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8-07 09:25: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矿山安全生产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矿山安全生产论文

篇1

2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仍然十分薄弱

一是企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据调查采石场80%的负责人(老板)看不懂《非煤矿山开采设计方案》,企业安全员虽然经过专门组织的安全培训,但培训讲的都是最简单的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根本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同时,安全生产专家严重不足,因为专家奇缺,专家支撑得不到满足。二是企业安全管理仍然十分原始粗放。企业员工大多数是季节性上班的农民工,素质不高,简单的培训和教育根本无济于事。企业日常安全工作仍然是习惯性管理,虽然政府有监管,作业有规定,但是,平时大多数时间是在没有检查、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仍采用“老方式”、“老方法”作业。安全隐患不愿查、不会查、不知查的“三不”现象十分严重,目前,地下矿山企业必要的图纸仍然没有,生产进度不能够及时测绘,指挥生产无的放矢,不编制作业规程、无措施施工是普遍现象,内部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管理仍然很落后。三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形式主义严重。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还仅仅是中介机构编制本子,套话连篇,评审机构走过场,截止到目前一些企业标准化仍然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干出来的。

3各级监管部门监管能力不强

一是专业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我市县以上安全部门负责非煤监管的干部只有10人,而且县区级都是一身多职,加上分管副局长才14人。尤其是乡镇均是兼职,普遍存在一岗多职、趋于应付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国家安全生产政策及上级工作任务部署的贯彻落实,出现严重的梗阻现象。基层安监部门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企业,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神经末梢”和前沿阵地,作用十分重要。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和部署从上到下也是一级传一级,最终在基层乡镇得到应验和落实。而监管力量却是倒“金字塔”型,很难满足工作需要。二是监管人员专业性不强,全市非煤监管战线上专门学习非煤矿山或者矿山安全的干部只有1人,其它都是学习中文、计算机、财贸等专业人员。三是由于我市的非煤矿山企业全部分布在县区农村乡镇的大山之上,路途遥远,加上监管部门受经费、车辆、装备以及时间精力上的制约,监管工作困难很大。如到东丰县横道河执法检查,去一个企业路程就需要大半天,再逐项检查,查出隐患再进行整改情况复查,一户企业一次闭合检查就要消耗2-3天时间。四是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之后,对非煤矿山关闭和整合重组扶持力度不大,2010年突然放开对采土场(砖厂)行政许可证约束,导致采土场安全监管难度加大,安全管理水平出现程度不等的滑坡,采石场安全生产准入条件的提高,没有相应的退出补偿机制,基层安全监管工作难度加大。

篇2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128-02

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和本质

1.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就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标准化古已有之,如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现代标准化由工业革命而兴起,是近两三百年发展起来的,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的普遍重视。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生产安全方面的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自2007年开始试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从2011年推广,至2013年底全国已基本完成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及以上达标工作,非煤矿山矿山安全管理上了新台阶。

1.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本质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传统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和“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量化管理、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管理理念,强调企业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求组织按照PDCA循环开展评价工作,周而复始的进行体系所要求的“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活动,实现持续改进的目标,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

2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依据和内容

2.1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依据

我国借鉴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的NOSA五星安全管理体系,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于2006年10月2日了《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2007-2006),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它是一个管理体系,由五个子标准构成,分别是:《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 2007.1―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2―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 2007.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AQ 2007.4―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AQ2007.5―2006)。为了便于实施,国家安监总局还制定了4个评分办法――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评分办法》(安监总厅管一〔2011〕177号)。安全标准化分成五级,一级最高,五级最低,其中四级和五级是为了小型露天采石场而采取的过渡性措施,2011年8月后已不再使用。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有两项指标: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现采用企业年度死亡率)。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指标相应的分数或百分率,企业才能获得相应的等级评定。

2.2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内容

标准化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安全生产组织保障;风险管理;安全教育与培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检查;应急管理;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绩效测量与评价共14个评价元素。采石场只有12个元素,尾矿库只有9个评价元素。每个元素按照策划、执行、符合性和绩效四个方面来考核,分别占该元素分值的10%、20%、30%、40%。将评审结果折算成百分制就是标准化最终得分,结合企业的评审年度(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和创标期间的安全绩效,就可以认定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

3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创标

3.1 创标前期准备

矿山企业根据地方安监部门的总体布署和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具备安全标准化创标的基本条件下,即有相关合法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基本安全管理制度、完整开采生产系统和前一年度安全绩效良好,就可以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或外聘技术服务公司开始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

3.2 创标技术合同签订

一般而言,矿山决定安全标准化创标后,就会选择安全评价公司或技术服务公司来帮助,特别是小微矿山和采石场,技术力量极其薄弱。双方签订创标技术合同服务合同,由安全评价公司或技术服务公司来进行培训和指导创标工作。

3.3 创标过程

首先应在内部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然后开展学习安全标准化活动,再根据标准化要求,对矿山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作业现场、生产工艺技术等按照标准化规范进行建设和整改,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运行并查缺补漏。

3.4 安全标准化自评

在创标半年后,矿山依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和相应的实施指南,对安全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自评,并做出自评报告,认定所能达到的等级。若自评达标,则可向地方安监部门提出标准化评审申请,委托有资质的评审单位进行外部评审。

4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审

4.1 评审程序

评审由具有资质的社团组织、非煤矿山科研机构或安全评价机构负责。按照申请审查、现场评审及复核、审核公示的程序进行。评审单位收到企业申请材料后,应进行资料审核,与申请单位签订安全标准化技术服务合同,明确评审对象、范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现场评审时,由5名以上评审人员组成评审组,其中1名评审员担任组长,负责现场评审工作。现场评审结束后,应当出具现场评审结论,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评审组成员须在现场评审结论上签字。申请单位完成整改后,应当向评审单位报送整改情况报告,评审单位应当进行审核,必要时应到现场复核。整改符合要求的,评审单位形成评审报告,向评审组织单位提交评审报告、评审工作总结、评审结论原件等相关材料[1]。地方安监部门逐级上报审核后进行公示,公示通过后由安监部门最终审批认定安全标准化等级并颁发相应证书和牌匾。根据规定,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审核公告;二级企业由企业所在地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三级企业由所在地市级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评审单位应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月(不含整改时间)内完成评审工作。

4.2 现场评审过程

现场评审一般按照首次会议、现场评审、评审组内部会议、情况通报会议、末次会议(总结会议)的程序,在地方安监部门的配合和监督下进行[2]。首次会议主要是介绍矿山人员、企业概况、安全生产情况和评审组成员,说明评审标准和方法。现场评审分成查阅资料和作业现场检查。查阅资料主要是对矿山的证照进行审查,对各种资格证书进行审查,查看安标化要求的安全法律法规、各项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是否健全,查看安全管理机构、安全投入、工伤保险和应急管理,检查各种台帐记录情况等;现场考评主要是查看现场各种标志标牌,生产工艺安全,操作是否规范,设施设备安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等。总之,安全标准化要求什么,评审就查看什么,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考评。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观察力,往往决定着评审的准确度;评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纪律性,决定着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4.3 安全标准化考评报告

评审单位评审后,应根据现场评审的实际情况出具安全标准化评审报告。评审报告一般由评审说明(项目名称、评审目的、评审范围、评审类型、评审依据、评审组织及工作安排、评审时间等)、企业和被评审项目概况、评审程序(首次会议、现场评审、评审组内部会议、情况通报会议、末次会议)、文审(证照审核、否决项审核、自评报告审核)、现场评审综述(各单元评审得分、各单元评审综述)、主要存在问题及纠正措施、评审结论(安全标准化评审得分、安全绩效、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荐等级)、附件(企业证照复印件、评审委托书、评审组长及成员任命书、首次会议签到表、末次会议签到表、材料真实性承诺书、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等)等组成。

5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5.1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10年至2013年底,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各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推动和努力下,全国已基本完成了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三级及以上达标工作,安全标准化的理念和安全管理体系已深入人心,非煤矿山的安全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回顾三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有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1)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非煤矿山众多,三年完成标准化三级以上建设目标要求太高,使得评审执行中不得不打折扣。

(2)中国小微矿山极多,工艺技术落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在短期内还不能将安全标准化的规范完全落实。

(3)各地安监部门人员力量和设备薄弱,在监督评审和复查过程中常常力不能及、不能周顾。

(4)评审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和职业道德高低不一,影响评审的结果和等级认定。

(5)外部评审单位与矿山企业是有偿的技术服务合同关系,直接影响着评审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6)矿山企业的业主、管理层和工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标准化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2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未来对策

根据规定,安全标准化评审三年一次,自评一年一次,未取得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的矿山将不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或不给予换证。已获得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的企业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将被取消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需要重新进行安全标准化创标工作。从三年的安全标准化实践中,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还任重道远。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未来,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各地安全监管部门的人员和配备,使之有足够力量监控矿山的安全标准化建设。

(2)逐步淘汰低产、落后、安全基础差的微小企业,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

(3)加强对评审人员的定期培训和监管,加强对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的监管,加强评审后的复查、中间抽查、监管和指导。

(4)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和持续发展原则,及时修订完善评价标准,实现标准动态化管理[3]。

(5)由矿山提前交纳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费于独立的第三方,评审单位的技术服务费不受评审结果影响,也避免评审单位恶性价格竞争而降低评审标准。

(6)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强化、不断提高,避免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一种运动而失去作为安全管理体系应有的实际效应。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T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15-01

引言:所谓数字化矿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和过程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矿山企业生产活动的三维尺度范围内,对矿山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与生产要素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集成化和科学化管理,使矿山企业生产呈现安全、高效、低耗的局面

一、矿山数字化技术主要研究内容

矿山数字化技术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组件技术及GIS技术等,建设矿统一的空间数据采集、存储、输出、查询与分析平台,构建服务于生产技术人员的地测、通风、安全、生产技术、高度、机电、运输、设备租赁及办公自动化等专业应用系统平台,在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网络环境的基础上搭建面向公司管理决策层的Wed服务决策平台,实现多部门、多层次井上下数据共享,专业图件提高矿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矿山技术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技术保障,最终实现基于数字化、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本质安全型矿井,为“数字煤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包括:本质安全型信息共享与管理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基于信息流的地质、测量、通风、安全、生间、机电与测度等专业工作流模型研究及其应用;基于C/S+B/S的煤矿地质、测量、通风、安全、生间、机电与测度专业数据一体化管理应用研究;基于CcmGIS+WebGIS矿井专题图形上报、游览、导航与专题应用研究,基于CcmGIS+WebGIS矿井自然灾害隐患识别与预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矿井井下三维展示,漫游、三维信息查询与分析应用研究;面向煤矿安全事故求援的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应用研究;基于全文搜索引擎的技术资料数字研究。

二、矿山数字化技术应用主要目的

主要对矿井的地测、一通三防、监测监控、调度、危险源预警、采矿设计、机电设计、生产管理等核心信息的科学集成与充分共享,进而大大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力度;建立对包括地质、测量、通风、生产设计与机电管理等数据库为核心,以分布式的网络应用为基础环境,支持专业设计、资料管理、综合业务调度、信息查询及多级远程网络实时监测监管的安全生产统一信息化平台;实现煤矿地测、采煤、通风、安全、机电、调度等相关专业数据与图形的一体化管理,基于网络平台实现多层(生产技术层、矿井管理层、公司管理层、决策层)用户的管理、查询与分析的功能;系统整体架构上,数据库统一集中采用SQLServ2000或ORACLE管理,远程管理系统基于NET开发且整体集成,C/S模式的专业基础应用系统用VC++等开发;实现地测、一通三防、监测监控、调度、危险源预警等的三维可视化表达和快策分析;制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规范和模式,实现安全生产的完全信息信息化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安全生产事故。

三、数字矿山整体规划与实施

矿山企业井田开拓、开采中休掘条件杂志,不可遇见因素频发,企业平衡生产、安全控制的管理难度大,同时井下作业范围广,移动设备多、控制系统繁杂,因而矿山数字化必须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字化进程坚持“整体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

具体来说,首先应从企业发展目标出发,全面 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矿山数字化发展战略、规划矿山数字化建设蓝图、统一企业各阶层对矿山数字化建设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实施中,要以“数字矿山”整体规划为基础,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上到下、逐步推进思想,首先根据矿山数字化总体规则搭建整体系统架构,并针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找到切入点,利用自动化、信息化手段加以解决,为矿山数字化奠定基础。

数字化矿山应采用一体化的管理,我们认为数字矿山应按照一体化的构架设计实现,从业务视角看该技术既覆盖矿山主业的从原煤开采与运输、洗选加工装车外运全过程,同时覆盖生产辅助业务,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地质测量管理、本质安全管理、煤质管理能及财务、人力资源、办公事务处等辅助后勤业务。

数字矿山一体化构架即包括了自动化技术水平较高的全矿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现代化的、覆盖矿井各生产系统的实时调度监控网络,实现煤矿生产“采、掘、运、风、水、电”的综合调度和和产过程自动化;还包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包括经营管理、事务管理、技术管理和能源管理等内容。

从生产运营来看,数字矿山一体化构架将覆盖从计划制定、分解及下达到作业任务执行跟踪、工程项目管理到生产经营绩效评价与反馈的整个过程以实现闭环管理。从时间轴上看,将覆盖企业中长期、年度及每日朱同管理周期的需求。从涉及单位来看,可满足矿级、区队至班组最小生产单元的不同管理的要求。(见图1)

四、神东应用矿山数字化技术后的效益分析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进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数字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实现科学、合理、精益组织生产的迫切需要。通过数字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可以对煤矿各专业数据合理分类管理,对涉及的各种技术数据(地质、水文、测量、采掘、通风、机电、运输、生产、调度等)进行记录、处理、存楼、分析与管理、基于数据库与数据仓库,可以建立一个包括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数字化、管理的现代化,监测的自动化、事故的预警化、信息的可视化,为矿井规划、开拓设计、优化开采、调度指挥、安全生产、安全评价以及决策管理提供高可用性综合信息,为煤矿安全生产、强化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保障。具体的社会效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管理,基于工作流达到安全生产的远程管理与网上办公,这将在煤矿生产管理工作的模式上实现巨大转变,必将提高系统动行质量和可靠性,能实时获取系统各种运行参数,从而实现对设备的动态管理,即是以技术保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具本体现,也是实现本质安全煤矿的不效途径,是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本质的变革。

2)基于地测基础信息实现煤矿多部门、多专业的安全生产专业信息化将超到带动作用,间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可估算。

篇4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144-02

1 矿山采矿技术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矿山采矿是一项风险较大的工作,采矿技术中的不安全因素具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技术管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另一类是施工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下面就此进行详细论述。

1.1 技术管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矿山采矿技术管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我国有很多矿山在采矿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安全责任制管理,从而导致了各类事故发生时无法找到有关责任人,这加大了采矿事故发生的几率。由于安全责任制不健全,致使矿山采矿生产过程中,监管人员的工作都是走走过场,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不在意,这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二,安全技术与设备较为落后。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矿山采矿技术相对落后,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资金不足。由于资金短缺致使矿山安全技术与设备无法及时更新换代。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在矿山采矿过程中只重视盈利却严重忽视了安全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这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其三,安全制度流于形式。国家为了确保矿山采矿安全相继出台了诸多法律法规,如《矿山采矿法》《安全生产法》以及《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等等,并且还颁布实施了相关的行业标准,这些都对矿山采矿技术的安全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矿山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矿各环节并未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从而导致了安全事故频发,不但威胁了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而且还给矿山企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四,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在矿山从事采矿作业的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素质和技术也相对较低,并且还都普遍缺乏安全意识,致使他们在矿山采矿作业中,经常会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此外,由于采矿作业的危险程度较高,加之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导致矿山采矿作业人员大量流失,从而使得生产一线的工人循环流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1.2 施工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爆破作业安全。在非煤矿山开采中,爆破作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而在爆破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安全因素,如爆破准备、药包加工、装药、起爆、爆破后的检查等方面,同时爆破地震波、冲击波以及飞石会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一定威胁。此外,盲炮处理不当极其容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2)机械运行安全。如穿孔机、牙轮钻、潜孔钻以及电铲等运行及作业不安全因素。

(3)交通运输与用电安全。

(4)边坡失稳及排水问题。

(5)阶段构成的安全文艺,阶段构成要素在设计或是生产过程中选取不当,可能会造成边坡安全隐患,从而引起安全事故。

(6)有些矿山采区在设计中部车场时,为节约前期投资,并减少工程量,常常会选择单道起坡的方式。然而采用这种方式时,当空载的重车或是材料车下放时,挂钩人员为确保空载车可以顺利通过道岔,并且不进入中部车场,他们就需要站立与道岔处采取人工的方式进行助推,这样一来给挂钩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

(7)巷道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有些矿山在对巷道进行开拓施工的过程中,车场之间的安全距离仅为1.3 m左右,有时甚至采用1.2 m的安全间隙,从而使得运输作业原本就非常紧张的车场双轨间常常会发生挤伤人员的事故。同时,采用半圆拱断面掘进方式进行巷道开拓时,至少需要设置1.2 m以上的墙高,但在实际施工作业中,有些墙高却不足1.0 m,这直接造成了在巷道中架线时的安全高度不足,极容易发生人员触电事故。

(8)掘进中的安全问题。部分采区的可采掘储量相对偏少,服务年限较短,机械化水平较差,想要形成规模性的采区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如轨道上山设计中就必须多掘进出许多岩巷。

2 确保矿山采矿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为了有效确保矿山采矿作业的安全性,应当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采矿安全技术措施,只有双管齐下才能真正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2.1 安全管理方面的几点建议

首先,应当做好安全检查工作。通过安全检查能够防范风险于未然,安全检查工作做得好可以将大部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当中。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因安全检查不到位引发的矿山采矿安全事故占全部事故比例的55%以上,为此,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以此来确保安全检查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成效,这是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其次,完善安全责任制。想要从根本上减少或是杜绝矿山采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管工作也不能只走过场,而是要起到真正的安全监管作用,为矿山采矿事故的发生做好行动上的保障;再次,加大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力度。这是降低矿山采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包括对矿山安全和技术部门相关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其主要目的在于做好安全监察工作,同时还应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岗位和安全培训,尤其是爆破作业,稍不注意便会威胁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此外,还应加强典型事故的教育,并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经验总结,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最后,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作业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借此来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降至最低。

2.2 安全技术措施

(1)采矿安全技术措施。应当先对钻机的性能进行了解,在移动钻机时应有专人进行引导和监护,稳定钻机时,应当与台阶顶线预留出足够的安全距离,对电缆进行移动时,必须切断电源。

(2)爆破安全技术措施。所有的爆破作业都必须采用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的爆破器材,严禁使用自制的炸药进行爆破作业;进行爆破的矿山和矿点,应当设置专门负责人和爆破器材管理员,上述人员应当对爆破安全知识和技术有所了解;从事爆破作业的相关人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在中型矿山进行浅眼爆破时,应当有详细的爆破说明书,其内容应当涉及装药量、填塞长度以及起爆方法等等;爆破作业地点存在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项时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存在冒落或是边坡失稳危险、通路阻塞或是不安全、中深孔爆破作业的参数不符合设计要求、工作面存在涌水隐患、危险边界没有设置警戒线、照明条件不充分;不得在雷雨天、傍晚进行露天爆破;装药时应当使用木质炮棍,若是起爆药包未装到位应当按照盲炮处理;填塞长度应当控制在孔深1/3的位置处,严禁使用石块以及易燃材料填塞炮孔;爆破作业前必须在危险区边界设置标志。

(3)在采矿前应当做好相应的地质调查工作,借此来了解并掌握采掘作业面的详细地质构造,在通过不危险地带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应当选用最为合理的采矿工艺和方法,并加强支护。为了防止掘进过程中发生顶板冒落的情况,冒落架与掘进作业面的距离不得大于3 m,若是顶板较为松软,还应将该距离适当缩减。

(5)应当结合巷道开拓方法和回采顺序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和网路,以此来减少漏风。同时为了调节通风网路设置风门和风窗时,应将这些设施安装在地压较小且巷道壁无明显裂缝的位置上,而且还应密切关注安装这些设施后是否有利于防火。

(6)应做好矿区地面防渗漏工作,对于产生渗漏但并未发生明显塌陷的区域,可以采用黏土进行铺盖然后进行夯实处理,厚度控制在0.5~1.0 m左右,对于已经形成较大塌陷坑或是裂缝等充水通道,可用块石进行充填,以免发生透水引起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 彭才海.关于加强矿山采矿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6).

[2] 刘亚立.陈日辉.井下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措施之探讨[C]//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8(4).

篇5

中图分类号:TD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102-01

我国是产煤大国,由于煤矿作业环境特殊,部分煤矿生产、作业、管理水平低,相当数量的假冒伪劣煤矿用设备、材料、仪器仪表进人井下生产过程,个别煤矿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等原因,使得煤矿安全生产情况严峻,随着矿井战线的不断延伸,井下生产环境愈显复杂,突出事件随有发生。分析煤矿发生事故的原因,矿用产品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安全性能、使用性能对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一、矿用产品定期安全检查的重要性

1.1 煤炭安全生产形势

作为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开采和利用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我国煤炭开采由于安全生产资金、技术、意识等方面的原因,煤矿安全事故频发,死亡人数是世界上其他产煤国家死亡总数的将近3倍。各种矿难让人触目惊心,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煤矿生产的安全被提高到极为重要的地位。

1.2 煤矿安全事故简要分析

近些年的煤矿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事故煤矿所用的产品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行业安全标准。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机电设备引发的事故占煤矿事故发生总数的50%以上。煤矿生产环境和作业条件恶劣,煤炭生产的许多设备经常处于移动状态,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地面设备,据统计黑龙江省重大煤矿事故总数的90%由瓦斯爆炸引起的,瓦斯爆炸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煤矿矿用安全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引起的。因此,煤矿矿用产品的安全性能检验对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3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作用

1.3.1 为政府部门监管监察提供技术支撑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的执法,一要有法律、法规作行政依据; 二要有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数据作技术支撑。检测检验机构在检测活动中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进行检测检验,出具的检验报告具有公信力,可以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所采用,为矿山安全监察提供可信的技术支持。

1.3.2 为矿用产品安全认证提供测试数据

多年来实践证明,对矿用安全产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制度,确保了矿用安全产品的质量,淘汰和限制了不安全的产品,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进入矿山,防止和减少了恶性事故的发生。

1.3.3 为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提供物证分析依据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需要取得事故现场有关涉及到物理的、化学的准确数据作为证物,揭示安全事故的真实原因,避免类似安全生产事故的再度发生。

1.3.4 是淘汰矿山在用落后设备,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重要手段

矿用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是实现矿山安全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在矿山安全监察中面对的主要是在用矿用设备,搞好在用安全产品的检测检验,是保证矿山在用设备安全性能和矿山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二、关于检验技术的研究

2.1 煤矿矿用产品的特点

由于煤炭生产的特殊性,因此要求使用的煤矿矿用产品必须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能。煤矿井下用的各种产品,要满足适应井下恶劣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

1、煤矿用电气设备,除最基本的防爆性能要求外,有的还要求具有断电保护、风电瓦斯闭锁等适合煤矿作业的特殊功能。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又分为矿用一般型、矿用隔爆型、本质安全型、矿用增安型。

2、煤矿用爆破器材首先在具有通用性能的基础上,还应具有抗爆燃、井下可燃性气体的安全度,以及控制爆炸后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3、煤矿用柴油机,不仅要求其具有防爆性能,还要求控制其排烟的毒性、温度和机器的表面温度。

2.2 矿用产品的安全检验技术

2.2.1 煤矿电气设备检查

1、检查煤矿企业维简费和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制定的提取标准。在现场安全评价过程中,应认真查看企业财务报表和帐薄,对主要电气设备应查看其购置发票和入库相关凭证。

2、检查煤矿企业是否按照规定,对部分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检验。煤矿部分电气设备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期进行监测检验,如,矿井主扇、压风机、主排水泵等要定期进行性能测试,定期进行远方漏电试验,接地电阻测试,井下开关保护插件测试等。

3、检查电气设备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的复杂和多变,电气设备出现失爆等重大隐患并不足为奇。但对于客观存在的事故隐患,企业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对隐患进行了认真的排查治理,并做到了隐患整改的三落实,即任务落实、时间落实,责任落实。

2.2.2 螺杆空压机有关检测

1、对煤矿在用的空压机进行安全检测检验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行业检测检验规范的规定,逐项进行检测检验,并对检测检验的各个检验结果和检测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综合判断被检验的空压机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螺杆空压机的冷却方式对空压机的比功率技术指标影响很大。在作业场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水冷却方式的螺杆空压机。

3、在驱动电机功率相同情况下。螺杆空压机的比功率大小与其额定排气压力有关。煤矿企业在选择购置单螺杆空压机时,在满足工作场所所需空气压力的情况下,应尽量购置铭牌排气压力小的螺杆空压机。

2.3 提高矿用产品检测水平的途径

1、规范试验室检测检验样品管理

建立科学有效的样品质量保障体系。为妥善保管和控制好提交检验的样品,保证样品检测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样品接收、盲样制作、样品管理和留样处理等关键程序的质量保障体系文件,按照“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规章守则,对每一个环节都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提交的检测检验样品,严格按要求填写检验单,完善归档制度。

2、加强检测检验设备的管理,提高检测检验水平

统一管理,专管共用。基于检测检验设备品种多、规格繁杂、数量大的特点,应实行统一管理,专管共用。为了检验员外出检测检验时设备存取方便,仪器设备库宜设置在一层,应满足仪器设备存放要求,防火、防潮、防尘,防热、防震。设备类别可分为机电类、承压类和通用类,同一类别的设备按照下重上轻存放,定格定位,平稳放置,陈列整齐。每台设备应贴上设备信息标签,并挂设备状态标识牌其次,定期检定设备。

凡是需要检定的设备,必须制定检定计划,定期检定。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的项目,要严格按照检定周期,送有能力、有资格和法定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定期进行强制检定。

2.3 矿用产品检查存在的问题

目前安全标志检验工作的检验测试中心共有15家,其检测机构的检验能力基本能满足煤矿产品的检验要求。但由于这些中心的检验设备基本都是20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配置的,部分检验设备已经老化,超期服役,急需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生产的新产品不断涌现,检验测试中心的手段及检验能力已出现能满足产品检验要求的现象。标准化建设滞后,与产品发展日新月异矛盾日益突出。

三、结语

煤矿生产环节多、系统复杂、环境恶劣,采掘场所分散,设备不断移动,为了确保煤矿企业的持续生产传统的检测手段由于读数不灵活、不稳定、误差大,很难做到多个采集点同步,受环境影响大,一旦某一条件不具备很难进行正常检测。随设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矿井企业越来越多的利用了更先进的检测手段获取安全检测检验数据,使数据更加准确,报告更为快捷,能及时反应在用设备的缺陷信息,指导检修维护工作,从而保证在用设备的良好运行,确保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062-02

鑫和煤矿位于河南省陕县王家后乡(原柴洼乡)龙潭村境内,地表属低山丘陵区地形,区内地势沟谷较发育,整体地形自北向南呈高-低-高-低-高的“W”趋势。为查明该矿范围内小煤矿采空区的分布特征及赋水性,评价断层的赋水性及影响范围,在该矿使用瞬变电磁大定源回线装置进行有针对性的勘测,取得了显著效果,为鑫和煤矿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了依据。

1 瞬变电磁大定源回线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前提条件

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式一次电磁场,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由该脉冲电磁场感应的地下涡流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来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时间域电磁法。瞬变电磁法有以下特点:(1)把频率域的精度问题转化为灵敏度问题,加大功率和提高灵敏度就可以增大信噪比,加大勘探深度;(2)在高阻围岩区地形起伏不会产生假异常,在低阻围岩区,由于多道观测,早期道的地形影响也较易分辨;(3)可以采用同点组合进行观测,由于与勘探目标的耦合紧密,取得的常响应强,形态简单,分层能力强;(4)对线圈位置、方位或收发距要求相对不高,测地工作简单、工效高;(5)有穿透低阻的能力,探测深度大;(6)剖面测量和测深工作同时完成,提供了较多的有用信息,减少了多解性。

有限导电地质体瞬变电磁响应可以用一个具有电阻和电感的回线上的响应相等效,回线中的感应电压v2(t)正比于二次磁场的时间导数:

v2(t)∝

式中:τ为衰减的时间常数。

大定源回线装置是瞬变电磁测深的一种装置形式,基于瞬变电磁法工作原理,该装置发射线框边长为数百米甚至千米的矩形回线,采用小型线圈(或探头)在回线内部逐点测量,适用于煤田深部水文勘查。

2 勘查区的地电情况及地质环境预想分析

勘查区位于区内第四系覆盖层粘土、亚粘土地层电阻率一般为5~16 Ω・m;煤系地层电阻率一般为10~100 Ω・m;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灰岩电阻率一般为100~1 000 Ω・m。

如果地下存在空洞洞穴,其电阻率要视其是否充填而定:若为无充填的岩溶空洞,其电阻率理论上可视为无穷大,若其为后期第四系泥水充填物充填,则其电阻率相对于围岩为低阻,其与地层存在较大的电阻率差异。一方面塌落带由于后期充填等因素使得其相对于围岩电阻率较低,与原岩存在着明显的电阻率差异,采空区及塌落段由于存在空隙其视电阻率较四周围岩偏高。瞬变电磁法对低阻体反映良好,故采用先进的瞬变电磁技术方法找出工作区内地下隐伏采空区、积水区及其影响范围和其空间位置是行之有效的。

3 探测布置方法及探测成果

根据该项目探测目的设计参数勘探深度达到300 m。布设南北向剖面32条,单剖面长400~960 m;剖面间距40 m;点距40 m。剖面总长20 480 m,坐标点物理点544个,质量检查点28个,总有效物理点572个。野外工作布置如图1,回线内200~320 m范围内观测,接收线圈在发射线框内距框80~200 m范围内按线逐点移动测量。

由沿二1煤层底板切片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可以看出:在测区西北部、北中部及东中部的蓝色低阻区域(视电阻率值在15Ω・m以下)为推测一是煤层上部基本没有砂岩、只有第四系覆盖或煤矿采空积水区的大体范围(黄虚线圈定的区域),其中在矿区范围北中部采空区内可能积水。其测区中部红色圈定的高阻区域推测为:一是坍塌的采空区;二是F2断层以南的无煤基岩区。由图2F1~F4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出,断层通过的区域视电阻率不低,说明该断层不含水,由于断裂带不含煤没有开采的原因。主、付井及矿部所在的区域除两个水仓外,没有发现大的水体存在。

4 勘查成果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此次的瞬变电磁工作共完成剖面32条。通过对此次工作成果图的综合分析,圈定了矿区不同位置采空区可能积水的低阻区域,为以后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1)圈定了测区内北部煤层之上覆盖层砂岩较薄或新生界直接压煤,不排除采空区可能积水的低阻范围;圈定了测区北中部采空区可能积水的范围。(2)圈定和证实矿区中部的F1断层的存在,该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西的正断层。证实矿区南缘的F2断层的存在,该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的正断层。证实矿区东缘的F3断层的存在,该断层走向北东25°左右、倾向北西的高角度正断层。(3)推测矿区深部灰岩岩溶不甚发育,其断层深部赋水性较差。该测区北中部采空区积水,西北部和北部采空区可能积水。F1断层在矿区中部通过、F2断层在矿区南部边缘、F3断层处在矿区东部边缘,F4断层反映不明显;断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区内采矿活动应无大的影响。

4.2 建议

(1)测区北中部小煤矿开采的采空区内发现较为明显的老空水存在,测区西北部、北部采空区也可能有积水,建议将存量水疏干;或地下工程避开该区域施工。为安全起见,首先采用地质工程进行探水验证,若发现存量水将其疏干。(2)断层带上虽未发现明显含水特征,但F2断层的断距较大,地下施工至少要保留30余米的安全距离。(3)在煤矿开采时尽可能不要动底板。施工要采用边探边采、探采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确保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7

魏彩侠为自己制定出“四在前”的工作原则,即安全生产讲在前,遇到困难走在前,思想工作做在前,一心为公干在前。有一年春节,魏彩侠的丈夫因为在外出差没能及时赶回来,魏彩侠只顾和姐妹们筹备着春节井口慰问的事,把儿了一个人在家没吃饭的事忘的一干二净。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多,在和协安员们到井口送完水饺,骑车往家赶的时候,魏彩侠才想起儿子还没吃饭呢。凛冽的北风裹着雪花,打在她的脸上、手上,钻进她的脖子,她顾不上拍打,只想快回家给儿子做饭吃。当她急急忙忙回到家推开门,她发现家里静悄悄的,原来儿子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攥着半块吃剩的方便面,小手被冻的冰凉。看到这,魏彩侠满怀愧疚,眼泪夺眶而出,暗想,以后一定要多抽出时间好好地陪陪儿子。但工作起来,她又把对儿子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

一次,她正主持一场大型安全宣传演出,学校老帅打来电话,说她儿子体育课时,不小心把球踢到外校学生身上,被人打伤了。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她十分着急,想去看儿子吧,可这场演出由她策划,又走不开,怎么办呢?丈夫是中学校长,在带毕业班的课,抽不开身。最后她决定先委托自己妹妹照顾儿子。活动结束后,她赶到医院,看到儿子躺在病床上,小脸肿成了“发面馍”,抱住儿子失声痛哭起来,不停地说:“妈妈不是个好妈妈,妈妈对不起你,妈妈欠你的太多太多”。

魏彩侠带领妇女协安员不断到井口、区队、宿舍,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没有节假日,用女性特有的情感和话语感化违章蛮干的职工。去年8月,天气酷热,她了解到掘进单位有一名家住离矿20多公里的青工上班不正常。她在双休日联系到该区负责人,与他们一起骑自行车找到这名青工,真心诚意地对他进行说服教育。这位青工听着她苦口婆心的说教,看着她满脸流汗的样子,非常感激,当即答应第二天上班,并严格按章作业。不久,这名青工成了该区的生产骨干。十几年来,魏彩侠从没在家过春节和中秋节,没能在节日里和亲人吃顿团圆饭,她情注矿山、心系职工、忘我工作的精神让全矿职工赞叹不已,她的矿工“熟人”最多。

篇8

一、我国劳动监察现状分析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制建设有待加强

我国没有专门的劳动监察立法,在法律的层面上,《劳动法》虽专设了监督检查一章,但只有4条规定,原则性较强,不足以对整个劳动监察制度作出具体的指导。《安全生产法》针对的是工作条件的安全,《矿山安全生产法》仅仅针对的是矿山安全,难以扩大到劳动监察的各个方面。实践中,关于劳动监察的具体规定主要体现在相关的行政法规上,如《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另外一些部门规章对其也做了一些规定,如《关于实施若干规定》,但是这些规范性文件法律位阶较低,权威性和稳定性有很大的不足,众所周知,法律的位阶决定了该法律规范在国家法律规范中的地位,同时反映了该法律规范所规范的对象的社会重视程度,更重要的是决定了该法律规范在实际操作中的执行力度。同时,我国的劳动监察立法也体现出重实体轻程序、重国家机关的权力而轻公民的参与的特点。

(二)劳动监察体制不健全

在实践中,我国现有的劳动监察机构的设置级别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设置劳动监察局,负责拟订劳动监察工作制度;组织实施劳动监察,依法查处和督办重大案件;指导地方开展劳动监察工作;协调劳动者维权工作,组织处理有关突发事件;承担其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督检查工作。各省设置劳动监察局或监察总队、支队,地市一级设置监察支队或者大队;县、区一级设置监察大队或者中队。根据劳动监察体制的设置,各级劳动监察机构隶属于当地劳动行政机关,其人员、物力等由其隶属的劳动行政机关统一调配,业务上一方面接受上级监察机构的指导,同时又受本级地方政府的领导。地方政府对监察机构的部门设置、人员的配置、物力的支持有绝对的权力,这种监察体制的设置给监察机构的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重招商引资而轻执法检查,将劳动监察同改善投资环境相对立起来,对劳动监察工作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监察执法工作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劳动监察机构在行使监察权力、进行监察活动时不免会受到其上级和本机领导机关的诸多制约,造成监察执法不力的后果。

(三)劳动监察人力不足,劳动监察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劳动监察员,是指依法代表国家机关执行劳动监察活动的人员,在我国,主要包括专职和兼职监察员,劳动监察员必须具有法定的资格。根据人力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2007年末全国共有机构3271个,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组建率为94.2%。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配备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2.2万人。截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291个,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组建率为94.7%。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配备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2.3万人。 2009、2010年的数据未作公布,但根据最大的发展速度,现在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配备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最多不会超过3万人,但是,截止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预计2010年,会超过8亿人,劳动监察员的配置远远跟不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满足不了国际劳工组织对转型国家监察员配置指导要求。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提高,劳动监察案件与日俱增,且呈现出涉及人数较多、处理程序繁杂、调查取证困难、办案时间长的特点,劳动监察工作任重道远。2005年至2006年9月底的21个月内,全国劳动监察机构受理群众举报立案专查案件40.9万件,2008年以来,中国的劳资矛盾事件进入高发期,在2008年一年内,这个数字就达到了48.1万件,2010年33.6万件,另一方面,劳动监察力量却相对薄弱,远远满足不了执法需要,所出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劳动监察员是劳动监察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他们的组织状况、人员素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劳动监察工作的广度、力度和质量。但是从我国的目前实际水平来看,劳动监察人力配置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对于劳动监察员的任职资格,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对于一般劳动监察而言,《劳动监察员管理办法》规定,要认真的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熟悉劳动业务,熟练掌握和运用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勤政廉洁,在劳动行政部门从事劳动行政业务3年以上,并经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或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劳动监察专业培训合格。对于特殊监察,对监察员的条件也有特别的要求,如《矿山安全监督员管理办法》规定矿山安全监察员作了具体要求。但在实践操作中,“有些地方不管学历高低、专业是否对口,是否从事过劳动监察工作,是否有必要的法律知识,只要是转业军官、退伍兵、中专毕业生和劳动监察系统家属的子弟都有可能进入这种队伍,只要进入这支队伍,都能顺理成章地成为劳动监察员”。

二、完善我国劳动监察制度的路径

(一)加强劳动监察法制建设

目前,劳动监察法律位阶不高确实是困扰劳动监察工作的一个重大瓶颈,因此应加强劳动监察法制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劳动监察法律位阶,如在《劳动法》中加大劳动监察的相关规定。提升其法律地位,以便更好地推动劳动监察工作的开展。另外也可以采用专门立法的形式,如我国—台湾地区即采取这种形式,于1993年公布《劳动检查法》,采用专门立法的的形式对劳动监察予以规制,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劳动监察法律规范的位阶,另一方面专门、统一的立法也可以避免法律法规的冲突。

(二)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劳动监察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一方面要增加编制,增加监察员数量,另一方面,要建全兼职劳动监察员制度,吸收各行各业政治觉悟高、法律意识强、服务热情高的有志之士加入兼职队伍,解决监察人员人手不足的困难。

另一方面,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应不断提高监察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劳动监察员的任职条件应当进一步明确。作为监察人员必须掌握有关劳动法的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要加强监察人员的角色意识、服务意识,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忠于职守、不畏权势、主动热情、保守秘密的职业道德。劳动保障监察员的遴选应该在学历上设置一个基本的门槛,即本科以上学历。同时,由于劳动监察的技术性要求较强,因此在选拔监察员的时候要有技术上考量,如“劳动监察经常涉及法律事务,劳动监察员上岗之前应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具有从事劳动业务的经历,劳动月考核应当合格等”。在矿山、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安全等方面,专业性要求要更强,监察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资格或资质。对于在职的劳动监察员,应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职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提高我国劳动监察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推动监察队伍的职业化步伐,促进劳动监察事业的深入发展。

(三)加强监督,提高劳动监察的效率和透明度

没有监督制约,就不会有真正意义的现代法治,失去了监督制约,权力也必然产生腐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监督是完善国家管理,防止的重要机制,面对我国现行对劳动监察监督存在的问题,应该内外结合,共同监督,具体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行政监察。行政监察与其他的监督手段相比具有程序简便、过程和形武相对简单的优点,不少程序方便易行,加上行政管理具有直接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快速解决问题。同时,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成本较低,即使有当事人申请的行政复议也不收取当事人的费用,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在劳动监察执法活动中的力度,规范执法行为。2、利用和各种外部监督手段,切实加强对监察机构的监督。应当多策并举,提高广大群众对劳动监察的参与度:要设立相关的举报、奖励制度,鼓励人们检举、揭发违法用工行为以及劳动监察机关的不作为、越权、营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同时,设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对于举报者严格保密,确保其免于被举报单位和个人的报复侵害,促使人们敢于举报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不断扩大媒体监督的广度,解决监督的局限性问题;加强共青团、妇联等社会组织和劳动行政部门的联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如多方的联席会议,提高社会组织对劳动监察事业的监督和参与度。

(四)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加大对劳动监察工作的支持

在目前的体制之下,地方政府对劳动监察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比较现实的做法就是督促地方政府转变思想意识,从长远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劳动监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以此建立起更加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减少群体性的突发事件,维护政府良好形象,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篇9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0-0108-03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大量的矿山、矿井对于我国能源短缺的局面产生了明显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就是血淋淋的安全事故。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大幅度降低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和事故危害性,但是与美、英等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差距依然很大,煤炭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严峻。因此,建立一套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煤矿安全管理的特殊性

1.1 后果严重性

1.1.1 伤亡事故多,而且重特大死亡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自2011年1月1日到2011年12月1日,我国煤矿总共发生了各类事故75起(其中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共58起),死亡人数达452人。在这些事故之中,死亡人数以3~9人的重大事故占主要部分。

1.1.2 巨额经济损失。一旦发生事故,不仅需要巨额的医疗费、抢救费、抚恤费,还有大量的工程设备、设施的维修费用以及由于停工而造成的间接损失,这些费用加起来是非常巨大的。例如,2010年10月16日,河南平禹煤电公司四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班入井276人,升井239人,37人被困井下。该煤矿在2008年就由于发生了瓦斯事故,造成了20余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000余万元人民币。

1.1.3 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大量煤矿事故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社会形象,还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其参与国际资源开发市场的竞争会制造出极大的障碍。

1.2 管理复杂性

由于煤矿管理的复杂性,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是困难,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下:

1.2.1 事故的诱因较多。事故的诱因种类非常多,其中以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居多,死亡人数以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和瓦斯爆炸为主。

2012年全国煤矿各类安全事故的调查统计情况见表1,其中各类事故的死亡人数如图1所示。

表1 2011.1.1~2011.12.1我国煤矿安全事故调查统计

事故类型 突出 透水 瓦斯

爆炸 顶

板 运输 中毒 其他

发生次数 20 15 17 11 5 3 4

死亡人数 153 68 120 38 45 9 19

由表1可知,煤与瓦斯突出(20起,占全年发生事故次数的26%)与瓦斯爆炸(17起,占全年发生事故次数的23%)依然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隐患。近年来矿井透水事故(15起,占全年发生事故次数的20%)也逐年呈升高趋势。此三类事故大约占总事故次数的70%左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随着矿井深度的逐年加深,煤矿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2)瓦斯含量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抽采工作越来越难实施;(3)虽然煤矿生产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对于地下探测、预报等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4)各地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投入不一。

图1 各类事故的死亡人数

由图1可知,2011年煤矿事故有统计的死亡人数高达452人,虽然比往年有所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形势依然严峻。其中因煤与瓦斯突出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达153人,占总人数的33.85%。瓦斯爆炸造成的死亡有120人,占总人数的26.55%。透水事故遇难人数为68人,占总人数的15.04%。显然,在煤矿各类事故的死亡人数中,突出和瓦斯爆炸所占比例最大,约为60.40%。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和透水等造成事故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1)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2)预测技术落后;(3)煤矿管理不到位;(4)事故发生突然,人们来不及应对,容易造成群死群伤。

1.2.2 不可预知的特殊性。一些不可预见的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增大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难度。

1.2.3 人员素质低。井下工人大部分文化程度低,主要以挣钱为目的,安全意识淡薄。

1.3 地质关联性

以2011年全国煤矿突出事故为例,经过统计发现,突出的往往发生在地质构造十分复杂,煤层埋较深,开采困难的地域,如贵州、湖南和云南等地。相反,煤层赋存较好的地域,如内蒙、东北和陕西等地出现突出的次数较少。

2 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通过调查可知,即使是一些现代化程度较高、五证一照齐全的正规矿井,仍不时发生煤矿安全事故,如2011年8月20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永安煤矿井下2321采煤工作面补切煤眼掘进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人死亡。这些事故的发生已经对我国的能源开采行业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通过对大量事故的发生原因以及严重后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得出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在安全监管环境、安全认识以及生产技术及生产条件方面存在问题,具体如下:

2.1 在安全监管环境环节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我国煤矿的管理体制较为落后,长期以来一直遵循“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群众监督”的模式,各个部门虽然一直都在遵循安全生产管理的思想,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仍存在这个那个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下列三种:

(1)由于煤矿所在地域,大多位于穷困地区,煤矿作为当地的财政收入,受到了多方面的保护,给安全监管活动制造了很多的障碍。(2)安全监管活动一直存在滞后性,绝大多数都是在矿难事故发生后,才会有相关的安全监察部门赶赴现场进行检查,总结事故经验教训,虽然处理了相关的责任人,但是对于事故的预防没有任何的帮助。(3)在生产管理与执法单位之间没有明确划分,虽然现阶段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但是由于生产管理人员与监管执法人员的重叠等复杂的关系,严重影响了检查的效果与形象。

2.2 缺乏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发展的滞后,现阶段人们过分地追求经济效益。一些煤矿甚至在资金紧张的条件下,扣除或者减少安全措施资金以及维护费用的使用,这就导致了煤矿危险系数的急剧上升,另外一些矿井虽然在过去的工作中坚持了质量标准化考核,但却不及时更新相应的生产设备和监测设备。此外,井下工人整体素质较低,主要以挣钱为目的,安全意识淡薄。这些都造成在实际生产中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安全的重要性。

2.3 缺乏对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条件的重视

与以露天煤矿为主的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绝大多数煤矿都处在自然灾害较多、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这就造成了事故频发。此外,我国煤矿企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普遍低下,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工具装备等方面普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3 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根据对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建立一套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管理,能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3.1 安全规则体系

安全规则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和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内部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面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内容。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煤炭工业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法律制度仍然存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扩大立法审查的范围,梳理与煤矿相关的法律之间的关系以避免不同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2)立法应紧密联系煤矿安全的实际,摆脱理想化。对从事生产和安全监察工作的人员的职责要明确具体,对安全事故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界定也要有细致明确的规定,使执法时有所依据。(3)加大执法力度,对官煤勾结、权钱交易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要进行严厉打击。

3.2 监察监督体系

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已经建立,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六点加强监察监督体系建设的建议:(1)建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的垂直管理体系,即包括中央、省、地市及县在内的多级垂直机构来专管煤矿安全检查工作。(2)加强监察队伍建设,提高监察人员的待遇,维护监察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一支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安全监察人员队伍。(3)加大力度在安全监察人员安全隐患识别、安全监督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的培训工作,通过加强案例剖析和规章制度培训来提高安全监察人员的执法意识和执法能力。(4)要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监察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各级安全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都要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有法必依,依法行使监察权力。(5)对安全监察人员有功必奖、有过必罚。(6)建立公开透明的监察运行制度,通过网络、报纸以及电视等媒体及时披露煤矿安全信息和对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结果,以期望对社会和个人产生警示作用。

3.3 教育培训体系

从根本上提高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观念是当前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人本原理,从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两方面入手,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3.4 赏罚体系

煤矿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惩罚和奖励制度,以达到更加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效果。实际中,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行为和个人,无论其是否酿成了安全事故,都要对其进行严厉处罚,使其不敢再犯;对认真贯彻实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和个人,应有明文规定的奖励或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等,从而使更多的人乐于遵章守纪。

3.5 安全信息体系

煤矿安全信息体系是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现代煤矿安全信息体系的建设,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煤矿企业的管理者要提高对安全信息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把安全信息作为安全监察工作或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信息机构足够的支持。(2)健全安全信息机构,完善安全信息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信息员队伍。(3)除了要充分发挥井下工作人员在安全信息搜集中的及时性、直接性的特点,还要扩大对安全信息搜集的范围,如对国外先进安全管理技术的搜集等,这对煤矿企业及时了解国内外安全信息的情况,吸取其他煤矿安全事故的教训,借鉴先进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从而实现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具有积极意义。(4)应加强煤矿安全信息的网络建设,扩大煤矿安全信息网络的覆盖面,从而实现安全信息的快速共享。

3.6 安全文化体系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预防事故、抵御灾害,创造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安全价值观、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和防护器物等。现代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物质安全文化建设。要确保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可靠性。此外,还应要求工人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程从事生产活动。(2)安全文化制度的建设。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法规、标准,并使其真正落实到安全生产的第一线。(3)心态的安全文化建设。心态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4)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的建设。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树立安全道德,具体而言,需要从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和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两个方面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史宗保.煤矿事故调查技术与案例分析[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2] 许亚平.发达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J].煤炭技术,2013,32(5):1-3.

[3] 郑伟.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4] 吴同性.基于文化塑造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研

篇10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套稳定大局。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行业”,在煤矿企业里安全自然就成了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国家和各级部门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召开了多次会议。实践表明,安全生产管理光靠领导重视、开会议、发文件是不够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企业,每一个职工,注重企业内部具体日常化细节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一、安全管理



1、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不安全不能生产。煤矿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煤矿的效益对安全生产有特殊要求。煤矿的效益主要来自于煤炭生产,如果没有安全保证,生产煤炭就是一句空话。事实上,一个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如何,必须会影响企业的效益。企业发生事故总要或多或少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还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处理。这本身就是直接的经济损失。安全生产对煤矿至关重要。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狠抓管理,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考核,从严奖惩。只要坚持严字当头,认真强化安全管理,能逐步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杜绝事故的偶然而走向成功的必然。



2、严格遵守规程,依法进行管理。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严格遵守规程,依法管理。《煤矿三大规程》是煤矿企业的瑰宝,是广大职工在长期与大自然搏斗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规律和科学程序,也是煤矿企业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行动指南。实践证明,只要是严格遵守规程进行工作的,就能够保证安全。如果不严格遵守规程,就违背了客观规律,生产中也就容易出安全事故。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我们还必须严格遵守《煤矿三大规程》、《矿山安全生产法》以及煤矿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切实做到依法管理。



3、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管理就是一种责任。安全第一责任人,首先要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安全责任。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生产目标负全面责任,要对本企业、本部门、本单位的人员人身安全、家庭安全、集体安全以及社会安全高度负责。广大职工要形成下级对上级逐级负责制,建立“四级包保”安全体系。“四级包保”即:个人包保班组、班组包保区队、区队包保企业、企业包保公司。企业安全管理者要逐步完善上级对下级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和考核制度。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第一责任人是安全管理的灵魂;广大职工是安全生产的执行者。因此,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安全生产执行者必须自觉落实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指令。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业务技能,提高人员素质,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是搞好队伍建设的基础,是单位整体发展的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思想观念。



二、人类的生物钟节律



根据统计资料分析,煤矿零打碎敲事故大多发生在矿工年龄21~30岁、工龄1~3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人群,绝大多数事故发生在采煤、掘进工种和工种面。其中1~2人事故以顶板事故最多,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以瓦斯事故为最,其次是水害事故,第三是井下火灾事故。



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每种生物,包括人类在内,其行为和生理功能都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及时间性或时间属性。由于其类似“钟”的特点,因此称之为“生物钟”。掌握和利用“生物钟”,对于人类的活动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从事高危行业的人们更为重要。



目前人们常说的生物钟有日生物钟、月生物钟和年生物钟。



1、人的日生物钟



日节律是与地球自转相吻合的生物钟,其周期为24小时,其内容是指人的生理现象和机能状态在一天之内的变化,早7时到10时机能状态呈上升趋势;下午4时左右较平缓,并处于白天之中的最低机能状态时刻;下午5时以后机能再度上升,晚11时以后有急剧下降。凌晨3时至4时下降最为明显。此时体力、经理极度不支,是极易出事故危险期,所以称为“魔鬼三时”。



2、人的月生物钟



月节律与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周期相适应,平均为29.5日。根据研究资料显示,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初七、初八及二十或二十三,是人类容易出现较大事故的时间,如重大暴力案件、交通事故等。推测可能同人脑电磁波与环绕地球的磁场产生共振,使大脑机能判断力下降。人的体能、智能和情绪节律都具有近乎一个月为周期的变化,有期也有低潮期。处于期时,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处于低潮期测耐力下降,易于疲劳,情绪不稳或低落,记忆减退或精神不集中;很容易出差错。



3、人的年生物钟



人的年生物钟表现为夏天朝气蓬勃,冬季精神萎靡,易疲惫。许多少女月经初潮发生在秋天;儿童骨骼发育在夏天最快,冬天最慢。凡此种种说明人的一些技能和生理状态时随着四季变化而波动的。



20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维尔赫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在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病人乃至正常人在体力,情绪的变化中,存在一个周期起伏现象。其中体力盛衰的周期为23天,情绪波动周期为28天,智力波动周期为33天,关于一天当中,人什么时候可能发生事故,受作业种类,作业强度,作业现场的环境以及个体的本体素质影响。事故的发生同体力、情绪和智力的循环变化也有关系。



1)智力、情绪、体力种的临界期计算



以下介绍一种简单算法。



(1)算“总天数”



计算出生之日至所计算之日的总天数:



t=(365.25×周岁数)±x



式中t—总天数;



x—除周岁数以外的天数。



例如,某人1935年10月15日出生,要计算1987年1月29日的这天的生活节律,为t=(365.25×52)-259=18734d.



(2)算“余数”



将前面写的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它们分别是智力、情绪、体力、节律周期的天数),然后得到余数。注意必须用手算,而不用用电子计算器算。18734/33=567…23(智力钟余数),18734/23=814…12(体力钟余数)。



(3)三期的确定



当把余数求出之后,如只需要了解计算日处什么期(期、低潮期、临界期),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数除以2对照法”又叫半周期法,即33/2=16.5…(智力钟半周期数),28/2=14.0…(情绪半周期数),23/2=11.5…(体力半周期数)。将“余数”与半周期数作比较,若余数小于此种生物钟的半周期数,此生物钟运行在期;若大于半周期数,运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以及余数为零者,为临界期。了解自己“智力、情绪、体力、”三节律的运行周期,可在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临界、低潮期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上例中,智力钟余数:23﹥16.5为低潮期;情绪种余数:2﹤14.0为期;体力钟余数12﹥11.5,数字近半周期,为临界期。



4、人的生物钟节律对安全的影响



人体生物钟三节律周期理论是指一个人在自身“水平线”上的波动。当人体三节律处于临界期或低潮期,人确实会感到智力下降、情绪欠安和体力易疲劳。但人是有理智、有责任感的,了解自己的临界期、低潮期,对它没有恐惧的必要,更不要以生物钟低潮期或临界期为借口。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把处于节律双重、三重临界日驾驶员换下来做其他工作,或提醒他慎重驾驶,以高度责任感来克服临界日的不适。当然,期的驾驶员的麻痹大意,以为乱开车也不会出事故,这是绝对错误的。



根据人们存在的生物节律,合理安排工作和监察活动,从而减少或消除事故的隐患,达到本质安全。运用生物节律理论之所以能达到减少和避免事故发生的作用,从心里角度来看,主要是人们认为掌握了自己的节律后,可以不时提醒自己,强化自己的安全意识,注意加强自我保护,起到改善心里状态的作用。作为领导、管理人员,掌握了员工的生物节律后,可以恰当地调动和安排员工的生产岗位,加强安全巡查,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从而达到减少或杜绝事故隐患的目的。从而有效地进行安全监督,实现安全监督的目的。



篇11

在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煤矿企业女职工面临着劳动就业、优胜劣汰、地位下降以及自身素质亟需提高的挑战,如何做好女工工作,是摆在各级工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本文就如何做好工会女工工作,提高女工干部队伍素质做了深刻的探讨。

1、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女工的重点工作

(一)工会和女工委员会要在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同时做好维权工作。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必然涉及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一些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工会和女工委员会要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好宣传解释和疏导工作,同时也要维护职工尤其是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向管理层反映职工尤其是女职工的意见,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建议,帮助职工尤其是女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女职工一旦失去就业的机会,要想重新就业难度比男职工更大。尽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注重解决差距过大,合理调整分配不公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但是,实施起来仍有一段过程,工会和女工委员会不能因此掉以轻心。

(二)工会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全面提高职工尤其是女职工素质。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和品行,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职工队伍,建立起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素质职工,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会和工会女工委员会要积极配合支持,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对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提出积极的建议和意见,使培训方案更加切合企业发展实际,更加科学和规范。工会和女工委员会要在鼓励职工积极搞好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为职工构筑学习平台,吸引职工尤其是女职工广泛参与读书自学、技能培训、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等,以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充实完善自己。要坚持面向基层、立足班组,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把职工的素质教育和企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结合起来,按照岗位“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要求开展多面手操作赛,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调动广大职工尤其是女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崇尚知识、重视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让他们在二次创业再造天府中多做贡献。

2发挥工会女工组织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女工合法权益

发挥工会女工组织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女工合法权益 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是工会女工委员会的重要职责。是体现女工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的有效举措。女职工作为一个特 殊的群体,在工作、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她们不仅是单 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家庭的支柱。企业女工委员会要通过多种 形式了解女职工的思想状况,对她们的心事、难事、烦事做到心中 有数,通过与她们交流、谈心,关心她们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切实 帮助女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让女工组织真正成为女职工的娘家人、贴心人、知心人。在实际工作中,全方位对女职工进行普法教育尤为重要。

(一)开展有益于女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健康向上的女工文体活动,可以使女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 好地为搞好安全生产服务。“以开展活动为桥梁,用文化凝聚人心” 是成功开展工会女工工作的有效手段。例如:在重大节日期间,组 织女职工开展拔河、跳绳、跳棋、健美操比赛等活动。通过开展这 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女工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使女工队伍焕发 出新的活力,增强女工团结奋进、努力拼搏的顽强精神。

(二)发挥女工协安作用,开创女工工作的新局面 煤炭企业的女工工作,必须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创新工作形式,适时开展具有煤矿特色的活动,吸引更多女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来,不断创新安全协管活动内容和形式,主动为矿山安全生产搞好 温情服务,常吹安全“枕边风”,常敲安全警示钟,使安全协管活 动发挥更好的作用。首先,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女工家属协管员队伍,对于搞好安全 协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在人员选拔上,要严格把关;其次,在构建安全协管网 络上,要不断健全完善安全协管的各种制度,加强对协管员培训教 育,提高协管员的素质,使女工家属协管员们充分认识到:要当好 一名协管员,必须在思想上热爱、行动上投入。在协管员的待遇上,要给她们足够的时间和一定的工资待遇,使她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 安全协管工作中去。在安全协管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大力倡导安全亲 情观,突出安全协管特色,依托“撑起半边天,共筑安全线”、“当 好贤内助,常吹枕边风”和创建“安全幸福家庭”等载体,组织安 全知识竞赛、安全座谈会、安全访谈,使广大职工在警示教育中做 到警钟长鸣。采取日常抓宣传、井口搞服务、区队建联保、协管结 对子、帮教入家庭等多种亲情化、人性化活动形式,不断把安全宣 传教育阵地延伸到区队、班组、家庭,形成浓厚的安全亲情文化氛 围,筑起安全亲情防线。

(三)把女职工认可作为评价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标准 煤矿工会女职工组织要始终把女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 成,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女职工群众的评价为 主要标准,使工会女工组织的向心力、吸引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同时,从关心女职工生产、生活入手,通过到基层走访,及时了解 女职工一些实际困难;通过开展女职工保健知识讲座、再就业培训 及认真热情地处理好女职工的来信来访,来维护女职工的各项权 益。

篇12

[关键词]:电气安全;评价因素;评价方法

一、电气安全及其评价

电气安全是安全领域中与电气相关的科学技术及管理工程。包括电气安全实践、电气安全教育和电气安全科研。电气安全是以安全为目标,以电气为领域的应用科学。它包括用电安全和电器安全,其基本理论是电磁学理论及安全原理。

由于电能应用的广泛性,电气安全也具有广泛性,不论生产领域,还是生活领域,都离不开电,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电气安全问题。电气安全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它不仅与电力工业密切相关,而且与建筑、煤炭、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等各行各业都密切相关;再者,电气安全工作既有工程技术的一面,又有组织管理的一面。

电气安全评价包括有效性和经济性评价两个方面,本论文则侧重于电气安全的有效性评价。系统的电气安全有效性评价,是从电气安全角度来评价系统中各部分布置是否合理,各部分所采取的电气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合理,能否协调工作,整个系统是否存在电气安全的死区等。也即对工业企业现实系统中的电气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并预侧由于电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从而提出电气安全措施和整改建议。

对于一般的工业企业,电气事故主要有触电、电气火灾和爆炸、雷电危害、静电危害。但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由于其原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的不同,电气事故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如油田单位进行电气安全评价时,由于火灾、爆炸是损失重大的易发事故,所以应将电气火灾和爆炸、雷电危害、静电危害作为评价重点。而对于机械加工厂,由于车间内金属存在系数大,易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应将触电作为评价重点。

二、建立评价因素体系的原则

欲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科学的评价因素体系,必须先了解以下几个建立评价因素体系的指导原则。

1、科学性

科学能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建立电气安全评价因素体系,也必须能反映客观实际以及事物的本质,能反映出影响企业电气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只有坚持科学性原则,获得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有效。

2、全面性

对企业电气安全现状的评价是一种全面性的多因素综合评价,为了保证这一点,选取的因素应具有代表性。选取时应从评价对象的各方面着眼,尽管最后确定的评价因素不一定很多,但选择初始时,被选因素一定要多一些,全面一些,以保证有选取余地。

3、可行性

建立的评价因素体系应该能方便数据资料的收集,能反映事物的可比性,做到评价程序与工作尽量简化,避免面面俱到,繁琐复杂。只有具有可行性,评价的实施方案才能比较容易的为企业的安全部门所接受。

4、可比性

为了便于比较,评价因素应当量化。电气安全既包括电气安全技术又包括电气安全管理,即具有技术和管理的双重性,评价对象比较复杂,其中有些因素难以量化。但是事物的质是要通过一定的量表现出来的,因此,评价因素应尽可能量化,只有量化了,才能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

5、稳定性

建立评价因素体系时,选取的因素应是变化比较有规律性的,那些受偶然因素影响大起大落的因素就不能入选。

三、电气安全评价因素分析

安全原理指出:在某种情况下,事故是否发生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都有其深刻的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是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后果,这便是综合论事故模式的基本观点。基于这种观点,这些物质的、管理的、环境的以及人为的原因就构成了安全评价中的危险因素。

1、电气设备固有安全性

工业企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电气设备,它是带来电气危险的根源,且人们与之接触的机会很多。电气设备的固有安全性能直接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电气安全状况。因此,在评价工业企业电气安全现状时,应把电气设备的固有安全性放在重要的地位,在权重的分配中需给予重点考虑。

2、电气环境

这里所说的电气环境是指对电气安全有影响的自然及非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雷电、静电等;非自然因毒主要指电气系统工作的场所的环境因素,如电磁辐射;易燃易爆、高温、潮湿、腐蚀、金属占有系数大等特殊场所。电气环境对电气系统的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评价工业企业电气安全现状时,应把电气环境放在较重要的地位,在权重的分配中需给予较重考虑。

3、电气安全管理

工业企业的电气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既有工程技术的一面,也有组织管理的一面。工程技术与组织管理相辅相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严格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得不到可靠的保证;没有完善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则只是一纸空文。由此可见,必须重视电气安全综合措施,做好电气安全管理工作。

四、电气安全评价因素的权重分配

1、权重确定方法的理论基础

在评价因素体系中,每个因素对实现系统评价目标和功能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权重表示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或表示一种效益替换另一种效益的比例系数。可见,权重是综合评价的重要信息,应根据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即因素对综合评价的贡献确定。基于信息基础,可以选择定性的经验判定方法,精确的定量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混合方法确定权重。而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是“成对比”,而“比”得是否准确和一致是一个关键问题。“成对比”的主要方法是权的“最小平方”法和“特征向量”法。

2、电气安全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

根据以上对权重确定方法的分析,德尔菲(Delphi )法是由专家凭以往经验,主观判断确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主成分分析法虽然是一种客观确定权重值的方法,避免了主观随意性,但由于电气评价因素多为定性的因素,所以对于电气安全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方法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五、评价方法的探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