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表现情况范文

时间:2023-08-06 09:02: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思想政治表现情况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思想政治表现情况

篇1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23-0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企业领导干部的考核尤为重视,尤其是国有企业中的一些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在国有企业中,领导干部的考核存在很多问题和难点需要解决,本文就国企干部思想政治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国企干部思想政治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方法简单

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内在的综合素质,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深入考核才能了解透彻。然而当前干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日趋复杂,对于考核工作的进行更加困难,许多国企对干部的思想政治考核,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手段不健全、不完善以及存在许多片面性、简单化的倾向。

(二)认识不清,地位弱化

在国企干部考察中,对领导干部思想政治考核的作用和重要性缺乏了解,对其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较少,有关的措施不起作用。对干部的才能品质,衡量标准是优中选优,但对“品德”的把握却是看“有无明显问题”,只要没有太大问题就被认为通过。由于标准很低,加上考核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有一定的欠缺,从而造成国企用人失察。

(三)评价不一,标准各异

许多国企对干部的思想政治考核缺乏规范的、系统的考核方法,考核标准不好把握,对同一个考核对象,经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甚至会出现相反的观点。

二、提高国企干部思想政治考核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拓宽国企干部思想政治考核途径

1.采取必要措施,让知情者客观、真实地反映情况。放宽考核途径,首先要研究一种让知情者能客观真切地反映事实的方法,要创造让知情者敢于说实话的条件。通过大范围采用考核预告制,开展大范围的征求意见等办法,考核了解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制定有关干部如实反映问题的纪律。2.切实做好考核材料的积累工作。一是内部要做好材料累积工作。对每个时段干部的考核、分析和调查材料都要收集完整并保存好。这方面的材料,包括形成考核材料的原始资料,如干部的工作计划、员工测评表等。二是外部要加大文字材料的搜集。搜集的文字材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考核对象的员工来信以及员工来访的各种记录,重要会议的记录,新闻媒体对干部的正面或反面的报道等。3.进一步完善国企干部思想政治考核办法。干部的德才品质,有一部分能够通过测试和检测进行认定的,比如理论知识水平、部分工作业绩等。然而,仍然有很多方面是不能直接做出肯定的,还需要考核组不断地改进考核方式,以实现考核结论的客观与真实性。一是到干部工作、学习、活动的现场,直接考核了解干部。二是结合干部的实际工作,设计一种情景对干部进行考核。

(二)加强对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

1.对考核对象实际工作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在考核分析中,应重视考核其在创造工作业绩过程中自身要求和思想修养方面的表现。分析被考核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怎么样,需要结合他们实际工作的具体表现,找出思想根源,较客观和正确地做出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评价。2.分析考核对象在重大问题决策和处理中的表现。一个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往往在一些重大问题决策和处理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包括这些重大问题决策和重要场合讲话中的表现,涉及个人切身利益问题的表现等。分析考核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注意分析他们在这类涉及个人切身利益问题上的表现,如可以从工资调整、工作岗位变动和职务升迁等问题入手。3.分析被考核对象工作范围以外的表现。对国企干部工作范围以外的表现,也是正确考核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给予一定的重视。

(三)组建一批高素质的考核队伍

1.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不动摇,要善于运用的立场和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分析一个国企干部的内涵与外延。2.要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善于深入员工内部调查研究,多与员工接触;要真正务实,客观公正;要勤于动脑,工作扎实。3.要有识人的能力和才干。要思路清晰,善于审时度势,能够抓住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有广博的知识,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准确驾驭谈话者的思维。4.要有高度的原则性。严格遵守考核纪律,不为个人目的“跑风漏气”,光明磊落,不徇私情,正直公允,如实反映考核情况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干部思想政治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一些提高考核的建议和措施,考核方法能够应用于实际,可以为今后国企干部思想政治考核的改革提供依据。

篇2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的科学性,是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难点问题,而它又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可回避的关键环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由于标准量化的艰难性,基本上采用的是定性方法,而忽略了定量方法。定量分析是现代科学的重要标志,要做到教育评估的科学化,就必须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教育评估的标准体系。

一、构建标准体系的难度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定性与定量难以做出精确的划分,导致标准体系的确立有一定的难度。

(一)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形态复杂。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形态非常复杂,既表现为显性效果,又表现为隐性效果;既表现为直接效果,又表现为间接效果;既表现为近期效果,又有远期效果。在具体评估过程中,显性的、直接的、近期的效果容易评估,其评估标准也较易确定;而隐性的、间接的、远期的效果由于评估标准确定比较困难,往往为评估者所忽略。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对象是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人,不同于一项具体的物质生产或建设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或长或短,都有一个潜伏阶段,往往是润物无声,不可能“立竿见影”。

(二)效果评估标准的构建要素多维。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产品相比,企业产品在形态上表现单维而稳定,可以进行重复的测量,容易制定通用的技术标准。与企业物质生产一样,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人、财、物等要素的结合。在物质生产领域,人的智慧物化比较明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产出的非营利性和无形性使教育评估标准的确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因素,这就使人的主观性、动态性不容易被量化,对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评估标准的确立要比对物质生产要素评估标准确立困难的多。

(三)效果评估标准的定量机制缺乏。尽管说金钱作为一种价值尺度具有的普适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模糊性使我们难以实现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判断到经济价值判断的转换。这是因为教育评估标准确立与市场商品价格的确立的根本区别在于定量机制不同。市场价格反映的是市场供求关系,产品价格确立的定量机制准确地反映了企业的绩效。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通过对教育者培养、教育内容准备和教育环境改善等预先支付,这种支付缺乏定量的经费显示机制,而教育效果也没有产品价格一样的定量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不可重复性、模糊性和抽象性等特点,使教育评估可量化程度降低,难以确立准确的定量机制。

承认制定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的艰难性并不是说效果不具有可量化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一门科学只有当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的时候,才能称得上是成熟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量化评估虽然有诸多困难,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是可以感知的客观实在,其标准的量化又是可以把握的。

篇3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存在着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相对滞后的内容的矛盾。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上存在着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影响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相对狭窄的矛盾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上,存在着多元化、世俗化社会生活目标与理想教育目标的矛盾。

(四)在教育者的形象上,存在着说与做不一致的矛盾。

二、更新观念,科学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一)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

(二)潜在性和直接性的统一。

(三)稳定性与突变性的统一。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三、注重实际,积极探索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径

(一)追求效益,必须“远”“近”共图,“标”“本”兼治。

(二)评估效益,必须定性定量,系统分析。

(三)激发效益,必须形成合力,综合治理。

(四)扩大效益,必须面向社会,善“借东风”。

正文

在不少单位,经常听到一些同志反映,近些年来,各级电信企业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倾注了很大精力,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却不如人意。带着这个问题,本人在一些单位进行了调查了解,总的感到,当前,江西电信正大力推行企业转型和精确化管理,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改善。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这种趋势,不断提高工作效益,的确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浅显的探讨。

一、正视现实,客观分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不高的症结所在

效益,原是经济学的一个槪念,后来运用到其它学科。经济工作要讲效益,其他工作也要讲效益,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生产,既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有精神成果和相应的物质成果的产出,也必须遵守以较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动成果和效益这一原则。如果效益不高,人们就有理由怀疑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地位和价值作用。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投入大而效益差呢?我认为应当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去查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存在着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相对滞后的内容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其与变化了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但从实际情况看,电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却难以适应这种转变,在内容的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旧、空、杂”的现象。一些单位在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中,照抄照搬的现象比较突出,上面有什么要求,下面“照葫芦画瓢”;有的脱离本单位实际,把主要心思用在天数,人数,次数上,敷衍了事,空洞说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有的受形式主义的影响,把政治部门本身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开了多少会,搞了多少教育,推广了多少经验等,也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主要内容,误入“自我服务、自我衡量”的谜途。凡此种种,与员工求新、求实、求精的要求极不合拍,离政治工作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规范性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上存在着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影响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相对狭窄的矛盾。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对封闭,员工的社会交往大都局限于同志和亲友之间,一般来说员工的思想问题容易掌握,也比较容易解决。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员工社会交往的范围和內容不断扩大,与社会交往的渠道不断增多,社会影响员工思想的信息越来越强,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仍停留在过去时间、空间的传统模式之中。比如一直沿用的会议精神传达方式,本来新闻媒体已作了宣传,但单位还要重复进行。教育的实施过程,也是一贯采取上课、笔记、作业“三步曲”的传统做法,没有任何变化,尤其是那种“我教你听,我打你动”的“灌输式”、“填鸭式”、封闭式的教育方法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形势极不适应。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上,存在着多元化、世俗化社会生活目标与理想教育目标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表现出多样化的倾向。然而,企业在确定和评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时明显的脱离实际。一方面在强调目标要求先进性的同时,往往对员工个人的生活目标缺乏关照,有时甚至超越社会现实和员工的思想实际,不分层次,不看对象,提出一些过高的目标要求,造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直接损害了政治工作的效益。另一方面在检查、评估思想政治工作时往往把完成时间、内容的多与少、教案有没有、心得体会写没写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基层往往采用背题目、应付考试、抄写心得体会等办法应付,这样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在教育者的形象上,存在着说与做不一致的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形象直接影响政治工作的效益。为什么同一件事,同样一个道理,有些人讲出来,人家就信服,而另一些人讲出来却被任为是“唱高调”?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人格力量的差异。我们一些单位之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低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些领导,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做不到,这样不仅在员工中降低形象,丧失威信,还会使人反感。“台上他说,台下说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就无从谈起。

二、更新观念,科学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经济效益可以运用公式来计算,通过货币来表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如何评估?长期以来存在一些误区。不少同志一提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总感到“看不见,摸不着”、“效益高低,全凭领导一张嘴,秀才一支笔”。其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并不是“虚无缥缈,随意评说”,而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其表现方式有特殊性罢了。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我们首先必须用辩证的、发展的和普通联系的观点科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的特殊性。

(一)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能够象经济工作一样,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劳动量和成果量化为各项比例、数据,对于反映、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固然简单明了。但实践证明,仅以我们目前一些单位在工作中所量化的指标,若想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全部量化,那是不切实际的。美国控制论专家查理所创立模糊集合论认为,任何事物在状态和属性上,既有界限的分明性,又具有界限的不分明性,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表现也不例外。例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四有”员工,可是在评价这一任务完成情况时,我们就不能说某单位“四有”员工已达到百分之多少,因为这样说反而不精确。我们只能分析员工与“四有”要求的接近程度,来评价“四有”教育的效果,这个“接近程度”是难以量化的,一般呈模糊性。但是,其中一部分又是可以量化的,如违法违纪有多少人次,某个时期先进人物出现了多少,这一人数的多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四有”教育的成效,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又呈现出精确性。

(二)潜在性和直接性的统一。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投入产出的比率直接表现。如果把投入产出的概念借用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那么其投入产出的过程要比经济效益复杂的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种思想问题的形成和解决,又受周围环境的制约。还由于政治工作的效果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会象工人将铁丝送进制钉机就能造出钉子那样必然和直接,它往往带有很大的潜在性和渐进性。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说(作报告、讲课、对话、谈心)、做(具体的组织工作)、行(自身的模范行动),投入即灌输到受教育对象的脑子里,所投入的一系列劳动是否有效还很难说。这一阶段的劳动效益只具有可能性,不具有必然性。要将这种潜在的效益转化为直接效益,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劳动成果进行鉴别、吸收、消化之后,再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受教育者所吸收的内容,不是全部可以转化为外在表现,只能是一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外在表现。这个被受教育者吸收并转化为外在表现的部分,体现直接性,未被吸收或未被转化为外在表现的部分,体现潜在性。

(三)稳定性与突变性的统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两种现象:一类是表现一贯很好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他们,好比“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一次思想工作之后,很快就能产生正确的认识,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较快地表现出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在这部分员工身上,能够持续、稳定地释放。当然,如果觉得“响鼓不用重锤敲”,放松对这部分员工的教育与管理,也可能“大爆冷门”,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很微弱,看不出明显变化。可是到了紧急关头,他们便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令人们“大吃一惊”。分析上述两部分员工的表现,可以看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突变性。稳定性和突变性,随着思想政治工作量的变化和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交叉出现,如同物理现象那样,稳定的输入会带来稳定的输出,一旦输入和输出不成比例,就会带来突然的变化。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一般地说,经济工作的效益,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性,劳动成果与投入的劳动量成正比例,并在直接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上相对固定地表现出来。可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往往超出原来设想的范围、时限、影响,涉及到教育对象周围的群体,变得无法估量。如教育、挽救一名后进的员工,会使许多人幡然醒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挽救一个人,教育一大片”。一场好的报告,不仅能使直接的听众受益,还会通过各种媒体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传播,引起连锁反应,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无限性。可是从另一方面说,思想政治工作又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效益的发挥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同样一次教育,有的人感觉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有的人却毫无反应,无动于衷。有的人受教育后可长久起作用,有的人教育时有所触动,过后仍如往常,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限性。

三、注重实际,积极探索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径

既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和经济工作效益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地、恰当地把握这些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来抑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案,不断校正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差,科学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积极探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经。

(一)追求效益,必须“远”“近”共图,“标”“本”兼治。根据潜在性和直接性并存的特点,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谋长远”,又要“图现实”,既要“治本”,又要“治标”,把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政治觉悟,打牢思想基础与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灌输科学理论,旗帜鲜明地讲好大道理,帮助员工不断丰富“思想库”,把思想基础打牢,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潜在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把思想工作与员工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利益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引发的思想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变化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变化对员工思想的影响,切实摸清员工在想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积极跟踪热点,关注焦点,诠释疑点,解决难点,努力创造条件,把道理讲到员工的心坎上,把工作做到细微处,把满意送到家门口,促使“潜在性”变为“直接性”,将效益发挥出来。

篇4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上存在着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影响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相对狭窄的矛盾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上,存在着多元化、世俗化社会生活目标与理想教育目标的矛盾。

(四)在教育者的形象上,存在着说与做不一致的矛盾。

二、更新观念,科学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一)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

(二)潜在性和直接性的统一。

(三)稳定性与突变性的统一。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三、注重实际,积极探索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径

(一)追求效益,必须“远”“近”共图,“标”“本”兼治。

(二)评估效益,必须定性定量,系统分析。

(三)激发效益,必须形成合力,综合治理。

(四)扩大效益,必须面向社会,善“借东风”。

正文

在不少单位,经常听到一些同志反映,近些年来,各级电信企业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倾注了很大精力,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却不如人意。带着这个问题,本人在一些单位进行了调查了解,总的感到,当前,江西电信正大力推行企业转型和精确化管理,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改善。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这种趋势,不断提高工作效益,的确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浅显的探讨。

一、正视现实,客观分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不高的症结所在

效益,原是经济学的一个槪念,后来运用到其它学科。经济工作要讲效益,其他工作也要讲效益,思想政治工作也不例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生产,既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有精神成果和相应的物质成果的产出,也必须遵守以较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动成果和效益这一原则。如果效益不高,人们就有理由怀疑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地位和价值作用。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投入大而效益差呢?我认为应当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去查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上,存在着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相对滞后的内容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使其与变化了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但从实际情况看,电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却难以适应这种转变,在内容的设置上存在着明显的“旧、空、杂”的现象。一些单位在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中,照抄照搬的现象比较突出,上面有什么要求,下面“照葫芦画瓢”;有的脱离本单位实际,把主要心思用在天数,人数,次数上,敷衍了事,空洞说教,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有的受形式主义的影响,把政治部门本身做了哪些工作,包括开了多少会,搞了多少教育,推广了多少经验等,也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主要内容,误入“自我服务、自我衡量”的谜途。凡此种种,与员工求新、求实、求精的要求极不合拍,离政治工作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规范性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上存在着全方位、多层次的辐射影响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相对狭窄的矛盾。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对封闭,员工的社会交往大都局限于同志和亲友之间,一般来说员工的思想问题容易掌握,也比较容易解决。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员工社会交往的范围和內容不断扩大,与社会交往的渠道不断增多,社会影响员工思想的信息越来越强,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仍停留在过去时间、空间的传统模式之中。比如一直沿用的会议精神传达方式,本来新闻媒体已作了宣传,但单位还要重复进行。教育的实施过程,也是一贯采取上课、笔记、作业“三步曲”的传统做法,没有任何变化,尤其是那种“我教你听,我打你动”的“灌输式”、“填鸭式”、封闭式的教育方法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形势极不适应。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上,存在着多元化、世俗化社会生活目标与理想教育目标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表现出多样化的倾向。然而,企业在确定和评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时明显的脱离实际。一方面在强调目标要求先进性的同时,往往对员工个人的生活目标缺乏关照,有时甚至超越社会现实和员工的思想实际,不分层次,不看对象,提出一些过高的目标要求,造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与现实生活的脱节,直接损害了政治工作的效益。另一方面在检查、评估思想政治工作时往往把完成时间、内容的多与少、教案有没有、心得体会写没写作为衡量的标准,而基层往往采用背题目、应付考试、抄写心得体会等办法应付,这样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在教育者的形象上,存在着说与做不一致的矛盾。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形象直接影响政治工作的效益。为什么同一件事,同样一个道理,有些人讲出来,人家就信服,而另一些人讲出来却被任为是“唱高调”?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人格力量的差异。我们一些单位之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低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些领导,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做不到,这样不仅在员工中降低形象,丧失威信,还会使人反感。“台上他说,台下说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就无从谈起。

二、更新观念,科学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殊性

经济效益可以运用公式来计算,通过货币来表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如何评估?长期以来存在一些误区。不少同志一提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总感到“看不见,摸不着”、“效益高低,全凭领导一张嘴,秀才一支笔”。其实,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并不是“虚无缥缈,随意评说”,而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其表现方式有特殊性罢了。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我们首先必须用辩证的、发展的和普通联系的观点科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的特殊性。

(一)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能够象经济工作一样,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劳动量和成果量化为各项比例、数据,对于反映、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固然简单明了。但实践证明,仅以我们目前一些单位在工作中所量化的指标,若想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全部量化,那是不切实际的。美国控制论专家查理所创立模糊集合论认为,任何事物在状态和属性上,既有界限的分明性,又具有界限的不分明性,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表现也不例外。例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四有”员工,可是在评价这一任务完成情况时,我们就不能说某单位“四有”员工已达到百分之多少,因为这样说反而不精确。我们只能分析员工与“四有”要求的接近程度,来评价“四有”教育的效果,这个“接近程度”是难以量化的,一般呈模糊性。但是,其中一部分又是可以量化的,如违法违纪有多少人次,某个时期先进人物出现了多少,这一人数的多少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四有”教育的成效,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又呈现出精确性。

(二)潜在性和直接性的统一。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投入产出的比率直接表现。如果把投入产出的概念借用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那么其投入产出的过程要比经济效益复杂的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种思想问题的形成和解决,又受周围环境的制约。还由于政治工作的效果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不会象工人将铁丝送进制钉机就能造出钉子那样必然和直接,它往往带有很大的潜在性和渐进性。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说(作报告、讲课、对话、谈心)、做(具体的组织工作)、行(自身的模范行动),投入即灌输到受教育对象的脑子里,所投入的一系列劳动是否有效还很难说。这一阶段的劳动效益只具有可能性,不具有必然性。要将这种潜在的效益转化为直接效益,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劳动成果进行鉴别、吸收、消化之后,再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受教育者所吸收的内容,不是全部可以转化为外在表现,只能是一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外在表现。这个被受教育者吸收并转化为外在表现的部分,体现直接性,未被吸收或未被转化为外在表现的部分,体现潜在性。

(三)稳定性与突变性的统一。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两种现象:一类是表现一贯很好的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他们,好比“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一次思想工作之后,很快就能产生正确的认识,并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较快地表现出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在这部分员工身上,能够持续、稳定地释放。当然,如果觉得“响鼓不用重锤敲”,放松对这部分员工的教育与管理,也可能“大爆冷门”,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效益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很微弱,看不出明显变化。可是到了紧急关头,他们便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令人们“大吃一惊”。分析上述两部分员工的表现,可以看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突变性。稳定性和突变性,随着思想政治工作量的变化和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交叉出现,如同物理现象那样,稳定的输入会带来稳定的输出,一旦输入和输出不成比例,就会带来突然的变化。

(四)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一般地说,经济工作的效益,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性,劳动成果与投入的劳动量成正比例,并在直接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上相对固定地表现出来。可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往往超出原来设想的范围、时限、影响,涉及到教育对象周围的群体,变得无法估量。如教育、挽救一名后进的员工,会使许多人幡然醒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挽救一个人,教育一大片”。一场好的报告,不仅能使直接的听众受益,还会通过各种媒体在社会各阶层中广泛传播,引起连锁反应,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无限性。可是从另一方面说,思想政治工作又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其效益的发挥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同样一次教育,有的人感觉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有的人却毫无反应,无动于衷。有的人受教育后可长久起作用,有的人教育时有所触动,过后仍如往常,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限性。

三、注重实际,积极探索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径

既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和经济工作效益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地、恰当地把握这些特性,并根据这些特性来抑制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案,不断校正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差,科学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积极探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途经。

(一)追求效益,必须“远”“近”共图,“标”“本”兼治。根据潜在性和直接性并存的特点,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谋长远”,又要“图现实”,既要“治本”,又要“治标”,把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政治觉悟,打牢思想基础与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地灌输科学理论,旗帜鲜明地讲好大道理,帮助员工不断丰富“思想库”,把思想基础打牢,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潜在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把思想工作与员工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利益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引发的思想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变化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变化对员工思想的影响,切实摸清员工在想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积极跟踪热点,关注焦点,诠释疑点,解决难点,努力创造条件,把道理讲到员工的心坎上,把工作做到细微处,把满意送到家门口,促使“潜在性”变为“直接性”,将效益发挥出来。

篇5

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和祖国的希望,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大学生“三观”的形成,乃至对大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高校有责任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的发展负责,也是为国家的发展负责。作为与大学生经常接触的教师来说,更应该首先担任起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一身作则,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一、新形势下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高校是承载大学生梦想,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阵地,切实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规划具有积极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之下,很多大学生非常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以不良因素的影响,由于大学生没有走进社会,对于很多事情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因此这些因素很容易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导致大学生误入歧途。同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意义深远,因为本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在多元化因素的碰撞和冲击之下,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面对和解决,势必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笔者总结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情况的复杂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网络信息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一定影响;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现实生活结合度不高。

(一)学生情况的复杂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不得不承认新时期的大学生受到多种社会因素影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仿佛这种压力不是要毕业的大学生才有,就连大一大二的大学生而言也意识到了就业的压力。这种压力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也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题。同时当今大学生自尊心极强,自我意识也高,部分大学生初到大学,离开父母还表现出生活独立性差等问题,总之新时期大学生情况的复杂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难题。

(二)网络信息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一定影响。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的网络信息时代快速到来,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的课余生活和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生活和身体以及心理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现实生活结合度不高。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书面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大学生的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思想政治的教育本质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落实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的。而目前的高校教育显然没有做到兼顾实际这一点,容易造成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际表现不相统一的情况。

三、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多方面下手,笔者总结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注意:一是要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要改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三是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可以结合生活实际。

(一)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思想政治的教育离不开一个和谐健康的氛围,因此要注意营造这一文化氛围。大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都在校园内,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能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思想政治的教育,这有利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故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就是极为必要的。

(二)改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要积极改进创新教育方式,带给大学生不一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辅导员要彻底摒弃,改而与学生进行想法交流,针对具体问题相互交换看法,进一步展开探讨,以此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三)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思想政治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相关理论的灌输,否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注意引入新颖的、富有积极意义的内容。通过改进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加强其对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的感悟。

【参考文献】

[1]光姝瑜.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6)

[2]姜畅.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6(03)

篇6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85-01

一、研究背景

加强彝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彝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漾濞彝族初中生的培养关系到漾濞地区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各初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发现民族地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到一线课堂和课后学生生活中做深入调查研究,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设计彝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针对彝族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彝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漾濞彝族地区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漾濞彝族地区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由于漾濞地区彝族自身的特性,因此在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正视由于地缘、彝族文化历史、语言、自然环境等带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具体表现如下: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漾濞位于滇西,彝族学生的培养关系到边疆人才培养方向、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大局、面临特殊的挑战;漾濞彝族初中生都有民族信仰,平时生活过程中都是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学手段和方法应该坚持多样化。

(二)漾濞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彝族地区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漾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是保持漾濞社会政治稳定和健康发展的百年大计。加强漾濞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未来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漾濞经济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优化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相关因分析,要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优化其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面对的围绕在受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是除了教育以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因的总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彝族初中生首先是一个社会成员,其生存、成长时刻都离不开社会,思想政治也只能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只能在教育对象同社会环境的交往活动中实现。所以漾濞地区抓好彝族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优化社会环境,为彝族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横向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彝族初中生与家庭之间缺乏盲点的情况,积极探索学校和家庭联合的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家访、书信的方式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彝族初中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作为家长,也应该经常到学校去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具体了解清楚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以便在教育时更能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双方的相互配合,进行有效沟通,方便更好地发挥学校、家庭德育资源的汇渠合流,形成公教共育的合力。

(三)学校构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1.加强民族观教育。民族观教育的内容包括:民族观、党的民族观、关于中国民族工作成就的教育、关于少数民族伦理道德中的团结、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2.加强哲学教育。漾濞地区属于欠发达的民族聚居区,这里的彝族学生基本来自落后的农村,从小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民族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哲学素质相对比较差。具体表现为:

(1)运用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尚未完全达到自觉程度;

(2)在辨证看问题方面缺乏系统性。漾濞彝族地区初中学校应该加强彝族学生哲学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给彝族初中生思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最终达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杨聪,等.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征及成材之路[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业大学出社,2005.

[4]张振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5]康春英.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6.

[6]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7]苏丽蓉.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丝绸之路,2009(16):110.

[8]马木提江.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

[9]于林平.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7(1).

[10]邓晓琳.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篇7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2

作为企业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可为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指引,人文价值以及政治功能等极为明显。但事实上思想政治工作在价值表现上,也包含经济价值,能够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因此,本文对经济价值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现与实现路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经济价值相关概述

(一)经济价值的主要内涵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其实质为阶级、政党、群众利用相应的政治观点与思想道德标准,使其成员在思想品德建设上能够与整个阶级、社会需要的思想相适应。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现状看,其是在经历各种考验后,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命线。经济价值便是思想政治活动开展下带来的效应之一。若以企业角度看,经济价值在思想政治活动中,主要指为企业员工在接受企业发展理念、社会主流意识以及德性教育后,原有的思想隔阂、认识误区都得以化解,个人综合素质都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这样在实际工作中便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经济效益最大化由此得以实现。

(二)经济价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点

从经价价值在思想政治活动中的特征表现看,首先以间接性特点为主。与一般经济措施不同,思想政治活动开展下不会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其强调在企业工作环境优化、企业文化塑造以及员工综合素质提升的情况下,获取相应的经济价值,间接性较为明显。其次,经济价值效果延迟性特点较为明显。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并不能独立进行经济价值的创造,需保证员工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洗礼后,使这些内容能够转化为自身的业务素质,在基础上通过个人工作行为、精神状态表现出来,转化时间较长,所以效果的获取具有明显的延迟性。再次,价值持续性特点。当企业中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使较多价值效应产生,其会在未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长时间持续,其价值在生产实践变化下会呈现逐渐增强趋势。最后,传递性特征。当企业员工在思想政治活动中受到影响后,个人综合能力都将不断提高,其也会将自身吸收到的技术或思想向其他员工传播,传递效果极为明显,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创造可起到突出作用。

二、经济价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体现

经济价值在思想政治活动中,并非以单纯的经济效益展示出来,而侧重于环境营造价值、方向保证价值以及精神动力价值等。首先,在环境营造价值方面。企业开展思想政治活动中,员工将会接受心理辅导、思想教育,在此基础上对公共利益链、共同价值观进行探索,这样企业中的竞争环境、人际关系都会表现出和谐稳定特征,长此以往这种环境下的理念将成为企业重要文化理念,整个氛围以积极向上为主,而负面消极思想将被有效抑制。事实上,现代大多企业在发展中,多注重在企业内聚力、软实力上进行提高,其可使企业中因内部矛盾而产生的消耗被控制,进而达到持续发展目标。

其次,经济价值看可通过精神动力价值体现出来。企业之所以得以长足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员工作用的发挥,员工个人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将对企业经营成效带来极大影响。而通过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员工可从活动中汲取较多精髓内容,包括价值观、人生观与社会观等,个人集体认同感、主人翁意识都可得到强化,工作积极性自然也随之提高。同时,现代企业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并非将内容完全界定在政治思想理论层面,也融入较多职业技能等内容,员工在参与思想政治工作中,相应的劳动技能素质都会不断提升,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另外,思想政治工作下,企业员工的潜能也容易被挖掘出来,在个人创新意识以及其他综合能力提高的条件下,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最后,经济价值在思想政治活动中也表现为方向保证价值。现代企业发展中,本身需保证自身能够融入整个社会大环境中,需在法律政策、市场经济秩序约束下,开展所有经营管理活动。此时,通过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较多国家政策走向都可为员工熟知,引导员工遵循市场规律,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做到诚信经营、规范办事,主动肩负起自身的使命,这样在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品牌价值的创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树立都可得以实现。

三、经济价值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的路径

(一)正确科学理念的树立

作为目的性、意识性较强的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保证在理念上满足科学性要求,这样才可真正获得员工的认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实践过程中,首先要求以员工至上作为理念。只有思想政治活动开展中,对员工成长与发展给予高度关注,才可避免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反感心理,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育培训、思想沟通方式,使员工存在的思想疑惑心理得以排除。当员工能够将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方向相统一后,整体业务素质便会不断提高,经济价值由此实现。其次,科学的理念也表现在管理增效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避免过于盲目,以往企业思想政治活动很难得到员工的认可,甚至表现出明显的反感心理,究其原因在于未能将思想政治活动内容与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相结合,所以思想政治活动应强调将管理增效理念引入,使员工能够对思想政治工作认可,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活动开展的目标。最后,应注重将文化塑魂理念引入。现代企业发展中追求的软实力主要表现在企业文化方面,如其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都可增加员工的认同感。所以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应融入企业文化内容,确保员工在道德观念、价值境界等方面都可得到培育,对于企业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加强

作为思想政治活动开展的主体,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活动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进而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在队伍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注重队伍整体素质能力的提高,其中的素质将集中表现在创新能力、业务素质、政治素质等。同时,队伍整体责任意识上也需不断加强。很多企业开展的思想政治活动,多停留在“花架子”层面,其中的价值很难被挖掘出来,究其原因在于工作队伍责任意识较差。因此,工作队伍责任意识教育的加强,应成为当前企业需考虑的重要内容。

(三)相关工作制度的完善

制度作为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实际完善中,需从民主治理制度、激励制度以及企务公开制度等方面着手。其中的治理制度集中表现在为员工营造公平竞争、竞选的环境,通过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使员工归属感得以增强。而在激励制度方面,主要考虑思想政治活动的开展需引入相应的晋升政策、精神表彰或物质奖励措施,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于公开制度,其是帮助企业澄清谣言、化解矛盾的重要保障。所以,制度的完善是现行思想政治活动开展中的重点工作。

四、结语

经济价值作为思想政治活动中的重要价值表现,要求做好挖掘工作。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活动中,应正确认识经济价值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其在思想政治活动中的具体表现,通过制度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以及科学理念的树立,使经济价值被挖掘出来。

参考文献:

[1]康二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经济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戴红霞.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0.20.

篇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的丰富多彩不仅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了多样的方式,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丰富的资源。而随着网络的日新月异,学生们的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网络与现实被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也就形成了精彩纷呈的世界。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动态的、紧密的对象把握,而就实际的情况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存在脱离现实的情况,并且这样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思想教育的选题简单、陈旧、内容枯燥过时、甚至构思简单粗浅,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

2.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与提升

前面说到,网络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所以对于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研究应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并结合一定的理论分析来获得较高的理论高度和开展效果。而目前,为我们分析开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不成熟,缺乏规范的、成型的理论分析和支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使得研究逐渐走向形式化、肤浅化,从而间接造成了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止步不前。

3.目标定位模糊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得到了很多的关注,但因其定位目标定位问题普遍存在,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滞后。很多研究者并不清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意义。正式因为这样,他们无法有效利用已经有的研究成果,缺乏责任感和方向感,最终削弱了网络思政教育的作用。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走向

1.注重研究对象的明确

我们要清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对象就是广大学生群,因此,我们需要将学生的与网络的关系纳入研究范围内,并针对虚拟与现实、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网络表现与现实表现等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重新审视和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逐渐走向网络与现实生活互动的世界。随着两者关系的复杂,研究一定要根据学生在网络中的思想、行为特征,如何在网络中构建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要注重研究对象的没明确,重新走向对象并审视和研究对象,以深刻把握和明确对象,从而实现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2.加强理论基础的深化研究

众所周知,网络思想教育的研究对象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对象的复杂性,所以重新把握和定位对象就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指导。一方面,我们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问题出发,运用多种科学和领域的理论方法进行分析,并将实践中的问题逐渐引向理论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全方位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就应坚持应用领域的研究基础,进一步开拓哦基础理论研究,以拓展研究领域、完善研究格局,全面服务于实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研究层次向学科层次发展

篇9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代表着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哲学,属于管理理论范畴;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思想文化,这种思想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政治思想理论的范畴。对于企业来说,在组织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存在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并存的现象。此时两者的共性主要表现为:①具有相同的指导思想出发点,不管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出发点;②工作内容,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围绕价值观、道德观进行教育,这些工作通常情况下需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通过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重视人的社会价值;④原则方法,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指导思想、工作内容等方面存相似性,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都遵守民主、说服教育的原则。

1.2不可替代性。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由于在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尽管两者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在所属的范畴方面,由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存在不同,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不会出现相互取代的现象。

2融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2.1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创新。

对于企业来说,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建立生动、活泼,并且容易被人接受的企业文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企业文化,通常情况下,这种企业文化不具有强制性,这时会消除员工的心理障碍与逆反心理。在改进、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这种寓教于文化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

2.2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进行创新。

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高度关注文化因素对员工观念、心理等产生的影响,同时借助企业文化,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自身的经营活动、娱乐活动等进行融合,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空虚感在一定程度上降到最低。

2.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够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在心理方面,使他们更加信任领导和同事,并且更加热爱企业,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断地努力工作。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内容方面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

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对建设企业文化的作用

3.1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其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对于企业来说,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通常情况下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并且会触及到一些人切身利益,对于上述问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

篇10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1],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情况,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实效性,笔者对全国四所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的维度,多角度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并提炼其特点,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五个方面分析其成因,研究其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此次问卷调查抽取了全国四所高校(南方医科大学,广东韩山师范学院,甘肃民族学院,湖南邵阳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情况调查,共发问卷1667份,回收问卷1662份,有效答卷1660份,回收率为99.7%,问卷调查共设40个题目,其中单选题37个,多选题3个。问卷内容涉及学生学习心理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动力等方面,并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学习需要上的被动性

有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需要意识不强,这些学生是学校“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没有真正意识到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强化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政治素养,改善自我的思维方式,提升处世能力。他们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为一种外在的要求。问卷结果表明,有30.4%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了拿学分,甚至有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25.4%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没作用,31.6%的学生认为想政治理论课对今后的发展帮助不大。

2.学习动机上的功利性

“学习动机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进行直至完成的内在动力”[2]。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动机较为欠缺,大学生认为专业课的学习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更重要的占54.5.%,他们认为专业学习更为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只不过是政策的要求,它与将来的就业与发展联系不大,即使被动地选择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更多地把它看作获取学分和评优评先之需。

3.学习态度上的消极性

大学生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轻视学习的态度,甚至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问卷结果表明:有45.1%的学生认为自己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有迟到的情况,45.9%的学生认为自己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会有旷课的现象,甚至4.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从来没有认真听讲过。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强弱体现其学习态度的积极还是消极。当问及学生是否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有46.5%的学生表示对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感觉,兴趣不大,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是消极的。

4.学习动力上的不足性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应付心理,缺乏学习的热情与动力。这表现在:上课时,有的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有的学生看其他书籍或者睡觉,缺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动力。课余时间,更是逃避学习,很少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书籍。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学习情感复杂,学习动力上存在明显的不足,43.2%的学生反映学习的最大困惑是目标模糊、动力不足。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1)大学生存在“功利化的价值观”取向,导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需要意识淡薄。

功利化的价值观,按郑永廷教授的观点,认为,其“信奉的是实用主义哲学,追求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衡量的是个体利益指标,隐藏的是浮躁的心态”[3]持这种价值取向的学生,在学习上往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同专业课的学习对立起来,重视专业知识、科学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培育;重视强化自身的工具意识(如:外语,电脑的学习和应用),而忽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类学生往往从功利主义角度认为知识管用的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因为它对自己找工作直接有用。与此相反,那些对大学生来说主要是间接有用、潜移默化有用、终身有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就认为这些知识本身就是无用的,或者作用不大。因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上不如专业课及其他公共课那样有强烈的需要意识,缺乏作为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体而去主动参与。这具体表现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有的纯粹是为了修学分而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思想政治教理论课表现出若即若离的态度,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多余的。大学生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要意识的淡薄,导致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持续的动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由此而产生了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表现出学习需要的被动性,学习动机上的功利性,学习态度上的消极性。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压力。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狂妄与自大、逆反心理、应付心理、自卑心理、厌倦心理、排斥心理”[4],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不能客观与理性地对待自己的学习,一旦学习受挫,则容易意志消沉,自我意识易产生偏差,对学习没有热情,或对学习产生偏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也就会武断地认为是非专业课可以放在一边。同时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也易受朋辈心理的影响,缺少自己的主见,学习情绪不稳定。

大学生在竞争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压力下,往往会以实用主义的心态应对,由此,重视专业知识、眼前利益,而没想到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确立理想信念,激发内在精神动力转化外在压力的价值取向的方向,

2.教师方面的因素

(1)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存在偏颇。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持教育“社会本位论”的观点,而没有注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知识传授和技艺训练,它更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其内化到学生的社会行为中。教师仅把教学当成是传授知识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及主体性,这就在根本的意义上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也压抑了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

有些教师自身的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素质欠缺,对不坚定,不信仰,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缺乏自豪感,事业心不强,因而在教学中表现为:没有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如何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授课更生动,更有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教师具备一些经济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而有些教师知识面较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甚至有些教师的人格及生理和心理素质欠缺。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表现出缺乏学习的热情,学习动力不强。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因素

(1)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上存在的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一些大学生中出现了讲功利、图实惠的实用主义学习观和就业观,因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也易产生抵触情绪。

当今社会也正处于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知识资源共享给大学生带来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同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各种社会思潮等非思想也鱼龙混杂而来。网上的这些消极信息对社会阅历不深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一些缺乏良好的认知判断能力的大学生极易受到消极负面信息的诱变,对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持存疑甚至排斥心理。

(2)学校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一些高校较多注重专业学科建设,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重视不够,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学校的硬环境建设上,而较少注重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软环境的建设。在教学管理机制上,有些高校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这一共识。这样,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难以得到真正发挥,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也就提不起来。

(3)家庭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的,不同的家庭教育与环境产生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5],家庭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境贫寒,有的父母离婚,有的单亲等,这客观上容易使一些意志脆弱的学生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心理;有的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导致部分大学生个人中心主义严重,集体主义观念薄弱;有的家长自身思想素质不够,自身榜样力量不够,很容易使其子女效仿,导致思想道德修养也不够高。所有这些使得家庭环境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也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积极性的培育与发挥,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就觉得枯燥乏味。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因素

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不紧密,缺乏现实性、时代感,特别是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内容较为少见,而一些反映新时代要求和大学生精神发展需要的内容没有及时纳入教学体系,这些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比如,在调查问卷中问及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感受时,很多学生提及课堂设置的教学内容是理论性太强,讲大道理,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的内容较少,并且回避了一些社会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学生觉得理论的东西太多,太抽象,提不起学习兴趣,学习动力自然就不足了。

5.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多样化不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教学中“灌输”得多,过多注重书本内容,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导致大学生个性发展受制约、创造性思维受束缚;一些教师忽略学生知识、素养的内化过程,以思想政治理论、道德规范宣讲取代思想政治及品性修养,淡化了学生在思想道德、政治品格上的养成教育;一些教师较少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样与学生的交流随之减少;一些教师上完课就走,与学生沟通较少,缺乏亲和力。在教学评价上,方式单一,要么是出些提纲让学生背,要么是开卷考试,使得知性与德性分裂,这样,自然影响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

三、结论

综上分析,我们必须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有针对性地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五个方面下工夫,研究相应对策,努力化解影响当今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增进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从而为我们在新形势下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踏实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N].人民日报,2005-01-19,(1).

[2]熊建圩,王巧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04:72.

[3]郑永廷,曾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2).

篇11

当前农村信用社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是好的,在促进业务发展,保持稳健经营,推进改革进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业务的不断发展,信用社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一是对讲政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充分,漠不关心,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其他的无所谓,对政治理论学习或者敷衍了事,或者不参加。二是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求甚解,在实际工作中不善于研究思考问题、不善于总结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三是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有很大的局限性,考虑眼前的多一些,长远的少一些。四在宗旨意识不强,政治高度不够,业务学习不透,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2、思维方式不健康、趋己化倾向明显。一是表现为悲观情绪,认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资奖励晋级、职称聘用等方面机制不活、力度不大,自身价值难以得到体现。二是表现为畏难情绪,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不思进取,不敢正视困难;同时缺乏创新精神,墨守成规,对新生事物接受较慢。三是表现为攀比情绪,总是以己之长较人之短,认为自己做的比别人好,干的比别人多,得到的却没别人多,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劳动纪律松懈,工作作风飘浮。

3、道德观念淡薄,价值取向扭曲。随着道德观念的变化,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越来越盛行,往往认为个人的社会地位不是以其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而是以其拥有“金钱”的多少来衡量,有钱就如同有了一切。而这种思想在我们的干部职工中是相当普遍的。应该说,我们现在的内控制度基本上是完善的,基本达到了相互制约,符合制度要求,但其关键还在于执行,在于人。价值观的扭曲,道德防线的崩溃,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及欺骗性,令人防不胜防,其后果也是难以预料的。

二、新形势下加强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新形势下,干部职工的政治觉悟、意识形态、思想动态、价值取向,是农村信用社事业发展的关键。如何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值得我们深思及探索的问题。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以提高职工的幸福感、荣誉感为着眼点,将物质、政治和精神结合成一个整体,让每名职工在和谐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中有良好的归属感。首先,要致力于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人力资源的持续优化,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局面,使管理中处处渗透着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时时蕴含着严格的管理,在管理及制度建设中体现人性化,努力为每名干部职工的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其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学会和引导人们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并切实落实到实处,努力创造和谐的基础。要切实树立服务观念,强化管理意识。以服务为第一要务,着力在服务于民中实现严格的管理,从而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使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第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示范效应。我们常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也就说要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就要求领导干部做到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上的榜样。带头刻苦钻研金融业务知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成为干部职工工作上的楷模。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处处为人师表,成为干部职工人格上的偶像。在对待职工切身利益上要心系职工、情系下属,事事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在干部职工中展示最佳的领导风度和魅力,展示优秀的品质。同时,要加大对先进人物、典型人物、模范人物事迹的宣传力度,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思想政治工作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2

一、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现状

一是面对市场经济,表现出的“怀旧感”。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思维模式、工作方式、行为规范的影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部分员工对过去的工作和生活有着很深的怀旧感。而如今,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理念难以接受,思想不够解放,行为无法主动。

二是面对竞争对手,表现出的“麻痹感”。随着国有企业在改革重组中不断发展壮大,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及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员工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工作中安于现状,认为其它单位人少、技术落后,根本无法同我们竞争,对竞争表现出冷漠和麻木,对市场缺乏敏锐性。

三是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表现出的“享乐感”。通过艰苦创业,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员工的工作环境、生活水准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员工难免滋生安逸享乐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具体表现为学习上不主动、思想上不求上进、工作上不积极肯干,安乐的生活消磨了员工的斗志,会不知不觉意志消沉、精神颓废,导致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下降,企业就会失去战斗力,享乐思想最终将会动摇企业的基石。

二、把握员工的思想,让员工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

一是坚持经常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思想政治工作贵在经常,只有坚持经常性,才能实现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也才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与维护员工的目的。为此,在坚持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

首先,为基层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这是开展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环节。工作中,要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树立两手抓的共识,把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次,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坚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思想工作形势分析,明确长远和当前的主要目标,以确定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课题和内容。一是宣传鼓动课题,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把动员、宣传好人好事、总结表彰贯彻到生产工作的始终,达到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目的。二是解决普遍性问题和个别思想问题的课题,采取普遍性教育和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教育和疏导。三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关心员工生活的课题,这是在实际工作中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随时确定新课题和新内容。

二是注重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在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注重针对性。其一,针对任务定内容,旨在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中要做到针对任务定内容,在每完成一项任务中,把握宏观控制,在做好动员的基础上,及时宣传先进,表彰好人好事,提倡奉献和奋斗精神,形成人心向上的好风气。

其二,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预测组织教育。要树立超前意识去预测,把容易出现的问题作为思想教育的内容,用以保障企业的思想建设健康发展。在平时工作中,应及时对员工进行劳动纪律、职业道德的教育。增强员工遵章守纪的意识,用以加强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纪律性。

其三,针对不同人员的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做好加强整体素质建设工作的同时,也必须做好具体人的工作,而且要真正做到点子上,因此,应掌握具体方法和正确处理几个关系:一是细心观察分层次,调查研究讲方法。员工年龄大小、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男女性别这些不同方面带来的思想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思想问题所表现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应细心观察,采取不同方法。二是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关系。坚持大道理管小道理、小道理服从大道理。该讲大道理的时候,必须要讲,只有在道理上讲清楚,才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三是坚持群众性,党、政、工一起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因此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就其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我认为,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党、政、工一起抓,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这样出现一些问题时,就能及时发现,确定弄清,正确处理这个思想工作的三个环节。另一方面,发挥骨干的模范作用,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达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效果。

四是掌握灵活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在新时期加强企业建设、抓好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掌握好灵活性,才能真正创造一个生动活泼、团结宽松的工作环境。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我认为应注意把握“四个结合”、“一个区别”这几个环节。

“四个结合”是:表扬和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普遍教育和个别帮助相结合,以教育为主;肯定成绩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肯定成绩为主;正常教育和开展各种有益活动相结合。这些做法是在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中常会遇到的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确定其具体方法,达到员工能听进去,并愿意去做的目的。

“一个区别”是:认真区别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的界线。在现实条件下,员工中存在这样那样的实际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解决的办法,而不能统归于思想问题。在实践中,要注意在政治上关心员工的进步,在工作中关心员工的苦与乐,在生活上关心员工的冷暖,要注意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有效保护员工积极性。总之,只有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员工“所思”、“所盼”、“所想”,积极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才能使员工心情舒畅地干好工作,为企业创新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吴永林、叶茂林.人本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

[2]王爱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