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8-07 09:24: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

篇1

二、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林业产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

贵州省有着占全国总量1.8%的森林资源,在全国各地区森林资源占有量中排名第十六位,但在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上却相对较为落后,尤其在农村林业产业方面,不仅产业规模普遍较小,极少有规模型的龙头企业,同时在林业生产技术水平上也相对较低,工艺技术更新缓慢,林业产品缺少技术含量,深加工企业匮乏,产品附加价值低,对林果等产品的价值挖掘不够深入,且名牌产品数量不足,整体市场竞争力较弱,也无法有效的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2.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林业产业发展

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观念落后以及对短期效益的盲目追逐,导致在林业栽植过程中不注重混交林的培育,并且普遍选择易成活、易管理、生长周期短、效益回收快的林木品种,导致林业结构较为单一,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林业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隐患。同时,从产业结构来看,林业第一产业所占结构比重始终较大,第二产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且第二产业仍以木竹加工等初级阶段为主,技术水平落后,第三产业虽然生态旅游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但与之配套的服务业发展仍旧较为缓慢,整体来看林业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

3.融资渠道狭窄,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

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还面临着融资渠道狭窄和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的困境,一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对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方面仍然较为乏力,所能够投入的资金有限,而作为农村林业产业经营主体的农民由于对市场化环境下融资意识较差,以及缺乏科学的信息指导,通过社会金融手段获取发展资金的能力也相对不足,导致农村林业产业资金链普遍较为薄弱。另一方面,针对农村林业产业相关的管理与服务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许多地区甚至未能建立针对林农的信息服务机构,加之林农在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信息获取渠道了解运用较少,使得林农在市场信息的获取上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更加制约了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

三、促进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1.加强技术改造,扩大农村林业产业规模

当前贵州省农村林业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与林业技术落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在着力加强农村林业产业的技术改造,通过更加科学的生产技术的运用,充分挖掘疏林地和宜林地的生产力潜力,同时加大力度改造低产低效林分,以适应林板、林纸等工业用材林的需要。此外,还应鼓励广大林农大力种植当地珍贵树种,在增加林农收入的同时,提高贵州省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应加强对林业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吸引高新技术型加工企业到农村建厂,运用新型加工技术,深入挖掘林业产品的深层价值,增加最终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并着力打造名优林业产业品牌,同时扩大产业规模,增加规模型龙头企业数量,全面推动贵州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林业产业科学化发展

基于贵州农村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快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方面,应针对第一产业发展中林木种类单一的问题予以改进,加强混交林的建设与树种的改良,降低纯林比重,同时兼顾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合理选种栽培,提高林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降低林业病虫害大面积爆发几率,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协调好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在发挥贵州林业第一产业优势的同时,加强对第二三产业重视与投入,多渠道着手提高林业产品加工的技术水平,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从林业资源的初级加工向高级精深加工方向迈进,使林业加工产业向科技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贵州省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植被景观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及配套服务一体化的第三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旅游业带动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并以服务产业满足旅游业发展的各方面需求,从而实现林业产业的科学化发展。

3.加强对农村林业产业融资指导与信息服务

贵州省应在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针对林农市场服务与技术服务,可在农村设立专门的服务网点,给与农民融资方面、市场信息方面以及林业生产技术方面的指导,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帮助农民利用社会金融机构等渠道进行融资,为林农提供新鲜准确的市场信息,并指导农民如何应对和化解市场风险,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的支持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总结: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都具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时期贵州在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现代林业科技与生产工艺的运用,并结合实际与市场变化趋势,对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就够进行科学优化,同时做好对林业产业融资、市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工作,激发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为新时期贵州经济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杨清群 单位:沙包堡办事处林业站

篇2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与工业连接的纽带,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指针。其快速高效发展将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将农业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展到加工和销售,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了农业效益。据统计,目前我国粮油、水果、肉类、蛋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80%以上的加工率相比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一般为农业产值的2-3倍,而我国只有85%。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而我国正好相反。据专家测算,价值1元的初级农产品,经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2元,日本为2.20元,而中国只有0.38元。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多在3.7: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发达国家的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总值的90%,而我国仅占25%左右。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约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我国还不及农业产值的1/3。可见,农产品加工业可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使农产品生产实现多层次增值,使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转为高效。

(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建设主要由现代种养业、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构成。农产品加工业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促进农业的标准化和市场化,打通一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效益链和就业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用工业化搭载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将传统农业打造成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销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由于我国农村经营单元较分散,结构调整的步伐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目前,我国有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7.1万个,这些企业向前延伸,就可能把2.4亿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向后延伸,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可打通一二三产业,把构成农业产业的各要素和各环节整合在一起,推进产销一体化经营,逐步把小规模集合成大产业,把小生产连接到大市场。围绕市场需求组织加工生产,围绕加工需要再安排专用农产品的种养,形成需求什么——加工什么——种养什么的“反弹琵琶”新格局。这一新格局的形成与完善将有效引领农产品的生产品种、区域、规模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见,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转化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连接城乡、沟通工农,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利益传导机制,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发展生产离不开产业支撑,农产品加工业是拉动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将农业、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优势,促进和谐农村的构建。

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机遇

(一)农业的阶段性变化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高,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良好局面。从总量上看,我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水果、肉类、奶类等已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目前,已具备年生产5亿吨粮食、5亿吨蔬菜、7000万吨水果、7000万吨肉类、3500万吨水产品、2500万吨禽蛋、2000万吨油料、1800万吨奶的能力,加工原料的日益丰富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有利的政策环境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我国农业已进人以调整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主的新阶段。中央及时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两个基本判断,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农业发展宏观政策。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坚持农业内部挖潜与扩大外延并重,要跳出传统农业抓农业的思想,用发展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将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涵,是用工业化搭载传统农业的不可替代的载体,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其中“放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努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效益链和就业链。有利的政策环境为农产品加工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国内市场需求变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机遇。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总量大体平衡,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正从温饱向小康迈进,这正是食品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已形成。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达2960元。经济收入的增加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改善的突出特征是在粮食消费直接减少的同时,对加工制品提出了数量和质量上的强大需求。 转贴于

(四)国际农产品加工业大型化、跨国化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机遇。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高达27000亿美元,其中,美国5000亿美元,欧洲3000亿-4000亿美元,日本2500亿美元,并且这一数字还在增加。目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位居世界工业各行业的前列。国际农产品加工业的加速发展,为我国发展起点高、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业及为这些国际知名企业进行配套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国际贸易环境改善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机遇。首先,降低农产品关税水平有利于我国利用国外资源,提高加工品的质量和档次,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助于增强国内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其次,2006年已结束“人世”过渡期并全面进人履行承诺阶段,我国农产品能够正式享受WTO成员国提供的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享受WTO成员的一切权利,享受无歧视的贸易待遇,使中国农产品出口可免受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方面的种种限制,从而降低贸易成本,为我国扩大农产品出口提供广阔的空间。最后,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对外开放,加快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吸收。

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一)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比重。农产品加工应以精深加工为主导,加强对循环经济技术与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注重下游产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层次。逐步实现由以初级加工为主向以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为主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重点发展清洁生产,开发清洁技术与工艺,尽量做到生产过程实现“零”排放。

(二)建设稳定的加工专用品种和优质原料示范基地。一方面根据市场需要及加工品质的要求,引进、筛选、选育适宜的加工品种;另一方面要对我国目前的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二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建立适应不同层次市场和加工要求的“多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加工作物、饲用作物等),建立专门的加工专用优质原料种植基地,并实现基地的标准化与规模化。

(三)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产品加工产业。粗略统计,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体科技水平较发达国家落后10-20年,设备总体水平落后20-30年。因此,要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并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应积极引进、推广、应用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细微粉碎技术、质构重组技术、新型杀菌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并加强国外先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国产设备的自主开发。同时,要把能否产业化,以及产生效益的大小作为衡量高新技术应用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行业标准都是上世纪80年代前制定的,与国际通用标准有较大差距。同时,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低,没有采用发达国家现已普遍实行的GMP、HACCP及IS09000管理规范,致使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应尽快建立并施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对提高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全面迎接人世后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篇3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部人口8%以下者称为青年性国家或社会;8%-10%为成年性国家或社会;10%以上称为老龄化或老年性国家或社会。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事实上,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农村老龄问题比城市更严重。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特别是给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农村带来更大的养老压力。就我国农村的国情来看,家庭养老仍居主导地位,但同时更提倡农民自养。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而对于我国,且不仅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在一直争论不休的“三农”问题上达成一种共识:21世纪中国的问题在农民,农民的问题在就业。在这个节骨眼上,农村老年人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一、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

1、农村老年人口的规模与特征

据1999年人口普查,中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7285万人,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2000年,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而且这种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届时,中国老年农民将近2亿。

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巨大,而其自身的条件又决定着其必然是一个弱势群体。首先农村老年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相对于城市人口以及农村其他人口而言,农村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更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如今的贫困状况。其次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上都从事农业活动。他们依靠农业收入作为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分散经营的现状使其经济收入偏低。另外农村老年人口是中国农民“活到老,做到老”终身型农业劳动者的典型。从整体而言,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2、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现状

自从1980年第一次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至今已有25年。但在实际上人们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认识还不是很充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还非常不力。人们对于老年人的关注,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城镇老年人方面。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1)土地是农村老年农民的“命根子”,是其生存的唯一保障。城镇老年人基本上由于离退休制度的存在,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而中国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土地之间的特殊关系,导致农民除了依赖土地之外,没有其他任何额外的保障。要生存,必须依靠土地。因此,只要身体允许,从事农业劳动也就成了中国农民的“日常工作”,在这里没有年龄的制约。

(2)收入低,生活质量极其低下,这也是对目前农村老年人的真实写照。在我国,95%的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金而只能靠土地劳动收入和子女供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从事农业所能获得的收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从子女供养的角度来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形成的“民工潮”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这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同时又引发其他问题。其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儿童,农活基本上都是由老人来承担,劳动效率低,土地收入少。其二,外出打工的劳动力由于普遍的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其在外也主要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工资低的服务性行业。较低的收入扣除自己在外的生活费用外,剩余不多,难以顾及老人和儿童的生活、学习等开支。其三,现在社会尊老思想观念淡薄,这在收入较低的农村地区可能尤其明显。这些现状导致农村老年人在维持自身生存的情况下还要照顾孙辈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导致了农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低下。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农村老年人是集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于一身的特殊群体。

(3)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局限于传统的耕作方式是农村老年人生产状况的集中反映。存在了几千年的耕作方式在如今的农村依然普遍存在。用牲畜犁田地、手工播种、锄头除草等一系列的农业耕作工序都离不开人力。春种夏播秋收,随着季节的更换,一轮一轮的农耕活动也在不断地重复。即使有些新式的农耕机械可以操作,但由于老年农民自身的素质也难以驾驭。高强度、长时间的耕作对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量农村老年人从事简单而繁重的农业劳动,这种状况对于不断加剧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状况提出挑战。虽然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但在新形势下,提出老年人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养”是可取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农村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过程中,适度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家庭养老、护老的压力。

二、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意义

对于老年产业这个问题的研究,相关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论述,老年产业是从老年人消费需求的角度提出的,满足老年人衣、食、住、用、行等方面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的各种产业的总称。

1、农村老年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这里所指的农村老年产业,或者说是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主要是针对低龄健康的农村老年人口,具体而言是60-74岁农村老年人口而开发的适合其本身特征的老年产业。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指皆是此意。与城镇老年产业相比较,它更强调“老有所养”,而不仅是“老有所用”、“老有所乐”。与农村其他产业相比较,它更注重的是工作能否实现一定程度“老年人自养”的目的,而不是将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出发点。

从上面的农村老年产业的含义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产业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劳动强度弱是农村老年产业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农村老年产业从事的主体是一些低龄老人,从生理上讲,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弱的工作,以与传统农业相区别。第二,技术要求低。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本身的科学文化层次低决定了这个产业的技术要求也不能太高,否则老年人无法操作。第三,与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联系密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是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农村老年产业主要解决的是“老人自养”问题,它的投入越低,就越能够实现,也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结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要想发展农村老年产业,那就必须结合农村现有资源来进行组织。在实践上有一部分学者提出相应的形式,虽然他们的初衷不是为发展老年产业,但从中却给我们不少的启发。例如农村庭院生态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业这种凭借农村庭院作为“基地”,充分利用农村有机废弃物进行小规模、高品质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这种方式以农村庭院为主要活动范围,符合农村老年农民的体质要求,同时在生产工艺上也是在老年农民所掌握的范围之内。事实上还有很多具体形式可供选择。当然这些方面要真正发展成产业,还有许多的环节需要设计,这需要时间。

2、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农村老年人自身的意义

由于生理上的限制,农村老年人不能够胜任劳动强度大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同时老年人受教育状况决定了其不具备独立承担现代农业发展所有的基本能力要求。目前农村老年人现状,一方面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加剧了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难以获得较高的农业收入。但农村老年产业发展后,农村老年人顺利地从繁重的传统农业劳作中脱离出来而从事其他劳动强度弱、劳动时间较短且有一定收益的工作,从而实现“老有所养”、“自养”,在这个过程中达到“老有所乐”的境界。另外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老年农民的现实,使得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也具有深远影响。

3、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现代农业,对于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的老年农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而年轻农民更有利于这方面的发展。现代农业逐渐朝机械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这要求农民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农村老年人自身文化程度低,受教育机会即使有,他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也远不如年轻劳动力效果明显。若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加速农业大军由老年化向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转变。因此,发展农村老年产业,有利于协调和完善农村产业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依靠产业发展。老年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辅相成,从而使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体系更完善。同时发展农村老年产业,使老年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为青年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有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三、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求有合适的土壤,发展农村老年产业更是如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让人们从心理上来理解并接受这种现实选择。从政府到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做好这件事。

1、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政府的职责

(1)积极宣传,引导农村老年人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对于中国农民而言,劳动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习惯。这种心态下,我们想要将老年人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单方面所能解决的问题,但这是必然趋势。要让农村老年人明白,并不是只有从事农业就是劳动,从事其他行业仍然是劳动。另一方面中国农民通情达理,特别在对待下一代上更具有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谦让。只要让他们明白,让年青人从事农业,既利国又利民,配以有效政策,他们自然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个东风,树新风,积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2)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力促农村老年产业的顺利开发。要使农村老年农民到一定年龄就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必须依赖老年产业的发展。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可谓困难重重,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居主体地位,但政府在初期要积极引导。要结合农村各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特别是结合当地老年人口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相应的老年产业。只有农村老年产业能够顺利地发展起来,才能够将老年人口从土地上吸引过来,同时又能够让他们继续保持劳动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老有所用”,实现“老有所乐”,达到“老有所养”(主要指的是自养)的目的。

(3)政府要积极解决建立农村老年产业所需的资金问题。对于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资金是难题中的难题。就农村本身状况而言,没有太多的能力来解决资金问题,而老年农民更是弱势群体,就其自身也不可能来提供资金。当然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若是所有的资金都由国家财政承担当然也是不可行的。但鉴于农村老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力促其他产业资本进入老年产业,同时配备强有力的措施。例如,鼓励乡镇企业投资老年产业,还可以引导农民工“回流”创业的资金来为农村做实事。

2、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基层组织的职责

作为中央与广大群众联系纽带的基层组织,在发展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必须积极、主动、配合中央的行动,贯彻实施相应的各项政策,做好广大农村老年人口的引导工作。与老年人口家庭保持紧密的联系,将国家相关政策传达于每一位老年人口,要让他们随时随地掌握国家国关于老年人口的相应政策。由于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因此在进行宣传工作时不可流于形式,必须采取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让农民清楚、明白。对于农村老年产业所涉及的众多环节,都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与服务。我们要借助新农村建设这股东风,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3、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老年人自身的职责

外部环境再好,再优越,要想真正有成效,还是取决于其主体力量自身状况。在开发农村老年产业过程中,我们广大的农村老年人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农村老年人口要积极关注和了解国家各项老年政策。众所周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新型农民。根据陈义平先生的解释,新型农民是集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几方面于一体的特殊群体。就其能动性而言主要表现为在推动自身富裕和农村现代化中具有强烈进取心,为创造财富而渴求现代科技、智力开发和政策支持以改造自己的革新精神。农村老年人口毫无疑问也是新型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老年人必须充分了解和利用各项有关的政策来为自己服务。特别是要弄清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这个基本国情,更要了解这种状况对农村老年人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和压力。

(2)农村老年人口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水平。前面已经分析过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机会很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但现在整个环境已经改变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人老心不老,农村老年人口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外界资源并结合自身长期积累的经验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做的好处自不必说,对于农村老年产业的发展而言也是有利的。

(3)农村老年人要自信,要树立大局意识。发展农村老年产业并不是强调老年人不能实现传统的家庭养老,而非得实行“自养”。这种方式的提出,是在现实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同时这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在农村仍然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同时辅之以“社会养老”和老人一定程度的“自养”。同时将老年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并不是说老年人就已经不能胜任农业劳动,已经是“无用之人”。主张发展农村老年产业,目的是要给广大农村老年人口提供一种更合理、更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这本身也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能够将老年人的智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大量农村老年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不仅对于国家、社会或是集体、个人而言都是不利的。我们必须改变它,使它朝向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积极发展适合农村老年人就业的产业,同时老年人积极投身进去,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才有出路。

篇4

摘要:本文从体制、机制、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农村金融配套政策入手,全面分析了县域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支持农

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五点建议。

关键词:农信社;支持;农业产业化;问题与建议

党的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

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进程,而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在于:培育壮大农业龙头

企业、规划区域化产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

组织、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创新金融投入机制等。为此,笔者

对紫阳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金融支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

行了调查,以寻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切入点。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金融支持情况

紫阳县位于陕西南部,汉江中上游,大巴山北麓,属亚热带

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万山综错,河溪密布,从而形成了“三山

两水一川”的地貌特点。紫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茶乡、

歌乡、桔乡、板石之乡”和“笔石圣地”之称,被文化部和省文

化厅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陕西省民歌之乡”,

紫阳民歌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 1998 年

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及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

大信贷投入,强化信贷管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

等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

获得信贷服务的面有所拓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贷款难”

问题得到缓解。重点支持了我县茶叶、畜牧、药材等支柱产业的

发展,并带动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有力地推动

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链条”运行。

二、制约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程度与效能,离不开农村金融整

体所处的发展水平和阶段。当前,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困难和障碍,其根源既在于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内部因素制约,

也与农村金融市场环境、配套支持体系等外在影响密切关联。

(一)从体制方面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功能性障碍

一直以来,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追求利润的目标与农业高风

险、低效益特点的不对称性及经营战略的不同,使其对农业发展

的支持没有太大的积极性;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刚刚拓展对农业信

贷支持, 但相对于其资金流出总量, 支持农业发展力度明显偏弱;

作为主要服务“三农”的农信社由于受县域资金总额被多家金融

机构“瓜分”的影响,其自身资金规模受到限制,无法提供更多

的金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求。

(二)从机制方面看,信贷资金管理与农村发展资金需求存

在矛盾

一是经营决策和管理权逐级上收;二是内控机制趋严,贷款

发放除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外均强调抵押担保;三是信贷责任与信

贷考核制约了农贷投入。为规避信贷风险,金融机构对信贷人员

实行贷款“三包”责任制,即包放、包收、包效益。基层信贷人

员往往采取宁可少放或不放的作法来避免风险,使有的农户正常

资金需求得不到及时解决。而同时信贷人员所承担的风险与收益

不对称,影响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小额信用贷款额度控制

与农户资金需求存在矛盾。金融机构按照等级条件给予农户的资

金额度不能满足规模种养殖农户的需求,导致农户发展受限;五

是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脱节。由于现代农业已打破传统农业

的春种秋收模式,向反季节、长周期发展,一些特色农业生产周

期延长,而目前金融机构仍采取传统的农业贷款发放办法,无论

贷款种类、用途均实行 1 年以内的贷款期限,已不适应现代农业

经济的发展模式。

(三)从环境方面看,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缺位制约金融

服务

一是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农业保险面临供给和有效需求

的双重制约:一方面,农民普遍对农业保险认识不够,参保积极

性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回报率低,各保险公

司不愿涉足农业领域,即使有开设的,险种设置也不尽合理,农

民选择保险品种的余地很小;二是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缺位,致使

涉农小微企业受信贷瓶颈制约。紫阳县仅涉农企业就达 67 家,

这些企业很难办理符合要求的抵押担保,而能够有效解决其融资

难担保难的农业信用担保机构还仍处于缺位状态,造成大企业贷

不足、中企业难贷款、小企业贷不到,其信贷需求满足程度较低。

金融部门对涉农民营企业投入不足,减缓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四)从政策方面看,农村金融配套政策不齐,激励不够,

滞缓了创新步伐

由于政府部门在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金融市场建设中的巨

大能动性,其提供配套政策的种类、方向与力度对农村金融创新

有着很大影响。但目前农村金融相关配套政策存在以下几方面问

题: 一是外部环境不够宽松, 政策扶持和风险规避机制相对滞后。

地方政府总体仍停留在撮合贷款、“口头契约”等指令式阶段,

未能在市场风险补贴、信用建设、融资中介担保、农业保险等方

面为金融安全运行提供支持;二是政府配套措施明显滞后。如林

权抵押因采伐政策过严,商品林采伐指标偏少,加之一些地区林

业部门对采伐指标分配不透明,容易造成抵押贷款林因无采伐指

标而拖欠银行贷款现象。一些中介评估机构对抵押物的评估价值

尺度不一,难免出现评估失真或人情评估的现象,不利于银行合

理掌握贷款标准。 由于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 农村种养大户、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微小企业贷款办理抵押的评估等费用还比

较高。同时,林权抵押品变现涉及诸多手续及交易费用,处置到

位存在较大困难;三是对农村金融创新的鼓励不够,部分银行业

机构在创新活动中放不开手脚。

三、推动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的有关政策。

全面落实农村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投放的考核机制,启动《县级

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对设在农村的

各类银行应确定一定的比例发放农业贷款,加大信贷的支持力

度,缓解农村资金严重外流的局面;其次,要改进信贷管理体制

和抵押担保方式,增加农户贷款品种。要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多

元性,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农户除存贷款业务以外的金融服务需求。要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

平,让农民真正得到金融服务的实惠;再次,农村金融机构要扩

大和延伸支农服务领域的宽度和深度。 一是变 “等贷” 为 “引贷” ,

变小农业为大农业。金融机构应树立市场营销理念,改进支农服

务水平,变小农业为大农业,对符合农村产业政策、资金投放安

全、还款有保证的都要予以积极支持。二是积极引导,加快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综合效益放在重

要位置,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为其想点子、找路子,让

市场农业、科技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避险农业成为当地

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农民致富的好法宝。三是培植农村产业

化龙头企业,培养优良的信贷载体。积极寻找和培植高效金融载

体和生息源,优先支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发展,逐步

壮大龙头企业群体,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四是加快城镇

化建设。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农民收入。

(二)构建风险补偿机制,合理分散支农贷款风险

一是借鉴国家助学贷款财政贴息的办法。对农业贷款也实行

财政贴息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逐步引导银行信贷资

金向农业领域配置;二是通过制度和财力扶持,培育一批专业性

的农村信用担保组织。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农村担保基金,积极拓

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并完善农户联保制度,切实解决农

民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如可以县、乡(镇)两级政府财政出资为

主,以龙头企业等经济主体筹资为辅,组成农业贷款担保基金,

主要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服务,解决农户及农村个体私营经

济大额融资担保难的“瓶颈”问题。这同时也使金融机构信贷资

产得以有效保全,免除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农的后顾之忧;三是

建立农村支农贷款保险机制。农业保险同样大有潜力可挖。针对

农业投资风险较大的现实,由农户、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三方协

商,在农户贷款时向保险公司投保,试行农业保险贷款,既拓展

了保险业务领域,又消除了农民投资和银行贷款的后顾之忧。

(三)搭建信贷支农信用平台,降低农业融资成本

一是营造信用政府。政府应加速实施信用环境建设,将信用

建设的目标、步骤分解细化,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与政

绩挂钩,形成强大的压力和促动力。司法部门要公正审理金融债

权纠纷案件,不偏不倚,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以自身的公信

力带动全社会的信用建设;二是创建信用金融。各农村金融机构

要牢固树立“信用立行(社)”思想,严格规范经营行为,遵守

信贷合同;三是培育信用客户。客户树立“信用为本”的观念,

切实履行合同条款,按时还本付息;此外,为降低农业融资成本,

改善农业融资软环境,着重解决贷款中介收费门槛过高问题,建

议政府专门就此作出规定,根据各农村经济主体的承担力制定与

之相关的抵押、评估、公证、登记程序和收费标准,减轻融资双

方成本负担。

(四)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外部环境,完善配套政策,激发

创新动力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配

套政策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完善。为此,一要大力发展各类中介

组织。政府部门应积极培育社会化、竞争化的中介机构,在贷款

抵押物价值评估、登记、过户、资信证明、信用评估等方面发挥

与银行业机构的衔接作用。同时,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府和中介服

务,切实降低确权、登记、过户等中介服务成本,以有效降低金

融产品创新成本;二要建立有效合理的经营管理及监管机制。各

银行业机构上级行应制定更加灵活的信贷管理、责任考核措施,

在落实信贷风险控制责任制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基层银行业机构

信贷产品与服务创新权限;三要进一步发挥监管部门对金融创新

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稳步推进农村金

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健康发展。

(五)切实发挥农信社支农主力军作用,全面启动实施“金

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三

大工程,助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信社与“三农”同根、同源、同成长的鱼水关系,无疑使

农信社支持“三农”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精耕“三农”

市场,实施“三大”工程,就是要构建与“三农”紧密互动,互

惠共荣的新型客户关系,全面支持“三农”科学发展。一要把富

民惠农作为实施“三大工程”的根本出发点;二要通过推动服务

网络多元化、手段多样化,使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

贴近到农户;三要通过全面实行信贷过程公开化管理,提高信贷

业务透明度,提升贷款公平性和可得性;四要通过建立全面的创

新体系,顺应市场变化和“三农”需求,开发“量体裁衣”式的

金融服务产品,提高客户需求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浙

江大学,2004年.

[2]阮小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创新问题研究[D].西南财

经大学,2000年.

[3]张汝安.从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引导农业产业化的发展[A].

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

会文集[C].2000年.

[4]罗南旺.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与发展方向[D].湖南

篇5

1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1.1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充分利用,形成新的生产力

农业产业化是立足当地资源,围绕支柱产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来聚集生产要素,大规模组织生产,因而能使生产要素在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充分利用,可以加快当地资源的深度开发,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的转移,促进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形成,实现原始积累和资本集中,把农村经济推向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

1.2有利于解决千家万户与大市场的接口问题,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能够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促进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龙头”公司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相连的产业。它是在较大范围内组织商品流通,在较高层次上组织生产加工,减少了农业生产难以避免的波动,使生产与加工挂钩,经营与市场接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由生产与市场脱节出现的买难卖难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稳定和促进作用。

1.3有利于加快科技长入经济的步伐,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形成适度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则为现代技术、现代设备的应用提供了用武之地,解决了小规模经营与推广科学技术的矛盾。“龙头”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一方面愿意引用和推广先进技术,主动向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物资等服务,使农户在系列化服务中进行生产;另一方面,农户从事某项专业生产,不仅强化了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而且也便于吸收“龙头”企业的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1.4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农业产业化不仅较好地调整了生产、加工、经营环节的分配关系,通过利益驱动,增强了各个环节的市场意识和开发潜力,而且由于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大幅度地增加收入,在带领贫困户共同致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龙头”公司可以通过赊销生产资料、预付定金、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包销产品等方式,扶持贫困户扩大生产能力,发展商品生产,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2发展农村产业化的途径

2.1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多样化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组织发展。鼓励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业,特别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营销业,创造名牌产品。结合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化龙头企业布局。引导促进龙头企业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进龙头企业改革,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收购、租赁、转让等形式,整合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引导龙头企业明确经营方向,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之,要通过引导、扶持和支持,尽快形成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创出一大批农产品名牌,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并在全国形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2.2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探索组织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是增强产业化经营组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要继续发展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适时引导向紧密型发展。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是双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客观基础。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能采取“归大堆”“大呼隆”的办法,而要以建立利益联动机制为纽带。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因发展阶段和产业的特点而不同,应允许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方式的多样化,无论哪种利益联结方式,都要坚持农民和企业自愿互利的原则,切不可强加干预。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合同加服务、股份合作、资产入股等利益联结形式,都要注意总结经验,引导其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其次要切实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通过各类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不仅是促进农产品优质化、专业化的有力支撑,而且是提高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地建设要充分调动农户、龙头企业、社区合作组织和各方的积极性,高起点规划,多渠道筹资,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

最后还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一个有效形式,要坚待“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对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在生产和经营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以及龙头带动作用。有关部门要抓紧制订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示范章程和规章条例,明确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

2.3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使科技全面长入经济

首先,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化。加大对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前沿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难关,加快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大幅度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部分龙头企业要组建自己的研发机构,建立新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转化、推广应用和服务体系,使其由单一技术服务转变为信息、技术、培训、购销一体化的综合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商品率和贡献率,使科技进入产业化链条中的各个环节。这样使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企业。

其次,增加投入,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验检测中心、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存库、农业信息网络资源库等农业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基地,增强农业科技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实力。龙头企业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运技术与设备的创新;加速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重点龙头企业要争取通过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认证、安全卫生认证,以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和国外消费者的信任。企业应不断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环节的技术创新,主动把质量及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农艺要求引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创造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

再次,实施农业区域发展科技行动,开发区域优势产业和发展特色农业。如东部地区要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创新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中部地区要围绕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标准化,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粮棉油、肉蛋奶等主要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及加工配套技术;西部农业科技工作要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特色农业,开展水资源高效利用、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治理等综合技术的研究。

3参考文献

篇6

一、津市产业发展的条件

(一)自然条件

津市属武陵山余脉向洞庭湖盆地过渡的地带,且处在富庶的澧水流域山区和肥沃的洞庭湖滨的结合点上,丘陵、平原兼而有之,从而构成了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地形以澧水为天然分界线,西南岸为山岗丘陵,东北岸为江汉平原边地,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表升降明显,因属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阳光充足、雨热同步、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丰富。良好的气象条件,既可保证粮、棉、油、麻等多种需水作物和亚热带经济林木的生长,又对发展工业、繁荣市场、兴办旅游业极为有利。

水资源非常丰富。津市东濒洞庭,南临沅水,西北有道、涔、澹三水回绕,澧水干流横贯全境,南郊有11条溪河注入湖面达4000公顷的西湖和毛里湖,与21个大小湖泊、95处水库、3038口水塘,构成稠密的水网,还有储量丰富的地下水。这些为津市经济、社会、科技、城建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条件。

植物资源有240多种,其中树木180多种,中医药植物60多种;用材林以马尾松、樟、栗、柏、黄檀为主;经济林主要有油茶、油桐、乌桕、枣、桑、板栗、杨梅、柑桔、梨、桃、李、茶叶等。造纸原料芦苇特别丰富。畜禽资源繁多,滨湖水牛、中国黑白花奶牛、杂交白猪、湘黄鸡、来航鸡、滨湖麻鸭等优良品种在全国久享盛名。水产资源有鱼类109种,特别是鳖、龟、鳝、虾、蟹和珍珠贝、银鱼、湘莲驰名国内外。矿产资源除盐、芒硝外,还有储量丰富的高品位的石煤、白云岩、石灰石、膨润土、陶土和优质矿泉水。

(二)经济基础

津市经济以工业为主体,经过建国50多年的建设,发展成为以食品、纺织、机械、轻工、电子、化工、建材等门类较全的新兴工业城市,位于津市窑坡渡的湖南汽车车桥厂是全国最大的轻型汽车车桥生产企业;市斑马蚊香厂生产规模和出口位居全国之首;味精、酶制剂、猪鬃、夹心糖等优质产品产量位于中南地区榜首;油漆、丝绸、绢麻、卷烟纸、木螺钉、香料等一大批优质产品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桃酥、麻蓉酥糖、凤尾菜、老干妈酱、牛肉干等传统食品,以其味道鲜美而饮誉四方。

津市盛产粮、棉、油料和其他经济作物。粮、棉、油、水产、水果、蚕桑、蔬菜、头等10大商品生产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已列入湖南洞庭湖区商品粮基地之一,湖南省十大蚕桑基地之一,湖南省最大的头出口基地,澧水流域和湘鄂边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西湖渔场大面积溪水养鱼科研项目列入了全国科技星火计划。

津市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和配套,新建的步行街大市场、和平农贸大市场、广兴超市、桥头、九澧广场等将是人们购物、休闲、商品集散的好去处,这些为津市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区位条件

津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隶属于地级常德市。地处澧水中下游,濒临洞庭湖,有湘北门户之称,历来是湘鄂边际的工业重镇。津市交通便捷,澧水傍市而过,东入洞庭湖,常年可通航500吨级船只,可直达长沙、武汉、上海,为澧水流域物资重要集散地,津市港为省内六大内河港口之一,是湘西北水陆运输枢纽。湘北公路和规划建设中的太澳高速公路贯市而过,与石长、枝柳铁路相连。距离常德桃花源机场80公里,可飞抵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二、津市产业的发展重点

新农村建设对津市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津市要发展成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城市,这是其周边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津市的发展关键是经济的发展,而产业的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津市发展哪些产业合适,津市产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产业发展重点的取向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津市产业发展条件的分析,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一)具备一定经济基础且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

津市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具备一定基础且发展势头良好的产业。津市工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全市拥有工业企业170余家,并已全部实现民营化。位于津市的湖南汽车车桥厂目前已成为国内三吨轻型车桥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专业化车桥厂,在全国轻型车桥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近些年,津市依托传统机械制造业的优势,以湖南汽车车桥厂为核心,联合周围的20多家机械零部件配套厂家,建成了湘西北独一无二的县级汽车工业园。规划3~5年内达到年产车桥30万根、底盘3万台、整车1万辆的生产能力,力争汽车工业实现产值50亿元。以汽车车桥为核心的产业链成为津市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依托当地资源的资源采掘、加工业

津市及周边区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津市建有湖南省的制盐基地,湘澧盐矿是全国第一家真空制盐企业,其供开采工业储量为12.2亿吨。随着湘澧盐矿80万吨精制盐扩改项目的竣工,天盛电化公司10万吨烧碱项目的建成投产以及下游产品如聚氯乙烯、无水硫酸纳、双氧水、漂白剂等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津市将成为湖南省最大的盐化工工业基地。津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也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雪丽”复印纸、“斑马”蚊香、“中意”糖果、“麦穗”味精、“梅花”糖化酶等工业产品响誉全国。经过多年发展,津市培植出一系列颇受人们喜爱的地方特色小食品,“张老头牛肉干”、“刘聋子牛肉粉”、“木子豆腐乳”、“绿康茭果”等产品多次在全国的博览会上获奖,行销海内外。津市的鸿鹰祥生物工程公司、金湘猪鬃公司、麦穗味精公司、益林纺织公司、中意食品集团等众多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位置。

(三)交通便捷的贸易和物流业

津市具有较好的交通运输基础,发达的水路、公路交通对物流、贸易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津市周边广大的区域范围是农村,农村的农副土特产品需要有市场的支持,需要便捷的交通以实现其价值。津市应该在现有的交通运输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对周边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津市有了发达的交通,就可以将周边农村区域的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快速转运出去,一方面可以满足外地对农副土特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当地的农副土特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发达的交通是农副土特产品快速流通的基础,其价值的实现还需要物流业、贸易业的配合。因此,发展津市的物流、贸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津市产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的投资环境

津市是一个县级市,经济实力较弱,津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外地资金的投入。因此,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津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些年津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40条》、《引进开发工业项目20条》等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定期举行市长接待日,帮助外资企业解决投资、建设、生产经营中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津市的投资环境得以改善。津市的投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比如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办事,政府逐步退出微观经济活动,做守信的楷模,重点整治法制环境,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和行政领导失信问责制等等。

(二)产业发展的层次性

经过建国50多年的建设,津市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对津市的城市建设及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应当看到,津市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强,主要表现在产业技术水平低,具有影响力的产业不多,有的产业还停留在外延式扩张、粗放型增长的层面上;有的产业规模小、档次低。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津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任重道远。

篇7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4-0065-03

一、引言

当前,我国农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很多地方政府和学者提出了以农村产业集群来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在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农业是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产业,在将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战略时,理应选择以本地农业产业为出发点的农业产业集群,但是,从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农村产业集群大多是生产要素可以“自由落脚”型的产业,而以土地为主要要素投入的农业产业难觅踪迹。因此,在各农村地区选择发展何种产业集群时,研究农村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本文实证分析所选取的两个乡镇――戴南和丁伙,分属在历史、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具有众多相似之处的泰州和扬州两地,但二者在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却迥然不同,即在产业属性上分属于第二与第一产业,因而选择戴南镇的不锈钢产业与丁伙镇的花卉苗木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二、两种农村产业集群典型形式的比较

(一)戴南与丁伙的产业集群概况

1.戴南的非农产业集群

泰州兴化市戴南镇位于江苏中部泰州市域,经济上号称“苏中第一镇”,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不锈钢之乡”。该镇乡村工业起步早、基础好,1990年以来工业产值平均以32%的速度增长。区内目前已聚集工业企业1 200余家,其中不锈钢企业达800多家,年产不锈钢及制品达200多万吨,产品涉及日用、化工、建筑等领域,品种多达2 000多个系列,且拥有全球第三、亚洲最大的汽车轮胎钢帘线生产企业兴达公司,年成交额达48亿元的不锈钢交易城,年产不锈钢制品占全国总产量的1/7,初步形成以不锈钢产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经济体系。

2.丁伙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的丁伙镇,花木产业在全国花卉产业发展大潮中逐渐焕发生机,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和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特色产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该镇过去一直以粮食种植为主,改革开放后,涌现了不少乡镇工业企业,但是企业经济规模一直没有上去。至1995年,全镇共有人口2.41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 888元,发展速度明显偏缓,而且缺乏自己的特色产品。经过思考,丁伙镇决定从本地的资源优势入手,抛开过去传统的唯有第二产业才能带动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将花木栽培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增长点来抓。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众多家庭开始养花种树,以及城市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建设改造,急需大量的花草树木对市区进行绿化。因此,该镇花木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刚好吻合,全镇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2000年的乡镇合并,该镇经济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经济实现了质的腾飞。到2001年底,全镇共有总人口5.01万人,有近6 000人从事花木的生产、经营或服务,占农村劳动力的30% 。全镇耕地面积6.2万亩,现有花木面积4万亩,占65%。花木品种有常绿地景、花灌木、彩色苗木、行道树、盆花盆景等五大类400多个品种,并远销东北、华北、西北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年销售达1.5亿万元。

(二)两种形式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共性

虽然戴南不锈钢产业、丁伙花木产业这两种典型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属性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即分属于第二与第一产业,但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其在形成机理上仍然存在着共性。

1.地理区位优势。人类经济活动并不是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的,而通常是在局部地区进行。因为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好的地方,意味着经济主体在获取资源能力和产品市场上具有优势。因此,地理区位条件的好坏或地理区位优势是否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经济主体竞争优势的来源。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对农村产业集群成功顺利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优势对产品市场的供给上。从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看,农业产业集群生产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和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的非农产品很难通过本地的农村市场来实现产品价值,这些产品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城市和国外市场上。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为农产品占据有利的消费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有利于农村产业集群持续稳定的发展。

江都市地处苏中平原,南临长江,西傍京杭大运河,宁通一级公路,328国道、淮江高速公路交汇于此,是苏北重要的水陆交通咽喉,交通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江都的经济版块融入了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圈中。京沪高速、扬州西北绕城公路和宁启铁路穿越丁伙镇,丁伙镇也借助于交通的快速发展,为花卉的快速运销提供了先决条件。

戴南镇隶属江苏省兴化市,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北接淮水,水陆交通尤为便捷。境内河道纵横,水网交织,境内省级航道盐靖河直通国家级口岸泰州港。宁盐一级公路穿镇而过,宁靖盐高速公路在戴南设有互通口,经江阴大桥至上海,南京仅需两个多小时;距新(新沂)长(长兴)铁路兴化站20公里。便捷的交通为其原材料引进和产品输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独特的商业文化环境和产业传统。历史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并不在于其发生,而在于其不断的累积过程,既包括本地化的知识基础――生产工艺、市场或技术等的累积,也包括本地化的不可流动的特质劳动力和产业氛围的累积。非农产业集聚发生的地方往往具有悠久的商品经济历史,有着“走出去”的传统,历史上往往能工巧匠居多。兴化市的戴南镇,解放前该镇五匠(指金匠、银匠、铁匠、铜匠、锡匠)的足迹就走遍大江南北,世代相传的专业技能,加上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个性,构成了特殊的人力资本优势,久远的工商传统孕育了当地人们的商业头脑和务实品性。这种“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极大地推动了戴南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客观上,由于农业产业集群缺乏聚集优势、规模经济、强关联性等这些非农产业集群具备的核心因素,所以其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特定性知识、技术、劳动力和文化氛围等,主要体现在差异化比较明显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上。江都栽培花木有1 300年以上的历史,境内的卉木寺、花家荡均因种花得名,该地区群众以花卉苗木为业,具有花卉盆景生产的传统习惯和丰富技艺。丁伙镇双华村340个农户家家培育花木,全村耕地及自留地全部种植花木,并跨村发展花木面积1 700多亩,2005年全村花木销售收入达6 000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村。

3.政府的适当支持与引导。农村产业集群的发展除了内部动力外,还需要政府适当的支持。集群过程是自下而上的市场诱导过程,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和区域经济的空间特性,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保证区域经济始终沿着最优路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一,消除集群外部负效应。企业空间聚集的结果,在带来诸多聚集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比如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的增加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必须有政府干涉、控制负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有效解决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近三四年来,戴南在治污上合计投资达到3亿元,并从基础抓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于2004年,由镇政府与上海市环保集团公司合作,在南北各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并限期整治78家烟尘超标排放企业,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镇510家污水排放企业旧池全部破除,破除率达100%。丁伙镇在不断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几年来,该镇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努力构筑融洽的生态环境。到目前,该镇已有9家单位达到市绿化先进单位要求,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

第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形成聚集的物质承载者,是控制区域聚集规模的关键因素。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服务越完善,质量越高,该区域或局部地区的聚集效应就越大;戴南政府在大力治污的同时也在努力营造优美的宜居环境。2007年,该镇投入5 80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9 000亩,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1%;对96条河道进行了全面清理;投资2.3亿元分三期改扩建水厂,确保全镇群众吃上放心水;投资1 500万元的镇文化中心已破土动工;投资10亿元的15个便民项目已全部实施。政府在丁伙花木产业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一直发挥着扶持、培养、规范及服务的作用。例如:以花木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建立花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推广基地;与南农大、南林大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强对花木从业人员的培训;成立市级花木研究所,建立江都花卉信息网;将全市较大的花木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省级花木集团,以加强全市花木产业内部的联合和协作;建立规范的花木合作社,以一定数量的花木生产户及一定面积的花木户为基础,由政府引导,适当扶持,依法登记造册,组建一批组织完善、运转高效的花木合作社,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等。

三、农村产业集群的选择原则

虽然由于农村文化与农业生产的密不可分性,在以农业文化为主要文化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种植、加工等“特定性要素”文化理应构成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一个方面,但通过上文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特定性要素的文化根植性在农村非农产业集群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对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讲,农业资源是农村的主导性资源,农村资源要素创新整合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同样适合非农产业集群的发展。

成功的农村产业集群是区域资源要素状况、区位条件状况和区域制度背景等区域要素创新整合的结果,不可盲目复制和模仿,因为不同区域的要素禀赋引致地区间非均质特征是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差异的根源。因此,在各农村地区选择何种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时,应该遵循以下数条产业集群选择的一般原则。

(一)产业关联度原则

产业关联度是指社会生产中不同产业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扩散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程度。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首先需要强调区域优势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因为产业集群的实质就是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主导,按照产业链条多向延展而串联在一起的关联产业的地域集中。通过区域优势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具有广泛而密切的关联,带动或推动周围一系列部门进一步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入的“乘数效应”,促成整个地域经济的全面成长,并最终形成以优势产业为核心,结合各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企业集群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经济效益比较原则

产业经济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最佳经济效益是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最终目标。企业集群是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要求能够较好地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比如利用区域资源条件、增加国民收入、解决劳动就业等。经济效益比较原则就是通过对各产业部门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来选择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部门作为优势产业,使它们在区域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上升。

(三)市场导向原则

在波特的“钻石体系”中,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前者要考虑资源要素的供给,后者要考虑产品的需求。所以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不仅要分析供给结构状况,更重要的是预测区内、外市场需求状况,要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量和产品需求结构。巨大的市场需求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也是优势产业迅速增长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

(四)动态比较优势原则

篇8

1 培育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要以“名、优、新、特”产品开发为目的,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名优产品入手,对那些资源优势最突出、经济优势最明显、生产优势较稳定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通过良种扩繁等方式加快发展,树立品牌形象,形成支柱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发展农业规模化,建立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优势。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产业分布、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模式,通过优势资源的转移和优化品种结构,创品牌、上特色、出精品、增效益,大力发展名、特、优、稀等农产品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使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 拓宽融资渠道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升级,农业也将逐步转化成为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意味着农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支持,从而化解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瓶颈”制约,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资金保障。健全农业多元化投资体系,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合理规定财政支农支出增长比例,确保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并通过专项资金、农业发展基金、贴息贷款等方式,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发展。要引导工商企业、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农业,工商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农业,不仅可以缓解农业资金的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其营销网络、企业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来提高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和科技含量,充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必须重视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企业信誉度高的龙头企业,适当简化贷款手续,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个体私营投资。培育农业资本市场,大力发展上市公司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扩大农业上市公司规模,通过资本营运的方式增加投入。各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与农业部门沟通,加强信贷管理,做好信贷调查、发放和收回工作,对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优势产业,在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上予以适当优惠,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政府和农业组织应大力宣传信誉美德,确立讲信用、重诚信的理念,建立农户信用等级和生产经营情况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小额信贷的发放。

篇9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6.0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中国旅游业在保持传统的文物古迹游和名山大川游继续繁荣的同时,随着现代人对车水马龙、噪杂喧嚣、环境恶化、节奏过快的城市生活不断厌倦,以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原汁原味的民间工艺、朴素典雅的农家小院和充满生命气息的乡土文化为卖点的农村旅游也蓬勃发展起来。我国的农村旅游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化,构筑农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卫生状况,塑造农村旅游的行业和地域品牌,深化农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并提升其精神品质,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进而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旅游、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对于乡村旅游的内涵,国内外有不同的说法。美国学者阿迪米尔曼认为,农村旅游是一种地处农村、具有农村特点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行业。邓爱民[1]认为农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农村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依托农村旅游资源,以城市居民为消费对象的旅游业形态,也是一种精神需求层面的文化娱乐活动。农村旅游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协调互动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杨英法[2]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体闲度假方式发生了新的转变,体闲农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更多的收入和时间到农村去接近自然、陶冶情操和休闲娱乐。农村旅游是城市发展的有效补充,可以舒缓城镇居民的生活、工作压力,陶冶其文化精神情操,有利于城市的和谐发展。城市车水马龙的人流交通、噪杂喧嚣的城市氛围、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现实,使广大城镇居民日益向往农村优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到农村去体验当地的乡情,从事农业劳动,已成为从喧嚣的城市回归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主要渠道。

农村旅游是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以粮食种植为主、兼营副业是中国农村传统的产业形态,长期以来,这种产业形态导致我国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调,经济增长乏力,农民经济收入较低,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瓶颈[3]。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互动日益紧密,资金、技术、信息在城乡之间的流通日益频繁,农民投资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农村地区传统的土地经营模式不断被突破。农村地区本来就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乡土人情和原生态的民间工艺开展农村旅游的宝贵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改善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方式。

1.2 我国农村旅游业的行业困境

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地普遍认识到发展农村旅游对促进农村发展和缓解市民精神压力的重要性,各地农村旅游得到迅速发展。在发展中,我国的农村旅游也有许多问题暴露出来。

1.2.1 农村旅游的产业链不完 整 刘秀丽[4]认为:“目前,很多乡村旅游就是到一个独立的农庄,通常的活动就是在农庄的酒店内吃农家菜,吃完后到庄内面积不大的菜园里采摘一些蔬菜,或者是到面积不大的池塘内钓鱼,然后爱打麻将的就找个房间打牌去了”。农村旅游业作为旅游业的一种存在,分为上游和下游产业,是一个集旅游、参观、娱乐、休闲、餐饮、住宿、学习等行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形态。当前,我国的农村旅游产业形态单一,综合性、互动性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更无法发挥产业链的集群优势,没有很好把握农村旅游原生态、乡土性的精神内涵。

1.2.2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农村旅游是要求很高的服务业,需要便利的交通、消费、餐饮等基础设施和水、暖、电、厕等基本生活设施与之配套。当前,我国的农村旅游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空间集聚较为分散,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完善交通条件,农村旅游景点常常位于交通非常不方便的山区。农村旅游地也缺少平价超市、医疗卫生站、理发美容店等配套服务。此外,餐饮、住宿存在脏乱差现象,厕所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大量生活垃圾也需要处理。

1.2.3 产品同质单调 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还处于产业起步阶段,产品开发模式单调,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一方面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的多元化、多样性,另一方面导致了行业恶性竞争。农村旅游的产品大多围绕农村林地、水塘、果园开发餐饮、住宿、垂钓、采摘等初级服务,没有统筹区域旅游资源形成民俗观光区、民俗山庄等立体、深层的旅游产品体系,对农事栽培、民俗观光、文化品位等旅游产品在农村旅游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开发不够。

1.2.4 行业分散,无法通过行业集聚产生品牌效应 当前,中国各地政府和民众大多都能意识到农村旅游业能够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由于城镇化带来了农村旅游市场,因此,全国各地尤其是城郊大都在开发农村旅游。但是,其农村旅游存在产品同质和行业分散的弊端,在经营管理上缺乏品牌培育意识,无法通过行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去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农村旅游品牌。

2 农村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任何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因自身发展的需要或在外力尤其是政府的主导下产生行业集聚的现象,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产生规模效应,通过行业内部的相互借鉴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各企业可以各依所长,分工协作,提高区域内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并最终打造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集群品牌或行业品牌[5]。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钱津[6]曾撰文指出:“目前,中国各地的经济建设重点是在产业集群方面,而作为一个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也可以走产业集群道路。其中,发展乡村旅游就是产业集群在服务产业实现拓展的一种积极的表现”。农村旅游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具有产业发展的一般特点,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只有顺应行业集聚的客观需要才能在行业发展水平上获得质的提升。推动农村旅游业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是破解我国当前农村旅游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可以形成明显的行业优势。

第一,依托产业集群,农村旅游可以综合开发区内旅游资源。农村的原生态自然风光和乡土性的民间风俗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7],推进农村旅游的集群发展,可以在资源集聚的基础上对区内山川、河流、文物古迹、森林、草场、滩涂等进行综合规划和立体开发,并将民间风俗、乡土工艺等非物质因素全面融进农村旅游,以整体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满足游客多样化、多元性和高文化品位的综合需求。

第二,推进农村旅游集群化发展可以完善产业链,促进行业协调互动发展。乡村旅游是个涉及交通、餐饮、住宿、观光、娱乐和休闲等产业的行业系统,各产业部门既独立发展,相互之间又具有极强的关联性[8]。推进乡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化,可以充分发挥相关产业的行业优势,在协调中取得互动发展的集群效应,从而整体提升农村旅游的区域竞争力,并避免因产品同质而出现相同行业的恶性竞争。

第三,农村旅游的集群化还可形成旅游服务的综合网络。农村旅游不仅是旅游行业一个产业的发展,它还包括农村旅游地的政府管理、金融服务、消费条件、教育水平等的综合提升。农村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可以充分调动政府的行政资源,全面提升景区的金融服务水平,并为游客创造方便的消费条件和教育环境,从而形成可以为游客提供系统服务的综合网络,全面提升农村旅游的精神内涵、文化档次和服务品质,最终形成具有较大知名度的行业品牌。

3 农村旅游集群化发展的推进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旅游起步虽晚,却取得了迅速发展,但继续发展仍面临诸多难题。推进农村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可以充分利用区内旅游资源,发挥行业集聚的规模优势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行业品牌。只有在集群发展思路的指导下,要形成区域品牌、提升景观品质、加强政府扶持和管理、完善产业链条并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才能推动农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化并充分利用产业集群化的发展优势[9]。推进农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化成为农村旅游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之路。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旅农村游业区域品牌

品牌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质量及其服务水平的市场肯定,任何一个行业企业,只有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才能充分调动各种行业资源,全面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积极开发和引进各种新技术,不断提高其产品质量、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乡村旅游作为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只有树立品牌意识并为品牌塑造努力经营,才能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的总体优势,综合规划,系统开发,改善经营,加强管理,在行业的分散发展中实现产业的自发集聚,最终形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产业集群,打造出农村旅游业的区域品牌。为此,应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3.1.1 增强产业链企业之间的协作性,发挥传统品牌价值的增值效应 农业旅游产业集群产业链企业各自经营产品,但其关系应是合作和共赢,而不应是分立和对抗,借以发挥产业集群的整合效应,实现集群内各个旅游企业、旅游景区间的信息共享和共建,构建利益共同体。同时,整合全部产业价值链,以品牌为核心,将已有的知名品牌、企业作为引导,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知名产品以及产业链内其他企业的推动和牵引作用,不断推动产业链的增值。发挥产业链内旅游专业合作社和旅游经纪人的作用,借助网络平台,努力降低宣传成本,与旅行社积极合作,开展定制化服务,重视各地游客的特殊需求,在为传统旅游品牌保鲜的同时,注重创新,尝试精细化、体验化在特色农村旅游产业集群中的应用,为原有传统品牌增值。

3.1.2 壮大农村旅游业电子商务队伍,增强品牌传播力度 农村旅游产业集群的品牌宣传,应该跳出传统方式,借助电子商务队伍和力量,提高电子商务在游客中的可信度,带动和引导其亲朋运用网络信息,并参与到农村旅游业电子商务中。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建旅游业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机制,吸引高等院校在旅游企业中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和孵化产业集群企业从业人员,提升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提高服务意识,为旅游业高等人才提供就业和交流、讨论平台,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旅游产业集群第一线实践,开拓农村旅游业电子商务和品牌传播的巨大空间。

3.1.3 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赋予农村旅游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新的内容 在利用新的电子商务传播方式推广的同时,应重视对已有的旅游信息平台的维护和更新,加强对农村旅游产业目的地形象宣传和品牌打造,促进线下各旅游景区企业密切配合,形成高效率的旅游营销网络。通过旅游业门户网站信息,实现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对各旅游景区、景点、企业进行比较和选择的期望。

3.2 不断改善区内基础设施

马晓路等[10]认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将会导致接待能力的下降,从而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农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化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区域内具备方便的交通、供电、供水、排污、垃圾处理以及通信等综合服务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大,靠单个企业很难完成,需要区域内各旅游企业共同出资,集体规划。农村旅游企业依托产业集群化的集聚优势,实现行业的整体规模经营,才有足够的财力和精力不断完善区内基础设施,最终推动农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3.3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行业产业链

农村旅游产业集群的打造需要实现相关行业的空间集聚并不断完善上下游的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实现行业企业的专业分工和结网协作,并最终取得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可见,推进农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统筹安排、整体规划,需要政府必要的政策、资金扶持,如提供低息融资渠道和税收减免优惠。此外,政府还可以将农村旅游纳入城市旅游、名胜古迹、革命圣地、名山大川等旅游开发系统,将乡村旅游吸纳其中以打造统一的行业品牌,形成一体的旅游线路,构建一体的旅游网络。

3.4 将地域文化融入农村旅游业

地域文化与产业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农村旅游的品位,大大增强其吸引力,而且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培育农村旅游产业集群,应积极利用地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运用文化赋予品牌全新价值概念,用产业来承载文化,借以使产业更具旺盛与持久的生命力。农村的绿色食品、不同的服装、礼仪风俗、婚葬仪式、房屋布局、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等,都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强大的吸引力,应借此挖掘农村旅游业文化内涵,开展多种经营,提高参与度,延长产业服务链,使农村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邓爱民.对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J].财贸经济,2006(5):91-93.

[2] 杨英法.关于河北休闲农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0(8):18-20.

[3] 张蕾,史佳林,张明亮.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3(1):63-67.

[4] 刘秀丽.产业集群:发展乡村旅游的一种战略模式[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5):16-18.

[5] 杨英法.文化产业集群与文化消费市场间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13(2):34-38.

[6] 钱津.产业集群与乡村旅游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7-62.

[7] 杨强.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农业旅游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研究[J].开发研究,2011(2):57-58.

篇10

现代旅游业在向传统农业延伸的过程中,吸引了城市居民对乡村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乡村景观的向往,推动了生态文明为主题的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尤其是在推动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塑造了乡村地域的多功能景观,改变景观生态的斑块-廊道―基质等景观空间基本格局,促使乡村景观开发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我国乡村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成为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这种基于传统农业的服务性产业,是一种多维度及多层面的旅游体验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休闲度假旅游外,还包括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乡村间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成为野外探险、打猎和钓鱼,文化与传统旅游等一些区域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

二、洛川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

(一)洛川县果业概况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由境内有洛河穿过而得名。洛川县原辖5个镇、14个乡;2000年,调整为6个镇、13个乡。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秦开阡陌,汉主限田”,洛川是黄河流域农业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洛川现代果业建设成效显著,苹果精深加工、农资产品加工、饲料肥料加工等果畜配套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提速。相思川森林公园及旅游环线建成投用,万凤塔祈福纳祥景区开工建设,洛川会议红色旅游项目申报立项。

全县苹果从1947年至今已有苹果面积5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1%。洛川人均占有苹果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倍,名列全国榜首。果农人均年纯收入在2011年已超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4%,是陕西省人均纯收入的1.3倍。2011年,国家农业部与陕西省合作,在洛川县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产地苹果批发市场,共同打造引领中国苹果产业的“航母”。 2013年,编制了《洛川苹果标准》,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新建苹果出口基地2万亩,有机苹果基地1万亩,高标准果园1.46万亩,挖除弃管残败园6570亩,建成现代苹果标准园31个。全县苹果产量达76万吨,产值40亿元。

(二)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国际市场现状。

通过积极实施名优品牌战略,洛川苹果先后荣获国家及部省名优奖170多项,获得了英国、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智利、泰国等7国及欧盟有机苹果出口认证。品牌的创建,有力地提升了洛川苹果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洛川也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作为主导产业的“洛川苹果”,品质好,口感佳,已经成为我国苹果主产区陕西苹果的代表符号和聚焦点,更是市值超过40亿的“金字招牌”。

2014年3月25日,美媒称洛川苹果征服美国市场,美国农业部数据:美国人消费的苹果汁有60%从中国进口。来自陕西洛川的苹果征服了当地市场,而这为苹果原产地的果农们却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美国果农面对中国洛川苹果的来袭失去了传统竞争优势。

洛川苹果种植面积50万亩,无工业污染,是世界最佳优生区,洛川苹果已获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指定苹果冠名权20多个,同时,洛川海拔平均1100米,秋高气爽,是休闲避暑的最佳去处。搭乘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已举办七届)东风,推出“来洛川采世界最佳苹果”赏果采摘月活动。

2、国内市场现状。

洛川发展苹果产业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举世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范县、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食品安全(苹果)示范县和陕西省唯一的“一县一业”示范县。

2012年9月21日至23日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将在洛川隆重举行。恰逢洛川苹果成熟季节,广袤洛川大塬呈现“红果满园”景色。为此,特决定举办“苹果之都,休闲胜地”金秋赏果采摘月活动。

因此,洛川苹果现有相当的产业基础和规模,能够为后续打造以苹果资源为主导的农业旅游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

(三)现状分析(SWOT分析)

优势:洛川苹果种植面积广,全面采用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产量大,品质优秀,色泽红润,口感极佳。并且洛川已举办多届国际苹果博览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劣势:产业发展模式单一,产品线宽度过分狭窄,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尚未形成完整的苹果产业体系。乡村旅游不发达,对外宣传力度小。

机会:近几年,我国政府对旅游业越来越重视,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这为洛川苹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由此开始扩张产品线,优化产业结构,整合各类资源,正是迎合、满足了旅游者的这一需求。

威胁:同类型的乡村旅游较多,竞争力较大。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低,容易被替代。

(四)洛川苹果产业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问题

1、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果业发乡村旅游发展方式有待转变。

目前,洛川苹果生产高度专业化,土地资源消耗严重,依靠规模扩张已无潜力,常规的生产和旅游经营方式难以持续,传统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体验感和满足感,同时对于当地居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也存在巨大挑战,迫切需要转向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轨道。

2、自然灾害频发多发,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影响,自然和生物灾害更加严重,保证苹果产量、质量基础上发展果业相关产业旅游要素,需要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提高果园装备水平,强化科技支撑保障,使当地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涵盖一定的高科技要素。

3、乡村旅游市场消费升级,苹果生产、产品、工艺等更受旅游者的关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种的优质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洛川苹果专业化,商品化程度高,工艺化水平精高,这些都是现代都市居民热心关注和积极体验的重点。因此提升苹果质量的任务越来越重,确保产品安全,满足旅游者体验感和消费力度的难度越来越大。

4、乡村旅游富民强县的目标,迫切需要拓展产业价值空间。

洛川县重点打造苹果加工物流,文化创意,关联农资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园区,挖掘县内为资源,开发国内外市场,农业旅游已经势不可挡。

三、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现状分析

(一)洛川苹果产业开发模式

2014年以前,洛川苹果一直都是以简单、单一的模式在发展,根本没有合理的利用这个优势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洛川苹果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而中国也是个接待量很大的国家,所以在旅游方面,政府更有责任和义务来满足来自四方的游客,并且旅游产业与农业存在高关联度,随着产业的高度化,产业融合能使旅游业与农业进一步的发展、升级。

(二)洛川苹果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对策

洛川苹果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 生产的低成本又使洛川苹果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强大的科技依靠和政策支持又为陕西苹果加强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因此,洛川苹果有着优越的内部发展环境;但另一方面,洛川苹果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又存在着品牌形象差等一系列的问题,以至于影响了自身优势的发挥,不利于建立有利的竞争地位。所以,如何有效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自身能力,如何建立并改善陕西苹果的品牌形象, 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加快陕西苹果的产业化步伐不可避免地 成为洛川苹果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陕西苹果农业旅游产业产业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发展思路

1、加强产品品质, 强化品牌战略。品牌可以给产品带来超越其功能的附加价值或附加利益,可以吸引消费者,创造消费者忠诚,可以给产品带来价格优势。对于农业旅游这一项产品也是如此,名牌产品可以赢得更多的市场,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不论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出口到国际市场,陕西苹果要想快速发展,取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产品品质, 扩大宣传力度,争创名牌产品。

2、调整单一结构, 深化产业发展。合理的品种结构、苹果产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占有并开发市场,使苹果这一季节性产品突破季节限制,平衡市场供求,延长产品创利时间, 增加创利范围。使农业旅游突破季节性、单一化的特点。比如说, 加工用苹果的价格就远高于食用苹果,深加工的果汁、果酱等产品就不受季节影响。我们可以将这项制作引入我们的农产品观光之中,加深农业旅游的深度。

3、增加知识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知识、信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应用于苹果产业资源的的生产、加工、管理,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成为苹果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提升苹果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4、改善营销管理,拓展发展思路。市场营销和营销管理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的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随着市场的变革,国内外农业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往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多变的市场形势了,进行营销管理的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以苹果为核心农业旅游的的营销管理,拓展新的发展思路。

篇11

其次,河南村的茶叶发展依托“大栗树”品牌,成为重要的原料基地,可尽快地实现经济效益,带动茶农增加收入。茶树栽培虽然投资周期较长、投入量较大,但封顶定型投产后服务年限长久,将成为河南村一项永续利用的支柱产业。

再次,规划区主要分布于海拔2200~2600米的地域内,这些地方主要农作物为荞子,大部分地块多为荒坡、荒地、轮歇地,部分为灌木混交林,该区域面积广阔,土地连片,一直以来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利用价值。结合茶叶开发,可绿化荒山、荒地,也可以解决群众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有利于保持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最后,河南鹿龙塘茶厂生产出的绿茶品质优,口感好,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两年生产的茶叶供不应求,有望大力发展,扩大规模,增加效益。

二、种植茶叶与发展养殖业的分析

(一)茶叶成本分析

茶叶不同于其他经济作物,生产周期长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准确调查生产成本情况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讲究方法,科学把握。茶叶从育苗到老化,一般生长周期为五十年,在此期间有三个阶段,即1~5年为育苗期,6~10年为生长期,11年以上为盛产采摘期。

育苗期(1~5年)的投入也就是茶园的前期投入,每亩生产成本为3670元。根据河南的实际情况,政府一次购买成苗,1~2年苗圃期就不必投入,实际苗期只需投资3年就可以采茶了。其中,第一年投资(包括开挖茶梯、移栽、盖膜、底肥、防霜)1255元/亩,第二年投资720元(包括松土、锄草、施肥、修剪工价、农药化肥价),第三年投资720元(包括松土、锄草、施肥、修剪工价、农药化肥价),40年的土地租金975元/亩。在此期间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按茶叶生产期与农户签订的土地租用协议37年计算,平均每年每亩摊销前期投入成本99.19元。

1. 鲜叶生产成本

按盛产采摘期茶园调查计算,2014年每亩茶叶鲜叶生产成本为1597.19元,其中肥料款198元,管理人工费用(松土、锄草、施肥)300元,前期投入成本99.19元,采摘人工费2.5元/市斤,采摘鲜叶400斤,合1000元。平均每斤鲜叶生产成本为3.99元。

2. 加工制作销售生产成本

根据财务反映计算,平均每斤成品茶加工销售成本为8.8元,其中固定资产(厂房50万元,征地费3万元,变压器、线路、电路设备等5.3万元,机械18万元,共计76.3万元)按37年分期摊销计算,平均每年分摊前期固定资产成本2.06万元,按每年加工干茶叶5万斤计算,每斤茶叶可分摊成本0.41元,平均每斤制茶工资、电费、管理费7.59元,包装费0.80元。

3. 成品茶完全生产成本

成品茶完全生产成本=鲜叶生产成本+加工销售成本+税金,每4.3斤鲜叶加工成品茶1斤,鲜叶生产成本为3.99×4.3=17.16元,加工制作销售成本为8.8元,税金暂不计,每斤成品茶完全生产成本为25.96元。2014年成品茶平均销售价格为41.54元/市斤。平均每斤成品茶盈利15.58元,成本利润率为60%。

(二)畜产品成本效益分析

1. 黑山羊成本效益分析

山羊适应性强,能采食马、牛不能利用的劣质杂草,主要用粗青饲料喂养,能有效地将饲料转化为畜产品。山羊繁殖率高,发展快、花费的劳力少。建设山羊养殖基地共投入6.4万元。其中,建设高床漏粪羊厩150平方米,投入1.5万元;组建基础羊群投入4.9万元(购买能繁母羊100只投入4.5万元,种公羊5只投入0.4万元)。

由于基地周边牧场广阔,牧草资源丰富,在放牧的同时进行补饲,可大大提高出栏率。按年出栏肉羊100只,每只肉羊500元计,收入5万元。扣除饲料、疫病预防费用1万元,饲养员工资1万元,纯收入3万元。而存栏的基础母羊仍有100只以上,经济效益还会逐年提高。

羊粪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氮、磷、钾的含量高,茶树施羊粪后,长势好,不仅减少了化肥的投入,而且是生产绿色生态茶叶的必须肥料。

2. 云龙特有的矮脚鸡成本效益分析

据测算,散养一羽成品鸡约需成本约30元,平均鸡重2.0 kg/羽计算(市场价格20元/ kg) ,一羽鸡能赚10元,以每亩林地放养200羽鸡计,仅养鸡一项可使每亩林地增值2000元。同时,由于利用鸡粪肥园,鸡吃虫草,增加了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肥力提高,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投入,不但使茶叶品质提高,而且安全,市场售价有望提高。

三、种养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一)种植茶叶经济效益分析

茶叶是多年生长的木本植物,一次性投入,长期性采摘,而且具有耐旱、耐涝、抗病虫害的特点。建园育苗期一般为5年,第6~10年为成长期,即可采摘见收,盛产采摘期约为40年,最高可达60年。建园育苗的5年中,投入不到4000元,分摊到盛产采摘期每年不到100元,达到盛产采摘期,效益就十分可观了。以2013年对河南茶厂调查情况为例,每亩当年投入仅为1597.19元,包括茶园管理人工费用、采摘费、追肥和前期投入。而当年可采摘鲜叶400斤,可以加工干茶93斤,其一占20%,18.6斤,单价120元/市斤,计2232元;特二占30%,单价60元/市斤,27.9斤,计1674元;一级一类占30%,27.9斤,单价50元/市斤,计1395元;一级二类占10%,9.3斤,单价35元/市斤,计325.5元;二级占10%,9.3斤,单价 28元/市斤,计260.4元。实现亩产值5886.9元,平均每斤销售价格为63.3元,每亩收益5886.9元,其中茶农鲜叶收益3120元,成品茶加工销售利润2766.9元。其产出和收益相当于粮食作物的10倍,是其他经济作物的5倍左右。

(二)种养结合的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茶园间空地散养鸡、养羊,充分利用林间土地空间和现有基础设施,降低了养鸡、养羊开发的基础投入成本。通过种养结合,鸡吃虫、羊吃草,鸡粪、羊粪可以用作茶树追肥,降低茶园施肥、除草和病虫防治成本,增加茶叶产值。按以上分析,养鸡每亩增收1000~2000元,养羊每年增收3万元左右。种植业与养殖业共同生产发展的“种养结合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四、对策和建议

河南村茶叶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现已安稳起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刚刚起步,企业发展资金及相关技术等还有待加强,在下步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茶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尤其是遭遇干旱时,对茶厂发展造成很大威胁。

二是随着物价和工资上涨,种好一亩茶园,投资成本大,茶厂的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经营压力不断增大。  

三是在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推广运用还没有完全普及,技术培训还有待提升。

四是由于茶厂位于高山地区,加之刚刚起步,道路基础设施还相当滞后,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

五是随着生产的扩大,规划年内新建厂房和办公综合楼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

六是发展茶园与保护生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盲目地开发造成大量水源林被破坏,自然环境变恶劣,也严重影响了茶园的健康发展。

篇12

农村猪―沼―果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循环农业、农村清洁工程的重要技术途径,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后续措施。对能源的大量消耗迫使我们寻找到沼气这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闽北地区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都十分有限,需要寻找一种更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猪―沼―果模式已成为我国南方多省农村推广的主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之一,是促进农业节支增收的成套成熟技术。实行猪―沼―果循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挖掘各个产业发展的相通之处、节约对农产品的投入,制定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对闽北地区实现猪―沼―果开发、农民节支增收,提高循环农业的综合效益,使猪―沼―果产业化发展新模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民工程、清洁工程和民心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闽北地区实施猪―沼―果产业化的必要性

猪―沼―果产业化发展模式,顾名思义,是将沼气业发展进行产业化整合,开辟出一条“规模养殖、集中建池、统一供气、统一供肥、集中种植,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将村民们户户的零星养殖集中起来,建立规模养殖场,统一建设综合高效节能玻璃钢沼气池设备,实行统一供气,建立沼肥灌溉区,对果树、农作物进行综合灌溉,形成物质流、能源流循环利用,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1.1 全区沼气工程建设的需要

对于闽北地区农村而言,家中圈养数量不多的畜禽,如鸡、猪、牛等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成为了农村第一大污染源,对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题。同时,种植业的发展也需要有沼气工程的支持,特别是现今粮食、蔬菜价格的上涨与闽北地区几种高效轮作种植模式的引入,对肥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用沼肥替代化学肥料成为种植业提质增效的一项有效措施。

1.2 建设新农村面貌的需要

闽北地区实施猪―沼―果产业化不仅为解决养殖业污染找到一条经济高效的途径,而且对进一步杜绝农村水污染情况,促进文明生态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家庭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解决由于农村传统的零星养殖带来的大范围的污染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既符合科学发展观,也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1.3 改良技术的需要

猪―沼―果产业化发展将对现今小沼气那样的“百户人家百户池” 的散乱现象进行处理,针对闽北地区气候及土壤特点开展猪―沼―果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并试图引进现代先进的综合高效节能玻璃钢沼气池设备,实现猪―沼―果一体化发展,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也有利于改善新农村的环境和更好地树立新农村的良好形象;省去了各家各户自行管理的麻烦和弊端。克服了农村因为对沼气设备的使用不当导致沼气池荒废的现象,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上的作用。

1.4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需要

沼渣和沼液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富含氮、磷、钾和有机质等,能改善微生态环境,促进土壤结构改良。猪―沼―果产业化发展对于现有沼气产业发展产生的沼渣、沼液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农村发展绿色种植、无污染蔬菜、绿色果品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果品种植业、健康养殖等,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5 改善沼气能源产业管理运作的需要

猪―沼―果产业化发展中实行的运作管理方式可以巧妙地运用市场作为纽带,使“各户养殖业主做好沼气日常进出料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统一收费标准均摊至各养殖户,沼气的使用也实行统一的收费标准,而对种植业供肥收入同样均摊入户”,这种科学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使农民不仅可以有养殖收入、沼气收入、种植收入,而且省去了让农民头疼的管理问题,这种管理模式必定会在进一步发展猪―沼―果产业化建设中得以吸收、完善。

2 闽北地区实施猪―沼―果产业化的可行性

2.1 猪―沼―果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沼气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既可以代替秸秆、薪柴等生物质能源,也可代替煤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能源,而且燃能效率明显高于秸杆、薪柴、煤炭等。据统计,一个8m3的沼气池,每年可节省木材2000公斤,节省煤、电开支近600元,同时利用沼气渣、沼液发展养殖业和无公害果蔬等种植业,可增加支出近2000元。沼气相对其他能源的比较优势见表1。

2.2 沼气开发利用的成本―收益分析

经沼气装置发酵后排出的料液和沉渣,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肥料和饲料。

根据表2可以看出,农村实施沼气产业化开发,收益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增加,收益也不断增加。说明在闽北地区实施沼气产业化,从长远的眼光看是符合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增收的目标。

2.3生态环境效益

传统的农村环境一直给人一种苍蝇满天飞,各种家禽的粪便比比皆是等目不忍睹的场景,特别是现今荒废沼气池的增多,更使农村出现一个又一个的环境治理难题,不仅占据了农村的土地资源、农民资金,也使国家经济财产蒙受损失。猪―沼―果产业化的开发不仅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恶化,缓解种植业因使用化学肥料所带来的土地肥力的下降,缓解因家庭用材对林木的过度砍伐,还可以循环利用沼液与沼气渣种植蔬菜、水果,减少土地水土污染和流失、涵养水源,调节区域小气候,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给新农村带来一个崭新的面貌。

2.4理论分析可行性

猪―沼―果产业化的发展实现了对养殖业废弃物的再次加工利用与沼气工程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将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农业系统中,形成了“养殖业―沼气池―绿色蔬菜种植业”循环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互利共生的原理,实现 “投入品 ――产出物――废弃物――投入品”循环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化肥的资金投入与农村日常用煤、材、电的投入,最终实现农业清洁生产、经济生产的目标。

2.5技术支撑可行性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国家对新能源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资助,现今高等农业院校已有专门的重点实验室,各地也有相应的研究所进行科技研究,都将给猪―沼―果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使得科技成果可以更好地投入使用,为猪―沼―果产业化提供更有效的技术、设备支持。

3 闽北地区猪―沼―果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3.1 农村沼气产业化开发意识不强

由于受认识与文化的局限性,闽北地区农民对沼气的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缺乏动力,目前的沼气池绝大部分是由国家补贴建造而成,农民对建设沼气池的作用大都理解为“点灯、做饭”这样的日常用途上,经济效益还不是很明显,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沼气池建成的前2~3年使用率较高,但之后由于重视度不高,出现一部分沼气池已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导致沼气池闲置,与沼气池建设初衷相背离,从而影响了沼气实现循环经济模式、促进沼气产业化开发的积极性。

3.2 资金投入不足

限制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主要是资金短缺问题。根据目前的趋势,农村能源工作确实面广量大,推广经费不足,推广进度直接受到限制。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正常化以及农村能源的专项工作经费等,尚未得到完善,单靠国债资金远不够,需要政府配套一些,对外融资一些,农民再自筹一些。但由于现今农村电、煤、天然气的普及不力,导致农民们对使用沼气的热情度不够高,不想把有限的存款投资到长远利益项目上,对沼气产业化的开发还存在诸多思想顾虑。

3.3 现有技术已不能满足

要保证沼气池能正常使用,沼气池的设计、施工都要达到一定的要求,由于早先的一些用户使用过的沼气出现过跑、冒、滴、漏等现象,而且先前的沼气池所用的设备材料和技术相对落后,管道爆裂、冻裂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增加了农民使用沼气的成本,还导致维修过的沼气池存在新的隐患,这也是许多沼气池建成一两年后却荒废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农户对沼气池产业化开发利用的技术与使用效率心存疑虑,因此要使猪―沼―果产业化开发运作在闽北农村得以更好的推广与发展,就必须改良旧技术,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保证在技术创新和投入成本方面有较大突破,这是推广猪―沼―果产业化开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保证。

3.4 沼气池缺乏日常管理

沼气池的快速增长给沼气管理部门和技术队伍带来了近于超负荷的工作,难以有足够的精力处理好沼气池的后续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使用是一个长期且连续的过程,反之,操作使用不当,池子建好之后,由于农民整体知识水平较低,对沼气池操作技能、管理知识等的缺乏,没有及时投料而导致冻裂;投料工序、比例、操作不合理,在沼气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酸化、不能正常运行等一系列后续使用与管理问题同样制约了沼气工程的发展。闽北地区猪―沼―果产业化发展迫切需要引进一种新的“统一管理”模式来取代现今户户自行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猪―沼―果产业化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

4 闽北地区猪―沼―果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4.1 闽北地区农村小企业带头发展沼气产业化

沼气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农业产业化基本思路相似: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实现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集约型沼气产业化发展模式。村干部应鼓励农村小企业起好带头作用,号召农民在沼气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强农惠农,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4.2 实行沼气资源产业物业化管理模式

闽北地区沼气产业化发展要克服后期日常管理问题,可以采取沼气资源产业物业化管理模式,聘请专业管理人员,以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对沼气及其系统实施多功能、全方位的统一管理,维护沼气的日常运作工作,解决沼气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沼气用户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使沼气系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同步增长。

4.3 制定猪―沼―果的区域规划策略

结合区域农业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素质环境等因素,合理整合资源,协调养殖业、种植业的合作,规划猪―沼―果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因地制宜地对猪―沼―果产业化发展进行区域规划,制定合理可行的策略,为发展绿色清洁养殖、无污染蔬菜、绿色果品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果品种植业、健康养殖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 万明长, 班小重. 加快贵州猪―沼―果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与措施[J].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10):230-232.

[2] 刘德江, 邱桃玉, 等.浅谈南疆农村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发展的建议[J].中国沼气, 2010, (4):53-55.

[3] 廖柳英,庄靓靓,魏玉英,王娟,汪业雄. 广西新农村能源建设中沼气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研究 ――基于“恭城模式”的调查及经验思考[J].城市与区域发展通讯,2008,(4).

[4] 庞云芝,李秀金.中国沼气产业化途径与关键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06, 22(增1):53-5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