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09:24:4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化学变化特征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塔河地区地理环境与塔河输水概况
塔里木盆地是天山和昆仑山两个强烈褶皱带之间的大型盆地,盆地中央分布有第三纪背斜断褶隆起带,并将盆地分割成构造形式上接近对称未完全封闭的大型单项断褶盆地。塔河油田处于塔北断裂隆起带边缘部位,其南紧邻塔中凹陷带,由于受南部塔里木河泛堆积作用影响,使塔河油田在地形地貌上形成了一个近东西走向的地槽地带,其南、北向中心地带――油田区的坡降比均在0.02%左右,地形平坦开阔,海拔高程在928 - 950m间。塔里木河流域是环塔里木盆地诸多向心水系的总称,塔里木河干流全长 1372km,其自身不产流,由诸源流汇流而成。源流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 241.9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与河川径流不重复量约为18.15 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260.14亿立方米。 自50年代初,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逐年递减,加之长期以来疏于管理,无工程控制手段,干流中上游耗水量增加,到达 下游河道的水量递减更为显著,造成下游大西海子拦河水库以下320km的河道断流,土地沙化,胡杨林面积锐减,尾闾台特马湖干涸。2000年至2004年,先后7次从博斯腾湖调水输入塔里木河,使断流将近30年的塔里木河下游得到清流的滋润。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地下水位抬升5m以上,地下水影响宽度达到800 m,影响范围约200 平方公里,延缓了生态系统的急剧蜕变。
二、油田开发中遇到的的环境问题
油田开发对生态破坏主要是在勘探、钻井、管线埋设、道路修建及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等工程开发活动初期造成的。油田工程占用土地,在一定地域范围,灭绝了原本就很稀少的荒漠植被,使荒漠生态系统被破坏,引起固定沙丘的活动,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塔河油田虽然位于轮台境内,但在很多方面都不受县政府的管制,县市区的地下水取水深度在200 米左右,而油田所在区域由于浅层地下水矿化度比较高,所以现在一般的打井深度超过400 米,这种深层地下水由于和浅层水存在地层上的隔绝,补给非常困难,一般至少需要几百年,因此在国际上是不允许抽取的。
三、地下水检验依据原则
自2003年塔河油田供水管理队开采的93号井开始,直至2012年共有13口水源井由供水首站输送至塔河油田服务区供水末站。油田区地下水质变化较大、矿化度较高,仅存在带状、透镜状淡水体的特点,在水文地质综合分析和原有理论基础上。针对水源井每月进行采样,送入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依据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分析内容包括: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砷、铅、铜、铁、锰、汞、硒等,主要检验设备为浊度仪、酸度计、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等。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 办学特色 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
高校的办学特色就是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近年来,人们之所以对高校教学质量有颇多非议,就是因为高校办学同质化。高校要实现特色化办学,培养出具有自身特质的人才,就必须找准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扮演好自身应有的角色,在办学过程中树立特色意识,强化特色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履行好自己的教育职能。其中,厘清办学特色与特色化的辩证关系,是特色创建的基础。
一、办学特色与办学本色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特色与本色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两者既相联系又相对立,既相依存又相映衬,体现出事物的同一性与特殊性。本色是事物表现出的原有品质与风貌,是同类事物本性所在和归属依据,具有共性化和同质化特征。特色是事物表现出的独有品质和风貌,是事物的特质所在和区别依据,具有个性化和特质化特征,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显性态势和竞争优势。与本色相比较,特色至少还应具有独特性和先进性特征。独特性所表现出的“独有”与“特殊”,是同类内在的个性区别,是个体品质上可识别的显性方面,而先进性体现在“领先”与“进步”上,是个体性能上的优势所在,是与同类相比较所表现出的较强竞争力。如果一个事物不具有独特性就不能称为有特色,不具有先进性就不能稳固和发展特色,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因此,特色必须要具备独特性和先进性,才能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需要认清的是,特色并不是事物原本固有的状态,在本色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本色是事物存在的基础,特色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本色求同,特色求异。本色需要巩固,特色需要破立。因此,高校不应因追求特色而淡化或抛弃本色。
高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本色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品质与风貌,是学校在高教系统中的价值体现,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的特质上。办学本色,是高校原本固有的品质与风貌,是高校建立与存在的基础,具有普适性。高校办学特色是在办学本色基础上,长期对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和高等教育价值观不断探索与追求的结果,是在办学理念、办学环境、地域文化、培养目标与模式等的差异前提下,不断巩固和强化这种差异中逐渐形成的,是在不断固本求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塑造核心竞争力过程中,着色、增色并不断固化特色的过程。因此,特色建设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无特色的学校要树立特色意识,加强特色建设,努力使学校着色,精心培育起特色。特色弱的学校要努力保持特色,扩大色域,不断增色,使特色更加突出。有特色的学校要不断巩固和完善特色,努力增添色泽,使特色更加鲜明,成为学校的办学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无论高校塑造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其目的和意义并不在于特色本身,而在于形成特色、保持特色和发展特色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过程和结果上,在此过程中不断使学生受益,使社会受用。也就是说,高校的办学特色必须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质量提高为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自身特质的人才来,才能称得上特色,这样的办学特色才是成功的,才具有推广价值和实践意义。那种只图短暂效应而营造出的特色,虽屡见不鲜,却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作秀而已,对人才培养毫无益处。
二、影响高校办学特色化的因素辨析
影响高校办学特色化进程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高等学校管理与导向方面
宏观上,国家缺乏多样化的高校分类管理,使得众多高校办学定位不准,在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上趋同,导致高校千校一面,特色不明,缺乏有效的多样化评价机制与监管体系,仅用本科、专科和研究生培养两三套方案对全国2260多所高校进行评估,不经意间把高校办学导向了共性化。缺乏多样化的发展目标规划与导向,使得高校在高质量和高层次办学追求上只见“华山一条路”,导致学校发展目标与规划呈现同一化,缺乏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与理论指导,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论上创新不足,至今没有形成高等教育中国特色化。不可否认,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非常必要,但是却不应照搬照抄,应与本校的实际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元素,进而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才能逐渐形成自身特色。
(二)高校自身管理与定位方面
微观上,高校自身缺乏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高等教育价值观长期而执著地追求,致使办学特色定位不准,管理不稳定,学校办学难以着色;缺乏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热衷于学习或拷贝别人的做法,造成人才培养难具特色;缺乏正确的高等教育办学思想与办学理论指导,忽视特色建设的稳定性与长期性,造成特色建设不稳定、措施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特色创建难成一色;缺乏稳定的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忽视定位管理的一致性与连续性,办学过程带有主观性与功利性,人才培养呈现随意性与盲从性,造成学校发展难有起色;缺乏对自身办学本源性差异的定性与甄别,忽视学校间个性差异对发展的促进作用,造成有益的个性没有得到有效巩固与拓展,陷入特色化误区,学校办学难以增色。这种管理与定位上的问题,应尽快矫正,才能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三)办学特色创建与维护方面
近年来,高校热衷于特色创建,一夜间,“特色兴校、特色立校、特色强校”口号喊得震天响。仔细分析其中一些所谓的“特色”,不难发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共性化与同源化问题。高校办学如同事物发展一样,也存在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共性是存在的基础,是内在联系;个性是存在的依据,是本质区别。没有共性难以衬托出个性,没有个性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高校内在的办学特征是相互依存的基础,是共性而不是个性,如果学校将办学的共性当做个性来对待,不去追求个性发展,就会步入实践误区,创建的特色也只是泛化的特色,将无法形成真正特色。而一些似曾相识的特色,虽经文字润色或事例佐证,但也不难辨认出其同源关系与品质。这是因为一些学校为求捷径,学习和引进别人教学管理模式或人才培养方式的结果,不加吸收与充实,没有加入自身元素或赋予新的内涵,就急于推出来创建,这无疑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是难以成就特色的。
2.局部化与表象化问题。高校的优势学科或特色专业并不代表学校的办学特色,因为办学特色的受益者不应局限在某一专业或学科中,而应包括所有的学生。学校如果以特色专业或优势学科为突破,逐渐扩大受益面,逐步发展成办学特色,则不失为特色创建的一种选择,但是切不可将办学特色等同于局部化的专业或学科特色。近年来,人们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当做特色创建的金科玉律,并不完全符合高校办学规律,高校也不可能都包罗万象,做到大而全,因为这样不利于高校多样化发展和高等教育体系完善。如今一些高校的综合化发展与之不无关系。另外,为迎接评估通过临时性投入和形象化建设,用硬件建设或媒体宣传来标榜特色,只不过是功利性的包装而已,一点也体现不出内在特色来。高校通过加强硬件建设来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开展媒体宣传来树立学校形象无可厚非,但是只重视外表塑造而不重视内涵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无益处。因此,那种只求大而全,不求精而强,或只求表象与形式,不求内涵与实质的做法,应予摈弃。
3.全面化与片面化问题。高校某些方面的不同与差异不能完全概括为特色,如果学校把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甚至某个专业与课程等的差异,都当做特色,那将无特色可言。评估中有学校总结出两三个,甚至四五个特色,就是这一现象的具体体现。特色丰富而独特的内涵告诉我们,高校办学特色的重心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是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能使学生产生特质变化的事物,那些与此无关或联系不大的创新与改革,不应当做办学特色来对待,要防止特色建设全面开花。而把教学管理模式、后勤改革模式、科研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学科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的改革说成办学特色,夸大其中的功能与作用,并加以渲染与固化,这在高校评估中并不少见,是特色片面化的具体表现。
三、高校办学特色是一个不断特色化的过程
高校办学特色不仅是一个不断着色、固色与增色的过程,更是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这一过程永无休止。无论对已经具有办学特色的百年老校,还是对正在创建特色的新兴院校来说,都是一个形成、发展、巩固与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由内化到外显,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为高校办学持续特色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动力;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影响,为高校的差异性变化不断提供特殊的养分和氛围;不同的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培养目标、服务面向、专业或学科结构与培养模式等,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质化奠定了个性化发展基础和实践条件。高校应在不断创建、巩固和完善中促进特色累积与提升,进而实现特色化发展。特色化发展主要蕴涵在以下过程中:
一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高校办学与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不仅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实现办学特色化的需要。为此,高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切实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保持适度办学规模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使学生烙上学校特色的烙印,彰显出不同的色彩,受社会所青睐。要清楚,高校特色化程度,最终取决于学生健康成长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素质提高的显性程度,取决于所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程度以及受欢迎的程度,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因素使学校社会地位与声誉提高的程度。一些高校之所以难以实现特色化办学,就是因为他们背离了办学宗旨,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不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目标,因而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也就没有结果可言。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和综合国力的竞争,高校办学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社会功能,成为影响综合国力的一大要素,从而凸显了高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与存在价值。因此说,高校的特色化已经演变成了社会化过程,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是特色建设的不变定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于胆红素(TSB)代谢异常引起血中TSB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通透性高,TSB易进入大脑,可能沉积于大脑形成胆红素脑病,轻则留下神经系统严重后遗症如脑瘫、癫痫、听力及智力障碍等,重则导致死亡,所以本病需积极治疗[1],但其缺少特异的临床表现而不能早期诊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TSB水平升高可影响机体内多种组织器官功能[2]。为能早期发现TSB对脑损伤的程度,本研究通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早期血清NSE和TSB浓度的测定,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NSE和TSB浓度之间关系,利用NSE和TSB水平监测高胆红素血症的病情,评估预后和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根据《新生儿黄疸干预指南》为诊断标准[1],所有患儿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其中女60例,男40例;足月儿74例,早产儿26例;出生体质量(3.15±0.90)kg;出生日龄(4.5±1.5)d;排除脑部疾病、先天畸形、早产儿、ABO溶血症、G6PD缺乏症。入院时按TSB严重程度分为3组:轻度高胆组45例(TSB 221~257 μmol/L):男21例,女24例;中度高胆组31例(TSB 257~342 μmol/L),男12例,女19例;重度高胆组24例(TSB≥342 μmol/L):男7例,女17例。选取同期生理性黄疸不明显(TSB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立即采集静脉血2 mL,NSE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ROCHE ELECSYS 2010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按试剂盒说明要求由专人进行操作,正常值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组NSE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TSB在体内积聚并导致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是新生儿期尤其是新生儿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黄疸程度若超过正常生理水平时称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由于感染、溶血、缺氧、母乳及肝细胞对TSB排泄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引起并导致肝功能的损害;同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又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3-6]。目前研究所知未结合胆红素是一种两性分子,它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对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当体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超过正常水平时可以造成肝、脑等重要器官细胞功能损害。因此目前新生儿科医生高度重视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治疗。
高胆红素血症脑损害从可逆到不可逆逐渐发生,与血清、脑内TSB水平以及神经细胞暴露于一定浓度TSB下的时间相关。TSB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更多的是比较轻微的表现形式,可发生在以往认为是比较安全的TSB水平,特别对于低出生体重和高危新生儿,而在TSB水平较高时不一定有脑损伤发生。因此仅以TSB作为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并不可靠[7-9]。
NSE是主要存在于大脑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内[8],当神经元损伤或坏死,NSE从细胞内溢入脑脊液和血液。脑胶质细胞和其他神经组织中不含NSE,故NSE是检验脑内神经元损伤或坏死的客观指标[9-116]。经过多年研究已证实,多数有神经元损伤或坏死的疾病如脑炎、脑出血、脑外伤、脑梗死、缺血缺氧性脑病,均可出现血清NSE水平升高,作为对神经元损害和坏死程度的判定。
本研究中显示高胆红素血症组NSE、TS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血液NSE水平变化对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程度的检测是可靠的,该方法简单、方便、准确度高,值得临床、尤其是在缺乏高水平实验室诊治的基层医院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凤兰,陈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清酶和总胆汁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7,6(22):766-767.
[2]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3]王冬菊,肖昕,肖小敏.黄疸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4):1108-1111.
[4]金晓秋,曲书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6):1029-1031.
[5]袁传顺,陈吉庆,陆超,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及意义[J].海南医学,2009,20(7):4-7.
[6]赵志勇,徐玉华,吴奇中,等.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γ-谷氨酰转移酶含量变化及其关系[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7(3):192-194.
[7]王晓红.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总胆红素与白蛋白比值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0:71.
[8]刘秀翠,李红,孙若鹏.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4):147-148.
[9]刘辉,朱红岩,茆康卫,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华西医学,2009,24(11):2890-2892.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4-0527-03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4.019
目前,尚缺乏较大宗有关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OJ)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为此,我们总结分析了惠州市二家有代表性的医院近20年收治的OJ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能掌握当地有关OJ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博罗县人民医院1993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OJ患者病例资料。
2.入选标准 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7.0 μmol/L)及影像诊断确诊为OJ者。同时需系惠州市本地常住户口,外地来惠州人口定居15年以上者入选。
3.观察项目 统计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户口情况、阻塞因素(胆管结石患者同时统计是否合并有胆囊结石)等,并对患者前10年(1993~2002)、后10年(2003~2012)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中的胆管结石指胆总管结石、肝总管结石和/或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由于OJ易继发胆管炎,因此拟定继发性胆管炎不作为独立因素列入病因。
4.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处理由SPSS 17.0统计软件包完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结 果 1.阻塞性黄疸逐年收治情况及年龄分布 二家医院在20年间共收治OJ患者2088例,收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收治时年龄2个月~109岁, 40~80岁患者占本组的78.1%,为OJ高发年龄(见表1)。
基金项目: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惠市科字(2011)61号]。
作者简介:钟洪才(1967-),男,广东省兴宁市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肝胆外科。
2.性别、年龄及户口变化情况 本组患者男927例,女1161例,男∶女=1∶1.3,前、后10年性别比例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20岁为一年龄组进行分组发现,各年龄段前、后10年比例构成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户口722例,农村人口1366例,农村患病人数略高于城镇患病人数,比例为1.9∶1,但前、后10年户口比例构成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单个阻塞因素的变化 本组资料中,排名前2位的单个阻塞因素分别是胆管结石(1546例,其中伴胆囊结石569例),肿瘤(265例,其中胆管癌183例),其它因素引起者88例。后10年胆管结石伴胆囊结石、胆管肿瘤分别在胆管结石、肿瘤中的构成比例明显高于前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χ2=8.0297,P=0.0046。
4.胆管结石位置变化比较 阻塞因素仅为胆管结石的1546例OJ患者中,通过比较发现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OJ患者、肝外胆管患者,后10年较前10年明显增加(P0.05)。见表5。
讨 论 OJ是肝胆外科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病程长短不一、黄疸轻重程度不一(有的仅为隐性黄疸),因此其临床发病率资料不易获得。所以,有关OJ的流行病学资料并不多。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却发现,OJ患者住院病例有逐年升高趋势。为此,我们通过调查惠州市二家医院收治的OJ患者资料,发现了近年来当地OJ流行病学的一些特点和变化趋势。
近20年来,惠州地区OJ总体呈上升趋势,前二位病因为胆管结石、肿瘤。惠州地区地处广东东南部,是沿海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农村人口较多。我们的资料提示:惠州地区OJ患者主要是良性疾病,尤其是肝胆管结石仍是OJ的主要病因,这与沿海、西南、长江流域、南方的广大农村人口中,原发性胆管结石比较常见的情况[1]相符。有文献报道[2]:超过78%的胆管结石患者均有黄疸表现。本组资料提示:单一因素引起的OJ中,胆管结石患者占全部OJ患者的74.0%(1546/2088)。这说明胆管结石(包括肝外胆管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及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是OJ的主要病因之一,与文献报道一致[2~4]。因此,预防和减少胆管结石的发病率是当地降低OJ患者的主要任务。一般认为:胆道感染、胆汁滞留、胆道寄生虫及胆汁异常等情况易罹患胆管结石。因此,注意个人卫生、改善生活环境、减少寄生虫感染,以及注意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平衡膳食、加强锻炼等措施均有可能有效地预防胆管结石的发生,从而减少OJ的发病率。
肿瘤是引起OJ的第二位原因,这与文献报道一致[3,4],包括胆管及胰腺肿瘤、壶腹部肿瘤、肝癌转移至胆管或压迫胆管、胆管内癌栓形成、胆管外恶性肿瘤压迫等。
关于阻塞性黄疸与年龄的关系,目前未见专门的研究报告。本组资料显示,40~80岁的OJ患者占78.1%,提示这个年龄段系惠州地区OJ的高发年龄段。其原因可能有: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胆囊结石的危险性增加[5~8],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也随之增加。有资料提示[1]:约15%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内结石。此外,引起OJ的肿瘤患者多数也与位于此年龄段有关[1,8]。提示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进行定期身体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OJ病人,从而及早发现病因、及早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通过前后10年的变化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近10年伴有胆囊结石的胆管结石引起OJ患者明显增多。以往的资料提示,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及南方的农村人口中,胆管结石较为常见[1],本组结果提示农村仍是高发区;但国内近年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情况已有较大变化: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的患病率之比为6∶1[6,7]。一般情况下,胆囊结石不易引起OJ,但当结石较小(
参考文献[1]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7941846.
[2]王保春,吕云福,韩晓玉,等.1098例胆管扩张症的病因构成及分类[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9):752754.
[3]顾 琤,陆孝道,于进玲,等.531例阻塞性黄疸的四种影像学检查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23(1):5859.
[4]马海宁,常毅刚,冯变喜.412例阻塞性黄疸B超及CT诊断符合率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0(6):435436.
[5]扎西措姆,李仁勇,金 峰,等.超重、运动、吸烟、饮酒与人群胆囊结石患病风险的横断面调查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