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09:02:1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体育训练的种类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一、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的定义
运动员在体育训练竞赛过程中,经常会感到身体与心理等疲劳状态。这是由于其运动量超过运动员机体承受的能力,因此出现短时间的生理机能的衰退,同时若得到及时的休息,就可以得到恢复。这种感觉不但不会对运动员身体造成伤害,只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还会提高机体忍受疲劳的能力。
二、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类型分析
根据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的情况,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同时根据运动性疲劳发生原理、作用部位以及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体育运动训练竞赛中的疲劳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一)依疲劳病程分类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类型
结合现代医学,可以将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类型分为急性疲劳与慢性疲劳。急性疲劳表现为若运动员超过其机体能承受的负荷之后,身体各处器官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疲劳,同时进行适当的休息与补充营养之后,就可以使机体得到恢复。慢性疲劳表现为若运动员经常超过其机体能承受的负荷运动训练之后,其没有得到及时的休息,这样就会造成运动员疲劳的累积,长此以往,在获取休息与补充营养也不能使机体的疲劳得到完全恢复。因此运动员在训练竞赛疲劳之后,要及时进行休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得到训练效果。
(二)依据疲劳部位分类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类型
按照现代医学知识,可以依据运动员不同机体器件疲劳分为内脏疲劳、神经性疲劳与肌肉疲劳。内脏疲劳表现为若运动员出现呼吸变得忽快忽慢,就会严重减弱机体的气体交换能力,有氧呼吸减弱,直接造成运动员能量减少,因此运动员感到疲劳。神经性疲劳表现为若运动员中枢神经功能比较亢进,同时不能完全发挥其小脑功与脑干功能,直接导致其协调能力变差,反应出现延迟现象。肌肉疲劳表现为若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肌肉僵化,感到不断收紧,协调能力变弱,同时感到明显疼痛等现象。
(三)依据疲劳的表现分类运动训练竞赛疲劳类型
依据运动员训练竞赛的疲劳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疲劳分类为生理性疲劳与心理性疲劳。生理性疲劳表现为运动员机体运动引起的疲劳类型,这时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与反应速度都会减弱。运动员在感到心理性疲劳时,其在训练中会表现为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反应慢等现象,同时影响其动作协调性与准确性等。
三、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疲劳恢复方法分析
(一)建立完善的体育运动奖励制度
由于体育运动训练竞赛是长期的行为,因此结合运动员的训练等情况进行奖励,从而尽可能调动其潜能,这样还可以增强运动员的成就感与职业认同感,就可以缓解运动员在训练竞赛过程中的疲劳。另外,奖励要结合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要使得运动员感到自己的付出获得了回报,还要做到奖励要与时俱进,具有人文关怀。
(二)建立完善的作息时间与提供良好的饮食
运动员在体育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使运动员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要保证休息的质量。另外在休息时要提供良好的饮食,注重其饮食习惯,加强营养的吸收,这样才能在感到疲劳后得到快速恢复。目前很多运动员教练通常会结合运动员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与训练形式等,从而尽可能地缓解疲劳的时间。
(三)改善运动员的训练条件
运动员教练要积极为运动员提高良好的训练环境,在良好的训练场地,运动员才能身心愉悦,同时在疲劳后能进行适当的轻松运动,如散步等,这会极大地提高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减少疲劳的时间。体育运动训练竞赛的管理者通过改善训练环境还能使运动员感到自己得到足够的重视,减少运动员的心理负担,在精神上给予其极大的激励。
(四)建立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的心理档案
新时期体育竞技越来越激烈,因此运动员在体育训练与竞赛中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在竞赛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精神状态过度紧张、焦虑等,这样就造成在比赛过程中不能集中精力进行比赛,从而出现心理疲劳现象。教练可以根据运动员平时运动训练的情况,提前进行模拟竞赛,同时关注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与波动情况,建立相对应的心理档案,提供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要使运动员客观看待比赛与结果,在竞赛过程中减少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向观众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不辜负自己的辛勤训练。
四、总结
运动员在日常的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疲劳类型,因此教练要根据其不同类型的疲劳科学指导休息动作,这样运动员才能在训练中提高技能,同时快速恢复体力,延长体育运动训练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淑娥.体育运动训练竞赛中疲劳类型问题的分析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2:28-29.
1前言
体育舞蹈,又称为“国际标准舞”,是从“社交舞”转变而来,这是项将体育技术与形体艺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它分为两个项群(摩登舞和拉丁舞,10个舞种)。1992年,体育舞蹈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2010年广州亚运会,体育舞蹈首次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随着体育舞蹈的发展,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对运动员的技术、体能、表现力、创造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纵观我国体育舞蹈运动的现状,以高难度技术动作为取胜点是我们的风格。相反,艺术表现能力不足是影响我们成绩进步的致命弱点。因此,探讨如何在体育舞蹈运动中增强运动员的舞蹈意识训练就成为我们目前应该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2芭蕾的基础训练方法
芭蕾基础训练以规范性、科学性、严谨性为其特点,通过“开、绷、直、立”的基本技巧,严格的舞蹈技术磨练,使运动员形成挺拔、匀称、完美的身体形态,并使心灵与形体完美交融,在获得精湛完美的动作技能时,在专业气质上也得到了培养。
3现代芭蕾技术训练方法与体育舞蹈技术训练中的运用
从现代芭蕾的技术层面上可将芭蕾基本技术分为动态技术和静态技术。同样,在体育舞蹈中也包括动态动作和静态动作。动态动作需要灵敏协调,不但包含了复杂的步伐,同样对身体的感觉要求尤为苛刻,要求技术全面,动作细腻多变。而静态技术要求舞者表现出优雅大方,雍容华贵的超众气质。完成这些动作时,在动作规格和节奏上要把握准确,这样才能体现出舞蹈美,在这一点上二者存在相同之处。
3.1芭蕾动态技术训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芭蕾基础训练的动态技术是由跳、转、跳转结合连接动作构成的。跳的技术有小跳、中跳和大跳,转的技术包括地面上双脚支撑和单脚支撑这两大类别。在体育舞蹈训练中主要借鉴的是芭蕾技术中的旋转技术。在单人旋转技术中,主要借鉴了芭蕾的转体蹬摆以及躯干的直立技术,这对掌握个人旋转具有重要意义。在双人旋转技术中,这种借鉴尤为重要。芭蕾与体育舞蹈最明显的项目特点就是对腿脚的动作有着特殊的要求。在体育舞蹈的下肢动态技术动作训练中,可以采用芭蕾的半蹲、深蹲、小跳及跳转的训练方法,来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膝关节的正确用力和身体的缓冲能力。同时在体育舞蹈动态技术训练中,我们可以借鉴芭蕾的擦地、举腿等动作来校正规范运动员的脚形、腿形和舞步的动作形态。
3.2芭蕾静态技术训练在体育舞蹈中的应用芭蕾基础训练的静态技术包括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熟练运用各种舞姿的能力。芭蕾的静态技术训练手段主要借助把杆。根据动作的需要可采用单手扶把或双手扶把进行训练,使动作达到完美的动力定型,找到肌肉的正确用力和全身各部分的正确姿态。身体的控制能力是舞蹈中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动作完成与否,动作幅度精准掌握均是衡量身体控制能力的标准。控制能力对脚与地面的关系要求严格,掌握了脚与地面的关系,才能控制重心和身体动作的协调、控制动作的节奏速度、脚开的控制能力和立的控制能力。在体育舞蹈中会设计一些静态造型,尤其是在高级舞步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两人的配合形式,展现出唯美的画卷,这些动作的掌握要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练习初期可以借助芭蕾把杆进行训练,在找到正确的用力感觉后再脱把练习,这样对体育舞蹈中静力性动作造型的掌握起到帮助作用。
4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水平
体育舞蹈的10个舞种风格迥异,音乐特征也均显不同。在训练中如果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动作的提高上,那么往往会给舞者养成一种机械化、公式化的动作习惯。一旦舞者缺乏乐感和想象力,就局限了舞者在艺术创作中的提高。因而在芭蕾训练中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学生关注音乐,学会理解音乐,将身体与音乐融为一体进行整体训练。音乐的风格要根据编排的动作特点进行选取。教师应引导和启发学生,拓展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使其心理、肢体能与音符吻合在一起。可以安排一些带情感性、表演性的综合组合作为上课内容,更要精心选择各种类型的音乐,通过别具匠心的音乐设计和编排,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发现舞蹈在不同音乐的烘托下所诠释的不同情感,培养学生精确捕捉音乐形象的能力,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表现能力。
5结论
5.1体育舞蹈训练在依托芭蕾训练的基础和核心上,依据自身特点,浓缩精华,提炼精髓,抓住对本专业最有价值的内容,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训练效果体现最大化,为体育舞蹈的训练和教学提供坚实的专业支持。
5.2音乐训练对体育舞蹈有着最直接的积极的影响,研究借鉴芭蕾乐感的培养方法,结合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加强音乐相关理论素养,这对完善我国体育舞蹈运动技术教学训练手段,缩小我国体育舞蹈运动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对建立我国体育舞蹈教学训练支撑体系有着重大意义。
5.3动作是舞蹈运动的基本元素,解决我国体育舞蹈选手动作缺乏艺术表现力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改变以往的动作简单模仿情况,应将动作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提升到一个理论认识层面。
作者:郑辉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薇.芭蕾基训规范之我见[J].前沿,2008(9).
[2]赵卫华.浅谈芭蕾基训课的特点[J].艺术教育,2006(6):10-13.
中图分类号:J72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11-02
一、芭蕾基础训练对艺术体操专项技能的提高
艺术体操身体动作是身体各部位协调运动所形成的各种富于节奏感、旋律感、表现力和优美造型的韵律性的动作。艺术体操在许多训练动作的选择上,借鉴、吸收了古典芭蕾大量身体语言。例如:{1}艺术体操中主要基本舞姿:艺术体操术语称谓的单腿后举站立――迎风展翅,在古典芭蕾术语中称Arabesque;单腿屈膝前(后)举站立――鹤立式,芭蕾术语称attitude。{2}主要转体动作:艺术体操术语称谓的单脚转体的侧吸腿转体,古典芭蕾术语称Pirouette。{3}主要跳跃动作:艺术体操称谓的原地直体跳、交换跳,芭蕾术语称之为Grand jeté。
艺术体操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运动员具有最佳的柔韧素质,高度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较好的速度和爆发力以及高度的平衡能力和节奏感,并且有演员一样的表演能力和表演风度。艺术体操练习包括各种舞步、摆动、绕环、波浪、屈体、平衡、转体和跳跃,它吸收了芭蕾的手臂、腿、躯干的基本内容为重要练习手段,要使动作完成得准确、优美、幅度大、质量高,就必须从芭蕾基础训练开始。
艺术体操和芭蕾这两种艺术是相通的,芭蕾比较接近艺术体操的特点,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解决人体美和造型美方面已被世界各国所确认和接受。在国际艺术体操比赛中,从每一个参赛者的热身活动中就可以看得出芭蕾舞的重要性,每个参赛者活动的第一项都是由地面练习逐步过度到扶把练习再到中间练习,最后是一些跳跃练习,这些训练程序与芭蕾基本功训练完全一致。因此,只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加强练习,在训练中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就能够使动作更加完美规范。
二、芭蕾基础训练对健美操专项技能的提高
芭蕾基础训练可概括为“开”、“绷”、“直”、“立”四大要素,这与健美操的技术要求极为一致。“开”与健美操规则对运动员正确身置的要求相一致,健美操的“开”突出的表现在各类劈叉、跨分腿跳、踢腿等动作中;健美操规则虽没有刻意强调“绷”的技术,但在它的多数动作,如踢腿、吸腿、控腿等的动作中,都要求脚背要最大限度的伸直;“直”与健美操的技术特征要求的身体姿态控制技术,即背部直立技术的要求相符,主要指头、颈、躯干和两腿要形成完美的固定伸直姿态;“立”也是健美操背部直立技术的特定内容,如:各种控腿动作以及地上动作结束后的不同要求的立等,这就需要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多注意对立的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第一步是地面练习:通过各种腿脚伸展、转动,达到热身的目的;第二步是把杆练习:逐步学会怎样精确地找到各个规范的动作、身体各部位间的协调以及在各种动作中的平衡;第三步是中间练习:通过掌握完整的组合动作,磨练表演手法,进一步提高动作所需的力量、稳定性和造型性。
通过循序渐进地芭蕾基础训练,使练习者的身体外形和动作姿态逐步符合健美操专项的规范要求。芭蕾基础训练既是身体训练的一部分――用以提高健美操专项学生所需的身体素质,如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又是技术训练的一部分――使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前具备必要的基础能力,如健美操动作中的直膝、绷脚,动作的节奏感等,更是掌握跳跃类难度动作的关键。
三、芭蕾基础训练对体育舞蹈专项技能的提高
芭蕾对体育舞蹈在技术、表现力等方面有着最直接的积极的影响,要充分运用芭蕾基础训练中控制类、跳跃类、旋转类动作训练学生掌握完成各种技术的方法,锻炼各种所需的身体素质;运用舞姿类、步伐类及表演性组合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提升整体的艺术感染力。
芭蕾与体育舞蹈都对腿脚动作(脚位、步法、腿形等)有着特殊的要求。例如,在国际标准舞下肢动态技术动作训练中,可以采用芭蕾半蹲、深蹲、小跳及大跳训练方法,来提高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膝踝关节的正确用力和缓冲能力,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体育舞蹈的升降技术要求进行复合式的训练,来提高学生脚趾、脚踝、膝关节的运动能力以及下肢动作控制能力;在拉丁舞下肢动态技术训练中可以采用芭蕾的“擦脚”、“举腿”等训练方法来校正练习者的脚形、腿形和舞步动作形态,用芭蕾基础训练中各种踢腿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下肢动作的控制力和表现力。
芭蕾转的技术包括地面上双脚支撑和单脚支撑这两大类别的平转以及空中的各种跳转。在体育舞蹈运动中有前后左右的移动、上、下的升降、左右旋转和各种动态舞姿等诸多形式,尤其是带有转和旋转性的动作比重更大,因此旋转技术就显得极为重要,而且种类繁多,形式变化更为复杂。借用芭蕾的转体技术训练方法来掌握体育舞蹈转体动作的关键技术环节,特别是芭蕾的转体蹬摆技术以及躯干的直立技术,对掌握体育舞蹈中的各种转体动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在掌握了芭蕾转体动作技术后,可结合体育舞蹈旋转技术要求来提高动作技术质量。
芭蕾有各种舞姿,如“阿拉贝斯”、前(后)“鹤立”、以及各种控制、平衡等动作,在体育舞蹈中也有很多凝聚式的静态舞姿造型动作,它可能是表现内力的高位控制,可能是表现柔美的重倾斜舞姿,也可能是两者的综合运用,也正是这些相对静止的造型动作,使表演者以个体和两人配合的形式,充分展示他们惊人的功力和令人陶醉的静态式的画面美。要掌握这些难度动作技术,必须通过循序渐进的科学训练。
四、结论
在芭蕾基础训练中,将把杆动作和中间动作摆在首要位置,主张在技术动作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专项素质。
根据各专项特点,在动作安排上可分为:{1}相同训练内容:把杆动作。{2}不同训练内容:地面动作中手臂波浪、躯干波浪及腰部训练;中间动作中基本舞姿造型、步伐练习、旋转练习。
应针对体育艺术类各专项特点不同,教学内容应有所区别,根据需要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各专项的教学特色。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适应不同教学和训练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鹏屏,王小梅.古典芭蕾的训练体系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1):54-59.
学生选择的舞蹈专业不同,要达到的学习目的也有所差异。对于普拉提训练的教学目的研究的现有资料,基本上分为普拉提对于大众的健身训练和普拉提对于专业学生的训练两方面。在大众健身训练方面,我国各个地区对于普拉提健身建设有着较为广泛的研究,包括上海、北京、太原、苏州等地的普拉提推广研究,这些研究也提到普拉提的训练目的。大量研究显示,在舞蹈训练中,普拉提的重要作用在于对基础训练的巩固、补充和提高。从普拉提训练的特点分析,其包括大量的伸拉、协调、力量以及平衡等身体基本能力的训练,这些联系动作与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动作类似,所以进行普拉提训练能够达到舞蹈早晚功训练的效果。从普拉提的应用价值角度考虑,普拉提训练主要提供了认识和掌控身体机能的功能,它是非常科学有效的辅助训练手段,不但可以全面均衡地加强核心力量和平衡稳定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本体感觉,挖掘身体潜能,从而维持肌肉力量和活动范围。还有研究者认为,普拉提训练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够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特性,特别是针对身体机能的薄弱环节,通过设计针对性比较强的动作,或者依靠辅助器械的力量调整动作助力,达到提高某项能力或者专一部位的效果。整体而言,普拉提训练的针对性训练特点,能够使身体机能接受强烈的刺激,达到基本功课无法达到的强度,最终提高训练的效率。同时,研究者发现,由于舞蹈训练的特殊性,学生日常训练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普拉提训练能够对学生进行肌肉损伤治疗和康复训练。基于普拉提训练“非破坏性的压力或者负重”的特点,它不但对于不同舞种学生具有预防运动伤害的作用,还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康复手段。
人们较少将舞蹈专业学生划分为个别具体专业,来研究普拉提训练的教学目的,这类研究数量明显减少。学者温馨明确指出,普拉提对于芭蕾舞专业学生的教学目的是训练核心能力,提高技术技巧。叶晓丽在研究中提出,普拉提对于民族民间舞的辅助训练目的是提高躯干中段与小肌肉能力、舒缓身心、提高呼吸功能。除此之外,她对于具体舞蹈专业的普拉提训练研究几乎无从考究,只是略有提及。从以上研究来看,普拉提训练对于各个舞蹈专业的教学目的,还有待开发和挖掘。笔者从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2014级本科学生和中国舞专业2014级本科学生的普拉提课中进行观察,发现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接受程度、自身性格、身体条件等方面都有所差异,所以其普拉提训练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一、普拉提训练在芭蕾舞专业中的教学目的
在芭蕾舞的教学中,开、绷、直、立是最主要的教学原则。普拉提在保持日常的芭蕾舞基训训练之后,更能遵循教学原则进行辅助训练。
(一)加强开度
芭蕾舞中的“开”是指学生不分男女,均需肩、胸、跨、膝、踝,五大关节部位左右对称的外开,特别是两脚向外180°的展开,最大限度地延长了舞蹈者的肢体线条,扩大舞蹈动作的运动范围,增强表现力,同时也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运动的灵活性。在普拉提的垫面训练中,有很多动作可以辅助芭蕾舞专业学生进行开度训练。例如,在垫面练习中,侧卧,左手弯曲,手肘撑地,手掌托头部,右手手掌撑地于身体前,双腿并拢伸直,中段与臀部收紧,绷脚,双腿转开;吸气不动,呼气右腿经过pass抬至90°;吸气不动,呼气在90°位置上从跨根部尽力转开;吸气不动,呼气经过pass还原动作。在这个动作的基础上还可以稍作变换:在抬至90°的基础上转开向水平面下落,但是不贴地面,还原动作重复四次。在转开时感觉有人在帮助转开;在下落时感觉脚后跟像一把锋利的刀在削下来。在完成这个侧卧转开练习时,教师可以观察到,普拉提训练能更大幅度地训练髋关节到踝关节的开度,非常有针对性,使学生的胯、膝、踝关节进行充分的训练,从而提升在芭蕾舞教学与表演中的能力。因为芭蕾舞的“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包含双重要求:“外旋”与“外开”,这两个要求缺一不可。“外旋”指的是下肢从髓关节处向外转开,要求大腿前侧,膝盖与脚尖的方向一致,如“一位”与“五位”的站姿;“外开”指的各关节的活动幅度,如Grand Jete中下肢前后方向上的开度。芭蕾舞专业的“开、绷、直、立”要求学生将动力腿从地面抬到任何一个高度时,都必须同时保持“外旋”与“外开”。因此,在普拉提训练中,可以利用器械设计与芭蕾舞课堂来训练动作类似、功能相同的“外旋”和“外开”动作,由于器械弹簧可以提供阻力,因此它可以增加训练负荷,这些动作不仅是芭蕾舞开度动作的补充,还可以通过力量的增加达到巩固训练的效果。
(二)提高肢体延展性
除了在选拔芭蕾舞学生时要注重学生的身材条件,在后天的训练中选择正确的方法也能使学生的肢体延展性得到提升。在日常的芭蕾基训课中,教师要不断灌输四肢延伸、拉长的理念,但是运用普拉提的训练,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普拉提作为身心训练的一种,具有意象训练的特征。在普拉提训练中,基本上都有意向引导。例如,在做仰卧单替下落时,仰卧,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胸腔下移,臀部上提,背部顶住地板,双腿收紧。吸气时,身体延展,吐气时腹部内收,双腿抬起垂直于地面90°勾脚;吸气,单腿缓慢落下距离地面10°,同时绷脚,吐气回到90°,然后换脚做同样动作。在做这个动作时的意象引导是感觉有人在拿着你的动力脚往远处的墙壁上刷油漆,此时做动作的学生只要听到这种意向引导,大脑马上就会让腿部做延伸工作,在落下时其动力腿比主力腿长出一些。在普拉提训练中运用意向引导,改善了芭蕾课上不断强调延伸的枯燥乏味,使芭蕾舞专业的学生在训练中更加主动寻找延伸的感觉,从而体现芭蕾舞之美。通过普拉提训练,学生的肢体延展性和力量能够得到增强,普拉提训练符合芭蕾舞的审美需求,遵循小负荷、多次数的训练原则,使得肢体肌肉丰盈、充满弹性且不会变粗。同时,普拉提训练与芭蕾舞基本功训练类似,主要是对纵向伸拉肌肉的练习,使得膨胀的细胞纵向伸展,塑造出均匀修长的肌肉线条并改善肌肉的延展性。
(三)改善下肢肌肉力量与平衡感
作为芭蕾舞专业学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要学会用脚“说话”。所以,脚上的感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普拉提的弹力带训练可以改善这一问题。例如,坐于垫面,双腿伸直,双手拉住弹力带两端,中间部分在脚掌处,做勾绷脚练习。此时做勾绷脚时有着弹力带的阻力,比没有弹力带做勾绷脚时更加费力,从而训练脚下知觉。除了可以在垫面上利用弹力带训练之外,还可以创造人体运动的支撑面为不稳定的条件,身体在这个不稳定的、动态的支撑面下完成动作。该训练利用一些不稳定因素来增加学生对运动感受器的刺激,增加平衡控制和肌肉协调的难度,从而训练神经系统对于动作的调控能力。训练过程中常配合使用平衡板、半圆垫、小球、泡沫滚筒、踩关节盘等用于创造不稳定条件的辅助器材。这一情况下的动作,需要在下肢末梢意识的协调下才能完成,此时通过下肢神经末梢功能不断调整,下肢核心稳定肌被充分激活、募集,以此保证动作的平衡稳定。不稳定状态使稳定肌群功能改善,提高学生对核心部位稳定的控制能力,同时使运动肌力量增强。足部肌肉力量得到增强,为之后的芭蕾舞训练与表演打下基础。
二、普拉提训练在中国舞专业中的教学目的
中国古典舞基训训练具有独特的节奏性与民族性,在动作中贯穿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的动律元素,贯穿呼吸与节奏特点以及手、眼、身、法、步的韵律。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加入技术技巧,中国舞能更加具有表演性。通过一些普拉提的辅助训练,学生更能在保持日常中国舞训练的同时提升自身能力。
(一)增强肌肉能力
肌肉是人体运动的动力器官,力量能力是产生舞蹈动作的物质基础,是舞者具有专业运动能力的基本前提。在中国舞的训练与表演中,学生无论男女,都需要一定的肌肉能力,来支撑身体完成大量的技术技巧训练与表演。普拉提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肌肉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平板支撑,身体俯卧与地面,双手小手臂与双脚脚趾支撑于地面,身体呈平板状。在坚持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很好地训练到腹部核心肌肉以及手臂肌肉。又如“五角星”,身体侧卧于地面,单手小臂与双脚支撑于地面,同时抬起动力手与动力腿,并且保持重心。如果没有一定的核心肌群力量,这个动作是很难控制的。核心部位机群简称为“核心肌群”,包含背部、腹部、髋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机群。有了一定的核心肌肉能力,学生能够有效稳定重心,传导力量,在课堂或者舞台上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各类动作技巧,提高动作能力。
(二)提高柔韧能力
在古典舞基训教学中,柔韧能力的训练价值主要是可以更好地体现高超的技巧和变幻炫美的身法,还可以扩大、丰富动作幅度,提高表现力和表现手段。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一个是跨关节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和弹性。专业院校大多采用“毯体课”的形式,运用类似体操的方法进行柔韧度训练。在这种训练中,会进行腰、腿的柔韧性训练以及花样繁多的跳转翻技术技巧训练。在普拉提的训练中,学生可以运用科学的训练方式开发身体的两种柔韧性,更能够避免受伤。首先,普拉提训练可以提高“腰”(躯干)在各方向的活动幅度。中国古典舞“腰”(躯干)的训练,例如,躯干上段后伸形成的“胸腰”,是由胸锁关节引领、胸段后伸,各关节协同配合形成的:通过肩关节外旋-肩脚骨后缩-胸椎一节一节“挑”起-头部后伸-手臂延伸;躯干向左右两侧外展,如“大掖步腰”动作,即躯干“旁提”加“敞胸”、手臂托掌推撑所形成的舞姿;躯干绕中心垂线的水平旋转所形成的“横拧”舞姿,如“卧鱼”;最后,躯干在个方向上的联合运动,例如,古典舞身韵的基本元素――提沉、含腆、冲靠、旁移以及“画圆”的“云间转腰”等,这些都对躯干的柔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踢腿之后可以抱住腿,往身体方向靠,两条腿向两个方向延伸,还能滚动呈竖叉形式,训练腿部柔韧度。在拥有一定的柔韧性后,学生就能够完成更多的技术技巧以及剧目表演。
(三)激发身体表现力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国舞独特的审美特点表现的是大悲大喜的情绪特点,所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但是,任何事情过犹不及,要有收有放、有松有紧,中国舞专业学生在长时间处于兴奋性生理状态下,课后训练必然要求是放松释放的过程,使得身心恢复到相对平复乃至沉寂的生理状态,这不仅是身体血乳酸释放的需要,也是人体心理平衡的需要。普拉提作为相对静态的训练形式,对于身心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它讲究的身心合一,就是无论姿态的定型或者动作的流动均需要与呼吸相结合。平稳缓速的训练能够使人渐渐放松心情,排解不安情绪,完全投入到宁静祥和的状态中,最终让人怡然自得,又神采奕奕,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身体表现力。例如,肩桥,仰卧在垫子上,身体保持中立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腿屈膝与髋部同宽。吸气,上身延展;吐气时从臀部开始至上背部缓慢离开垫面;髋部到达最高点后,保持一个呼吸;吐气时,从胸椎开始逐节落下。吸气,上身延展;吐气时从臀部开始至上背部缓慢离开垫面;髋部到达最高点后,缓慢抬起一侧腿向上;吐气时,腿伸直降低到及地的高度;连续抬落腿三次后,腿部还原踩地;吐气,身体从胸椎开始逐节落下。经过脊椎逐节下落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晰感受到自己从颈椎到尾椎每一个关节都在运动,这种能照顾到每一个关节的训练,是开发学生身体能力与表现力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通过一学期的课程观摩,笔者发现芭蕾舞专业的学生学习能力属于慢热型,在教师每一个动作的亲身示范下,学生尚能跟上动作进度并且理解动作内涵。在经过几节课的训练之后,芭蕾舞专业的学生可以自己理解并完成动作,并且较为细心,达到训练成效。在训练中,适合选用较为舒缓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在中国舞专业的学生学习普拉提的课堂中,气氛相对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能力更强,可以播放一些快节奏的爵士风格音乐,带动其训练的积极性。
1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
1.1参训残障学生情况在所调查的17所安徽省地市级特殊教育学校中,共有248名残障学生参与课余体育训练,其中男生为202人,女生为46人,参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主要是语音类、视力类、智力类的残障学生,分别为171人、35人、42人.可见,特殊教育学校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男生远远于女生,同时参训的语音类残疾学生要明显多于视力和智障两类残疾学生.通过调查显示,残障学生通过参与课余体育训练,最大的收获是增强自信、磨练意志(占38.3%),其次是增强体质(占29.8%),再次是增进与教师、同学、比赛对手的交往(占20.2%),而运动技术的提高、竞技水平的提升只是少部分参训学生所追求的价值(占11.7%).此外调查还发现,残障学生参训的动机依次是:对体育运动具有浓厚兴趣(占46.8%)、为了集体荣誉(占23.8%)、挑战自我(占16.9%)及健身康复(占12.5%).
1.2体育场地、器材、经费情况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场地总量较少,各校对体育场地的拥有率较低,且体育场地面积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在被调查的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场地面积最小的学校仅有200,最大的学校有4000.在17所地市级特殊教育学校中,4所学校有田径场,15所学校有篮球场,3所学校有排球场,4所学校有足球场,10所学校有室内乒乓球房,4所学校有体育康复训练室.场地设施不仅数量不足,且“常人化”的特点较为突出,与普通学校的场地设施几乎没有差别,不符合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例如国家规定:盲校体育场地设置要求“适宜视力残疾使用的环形跑道或直道,除少部分留作硬地外,宜铺设草坪[2]”,但几乎所有学校的体育场地都是水泥地或沙土地.调查显示,有70.6%的特殊教育学校认为现有的体育器材种类和数量不能满足学校体育训练的需要,且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比较陈旧和老化,使用年限较长.教练员制作简易训练器材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目前仅有2所学校在训练过程中能够使用自制的简易器材进行训练.调查得知,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普遍较少,经费投入最高的学校为2400元,投入最低的学校仅有300元,平均体育经费为1500元.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训练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划拨的教育经费(占88.2%).在训练经费使用范围方面,用于场地建设和添置训练器材所占的比例很小,训练经费通常只能保证购买参赛的服装(鞋)、发放训练津贴和奖金等.
1.3参训项目及训练情况调查显示: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开设的项目主要有篮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举重5大项.而我国残疾人体育已开展并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有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盲人柔道、轮椅篮球、坐式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椅网球、盲人门球、射箭、硬地滚球、盲人足球、轮椅击剑等15大项[3].相比之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训练开设的项目相对较少.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坚持每周、每月开设2-3次训练课的学校分别占被调查学校总数的5.8%和11.8%,82.4%的学校在赛前2-3个月才开始安排训练课,可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课的安排具有明显的“突击性”色彩.在调查的17所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训练都有训练计划,但通过查阅教练员制定的体育训练计划,可以看到训练计划在训练目标的定位上普遍过高且无“指标体系”,在训练内容的安排上过于重视“体力”而忽视“心智”,在训练的组织和控制上所采用的手段较为传统、缺乏创新等.
2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制约因素
2.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目前社会对残疾人体育事业总体来说宣传不够、重视不足、投入力度不大,对适合残疾人进行体育训练的场地、设备、器材进行研发不够,从事残疾人体育事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缺少宣传残疾人体育运动知识的书籍和刊物,媒体对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报道也很少,还没有形成真正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进行体育训练的社会氛围[4].与正常人相比,残疾人进行体育训练不仅需要运动员、教练员的努力,尤其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扶持,需要广大志愿者的辛勤付出,特别是对视力残疾运动员而言,如果没有引导员帮助,他们的训练和比赛将无法进行.
2.2残障学生思想观念存在误区一方面,残障学生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自我保健、康复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残障学生在心理上普遍存在自卑、意志薄弱、缺乏主动、兴趣单一等特点,因此,残障学生有着比正常学生更强的自尊心,担心因从事课余体育训练而遭到他人的讥讽、嘲笑和议论,孤僻封闭的性格使得他们对生活中的一切失去兴趣,甚至觉得生活毫无意义[5].在这一点上,女生和视力残疾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也是导致特殊教育学校参训学生男女性别和残疾类型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之一.
2.3残障学生运动能力较为薄弱残障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的局限,给日常生活、学习乃至运动都带来诸多不便,且残障学生间的残疾种类不同、个体差异较大、运动能力参差不齐,这给训练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也影响受训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如:视力残疾学生由于缺乏视觉表象,他们的语言缺乏感性做基础,导致语言与实物脱节,同时由于空间定向能力差,通常要依靠听觉和触觉来补偿,对事物感知受到局限,通过其它感觉器官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只反映事物的局部特征,以此作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很容易产生错误判断;语音残疾学生则主要依靠视觉、味觉、嗅觉等途径来感知外界事物,因而限制了感知觉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且由于感知觉活动缺少语言活动的参与,使第一信号系统(客观事物)与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出现脱节,造成他们接触的东西虽然很多,但能够表达的却很少;智力障碍学生,其身体发育随智力落后程度的加重而越来越差,生理、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在肺活量、肌肉力量、身体平衡能力、身体协调性等指标上明显落后于健全学生[6].
2.4训练科学化水平不高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不仅肩负着培养参训残障学生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且也要提高参训残障学生的运动竞技水平,而竞技水平的提高主要处决于训练过程中科学化程度的高低.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总体不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视力残疾和智力残疾两类学生的选材方法和手段不够科学;(2)训练目标存在“起点高”、训练实施存在“步子大”的现象;(3)训练内容体系主要体现为“体力型”特征,即重视体能、技术、战术等内容的训练,忽视智力、心理、作风等方面的训练;(4)在训练活动的组织和控制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指导训练的各项原则,如扬长避短、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安全练习等原则;(5)运动负荷难以驾驭,对体育训练中运动量和强度的安排主要依靠教练员个人经验和直观感觉;(6)训练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如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不注意收集全国(省)残运会、特奥会的运动成绩,比赛规则的变更,竞赛器材的改进,以及其它省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训练状况等方面的信息.#p#分页标题#e#
3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对策
3.1营造有利于开展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社会环境(1)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残疾人教育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残疾人体育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残障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权益,疏通体育人才的输送环节,切实解决参训学生的奖励、升学、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7];(2)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加大对残疾人体育知识、残障学生运动员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精神的宣传力度,营造出有利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良好氛围;(3)残联、教育、体育等行政部门要动员社会各界发挥各自优势,支持、关爱残障学生体育训练工作,培养以扶残助残为荣的良好风尚;(4)在社会及各级学校中加强为特殊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提供志愿服务的宣传,加快残障学生体育训练志愿者、引导员队伍的组建.
在高校业余体育训练中,学生参加基数大,经常会出现一些运动损伤,对学生产生痛苦。如何实现提高训练效果,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高校一线的体育教师就需要在业余体育训练过程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学生在业余体育训练运动过程中出现损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高校业余体育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以及运动损伤的治疗方法。对2015年9月15日至2015年10月15日在大连市某高校进行业余体育训练的200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具体分析了业余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找出业余体育训练中的缺陷,为同学参加业余体育训练强身健体保驾护航。
1.资料信息统计
在2000位参加业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当中,包括男同学训练人员1242位,女同学训练人员758位。其中,19岁以下训练人员464位,20-21岁的训练人员744位,24岁以上的训练人员792位。在一年的业余体育训练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人员共计174例。其中,在田径训练中受到运动损伤的患者是42例,在体操训练中受到运动损伤的患者是64例,在球类训练中受到运动损伤的患者是50例,在其它项目中受到运动损伤的患者是18例。这些患者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能够用下表1进行描述,该表中的数据是采用软件SPSS17.0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运动损伤原因统计:
损伤原因田径例数
(%)体操例数
(%)球类例数
(%)其它例数
(%)
运动损伤
认识不足14(8.05)22(12.65)6(3.45)4(2.3)
缺乏自我
保护能力18(10.35)10(5.75)10(5.75)6(3.45)
超负荷
运动6(3.45)8(4.6)14(8.05)2(1.15)
技术动作
不规范4(2.3)14(8.05)16(9.2)4(2.3)
天气恶劣0(0)10(5.75)4(2.3)2(1.15)
在业余体育训练过程中,经常容易受伤的部位包括肩部、肘部、腕部、腰部、踝部、腿部,患者的运动损伤位置分布情况能够用下表2表示:
损伤部位田径例数
(%)体操例数
(%)球类例数
(%)其它例数
(%)
肩部6(3.45)8(4.6)8(4.6)6(3.45)
肘部2(1.15)6(3.45)4(2.3)2(1.15)
腕部10(5.75)10(5.75)12(6.9)4(2.3)
腰部4(2.3)8(4.6)6(3.45)2(1.15)
踝部14(8.05)18(10.35)8(4.6)4(2.3)
腿部6(3.45)14(8.05)12(6.9)0(0)
在运动损伤的174例患者中,不同损伤区域的损伤性质存在差异。患者损伤性质分布情况能够用下表3进行描述:
损伤原因田径例数
(%)体操例数
(%)球类例数
(%)其它例数
(%)
软组织
擦伤5(5.75)11(12.65)9(10.35)4(4.6)
软组织
撕裂伤6(6.9)13(14.95)5(5.75)2(2.3)
韧带拉伤7(8.05)6(6.9)8(9.2)2(2.3)
重力性
休克3(3.45)2(2.3)3(3.45)1(1.15)
2.运动损伤原因
2.1对运动损伤认识不足
主观因素在运动损伤中占据一定的位置,不能充分考虑到业余体育训练中的危险因素,是导致业余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如果参加训练的人员没有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既不重视预防运动损伤,也不在受伤后分析调查,总结教训,没有在训练过程中,急于获取训练成果,技术动作不规范极易导致运动损伤。就会导致损伤的发生几率稳增不减,影响了锻炼的效果和练习的积极兴趣。
2.2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没有保护自己不受运动损伤的能力,是造成业余体育训练运动损伤的原因。首先,在业余体育训练开始前没有做准备活动。由于训练人员不做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不充分,就会导致神经系统和内部器官没有更好的动员起来,导致肌肉缺乏伸展性和适应性,容易受伤。其次,在训练过程中,训练人员一直处于运动状态,经常出现重心偏离的情况,导致人体运动与运动要求不一致,从而出现一系列运动损伤。
2.3超负荷运动
当前,大多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如果直接进行大量的训练,这种训练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容易造成运动损伤。更有业余训练者不顾自己的身体承受力,选择和自身不合适的运动项目,导致损伤现象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例如,少年时期过度的负担力量练习,而且严重超过自己身体负荷,导致骨骼的损伤和运动神经的损伤。因此,锻炼者应该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项目进行业余体育训练。
体育训练的时间过长,运动频率过高,运动量过大等都会导致过度训练的发生。运动损伤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过度训练,过度训练就是训练者接受和身体条件不相符的运动量。过度训练导致自身肌体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发生运动损伤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训练的节奏和时间,就会引起运动损伤的发生。
3.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在高校如此大基数参加业余体育训练,难免会出现运动损伤的事情,损伤的部位和造成损伤的原因有很多种,及时的对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运动损伤的根源进行预防,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体育训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从而积极地推动业余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3.1知识普及,提升运动损伤预防
业余训练者对体育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训练过程中麻痹大意,就容易导致损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就要加强业余训练者的安全教育指导力度,如在场地周围贴一些温馨提示的标语,或者集体培训,来提高业余训练者对于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避免损伤事故的发生。
3.2训练前、中、后的准备,提升运动损伤预防
在业余体育训练前,训练人员应该针对训练项目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应该使身体发热、有轻微渗汗情况。在准备活动中,应该对该项目中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重点活动。锻炼前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按照要求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但可以升高基础体温,增加自身肌肉中的血液循环,提高肌肉的应激性和关节的柔韧性,让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处于适宜的状态,很大程度的预防损伤的发生。同时,在业余体育训练前,应该让训练人员对该项目的理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采用合理的方式组织训练。在训练前对训练方式、场地、器材都进行充分的准备。
在业余体育训练中,需要有具备专业知识的教练引导训练人员进行训练。教练传授的训练技术是否符合规范,是预防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关键因素。因此,教练需要对训练项目相关教材进行专研,了解该项运动在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针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指导。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应该对训练人员进行保护,而不要让训练人员之间互相进行保护。
3.3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提升运动损伤预防
业余体育训练者应该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训练者除了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和放松活动外,应该知道和了解初步处理锻炼后出现关节不适、肌肉酸痛的方法。肌肉的酸痛可以进行温水浸泡或者自然按摩。如果疼痛仍旧继续或者有加重的趋势,就应该及时的去医疗机构进行会诊。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身体反应,及早的发现运动损伤的症状,以便于及时的遏制运动损伤的加重趋势。
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保证环境的安全和舒适。对于运动器械要定期的进行检修,保证器械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对于篮球场或者足球场等场地要及时进行打扫和修整,保证场地的平整和卫生,为体育训练创造舒适的环境。
4.治疗方法
一线体育教师要有对常见的几种业余体育训练运动损伤技能,以至于能够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至于问题恶化。以下是几种容易在业余体育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治疗方法。
软组织擦伤。在业余体育训练过程中,由于摔倒等原因可能造成训练人员软组织擦伤。针对这种运动损伤,需要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及时的清洗,将凡士林涂抹于患处,并对患处进行包扎。假设软组织擦伤的程度较轻,则只需要用生理盐水对患处进行冲洗,用红汞药水涂抹,无需对患处进行包扎。
软组织撕裂伤。在业余体育训练过程中,由于身体强烈碰撞会出现软组织撕裂伤。在处理此类运动损伤时,假设撕裂程度较重,则需要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及包扎,并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假设撕裂程度较轻,则需要用碘酒对患处进行消毒,用酒精去除碘酒在患处的残留,并在患处涂抹药膏。
韧带拉伤。在运动损伤早期,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并将其包扎以减少血肿。在受伤中期,需要对患处进行热敷和按摩,并且可以配合使用药物。在受伤后期,需要对患处进行活血通络,增加血液流通速度,并进行功能训练。
重力性休克。将患者平卧,使患者头部侧偏,保持呼吸顺畅,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不移动患者的身体。
5.讨论结果
在174例运动损伤患者中,有340例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后身体恢复健康,8例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但是对今后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业余体育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训练人员的身体素质。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训练理念。假设在业余体育训练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则不符合训练理念。在业余体育训练过程中,训练人员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教练需要指导参加训练的人员进行体育训练,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业余体育训练的运动损伤应该受到教练和训练人员的高度重视,需要进行科学的预防从而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体育事业的进步。
业余体育训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量力而行,进行充分的自我保护,从而对运动损伤进行有效的预防。假设在训练过程中已经受到运动损伤,则应该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在业余体育训练过程中,需要使训练人员正确的认识运动损伤的原因和运动负荷量,并了解如何进行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从而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概率,提高训练人员的身体素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广东省德庆县三所高中(香山中学、孔子中学、莫村中学)的体育高考学生272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搜索大量国内相关资料,浏览有关体育高考生训练研究文章 。
1.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遵循社会调查问卷的设计规则。问卷采用对高三的体育高考生进行,共发放问卷 280份(香山中学110、孔子中学130、莫村中学40),共回收 268份,其中有效问卷 260份。有效率97%。
1.2.3 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统计,算出有关的百分比。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高考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动机
体育训练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训练的内部动因。从表1可见,体育高考生参加体育高考训练的动机比较复杂。这说明体育高考生参加体育训练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各自的原由。其中主要是对体育很感兴趣和由于文化成绩不理想而选择体育高考。调查结果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由于文化成绩差,迫于无奈而选择体育高考进行体育训练的学生占37%,由父母或老师劝服选择体育高考进行体育训练的学生占5.6%,而觉得自己有体育天赋而选择体育高考进行体育训练的占8.4%,为锻炼身体而选择体育高考进行体育训练的占7%,这部分学生也并不会很积极训练,也要进行各种手段的引导。使学生有浓厚的训练兴趣,对进行训练工作,提高训练效果有很大的帮助。(见表1)
表1 选择体育高考的体育训练动机调查表(总人数=272)
体育高考生的体育训练动机 人数 百分比
对体育很感兴趣而选择体育高考进行体育训练 107 39.5%
由于文化成绩差,迫于无奈而选择体育高考进行体育训练 101 37%
觉得自己有体育天赋而选择体育高考进行体育训练 23 8.4%
为锻炼身体而选择体育高考进行体育训练 19 7%
由父母或老师劝服选择体育高考进行体育训练 15 5.6%
其他 7 2.5%
2.2 对体育高考生的体育训练计划的调查
训练计划是训练过程的安排,是实现预定训练目标的具体设计方案,是体育考生由起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换的最佳通路,任何一种训练计划都是围绕既定的训练目标而制定的。从训练计划调查结果中还可以看到,有周密严格针对自己个人的长期训练计划的人数占12%,有短期训练计划的占6%,对自己薄弱环节会有另外训练的占7%,这些比重比较偏少,有待于向这方面发展,让一个教练带少一些学生,因为个体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应该区别对待,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见表2)
表2 体育高考生的体育训练计划的调查(总人数=272)
体育高考生的体育训练计划 人数 百分比
只按照教练对大部分考生的训练计划训练 204 75%
教练只带几个考生,有周密严格针对自己个人的长期训练计划 33 12%
教练对自己有另外的短期训练计划 16 6%
教练会对自己的某些薄弱环节另有训练计划 19 7%
2.3 体育高考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训练组织人数与形式
训练的组织形式通常以十几人组成的训练队进行训练为最好,班集体和几个学生训练都不是最佳。从人数上看,班集体组织训练,人数多的占33%,由二十几人组成的训练队占31%,这两种训练组织形式会因为人数多,往往很难较好的进行训练,也不容易达到每个考生最佳训练效果,很难把握训练的监控,对于每个考生训练负荷,运动强度也达不到理想的程度, 这应该引起有关教练的注意。而一名教练只带十几名考生的占22%,一名教练只带几名考生的占14%,这两种的人数比较合理,对每个考生的训练都能做到很好的监控,训练时也不会由于人数太少,而没有训练风气。(见表3)
表3 体育高考生进行体育训练的训练人数与组织形式调查表(总人数=272)
训练人数与组织形式 人数 百分比
我是在体育高考班,每次训练都是班集体组织训练,人数多 90 33%
学校没有体育班,我是在训练队训练,由学校的二十几人组成 84 31%
我的教练只带十几个考生 60 22%
我的教练只教几个学生 38 14%
3 结论及建议
3.1 广东省德庆县体育高考生参加体育高考的动机不一样,表现出很多种类,其中主要是对体育感兴趣和文化成绩差,迫于无奈而选择体育高考。
3.2 大部分的考生训练时组织人数过多,往往一个队三十多人在一起训练,教练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每个学生,训练时也因为人数多,组织混乱并不能一一照顾。
3.3 训练场地与器材缺乏,有些学校甚至没有比较标准的操场。
3.4 选好体育训练苗子
4.5 注重心理素质训练
参考文献:
2.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
如果能够改变之前单纯的训练或者是单纯的讲课的教学方式,应该就会有好的效果。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变得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去关注体育课,更不用说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就意味着讲课的实际效果是极差的。因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被动,而是主动地参与,才是培养体育意识首先要做的。在开展室外的训练时,课程越丰富多彩越好。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生活环境优越,刻苦精神和意志力都有待加强。夏天和冬天,因为天气的原因,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外的训练。如果教师能够开展多类型的体育训练活动,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些体育活动。
3.培养兴趣,享受体育的快乐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够注重学生的兴趣在哪里,也不够细心观察学生的潜力,更没有想要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精神。兴趣能够让学生产生动力,没有兴趣就会有可能出现有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是并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对日常的体育训练也会有兴趣,这样培养体育意识也不再困难。长期在这种氛围下训练,也能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能够健康地发展。
4.培养合作意识
日常的体育训练中,有很多活动都需要团队合作。合作意识与体育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体育训练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并且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而不至于太自我化。反之,也是因为合作意识,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训练,与他人共同努力,得到集体的胜利。这种靠团队取得的胜利比个人得到的胜利更有价值,更值得被称赞。
5.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
在学校的体育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但这种锻炼不是为了锻炼而锻炼,应该将锻炼视为一件持久的事情。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除了教导学生锻炼技术相关的内容,学生的认知能力也需要培养。只有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锻炼的目的、重要性及意义,才会主动地并且能够坚持地进行自我锻炼。在课堂上的训练中,教师应该更加细致地关注学生,当学生有所突破时,要及时表扬,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当学生对部分训练项目出现畏惧心理时,要及时鼓励。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锻炼学生越来越勇敢,敢于挑战突破自己。在这种潜移默化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也能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更好的发展。
6.教师和学生需要更多的交流
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道路上,教师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不只是引导,也在一定程度上担任着榜样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为人师表,能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陪伴着学生,学生也会在无形中向教师学习。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掌握学生对体育的看法及态度,如果能够做到学生出现问题后主动与教师沟通,就能够更进一步地培养自身的体育意识。
7.学校要重视体育意识的培养
学校是否重视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师在落实的过程中就会浮在表面上。现在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需要的也是素质教育下的全面型人才。如果只是文化课优异,但是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这种类型的学生并不能被称之为人才。学校除了在对待态度上要有所改变,也应该在资金的投放上有实质性的突破。投放资金能够完善体育设施,开展更多丰富的体育训练项目,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另外,学校在选择体育教师时,也要严格挑选。通过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促进体育意识的培养。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当前被大众关注的话题。教育体制改革后,国家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家需要的人才必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要过硬。因此,学校应该通过种种方式,从细节入手,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学生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培养了合作意识、刻苦精神,能够突破自我,并且能够更好地塑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全面型人才。
根据调查,了解到目前各高校运动员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从省、市级体校或体工队特招和挂靠的运动员约占15 %左右,其运动水平在一级左右,个别达运动健将级水平。从体工队特招的运动员虽然运动成绩好,但文化基础差,生活散漫,在校期间训练时间相对较多,但较难管理。挂靠运动员只代表学校参加高一级运动会的比赛,其主要任务是拿名次,待遇优越,但对促进学校运动训练发展的实际意义不大。第二种类型:是从各种体育传统项目中学,具有体育专长的尖子生,曾获省、市级比赛、达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按高考规定加分招进的运动员约占70 %左右,入校后训练时间相对较少,训练随意性较大。第三种类型:是在大学期间,通过体育教学、院级各类体育竞赛中发现具有一定体育专长或某项运动特长,而增补的运动员约占15 %。这部分运动员训练积极性虽高,但身体素质及专项能力相对较差。
(二)大陆高校运动训练的基本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由国家部、省、市教委通过评估认为学校自身各硬件条件相对较好,训练场地设施、教练员水平、经费以及物质条件等有保证。并给予重点投入,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运动队训练水平高,运动技术在省、市乃至全国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第二种形式:是部分的省、市体育系统各相关运动训练管理中心与部分高校联合从事某个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它是利用集体育教学与竞技运动相结合的综合优势,来互为补充,共同受益。如天津财院女篮队、南开大学女排队、天津理工大及华南师大的女子手球队均代表过本省、市参加全运会并取得了较好的运动成绩。第三种形式:是一部分高校结合自身所具备的条件来扶植一、二个特色项目的运动队,在运动训练的时间、经费、场地以及教练员等方面配备相对固定的基础上,采用常年训练,如西工院女篮、西北大学男篮,也有部分院校的随意性变化相对较大。第四种形式:是为迎接某类运动会或上一级比赛而提前1~2个月临时组建一个运动队集中训练。其目的主要是为参加比赛。第五种形式:是以开展和推动学校群体运动为目的而组建的系、院级运动队训练。因时、因地、多形式地参加校、系级各类竞赛活动。但也存在着组织与经费等方面的困难。
(三)大陆学校运动训练存在的问题
1.坚持系统训练的人数少
调查资料表明,在国家教委、地方及部委所属58所院校共计1832名运动员中,除有15%左右的高水平运动训练队坚持系统训练外,约25%左右的人是进行临时性的集中训练来参加比赛,即使占总数50%左右的运动员是属于常年运动训练队的,但也并非是坚持全面系统的运动训练。从高校学生比来看,参加规范、系统的运动训练人数太少。
2.运动训练随意性变化较大,时间难以保证
运动训练时间的保证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获取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然而,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院校均未能把运动队训练时间真正落到实处,其原因是主要表现在:教练员日常事务繁忙、学校群体活动的时间安排不当而导致训练场地无法保证、学校及社会活动的干扰以及学生负担过重等。
3.运动训练经费及设施不足
调查结果表明,达到国家对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方面规定配置要求的院校不多,有相当部分院校的训练场、馆设施缺乏、不配套,或破旧不堪,或已不能适应正规比赛规则的要求。运动训练经费投入不足,缺口较大,因而导致其运动训练无法正常、系统化地进行,训练质量也难以提高。
4.运动项目的布局不合理
没有从“世界大运会战略目标”着眼来统一规划、考虑项目设置,而是各自为战、急功近利。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主要以田径和三大球占绝大多数,少数项目为“独家经营”,个别项目“无人问津”。
5.教练员现状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招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校均程度不同的扩大招生人数,使在校学生人数猛增,这样一来,各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也相应聚增。绝大多数的教练员是“一身兼多职”。在教练员职后培训提高方面的方法、措施滞后,导致其进修提高机会少、信息闭塞。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凭经验行事,手段陈旧、方法落后,已难以适应当前体育科技发展的需要。不少教练员自身综合素质较差,责任心不强,求知欲不高。调查结果表明,就当前高校教练员队伍中十分缺乏既有较高科学训练理论的“智力型”,又有丰富经验的“实践经验”型相结合的高水平教练员。
二、台湾学校体育训练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的摇篮与基础,即使输了奥运会金牌,却赢得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同样也是一种辉煌与荣耀。台湾学校体育训练体系曾培养出一批具有奥运参赛水平的学生选手,这绝非一日之功,其成功背后必然是台湾学校体育长期发展的结果。经有关学者研究调查,台湾学校体育的成功来自于、其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
(一)以高质量、高效率为前提
1.训练手段的多样化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台北中学生女篮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安排,时间约为20分钟,内容是先进行静力性柔韧练习,强调必须把韧带活动开,防止在比赛对抗中受伤;接着进行半场的上篮练习,强调上完篮后必须采用防守滑步回到练习队形后面;跟着按位置进行一对一的攻防练习,强调必须全力对抗;最后进行全队的四角传球练习。在短短的20分钟时间里,采取了适应比赛实际的多种练习形式,使队员尽快进人比赛状态,与传统的以跑篮、投篮为主的准备活动相比,其优点显而易见
2.训练内容的针对性
1990年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三条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1.我国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
1.1开展的情况
我国目前有58万所中、小学,2.3亿左右的中小学生。有2万余所被体育行政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命名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训学生520万人左右。自1988年原国家教委在全国高校和中学进行高水平运动队试点大学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以来,相继批准了59所试点大学和320所试点中学,有2万多人受训,占全国大中小学生人数的2.6%左右。每年向优秀运动队输送4000余人,向高等院校输送5800余人。
从目前我国大学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情况来看,大致有两种类型的学生,一种是“运动员学生”,即指曾经从事过专业运动队的训练,现在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他们是由国家队或各省市专业队员中断训练或退役的运动员作为体育特长生进入大学的。另一类是“学生运动员”,即指没有间断文化课的学习,一直在学校从事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学生。他们一般是参加全国统考,作为正式考生考上大学的。参加中学生运动的运动员即属后一种。
中学生运动员大部分是降分录取的体育特长生,通常是采取亦读亦训的业余训练方式,每逢重大比赛则集中训练。
1.2课余训练的成果
我国开展课余训练15年来,学校运动竞技水平逐年提高,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部分项目和部分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已能代表国家大学生代表团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些还代表国家队参加东亚运动会等世界性的大赛。由原国家教委组队,目前已选派了39个中学生体育代表团(队)参加世界中学生体育竞赛,共获金牌181枚、银牌68枚、铜牌69枚。近年来达到国家级运动健将标准的有61人。
15年间,400所试点中学、80所试点大学通过展开试点工作,体育场地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发挥了原有场地设施的作用。如清华大学建成包括篮球馆、跳水馆等全国一流的体育中心;上海新中中学通过承办世界中学生会运动会建成了一流的塑胶跑道田径场和体育馆;全国第八届中运会也为南京市增添了新的场馆,并翻建了一批旧场馆。这些场馆不仅为课余训练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而且在搞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促进全民健身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3体教结合实现双赢
长期以来,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在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始终是一对矛盾,而且至今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困扰我国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的老大难问题。
近年来,上海市将运动队办进学校,大学办一线队、中学办二线队、小学办三线队。变过去体育部门一家包揽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为体育、教育两家“资源共享、责任共担”,这无疑是对我国业余训练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对于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深刻意义。
据介绍,上海市目前共有25所名牌中学试办二线运动队,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金融专科学校成为试办一线运动队的“开路先锋”。排球和击剑两个项目率先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一条龙”学习和训练培训体系。
这项举措从1999年推出后,上海体育、教育部门根据“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特色共建”的指导思想,当年联合下发了《上海市式办二线运动队申报暂行办法》,突破了独家办“二线”的模式,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市场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市体育局局长金国祥说,实施“体教结合”,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是上海“以奥运带全运”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一顶重要内容。在一些体育设施完备、业余训练出色的中学试办二线运动队,在复旦、同济、交大和上海大学等试办一线高水平运动队,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解决运动员低文化、低水平的现状。
1.4存在的问题
社会上有“高水平运动员=低水平中学生”的说法,这反映了课余训练没有解决好与学习的矛盾。实际上许多学生运动员并非由于学习不好去从事课余体育训练,而是由于长期从事课余体育训练,影响了学习成绩。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运动级别越高,文化知识受到影响也越大。从一般情况看,运动员等级越高,文化成绩越低的倾向,因为运动成绩的取得与付出的时间、体力、精力是相对应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运动成绩好,学习成绩也优秀的学生,但只是凤毛麟角。
高水平教练员欠缺,训练质量难以保证。教练员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该校运动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大、中、小学从事课余运动训练的教练队伍中,95%来自于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体育系或中专体育班,这些人虽然具有专业和相关理论知识,但缺乏高水平训练和比赛的经历和经验,以及与训练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难以达到高水平运动员的要求。据调查,我国从事课余训练的教练员近两万名,其中仅有10%的教练员获得了等级称号。
课余训练的科学性问题。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富荣在一次全国会议上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国家在世界大赛上获得成绩的运动员,很少有得过少年全国冠军的。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问题,青少年时期出成绩并不见得是好事。君不见我们的国家足球队、青少年足球队,屡屡在大赛上取得好成绩,近日国奥足球队还赢了日本国奥队。可再看看世界杯,我们和日本队的差距有多大呀!体育界有个术语叫“早期专项化”,大意是讲运动员不能太早从事专项训练,否则会影响今后的发展。我国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第一强国,奥赛中中国学生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但当今国际数学界有影响的我国数学家又有几人?体育界、数学界这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现象,是急功近利思想的集中体现。
青少年课余训练需要讲究科学性,国家体育总局在举行青少年比赛中就有过增加一些素质测试内容的尝试,这样做,无非是防止拔苗助长的现象发生。教育部门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学生运动员出成绩并不一定是好事。因此,必须制定出既遵循体育规律又遵循教育规律的课余训练原则。
此外,课余训练经费不足,运动项目布局集中,招生处于无序状态,学籍管理不规范,竞赛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训练等等,都制约了课余训练的发展。
2.国外课余训练的状况
在日本、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参加课余训练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一项资料显示:日本少年团(中小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基础组织受训团员人数占整个日本中小学生的10%以上;美国中学生,每年大约在520万中学生参加近30种不同项目竞技活动,约占整个中学生人数的1/3;德国的学校体育与运动俱乐部关系密切,一般均以运动项目作为一个俱乐部的组织基础,高水平者和低水平者均可以参加俱乐部,从而使高水平的运动训练与群众体育活动融为一体。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国外一般是采取参加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形式,这使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开展得十分红火。
3.发展
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承办单位共投入3000万元人民币,广告和赞助收回1000余万元人民币,实际有1000余万元人民币的亏空。据悉,近年承办中学生运动会的单位,基本上都有相当大的亏空。光是伤财倒也罢了,组织、竞赛尤其是运动员的资格问题,不仅让承办单位伤透脑筋,更让主办单位承受了众多的指责和非难。
运动成绩优异并涌现出了不少苗子,本应该欢欣鼓舞,可如果取得这些成绩的运动员和优秀苗子的资格有问题,还有什么可高兴的呢?据有关专业人士分析,参加第八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预赛阶段的运动员中不少来自运动队和运动学校,这些运动员本来是没有资格参加中学生运动会的,是利益和锦标思想的驱使,让中学生运动会“团结、奋进、文明、育人”的宗旨发生了扭曲。
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淡化金牌意识。这就要求所有的竞赛组织形式、表彰、评价等等都要围绕发现、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目标进行,而不是像现在这种等同于成人竞赛的方法。近年来,大、中学生运动会之所以锦标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就在于各地把成绩当成了第一位的目标,结果,人人不甘落后,个个争拿金牌,于是冒名顶替、虚报年龄、乱造学籍等不正之风甚嚣尘上。一些原本遵守规定的队伍看别的队用专业队伍参赛不仅没有受到应有处罚,还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得到代表团的肯定,都纷纷效仿,导致学生运动员的资格问题越来越严重。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进行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的学校运动会改革,中学生运动会是否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加以改革,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田径是体育比赛当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其比赛的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体育发展水平。虽然我国近年来体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在田径项目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整体实力偏弱。高中生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未来,而且各项身体机能也达到了训练标准,所以提高高中生田径训练的质量也就成为当前高中体育训练的首要任务。本文就以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控制为核心对高中田径训练的方式进行论述,为高中田径训练提供参考。
一、创新训练理念
田径的训练理念对田径训练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教练员训练理念不同,所带出来的运动员素质也会大不相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田径训练都是使用传统的训练理念,没有进行创新,在进行训练时,采取降低训练强度、增加训练量的方式,这样虽然可以保证运动员的持久能力,但是在爆发力方面却是有所欠缺,使得田径训练效率不高。当前时代在不断进步,传统的训练理念完全无法满足现代田径训练的要求,所以田径训练理念也要及时创新。在高中田径训练当中,教练应该多借鉴先进的训练理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善当前的训练方式,提高田径训练的效果[1]。
二、注意适量训练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握好一个度,田径训练也不例外。高中生正处于快速发育的阶段,各项身体机能都开始逐渐提高,同时由于学生发育还未完全成熟,相比青年人来说,身体还是比较脆弱的,所以如何合理控制田径训练的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就成为高中田径教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不能太小,田径项目中包含有短跑、接力跑等项目,如果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太小,那么根本无法达到训练的预期目标,不仅浪费了训练场地,还耽误了学生的时间;其次,训练量与训练强度也不能太大,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许多组织还未完全成熟,比较脆弱,如果采用高强度的训练方式,可能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损害,一旦治愈效果不好留下了后遗症,将对学生未来的运动生涯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高中田径教练在训练学生时,必须要把握好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适当提高训练强度、加大训练量,使得训练效果达到最佳。
三、保证训练时间
无论是何种体育训练,最为忌讳的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田径训练也不例外。在田径训练时,最为关键的就是保证每天训练的时间,将田径训练当做日常习惯,坚持下去。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中的田径训练都很难做到长期坚持,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大部分高中都只注重文化成绩而忽略体育训练,所以在文化成绩方面管理得比较严格,大量训练的时间被占用,用于文化课程的学习以及文化考试的准备,从而使得田径训练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
(二)某些高中田径教练在安排学生训练时太过随意,缺少计划和目标,使得田径训练缺乏稳定性。
(三)某些高中田径教练太过注重赛前突击,而忽略平时训练的质量,在比赛前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集中训练,以最快的速度提高学生的训练水平,从而保证田径比赛的成绩。当比赛结束以后,训练强度与训练频率都开始下降,赛前那段时间的训练效果也开始逐渐消退,最终回到原点[2]。
针对以上几种问题,首先必须要改变学校对体育训练的看法,让学校认识到体育训练的重要性,从而协调好文化教育与体育训练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提高高中田径教练的责任心与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田径训练制定好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加强日常训练的质量,在比赛来临前按照计划对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进行微调,使学生保持最佳的比赛状态。
四、强调专项训练
在当前的田径比赛中,要想取得耀眼的比赛成绩,就必须在各个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比如说田径项目中的跨栏比赛,不仅考验运动员的短程爆发能力,还考验运动员的跨栏技术与心理素质。这些能力是通过多种类型的训练方式所获得的,单一的训练方式是无法实现目标的。所以,要将每一项田径项目进行分解,找出田径训练的要点,开启专项训练模式。比如在短跑项目当中,训练的要点就在于跑步的步法以及爆发力;而长跑项目当中,最主要的就是体能训练以及呼吸节奏的调节。田径项目的专项训练主要有速度训练、力量训练以及心理素质训练等。高中田径教练在训练学生时,要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找出学生训练中的弱项,然后针对弱项进行专项强化训练[3]。
五、结束语
高中生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未来,高中田径训练的质量将影响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水平,因此,学校必须要重视起田径训练,协调好田径训练与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田径教练也必须改变传统的训练观念,积极创新,合理控制训练强度与训练量,在保证学生身体不受到损害的前提下,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田径人才。
参考文献: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能够强健体魄,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如果想要让一个人保持长久的锻炼,就需要培养其正确的体育意识。对于中学生来说,体育教育处于最为关键的阶段。这个阶段里,锻炼是次要,重要的是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体育锻炼,从而树立自己的体育意识。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乙方,而学生是甲方,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在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中应对学生进行客观的引导,需要分别了解学生的潜力。并且培养的过程不应该只是理论上的讲授,更多的是应该注重实际的运用。要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能够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化被动为主动,就是很好的实际效果,从而让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好地塑造自己。
二、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现状
1.学生对体育意识的培养不重视
虽然培养中学生体育意识已经引起大众的关注,但是学生本身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以及重视这件事情。大多数学生的认识都比较客观,而且单一。并且,由于现在生活质量的提升,还由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所以学生普遍存在性格上的缺陷。学生的意志力不够,大多已经适应了家长提供的优越的生活环境,不能够在锻炼的过程中做到坚持。这种现象对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虽然国家加大了力度,并且反复强调中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还是有部分学校并没有重视这一新的教育体制。学校的态度不正确,导致教师在具体实施上只是形式主义,而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因为过于注重升学率,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也会对体育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学生不重视,自然也没有兴趣,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只是纸上谈兵。
三、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方法
1.讲授基础知识,转变学生态度
通过教师对体育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正确地对待体育,形成正确的对待体育的态度。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理论上的讲课,要避免枯燥的课堂,更注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的讲课方式,达到多元化的效果,并且希望能够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实例的说明,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竞赛、演讲、小组表演等模式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将与体育相关的内容更多地展示给学生。
2.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
如果能够改变之前单纯的训练或者是单纯的讲课的教学方式,应该就会有好的效果。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变得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去关注体育课,更不用说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就意味着讲课的实际效果是极差的。因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不再被动,而是主动地参与,才是培养体育意识首先要做的。在开展室外的训练时,课程越丰富多彩越好。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生活环境优越,刻苦精神和意志力都有待加强。夏天和冬天,因为天气的原因,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外的训练。如果教师能够开展多类型的体育训练活动,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些体育活动。
3.培养兴趣,享受体育的快乐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够注重学生的兴趣在哪里,也不够细心观察学生的潜力,更没有想要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精神。兴趣能够让学生产生动力,没有兴趣就会有可能出现有部分学生喜欢体育但是并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对日常的体育训练也会有兴趣,这样培养体育意识也不再困难。长期在这种氛围下训练,也能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能够健康地发展。
4.培养合作意识
日常的体育训练中,有很多活动都需要团队合作。合作意识与体育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在体育训练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并且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而不至于太自我化。反之,也是因为合作意识,能够更好地进行体育训练,与他人共同努力,得到集体的胜利。这种靠团队取得的胜利比个人得到的胜利更有价值,更值得被称赞。
5.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
在学校的体育课堂时间十分有限,因此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但这种锻炼不是为了锻炼而锻炼,应该将锻炼视为一件持久的事情。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除了教导学生锻炼技术相关的内容,学生的认知能力也需要培养。只有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锻炼的目的、重要性及意义,才会主动地并且能够坚持地进行自我锻炼。在课堂上的训练中,教师应该更加细致地关注学生,当学生有所突破时,要及时表扬,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当学生对部分训练项目出现畏惧心理时,要及时鼓励。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锻炼学生越来越勇敢,敢于挑战突破自己。在这种潜移默化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也能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更好的发展。
6.教师和学生需要更多的交流
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道路上,教师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不只是引导,也在一定程度上担任着榜样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为人师表,能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陪伴着学生,学生也会在无形中向教师学习。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掌握学生对体育的看法及态度,如果能够做到学生出现问题后主动与教师沟通,就能够更进一步地培养自身的体育意识。
7.学校要重视体育意识的培养
学校是否重视体育意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师在落实的过程中就会浮在表面上。现在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需要的也是素质教育下的全面型人才。如果只是文化课优异,但是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这种类型的学生并不能被称之为人才。学校除了在对待态度上要有所改变,也应该在资金的投放上有实质性的突破。投放资金能够完善体育设施,开展更多丰富的体育训练项目,也能够促进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另外,学校在选择体育教师时,也要严格挑选。通过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促进体育意识的培养。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当前被大众关注的话题。教育体制改革后,国家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家需要的人才必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要过硬。因此,学校应该通过种种方式,从细节入手,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在日常的体育训练中,学生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培养了合作意识、刻苦精神,能够突破自我,并且能够更好地塑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全面型人才。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教学绝不是为了锻炼而锻炼,应更多关注怎样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允化.中学体育教学中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6).
[2]李嘉玲,秦小强.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策略[J].黑河教育,2012(04).
[3]侯浚.认知偏差:中学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