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8-07 09:24: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城市道路建设的意义

篇1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也随着迅猛发展。作为城市的公共设施,它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形象、城市个性特征、城市特色和城市精神的体现。城市道路设计的好坏,不仅关系影响到人们出行是否便利,同时还与城市的诸多其他方面紧密相连,例如城市的给水、排水、供热、燃气,以及绿化、照明等等,由此可见城市道路设计至关重要,只有做好道路建设的相关设计工作,才能更好地建设出完美的道路工程,使其不仅能够很好地应对当前的各种要求,更能较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一、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道路就好像是城市的骨架和命脉,支撑着整个城市的提升和发展。而城市道路设计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运行,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标准和水平。城市交通的基础是道路,城市道路不仅影响受运输物流载体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活动,而且也是创造良好舒适的城市环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城市现代化高水平道路建设工程都在有条不紊地进展。作为一个强大的系统,道路设计涉及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的铺设、绿化和城市景观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必须确保合理化方案的设计,才能使其在未来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有效,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城市道路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问题

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最常见的一种节点形式,包括无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口,有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口,环型平面交叉口等几种类型,它们对道路网的交通状况影响很大,因此,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设计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平面交叉口的线形与纵断面。平面交叉口范围内的线形宜采用直线并尽量正交,道路中线的交角应不小于45度;两条道路相交,主要道路的纵坡度宜保持不变,次要道路的纵坡度应作相应的调整;交叉口进口道的纵坡度,宜小于或等于2%,困难情况下应小于或等于3%,桥梁引道处应尽量避免设置平面交叉口。2.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行车舒适,排水通畅,与周围建筑物的标高相协调等因素,合理确定交叉口设计标高。

(二)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不合理

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飞跃发展,如何合理设置指路标志和其在道路系统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明显。而有些设计人员不遵守设计的要求,不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勘测,这就造成城市道路指路标的设置不合理。

(三)设计使用文件深度不足。

这类问题大约占总数的25%,常见的该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交叉口竖向设计图,缺雨水口、检查井周围混凝土质路面加固相关设计图、缺挡土墙纵断面等方面。类似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各设计单位在管理以及单位规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设计人员对于相同的一个项目会有自己的一份理解,同时每个人对于工作的态度以及责任心也是不同的。但是工程方面的语言永远是相通的,不论设计文件时发生任何问题,存在任何困难,都要表达清楚设计文件中所要体现的主体问题,以此来满足施工时的需要。

(四)市政道路规划缺乏合理性

道路的整体格局对整个城市的交通也同样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格局设计的不合理会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效率严重下降。整体格局设计是对整个城市的道路以及与道路有关的因素绿化、景观等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就当今城市整体格局规划设计分析,有很多城市过分注重道路工程的指导,只能看到局部交通却忽略了城市整体交通的格局设计,导致道路之间的跨度缺乏科学性的设计,对整个城市的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在线性分配及坡度等方面的规划上也缺乏周全的思考,降低了设计道理的实际意义

三、城市道路设计的改进意见

(一)科学规划道路的干道分配和坡度

提升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科学性,首先要科学地规划主干道和支干道的数量、位置。基于传统的设计理念,我国很多城市在建设道路时,都过度重视主干道或立交桥,并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其中,却不够重视支干道,甚至因为在主干道的建设或在立交桥的建设中过度投资而压缩支干道的数量或降低质量,以弥补资金缺口。这样做使得道路网络体系变得不再完整,加大了支干道的交通压力,造成拥堵等情况,严重背离了科学设计的理念。因此,要想提升城市道路设计的科学性,就要有大局意识,不可忽略支干道在交通网络中的作用,要合理规划道路网络中主、支干道的配比。另外,还要科学规划道路的坡度,这对道路工程有重要的影响。道路断面和道路布局是城市道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技术问题――对于限速较高、车流密集的道路,一定要将坡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停顿或视线干扰;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道路,可以适当降低其平顺度,尽量贴合地形以降低工程成本。

(二)加强对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绿化覆盖率中占较大比例。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增加,交通污染日趋严重,利用道路绿化改善道路环境,已成当务之急。城市道路绿化也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为使道路绿化更好发挥绿化功能,协调道路绿化与相关市政设施的关系,利于行车安全,有必要统一技术规定,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

(三)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

对于设计单位来说,人员是设计的核心,人员素质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设计人员素质的控制,这样就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也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因为,设计人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人员之一,其对于整个工程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当选用懂得设计技术同时也熟知管理学基本理论的人员来担任工程的设计工作。

(四)重点关注市政道路节点设计

首先,应根据道路节点的功能对节点的设计进行分类,主要针对交叉口车辆流向进行分类,如果,在交叉口通过的车辆状态是高速、通畅、连续的,那么我们必须再对其节点进行相关的设计;其次,市政道路节点设计要有针对性的原则,尤其是对于一些交通比较拥挤的交叉口,必须做好全面的考虑,并且要根据城市实际情况不同进行设计,其中有很多地区处在地震高发区、多雨期等,因此,在设计节点时,也要考虑到发生自然灾害对交叉口的交通造成的影响,做好城市道路节点设计的综合性分析,将通过的车流量作为主要参考数据;最后,要注意城市道路节点设计的节约性,节点设计是一项大工程,对整个城市交通有着直接的作用,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本着节约的原则,要以人力、财力、物力等最少的资源投入量,来完善对整个城市各个节点的设计工作。

(五)坚持“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理念之一。科学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一定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要想实现“以人文本”的城市道路设计,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解决噪声和车辆尾气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合理设置隔离带,做好道路两旁的绿化工作。在选取交通干道位置时,不宜离居民区过近。2.按照空间功能划分道路空间――步行区域、自行车区域、公共设施区域、公共交通区域、机动车区域和其他区域,使空间的划分更符合系统功能的需要。同时,在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同时,要严格规范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和分布,保证残疾人可以安全出行。

结束语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设计文件中存在许多的问题,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如何从施工图审查中发现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找出了目前我国该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希望可以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我国城市道路设计相关行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晓敏.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09.

篇2

经济建设:

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复方蒿甲醚、人造卫星、大型喷气客机、铁路机车、现代海船、微电子、卫星回收、计算机、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大规模集成计算机研制成功、CPU、神5载人宇宙飞船技术、"远望号"系列船技术。2万多公里的铁路,折合万亿元GDP。8万4千座水库、1万公里江堤、17万公里河道堤坝,新增3亿亩灌溉面积,折合几万亿GDP。红旗渠,折合几百亿GDP。 文化建设: 不知道,但对传统文化建设肯定比较忽视。外交建设:

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从1956年的25个猛增至1979年的121个。从当初我国被排挤在联合国之外,到1971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城市必须建设大量的各类基础设施项目来满足“城市化”建设的需求,而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城市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再加上它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导致社会媒体和大众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越来越关注和重视,这也使得许多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下面,本文简要分析和总结当前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现状,并研究和探讨加强城市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以期更好的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水平,保障道路工程的使用性能以及市民出行的安全,为人们打造一个优质、通畅、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的现代化交通出行环境。

一、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具体包括有:

1、工程的动迁量大、施工场地小

目前,许多市政道路工程是对老城区道路进行改造,而这些地区的人口、住宅、店铺等的数量均较多,且空间狭小、拥挤,这就导致市政道路工程在建设施工时的旧房拆迁量较大,且经常在市内复杂繁多的大街小巷中进行,施工场地较为狭,从而导致拥堵和诸多不便。

2、工程的投资数额庞大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由于工程量较多,原材料需求较大,导致其投资金额庞大。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道路工程施工材料、人工薪酬等的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市政道路在原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投资金额不断增加,这也给政府财政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3、存在复杂繁多的地下管网

市政道路工程大多集中在城市中经济繁华、人口密集的区域,而这些区域大多存在大量复杂的电力、通信、给水、供热、煤气等地下管网,这些管道线路错综复杂,给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造成极大的不便。同时,有些老城区的地下管线历史时间长,地底位置不明确,且存在严重的老化问题,一旦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时进行盲目开挖,就容易对这些地下管网造成破坏,导致城市区域内断电、停水、停气等严重问题,给市政道路工程以及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4、受地质条件的制约较大

排水、排污等项目是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项目的施工往往受现场地质水文环境的影响较大,若要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就必须采取额外的对应措施,不仅加大了工程施工的难度,也给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了较大的质量隐患。例如,当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不稳定,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就必须要首先进行沟槽边坡支护或深井(井点)降水等措施加以巩固和保护,使其符合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5、工程项目的开工急、前期准备不足

由于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现场主要是在城市内,这就导致其建设施工会对人们的日常出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和不便,因此,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对居民正常工作生活的干扰,往往要求市政道路工程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完工,这就使得施工单位在赶进度、保质量的要求下,倒排进度计划,将工程尽量提前,从而导致工程项目的开工急,前期准备阶段时间短,容易造成施工准备上的疏漏,进而影响到后续施工的质量。

二、加强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管理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诸多质量问题,在今后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各地政府及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1、制定完善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要根据当前国家及各地政府的相关法律规定,制定和完善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市政道路工程各阶段、各环节的施工质量标准和要求,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步骤,并完善和加强对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各种合同签订、材料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控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有效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

2加强市政道路工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要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动态化施工质量管理。要加强对水泥、混凝土、沥青等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避免原材料出现劣质、掺假、污染等质量问题。同时,还要积极运用当前先进的道路施工工艺,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技术水平,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避免道路出现起层、开裂、断裂等质量问题,从而更好的确保市政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3加大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

各地政府要建立健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监督控制机制,组织和委派专业人员对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进行建设施工的全程质量监督管理,完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并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细分到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去,明确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奖惩制度,并全面推行质量监督责任管理制,将问题责任具体到施工小组或个人,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从而更好的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语:

城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项目工程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以及人们的行车安全和社会的和谐安定,并且对城市的经济进步以及现代化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各地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控制,通过采取相关针对性措施,提高和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道路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和推动我国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平稳、快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红伟.中小城市市政道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问题浅析[J].建设科技,2015(03):104-105.

[2] 朱三平.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展望,2015(04):56-57.

[3] 陈建东,翟洋.浅谈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民营科技,2011(09):242-243.

篇4

Abstract: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government and citizens is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the good and important channels, and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ne of the increasingly in recent years to get the atten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henzhen area in recent years more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projects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ia work study from participation in time, object, content,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are working suggestion,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ia for road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public participation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关于城市道路噪声的环保投诉已逐年增加,新建市政道路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时有居民阻扰施工、上访等现象发生。而环评可以作为预防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有效管理手段,与其较为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密不可分。一个好的环评公众参与机制,可以成为政府与市民进行有效沟通的良好且重要的渠道之一。2006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颁发,在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该方法为仅规定了环评工作中公众参与的一般方法与要求。而建设项目种类繁多,其环评公众参与也不能一而概之。本文通过对深圳地区近年来多条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工作的研究,试图在该暂行办法的框架内,探索一种在城市道路建设项目中,更切乎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评公众参与办法,与大家一起讨论。

1 城市道路建设特点

1.1 选线方案少

与城市之间的城际公路各等级公路不一样,城市道路的建设受用地限制,其走向一般在规划阶段已经确定,可供另行选线的方案往往很少。若规划阶段未能有效规划好城市道路与居住区、学校等声环境敏感目标的位置关系,对后续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将带来较大的压力。

1.2 与敏感点距离近

同样是受道路建设用地限制,各道路红线往往与居住区、医院、学校等敏感保护目标用地红线重合,造成道路与敏感点距离很近的状况。

1.3 公众心态矛盾

城市道路两侧敏感点的公众,往往具有明显矛盾心态。一方面,希望道路尽快建设,且与本区域沟通越顺畅愈好;但是另一方面,又不希望道路离自家太近,以免交通噪声影响到自己。因此,紧邻道路两侧的敏感点公众,可能对道路的建设有一种排斥感,而非紧邻道路两侧的敏感点公众,则一般赞同道路的建设。

2 公众参与建议

2.1 参与时机

城市道路建设很多情况下是按需而建,其建设具有很大的目的性,就是为了解决部分路段的拥堵问题。该类道路往往会在民间经过一番讨论,最后由城市道路建设主管部门提出设计建设申请。此时,道路的走向、标准、规模已基本确定,方才开始委托环评工作。

环评介入时间较晚,为了充分的征询沿线工作意见。受委托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将拟建道路的基本情况进行公告。

2.2 参与对象

正如前面所说,道路沿线第一排居民受道路的环境影响最大。因此,公众参与公示过程中,除了常规的网络、媒体公示等,还应进行敏感点现场公示公告。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需全部张贴公示公告。

非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敏感点进行张贴。

2.3 公示内容

城市内居民教育素质普遍较高,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第一次公示内容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 28号)的要求进行后,其内的信息往往不能满足公众对项目情况的深度了解需求。因此,公示内必须标明进一步索取更多资料的获取方式,而可以公开的内容,应事先与建设单位进行沟通。

第二次公示应在报告主要结论出来之前进行,比《暂行办法》稍早。这样是为了留更多的时间给公众进行讨论。第二次公示张贴的敏感点,不应少于第一次公示时。在第二次公示时,可于沿线小区管理处、业委会、社区工作站、学校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等敏感点处,预留部分公众参与调查问卷,供公众填写。

2.4其他建议

问卷调查是直接与公众进行交流的好时机。为取得更佳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公众参与最好由建设单位主导,环评单位及设计单位作为重要参与者,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

2、在调查问卷发放前,根据各敏感点人口分布情况,按比例发放调查问卷至各敏感点。各调查问卷应统一编号,有助于后期的统计。

3、对于部分敏感点,其参与的公众数量可能大于发放调查问卷的数量。此时,应提供调查问卷模板,供其复印。复印的调查问卷,不应统计为有效问卷。但应在环评报告中如实描述,并作为附件,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供其审批时参考。

4、部分项目的公众参与程度较低,公众不愿意填写调查表,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该类问题应如实记录至环评报告内,但环评单位应取得相关凭证,表明曾组织过该类工作。该类凭证一般有小区门卫放行条等。

5、公众参与热情较高的项目,一般为公众反对意见较多的项目。该类项目应不限于调查问卷一种形式进行,还可以通过座谈会等形式,由建设单位、地方政府部门、设计单位、环评单位、公众代表共同参与,最大限度的解答公众疑惑以及其关心的问题。

6、对于持反对意见的公众,应全部进行回访,回访形式不限于电话、当面沟通,可再次设计相关表格供其填写,也可复印原来的问卷,在电话回访中直接记录回访时反对者的意见,并与其他公众问卷一起作为附件。所有反对理由应如实记录,第一时间交建设单位,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7、对于公众参与意愿较低的项目,笔者认为仍应如实记录,而非为了达到所谓的份数,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额外组织。亦可避免压力之下,部分单位对公众参与工作进行造假。

3 结语

在城市土地利用日益紧张的今天,城市道路建设逐渐呈现出的典型“厌恶型市政设施”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特点。环评工作的开展,应紧扣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才能在公众参与工作中,体现沟通桥梁的作用。

总体而言,环评公众参与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多种途径,提供良好的政府、社会沟通平台,如实记录相关利益方的意见,供决策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邵道萍.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J]. 兰州学刊, 2006, (02)

[2] 王孝华.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探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32)

[3] 张尚斌.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 甘肃科技, 2009, (12)

[4] 贺文博, 常芝英.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探讨[J]. 科技资讯, 2009, (19)

[5] 金相灿, 倪栋, 王圣瑞, 何连生, 孟宪洋.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初步研究[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09, (02)

[6] 李勇, 班福忱, 蔡苏兰. 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7] 李风云.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问题浅议[J]. 科技资讯, 2008, (27)

[8] 余秀娟, 肖攀.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 (0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