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特色范文

时间:2023-08-07 09:24: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初中语文教学特色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初中语文教学特色

篇1

作者简介:李海燕(1979- ),男,吉林长春人,浙江省桐乡市卫生学校护理部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2009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语文作为一门必修基础课,“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应是构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支点。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材缺乏职教特色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而中职语文教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对中职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所以,教材内容应当反映出中职教育的特点。但目前,中职语文教材基本沿用普高教材的编写模式,没有突显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体例编写上,中职语文教材以文体为主线,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自成一体,分为若干个单元。这种体例虽然强调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却无法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内容上,所选篇章缺少鲜活性,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不对接,只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语文教材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性,没有突出中职教育的知识学习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二)课堂教学沿用普高模式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着能否调动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以及课堂教学的效果。目前,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还是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以“一言堂”、“满堂灌”为主,把知识被动地输送给学生,教学方法单一,照本宣科。一部分教师认为,中职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而语文学科又是一门基础学科,知识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中职生只要学好技能就可以了,语文课无关紧要。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个别教师课堂教学积极性不高,每天被动上课。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仍然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很多中职生的观念中,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而就业的敲门砖,就是拥有一项过硬的技能。选择中职学校就是为了学一项技能,毕业时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语文课不是专业技能课,对以后的就业没有影响。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他们表现出非常强烈的“重专业课学习而轻视文化课学习”的倾向。

二、构建有中职特色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一)优化教材结构,使内容贴近学生

中职语文所注重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最终要落实到学生未来职场需要的语文应用上[1]。在这种情况下,中职语文教材应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在教材的编写上,可以打破体例单元式的编写模式,摒弃生硬呆板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注重语文知识的习得与职业素质的养成,可以尝试将各种职业活动要求的品质,如创造、创新、责任、敬业等作为主题,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写教材,使语文教学时时体现职业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写在不违背自身规律,突出基本任务的前提下,可以有所侧重地选择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专业,编写贴近专业需求和社会生活的语文校本教材。比如,在模特礼仪专业,重点开发礼仪教材,编写图文并茂的职场工作礼仪;在会计文秘专业,编写富有生活情境故事的应用文写作教材等。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现实生活是学生体验的来源,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现实生活为依托,构建开放的中职语文教学新体系,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改变以往的授课方式,设计课堂活动,创设活动项目,引导学生学习,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篇2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我校拥有一支市级优秀青年体育教师和市级优秀教练员队伍,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这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保障,也使学生从有特色的体育课程中得到更大的益处。

一、实施模块教学,体现“目标统合,单元构建”的思想

转变理念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先导,创新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优化组合,实践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体育课程改革是否成功在于教师的创造性能否发挥。我以2008年9月入学的初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跟踪调研两个学年。结合本校的体育优势项目和体育设施,在制订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时,由体育教研组长负责,召集全体体育教师,来共同制定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把课程的新理念向可操作层面转移。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中,体现优势项目的目标统合、单元构建的教学思想。

二、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是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提出来的,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才能使学生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运动兴趣需要依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有趣、有效。在开学初,体育组会同学校教务处在开学前安排课务时,尽量在同一年级安排一位乒乓球专业的教师和一位篮球专业的教师。每周三节体育课是这样安排的,前面两节按新课标要求正常开展其他技能学习,后面一节两个班级同时上课,两个班级的学生打破班级的限制,按照不同的爱好,分别到各自的专业教师那里上课,真正体现我校体育特色教学的需要。但是这两大球类项目,学生的技能基础参差不齐,技能好的学生已达到一定水平,技能差的学生仅仅是摸过几天球,其中还有不少学生怕摸球,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体现我校乒乓球、篮球的教学特色,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校尝试采取以下几种教学形式来体现体育的教学特色。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试行友伴帮教型分组。如:在让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时,让他们选择和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又有一定技能专长的学生进行帮教。例如:很少摸过球的学生,处在一个友伴群体中,其同伴会用友好的态度、热情的鼓励带他一起打球,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他也会很放松地、毫无顾虑地与友伴一起活动。这种分组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很好地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可能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目标分层法:根据学生的技能差异,开展技能分层教学,对技能差的学生采取简化技能技术,在教学时采取游戏的形式来提高他们的兴趣,同时不过于强调技术的细节,只要他们稍稍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如在篮球教学时,让他们把篮球技能的深化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如:鼓励他们多参加社区或街道组织的“三人制”、“四人制”篮球赛,培养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提高竞技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采用竞赛激励法:选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竞赛活动,采用变化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为了激励技术差的学生投篮的积极性,采取投篮得分的特殊规定。竞赛分组为:技能好的为A组,技能差的为B组,打3节制,一节为10分钟,中间休息5―10分钟,采取小组对抗,轮流上场,并由学生体育骨干做裁判,教师巡回辅导。

三、改革运动技能评价体系,体验体育活动中的成功与喜悦

体育校本特色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首先,在学生进校的时候,给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体育档案,记录他们入学时的多项体育成绩,让他们通过一学期或一年的努力,比较提高的幅度。评价的内容则侧重于学生成长中的创造性和在群体实践的团队合作意识中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的变化。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的价值,肯定其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使其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得到协调发展。

篇3

实行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后,小学和初中都采取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设置课程的方式,构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结构,既加强了课程内容的综合衔接,又淡化了各学科的界限,并强调了在各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德育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把德育教育纳入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抓好贯彻落实。在对初中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规律与心理特征,善于和敢于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引导初中学生的正确行为,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进行分析探讨,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德育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

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较广。对初中学生而言,它至少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一是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冲突、渗透是不可避免的。21世纪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更大胜利的世纪,培养学生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这正是语文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二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当前,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需要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培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艰苦奋斗、执著追求正义和理想的精神,逐步养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等等,显然,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这些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也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三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正在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信息爆炸性增长,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相互关系日益复杂,这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和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语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有必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况、良好的性格、宽广的胸怀、乐观的人生态度。四是养成自觉的法律意识。现代化社会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法制化。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法制观念、守法意识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我国悠久的人文思想传统中一个明显的薄弱点。语文教师在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中,应当有意识地自觉加强这方面的努力。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德育

(一)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物品质,进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比如在《徐霞客游记》中,教师要通过教材描写徐霞客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敢于抛弃传统的思想观念,不畏艰险,游览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并创作出了有名的《徐霞客游记》,并以此教育和引导学生要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陶冶学生积极的情操

陶冶学生积极的情操,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情感是构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心理因素,初中学生的情感正处于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其心理发展状态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初中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积极赋予学生情感因素,教育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使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进而不断地陶冶自己积极的情操。

(三)增强学生调节的能力

增强学生调节的能力,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前提。实施德育教育不仅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过程,而且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材与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积极主动磨练自己的意志。

(四)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

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沟通能力,进而逐步消除心理障碍,也能够使师生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进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一些学生缺乏自信、恒心和毅力等实际情况,积极教育和引导他们,从而使他们受到极大的启发,逐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进而促使其全面健康发展。

(五)开辟心理沟通的渠道

开辟心理沟通的渠道,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的初中学生为了应付教师,并没有讲真话。针对这一现状,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辟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渠道,与学生进行充分平等的沟通交流,同学生一道探讨人生问题,进一步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乐,进而了解和掌握其出现不良心理因素的原由。此外,可以通过与学生个别进行谈话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思想,同学生培养感情,进而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由此可见,积极开辟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十分有效和科学合理的。

总之,德育教育虽然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那么,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继续探讨与实践。因此,我们要制定详实有效的目标和计划,不断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积极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寓教于乐,切实把德育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领域,加强道德教育的内化,积极探索和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篇4

多元化可以理解为思维多元化、教学性质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在目前的工作中,依然走的是传统的教学路线,不仅没有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较多的帮助,甚至是造成了较大的阻力。通过对学生开展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可以较好的缓解目前的教学压力,同时还能够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加强与学生各方面的沟通,这样一来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在此,本文主要对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特色展开分析。第一,初中语文利用多元化方法开展教学,能够促使教师从多个角度或者是系统的进行开拓教学。在以往的工作中,很多教师都是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开展工作,这本身并没有错误,但由于我国对语文教学投入的力度较大,很多方面都趋向于规范化、多元化,因此经验教学应尽量的减少。第二,利用多元化方法开展语文教学,能够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同时在知识传递以及情感人格的塑造方面,也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第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的促使学生掌握灵活的思维方式,在加深思维的深度方面,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由此可见,多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中具有较多的特色,其可行性较高,日后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二、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探究

(一)表演教学方法的实施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璀璨的文化瑰宝,因而得以编入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篇章均属万中无一的经典文学作品。因此,教师在对这些文章进行教学中可以采取表演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得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表演不但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文情感以及素养,更有利于他们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对此,教师在某一文章的教学结束后将学生分组,让他们根据课本内容改编成表演的剧本,要求小组内讨论将课文中的重点找出来,在这基础上谈论采取如何的形式表演来把课文中的情节以及人员角色的扮演分工等,其后教师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比赛。通过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但有助于学生自行对课文内容进行良好的归纳总结,从而使得他们对于该课文的知识掌握更深刻,而且通过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改编有助于提升他们对于语文理解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二)主题式教学方法的实施

主题式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实施教学前,根据教学内容在备课阶段构建一个中心主题实施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主题,同时更利于他们语文分析能力的培养。例如在《雷雨》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先将文章的中心主题抛出,紧接着提出几个围绕主题的问题,随后让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中自行寻找答案来回答教师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情况下,实现学生教学主题的准确把握以及分析能力的良好培养。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当注重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以下,笔者立足于自己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维持学习的动力,换而言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与热情直接取决于他们对学习项目的感兴趣程度,为此当代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高度关注与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上与课外的时间来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兴趣,并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教学方案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行之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而且学生的热情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对未知的语文知识领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他会更愿意参与整个教学项目的各个环节,从而让他们自己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更多、了解更多。

2、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谁的要求,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为此,在初中语文课堂当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之后,其就会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会主动去寻找不懂的问题并在同老师的互动或者同学之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解决。学生会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形成自我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填充,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但能够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迁移到其它科目的学习当中。

3、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能够反映出教师对课程所做出的前期准备,在打造高效初中语文课堂方面发挥出决定性与关键性的影响作用,而且如何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设计整个课堂全过程是制定特色化教学方案的重中之重,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务必要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地考虑到目前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学生学习的实际接受能力、教学物资资源等方面。例如,教师应当慎重地决定教学过程哪几环节应当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者哪几环节应当让学生上台展示,又或者哪部分教学内容需要增添比赛项目等,唯有事前认真地考虑教学项目的各个方面,方能更为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务必要注意的一点是,务必要为教学方案配置能够实现的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第一,提出能够激发学生潜能、促进教学项目落实的问题,为进一步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可行性;第二,对于每一教学方案而言,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均会存在,为此教师务必要针对每一教学环节、每一教学步骤,科学合理地做出应急措施。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特色化的教学方案,能够更有效、快速地了解、掌握初中语文知识,能够更深入地发掘自身潜在能力,为建设高效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4、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语文课程而言,丰富多彩、形象生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语文知识结构、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性、增强语文教学效果,使广大初中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其为完善当代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质量提供途径。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项目期间,务必要依据当前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坚持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科学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比如情景式教学方法、课堂合作小组教学方法、课外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方法等。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在落实教学工作时,应当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并借助特色化的教学技巧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队伍当中,让学生完成在学习中了解、在了解中掌握、在掌握中应用的教学目标。除此以外,初中语文教师积极地落实初中语文课外实践项目,充分运用学校内部所能够使用的教学资源材料,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的认识,加强学生实际的语文应用技能,从而为建设高效、良好的初中语文课堂提供丰富的落实渠道。

5、强化教学评价的使用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项目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等教学评价方式来检验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对教学项目做出合理地总结,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好坏的辨别意识,有效地纠正学生的学习误区。良好的教学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性作用,可以进一步地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性与热情。

总而言之,随看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时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提出了更加产格的要未,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特别是语丈学科,对于学生的绿合素养有看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打造高效的学习课堂,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在短行的学习过程中准确地掌握知识点、认真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其已成为当代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案的目标之一。为了有效地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当代初中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该文深入探讨了能够有效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途径,期望能对当代初中语丈课程改革有所稗益。

篇6

新课标的实施对初中语文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得到良好的革新与发展。

1现如今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缺陷

我国许多学校的阅读教学还处在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上,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在被动阅读、阅读效率低等状况之中。这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会使学生在阅读方面不能主动思考问题,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感。

1.1分析上太注重形式:

大多数学校将初中语文阅读中的文章进行分解、逐段进行分析段落大意,并没有针对文章中的特色让学生去领悟文章的感彩、语言特色以及文章中的独特韵味等。如教师在进行小说阅读分析时,只是生硬的将阅读中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体会小说中的精心布局、人物鲜明的形象以及小说中的特色语言等。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枯燥、无趣的感觉,打击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降低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减少了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感。

1.2阅读方式太重视形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更多先进的多媒体科学技术被引进到教学之中,在恰当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反之亦然。有些学校将教师在课堂中是否利用到了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评判教师好坏的一个准则,这是错误的观念[1]。在错误的多媒体阅读教学中,鼠标和屏幕取代了教师的粉笔和黑板,播放录音取代了教师的朗读和学生的阅读过程,多种样式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过多的感觉到课堂的有趣多变,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多媒体教学起到了反作用,造成教师不能够很好的在阅读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没有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打开自己视觉感官,但过多的运用多媒体,将文章中的内容通过几幅画面全部展现给学生,不但没有起到引导作用反而限制或阻止了学生对文章产生的想象力。没有恰当的运用现代科技方式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1.3阅读教学教案脱离现实:

有些初中语文教师没有将学生的实际学情考虑到教案设计中,一味的追求阅读教案的完美。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只依照教案进行,忽略了课堂与教案之间的差异与学生反应的真实性。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表面上看来是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实内在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达到阅读训练的真正目的。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不够,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于理想化,没有真正的联系到学生的学情,是失败的教学模式。

2怎样才能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教学

2.1情景教学法: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情景教学法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补充学生没有想象和感受到的情景,弥补学生在生活中对事物的认识不足。如在对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九册《变色龙》的教学中,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自然界中变色龙根据不同环境进行变色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特性,从而真正读懂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性格中的可怜与可悲,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人物感到可笑的肤浅层次上。这种生动直接的情景带入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2]。

2.2多种教学方法并存:

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可以将朗读法、文章赏析法、自主阅读法、探究法等相结合进行课堂语文阅读教学。例如在对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十九课《范进中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课文讨论后进行表演,由于每个小组对课文的理解不同,因此表演形式也会有所不同,都会有相应的特点,因此学生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了解范进这个文章的中心人物以及文章中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这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更好的体会到文章的情感与意境。

2.3使学生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

若没有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要使学生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初中语文教师除了要选择课内的优秀词语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主动积累一些课外词汇,要求学生对好的文章进行长期的抄录或写读书笔记等,以便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

2.4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许多文章中都会为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这个想象的空间就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十一课《孔乙己》的教学时可以有意的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孔乙己的长衫没有了?”这个问题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直接表明,但却引发了课堂上学生的激烈讨论,转变了课堂中的严肃气氛,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主动的思考问题,且答案各不相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3]。

2.5将读、思、写相结合:

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大意有初步了解,在反复进行阅读时,学生能够对文章中的情景、人物关系、人物的性格特点等有了进一步理解。在学生阅读后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可以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说出来,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讲解,然后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讨论的结果以及回答问题的答案进行整理、总结,突出重点与难点。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对文章的观后感。整个过程将读、思、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学。

结束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但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本身的质量,还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产物,初中语文教师应不断完善语文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海生.浅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8):80.

篇7

一、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不同点探究

1.中职语文教学设计要根据专业特点灵活变化

语文教材与其他教材相比更具有主观性,各科的语文教育都可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中职语文教学设计更偏向于专业性,从教学挖掘中职教育的专业元素,将语文知识与专业相融合,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的统一,这也是中职语文教育的突破口。

中职语文对教师授课的灵活度要求较高,教学方法应随着专业的不同而灵活调整。比如教学《天山景物记》,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方法也随之变化。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采取“风景素描”的授课方法,实现美术专业与语文教学的结合,对于旅游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导游”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语文,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完全融入教学,提高对语文的兴趣,也能让学生从老师的言语和形象表演之中学习到专业知识。总之,中职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将专业元素与语文课本的有机结合,其教学设计要根据专业特点灵活变化。

2.中职语文教学安排强调使用性

中职教育主要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为主,故而对语文专业性教学较注重。同时由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中职语文教学并不能像初中语文教学那样精深,而应语言精练、内容具体、表达上通俗易懂,这就与初中语文讲究内涵厚重、语言委婉、感情丰富的特点不同。中职语文的教学更讲究实效性,更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能力为主。

3.初中语文教学更注重情境教学模式

与中职语文教学相比,初中语文教学更注重情境教学模式,这主要因为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更加注重学生语言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情境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初中语文教学。

二、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相同点探究

1.中职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都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中职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都是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编制的,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都具有连续性,同时也具有系统性。但中职语文较初中语文在语法方面淡化了很多。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安排上既要有具体规划,也要明确发展目标,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具有系统性,让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接受不同的教育,同时体现出初中语文的独立存在意义。

2.中职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都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听写训练

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都肩负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中职语文教学虽然注重专业教学和实用教学,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仍然是中职语文的教学重点,在课程安排上,中职和初中均要求学生每天进行必要的语文晨读,在课堂上教师也都给予学生独立表达、锻炼的机会,课外亦创造多种机会给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活动,包括辩论赛等。

3.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具有相同性

中职语文教材与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数都是选用叙述文,这比较适合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文章的设置上都采取了激情引趣、设置悬念、简洁扼要的原则。篇幅选择上,中职语文教材和初中语文教材都选用了小篇幅文章,因为这样比较符合他们的能力水平,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4.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都越来越重视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都越来越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近、能够触动学生内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趣味性教材。同时文章中所讲的故事,通过课堂组织实践活动进行情景展示,让学生通过发挥想象,现场模拟文章场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对于中华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感及中华文化的发扬都具有重要意义。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它对青少年的思想启蒙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国政府近些年更加重视中职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并出台了很多促进教学的政策,提出了若干要求,也加大了支持资金投入力度,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国家提供的有利机遇,踏实做好中职与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明仙.中职语文教学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探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2]万红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1(22):54.

[3]周冈.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0(5):59.

篇8

一、概述初中语文教学现实情况

语文学科是初中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在初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学生言语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认知理解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因此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方略这一实践活动势在必行。基于此种情况,笔者深入了解了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热情度不高;语文教学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老师思想上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所懈怠;语文教学偏重读写而轻视听说;老师授课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对课外实践活动持漠视态度;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步伐,依旧停留在“一刀切”“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层面,导致语文教学水平难以提升;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单调统一,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全面、有效。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要想彻底抛离这些现实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方略,强化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让每一位学生可以“有所思、有所学、有所得”,进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方略

1.优化学习动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也可以理解为学习目的,其对学生学习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本质,但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因此,老师可以采用必要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关于学习动机激发的方法途径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激励赏识法、实践感悟法、榜样激励法、目标激励法以及心理暗示法等,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一定要灵活调整、巧妙搭配,以保取得最好的成效。

2.善用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因而初中语文老师要想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广泛,且展现出了明显的成效,所以老师可以采用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比如,老师在讲授《苏州园林》《三峡》此类状物写景的文章时,可以在备课过程中提前搜集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用以展现景色风光的美妙和气势,打开学生的思维视野,为学生创造一种更为深层、更为广阔的知识视野。

3.优化课堂结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自新课改全面深入施行后,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成为老师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应适当优化课堂结构,竭力张扬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需求。首先,老师要以基础语文知识为准,在此基础上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教学,设计出独有魅力的教学程序,一改传统语文教学弊端问题,让整个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其次,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学习时间,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只需合理引导和教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塑成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学习状态。

4.丰富教学手段,辅助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是辅助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初中语文教学同样适用,因而初中语文老师应努力丰富教学手段,尝试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类,譬如将《紫藤萝瀑布》《春》此类描写性文章规整到一起,采纳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直观展现自然和生命之美;将《桥之美》《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之类状物文章归纳到一起,采纳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合作之美;将《桃花源记》《核舟记》《记承天寺夜游》此类文言文规整到一起,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洞悉文章深意和古文字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创新评价方式,发挥过程评价成效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式单调失当,将语文成绩看做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偏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课堂评价的价值功用,而且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和热情,基于此种情况,初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敢于创新评价方式,明晰过程评价的重要性,进而发挥过程评价的价值成效。首先,评价内容要综合多元,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能力,争取做到多元化、全面化评价;其次,评价主体要积极互动,丰富评价方式,恰当使用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推进老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互动评价方式的形成,使整个评价公平、公正;最后,评价重心过程化,将目光转向评价学生的成长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进行有机结合,使得课堂评价的“质”与“量”并驾齐驱。

总的来说,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方略是时势所迫,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务必要重视这一优化过程,细致解读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内容标准,全力发挥语文课堂更深层次的价值,让学生和老师亲身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方略优化的过程中,进而达到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万红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1(22).

篇9

【中图分类号】G552.0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31-01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放到了首位,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已经弱化到可有可无的地步。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初中学生的语文水平越来越差,初中语文教学也越来越缺乏语文味了。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上出应有的“语文味”。

一、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缺失的原因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首先体现在教材的选编上。

毋庸讳言,我们的教材编写工作,在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上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所选入教材的部分篇目,或是思想内容有所偏窄,或是情感表达有些偏激,或是表达方式有点稚嫩,或是谋篇布局不太严密,或是语言特色不够鲜明。一句话,经典性严重不足。有的作品尚没有经过时间的洗涤和历史的考验,或有文无质,或有质无文,甚至有的文质皆无。没有经典性的语文篇目,你想让教师教出“语文味”,确乎勉为其难。

2、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有关。

由于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方向、任务、目的并不十分清楚,其教学的着眼点、着力点都缺乏准确性、针对性、有效性,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不阅读文本、不品味语言、不朗读、不板书等现象。一堂语文课下来,听不到琅琅书声,看不到师生对文本研习时热烈交流的场景,听不到学生对文本阅读自我体验与个性感悟的交流,甚至一堂课下来竟然在黑板上见不到教师写的一个汉字,这是语文课吗?要知道,语文味应体现在文本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篇章结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特色)上。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多动脑筋、多花力气,那语文学科的特征又怎么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呢?

3、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还在于教师不熟悉对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已是大势所趋。多媒体以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等优点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特别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也正是如此,现在不少教师热衷于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在笔者看来,过分依赖多媒体,实际上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要知道,富有张力的语言如果都用直白的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来了,这样的文字还有什么想象的空间、创造的余地,这只会使语言的独特意味和情味丧失殆尽。

二、初中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1、明确什么是语文课。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

首先,教无定论,教师不能跪着教书,教师就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使个人的语文特色在课堂凸显,教出个性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教出情、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妙语连珠,那就上出理来,上出趣来。一句话,能创新的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尽量真诚,也一样可以打动人。

其次,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在语文课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教师要教得神采飞扬,学生要学得兴高采烈,师生双方都要全身心投入。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努力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才是理想的教学境界。

3、教出语文课应有的语感。

所谓教出语感,即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义读出蕴涵在其中的情境义、深层义和象征义。这三者之间,教出对字、词、句的敏感能力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即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读”字当先,虽然语言品味可采用多种方式,比如:比较不同句式,故意遗漏重点词语,抓关键词理解,甚至还有现场表演……都能使学生格外关注重点词句,加深体会。但是没有朗读的参与,只一味地干“品”,学生往往找不到语言的感觉,文字的妙处并没有在学生心中烙下印迹。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所以,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结束语

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我们不断适应。如何使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成了一种科学的艺术,是一种教育的境界。因此,我们应该确切的估价,语文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地位和作用。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初中学生的成长,上好每一堂语文课,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劳动者。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40-001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放到了首位,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已经弱化到可有可无的地步。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初中学生的语文水平越来越差,初中语文教学也越来越缺乏语文味了。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上出应有的“语文味”。

一、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缺失的原因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首先体现在教材的选编上

毋庸讳言,我们的教材编写工作在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上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所选入教材的部分篇目,或是思想内容有所偏窄,或是情感表达有些偏激,或是表达方式有点稚嫩,或是谋篇布局不太严密,或是语言特色不够鲜明。一句话,经典性严重不足。有的作品尚没有经过时间的洗涤和历史的考验,或有文无质,或有质无文,甚至有的文质皆无。没有经典性的语文篇目,你想让教师教出“语文味”,确乎勉为其难。

2.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有关

由于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方向、任务、目的并不十分清楚,其教学的着眼点、着力点都缺乏准确性、针对性、有效性,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不阅读文本、不品味语言、不朗读、不板书等现象。一堂语文课下来,听不到琅琅书声,看不到师生对文本研习时热烈交流的场景,听不到学生对文本阅读自我体验与个性感悟的交流,甚至一堂课下来竟然在黑板上见不到教师写的一个汉字,这是语文课吗?要知道,语文味应体现在文本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篇章结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特色)上。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多动脑筋、多花力气,那语文学科的特征又怎么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呢?

3.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还在于教师不熟悉对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已是大势所趋。多媒体以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等优点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特别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也正是如此,现在不少教师热衷于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在笔者看来,过分依赖多媒体,实际上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要知道,富有张力的语言如果都用直白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来了,这样的文字还有什么想象的空间、创造的余地,这只会使语言的独特意味和情味丧失殆尽。

二、初中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1.明确什么是语文课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

首先,教无定论,教师不能跪着教书,教师就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使个人的语文特色在课堂凸显,教出个性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教出情、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妙语连珠,那就上出理来,上出趣来。一句话,能创新的创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尽量真诚,也一样可以打动人。

其次,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在语文课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教师要教得神采飞扬,学生要学得兴高采烈,师生双方都要全身心投入。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努力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才是理想的教学境界。

3.教出语文课应有的语感

所谓教出语感,即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让学生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义读出蕴涵在其中的情境义、深层义和象征义。这三者之间,教出对字、词、句的敏感能力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即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读”字当先,虽然语言品味可采用多种方式,比如:比较不同句式,故意遗漏重点词语,抓关键词理解,甚至还有现场表演……都能使学生格外关注重点词句,加深体会。但是没有朗读的参与,只一味地干“品”,学生往往找不到语言的感觉,文字的妙处并没有在学生心中烙下印迹。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所以,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我们不断适应。如何使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成了一种科学的艺术,是一种教育的境界。因此,我们应该确切的估价语文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初中学生的成长,上好每一堂语文课,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劳动者。

篇11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初中语文教材具有语言美的特色。语言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美来说,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速度适中,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不美的;从内容来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语言美的体现,比如说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的第一段: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鉴于以上所述,可以说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行为美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以及布置适当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

2 初中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两种:①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湖南的张家界、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②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如初中语文第三册的《国宝――大熊猫》,内容是通过对大熊猫这一国宝的说明,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环境,美化环境。再如初中语文第六册中的《写在第11亿位国民出生前夕》一文,这篇短论宣传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意义;另外通过本文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全社会增强控制人口增长的意识,而且也有利于增强环保意识。

3 初中语文教学与艺术美的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来进行艺术教育的资源。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3.1 自制语文教学挂图。可能有人会认为教学挂图仅限于英语等学科,其实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像化的事物和场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插图的方式反映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插图放大、加工成彩色挂图,也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图画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描绘出来。

3.2根据课文内容排演短剧。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册中都有由多个角色可组成的文章,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改编成短剧,自己演出,比如说《选场》、《选场》等。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复述课文,将课文内容加工、改编成故事,讲述出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述活动都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竞赛活动。

篇12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初中语文教材具有语言美的特色。语言美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从形式美来说,语音、语调、语法、句法正确,速度适中,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不美的;从内容来说,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语言美的体现,比如说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的第一段: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鉴于以上所述,可以说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行为美素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的教学,以及布置适当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

二、初中语文教学与自然美的教育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自然美包括两种:一种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湖南的张家界、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九寨沟;一种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如山川绿化、江河治理、园林景观。“五讲四美”中的“环境美”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美,尤其是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环境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亦不乏自然环境美的材料。如初中语文第三册的《国宝——大熊猫》,内容是通过对大熊猫这一国宝的说明,提出了对于动物的保护这一主题。在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这一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环境,美化环境。再如初中语文第六册中的《写在第11亿位国民出生前夕》一文,这篇短论宣传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意义;另外通过本文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全社会增强控制人口增长的意识,而且也有利于增强环保意识。

三、初中语文教学与艺术美的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乏可以用来进行艺术教育的资源。教师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自制语文教学挂图。可能有人会认为教学挂图仅限于英语等学科,其实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像化的事物和场景,其中一些已在教材中的插图的方式反映出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些插图放大、加工成彩色挂图,也可以不拘于教材中的插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图画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描绘出来。

2、根据课文内容排演短剧。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册中都有由多个角色可组成的文章,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改编成短剧,自己演出,比如说《选场》、《选场》等。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复述课文,将课文内容加工、改编成故事,讲述出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述活动都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竞赛活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