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09:24:4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投资控制的步骤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企业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生命周期,其理论表示企业在形成和发展中存在着生命体的一部分形态,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企业所呈现出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战略目标等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因而对企业所进行的投资效益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以国内上市公司为例,投资效率在不同生命周期内也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也会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存在着差异,是否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效益?
一、研究设计
(一)选择数据和样本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为国际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重创,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举措和投资计划;财政部也联合五部委分别于2008年6月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形成规范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尤其规定上市公司严格按照规范内容实行。由此,本文选取2010―2014年某省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且进行一系列的筛选:首先,将金融类的公司剔除;其次,将数据不全的公司剔除;最后,为防止出现极端数值,需要对连续变量在1%分位数以下和99%分位数以上的观测值采取相关的异常值处理[1]。在进行一系列筛选之后,可以得到4912个样本,其中有1937个样本存在过度投资现象。
(二)变量分析
1.过度投资。Richardson提出投资效率的基本测度模型,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由此这一模型受到国内外研究的广泛应用和高度重视。其方法主要就是对企业投资规模进行方程式回归,用该模型企业的残渣值对投资效率进行度量,若残渣值为正表示投资过度,若残渣值为负则表示投资不足。
2.内部控制。我国上市公司主要会在企业年报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财务数据”、“重要事项”等方面体现内部控制指数的相关数据[2]。将财务数据、控制要素和目标进行结合,构建量化模型,能够清晰的了解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和质量。
3.生命周期。Dickinson通过现金流量指标来体现企业所存在的各个生命周期,这是当前对企业进行生命周期划分的新方法。结合本文选取为样本上市公司的特点,可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三个阶段。
4.控制变量。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公司属性、管理者激励以及公司治理等都会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将企业特征看作是控制变量。
(三)构建模型
首先,可以通过OLS方法列出回归方程A,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过度投资产生的影响,根据企业上述的三个生命周期阶段,使用回归方程A,分析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时内部控制对过度投资产生的影响,进行差异比较分析。其次,列出回归方程B,并且分析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产生的成本以及其对过度投资产生的影响,进行差异比较,为企业提供可行性思路,不断提升投资效率[3]。最后,列出回归方程C,分析内部控制在企业成本产生过度投资行为中的治理作用。
二、结果证实和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相关统计结果发现,样本企业存在着过度投资平均值为0.048,其中最大值为0.531,这反映出上市公司的有着明显的过度投资行为;最大的内部控制质量值为6.802,而最小值为6.031,反映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从业绩方面来看,很多上市公司样本都是盈利的;通过治理变量分析,样本企业中两职合一的平均比例值为0.584,反映出上市公司内部的高管权利相对较大,其中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值约为0.365,而最小值约为0.240,反映出董事会治理能够满足基本的制度要求;此外,高管持股的平均值为0.029,其中最大值是0.690,最小值是0.000,而且高管最大的薪酬值能达到16.550,最小是10.290,反映出上市公司在高管激励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随着企业的发展生命周期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企业的过度投资已经呈现出下降的发展趋势,具体为成长期会呈现出明显的投资行为,并且各个阶段存在明显的差异;成熟期产生的内部控制质量最高,而衰退期则是相对较低,其在各个阶段的差异也异常显著;而企业在发展规模方面,也会在成熟期呈现出最大,衰退期呈现出最小,由此可知很多企业在成熟期和成长期都是能够盈利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经营年龄也在不断增长,其生命周期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成熟期阶段,企业以巩固市场份额、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现金流量相对较为充足,而在成长期为争取最大市场份额、衰退期为防御竞争对手则会出现相对较为短缺的现金流量,各个阶段存在的差异较为明显,产生的投资效率也各不相同。
(二)回归分析
1.内部控制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的影响。根据回归结果发现,内部控制与投资效率二者之间具有一种负相关关系,如果内部控制的质量较低,那么就说明企业存在明显的投资现象[5]。从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内部控制在成长期对投资效率产生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而在衰退期和成熟期的影响效果则是非常显著。并且从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内部控制会在衰退期对投资行为产生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投资效率会有所下降。首先,在成长期阶段,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年龄与过度投资有着负相关关系,如果企I经营年龄相对较低,说明现金流量也会较为紧缺,从而会体现出明显的过度投资现象,投资效率会相对较高;管理者持股会与投资行为之间有一种正相关关系,持股比例较大产生的过度投资行为越明显,其激励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其次,成熟期阶段,高管薪酬、现金流和投资行为有着一种负相关关系,反映出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能够很好的抑制投资行为,比如提升高管薪酬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资。最后,衰退期阶段,企业规模状况和投资有着一种负相关关系,两职合一、现金流量和投资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其中两职合一能够在这一阶段很好的调动投资行为,从而提升投资效率。
结果表明,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生命周期中不同的阶段,内部控制对过度投资产生的抑制作用和效果也各不相同,而且高管激励和治理机制产生的治理作用也不同,这充分反映出了企业在不同阶段大股东与小股东、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矛盾差异非常明显。因此,内部控制的具体治理作用也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
2.不同生命周期的投资动因和内部控制作用。根据回归结果分析发现,在成长期阶段,企业大股东所产生的成本是影响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这种通过大股东成本产生的投资行为,内部控制是无法有效控制的[6]。成熟期阶段,基本上都是由管理者成本所产生的过度投资,这种行为能够通过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抑制,从而保证投资效益。而衰退期阶段,主要就是由大股东利益以及管理者成本共同产生的投资行为,这时内部控制能够对管理者成本产生的过度投资起着治理作用,却无法控制大股东利益所产生的过度投资行为,因此投资效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不仅内部控制对投资效率产生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差异,投资行为的影响动因也具有一定的差异,企业应该正确了解和定位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了解投资行为的各种影响动因,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在各个阶段的治理作用。同时,企业也要在投资和内部控制方面合理配置资源,结合企业发展阶段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措施,实现资本配置的平衡性,从而寻求企业投资效率的最大化,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月琴. 生命周期视角下公司治理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
[2]章澜.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盈余管理对内部投资效率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4.
[3]肖兴志,何文韬,郭晓丹. 能力积累、扩张行为与企业持续生存时间――基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生存研究[J]. 管理世界,2014,02:77-89.
[4]李国华,于永生. 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大股东控制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2015,20:105-106.
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范围简述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特点必要突出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等进行综合的预算统计。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与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密切相关,成本控制不当,就很有课程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资金流失,无论是成本投放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务必要力求恰到好处。成本控制贯穿了工程建设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完成整个过程中,管理的内容保护各施工资源的投放和使用、管理经费的投放和使用、技术成本的投放和使用、结余资金的使用等等,这是对一些施工资源的综合性管理,一切涉及到成本支出的项目都在成本管理的范围当中。妥当的成本管理是将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质量效益有机结合,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建设,达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效果。
二、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原则
(一)坚持以工程质量与安全为基线的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是质量与安全管理,任何管理工作的实施都应当以满足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为基准,任何工程管理行为、施工行为都不可以损害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为代价,因此,任何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都应以施工质量和安全为基本原则。
(二)资源集约化原则
节约资源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方式,实施集约化的资源管理策略可以有效的降低建设成本,起到一定的环境保护作用,提升工程施工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资源集约化为成本管理原则,有效的避免了非必要资金的支出。
(三)动态控制原则
动态控制原则既是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展和施工变化,执行成本扣工资。动态控制原则并非是一味的按照制定好的成本控制办法和标准实施成本控制,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状况和进展,对可以减少成本消耗的部分加以利用和改进,随时随地发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对于出现成本控制偏差的项目,要即使进行整改,尽量减少成本控制目标与实际作业展开的差距。
三、成本控制步骤
(一)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是施工建设前的一项成本控制步骤。在计划投资建设期间,应当由工程建设的投资方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预算,若是承包工程,则应当由承包商根据投资方提供的施工图纸和施工要求,预算工程建设的所需成本。成本预算的目的在于:提出成本投资低价,在预算成本的大前提下进行施工建设,有效避免大笔资金的支出。
(二)成本决策
完成成本预算之后,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各单位应当进行一个总汇,根据工程设计和建设需要,决定最终的总成本投资数目和字项目的投资数目,细化成本投放容量和方式,有效控制各个子项目工程的投资计划,进一步的删减投资成本,缩小成本控制的范围。
(三)成本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当根据成本预算和成本决策实施成本控制策略。该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建立成本控制工作制度、划分成本控制职责并监督实施、解决成本超支问题、动态调整成本控制策略。
(四)成本考核
水利水电工程竣工之后,应当根据成本控制目标和投放标准,核实各个项目的实际成本投放数目,查清每一笔资金的确切流向,查看有无错记、漏记情况,考核资金流动是否与工程建设有关、有无资金流失或贪污问题存在,核算结余资金。成本考核还应与工程质量考核结合进行,查看资金支出是否与成本支出成正比,评价工程建设的性价比和综合效益。
四、水利水电工程成本管理策略分析
(一)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成本控制体系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手段实施就基本参考。成本控制体系中应当包含成本控制的目标、基本方式和内容、各部门关于成本控制的基本职责和方向、各管理组织之间的基本关系与合作方式等等,管理部门则根据成本控制体系的标准展开成本控制工作。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成本控制的范围和基本方式,有利于进一步细化成本控制职责。
(二)重视成本核算工作
成本核算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成本决策结果和各子项目的成本投资数据。成本预算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施工作业的资源消耗量、计算建设施工所需要的材料的数量、明确各工程资源的具体分配方式和分配对象等。成本预算为成本决策提供参考,是对施工资金、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进行预配置,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降低了施展难度。在实际的管理当中,成本核算应当由投资方、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共同考核完成,三方需要拿出自己的施工意见和成本投资方式、投足数量,而后在折合三方利益与要求,择取最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案用于成本管理。
(三)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设计方案与成本控制有着必然的联系,对施工方案设计进行优化,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消耗,降低机械和人工的使用量,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设计首先要满足质量控制要求,在不影响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选择具有节能环保性质的施工工艺,减少资源消耗,同时提升其环境效益;对可更改的复杂工程结构进行简化,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施工操作步骤,尽量的运用自然环境优势、光照、水流等,削减机械的使用,以此来降低和控制成本的消耗。
(四)大力引进新的施工工艺、机械和新的成本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041-02
0 引言
海上油气开发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复杂性、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特点,能否实现业主方(发包方)概算的盈余,则费控人员对项目工程费用有序、适度、前瞻地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针对海上油气开发工程项目中业主方如何分步骤地、有效地实施费用控制进行探讨。
1 费用控制的基本原则
1.1 责权相结合的原则 工程项目往往涉及部门多且人员结构复杂。因此要想有效实现成本控制,就必需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求项目经理及各部门的管理人员都应负有一定的控制成本责任,从而形成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同时要有考核及监督机制,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并且与工资及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这样既可以起到控制成本的作用,又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
1.2 全过程费用控制原则 项目费用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包括设计、采购、施工,直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结束。因此,费用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进行的每一阶段,主要体现在对设计、采购和施工各个阶段的各项费用内容制定控制基准,进行动态监控。通过事前控制、分析来保证项目的费用在受控范围内,从而在满足合同要求基础上达到业主的利益最大化。
1.3 全员费用控制原则 费用控制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岗位来实现的,需要项目各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完成项目费用目标的确定与控制。费用控制目标经分解后,应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在费用控制的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部门负责人都负有费用控制的责任,从而形成整个项目费用控制的责任网络。
1.4 全方位费用控制原则 在工程进展过程中,费用控制与进度、质量密切相关。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往往会引起费用的变化,但不能因此将上述三大要素对立起来。不能一味强调工程进度、质量,而对工程费用关心不够,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工程进度和质量,这样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额外的质量成本。不能实现合同工期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不良影响,因此费用控制应在满足合同工期、质量要求的基础上,争取费用最少,实现利润最大化。[1]
2 海上油气开发工程项目费用控制的实施
了解费用控制的基本原则之后,进入费用控制的实施阶段。业主方的费用控制按六个步骤实施,即:完善项目费用控制的管理体制;参与项目设计与与投资决策;进行概算的的编制及分解与分析;编制资金支付计划;对费用进行跟踪和监测;做好竣工结算和费控总结。
2.1 完善项目费用控制的管理体制 项目费用控制管理的好坏往往与公司内部管理体制有很大关系,比如有家央企内部往往是多头管理,一个工程项目有分公司、有限公司工程部、财务部、发展规划部、总公司计划部等都在管理着,一家一套报表体系,而且有很多是临时性的,项目费用成本、费用预提的内容与方法的不完全明确性,给项目费用控制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因此建议业主相关负责人将上述部门对开发项目费用报表的格式、内容和报表时间协调一致,提高项目费用控制的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建议工程建设部的合同/费用主管介入各项目的重大合同的招投标和谈判,具体地协调、提供参谋意见,保证工程项目价格水平的基本一致性,避免基本相同的工作范围在合同价格上出现较大的差异,从而减少招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些不规范操作。
2.2 参与项目设计与与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源头,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影响投资效益的可能性为85%~95%,而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影响投资效益的可能性分别为75%和10%左右。由此可见,前期决策阶段无论对建设项目本身还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都是非常重大的。因此,前期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对建设工程造价乃至项目建成后的效益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工程前期投资估算阶段,费控工程师与设计人员一起深入现场,对工程陆地所经地段以及建造平台的海上安装区域的经济资料进行较为详细的收集与掌握,做比较准确的费用估算。随着通货膨胀加剧,大批海缆、海管、钢结构材料等价格也水涨船高,项目实施的风险在增大,建设投资中其它费用也居高不下,投资效益严重降低,工程投资估算难度日益增大。因此费控人员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就要参与进去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2]
二、设计阶段监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设计阶段监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应有:工程设计招标文件的编制和发送;选择勘察设计单位;协助审查和评选投标的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工程设计实施文件;审查或参与审定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2.设计阶段监理控制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是:深入调查工程所在地及周围条件,了解业主意图,依据总目标编制设计阶段资金使用计划、进度计划,明确设计质量标准要求。在设计开展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通过与设计单位以技术磋商等方式充分贯彻业主的建设意图,对设计进行跟踪,除了对设计进行抽查外,在阶段设计中要进行中间审查、阶段审查,完成后还要进行全面审查。
三、设计阶段的监理控制
1.设计质量控制
(1)确定设计质量目标。设计质量总的目标是在经济性好的前提下使建筑造型、使用功能及设计标准满足业主的要求,结构安全可靠。
(2)控制设计质量的方法是在设计跟踪中,定期审查设计文件。审查的周期长短视项目而异,一般以二周为宜。审查中,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及要求的地方,要求设计单位予以修改,直至符合为止。
(3)控制设备采购质量。设备采购要依据设计图纸,充分调查市场,进行产品比较,了解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生产流程,以确保所购设备的质量。
2.设计进度控制
(1)编制设计阶段进度计划和各工种出图计划。监理工程师要和设计单位、业主协商,根据项目总进度的要求,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设备采购等主要工作为关键工作安排设计阶段的进度计划。
(2)设计进度动态控制。方法是把每张图纸的设计分解成草图、制图、设计单位自身审核、监理工程师审核和完成五个步骤。在各个步骤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定期收集实际完成时间并与计划进行比较,寻找发生偏差的原因,进而提出纠偏措施。
(3)采购进度控制。在施工图完成后,监理工程师要对设计单位编制的主要材料和设备清单进行审核并分析需要到货的时间要求,和业主一起确定哪些可以由业主采购,哪些需要委托施工单位采购或招标等,编制出详细合理的采购计划。
3.设计投资控制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中心思想是预先控制,使设计在满足质量及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不超过计划投资并尽可能节约投资。主要方法如下:
0 引言
投资控制是执行投资决策和计划的过程。任何计划安排都不可能完全预见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全部问题,投资管理与控制必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投资计划安排的分析论证,对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检查、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出现的偏差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正和消除产生偏差的原因,是建设项目实施能在动态和变化过程中达到预定目标。
1 电力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
①经审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应是设计方案选择和进行初步设计及编制概算的投资控制目标;
②经审定的初步设计概算应是进行技术设计(修正概算)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预算)的投资控制目标;
③施工图预算应是工程招标发包、合同结算和竣工决算的投资控制目标。
2 电力建设投资控制的责任主体、重点、任务
2.1 电力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责任主体
(1)建设项目法人是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和控制的责任主体;
(2)项目建设管理机构是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和控制的行为主体。
2.2 电力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
2.2.1 投资控制的任务
在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和工期控制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采用技术的、经济的和组织管理相结合的措施,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对投资进行控制,将项目投资控制在限额范围之内,使建设项目投资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工程投资目标的设定是在决策阶段确定投资估算,在初步设计阶段确定投资概算,在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确定工程的施工图预算,一次比一次更精确,各个阶段的目标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行成建设工程的投资控制系统。
2.2.2 投资控制的几个环节
(1)建设项目决策阶段,控制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
(2)初步设计阶段,依据投资决策阶段确认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控制工程设计和初步设计概算;
(3)施工图设计阶段,依据审定的初步设计和初步设计概算投资,组织施工图设计和编制施工图预算投资;
(4)招投标阶段,依据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投资,组织工程招标和承发包,精确计算工程量,合理确定工程合同价;
(5)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监督合同执行,有效控制工程实施中的变动(变更),监督和控制合同价款的支付;
(6)竣工验收阶段,严格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结算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
3 电力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步骤、基本方法
3.1 投资控制的步骤
3.1.1 比较
按照某种确定的方式将费用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发现费用是否超支。
3.1.2 分析
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
3.1.3 预测
根据项目实施情况估算整个项目完成时的费用。预测目的在于为决策提供支持。
3.1.4 纠偏
当工程项目的实际费 用出现了偏差,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期达到使费用偏差尽可能小的目的。
3.1.5 检查
指对工程的进展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以及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3.2 投资控制的方法
3.2.1 分阶段控制法
分阶段投资控制主要是用技术手段进行控制。
(1)按阶段分别设置投资控制目标进行投资控制;
(2)通常划分的阶段是:建设项目决策、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发包、工程施工、竣工结算等;
(3)在分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客观因素的变化对投资控制的影响。
3.2.2 要素控制法
主要是用行政管理方法进行控制将构成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以及构成各项费用的“量”和“价”等要素,进行细化分解,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的经济责任,分解落实到归口管理的专业职能部门,实行按专业控制。
4 电力工程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4.1 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投资管理模式
静态控制,即项目法人把有关部门批难的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作为控制工程静态投资的最高限额;在初步设计没有重大变更、不增加工程规模的情况下,对批准的初步设计投资概算负全面责任,承担初步设计范围内的风险,并确保静态投资不突破初步设计投资概算。动态管理即在控制静态投资的基础上,对影响工程总投资的物价、利率、汇率等不确定因素进行年度跟踪测算,实行动态管理。投资方要承担由这些政策性因素变化而发生价差波动的风险,有关部门或单位进行价差测算,核定价差。这种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以编制初步设计投资概算年份为基础,把工程投资分为工程基本费用、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对影响工程投资的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进行分别控制和管理。通过实行这种项目投资管理模式,可达到既对工程静态投资进行控制,又对工程总投资进行管理的目的。
4.2 实施主动控制
所谓主动控制,是在预先分析实施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及其导致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和程度,拟订和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总的来说,主动控制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控制,但长期以来,人们较为着重控制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才分析其产生偏离的原因,并确定下一步的对策。为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还必须事先主动的采取控制措施,实施主动控制。工程投资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更要能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工程投资。
4.3 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全过程投资控制
项目投资控制贯穿于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但是必须突出重点。影响投资最大的阶段是技术设计结束前的工作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投资的可能性5%~35%。很显然,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建设工程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投资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据研究分析设计费用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正是这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达到75%以上,可见设计质量对于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效益是何等重要。
4.4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投资的有效手段
要有效地控制投资,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投资最有效的手段。以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投资控制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
5 结束语
总之,由于电力工程具有产品的固定性、多样性、社会性和生产的单件性、外部约束得建设产品价格的形成复杂多变。因此,作为投资和责任主体的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和管理的任务十分繁重,责任重大,必须引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贯穿于五个循环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思想,应当恪守五个目标原则:
第一,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第二,对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定的遵守;
第三,对资产的保护;
第四,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
第五,完成所制定的经营或计划的任务和目标。
业务循环与会计监督与控制的有机联系,实际上是从基础工作以及会计处理过程中,把握内部控制的思想与实质,真正把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落实到核算业务当中。值得注意的是,会计监督与控制手段和方法,特别注重控制程序,在控制设计方案和控制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针对会计工作实际内容与过程,一环扣一环、有进也有退、机动灵活地发挥监督与控制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会计监督与控制的基本目标,应当首先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与控制。如果财务会计信息得到监督与控制。
首要程序 关键程序 价值实现程序
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销售过程发生的费用支出
(1)购买材料、燃料; (1)领用材料;燃料、辅助设备;(1)销售产品;实现收入;
(2)雇佣工人; (2)支付工资;福利费; (2)结转费用、成本;
(3)购置设备等; (3)机器设备磨损; (3)结算财务成果;
1.选题背景
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设计单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设计单位要健康发展,亟待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强化管理加以解决。从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出发,结合设计阶段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多个阶段和环节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的主体地位,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如何充分、主动地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提供有效的智力服务。
2.我国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
我国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是:普遍忽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即使对设计阶段的造价进行了控制也是时断时续,缺乏连续性:
(1)现行设计收费模式制约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我国目前有两种设计收费模式:①是以设计概算额为基数,乘以国家规定的设计费率。设计费按工程造价的百分比计提,造价越高,设计单位的设计费收入也越多,促使设计单位主要是从功能、技术、美观等角度来进行设计,而较少考虑方案的经济指标—工程的造价。②是按工程类别分类,以建筑面积为基数,乘以相应的数值计算。设计费的多少取决于建筑面积的大小,设计单位只要保证工程项目功能齐全,安全可靠就可以收取设计费,根本不会主动去进行设计方面的经济与技术配合。
(2)建设项目的各方主体不重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长期以来,我国把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合理结算建安工程价款,而忽视建设项目前期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①业主急于开展项目,在委托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投资估算偏低,一旦立项再提高标准,结果造成概算超估算。②设计单位对工程造价控制的设计管理滞后。设计单位出于经济效益的目的,往往强调的是设计完成的产值,建筑、结构、设备工程师等设计人员疲于应付重复性的设计工作,用于经济设计和合理设计的时间不多,工程设计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观念相分离。
3.系统工程原理
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用优化的方法,求得系统整体最优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技术和方法的总称。系统可被定义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由许多要素或构成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一个研究项目,一项计划都可看做一个系统。
系统工程处理问题的最基本出发点是将所分析的对象作为整体系统来考虑。系统工程对目标的考虑需要从系统运行的全过程即时间方面以及在每个阶段中处理问题的特殊思维过程及逻辑方面,并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及知识方面来综合考虑。因此,系统工程的思想思维为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分析模型
4.房屋建筑设计造价控制系统的定义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系统是指在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如图2所示,基于项目可行性研究与方案设计确定的投资估算是控制初步设计的造价目标、基于初步设计确定的设计概算是控制技术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造价目标,基于施工图设计确定的施工图预算是控制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造价目标,从而实现动态的工程造价控制的系统过程。
图2 不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示意图
在设计过程的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按逻辑顺序可分为明确造价控制目标、进行方案设计、对方案进行优选与优化、编制该阶段的工程造价等四个步骤。同时,还考虑到为完成各阶段和步骤所需要的有关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各种知识,包括设计阶段影响造价的因素、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方法等。从时间、逻辑和知识构成系统的三个维,从而组成系统立体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系统三维结构
5.房屋建筑设计造价控制的目标系统研究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系统的目标:投资估算控制设计概算;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预算。有必要进行技术设计时,设计概算控制修正概算,修正概算控制施工图预算。其实质就是限额设计。
5.1 应用限额设计构建目标控制系统
5.1.1 限额设计的控制
限额设计控制就是按照设计程序,在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层层控制总投资,其控制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限额设计控制图
5.1.2 限额设计的操作程序
实现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就是应用价值工程等各类方法进行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由先画后算变为先算后画,确保不突破总投资限额。
(1)限额设计指标
限额设计指标往往是投资估算指标或概算定额。但施工图设计限额指标应当是对概算指标进行修正后的指标,要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近期内建设项目所在地类似工程的指标情况,人、材、机的物价变动等进行修正。
限额设计指标一般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①各省市或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工程造价信息。
②各地区的有关工程造价信息。
③建设单位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收集的有关类似工程的工程造价信息。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和步骤,做好工程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对于提高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概述
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建筑工程造价的发生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或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周期长、资源消耗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工程造价限额的确定是随着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深入,由粗到细分阶段设置,由粗略到准确逐步推进。投资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数是整个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一经批准,投资控制数应作为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设计概算不得超过投资控制数。工程造价控制应该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是必须突出重点。
2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方法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内涵就是在项目投资决策、设计、发包和实施阶段,把投资额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随时纠偏,确保投资目标顺利实现,以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1要分阶段设置投资控制目标
工程项目建设历时长、资源消耗大,有计划的分阶段设置投资控制目标,可以通过目标控制,使投资估算、工程概算、设计预算、承包合同价更趋合理准确,真实客观的反映项目实际发生额,有效防止“三超”,达到优化配置资源。
全过程造价控制可以通过以下的程序来实现:业主根据实际确定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设计,监理协助业主编制投资估算报告;设计时编制设计概算,对估算进一步修正细化,形成施工图后,编制标底-招标时确定中标合同价,作为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目标,竣工验收后,审核结算,最后进行决算,确定工程总造价。由此,在项目建设全过程层层推进,使各阶段投资目标均得到较好的控制。
2.2要准确计量有效控制投资目标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最繁复,这一阶段的工程实际效果可能会因设计图纸不完备造成实体价值的变化,最终造成工程造价的变化。因此,应严格按图纸进行施工,不随意提出变更。施工阶段投资控制关键在于准确计量,在计量工程中应加强拖工现场工程量的核验,到实地测量,统计整理准确的数据资料;对照设计图纸,审核实际工作内容,对照进度及现场签证,审核签认计量单;根据标书规定,审核材料价格是否需要按竣工调价系数进行调整。
2.3要重点控制在决策设计阶段造价
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建设成败,关系到造价的高低和投资经济效果好坏;而合理、优秀的设计,可以缩短设周期,保证工程质量,降低造价,提经济效益。因此,要把项目全过程造价控重点放在决策和设计阶段。
2.4要加强全过程的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的合同是工程承发包双方必须遵守的文件,是发包人和承包商之间行为的唯一准则。建设项目的过程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为了便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经济关系的建立,满足项目管理的要求,实现造价控制的目标,应该根据工程建设阶段设立不同阶段的合同管理目标。
3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步骤
3.1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建设做出科学决断,优选出最佳投资方案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具有先决性和指导作用,对建设全过程的造价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对造价的影响。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是进行投资方案选择的主要依据之,同时也是决定项目是否可行及主管部门进布了顷目审批的参考依据。批准前期的投资估算是投资控制的目标,是整个造价控制的源头。
3.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影响和控制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因此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管理:
(1)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逐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要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不突破总投资额的工程设计过程。
(2)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设计。价值工程是通过分析产品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力求以降低的总成本,可靠的实现产品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价值工程理论与方法可作为处理建筑工程造价和建筑产品功能之一矛盾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手段。设计方案优选应用价值工程,是在项目的成本、功能和可行性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着眼于寿命周期成本,并侧重于功能分析,在保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造价。
(3)实行设计招标和设计监理制度。在设计阶段实行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迫使竞争者自觉按照国家关于节约用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造型新颖以及选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政策组织设计。设计监理的重点应对初步设计的总图方案及单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和比较,选取最合理方案,审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
3.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是实现建设项目的过程,造价的90%以上都耗用在施工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要准确处理造价、工期和质量的辨证关系,把投入产出观念渗透到过程施工过程中,努力使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
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工程进度进行排队,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及质量,减少返修,降低费用,造价控制人员要及时收集积累有关造价调整的资料,准确预测各种动态因素(如价格、利率、汇率等),使造价动态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必须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合理有效的控制变更价款。必须严格控制,做好施工处理、验收、核对和现场签证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
3.4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竣工结算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经验收质量合格,并符合合同要求后,向发包单位进行的最终工程价款结算工程竣工结算是最后确定工程总造价的重要环节。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核定工程造价的依据。要核对合同条款,审核竣工结算编制范围。在审核中,应依据竣工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按照国家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核对要严格执行计价依据与计价方法。竣工结算要严格按照合同中双方约定的计价方法进行计算;要严查设计变更签证。设计变更必须要有设计单位的通知单(盖公章),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并签发。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从决策到投产使用中的每一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与基本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紧密相连。因此,作为一名专业工程造价人员,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与时俱进,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只有这样,工程造价才能得到合理地确定与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工程投资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杨 明,王永利.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的控制措施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2
轨道交通工程投资控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建设程序的所有步骤。但每个阶段投资控制的重要性却不一样,越是建设前期,投资控制的作用越大。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因此,结合工程特点,在设计阶段明确投资控制目标、分析结构与过程、选择方法与措施、优化关系处理、突出控制重点,将对降低工程造价起到关键作用。
1、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目标是随着工程建设实践的不断深人而分阶段设置的,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目标是其中最重要的阶段目标。一般说来,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实施阶段、试运营与竣工验收阶段。这5个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和不断递进的。
在项目建议书阶段,主要设定投资的初步估算目标。其投资分析、测算的数据精度要求较粗,内容相对简单,往往通过对项目主要工程量和内容的框算,并参考同类项目的有关经验数据综合平衡,结合项目特点给出投资的初步估算,其估算误差一般在士20%左右。但此阶段作为项目的投资策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投资控制的初步目标。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确定投资估算目标,即对项目建设中的工程量和各种可能涉及的费用合理性进行考虑,并进行较为全面的动态估算,估算误差应控制在±10%左右。国家规定,此阶段的估算投资额应对项目总造价起控制作用。
在项目设计阶段,可研投资估计是编制设计概算的依据,设计概算一般不应超过可研估算10%原则上,这是项目总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任意突破,如有突破须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因此,设计概算是编制投资计划、进行投资包干、考核设计经济性、实行项目招标、核定合同价格的最重要依据,也是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重点。经验表明,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权重可达80%~90%左右,抓住此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就抓住了根本。
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以设计概算及设计为指导的工程招投标活动确定的中标合同价格,将是此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这个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是按设计图施工,使实际支出控制在中标确定的合同价格范围内。
在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就是搞好项目结算和决算,检验项目投资是否控制在国家批准的项目设计概算或修正概算内。
综上所述,设计阶段作为实施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其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必须按其规律依次确立。
2、工程项目的结构与过程分析
从轨道交通工程的项目内容划分,人们一般把投资结构划分为几大组成部分,即施工准备、土建(车站、区间等)、设备(车辆、供电、信号、通信、空调通风、给排水与消防、电动扶梯、自动售检票、环境监控、防灾报警、车辆段等)、钢轨及扣件、其他费用(征地拆迁、勘测设计、研究实验等)、预备费、建设周期贷款利息等。根据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概算分析,其中各部分占投资的大致比例分别为:施工准备占1%~3%,土建占25%~35%,设备占30%~40%,钢轨及扣件占2%左右,其他费用占10%~15%,不同筹措方案建设期银行利息占5%~7%.
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首先,对已获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估算部分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设计招标文件(或设计委托书)。一般说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都有投资估算偏小的倾向。如果将这一估算作为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基本目标,无疑有很大的压力。因此,在设计招标文件中应对设计目标中的投资控制提出原则意见,并就合理选用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制定节约投资降低成本措施等提出详细要求。这就是控制过程中限定范围的工作。如在南京地铁的设计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设计必须实现“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用户满意”的目标,在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追求经济适用、降低造价,必须实行限额设计。
其次,在设计招示中重点对设计投标方案作投资控制分析与评价。应在考察设计单位的资质、信誉和人财物保障条件时着重考虑其对投资控制的能力,应对设计投标方案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建设标准是否合理、限额设计是否有保障、投资控制措施是否得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以确定最合适的设计单位中标。这就是控制过程中识别主要特性的工作。南京地铁在设计招标时就将设计单位的设计投资控制能力作为主要的特性来考核。
第三,设计单位制定经济评价体系,明确主要经济控制指标,推行限额设计,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概算编制方法。这就是控制过程中订立标准的工作。标准是衡量投资控制绩效的依据和准绳。标准来自控制目标并服务于控制目标,订立标准必须根据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特点定量确定。
第四,业主与设计单位共同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及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及时收集控制中的各种动态数据,认真对比分析研究,确保设计方案的优化与概算文件编制质量。
第五,抓好过程控制,及时衡量绩效。所谓衡量绩效就是抠出投资控制中的实际工作情况与标准之间的偏差信息,并根据这种信息来评估实际控制工作的优劣。只有在投资控制过程中不断地将实际控制状态和效果与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才能对控制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不断趋近控制目标。
第六,认真诊断及纠正,精心做好设计概算审查和调整。如果设计阶段投资控制衡量绩效后发现偏差,就要诊断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并加以纠正,直至最后完成对设计概算的审查和修正。3、投资控制的方法与措施选择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必须借助科学合理的方法。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是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较为有效的方法,主要有方案比较法和价值分析法。
方案比较法是一种简便而适用的方法。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根据功能需求提出各种技术方案,对各种方案在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的前提下进行技术经济指标系列对比分析,从中挑选经济指标最优的方案,并同时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在同样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降低工程投资5%~20%。因此,凡能进行定量分析对比的设计内容,均应通过计算,用数据说明其技术经济合理并比较选择。特别要注意占工程造价比例较大的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选用的经济性,尽量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设计。
价值分析法是以较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较适用于对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优选,投资控制的效果比较明显。价值分析法的表达式用V=F/C表示。式中V为价值,F为功能,C为寿命周期费用。提高设计价值有以下途径,即:功能提高、费用不变;功能不变,费用降低;功能提高,费用降低;功能稍降,费用大降;功能大增,费用稍增。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通过价值分析控制投资的二个步骤是:一是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识别非必要费用;二是抓住功能与费用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减少费用的环节;三是寻找消除非必要费用的多种办法,如修改设计,改变原材料品种、规程和供应来源,选择更合适的机电产品,采用更合理的运营模式、生产组织形式及管理方法等。同时,价值分析应侧重在降低费用潜力大的对象上。
南京地铁1号线在工程设计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作了多方案比选。全线13个车站共做了40多个方案。很多车站方案多次论证,投资控制效果明显。总体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对全线的12段线路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完善,既确保了功能合理,又降低了造价。设备的选型定型及按设计招标采购是影响投资的重要方面。业主与设计单位在每个设备系统的用户需求书编制中都是几易其稿,进行严格的技术经济分析,效果良好。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措施保障。组织措施主要是建立合理的设计管理模式,明确业主、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在设计阶段投资控制中各自的任务及职责,确定投资控制流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投资控制人员。技术措施主要是发挥业主、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的技术优势,协调、平衡好设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要通过系统分析、价值分析、方案比较、限额设计、优化设计等技术手段,将投资控制落实在实处,从源头控制设计输人的正确性以及技术标准和文件深度的合理性、统一性。经济措施是调动设计人员控制投资积极性的重要方面。经济奖惩既是对设计成果的价值确定,更是为设计提供激励和制约的基本动力。对设计方在设计中通过技术措施而节约了工程投资的,或功能较原来基础有较大提高的,业主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设计方未取得业主同意的不合理超投资限额设计,业主应扣减设计费。鼓励监理方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提优化设计方案,尽心尽责实施投资控制,效果明显者给予重奖。合同措施是通过设计合同、监理合同的签定,明确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权责利,这是投资控制落实的有效保障。合同措施必须对设计目标中投资控制定位。南京地铁1号线就是将“经济适用”作为设计目标之一明确定位的。
4、投资控制与设计费用、标准的关系优化
4.1投资控制与设计费用的关系
按照惯例,设计单位设计的费用,与其设计工程的投资额挂钩。国家发文规定了不同种类、大小的工程设计费取费的指导费率。这种设计费的取费方式带来的问题是:进行了限额设计,或通过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降低了工程造价,如何分解设计费,调动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积极性?在南京地铁工程的设计中,设计总费用计算基数为国家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估算的相关部分,选取某一确定的费率,确定设计总费用。总体总包设计费及分项设计费根据投资估算,考虑各设计单位设计工作的技术含量、难易程度、复杂性、重复性、实际投人工作量和行业收费水平等因素,在设计总费用的范围内,经综合平衡先一次确定相应设计费用,业主也在其中预备一块作为设计奖励基金和设计变更费。设计费由各设计单位包干使用。设计方在确认设计费合理、完整的基础上,包干完成合同规定的所有设计任务。设计费用与设计概算投资脱钩,不因项目投资的增减而增减,确保设计人员科学对待设计,推行限额设计。业主重视并处理好投资与设计费、设计质量的关系,做好设计工作总体评价,尽量使设计工作量和设计业绩与设计费匹配。根据设计工作评价结果,对确因实际原因增加了设计工作量的给予适当补偿;对通过精心设计提高质量降低造价的给予奖励;对没有做好限额设计、投资控制的设计除责令修正外还可作适当处罚。投资控制与设计费用这种关系的建立,避免出现长期以来设计工作中存在的怪圈:设计费用与投资费用按比例挂钩,谁将设计概算做得大,谁就可以按比例多拿设计费用,最后导致优化设计、控制投资的设计费降低,而放弃控制、突破限额的反而可得额外得好处。
4.2投资控制与设计标准的关系
轨道交通工程投资控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和建设程序的所有步骤。但每个阶段投资控制的重要性却不一样,越是建设前期,投资控制的作用越大。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因此,结合工程特点,在设计阶段明确投资控制目标、分析结构与过程、选择方法与措施、优化关系处理、突出控制重点,将对降低工程造价起到关键作用。
1、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目标是随着工程建设实践的不断深人而分阶段设置的,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目标是其中最重要的阶段目标。一般说来,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分为5个阶段,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实施阶段、试运营与竣工验收阶段。这5个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和不断递进的。
在项目建议书阶段,主要设定投资的初步估算目标。其投资分析、测算的数据精度要求较粗,内容相对简单,往往通过对项目主要工程量和内容的框算,并参考同类项目的有关经验数据综合平衡,结合项目特点给出投资的初步估算,其估算误差一般在士20%左右。但此阶段作为项目的投资策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投资控制的初步目标。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是确定投资估算目标,即对项目建设中的工程量和各种可能涉及的费用合理性进行考虑,并进行较为全面的动态估算,估算误差应控制在±10%左右。国家规定,此阶段的估算投资额应对项目总造价起控制作用。
在项目设计阶段,可研投资估计是编制设计概算的依据,设计概算一般不应超过可研估算10%原则上,这是项目总投资的最高限额,不得任意突破,如有突破须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因此,设计概算是编制投资计划、进行投资包干、考核设计经济性、实行项目招标、核定合同价格的最重要依据,也是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重点。经验表明,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权重可达80%~90%左右,抓住此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就抓住了根本。
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以设计概算及设计为指导的工程招投标活动确定的中标合同价格,将是此阶段投资控制的目标。这个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是按设计图施工,使实际支出控制在中标确定的合同价格范围内。
在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就是搞好项目结算和决算,检验项目投资是否控制在国家批准的项目设计概算或修正概算内。
综上所述,设计阶段作为实施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其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必须按其规律依次确立。
2、工程项目的结构与过程分析
从轨道交通工程的项目内容划分,人们一般把投资结构划分为几大组成部分,即施工准备、土建(车站、区间等)、设备(车辆、供电、信号、通信、空调通风、给排水与消防、电动扶梯、自动售检票、环境监控、防灾报警、车辆段等)、钢轨及扣件、其他费用(征地拆迁、勘测设计、研究实验等)、预备费、建设周期贷款利息等。根据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概算分析,其中各部分占投资的大致比例分别为:施工准备占1%~3%,土建占25%~35%,设备占30%~40%,钢轨及扣件占2%左右,其他费用占10%~15%,不同筹措方案建设期银行利息占5%~7%.
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首先,对已获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估算部分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设计招标文件(或设计委托书)。一般说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都有投资估算偏小的倾向。如果将这一估算作为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基本目标,无疑有很大的压力。因此,在设计招标文件中应对设计目标中的投资控制提出原则意见,并就合理选用相关技术经济指标、制定节约投资降低成本措施等提出详细要求。这就是控制过程中限定范围的工作。如在南京地铁的设计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设计必须实现“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用户满意”的目标,在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追求经济适用、降低造价,必须实行限额设计。
其次,在设计招示中重点对设计投标方案作投资控制分析与评价。应在考察设计单位的资质、信誉和人财物保障条件时着重考虑其对投资控制的能力,应对设计投标方案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否正确、建设标准是否合理、限额设计是否有保障、投资控制措施是否得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以确定最合适的设计单位中标。这就是控制过程中识别主要特性的工作。南京地铁在设计招标时就将设计单位的设计投资控制能力作为主要的特性来考核。
第三,设计单位制定经济评价体系,明确主要经济控制指标,推行限额设计,选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概算编制方法。这就是控制过程中订立标准的工作。标准是衡量投资控制绩效的依据和准绳。标准来自控制目标并服务于控制目标,订立标准必须根据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特点定量确定。
第四,业主与设计单位共同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及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及时收集控制中的各种动态数据,认真对比分析研究,确保设计方案的优化与概算文件编制质量。
第五,抓好过程控制,及时衡量绩效。所谓衡量绩效就是抠出投资控制中的实际工作情况与标准之间的偏差信息,并根据这种信息来评估实际控制工作的优劣。只有在投资控制过程中不断地将实际控制状态和效果与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才能对控制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才能不断趋近控制目标。
第六,认真诊断及纠正,精心做好设计概算审查和调整。如果设计阶段投资控制衡量绩效后发现偏差,就要诊断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并加以纠正,直至最后完成对设计概算的审查和修正。3、投资控制的方法与措施选择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必须借助科学合理的方法。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是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较为有效的方法,主要有方案比较法和价值分析法。
方案比较法是一种简便而适用的方法。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根据功能需求提出各种技术方案,对各种方案在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的前提下进行技术经济指标系列对比分析,从中挑选经济指标最优的方案,并同时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在同样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降低工程投资5%~20%。因此,凡能进行定量分析对比的设计内容,均应通过计算,用数据说明其技术经济合理并比较选择。特别要注意占工程造价比例较大的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选用的经济性,尽量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设计。
价值分析法是以较低的寿命周期费用,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较适用于对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优选,投资控制的效果比较明显。价值分析法的表达式用V=F/C表示。式中V为价值,F为功能,C为寿命周期费用。提高设计价值有以下途径,即:功能提高、费用不变;功能不变,费用降低;功能提高,费用降低;功能稍降,费用大降;功能大增,费用稍增。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通过价值分析控制投资的二个步骤是:一是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识别非必要费用;二是抓住功能与费用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减少费用的环节;三是寻找消除非必要费用的多种办法,如修改设计,改变原材料品种、规程和供应来源,选择更合适的机电产品,采用更合理的运营模式、生产组织形式及管理方法等。同时,价值分析应侧重在降低费用潜力大的对象上。
南京地铁1号线在工程设计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作了多方案比选。全线13个车站共做了40多个方案。很多车站方案多次论证,投资控制效果明显。总体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对全线的12段线路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完善,既确保了功能合理,又降低了造价。设备的选型定型及按设计招标采购是影响投资的重要方面。业主与设计单位在每个设备系统的用户需求书编制中都是几易其稿,进行严格的技术经济分析,效果良好。
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措施保障。组织措施主要是建立合理的设计管理模式,明确业主、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在设计阶段投资控制中各自的任务及职责,确定投资控制流程,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投资控制人员。技术措施主要是发挥业主、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的技术优势,协调、平衡好设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要通过系统分析、价值分析、方案比较、限额设计、优化设计等技术手段,将投资控制落实在实处,从源头控制设计输人的正确性以及技术标准和文件深度的合理性、统一性。经济措施是调动设计人员控制投资积极性的重要方面。经济奖惩既是对设计成果的价值确定,更是为设计提供激励和制约的基本动力。对设计方在设计中通过技术措施而节约了工程投资的,或功能较原来基础有较大提高的,业主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设计方未取得业主同意的不合理超投资限额设计,业主应扣减设计费。鼓励监理方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提优化设计方案,尽心尽责实施投资控制,效果明显者给予重奖。合同措施是通过设计合同、监理合同的签定,明确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权责利,这是投资控制落实的有效保障。合同措施必须对设计目标中投资控制定位。南京地铁1号线就是将“经济适用”作为设计目标之一明确定位的。
4、投资控制与设计费用、标准的关系优化
4.1投资控制与设计费用的关系
按照惯例,设计单位设计的费用,与其设计工程的投资额挂钩。国家发文规定了不同种类、大小的工程设计费取费的指导费率。这种设计费的取费方式带来的问题是:进行了限额设计,或通过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降低了工程造价,如何分解设计费,调动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积极性?在南京地铁工程的设计中,设计总费用计算基数为国家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投资估算的相关部分,选取某一确定的费率,确定设计总费用。总体总包设计费及分项设计费根据投资估算,考虑各设计单位设计工作的技术含量、难易程度、复杂性、重复性、实际投人工作量和行业收费水平等因素,在设计总费用的范围内,经综合平衡先一次确定相应设计费用,业主也在其中预备一块作为设计奖励基金和设计变更费。设计费由各设计单位包干使用。设计方在确认设计费合理、完整的基础上,包干完成合同规定的所有设计任务。设计费用与设计概算投资脱钩,不因项目投资的增减而增减,确保设计人员科学对待设计,推行限额设计。业主重视并处理好投资与设计费、设计质量的关系,做好设计工作总体评价,尽量使设计工作量和设计业绩与设计费匹配。根据设计工作评价结果,对确因实际原因增加了设计工作量的给予适当补偿;对通过精心设计提高质量降低造价的给予奖励;对没有做好限额设计、投资控制的设计除责令修正外还可作适当处罚。投资控制与设计费用这种关系的建立,避免出现长期以来设计工作中存在的怪圈:设计费用与投资费用按比例挂钩,谁将设计概算做得大,谁就可以按比例多拿设计费用,最后导致优化设计、控制投资的设计费降低,而放弃控制、突破限额的反而可得额外得好处。
4.2投资控制与设计标准的关系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以企业各项管理制度为基础,以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和实施过程控制体系促进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
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根据愿景做出的风险分析、对策安排和管理保证的过程,由高管层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并在这个目标下分析企业资源,分析行业、市场、宏观政策变化,由各级管理者依据风险管理要求,开展管理工作和风险控制工作。
房地产开发主要通过获得土地使用权让渡,并依据一条标准进行房屋设计、采购、施工和销售,最后向业主交付产品的过程。根据目前宏观形势的变化,政府调控政策密集出台,房地产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运营质量和管理水平,结合宏观层面和经济规律,不断调整管理行为,促进企业稳步、快速发展。
二、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难点和重点
1、当前环境下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难点主要包括:全球性经济萎缩未完全走出低谷,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的决策;行业政策变化频繁,企业在筹资、融资、土地收购压力加大;产品单件性、项目分散性导致成本管控复杂;销售形势不明朗,收益和现金流不能有效把握;市场和行业形势多变,风险应对与机会把握之间难以取舍和平衡。
2、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要点包括:从战略层面结合行业与市场变化,根据区域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维持资本运营合理力量和必要的弹性;坚持现金为王的管理原则不放松,保持企业积极稳健的财务政策和有效的支付能力;正确识别、评估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按照轻重缓急分别提出应对方案,克服内在管理风险;在机会与风险、效率与管控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切实保证管理水平和运营质量;慎重决策,保持合理的扩张速度;采取灵活多样的资本运营、合作经营方式,分散投资风险;评估利润增长点与税负增加带来的现金流变化与经营风险;做好品牌运营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现品牌与人力资源收益。
三、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战略步骤
1、成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构。只有使内部控制机构设置和审计人员的职责具有独立性,才能合理行使相关控制权利,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合理控制企业相关风险。
2、分析内外部环境。房地产企业的外部环境影响力,较其它行业更显得长远和复杂,长期的外部环境影响方面有:一是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国内经济形势及其走势对企业投资方向的影响;二是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和区域与城市化进程对企业投资重点的影响;三是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对企业投资策略的影响。短期的环境影响方面有:一是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影响企业的资本运营;二是金融市场和汇率变化将影响公司筹资与融资;三是我国政府主导经济能力比较强,将影响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四是税收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等等。
3、制定企业目标。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必须首先确定企业的目标,分析企业资源能力和利用外部资源可能性与获得的份额,确定对企业目标的实现有影响的重大事项,将企业风险控制与企业管理目标结合起来,使制定的目标与企业的内外部风险管理相契合。
4、根据内外部环境及企业目标识别风险:由于有不确定风险的存在,房地产企业管理者需要对风险事项进行识别。实施内控战略步骤时,需要结合管理目标,对各项目标与实现目标的资源整合、管理行为中的各项潜在风险进行查找,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对其负面事项进行评估并做出反应。识别的方法一般采用“五力分析法”、“流程查找法”、“报表法”或采用“内部问卷调查”等方法。
5、评估风险:房地产公司的管理者进行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潜在风险事项如何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管理者应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等方面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指某项评估出来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则是指某项风险发生将会带来损失的大小,评估方法一般采用排列组合、回归分析法等方法或工具。
6、风险反应。对于企业评估出来的重要风险,企业都应考虑风险反应方案。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应理性的分析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积极制定并实施风险容忍度之内的风险反应方案。
房产企业应对风险容忍度以外的风险进行评估,即对剩余风险进行重新评估,从公司总体的角度、或者组合风险的角度重新计量风险。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应采取必要措施对企业总体风险进行复合评估,并选择相应的风险反应方案,保证风险在预期的合理控制范围内。
7、控制活动。在制定了相关的风险控制方案以后,房地产企业管理者应实施具体的控制活动保证风险反应方案得到正确执行。控制活动存在于企业的各层面和各个部门,房产企业管理者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采用的政策和影响该政策的一系列程序,确定这些程序和方法的优化和调整等。
8、信息和沟通。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必须以一定的格式和时间间隔进行确认、捕捉和传递,以保证公司的员工能够执行各自的职责。信息与沟通主要存在三个方向:一是风险控制活动过程中的信息与沟通,二是风险评估或重新评估过程中的信息与沟通,三是风险控制结束后反馈机制的信息与沟通。这项工作一般由责任部门与内控部门之间的以多种形式得以实现。
9、监控与持续改进。房地产企业风险管理的监控是指评估风险管理要素的内容以及运行的执行质量等。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风险管理进行监控――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估。监控还包括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记录和对记录的检查,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记录和运行情况进行测试和评估,当房产企业根据管控的需要对外报送企业风险管理效率报告时,应为企业的内控管理设计一套记录模式并保持有关的记录。
总之,房地产企业要根据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建立和完善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认真总结和探索内部控制的新方法、新思路,从完善和加强内部管理的角度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MBA对成本控制有着较为权威的解释,成本控制:即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成本控制的过程是寻找一切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成本控制的起点,或者说成本控制过程的平台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其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1、定额制定。定额是企业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条件下,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的消耗达到的数量界限,主要有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同时,定额也是成本预测、决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据,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标准化。主要包括计量、质量、造价标准化,它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
3、制度建设。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运行的基本保证,一是制度,二是文化,制度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补充。没有制度建设,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运行,就不能保证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额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审报制度等。
1、场景定义
根据覆盖目标的类型分为三大类(农居点、住宅楼、商业楼宇)十种场景。
A、高密集出租型农居点:大都为政府统一规划建设,单幢房屋所有权单一,房屋排列有规律,楼间距小,比较密集;房屋多为3-4层,房东除自住外,以出租为主,每户租客多为3-4户。
B、分散未改造农村自建房:农村自建房,单幢房屋为1户人家,房屋排列无规律,房屋间距大,比较分散;每幢房屋多为2-3层,且属单独户主。
C、排屋型新农村农居点:大都为乡镇政府统一规划建设,每幢房屋2户人家左右,房屋排列有规律,楼间距小,比较密集;每幢房屋多为三层,有多个房间。很少有单间出租现象;排屋型农居点建设时多规划地下管道。
D、别墅区:容积率低,用户数量少(都为高端用户),基础设施完备。
E、开放式老小区:大都为上世纪80-90年代建设,房子一般7层以下,房屋排列有规律,楼间距小,比较密集,每幢房屋多为5-7层,有3-4个单元楼道,房东一般为自住,如出租,租客多为1户。
F、多层小区:大都为政府统一规划、开发商建设,单套房屋为1户人家,有物业及业主委员会。房屋排列有规律,楼间距较小,容积率适中,每幢房屋多为6-7层,每层有2户以上,房东除了自住外,也有出租。
G、高层或小高层小区:大都为政府统一规划,开发商建设,有统一的物业,或者有业委会。每幢房屋多为11层以上,容积率较高,每层有2户以上,户主基本上为自住,或整体出租,小区内基础资源完备。
H、出租型商务(住)楼宇:大都为政府统一规划,开发商建设,有统一物业管理单位。每层有若干个企业,数量不等,需要参考大堂的索引。每幢房屋多为高层,预留各个运营商弱点井;平层一般不布线,通过天花板走线,垂直槽道资源与地下室基础资源完备
I、独门独户大客户:该类物业特点为该类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企业内部网络(LAN),有自己独立的弱电机房,我们只需为其提供出口带宽即可(企业专线)
J、学校及工厂宿舍:社区建设出租给企业或学校,由物业管理;另外一种为自建自住;每层房间分布有规律,每户住多人(高密度),大多有垂直井道,没有水平桥架。
2、设计方案标准化
在场景标准化的基础上,为获得通用标准的建设方案,前提是将影响整体方案规模的设计参数进行规范。
A、建设规模参数标准化
B、设计原则的参照:
a竞争开放型驻地网-参照驻地网设计原则。
b一级分光30%户线比。
c二级分光相关参数确定:如端口数30%配比(初期) 二级分光配线光缆具备全覆盖能力(方便后期光分扩容),具体参照二级分光设计原则。
d独家引进型驻地网-100%覆盖。
e基础设施以利用开发商为主,尽量不做投资。
C、重点设计参数标准化:
D、预算参数标准化
3、输出项目投资标准化模块
以上参数定义完毕后,根据各建设场景选取接近标准规模的项目,进行方案设计模拟,如:多层住宅小区场景下选取了“三坝雅苑”项目,选用FTTH模式建设,规模为780户(与标准规模760户非常接近),再根据现场实际对各个定义的设计参数进行对号入座,设计材料与设备需求与相应的建设费,按照标准概预算费率进行模拟的出项目总造价,分摊至每用户,则得出项目的标准单用户造价模型。
4、引入经济评估
参照专业项目咨询的惯例,般使用投资回收期法,是以投资回收期的长短作为分析和评价投资决策方案的标准。即投资项目经营期净现金流量补偿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或者说回收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全部时间。一般来说,投资回收期越短,投资效果越好,也就意味着投资所冒的风险可以比较早地得到解除。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估,其主要评价参数为动态投资回收期与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收回全部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即投资项目在经营期间内预计净现金流量的累加数恰巧抵偿其在建设期内预计现金流出量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使投资项目累计净现金流量恰巧等于零所对应的期间。
5、建模及结论
综合考虑了年降价生命周期、装维成本、营销成本、建设成本、区域人工费率,结合公司制定的年度开户率指标进行综合“对比”评估,对造价与用户发展之间给出一定的动态关系,通过与基准值的对比可以看出该项目的财务评估“相对”值。
根据回收期算法:
财务静态投资回收期(年)=(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
其中年现金流入量:与动态用户渗透率与每户资费收入强相关。
年现金流出量:动态建设成本、装维成本、市场成本、企业成本、设备折旧、各种税率。
通过以上算法将部分成本参数与户均资费收入设定为常数后,得出回收期&的建设成本&的用户渗透率关系式之间的动态关系模型。
以EXCEL软件为平台,制作应用友好界面,便于日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