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09:25:0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城镇绿化建设与管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小城镇绿地在我国国土绿地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它建设得如何,管理得怎样都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国土绿化的整体水平。由于缺乏对小城镇园林绿地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使得供小城镇绿地建设与管理可借鉴的东西不多,加之决策者常被大城市那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大草坪、大广场所感染,纷纷效仿。而当专家学者已意识到“草坪热”、“广场热”等危害时,不少小城镇还将其奉为绿地建设的经典,大张旗鼓地推崇。结果花钱不少,由于管理经费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建成后很难达到设计效果。鉴与此谈谈对小城镇绿地建设与管理的看法,供参考。
1 存在问题
1.1 绿化设计不科学,重建设轻管理,管理经费难以保证
随着领导知识层次的不断提高,生态意识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在发展中越来越重视绿地建设。为建成高品味的城市绿地,请专家设计之初就提出达到什么高标准、不低于某某城市的水平或多少年仍不显落后等等要求,盲目追求效果而忽略了小城镇本身的因素.
不负责任的设计者为迎合建设者的心理或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置园林绿地建设的一些科学原理于不顾,在没有对当地地理、气候、人文、经济等特点作充分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凭空将城市绿地设计成“图画”般美丽,再加上设计者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专业解说,着实让建设者陶醉一番。这样的设计当然被认可并付诸实施。工程竣工后效果尚可,由于设计的“先天”不足和管理经费难以及时到位,加之市民素质等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绿化设施逐渐变得满目创伤,绿地内植物生长不良,杂草和灌木“宾主”不分,绿地的功能丧失殆尽。这怎能体现出原有的设计效果呢? 1.2 赶时髦,只注重美观,而忽视绿化的生态效应
某些领导参观过园林城市,尤其大连,她那大片的草坪确实使人流连忘返,羡慕不已。回来后纷纷效仿,大种草坪。他们只注意到草坪良好的视觉效果,却忽视了其较低的生态效应和建后较高的管护费用这一“隐患”。而给人以流畅、整洁之感的模纹花坛,建后不久因内部通风、透光严重不良,如再管理不善,灌木长得七高八低、长短不一、杂草丛生,叶子光秃,病虫极易发生。据资料介绍,大连草坪建设成本8-20元/m2,草坪每年综合养护费6-8元/m2。这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小城镇来说是一种不小的负担。
1.3 片面理解“见缝插绿”,填埋自然水体增加绿地面积
不少领导出国参观考察,感到外国人绿化意识特别强,城市中只要有空地,无论大小或地点,都栽树种草,树木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拘格式。实际绿化规划时也执意要求设计者如此这般挖掘城市绿地潜力,不让一寸闲地荒着。“见缝插绿”这一口号在绿化建设中曾起过一定的作用,它是增加城市“绿量”,挖掘城市绿地潜力的有效措施。经过这样的挖掘,剩下来的“缝隙”大多地处城区偏僻边角或难以绿化的老城区。它们有的与居民住宅相连,长期为居民占有。在这种地块上建绿地不但建设时阻力大,建成后也容易遭人为破坏,并常因疏于管护,而造成绿地管养不善或被擅自占用,使绿地再次沦为“荒地”。
另外还有一种偏见,为增加绿地面积,不少地方将原有的自然水体用垃圾填埋,上面覆盖40cm左右的熟土进行绿化。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举两得,既增加了城市绿地,又为处理城市垃圾寻找到一条有效途径。但细想一下,分布在城区的自然水体具有抗旱排涝、调节城市小气候的功用。水体中的生物还能净化水质、减轻污染,是天然的城市生态湿地。殊不知填入垃圾后,造成地下水被污染,水中生物消失,实际上是增加了污染源而减少了净化物,环境质量变差势成必然。这是一种投机取巧又得不偿失的做法,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2解决的对策
2.1 绿地建设之初,充分考虑实际管理,量力而行
绿地建后的效果如何,不仅体现在设计上,更与建后的管理密切相关。用“三分栽七分管”这句话来概括绿地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可以说是再确切不过了。绿化与建筑不同,绿地内栽的是有生命的东西,要使她们茁壮成长,就必须精心呵护。绿地建成后才是开始,而大量的工作在于今后持久的专业养护,这就需要足够的养护经费和一支具有绿化专业知识的养护队伍,这一点常被领导们所忽视。绿地建设也应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宗旨,特别是那些经济尚不发达、属“吃饭”财政的小城镇,在决策重大工程时,不要一味树政绩、贪大求洋。这种只重视建设经费而忽视养护费用投入的做法在小城镇中普遍存在,它从根本上制约了小城镇绿化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在绿地规划决策之初就应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自身养护管理水平和养护经费。没有这些保证,宁可少建或干脆建些可以粗放管理的绿地,以保证建后的效果,否则,前功尽弃、后悔莫及。
2.2 绿地建设中注意乔、灌、草合理搭配
中国园林历来讲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布置手法。植物布置注重品种多样化、高低错落具有层次。这也许是我国古人的生态意识?小城镇绿化并非不能建大块草坪,但如果一味追求处处栽种草坪而形成“草坪热”就大为不妥了。虽然单纯的大面积草坪在追求视觉效果上给人某种程度以新鲜刺激的感觉,满足单纯的美学角度构思和设计,而在植物配置上则缺乏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我们知道绿地建设最基本和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由于观念、经济等原因,不少小城镇用地较紧张,绿地率不高,环境污染较重。其绿化的首要任务应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绿量”。“绿量”是以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植物叶片总面积为主要标志,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绿量”越大,则此绿地系统产生的生态效应就越大,反之亦然。从这一意义上说增加叶面积,也就增加了绿地系统的生态作用,怎样增加“绿量”呢?
研究表明,乔木、灌木和草坪具有的“绿量”不同,乔木叶面积是它树冠投影面积的20多倍,灌木的叶面积是5-10倍,草坪则更小。同等单位面积上树林的“绿量”是其单位土地面积的60-70倍,生长茂盛的草坪是20-30倍,也就是说树林的“绿量”是草坪“绿量”的3倍,高大乔木的生态作用高于灌木的生态作用,更高于草坪,而由乔、灌、草构成立体结构园林绿地的生态作用明显大于双层或单层结构园林绿地。
由此看出在人均绿地面积较低的地区大种草坪,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显得单薄无力。乔、灌、草混植绿化构成的疏林草地集自然、通透、开放于一体,构成自然植物群落,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功能比单一草坪强得多,适应性广泛得多。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把城市绿化的生态意识始终贯穿于实际工作,在绿地建设中注意乔、灌、草的合理搭配,避免大面积铺种单一的草坪。
2.3 绿地建设要因地制宜,注意集中建设,充分利用自然水体
“见缝插绿”这种绿化意识固然好,但要理性思考具体实施时的难度。小城镇有其许多特殊的地方,首先这些地区在搞道路、下水或建筑时就事先没有预留栽植地,都是硬质铺装,地下土壤很不适合植物生长。其次周围居民也不支持,阻挠建设,即使栽了,遇人为破坏,树木磨难重重,结果死多活少。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浪费人力、白耗财力。
绿地建设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实际,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条件成熟―个建设一个。那些地处偏僻又零星的小地块,可暂缓实施“见缝插绿”,待城市改造时一并根据总体规划建设。这样既便于今后管理,减少重复建设费用,同时集中建设的大块绿地效果更好。也就是通常讲的钱要花在刀刃上.由于内河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河道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恢复,并促使系统的自我维护和自我发展。因此,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最有价值和最具生命力的生物处理技术。这类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由于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因此已成为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以滨江公园植物配置为例进行说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从建立优美的滨水绿带景观出发,沿岸的植物景观应在统一中求变化,利用具有不同外貌的植物群落,在风格一致的基础上,构成统一中有变化的协调的滨水绿带。(2)通过有意识的植物景观营造,形成特色片区,创造季相变化、朝暮变化的特色景观,刻画迷人的滨水风景线。(3)从滨水游览的需求出发,利用植物景观的空间特点,创造出动静结合、开闭变化的游憩空间,以满足不同活动类型的需要。(4)遵循和模拟滨水自然植被群落,建立生物多样性观察点.保护生态群落的生态学特性,恢复植物景观的自然性,乡土性和原生性,使沿水动植物种类逐渐增加,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增加景观的趣味性和动态美。
小城镇的自然水体是绿地建设中垂手可得的湿地自然景点和生物多样源,规划时应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水体,适当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这样既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保持了生物的多样性。此举花钱不多,效果却很明显。
3 结束语
总之,小城镇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身实际,辨证地借鉴他人的绿地建设经验。首先在满足生态效应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人文、气候、地理、经济等特点,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园林绿地,而不应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以免东施效颦,适得其反。绿地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条件,注重生物的多样性,讲究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布置手法的基础上,吸收符合自己小城镇绿地建设的各种经验,并加以总结和积累。只有这样我国小城镇绿地的生态效应和环境效应才得以充分发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才能实现。
小城镇在我国的城市构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的数量和规模逐年扩大,而小城镇的发展不能仅关注数量扩大,更应该关注品质的提升。由于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增加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城镇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生态景观环境,不仅是城市形象的体现,也成为现代小城镇的一个评价标准。绿化是生态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美化市容市貌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衡量城镇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研究小城镇的绿化建设与生态景观环境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议题。
1.生态景观的基本内涵
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景观是指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不同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异质性区域,由一系列大小、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组成。因此,城镇生态景观是城镇居民与城镇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异质性区域。小城镇的景观有人造建筑景观和生态环境景观两种[1]。生态环境景观又可分为绿地景观和水域景观[1],其中绿化景观是连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纽带,绿化景观建设应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基础上进行,因此绿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和谐的生态景观,即绿地建设的生态化。
2.小城镇绿化现状
目前,我国的小城镇绿化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2],对于国家规定的在2000年达到绿化覆盖率50%的目标现在已经过去10年,但还是没有达到。小城镇比大中城市更加接近自然,城市环境相对较好,田园风光近在咫尺,更利于创造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但是相比大中城市统一绿化,有计划和统筹安排的绿化建设而言,小城镇的绿化建设目前重视程度还很有限,多数地区还停留在自然绿化层面,认为无需进行专门绿化。就产生效益而言,大中城市的绿化建设已经产生了相当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小城镇绿化建设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成效不明显[3]。小城镇对于绿化的生态化认识不到位,多数小城镇认为种了几棵树,铺了几片草坪就是生态绿地,就建成了生态景观,对绿化景观生态建设的认识不足。
3.小城镇绿化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3.1绿化建设脱离实际
目前小城镇绿化建设出现了极端发展的现象,小城镇绿化建设往往不顾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盲目效仿大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一味片面追求体量大、进度快,风格上要么追求仿古园林,假山亭榭[4]。很多城镇没有考虑当地地理环境特点,盲目引进外地观赏植物而忽视本地树种。这使得小城镇绿化建设不仅失去了独特的个性,也耗费大量资金,同时由于彼此效仿,忽略了经济实力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造成了骑虎难下的尴尬居面。
3.2忽视生态效益
小城镇绿化建设,多是形象工程,流于做表面的美化文章,而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方便市民使用却考虑甚少。建设城镇绿地过程中过多注重装饰,过分强调绿地的美化作用和图案效果,人工修剪的灌木、草坪以及广场雕塑占据大量空间,人工化痕迹明显,使得绿地形式单一,虽然提高了绿化覆盖率,但是真正的生态效益却很有限。此外,小城镇绿化草坪铺设过多,这不仅增加了养护成本,对改善空气质量和降低噪声污染的效果也不明显, 生态性也较差,据统计数据表明,乔木的二氧化碳固定量大概是草坪的45倍[5],这充分说明草坪建设除了美化景观的作用之外,生态性极差。
3.3绿地布局不合理
小城镇在总体规划时,缺少生态环境统一规划,造成绿地建设无章可循,空间布局混乱,且不均衡,绿地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公共绿地人均指标偏低。大部分小城镇绿地建设沿主要道路设置,或采取“见缝插绿”的形式,仅把绿地建设做为点缀,绿化植物种类贫乏,结构单一,割裂了城镇内部绿地与大环境绿地的联系。
4.小城镇绿化景观“生态化”的建议
小城镇绿化景观应该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生态化是绿化建设的必然选择[6]。这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可以解决城市化与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同时也可以预防今后出现的新的环境问题。小城镇绿化建设“生态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1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绿化景观要素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基质―廊道―斑块”理论,构建小城镇绿地系统网络,呈现不同的绿化景观,使绿地在空间上具有关联性和点-线-面的多维性。将小城镇地域空间作为绿地景观的基质,成为绿化建设的本底;构建绿色廊道,在小城镇地域范围内,沿道路、沿河流或者在不同绿地彼此相连的通道上建设绿廊;建设绿化斑块,在镇区广场、居住区、公共设施等地区设立块状绿地,作为城市点缀,使得小城镇景观体现生态化的特点。
4.2保护绿化树种多样性,提高植物配置水平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小城镇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7]。小城镇绿化建设应该本着以地方树种优先的原则,选取乡土树种,同时根据地方自然环境条件,适当选取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使小城镇绿化建设体现物种的多样性。要提高植物的配置水平,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4.3以低碳理念构建绿化生态景观
一、目前小城镇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主要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小城镇在房屋、道路、桥梁、农贸市场、汽车站点等建设中,往往能够做出科学的工程预算,但是对于城镇的绿化工作一般都缺乏足够的重视,或关注点很少、建设面很窄,或虎头蛇尾、草草完工,或有头无尾、成为烂尾工程,或压根就没有考虑、没作安排。
(2)脱离实际、生搬硬套现象比较严重。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小城镇,总想把城镇装扮得洋气点,于是盲目照搬大城市环境绿化的模式,喜欢站在大城市人的角度来审视小城镇的绿化工作,如盲目引进物种,造成生态和景观不和谐。他们在城镇绿化工程设计时,对本地的情况考虑不足,对本地的生态和气候条件缺乏足够的重视,热衷于引进外来物种,结果因成活率低而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产生潜在的生态危机。
(3)缺少特色,同质问题十分突出。在城镇绿化上理应立足本地的条件,结合本地的特点,形成本地的特色,而不是你建我也建,你有我也有,搞所谓的“大众化”、“一般性”。在我国,尤其是在边远的地区,过去长期处于相对封闭落后的状态,即便是一个很小的村落,也可能存在着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些地区的小城镇绿化若不体现其地方特色实属憾事。
(4)急功近利,形象工程偏多。一些城镇的领导者注重近期显效,注重形象工程。在抓绿化项目上同抓其他工程建设一样,盲目追求指标,以完成工作指标为首要任务,如讲究种植什么物种,讲求种植的数量;讲究绿化地理位置,追求绿化的面积。至于绿化树木能否成活,绿化的草坪能否得到保护保养则不是绿化工作的重点了。
(5)虎头蛇尾,不少绿化项目成为砸钱项目。在城镇化发展中,城镇居民的总体素质虽然普遍提高,但是小城镇急剧膨胀的新增居民基本来自农村,这些新近改变身份的居民素质参差不齐,从总体情况看还是处于偏低水平,所以小城镇在景观维护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不少绿化物常遭人为破坏。
2、原因分析
(1)思想上不够重视,对小城镇园林绿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的城镇绿化工作在城镇规划时和建设初期比较重视,但不能坚持,最终成了烂尾工程;有的城镇的绿化工作是这届领导重视,换届后就没有领导去关心了,新官不理旧事,上一届没有完成的绿化工程也就有始无终。根本原因是从领导到居民对绿化工作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对小城镇做规划时更缺乏超前意识。
(2)决策上不够科学,对小城镇园林绿化的本土化认识不到位。在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这就是以为越洋气越好,越豪华越体现现代化,其实则不然,传统的、乡土的东西生命力最强。例如,一些从外地引种的花草,看似新奇艳丽,但成活率不高,而且显得特别娇贵,培护十分困难,花费了大价钱却扎不了根。
(3)资金上不够充足,小城镇园林绿化项目资金难以到位。有些项目开工时资金还有保障,但是随着工程的进展出现了资金断链现象,影响了工期和工程质量。还有些项目由于投资方或施工方预期效益不高而缺乏后续投资或施工的积极性,使这些项目成了小城镇的“头痛工程”,甚至是“矛盾焦点”。
(4)管理上难以持续,小城镇绿化管理往往不能及时到位。许多绿化项目完工后得不到良好的养护和管理,造成一些植被自然枯萎或者人为破环,即便反复绿化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究其原因,是一些小城镇抓绿化工作存在形式主义,表现在思想认识上侧重于树形像立政绩;表现在工程项目上重建设轻管理,工程上马时轰轰烈烈,工程结束后静静悄悄。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思考
1、科学规划,凸显地方特色
要科学规划绿化用地,把园林绿化工作放入城镇建设的大系统中去进行研究,尽可能做到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实施,把园林绿化工作摆到和房屋、道路一样的高度来思考。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性大,文化和风俗也充满着地域性和多样性。其中,不乏存在自然环境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的古城和小镇。所以在小城镇的园林绿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和重视这些特色,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沿革、人文特点、民族习惯来考虑公园、景点的设置;要对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做深入的调查研究。特别是要对文化古迹遗址、历史人物、庙会场所等和当地人生活有很大关系的地方,做到尽可能的保护,并单独研究其绿化方案。在总体规划中要尽量使特色文化和园林绿化规划和谐统一。
2、加大宣传,全面提高认识
小城镇应当加大园林绿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使人们从思想上重视城镇的园林绿化工作,了解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城镇的园林绿化对美化城镇、改善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和全面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增强人们热爱城镇植被,保护城镇花草树木的自觉性;共同制止破环城镇植被的行为,使人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对保护园林绿化成果有科学的认识,为园林绿化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也为提升小城镇的精神文明水平创造良好的氛围。
3、因地制宜,适时适度引种
小城镇的园林绿化应以本地生物为首选物种,本地的物种对本地气候和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其成活率必然会比引进的外来物种要高,而且对本地生态链的影响要比任何外来物种带来的影响要小。以本地原有物种为主体,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绿化效果,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后期养护成本。在保证成活率的前提下适时适度引进外来物种,并使外来物种与本地的生态环境相一致,保持和维护生态多样性。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引进物种虽然多为植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像动物那样明显,但是不同的物种需要的光、水、土等都不尽相同,植物的繁殖生长能力也大相径庭。
4、多方筹措,确保资金到位
一、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城镇绿化建设步伐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旗委、旗政府坚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加快城镇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优化投资环境的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努力为广大群众打造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绿色生态家园。
(一)抓领导、抓规划,夯实绿化工作基础
城镇绿化是提高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为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旗高度重视城镇绿化工作,成立了城镇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年初旗委、旗政府都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城镇绿化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并与各部门单位签订绿化目标管理责任状。规划是发展的蓝图。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旗把那吉镇的建设定位在“生态园林城”上,坚持以人为本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聘请专家相继编制完成了《**生态系统规划》、《那吉镇城镇绿化系统规划》等,为抓好城镇绿化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有拟建城镇建设项目的绿化方案按绿化系统规划审批合格后,方可开工建设。特殊情况,报城镇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向社会公示。城镇绿(文秘站:)化主管部门对各城建项目绿地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并实行竣工验收制,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二)抓重点,抓关键,全面提高城镇绿化水平
我旗城镇绿化坚持以植树造林为主,乔、灌、草、藤相结合,采取见缝插绿、破墙透绿、拆房增绿、规划建绿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各类绿地大幅增加,城镇绿化步伐明显加快。一是实施“万株大树进那吉”工程。我旗城镇绿化坚持以植树造林为主。从20__年起,我旗开始实施“万株大树进那吉”工程,在那吉镇中央街、振兴路、体育路、福利福四条城镇主干道两侧及王杰广场、丁香园等地移植大株云杉和雪松。截止目前,已移植8200株,成活率达98。二是认真抓好道路绿化工作。在全面考虑行道树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力求树种多样化,既注重其遮荫、减少噪声和吸尘的作用,又考虑其景观作用,努力做到一街一景。1999年以来,共投入绿化资金450多万元,在主要街道建绿岛、种花草3万平方米,栽植玫瑰、锦带、佛头花、红瑞木、黄槐等花灌木及绿篱等各种景观树5万余株。行道树主要选择云杉、垂榆、银棕杨、垂柳和杜松等树种,使每一条街道在不同的季节都呈现出独特的景观。三是全力建设广场、公园等休闲场所。为改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我旗于20__年投资1500元建成了4.64万平方米的王杰广场,其中绿化面积2.04万平方米;20__年投资80万元建设了1.3万平方米的迎宾广场,其中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130万元建设了9000平方米的丁香园,其中绿化面积4500平方米;投资424万元修建了2.76万平方米的儿童公园,其中绿化面积1.66万平方米。正在建设中的东山公园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红色旅游景区抗联英雄园,总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28万平方米;西小河带状公园规划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在广场和公园的建设中,我们全部保留了建设场地的原生树木,并按照树木的分布状况设计,使每个公园都独具特色。广场公园的建设不但提升了那吉镇的城镇绿化品位,更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文化、娱乐、休闲和体育锻炼场所,小城镇的现代文明气息明显增强。四是实施“绿色家园”工程。从20__年开始,组织临街机关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在楼前建花池211个、1万多平方米,设置花架86处,摆放盆花6500多个。同时,积极鼓励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和居民住户开展庭院绿化和社区巷道两侧绿化活动,绿化面积达93.6万平方米。五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加强对现有次生林和草原草场资源保护,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改造荒山,植树造林,全面加强那吉镇城郊绿化工作。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城郊植树50余万株、1290亩,初步形成了东有幸福林、南有希望林、西有团结林、北有卫士林的绿化格局,基本实现了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乡村道路林荫化,居民庭院花园化的绿化目标。
(三)抓管理,抓宣传,切实维护绿化建设成果
在绿化工作中,我旗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绿化管理工作。一是建章立制。根据实际,我旗制订了《那吉镇城镇绿化管理办法》、《**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使城镇绿化工作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结合文明城、卫生城“双城”建设的开展,编写《文明市民手册》和《文明市民读本》,并广泛进行宣传,广大市民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实行责任制。栽树容易成
活难。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提高绿化质量,我旗采取义务植树和后期管理任务分解的办法,由旗各大班子包片,将那吉镇的绿化区划分为12片,将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划分为小组,一组一区,全面负责植树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为提高移植大树的成活率,旗城镇绿化领导小组统一要求各责任单位给每棵大树都做三角支架,提高大树的稳定性,以防止“树大招风”,动摇根系,并定期督促浇水,有效地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园林部门和各牵头单位组成联合检查验收组,对每年各片、各组的绿化任务进行验收,既强化了各机关单位的责任意识,又提高了绿化质量。三是加强管护。按照建管分开的原则,我旗主要广场、公园的绿化管护工作由那吉镇负责,沿街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实行门前“三包”,由各机关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负责。各项绿化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旗公安、工商行政管理、交警、城管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那吉镇175名环卫工人每天除完成各自工作外,还义务负责城镇绿化监管工作,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养绿、护绿人员,对破坏树木花草的不文明行为严厉惩处,同时进行新闻曝光,有力地维护了城镇绿化建设成果。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旗电视台、阿荣通讯等新闻媒体,开设专题栏目,集中宣传报道城镇绿化工作。各有关部门每年都开展形式多样的城镇绿化科普知识、植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宣传,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绿化建设。同时全面开展城镇绿化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增强了全社会义务植树和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
二、全民动员,绿化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镇绿化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为此我旗采取综合措施,使城镇绿化转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旗的城镇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镇变绿了、变美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绿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
第一,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城镇绿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宣传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对城镇绿化的思想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自觉参与城镇绿化的意识明显增强。对于全旗绿化公益活动,各级领导带头上阵,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居民群众、公安干警、驻旗部队、在校学生积极参与,捐资投劳支持城镇绿化工作。正是由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使得**这样一个财政穷旗在短短的几年间把那吉镇打造成了今天的绿色城镇。
第二,城镇品位逐年提高。通过加快城镇绿化工作,使那吉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镇区主要道路由过去的“泥水”路全部变成如今的水泥路,连同316条整洁的巷路绿意簇拥,鲜花环抱。城镇居民享受了集中供热,城镇空气质量明显提高。各类市场、商场按规划分区设置,供水、供热、文化、体育、教育、休闲、娱乐等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那吉镇20__年被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被自治区列为择优扶持重点镇。通过精心雕饰,那吉镇已由过去破旧落后的大屯子变成了如今的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一座新兴城镇,那吉镇由二星级文明城连续两年破格晋升为四星级和六星级文明城,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全区“十佳星级文明旗县城”。
第三,促进了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绿化工作的全面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优美的人居环境每年都吸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目前,旗政府所在地人口已由1999年的3万人增加到现在的6.4万人。从20__年起我旗开始实施那吉镇西扩战略,修建了阿伦大街,天津中敖集团投资2亿元、占地16万平方米的高标准、花园式住宅小区已开工建设。以绿色格调为主的红色旅游项目**抗联英雄园也正在积极建设中。广大人民群众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正在以勤劳的双手开展“晋七争八”星级文明城创建活动。在不久的将来,又一座功能齐全、品位高雅、充满生机的绿色那吉新城将在河西新区拔地而起。
第四,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金和项目,那吉镇聚集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几年来我旗招商引资累计达到14.4亿元。内蒙古奈伦集团、蒙西集团、北京洛娃集团、天津中敖集团、湖南岳泰集团等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__年全旗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2亿元,比上年增长40.6
,实现增加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52.7;招商引资完成4.44亿元,比上年增长35.75
。每年的城镇绿化工程建设与管护都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几点体会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抓好城镇绿化工作,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结合旗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勇于探索,才能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城镇绿化之路。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是城镇绿化的根本出发点。绿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倾听群众意见,把群众的要求与愿望作为城镇绿化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城镇绿化给他们带来的舒适和愉悦,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全民参与绿化的意识,才能进一步推动城镇绿化工作健康发展。
第二,领导抓绿是搞好城镇绿化的关键。只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真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部门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抓绿机制,才能快速有效地推进城镇绿化工作。城镇绿化工作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这样,城镇绿化工作才能落到实处、见到成效。