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

时间:2023-08-07 09:25: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

篇1

案例中教师的思想纠结点,主要是要个体价值实现,还是要集体价值的实现。以教育的眼光看,案例中劳动教育的实践存在两个或许不妥当的地方,由此造成了劳动中“个体、集体、社会”三重价值实现上的冲突性。简要说明如下:

1.班级劳动任务个体均等分,由学生独立完成,这种组织方式是否合适?

教师在活动中,较为重视的是劳动任务的完成本身,而忽视的则是这是一个教育实践活动。这或许是潜意识行为。

这次劳动分工还有第二种组织方案:把学生根据自愿和能力均衡原则分为若干劳动小组,三五人为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切分劳动任务。

与个体分工比较,小组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具备几个优势:(1)减缓教师在该劳动中的管理压力,提高管理效率。试想,一个班级几十人,每一个人都等着老师划分拔草的区域,这个过程是比较耗时的,客观造成怠工。(2)小组编制,容易形成小组内的个体分工,兼顾到每一个人的能力。而且便于形成互助机制,会干的可以教不会干的,形成带动力。(3)教师的监控和评价相对容易。教师一人对几十人,监控过程,这非常困难;而以小组单位劳动,教师的关注点就减少了。在个体化劳动组织中,在教师发现问题时,做出纠正和补偿,例如让快的去帮助慢的,看到态度不积极的还要进行思想教育,这让教师工作负荷很大,照顾不过来。(4)在小组内,客观形成一个教育体,在其中有人消极怠工,也会被同学指正、批评。这似乎兼管了教师的教育工作。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育工作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形成一个教育共同体是非常重要的。

小组劳动分工的方式,主要的意义在于让个体劳动价值与集体劳动价值的实现统合在一起了。之前教师存在纠结的问题迎刃而解。

2.怎么看待学生在等分劳动任务之后的差异化表现?

案例中教师看到的个体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态度上的差异和能力上的差异。

教师最耿耿于怀的是,劳动态度比较消极的学生,他们的表现是“溜奸耍滑”。要看到,劳动教育的重点关注,也是这部分学生,以及他们好逸恶劳的思想改造。

思想的形成总是有特定的环境养成,学校教育应该营造普遍热爱劳动、热心助人的集体环境,以此来感染学生,激发其积极的心理因素。主要实现途径,建议如下:

(1)在劳动之前,应该赋予本次劳动以充分的积极的意义诠释,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劳力付出对于全校师生享有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的。于是,在学生心理激发起劳动的热情,以及他们对于建设美好校园的责任感。这件事就是劳动教育,把这件事做好很考量教师本事。一定不要空洞地说教,需要以生活里有说服力的事实来阐释。

(2)劳动分工时教师刻意把劳动任务有轻重差异体现出来,以小组招标的方式,让学生以多为班级作出贡献为荣。这就是劳动竞赛的组织方式。应用好的话,可以激励学生争先劳动,不计较分工的不均等。在劳动过程中,也要做好鼓动和宣传工作,形成劳动竞赛的热潮。这有助于引导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劳动中。

(3)劳动教育是一个全过程,在劳动之后也一定要有针对本次劳动的个人和小组评价、总结,对于在劳动中表现良好、乐于助人的,要以班集体的名义给予表扬。如此,让一次劳动从前期动员到过后总结成为一个教育流程,发挥最佳的教育效益。

案例中,教师思想上还有一个焦灼的地方是,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劳动观念,“溜奸耍滑”的现象不是个例。

这是现实社会环境与教育价值偏离共同造成的结果。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还属于关门经营,与社会的联系很少,社会提供给教育的资源,包括生产劳动的机会不多。现实条件下劳动教育的开展自然带有局限性,学生很难走出校门,服务社区。

国外在解决相类问题的时候,有两个基本做法:

一是,教育与社区是文化共同体,学校有责任要服务社区。因此,社区会提供很多公益性劳动机会,或有生产实习的岗位。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深入到生产一线,或者在劳动实习中增加生活体验。这一类劳动价值的实现,是不讲回报的,强调奉献精神。

二是,学生利用假日,到适宜的岗位上打工。这是一种最为真实的参与社会化劳动的形式。学生需要考虑的是,用自己的劳动来赢得相应的回报。这个价值实现是看得见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以及在劳动中需要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这种独立处境下的劳动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必要的。

社会化劳动,凸显出劳动的服务社会的价值。本案例中,劳动为学校环境里的劳动,与社会化劳动不同。

篇2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起始阶段。基础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以后各阶段的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改革基础教育弊端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努力实现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以及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大家普遍认识到,未来国际社会的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的地位。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将战略重点由物质、资金的投入转向对人才的投入。在战略发展目标上,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地位,把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在教育质量问题上,各国不仅重视受教育者的知识质量,而且重视智力质量,注重品质的培养,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的是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教育的功能被强化,提高全体国民素质被摆在日益突出的位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达到发达的生产力水平,要求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要求这些人才具有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交往素质等。这些素质的形成,应试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面向现代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才能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因此,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 

        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实现现代化,需要大批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靠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的生源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好了就能为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优质的生源。基础教育搞不好,就会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影响现代化建设。大家知道,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为学生奠定离校后继续全面发展的基础。它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它具有普及性、全民族性、起始性等特点。青少年儿童在这个阶段所受的教育,往往影响他的一生,影响他一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因此,我们不能把基础教育搞成单纯的应试教育、升学教育,而应该搞成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 

        三、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改革基础教育领域种种弊端的必由之路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很快,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我们也应看到,基础教育领域还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正是这些弊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应试教育的本质是以“应试”为目标,一切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活动。它是一种选择、淘汰教育,以应试能力强弱定奖惩,以考分多少分优劣,以升学率高低论成败。它致力于考试科目范围内的书本知识灌输,致力于获取高升学率。由此产生出种种弊端:一是教育对象的局限性。其主要特征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因而造成相当多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上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二是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应试教育导致一切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知识技能不教。三是教学过程上的表面性。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应考能力的培养,而忽

视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常常带有表面性。四是教育效果上的不真实性。为了应考而暗渡陈仓,用教师的能力代替学生的能力。

因而,以分数为唯一标志的水平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应试教育也无法完成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挖掘和发挥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使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一是主体性,即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二是全面性,即面向全体学生,为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其个性,创造条件;三是基础性,就是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的素质全面发展建立起坚实的生长点;四是时代性,素质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的具体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五是综合性,它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六是层次性,它使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发展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要消除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四、深化改革,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革命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努力搞好这场革命。 

        1、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之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2、加快课程改革 

        落实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建立由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要切实解决义务教育教材偏深、偏难和辅导材料繁多的问题,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改革教学方法 

        要改革以往“注入式”、“满堂灌”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加快考试制度的改革 

        当前,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要取消小学毕业生的毕业考试和升初中的升学考试,实行就近入学,并逐步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留级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初、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充分发挥毕业会考对中学教育的导向作用。 

        5、完善政策导向 

        一是改革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现在考大学就是转户口、端铁饭碗的助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户籍制度。二是进一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减轻升学竞争的压力。 

        6、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和运行机制 

        要根据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坚决摒弃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单一、片面、静态的评价标准,运用现代的教育评估手段和技术,将中学的合格率与升学率分开,并在评价上脱钩,建立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把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与运行机制结合起来,通

过有效的运行保证评估目标的实现。 

篇3

二、做人教育的途径

1.在劳动中培养做人的品格

今天,人们把独生子女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嗜好、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普遍归结于没有兄弟姐妹。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而剥夺了他(她)们参加各种劳动的权利。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好功课,不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劳动,也不让孩子插手家务劳动。

家庭劳动教育,对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对孩子的日后成才和生活幸福也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孩子从小参加劳动,可以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从而更加孝敬父母并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孩子参加劳动有利于逐渐养成劳动习惯,进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积极的劳动态度,逐步锻炼出刻苦耐劳的性格、艰苦朴素的作风。通过劳动,他们学到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都是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所不能缺少的。十三四岁的孩子正在长身体时期,合理地给他安排一点劳动,不但不影响他的学习,而且对促进其身体健康、身心健康,使他有效的进行智力活动是有积极作用的。劳动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实践证明,人的许多优秀品质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培养孩子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作风。劳动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劳动能培养孩子勤快、主动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能培养孩子自立、自理、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劳动可使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是孩子学会生活、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证。劳动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创造整洁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明白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有助于孩子的心灵美。在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都自觉主动地承担家务劳动,可以增进家庭的团结、安定,使家庭气氛和谐。每一位有远见的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做合格的家庭成员,这不仅是为了减轻做父母的劳动强度,而且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通过劳动,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即在外关心同学、老师,在家关心父母、长辈,长大成家后才能关心妻子、丈夫。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更为重要。

2.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做人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生活中的教材是丰富的。学生的生活与交往、劳动、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以说学生的生活是各个方面的融合体。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实践机会就越多,经验积累就越多。学生的每一个生活领域,都有丰富的做人教育内容。教师的视野要开阔,不能把学生限制在某一方面。限制学生的生活就等于限制学生的实践,限制学生的实践就等于限制学生的发展。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做人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感受到父母的辛劳,做到发自内心的孝敬父母,进而引申为尊重师长;让学生学会持家,进而引导他们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其热爱劳动的情感;让学生懂得享受到美好生活需要自己去创造的道理等等。学生要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要给学生设置走向社会的障碍,限制学生的社会活动;要支持和鼓励学生到社会中去,把有组织的活动和学生的自主活动组合起来。让学生融入社会,用自然法则去教育、约束、规范学生,用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去影响、感染、锻炼学生,用自主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再成长。

篇4

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否则教育就是失败的。所以,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道德的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现在,现阶段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一、健全规范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这套机构基本上由学校领导、团委组织、班主任、政教管理人员、大队辅导员等合力组成。

1.各级领导重视

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推进是难以做好的。领导特别是基层学校校长要重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应着力进行德育系列的建设。只有各级领导重视了,德育工作才有针对性,才能创造出德育为学校教学服务、德育育人的显著实效。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最基本的德育骨干队伍,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并指导其健康成长的中坚力量。我们应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具体如下:

(1)把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成效作为教师晋升职称、年终考评和评优选模的必备条件。

(2)建立个人申请、校长聘任的班主任选拔机制,在班主任选拔条件上把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作为首选条件。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班主任业务素质。

(4)完善机制,严格管理,对考核不合格的班主任坚决予以解聘。

3.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教育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源泉。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随时的把握教育时机,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

(1)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中,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2)把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尽可能的使每个活动都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震撼和启迪。

(3)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让校园内的棵棵草木、面面墙壁都变成无声的语言,成为德育的前沿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育,从而净化心灵,提高素质。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其次应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因为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三、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既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站,又是学生成长的长久加油站,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两者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势在必行。

四、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我们应锐意进取,努力探索,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德育的终极目的。

综上所述,学校是培养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学校的德育教育任重而道远,一定要注重德育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渗透,每个教师都应该结合本专业、所教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品德、文明素养、心理健康、创新意识、法制意识、行为规范等方面因势利导进行德育渗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不能忽视德育工作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共赢。

篇5

儒学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其中“修身”、“仁爱”、“自省”、“慎独”等内容,更是被传承至今,进入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德育课程教材,成为培养当今学生基本生活准则、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教育。

但是,当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于自身的文化底蕴不足,又受到一些外来文化的熏染,从而使他们对中国的传统儒学思想的认同度并不高,即使在课堂学习的时候,也只是将这些当做一项课业负担来对待,虽然去学习,但并未将这些融入到自己的人生观之中,去身体力行,做到知行合一。

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在现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应当重视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的优秀内涵。全社会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考虑职业教育学生的自身特点,不难发现,学生不认同儒学思想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点:个人基础素质薄弱,无法理解经典内涵;认为传统观念陈旧,不屑于继承发扬;认为传统思想束缚个性,与西方价值观比较起来没有竞争力等。要改变学生的这些观念,就要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言传身教的引导,因此我按照中国古代教育的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以爱养之,宽严相济

启蒙教育应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所谓“爱养”,就是以慈爱的精神关心、爱护学生,用说理的方法教育 、感化学生。

所谓宽严相济,包含两层意思:

1.宽其辞色、严其课程。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应当宽厚一些,如表情和蔼,语言温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但在学习上则要从严要求,丝毫放松不得,不能有一点马虎。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前多是教师严重的差生,有自暴自弃的心态,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新树立他们的自信,营造宽和的氛围;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的课业,培养严谨的学风。

2.家教素宽者则严,家教素严者则宽。对家教素宽的学生应严格要求,不过由于他们一向松懈惯了,骤然从严管教,则‘懦弱之子必病,顽劣之子必逋’。所以,在刚入学时,不能操之过急,须缓缓约束,耐心开导,反复劝说,当他们真正心悦诚服以后,再加以批评,帮助其改正缺点。至于那些家教素严的孩子,则可‘稍济以宽’,‘使其恋恋塾中’,如此教育效果必将 大大增强。

二、量资量力,循序渐进

学生资质有高下之分,故教学内容和方法须因人而宜,‘浅人浅解、深人深解’。不能不分高下深浅, 一概而论。只有‘斟酌变通’,使之‘与资相合’,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资质较好的学生往往容易骄傲。对于这样的学生,即使进步较快,也不宜过多表扬,相反倒应常常指出他们的 不足之处,以免其骄傲自满。所谓‘摘其短以抑之,则不骄’。

资质稍差的学生往往容易丧失信心,对他们如果批评责罚过多,便会令其自暴自弃,‘而安于下流,无上进之 机’。因此,对这样的学生应以表扬为主,即使他们只取得了点滴进步,‘亦不妨极言嘉许’,以鼓舞 其‘踊跃向往之心’。所谓‘举其长以扬之,则不退’。

同时推荐一些书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阅读,对其先读什么,次读什么,再读什么,进行明确的安排。如果‘不循次序’,‘ 不分层次’,虽然‘欲其速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三、务求精熟,力戒贪多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因为内容多了,就不可能详细讲说,学生也就难以理解,理解不了 就容易遗忘。这样学习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指导他们学习传统儒学文化时要做到少而精,抓住要点,反得讲解,才能使学生‘章章句句,无一字不明白’。所谓‘多则惑,少则得。’故‘讲书切不可贪多’。如果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老师讲授的内容,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就 会提高,通过举一反三,对于那些老师没有讲过的内容,也能渐渐有所理解。这样的教学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四、正身端品,专一尽心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任何一个老师都应当时 时、事事、处处成为学生的楷模。其身正,不教而行;其身不正,虽教不从。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作为老师,言行举止均要‘随时检点’,从严要求。例如要学生习勤,那么老 师必须‘以身先之’。如果学生都已到校,而老师尚未起床,‘则虽令不从’。

老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书,教书应当专一。首先自己对教学内容应当认真钻研,确有心得,然后要时时讲 解给学生听,不要间断,更不可懒惰。‘故师道尤以专为主’。

同时,‘设教又当尽心’。督课要勤,要求应严,讲解须诱彻,要尽心尽力,‘悉心开导。’如果喜欢聪明的学生而不加督责,讨厌顽劣的学生而不加鼓励。不认真教学,马马虎虎;不勤课学徒,‘悠悠忽忽’。这样的教师,只能是误人子弟。

作为教师还应当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在教学中若自己有不懂之处,可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老师有讲错的地方,学生指出,就应诚恳地接受,切‘勿固执己非’。教师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虽然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所裨益,但毕竟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巨大差距。因此,我们广大德育工作参与者要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总之,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改变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倾向、缺乏实效和吸引力等情况,创新思维,批判地吸取借鉴优秀传统儒学道德思想观念充实和丰富中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6

一、破除单纯以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使学生知识与能力同步,做人与做事并行。

在所有学校教育中,德、智、体、美、劳除了各自的特定任务外,它们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共同完成育人的任务。根据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学校的任何教育活动都要涵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要全面地考虑如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育把人当作整体的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只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既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深厚的文化修养、熟练的劳动技能、健康的身体素质,又有美的情操和审美能力。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与生产过程的统一,既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求,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对道德品质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创始人曾多方面提到不属于生产领域的人除了智体之外的其他一些特征和属性,诸如人的道德和审美等。即使马克思把人看作生产力因素来考察人的发展时,他也始终把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来分析的。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高尚的道德与美的情趣必然是重要的组成因素。

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它与人的灵魂有关,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如果一种教育未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就不称其为教育。如果单纯把教育局限于知识传习上,即使它的传习是“成功”的,它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其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功能值得怀疑。

二、破除以继承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能力本位,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使学生从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做知识的主人,不做知识的奴隶,增强社会适应性。

学校智育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真实本领,表现在知识目标上就是通而有专,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成为“通才”,也要使学生在通的基础上有所专,掌握所学专业范围内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有比较专精的现代化专门知识和技能,表现在能力目标上就是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应变的机智等。体育的基本任务是授予学生卫生保健、身体锻炼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展,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讲究卫生和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美育的基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和能力,完善审美的心理结构。而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不能完成上述目标。人是高度社会化的有机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具体地讲,就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环境塑造、接纳个体,个体认同、接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并积极参与社会的过程。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下,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责任。但在一切为了升学的目标导向下,我们痛心地发现:学校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严重地分离了。这种封闭式的传统教学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保证了教育对社会的一定程度的超越性,但同时又导致了学生与周围的社会生活相脱节,与知识更新的速度相脱节,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们的教师为了保持学生心灵的“纯洁”,总是尽量回避甚至不让学生了解社会的丑恶现象。这样,学生长期与社会相隔离,对社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结果一旦接触社会,看到某些阴暗面以后,就会感到茫然若失,无所适从。当前校园中出现的所谓学生人格扭曲现象:诸如自私、孤僻、自我过分膨胀、受挫力低等现象,就是教育活动缺乏社会性的一种必然的消极后果。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变封闭为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社会化不是一种机械、被动的变化,而是积极地接受、主动地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准确地勾勒外在世界的座标,确定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把握自己的准则与方向,这就是社会化的目标。

篇7

美的事物,总是为人们乐意醉心追求的。然而,一提到美,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江山如此多娇”的自然美,抑或是悦目的图画,动听的乐章、精妙的诗文……这些艺术美。然而,数学,这一自然科学的皇冠里面,蕴含着比诗画更美丽的境界。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 “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是美的科学。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数学美的功能

1.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抽象、高深的数学知识得以形象化、趣味化,使学生从心理上愿意接近它、接受它,直到最终热爱它。靠什么去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是靠数学以外的东西,而是靠数学自身的美,自身的魅力。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充分说明了数学处处充满着美。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它可以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引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根据教材内容,经常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强的数学问题等等,使学生由此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力转化,并成为学习的持久动力。

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学生揭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内容是美的。

2.融贯数学之美,加深知识理解

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剖析、演示、图形、图像、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先给学生以具体的直观

形象,使数学的内容活起来,动起来,从而赋予数学内容以美的生命、美的内涵,使学生从数学的显性美提高对数学隐性美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数学美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教师通过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科学的板书等作出审美示范,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的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美的真正含义。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前后比较,归纳总结,揭示内在规律,形成有序结构体系,并教给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等手段融贯数学之美,在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中建立起“知识链”,形成知识的有序结构和解题的方法体系,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能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造数学之美,培养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机制,创设思维境界,用数学的美来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对数学美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进入最佳时期,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交融促进,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一旦“灵感”出现,他们就会感受到创造数学美的喜悦和成功后的乐趣,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独创性等诸方面的能力就得到培养和提高。

篇8

1.责任感培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阶段,其个性发展呈多样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和树立,不仅促进他们以乐观、积极和主动态度面对学习、生活和发展,也对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对他们将来真正成为遵守社会公德、严守法纪、适合国际竞争的合格现代化公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责任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和素质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

2.责任感培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中学德育大纲》,在德育目标中就涉及到了关于责任感培养的内容:“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的文明习惯,遵纪守法……。”在德育内容要求上,无论是初中阶段还是高中阶段,《中学德育大纲》都从个性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以及集体主义教育等多方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培养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意义。

3.责任感培养是造就人才的必然要求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二十一世纪人才需要博学多才,有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的精神,有与人协作的能力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人的责任心。某大学团委调研部的一项调查表明,80%以上的大学生普遍关注“责任感”,对责任感重要意义的认同率也超过了80%。同样一项调查也表明: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大学毕业生的责任感,将它列在团队协作精神、事业心和自信心之前。某企业一位人事主管曾说过:一个人只有充满责任感,才会自觉地努力工作,为他本身,也为本单位而工作。没有责任感,怎么会把工作做好呢?可见,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对于他们早日适应社会需要,适应人才竞争和接受国际挑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责任感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保证和落脚点

任何学科的教学均是一个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就学生而言,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学习情感和学习性格等非智力方面的心理活动,以及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心理活动,在学科教学中均得到渗透和调控,学生自身的内在素质之一――对自我的责任感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感,才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自主地参与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充分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学会珍惜劳动成果、科学对待结论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同时,学科教育过程还是一个学习、互补与协作提高的过程,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一现代人基本的素质,学会分享,发展团队精神,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进一步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生责任感培养的方法

1.培养求真务实的思想态度,要善于引导学生讲真话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学生的生活空间也并非时时刻刻都是阳光明媚。由于受到社会的影响,加之中学阶段特殊的心理特点,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学生往往比较敏感,多思多疑,对于自己往往过于自信甚至自傲,好夸夸其谈,对他人忽视以至轻蔑,却又“独善其身”,这些都是不负责的态度。因此,教师就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思想态度,要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创设健康、平等和融洽的氛围,可以通过写周记等形式,引导他们不以个人好恶,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客观评价任何人和事,正确引导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学生真正做到了肯讲真话,养成了讲真话的习惯,那么可以这样说,他的责任感已经在确立起来了。

2.创设自主和谐的发展空间,要给予学生锻炼的舞台

具有责任感才可能成为群体的核心力量。责任感是一种粘合力,是维系一个团队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荣誉感,鼓励学生承担任务,充当一些有意义的、必要的角色。例如,担当某个职位的班干部或小组干部,主持某些班级、团队类活动,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如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实验演示等),担任某个内容的组织者、演示者或总结者等,这样就能明确学生各自的责任,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分,体会“承担责任”的甜酸苦辣。教师要善于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如班级活动、文艺演出,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的影响,从而感到自己对集体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到:社会是分工协作的整体,无论是在班级或是社会中,都要既鼓励个人的创造发挥,实现自我价值,又要强调集体的协调性和统一性;既要对自己负责,又要对班级的荣誉负责,对社会、国家负责。

3.鼓励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要教育学生履行诺言

自由是建立在责任的基础上的,责任体现了他人对你的信任。只有敢于并有能力承担责任,才有可能获得自由的空间。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言而有信,自己答应了别人,许下的诺言就要全力以赴尽可能做好,即使有些事自己不愿意,也必须这样去做。对于自己独立行为的结果,应该敢做敢当,不要逃避责任,要勇于承担后果甚至惩罚。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往往不敢承担责任,承认错误,因此教师要在了解了学生为什么要推卸责任不承认错误的想法后,要做好耐心细致强有力的说服教育工作,用恰当事例感化学生,使他们懂得敢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具体表现。

4.培养对是非的规则意识,要帮助学生确立界限概念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某些规则、权威的怀疑、蔑视直至挑战,因此,他们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更多的反叛心理,不听教师的劝阻,做一些违反规章和法纪的事情。排除心理因素,我认

为,学生欠缺的是对规则的界限概念的理解。一位学生随父母从新加坡旅游归来后感叹当地环境的优美整洁。我也曾经举这个例子给学生听,而后告诉他们:新加坡对破坏环境者,例如随地吐痰者将处以数百元的重罚,甚至还要罚他参加公益劳动,学生一下子就懂得了什么是规则和界限。我还举过一个例子:曾任外经部副部长的龙永图在瑞士的一个公园散步时,曾应一位母亲要求去男厕所看看他的儿子,因为这个七岁左右的男孩很长时间都没出来,而且厕所里一直在叮叮咚咚地发出声响。原来,是那个厕所的抽水马桶坏了,冲不出水,男孩急坏了,一定要把水冲出来。因为他知道,上完厕所必须用水冲洗,否则无法向后面的人交代。这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规则和界限意识,是建立人们相互信任的基础,也更说明了一个人的道德觉悟。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除了必要的宣传和教育以外,还应该有一些必要的奖惩:当学生有相当出色的表现时,一定的奖励不仅可以使其体会到奋斗与创造的喜悦,而且可以体会到尊重规则和界限的重要;而对于那些适当的、有原则的“处罚”,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违反规则和越过界限的危害,树立起明确清醒的责任态度,今后以理智来纠正情感的偏差。

三、学生责任感培养应注意的方面

1.要使学生具有责任感,教师首先要具有坚定的责任感意识

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努力身体力行,关注事业,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教师的高度职业道德感和敬业精神以及诚实守信、遵守规则、遵纪守法等优秀品质,都会影响感染学生。

2.要循序渐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篇9

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②

关键词:美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4-0000-01

一、有关美育的说法

中国古代非常强调美和善的统一。一方面强调礼教在伦理道德上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观念对审美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又肯定了乐教对伦理道德的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就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③“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④把诗教和乐教并列,看做是造成仁人君子必不可少的条件;把“志道”与“游艺”结合起来,当做陶养德行的途径和手段。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第一批“思维课”不应当在室内、在教室的黑板前面上,而要到大自然中去上……真正的思维总是渗透着战栗的情感;儿童一旦感受到了芳香,他的心里便会产生灵感”。“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儿童思维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美与活生生的思维如同太阳和花儿一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大自然的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以独特的体验充实着语言。”⑤把美育和智育结合起来,会使学生的脑力劳动更具有活力,更富有创造性。

二、当今教育美育缺失现状

(一)单一静止层面的美育教学

早期美育观的根本缺失,是不考虑教育自身整体美。与近代席勒的影响有关,我们曾经长期把美育仅仅看作是艺术教育,就是把音乐、绘画、舞蹈、书法、文学等艺术形态当做教育内容,给学生传授一些艺术知识和技能,使他们从中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这种美育观,把美育作为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在内容上相并列的一个特殊的教育领域(在我国是首先确定这种关系的)。这种做法,在当时大大提高了美育的地位。但也埋伏了日后把美育与整个教育相割离的危险。

(二)扩大静止层面的美学

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意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对单一的静止层面的美学开始质疑。人们指出,美不仅仅存在于艺术领域,美不仅仅是艺术家的事情。它同样存在于自然、社会生活、技术工艺和科学文化中,因此,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可以挖掘出美的内容。都有普及美学知识、激发学生美感创造的任务。甚至在课外活动和学校其他全部活动中,也都应该利用美的因素,使学生得到审美享受。这种认识,打破了单一的美育和其他各育之间的孤立关系。扩展了美育的范围。

(三)动态的美育――教学过程中的美

上面所谈的美育都没有与教育的本质规定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自身的形式是不是美的问题没有被考虑到。迄今为止,这些美育观,只是把教育所利用的外部对象的美放在自己的视野之内,而将教育自身的美遗漏在事业之外;他们考虑了各种各样的美来培养人,唯独没有考虑到“教育自己”应该怎样做才“美”这个根本问题,没有考虑教育自身的美有些特点。所以,我们只是把美作为一种外在的,因而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来加以有限的借用,没有以美来规定和修饰教育自身;我们的美育都是外在的“借美”的教育。”⑥

三、 当代美学教育畅想

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

审美观点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持的态度和看法。由于人们的经济地位、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思想倾向、审美素养不同,他们的审美观点也不相同,对同一美的现象或艺术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鲁迅在谈到《红楼梦》时曾深刻揭示出:“单是名义,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⑦都未看出他的美学价值。

学生在审美活动中,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坚持某种审美观点。问提在于他们有的观点正确,有的不正确;有的高尚,有的低级。有的青年学生以洋为美,以奇为美,以奢为美,甚至把一些格调低下的艺术作品,腐朽的生活方式,庸俗的思想作风当做时髦去追求,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审美观点。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庸俗的,就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教育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庸俗的,能够对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做出正确的审判判断。

当然,要鉴赏美,不能单凭审美观点,还有有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感受能力,欣赏能力,评价能力,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方面要授予必要的艺术基础知识,包括美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艺术表现的手法和技巧,提高艺术素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加艺术欣赏活动。观赏自然,分析社会生活美,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评价能力,加深对美的理解。

(二) 艺术的渲染功效

戏剧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的综合体。在戏剧舞台上,艺术的“建筑材料”是活生生的人,是演员、借助布景、灯光、音响效果,通过演员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是观众陶醉在美的意境中。学生欣赏话剧,可以从演员活灵活现的表演中受到启发和感染。

电影和电视都是20世界的创造,是现代最普及、最大众化的艺术。采用“蒙太奇”手法对画面剪裁组接,使画面连贯而有节奏,可以造成悬念。对比,联想,衬托。等审美心理效果,提高艺术表现力。

运用艺术作为美育手段,除了艺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外,在课外还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升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再是通过班级团队组织开展艺术欣赏评价活动,评论艺术作品,评价社会生活中的美丑行为,提高审美趣味,提高鉴赏能力。

艺术是美育的主要手段,运用艺术手段也要讲究艺术。

(三) “身正为师,行为世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是美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是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教师的教学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有美育的体现,这样才是真正动态的美育,才是活的美育。

首先是教学语言操作的艺术,语句的结构中的用气和用意,语音的重与轻,语调的升与降,语言过程的顿与续,语速的快与慢都要教师掌握的恰到好处,有松有驰,形成语言的节奏美。

其次是教学体态操作的艺术,教师表情的变化:眼神要真诚,和善,鼓励,热情,嘴角也就是微笑,微笑可以给学生以鼓励,大笑可以缓解课堂紧张尴尬的气氛。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该既庄重又亲切,这会使学生产生敬意,情绪坦然,心情舒畅。教师的姿态要端庄大方,无论是站姿,还是挺直腰板的坐姿,都要表示充足的自信和阳光。当然也不能失掉亲切感。

注解:

①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第41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②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第41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③《论语・泰伯》

④《论语・述而》

⑤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页

⑥陈建翔《教育美学视野下的教学操作艺术》发表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5卷第2期

⑦鲁迅《<降洞花主>小引》,《鲁迅全集》第8卷,第145页

参考文献:

[1]陈建翔《教育美学视野下的教学操作艺术》发表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5卷第2期

[2]倪文锦,欧阳颖《语文教育展望》[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3]杜卫(华中理工大学)《儿童美育概论》[M].1995.6

篇10

人文素养指的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态度,包括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自然的关系。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生存目的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在智力、感情、德行、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理想状态,教会学生做人、正确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自身在理性、意志、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高职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了生产建设管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并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而公共音乐课则是为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而开设的课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品味、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文力从目前高职院校中,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从音乐教学的内容、音乐教学的手段、音乐教学的评价机制等多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通过高职音乐教育课程提升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通过高职音乐教育课程提升高职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职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是培养高职大学生审美兴趣的重要课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因此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通过高职公共音乐教育,可以将优美动听的音乐作用于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陶冶、情感也得到升华。大学时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具活力热情的年代,是培养和提升审美素质的最佳时期。通过公共音乐教育,使得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断成熟、情感也将会日趋丰富。

(二)通过高职音乐教育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力可谓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体现,人类的一切创造力都源于人类的想象,音乐教育便是一个积极创造的教育过程,是一种提升审美的体验活动。因为不同的人在聆听音乐时,会触动内心产生不同的感受,唤起不同的情感,再经各种思维相结合,产生不同的创造和想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聆听者的性情、阅历、思维等存在的差异,使得对音乐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更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发挥自身的个性,大胆联想、任意想象,充分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造意识。这样的音乐教育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高职大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更有利于激发高职大学生的想象热情和创造能力。

(三)通过高职音乐教育培养高职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音乐教育能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直观、生动的感性形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促使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学校教育在引导和培养学生通往高尚的人格发展的道路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教育在这其中也同样是意义非凡。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写到:“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们的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利用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引导和作用,可以塑造我们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们成为具备高尚品格、文明高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高职公共音乐教育目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两年,高职院校音乐素质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但还仍旧普遍存在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公共音乐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随意性较大、单一化趋势明显等诸多问题:

(一)音乐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公共音乐教育课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程,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只开设一个学期,课程的课时安排一般为30-32个学时,一般设置为2个学分。但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自农村,在之前的教育学习过程当中,对音乐知识接触较少,严重缺乏音乐学习的连续性,因而,这样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很难达到培养和提高高职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待加强

面向高职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音乐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中,还普遍存在音乐教师师资队伍不足的现象。根据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发展要求,现阶段专职艺术教师的配备参考比例,应该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0.15-0.2%。但是就目前了解到的高职院校中,有近2/3的高职院校,配备的音乐教师数仅为1-2人,再者,多数高职院校虽设立了音乐教研室或艺术教育中心等,但大多数都只是空架子,由于音乐教师数量整体上不够充足,大多数音乐教师还同时兼任其它教学行政任务,因此,使得音乐教师很难有时间和精力针对音乐教学活动,深入展开音乐科研探讨,更有大部分音乐教师还兼教授非自己专业的艺术课程,使得这些教师长期处于“现学现教”的状态,因此,使得高校公共音乐教育 水平难以提高。

(三)高职公共音乐教学考核评价制度不够完善

就目前而言,高职公共音乐教育课的考核评价体系还很不完善,大多还都处于以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途径的教学方法,缺乏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的途径。

三、促进人文教育提升高职公共音乐课的几点思考

(一)打造独具特色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

高职公共音乐教育相对职业教育而言,是一门补充课程。我们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音乐教育课的教材内容在选择上应注重深入浅出,应当选择一些为高职学生所熟悉和喜爱,但同时又具备一定音乐深度的曲目,只有这样,方能让学生容易接受,方能实现通过公共音乐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初衷。因此,在高职公共音乐课教材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注重音乐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高职公共音乐教育课,更多的应当注重其德育功能,所选用的教材要以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为主。再是,应当注重音乐作品的普遍性和民族性。各国各民族都具备自己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区域不同、风格不同、色彩各异的民族音乐,在音乐教材编选的过程当中,应选择一些典型的、传统的、普遍传唱的音乐精华编入教材,传授给学生。

(二)推动高职公共音乐教育进程,加强高职音乐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学缺少师资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高职院校虽设立了艺术教育中心和公共艺术教学部,但大多数院校是没有经过正规专业音乐训练的教师在主持工作,多数公共音乐课教师都是来自院校内其他部门,因此,高职院校缺少公共音乐教师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改变师资队伍缺乏的现状,需要在音乐教师人才引进和队伍组建的过程中,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定岗定编,通过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音乐人才,来改变目前高校音乐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重点是要积极引进一些具备音乐教育资格的、接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高素质音乐人才进行从教,以此推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另外,作为高校音乐教师,应当积极加强自身继续教育和进修,促进教师队伍不断向专业化、知识化、规范化发展。

(三)加强高职公共音乐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全面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也应该积极开发具有价值的音乐科研课题,使之成为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科研应当从教学出发、服务教学、促进教学,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在教学研究中解决问题。同时,要积极加强高校音乐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扩展自身视野,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在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上存在困难的教师,应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老教师也应当对新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高职院校音乐教师的整体教育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高职公共音乐教育,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具有其它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高职院校的公共音乐教育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去填补空白领域,不断完善教育体系。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为学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事业添砖加瓦,使得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不断走上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兰芳.对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探讨[J].中国音乐教育,2005(10).

篇11

[中图分类号] D916.7 [文献标识码] A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心理科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才是全面健康标准。罪犯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之一,存在心理障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罪犯占有一定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改造,推行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并与思想和劳动教育等矫治相辅相成,不仅是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必然要求,而且是监狱深化教育改造,使监狱监管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新台阶的重要措施。心理矫治现在已经成为除了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之外的第四种手段。

罪犯作为特殊的个体, 被判刑入狱, 失去人身自由, 加上原本具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 必然导致其服刑期间的心理障碍比一般人群更为严重。因为罪犯的心理构成包含有常态心理、犯罪心理和服刑心理,其形成过程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存在有缺陷,从而导致其走上犯罪的道路;当他触犯了法律即实施了犯罪行为以后,要经历逮捕、和审判,这时的犯罪人心理又可分为犯罪心理、犯罪嫌疑人心理和被告人心理;犯罪人从实施犯罪到案发,再到投入监禁场所改造,其间犯罪人在经受这一系列的刺激中,其心理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宣判后在看守所等待投送行刑机关的罪犯,由判决前关注会不会判刑或判多少年刑,转向关心如何面对或长或短的刑期,其原有的侥幸、紧张、恐惧、忧郁等心理状态,进入暂时的麻木,这时犯罪人的刑罚心理达到了服刑前的最强烈点;随着刑罚的确定和行刑关系的确立,罪犯又开始形成以早日出狱为内容的核心需要,并由此产生服刑心理;监狱又是一个特殊的场所,人身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其行为能力,事实上与因未成年、肢体残疾或心智不全的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相似,只不过对罪犯的限制是由法律所拟制的;其孤独、痛苦、悔恨、尤其是抑郁情绪更是带有普遍现象。这些消极情绪的存在,必然影响罪犯的改造态度和改造行为, 使一些罪犯表现出或消极混刑、或抗拒改造、或不思上进、或拉帮结伙等行为, 或者萌生自伤自残、脱逃、轻生等念头,情绪的长期压抑还会使个别罪犯产生心理变态或精神疾病, 有的甚至会出现狱内再犯罪或刑释后重新犯罪。所以, 对罪犯负性情绪的疏导尤其是对罪犯抑郁与焦虑情绪的心理矫治,是刑罚执行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罪犯心理矫治的含义

在罪犯改造中开始引入心理矫治手段是在二十世纪80年代末。根据《监狱法》,心理矫治既不能定位在纯粹的医学概念上,也不能与改造工作雷同。它包括对罪犯的心理与行为矫正、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以及与此相关的罪犯心理诊断、疗效评估、再犯罪心理预测等项内容,由专业人员与监狱人民警察密切配合,协同进行,构成一个完整的操作体系。

罪犯心理矫治是指监狱机关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帮助罪犯克服心理障碍和服刑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促使罪犯心理素质的良性转化,以利于稳定狱内改造秩序和提高改造质量的一项手段。

罪犯心理矫治的基本任务:

1. 入监心理调查。在新犯入监集训期间,开展罪犯的心理调查和评估,对罪犯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自控能力以及智力能力等作出分析和评价,并建立重点罪犯心理档案。新收犯的建档,为新犯劳动分配、监管以及教育改造提供参考。

2. 心理危机干预。在监区设立心理咨询室,预约或定期开设心理咨询门诊。针对罪犯的焦虑症、抑郁症、妄想症、人际关系紧张、环境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开展咨询和治疗,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尤其是情绪障碍,化解人际关系危机,提高自行自控能力,使身心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使其服刑改造心理向积极方面转变。

3. 预测罪犯的行为倾向。对罪犯中有高危倾向的或发现有心理变化迹象时,要及时组织心理复测,结合心理档案及观察收集的情况,预测和发现罪犯的不良行为倾向,对危险犯加强监控,防止矛盾激化,使其不致绝望而自杀或闹事,“防范于未然”。

4.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心理现象的形成、心理障碍的识别、心理卫生维护、简单易行的心理调节方法与手段、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的训练等。

5. 个案矫治工作。抓好重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结合个别谈话教育,转化思想,促进身心健康。

团体心理咨询(含训练)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在帮助人成长及发展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为参加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了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使成员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团体心理咨询具有互相支持,集思广益,治疗效率高,疗效易巩固,特别适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团体心理咨询结合一定的针对个体的心理训练和辅导,对于提升人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团体心理咨询面向对象广泛,主要是针对人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良心态,不良人格特点进行的针对性的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如克服社交恐惧症,成瘾行为,行为,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训练以消除不良心态和行为,建立新的心理行为反应方式为目的,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方式。

三、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工具

临床症状量表(SCL-90)进行测验 。

(二)被试

1. 人数:人数共有15人,均为男性;已婚1人,其余14人均未婚;其中城市3人、农村12人;

2. 文化程度:在筛选被试时考虑到量表测验和对训练设计的需要,均选择文化程度在初中毕业以上;

3. 年龄因素:年龄从19至29岁,平均24.47岁;

4. 刑期从2年6个月至5年6个月不等,平均3.9年;

5. 初、惯犯:初犯13人,二进宫有2人;监狱经验:以入监三个月以上, 对监狱生活已基本适应者,尽量避免选择很快要刑满释放者;

6. 罪名:罪名主要是抢劫、盗窃、敲诈勒索、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恐怖、证券交易等虚假信息);

7. 原籍:服刑前原籍地分布在贵州、河南、安徽、湖北、江苏、上海、重庆、四川、山东等地;

8. 抑郁或焦虑程度:主要选取中度和重度抑郁或焦虑患者作为被试。

(三)实验设计

根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青少年及青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远远大于父母以及老师的影响。这项训练主要针对情绪障碍型罪犯,这次“团体心理训练”共有15人参加,是从全监区近600多名服刑人员中筛选出来的,是用临床症状量表(SCL-90)进行测验,是抑郁或焦虑分值较高、结合平时我们的观察,发现表现沉默、主诉小毛病很多、不太与别人交流、人际关系不良、或易于别人发生冲突的人员,通常也是各方面不积极、不主动的人员。

团体心理咨询与普通游戏的操作区别在于,一般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必须按先心理测验找出问题,再心理咨询补充了解个性情况,最后把情况类似者组织起来制定针对性强的心理辅导训练方案,按计划进行辅导训练,而普通的游戏活动一般不用考虑参加者的个别心理状态。

每周一次的“团训”我们都精心设计,每次训练首先让大家舒适而坐(以最舒服姿势为宜),听一段音乐《忧郁圆舞曲》、《第40交响曲B小调》或《蓝色狂想曲》等,每次大约10-15分钟,进行训练活动时把团队分成二大组,进行友谊性对抗游戏。

每次“团训”一个主题,主要有:相识、相知、振作精神、调整情绪、情绪治疗、提升价值、升华、大结局等;形式主要有“怎样更有效率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或角色扮演游戏,或组队模拟完成工作等等。每次“团训”结束前,我们都安排回顾整个训练的项目,谈谈每个人的感受、变化、收获。讨论感受解散之前再问一句“在今天的活动结束之前,在这种氛围下谁最后还有什么想说的话?”往往还真有人有话要补充的,这时我们都给他一个了结。

在团体辅导的后期为更好地巩固他们在先前阶段形成的情感支持与自我探索的成果。本次研究对“团训”组学员的认知训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认清不合理信念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系;(2) 确认认知错误, 找出自己错误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3) 学会向消极思维和情感挑战, 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4) 学会换位思考,不断建立合理信念;(5)认知家庭作业。

在最后大结局里我们特地进行了回顾与展望的总结性探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第二: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第三: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第四: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第五: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第六:团体活动,能让每一位成员在活动交流中去感觉、感受、感应、感染、感激、感恩、感谢、感悟人生;去体会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有真正意义的朋友。

每次“团训”历时150分钟左右,为期两个多月。大约经过十次训练后,结束辅导。在结束辅导后不久,研究者对“团训”成员进行回访,并对全体成员进行临床症状 (SCL-90)量表测试, 并得出后测结果。

(四)辅助研究方法:个案法和访谈法

在“团训”开始之前, 从“团训”组成员中选取三名进行个案的追踪研究。先让其以自传形式, 把自己目前的抑郁症状、心理困扰和产生原因等描述出来。在“团训”过程中, 研究者会通过访谈形式, 让这些研究个案逐渐感受出、体验出自己在情绪和思维观念上的变化, 并与其他成员共享其成长的经验。在“团训”结束后, 再让这些研究个案写出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 以及目前的情绪状况, 进行前后对比的个案研究。

四、结果统计与分析

“团训”前后的资料对比及统计分析结果(见下表)

五、结果及讨论

(一)结论

统计结果显示, 本研究使用“团训”辅导的形式对罪犯进行认知训练,效果是良好的, 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罪犯的抑郁与焦虑症状。

通过前后测对比研究发现,“团训”组全体成员在强迫、抑郁、焦虑、精神和其它因子的P值小于0.05,即前后有明显的差异,而忧郁因子P值小于0.01,有极其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我们的方案主要是按调试抑郁情绪来设计有关)。这或许说明,对于这些具有抑郁症状表现的罪犯,只要我们了解判断准确,团体咨询方案设计科学、合理,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关注、足够多的安慰, 多进行一些针对性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缓解其抑郁情绪,甚至效果可能是明显的。

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这个“团训”组全体成员绝大多数是初犯和偶犯(13人),都是初次犯罪即被判刑入狱的犯罪人,他们初次作案就被抓获,因而刑罚对他们的心理效应鲜明而强烈,能够较好地发挥威慑、辨别、遏止、预防等功能。其犯罪意识、犯罪恶习不深,教育改造易于发生作用。在服刑期间其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1)服从性、被动性强。监狱环境是全新与陌生的,他们入监后的生活内容主要是观察学习、模仿和适应,心理活动具有突出的被动特点;(2)适应性差,波动性大。由于对监狱生活缺少思想准备,对入狱服刑心理上难以承受,情绪压抑、低沉、焦虑,在服刑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都可能引起他们较强的情绪波动,有时甚至是痛不欲生。他们在入狱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悔恨和愧疚之中,降低了生活的积极性;(3)改造意志薄弱。由于心理活动的被动特点突出,易受诱惑和暗示,易被情境所同化,也就容易受到“团训”组整体积极活跃气氛的感染,因而抑郁情绪改善也就明显。

2. 这个“团训”组全体成员均是轻刑犯(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其心理主要为:(1)服刑压力小,他们所体验到的服刑痛苦相对较轻,再加上重返社会的时间不太遥远,使得轻刑犯服刑压力较小;(2)服刑心理浮躁。由于刑期短,罪犯入狱后不久就进入服刑后期,需要考虑出狱的事。服刑初期和服刑后期都是罪犯心理活动变化剧烈、稳定性差的时期,特别是服刑后期,因盼着出狱的时间快点到来而更加焦躁不安,心情难以平静。这种浮躁心理使罪犯难以集中精力投入改造,不太可能自觉反思自己的罪行,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训练方案,配合监狱开展的劳动技能培训,对他们产生积极影响,其抑郁、焦虑、强迫情绪转变也就显现。

3. 关于精神因子的变化情况,由于“团训”组全体成员绝大多数是初犯和偶犯(13人),都是初次犯罪即被判刑入狱的犯罪人,面对电网、高墙和失去自由,极易产生反应性心理问题。所谓“反应性”,是指对不良心理社会因素(通常指应激强度大、频度高和时限长的)作用下引致的精神障碍。典型例子就是我国古典名著《儒林外史》所描述的范进中举后的精神病态。大多数精神疾病并非由精神创伤作为病因的,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诱发因素或促发因素。真正由精神创伤直接导致精神障碍的疾病就是反应性精神障碍。

这类症状是典型的心因,症状发生前有明确的精神创伤或应激性生活事件,起病常比较急骤,经过适当治疗措施,病情很快好转,恢复健康,预后良好。如果无精神打击,不会再度复发,达到终身痊愈的满意疗效,一般视为“良性心理疾病”。

4. 罪犯群体心理的作用,“团训”组也是一个规范的群体,由于在训练前就讲清了目的、任务和作用,在活动设计上紧扣目的,在群体内形成较强的内聚力。在高内聚力作用下,个体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增强,成员对群体产生较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自愿成为群体一员,积极参与群体活动,自觉遵守群体规范,认真履行角色义务,努力实现群体要求等等。处于这个阶段的群体,全体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认同的集体目标,并能以内化的群体规范协调自己的行动,致力于群体目标的实现,所以“团训”组全体成员训练效果较为理想。

(二)本次研究存在的问题

1. 本次研究对象全体成员绝大多数是初犯和偶犯、均是轻刑犯(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并且年龄也集中在19至29岁,平均24.47岁,这样的构成其心理特征就比较单一而不复杂,降低了训练的难度,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 “团训”组全体成员的成分构成复杂的话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所以这个研究的借鉴价值需要拓展。

2. 本研究对被试的筛选还太粗糙,仅仅根据临床症状量表(SCL-90)进行测验,用其结果和平时的观察来判断研究对象是否患有抑郁症,似乎有些武断,需要进一步的观测。

六、要客观地认识团体心理咨询矫治的成效问题

我们开展团体心理咨询的心理矫治工作,是一个探索的起步阶段,选择的对象比较单一,因而其心理特征也不复杂,在对罪犯全面性矫治方面还没有明显成效的经验,在控制转化顽危犯方面更需要进一步探索以便取得较大收获,但开展这项工作要有恒心、耐心,要认真设计训练课程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训练方案。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以后肯定会有较大收获。为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提高改造效果,我们今后工作的思路是:

(一)加强培训,提升内功。继续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对干警心理矫治技能的培训,争取对基层干警全面培训一次,把热衷心理学的干警送到外面专门机构培训,继续派送监狱内从事心理咨询的专职干警接受有针对性培训,以提升自身的内功,并以此做到重点培养与普遍培养相结合。

(二)完善档案,夯实基础。目前我们采用的心理档案材料虽然完整但尚需要进一步规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