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07 09:24: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乡村发展理论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乡村发展理论

篇1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产业脱贫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农民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必然选择。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实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近年来,XX市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强化政策创设、加大公共服务,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实现多元、多样、集聚、规范、绿色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以年均12%和17%的增速高位增长,成为全省该项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17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819.62万人次,同比增长35%;实现旅游收入54.22亿元,同比增长44%。整个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成效越来越明显。

一、充分发挥“农业+”作用,推进多功能多业态发展

XX市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从拓展功能、满足需求入手,充分发挥“农业+”作用,倾力打造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验活动丰富、产品绿色安全、文化内涵深厚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休闲娱乐景区景点多达120余个,可推荐的精品线路达10余条。通过美化山水林田湖、建设特色小镇,鼓励开办农家乐、渔家乐、森林康养休闲农庄,举办农业节庆活动、开展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等活动,推进全市农业呈多业态复合多功能拓展方向发展,为城镇居民旅居乡村体验农耕乐趣、品味农业情调、感知民俗风情,看田园风光、赏乡村之美、享民俗民风、品地道美食气息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注重规划引导,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篇2

农村水利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水利管理以及建设和其他有关水利方面问题的工作,包括水环境、农村水工程以及水资源。它涉及到河流、堤、沟渠、站、闸以及水利配套设施,分为田间灌溉设施、提水设施、引水设施、输水配水设施、农村蓄水设施、防洪除涝降渍等生活供水设施和灾害设施,是为农村经济发展、镇村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创造条件的基础设施。

一、农村水利面临的问题和形势:

在现阶段,农村经济和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开始向重视农产品多样化来转变。在农村,水利工程灌溉渠系利用系数较低,居民饮用水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严重,水利科技含量比较低,经营机制没有达到良性运行目标。这一系列问题都对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1、农村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农村水利建设的投资环境和政策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开始由政府组织向村民自主转变,由尽可能以资代劳开始向尽可能出工转变,由指令性的计划开始向指导性的意见转变,政府组织号召转变为“一事一议”。

2、需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过去主要追求粮食产量,所配套水利工程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调整为蔬菜、花卉、瓜果和苗木对抗旱和灌溉的标准比原有的设施要求标准更高。在这个过程中,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缺乏统一的调整、建设和规划,使得农村水利的配套建设出现了一些困难。

3、需要正确理解水利产业的政策。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根据其作用和功能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兼有一定社会效益以经济效益为主的项目,指水面养殖、供水以及水利综合经营等;另一类是公益性较强以社会效益为主的项目,指水资源工程、农田灌排骨干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防洪除涝工程等。按照这一划分,农村水利建设中许多工程都属于公益性较强的工程。农民按照这一划分,把防洪除涝工程、水资源水环境治理、水土保持工程、农田灌排工程作为政府投入的主体。实际上,流域性防洪工程是公益性的,但是圩区治理涉及到的防洪除涝工程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而农田灌排工程师农业生产性工程建设因为其受益者和受益范围,也不应该把政府作为投入的主体,而应该把农村作为主体。

4、对水质要求更加严格。水质不达标,必将导致很多人都不健康,因此也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因为水质不能保证必将引发一些矛盾,影响到水利工程水费和水资源费的收缴。

二、今后发展农村水利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1、进一步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经营管理的改革。农村水利不具备完全市场化的竞争能力,其原因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基础设置。在其工程管理和建设中,应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具体的经营管理方式,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工程特点和类型灵活掌握,还可以通过产权转让私人经营,或者由水利站直接管理,采用经营管理权租赁、承包或者聘用“能人”等方式加强经营管理。

政府不能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的做法来管理现在的农村水利,也不能把农村水利当做“包袱”甩掉。政府要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加强对经营者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对因其他建设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灌区面积的,应在保护经营者合法收益的同时,严格要求经营者按照规定缴纳相关费用。

2、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是实施节水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节水设施的推广力度。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

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目前,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加强治理,保护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

4、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要加强对灌排技术标准的研究。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要切实提高农田排涝能力和供水保证率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高标准的灌排服务。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使农田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5、提高农村供水能力。提高农村特别是小城镇的自来水供水能力,加快管网建设,才能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的用水。同时,修建集镇截污处理厂、加强村镇科学规划工作。解决污染源,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6、强化防洪工程的管理。1、要界定工程管理性质,对公益性工程管理单位做到精简高效。编制内人员经费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其养护工作可以通过市场化、企业化机制操作,减轻管理单位的财政困难;2、解决工程维护运行管理经费来源。可以通过确权划界取得的经营性资产或者水土资源,再通过出租承包等方式获取收益;还可以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或者用足已出台的有关规费征收政策。

三、主要措施。

1、各地积极探索,建立税费改革后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制度化的新的农村投入机制。一是抓好一事一议试点工作;二是坚持分级负责、划分事权原则,明确投入主体;二是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组织受益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修建防洪基础设施;三是使农民成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体,利用市场引导农民投资兴办农田水利工程;四是县乡两级政府要实现财政转移支付,将当年可用财力的2%~4%用于水利建设。

2、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水利的认识。农村水利应保持与社会和经济同步发展,并适度超前。要用先进设备和技术装备农村水利,用现代的观念和科学的方法指导农村水利,实现农村水利的新飞跃,加快传统农村水利向现代农村水利转变。农村水利始终承担着社会稳定和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多研究、多调查、多分析并拿出切实的对策,才能够推进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向前发展。

3、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队伍的建设。乡站人员事业经费应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计划,并通过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再下拨到乡站。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田管理水平和水利建设,转变加大水利推广力度和技术示范,尽快实现经营和公益相分离、专业和综合相结合、指导和科技相协调,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target domestic project management field, and provides some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s;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U4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一、项目发展现状

当代工程项目管理学科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 并在60 年代阿波罗登月计划0 中取得了巨大成功后风靡全球。我国对当代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 真正称得上项目管理的开始应该是利用世行贷款的项目——鲁布革水电站。1984 年, 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鲁布革水电站, 第一次采用了国际招标的方式, 由于中标的日本建筑企业运用了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 从而缩短了工期, 降低了造价, 并且工程质量优良,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这给我国的整个投资建设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二、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认识不足, 层次不清, 观念淡薄

我国目前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中, 很多人还没有真正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 还不能够把项目管理的技术优势发挥出来,其根源就在于认识和观念上的滞后。

2. 2 非专业机构和人士管理工程项目

这些非专业机构和人士直接对项目实施管理, 必然会造成项目运作的无序和混乱, 给项目、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2. 3 管理体系不健全, 运作程序不规范

1) 我国在社会上还未形成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推动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项目管理在人才培训、资质认定和学术交流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2) 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体系也很不健全。3) 项目管理的特征是优化组合, 动态管理, 所以项目经理部应该是一次性的, 而不是固定建制的。4) 推行项目法人制以来, 由于项目经理授权过大而导致国家利益受损和项目失控的现象时有发生。

2. 4 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的许多投资项目都不够重视项目可行性研究方面的工作, 项目匆匆上马, 盲目投资, 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也可能埋下质量隐患。

2. 5 项目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由于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实践较晚, 无论是行业还是单位, 具有组织大型工程管理经验, 能按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和标准进行管理, 熟悉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能进行进度、质量、成本、材料、风险五大控制的复合型高级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十分匮乏, 具备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专业资质( IPMP) 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远远不能适应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的需要。

2. 6 竞争中过分注重价格的作用

在目前国内的工程项目管理市场上, 业主处于主导地位, 众多的项目管理公司为了能够在竞标中胜出, 纷纷采取了降低价格的措施。而业主在选择单位时, 也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 大部分都倾向于选择报价最低的单位, 而对项目管理单位提供的服务和管理质量则考虑的不够, 这种现状非常不利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健康发展。

2. 7 重视成本控制而忽视质量控制

随着原材料成本和机械人工费的不断上涨, 从事项目管理的人员和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 而且国内有关成本控制的文献资料也很多, 有的是研究心得, 有的是经验之谈。相反, 有关质量控制的研究却很少,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对质量控制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

2. 8 信息化程度不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目前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程度很低, 差距相当明显。就管理软件而言, 国外已经开发出了很多功能强大、智能化程度很高的管理软件, 而我国自行开发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类似软件, 在功能和技术上都落后了很多。

2. 9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目前,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仍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内的指导性实施准则, 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与国际接轨的实施标准和标准合同文本, 无法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运作的要求。同时,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 相当普遍。

三、项目管理解决办法

3. 1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加快与国际接轨

要解决我国项目管理领域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下手, 思想不解放, 观念不更新, 其他的问题永远都解决不好。政府有关部门以及行业管理组织, 应尽可能创造与国外知名项目管理企业或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 用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武装国内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的头脑, 加快解放思想的步伐。同时, 引进国外先进项目管理模式和体制, 健全我国的项目管理体系, 规范运作方式和程序, 按照国际惯例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加速与国际接

轨。

3. 2加大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考核力度

逐步形成多层次的梯队培养体系, 优化培养方案, 严格按照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的标准, 完善我国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考核认证制度。聘请国内外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者,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术交流会和研讨会, 促进先进项目管理方法的交流与推广, 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3. 3 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水平

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为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集成化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科研机构、项目管理单位、软件开发企业等, 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软件规范, 开发功能完善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项目管理特点的信息管理平台系统。针对目前全寿命管理和目标管理发展趋势的特点, 开发合适的信息集成平台, 加快项目管理信息化集成化发展的步伐。

3. 4 提高对可行性研究和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

篇4

荔波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乡村旅游以自然生态、农耕景象、农民生活、农家习俗、民族特色吸引于人。荔波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交通较便利,政府政策良好。近几年来,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荔波旅游以来,我县依托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态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以品农家菜、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了自然生态游、水上娱乐游和文化休闲游。据旅游部门统计,目前全县农家乐有100 多家,床位800 多张,直接从业人员1000 多人,间接从业者1 万余人。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

在荔波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基本上是自发组织,规划意识淡薄,各自为阵,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篇5

引言:

学前教育本是一门聚集了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里面包含的种类多而复杂,并且对儿童在未来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其理论性的发展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教和学方面的问题,因此,学前教育需要不断的加强理论方面的内容建设,从而形成一种自身的理论性话语体系。实质上,学前教育的学科和学前教育的实践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当今的中国儿童接受的都是现代化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无法脱离教育的理论,因此,学前教育的理论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过程。

学前教育理论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1中西思想结合碰撞

自改革开放起,我国与国外进行的交易贸易、交流合作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国将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向国外传播,与此同时,国外的思想文化也进入到了中国的领域中,导致中西方完全不同的两种思想相遇,并且发生了十分激烈的碰撞,西方的思想文化逐渐的融入到中国传统的思想当中,因此,我国在学前教育方面也大量的吸取了国外在相关方面的教育理论,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儿童思想逐渐的显现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变化观念。

1.2古今更替的问题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在不断的进行着更新,学前教育的理论内容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早期在我国的先秦时代,我国还处在奴隶制的社会制度,社会的局势常发生很大的动荡,因此,对当时的儿童开展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且,中国从古至今都十分看重与理义相关的理论内容,不管是在《礼记》、《大学》当中,还是在《中庸》当中,里面的内容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与儿童成长有关的内容,内容主要推崇儿童对当下的生活学会享受,主张自然的教育观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前教育让儿童演变成了统治者的工具,其中涉及到的理论性内容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传统化的思想文化对儿童的教育观念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小农的经济意识还对学前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1]。

1.3“”造成的教育停滞

在20世纪的初期,我国逐渐的出现了诸多具有西方文化知识的人员,并将它们所知道的西方儿童教育观念引进到了我国的儿童教育观念当中,这推动了我国在学前教育方面的发展,然而,好景不长,在60年代,我国全面的爆发了。我国的是教育发展史中的一大重创点,的发生将社会进行了思维上的洗脑,直接性的影响了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在时期,不管是幼儿还是承认,都需要将语录背诵出来,这样的学前教育将儿童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偏差,与此同时,还对儿童认识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民族文化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灰。

学前教育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2.1加大中西文化融合的重视度

国外的文化内涵对我国的学前教育理论研究有着很深的影响,其中,很多方面的理论内容都是我国的是借鉴的,因此,对学前教育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在借鉴国外的同时还要考虑我国自身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和学习。除此之外,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加大不同教育理论下的文化背景重视程度,选择对未来发展有望的相关理论内容。

2.2加大古今文化融合的重视度

在面对学前教育的理论问题中,我们需要从传统的文化当中选择其精华,除去糟粕,把传统理论中有利于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儿童身心健康的内容,适当的应用在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当中,重点关注儿童进行全面发展,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进行多层次的培养和教育,将小农经济观念完全从他们的思想中去除掉,然后与国际化的教育观念进行有效的融合,让儿童进行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成长。

2.3加大学术以及史料的重视度

在往常的研究过程当中,研究的最终实践结果往往是人们最常关注的焦点,在学前教育发展的理论研究过程中,这种情况同样出现,这种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研究,使得学术方面的重要性完全被忽略了,因此,在未来的理论发展研究过程中,需要将理论性的知识内容和实际的情况进行相互结合,将现代化的教育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教育事业发展同步,加大对身心健康的儿童进行培养的重视度[2]。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人才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力的培养优秀的人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终极目标,而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前教育是基础中基础,同时也是重点中的重点,给儿童传授正确的思想观,让儿童自己可以正确的判断是非对错,这对儿童未来的生活和学习都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准确的分析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行情,了解学前教育中理论内容的重要性,是我国在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重点。

篇6

土地完全承包和单层经营,其弊端是明显的。

一、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成为当前农村很多矛盾和纠纷的引发点

当前农村带有普遍性的矛盾和纠纷主要有三类,都与土地的完全承包有关。

第一类是农业生产上的矛盾,突出的是农田基本建设,尤其是水利建设方面的矛盾。凤阳是个易旱易涝的地方,每到干旱季节,农民因争水而发生的矛盾很多。水利矛盾,说到底是建设不足的问题。六、七十年代,国家在凤阳境内兴建了四大水库、机站和一批中小型水利建设项目,之后又不断增补完善,目前从大的方面基本解决了农村缺水问题,但是村组与主干工程配套以及村组自备塘坝和灌溉渠道建设长期不足,成为建设的死角。“大包干”以前,土地集体经营,这种矛盾还不十分明显;“大包干”以后,小块分割经营,这种矛盾就突出起来。为什么这种状况长期解决不了呢?原因除资金外,最主要的还是土地问题。水利建设必然要使用土地,由于土地掌握在农户手中,村组没有一点机动权,只能与农户协商,这种协商往往难以成功。前不久,凤阳殷涧洪山村经村民会议讨论,一致要求修一面大塘。村干部也认为很有必要,于是自筹资金把大塘修好了。这面塘解决了周围40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但是修塘过程中占用了五户农民的八亩土地。被占土地的农民说:这是好事,我们都知道,但是受益是大登陆文秘站网网查看更多文章家的,不能让我们五户损失土地,请补偿土地吧。村里哪有土地可以补偿呢?只好协商经济补偿,农民不愿意,声称,如果不给土地就要上访。村干部本来想做件好事,结果却落得一身的不是。村组水利建设滞后,农民用不上水;即使用得上,成本增加,水费难以协调,经常与水利部门形成对立,所以又造成很多水利设施闲置,渠道无人管护,毁坏严重,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水利矛盾。

第二类是农民生活上的矛盾,突出的是宅基地和道路建设方面的矛盾。农村宅基地每户之间都有明显的界限,随着人口增长,原来的房子不够用了,需要增加建设,往往与邻居产生矛盾。而且“大包干”以后,农户人口增减不均,有的不够用了,需要寻找新的地方,由于土地在农户手中,村组无法进行统一规划,农民只能在自家承包地或者承包山上建设,而自家承包地、承包山不一定适合建房,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建。所以,现在到农村去,经常看到,一方面村庄建设零散,土地大量浪费,另一方面房子又建在耕地上,就是这个原因。房子建在耕地上,必然影响周边农户的生产,往往成为农村矛盾的引发点。村庄道路建设也是如此,也是因为土地问题难以解决。

第三类是农民与工商投资者的矛盾。政府要发展经济,就要千方百计招引投资者。投资者来了,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政府把农民的土地拿来了,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会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抵制。中国农民是从封建社会走来的,特别看重土地的作用:他们不仅把土地看作是当代人的饭碗,同时也看作是子孙后代幸福的依靠,其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土地被征用了,如果村组掌握了一定的土地调控权,给予相应调整补充,或者政府有能力帮助失去土地的农民安置就业,他们也就算了,但是现在这两个方面都无法办到,农民必然与村组和地方政府形成对立,就要上访。上访解决不了,他们就会与投资者过不去。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这时候投资者已深感不妙,后悔来投资,而准备来投资的听说了,也赶紧缩回去。工商投资对于当地来说是件好事,但这只是就周边整体而言的,对于失去土地的少数农民来说,眼前就是一件坏事,因为失了去土地,就失去了生活门路,他们又怎能善罢甘休呢?

土地完全承包还有一种潜在的矛盾,即土地与劳力之间的矛盾。完全承包,以户为单位一包到底,承包的土地在农户之间固化了。而农户的人口是在不断变化的,二十多年过去了,变化还很大。有的农户在承包初期可能是人口小户,现在已经变成了人口大户;有的农户在承包初期可能是人口大户,二十多年中,由于人口死亡或儿女出嫁、上学、参军,现在变成了人口小户。但是承包的土地还是那么多。我在调查中发现,有一户,七八年承包的时候,他家共有九口人,承包了三十多亩土地,现在只剩下老头一人;而相邻的一户,七八年全家只有五口人,承包了十几亩土地,现在全家已有二十多口人,人均几分地。土地多、劳力少,土地少、劳力多,这就造成一部分农户无地可种,另一部分农户种不了。土地多,收入多,人口少,家庭负担轻;土地少,收入少,人口多,家庭负担重,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贫富差距,使一部分农户逐步走向贫困化,成为社会问题。过去土地收益少,农民对这种情况反映还不太强烈,现在土地收益好了,很多群众心里就不平衡了。他们说:土地是集体的,同样是村民,为什么有的人种不了,有的人无地可种,难道回到旧社会了吗!从去年开始,国家逐渐取消农业税,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土地多的补贴多,土地少的补贴少,很多农民就不愿意了。而且我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土地一包到底,很多上学、参军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现在还继续承包着土地。他们一方面拿着国家工资,另一方面又坐收土地收益,农民意见很大,也影响了公职人员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随着国家对农民补贴增加,土地收益更加显著,我想农民的这种不满还会加深,甚至会形成农村新的不稳定因素。

二、严重制约了农村乃至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农村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第一,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单层经营,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本身,也影响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整体发挥。

很多生产条件受到制约。水利等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是农业发展的前提,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小块土地,不利于机械使用,难以提高生产效率。分割承包,土地不能合理利用,造成了相当数量的浪费。土地与劳力失衡,不利于土地的精耕细作,经常出现抛荒现象。一家一户经营,无法进行市场预测,不利于特色产品的开发,也不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业综合效益难以发挥。农业经济走出低效农业,必然要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农业产业化,首先是规模化,其次是企业化,第三是科技化。一家一户承包经营,无法实现规模化,也无法实现企业化;科技化更是以强大的资金和技术为后盾的,农户很难企望。过去我们也搞规模化,到处听说万亩什么、

万亩什么的。实际上这种规模化没有科技化作为支撑,还是传统农业的规模化。而传统农业本身已经规模化了,不存在继续规模化的问题。低层次科技型的规模化在凤阳也曾出现过,如楼店大棚蔬菜、枣巷蘑菇生产等,不过这种规模化大多好景不长,原因在于缺少企业化经营。企业化经营并不是有几家公司在那里收购产品就企业化了,关键要有一个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生产,组成紧密的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龙头公司。这里一体化非常重要,如果农户是农户、公司是公司,只有生产、销售两个环节并不能形成一体化。一体化的龙头公司不仅加工、销售要企业化,生产也同样要企业化。而生产企业化,公司本身是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一个媒介,就是合作经济组织。单层经营,无法产生合作经济组织。这种组织形式出现不了,“公司+农户”就无法实现,双层经营就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也就难以发挥。

土地完全承包阻碍了农村双层经营,走的是一条传统农业、小农业、低效农业的路子。这种经营形式延续下去,农业经济难以振兴发展。

第二,严重制约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农村经济、县域经济都离开工业化。但是凤阳农村工业化一直滞后,原因在哪里?原因当然很多,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土地的完全承包。

土地完全承包阻碍了乡村集体工业的发展,使凤阳在八十年代失去了第一次农村工业化的大好时机。凤阳农村工业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萌发于七十年代。那时候,国家不允许个人发展工业,只能发展社队集体工业。七十年代,凤阳社队工业开始起步,也形成了一些基础,但是紧接着“大包干”出现了,农村忙于土地承包,发展农业,把社队工业丢在了脑后。不仅是丢在脑后,而且是一次沉重打击,这其中打击最大的莫过于村办工业。那时候村一级组织多数有几部拖拉机或汽车搞运输,有一些米面加工厂、茶林场,有的甚至还有建筑队、窑厂、皮鞋厂、五金厂、农具厂、矿山开采加工厂等。凤阳梅市蒋庄村当时就有21个村办企业。“大包干”的时候,强调一个“分”字,一分到底。村办工业在“分”字中被肢解了。拖拉机、汽车不好分,有的地方就拆成零件分。从那以后,村办工业在凤阳大地上基本销声匿迹。而就在这个时候,沿海地区农村工业正是从村办工业起步,尤其是江苏。“大包干”的时候,江苏很多地方就没有一分到底。他们一方面把村办工业保留下来,另一方面也没有将土地完全承包,村一级留有很大的土地调控余地。八十年代,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国家开始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沿海地区随之跟上。那时候,贷款比较容易,但是有一条,承办单位必须有自有资金。沿海地区由于集体工业没有被分掉,留下了很多办工业的种子,尤其是村一级组织拥有大量的土地机动权。八十年代,国家对土地管理没有现在这样严格,谁拥有土地,谁就可以发展,谁就拥有了发展资本。所以他们把土地“乔装打扮”,拉上围墙,平整土地,做出建设的样子,然后争取银行贷款,银行一看很满意,贷款给了,企业就这样发展起来了。沿海地区的乡镇虽然不像村组一级拥有土地,但是他们与村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所以乡镇工业也随之发展。那时候沿海的城市就不具备这样的优势,他们办企业首先就遇到土地问题。九五年,省政研室做过一个比较:“大包干”之前称为“市”的地方,到九五年,安徽与江苏相比,差距并不很大,差距最大的在农村。当然现在不能这样比较了,但是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即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江苏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农村,而不是城市。按理说,同在一个地方,城市发展工业比农村有优势,为什么那时候江苏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就是那时候江苏的城市不具有农村那个土地优势。八十年代,凤阳各级政府也没有放松村级工业的发展,其力度比现在大,但是就是发展不起来,原因也在于:一方面村办工业没有了基础,另一方面没有地方可以发展,也不能像江苏那样把土地变作资本吸引贷款。那时候凤阳乡镇一级工业虽然没有在“大包干”中被分掉,但是和村一样没有土地,发展不了新项目,只能靠原有的那点企业滚动发展,其速度不可能快。在中国,农村的工业化,八十年代是最好的起步时期,很多地方都是在那个时期起步的。但是凤阳错过了这个大好时机,不仅推迟了十多年的发展,对后来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

土地完全承包还严重影响了农村民营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对民营工业的起步极其不利。在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集体工业发展不起来,只能靠民营工业的发展。民营工业如果不是从已有的工业企业中分化、生发产生,那就只能从农户中产生。农户在从农业迈向工业的过程中,最初选择的经济形式是家庭副业和手工作坊。他们通过家庭副业和手工作坊,进一步积累资金、技术和市场经验,实现二次积累和创业,然后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而处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资金、技术力量都很薄弱,离不开本土,只能利用庄前屋后现有的条件成长,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本土经济”。这种经济的发展最取决于本地已有的发展条件,比如经营条件、电力条件、资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等。土地完全承包、单层经营,使农村公益建设受到严重制约,很难为他们提供这些条件。他们要经营场地,解决不了;要电力供应,解决不了;要出村道路,还是解决不了。这种环境无法让农村的家庭副业、手工作坊产生出来,尤其是手工作坊。所以,凤阳农村为什么出现不了外地的那些水暖村、电子村、豆腐村、编织村、鞋帽村、头巾村、纽扣村、服装村,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完全承包,让更多的农民捆在土地上,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观念,也限制了他们接触工业的机会、学习技术的机会和聚集资金的机会,进一步影响了他们从农业向工业迈进的步伐。所以家庭工业发展不起来,严重影响了民营工业的起步和形成,使民营工业的发展成了无源之水。不过凤阳也有两种家庭工业没有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一是石英石、石灰石开采,二是农副产品加工。石英石、石灰石开采从山头上起步,与农民的土地矛盾小;农副产品加工从乡村集体粮油加工厂中起步,与农民的土地矛盾也小。到了九十年代初,凤阳采取了变通措施,与农民“返租倒包”,解决了工业建设用地;又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财政周转金,对民营工业进行扶持。这时候凤阳的两种家庭工业纷纷从山头上走下来,从乡村的米面厂房里钻出来,形成了一批民营工业。所以,凤阳民营工业虽然在九十年代以后有所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也仅限于这两个行业,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九十年代后期以后,“返租倒包”被禁止了,土地难题又来了,民营工业再度停滞不前。

篇7

一、土地承包制的推进与农村劳动力流转现状

我国农村的土地管理一直在不断推进,目前已由之前的所有权和承包使用权两权相分离发展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相分离,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出现外出打工热潮,大量农村精壮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虽说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吸收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但所占比重甚小。此外,依f有不少农民或非剩余劳动力(以中年妇女和老人为主)因为孩子或自身原因守着小村庄,守着土地,对于他们来说,并不仅仅依靠种植农作物生活,还有那份对土地的热爱和早已习惯了的生活。而且我国土地流转机制和程序的不够完善,也会侵犯到部分劳动人民的利益而使他们不接收土地承包制。但是大多数农民还是选择通过收取佣金的方式把土地经营权承包出去,小块地被承包户集合成大块地,并进行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地管理,种植瓜果、反季节蔬菜等,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节约了劳动力资源,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二、土地承包制的推进对农村劳动力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

1、对农村劳动力流转的影响

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加快了土地承包制的进程,并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向外流转,从而有利于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脱离出来,再加上和土地承包制的推进使原本的非剩余劳动力转变为剩余劳动力,都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向外流转,这些农村劳动力大都通过外出打工或经营性非务农工作来提高家庭收入水平,改善家庭生活质量,进而带动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的上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土地承包制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的同时,由于改革政策的刚性等因素,仍有部分劳动力或年龄较大的农民,因土地被承包且无法进行非务农性工作而失去生活来源,也带来了部分农村资源的浪费。

2、对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土地承包制的推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由农村各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带动整个乡镇发展水平的提高,再加上通过经营权的转移,农村土地被个体户承包起来,再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农作物或发展养殖业,或者以其他各种新型经营性组织发展,不仅能使个体户获得更高的规模经营收益,还能为农村提供小部分工作岗位和更高水平的产品服务,同时也为社会上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们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流转于城市或在城市中举家定居,使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很多村落甚至沦为空村或荒地,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还会拉大我国城乡发展差距。

三、促进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相关建议

1、制定相关制度规范和完善土地承包流转机制的运行。

首先,在土地承包制的不断推进过程中,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土地制度,使土地流转和承包有秩序、有规范地进行,严格控制被承包出去的土地资源的合理用途,鼓励、引导土地承包者以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投资土地,也要避免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同时政府也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或制度,规范承包土地者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补偿,保障农民的合法收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防止农民失去收入来源或生活水平下降。此外,对于土地的产权问题应当明确,建立相关的土地产权保护制度,进而规范土地流转承包费用,保障农民权益。

2、合理利用土地承包制带来的规模经营效应

随着土地承包制的推进,农村原本的小块零散土地被集中起来,并由土地承包者进行专业化、机械化、集约化管理和投资,由此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不仅可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而有利于提高农民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3、促进土地承包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步推进,促进农村生产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

推进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的进程中,也应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的同步推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地区转移,一方面可以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防止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带动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以经营性收入为主),进而促进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4、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国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进而在土地承包制的不断推进中,可以有更多的渠道实现农民价值,保障农民收益和生活水平,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224-04

1引言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是旅游开发的基本共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优质的旅游规划。从全国范围看,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着体系不完善、规划市场不成熟、规划经验不足、规划模式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乡村旅游规划的水平。

作为乡村旅游的发源地,成都一直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排头兵。和全国一样,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本文对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新形势下,寻求“反规划”理论与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契合点,尝试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2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成都的乡村旅游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时郫县农科村的农民,利用自己的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吸引城镇居民前来度假休闲,附近农民纷纷仿效,“农家乐”从此遐迩闻名。2003年成都锦江区三圣花乡成功开发的“五朵金花”成为成都乡村旅游的知名品牌和名片。之后又出现了诸如“龙泉国际桃花节”、“蒲江樱桃节”等乡村旅游品牌。此后,成都很多地方纷纷效仿农科村和三圣花乡,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但很多都是简单模仿,没有因地制宜,使得成都乡村旅游出现了资源雷同、季节性过强、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难以形成具有叠加效应的乡村旅游品牌。

目前,成都市正在对乡村旅游进行提档升级,围绕成都城乡建设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目标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按照“模式决定产品,产品决定政策”的发展思路,坚持品牌化、标准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突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总体定位,不断丰富产品类型,逐步转变发展方式,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整体提升乡村旅游的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实现“以旅促农、农旅一体”的发展新格局[1]。

2.2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乡村旅游规划实务中,存在着诸多误区,如:规划动机不正确,规划单位良莠不齐,规划过程不严谨,规划可行性分析不够,规划缺乏特点和亮点,规划评审小组行政官员多或内行失声现象严重等[2]。部分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也存在以上问题。此外,成都市乡村旅游规划还存在以下问题。

2.2.1同质化严重,缺乏自身特色

成都乡村旅游多以农家乐为主体扩散发展,部分有农家乐的地方,规划人员依葫芦画瓢,摘抄其他的规划文本,对乡村旅游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资料的搜集、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分析以及项目自身独特性的分析等做得不详细、不系统,缺乏对项目所在地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致使规划写出来的文本大同小异,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同质严重,特色不鲜明。

2.2.2规划中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痕迹明显

部分规划人员对乡村旅游规划研究不深入,过于浮躁,片面地将城市建筑大量无选择性地移植到乡村旅游中,一规划就得要有现代化建筑、现代化娱乐设施以及大广场等,而忽视了乡村旅游的精髓:乡村的土色土香、原汁原味、返璞归真,使得乡村旅游规划显得过于城市化、商业化,大量的人造景观取代了乡土自然景观,使旅游体验质量大打折扣。

2.2.3规划区内部与外部环境差异巨大

目前很多乡村旅游规划区对周边环境的建设不够重视,景区内标识牌明显、道路干净畅通、环境质量高,规划红线范围外就出现道路破烂不堪、标识系统缺乏、环境破坏严重等现象,规划过于强调规划区内的打造而忽视了周边环境的延续性、协调性。

2.2.4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中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和灵魂[3]。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给当地居民传统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原有清新自然的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河流溪水被污染,农田景观丧失,乡村传统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被城市文化同化。这是对乡村旅游的颠覆,使乡村旅游失去了原本的核心吸引力以及对客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3解读“反规划”理论

3.1“反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城市规划者并不能很准确地预测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传统城市规划仅仅依赖“规模—性质”为依据的城市规划体系,这种规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于是国内众多学者纷纷寻求解决之道,俞孔坚、李迪华等人研究了不同观点后,结合自己的城市规划的经验,提出了“反规划”理论。该理论被提出以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分别有城乡规划、风景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的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尝试将其适当引入到本领域的现有规划体系中[4] 。

“反规划”理论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了根本性的改革出路。传统城市规划强调建设规划论,即规划建设区域,而环境生态规划只是作为专项规划,是为建设服务。“反规划”则是强调不建设规划论,旨在优先考虑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的建设,走向主动为富有生命的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5]。

3.2图解“反规划”理论

传统规划思路[6]和“反规划”思路[7]分别见图1和图2。

通过图1和图2的比较可以得出:“反规划”是一个与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遗产保护、游憩过程紧密相关的,预设的、具有永久价值的网络;是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反规划”理论可以从下面3个角度来认识。

(1)反思现城市发展过快的现状:城市化进程过快城市发展过速带来的系列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

(2)反思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原有的城市规划方法如不进行完善和深化,势必影响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推崇反向的规划流程:和传统的规划流程相反,先修建生态基础设施,保持大地的健康,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城市化进程。

3.3“反规划”理论的应用

“反规划”理论最初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此外在区域旅游规划、新农村建设方面也有触及。通过以俞孔坚教授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的努力,“反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已经有了不少实践作品,比较成功的有浙江台州城市规划案例,此案例中为实现城市空间发展目标,体现城市环境要求,将城市规划区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规定,将生态功能进行规划,主要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廊道、生态缓冲区、生态协调区和城镇建设区[8]。这一案例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规划荣誉奖。近年来,部分旅游学者开始思考“反规划”理论如何应用于旅游规划。梁振然等人借鉴“反规划”理论框架,采用逆向的规划方法,提出负的规划成果——景区不可建设区域即生态基础设施[9]。叶舒娟等人引入“反规划”思想,针对传统规划方法给乡村旅游带来的不利影响,强调“反规划”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了“反规划”思想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运用[10]。

4“反规划”视角下的成都乡村旅游规划

4.1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需更加注重生态本底建设

随着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实施,成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要求越来越高。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的规划,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想的城市形态是“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11]。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了9年多的努力,城乡统筹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乡村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为城里人提供农副产品和旅游休闲的场所,变为城市形态发展的本底。顺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大趋势,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应融入“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城嵌田园”的城市形态,更加注重和强调规划中生态本底的建设和延续。

4.2“反规划”理论与成都市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

的要求相契合“反规划”理论强调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旨在先为城市铺上生态本地,然后再在上面作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宏伟蓝图。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要求的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山是龙门山和龙泉山;水是岷江水系和沱江水系;田是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优质农田;林则是川西林盘[12]。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理念中也提出将生态本底与文化魅力相融合,以自然山水田园休闲为导向需求,以田园城市为启动,保留镶嵌在都市边缘的乡村别具特色的田园景观,提升景观吸引力,突出“乡土、生态、情趣”三元素,打造新田园城市,从而达到乡村景区化。这些生态本底是成都乡村旅游能如火如荼发展的资本,也是成都乡村旅游赖以持久发展的根基。所以保护好生态本底才是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经之道,也是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基本要求。

4.3“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成功案例中

的应用三圣花乡是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办事处,距成都市区二环路约5km,是一个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三圣花乡”以“花文化”为媒,打造了春有“花乡农居”百花争艳、夏有“荷塘月色”绰约风韵、秋有“东篱菊园”含蕊迎霜、冬有“幸福梅林”傲雪吐芳的四季主题景区,以及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江家菜地”景区。2006年4月被国家旅游总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三圣花乡的成功可以归结为规划者的长远目光和对乡村旅游本质的把握。三圣花乡规划之初,红砂村放弃了修建五星级酒店,而是将当地民居统一改造成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因恢复创新独具格调的川西民居建筑群,春花烂漫时节,在鲜花的簇拥下,座座川西民居风格院落尽显古朴和清丽,政府就造出了“花乡农居”;在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打造上因地制宜,梅林村以前就有种梅花的习惯,政府打造出了“幸福梅林”;江家堰村以种菜为主,政府便打造出了“江家菜地”;驸马村的“东篱菊园”,政府先是让本村大田全部种上,然后再改造当地民居为带点西式的建筑,以陪衬的洋派气质;万福村有在大田种藕的习惯,政府就打造出了“荷塘月色”。 五朵金花的依次绽放,并没有只是昙花一现,而是朵朵争艳,达到了叠加的效果。从“反规划”理论分析三圣花乡的旅游规划,规划的起步是先为规划区域铺好了生态本底,再在上面画出了这五朵金花。在规划中,不是注重当地有多少新建的或现代的旅游吸引物,而是注重有多少特色的、纯真质朴的和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吸引物。因此,吸取正反经验,借鉴“反规划”理论的精髓,审视成都乡村旅游规划的现状,展望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必要思考以下问题。

(1)反思成都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上远不及成熟景区,在给游客提供的旅游服务上也远不能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需求,也就是目前成都市乡村旅游面临的提档升级的问题。

(2)反对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无论是适应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还是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出发,成都乡村旅游规划都应先做好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规划设施过程重视生态效益。

(3)逆向规划流程:先单独规划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推行四线(红线、绿线、蓝线和紫线)管制,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然后才规划建设区域。

(4)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反规划”理论的规划成果是建立起生态基础设施作为本底,让成都乡村旅游始终在这个本底上规划发展。

5初步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5.1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把“反规划”理论引入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本文试图建立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图3)。该模式是对传统乡村旅游规划流程的逆向分析,优先考虑景观安全格局,先进行非建设区域(绿地、湖泊、林地、农田等)的规划,再进行建设区域的规划,建设区域的规划必须以非建设性区域的规划为前提,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生态本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2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反规划”理论中,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建立乡土植物苗圃;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10]。成都乡村旅游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强调成都自然生态本底“山、水、田、林”的相互融合;成都乡村旅游资源繁多,各地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以及乡土文化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出品牌效应,避免品牌雷同;在规划建设中,应保护和利用好高产农田,保持乡土气息;在景观打造时,尽量采用本土植物,可以减少投资成本,保持本土性,避免生物学中外来物种入侵给当地植被造成生态灾害;在规划建筑时,应与本土景观相融合,避免格格不入,过于突兀,成都的川西林盘足以体现成都乡村的原汁原味,乡村旅游开发时应尽量保护和开发林盘旅游。

6结语

一个新理论的融入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才能真正成为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理论。“反规划”理论是在城市规划基础上提出的,起初就是为城市规划服务,将它运用到乡村旅游规划乃至具体到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尚只处于理论借鉴阶段,要想“反规划”理论真正能融入到乡村旅游规划中还任重而道远。

成都乡村旅游规划必须顺应成都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要求。“反规划”理论旨在将区域的自然、人文和生物过程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这与成都市自然生态本底是“山、水、田、林”相吻合,使得“反规划”理论在成都乡村旅游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高度可行性。成都乡村旅游“反规划”模式需要在实际中不断总结和深化。

此论文为《乡村旅游规划技术创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与应用》(成都市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记号为9562011R0028,获成都市2011年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成都市旅游局.成都市乡村旅游提升计划总体方案[R].成都:成都市旅游局,2011.

[2]唐建兵. 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误区及改进分析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4):346.

[3]杨洪,邹家红.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3):50.

[4]王雷,李旺君. 景观设计的“反规划”理念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借鉴初探[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1):73.

[5]俞孔坚,李迪华,柳海龙.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反规划”之台州案例[J].城市规划,2005,29(9):76.

[6]俞孔坚.“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梁振然,程道品,任爽.“反规划”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林业调查规划,2008(1):103.

篇9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的构建理念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的建立,离不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支撑。乡村生态旅游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依托乡村的生态环境,增加生态体验与生态教育的功能,保证游客的休闲、观光、娱乐、农事体验、生态素养等多方面需求。它的蓬勃发展拉动了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始终,成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创建的有效切合点。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的构建方法首先,充分利用乡村生态建设工程,如农业科技、退耕还林、生态项目开发等,统筹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结构,实施产业优化;其次,以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为中心,将乡村旅游相关资源充分整合,以旅游产业引领农村地区旅游发展,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而解决“三农”问题;再次,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入手,增加乡村生态保护意识,推动农业无公害生产;最后,充分发挥乡村生态环境条件的重要作用,构建区域特色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品牌建设为落脚点,提高乡村生态旅游知名度。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基本模式大对数的乡村生态旅游存在旅游资源单一、品位不高以及相对贫困的状态,这种现状之下要求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在一起,实施政府引导、企业推动以及全民参与的政策方针,建立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如图1所示。

篇10

2.国外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2.1乡村地理学研究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始于乡村地理学。该研究阶段主要研究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1826年杜能提出古典农业区位理论,运用经济学分析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间距离,得出在空间上农业生产方式显同心圆式圈层结构。1841年德国科尔首次系统阐述聚落的形成,对大都市、集镇和村落等类型的聚落进行比较分析,论述了聚落分布与地理环境及交通线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地形对村落区位的影响[3]。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创立中心地理论,为乡村地理学和空间聚落研究做出突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起,学界更加专注乡村社区演变与重构、开敞空间保护、乡村矛盾冲突等问题。

2.2乡村发展研究

20世纪中期,人口由城市转向乡村,乡村发展模式在利益驱动下发生巨变,景观和空间形态改变,欧洲国家乡村问题突出,乡村经济振兴需谋求新的出路,工业化、城市化作用于乡村,带来褒贬不一的影响。该时期研究重点拓展到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等更广阔的学科领域。汉森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支持,尤其是教育、技术的投资,进行迁移援助计划的申请,从而转移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4]。托马斯分析了英国农村的交通问题,认为应该建立政府基金,负责大部分农村的服务资金,用于建设城乡交通网络[5]。布恩斯探讨了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对乡村聚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公共政策[6]。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乡村作为工业拓展空间被大规模占用,城乡差异逐渐缩小,但是传统的乡村空间形态改变,社会结构面临重组,聚落内部出现“空心化”,村落出现无序或蔓延现象,大规模的工业化促使乡村资源大量开发利用,超过乡村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破坏。此外,学者认为乡村发展必须注重城乡互动,指出政策制度对于乡村发展所起到的作用[7]。

2.3乡村转型研究

近二十年,西方国家普遍进入后城市化时代,城郊乡村开始依托城市主体谋求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但总体环境却因居住空间拓展、社会阶层混杂、生态空间占用而恶化。而距城市较远的偏远地区乡村依然贫穷,交通不通畅,自然文化遗产不受应有的重视而屡遭破坏,随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变迁进程缓慢。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宣言》中,联合国“人居环境中心”明确提出要突出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发展观,强调必须使城市、城镇和乡村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均实现可持续发展。2004年联合国于世界人居日,再次明确提出城乡关联发展。这一时期的乡村转型研究关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功能和乡村空间的转型,倡导开放性的乡村空间。

3.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我国真正的系统研究乡村人居环境起于20世纪90年代,集中反映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上。

3.1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研究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者针对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环境巨系统开展探究。吴良镛最先提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建立起人居环境研究基本理论框架,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8]。雷振东、刘加平等注重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关注村落发展模式[9],注重探索乡村建筑设计模式,推广生土建筑。李昌浩等主要研究人居环境中的建筑设计,侧重于微观住宅设计的节能系统、生态系统建设,在实际的农村住区建设中采用新理念、运用新技术。赵万民针对重庆地区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重点研究山地人居环境[10];赵炜根据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过程,提出山地人居环境的总体发展思路[11]。

3.2地理学研究

从地理学层面来看,乡村人居环境偏向于类型研究、乡村聚落区位分析等宏观研究。乡村聚落重构、乡村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整治等问题成为研究重点。自然地理学者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研究乡村环境演变,如甘枝茂等研究了陕北黄土沟壑的乡村聚落土壤水土流失情况,提出防治措施[12]。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学者更关注乡村土地利用状况、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互作用。王成新等总结村落“空心化”的发展阶段,从规划设计、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探讨解决措施。

3.3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更加关注乡村政治、社会变迁及文化转型。周世亮通过实证研究村庄政治文化变迁,分析中国城镇化对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影响[14];陈玉平重点研究乡村转型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15]。朱康对关于乡村文化转型的认识,提到乡村城市化的问题,认为乡村社会分化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同时城市社会规范深入乡村,在矛盾和冲突中,实现城乡整合,伴随着文化镇痛[16]。然而,乡村文化演变过程在空间上的特征和具体行为研究仍不深入。

4.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4.1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各学科割裂、创新性不足。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尤其集中于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学科。但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框架,学科间缺乏通力合作,沟通不足,割裂明显,各领域研究较为片面。深入乡村内部,对乡村行为主体与乡村人居环境之间的行为影响研究、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比较欠缺,研究的内容宏观,对于解决问题适用性不强,研究成果生搬硬套,较少考虑不同地域的需求。

4.2研究方法传统,资料来源有限,实时研究技术运用不广泛。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目前的研究方法单一,多为经验性研究,累计积累素材进行阶段性整理和总结,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空间分析技术(RS-GIS)和实时动态监控等技术手段未得到普及,造成科研成果滞后,不能及时反映乡村发展问题。调研资料来源有限,影响科研进度、精确性和科学性,不利于掌握乡村聚落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5.对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相关建议

5.1强调学科交叉渗透,着重进行基础理论建构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对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日益增加,学科交叉明显,因此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如加强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在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的运用,使乡村人居环境基础理论研究更深入。

5.2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的本土化资源整合、重构与优化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应坚持因地制宜,以乡村本土环境为基础,将乡村本土的资源进行整合,从乡村实际出发,探索运用乡村自身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塑造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有效可行途径。研究课题应更加关注乡村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限制乡村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提出乡村发展时序和关键途径,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对应的人居环境建设对策,使乡村人居环境实现本土化资源整合、重构与优化。

篇11

第一,作者对乡村体育旅游的论述是非常新颖的。一直以来人们对体育旅游关注的重心都在城市,而相对地忽视了乡村的体育旅游。乡村地区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体育旅游资源促进了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目前,乡村旅游活动和体育旅游活动逐渐融合为一体,而体育旅游活动也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体育旅游概论》一书就从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两个方面论述了体育旅游对乡村的影响。首先,体育旅游对乡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有助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助于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有助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作者又阐述了体育旅游对乡村社会价值的影响,例如可以促进农民的健康,更新r民的观念,提高乡村的知名度,有利于乡村景观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作者还指出了体育旅游可能给乡村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促进乡村体育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办法与措施。

篇12

    乡村研究很多学科都能够找到切入点,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其研究较早。乡村社会学研究侧重乡村社会变迁, 乡村地理学则侧重于从地域分布、空间的观点分析乡村的各种问题[1]。随着乡村的演进及学科的发展, 二学科研究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比较明显。乡村社会地理即是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现象, 从地理学视角进行分析: 时间上以乡村社会变迁为主线, 空间上探讨社会现象对乡村各主体空间分布及分异规律的影响。

    1 研究进程

    1.1 乡村社会地理研究溯源

    1.1.1研究时序分析

    乡村地理学发展较早, 二战前,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农村聚落的历史分析( 包括农村聚落的起源、结构与类型) 、土地利用问题, 同时有一些对于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 如德国学者如魏伯、奥特伦巴描述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形态、乡村道路网、农舍、村落等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文化景观或乡村景观, 但总体上研究较少[2]。

    二战后到1970 年, 各国( 不仅是欧洲国家) 的城市重建以及经济发展引发的城市化浪潮, 毕业论文推动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高涨, 而忽视了乡村的研究[1], 另一方面, 这一阶段由于把对乡村区域的研究简化为对农业问题的研究, 世界各国普通存在农业地理兴盛而乡村地理极度薄弱的现象[3], 这一阶段是乡村地理学的衰退期[1], 而乡村社会地理因而没有发展起来, 但社会学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较多, 地理学也存在一定研究。

    1970-1990 的二十年间, 环境压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导致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地理学出现“再生( rebirth)”现象[1], 这一期间对乡村社会的研究一直成为国外乡村地理学的一个热点, 推动了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但不同国家研究内容存在一定差异[2]。表现在研究者的重视, 组织了许多学术活动, 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理论。如美国经济史学家Johnson 在1970 年代初所提出乡村增长中心发展理论; 弗里德曼( 1975,1979) 等人提出了乡村社区发展理论等[4]。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关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乡村发展的许多方面, 主要有乡村社区、乡村人口结构、迁移和就业, 居住问题、乡村城市化、城乡相互作用以及乡村规划等。一些研究中寻求地理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的关键主题。1980 年代许多学者还进行了乡村地区发展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具体如下: Ambrose 认为乡村仍然是明显的等级社会, 包含至少五个明显区别的阶层; Newby( 1979) 认为乡村居民被多种因素所束缚( 如贫困) , 因而形成社区以寻求互惠[5]; Bunced 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居住模式演化; Gilg 研究了乡村区域人口和雇用问题; Roger 对于乡村住房问题有一定研究; Lewis 运用新的方法对乡村社区进行了研究; Tanner对乡村区域娱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Robins 总结了乡村规划和环境保护的不同方面[6]。

    1.1.2研究对象分析

    从研究对象角度分析, 1990 年代以前的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研究客体主要为物质实体, 并由1950、60 年代增加的量化和科学化所加强, 这反映了环境决定论持续的影响; 伴随人口的减少和逆城市化, 在一系列乡村研究中出现对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如列举人口数量、分布和密度; 对社会公正的研究, 如Harvey 提出地理学要与社会公正相连接; 对家庭和社区的研究, 许多地理学者在研究中寻求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联, 认为这类研究至少也是社会地理学的一个方面[7]。

    1.2 新的研究进展

    1990 年代以来, 国外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如下方面: 围绕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研究出发点; 从社会问题的空间表述、空间因素、空间过程和区域特征来确定研究角度; 针对社会问题中受害一方来确定侧重面; 重视城市社会在西方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来确定重点区域[8]。此时的乡村地理学出现两个明显转向, 其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与二十世纪人文地理学第三次转型趋于一致[9], 乡村地理学研究也开始由侧重空间分析向社会文化转型, 特别是近年来特别明显, 使得社会文化成为地理学“社会论”的核心理念, 并构建了明晰的新的研究内容[10]。许多学者将社会和文化研究的理论用于乡村社会地理研究。Pratt 指出了乡村和文化地理学融合的形势; Seymour 在乡村地理学理论发展讨论会中, 也提到放松文化和乡村地理学的明确的边界; Halfacree 把乡村作为“非物质的感知构建”来研究。这些研究显示乡村社会地理超越了自身和文化地理学的界限。其二是乡村地理研究的后现代转向。1990 年代早中期, 很多学者开始认为对乡村的研究已经、或将要、或必须向后现代转型。人们开始着眼于从更加人文化的角度研究乡村的优势、局限和问题,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陆续有一系列的对乡村“被忽视方面”的研究; 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性别关系角色进行了重新认识。Murdoch 和Pratt 在其研究中, 对乡村的现代主义进行了分类: 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主义; 抽象理论的现代主义; 结构分类的现代主义( 特别指乡村和城市间的划分) ( 表1) [7]。此时许多乡村地理学的研究, 已超越了早期有限的地理思想的界限, 开始了明显充满政治色彩的研究。Philo 认为关注不公正、开发以及乡村居民生活的改善推动了此种研究, 并认为此时的乡村具有多元的文化结构和意义; Phillip 认为此时在乡村社会地理研究中, 已将政治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素联系在一起[7](

    具体来说, 除继续关注早期乡村现象外, 乡村社会地理顺应上述趋势, 其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主题。Michael Roche在2001 年对乡村地理学研究进行总结后, 指出现在缺少对乡村可持续性的研究, 并针对广泛的争论, 对后生产主义者的乡村空间进行了再思考[11]; 之后他又基于对乡村地理学2002 年出版的期刊总览, 认为许多传统的研究没有减少, 只是近年有些转变, 研究并指出三个共生的乡村发展模式: 农业—工业化、后生产主义和乡村可持续发展[12]; 基于人们对乡村过于理想化的印象, Cater 和Valentine 等人对于乡村剥夺( exploitation)进行过相关论述[5,13]。

    另一方面,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网络与信息对乡村的社会影响。Grimes 研究了信息社会中乡村地区的发展前景, 他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大量信息的掌握, 缩减了乡村与市场的距离, 并提高了乡村地区的对外学习的能力与机会, 但远距离的工作( teleworking) 即使被夸大为乡村地区最美好的前景, 将来也只会给城市和市郊而不是偏远的乡村, 带来绝对的发展优势[14], 此外他还对信息技术对乡村发展的利弊及乡村网络社会的增加状况进行了探讨[15]。

    1.3 发展的路径

    纵观乡村社会研究的整个历程, 不难看出乡村社会地理发展而来的两条路径。首先, 乡村地理学研究向社会转向。地理类的文献中, 关于乡村社会的探讨和研究十分丰富, 并且包含乡村社区、乡村景观、城乡关系、乡村旅游、各种乡村冲突和问题及政策制度等诸多方面[5,13]。其次, 社会学者开始关注涉及乡村空间的问题。早期乡村社会学者研究中就部分涉及到地理学的内容, 近年来出于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逐渐将空间现象纳入研究范围, 相关学术论文明显增多。Lobao 和Saenz 指出“: 在乡村社会学科中忽视空间的分析, 地理空间在组织阶级关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6]; Friedland 对于乡村研究虽然从乡村的社会学表象写起, 但对农业和田园风光的问题分析, 却有着强烈的地理气息[17]。

    2 当前主要研究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