源审计林业资源审计的目标是促进森林保护、环境改善和实现生物多样性。审计人员应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相关法规是否有效地促进森林保护活动的开展?是否存在妨碍森林保护活动的风险因素?森林保护活动是否产生了预期效果?是否存在土地重叠覆盖和林地使用不合理的现象?林业部门开展工作是否有具体清晰的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体制是否合理?森林保护的效率效果性如何?森林火灾防御是否合规?在降低火灾发生频率上是否有效?国家公园、保护区、野生动物园、森林保护区以及其他保护地区是否存在非法砍伐树木的现象?在森林区域是否有植树计划?生态林建设对于改善周边气候环境和下游水环境是否有效?生态林对于护林部门收入的影响程度如何?审计人员还要评价政府、企业和护林部门对森林保护的职责履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评价林业部门的伐木计划及其是否能有效地管理森林,使之具备多种经济价值。
3.1.5可持续能源审计可持续能源审计旨在审查能源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和能源政策的执行情况,相关资金使用情况,对其在使用可持续能源过程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并提出有关发展和使用可持续能源的建议,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健康发展。在进行可持续能源审计过程中,可以重点审计以下能源管理工具[10]:直接财务支持,如对研发活动的支持、投资激励、节能奖励等;间接支持,如税收减免、政府采购等;对能源部门的监管,如制定保护性分类电价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等。
3.2环境治理审计
环境治理审计的目标是促进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终极目标是促进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人居环境。环境治理审计具体包括水环境审计、大气污染治理审计、废物管理审计、土壤污染防治审计等领域。审计将重点关注城乡居民饮用水源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管理运营不善、重点流域断面水质不达标、城乡土壤严重污染、规划环评不到位、工业企业废气、废水、固废违法排污等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
3.2.1水环境审计水是生命之源,水环境审计是审计机关最早关注的领域。水环境审计的目标是促进水环境的改善。水环境审计主要关注水环境资金、水环境法规政策、水环境管理、水环境项目等四个方面。其中:水环境资金要关注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减排专项资金、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的征收、分配和管理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水环境法规政策落实情况要关注相关法规政策执行情况及效果,废水环境政策的环境影响;水环境管理要关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排污许可等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水环境建设项目运行情况要关注工业污染防治项目、生活污染防治项目、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项目、污水处理等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绩效方面。另外,水环境审计还包括海洋倾废审计和海域使用情况审计。广义的水环境审计除上述内容外还应该包括水资源审计,水资源审计关注淡水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属于前述资源管理审计范畴。
3.2.2大气污染治理审计和气候变化应对审计近年来,我国大范围的雾霾和极端气候时有发生,严重危害公民健康,并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大气污染治理审计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审计和大气环境审计,前者主要是看治理资金投入后,是否建设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设施是否正常运转,排放能否达标,其审计目标是促进大气排放达标;后者主要是审查污染防治资金的投入是否使影响区域的大气环境得到改善,其目标是促进大气环境质量好转。气候变化应对审计包括气候变化减缓审计和气候变化适应审计[11]。气候变化减缓审计主要是指对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的审计;气候变化减缓审计主要针对为减少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损失而制定的政策的执行情况的审计。
3.2.3废物管理审计废物一般包括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废物。不恰当的废物处理或排放会造成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进而影响公众健康(如中毒、传染病、致癌等)。废物管理审计的目标是帮助实现废物的合理处置和有效利用,降低公众健康风险。不同类型废物的管理模式不一样,审计人员在立项时应优先关注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废物管理审计应重点关注:废物管理相关政策是否存在?这些政策的遵循情况,废物风险管理情况、废物管理系统运行和效果,政府履行废物管理国际责任情况,废物管理的监督情况等等。在废物管理审计中应考虑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回收等环节,分析各环节废物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而确定审计重点。审计人员应熟知各行业企业可能产生的废物及其管理流程,采用行业为导向的废物管理审计模式。
3.2.4土壤污染防治审计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审计既是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更是环境治理审计的重要内容。土壤污染属于隐性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潜伏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土壤污染一般源于工矿业的高危废物、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地膜、畜牧养殖等,另外,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核工业的放射性物质等也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源头。土壤污染防治审计的目标是促进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修复效果。土壤污染防治审计的重点应结合相关行业、区域产业规划,关注高危土壤污染源的防治,如钢铁行业中的酸洗污泥污染,有色冶金行业的重金属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和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的效果性等。
3.3生态系统审计
生态系统审计将重点关注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扩展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破坏生态环境等较为严重的问题。生态系统审计的目标是保障生态安全。生态系统审计主要关注森林、湿地和海洋三大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的保证,可以给人类提供海鲜、野味等食物,提供木材、草药,净化空气和水,降解固体废物,减缓极端气候带来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审计是开展生态系统审计的主要表现形式。生物多样性审计的目标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审计人员开展生物多样性审计时应充分识别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各种因素如栖息地的退化、外来物种的入侵、资源(包括森林、生物、渔业、能源等)的过度采伐和捕捞、水污染、气候变化、非法交易、生物技术等,了解政府的应对措施如建立公园、保护区,制定相关政策、利用财政工具、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等。生物多样性审计的重点一般包括国家生物多样性策略,保护区,濒危和入侵物种,生物栖息地,基因资源,国际合约履行情况等方面。生物多样性审计可以单独开展,也可以与水资源审计、森林资源审计、渔业资源审计等结合进行。上述审计业务是相互联系的,譬如,开展矿产资源采掘活动时可能会带来森林的退化、生物多样性的缺失、温室气体和重金属的排放、同时带来废弃物处理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因此,开展矿产资源审计时可以同时开展生物多样性审计、废物管理审计、土壤污染防治审计和大气污染治理审计等业务。
4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风险导向资源环境审计
4.1明确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之后所要达到的一种状态。资源审计的目标不外乎资源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审计的目标就是天蓝、地绿、水净;生态系统审计的目标就是生态平衡。影响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构成各种威胁,这些威胁形成相关环境风险,进而产生公众健康风险,还会进一步发展为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
4.2识别和评估人类行为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及相关风险首先,审计人员应充分了解被审计领域相关背景知识和现状,并从中识别潜在的威胁。其次,分析这些威胁对短期、长期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人类活动会带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影响构成相关风险。针对上述问题,审计人员要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确定风险发生后损害的可恢复性,还要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最重要的一步。相关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对于整个资源环境审计具有导向作用,也是审计工作的切入口。
4.3了解政府对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参与者的角色和责任资源环境审计的实质不是对资源环境本身进行审计,而是对政府的环境风险管理进行审计。因此,在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要了解政府缓解、预防和控制上述风险的机理;了解政府应对威胁的法规、政策和财政工具有哪些?关于资源环境问题的利益相关者有哪些?他们的角色和责任是怎样的?相应的公共开支的情况如何?以帮助审计人员识别、选择审计评价标准,初步确定相关审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