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09:02:0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财务报表要求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财务报表要素一般是按照其内在特征进行界定的,即按照相互独立的方式定义。只有净资产是用其他两个要素进行界定的,以便保持财务状况表和资源流动表之间的勾稽关系。每个定义的核心特征是资源。资源是具有服务能力的项目,政府环境下资源的重要特征是具有直接或间接提供服务的能力。一项资源可以是有形的并具有实物形态,也可以是无形的,甚至可以体现在个人的技能当中,只要其仍然能够提供服务或具有交换价值就是资源。体现在某资源中的服务能力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建筑物或设备类资源,可以单独或与其他资源相结合提供服务;公园或道路这样的资源可以直接向大众提供服务;文物文化设施资源通过其存在和完好保存提供服务;投资、现金资源提供间接的服务,因为持有这些资源的目的可能是产生其他的资源、用于交换可用于提供服务的其他资源、或者用于偿还负债。某项资源可能具有多种服务能力。如某大楼可与其他资源相结合用于向大众提供服务,也可以作为文物文化以大众的名义持有。资源不同于未来资源,因为体现了现时提供服务的能力,只有当某个事项或其他交易导致了现时提供服务的能力,未来资源才变为资源。
要素定义与财务报表中确认之间具有关联性。一个项目要在财务报表中列示,它要满足所有有关的标准,包括满足要素的定义、满足确认和计量的标准。确认要受到财务报表计量侧重点和会计基础的影响,计量侧重点是指要报告哪些资源,而会计基础是指什么时候报告一项交易。
二、财务报表要素定义
(一)资产资产是指主体当前控制的资源。对资源的控制是指主体获得该资源的服务潜力,并决定体现其中的现时服务潜能的利用方式和性质的能力。一般而言,控制资源的主体能够决定是否将其服务能力用于向公众提供服务,是否用于交换其他的资产,或者是否用于能够增进福利的其他方面。对于供市民和一般大众使用的资源,其控制由可以获得体现在该资源中的服务能力的主体持有。如这种控制可能体现为决定某种资源所提供服务的水平。许多资产受制于法律或其他外部限定,如信托投资或利用补助款购置的资本资产。这些资产的使用模式只能分别遵循信托协议或补助项目的有关规定。然而这些对资产用途方面限定,并不会否定一个主体对这些资产服务能力的控制。
对体现在某项资源中服务能力的控制,一般源于契约权利或法定所有权。某些资源如房地产,可能被看作与该资源相关联的权利集,如出售、出租、赠与、受益的权利。不同的主体可能控制与单一房地产相关联的不同权利。假如不同的权利具有资产的其他内在特征并满足确认和计量标准,那么与该房地产相关联的不同权利将被不同的主体报告为资产。
尽管一个主体的某项资产可能与另外一个主体的某项资产相关联,但同样的特定资产不可能同时成为多个主体的资产。如某市政府可能享有某联营企业的部分所有权,从而可能间接控制该联营企业的资产如银行存款,但联营企业的银行存款并非该市政府的一项资产,该市政府可能以所有者权益的形式拥有相应的一项资产如长期投资。间接控制也适用于信托资产,信托受益人可能拥有该信托的受偿权或受益权,可以当作其资产,但是受益人的资产并非严格等同于信托资产。在某些情形下,一个主体受益于某项资源的服务能力,但是并没有控制该资源。此外,对资源的控制导致资产的产生,这发生于过去的交易或其他事项。
政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有权力征税。尽管征税权是许多政府功能的依托,但是这种权力并不构成相应政府的一项资产。政府的征税权可能具有资产的内在特性,也即处于主体的控制之下,但不具有资源的内在特性。征税权是一种未来资源,只有当导致资源产生的交易发生时才会产生一种资源。如当需要缴税的销售行为或所得行为发生时,便产生了一项资源。在有些情形下未来资源已经被出售,就更难以区分未来资源与现时资源项目。就会计和财务报告目的而言,某个项目要成为资产就应当是现时的资源,并且报告主体应当能够控制体现在该资源中服务能力的享用。征税权导致会计和财务报告意义上的资产,只有当执行征税权利并且可税交易已经发生时。
(二)负债负债是主体必定要付出资源或未来资源的现时义务,义务是一种责任、职责或强制任务。必定要付出资源这是主体控制范围以外的,许多负债不可避免是因为具有法律强制性。一般而言,法定负债源于政府立法或契约关系,可以是书面的或口头的。产生于契约关系的法定负债,如应付工资、应付债券;产生于立法的法定负债,如某些污染整治义务。对于交换交易当基础交易发生时,相应的义务就变成法定负债。对于某些类型的非交换交易,法律执行机制不存在或不切实际。如对于政府作为补助方的情形,当受助方达到资格要求时,就产生了一项负债。
政府作出许多不是负债的承诺,在这些情形下,主体任务的存在及其变化都不会产生负债。同样,针对所提供服务水平有更具体阐述的政治承诺,也不构成负债。预算审批和补助项目的建立都表达了政府提供特定服务的意图,但是都不构成负债。政府一方或者受补助方进一步的行动是负债产生的必要条件。如政府需要通过启动交换交易来参与提供预算所批准的服务,受补助方需要满足资格要求。源于交换交易的负债一般在标的已经被交换的时候产生,如物品或服务已经被接收。换来的是偿付供应商或服务提供者的承诺;源于非交换交易的负债一般在付出资源或未来资源的承诺达到类似于“到期”阶段时产生。
对于一项负债的存在,不需要识别具体的债权人。然而债权人应当是在主体之外。如政府可能存在与特定场所污染整治相关联的负债,但是不知道具体的债权人是谁;政府要保养自身拥有的资产,这不是一项负债,不可能出现对自身的负债。一项义务要成为负债应当是现时的义务,导致负债的事项或交易已经发生。这区别于未来的义务或承诺,即主体承诺在未来有所为。主体现时没有义务,并且在未来有关的事项发生之前可以收回承诺。
(三)资源流出 资源流出是主体在报告期对净资源(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额)的消耗。对净资源的消耗是用光净资源,无论是特定期间为主体所控制的资源,还是从外部主体获得时直接被用光的资源。对净资源的消耗导致资产减少额超过有关负债的减少额,或者负债增加额超过有关资产的增加额。消耗资源如支付补助款、让雇员提供政府服务。
确定资源流出的本质及其适用的报告期间时,资源流动表的计量侧重点是关键。对于经济资源流动计量侧重点下编制的资源流动表,资源流出(或流入)所适用的报告期间是由跨期权益(In-terperiod Equity)概念决定的。跨期权益也即当期资源流入等于当
期服务成本。如支付服务成本的负担是由当年的纳税人和收入提供者承担的,这种负担不会转嫁给未来年度的纳税人或收入提供者,并且累积净资源不被用于提供当期服务。跨期权益是被用于评价受托责任的有关标准,而不是特定期间预期要实现的目标;对于当期财务资源流动计量侧重点下编制的资源流动表,资源流出(或流入)所适用的报告期间是当期财务资源应用(或获得)的期间;对于现金资源流动计量侧重点下编制的资源流动表,资源流出(或流入)所适用的报告期间是支付(或收到)现金的期间。
在许多情形下,与资源消耗相关联的资产净减少或者负债净增加所发生的报告期间,与资源流出的期间是一致的。然而在某些情形下,资产的净减少或负债的净增加发生在前一个期间,而资源流出在当期。在这样的情形下就应当在前一个期间报告递延资源流出,而在当期(也即资源流出的期间)所报告的资源流出将伴随着前期所报告递延资源流出的减少,而不是进一步减少净资源。
(四)资源流入资源流入是主体在报告期间净资源的购置。净资源的购置,是成为主体控制下的净资源,或者主体新近获得的净资源,即使这些资源在购置时直接被消耗。净资源的购置导致资产增加额超过有关负债的增加额,或者负债减少额超过有关资产的减少额,如征税、在提前收到补助款的情形下做有关的事情等。
在许多情形下,与资源购置相关联的资产净增加或者负债净减少所发生的报告期间,与资源流人的期间是一致的。然而在某些情形下,资产的净增加或负债的净减少发生在前一个期间,而资源流入在当期。在这样的情形下就应当在前一个期间报告递延资源流入,而在当期(也即资源流入的期间)所报告的资源流入将伴随着前期所报告递延资源流入的减少,而不是进一步增加净资源。
(五)递延资源流出 递延资源流出是主体适用于未来报告期间的净资源消耗,在财务状况表中报告。主体消耗净资源的内在特征与前述“资源流出”的特征相同。适用于未来报告期间的内在特征,平行于“资源流出”的适用于报告期的特征,例外是对于递延资源流出,流出适用于某个未来的报告期间而非报告当期。
(六)递延资源流入递延资源流入是主体适用于未来报告期间的净资源购置,在财务状况表中报告。主体购置净资源的内在特征与前述“资源流入”的特征相同。适用于未来报告期间内在特征,平行于“资源流出”和“资源流入”的适用于报告期的特征,例外是对于递延资源流入,流入适用于某个未来的报告期间而非报告当期。
(七)净资产 净资产是在财务状况表中所列报所有其他要素的剩余。净资产是财务状况表的要素,并按以下两方面金额的差异来计量:资产和递延资源流出,负债和递延资源流入。净资产的金额与资源流动表中的“活动净额(Net Activity)”保持着特定关系。两个期间净资产的增加或减少等于那个期间在资源流动表中所报告的所有活动净额,并且任何时点的净资产余额,等于期初余额加上资源流动表所有活动的总额。
一、前言
无论是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还是现代的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的财务工作是企业所有工作中的重点。财务工作中财务报表关系到企业的决策制定和战略分析。而财务报表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一份合格的财务报表要具备财务工作的基本特点和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能够为企业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二、企业财务报表的定义和特点
企业财务报表是反映在特定时间内的企业经营效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储备和流量的一种文件,它是在通过日常会计信息数据记载分析,按照固定模式和格式方法对数据进行汇总编制的一种报表,也是财务报告数据的准确来源。
三、企业财务报表的具备特点
(1)数据真实的特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必须保证要真实准确,正确地对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和经营数据进行记载,保证管理者或财务报表检查、使用者能正确分析和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对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信息。
(2)数据内容完整的特点。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反映出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它的数据内容记载完整,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根据财务状况分析和制定企业下一步的战略部署;一方面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要求提供准确财务报表,不得瞒报、漏报、假报,凡是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披露的信息,都必须披露,内容要具备完整。
(3)准确计算的特点。要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就要在日常会计核算时,对一些财务报表的数字计算准确,这样才能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账本记载和其他有关资料记载必须数据准确,不能用估算及推算的大概数据,严禁弄虚作假、隐瞒不报和玩数字游戏。
(4)报送及时的特点。信息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时间,得到的信息越早,它具有的价值性越高,反之,得到信息越晚,它具有的价值性越低,甚至没有价值。财务报表在企业经营者眼里也是一种信息,只有及时准确地提供财务信息,才能为使用者所用,如果编制不及时,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5)手续完备的特点。企业财务报表应该制作规范,装订成册并加盖公章,财务报表应注明统一代码、企业名称、组织形式、报表所属的年和月份、报表日期,所有财务报表由企业负责人签字并盖章才能有效。同时,对外财务报表还要注明公司地址。
(6)依据会计账本的特点。企业所用的财务报表都是直接依据会计账本所制定的,所有的数据也是来源于账本,为此,要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就要确保会计账本的准确性。
四、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几种途径
(一)坚持财务报表的各种原则和要求
(1)应坚持持续经营的原则。企业经营是以经营为基础以营利为目的的一种活动方式,企业财务报表也是以企业经营发展为基础,如果它编制的报表不符合这中要求,那么,企业应当用其他的基础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注明这一情况。
(2)应坚持公允列报的原则。在企业财务报表中,要严格遵循实际发生的交易事项进行记载,并按规定准确计量,反映的交易和其他经济事项要实事求是,真实公允地体现出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先进流量。
(3)要与信息列报一致性的原则。企业的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必须在整个会计期间都要保持一致,它的改变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会计准则要求改变,另一种是企业经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而这两种改变的方式,都要坚持财务报表更可靠、更准确的原则。
(4)坚持重要性的原则。企业财务报表的漏报、漏报或省略会影响看到使用者所做出的经济决策,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重要性的大小也根据企业从事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给予判断。对于重要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表明所属类别的重要性。
(5)遵循不能抵消的原则。企业财务报表中一般收支不能抵消,就是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不能抵消,收入项目与支出项目不能抵消。但是非日常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和支出是可以净额列表,但不是抵消,不违背抵消原则。
(6)提高财务报表表首列报的要求。在财务报表明显的位置应该注明企业的名称、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报表日期,同时还应该标明财务报表金额单位,是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表明。
(7)坚持信息列报的可比性原则。企业财务报表的列表,应该提供所以列报项目会计期间可比数据和当期财务报表的相关说明。当会计列表发证变更时,应该按照当期的列报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上注明披露的原因以及调整的金额。
(二)保证财务报表准确性具体措施
(1)注重企业财务原始票据管理,是确保财务报表的基本保障。目前,有许多企业不重视原始凭证的保管,造成一些原始材料和凭证丢失或失真,这样,对会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或者是报表的真实性无法提供真实准确的证明。所以,企业在管理中,要加强对原始票据和凭证的管理,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可靠性,为财务报表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和信息,达到企业财务报表编制的实效准确性,同时,企业为确保原始数据和凭证的保管应专门设立机构或个人进行保管,提升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水平,为企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进一步完善财务基础数据的搜集工作,为财务报表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要保证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实效性,就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增加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公允价值能证明企业资金使用的公平和真实性,增加企业对公允价值的使用能使得企业现实资产及负债情况得到市值的体现。二是加大对财务报表造假的打击力度。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些人为了私人利益,中饱私囊,在财务数据上做了手脚,或者为了数据的高看,造成财务报表的数据失真,这种现象在企业中是屡见不鲜的。为了制止这种现象,就需要企业对这种现象进行严厉制止,一旦发现就要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不要徇私枉法,应移送检察机关进行处理,从而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3)加强对企业账目的管理,确保财务报表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账目不清也是一种现象,账目记载不全、不清晰容易造成财务报表提供错误数据,进而给企业决策提供错误的数据,严重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要加强对企业账目的管理,为财务报表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语
研究和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要求,是实现我国企业管理规范化运行的必然要求。企业的发展需要决策者拥有对基础工作的必要了解。而企业的财务报表是所有工程的参考依据。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是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利.浅谈如何提高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准确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2(10).
[2] 刘春玲.浅析如何有效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J].经营管理者,2012(19).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模式(Model)最初从物质形态领域形成,后移植到认识形态领域,目前已逐渐转变为一种方法体系、范式体系和结构体系(翟亚军,2011)。教学模式最初由美国学者乔伊斯(B. Joyce)和威尔(M. Weil)等人于1972年提出,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教学模式应是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符合教学规律、具有相对稳定的教学要素与教学结构的教学活动总和(高坤华等,2014)。国内学者关于教学模式构成要素的观点如表1所示。
笔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念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课程教学活动的范式和计划,其要素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设置比较
如表2所示,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性质为专业课,其学分数为2或3。
三、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比较
笔者对几所高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比较,具体见表3。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与最终境地。如表3所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一是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结构;三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包括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分析等;四是要求学生学习与初步了解企业财务报表拓展分析的相关知识,包括综合业绩评价、盈余预测与管理、企业价值评估等。
四、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比较
教学内容除传统的课本教材之外,应有经典专著和参考教材、文献资料作为补充,还应包括学科前沿、实际应用、新兴技术、科研成果等。这些内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必须进行系统重构(高坤华等,2014)。
目前,以下几所高校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上海财经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绪论;基本原理及基本报表;财务分析的基本内涵;财务分析的方法;流动性及风险评价;经营效率评价;盈利性评价;成长性评价;现金流量状况评价;综合分析。(2)东北财经大学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分析理论;财务分析的信息基础;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企业价值评估。(3)南京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述;财务报表构成;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扩展和综合运用。(4)首都经贸大学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基于价值评估的资产负债表分析;基于价值评估的损益表分析;基于价值评估的现金流量表分析;基于价值评估的非财务信息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投资风险分析;盈余特征、盈余质量与盈余预测;盈余操纵分析;盈余预测;基于盈余预测的价值评估与投资决策。(5)江西财经大学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分析概论;财务分析信息基础;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6)南京财经大学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分析理论;财务分析信息基础;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7)南京审计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述;融资活动分析;投资活动分析;经营活动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投资回报率和盈利能力分析;信用分析;前景分析与估值;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综合案例。(8)上海金融学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述;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现金流量分析;上市公司特定指标分析;财务综合分析;会计操纵与财务预警分析。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包括课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以及核心问题等(宋夏云,2015)。通过以上汇总可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四块:一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如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涵义和目的、财务报表分析的信息基础、财务报表分析的程序与方法等;二是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如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三是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分析,如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等;四是企业财务报表的拓展分析,包括综合业绩评价、盈余预测与管理和企业价值评估等。
五、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比较
如表4所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等。
六、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考核方式比较
如表5所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平时作业和期末考核相结合为主。
七、研究结论
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其教学目标在于:一是要求学生了解与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企业财务报表结构;三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分析方法;四是要求学生学习与初步了解企业财务报表拓展分析的相关知识等。本科生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企业基本财务指标分析和企业财务报表的拓展分析,其教学方法主要有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等。
参考文献:
[1]高坤华,余江明,段安平,雷磊,李新潮.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改革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5).
[2]乔伊斯,威尔.丁证霖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3]宋夏云.本科会计学《会计前沿》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
[4]万伟.三十年来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15,(1).
一、中外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的制定
(1)国外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1973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为了加强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不同时期会计报表的可比性,制定了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概述上写到2007年9月新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它取代了原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并且对于其内容做了一定的修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要求自2009年1月1日开始采用,但允许提前采用。(2)我国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1992年11月30日,我国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并自199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并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修改了相应的内容,使中国会计准则与世界接轨。其中财务报表列报也相应做了调整,但与国际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二、中外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比较
(1)具体比较。一是财务报表组成部分。国际上,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一份反映权益的所有变动;或不是由业主资本交易和对业主的分派所引起的权益变动的报表、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政策和说明性注释组成。在我国,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包括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以及变更)组成。二是财务报表的目的。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1997年修订),其准则目的在于规定通用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以确保企业自身的财务报表与其前期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为达到该目的,国际会计准则提出了财务报表列报的总体要求,提供了有关财务报表结构的指南,还提出了财务报表列报内容的最低要求。根据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06),其中说明了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相互可比。三是重要性水平。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1997年修订)第29条规定,每个重要项目应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不重要的金额应与具有类似性质或功能的金额汇总,不必单独列报。根据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06)第6条中规定,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四是,会计期间。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至少按年编制。在例外情况下,如果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变更,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长于或短于一年,企业还应披露其相关的原因以及收益表、权益变动、现金流量和相关附注的比较金额不可比的事实。我国会计准则中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以及短于一年的原因。(2)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中外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上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一是在财务报表组成部分方面,都是由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又称为损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组成;二是在财务报表的目的上,都是为了规定报表编制基础以及不同期、不同企业之间报表的相互可比性;三是在重要性水平上,都是具有重要性水平的项目单独列报;四是在会计期间上,财务报表至少按年编制,若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说明原因。相对的,中外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上也有些不同之处,在财务报表组成部分方面,国际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中,应将被划归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负债或处置中的资产,与其他资产负债分开列报,这些资产和负债不应相互抵销,我国会计准则中并为提到。在会计期间方面,虽然几乎相同,但国际会计准则上,有提到长于一年的处理,而我国会计准则未提到。
三、对我国新财务报表列报会计准则执行的评析及建议
(1)注重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会计专业知识对于每一个执业人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才能相应的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2)提高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只有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报告,才能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更好的企业政策来治理公司。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控制系统、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通过建立内审部门来监督检查相关部门以及财务报告等方式来提高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