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09:02:0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重新审视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经济价值
(一)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政治上有利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因此,它最接近农民,最了解农民的利益和诉求,这就决定了它在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收集民意、集中民智,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农业和农村政策,实行科学决策、科学施政,提高党和政府执政水平等方面有着天然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合作经济组织的广泛发展也就是民主管理形式的广泛发展,必将大大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此外,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将从直接组织和管理经济转变到主要承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上来,而直接组织管理经济的功能将转由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承担。目前,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对农业和农户实施的各项支持保护政策大都是委托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的,并且取得了比政府直接实施还要好的效果。如日本和韩国的大米政策性收购就是政府委托农协进行的,政府扶持农业的资金由农协发放并负责收回,政府给予补助。因此,可以预言,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必将大大推动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合作经济组织也将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实施农业政策的得力助手。
(二)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经济上进一步完善了市场主体结构,创新了农村经营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体制性基础
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加强了农户之间的协作,延伸和强化了家庭生产经营的能力,促进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巩固和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使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参与市场竞争,大大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通过产业链、服务链和利益链等形式,把农户、企业和市场有效地连结起来,建立起新型的产品营销、资金融通、风险防范和利益联结机制,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促进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发展,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三)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文化上有利于培养广大农民群众的互助合作精神,增强诚实、守信和关心他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合作经济组织是劳动者的联合,遵循以人为本、成员所有、民主管理的原则,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和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合作经济组织是以每个成员利益的最大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农民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下创建合作组织,在合作组织制度的基础上形成集体利益,通过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来实现每个成员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集体主义与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就构成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价值取向。广大农民群众在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合作社文化的教育,接受合作社文明的熏陶,必然会增强抵御不良文化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和进步。
二、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依托力量
(一)从国际上看,庞大的合作经济组织网络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经济市场化、一体化、全球化进程加快,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已经在农业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成为其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在美国和欧盟一些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户(农场主)都参加了一个以上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农民1/3以上的生产资料通过合作社采购,1/3以上的农产品通过合作社加工和销售。美国在1996年有农业合作社3884个,平均每个社有社员1030人,年营业额2500万美元,农场主生产的农产品有31%是通过合作社加工销售的,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有27%是由合作社供应的。合作社还是农民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通过农村信贷合作社提供的贷款占农民借款总额的75%。1994年,美国240家农业合作社银行和协会提供的贷款占整个农业贷款的25%。此外,合作社还通过共同购买和利用的方式,帮助中小农户用上大中型农机具;通过无偿提供咨询、培训和技术服务,帮助农户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等。
在亚洲,以日本、韩国为代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协总数已达1万多个,入社农民3000万人,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通过农协销售的农产品、购买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别占91.2%、74.1%和60.9%。韩国农协成立于1961年,到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乡和全国两级组织体系,现有农协1500个、专业农协40多个,全国90%以上的农户都加入了农协。韩国农民使用的生产资料80%是农协提供的,50%以上的农产品是农协销售的,韩国农协是全国第一大银行。
近年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也很快,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哥伦比亚合作社供应的牛奶占全国产量的84%,咖啡占65%;印度目前农户人社率已达71%,而这个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还不到30%。通过合作社销售的化肥占全国的36.2%,采购的小麦占33.5%,生产的糖占50.5%,饲料占50%;越南到:1998年底有各类合作社17214个,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占越南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
(二)从国内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明显滞后。尽管在全国解放之后,我们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围绕发展农业组建了供销、信用、生产合作社,但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坚持合作制的普遍原则,没有很好地发挥组织农民、服务农民的作用,再加上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行,因而逐渐丧失了合作的性质。应该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在实行家庭承包制、农民拥有自主产权和生产经营权之后。近年来,随着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和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有了长足发展,据农业部统计,全国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万多个,加入成员2363万户,占全国总农户的10%左右。安徽作为大包干的发源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早,目前全省已发展到4588个,加入成员126万,带动农户300多万,两类农户合计占全省总农户30%以上。
从各地的实践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是推进了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特色产品的规模经营。合作组织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面,通过要素的集中配置和生产经营上的联合,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化、区域化生产。从安徽实际来看,凡是规模种养搞得好的地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就快;凡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快的地方,主导产业的优势就比较明显。安徽省广德县近两年通过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带领农户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了肉鸡、生猪、水果、蔬菜、苗木花卉、毛竹、茧丝绸、茶叶等主导产业,其收入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0%以上。二是促进了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合作组织的建立,通过内部自律、统一服务,能够较好实施质量安全控制,推进标准化生产;能够及时推广新品种,普及新技术,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据统计,安徽现有合作经济组织中,制定生产标准的占。70%,注册产品商标的占30%,并且还有很多组织申报了农产品的质量认证。有理由相信,今后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合作经济组织将是主要依靠力量。三是促进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四是拓宽了家庭经营空间,增加了农民收人。
合作组织把农户的生产与市场和企业连结起来,有效地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扩大了家庭经营能力,提高了生产水平,促进了收入的增长。据对安徽部分市县调查,凡是参加合作组织的成员收入普遍高于非组织成员,增收幅度达20%以上。
(三)国内外实践表明,合作经济组织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许多西方国家在处理农村社会、经济问题时十分注重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而且屡试不爽。我国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也正在日益显现。安徽省长丰县近年来鼓励和支持农民组建各类用水协会,由协会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户意愿,制定用水计划,然后与农业供水公司签订用水协议,对农户实行统一购水,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业灌溉上的水难放、渠难管、钱难收的问题,做到了农户称心、企业放心、政府省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在农村调研时发现,那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搞得好的地方,大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可以说这与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特有作用是分不开的。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将把那些不该管、不便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更多地委托给合作经济组织去办理,这样,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社会发展、稳定农村社会方面的作用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保护、农村社会和谐、农村生产力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任重道远,既要通过自下而上的努力,又要坚持由上而下的推动;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依法规范;既要坚定信心、常抓不懈,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推出新思路、新举措。
1.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起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浓厚氛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没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没有浓厚的发展氛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只能在艰难中缓慢发展,这势必会延缓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城镇化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要任务,这两项任务看似分别独立,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可以帮助经济发展进行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优化;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改善,全方位的提升城镇化水平,所以说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基于此,二者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协调性,这样,在具体的措施制定与落实的方面,才会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影响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协调的主要因素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于资金的吸纳能力不足
在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当中,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便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为城市服务功能的提升增添动力,比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交通、电力等作为主要基础设施,如果完善性较强,那么其投资的价值就大,对于外部资金的吸引能力也强,但是目前的城镇化发展,在基础建设方面的重视度不够,导致投资回报率比较低,所以吸收资金的能力明显不足。
2.土地和劳动力要素管理方面存在着缺陷
土地和劳动力是城镇化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而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这两个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来看,城乡出差异巨大,享受的社会福利也不同,这就导致了城乡联动式发展的障碍。再者,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着强征或者是盲目征地的行为,造成了大量土地的闲置。这种土地管理政策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简言之就是人口管理和土地管理的城乡差异性造成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失衡。
3.基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基础结构性矛盾突出也是影响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协调的重要因素。在城镇化发展中,经济结构优化合理,其经济发展才会拥有较强的动力,但是目前的城镇化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矛盾较为突出,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不足,所以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的促进与推动表现不明显。
二、促进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1.强化城镇化基础设施水平建设
为了促进城镇化水平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化有两方面的突出作用:第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城镇化规划不合理的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工作就是合理规划,所以通过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改变城镇化发展的格局,这样,城镇化发展的阻碍就会得到降低。第二,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实现资金的重点和有效应用。从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来看,要想提升其经济水平,基本服务能力必须要进行完善,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基础性利用效率有效提高,城镇化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经济水平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善。
2.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变革
为了强调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必须要进行发展方式的改变。过去,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虽然也对城镇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规划都存在着缺陷。所以在现代化大环境下,要促进城镇化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变革。首先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这样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发展的持续。第二是强化可持续发展,使得经济和环境保持协调,这样,经济和环境互为基础,不仅经济水平提升,城镇化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3.以生产要素流动进行生产体制改革的催生
在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和人口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所以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协调,这两个要素必须要进行控制。对于土地而言,要完善土地的征用制度,避免盲目的征地造成资金的浪费和土地的闲置,当然,在征地的过程中要避免强制性和随意性的出现,必须要在合理条件下进行。对于人口而言,要强化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的缩小城乡差距,这样,在人口流动的助推作用下,城市规模和水平才能发展起来。简而言之就是在土地和人口管理方面进行协调,可以促进城镇化和经济的统一发展。
三、结束语
城镇化水平提升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而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则是目前我国最基本的经济发展策略。其实,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升息息相关,所以深入的分析二者协调的因素,并做好发展探讨,必然能够实现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协调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占斌,黄锟.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状况的测度与评价――以35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4,06:32-42.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土地养活了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解决了接近14亿人口吃饭穿衣的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农业、农村、农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近几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空心化严重、农业生产水平不断下降、农民增收困难等诸多问题日益显现,为“三农”事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涉农工作的突破口。
一、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不完善
1、水利设施破旧。长期以来,在中国农村,很多的水利实施成为摆设,有的还得到人为的破坏而未能给及时的修缮,导致水利设施的抗旱、排涝等功能逐步丢失,大量的塘坝、小型水库等水利实施投入不足,农业生产基本上靠“天”吃饭。
2、基本农田遭到破坏。农田是农民口粮保障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中国乡镇一级的政府大肆搞工业园,发展工业获取财政税收,为了获取工业发展所需的土地,不得不将手伸到基本农田,将基本农田直接或变相的变更为工业用地,导致农业生产用地越来越少,农业生产产出不断降低,“十八亿亩农田”岌岌可危,红线已经被超越。
3、农业生产配套措施严重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越来越不被重视,农业生产所需的道路、供电、水利、信息化建设等配套措施严重不足,农业生产基础十分脆弱。
(二)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脆弱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三农”事业稳健发展的基础,是文化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但长期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基础十分脆弱,抗市场风险能力低下,经不住市场风雨的考验,很多的农村集体经济融资困难、经营不善,面临关门歇业,甚至有的背上沉重的债务抱负,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拦路石”。从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轨迹看,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撑不过五年,鲜有华西村、南山村这样成功的案例。
(三)农村土地政策不合理
农村社会空心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很多的农村青壮年都外出进城务工,农村人口逐步被转移到城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数是妇老病弱,大量的农田被限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土地流转制度,但这项制度仍然不成熟,不科学,不完善。在农村,很多的村民宁愿落荒,也不愿意将自己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因为流转土地的政策不透明,产权不清晰,收益分配不明确。
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投入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双翼,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让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得以迅速提升。因此,我国的各级乡镇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主动承担起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和义务,重点做好农村道路、农村通信、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供电、农村水利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条件,将每一分财政资金都花到“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这个刀刃上,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政策上的、资金上的支持。
(二)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力,是确保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农村基层管理者赢想尽一切办法来搞活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力,从而更有力的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1、采取多元化模式。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鼓励有实力的农民开展合作社模式的集体经济发展,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比如建立特色种植合作社、特色养殖合作社、工艺品加工合作社等,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增强市场抗风性的能力。
2、采取规模化发展模式。规模化发展能够彰显规模效益,从而带来一个上下游和终端消费完成产业链的形成,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基层乡镇政府要大力培育农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来吸引更多的投资,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逐步走上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发展的实力。
3、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作为乡镇政府,要积极主动的加强与农村信用社、农行、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交流,提供政策支持,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融资贷款,确保农村集体经济“供血充足”。
(三)提高农业生产力
农业生产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和“秤砣”,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鉴于农村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加大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农村留守人员掌握一技之长,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能力,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强农业生产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三、结语
总之,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质量不高,速度不快,模式单一,形式粗放,体量不大,还存在着空间狭小、资金和政策短缺、劳动力素质不高、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薄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将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到国家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大力支持、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村经济发展突破瓶颈,跨越式、稳健发展。
作者简介:郝琛玮(1987-),女,汉族,湖南衡阳,研究生在读,湖南省衡阳衡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金融行业工作。
一、引言
在过去的三十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与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取得显著成绩。然而,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依赖于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而忽视创新驱动与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益。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便是要打破传统经济发展思路,走更加具有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型的经济发展道路,构建经济、社会与生态“多重效益相结合”,投资、消费与出口“多种动力”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问题分析
“三大经济地带”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与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虽然存在地区性差异,但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与人均生活水平等都得到明显改善。东部沿海地区凭借优势区位因素,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努力借助地区拥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资源与资本等率先发展起来,而中西部地区因基础设施欠缺,资本与技术投入相对不足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现阶段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变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经济发展速度得到明显提升。中部崛起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伴随着青藏铁路的贯穿以及新一轮高铁建设,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积极推动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重工业产业发展,尤其是我国能源基地,如山西、内蒙古等,为中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西部区域内部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在:以内蒙古为首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到明显提高,成为引领中西部经济发展强有力引擎。而与之相邻的山西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经济转型发展与产业调整面临巨大压力。
2.工业体系相对完善,重工业产业比重较大。陕西、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中西部省份,立足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基础上,率先将重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类型。围绕着装备制造、钢铁、冶金等行业作为主要的产业类型,中西部地区迅速发展出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如包头一厂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新常态下,调结构与转方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为我国整体的经济运行提供能源支持等,因此,对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要求。
3.产业发展科技投入相对较低,创新产出能力较弱。与东部地区相比较,中西部地区首先存在着发展滞后性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影响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科技等方面相对东部地区而言具有滞后性。虽然同等现实国家宏观政策扶持,但东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等发展状况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北京中关村等,更是了全国的人才与科技的聚居地,并因此带来企业创新产出能力的区际差异。需要中西部地区转变传统的要素投入模式,积极参与创新驱动,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力度,推动企业创新产出能力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提供均等化的基础设施服务,将会对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条件方面的差异,推动区际间经济发展协调化。与此同时,基础设施除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外,也是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将有助于夯实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基础,提升中西部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基础社会的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将会成为推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联系,乃至实现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途径。
2.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举,不断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转变现行产业结构过于倚重重工业的局面,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丰富经济发展的产业类型,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中西部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可以优先发展旅游等服务产业。将服务产业作为新常态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将有助于消化中西部地区过剩劳动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3.提升企业创新产出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创新要素投入机制与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将会成为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战略成为企业乃至地区实现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的重要途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依赖于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因此,为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长久稳定发展的目标,,缩小与同步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需要定向引导经济要素的流动,更加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乃至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来明,李建伟.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重要思想的科学性与理论含义[J].经济纵横,2015(3):1-6.
[2]黄泰岩.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道路和动力[J].经济学家,2015(5):5-12.
[3]张文丽等.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动态相关性.经济问题,2014(10):113-11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的林立将人们展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人类社会经济也正式进入快速发展的进程,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渐成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成为了当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纵观当下,城市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完全的基础设施可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奠基石,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更加丰厚的技术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的感召中氤氲而生,同样亦为着城市经济的再一步腾飞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一)宏观层面的实证考察
根据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增长关系的产业层面及宏观实证研究发现,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上具有实质性作用,且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投资,其作用更大。
1.基础设施存量和其刺激产出及生产率增长的关系
在政府公共支出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且将其划分为不用付费的生产要素投入。它主要运用其他资本及劳动力的有效率来发挥生产函数作用。西方学者经过长时间研究指出,通信和运输与城市经济发展呈现为正相关性,但私人直接投资以及基础设施投资之间却没有较大的联系。基础设施建设若重点在于推进私人投资本身,其对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通过增加私人投资的社会报酬率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总产出与总支出之间存在非常明显地弹性系数。
2.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不同
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会立竿见影,迅速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将基础设施建设看做城市经济发展的特定条件,其主要作用是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快速提升。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指出[2],电信基础和交通运输的增长率是非常明显且见效最快的两大类。若将中等发达、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基础设施有着非常显而易见的差异,由此可知,基础设施对中等发达经济高速增长地区的经济活动的影响非常关键,且投资回报率也是非常高的,并且经过统计发现,投资效果与收益地的城市化水平以及大城市的距离成正比。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发展的意义也有一定的差异。如电力、安全饮水、电信(非常关键)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可直接左右人均GDP增长速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城市发展资源。而面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更为重要,尤其是如灌溉及供水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重要性远远大于运输;而针对经济发展中等的地区,那么交通设施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当然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地区,则更加重视电信、电力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3.关于基础设施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
基础设施与生产率增长之间是存在必然联系的。区域经济的外部主要是由基础设施创造而成的,而外部经济导致地区内规模经济和投资回报率的增长。此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地区,特别是针对重视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往往能够通过基础设施实现工期缩短、降低成本和节省资金等目的,进而收到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生产要素更集中的地区往往是基础设施配置条件较优越的地区。根据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基础设施是吸收私人投资的重要条件之一,尤其是交通运输条件较之其他条件更为投资商所重视。
(二)微观层面的实证考察
1.降低成本
就某层面而言,小型企业往往会承担非常大的基础设施成本重担,极容易给小企业的就业和增长造成限制,故小型企业在成立之初选址时,更加倾向于城市中心地段,选择这些城市中心地段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城市中心地段的基础设施服务建设非常完善,更加利于企业的发展,缓解企业成立之初的基础设施成本压力。据统计,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仅凭这些小型企业就创造了60%-80%的工作岗位。根据相关部门基于企业层面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3],商业环境问题中基础设施不配套、成本高及短缺是主要问题。而给企业运营造成影响的另三大问题则主要是运输成本高、动力短缺以及其他配套设施不完善,被所有企业视为问题之首的无疑是电力短缺。
2.增强国际竞争力
目前,越来越多地企业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导致到了国际市场中,而要在出口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在很大层面上,还需要依赖完善的基础设施。过去的20年里,世纪贸易全球化已发展到白热化阶段,这不仅归功于大多数自由贸易政策,交通运输、通信设施以及仓储技术的完善和建设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不可取代。这种进步主要表现为后勤管理上,以调整资金流向和最大化节省库存以及紧跟消费者变化的消费需求。对于希望走向国际市场或已经进入“全球经营”(将不同国家的企业联系在一起,每个国家为同一种最终产品生产不同的零部件)的地区和城市来说,提供具有现代特色的通信和交通服务能力,是吸取国外投资者眼光以及获得出口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重置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础设施重置规模主要是指基础设施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管理和保养等方面的规模。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基础设施规模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基础设施是更加便于管理,避免出现浪费或效率低下等情况。通常我们对基础设施重置规模不足定义为基础设施的负投资,它可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降低产出传输损耗,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基础设施若出现规模不足且缺乏维修等情况时,可导致传输过程中损耗提高,进而使基础设施的传输质量和产出效率同时出现下降,致使用户的成本大大增加。在维护的过程中,极易因不合理的削减维护费用,导致传输损耗成倍增长,得不偿失。在预算较为紧张的阶段,限制资本支出是非常合理的方法,但若从维修支出中大量削减费用不仅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造成反效果,甚至可能导致日后以高额费用为代价重建或改建[4]。不仅如此,维护不善不仅会降低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和服务同能,同时也意味着必须增加投资力度,才能够获得相应的功能。
2.减少项目配置失当,增强服务能力
配置失当极易导致基础设施浪费或标准有误的服务。针对目前能力所不及的配置应当谨慎考虑,特别是针对铁路、供水、港口及电力等基础设施,这不仅会占用大量维护费用,同时还可能导致大量的基础设施被浪费。由于大多数基础设施投资的项目相对较为苦丁,并且主要用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此,当剩余的服务能力无法被充分利用,在某种情况下,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还可能由于宏大的经济项目,给城市的发展造成副作用。
3.节约成本支出,改善服务质量
基础设施重置规模不足可导致基础设施服务质量严重下滑,较差的服务质量无法获得用户的信任,还可致使用户的成本大大增加,在实际运用使得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基础设施重置牵涉范围非常广且问题环环相扣,互相影响,加之经济增长影响同样具有隐匿性,影响范围较广等特点。故不少地区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也使得城市基础设施难以实现全面覆盖和范围扩大,更加谈不上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二、基础设施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同步和滞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1.“超前”型发展模式
通常情况下,超前型发展模式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有明显效果。英国在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时,就采取了非常典型的超前发展模式,为后期1850-1872年的工业发展创造非常好的条件;但这种超前发展模式,非常容易出现生产部门的需求量远远低于基础设施当前的存在量,故导致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非常低,建设效果也低于预期。英国之所以能够使基础设施超前发展,关键在于其在工业化以前就进行了充分的资本原始积累。
2.“同步”型发展模式
说起同步型发展,就不得不提到美国。同步型发展模式是结合生产部门所需来建设基础设施。这种模式发展的基础设施,通常情况下,不存在非正常或闲置设施,故采取这种模式相较于把握不准的超前型,其在帮助经济发展上也有较好效果。此外,同步型发展模式,能够结合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及时调整,不仅保证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够满足生产部门的正常所需,在推动经济发展,综合经济效果甚好。
(二)“随后-同步型”发展模式:适应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佳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以日本为代表,其直接生产部门投资先行,基础设施投资随后紧跟,形成经济高速增长与基础设施迅速发展的亦步亦趋的态势。为了有效地利用仅有的一点资源,避免出现或者尽量减少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给经济增长形成的阻力,日本采取了优先发展生产性基础设施、“先生产性设施后生活性设施”的政策。即政府将集中起来的有限资金和资源,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电力能源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为经济调整与发展扫清道路;而待经济发展、政府财源扩大之后,再拿出较多的资金和资源来发展生活性基础设施。如何使基础设施的发展适应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的“随后-同步”模式是较现实的选择。通过采取优先发展生产性基础设施、刺激私人资本扩大设备投资的“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日本较好地解决了经济高速增长与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在经济的增长速度以资金资源的供给程度和基础设施的满足程度为函数的情况下,将有限资金投入到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领域中,采取分阶段的集约型投资方式,无疑有助于解决资金和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马璇,谈步稳. 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河南科学, 2009,10(15).
作者简介:金福子(1964—),女,吉林人,燕山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1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21-03
一、理论探讨
1.基础设施的内涵与作用
所谓基础设施,至目前为止,尚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但基本上认为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大部分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如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视角罗列了它所包含的主要行业,但因观察或研究的视角不同对基础设施的分类也不尽一致。按经济属性,城镇基础设施可分为生产性、生活性、保障性和综合性4大类,其中,综合性基础设施具有服务于生产和生活两大功能,这类基础设施涵盖面较广,包括交通、通信、供电供水等;按社会功能不同,城镇基础设施可分为社会服务性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性基础设施。从促进城镇经济发展而言,城镇道路基础设施、能源动力供应基础设施、邮电通信基础设施、供排水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防灾基础设施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镇发展的形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和发展潜力。这些研究都注意到了基础设施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其最突出的表现是提供普遍服务和公共服务。
基础设施为城镇经济主要提供两方面的发展环境。一是硬的发展环境,如道路规模、供水能力、能源供应能力等,它是城市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其多寡、优劣直接影响到城镇的发展能力。二是由基础设施服务提供的软环境,如交通的组织水平、城镇安全水平,生态环境状况、能源与水源的保障程度等,虽然与相应的基础设施有关,但基础设施的利用与管理水平在此之中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由基础设施提供的软环境在城镇发展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突出。
2.文献综述
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较多有关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但研究方法、样本区域、时间长短等选取上有较大的差异,研究结果也相差较大。经过文献分析发现,柯布——道格拉斯利用生产函数模型,以取自然对数的研究方法、以时间序列数据与面板数据为主所做的研究占90%以上,且绝大多数研究成果认为,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对总产出有正的、重要贡献,只是弹性系数大小有差异。而国内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主要采用了向量自回归、生产函数法、成本函数法等研究方法,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了国家、城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或工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柳思维等2009)。张光南(2010)采用SUR方法实证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短期和长期就业效应、产出弹性和资本弹性,得出就业效应在全国各地区短期和长期均显为正,但产出弹性只在东部地区显现正,长期的就业效应与产出弹性小于短期,资本投入效应长期高于短期、东部高于中西部,并发现中西部短期基础设施投资充足,而长期投资不足;而东部存在过度投资。陈亮(2011)利用2001—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地区间有差异。即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刘秉镰等(2010)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利用1997—2007年面板数据,验证了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李平等(2011)全面分析了近20年来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机制、经验研究及影响因素等热点问题,证实了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理论研究与经验检验的支持。
二、实证分析
1.变量设计及数据来源
本文所设定的被解释变量为人均GDP,表示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或城镇经济规模。主要解释变量为交通基础设施、通讯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基础设施(和谐社会)等,分别以公路里程表示交通基础设施、以电话普及率和邮电业务总量表示城镇通讯信息基础设施、以自来水普及率表示城市基础设施、以从业人员中参加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人数比重表示服务基础设施(社会和谐程度)。此外,考虑到全球化和市场化是城镇经济发展所处的必然环境,在解释变量中,引入全球化和市场化变量为控制变量。所用的数据均来自河北经济年鉴2011和河北统计网。
2.变量说明及统计量的描述
本文的样本为河北省2007—2011年136个县(市)的横截面资料,分别以Y、I、L、X1(X11、X12、X13、X14)X2、X3、X4(X41、X42)表示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资本投资、劳动投入、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通讯信息基础设施、全球化、市场化水平和社会和谐水平。为了消除横截面资料易发生的异方差性,且使数据更为平滑,对样本之间差距大的变量如:Y、I、L、X12、X14等进行了自然对数(log-level)处理,变换后不改变原序列的影响关系。取对数形式的变量分别以LnY、LnI、LnL、LnX12、LnX14表示。
从表2可以看出,城镇经济发展水平(LnY)与资本投资(LnI)、劳动投入(LnL)、电话普及率(X13)、邮电业务总量(LnX14)等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46以上,且符号均为(+)。城镇经济发展水平(LnY)与和谐社会的两个指标相关系数均大于0.4以上,但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所呈现的符号相反,即各为(-)与(+)。这些相关系数的大小及符号表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及影响效应。但这些相关究竟是否产生因果关系?下面通过回归分析加以检验。
3.模型建立及实证检验
本文借助计量经济软件Eviews5.0,首先采用OLS法进行回归分析,其次检验其随机项中是否存在异方差性,若存在则表明OLS法所估计出来的参数标准差有误,故通过变换原模型,以消除其异方差性的GLS法再进行估计。根据前述的理论探讨及表2的相关关系结果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1:要素投入(资本与劳动)越多,城镇经济发展越快;
假设2:各种基础设施(交通、通讯信息、城市)条件越好,城镇经济发展越快;
假设3:全球化与市场化水平越高,城镇经济发展越快;
假设4:社会和谐程度越高,城镇经济发展越快。
根据上述假设,建立如下有关城镇经济发展的计量模型:
LnYi= β0+β1LnI+β2LnL+β3X1i+β4X2i+β5X3i+β6X4i+εi (1)
上式中βj分别表示截距与要素投入、各种基础设施、全球化水平、市场化水平、社会和谐程度对城镇经济发展的影响,Y、I、L、X1、X2、X3、X4 分别表示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资本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投入、各种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用水普及率X11、交通基础设施--公路里程X12、通讯基础设施--电话普及率X13、信息基础设施--邮电业务总量X14)、全球化水平(外资企业与港澳企业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X2)、市场化水平(非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X3)、和谐社会程度(从业人员中参加医疗保险比重X41和养老保险比重X42),ε表示随机误差项;i指河北省136个县(市)。
实证检验采用逐步引入法,分类对比不同变量对城镇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两种估测结果见表3。
表3中间黑线左侧是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所估计出来的参数,右侧是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即通过变换原模型,消除其异方差性后得到的参数。比较两侧回归方程可知,右侧估测效果明显提升,即消除异方差性之前拟合优度小于0.7, 而消除后全部达到0.99以上。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与要素投入的相关性未变,但劳动投入影响效应略显提升;基础设施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中,城市基础设施影响由正变负,交通与通讯基础设施影响显著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影响未变;服务基础设施(社会和谐)与城镇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未变,但养老保险的影响显著性下降。
从消除异方差性后的右侧综合方程(3)中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县(市)资本要素投资有效地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但劳动要素投入与经济发展呈现负相关, 这与前面假设1相悖。在基础设施与城镇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城市基础设施(用水普及率)、交通基础设施(公路里程)与城镇经济发展影响很显著,但均显负相关,这也与前面的假设2相悖,这是因为基础设施投资的滞后效应,即这些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益不能即刻在当年或短时间内显现出来。通讯基础设施(电话普及率)与信息基础设施(邮电业务总量)对城镇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效应不显著,说明河北省对通讯信息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尚不充分,有待继续扩大市场。服务基础设施(和谐社会)中养老保险对城镇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效应不显著,这也有待继续开发;而医疗保险与经济发展呈负相关,表明河北省医疗参保覆盖面很有限,尚未形成规模覆盖。全球化与市场化水平均与城镇经济发展呈负相关,表明河北省各县(市)经济开放度不够,利用外资的效率较差,城镇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财政投入,民间投资及引用外资的效用缺乏。
为便于观察,将上式综合回归方程(3)整理成如下形式:
LnYi=5.16+0.75LnIi-0.12LnLi -0.24X11i-0.44LnX12i+0.31X13i+0.008LnX14i-1.05X2i-0.07X3i-0.04X41i+0.04 X52i
(2.24)** (21.03)*** (-1.82)* (-1.86)* (-7.65)*** (1.75)* (0.15) (-8.48)*** (-0.03) (-12.902)*** (0.47)
R2 =0.9999 D.W. = 2.1406 F=22035.24
在上式中, 可以看出在影响城镇经济发展的诸因素中,显现正效应的资本投资0.75、通讯基础设施0.31、信息基础设施0.008、养老保险0.04等之和为1.108,小于显现负效应的劳动要素投入-0.12、城市基础设施-0.24、交通基础设施-0.44、医疗保险-0.04及全球化、市场化-1.05、-0.07之和-1.967,相互抵消以后的负效应为0.86。这表明在推动河北省城镇经济发展的诸因素中,各种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不容乐观。
三、结论与建议
综观上述分析与检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目前河北的城镇经济发展态势,资本要素投资有效地促进城镇经济发展,而劳动要素投入与经济发展要求相悖。表明目前河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是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从第一产业分流的劳动力就业受限。因此,河北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消化、吸收从一产中分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与市场。同时应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以此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基础设施与城镇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城市基础设施(用水普及率)、交通基础设施(公路里程)与城镇经济发展影响很显著,但均显负相关。因此应充分提高对目前基础设施投资的使用效率,体现科学投资和有效利用,搞活物流,发展贸易。通讯基础设施(电话普及率)与信息基础设施(邮电业务总量)对城镇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效应不显著,说明目前对通讯信息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尚不充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需要深入开发和扩大通讯信息市场。服务基础设施(和谐社会)中养老保险对城镇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效应不显著,表明有待继续开发;而医疗保险与经济发展相悖,说明河北省医疗参保覆盖面很有限,尚未形成规模覆盖。河北是农业大省,如何加速农民的医保覆盖范围,对河北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意义重大。全球化与市场化水平均与城镇经济发展呈负相关,说明河北省城镇经济开放度不够,利用外资效率较低,城镇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财政投入,民间资本及引用外资亟待开发利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因对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不同所显现的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也各显不一。一个地区不同城镇之间如何规划城镇经济发展大体上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有关,只有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社会。政府有关部门应积极做好科学规划,适时适量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既防止基础设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又应充分高效地利用发挥好现已开发的基础设施,以实现城镇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柳思维等.基础设施对城市商圈影响的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09,(09):32-37.
[2] 张光南.中国基础设施的就业、产出和投资效应—基于1998-2006年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研究[J].管理世界,2010,(04):5-15.
[3] 陈亮.信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数据分析[J].管理科学,2011,(01):98-107.
在信息化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必须重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将信息化融入工业化经济中,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加快我国产业升级发展。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要巩固网络基础,结合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性发展,促进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一、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社会中积极作用
1.加快通信基础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通信基础建设的加快对于拉动有效投资和信息经济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新型工业、信息的发展,同时促进城镇和农村向着现代化发展,为新型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经济形态由传统经济形式向信息服务形式转变的重要引擎。近几年,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下,我国宽带普及率每年的增长率为10%,GDP增长率为1.38%,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从这个数字来看信息产业对上下游就业拉动作用是传统行业的1.17倍。信息服务需求、信息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远远大于民用汽车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信息产业能够有效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够刺激消费,拉动就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加快通信基础建设是增强信息经济发展韧劲的需求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前景比较好,而且发展形式比较稳定,但是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很大的压力,经济发展中也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经济在信息经济发展下面临较大的压力,要缓解这种压力,必须抓住互联网经济这一消费热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韧劲,从而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加快信息服务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优化、完善新的消费热点,从而拉动网络消费,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3.加快通信基础建设,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在网络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化通信公共设施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与信息基础相关的互联网、移动数据、云计算以及国家电信联盟等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主要焦点,而且以此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着重要的作用。早在2002年韩国就提出了“电子计划”战略,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加快IT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欧鞥体术:数字化议程“计划,有效的促进了电信领域的发展。这些例子均说明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本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从而从今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二、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1.加快通信技术设施专项规划工作
我国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通信基础建设混乱、管理不到位等等。
针对以上问题各级省政府必须加快通信工程规划、管理工作,积极组织通信运营商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城区、乡镇通信专项规划工作。比如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将管线、基站等通信设施纳入公共配套建设范畴内,并将整个工作流程纳入控制箱规划中,同时与新城建设、老城改造实施同步规划,以便保证通信建设的合法性发展。
2.积极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
在进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积极协调运营商开展合作共享工作,做好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建设投资,而且能够全面的完善工信部共建共享指标考核要求,并积极推进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3.政府加大对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仅仅是空喊口号,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有利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加大对此类工程的资金投入,建立专项资金体系;各级省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为通信基础建设创造条件,全面落实人民政府和各个运营商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将协议落实为具体的投资方案,进行积极的建设。另外,国土资源要做好基站建设项目用地的审批工作;环保部门要积极优化基站等通信设施网络建设的审批程序;供电部门要优化通信基础设施的用电需求,提高基站抢修工作的工作效率;物价部门要积极系统各个运营商制定基站租凭赔偿标准等等,各个部门协调发展,为通信基础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右边更好的促进信息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1提升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处于高速阶段,原有的经济体制基础得到完善发展。而运输经济也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过程中,运输经济管理的发展也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方式。一方面,运输经济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改革实施的必然过程,在满足当前社会生产需求的前提下,运输经济管理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那么伴随其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输经济管理也必然逐步完善与加强。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以运输经济发展为基础,其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运输经济本身就是保障经济发展的稳定因素,同时也是为社会普遍生产力进行提升的有效方式。那么可以分析出以下两点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1.1推动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趋势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趋势。首先就推动了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运输行业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而其庞大的运输网络也实现了更为广阔的拓展。其次,在运输管理的层面上,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令其得到巨大的发展空间,以及迎接全新的发展模式,在运输经济管理的发展中,也面临着相应的压力。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运输经济管理相互促进,现代化的运输经济管理模式必然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那么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生产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手段。
1.2优化配置资源,产业结构促进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无论是工业经济发展,还是农耕经济的发展,乃至信息经济的发展,都能发现运输条件的基础,是对于经济产业结构中资源整合的重要方式。如果运输基础条件设施完善,包括公路、铁路、机场以及相应的交通工具完备,那么必然会在生产要素中迅速采购和提供相应的生产资料,而运输基本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其各方面生产资料无法快速得到资源配置,那么也就影响了多行业的发展。也就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带上了制约的枷锁。因而能够发现,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需要相应运输力的支持,而完善运输经济管理就是予以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持。而实现其产业机构的资源最优化配置,就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动力。
2经济发展与运输的关系
运输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运输能力为其提供的重要支持,同时在我国地域辽阔的疆土之上,不同地域之间加深联系的基础就是由运输来完成。在经济发展与运输经济的发展工程中其内在关系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方面,运输能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在内陆发达地区运输条件优势明显,而不发达经济地区的运输劣势也较为突出。那么在整体运输干线中,运输基础能力体现出我国在不同经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而运输能力的发展也影响了该地区整体经济能力的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运输实施的发展过程中,也影响运输干线周边的经济发展。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仍处于尚未完全平衡的状态下,不发达经济地区在先前发展经济的趋势中,形成以完善运输能力为核心的发展规划。通过提升与不同地区间的运输能力和方式,能够提升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素。而运输网络的全面建设,可以将当地的优势资源与外部地区间的资源需求进行整合,从而补充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也增加了当地经济发展中通过对外发展形成的经济效益增加。那么在长期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能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也就能够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市场经济实力。最后,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主要体现于良好的运输体系,而全面的运输体系配套设施,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基础条件。通过带动地区间贸易往来,形成普遍经济增长的趋势,能够促进完善运输体系对于经济增长的有效推动。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也能够看到运输体系的完善,很大程度上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那么完善其运输体系,也是根本实现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基础。在运输体系的全面发展中,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必然能够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全面形成运输往来的不同地区也能够为实现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3增强运输经济管理能力,以效益提升为发展的措施
3.1完善内部管理转变管理观念
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以保持核心竞争力,而运输企业也在其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以运输作为服务型企业的核心理念为基础,需要发展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调整内部管理模式,从而适应市场客观需求,也是同时提升内部管理中办事效率的必要方式。而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也促进运输企业本身应当转变传统观念,为市场需求而做出战略发展的转换,形成适应未来发展模式需要的内部管理模式。只有完善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形成对于运输体系的全面构建,从而最终完善提升运输经济管理的效益。一方面,在运输企业的职能上进行有效划分,运输企业内部的不同管理部分,需要进行责任内化,从不同管理方向为其运输经济管理提供辅助和支持。通过调研部门对于市场需求的细分,形成运输企业发展的战略确定。而从其战略中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所在,通过各司其职完善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加强办事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各部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运输企业的责任明确,能够形成对于部门职责的明确划分,而从中能够发现管理人员在业务衔接上的能力体现,那么只有配合统一发展的需求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部门间协调能力的发展。因此培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为运输企业的发展进行有效资源配置和部门间协调合作,才能最终形成运输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也必然促进其经济效益的稳步发展。
3.2运输合同管理方法的实行
1.1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互相制约
由于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环境工程的概念主要是有效保护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从这一角度来看,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属于相互制约的关系,二者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
1.2环境工程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环境工程的内容主要是如何保护环境,提高环境保护质量。在这一前提下,环境工程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使经济发展能够拥有较为可靠的自然环境基础,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环境工程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
1.3经济发展为环境工程提供有力的发展基础
通过加强环境工程手段,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而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了,能够为环境工程提供有力的发展环境,使环境工程能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持环境工程的发展。所以,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为环境工程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基础。
2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考虑到环境工程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认真分析环境工程产生的重要影响,提高环境工程的发展水平。目前来看,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环境工程概念的提出,以及环境工程手段的采用,使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满足了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综合质量。所以,我们要清楚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3.2环境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保障通过运用环境工程手段,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经济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为此,对于环境工程而言,其影响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保障。3.3环境工程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环境工程的发展是环保效果提高的过程,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满足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因此,环境工程对经济的影响在于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谋求经济发展的新基点,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江城市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承担着国家发展的多重角色,如何实现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新发展,成为十之后又一重大课题。当前,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仍面临诸多的阻碍,谋求战略性发展仍是一个过程。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应着力于如何夯实战略发展的思想,实现新时期下长江区域经济创新性、生态型的构建。
二、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之下,推动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具有十分显著的重要意义。但是,从实际来看,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尤其是行政分割现象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加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
1.行政分割现象突出,缺乏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
发展区域经济是长江城市带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长江城市带行政分割现象比较突出,独运作下的城市群难以构建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潘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各自为营的城市带发展,让区域经济缺乏联动性。一方面,各城市群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导致城市带区域经济发展尚未形成一体化;另一方面,行政隶属关系不同,导致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难以实现有效的融合,处于松散的发展形态反而弱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是一个过程,需要逐渐的强化各城市群(圈)之间的融合、联动。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求
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从实际情况看,虽然在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总体上仍表现出滞后性,无法满足现实发展的需求。首先,近年来,交通通讯建设的步伐加快,但与城市带发展的要求相比,仍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一体化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城市带的交通设备、交通功能不完善,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再次,港口建设滞后,长江作为黄金水道的重要优势尚未充分体现;最后,信息资源缺乏平台建设,信息网络缺乏互联互通。
3.区域合作机制不完善,制约区域经济深入发展
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是各方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但是在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健全方面,仍缺乏更多实质性的构建。从合作意愿而言,赣、湘等省份的合作意愿更强烈,更多地强调依托区域经济实现新时期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区域合作的组织上,缺乏各方的主观能动性,区域经济发展的合作日益趋于平淡,难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实现长江城市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作为支撑,沟通渠道、合作平台都相对比较欠缺。新时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仍需各方的积极努力。
4.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协调合作,导致在发展中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发展思想,弱化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因此,在面向未来发展的进程中,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注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思路
在笔者看来,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思路,主要在于突出三个关键词“一体化”、“生态型”和“创新性”。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生态型、创新性作为支撑点,而一体化构建,是长江城市带构建区域经济的基础。
1.构建特大城市群,强化城市带“一体化”
长江城市带发展需要特大城市群的引导作用,让松散的区域经济更加凝聚,且富有活力。例如,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构建中,其特大城市群可以以武汉作为中心,南昌、长沙作为副中心,形成“汉昌长”复合型的发展中心。如右上图所示,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结构图。这样一来,一方面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一体化的发展背景,是形成区域近发展效力的重要保障。
2.打造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谋求发展的着力点
打造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是推进并深化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深入贯彻并实施开放合作战略,突破行政分割所带来的发展制约;另一方面,要强化城市带的经济、人才等的流动性,经济发展的元素激活了,经济迈向新台阶的发展势头势必更加强劲。与此同时,“1+1>3”的继承效应要体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增长潜力要把握好,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开创发展所需的“快车道”,既确保经济发展的平稳性,又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创新性,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大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3.抓好生态安全保障区建设,构建生态型区域经济模式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时期我国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经济谋求新发展的重要指导。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要注重生态型经济模式的构建,切实抓好生态安全保障区的建设。首先,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对于鄱阳湖、洞庭湖、长江支干流的环境质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抓还生态建设;其次,构建生态安全保障区,确保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贯彻落实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的打造,这才切合新时期下长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需求。
四、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应对策略
当前,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思想是明确的,但在经济发展的切实推进中如何实现,这才是关键。在笔者看来,长江城市带发展区域经济的重点,在于长江城市带的规划,并逐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从本质上推进并深化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加快长江城市带规划,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
长江城市带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关系到全局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前,长江城市带规划仍存在诸多困难,尤其是城市带跨越多个省市,组织协调难度大。并且,长江城市带在国家战略发展中扮演多重角色,整体规划的落实需要国家层面牵头,并编制《长江城市带区域规划》,对区域经济的交通、环境保护、一体化等内容进行明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
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依托于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首先,要推进能源、交通,以及信息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在实现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之上,确保城市带之间的有效对接和融合,在互通互联的框架之下,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其次,优化路网布局,强化各运输方式间的衔接与配合,一体化的长江城市带交通体系,加速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再次,注重信息网络的规划建设,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城市带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符合当前发展的需求。
3.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生态型产业
依托长江资源的优势发展区域经济,是长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但是,在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体化,一个城市或若干个城市落单,都不利于生态型区域经济的构建。一方面,以湿地生态、森林生态为主体,以生态走廊道为纽带,优化长江生态经济的构建。尤其是在生态内涵的丰富、生态功能的完善方面,是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然需求;另一方面,紧紧依托主体功能划分的要求,着力推进生态功能区的建设。通过强化资金投入、各城市群的积极参与,让生态型产业的转型发展落地。
4.打造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合作常态化
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蹴而就的区域合作是不存在的。因此,要强化一体化区域合作平台的构建,让区域合作常态化,方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为金融合作一体化、信息资源共享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强化人才合作交流的平台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再次,注重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强化城市带软实力的提升,激活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扩大区域经济的影响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发展,符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需求,也切合新时期战略转型发展的要求。但是,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寻求发展的推进与深入,需要依托于完备的战略思想,逐步加快长江城市带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型产业、打造一体化的区域合作平台等,从本质上实现长江城市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祝B.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跨区域产业联动的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
[2]库诗雨.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11)
[3]王雅莉.海岸城市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5(01)
[4]张立.大区域视角下的皖江城市带发展趋势和规划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2(04)
[5]张立.皖江城市(带)发展和演进的机制研究――基于历史视角[J].城市规划学刊,2012(04)
一、财政政策调控以优化民族经济为基础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一直是民族地区的重要问题。虽然民族地区人口较少,但是民族地区的区域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一半还多,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本区域经济的增长,更关系着国家经济总量的提升。另外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关系着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和平和稳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民族地区经济已经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根据民族所处区域不同,不同民族区域的经济发展或狩猎经济、游牧经济,或农业经济,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是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共同特征。根据市场发展规律,第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区域经济发展就越落后,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将有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民族地区单单依靠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或者初级加工工业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实现市场环境下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必须依靠财政政策等财政杠杆撬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附加值低、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都是大部分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普遍问题。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依据财政政策来推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和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升级等几个方面来着手。首先是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产业,拉动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是民族地区普遍问题,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产业,在此基础上财政政策调控就要向新产业增加支付,为新产业发展进行资金倾斜,从财政方面解决新产业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其次,推进产业升级,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地区已经在当地资源基础上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系统,农业、工业、服务业各有发展,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和需求制约,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方面明显存在着技术因素不足等问题,农业依靠经验,工业主要是初级加工,而服务业方面更多地局限于区域的生产生活服务,技术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不足,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推进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主要在于成本、技术等因素限制,因此借助财政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就需要结合产业升级需求,根据相关问题,通过税收、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来推进产业升级,最终推进产业附加值提升。最后,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第一产业比重过大是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财政是导向,财政政策导向下的资本流动可以使更多的资金进入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最终推动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二、财政政策调控以合理利用民族资源为方向
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广泛利用资源是市场的基本特性。在利润导向下,因供给和需求的复杂作用,资源会流向更加符合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特性的领域,优化资源配置是市场的基本功能。市场对资源的自发调节在经济利益层面来看是合理的,但是从社会层面来看,市场对资源的自发调节功能很容易使区域之间的资源分配失衡。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基础、管理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都缺乏聚拢资源的优势,因此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资源很容易流出民族地区,而外部的资源也因为民族地区缺乏市场吸引力不愿意进入民族地区。国家经济的发展,不是某个或某些地区的单独发展,而是多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虽然部分区域由于条件不足发展较晚,但是在目标上,所有区域、所有人群的共同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市场环境下的资源分配不平衡使得经济发展本来就缓慢的民族地区更缺乏资源支持,因此借助国家政府的力量,调整市场环境下的资源流向不平衡,有助于民族地区缩短与其他区域的发展差距。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是财政的基本功能,财政政策是财政功能发挥的主要表现形式,民族地区在市场环境下的资源流失问题可以通过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等功能来化解。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的资源流动包括自然资源流动和人力资源流动。以自然资源来看,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是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共同特征,在资源优势条件下,不少地区以资源开发为方向,形成了资源开发输出的基本经济模式。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不足,在这种环境下,民族地区的资源在当地的加工利用较少,更多的初级资源因其他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而从民族地区流出,而对民族地区而言,自然资源以低廉的价格流出使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同时也使得该区域在之后的经济发展中资源缺失。从人力资源来看,近年来,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较快,接受高等教育的民族学生越来越多,民族人才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足,市场上的人才需求不足,市场经济下自主就业政策使得民族学生走出来的多,但民族地区可以选择的岗位并不多,由此更多的民族学生流出民族地区。另外由于经济水平有限,市场环境下民族地区对人才所能提供的薪资待遇等方面和其他地区相比并不具备优势,因此进入民族地区的人才也较少,一方面是本地人才的流出;另一方面是外地人才的不愿进入,人才资源匮乏成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因市场经济而带来的民族地区的资源流失,需要财政政策在调控方面对相关问题予以平衡。首先是资源方面,可以财政补贴的方式推进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深加工,尽量使民族地区资源在本地提高附加值再进入流通领域,增加资源在民族地区的效益。其次是人力资源方面,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方面的倾斜,鼓励外地高素质人才进入,同时也为吸引本地高素质人才的回归提供财政方面的便利,如创业补贴等,增加民族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财政政策调控以保护民族生态环境为前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作为社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贡献比例越来越大。交通运输业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它在社会生产、产品分配及消费等过程中起枢纽作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的发展都对其有很强的依赖。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在下文中对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联系展开了分析。
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现状
当前,交通运输业已成为我国基础产业之一,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近年来,人类进入物品全流通时代,交通运输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随着大生产时代的到来,交通运输业作为社会生产、服务的重要枢纽,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以满足社会各经济区之间的运输需求,最大程度的为社会和国家建设提供运输服务。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脚步日渐加快,为了拉动经济以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基础建设的投资数额,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国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使社会得到全面、稳定的发展[1]。
二、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交通运输是社会生存的重要前提
交通运输是指在人们生产、消费的过程中,借助于运输设施完成人和物位移的全过程。人类为了提供生活补给就要不断生产特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材料和产品的位移都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主要通化交通工而实现。运输是生产过程中的必要元素,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我国运输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极大地关注,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并对地区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保障及促进作用。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经济的发展、国民的富裕、国防的坚固和文化的进步都离不开先进的交通运输业,因此交通运输是社会生存和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
2、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促进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能力显著上升,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因此运输成本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推动及保障功能日益显著[2]。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交通运输规模的扩大和方式的改革,交通运输业的科技创新受经济的影响很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产业的平稳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因而在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同时要注重其和经济整体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深入研究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进步的关系和具体数量比例,遵循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的关规律。只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给交通运输带来更大的需求和市场基础,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好的资金支撑。两者是相互推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的措施
为实现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均衡、协调进行,可采取一下几点措施:
1、优化交通运输产业结构
为了使交通运输管理机制有效运用于管理中,首先必须完善管理机制,优化展业结构,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制定交通运输发展的总政策,实现宏观调控;其二,调整产业发展战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合理规划交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其三,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级管理制度,保证交通运输市场的平稳运行,实现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提升交通运输系统发展规模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生产部门,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体系中起着打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消费的先导性作用。如果忽视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性,必然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出现经济发展的瓶颈[3]。正由于交通运输也有着上述先导性作用,因而在进行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时应优先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升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规模,注重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
3、改良交通运输模式
改革开发后,我国大规模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公路和铁路为主、航空水路运输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近年来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个性化需求增长,导致了个性化出行方式需求的出现。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适应社会的进步,国家应站在全局高度增加、协调各运输方式的发展和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实现资源优化,合理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多种运输方式的发展也有利于行业内的良性竞争,为国民的出行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以带动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加强交通运输的投资力度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交通运输管理,进行技术创新等需要很大的资金,因而资金的短缺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实现行业的发展,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多种方式有效吸纳社会和国外投资以减轻政府的资金压力。为实现有效地交通运输管理和维护,可向国民征收合理的管理费用。同时,可尝试有偿使用等其他筹资方式为基础建设提供资金补充,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四、结论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较为稳定的国内外环境都给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交通运输行业应果断抓住机遇,实现自我机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满足行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两者相互推动、相互依存,只有两者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才能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