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就业去向范文

时间:2023-08-07 09:24:5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交通工程就业去向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交通工程就业去向

篇1

作者简介:张释元(1971-),女,吉林长春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全(1966-),男,四川南充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度重大攻关项目“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研究”(编号:10JZD0041)之子课题“构建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研究”,项目主持人: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1-0008-04

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的“刺激物”是城乡需要的激励体制与机制。这种体制与机制建设越完善,双向激励功能越得当,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与区域社会发展的文化共生能力越强。基于此,我们期望构建合理的体制与机制来引导且保障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根据沈阳师范大学孙绵涛教授等的研究,体制与机制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互相影响。体制可以包括机制,机制也可以包括体制,各有其道理。[1]在研究时我们秉持这种观点,但为阐述方便我们暂且规定体制包括机制,机制是体制下社会现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运行方式。

一、区域教育集团化的办学体制:“文化控制”

文化控制是对文化的生产、传播、冲突和变迁等社会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和操控的一种科学。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文化控制的对象并不只是对文化传播而言的,而是对包括传播在内的整个文化的生产、应用以及冲突、变迁等全部社会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第二,这种控制与管理并不仅仅是外力的压制,而是符合规律的系统管理和操作;第三,这种管理和操作不是机械地设置“关卡”,而是社会系统对文化生产、传播、冲突和变迁的各种信息的不断选择、反馈的自我实现。文化控制归根结底表现为:人对文化的创造和享用的能力;人在社会中的实现。[2]我国正在兴起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正是一种文化控制的方式。这种控制过程是建立和修正师生价值系统的过程。它通过“价值引导”机制和“文化整合”机制来完成。

(一)“价值引导”机制

“价值引导”机制是通过制定一定的行为规范、制度以及建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引导人们建立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人类价值系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司马云杰指出,文化世界建构价值意识就是通过无数“文化场”、“行为场”、文化环境、情境、生活细节,在人的心理机制上不断发生意义、意识、知识的过程,是不断积累、凝聚文化世界的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也是人根据自己的灵明之心、道德本性和特殊需要,并通过理解、体验、想象、瞭悟等知性活动能力把上述种种文化情境中的价值和意义内化、整合为价值意识的过程。[3]从哲学本体论的意义来说,职业教育的终极价值应契合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为此,职业教育办学应通过建立合理的制度与规范和政策等引导、调节和修正价值——态度系统,激发办学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司马云杰将文化控制在文化调适中的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控制某些文化的超限度增长,编制各种文化发展的“指令表”。第二,控制文化失调,避免社会问题出现。第三,控制文化变迁,使之更有计划性。[4]职业教育城乡统筹“价值引导”机制的作用是控制城市文化的超限增长,保证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使城乡文化共生更有计划性和有序。因此,区域政府应根据社会价值取向与区域价值诉求修正或开发关于职业教育办学的政策和法规,激发主体的办学积极性,促进区域社会文化共享与共生。

(二)“文化整合”机制

文化的整合旨在强调把各种分散的、孤立的、甚至冲突的文化价值力量整合为一种凝结着人类整体利益和整体价值理想的力量,从而使人类的文化实践行为充溢着一种健康自觉的人文精神关怀。[5]“文化整合”机制是指文化主体在制定规范时以文化整合为价值取向,控制职教内部或者外部力量,使它们超越冲突,积极主动合作,促进区域社会文化共生。本文提出“文化整合”机制,其目的是整合多方力量,正确引导竞争与对抗,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可以契合“文化整合”机制。首先,职业教育集团自身就是一个文化整合的很好例子。一个成功的职业教育集团是通过内部小集团的文化冲突与超越整合集团内部文化,这个整合过程也是职业教育集团大文化的创造过程。其次,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是强弱文化的整合,也是优势文化的互补。这种强弱整合不是倚强凌弱,而是以强带弱。弱也不是质的弱,而是在某些方面如资源、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弱。因此,强弱整合实质是优势文化互补。

总之,无论是“价值引导”机制还是“文化整合机制,都是从理念系统进行文化控制,它们互相联系,彼此渗透,共同作用于办学体制运行的全过程。

二、通才与专才的综合人才培养体制:“文化功能”

依据文化功能理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从功能的独特性出发,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既培养一般职业人才,也要培养高级职业人才和特殊职业人才。因此,无论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过程及教育评价方面,职业教育都应该满足区域社会人才结构以及个体差异的需要。为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以目标机制、过程机制及评价机制的协调作为体制运转的保障。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多层级目标调控机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过程及质量评价的基础和依据。目标设计的质量决定职业教育过程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我们提出多层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控机制,借此达成培养“完整的职业人”的总目标。“完整的职业人”意味着职业人精神品味的提升,关注个体内部世界的需求,使人人都能获得自我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平衡,达到“全人公民”的素质。职业人是类群体,是具有各种层次的职业人,是具有不同技术水平的人。根据职业教育院校层次以及职业技术本身的要求,职业教育应该设立具有各种层次的目标,将目标的“点”扩大为“面”,建成职教目标系统。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职业技术水平分出等级,为培养过程中的自主选择提供依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避免过于关注目标而带来线性思维,以此关照教育过程的生成性与创造性。这些具有不同等级层次的目标应该被建成一个目标平台,该目标平台将成为调节过程和评价的机制,并通过信息平台来调整教学过程和学业考核与评价,即目标机制调整职业教育的其他要素。

(二)自主选择的过程培养机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将引导职业教育过程。目标设计采用“面或体”的形式,目的在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外部情境的界定自主选择课程。现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应增加自主选择的空间,并与目标的预设性结合,监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人才培养过程。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懂技术的人,还要培养创新技术的人。职业教育技术创新需要理论的渗入和实践的历练,而课程与教学是技术创新的平台。因此,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增加创生部分课程计划,使创生课程的过程成为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认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目标为调控机制并不限制教育的生成过程,关键在于目标的设计是否科学,是否能够引领过程。过程系统虽然受目标系统的调节,但并不完全受制于目标系统。目标系统以“面”的形式设计,分散了过程的“聚焦点”,因此,关照了过程的创生性。

(三)多元评价机制

职业教育评价的特殊性就在于职业教育内部评价的不完全性。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主要是看其对社会服务和人才市场的质量规格。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层级性与培养过程的多样性也决定了评价机制的多元性。这里多元是指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标准多元、评价时空多元。职业教育人才质量如何主要看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如何评价,因此,仅以职业教育自身作为评价主体不免单一。对于职业教育内部,学生自身是职业教育服务的交易主体,其收益如何也是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因此学生也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评价主体。从评价标准上看,生源的差异性、目标的层级性、过程的选择性都决定了标准的多样性。职业教育培养过程的特殊性也决定了评价的时空不能与普通教育的期中期末考试和结业考试等相同,只能依据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及评价主体等因素确定评价的时空。除此之外,多元评价机制应构建阶梯型评价系统,采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申请不同的等级形式,完成某一等级后可以升级。该评价模式的结果形式采用职业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分离制度。评价方式可以综合学习成绩、实习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以及在企业中的表现等等。

三、资源统整的管理体制:“身份认同”

职业教育统整的管理体制是以资源统整为视角,通过个体身份认同机制和组织身份认同机制来实现职业人的身份认同,促进区域社会发展与城乡职业教育统筹的互动。从社会学的视角看,组织通常通过各种身份确证路径使组织中的成员认同组织文化。当组织文化被成员认同后,成员会尽可能去个性化而尽力符合其在组织中的身份。职业教育城乡统筹是通过区域文化控制达到城乡人各自认同自己所属文化并欣赏他者文化,从而使区域内部文化单元共存共生。

(一)教师编制的身份认同机制

教师编制是确证教师组织身份的认同机制。有学者提出了社会制度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影响。他认为,社会赋予了个体以身份,并通过制度路径影响着个体对某一身份的确认,进而建构了人们的身份意识。[6]教师编制制度就是我国教师身份认同的路径之一,通过编制使教师对自我身份认同。我国教师编制分城市编制和农村编制,这个分类使教师自觉将自己进行城乡群体归类。城乡分类引起教师情绪上的变化,教师又会将该情绪用于工作中。因此,我们提出区域集团内师资流动制度,师资人事档案统一归职教中心管理。该制度是以师资统整为取向,采用人事管理统整模式,建立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内师资流动制度。这样解构了城乡编制,打破了群体归类的意义,使教师建构统一身份,认同区域文化,提升教师的自我价值和社会层次。教师的流动以需要为根据,以资源节约为原则,以教师的价值实现为旨趣,提高教师个体工作主体性。该制度在解释性意义上引导区域内的教师合作文化,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该生产链上的重要人物,实现了个体生命价值。

(二)组织身份认同机制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常在群体中定义自己,在组织中被范畴化为群体,因此,组织身份其实质是群体身份。个体通过“自我刻板化”为群体身份,进行内群感知,并通过群际社会比较来评价自我和组织。从现实看,区域内农村学校或者某些边缘化院校的成员因为认同缺位而导致不积极的态度或者为个体的自尊而产生社会流动。在一个区域内,因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无论在素材性资源还是条件性资源,无论是内隐资源还是生成性资源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因此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应以资源优势整合为依据,教学管理采用区域集团化统整模式。教学资源成为各学校彰显自我功能的载体,也是承载学校特色的载体。学校和教师通过资源分享而获得组织认同。因此,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应该以优化教学资源协调配置为原则,使区域内职业教育部门认同自我的优势,使教师产生组织归属感,用更积极的态度服务于该组织。

四、统筹的职业教育招生就业体制:区域职业人身份型塑

城乡二元结构文化建构了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身份,这种身份类别与个体自我解释引导农村人期望向城市人流动。另外,我国农村除了自然资源和环境外,其他条件都比较差,因此,在农村工作的人也宁愿做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身份归类,借此寻找机会调到城市里而提高个体的社会层次。基于以上理解,职业教育应通过招生和就业城乡统筹型塑职业人身份,引导区域人大文化身份归类,进而建构职业人身份的平等性。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城乡统筹体制需要两种机制保障:一是职业人身份形塑机制,二是区域人身份形塑机制。

(一)职业人身份形塑机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大都强调职业人的素质和道德,忽视职业人身份的意义。身份归属于社会子系统,有学者采用系统透视方法分析公民身份与社会关系,认为公民身份属于特定目的而分化了的社会次级系统——管理—政治子系统,它仅存在于具有分化的、合理的政治体制的社会中,其作用对于体制一体化非常重要。[7]在管理方面看,身份是社会结构的标志;在政治方面看,身份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既包括不同身份的公民权不同,也包括公民权带来的个人价值和地位不同。在我国,城市人——农村人身份划分是管理的范畴。但是管理是与个人权力相关的。例如,城市与农村户口簿的颜色不同代表享受的待遇不同,身份表征着社会意义。因此,城乡招生就业统筹不仅为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也确证职业人身份。职业人身份是平等的,既不是农村人,也不是城市人,他是某职业需要的人,也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其意义在于职业本身的价值与个体兴趣取向,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彰显。职业人的身份也指明了平等性,即农村医生与城市医生都是医生,没有差别。城乡统筹的招生就业制度将型塑人们价值系统中新的归类范畴——职业人。

(二)区域人身份形塑机制

虽然任何身份归类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利于文化发展的身份归类将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在职业人身份的基础上,我们倾向于引导人们采用区域人的身份属性归类,当区域成为身份归属类别时,销蚀了身份归属的等级范畴。从地理成分看,区域只是地域之别,而非等级与阶层。因此,在强调区域职业教育统筹与区域社会发展互动的前提下,以区域作为归类属性增加了平等身份的效应,扩大了他们作为纳税人、选民、福利接受人等的公民权。基于此,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招生应以职业的需要作为区域统筹的依据,打破待遇等级制。因为公民身份的存在取决于生活世界符号再生产的基本过程,[8]区域人身份的建构应该纳入区域经济和政治以及文化的整体语境之中。职业教育招生就业的区域统筹将帮助职业人建构区域人身份,并在该身份形塑的过程中确认和固化身份。

总之,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引导区域社会城乡互动,区域社会城乡互动带动职业教育内外部的校际、校企、校政(学校与教育行政机构)之间联动,促进了区域社会发展与职业教育城乡统筹高一级互动,进而使区域社会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孙绵涛.体制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6-8.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72.

[3][4]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8,468-469.

篇2

二、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就业趋向

交通运输和其它工程类专业一样,需要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工程原理、能够将理论和原理灵活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并有所创新的人才。除此之外,交通运输领域所涉及和涵盖的内容广泛,就业面较宽,2007—2010年本专业就业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去向分布广泛,近49%毕业生进入汽车整车、零配件制造销售及其相关产业领域,运输企业、交通工程建设企业和保险公司汽车保险理赔现场查勘定损占8%,各地运输管理部门5%,职业技术院校和科研单位占5%,物流企业占5%,考取研究生占13%,另有15%跨行业择业。而2011—2014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去向趋于分散化,而且超跨专业就业比例越来越大。毕业生进入汽车整车和零配件制造行业、交通工程建设企业,职业技术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比例在逐年减少,主要原因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这些用人单位在选择余地更大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车辆工程、机械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学术和应用“双强”型毕业生。近四年来,运输企业和保险理赔现场查勘定损、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销售以及物流企业的就业比例在有所增加,这些以往主要招收管理类专业的用人单位看重的就是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厚实的工程应用技能和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意识。针对就业需求的新形势,交通运输专业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反馈进行分析,使人才培养与未来的长期就业需求对接。这就要求大工程背景下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体系时,要着重处理好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自然科学课程、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实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缺少了与培养目标紧紧相扣的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厚基础,宽口径”输出人才就只是高校为响应教育部和迎合就业市场的空口号。

三、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在工程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交通运输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包括课内实验实践)、实践环节两大模块。理论课程的学习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课程、专业课程三个阶段。新生入学只分班级,不分专业,前三学期学习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程,第三学期期末根据以往学习成绩和个人志愿分专业,正式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共计4分,占总学时比例为25%;学科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制图和专业认知导论五门课程,共计27学分,占总学时比例为18%;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占总学时比例分别为25%、22%和10%;实践教学环节模块包括各类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共计44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专业在宏观体系结构和学时分布上,注重学科基础的形成,符合“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原则。各层次内部的课程设置和综合培养效果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之一:专业方向的划分时间。交通运输有三个主要的专业方向:汽车运用方向、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工程。这三个方向所对应的专业课的设置差异较大。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后的第四———第六学期不分方向,三个学期主要以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学习为主。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了强化工程基础,开设课程包括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工科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面向宽口径,包括:运筹学、汽车构造、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管理与控制等课程,开设课程跨越三个专业方向的主干课。专业方向的划分和选择是在第七学期,以选修课为主。这种课程设置方式虽然夯实了学科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发掘和培养,避免专业分方向时的盲目,但单方面强调专业的宽口径,却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导致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了解发现,学生修完所有的专业课程后普遍感觉是“好像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虽然交通的每个方向都有所了解,但留于表面,很多感兴趣的或者是未来欲从事的就业方向的课程学习的不够深入。问题之二:课程选修体系缺乏弹性,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分方向后,学生选课时通常是:“7选5”,即从7门选修课中选取5门,给予学生的选择余地很小,选修课往往变成了必修课。为了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第七学期专业学习方向确定后,只能在各自方向内选修课程,不能跨方向选修,这也是不合理的。就业市场和用人需求环境是动态变化着的,任何专业方向的划设都只能是和就业需求大范围的模糊匹配,实现不了人才培养和岗位要求一一对应,而允许跨专业方向、跨系部、甚至是跨学院任选课程这种弹性选课体系,可以利用现有的工程教学资源,能在不增加教学资源投入和成本的情况下,有助于为那些有明确就业岗位要求和兴趣的学生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自我认同感,进一步缓解就业压力。

四、建立就业导向型专业课程体系

就业导向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大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适当提前专业方向分流的时间,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专业分流时间提前至第五学期期末,从第六学期期初即进行分专业方向学习。当然,这种提前并不单纯是时间上的提前,整个专业课程的设置体系都要随之进行相应的改动。第五学期开设三个方向的主干课程,让学生整体对交通运输每个方向形成基本认知,然后第六———七学期分方向设置专业方向必修和选修课程。

2.建立学生兴趣与就业导向相结合的弹性课程选修体系。提前进行专业方向分流能够提高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但也有时会禁锢学生的自我发展,这种局限性可以通过灵活的选修课制度和体系来弥补。这里笔者提出,允许跨专业方向、跨系部、甚至是跨学院任选课程,但这种并不是随意选择,而是有“边界”的。综合本专业教师、业内教育专家和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目前及未来本专业的岗位需求,建立基于就业导向的选课指南,以此作为既有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一种补充,这样就不会增加教学管理的成本和难度,又为那些有明确就业方向和特别兴趣的同学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这种选课制度弥补了目前课程设置体系的局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逐步建立健全网络化的课程体系。网络课程建设是拓宽教学空间,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网络课程是增加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网络课程建设不仅限于本校本专业教师,而是将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请到网络课堂上来,与教师共同完成,实现教材中的理论与岗位中的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37-03

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服务于社会的专业人才。工程技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为现代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大量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成为科技与产业大国的重要前提。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接受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但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我国许多高校一直是以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忽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与我国大学生教育早已走下神坛,逐渐成为大众化教育的现状相脱节。为此,2010年起,国家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高校本科教育不再是为研究型人才培养服务,而要将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作为己任,让学生学致以用、人尽其才[1,2]。同年,同济大学作为国内首批试点高校,开始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积极致力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并作为主要单位发起成立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并不是否定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是要求从适应国家发展需求出发,根据各高校自身特点和国家教育体系中所处位置确定合适的培养计划,分层次地培养包括研究型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在内的各种所需优秀人才。本科教学作为卓越工程师计划中的一个基座,肩负这两种人才培养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发展方向制定适合社会人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优秀科技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材料类专业的沿革和课程体系现状

材料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性能及应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而展开涵盖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等各类材料的科学级工程技术研究。材料科学研究是各种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在我国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中都开设了材料类的本科专业。1998年,教育部在本科专业引导性目录中提出了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专业招生的思路,随后130余所高校针对教育部有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相继开展了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办学工作[3]。材料类专业涉及面很广,除了包含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等几个领域外,大量新材料的涌现和引用拓展,又为该专业带入了大量的知识面和研究方向。以一级学科开设本科专业,其优点在于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但也带来专业课程涉及面太多、学生对于每个专业领域无法深入等问题。因此,如何搞好材料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让学生在对整个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有较好把握的同时,又能在某一领域学有专长,更好地适应国家科学与工程建设需要,就成为该专业教改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4,5]。从目前的各校材料类专业设置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在坚持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进行大专业方向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特点开设了若干专业或专业方向,让学生选择某一专业方向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其专业方向设置较多的是以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等专业方向进行分类,也有以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加工、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分类。从其专业课程体系来看,一般都分为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几类,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从材料科学的角度讲授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材料组成―结构―性能关系、理化性能及其分析方法等;专业课程则包括深入介绍某一材料领域的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而选修课程则可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传统材料理论及工程技术、新材料领域专业理论及技术等几方面课程。表1列出了国内外部分高校材料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分类和课程开设情况比较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根据高校的所处地位、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去向的差异,各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有所不同。

对于一些“985工程”高校而言,其学生培养目标较注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强调材料科学理论知识的传授,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学分占比较高,同时鼓励学生通过选修课程选择自己的侧重专业方向。就专业课程开设情况而言,首先是有关材料学科领域的专业基础或平台课程的数量占专业课程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其次是与传统材料科学技术相关的课程,与新材料相关的专业课程占四分之一强左右。对于一些“211工程”院校而言,专业课程分类与前者相差并不大,专业基础或课程的占比稍大些;而在专业课程开设中,与传统材料相关的课程占比明显增多,新材料相关课程数量则有所减少。而对于一些普通高校来说,这种传统材料相关课程数高于新材料相关课程数的趋势尤为明显。这种课程设置的分布实际上与各类高校的学科定位以及毕业生未来主要服务方向相当,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各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与此同时,比较一些国外知名高校的材料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可以发现其介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专业基础类课程占据相当重的比例,明显高于国内高校;同时新材料相关课程的开设数也高于传统材料相关课程数,反映了欧美发达国家对新材料工业发展的偏重趋势。重专业基础教学有利于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无论今后选择哪个主攻方向都容易上手。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国外高校的实验、实践类课程较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目的是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其培养层次包括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等几个层次,而本科生的培养为整个培养体系的基础。同济大学作为一所国家“985”、“211工程”建设的著名工科高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工程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同时也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科学研究型人才。其材料学专业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经过多年发展成为包含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建筑结构与功能材料等5个专业方向的大材料学科模式,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特色。因此,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毕业生去向,提出适应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一体化培养要求的本科生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各种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成立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其毕业生服务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因此,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也需通过分析其毕业生去向,把握自己的定位,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相比较于国内普通高校材料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6],同济大学作为“985”和“211工程”高校,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去向呈现明显的特点,一是出国深造和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相当高,近三年,其数量占学生总量的50%~60%;二是服务于汽车、生物、电子信息及其他工业制造领域的学生数量相当多。即使在服务于传统材料相关领域的学生中,由于近年来90%以上的就业学生都选择留在上海等特大城市工作,而传统的硅酸盐等传统材料工业因城市规划等因素逐渐调整出这些特大城市,因此他们也主要服务于传统材料应用企业而非制造企业。表2列出了资料统计的国内9所高校材料类专业本科生近几年毕业去向[7]与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近三年本科生毕业去向的对比数据,从中可看出高校种类和地域的鲜明特色。而在后端的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去向中(表3),20%左右学生服务于传统材料相关企业,5%~10%左右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余大部分就业于新材料相关等其他工业领域。如果综合考虑其本科―硕士―博士整个教育体系的就业情况,可以发现其90%以上的学生最终服务于工程技术领域,少部分学生最终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这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材料类专业的本科教学建设应该结合上述毕业生去向特点,按照课程体系既能满足大批学生继续深造的要求,又要满足能直接服务于新材料和传统材料应用相关行业、材料制造等多种行业的需求,建设材料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教育有机衔接,传统材料与新材料课程教学相平衡,材料制造和应用教学相结合的本科课程体系。在整个本科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课程应该是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可以向学生传授材料科学领域所需的基础知识,打破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传统界限,从大材料的角度让学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的必备知识,也适应现代科技应用中材料复合的大趋势。而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能满足学生未来去向的要求,因此其必修、限修、选修课程模块应有不同的偏向。专业方向课程应该体现材料学科各专业方向的教学特点,深入介绍材料学及各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包括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与复合材料等方向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制备技术、性能与应用等方面的课程介绍,让学生有选择性地选择某一专业方向深入学习。专业限选课程则主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分别从科学与工程技术各领域分类介绍相关专业课程,以对接本科毕业生升学和就业的两大出口。在材料科学领域的课程设置中,可以面向希望继续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同学,更多地从科学角度进行专业教学,通过增加专业理论类课程的开设数提高学生对材料科学领域的把握和素养,有些工程类的课程可以在研究生阶段继续讲授。而在材料工程技术领域的课程设置中,则根据工程师培养的要求,着重介绍工程技术领域的课程;在具体课程设置中,应根据学生未来去向的特点,在掌握传统材料制备工艺技术必要知识的前提下,更多地从材料性能与应用出发,介绍现代无机材料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技术,以满足学生在多种工程技术领域,从事材料应用相关技术工作的就业现状要求。与此同时,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中增加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开设,鼓励学生提高对材料学科其他专业方向的了解。选修课程的设置则更多地从学生兴趣出发,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学生就业兴趣,分别从现代材料制备新技术、新材料、纳米科技、生物技术、信息电子、汽车与交通产业、化工制造、现代科技管理等角度开设选修课程,适当增加新材料相关课程的比例。同时可以开设一门实践应用型课程,邀请一些科学研究领域或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技术人员以讲座形式介绍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让学生把握材料科技发展的脉搏。

通过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等的设置,不同类别课程之间相互支持,在扎实材料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分类限选科学研究类或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与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相适应,通过专业选修课程及跨专业方向课程扩宽专业视野而各有所侧重,建立同时适应未来工程师或研究生培养的材料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结论

具有创新性、国际性视野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立是使我国由教育大国向工程技术大国转变的一个关键,作为整个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基础环节,材料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在适应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就业去向的情况下制订特色鲜明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有机统一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以优秀工程型技术人才培养为主线,突出材料应用技术教育,同时兼顾材料科学研究类人才的培养需求,更好地为我国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输送各种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扶慧娟,辛勇.推行“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实践型工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55-158.

[2]李继怀,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40-142.

[3]李燕.建筑类地方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9,25(2):106-108.

[4]林金辉,汪灵,邱克辉,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2):54-56.

[5]曹新鑫,何小芳,管学茂,等.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77-178.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15-02

高校班导师制起源于19世纪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师生关系[1]。近年来在借鉴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由专业教师担任班导师已逐渐成为新形势下本科生教育和培养中的一项新举措和新的教育教学制度。目前,我国高校内实行的班导师制是将班主任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由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生存智慧和学业智慧的成长为目的,发挥教师导引、协调作用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2,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2010年10月启动了班导师工作制,并在2009级本科生中开始试点推行。该院班导师工作制的工作宗旨为“关爱为本,做学生的贴心朋友;能力为重,做学生的学业导师;德育为先,做学生的道德表率”,从而使班导师在思想引领、专业导航、科研启发、创新激励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与班级辅导员“双师联动”,共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建设[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班导师工作开展至今,已在临床医学、检验系、营养系等专业方向的27个班级中配备班导师32名。该项工作中的班导师主要由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教学、医疗和科研第一线的专业人员担任,针对学科方向、组织形式等差异探索班导师工作的带教模式,充分挖掘学生多样化的发展潜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职业规划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作为我们小组带教的2010级营养系班导师工作的活动之一,结合带教班级的学生需求,我们通过走访、座谈、电话询问等多种方式,对目前国内不同类型院校中营养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帮助医学院营养系本科生更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营养学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近况、培养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此发挥班导师在指导学生中的“思想引领,专业导航”的作用。

一、班导师工作选题的确定

工作伊始的活动内容就是在学生中通过座谈交流、网络联系以及班委动员等方式熟悉了解了每一位学生的个人情况、兴趣爱好和疑难困惑。在汇总了班级学生的总体需求后,我们发现,专业认同感欠缺、学习动力薄弱、自我发展方向不明确是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特点、明确学习目的、做好学业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成为我们班导师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拟定了以了解国内其他院校相关专业为调研和比较的班导师活动原则,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专业定位和职业预期。

二、营养学相关专业院校的选择和教学背景比较

经过同学们前期调查,共同确定了国内本科教育中涉及营养学的代表性院校,并将其归为三类:医科类、综合类和农科类。为此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三所院校为各自代表,对其本科生教学进行分析比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成立于2004年12月,是在原公共卫生学院营养教研室基础上,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临床营养中心(或科)的人才资源和科研力量整合而成,同时也是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营养卫生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交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为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下设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93年,以培养优秀的食品科学人才为目标,培养的人才大多活跃在食品行业的各个领域。南京农业大学中涉及营养专业相关的动物科学专业为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三个本科专业之一。动物科技学院在9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于动物科学各领域取得了一批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教授和刘守仁教授在内的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比较

为了更全面了解上述三类院校中营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我们采用现场走访、学生座谈或是电话咨询等方式初步获得三类不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异同点。首先从培养目标上来看,三类院校根据各自专业的人才就业定位不同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医科类院校的营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现代医学、营养学和食品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营养相关疾病的营养防治,熟悉营养与食品卫生检验、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等营养相关领域的高层次营养专业人才。和医学院营养专业以医院营养师为主的宽口径培养目标不同的是,综合性院校中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与营养、食品分析与检测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控制、监督、执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而农科类院校中的动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具备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现代畜牧生产、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在畜牧产业及其他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有关教学科研、生产开发、经营管理及科技推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三类院校的专业定位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同,学生的就业目标也就大相径庭了。和上述培养目标相衔接,三类不同院校中营养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呈现部分重叠和各有专业导向的特点。如表1所显示的,三类院校的营养相关专业在基础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方面都有部分相同的课程设置,如在基础课程阶段的化学课程设置(包括无机、有机、分析化学),在专业特色课程的设置上,上海交大和交大医学院都有设置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食品检验和分析等课程;三类院校课程设置中的特色课程则体现了这些院校中对专业的精确定位和未来就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如在医学院营养专业中,设置的病理生理、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公共卫生类课程等,将以医学院营养专业毕业的学生针对医院人群和亚健康人群进行营养辅助支撑为目的,上述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人群状态;而在以工科为特色的上海交通大学食品专业中,还设置和食品生产相关的课程,这也主要基于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会有一部分进入食品生产领域,在食品质量控制、生产设备更新换代、电子化改造等方面都可以在本科教育阶段奠定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相对于上述两个学校在课程设置上的相似性,调查中涉及的农科类院校中的涵盖营养学的学生更多的是针对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而培养的人才,所以在他们基本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育种、环境、种类等方面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显示出显著的专业差异和特色。

四、本科阶段培养过程比较

在本科学习阶段,三类院校的培养过程也是各有特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依托医学院的临床教研资源,医学营养专业的本科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将依托医院为基地进行临床实习;上海交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农业与生物学院的实践培育中心和科研服务平台,为本科学生提供食品安全与营养相关的实训项目和实践内容;南京农业大学不仅重视本科生的基础科研能力训练,还将就业技能培训和畜牧产业生产实习作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三类院校相关专业的本科阶段修业年限均为四年,学生本科毕业后,医学院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南京农业大学授予农学学位,这也是由各个专业依托的院校所决定。在学生就业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培养学生的毕业去向多为医院营养科室、科研院所、营养与食品监督部门以及营养相关企业等;上海交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有食品制造加工企业、相关国家监督防疫部门、科研院所等;南京农业大学学生毕业去向主要有与动物饲料、动物养殖相关的畜牧产业、科研院所或技术管理部门等。

五、综合比较分析

通过班导师活动比较了目前国内不同类型院校中营养学相关专业的培养现状后发现,在不同类型院校中的营养学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既有相似性又各具特色和侧重点。医学院的营养专业以人体健康和疾病预防为教学重点,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临床科室和健康监督部门;综合类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食品科学为教学核心,涉及食品相关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多门学科的交叉知识,同时还重视实践应用,因而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较为多元化;而作为农科院校的动物科学专业则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家畜),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目标清晰明确。从比较结果来看,不同类型院校的营养学相关专业丰富了人们对营养学各个方面的研究,使不同类型的营养学专业人才得到系统完整的教育和培养,更好地满足了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使之成为不同领域中的专业指导者。同时,虽然分属不同类型的院校,但三个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有不少相似或相同之处,因此在未来就业或继续深造方面可以互通,通过增加彼此间的交流学习,从学生自身发展和学科创新性建设等方面都会带来益处。

通过本次班导师活动,使本小组带教的2010级营养系本科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本专业的教学和培养特点,同时也掌握了目前国内不同类型院校中营养学专业的发展形式,拓展了他们对营养学专业的认识。通过分析比较,同学们更加明确了在未来本科阶段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并可以充分结合自身兴趣特长更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计划。因此,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班导师工作制的实施有效对接大学生思想状况多样化和个人成才发展的需求,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大学生专业学习中的欠缺,将切实推进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内涵。

参考文献:

[1]吴静芳.以效率为视角的高校班导师导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8,(6):59-61.

[2]赵铸.发挥本科生班导师的立德树人功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8,(17):38-39.

[3]蒋青青,黄晓阳.激发本科生学习动力的班导师工作方法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43-244.

篇5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化,专业特色成为了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所有其他学科一样,都面临着毕业生就业困难的考验。深入探讨专业特色,能确立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有效激发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开拓精神,达到最终提升专业素质的作用;同时对专业特色的研究也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利于专业的不断完善以及与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紧密结合。

二、专业特色内涵

所谓特色,《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色彩、风格”。可以说,特色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或者优于其他事物的表征。所谓专业特色,就是一个专业的建设,在某一方面或整体的实力、声誉明显区别或者优于其他单位的表现。就内涵而言,专业特色至少涉及了三个层面:一是知名度;二是相对优势的实力;三是相对稳定的特色模式。创建专业特色,就是立足校情、发扬优势,创建出该专业的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院校,或优于其他院校在该领域的实力、声誉的表征的总和。形象地说,就是其在交通工程某一发展方向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三、交通工程专业特色发展的必要性

交通工程专业是伴随着汽车工业和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车辆行驶速度提高,车流量增大,导致交通秩序混乱,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繁等现象。为了研究、解决交通中出现的新问题,产生了交通工程学,并逐渐形成一整套体系,包括交通特性、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交通安全与环境等内容[1]。

在我国,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交通工程学从无到有,已经在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管理、交通监控、交通安全等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目前,我国交通工程方面已经建立学术和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已经初步形成并逐渐完善了城市交通规划和公路网规划理论,研制开发了交通管理与交通控制技术,充分发展并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将现代新理论、新技术与交通工程理论相结合,发展和完善了交通工程专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高速发达、交通负担却很沉重的城市里,如何正确进行交通预测和规划,搞好交通管理和控制,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交通工程技术标准体系,最终实现城市交通现代化,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急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利用交通工程专业中的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建设和管理、交通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等知识可有效地疏解交通困扰的问题,为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帮助,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现代化工具[2]。在未来的许多年内,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必将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从事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数量将是剧增的,因此交通工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光明的;但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由于不断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这直接导致了就业竞争激烈的局面。如何在就业竞争中突显本专业的竞争优势,是目前我们对专业特色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它所包括的学习内容多,涉及面广,这既是此专业的一个优势,又是此专业必须突破的一个瓶颈。目前在我国,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高校并不多,全国只有63家,而且侧重点也各有不同。但通过调查交通工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的并不是本专业工作,他们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同样工作,工作中未突出其专业特色,因此研究专业特色具有创新性和必要性,而将专业特色的研究应用于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四、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特色发展的探讨

1.交通工程专业与相关专业相比的专业特色国家教育部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进行的最新调整中,将交通运输类中原“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和“道路交通管理工程”三个专业归纳为新的“交通运输专业”;原“交通工程”、“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和“道路交通防治工程”三个专业归类为新的“交通工程”专业;并确定“交通运输”与“交通工程”互为相近专业[3]。通过对湖南省内开设有交通运输类专业的高校进行调查分析,交通运输偏重于交通运输组织、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交通工程偏重于交通系统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以及智能交通信息技术,均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发展方向。除此之外,交通工程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在基础课程的设置及专业发展方向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由于交通工程研究的内容广泛,几乎涉及道路交通的各个方面,并不断外延至很多其它方面的学科,主要有:汽车工程、运输工程、人类工程、道路工程、交通规划学、环境工程、自动控制、应用数学、电子计算机等,同时它还与多种学科相互渗透。于是,在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中,便会出现同一工作性质的部门容纳了多个专业的毕业生在从事同一种工作,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如何在行业中突出自己的优势,这便需要我们在本科学习当中突出专业特色的培养,不但要求学生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更提倡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点,侧重培养某方面的素质,包括该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2.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交通工程专业特色交通工程专业包括信息技术、运输技术设备、组织管理学以及其它工程技术的内容。因此,培养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必须采用厚基础和不同专业化方向的培养模式。只有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再辅以专门化的方向,才能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事实上,要充分发扬交通工程的专业特色,就要充分拓宽其专业适应面。只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才能达到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目标。

在对国内知名院校进行广泛的专业建设与发展调研,在深入湖南交通运输领域的相关单位和科研院所进行详细的人才需求方向及能力调查,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本学科专业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便是各个学院正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发展特色,确定交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交通和城市交通对交通规划、管理、控制及安全设施、设计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培养交通运输工程领域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交通工程设计、施工、交通控制系统开发、交通管理与组织以及交通安全分析的宽专业的交通工程技术人才。该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上体现了以下特点:

(1)专业建设积极主动地适应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交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

(2)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建设要反映出交通运输领域对该专业的共同要求,从而构建专业知识平台,真正从大交通上拓宽专业面,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

3.不同学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

目前国内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学校将专业培养方向与学校的专业特色及优势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并根据其所在地域特点,利用区位优势促进交通工程专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发展方式有如下三类:

(1)依托土木工程学科,以城市的发展为契机进行专业建设。此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主要依托城市的优势区位及地区交通迅速发展的机遇,根据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利用土木工程学科的教学平台,培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管理、信号控制方面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2)依托道路工程专业,以全国公路网的建设为机遇促进专业发展。此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以国家道路网畅通计划的政策为导向,以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为特色,培养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知识及相关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3)依托汽车机电专业的优势,以人、车、路的发展为动力进行专业建设。此类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为了适应当代交通科学的发展,通过学科交叉与渗透,在交通流理论和交通网络流理论中引入大量有关环境、安全、信息、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培养了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交通规划、安全管理控制及道路规划与设计方面的人才[4]。

各学校通过注重构建专业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达到扩大学生宽口径就业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该专业就业的竞争优势;而专业培养方向更是以专业就业预测和规划为依据,符合社会和交通结构的发展趋势,也促进了各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发展。

4.不同学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

我国城市公路交通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发展的基础上,本世纪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公路主骨架及其交通支持保障系统的实施工程已全面展开,交通工程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面临严重短缺,这为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就业市场。

城市、公路交通不论是对整个国家,还是对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多功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基础设施为代表的现代化道路建设工程,有别于我国传统的道路建设,现有道路工程专业技术队伍面临知识结构的更新,并对培养道路工程建设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道路工程设施设计、道路工程施工及监理方面是交通工程本科专业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的就业方向。在保证学生掌握本专业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突出此方向就业的个性发挥很重要,应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牢固掌握与道路施工建设有关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试验操作,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感官认知和实际应用能力;参加施工单位实习,在实际工作中找差距、求锻炼,积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在道路施工建设中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他们不仅能参与道路设计与施工,还能将交通设施设计、交通安全等方面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有利于道路建设质量的提升。

先进国家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表明,城市道路以及区域公路网的规划与建设,将永远滞后于汽车数量增加对道路空间的需求,随着现代化进程,交通事故、交通堵塞将愈演愈烈。运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于交通控制与管理,致力发展智能化交通体系是解决交通需求问题的最佳切入点,也是我国交通行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交通现代化、智能化进程,交通工程专业的就业比例将在今后逐年增大,这也势必对本科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应该关注城市交通发展的新动态;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和运用;参与教师在交通规划与控制方面的课题,对当前的交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甚至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此方面的科技立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性和创新性。

有关统计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类物资流通量急剧膨胀,物流产业持续以每年20 %的速度迅速增长,并保持上升趋势。现代化交通系统是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和保障,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对当今交通系统技术的完善、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交通与物流相互之间有机地促进与渗透,交通物流管理方面也将为交通工程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选择。虽然有了市场的需要,但作为毕业生应该在学校做好充分的准备,这需要学校与学生共同努力发展本专业的特色。作为校方应该设置具有自身师资特色的课程,并且积极建设各类实验室,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基础知识,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加强某方面的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竞争力,发扬自己的专业特色。

五、结语

研究交通工程专业特色的现实意义是,一方面能促进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学特色和实践模式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专业特色须依托于该校的师资优势、特色教学和特色实践模式;由于两者是相互作用的,研究其专业特色,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能有效地推动该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专业特色形成后,能推进该专业的建设,有利于形成特色鲜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比更具有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胡学忠.交通工程学历史发展状况分析[J].山西建筑,2007,(7):218—219.

篇6

从图1来看,五年间就业率增幅为正的共有18个省市,这些省市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长江沿江经济带规划等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中西部地区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图2中可以看到,就业率增幅前五的省市中,湖北、陕西、贵州三省城镇化发展排名分别列于第二、四和三位。这一现象说明了正在发展中的中西部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机会,也逐渐获得了毕业生的认可,成为土建类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五年间就业率增幅为负增长的省市共有11个,这些省市中包含了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等发达省市。其中就业率后三位的省市分别是天津、山东和山西,其城镇化率增幅排名分别为第29、23和9位。城镇化率增幅减少,说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也逐渐减少,对于土建类的毕业生而言,其工作机会也会相应减少,因此,前往这些地区就业的人数也会相对减少。从上述分析来看,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和该地区城镇化进程关系密切。城镇化发展越快的地区,对该类专业生的需求越旺盛,也越吸引毕业生前往就业。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如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虽然城镇化发展较快,对建设人才需求较多,但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仍然不足。

篇7

高考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上大学读哪一个专业,这是考生及其家长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热门专业年年都吸引大批考生填报,但是热门专业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藏在专业名称背后的秘密是什么?本期《求学》将告诉考生如何绕开专业选择的误区,指导考生如何选择专业。

什么专业是热门的?所谓热门专业就是报考的人数较多的专业。我们知道,无论是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还是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并不是高校预先“制定”出来的,而是考生“报”出来的。填报某专业的考生越多,专业受到追捧,分数线就高,形成热门专业;相反,填报某专业的考生越少,专业受到冷落,分数线就低,形成冷门专业。

由于不同时期的所谓热门专业常常反应出暂时性的时代特征,因此热门专业虽然分数线很高,但是未必一定是最好的专业。比如曾经热得不得了的生物学专业,分数线非常高,但是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同样道理,冷门专业也未必就是不好的专业。而且所谓的热门、冷门是相对的,今天的热门专业,也许未来会变成冷门专业。比如计算机类的专业,曾经很热,各高校争先开设此专业,录取分数也非常高。但随着IT行业的发展,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增多,现在计算机类专业就没有那么热了。还有一些专业,例如机械类、土木类工科专业,从来没有热过,但是也没有受到冷遇。这些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始终保持良好。

专家提醒:考生应当结合自己的特点,理智选择专业,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一味追求热门专业。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考生首先看到的就是专业名称。一般来说,专业名称是对一个专业所学习和研究的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专业名称当然是考生必须了解的最重要的信息。但是由于目前专业种类太多,专业名称文字有限,很难完全表达学科内容。对于初次涉及志愿填报的考生和家长来说,仅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专业,很难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别是一些名称十分相似的专业。

以往的志愿填报中的确有考生因此填错了专业,给入学后的学习或毕业求职造成麻烦。举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常常被误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很多考生都搞不清楚这两个专业的区别。这两个专业名称虽然类似,但实际分别隶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前者属于数学类专业,此前专业名称是“计算数学”。学习的课程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等数学知识为主,属于理学专业。而后者属于计算机类专业,虽然也像许多工科专业一样需要具备一定数学基础,但是主要学习的课程为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等计算机相关知识,属于工科专业。这两个专业无论从主修课程还是未来就业领域上来说,都有很大区别。每年都有部分喜欢计算机的考生误报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入学后才发现自己的专业几乎就是数学专业而感到十分枯燥。

专家提醒: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当考生大致选定了专业之后,常常还为一个事情纠结,那就是不同学校的相同或者相似专业该如何选择?最常出现的误区就是简单比较两所高校谁的名气大些,但是这不科学。我们应当更加深入地了解高校专业发展的历史渊源,才能确定该如何选择,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某考生想学交通运输专业或交通工程专业,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北理工”)和北京交通大学(以下简称“北交大”)都有这两个专业。按照考生的成绩排名情况,这两个学校他都可以填报。如何选择?笔者认为,可以从高校专业发展的历史渊源上来选择。

交通运输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在北交大分别隶属交通运输学院和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交大是原铁道部下属高校,交通运输专业是从铁道运输管理演变出来的,交通工程专业是从铁道建筑工程演变出来的。这两个专业都是这所百年老校的老牌专业了,底子一定很雄厚。

交通运输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在北理工是放在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的。北理工过去曾是兵器工业部下属高校,其最强的是与兵器相关的专业,例如坦克专业。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是从坦克专业派生发展起来的,研究车辆行驶就必须研究道路,于是就再进一步派生出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专业以满足车辆研究的辅助需要。因此交通运输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不是该学院最强的专业。

因此,如果仅从高校专业发展的历史渊源角度比较,不考虑两所高校“985”“211”的区别,应当倾向于选择北交大。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5.028

Research on Graduation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of Traffic Engineering

TANG Wen , GUO Yingjun, ZOU Lanlin

(School of Automobil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1)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appeared in gradation project of traffic engineering. It shows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subject selection system should be more reasonable,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ime should be optimized, a perfect quality control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graduation project; teaching reform

0 前言

毕业设计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最后一学期按照教学计划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过程,是大学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总结与提炼。①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快速地适应日后具体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②而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③本文将针对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探讨,试图对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1 毕业设计选题分析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可分为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两类。选题的来源一般为教师自拟题目或科研项目中的某一部分,选题总体来说比较丰富,包括交通工程各领域,如交通设计、道路设计、道路桥梁结构分析等。总体上而言,我校交通工程专业选题范围较广,基本上涉及到了交通工程的各个方面,且与学生的就业方向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由于指导教师专业方向的限制,学生能力的限制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选题的自由度实际上不大。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最近2年毕业设计选题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情况表

在设计类题目中,“交通设施设计”中采用的题目大多就有很强的工程背景或实际背景,如“建设一路公路改造设计”。此类题目由于具有很强的工程背景,可以为学生提供比较全面的资料,如实际的地形图、地勘报告等,学生参与的兴趣较高,而题目又涉及到实际工程中各方面问题,若师生之间能进行良好的互动,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交通设计”则主要针对道路交叉口或者一定区域内的道路网进行交通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交通优化设计,如“武汉市二环东段道路出入口控制设计”。此类题目一般以实际问题为依托,学生需要自己采集交通数据及道路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交通模拟分析并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交通信息”则主要涉及到信息工程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如“基于Sketch-up的校园三维场景模型的构建”,此类选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专业软件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论文类题目中也可分为3个方面,分别为“结构与材料性能”、“交通策略”和“交通信息”。一般而言,毕业论文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相对而言较少,一般仅对某一门课程中一方面的问题开展研究。其一方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论文在全部设计中占有的比例不宜过大,本专业要求一般不高于20%。

2 毕业设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由于交通工程专业是一个较新的综合性学科,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学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毕业设计要求及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④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在借鉴其他高校教学方法基础上,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及管理方法进行必要调整。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如下:

(1)教学条件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投入不足,主要是由于毕业设计时间过于集中,而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此外,学校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仍然有待提高;其次,部分教师本身缺乏一定的工程经验,因此很难解决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这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最后,学校在教学设备及教学经费上的投入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实验设备及经费的缺乏造成很多实验项目及调研考察无法开展,毕业设计只能避实就虚,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2)毕业设计选题局限性很大。学校规定毕业设计选题由学生及指导教师共同完成,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实际操作中一般各教师按照指导学生人数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再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选题方面的自由度很小。部分学校要求毕业设计题目的拟定以学生为主也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学生的专业水平有限,缺乏实际经验,很难拟定出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另一方面,本专业作为工程学科,毕业设计中如果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学生显然不具备此条件。

(3)毕业生就业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学生的就业率作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考核目标,使得学校必须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各种便利。而毕业设计时间上与学生找工作的时间基本上重合,这必然对毕业设计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4)学校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力度不够。一般来说,学校对毕业设计都有较为严格的管理条例,但作为全校性的管理条例必然不可过于细致,同时学校在管理条例的执行上也不够严格规范。其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指导管理不够,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仅依靠责任心维持;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缺乏必要的业务指导,部分教师在业务水平方面的缺陷必然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此外,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对毕业设计工作量的标准有待完善。

(5)毕业设计工作量的标准不合理。目前我校对毕业设计工作量的要求主要以字数为准,其它要求过于松散。实际执行过程中以指导教师要求为准,这造成了毕业设计标准的不统一。部分教师要求较高,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量很大,而另外一些教师要求较低则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量很小。过高工作量使得学生毕业设计压力过大,而过低的工作量则不足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两者都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3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基于毕业设计在本科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本科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⑤

(1)加强科研工作与毕业设计教学的结合。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中应尽量选择难度相对较低的科研项目,以横向科研项目为主,可由学生完成协助科研工作的某一部分,如交叉口的调查及交通控制的模拟。尽量将学生的工作纳入科研团队的工作之中,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学与科研的互相促进作用。

(2)建立更加完善的毕业设计选题体系。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及就业去向。为了保证学生选题的自由度,应改变原有的一对一的选题模式及有多少学生选择多少题目,一个学生面对一名指导教师的模式。毕业设计题目总数应不少于2倍的学生数,同时每名毕业设计学生可安排;两名指导教师(包括一名指导教师以及一名专业辅导教师),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选题的自由度,可很好地解决教师的专业方向的局限。

(3)提前开题,合理优化毕业设计时间。由于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冲突,为了保障毕业设计的进度与质量,可适当延长毕业设计时间,将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提前到第七学期初。⑥学生在第七学期中教学任务不重,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文献收集及阅读,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在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与工作的双重压力。此外,毕业设计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毕业设计水平的整体提高。

(4)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在毕业设计开始阶段,教师应根据毕业设计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表,具体工作应落实到每周。学生在每个阶段必须完成既定的工作,及时汇报毕业设计的进度,保证按时按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4 结语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四年学习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独立完成实际工作的一个开始。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校教学目标的完成,也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评价。笔者从本校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校交通工程专业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加强毕业设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结合度,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毕业设计选题体系,并改善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0015x)

注释

① 苏原,刘平,潘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1.2(1):180-181.

② 廖志凌,邵学军,刘贤兴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86-89.

③ 史瑾瑾.交通工程土建方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1(4):62-64.

篇9

2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由于交通工程专业是一个较新的综合性学科,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学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毕业设计要求及教学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在借鉴其他高校教学方法基础上,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及管理方法进行必要调整。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如下:

(1)教学条件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投入不足,主要是由于毕业设计时间过于集中,而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此外,学校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仍然有待提高;其次,部分教师本身缺乏一定的工程经验,因此很难解决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这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最后,学校在教学设备及教学经费上的投入非常有限,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实验设备及经费的缺乏造成很多实验项目及调研考察无法开展,毕业设计只能避实就虚,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2)毕业设计选题局限性很大。学校规定毕业设计选题由学生及指导教师共同完成,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实际操作中一般各教师按照指导学生人数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再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选题方面的自由度很小。部分学校要求毕业设计题目的拟定以学生为主也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学生的专业水平有限,缺乏实际经验,很难拟定出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另一方面,本专业作为工程学科,毕业设计中如果与实际工程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学生显然不具备此条件。

(3)毕业生就业影响了毕业设计质量。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学生的就业率作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考核目标,使得学校必须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各种便利。而毕业设计时间上与学生找工作的时间基本上重合,这必然对毕业设计教学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4)学校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力度不够。一般来说,学校对毕业设计都有较为严格的管理条例,但作为全校性的管理条例必然不可过于细致,同时学校在管理条例的执行上也不够严格规范。其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指导管理不够,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仅依靠责任心维持;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缺乏必要的业务指导,部分教师在业务水平方面的缺陷必然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此外,毕业设计管理过程中,对毕业设计工作量的标准有待完善。

(5)毕业设计工作量的标准不合理。目前我校对毕业设计工作量的要求主要以字数为准,其它要求过于松散。实际执行过程中以指导教师要求为准,这造成了毕业设计标准的不统一。部分教师要求较高,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量很大,而另外一些教师要求较低则学生毕业设计工作量很小。过高工作量使得学生毕业设计压力过大,而过低的工作量则不足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两者都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3交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几点建议

基于毕业设计在本科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本科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1)加强科研工作与毕业设计教学的结合。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中应尽量选择难度相对较低的科研项目,以横向科研项目为主,可由学生完成协助科研工作的某一部分,如交叉口的调查及交通控制的模拟。尽量将学生的工作纳入科研团队的工作之中,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学与科研的互相促进作用。

(2)建立更加完善的毕业设计选题体系。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及就业去向。为了保证学生选题的自由度,应改变原有的一对一的选题模式及有多少学生选择多少题目,一个学生面对一名指导教师的模式。毕业设计题目总数应不少于2倍的学生数,同时每名毕业设计学生可安排;两名指导教师(包括一名指导教师以及一名专业辅导教师),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选题的自由度,可很好地解决教师的专业方向的局限。

(3)提前开题,合理优化毕业设计时间。由于毕业设计时间与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冲突,为了保障毕业设计的进度与质量,可适当延长毕业设计时间,将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提前到第七学期初。学生在第七学期中教学任务不重,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文献收集及阅读,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在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与工作的双重压力。此外,毕业设计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毕业设计水平的整体提高。

(4)加强管理,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毕业设计的管理工作,在毕业设计开始阶段,教师应根据毕业设计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表,具体工作应落实到每周。学生在每个阶段必须完成既定的工作,及时汇报毕业设计的进度,保证按时按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篇10

概述:很快,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要离校了,这个时候,“就业”再次成为公众热议话题。为了让大学生们能在社会上更快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大学时期的就业规划非常重要。本次调研通过调查宁波大学信息学院在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同学对未来就职的规划,为本专业目前在学院里就读的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通过对该专业学生的就职规划了解,可以向学院提出建议,针对入职需求,为学生提供帮助。

调出对象和内容:

对宁波大学2010级和20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全体同学进行了全方位的问卷调研,获得了各项数据。通过分析,我们得到了这两届同学对将来入职的规划、希望得到的就职帮助等多方面的信息和结论。

调研方法:

一年以来,我们对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二大三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均达到80%以上),对于调研的结果,我们采用百分比数据的形式呈现出来,并进行了分析总结。

结果与分析:

我们主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大二大三同学选择该专业的考虑因素,就业意向和标准、职业规划及希望得到的信息等几个方面做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在校的该专业同学普遍更为关心就业去向(大二30%,大三43.5%)、毕业生薪酬水平(大二24%,大三19.4%)和专业特色及优势(大二24%,大三19.4%)这三项;对于考研(大二10%,大三8.1%),出国(大二5%,大三6.4%)等并不关注。

2.该专业的大三同学认为大学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按照重要性分别是专业课程实习/实训(36.0%),实践活动(如学生会、兼职、暑期实践活动等)(25.3%),专业性课外活动(如各项技能大赛)(22.7%),考取各类证书(13.3%)。

3.对于毕业后的方向,就业(大二46%,大三50.1%)的占据主体,其次是考研(大二30%,大三20.5%),自主创业(大二7%,大三15.9%),出国(大二4%,大三0%),还没想过(大二13%,大三4.5%)。

4.从大二同学的创业意向上来看,45%表示有创意意向,但是没有好的项目,18%表示有创业意向,但是缺乏志同道合的伙伴,3%的同学表示正在进行开网店之类的小创业活动。

5.从目标职业来看,电力系统最受欢迎(大二51%,大三53.5%),之后是相关国企(大二19%,大三21.4%),事业单位(大二11%,大三10.7%),此外,民企(大二7%,大三3.6%),外资企业(大二10%,大三8.9%),石化冶炼行业(大二0%,大三1.8%)。

6.从选择职业的标准来看,薪资待遇(大二28%,大三28.1%),工作环境(大二18%,大三23.6%),工作的稳定性(大二13%,大三13.5%)这三项最受看重;单位或公司整体效益及发展前景(大二17%,大三7.9%),个人兴趣爱好(大二10%,大三11.2%),交通便利(大二3%,大三6.7%)。

7.从对该专业大三的同学的调研来看,他们表示最需要公司高管/业务人员的指导(34.7%),之后依次为往届毕业生(28.6%),导师(26.5%),专家(8.2%)。

8.大三同学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是同毕业生的沟通交流不够(22.5%),同用人单位的沟通不够(16.9%),就业指导不够专业(14.1%),就业信息匮乏(14.1%),就业政策的解读不够全面(11.3%),向社会上毕业生的信息不够(9.9%),就业心理教育缺乏(5.6%),职业道德教育缺乏(5.6%)。

9.从需要加强的技能来看,依次为专业技能(大二23%,大三20.0%),人际交往能力(大二26%,大三15.2%),创业技能(大二12%,大三13%),外语(大二17%,大三9.5%),表达能力(大二20%,大三9.5%),写作能力(大二2%,大三1.9%),团队合作能力(大三3.8%),组织协调能力(大三7.6%),实践动手能力(14.3%),环境适应能力(4.8%)。

10.从大二同学了解的学校的和职业发展有关的组织、赛事来看,排序依次是宁波大学就业指导中心(27%),职场挑战大赛(21%),职业规划大赛(19%),宁波大学就业协会(12%),信息学院分团委职业发展部(10%),KAB课程(8%),宁波大学就业指导月(3%)。

讨论与建议:(1)定期举办“我的未来是由我做主”系列职业沙龙,由职业发展部或相关组织部门牵头,让大家聊一下自己的职业目标,当前职业规划的进度,相互督促,相互引导,共同进步。让一部分科研标兵、优学生干部等成为这些沙龙的中流砥柱,发扬同学们的职业发展氛围。

(2)定期举办“过来人”系列论坛,让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优秀毕业生、职业发展较好的优秀校友返校进行专题讲座,和同学们交流,形成校友反哺的良好态势。每期论坛结束后,由专门组织搜集整理所得信息等资源,做成简报的形式发给同学,让同学们对此有所了解和收获。

(3)设立专门的组织调研社会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人才供需状况,结构性矛盾等当前形势,传达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在在校期间能够衡量自己的现有基础,有针对性地充实自己所需要的能力。

(4)举办“who am I”系列自我探索活动,在同学做完职业测评后,有人讲解,有人指导,有人答疑。发现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

篇11

所以,在经济学考研中金融学是非常热门的,具体有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货币银行学

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跟银行及国家货币政策相关的问题,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

热门分析:如今,许多银行都推出自己的理财产品,原本就倍受关注的银行业持续加温,成为热门的报考专业方向。

人才培养:货币银行学培养能在银行系统及其他金融机构、学校和研究单位从事金融经济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等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该专业方向主要在银行系统、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金融业务和管理工作,以及金融教学、研究领域就业。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工商企业和上市公司也需要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也是理想的就业方向。

推荐院校: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大学

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

热门分析: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9460.30亿美元,全年增加4178亿美元,增长27.34%。许多新兴的名词如外汇储备增速、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国有银行股改、股票印花税都涉及到重要的金融经济理论问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需要的具有较宽厚的经济理论知识、扎实的金融学专业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和国际结算、外汇交易、国际金融投融资等业务技能,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外资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工作的应用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该方向就业范围比较广泛,与其他各个方向都有交叉的地方。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外向型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以及中资金融机构的涉外部门、跨国公司投融资部门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投资学

热门分析:中国股市经历牛市后,人们对投资学的兴趣也随之高涨,其实投资不仅仅是证券投资,范围极其广泛。国家发展、企业赢利、个人获利也都离不开投资。近年来家庭理财及投资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培养具有金融、证券、期货、保险、营销、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必备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一般来说,投资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去向:第一,到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第二,到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企业投资工作;第三,到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第四,到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应届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一般都是一线的操作员,因为没有任何单位会让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进入管理层,即使是基层管理岗位。

推荐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保险学

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保险法学与保险数学,保险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安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与运行规律,保险业与银行、证券业的关系等全方位的保险理论与实务。保监会对于保险专业的教学模式分为“西南模式”、“武汉模式”和“南开模式”,其对应的大学分别是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南开大学。

热门分析:在我国,保险业被誉为2l世纪的朝阳产业。首先,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有利于保险业市场的扩张;其次,我国目前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都很低,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再次,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保险业市场扩大规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人才培养:保险学专业主要是为适应我国保险业的需求而开设的,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习金融、会计、投资等经济课程,构架一个宽泛的经济知识背景。有的学校还补充市场营销、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诸如保险营销、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与国际商法等。

就业方向:许多人误以为保险专业的就业去向就是卖保险,实际上保险营销只是保险业中一部分工作,其他工作诸如组训、培训讲师、核赔核保人员和资金运作人员、精算人员。毕业生主要到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社会保险部门及保险监管机构从事保险实务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此外,中介企业、社会保障机构、政府监管机构、银行和证券投资机构、大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等也需要该方向的毕业生。比较热门的职业有保险人、保险核保、保险理赔、保险精算师等。

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公司理财(公司金融)

又称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是金融学的分支学科,用于考察公司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融资渠道,获得最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并形成合适的资本结构;还包括企业投资、利润分配、运营资金管理及财务分析等方面,也涉及到现代公司制度中一些诸如“委托-”结构的金融安排等深层次的问题。

人才培养:该专业毕业生在掌握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知识和实务后,可为企业进行金融市场的融资、投资与风险管理服务。具备创新、管理和应用能力后,可努力成为现代公司金融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选择各类公司从事融资、投资工作,也可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实务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篇12

【摘要】采矿专业大学生就业去向以艰苦行业为主,就业形势总体较为平衡,专业对口率较高。采矿专业近年需求较旺但区域不平衡,就业区域相对比较集中。指导采矿专业大学生成为综合能力强、专业技术高的复合型人才,要求针对采矿专业具体情况创新就业指导形式,实现毕业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本文结合我校采矿专业就业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提出对策。

关键词 安徽理工大学;采矿专业;就业特征;就业指导与服务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人数倍增,导致面临就业和待就业的大学生群体不断膨胀,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煤炭主体专业近年需求较旺但区域不平衡,就业存在扎堆现象。从总体来看,毕业生竞争力不强,结构性、摩擦性失业并存,就业矛盾比较突出[1]。采矿专业大学生在思维态度、素质特征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大学生,从而形成独有的特色,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采矿专业大学生就业特征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 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科学化水平。以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系近两年就业情况为基础,对采矿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研究,为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1 采矿专业大学生就业特征

1.1 就业去向以艰苦行业为主,专业对口率高

根据世界能源国际组织和能源专家的预测,21世纪煤炭作为主要基础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2]。采矿专业学生承担推进采矿技术的发展,提升采矿工程质量水平等重要职责。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很少有机会经历艰苦生活的磨炼,选择工作时更倾向于追求安逸,而采矿专业毕业生需要到采煤一线工作,井下工作环境恶劣,从事的行业比较艰苦,甚至比较危险。相比2012年,2013年采矿专业学生毕业后选择艰苦行业就业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但仍然是采矿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流向。

20世纪90年代煤炭工业低谷时期,煤炭高校煤炭主体专业发展受阻,纷纷减少招生或转变专业方向,采矿专业毕业生少,进入煤炭行业的更少,再加上行业人才流失等,煤炭行业人才短缺,采矿专业毕业生一直是各煤炭企业的香饽饽,供求比不断增加,就业率普遍较高。我院2013年和2013年采矿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100%和95.36%,专业对口率分别为99.16%和98.73,高于全国平均值77%,高于全国“985”和“211”工程院校平均值69%[3]。

1.2 就业区域集中,就业去向以地级市为主

采矿专业毕业生就业就业区域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内和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河南、山东、宁夏几个省份。安徽省内以淮南市和淮北市为主,具体主要集中在大型煤矿企业,如淮南矿业集团,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采矿专业2012届、2013届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地级市,占毕业生的比例都在70%以上,在省会城市就业的,占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8.86%和13.27%,在县级市就业的,占毕业生的比例分别为18.99%和13.72%。

2 就业指导与服务

近年来煤炭行业供需关系与长远战略发展的矛盾凸显,加之煤炭行业在工作环境特殊、经济基础薄弱和众多安全因素影响下,已然影响采矿专业毕业生就业。

采矿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就业中往往还面临着其他特殊的问题,比如:工作环境艰苦,对本专业忠诚度不高;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考研;过分低估自己,信心不足等。针对采矿专业学生状况,除通用的一些就业促进措施外,笔者认为还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更好做好采矿专业就业指导与服务。

2.1 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增强采矿专业学生为采矿事业奋斗的决心

结合采矿专业及煤炭行业特点,做好入学教育,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通过就业指导课、形势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途径,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认清行业发展前景,引导他们及早做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和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4-5]。同时,要使他们了解我国煤炭行业快速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现象,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具有学习热情,坚定选择采矿行业就业的决心。

2.2 加强采矿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对我校采矿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目前采矿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但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薄弱,难以较快适应矿山工作的需要,毕业年后仍不能独立胜任矿山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针对这一状况,在教学过程中优化专业培养方案,改善硬件环境,增加实践性教学学时,具体从课程设计、实习、实验、科研创新、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环节建立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6]。提升采矿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缩短采矿专业学生独立胜任矿山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周期。

2.3 有效拓宽实习、就业渠道,实现“走出去”战略

有关就业部门积极主动联系或实地考察毕业生实习单位,在各类实习实践环节,带学生深入煤炭企业一线,尤其是省外的煤炭企业,假期多进行进煤炭企业社会实践等;大力开拓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强同煤炭勘探、建设、生产、设计、煤机等煤炭行业单位合作,邀请其来校招聘,同时,利用好校友资源,创造条件,拓宽就业渠道,充分挖掘煤炭行业就业潜力;加大与非煤矿企业、建筑、铁路等行业联系,开拓就业市场;鼓励、引导学生考研深造不仅可以培养煤炭行业更高级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也一定程度缓解就业压力;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自主创业、应征入伍拓宽就业途径。

2.4 增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求职技能构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核心能力[7],从就业能力的角度,采矿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特殊性,普遍知识面较窄,与人沟通交流机会相对较少,第二课堂参与度不高,表现在就业能力上主要为表达能力差、组织管理和人际沟通能力差、综合知识能力差,除此之外,还有自我推销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优势不足。以上的不足与缺陷可以通过增强学生人文素质来提升就业能力[7],具体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丰富第二课堂等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采矿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变单一、唯专业论的就业能力机制,培养学生成为综合能力强,专业技术高的复合型人才。

2.5 认清国内矿山企业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合理流向

毕业生就业受经济动因、社会动因和毕业生价值取向等影响较大[8]。学生在安徽度过四年大学时光,老师授课大多以两淮煤田为例,实习基地和就业资源也多建于两淮地区,从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2012年我校采矿专业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在安徽工作的比例为54.21%,2013年为48.53%。

我国煤炭分布呈“西多东少”的格局,全国煤炭行业需要人才,而安徽两淮地区煤炭企业人才基本饱和,西部一些省市急缺人才。要让学生改变传统观念,引导学生了解西部煤炭企业,鼓励学生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盛武,杨力,高明中.煤炭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02-104.

[2]徐学锋.21世纪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教育研究[J].煤炭技术,2007,26(1):1-2.

[3]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R].

[4]张向林. 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后采矿工程本科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3(34):13-14.

[5]杨斌.对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辅导的思考[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